风险管理三大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三大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理三大理论

篇1

一、内部审计概念的演变

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的,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需要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公司治理的需要。随着企业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责、服务对象、审计内容和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以来,对内部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七次定义,每次定义都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监督发展为确认、控制、咨询和治理,渗透到了组织运营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的内容由财务审计到经营审计,再到治理审计,关注企业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理念由消极防弊到积极兴利再到价值增值,为企业创造价值。内部审计概念演变体现了内部审计理论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不断挖掘。

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新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实施,内部审计概念得到革命性的发展,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次定义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增加了咨询服务功能

把内部审计设计成主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活动,其关注的关键问题是控制、风险管理与治理,强调要通过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

(二)明确了内部审计着力点

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延伸到包括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程序,明确了内部审计职能有效发挥的着力点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

(三)升华了内部审计的目标

将内部审计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通过清晰地陈述内部审计旨在增值与改善组织运营,强调了内部审计对组织的重要贡献,即“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念

国家审计署石爱中(2007)副审计长提出内部审计的理念主要包括:重监督,也重服务;重结果,也重过程;重事后,更重事中、事前;重财务,也重业务和管理;重合规,更重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重审查,也重建议;重当前,也重战略性和长远性;重静态,更重动态;重内部控制,也重风险管理;重独立行为,也重互动①。

王光远教授(2007)提出了根植于受托责任和内部控制的现代内部审计理念,他认为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控制评价是内部审计的执业秘诀;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确认者、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内部审计是治理主体可依赖的、极具价值的资源;确认和咨询是内部审计的两大服务领域;内部审计是企业变革人;内部审计高度重视客观性;建立健全以控制和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是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内部审计可以实现价值增值。

亚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主席陈华也提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念。他认为:内部审计产生于经济危机中,每次经济危机都给内部审计带来机遇和挑战;确认和咨询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两大服务领域,组织应根据不同环境,相继形成不同比例的服务组合;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论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其两大属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应当融合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公司治理审计,变革传统的内部审计角色;内部审计师应当做好企业的系统工程师,内部控制师,风险评估师以及信息人。

龙罡(2008)在其《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一文中将内部审计的十大理念表述为:内部审计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内部审计是一项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活动,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需要规范化、标准化,但更需要企业特色;内部审计要实现“有为就有位,有位更有为”的良性循环;时代的呼唤,使内部审计从幕后走向前台;“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内部审计要担当“公司顾问”和“经济良医”;内部审计要学会发挥“营销”作用;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孤军作战”到联手管理,提倡借脑运作,采取参与合作的工作方式;内部审计人员应学习哲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现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价值增值、管理+效益和免疫系统。

(一)价值增值

在内部审计第七次定义中,第一次提出了“增加价值”这一目标,这表明内部审计进入价值增值阶段,价值增值成为引领内部审计前进的方向。

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包括组织增值和自身增值。组织增值体现在两方面,内部审计一方面通过咨询、建议、服务和书面报告等形式传递各种信息,帮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另一方面,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确保组织的控制对防止价值遭到损失,帮助组织减少损失。内部审计的自身增值则建立在组织增值的基础之上,即通过发挥自身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从而实现自身的增值。

(二)管理+效益

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曾指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效益”。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从效益审计出发,最后落实到管理审计;同时内部审计要以事前和事中审计为主。相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发展空间是最大的,领域是最广的。

管理审计是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和评价,以帮助企业改进决策、提高经营能力和完善企业管理。实行管理审计,就是对管理的再管理,对监督的再监督,是从宏观上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目的是堵塞管理漏洞,规避企业风险,改变组织运营状况,确保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效益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对照选定标准,以评价、衡量和鉴证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所体现经济效益的优劣,促进改善经营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三)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②在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2008)上提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是一个新的观念,也是一个新的理论,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审计免疫系统论利用仿生学原理,提出审计作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也应具有生物肌体中免疫系统的三种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审计应该具有使经济社会免于内、外部组织和个人侵犯的能力;免疫自稳功能是指通过审计,能够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社会的各项管理机制,通过机制自动发现和清理不法分子的违法违纪问题;免疫监视功能是指对经济社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预测分析,提出预警建议,避免危害加重的能力。

三、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审计经历了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到现在的风险管理审计、公司治理审计,其视野不再仅仅停留在财务审计上了。内部审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几乎涵盖了公司治理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经营审计、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等方面,一些新兴的审计学科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目前内部审计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前沿问题:战略审计、治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IT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

(一)战略审计

企业战略是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是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战略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而现代企业管理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的性质、模式、运行和发展,因此,内部审计越来越多的将战略审计作为重点。

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Wheelen,T.L.Hunger,J.D.1987)。战略审计应能覆盖战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全过程,因此,企业的战略审计内容应当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审计、战略行为表现审计、战略条件审计和战略态势审计。

(二)治理审计

大量的财务欺诈舞弊案例促使人们追寻更高质量的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的定位也从“属于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上升到了治理的高度。治理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独立、客观地对本组织公司治理环境、状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提出改善公司治理的意见或建议的行为。

内部审计是“透视公司的窗口”,是公司治理的“守门员”,是组织极具价值的资源(王光远,2007)。可见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内部审计应该是内部治理审计,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绩效评估,即对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估,这种工作最终体现为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张伟,2004)。

(三)风险管理审计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及管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审计方式由事后向事前、事中转移,能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免疫系统的功能。

风险管理审计的重点是对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阶段和风险评估阶段进行审查和评价,并给予相关建议及解决方案。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恰当的确认,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审查与评价风险评估过程时应重点关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

(四)IT审计

IT审计是独立于信息系统本身、信息系统相关开发、使用人员的第三方――IT审计师采用客观的标准对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使用维护等相关活动和产物进行完整的、有效的检查和评估。IT审计内容包括:业务计划审计、业务开发审计、业务执行审计和业务维护审计。

IT审计最早出现在IT应用比较深入的金融业,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IT审计的目标是协助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其责任,以达成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目标。组织的信息技术管理目标是保证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充分反映该企业的业务战略目标,提高企业所依赖的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的效果与效率,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的相关要求。

(五)计算机辅助审计

IT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内部经营和外部主体联络的方式――重新定义合作的界限(Elliott,1994),例如,电子数据交换(EDP)、财务电子数据交换(FEDI)等使组织能够共享信息并提高经营效率。IT的发展对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来执行和完成某些审计程序和任务的一种新兴审计技术。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及技术(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ools and Techniques,简称CAATTs,即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电算化工具和技术)。CAATTs最初支持制度基础法(system-based approach)审计,该方法使用复杂的、嵌入式的技术和并行模拟对控制进行测试。CAATTs包括各种软件工具,也包括更先进的技术,如可以进行连续审计的数字(digital agents)、嵌入式审计模块和神经网络。数字甚至可以向客户进行销售验证,并通过电子邮件向审计人员发送确认函(Searcy和Woodroof,2003)。

(六)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评价目的是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和有效性,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在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节约外部审计资源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得以实施。内控评价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指标的设计应当围绕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及运行的有效性这两方面进行。

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普华永道2007年“内部审计2012”及“内部审计2012――亚太地区补充篇”两份调研报告,调研结果表明:五大密切相关的趋势推动着内部审计由控制导向向以风险为中心转移,它们分别是:全球化、内部审计角色的不断改变、风险管理的变化、审计人才的短缺、技术改进。未来所适用的内审模式将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来促进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

安永2008年对全球35个国家的348家企业内部审计进行了调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关注风险管理;更加关注企业战略;更加关注公司治理;更加关注人力资源;更加关注控制活动。这五点基本能够反映现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亚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ACIIA)2009年发表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内部审计职能从监督、评价到确认与咨询;内部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增加显性价值到改进管理、完善内控、预防错弊而增加隐性价值;内部审计重点从多种审计类型并存到风险导向的管理审计;内部审计技术从传统手工作业和经验判断到风险分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著名学者Andrew D. Bailey, Jr.在《内部审计思想》(2006)一书中阐述了自己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咨询与确认并存;合作外包将日益受到青睐;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治理审计将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服务于多个利益相关者是未来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传统审计和现代审计共存是未来内部审计实务的基本格局。

IIA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钱伯斯(2008)认为未来内部审计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审计、价值增值、效益与管理、责任与控制、内部审计外部化、合作内部审计模式。

秦荣生(2009)在其《从国际视角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一文中指出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拓展风险管理新领域;深入介入内部控制;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职责的更新。

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推进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

随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从强调控制逐渐向关注风险管理。过去的内部控制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它使审计人员容易将审计重点偏向于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忽视了组织本身的目标。KPMG的一项针对高级主管及内部审计经理的调查显示: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监测政策和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已经过时,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采取面向未来的、风险导向的思路来衡量企业成长并提高股东价值。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置的一个职能部门,理应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从组织目标的角度来评估与应对风险,为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或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咨询与保证服务,从而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二)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IIA 规定的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公司运营与公司项目进行评价,以确保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保持一致;开展有益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咨询业务。内部审计应该以公司的治理活动为评价对象,如风险管理评估、内部控制评价等,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做出贡献。

内部审计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改进以应对今天的挑战,满足公司治理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高管层等的需要,通过深入到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调整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内部审计作为辅助公司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它需要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为组织提出好的建议,供企业最高管理层参考,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三)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

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已经明确指出,要通过确认和咨询两种形式来实现内部审计为组织提供价值增值服务。现代内部审计的确认是对传统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拓展和延伸。IIA对确认服务的定义是:通过检查相关证据,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确认服务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系统安全审计、遵循性审计等等。咨询职能是从传统内部审计向管理层提供建议延伸而来的,它拓展了内部审计的服务内容。咨询活动主要是向管理层提供建议或提供客户服务等活动,具体包括提供管理建议、职工培训和流程设计等。

(四)采用现代科学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能够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目前,国外现代内部审计大多采取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紧紧围绕风险防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进行风险测定,对重要业务或内部控制系统存在较大缺陷的机构进行重点、深入的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使用更有效的审计方法,提高证据采集的独立性和分析处理的可靠性,增加审计时效性。应当注意的是,在引进现代科学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

(五)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缺乏复合性,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其知识及技术技能难以满足内部审计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培训的质量;二是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五、企业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一)企业内部审计定位被错位

1.“助手”还是“参谋”。1999年的内部审计定义中新增了咨询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针对组织所遇到的来自内外各方的挑战,通过向管理当局提供诸如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咨询服务,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从处于从属地位的“助手”转变为注重参与的“参谋”。

2.“警察”还是“医生”。免疫系统这个理念反映了内部审计的重心从“治”到“防”的转变,“警察”和“医生”也反映了传统的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定位的区别,这就需要内部审计的重心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转移。

3.“监督”还是“服务”。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已经明确指出,要通过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两种形式,为组织提供价值增值服务。现代内部审计的确认职能和咨询职能是对传统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内部审计的定位要从单一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存”转变。

(二)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被强调

传统的观点认为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造成了独立性被过分关注或强调。IIA认为,客观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不影响恰当地评价、判断和决策的精神状态;而独立性则是指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也就是说,客观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的评价、判断和决策活动的质量有关,而独立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所处的环境有关。因此,在环境(即利益冲突)确定的情况下应当更多的关注客观性,提高内部审计服务的质量,将客观性视为审计的灵魂。

(三)企业内部审计范围被拓宽

为了更好地对受托方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管理约束,内部审计的职能也需要不断拓展。受托经济责任的拓展是内部审计职能拓展的动力,表现为内部审计具体服务范围和内容的多样化发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已经囊括了战略审计、治理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工程审计、合同审计、比价审计、IT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审计等。内部审计的范围被拓宽,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找到内部审计的重点。

(四)企业内部审计要求被提高

1993年,IIA“一个称职内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余项公认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归纳起来,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逻辑推理、沟通、审计、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统计抽样等。

随着内审人员逐渐向更高的咨询和评价角色拓展,内审人员必须掌握与经济、金融、信息技术等相关联的各项知识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2010年连续三年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2008年的调查结果为一般技术知识能力(25项)普遍偏低,除了税收法规(适用于相关区域/国家)以外,其他各项能力得分均低于3分(5分制)。

2009年的调查结果为一般技术知识能力(32项)普遍偏低,得分均低于3分(5分制)。

2010年的调查结果为一般技术知识能力(32项)普遍偏低,得分均低于3分(5分制),能力水平最高的是“COSO内部控制框架”(2.9分)。

调查结果显示,连续三年的能力水平总体表现差强人意,从2008年到2010年依次为:2.38、2.22、2.22,知识技能得分普遍偏低。该调查对受访者评估的知识领域多达32项,这也说明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过高。

六、企业内部审计的再思考

(一)内部审计的定位:相对独立的经济监督

内部审计机构应由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共同领导,实行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监督职能。需要强调的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能过分地被强调,否则会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对立。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监督。

(二)内部审计的导向:以风险导向为主的混合导向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主要的审计类型是将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融于一体的综合审计。风险作为核心理念,在整个内部审计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这种综合审计体现在十分关注公司治理过程中对风险的发现和管理,关注管理者及其经营管理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组织在整个治理过程中的决策风险和经营风险。此外,任何一种审计模式都有其他审计模式不具备的优势,应当允许多种审计模式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以风险导向为主的混合导向审计。

(三)内部审计的职能:三大职能

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是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但随着内部审计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防弊,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进行调查分析,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建议。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由内向外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咨询职能是从传统内部审计向管理层提供建议延伸而来的,它拓展了内部审计的服务内容。因此,除了监督和评价这两项传统职能,还应当包括咨询职能。

(四)内部审计的范围: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全面审计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被拓宽,审计范围已经渗透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文化整合、决策执行等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内部审计并非无所不能,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管理需要以及成本效益原则寻求内部审计的重点。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第300条“工作范围”中对此做出了界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包括对该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及其完成所指定职责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的检查和评价。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应当突破“查错防弊”的使命,内部审计的范围应当包括: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

(五)内部审计的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

由于计算机审计工具的智能化发展,现代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常用的计算机审计工具和技术有:嵌入式审计模块(EAMs)――实现对交易处理等被审计事项的持续监控;通用审计软件(Generalized Audit Software,简称 GAS)――帮助审计人员完成基本的审计任务,尤其擅于测试计算机中存在的数据和信息;除此之外还有电子表格分析技术、数据提取技术和自动化工作底稿等技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内审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秦荣生.从国际视角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当代财经,2009(10):110-115.

[2]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2):24-30.

[3] 龙罡.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2):73-74.

[4] [美]贝利,格拉姆林,拉姆蒂.内部审计思想[M].王光远,等译.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J].财会月刊,2003(2):3-5.

[6] 毕旭云.内部审计职能拓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孙立.治理型内部审计相关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8(26).

篇2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还是社会结构的变革与适应,都离不开保险业的作用。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社会稳定及协调发展效应愈加明显。文章从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两方面对山西保险业发展的功能进行了评述。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保险业大有作为。第一,发挥经济助推器的作用,通过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为人们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利支持,可以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通过养老和健康保障,保险可以解决人们生活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

一、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

1.经济补偿效应。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通过向所有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来补偿少数被保险人遭受的意外损失。因此,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包括受损者在内的所有被保险人分担。作为一种集合和分散风险的机制,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和保险经营技术的提高,经济补偿效应将逐步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重大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人民生命和财产多次遭受重大损失,保险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经济补偿的重任,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1998年特大洪灾和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及重大煤矿事故中,保险业及时赔付,有效地恢复了生产和安定了人民生活。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把商业保险作为养老、医疗保障和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04年山西省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保险金达到19.7亿元,2005年达到20.08亿元,2006年达到25.27亿元,2007年达到52.5亿元。例如,2004年8月18日,大同合成橡胶集团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生产线遭受严重毁坏。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接到报案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查勘后,立即支付预付赔款400万元。并于2004年12月24日经公估机构里算后,向大同橡胶集团支付赔款869.59万元,使该受灾单位迅速恢复生产和经营。2004年10月7日,山西运城虹桥旅行社承办的旅游团发生严重车祸,造成3人死亡、8人重伤、12人轻伤的恶性事故,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支付旅行社责任险赔款125万元。2008年3月9日,阳泉市平定县山西海祥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造成6名矿工窒息死亡。大地保险阳泉中心支公司接到报案后,加大理赔“绿色通道”的开放力度,及时支付保险赔款120万元。

2.资金融通效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业是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许多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契约型储蓄机构筹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具有来源稳定、期限长、规模大的特点,内在的投资需求使保险公司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资金,而且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具有资金融通效应。保险费是预付的,保险赔偿或给付责任要在整个保险期内履行,还有损失发生与给付之间存在间隔、历年赔付率波动、巨灾发生的可能性等因素,因此保险公司要提留各种准备金。运用暂时闲置的大量准备金保证保险资金的运动是必要的,投资可以进一步增加收益和增强给付能力。投资收入既是金融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保险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保险业通过收取保险费,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建立保险基金,再通过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形式进行资金运用,为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建设融通了资金,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支援了经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改革顺利进行。2004年,我国各省市保费收入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保险需求弹性值为1.49%。

保险资金通过投资国债、证券投资基金和同业拆借等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的资金融通效应将逐步得到发挥。

3.收入分配效应。保险基金的形成涉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往,即感到风险的行为主体(投保人)愿意出钱(保险费)给另一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收到保险费后形成保险基金,当保险人出现保险事故发生损失时,愿意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赔(给)付。这是典型的交换,社会保险的财务及给付机制影响到储蓄与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供求和收入再分配的形成。

二、保险业发展的社会效应

保险作为现代生活风险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贯穿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险所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而且成为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全的制度安排,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纠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效应逐步发挥。

1.社会稳定效应。保险公司从承保、计算费率到理赔都要与灾害事故打交道,需要掌握财产的分布和各种灾害事故损失的统计资料,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积累防灾防损经验。减少灾害事故能相应减少保险的给付,从而增加保险资金积累和降低保险费率,所以保险公司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强防灾防损工作,宣传并向防灾防损部门投资,把防灾防损作为保险的首要任务。保险赔偿只是分摊灾害事故损失,但整个社会仍受到危害,只有防灾防损才能减少灾害事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投保人投保只是预防万一,他们宁可保险费白缴,也不希望灾害事故发生。可见,保险公司是社会防灾防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

目前我国下岗失业人员较多,保险业正确处理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以社会稳定为己任,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仅通过招收业务人员,就解决了130多万人的就业难题,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2.社会保障效应。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保险费收入和参保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政策,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不能满足人们大病医疗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们退休后维持现有生活水平的需要。为弥补这一缺口,保险业报出了一系列商业医疗、养老保险,满足了人们较高层次的保障需要。养老保险不仅可以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且可以减轻子女负担,增加扩展家庭效用,还可以增加子女教育投资,提高收入预期。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解除了人们医疗、养老等的后顾之忧。

3.社会管理效应。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辅助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保险可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政府可以运用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手段辅助社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企业风险管理日益成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需求将更多地依赖于时常化的手段来解决。保险将逐步成为个人生涯规划和家庭保障计划的重要内容。

4.本地化效应。保险业只有融入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近年来,山西省各保险公司不断寻找保险发展的增长点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从支持支柱产业、服务“三农”、推动责任险等方面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宽保险发展领域。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储量为最。煤炭行业是山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安全保障问题又是备受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推动煤矿雇主责任险发展,组建专业性煤炭保险公司。针对各地频繁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责任事故,2004年12月,山西省在采煤行业推动开展煤矿职工工伤保险、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等。2006年11月,山西省开始将商业责任保险机制引入全省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采掘业、建筑业等高危行业,大力引导和鼓励生产经营单位积极投保责任保险,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朱文胜.保险理论研究的思考.保险研究,2000(3)

篇3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35-03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民营银行允许设立等诸多挑战,广大个人客户对理财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中小银行如何进一步创新理财产品发展面临着新课题。

一、中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现状分析

(一)产品期限的创新

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利率的变动速度也日趋加快,中小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安排多集中在1-3个月、3-6个月,显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更加强化产品的流动性,迎合市场需求,中小银行推出了期限更短的产品,1个月以内、甚至是1周的理财产品,其同比收益都远远高于活期储蓄利率。

(二)产品体系设置创新

一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和核心,全力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实施品牌竞争策略。二是围绕顾客需求和顾客满意度,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优化产品设计,前瞻性地开展产品体系创新。

(三)产品营销创新

一是从市场定位和预测出发,引进微小企业贷款技术,迅速占领当地微小企业金融市场。二是学用结合,研究借鉴其他银行营销模式,并选择性地加以推广转化,为我所用。三是梳理自身流程,打造自身特色,推出拳头产品,占领城乡市场。四是注重研发和拓展中间业务,丰富客户选择内容。五是加大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内同业商行先进经验,大胆嫁接国外中小金融机构的先进产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顾客需求,加大个性化产品的研发,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同时,加强与媒体沟通,学会构建立体营销模式,提升自身软实力。

(四)组织结构创新

一是建立总、分、支行的三级管理框架,以业务发展为核心,搭建着重业务发展的事业部模式。二是积极延伸业务经营触角,扩展业务领域,围绕业务经营设置驻外办事处,方便业务高效办理。三是充分发挥“一站式营销”和“金融超市”网点的优点,打造精品。四是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主营业务,创建金融服务中心。五是确立首席执行官制度,聘用首席执行官,管理速度、效益和风险。

二、中小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对策

(一)创新个人理财产品的管理模式

中小银行应使各部门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做好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群策群力,发挥整体效益和团队精神。产品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培训客户经理,做好产品宣传,做好市场调研、产品管理,为客户经营部门提品支持与保障。客户经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在对开发出的产品进行营销,通过各种手段和营销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并将客户对产品的反应和回馈信息及时传递给研发部门,以促进产品的改进,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各业务部门在做好本属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合作,多沟通和交流,以做到整体上的协调,发挥团队精神,信息共享,形成整体合力。建立相应的管理协调机制,确保各业务部门之间衔接流畅。

建立专门的新产品开发队伍,吸收各方面专业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员组成上应包括客户经理、营销人员、技术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和业务人员等。团队工作人员之间要分工明确,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如哪个部门(个人)负责客户需求分析,哪个部门(个人)负责投入产出分析,哪个部门(个人)负责风险控制,哪个部门(个人)负责技术实施,等等,这些关键环节责任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以确保开发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同时,团队工作人员之间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以提升开发工作的效率。

(二)创新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1、落实客户细分策略。细分客户策略是指根据客户自身不同的属性,把客户分为不同的组别,按照客户的组别,实施不同的营销措施。中小银行应借鉴外资银行的做法,综合考虑客户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素质高低、理财动向、风险承担能力、甚至性格特征等,把客户划分不同的类别,根据划分的类别,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理财策略。

中小银行在细分客户时,可以将客户分为三大类,并采取与之相匹配的理财策略。中小银行细分的三大类客户为:战略客户、重要客户和普通客户。

战略客户:战略客户是银行优质的核心客户群。这类客户资金量大,与银行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银行也在这类客户上投入的最多,关系维护花费的精力也最大。对这类客户,银行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常与其保持沟通和交流,了解这类客户的需求,对这类客户提出的要求和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

另外,由于战略客户的要求一般会比较高,有时比较苛刻,对于这类客户,理财人员要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意图,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迎合其心理。在理财人员的选择上,应选派银行的精英为其服务,一些业务熟练、综合素质强、处理事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可以满足这类客户的要求;同时,对于这类客户,银行应考虑积极主动安排专人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提供方便舒适的金融环境。

重要客户:该类型客户是银行的大客户,数量较多,是银行必须重视的客户群体,银行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在这类客户身上,这类客户是影响银行决策和制度制定的重要因素。

对于重要客户,银行要理解其理财行为,这类客户的资金量一般,相对谨慎,对理财产品看重的是价格,要充分掌握这一心理,推出适合其心理要求的理财产品。

普通客户:普通客户数量最多,但不固定,流动性强,银行也应重视这部分客户,通过为其提供周全的理财服务,感动这部分客户,使其成为银行忠实的客户来源,并争取使他们成为重要客户或战略客户。

普通客户往往是银行大众金融产品的使用者,银行要采取一些营销手段,吸引这部分客户,使其乐意购买本机构的理财产品。因为这部分客户数量巨大,具有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客户的优质服务,可以提升银行的品牌和口碑,扩大银行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2、完善客户信息系统。客户信息是开展理财服务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才能提供周到的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中小银行应尽快完善客户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模型、客户分析模型和理财方案模型等功能模块,通过客户信息系统获得可靠的客户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掌握客户的资金情况和理财态势,根据客户的具体信息,制定差异化的理财服务,以适合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

一是做好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根据银行自身实际,做好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工作,识别和评估要确保准确。二是做好风险度量。对各项风险要进行测试,掌握风险的量度;三是建立长效的内部监管审核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各项工作合乎规定,业务行为与合同保持高度一致,且进行的交易在规定的限额内。同时,还应做好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四是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及时将信息披露给客户,做到透明化和公开化。中小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将发售产品的特征、收益、风险向投资者做详细介绍,并依据投资者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为其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同时,银行也应对发行产品的投资表现及收益状况等进行定期披露,让投资者了解自己投资产品的情况,做到投资有数、投资有道。

(四)加强产品创新的研发设计能力

1、加大创新个人理财产品品种和服务力度。中小银行可以学习国外成熟技术,结合自身特点,开发设计出复合型的理财产品,来扩展产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

开展个人理财服务过程中的个性化产品组合创新。落实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载体是理财服务人员,过硬的理财服务人员的服务过程已成为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有专项理财目标的客户,不同的理财组合的设计、不同组合的综合收益率的核算、不同理财方案的预期理财效果的展示、分析对比所在银行与其它银行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赢得客户信任、扩大理财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提升理财产品形象的重要领域。在这个过程中,理财服务人员如何根据客户的专项要求制定不同的理财产品组合,并将不同产品组合的预期收益进行精细化核算供客户选择,是银行基层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也就是,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不能仅仅依靠银行的顶层设计,还必须依靠基层理财服务人员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2、加快差异性产品和服务的开发。(1)从区域角度进行市场细分。我国经济区域特征差异较大,中小银行应充分考虑这些区域因素,开发设计出具有经济区域特征的差异化产品。比如,对于经济十分发达的区域,中小银行应设计出起点高、科技含量高、收益高的个人理财品种;在家庭投资品种组合设计及咨询业务中,要综合考虑、认真分析、全面把握,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投资组合设计,如房产投资、经商方向、上市企业行业动态等,以迎合客户投资心理,满足客户投资需求,吸引更多客户投资。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中小银行应加强与证券、保险机构合作,创新个人理财产品的组合,以满足贵宾客户需求,而个性化、差异服务产品也应适当发行。

(2)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不同阶层由于收入不同,其对理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银行应根据客户的收入高低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于高端客户可以提供如代客境外理财、证券投资、黄金期货、外汇储备、汽车保险等服务,而对于中低端客户可以提供如储蓄组合、基金买卖、信用卡、住房贷款等低费用、低保险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型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孟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1):167-168。

[2]杰克・R.卡普尔,李.R.德拉贝,罗们特・J.休斯.个人理财(第7版)[M].徐永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尚秀琳.银行理财产品火爆势将延续[J].大众理财顾问,2011,(8):26-26。

[4]王晓莉.规范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9):58-60。

[5]吴泽群.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未来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2,(22):13-14。

篇4

【关键词】财务竞争力;财务能力

一、企业财务竞争力理论基础

(一)企业能力论

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则是理查德森(1972)。他对企业能力进行了区分,能力反映了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是企业活动的基础,认为企业不断学习的过程导致了专门能力。认为企业不断学习的过程导致了专门能力,正如企业产品市场的不断开拓不仅带来单个企业纯粹的数量扩张和同质成长,而且引发企业质的变化。企业能力理论注重于企业内部研究,比较接近竞争力的内涵。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对美日企业进行对比研究中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1)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2)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3)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4)企业应集中资源,至少建立一个核心能力;(5)积累、培育、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包括独特的技术、合理的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财务战略理论

企业战略理论是现代企业战略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综观国内外企业战略理论,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但企业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全局性、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等观念受到了广泛的接受。Roger G.Clarke 在(Strategy Financial Management)中指出:财务战略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即它是指导选定一个组织的财务事务的特点和方向的框架。刘志远教授(1997)认为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部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如前所述,上述三大理论构成了财务竞争力形成的理论基础,但由于财务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也有待遇向纵深推进,其理论基础也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更加完善。

二、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一)财务竞争力的特征

1.效用发挥与价值创造具有相对隐蔽性

企业财务竞争力效用发挥与价值创造最终都将体现在企业的效益与价值增值上,而其本身发挥作用的过程具有隐蔽性。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形成之后,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与其他运营能力相结合,其价值创造的环节是很难判断的。

2.财务竞争力的形成具有系统性、集合性

由于财务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形成必须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需要企业跨部门人员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共享知识和运用知识,结合企业财务资源、理财环境等基础上协同一致产生。在各种要素的协同下财务竞争力一旦形成,根据系统论,其价值创造能力就可能会成倍增加。

3.相对稳定与动态变化的特性

财务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总体来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财务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阶段,企业财务战略,市场大环境等的变化而不断适时地做出相应调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财务竞争力一旦形成,其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4.财务危机与企业发展并重

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经营失败、无偿付能力、违约、破产等,财务危机一旦发生,企业可能会面临生死考验。因而财务竞争力应该将财务危机与企业发展并重,不能只顾追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忽视由此带来的财务危机隐患。

(二)财务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要求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为了谋求企业资源均衡、有效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谋划。

2.财务资源

从广义上来说,财务资源不仅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而且也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各种可以利用的技能资源等。

3.基本财务能力

基本财务能力是企业在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并获取、分配盈利过程中所应具有的一般性财务能力,虽然每个企业的财务能力会有差别,但就基本财务能力来说,其并非导致企业财务能力产生本质差别的原因。

4.创新财务能力

创新财务能力是相对基本财务能力而言,企业在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并获取、分配盈利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知识、经验的有机结合和创造性运用的结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创新财务能力是不同企业之间财务能力产生本质差别的原因。

5.财务执行

财务竞争力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竞争力效用发挥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财务执行力,这就要求决策层不仅要善于捕捉发展机遇、制定合适的财务战略、具备足够的财务能力,而且需要企业拥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制度等。

三、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第一,合理制定财务战略。财务战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财务战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服务企业发展大局为基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分配。在筹融资战略、投资战略、企业并购中的战略、财务风险管理战略和分部财务战略等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战略。

第二,高效整合各种财务资源。在财务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各种财务资源是财务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对一定财务资源的不同使用和整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仔细研究,合理布局各种财务资源,使现有财务资源的效用与价值创造最大化。

第三,立足基本财务能力,提高创新财务能力。财务能力与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密切相关的。在立足于基本财务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创新财务能力的提升,将使企业获得高价值创造、难以为其他企业复制的财务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四,完善管理制度与相关机制,保证财务执行力。财务战略为企业获得财务竞争力提供指导;财务能力决定了企业在既有财务战略和财务管理体制下实现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财务资源则是财务竞争力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上述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只是为财务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要真正发挥财务竞争力的作用,必须依靠切实的财务执行来实现。因而必须完善制度,保证财务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郝成林,顼志芬.财务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解析[J].财会月刊(理论),2006(03).

[2]欧谨豪.基于并购的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5

 

一、立足于银行与理财产品购买者的法律关系

 

实践中,银行与理财产品购买者之间签署的个人理财产品认购协议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相关文件都没有明确,学者对此颇有争议。笔者认为,银行与理财产品购买者之间应当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1.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商品化

 

个人理财业务其实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销售理财计划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财富不断增加,以储蓄为主的单一理财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金融需求,个人理财产品发展也出现兴盛势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商品化地进入了平常百姓家。

 

目前,个人的理财需求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不可忽视的业务来源,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成为各个银行的必争之地,仅从当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热销状态就可窥一斑,它成为一种批量生产、销售的商品已是不争的事实。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日益商品化,为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销售中进行设置格式合同陷阱,无差别推介活动、片面告知等欺诈行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银行与理财产品购买者之间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法律关系。

 

2.银行的经营者身份

 

“经济法视野中的经营者,更强调在市场交易中的获得对价。”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从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中获得服务佣金、投资提成等对价,其实就是一种经营活动。显而易见,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业务中是一种商业经营行为,最终的目的是追求利润获得对价。

 

在个人理财金融业务中,银行占据着经营者的优势。首先,银行占有财力优势,个体分散的消费者不可能与其经济实力相抗衡;其次,银行具有信息资源优势,商业银行通过专业人士设计产品、广告宣传,专门人员策划销售产品等一系列环节推出其个人理财产品,完全控制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再次,银行具有谈判方面的优越条件,个人理财产品运作的专业性使得个人消费者难以站在对等的地位与银行谈判,订立经过充分协商的认购协议,只能够被动选择。

 

3.个人理财产品购买者的消费者资格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是从经营者手中通过商品交换形式获取生活消费资料和接受生活消费服务的个人。”而在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投资者购买的是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为生活消费”这个目的成为很多学者否认投资者消费者地位的借口。笔者认为,投资者个人也有实现家庭或者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的金融需求,而且财产的增加最终还是用于家庭或个人消费,理财也是个人消费需求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借贷来增加当期可支配收入,也可以通过对金融工具的投资来增加未来的财富。”

 

综上,笔者认为,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实际上不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法律权益的保护应该向弱势的一方倾斜。“只有将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看成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法框架内对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予以规制,才能从保护弱势权益、实现实质公平的角度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银行随意侵犯。”

 

二、民法体系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规制的缺陷

 

目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存在纠纷多适用民商法的规定,来追究银行的缔约过失责任、判定合同效力瑕疵、侵权责任。但是在具体责任的认定中消费者无法与强大的银行系统抗衡,自身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从其中的诸多问题可见继续依靠民法体系的调整无疑是一种妥协短见行为。

 

1.民法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认定困难

 

目前,我国法院审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欺诈纠纷多适用《合同法》,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一旦个人投资者受到欺诈行为侵害,首先,其信赖利益受到了损失,但是根据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缔约过失责任救济的是相信合同可以有效成立的一方当事人所遭受的信赖利益损失,适用的是合同不成立,被宣告无效、被撤销的情况。目前投资者在银行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时候,通常都与银行订立了交易协议书。在协议书无法被法院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情况下,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显然不能从缔约过失责任的角度寻求救济。

 

其次,我国法律对于个人理财产品合同的性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按照一般合同的规定处理,即使是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中有欺诈行为,在没有相关证据予以佐证下,一名普通的投资者本身很难证明销售人员曾开的“空头支票”,欺诈行为客观存在与否都难以证实,更何况证明银行欺诈主观故意要件,投资者因欺诈做出错误意思表示,导致受到损失的因果关系。法庭审判人员只能看到合同本身是合法的,又是双方自愿签订,依据民法体系维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基本准则,重视保护当事人合约效力,要认定投资者在购买个人理财产品时受到欺诈,变得更加困难。

 

2.民事审判模式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保护不足

 

我国现行立法缺乏有关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的特殊保护规则,诉讼中也适用普通民事诉讼模式,使得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受害者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在寻求法律救济过程中困难重重,承受着很大的败诉风险。

 

民事责任以《合同法》和《侵权法》为主要法律基础,受害方可以选择提出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以获得相应的民事救济。

 

但是任何一个都要求提出主张一方承担大量的举证责任,而理财产品投资者与银行在信息上的严重不对称使得前者在主张银行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时往往面临举证困难,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也变得徒有虚名。“以侵权责任之诉为例,个人投资者需要对银行的主观过错、加害行为、违法性、因果关系等要件加以证明,这使得其胜诉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实践中,法院受理的若干理财产品纠纷案件中,受案法院虽然承认银行应当履行如实告知、风险提示义务,但是仅限于银行在认购协议中是否有风险说明文字、投资者是否签署了《投资确认声明》等形式要件,并没有对投资者是否了解相关风险、是否受到欺诈行为等情况进行实质性判断,最终仍然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判决投资者败诉。

 

有学者对此表示了质疑,指出,“法院在判决中也并未银行的适当性义务和告知义务究竟应该履行到何种程度,以及在不同情形中对不同客户是否有不同的要求”,“依赖表面证据的司法倾向,很可能将监督者的事前监督和和银行的风险管理继续导入更注重义务履行的形式而忽视实质的方向。”

 

三、经济法的本质属性优势的显现

 

笔者认为应当选择经济法的理念来维护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的权利,首先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在协调银行与消费者权利义务的各项制度设置中经济法可以给予消费者以倾斜保护,平衡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1.经济法的社会公益性

 

经济法属于社会法范畴,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在于以国家的必要干预,来维护经济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纠纷的特点之一便是纠纷标的公共性,即使有一部分纠纷基于私人利益提起,但“隐藏在私益背后的,是莫大的社会公益;很多纠纷的解决,其于社会的价值远大于对当事人本人的价值”。法官基于经济法理念的价值判断审理经济纠纷时,在形式合法前提下,强调追求案件处理效果的“社会整体效益最优化”。经济法本身就是因民法调整机制的不足而产生的,旨在追求被形式正义掩盖下的实质正义,给予弱势群体以倾斜保护,提供对平等主体之间不平衡利益关系矫正的必要依据。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所涉及范围的公众性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已经超越了当事人个体之间的利益再分配,而是对市场经济行为规范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权利义务再分配,因此这类纠纷不是纯粹的私权纠纷,而是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纠纷,也就是含有经济法元素的纠纷。如此欺诈行为被当作私权范畴而全部以民法来调整,其视野只会局限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私人利益,而难以拓展到权衡个案背后社会利益,也就难以避免规范效果符合个体效率而社会公益非效率的情况出现。

 

2.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性

 

现代经济法产生的基本逻辑起点是当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单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诸多“市场失灵”问题,而需要国家权力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经济法虽为国家干预之法,但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当市场发展中滋生出了反市场的“私人强制力量”,或是市场机制运转遇到各方面障碍,不能再有效率地发挥资源配置功效时,国家干预才是必须的。

 

因此,经济法的首要任务在于清除阻碍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据此,主张运用经济法思维规制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欺诈行为所追求的效果,应是通过国家干预,对投资者个人倾斜保护,例如欺诈行为认定客观化,惩罚性赔偿责任等制度设置,达到银行与投资者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从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有效、诚信的理财产品市场机制的生成和运行,达到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和谐共进的双赢局面。

 

在法制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欺诈行为作为一种手段以牟取利益,消费者面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无法可依,弱势地位消费者的权益救济长期被忽视,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自身机制对此不仅难以做出有效的调整,甚至还受到很大的风险威胁,这正是经济法国家干预性的用武之地。当事人之间的交易行为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时,民商法往往力有不逮,在此需要经济法的规制,为个人理财产品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四、运用“经济人”假设理论分析

 

1.“经济人”假设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

 

“经济人”假设,即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都会从个人利益最优化出发,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20世纪下半叶,“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开始由经济分析法学派引入法学研究中。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提出“人是其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并将其作为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假设。”并强调:“我将表述的那一派法律解释的经济学指导性基本假设是:人们总是理性地使他们的满足得以最大化——一切人(很小的孩子和智力有极大障碍的人是例外)在他们一切涉及选择的活动中(一些受精神变态或其他由于滥用及酒精产生的类似精神错乱影响的活动除外)。”

 

2.建立在完全理性“经济人”基础上的民法

 

近代民法起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民之间交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及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产活动,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民法把“经济人”理解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一方面,每个人是其利益的最佳判断者,追求的目标就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有能力依据趋利避害原则或者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对其面临的交易机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这种假设从利己主义出发,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看成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满足了市民社会对平等自由的追求。传统民法的三大原则,即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原则,都是源于它对民事主体的同质、平等的抽象化假设。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传统民法的庞大理论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此时,传统民法对社会活动的平等性和互换性已不复存在。对个人利益的追逐最终造成市场秩序的盲目性状况,民法平等自治原则无力应对经济主体实力上悬殊过大的现象,权利自由行使和意思自治成了优势地位方压迫劣势方名正言顺的借口,对此,传统民法法律制度设计显得软弱无力。为应对挑战,民法体系也通过对三大原则的修正,力图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假设基础丧失,民法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

 

3.建立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基础上的经济法

 

现实的变化迫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直到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他认为“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人类预期等的存在,人类并不能像斯密时代所假设的那样一人可以对于自己行为的成本和收益有完全与清晰的认识,并对其有完全理性的把握。”人在知识、财力、预见力和精力上具有差异性和有限性,面对现实交易的不确定性,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并不总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此时交易双方实质上是一种卖方支配与买方被支配的关系,不平等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依存,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取得依赖于社会和他人的良知。

 

为了克服经济人由于技术、财力等方面的现实不平等对交易造成的消极影响,满足因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调节方面的现实要求,经济法作为对民法的超越和弥补应时而生。经济法更加强调实质正义,对弱者给予倾向性保护而对强者进行限制。采取国家干预、差别待遇两种手段,来构建一种能有效克服市场缺陷的更高层次的交易秩序。因此,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和制度构建都是建立在有限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之上的。

 

综上,笔者认为,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中,普通消费者与商业银行的力量对比悬殊,个人理财产品本身的专业化与商品化并存,市场游戏规则缺乏或者不明确。银行在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前,出于逐利本性,通过宣传、劝诱活动来推销其理财产品、提高投资者对其商品的关注度,在缺乏必要干预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对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或误导的宣传。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者只能在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自利下做出行为选择,修正的民法原理对其并权益维护并没有倾斜保护之处,欺诈行为认定存在诸多困难,只有靠经济法手段予以规范。

 

五、结语

 

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业务数年以来,开拓了公众理财渠道,也使部分消费者怨声四起,深受银行欺诈行为之害。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对银行与投资者的法律关系有认识的误区,一直没有把个人理财产品投资者当作消费者对待,以一般民事关系规范,导致交易中消费者无法与强大的银行系统抗衡。因此笔者认为,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范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需要对原有制度有一个突破,在经济法理念下通过各项制度设置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