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篇1

关键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4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本质体现,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它体现了指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高度,因其理论高度必然带来一定的实践难度。若要致力于探求理论高度与实践难度的融通之道,则应在实践生活中寻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生长点,而这个生长点恰恰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是衔接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高度和实践难度的文化桥梁。因此,在高校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研富有深远意义。2015年6~7月,课题组以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广东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04份,施测率为94%。另外,课题组对以上学院近五年校园官网相关教育信息报道进行了收集,再结合个别院校访谈,基于以上三个研究视觉,我们对于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与经验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大学生对于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较高共识

1.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认识达成了高度共识。研究发现:当问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其中认为“紧密联系,继承和发扬”和“有一定关系,新时期有新的含义”分别占62.5%(565人)和36.9%(334人),共有高达99.4%(899人)的受访学生能够以历史发展的视觉认识到两者关系并且有新的期待。

2.大学生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能够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也达成了普遍共识。当问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定能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时,有28.25%(258人)的学生认为“一定能”,有66%(592人)的学生认为“可能”,仅有5.25%(54人)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可见,有近30%的学生持坚定乐观态度,而将近70%的学生持积极展望态度。

3.大学生对于所在院校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体工作满意度评价也体现了高度共识。当问及“你对自己学校在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工作满意”时,表示很满意的有5.9%(54人),表示较满意的有35.6%(322人),表示基本满意的有49.2%(445人)。若将“很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这三项相加则高达90.7%,仅有9.3%的学生要求相对较高。从“满意”态度学生的学院分布来看,南华工商学院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满意度最高,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居其次。

二、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1.实践探索点面纷呈各放异彩。近年来,受国外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等观念启发,许多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些高校早在2006年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就开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1)设置了专门机构院校根基较牢靠。研究发现,切实建立了相关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机构的高校,推进工作中会更有规划性和可行性。例如:在受访高职院校中,推进博雅教育步伐较快的有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早年就创建了博雅学院和博雅教育工作室;南华工商学院则坚持“一线定位、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成立了博雅教育推进办,每年扶持若干博雅教育研究课题,设置博雅学术讲坛,成立了博雅教育教研室。

(2)设置了专门课程院校工作更踏实。开设专门课程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灌输给广大学生,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覆盖面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方式。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将“明德、笃学、砺能、自强”融合到博雅教育中,为全体学生提供全人教育板块。南华工商学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门博雅课设置为全院必修课,力度大,效果好。此外,还辅助博雅讲坛系列专题讲座,场数目前过百。

(3)开展相关活动院校更为学生乐见。本次被调查的所有院校这个方面普遍做得较好。当问到“你希望学院以何种形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有64.8%(586人)的学生选择“古代服装秀”表演;51.5%(466人)的学生选择“书法绘画展”;有大约45%的学生选择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课、成语竞赛、志愿者实践活动。此外,“征文比赛”形式也有25%的学生赞成。例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关心孤寡老人,关注洲心幸福院”志愿服务活动、南华工商学院的“汉服时装秀”活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学知识竞赛等。

2.经验积累初具雏形且日渐丰富。

(1)理论成果初见雏形。据了解,受调查的8所学院近年在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确实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其中不乏著书、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不少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著书方面:南华工商学院易江教授上世纪90年就的《博雅人生》一书今年已再版发行。科研方面:粗略统计省部级课题至少3项,院级课题多项。例: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文训模式探究》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资格。相关学术论文愈50篇,例:《地域文化视阀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研究――以广东为例》(余展洪,中国成人教育,2013-21)等。

(2)实践经验日渐丰富。通过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理论高度和实践难度的对立统一,近年实践探索均有得失,受访院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之谈。其一,办学理念体现了文化传承性。如:南华工商学院校训中的“儒雅自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中的“修德强能”等。其二,教育实施体现顶层设计思路。不少院校能够做到从课程设置、学术讲座到学生活动内外渗透,形成全员参与的战略格局。其三,学生自觉参与意识愈发喜人。调查显示:当问及你“是否愿意参加旨在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时,表示“尽量参加”的占49.3%(446人),“周末参加”的占34.1%(309人),而选择“不参加但支持”的占16.1%(146人)。可见有近85%的学生愿意参加相关活动,情况令人欣喜。

三、高校进一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诚然,调查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其一,不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其中认为很了解的仅占7.69%(72人),“一般”的为77.4%(700人),“很少”的为15.1%(137人)。其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认知程度不高。被调查学生中仅有8.2%(75人)的学生认为耳熟能详,有34.7%(314人)的学生知道大部分,有51.6%(467人)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还有7.9%(72人)的学生一点也不晓得。其三,对于本学院相关课程设置了解程度不高,当问及“所在学校有否开设类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去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时,40.7%(368人)的学生认为“有”;42%(380人)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7.2%(156人)的学生认为“没有”。因此,高校这项工作的推进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下来谈谈推进思路和方法。

1.进一步推进高校师生对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共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首先应尊重与聆听学生的心声。例如:调查中,不少学生能够提出良好意见和建议,包括大力支持高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应开设课程、多组织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且提出希望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要用过于强硬的手段去要求学生学习,且认为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等等。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推进工作的价值认识也非常重要,高校应该搭建良好平台以促进师生价值共识是首要任务。

2.进一步挖掘地缘文化优势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地缘文化与中华文化是点和面的关系,优秀的地缘文化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生长点。例如:通过传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来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接地气的做法,更容易达到良效。

3.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的构建以积累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上至下逐层建议:国家教育部门从政策上对推进工作予以扶持,高校完善机制建立相应教育机构,教师自觉提高自身涵养,形成全方位育人教育环境和氛围,假以时日,高校必将形成厚重的学习氛围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09-02收稿日期:2016-01-26

作者简介:史佳楠(198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科员,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学、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青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佼佼者、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有生力量,更应在对精髓文化的弘扬发展、继往开来中担当重任。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才能让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培养内化为学生自身思想品质的一部分。而要做好以上“六进”,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鼓励为主,督评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厚重积淀,是历经无数次去粗取精的文化精髓的载体,代表着民族和国家以往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贯彻不能只靠抽象的宣讲,要以更生动、具象化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校,以“六进”为抓手的教育模式基本已经覆盖了高校教育的全部途径,但在这些途径上要走得稳、走得好,就要求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灵活应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唯一一所艺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育人手法,比如,以美育带德育、以创业教育带动德育等,将德育这一抽象概念灵活地落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自我和德育内容认知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得到提升。参照德育的实施办法,本文就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校园的实施方式。

一、在“进教材、进课堂”上应以做为主,图文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是有利于青少年教育培养的举措,但所谓“进教材”不应只是单单占几个版面,印多少内容进去,而是要思考如何真正地融入教材,融入教学。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状态、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出发,概念讲述式的教育早已为学生们所排斥,他们更喜欢新颖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编制方面,应多考虑图文并茂,不妨大胆编制相关课堂游戏、知识竞赛,或者以寓言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更易接受,且记忆更牢固。还可以充分借鉴儿童图书的优势,在教材中加入剪纸、猜谜、涂色、连线等内容,让学生先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采用了以美育带德育的方式,充分地集合了艺术类大学生乐于审美、擅于审美的特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和谐”“友爱”“正能量”的真谛蕴含于美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创作艺术品,品味到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基本道德价值理念。与此同时,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添加有代表性的古典故事,不仅传递了传统文化之美,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蕴含其中。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

二、在“进课外、进网络”上应互动为主,体验为辅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研究过程中,还要重视对“进课外、进网络”层面的研究。具体来说,在校园中,虽然进行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但是,在课外时间、网络平台上,仍然可以拥有多样化的途径,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教育培养的结合,发挥出德育的应有作用。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整合创新,并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本文进行研究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以艺术类学科为主的职业院校,学生在课余生活比较重视对于自己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爱好也集中在摄影等艺术类活动上。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就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摄影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结合大学生群体所擅长和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形式,高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大学生群体课余活动的有机结合。

除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外,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数据的统计技术,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高效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例如,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艺术生浏览的网站主要包括“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豆瓣”等。其中,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开通了微信功能,在微信中,也有着专门的讨论组功能以及建立公众号平台的功能,基于微信应用的这些功能,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过程中,采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平台”“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价值观念和文化知识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时代高效的沟通功能,进而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目标。

综合起来看,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现代大学生群体思维主体意识的变化,高等教育院校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过程、学生爱好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意识和道德观念影响力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对高校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邀请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进行宣讲和讲座,吸引大学生群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普及效率的提升。

三、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上要以鼓励为主,督评结合

为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针对性,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高等教育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构建高校人才队伍过程。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大学生群体可以充分自由地享有校园文化的成果,这就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保证大学生群体综合全面地发展。例如,可以建立教师队伍再培训体系,督促高校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及时对思想政治管理队伍、教师队伍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可以满足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渠道,为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目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大学生群体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校园网系统,学生可以给当学年的授课教师打分,分数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为了促进大学生群体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督促教师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在评教系统中加入弘扬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项,并设置其为必选,提高所占分值,那么教学效果也可以更好地获得保障,进而将陶冶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和情操建立长效机制,为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要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于澍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必要性科技信息,2010,(19).

王润民思政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广东科技,2012,(23).

秦樟连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体会科技信息,2009,(2).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2014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这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和经典的人文理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爱宽厚等诸多优秀思想教育资源,将这些优秀的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发展史的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了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中华民族历尽沧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中国要发展,要繁荣富强,就必须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发全体中华儿女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有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人文情怀和崇高理想,是现今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受益于网络化时代信息爆炸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富有活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但也比任何一个时期更容易浮躁、功利和自我。因此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掘和运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并融入思想政治课中,长此以往就会通过文化的传承与渗透,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把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上升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发展。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20道题,内容主要是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践行、认知等方面。调研对象选取上海9所高校的600余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现场及网上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等形式进行样本的采集,共回收有效问卷573份。其中理工科大学生占47.3%,文科大学生占46%。调查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中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缺失现象,具体表现如下特点: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甚少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90%以上的同学认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如图1所示,大学生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78.88%的大学生仅偶尔阅读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8.9%的大学生表示从未阅读过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图2所示,有73.3%的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民族精神和经典人文理念表现为一般了解状态,仅有12.04%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

究其原因,虽然大学生已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重视的宝贵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内、外因的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缺乏兴趣,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面临着诸多困境,两者难以实现有效衔接,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遭遇尴尬。

(二) 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改革措施,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篇4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权重愈益凸显,在世界多元复杂价值意识体系中,中国也必须关注自我的文化主体问题。中国的发展与其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正如许多学者所共识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实力,在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政治和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有自己历史积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及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和中国道路选择以及中国梦实现息息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更是决定中国道路、中国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根基。“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的愿景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理想和梦。中国梦实现与民族凝聚相关,民族凝聚不仅表现在对地域和生活共同体的认同与依赖上,更表现为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中。在现代社会“碎片化”和多元价值观影响下,如何构建文化归属和文化心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以仁义礼智信及其群体和谐为理念取向,以家国情怀、仁爱责任、人格取向为核心特点的价值系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传统底色,也成为中国人“身份认定”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对于引导中国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十分必要。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逻辑上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古与不变。时代在变革,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容也要接受时代的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重在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对其内容和形式的一体化传承。传统文化有载体,所以注重留传承载传统文化的形式十分必要,事实上许多传统文化及其形式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之中,如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文艺形式、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等。目前许多人很重视传统文化形式的普及,如青少年学生的读经诵经热,古礼仿习热,等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传统文化的培育不能仅此为足,我们不要求青少年都成为古典文化行家,但也不能止于“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读经思路。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但须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成长中的“第一学校”,家风的熏染教养至关重要。当然,离开了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培育就会陷入“5+2=0”的悖论之中。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追崇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来横亘不变的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基本停留在对学生在校安全、卫生、纪律、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明了学校德育的方向,也指出了学生德育的目标。它解决学校德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也让学校德育有了丰富的内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的做法是:

1.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班为单位进行,班主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与关键。班主任必须先要备好课,备课有三项主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研究学生,重点是弄清学生德育方面的缺失。第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内容要分门别类,按周、学期做好计划,使之具有延续性。第三是设计教法,传统“说教式”德育方式延续到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学生德育中用处不大。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最大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就是教法设计。

2.重儒家文明为主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主张“礼治”“德治”“人治”。它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

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把儒家文明中的精华作为德育的内容,上学生弄清儒家文明中“礼治”“德治”“人治”意义与内涵;弄清儒家文明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弄清儒家文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地位。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求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需要。

3.读经诵典、促良好班学风

读经诵典是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之一。诵读的经典可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常礼举要》《声律启蒙》等。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质性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既体现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人的行为修养上。通过诵读,最终形成人人读经典,个个讲修养,大家树新风,班级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篇6

关键词: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地域文化,可以为区域文化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中,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充分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在宣传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一、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资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新精神,研究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地域文化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美学教育等诸多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观,生长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在百姓间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同样,地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些表现地域文化的地方饮食、建筑、工艺品等有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形的民俗、传统节日等元素,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模式之间的不平衡,作为这种不平衡性综合反映的文化,也就依然存在着地域特性,而且这种地域性还将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比较相近和近似的地域之间,又形成了很多共同的特点,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型文化。一定程度可以说,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结合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可以使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地域文化的最深处寻找能够获取人们内心认同、引起共鸣并最终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资本得到节约。

三、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地域文化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其路径选择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价值性的充分发掘,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只有的到社会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得到践行和实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提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效。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性,可以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这个方面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价值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应引导人们对地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充分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遵循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的区域特色。用地域文化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然,地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增强地域文化价值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精华部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其糟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严飞生.南昌大学.2006(11)

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校园网络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70-03

高校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忧民、仁爱宽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和理想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中国人的具有积极影响的价值体系、观念形态、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的总体表征。[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人的素质,起源于先天,在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不断丰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身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怀,“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的处事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浩然正气,“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的优良品德,这些优秀的思想历经数千年传承,已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大学生以圣贤作为自身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利于扩展人文知识面,增强人文素质。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作为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具感染力。例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促使他们在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熏陶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三)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以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事准则,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以“言必诚信,行必中正”的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仁爱、诚信、友善等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从而推动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一旦成为大学生普遍接受且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就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二者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一是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者与引导者,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都受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对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但也有部分教育者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科文化知识不完整,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二是教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有的大学生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却一知半解、知之甚少;有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不能从自身思想道德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主动从中汲取营养并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3]然而,这些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广泛。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内容中,少量地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思维、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道德传统;而在政治观、法治观等教育内容中鲜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法治观念。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够深入。在将抽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转化为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为资料,而没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教育方法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手段、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技巧、技能的总和。[4]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通过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起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而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是理论灌输法,教育者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理论性强、说教味浓,往往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睡觉、玩手机、看电脑、聊天”的现象,无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艺术性与感染力;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名胜、组织社会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等,但缺乏系统化和经常化,不能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影响,且很多实践活动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没有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欠缺

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直接和具体。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欠缺。一是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逐渐增多,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不少高校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二是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比较偏重学科专业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全方位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的高校虽然也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大学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中,未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道德准则,既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一方面,要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训,除了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还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为他们专业理论的讲解提供丰厚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知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在世界观教育中,融入老子、道家学说的朴素辩证思维,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政治观教育中,融入我国古代不同派别,特别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政治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地运用影视、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展开,而且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展开;不仅要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大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展开。[6]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还要拓展课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

1.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大学群体中开展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以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尊师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以文化基地为依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本地区现有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基地,组织大学生参观遗址遗迹、特色建筑,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角色体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理性思考,增长才干,培养品质,锻炼毅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日益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

1.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专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官方网站,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如“裳б蛔觥毖习教育、学讲话精神等专栏,但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传教育,依托高校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网络,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论坛,将社会热点事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学习园地,使学生更多地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不仅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还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缓慢、容量受限、受众面窄的缺点,给大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展示和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程,以实现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四)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7]。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关键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积极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1.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大学精神,传达着教育理念,是校园里无声的教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格调,以调动学生思维,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如在校园雕塑、长廊、展示厅、陈列室、教学楼、图书馆、校训标牌中,加入中国古代优秀人物典范、励志格言等,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育人作用。

2.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应该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时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一方面,利用校园媒体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加强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在内的校园风气建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教学理念、打造大学精神,形成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自强不息的教风和学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为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全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6.

[4]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06.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篇8

1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坏的。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精华与糟粕两重性的特点,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2)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一种传统,它就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实现现代化,否则,它就不能得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根据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精神,使那些可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能够更好地发展,并尽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弥补传统文化中不足的一部分,使其发展得更加完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两重性,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对既有丰富发展,又有消解异化。所以,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既肯定又否定,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另一方面,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只有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才能促进自身的完善,实现的创新与发展,成为适合中国的。

2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崛起。这种崛起,也必然要求让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给多样化的世界文明注入活力。文化的崛起,不仅仅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推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吸收和借鉴其他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

随着以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中,思想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各国逐渐认识到,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无形的争斗中,思想、意识形态,起着决定性作用。西方打算用和平演变,也就是用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思想、意识形态,通过文化渗透,去取得资本主义世界的胜利。特别是在当今文化产业兴起,这种文化渗透,通过文化产品以及各种媒体,潜移默化的把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渗入中国,而给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带来严重挑战。这要求我们,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应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批判吸收西方乃至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些积极成果,但不能全盘吸收,盲目借鉴,我们要不断增强抵御西方思想渗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大众化。

4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

4.1有利于丰富的民族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的宝贵财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为发展提供丰富的民族性语言和丰富的思想宝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思想、和谐思想、民本思想等。不断促进体现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特征,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2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

篇9

系列重要讲话中,有一个论点尤为引人注目。在谈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他强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上,他又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如何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我们现在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也就是所谓的教育规律、教育原理。其实,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都曾经是哲学的派生,教育学和心理学如果囿于哲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学科发展,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脱离了孕育它们的哲学、脱离了它们所处的文化,脱离了历史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同样不可能有一条光明的道路。不仅是在中华文明的繁盛时期,就是在近代、现代,包括荣格在内的许多西方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在从东方的智慧寻求解决各种精神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育人问题、德育问题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回头去看看我们的先人,有必要回头去品品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来汲取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体现的是我们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其次,教育实践推进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当前,我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历经多次改革和治理却难以见到显著的实效,综合改革中对沉疴顽疾的治理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智慧。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如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多元化办学的实践、特许学校的建设、私立教育的发展经验等;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思路,特别是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传统文化中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资源和素材,也有很多值得继续倡导和发扬的美德,更有许多值得传承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儒家思想注重经世致用,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对今天的学校德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如,“文道结合,文以载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蒙以养正,以小见大”“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笃信好学,学志于道”等许多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适用。当然,许多传统美德要结合时展赋予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好,都是一个特别宏大的概念,对于很多从事学校德育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往往因为过于宏观而难以把握,难以在教育实践中找到落脚点和切入点。今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中小学语文、英语、初中科学类学科的《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在强调回归课程标准、突出社会实践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些文件的出台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指导。

当然,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美德的重要源泉,仅仅只有教学改进是不够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要引导学生从小就循序渐进地阅读一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慢慢地通过诵读、讲读、导读等方式学一点自己文化的历史;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节日节庆、神话传说等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要引导学生从一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和“仪”内涵;要引导学生走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去切身体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等等。

篇10

关于“文化基因”学术界早有研究,国外有关“文化基因”的研究最初见于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它在书中创造了“meme”一词与gene相对,指在语言、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生物遗传基因相类似的东西,是一种基于复制传播认知的具有传播学性质的研究。在中国,米文平、刘长林、闵家胤等著名学者较早使用了“文化基因”一词,指“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根据文化基因理论,一切系统的发育必然都受基因的控制,文化系统亦然。一个民族的优秀基因是该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也是这个民族共同信仰的价值根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共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的信息库初步建成,并在逐渐减损和有所增益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遗传。核心价值观是由不同的文化存在与文化影响凝聚起来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它的形成有其固有的根本,它必然深深熔铸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底层结构之中,抓住这一点,就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缕清其中的源流关系,发掘中国文化的本性,对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具有深层次的指导意义。

1继承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起的核心价值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源于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经孔子奠定思想基础、董仲舒发展完善,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它的核心内容即是大家所熟知的“三纲五常”。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的强盛与否,与核心价值观能不能发挥作用有内在的关系。

通过史料可知,周王朝的繁荣昌盛与周公制礼作乐紧紧联系在一起。周公制礼作乐本的是亲亲与尊尊两条线。“亲亲”是按照血缘的关系划分亲疏远近,“尊尊”是按照政治爵位的等级划分尊卑贵贱。周朝的文制本来灿然明备,但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就剩下一副空架子。孔子看到有对礼乐的僭越行为,表达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怒。面对周王朝的分崩离析,孔子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以“仁”为礼乐注入了价值的灵魂!孔子的思想后由董仲舒继承发展,并依据儒家的思想提炼出了一套“三纲五常”的价值观规范人际关系,从而和儒家思想一起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反之,当核心价值观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社会便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以南北朝为例,在南北朝近200年的历史中,国家分裂为南朝和北朝。南有宋、齐、梁、陈;北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国家分裂、战乱频仍,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由儒家思想建立起来的核心价值观也遭受冷落,整个社会又一次陷入礼崩乐坏的境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诗)描述的是陈后主沉迷于靡靡之音,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掉了江山;“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诗)以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北齐君臣荒唐的欢笑和周师骤然敲响的战鼓声,一个“玉体横陈”的典故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动荡和礼乐文化被摧残的程度。如何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历史交给宋明理学的时代课题!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重在重整中华文化、豁醒国民道德意识,宋明理学在宋明王朝近600年的历史中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综上可知,每一个稳定的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成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过积极作用。

当然,强调“一切系统的发育必然都受基因的控制”,并不意味着文化基因的传承从来都一成不变。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形成的价值信仰作为继发性遗传因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基因;另一方面,自然法则中的优胜劣汰在文化系统中一样可以得到证明。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继承那些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价值、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精神。也即是说,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而是需要处理好文化的守成与创新的关系。

2反思文化传承: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历史学家钱穆说得十分清楚:“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所以,文化不仅活在散佚的壁画、残损的曲谱、发黄的典籍里,它更主要的是活在135亿中国人的心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反观以来,我们民族在处理文化问题时,就会发现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比如,奉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文化发展观,却因过多地移植西方文化导致文化缺乏创新活力;奉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二元文化观,对文化现象的做物质与精神的阉割,从而忽视了生命有机体特质;奉行文化上的功利主义,以文化建设为手段换取经济的增长点,使文化沦为经济的附庸、“市场的奴隶”。

当今,我们已经从革命时代、政治时代、经济时代、民生时代进入到了文化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某种程度上体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先进文化的精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之,中国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必须筑牢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并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

3重塑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将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特质的部分传承下去,由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共识到统一行动的强大效果。

31弘扬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历来是以追求和谐见长的民族,和谐思想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也是中华文化信息库中的优秀基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看,我们要弘扬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观,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伦的统一;庄子有“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天道和谐的自然观;《礼记?中庸》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和”的德性提升到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高度。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

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为“以和为贵”的人际观。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 “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描绘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老子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达到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佛教有心性和谐的思想,即便罪大恶极的人,通过修行也可以达到成佛的境地。

和谐思想在人的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上强调“神形合一”的身心观。人生在天地间,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四绝”(《论语?子罕》)“五美”《论语?尧曰》“九思”(《论语?季氏》);道家主张“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

和谐思想在对待民族关系、国家关系上体现为追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以上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信息库中的优秀基因,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才能成为我们价值观的基础,才能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作用,从而形成统一的思想战线。和谐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特殊贡献,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和谐文化,对内可以起到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减少摩擦、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外可以化解中国、国强必霸论等负面影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和平、和谐、稳定的大国形象。

32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用法律维护中华传统美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保障。当前,用法律维护中华传统美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保障。无须举例,我们这个时代挑战人的伦理底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道德行为就得不到保护。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律是道德的最后防线,治理国家必须把德治与法治有效结合起来,让法律成为保护善言、善行和善政的基础。但是,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实现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传统制度文化中的人治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制度的需要。根除传统制度文化的负面影响,就应当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实现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成为全体公民的内心准则。

文化基因论认为,一个社会系统的文化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传入其他社会系统,进而影响被传入的社会系统。受西方“民主”“科学”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社会讲的“民主”与西方不同,核心是讲人民当家做主。但是,要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便要人民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上认可社会主义,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即要有参政议治的能力,这是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制度体系下应当发挥的主要功能。联系实际来看,当前全国各地“道德讲堂”建设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但是如果将“道德讲堂”认作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典型显然不够。因为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的功能不仅仅是道德层面,它一定是依附于制度体系下的伦理观念。因此,让公民更深刻地理解并认可意识形态,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公民关注政治、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能力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题中之义。

33传承道德理念,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传承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唤醒公民潜隐的道德自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准则具体概括为“八荣八耻”,十进一步将其凝练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前,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孟子?告子》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告子》)舜在见到善言善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反应呢?因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也即是说,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善心,此善心“人皆有之”,人本来就有的善性可以具体表现为个体本有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由是可知,孔子以“仁”为礼乐文化注入价值的灵魂,孟子以“性善”确立中华文化的价值之源,人生而本有的善性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大本,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则。

当今,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以礼仪制度传承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做法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优秀资源,努力让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规范人民离不开道德的力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现代民主政治虽然将道德与政治分离开来,但是,当今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仍刻不容缓。除却以上所述,还需要进一步凸显的是:道德观念的基础一定是制度,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一些旧的规则面临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确立,人们的观念容易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当此之际,我们应当守住每一位个体普遍本有的“道德的心”,守住本心也就守住了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