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的投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中的投资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财务管理;投资收益;联想集团;海外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财务管理概述和企业投资相关理论
财务管理是以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及其分配的管理为内容,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1]。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资金活动管理和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财务管理抛弃了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树立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两大观念,加入时间和风险两个因素综合考量投资活动是否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和企业的盈利水平。它们贯穿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1.1 投资相关理论
财务管理活动中关于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主要理论包括企业投资决策原理和企业并购管理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在企业做出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上都发挥着作用,当然,两者作用的业务类型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主要针对在原有基础上对企业内部进行投资以扩大再生产或维持产能,如固定资产维修或更新的决策、材料自制或外购的决策等投资活动;后者则主要针对企业通过购买方式并购其他企业,以达到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或企业互补目的的投资活动。在并购投资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通过对并购相关的数据的计算作出合理的预测从而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使决策更加科学完善,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整个投资的效益。所以,加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 财务管理在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中的运用
2.1 投资前做好投资估计评估并购能力
联想集团在确定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进行并购时聘请了麦肯锡、普华永道、安永、高盛和奥美分别担任战略、财务、并购和公关顾问,对联想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并购做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评估,使得在并购之初,联想就对目标企业的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并购案有了全方位的评估。
从联想2004年的中期报告中可以看出联想电脑04年2季度的销量增长达14.6%,整体纯利润增加16.2%,联想笔记本的业务比03年中期上升了43%,亚洲市场占有率在04年二季度达到了27%并以13.1%的差距领先第二名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同时,联想调整了非核心业务,缩小了非核心业务的亏损面,核心业务的费用率也下降了0.5个百分点。对联想财报进行分析可得出联想集团04年度2季度末的相关财务指标
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9162217-4890001-30800)/9162217=46.29%
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143996/3850075=1.856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7143996-905195)/3850075=1.62
经营指标:
(1)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6.58[2]
(2)应收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款平均余额=3.65[3]
2.2 并购价格的确定
财务管理理论中提供了一系列方法用于并购投资中对目标企业价值的估计,如股利折现模型法、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法和确定相对价值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使用合理价格并购目标企业,在节省买方资金保证买方持续经营同时给目标企业一个合理的价位以促成并购的实现。因为我们无法获知联想当初如何计算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具体采用的方法,所以本文假设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价值的估计使用的是相对价值法。通过对IBM公司的市盈率、每股收益以及股票数确定IBM的市场价值,再通过估计个人电脑事业部占IBM的股票份额估计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市场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市值=每股收益*市盈率*股数
市盈率的确定:IBM公司是包括电脑整机制造业务在内的综合性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因此其市盈率可以通过与其类型相似的企业来加权平均确定,由于时间原因,难以获得04年的美国股市相关原始数据,本文引用相关论文的原始资料并在计算方法上加以改进来确定当时的市盈率。根据市盈率测算法,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市值为5.5亿美元,在考虑商誉、无形资产溢价等等因素后,购买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业务的价值必然会高于5.5亿美元,联想最终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付出的价格远高于合理的市值、溢价和商誉之和,但是,考虑到联想收购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后带来的IBM五年商标使用权、售后战略同盟、协同效应和收购中可能产生的负债和并购后造成的折旧等因素带来的税盾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以及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在乐观的估计下付出17.5亿美元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业务的收购也是可以接受的。
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进行并购的前期准备上,通过充分、合理的资料和方法预估目标企业价值,估计整体投资的风险来确定是否开始并购的实质性的工作程序,在企业类似于并购这样的大规模投资上起着巨大的风险警示和价值判断的作用。
2.3 并购的付款策略的规划和选择
选择合适的付款策略,有利于企业并购这类大规模投资完成后依旧保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将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在付款方式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付款方式,使并购后的联想依旧有较为充裕的资金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
联想的付款方式:
根据联想与IBM签订的协议,联想集团与IBM的交易价格为17.5亿美元,其中包括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股票、6.5亿美元现金和5亿美元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负债。而联想和IBM实施战略同盟IBM提供联想相关的支持与服务需要联想集团从05年第二季度起,分三年支付IBM7.05亿美元的服务费用,支付数额分别为2.85亿美元、2.23亿美元、1.97亿美元。这意味着联想必须在半年内支付IBM公司9.35亿美元。很明显,对于联想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的资金储备要完成这笔资金支付的同时还要保留充分的资金维持企业经营是无法做到的,那么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05年3月24日,联想宣布其获得了以工银亚洲、巴黎银行、荷兰银行和渣打银行牵头的银团贷款,贷款金额6亿美元,期限5年,其利率为3.915%。随后,3月31日,联想以发行2,730,000股优先股和237,417,474股非上市股权认购凭证为代价,获得了全球三大PE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新桥资本、泛大西洋投资集团)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3.5亿美元投资中,联想集团用于并购的资金为1.5亿美元,剩余资金用于经营。
联想的自有资金加上数额巨大的两笔融资款,最终使联想完成了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此后联想还以1.52亿美元的价格回购了向IBM的4.357亿股超额无投票权股份。
付款后联想的财务状况
联想集团融资成功保证了后续经营现金的需求,但是,数额巨大的融资和支付发生后,一定会对联想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联想财务管理工作在选择付款政策和付款方式上是合理的,保证了联想在进行了如此巨大的投资付款后能够保有较为充裕的资金对其购买的企业进行整合消化,并在此基础上维持自身企业的正常运转。财务管理对巨额投资付款方式的规划实施进行充分的评估,有利于防范巨额投资活动开始后出现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能够持续盈利或扩大盈利规模提升盈利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财务管理通过自身的一整套合理有效的方法,能够合理估计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和投资过程中需要耗费的资金,合理规划企业财务工作、制定财务目标、确定融资力度,有效降低企业投资的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在企业扩大生产、多元化经营、生产链构建和参与并购、海外投资等等投资决策方面为管理层提供合理有效的财务信息。在降低投资成本、估计投资能力。为合理适度投资、降低投资成本以减少投资支出从而达到尽快收回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财务管理在企业投资进行过程中通过跟踪投资过程现金流,将实际发生数和提前指定的计划数进行对比,调整前期计划的不足,实时提供企业财务数据,对财务状况提出预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充足供应,维持企业投资过程中的所需资金的保障,使企业在投资后仍能保持正常、高效的运转。缩减回收期提升投资效益。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企业发展 收益风险
随着国家在工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减小项目经济效益风险是当前投资者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山东凯利隆年产2万吨工业氢氧化镁项目为例,投资项目最主要是分析其经济效益及风险。目前我国氢氧化镁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氢氧化镁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而且受地域、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对于氢氧化镁项目投资决策,必须综合考虑效益与风险,即进行氢氧化镁项目的财务管理,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由于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带来的损失必然成为当务之急。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特征、地位及作用
1. 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在传统财务管理基础上的扬弃与发展,与封闭、事后、静态为主要特征的财务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 融投资预测、预算已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融、投资。这是现代企业赋予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和任务。
(2) 财务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企业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财务管理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资金运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它全面、系统地反映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体现着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企业资金周转是否健康,产销是否通畅,经营是否得当,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促使企业迅速予以调整。
2. 地位和作用
(1) 财务管理的性质决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物质财产的活劳动的不断购进,消耗,转化和售出。从价值形态看,随着物质财产的活动的不断购进,消耗,转化和售出,表现为资金的不断运动,以及利用价值形态进行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活动。第二,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这些管理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由于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它的管理对象以价值形式表现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财务管理又是一种综合性管理。
(2)财务关系和财务环境的导向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企业财务管理关系是在财务活动中与各有关方面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外部和内部的理财环境决定和制约着不同的财务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关系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企业与国家财税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不但具有导向型、更应具有事前、事中、事后的预测、监督、纠正的作用,纠正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漏洞大。企业管理水平低,对投资决策管理不重视,甚至出现管理盲点。部分企业盲目投人,忽视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至投人不能有相应的产出,严重可危及企业的生存。
2. 资金管理问题多。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循环不良;搞预算外资金,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也为产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呆账坏账太多,只注重产品推销,不重视资金回收。
3. 费用管理不严。有的企业短期行为严重,非生产性上开支严重。
4. 成本管理不到位。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不重视原材料利用效率。
三、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加强资金管理,合理配置资金。分析现金流量表,保证收支平衡;对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进行评价,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2.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及时处理不良资产,强化资产管理。
3. 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erp系统软件,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4.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关键。
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愈发激烈,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元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我们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永葆青春”。提升企业价值,关键在于财务管理的激励作用。对财务关系中的各个利益集团以及各层次人力资源实施激励,利用激励效应维持一种对各方都有利的财务关系和财务工作效率,达到财务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优化的理财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国恒,可行性研究词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投资;风险控制
1投资风险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1.1投资风险控制的概念
投资风险是指一个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的时候,由于受到外部及内部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存在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甚至丧失本金的风险。投资风险控制是指相关部门或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企业进行的投资进行预测、评估等形式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将风险降到最低。
1.2投资风险控制的意义
(1)投资风险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维持自身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投资风险和不必要的投资损失,抢占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风险控制会降低商业交易的风险,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帮助企业规避交易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2.1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的指导、调节、促进和约束,进而到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2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各项制度政策都要与国际接轨,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实现企业风险投资控制的必然要求。
(3)实行企业财务控制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有效防止企业违法和企业效益的缺失,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然要求。
2.3企业风险投资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不高,缺少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的经验。且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家长制”,在投资或融资的决策过程中,不是依靠科学的财务分析,而是依靠“家长”的个人经验,投资或融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2)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在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足,不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部分企业钻法律漏洞,法律制度的约束性较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只能依靠已经暴露的危机来进行识别,经济纠纷大量出现。
(3)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往往存在组织建设不健全,人员配备混乱的现象,这不仅使职能部门的职权得不到完全的发挥,也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缺乏相互监督的企业内部容易出现企业财务管理缺失的问题。
(4)欺诈、违约及拖欠款现象严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存在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盲目投资,盲目赊销,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5)对客户信息不能全面、客观的掌握。由于企业运营成本低,利润薄,所以企业大多不设置专门的部门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记录和评价。企业信息管理制度的缺乏增加了商业风险,影响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
3财务管理过程中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企业项目投资风险予以控制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强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程序中的评价与审查环节
在审查与评价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组织健全性进行审查,企业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管理水平、投资项目风险大小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特点,在财务人员的指导下,让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其中来。逐步建立起一个结合了企业风险管理负责人、专业管理人、外部风险管理服务以及非专业管理人员于一体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在整个体系当中,整个体系以风险产生的原因、产生的阶段等为依据,在企业投资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实时调整,并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据来确定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职责、利益、权力等,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3.2分析投资环境,合理确定投资规模
企业应该根据预投资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竞争程度等进行分析,尽量选择没有高度垄断问题存在的行业(公共事业),且竞争性较低的行业来进入。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应该对企业在进入该行业之后能够在该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市场需求量等进行预测,只有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对投资风险予以充分的防范。再次,通过规模投资的方式化解投资的成本风险。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投资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对应的规模投资,不能通过形成规模投资效益,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高、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投资规模来实现企业投资成本的节约,最终实现投资效益的增加、投资风险的降低。
3.3保持主业发展,充分利用闲散资金
从现代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来看,任意一个企业都应该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使企业的产品与服务都能够达到行业的领先水平,使自己企业的主业得以稳定发展。这样,企业后续的投资和发展才能有动力、有潜在能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够为了所谓的多元化投资而选择那些和企业主业相关性不大的投资项目或者是两者之间利润率相互独立的项目来进行投资。这样不仅分散了企业的资本,同时还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从主业中分离开来,使得企业主业失去发展前景。
4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日趋激烈,而投资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于投资风险而导致企业经营受阻,企业发展受限等成为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杜凤云,岳丽红.浅议现代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管理[J].管理学家,2010(9):116~117.
篇4
摘 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资金管理能力弱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到公司的资本市场战略及未来发展前景。投资管理公司和一般公司相比,财务管理涉及的环节众多,需要处理的各项利益错综复杂,而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本文阐述了投资管理公司的资金管理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很多投资管理公司存在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问题和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资金监管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本文通过对一些成功投资管理公司的管理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系统、全面、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资金管理 共赢 效益 风险
前言:在追求效益、资金风险重重的经济大环境下,投资管理公司作为专业从事资本经营的企业,时刻面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包括两方面含义,即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及对所投项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公司开展资本经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中对所投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和所投项目企业有各自平等、独立的法人地位,因此,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必须妥善处理各利益相关方关系,才能达到投资方和经营方共赢的目的。本文将从投资管理公司如何做好内部资金管理和对所投资的公司资金监管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投资管理公司如何规避风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投资管理公司资金管理的特点
(一)投资管理公司需要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投资管理公司相当于媒介,其在资本运行中起着中间联系的作用,为其它一切在管理上或者是资金上有困难的公司提供资本运作策略与企业管理方针并为其引入投资与合作伙伴,使其实现企业的复兴,从而使合作得到双赢。
(二)资金是投资管理公司运作的“血液”
投资管理公司围绕资本运作开展经营,因此和一般公司相比,其资金管理尤为重要。资金一旦发生问题就难以生存,经济活动必将陷入困境。
(三)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由于经营者相对于出资人,同资金的联系更紧密,有可能在使用资金过程中偏离出资人的利益,加强控制才能保护出资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投资管理公司资金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占有其他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以股东身份参股、控股所投项目企业,并依法进行产权管理,开展资本经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投资公司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差,资金管理能力弱
管理者的专业管理知识较为欠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这些直接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到公司的资本市场战略及未来发展前景。
(二)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漏洞多。财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资金使用缺乏计划,资金使用结构不够科学。
(三)对被投资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难以实现
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和所投项目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投资管理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不具有天然的管理权限,加上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些都会增加对被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难度,所以投资管理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控制难以实现。
三、改善投资管理公司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
在面临持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下,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是投资管理公司最重要的工作。加强风险管控不能“纸上谈兵”,需要真正将管控体系落实到资金流通的各个环节,通过严格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机制,将全方位风险管控落到实处,从而实现资金安全有序运行。要做到实时洞察、严格控制;要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规避风险,改进策略。从资金的不同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以保护资金的安全,包括投资前尽职调查(包括资信的审查),投资中的密切关注和监控,投资后的归纳和分析。要制定严密的合同,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内部资金管理的方法
首先,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需要重点考虑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及日常管理三个方面的要素,必须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健全相匹配的资金管理制度。
其次,全面提升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断发生变革。为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国家财税政策的调整及财务会计制度的变化,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以适应投资管理公司国际化的步伐。投资管理公司应有较高的财务前瞻性和较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被投资管理公司做财务分析,使用规范、标准的动态反映,满足投资管理公司在管理方面的要求。
再次,加强资金计划管理。资金活动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就很难对资金进行内部控制,也无法将财务风险防范落到实处。如没有制定完备的资金计划管理,盲目的筹资会造成大量资金闲置,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而如果产生计划外的不可预计费用,只能增加短期借款来维持企业的运营,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加大。日常要通过加强管理来提升资金流通效率。
最后,优化资金结构。企业的资金趋于分散,势必导致企业资金管控难度加大。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上市公司并非缺少资金,而是缺乏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及合理调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资金的流通效率,甚至还关乎着企业业务拓展及未来市场发展。在集团及成员单位对于资金需求持续提升的形势下,迫切需要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对于资金的集中管控,从而更合理高效的调配企业资金,这也是解决企业资金流通问题的关键。在有效降低企业内部资金流通成本的同时,也就避免了因资金流通不畅而出现的诸多问题。
(三)加强对所投资管理公司的资金管理的力度
第一,参与制定财务制度。
尽可能实现对所司财务人员进行控制。随时掌握被投资管理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投资管理公司的利益,投资管理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直接参与或牵头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所投项目企业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完善对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提高各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以实现对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动态管理和动态监控。
第二,委派财务经理。
通过向被投资企业委派财务经理,控制掌握其财务活动,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被投资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为投资管理公司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保障,便于投资管理公司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实际工作中投资管理公司根据投资协议的规定,外派的财务经理需每天工作在被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各项资金运转实行联签,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投资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派出的财务经理纳入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部门人员编制,定期向投资管理公司述职,并进行统一考核奖罚。委派的财务经理在被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层中的主要是发挥其监督职能,通过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投资公司利益最大化。
第三,充分利用审计管理手段
审计管理是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投资管理公司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需委托会计事务所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委托条款,从机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在审计之前,还应与审计人员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制定审计计划和重点,然后再进行目的明确的审计。通过事务所对被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来掌握被投资管理公司报表的编织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披露是否真实。审计结束后,投资管理公司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进行适当的复核。对于审计出的问题,投资管理公司应及时督促被投资企业进行整改,同时把整改结果作为下一阶段投资的依据。
四、结论
高效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固本强根”之道,尤其是在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环境下,公司所面临的资金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投资管理公司作为专门从事资本运作的机构,加强资金管理更是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为投资管理公司探索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资金管理方法和手段。各投资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根据被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对上述多种形式的管理方法做适当的调整和选择,使财务管理既全面又留有缓冲余地,达到松紧有度的管理,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篇5
1.1确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其管理目标和做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政府类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纯公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及纯经营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其中:政府类型事业单位与纯公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相同的,主要是追求资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很少关注资金盈利问题;准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则是既追求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要追求社会资金盈利最大化;纯经营类事业单位则是只追求资金盈利最大化,和企业存在相同之处,但是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1.2积极培育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需要积极培育财务管理意识,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经济效益意识。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一定的利益回报,因此应强化经济效益意识,提高事业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的发展;②市场竞争意识。在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式下,事业单位应强化竞争意识,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事业单位在经济市场中的活力;③时间市场价值意识。事业单位应给给予资金时间成本一定的重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④财务风险意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风险,因此为了减少风险损失,事业就应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⑤机会成本意识。事业单位应抓住机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⑥财务公关意识。事业单位应协调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⑦服务意识。事业单位应加强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社会。
1.3应涉及的主要内容
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准政府类型事业单位和纯公益类别事业财务管理内容是相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三项,即财务管理、报告管理以及收支管理;纯经营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包括很多,如收入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包括上述两者的内容,如收支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等。
2改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建议
2.1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及储备
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要不断加强对人才的职业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并做好优秀人才储备工作。在人才储备建立上,财务管理必须持证上岗,并实施岗位轮训制度,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保证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的适应岗位。另外,单位要对员工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如精神肯定、树立典型以及物质奖励等,鼓励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断进取,激发工作人员热情,从而使财务管理改革达到理想的效果。
2.2加强投资管理
对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分为非经营资产和经营类资产,其中:非经营资产主要是通过对资产的合理利用,更好、更全面的为社会服务;经营性资产主要是使资产效益最大化。因此,为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就要加强投资管理,增加投资管理相关知识,强化投资管理理念,从而使事业单位获得更高的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
2.3加强融资管理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与财政预算息息相关,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为事业单位提供全部资金,因此事业单位不需要进行融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事业单位实施了放权,但是国家财政仍然可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需求,因此只有较小的一部分融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采取了预算补助,主要包括差额预算补助、自收自支不补以及全额预算补助三种方式,直到1997年,预算补助出现分化,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逐渐减少,融资需求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为了发展,采取了银行贷款的方式,但是成果不显著,许多事业单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增加了财务风险。为改善此种状况,我国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增加多种融资渠道,将发生融资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应尽量减小融资成本,满足事业单位业务需求。
2.4加强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包括预算管理、专向资金管理以及预算外资金管理,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非财政资金。要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同时还要加强非财政资金管理,从而保证事业单位整体资金管理的有效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财政资金管理应保留一定合理的资金余额,以备不时之需,并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除此之外,应协调好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良好关系,使事业单位中各项业务都能够顺利开展,为事业单位获得更多的资金使用效益。
2.5加强股利分配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的股利分配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事业单位的投资回报意识,只有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投资回报意识,才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还要加强收益管理,增加事业单位的收入,并为事业单位的服务提供更多的资金基础,保证公共服务的顺利开展,另外,要注意防止事业单位过分依赖财政,应适当培养其独立实体意识,这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3总结
篇6
投资结构与投资规模决策是财务管理中的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投资规模是从总量上来研究投资问题,而投资结构则是从投资构成上研究投资问题。
(一)投资结构的概念 投资结构是指投资总量中各个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是指投资的主体结构(指不同投资主体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多少)、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指不同资金来源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和投资的使用结构(指用于投资行业以及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投资比例关系)。习惯上,投资结构是指投资的使用结构,主要包括:一是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的比例关系;二是生产性投资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具体包括:建设性投资(企业创建时投资)、更新性投资(维持简单性再生产的投资)、追加性投资(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和移向性投资(调整生产经营方向的投资)的比例关系;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投资的比例关系;高技术与低技术投资的比例关系;长期投资(回收期在五年以上)、中期投资(回收期在三年至五年)与短期投资(回收期在一年至二年)的比例关系;对内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投资)与对外投资(对企业外部其他部门的投资)的比例关系;扩大收入的投资(为增加产量、销售量而进行的投资)与降低成本的投资(在维持原产销量基础上,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而进行的投资)的比例关系。
(二)投资结构在财务管理中的定位与意义 投资决策风险性大,复杂程度高,相关因素多,一项重大决策的失误,后果往往是十分严重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管理、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五个方面的内容。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这五个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包括流动资产投资管理(货币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和对外投资管理等内容。按照投资结构的界定,优化投资结构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投资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实际上,投资结构与财务管理的其他四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从投资结构与财务管理的其他四个部分关系来看,首先,合理的投资结构不仅能够更方便筹集到投资资金,还能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等;其次,合理的投资结构更是从宏观上的一种成本费用管理和利润管理;最后,投资结构离不开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从财务管理的其他四个部分与投资结构关系来看,首先,筹资管理是确定投资结构的前提条件,没有对筹资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投资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投资结构了;其次,成本费用管理、利润管理是合理的投资结构实施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优化的投资结构都离不开对投资的成本与利润管理;最后,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是衡量企业的管理者与投资者的财务状况、资产管理水平、获利能力的一种客观活动,因而也是衡量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
二、投资结构的管理原则
投资结构管理有投资收益最大化、筹资成本最小化、产出弹性最大化三大原则。
(一)投资收益最大化原则 投资收益的高低取决于投资结构的优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最佳的投资结构应当是在对投资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后每一种支出数量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的均衡点上。换言之,如果当某一种投资支出结构调整到一定数量时,再行调整,则会损失掉更多收益,此时,如果从其它结构中进行调整,则会相对减少社会与经济收益的损失。由于投资支出结构的调整涉及到一些支出项目的取舍,因此必然涉及到调整支出的机会成本比较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可能的投资利润率的比较问题。
篇7
摘 要 随着勘察设计行业改制的不断推进,整个行业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这对于设计院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考虑到财务管理在设计院竞争优势的构筑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设计院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了一个阐述,在分析设计院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以期为设计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 财务管理 设计院 提升 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设计院在管理体制方面基本上是以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单位为主,其财务收支简单,财务管理水平较低,随着全国大部分设计院改制的完成,既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设计院业务开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了设计院管理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设计院财务管理内容
财务管理是设计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设计院的竞争实力, 目前设计院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筹资管理,筹资是设计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每一家企业都离不开筹资,设计院也不例外。通过灵活安排筹资活动可以给设计院的发展提供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也有利于设计院通过筹资来改变自身的资本结构,提升自身的经营活力。二是投资管理,投资除了涉及到一些日常的资产购置以外,随着设计院经营业务的不断拓展,还涉及到对一些项目的投资。投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设计院的投资收益,在设计院投资项目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设计院必须要在投资管理方面不断提升。三是现金管理,现金是设计院这一组织赖以生存的“血液”,正是在现金的不断流动中,设计院的各项业务才能够有序的开展。良好的现金管理一方面能够确保设计院日常经营中所需要的现金,另一方面又能使企业的现金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大量持有现金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
二、设计院财务管理现状
总体来看,设计院财务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仅难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更与市场环境的要求之间有着较大差距,财务管理的落后已经成为了制约设计院经营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颈。对设计院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的完善与否所决定的,有了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定会提升设计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而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则一定不会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
2.企业现金管理落后
现金管理水平落后在很多设计院的财务管理中也比较常见,现金管理水平低导致很多设计院遭受了巨大的潜在损失,对于设计院而言,持有大量的现金会遭受通货膨胀风险以及放大现金持有成本。
3.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设计院为数不少的财务管理人员因为不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知识而无法有效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而在设计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设计院的管理者依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也很少被引进,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了制约设计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
4.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差
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是财务管理重要内容,一般来讲,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分配风险等。随着设计院的改制,其变成了自负盈亏的法人组织,在设计行业的竞争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设计院的财务风险剧增,然而对于财务风险这一问题,大部分设计院财务管理中都没有涉及到,更没有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关程序、方法。这导致设计院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被放大,尤其是投资风险,很多设计院因为没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水平,投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这给设计院带来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三、提升设计院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对于设计院而言,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亟需改变,这样才能适应竞争更加残酷的营销环境,本文结合设计院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具体制度的制定中,应按照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职责来进行工作的划分,使得各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避免职责不清出现的争功诿过行为。为了确保制度被有效的被执行,设计院应严格奖惩,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加大处罚,通过提升财务人员违反制度的成本来确保制度的权威性。
2.加强现金管理
对于设计院而言,要想做好现金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现金管理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正确以及全面的认识,彻底摒弃那种认为现金管理就是现金为王的财务策略,事实上现金为王反而会给设计院有限的资金造成闲置与浪费。二是做好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各项指标应尽量细化,尽量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责任人,这样就能保障预算管理的责任目标能够有效的落实。
3.注重财务人才培养与引进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考虑到设计院在财务管理专业人员方面短缺的问题,设计院应加大财务管理人员培养与引进的力度。通过招聘具有现代财务管理意识与技能的员工来壮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队伍,通过不断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来让其及时获得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新指示,并提升其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两个方面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缓解设计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程度。
4.重视财务风险控制
设计院财务风险的不断攀升客观上要求管理者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具体来讲设计院应建立完善的内容机制,可以根据内控的需要来设置专门的设计岗位,对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加强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预测,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设计院应推行民主集中的财务决策模式,对于各项重大的决策事务都采取集中讨论的模式来加以决定,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单个人决策失误的带来的风险。
总之,市场竞争的加剧对设计院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院只有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才能为其竞争优势的构筑贡献更多正能量。鉴于此,设计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制度、人才、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努力,从而带来设计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玲.关于勘察设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总会计师.2009(06).
篇8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
企业集团公司对集团内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可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三种。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在该模式下,财权绝大部分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资产重组、贷款、利润分配、费用开支、工资及奖金分配、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子公司只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或分公司。投资功能完全集中于母公司。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在该模式下,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主要表现为:在财权上,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运用、财务收支、人员选用、职工福利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在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在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在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倾向于子公司,以增强其实力。
(三)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
绝对的集权和绝对的分权是没有的,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此模式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企业集团追求的相对理想模式。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一)集团选择财务管理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关键在于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然而,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需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而定。企业集团确立财务管理模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发展战略。为了贯彻实施集团的战略目标。母公司通常要对那些与集团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实施高度的统一管理与控制;对于那些与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关系一般甚至没有影响的成员企业,实行分权管理。
2,股权结构。一般情况下,母公司财务决策权的集中度与其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成正向关系。如果子公司是独资经营,那么母公司在财务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的选择上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而由于集权更有利于母公司的全盘财务调度,故通常选择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相反,如果子公司是合资经营,根据合资人的利益与要求,其财务管理权限会相对分散。
3,企业文化。母公司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公司传统的影响。我国企业因其传统上的行政管理色彩造就了特殊的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还积累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财务管理方法和经验,这些都将影响未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确立。
(二)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应用
不同的财务管理内容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针对一个具体企业集团中的不同财务管理内容,对其财务管理的集权分散程度应加以权衡,选择一种最适合的管理方式,其中主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应考虑选择的管理模式如下:
1,采用集权模式
现金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现金,其他资产都是资金在流转中的转化形式。因此,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如何把母子公司分散的现金集中起来、降低现金的持有水平、保证集团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是集团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银行账户、现金预测的管理,包括加强对子公司开户的控制:所开账户必须由母公司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另外通过对现金需求的整体预测,使集团对现有资金能做多大的经营规模、需要多大的融资规模、可寻求的资金来源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筹资管理。母公司在现金预测的基础上,研究集团资金来源的构成方式,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子公司所需资金不得擅自向外筹集,而须在集团内部筹集,并由母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此项业务,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可以借助价值规律,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有偿使用等。
预算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权管理还体现在预算管理上,母公司对制定用于指导各子公司的预算拥有最终决定权。母公司根据集团发展规划,提出一定的总目标,据以编制公司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各项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和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年度预算,上报母公司审批。预算执行过程中,母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偏差,保证预算的完成。
2,采用集权与分权适当结合的模式
投资管理。集团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因此集团投资管理倾向于采用集中管理。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资金加以集中管理之后,投资管理可以适当分权,即子公司有权制定一定金额以下的投资项目。或根据子公司等级来划分投资权限。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并重视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防止出现只投资不管理的现象,规范子公司投资行为。
利润分配。母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主体,其利润分配是集团分配的核心内容。母公司可以控股方式形成,对应的是按股份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对母公司而言,子公司所增利润要按一定的比例留在母公司,以便满足集团的长远发展需要。同时也要保证子公司和职工的利益得到逐步增加。这是集团凝聚力的动力源泉。
3,采用广泛彻底分权的模式
母子公司财务的集中管理并不排斥子公司的独立核算,而母子公司各自平等独立的法人地位,为财务管理的分权化提供了依据,子公司在母公司审定的决策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生产、销售、投资、分配等享有法定的经营权。子公司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一条龙经营。在订立合同、业务购销、资产负债和留存收益的核算上,均体现了子公司应有的独立核算地位。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务战略管理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have not adapt to the ever-chang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 development needs, only strengthen financial strategy management, can promot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of overall ascension,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ncial strategy managem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企业的财务管理无论是从其目标, 还是内容, 以及它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 无疑应该是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 以后, 由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 加上企业实施外部扩张战略促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将更为突出。传统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财务管理实践发展需要, 只有加强财务战略管理, 才能推动财务管理层次的全面提升,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作用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这个实体的存在为前提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财活动。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总目标——生存、发展和获利。财务管理首先要满足这一总目标带来的基本要求, 及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 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并保证资金的合理和有效利用。而要对上述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表达, 就需要确定一个综合的财务目标, 但是不同环境中的企业, 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 流行的说法有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我认为不管财务管理目标是哪一种的说法, 对于我们讨论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并无多大关系, 因为不管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归根到底财务管理就是要求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地投放和使用资金的管理, 企业的成功以至于生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一点, 仅从这我们已可以看出它在企业管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管理活动是联结其它管理活动的纽带, 它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的联系, 因此财务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 具体而言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日常财务管理。筹资是指筹集资金,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确定筹资的对象、时机、数量以及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如何安排长期和短期筹资的相对比重等; 投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短期投资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 包括做好生产经营性项目投资管理和对外金融投资管理; 日常财务管理是以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营运资金为主的管理。这是财务管理的传统内容, 现在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后财务管理的内容已拓展到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甚至知识资本( 技术、人才、信息等) 管理等方面。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来看, 毫无疑问的是财务工作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由于财务管理是针对资金的管理, 资金在企业又是流转的, 它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于企业中, 这必然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管理。不管是日常运营和管理, 还是资本运作、公司上市、企业并购等重要项目的实施, 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支持。因此应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上, 予以高度重视。
(三)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中的一种日常管理, 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部门要收集经营信息, 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总监的分析, 提供给决策者作为高层拿主意的重要依据。二是控制子公司, 现代企业很多都是大型的集团公司, 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和现金流两方面对子公司进行控制。而且集团对子公司进行具体管理, 财务报表是最重要的, 甚至是唯一的手段。三是进行税务管理,如果财务部门不擅长税务管理的话, 可能会向税务部门支付相当多的税金。四是控制现金流, 财务部门应当对风险投资、现金管理以及银行利率等非常熟悉、随时掌握, 知道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现金, 让公司的资金在每个时段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创造最大化的利益。
二、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一)财务管理逻辑起点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但是,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显得有些牵强。以财务本质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
经济学视角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于企业价值导向,无论是利润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均在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下讨论企业利益主体的利益实现,即回答企业为谁而存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其实质是对企业本质的认知。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基本目标和企业使命等企业理论的命题是同一的,并没有作严格的区分。以企业目标代替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果是目标被抽象化,造成了实务中的迷茫,忽视了财务管理的独特性,目标与财务活动的联系被削弱,失去针对性。目标是抽象的、不明确的,不能有效地指导实务。由此造成在企业运行框架中难以明确财务管理的独特作用,财务管理活动的效果也很难界定,目标的评价功能发挥不了。
(三)财务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
在研究方法上,目前财务管理理论所采用的方法似乎更接近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非管理学的方法。它以资本市场的运转和各种金融资产的估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的最优化理论、效用理论和风险理论等为基础,再依据一系列的假设建立数学模型,作为企业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的理论与方法指南。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从企业管理角度发展起来的企业战略理论之间,自然就会产生矛盾,使之不能完全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
(四)财务管理研究范围的局限
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财务管理理论在研究范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资本预算过程对企业管理实践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项目评价这一领域,很少研究这一过程的整体及其他重要环节,而这些对于做好投资决策也许更为重要;
二、财务战略管理
(一)财务战略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
财务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对企业资源筹集和配置活动进行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延伸,其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角与层面不同
财务战略管理运用理性战略思维,着眼于未来,以企业的筹资、投资及收益的分配为工作对象,规划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至少3 年,一般为5 年以上)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传统财务管理多属“事务型”管理,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2.逻辑起点差异
财务战略管理以理财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战略性财务活动。传统财务管理主要以历史财务数据为逻辑起点,多采用简单趋势分析法来规划财务计划。
3.职能范围不一样
财务战略管理的职能范围比传统财务管理要宽泛得多,它除了应履行传统财务管理所具有的筹资职能、投资职试论财务战略管理理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外,还应全面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履行分析、检查、评估与修正职能等,因此,财务战略管理包含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是牵涉面甚广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战略。
三、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内容
篇10
一、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新问题
1.管理链条长,管理效率低
在集团企业中,随着各层次公司投资的不断延伸,资本的运作方式呈现出以少控多的特征,评价成功集团企业的规模,不是看它拥有多少资产,而是看它控制多少资产。母公司用股权这根指挥棒指导着集团的组建、运转、扩张和紧缩。母公司处于金字塔的塔尖,控制着众多子公司、孙公司等,用一倍的集团母公司资本控制并经营着数倍的其他资本,形成了复杂的组织层次,管理链条过长,导致管理效率低。
2.监督环节不当,监督成本过高
集团企业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集团总公司和所属子公司之间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结果。既然有产权的分离,就会有产权的委托,在这个过程中集团总公司处于委托方,所属子公司处于方,方要向委托方负责,因此总公司为使子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符合集团整体利益要求,必须对公司财务决策过程实施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和控制,以免事后造成损失。有时就会因为对于关键环节的把握不当,会形成过高的监督成本。
3.信息共享性差,财务信息失真,信息化程度不高
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决策的主要支撑和依据,集团母公司不单是利润或成本中心,更是投资中心和决策中心,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不到位,会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甚至财务信息失真。众所周知,在各子公司自己处理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很轻易被人为操纵。
4.资金周转不畅,资金利用率低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随着经营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下属公司不断成立,很多子公司在建立初期其营运资金完全靠母公司支持,但进入较为稳定的持续经营时期后仍然不能“断奶”,长期依靠母公司提供贷款和占用应付母公司的账款进行周转,影响母公司资金运转的顺畅和集团整体的资金利用率。在一些企业集团中,由于其内部各二级单位都设有财会机构,都开有银行账户,因此都占用一定的闲散资金,使集团中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和闲置,达不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导致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利润率低。
5.母子公司目标冲突,各管理层负担失衡
集团企业内各子公司具有不同的分工和职能,从事不同或相近的行业,在生产、技术等诸多方面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有些情况下,母公司为了资源综合效益的最优化配置,确保集团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而牺牲个别子公司的利益,这种做法和各子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悖,会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在确保集团目标实施时,母公司集权不利于各子公司管理层积极性的调动,非凡是在多元结构中,财权集中于母公司,必然要求集团管理总部对各个方面做出有效的决策,而最高管理层未必具有足够高的素质和能力来做出科学的判定,形成一方面下属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总部管理层负担过重的状况。
二、解决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新问题的途径
1.实行资金集团管理,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统一委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充分考虑资金回报和筹资成本,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的过度膨胀。同时,要合理运用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把母、子公司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由集团公司统一调配,以保证集团重点项目资金的需要,在各子公司内部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定期结算支付资金占用费。
为解决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分散管理,会计信息失真,难以协调的局面,对子公司的会计人员实行由集团公司委派制,规定对受委派的会计人员必须进入相应子公司的决策管理层。使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成为实施经营全过程财务监控功能。同时,也使外派会计人员消除了受子公司制约的思想顾虑,能够大胆地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规定,正确、及时地披露存在的新问题,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实时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方案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新问题摘要:
(1)制定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体系的制定是指由预算编制委员会来制定企业应该编制哪些预算,这些预算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预算之间的关系,以及预算的起点等等。在企业集团,往往首先由集团来确定全面预算体系并将其嵌入到管理会计平台,然后通过网络下发给各下属单位;对于二级单位来说,通过网络接受集团下发的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增加本单位的内容,然后再下发给下属的基层单位。
(2)编制预算。编制预算是指根据预算体系编制各个预算表。在手工条件下,各种预算表中的数据都是手工填入的,假如目标利润变化了,那么所有表中数据几乎都需要修改。因此,手工条件下预算编制经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主要是制定各种编制规则,并通过定义规则和存储规则将其嵌入到系统中。只要将一些关键数据填入表中,各种计划表中的大部分数据则自动生成,使编制预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3)实时控制。预算控制就是将预算数和实际数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新问题,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也编制了全面预算,但是,由于没有实现IT环境下的集中管理模式,无法得到实时动态的实际数据,结果预算控制都是事后进行。在很多情况下,事后层层汇总的实际数据已经失去了和预算数对比的意义。所以,很多企业只是把预算当成“摆设”,没有真正起到控制功能。在IT环境下,利用预算子系统设计了预算体系、编制了各种预算数据,并存放在数据库中。当经济业务(某一事件)发生时,该事件实时驱动相应的子系统获取信息,同时驱动预算子系统的控制器接受数据;预算控制器将预算数和实际数进行比较,根据控制方法进行有效、实时的控制。
(4)预算分析。在网络环境下预算分析是指计算机自动从数据库提取数据,按照分析要求自动生成预算分析结果,如异常分析、预算数和执行数比较分析、多个版本之间的比较分析等等。
3.加强投资管理,使企业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1)投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企业将资本分配于各个投资项目,包括对外投资、技改项目投入等广泛的范围,而项目效益将在未来实现,所以企业的投资项目必然包含风险,应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建立围绕企业长期效益和总体效益为目的的“投资责任中心”来具体实施各项投资管理工作。例如投资方向的选择,应遵循企业专业化,集团总部综合化的原则。使成员企业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减少交叉经营,避免相互蚕食,在总部综合经营的指导下,相互支持,联手购销。投资决策的确定应注重“经营性投资”方案的确定。“事业性投资”、“福利性投资”应相对控制。在“经营性投资”中获取经济效益。
(2)要搞好投资管理,还必须实施规范的投资工作程序和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结合投资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保护投资资金不受损失和有效的预期收回。
(3)对投资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考核,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而这一切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实现,如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库,输入投资模型所需的数据后,由计算机自动根据企业集团的资金使用状况而确定现有资金的投资模式,并利用投资管理模块提供的各种投资模型和实时的投资管理分析模块,确定最佳投资模型,使企业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
- 上一篇:财务管理专业的企业分析
- 下一篇:风险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