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工作汇总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工作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工作汇总

篇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

护理品质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护理服务的品质,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1]。为此,我院从2014年7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在我院工作的882例护理人员。在这些护理人员中,有主任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9例,主管护师76例,护师281例,护士374例,培训护士140例;其中有3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研究生,有181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本科,有628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大专,有70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中专。在进行本次研究期间,这些护理人员的岗位均无较大的变动。1.2方法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使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手术室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根据相关规定,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配合进行手术,定期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数量、质量,定期打扫手术室等。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1)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对器械消毒、药品归类、定量存放等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与评价。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的方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将相关的操作标准进一步细致化、标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据可循”。同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护理操作[2]。2)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情况。建立感染监控领导小组,促进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维修技师及监控护士等。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及任务,做到“明确分工,责任清晰”。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和跟踪调查工作。护士做好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工作。技师负责维护设备。监控护士负责监测手术室环境的各项指标,并将获得的信息汇总。3)加强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手术床、壁柜、灯具及相关器械进行清理和消毒。每周定期清扫手术室,每个月对手术室进行一次大扫除。手术室的清扫工作需在净化空调系统下进行,清扫方式为湿式清扫。隔周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温度、灰尘粒子、湿度等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汇总、上报。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其接受新的护理理念、知识,以促使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1.3观察指标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及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两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各选取150例患者协助进行本次研究。让这些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统计2014年我院发生的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表1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管理模式十分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总满意率精细化管理9153696.00%常规管理65721391.33%注:总满意率相比,χ²=8.34,P<0.05。2.2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共有12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3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6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共有4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1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2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复杂繁琐,且对工作质量的要求高。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时,将各项护理工作细致化,明确了进行护理服务的要求和目的,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使其更有责任意识,规范其思想和行为,促使其进行护理服务时不遗漏每个细节,更重视每个细节[3]。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对护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等进行了修正,使相关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此外,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地推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总之,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汪晖.精细化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团队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2015,12(08):905-907.

[2]陈湘玉,谢玮伟,,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4(09):615-616.

[3]杨淑芬.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1):3081-3082.

篇2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效果观察

近年来,手术室护理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我院在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以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服务内涵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特色品牌,形成手术室专科护理特色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取得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和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1]。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40.1±5.6)岁。100例手术患者包括肝胆手术患者25例、脑部手术患者15例、四肢手术患者10例、胃肠手术患者32例、心肺手术患者18例。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和有严重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将纳入的1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1.2.1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根据整体护理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调整人员结构,按照护理岗位任务和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手术床与护士比达到l:3,同时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实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把手术室护士从大量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弹性排班及绩效量化考核制度[2]。合理调配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护士班次,使手术室人力、物资有效利用,科学的绩效量化考核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提供人力保障,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1.2.2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1.2.2.1实行"365d 24h开放择期手术"服务 首先与科室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配合的优质高效。同时合理安排各科手术时间(如周六、周日择期手术要在周一至五完成计划内手术后方能加台)、非正常上班时间内手术选择对术后恢复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在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同时又加快了患者术后的恢复[3]。此项服务缩短了手术患者等候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升了手术室的服务能力,提高手术室工作满意度。

1.2.2.2保证首台手术准时开台 召开手术室科室联系会,传达医务处设置首台手术切皮时间精神,同时手术室设置术前等候室,集中管理早上接来的手术患者。每天由夜班值班护士进行手术患者术前查对,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紧张情绪;杜绝了以往晨交班时患者身边无人守候的盲区,保证了手术患者准确无误,手术顺利开台。

1.2.2.3改变交班模式 精简晨交班内容,将交班时间控制在10min内,护士长将每日重要事项在公告栏2.2.4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 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进展情况提前通知手术室中控室值班护士长,再由护士长电话通知病房护士做好连台手术患者术前相关准备,有效缩短了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加快了手术台周转率。实施手术物品配送及回收。后勤保障组人员将连台手术物品及时配送到手术间,同时将待清洗的物品器械收回,避免了护士因准备手术物品及归还物品离开手术间,保证了护士在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的满意度。

2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2.1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 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以及等级医院检查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实际,对相关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针对每日择期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手术安全质量控制档案,内容包括手术患者核对信息有误、手术部位未作标记、手术安全核查单未签名、特殊药物管理缺陷等等,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在手术室信息公示栏上公示,要求及时改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4]。

2.2制作操作视频,规范护理操作,内容包括技术操作,仪器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方面,方便了教学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3组建QC小组 QC活动的开展,对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们在小组会上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4开展护理查房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综合能力 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杜绝护理差错,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手术室教学小组的组织下,每月2次开展护理教学查房,不断夯实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通过查房,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细节的查房使问题更加细化、更加明朗,抓住细节,查全查透,使得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3效果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强化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手术室全年手术量每年平均递增17.32%,首台手术患者患者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34.48 min,接台手术患者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10.64min,当日首台手术切皮准点率提高到95.75%。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患者在顺利接受手术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同时,不但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5%提高为99.2%: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94.3%提高为98.5%。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期间手术室新增专科护士9人,充实了专科护士队伍实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整体技术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要求,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以达到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2]刘彬,李福宣,张健.解析患者隐性需求拓展手术室优质服务内涵[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7(7):3~5.

[3]崔妙玲,李敏燕,杨连招,等.医院护理管理中患者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6-78.

篇3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细节护理管理组,各400例;对照组年龄19~42岁,平均(34.38±5.26)岁,其中妇科46例,产科354例;细节护理管理组年龄18~42岁,平均(34.50±5.32)岁,其中妇科50例,产科3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1细节护理管理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1.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

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

1.2.1.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

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1.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

术前洗手、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1.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

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对外科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也已成为手术室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用于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手术室感染出现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器械、敷料、医护服装及其他医疗用品有无彻底消毒,手术室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及无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手术室感染。近年来,随着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的上升,为提高医院手术室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出现,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手术室作为承担手术及抢救工作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质量关系到患者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同时因患者开放性创伤及术中医源性暴露等原因,手术室感染极易发生。目前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手术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术安排过于密集、无菌操作流程不规范、消毒灭菌方法错误及医疗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接近30%,且护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媒介作用,其中日常护理操作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常规护理操作及管理失误是导致医院内感染发生关键因素。细节护理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患者临床需要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操作素养考核,对于护理操作细节逐个分化,通过量化考核显著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项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术室管理工作开展,在注意严格掌握护理法规掌握及规范自身操作的同时,还加强了护理人员间相互学习及与患者沟通能力。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树立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思想,通过完善宣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手术室细节管理应用重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2)建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成立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自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至以下各级护理人员实现分层管理,并在执行过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为监控手段,真实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方案。本次研究结果中,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0.25%)显著低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手术室医院内感染发生方面优势明显;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认可程度,可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4结语

篇4

关键词:急诊手术物品专用箱;应急管理流程 ;改进效果

随着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院前、院内急救水平不断提高,急诊手术患者也日益增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最行之有效的治疗,缩短不必要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是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1]。急诊手术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而快速有序的术前准备,能缩短患者术前准备的时间,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和预后十分重要,要求准确、无误、快速,争分夺秒,但仅单纯依靠经验和记忆准备急救术前用物,遗漏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因此,缩短急诊手术术前物品的准备时间尤为重要,为了赢得抢救时机,避免人为差错的发生,并评价流程改进后的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题,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6月的急诊手术患者120例,男86例,女74例,平均年龄(60.25±15.52)岁,开颅手术患者27例,消化道穿孔修补手术1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22例,四肢手术45例,复合伤手术患者14例。将急诊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

1.2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准备物品方法,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手术护士临时到无菌间凭经验准备手术所需物品。②实验组根据手术方式以及临床实践经验,由各专科组长和组员共同商议并制定手术室常见急诊手术分类表,交护士长审核确认后,将各急诊手术所需的一次性物品、耗材、敷料放在手术物品专用箱内[3],箱体分为四层,第1层为2个抽屉,每个抽屉分2格,分别放置各类缝线,缝针,刀片等,不同型号标示清楚,第2层抽屉分6格,分别放置止血纱布、可吸收线、血管缝线、骨蜡、头皮夹、明胶海绵等小件无菌物品,第3层抽屉为4格,可放置如纱布、纱块、吸引器、电刀等,第四层抽屉为2格,可放置一般物品,如输液器、留置针、输液贴、棉签、三通延长管,箱外侧面粘贴与手术相同的物品汇总清点表,并附急诊手术物品箱使用登记本,器械护士每天负责检查并清点当天使用过的急诊手术物品专用箱,同时当天值班护士使用后及时补充请领箱内所需物品,保证基数完好,放在无菌间指定位置进行班班交接并做好登记,做到人人知晓[4]。在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能迅速把急诊所需物品准备到手术间,避免因术前物品准备不到位而导致巡回护士来回往返手术间拿取物品,真正把抢救的时间用在病人身上[5]。观察两组手术物品的准备时间以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版统计分析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P

2 结果

2.1手术医生满意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两组对手术术前物品质量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见表1)。

2.2两组急诊术前物品平均准备时间比较 见表2。

两组手术都是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手术物品术前准备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医生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

3 结论

3.1应用手术物品专用箱后提高了急诊手术物品准备的完善率,我科急诊手术物品准备的时间由原来的12.7min/台缩减到5.52min/台。以往术前准备工作中缺项目、缺种类、数量不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物品项目标注非常清楚,包括无菌物品、敷料、耗材与辅助材料等,准备快速,除特殊情况外,很少有遗漏,准备工作更加轻松和有条理性[6]。

3.2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急诊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的满意度,使手术中物品供应及时,巡回护士不需要因为拿取物品而经常离开手术间,确保手术中在岗在位。在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方面,对护士满意度(在岗在位指标)由75%提高至96.7%,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梁丽香,郑敏,安艳丽.急诊手术小件物品术前准备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1):71-72.

[2]丁瑞芳,曹洁,陆叶青,等.手术物品整理箱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4,(8):766-767.

[3]张志凤.整理箱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8):21.

[4]李华,朱丽艳.心外科急诊术前准备箱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27.

篇5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152例。其中有80例患者为男性,72例患者为女性;最小年龄者22岁,最大年龄者71岁,平均年龄为(46.3±4.4)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35例,普外科手术75例,肝胆外科手术32例,神经外科手术10例。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将15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76)与对照组(n=76)。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手术室细节护理,具体如下:术前细节护理:术前1d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流程等,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耐心解答患者的心理疑虑,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或消极心理,要对其做好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3]。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将手术所需的器械、仪器、药品等准备齐全,并予以彻底消毒。在手术开始前半小时,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3~26℃,湿度维持在50%左右,备好恒温毛毯[4]。检查好手术台,检查各仪器,确保可以正常使用。术中细节护理:在手术床上铺放一次性护理垫,患者入室后,护理人员要引导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对足跟、髋部等做好防护,防止压疮;将患者足跟部位垫高2~3cm,利于血液回流[5-6]。手术期间所用的输注液、生理盐水等要提前预热,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7]。护理人员在走路、传递器械时要保持动作轻缓,尽量降低声音。护理人员之间不可议论患者,要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勤加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皮肤颜色变化,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手术医师。手术完毕后,要对切口进行消毒及包扎。术后细节护理:在将患者送回病房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同时保护好引流管,防止牵拉或受压受折。术后对患者做好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胃肠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8]。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检验,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属于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63%(2/76)低于对照组的13.16%(10/7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为2.63%(2/76),对比对照组的11.84%(9/76)也更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具有工作量大、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等特点,稍有不慎则可对患者及手术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护患纠纷[9]。我院目前主张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均以患者为核心,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以达到减少感染、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目的。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安全中具有理想效果。综上所述,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赵桂华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黄景香,许秀芳,郭丽敏,等.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6):517-519.

[2]陈娟.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84-85.

[3]向霞,楚媛.无缝对接护理链在手术室安全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8):2985-2988.

[4]陈利姑,王欣,张贵丽.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199-200.

[5]肖群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与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79-281.

[6]钟爱玲,戴红霞,常后婵,等.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23):3641-3642.

[7]王纯君.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海南医学,2013,24(17):2609-2611.

篇6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安全;效果研究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日常工作中技术要求最高、风险最大的工作。一台成功的手术需要医务人员的默契配合,更需要一套科学的护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手术室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讲,护理模式是否合适决定了手术的成败。笔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疗效明显,且目前有关此类研究报道较少,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31.65±8.15)岁,神经外科手术12例,肝胆外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2.86±12.05)岁,神经外科手术16例,肝胆外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16例,普外科手术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并且已知情同意者;(2)受试者自身无严重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者;(3)意识清晰者。

1.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受试者自身有严重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3)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4)意识不清者。

1.4疗效标准

护理质量评估包括仪器管理、消毒隔离、护士配合技能、手术室器械准备4个方面,总分各为30分、20分、30分、20分,护理质量安全为各项总分,得分越高越好[1]。护理满意度采用我科设计的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调查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护患沟通、患者舒适度、术前手术室准备、护理服务等方面,量表均采用百分制。>85分为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2]。

1.5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准备手术器具,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注意事项。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擦净创口,送患者回病房,交代饮食、生活等注意事项。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成员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外科专科医生及护士组成。入组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评估,建立个人档案。(1)制定流程:手术前应核对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手术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提前1d巡视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并于手术当天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术中巡视护士与器械护士按制定的流程密切配合,包括常规消毒、擦净血迹等。术后护士应立即清点纱布及手术刀等物品,以防遗留在患者体内,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质量评估。(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细节护理的重要内容,干预时我们应做到谈吐得体,结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短期内身体角色的变化,往往令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多表现为悲观、失落的情绪,甚至抵抗情绪,依从性较差,加大了医患沟通的难度。术前访视时,责任护士需以亲切的态度,耐心地安抚患者,倾听患者诉说,也可讲述他人手术的成功经验,使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并对手术的必要性及具体的方案予以讲解,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基本的认识,消除患者顾虑;进入手术室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安排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自己的姓名及手术团队的组成人员,也可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仪器,消除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的顾虑。同时巡回护士应陪在患者身边,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麻醉前,应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并握住患者的手掌,消除其紧张心理。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敢于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给予赞赏和鼓励,进一步增强患者自信心,并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手术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3)其他细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患者暴露部位的保温工作,同时,在操作时我们督促医生应讲究效率,减少暴露时间,以防外界温度过低引起患者不适。手术时,护士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需向手术医生汇报以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结束后对患者的情绪及疼痛程度数据进行汇总,运用统计软件分析疗效差异。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2.2患者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667,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疗效密切相关,一套合适而科学的手术护理方案往往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我科从2013年实施手术细节护理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保障细节护理模式能顺利实施,经过组内成员讨论,我科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对每位护理人员的职能均进行了细化安排,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细节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更人性化且规范化的特点,是医务工作者护理理念巨大转变的产物。其将手术室管理与患者护理相结合,患者身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护士的职业素养及服务质量制定了更严格的要求[3]。细节化护理要求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并针对性地帮助患者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术前、术中、术后应分别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顾虑。在护理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为细节护理中的重中之重。(1)护理人员均应做到三查七对,对于患者姓名、手术部位及术中用药的类别及剂量严格把关;(2)对于输血的患者,护理人员仔细核对血型,以防因输血不当引起的溶血反应;(3)整个手术过程,我们都应谨遵无菌操作,以防医源性感染加重患者病情。本研究探讨了手术细节护理对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组在消毒隔离、护士配合技能、器械装备、设备管理等方面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细节化护理过程中,各医务人员各司其职,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患者与疾病斗争的自信心,且促进了护患关系。关柏秋[4]采用手术细节化护理后发现,该护理模式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该研究与本文结果基本相符。手术细节护理作为一种亟待推广的新护理模式,如何普及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落实具有较大难度。由于受时间及精力限制,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日后的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如条件允许,可进行多中心的研究,并探讨手术细节护理模式与患者出院后心理障碍的关系[5]。

作者:吴志华 李松 林茴 易旦冰 杨红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梁丽琴,鞠成蓉.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64-265.

[2]徐金花,王春霞,王晓静,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329.

[3]周凤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7-238.

篇7

关键词:移动护理工作站 系统 护理管理 应用探索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7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97-02

移动护理工作站系统(Mobile nursing workstation system)是一个先进的现代护理工作应用与管理系统,它顺应了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趋势,实现了全方位护理工作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内外许多家医院都引进了这一系统,该系统除了具备通过扫描病人唯一腕带条码标识进行身份确认和手持PDA实施移动护理来完成护理全部工作,更加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大大降低了护士工作差错率,减化了护理工作程序,减少了护士重复工作量等临床应用基本功能外,还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信息化护理管理平台。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这个平台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我院应用该系统相对较晚,在运行之前,曾经到过几家医院参观学习,总体感觉对该系统重应用、轻管理,其管理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在管理应用上,我们一直也是在不断地摸索。我们紧紧抓住移动护理工作站实现了护理工作全过程信息资源共享,所有信息都是最及时、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一特点,采取网络数据监控与实际工作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1 利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加强护理管理的一些做法

1.1 严格操作限制。我院在应用该系统前期,对该系统数据录入操作没有进行限制,护

士可以通过PDA扫描或在微机上录入两种途径获取数据。有的护士由于不习惯使用PDA,加之PDA偶尔会出现网络性能不稳定、速度相对较慢,护士不去使用PDA扫描;有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例如巡视工作做不到位,在微机上去补录数据,没有达到提高护理内在质量目的,同时网络数据的真实性也受到影响,不利于管理者对科室工作监督管理。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对护士操作权限进行了严格限定,护士进行每一项护理工作均要通过PDA床旁腕带扫描执行,护士无权操作微机数据。

1.2 病人分配。系统中病人分配栏目,给护理管理者显示了各科室责任制护士病人分配落实情况。护理部通过该信息能够了解科室病人责任制分配是否及时、合理,同时如果考查各科室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熟悉程度和工作落实情况,可以提前通过该栏目对想要考查的对象进行选定,下科室检查更有针对性。此外还可以利用护理部参加科室教学查房时间,提前浏览该信息,锁定责任护士和其分管病人,并查阅病人详细信息,做好教学查房前相关问题的充分准备。

1.3 基础护理医嘱下达与执行。针对在科室基础护理工作监督管理上仍存在短板的实际,在该系统功能开发上我们增加基础护理医嘱功能项目,把等级基础护理标准写进程序,由护士长对照患者护理级别和根据病人病情,及时下达基础护理医嘱。护理部可直观地了解护士长基础护理医嘱下达是否合理,了解护士的执行情况,为下科室检查实际工作落实情况提供可靠信息,及时指导科室加强基础护理工作。

1.4 危险评估。危险评估为科室提供了对危重患者、特殊情况患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模板,依据该模板,科室可以对需要进行危险评估的病人进行打分,确定危险等级,护理部可以随时掌握科室对病人危险评估工作是否落实,结合医院危险病人上报制度,检查科室上报情况,防止漏报或不报,以便医院统筹款协调,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

1.5 等级巡视。系统中输液巡视和夜间巡视功能,通过PDA扫描病人腕带,有效地监督护士严格落实等级巡视。系统中详细记录了护士输液巡视和夜间巡视的次数和巡视时间。结合每个病人护理等级,我院要求值班护士长每天下科室巡查时,必须要抽查科室值班护士夜间对危重及特殊患者巡视情况,并记入检查记录。

1.6 各类护理文书。科室交班报告、病人体温单、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和护理记录单等各类护理文书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共享,坐在办公室便可随时调阅科室各类护理文书完成质量。特别是对危重病人监管,查看科室危重护理计划制定是否科学,通过查看危重护理记录单了解病人病情和治疗护理情况,护理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及时、高效。

1.7 护理工作量统计。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数据的联接与共享,实现了科室及个人护理工作的量化统计,护士进行的任何治疗、护理操作,都能够统计出来。管理者可通过区分科室、区分项目、区分个人等方式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形成报表,全面了解各科室诊疗护理工作情况,为全院人力、物力资源统筹安排、合理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2 利用移动护理工作站信息数据实施绩效管理的探讨

因各科室情况不同,护士所承担工作不同,以数据为依据实施绩效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总结出一套相对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子。

2.1 综合评价。移动护理工作站显示全部信息和统计数据,能体现护理单元、护士长和护士的整体护理工作情况,从完成质量、完成数量以及人员排班考勤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作为评选优秀护理单元、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的重要依据。

2.2 分项评价。系统中管理项目和数据信息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对项目和数据归纳汇总,选择某一项或其中某几项,进行统计评比,设立单项奖项,在护士节或者是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对护理单元、护士长、护士分别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使移动护理工作站发挥其最大效能。

篇8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

定期组织护士授课

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强化学习意识

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进行排名次,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相互竞争,直至达标。

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好聘用护士的轮转工作。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三、转变护理观念。

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观念。

1.护理部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创造感动”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4深化亲情服务。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明年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相信只要我齐心协力努力执行以上工作!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20xx年护理部工作计划将围绕医院工作目标,在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为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现计划如下。

工作重点:

1、内科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2、迎接“二甲”检查

一、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丰富护理服务内涵,。随着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服务工程”活动的积极开展,我们仙居县中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该项工作。

1.拟定内科病区首先开展优质护理

2.成立医院创建“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3.试点病房对临床护理服务薄弱环节进行自查,对照有关要求认真加以落实。

4.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全程进行督导检查;广泛收集全院职工、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引入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5.未开展“优质护理”病区根据科室特色开展一项优质护理服务项目。

二、根据卫生部十大安全目标,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一)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1、完善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重点加强护理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的管理及网上申报工作,为此制定了新的护理入院评估单并投入使用,每季进行护理过失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预防跌倒图文宣教基础上,要求科室进行针对化宣教,并用视频引起重视。

2、防止错误的手术部位、手术病人、手术操作。

3、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如药品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4、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要求每日医嘱大查对,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静脉输液要求按规范核对,医嘱执行有严格核对程序,控制静脉输注流速等,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

5、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各科室每月上报风险事件,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并改进。

6、加强危重及手术病人转运安全管理。医技科室备用抢救物品,院内统一要求填写危重病人转运记录单。

7、护士长分两人一组每周夜查房两次,对存在问题汇总并反馈。

8、认真落实“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提出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每季度汇总反馈。

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检查护理质控小组人员变动情况,包括压疮质控小组等。

2、由医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督促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护理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反馈、整改和评价并由护士长做好上报工作。

3、每月由护理部质控组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护理部每月行政查房2次,护理部负责每月每季度检查结果汇总并及时反馈。

4、坚持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委员会,对全院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如1压疮、跌倒、坠床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和调整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5、护理病历:进一步规范护理病历书写,按浙江省中医护理病历质量检查标准,体现专科水平及动态变化,在护理病历书写中,要求“写我们所做的”、“做我们所写的”,病历书写与临床不可脱节,以更好地进行循证护理。对现病历及归档病历进行检查并反馈。

6、规范出院随访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7、实施目标管理,要求全院护理质量达到以下指标:

1)、住院病人满意率≥90%

2)、基础护理落实率100%

3)、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100%

4)、病历书写符合率≥95%

5)、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6)、护理事故数为0

7)、护士基本理论平均成绩≥85分

8)、护士基本技能平均成绩≥90分

三)做好紧急人力资源调整预案及相关人员培训

1、成立项目小组,制定名单

2、相关培训

四)、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临床护理效应

1、采取中医护理措施,体现辨证施护,并能正确应用中医术语,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

2、积极开展中医操作,加强宣教。

3、科室每季度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护理部针对全院中医护理操作情况每季度予以评估。

4、中药帖敷治疗压疮自制1号方,2号方,效果明显病人反映良好,积极在全院推广。

5、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操作及理论水平,邀请院内专家理论培训,理论考核1次,要求全院护士考核通过。

五)加强在职教育,重视内涵素质:

1、加强护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1)护理管理人员培养:选派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学习,回来后制作PPT汇报;

(2)年轻护士培养:选派手术室,骨科、外科骨干护士台州医院进修

(3)完成20xx继续教育登记工作

2、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

(1)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每季护理部组织疾病查房一次(中医疾病查房2次),不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2))对全院中级职称人员进行护理体检考核。

(3)全年三基理论考试两次,中医理论考核一次,操作技能考核一次。

(4)护士长每季对本科室护士进行专科知识考试一次,护理部定期抽考。

(5)毕业分配人员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对工作三年内护士每月安排一次理论或操作培训考核。

六)、实习生带教工作:

1、20xx毕业生于3月份正式结束。

2、妥善安排20xx年实习生各项工作:包括接待实习同学、制定临床实习带教计划、安排实习科室轮转等。

3、每月理论培训一次,

4、规范教学查房,提高教学查房质量及带教水平。组织者精心准备、逐步分析讲解;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图文并茂、授听互动,使学生对专科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易掌握。

篇9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医院感染特点;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90-02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为便于操作我院制定简易标准即入院后超过48h或超过平均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化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院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不断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我们收集了本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2375例手术病人资料,了解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研究发生特点,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便和同行们共同探讨,达到减少医院感染之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手术人数2375例,发生医院感染6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86%,低于二级医院感染发病率标准。

1.2 调查方法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我院印制了医院感染调查表,感染科要求临床经治医生发现医院感染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于24h内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报至院感科,68例医院感染病例均经过临床医生与院感科确认,符合诊断标准。我们与院感科协同工作,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收集三年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2 结果

通过调查得到我科三年来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表浅切口感染占第一位,余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其它感染(口腔黏膜2例、胃肠道感染2例),最后是腹腔内组织感染。

3 干预措施

3.1 表浅切口感染干预措施

(1)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及换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有文献报告,在外源性感染中,经手术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性感染占首位[1],故特别强调认真规范洗手,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外源性感染。

(2)患者术前1d晚沐浴更衣,认真清洗术野皮肤,有报道指出,若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术后伤口敷料固定,则术野的剃毛应当避免[2],若必须剃除应动作轻柔无划痕。

(3)加强手术室及换药室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管理。我院于2006年建立了层流洁净手术部,供无菌手术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室空气标准,每月进行环境卫生监测,层流手术室菌数计数

(4)对使用无菌手术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检查,无菌物品标示齐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均由设备科统一购入,证件齐全,标示清晰。换药物品由中心供应室统一供应,提倡使用小包装,换药时严格遵守换药流程,规范操作,做到清洁伤口──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依次进行,医疗废物置于黄色的医用垃圾袋内焚烧处理,以免污染病房环境,造成病原体扩散。

(5)与手术医生及手术室人员沟通,参与制定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应用方案。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用安全、有效、低价的药物,根据药物半衰期,按规定时间及时给药。清洁手术一般在入手术室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以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以便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6)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及时更换污染床单、被褥,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场所,提倡综合施治,增强手术病人免疫力,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3.2 呼吸道感染干预措施

本次调查共发生呼吸道感染21例,与年老体弱、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肥胖、吸烟有关,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或真菌感染。本次调查有2例真菌感染肺炎与长期使用抗生素相关。

(1)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湿式清扫,保持清新的空气,不主张使用紫外线照射及臭氧消毒机消毒,据报道香港职业安全法规定凡是对人体有毒害[2],对环境造成污染,构成威胁的消毒剂,消毒措施都在禁用之列。夏季使用空调应每日定时通风换气,每次30min。

(2)氧气持续吸入者,每日更换吸氧管及湿化水,湿化水应为灭菌水,术后尽早半卧位,减少胃内实物吸入下呼吸道,术前接受预防术后肺炎的治疗和指导,麻醉未清醒时及时清除口鼻内分泌物,以免误吸,若病情允许,应早恢复肠道喂养方法,加强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内源性医院感染。

3.3 泌尿系感染干预措施

(1)本组发生18例尿道感染,其中15例发生在尿道留置插管后,可见留置尿管为高危因素,有研究证实,开放式尿引流5d发生率100%,密闭式尿引流14d发生率100%,因此,应注意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缩短置管时间,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危险越大,尿管留置每增加一天,感染危险增长5%,在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

(2)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清洁、消毒1~2次,及时排空尿袋,防止尿液逆流。非必要时无需更换导尿管,有尿路感染时,则应及时更换,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性。贾育红指出,连接处不被打开,可使导尿管相关感染从开放式引流的97%减至8%~15%,故取尿标本应以无菌方法从尿管侧抽取。鼓励患者多饮水,若有尿液混浊、沉淀及时行膀胱冲洗。

4 讨论

我们认为,虽然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但针对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随着医院管理逐步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我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医院感染的新知识,掌握新理念,并在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实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美春. 医务人员卫生洗手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05-1406.

篇10

1手术室新护士一年培训模式

1.1岗前培训阶段:时间为一周:院内护理部示教人员负责。

课程: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简介、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练习、医院的院史、服务理念、医院文化介绍、心肺复苏的培训、计算机收费的应用。

1.2岗位培训阶段

1.2.1建立完整的系统培训架构: 包括培训对象的界定、培训原则及目的、培训目标、师资队伍的培养、阶段培养计划、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1.2.2培训对象: (1)无手术室工作经验的新护士;(2)在手术室工作不满1年,尚未接受手术室新护士系统培训者。

1.2.3培训原则:(1)在护士长的监督、管理下,设专人带教,实行一对一带教。实施有计划、系统、规范、标准化的一年培训。(2)以理论授课、示教、手术入专科组跟台、定期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方法进行。

1.2.4培训的目的:帮助新护士转变角色,通过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新护士的思想素质、心里素质及业务素质[3]。

1.2.5培训目标:(1)培训掌握手术室基本理论与专科操作技能,能胜任手术室工作的合格手术室护士。(2)一年培训后达到较好的专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能熟练掌握各科常规手术的洗手、巡回和急诊手术的配合。

1.2.6培训方法:

1.2.6.1(1)成立新护士培训管理小组:建立护士长-带教老师-新护士的层级管理体系。(2)师资队伍的建立与培训:师资主要分为三类:理论授课师资、 护理技术操作师资(包括基础护理操作和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 、手术带教师资。理论授课师资10人:包括两名护士长、8名专科组组长。要求理论授课老师具备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知识,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和表达能力。护理技术操作师资:5人,均接受过医院的护理技术操作的系统培训。手术带教师资要求具备10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善于沟通交流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根据新护士的特点(个性、动手能力、悟性等)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实施带教老师负责制。

1.2.6.2手术室理论与技术技能培训: 理论均以Powerpount授课,以手术室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主,课程由浅至深,循序渐进[4]。第一周脱产强化培训5天,其中理论培训16学时,参观3学时。由理论授课老师和护理技术操作老师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

1.2.6.3培训安排:

第一天:(1)穿衣、戴帽、戴口罩;更衣室管理规则;上下班与进餐制度;(2)手术室环境介绍;(3)手术室简介;(4)手术室的服务宗旨与理念,工作人员组织结构;(5)手术室管理制度、排班方法、参观/安全保卫/请假休假制度。

第二天:(1)手术缝针、缝线的分类与选择;(2)认识手术常规器械、敷料及其使用、清保养方法;熟悉术后器械清洗流程;了解清洗设备和防护用具;(3)认识缝针、刀片;穿针、上/取刀片;传递针持、手术刀;(4)无菌技术: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5)消毒灭菌与监测;(6)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7)认识指示卡、指示胶带;学习手术器械打包方法;辨别灭菌前、后指示卡、指示胶带的变色鉴别。

第三天:(1)外科洗手: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2)穿/脱手术衣、戴/脱手套: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3)无菌开台,铺巾: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4)手术室锐器损伤防护与处理,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5)手术室的职业安全防护;(6)参观学习锐器处理流程与方法:注射器、针头、缝针、玻璃安 的处理、锐器盒、锐器损伤登记表、损伤后伤口的处理。

第四天:(1)手术室高频电刀(单极、双极)、恒温箱、吸引、氧气的操作使用;病理标本的处理。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2)现代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与素质要求;(3)洗手护士职责、巡回护士职责、夜班护士职责、护士长、专科组长、带教老师职责;(4)围手术期病人的体温护理;(5)空调的操作使用;(6)洁净手术室的功能与管理;(7)了解手术室护士站控制中心的运作、手术间控制面板的操作、净化功能选择、无影灯的开/关调节、手术间的卫生清洁法、气体供应接口等;(8)手术室的火灾预防及应急处理流程,参观安全通道。

第五天:(1)手术室各种护理记录表格的设计与应用;(2)手术综述;(3)手术床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常见手术放置方法: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4)无菌器械供应流程;手术间管理(细则、常规物品摆放);(5)留置针穿刺:老师示范,新护士练习(6)一周培训汇总,反馈答疑。

1.2.6.4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培训: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体现了手术室的专科特色,能客观检验和反映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科室规定的新护士必须掌握的专科护理操作包括:外科洗手、铺无菌器械车、穿/脱无菌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各种手术的摆放、术前评估、内镜的清洗、特殊仪器的使用(电钻、电动取皮刀、电脑止血带、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光源、显微镜)。

培训计划:

第1-4个月:4次/月(2次基础护理技术培训,2次手术室专科技术培训);

第5-8个月:2次/月(1次基础护理技术培训,1次手术室专科技术培训);

第9-12个月:2次/2月:(1次基础护理技术培训,1次手术室专科技术培训);

1.2.6.5手术配合培训计划 按一年培训计划分阶段完成

第1-4个月:主要完成和熟悉专科常规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洗手占90%),对巡回护士工作有初步了解(巡回占10%)

第5-8个月:主要完成和熟悉各科常规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70%),基本掌握巡回护士工作(占30%)。

第9-12个月:主要完成和熟悉各科常规手术和复杂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70%),参与巡回护士工作(占30%),熟悉巡回护士工作内容和程序。

1.2.6.6专科轮转计划:实行一对一带教,固定带教老师,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入专科组、夜班组。一年轮转完7个手术配合专科组。各专科轮转周期如下:普通外科2个月、胸外科3个月、泌尿外科2个月、妇产科1个月、神经外科2个月、骨外科2个月。

1.2.7培训考核体系

(1)成立考核小组:成员有主管带教的护士长、手术专科组长及操作培训老师。

(2)理论考核:建立试题库,理论考核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3)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基础护理技术(留置针静脉输液、吸氧、吸痰、无菌操作、心肺复苏等)和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

(4)考核内容包括手术配合流程笔记和反思体会,专科出科前需由专科组长组织操作技能考核。

2手术室新护士法制管理模式

2.1加强医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通过学习《医德医风的建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面了解作为一名护士应遵守的社会公德和医务公德及个人行为准则,不,列举事例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2.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患者查对确认制度与流程: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人病历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2)手术物品查对制度与流程: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2.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术护理记录单应客观、正确、无涂改,清点器械、敷料数目准确无误达四次。手术安置舒适,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压伤皮肤等,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和人为医疗纠纷发生。

2.4做好术前访视:术前访视病人,(由资深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共同去做),加强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

2.5重尊和维护病人的权利:手术间禁止高声说话,不涉及病人的病情及隐私,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不损害病人的利益,协调好术前、术中、术后病人的心里,让病人在充满信任的心境下度过围手术期。

3讨论

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弊病:新护士的传统培训方法以经验教学为主,我国大部分医院是师徒式带教,带教老师不固定、带教内容比较随机、散乱,缺乏系统性。一般没有制定详细、系统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培训时注重手术配合的实践,忽视理论知识的培养,手术相关知识贫乏,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培训周期延长。新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教育工程[4]。手术室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目标、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合格,迅速地胜任手术室工作岗位。在培训新护士的同时,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了加强[5]。

4体会

手术室新护士一年规范化培训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水平对医院外科技术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通过一年的培训,培养了具有自信心,反应快,悟性高,思维敏捷,积极乐观的工作作风,基本能达到手术室护士的要求,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晓萍,戴红霞,常后蝉,张石红.手术室新护士三年阶梯式培训模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16-318

[2]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291

[3]毛晓萍.培养手术室新毕业护士的做法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