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篇1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必背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1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2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篇2

关键词: 高中教育文理分科考试制度弊端对策

自从文理分科考试出现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为高考该不该分科考试,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进行过多次论争,但结果还是维持现状,可见这看似简单的“分”与“合”还真不是想要做就能做的事。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公民。所以,高中阶段所设置的各门课程都是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设置的”。[1]

1.高中阶段教育。

其性质 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公民。因而高中阶段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依照国家的教育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某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系统学习,能掌握各门学科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从而保证学生在高中阶段能系统地学完国家所规定的各门必修课课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毕业会考制度,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参加地理、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语文、数学9个学科的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才能毕业、准予参加高考。实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3.高中文理分科考试制度。

随着高考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实行了文理分科3+2考试制度,即除语文、数学、外语为公共科外,理科加试物理、化学,文科加试政治、历史。因此,各所含有高中的学校在“高考”这支指挥棒的影响下,纷纷在高二甚至在高一阶段便实行文理分科教学。即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对文科班多开语文科课时,少开或不开理科课时,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的教学;对理科班则多开理科课时,侧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的教学,忽视了政史的教学。

二、高中教育文理分科考试制度的弊端

1.文理分科使文科生的整体水平下降。

学习理科不能有半点的虚假,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要求使理科学生的难度提高。“在全国所有的中学,几乎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者并不是出于对文科的兴趣和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2]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所以,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科生被轻视,从而,文科生的水平全面下滑。

2.文理分科使民族的整体素质降低。

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理科生不去学习历史、地理,也不去阅读经典文学,这样,他们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文科生则远离物理、化学,对于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一知半解,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大大欠缺。因而,文理分科限制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3.文理分科使应试教育的效果加剧。

文理分科造成理科知识越来越难,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突出理科生尊贵的地位。因此,所有的理科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而对学生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没什么地位。更为荒唐的是,文理科学生在保送大学时的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理科生,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任何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获奖证书都可以成为优先进入大学的通行证;而文科生水平再高,也没有保送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文学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只有放弃自己的“心爱”选择理科。

4.文理分科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的教育思想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了文理分家的思想,打上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的烙印。有的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认为中学应该使学生有特长,所以文理分科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特长。我认为中学首先是为了学生打好基础,同时也应该发挥其个性,使其有特长,但是用文理来分特长并且用文理分班、高考文理分科来导向学生的学习是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三、针对高中文理分科弊端的对策

1.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的比重。

人文社科课程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应该使其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维持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奢谈。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当然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指导思想与发达国家有本质的不同,但他们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给予的重视程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美国,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修完人文、艺术、社会科学领域中相关的几门课程。

2.调整培养目标,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新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的是“通才”。我认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更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才,即“专才”。这个“专才”应该是集文理知识于一身的高度融合的具有复合知识的人才。

3.优化考试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对传统的中学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甚至大综合的出现,使得各学科教学之间不能再孤军奋战,而是必须协同作战,共同研究教学对象和当今高考改革的方向,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立足于本学科的教学,在把本学科的必修知识讲好、讲透的基础上,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首先在学科内做到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其次,各学科教师还要拓展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以便应对高考综合试题。有一些高考综合题,使得很多教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学生提出的中学知识水平上的跨学科问题,有些教师却不知怎么作答,更严重的是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教师不同的答案和理由,使学生无所适从。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大家都在议论,我国虽然培养了大师级人才,但在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的顶尖人才很少。周远清指出:“我作为一个长期在高教战线上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深感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割裂,给培养的学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这样的人才毛坯要成为大师级、顶尖人才是有先天不足的地方。”[4]据介绍,理工类的诺贝尔奖金得主很大一部分都在人文、艺术上有很高的修养并且明显地感到这些为其获得重大的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倡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周远清指出: “教育的什么阶段能培养创新能力,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改变学校的学科氛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改变原有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甚至创新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5]

参考文献:

[1]钱江晚报,1999,(8).

[2]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考试;改革;调研

经贵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批准立项为贵港职业学院2010年度A类课题,编号为A0100。本调研报告为此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之一,拟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如何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考试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改中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个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却缺乏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

2.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应试者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现行考试模式的态度,我们对于我院和桂林旅专两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看,在问题“请问你认为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问题的反馈中,只有3.5%的学生认为能,而一般为36.8%,认为不能反映出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占59.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现在考试模式的态度,说明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对于每个人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该能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永远是个被动的角色,考试目的错位,更无法使学生做到掌握方法、热爱学习。同时,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教学中生开始不关注学习,荒废大学光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1.考试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原则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标。为此,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希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需求来进行考核。只有引进行业要求,按照行业通行的考核方式去要求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贵港市通泰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奔马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友好国际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和贵港市饭店业的信息反馈,旅游管理专业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服务技能,成为适应21世纪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需要的品德高尚、语言流畅、技能精湛、优雅大方,富有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严格依照培养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3.系统规划考试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第一,要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因为考试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工作去完成。第二,根据课程分析,制定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和关于加强考试管理的规定或者课程考核纲要与实施办法。第三,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严明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到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2]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3]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棵索,2005.

[4]仇伟明.高职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张磊.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C].乌鲁木齐: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04第三次专题研讨会,2004.

篇4

浙江“新高考”解读

浙江“新高考”将“会考”改为“学考”,顾名思义,是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学生通过这项考试,可以取得高中毕业证书;“高考”改称为“选考”,意思是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考试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为必考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为选考,每名学生需要从这7门功课中选出自己擅长的3门课,和语数外一起组合成自己的高考科目。所以,在理论上,以前的文科、理科将变成数量多达35种的高考组合。每年的4月和10月是选考科目的考试时间,6月是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考试时间,这3科采用全国试卷,每科满分为150分,总分450分。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也就是说除了语文、数学依然是“一考定终身”之外,其他的科目都可以参加2次考试,取其中的最高分作为最终的高考成绩。

在每年的4月和10月的考试中,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选考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满分30分),满分为100分。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进行,学考时间是1小时,选考时间是1.5小时。以2016年10月考试为例,它是学考和选考相结合考试。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他既能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同时也能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因此这次考试被简称为“新学考选考”。学考科目,每科最多可以考2次,成绩2年有效。有效期是以考生参加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退2年来计算的。

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都以当次、当科考试考生的卷面得分(学考按70分试卷的得分,选考按100分试卷的得分)为依据,根据事先公布的等级比例见表一,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高中学考划A、B、C、D、E共5级;高考选考划21级并报告给学生,并按下表二的对应关系赋分,在招生录取时计入高考总分。

浙江高考改革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将考试压力分散到整个高中阶段,贯彻选择性教育理念,目的是以选考呼应高中新课改倡导的选课,引导学生在共同基础上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来讲,有利于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然而,在“新高考”的实行中却出现与初衷相违背现象。

考生面对“新高考”

“新高考”与初衷相违背的现象一:学考、选考同台竞技,增加考试变数。李辉是一名高二学生,他的高考科目并不包括v史,所以他准备参加4月份的历史学考。如果这次考试通过了,那么他之后的高中生涯就再也不用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了。姜怡然是一名高三学生,历史是她的选考科目。于是在4月的时候,李辉被安排在A考场,拿到了一张卷面满分为70分的学考卷;姜怡然被安排在B考场,她拿到了一张与李辉的一样的学考卷,同时还拿到了一张30分的选考卷,两张试卷的满分是100分。开考60分钟后,李辉交卷了;又过了30分钟,姜怡然也交卷了。考试的结果:李辉的卷面分是45分。因为这次历史卷实在是太简单了,又加上选考的人很多,导致只有不到5%的人分数比李辉低,所以他的学考成绩被判为不合格。姜怡然在学考部分的卷面分是70分满分,选考卷的卷面分是20分,总分为90,但因为选考卷实在是太难了,所有学考卷成绩被判为合格同时写了选考卷的人中,只有1%的人总分超过了她,所以她得到了一个赋值分97分。拿到结果后,李辉抱怨道,要不是因为有高三的选考生,他这次肯定可以通过学考的。

高二、高三一起考,学考部分是同一张试卷,用同一标准划分A、B、C、D。这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一次严重的不合理竞争。道理很简单,高二怎么能考得过高三?再说高二学考的学生大部分是这门课比较薄弱的学生,而高三选考得学生大部分是这门课最强的学生,把这两类学生放在一起考评,考题应该如何出?

“新高考”与初衷相违背的现象二:不同科目的横向比较,导致文理科失调。张佳佳和杨阳是同一所高中的高三学生,张佳佳的选考科目是物理、生物、地理,杨阳的选考科目是化学、历史、技术。6月份的高考结束后,张佳佳的总分为560分,杨阳的总分为520分,他们都报考了某重点大学的物理专业。该物理专业对浙江招生的选考要求是物理和化学,由于张佳佳的总分高于杨阳,该专业最终录取了张佳佳。由于采取了赋值分的缘故,不同的科目的最终得分之间直接进行横向比较。选了不同科目的考生,将会放在一起进行排名,按总分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文理科比例严重失调,理科的地位迅速下降,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文科。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心理: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劣势太大,和重点中学学生没有可比性,选择生物、政治等科目反而可以不落下风,所以不会选考物理;重点中学的学生考虑普通高中的学生都不选物理了,选择物理的都是重点高中的尖子生,自己也不一定能够考到好成绩,因此也不选物理。

学业水平测试的安排、高考的专业平行志愿、按“3+3”总分进行录取,后一个“3”把等级折合为分数,这一系列政策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可能结果是:浙江高一学生就要确定自己的科目组合,否则,难以应对接下来的合格考和等级考――这与防止学生过早选科,造成知识结构单一的改革初衷背离;在高一选科时,就必须确定今后上大学、专业的选择,否则,有可能影响志愿填报和今后的学业发展――这又与在高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背离;高校分为精英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不强调专业,可专业平行志愿的录取,要求学生重点关注专业选择――这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素质的教育要求背离。

“新高考”与初衷相违背的现象三:教学秩序乱、排课困难。一个学校选考科目共7门,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再加上学校要根据学生整体成绩水平将班级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就增加了教务处的排课难度。不仅如此,每次考完试后,有的学生余下的大半年只需要学习2门课,有的学生要学6门,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如何排课?

各个学校在摸索中,总结出两套方案:一个是走班,同班不同课,按照语数外组织行政班,但行政班内部允许出现不同的高考方案。比如:同样是一个班的学生,有的选考史地生,有的选考物化生,当上语数外的时候,大家坐在一个教室里,要上专业课的时候就分散到自己所选学科的教室里学习。如此一来,在师资、硬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支持更多的选课方案,节约师资力量。但是这种方案也有缺点,选考科目教师无法换课,因为教师一旦错过这个上课的时间点,学生就会分流进入其他教室。

另一种方案是按选考科目组织行政班,于是产生出物化生班、化生技班等,全年级所有课都是一起上的。这种方案缺点是教师比较辛苦,因为套餐更加集中之后,同一科的选课人数增加,教学负担加重,经常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在推广了这种排班法后,有的学校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教师教整个年级8个班的怪现象。

学校、学生和家长对高考政策的功利理解,也导致制度弊端更加严重的显现出来。有的学生、家长对高考政策的理解以及进行学业规划,完全按照功利的高考目标来规划选科、选考,导致学生更加焦虑。

“新高考”除了催生出一些怪现象,同时还把学生的选择权提前了。取消文理分科以后,“7选3”科目导致有35种组合方案。台州一所高中教师说:在高二年级选课时,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家长也是一头雾水。“更为关键的一点是,高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新高二课程作出选择,选择组合方案;而且一旦上报不可更改。即使将来可能允许个别学生修改,也将极大浪费高二年级的时间成本,改过来后的学生也很可能失去了高考的竞争力。”

台州市路桥区陈先生的女儿今年读高一,他说:“以前,社会上一直批判高考‘一考定K身’。但是,现在浙江“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学生在16岁至17岁的年龄段就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职业规划,因为两年后高考报考的‘专业+大学’密切相关。这简直是‘一选定终身’呀!”

专家:理性看待浙江“新高考”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表示:原高考中,逢考必选、追逐满分高分这样的“老心态”一定要调整了。浙江“新高考”两次选考机会的理想状态,是让不同水平的考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考试时间,如果考砸了,第二次考试也不乏补救机会,但惯例来说,两次考试的成绩并不会差太多,花费过分的精力在上面并不值得。

上海市星河湾双语学校校长唐盛昌指出:“学生、家长、老师对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几次选考过后,大家对难度如何把握有了相应的概念后,焦虑就会好很多。“新高考”还处于探索过程中,有问题存在是正常的。改革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给了学生选择权,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很正常,需要逐步地解决和完善。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 全国课标卷 福建卷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3-01

历史是文科综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总成绩,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在新时期,做好全国课标卷的研究工作,做好全国课标卷与福建卷的对比工作,不仅能够调整学生的复习方向,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而且,对历史课程价值的实现,对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做好全国课标卷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分析来提高学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进而,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全国课标卷的研究进行论述,以确保在高质量的历史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福建卷与全国卷在历史命题指导思想上始终保持一致。但还是存在着不同,所以,在高三历史复习时,我们要做好调整和研究工作,以为学生复习质量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

首先,内容范围的调整。内容范围的调整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方面。所以,在研究全国课标卷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白全国卷与福建卷在内容范围上有什么异同,这样才能明确改变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即:内容范围的相同点是考查的大范围没有变还是必修一、二、三。选修为一、二、四。但是福建卷比全国卷少考将近60个考查点,选修部分的考查为三选一,而全国卷涉及到了初中的一些内容和选修三的部分内容,而在选修部分的考查中为四选一。这样的变动就决定了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时要将面扩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比如:全国卷中的第47题[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是与福建卷不同的地方,在选考部分,全国课标卷是四选一,虽然说学生的选择多了,但要复习和掌握的内容也多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会存在一些偏学习内容的人,有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这部分的知识,所以,将这部分知识加入考试对部分学生来说也是公平的。所以,在实际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内容的研究工作,要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来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方向,进而,也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其次,题型结构的调整。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没有变,但是,福建卷中一半必考的非选择题只有一个,但考查的知识点是2-3考查点,综合性较强。而必考的非选择题有2道,没到考查的一般是1-2考查点,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但是,因为题量的增大也会给学生复习能力以及考试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两卷在分数安排上差不多。所以,在复习时,教师要做好分析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还以2016年全国课标卷1中的非选择题为例,在这次试卷中,有两道非选择题,其中第一道中有两个小材料需要分析,而且,该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而第二题中考查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而2015年的福建省非选择题考查的仅有一道,但有四个小材料,分别考查了、《》、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美苏争霸这四个知识点。通过比较,两者都属于难题,都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好各方面的复习工作,要通过知识的掌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历史考试能力。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我们还要从知识结构方面和试题排序的问题方面做出调整。虽然试题排序方面影响不大,但也是需要教师在复习时注意的,尤其是对一些考试紧张和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做好考前的适应工作对学生考试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明确这些不同之后,我们就要纠正我们的复习方向,以在复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从上述题型结构可以看出,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高效历史课堂的实现,也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将史料教学模式应用其中,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更多的历史材料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为学生考试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又如:在扩大学生的复习面时,对于选修部分的复习,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对每章节的分析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以提高复习质量,同时,还要寻找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以时间轴来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等等,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应用都有助于学生复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高考的背景下,教师要做好全国课标的研究工作,要通过全国卷与福建卷的比较分析来指导历史教学和复习方向,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一、江苏五年小高考时政题的命题特点及分析

自2009年起,解答时政题便成为每一位江苏小高考考生的第一关。时政题看似简单,可如果基础知识识记不牢,一不小心也容易掉进命题者所设的“陷阱”。笔者简单分析五年小高考时政题,总结出如下特点:

1.从考查时间看,江苏小高考时政范围是下半年九月至上半年二月这半年的时事,起始时间为高二学段的开始,终止时间是小高考月的前一个月。且具体到每道时政题可以发现每题均有具体的日期提示。

2.从考查内容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体育、军事、医学等各个领域,如下表(表一):

可见,时政题的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并不局限于某一部分内容,且每题所涉及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3.从所属范围看,每年小高考4~5道时政题中,前3~4题均为国内时政,最后一题基本为涉及国际时政,见表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年单纯考国际时政的情形没有了。今年的最后一题考的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

4.从题型看,时政题的题型较为单一,仅今年的第4题出现了侧重考查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选择题,其他基本都是填空式的选择题。另外在2009年出现过一次组合型选择题。

5.从具体内容看:

①从表一可以看出,每年小高考有三部分内容必考或常考,那就是第一题均为每年十月或十一月召开的党的大会的主题或相关知识;有一部分科技方面的是常考内容,它涉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项、人名或航空航天方面的内容等。

②医学类时政出现过2次,如2012年第3题、2016年第3题。

③国际体育类时政出现过3次,如2013年第4题、2014年第5题、2015年第4题。

④经济类时政出现了3次,2014年第3题、2015年第3题、2016年第4题。

⑤江苏本地时政也要关注,如2013年第4题。

6.从叙事要素看,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活动)、名称(奖项)、决议(主题)、数据等,如下表(表二):

可见,时政题从叙事要素角度分析,每年小高考考查要素基本不重复。

二、江苏小高考时政题的备考策略

虽说时政题是选择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题型较单一,对时政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的学生来说,选择肢的设置根本谈不上有多大的干扰性和迷惑性,其通常采用的解题方法是直接选择法。因此,牢固掌握时政基础知识是做好时政题的前提条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小高考时政题的复习方法。

1.分批印发复习资料。由于时政时间跨度较大,考查内容较多,因此高二刚开学就可以适当渗透时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时政素养,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看看新闻联播或者报纸杂志。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最可行的方法还是精心汇编和印发复习讲义,可分两次印发,第一次是九月至一月的时政,第二次是二月的时政。因为如果等到二月结束才开始印发时政资料,稍微晚了一些,学生可能来不及复习。

2.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个人的力量毕竟微弱,汇编时政复习资料时,可搜集各大网站上的时政资料,精心汇编出一套适合本校学情的时政复习资料,并叮嘱学生多看多记这份时政资料。

3.精心汇编复习资料。时政资料的汇编不提倡照单全收、铺天盖地,要有选择、有分类、有重点,可按照时间编排,也可按内容编排,但不管怎样编排,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①每年十月份党的大会的相关内容、半年内的科技成就以及涉及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是必考内容,讲义中应重点标出,方便学生复习。

②周年纪念类时政、涉及港澳台时政、江苏本地时政、包括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在内的重大国际时政及各部分内容的重大时政需特别注意。

③各叙事要素要在复习资料中以下划线的形式作出重点提示,以方便学生复习。

4.重视研究模拟试题。到考前一个月左右,有一种重要的检验和补充的方法就是认真研究江苏各大市各次模拟试题上的时政题,分析他们的设问和侧重点。最好是订购现成的试卷,因为网上的试卷毕竟有些滞后。如果你留心分析一下每年小高考之前的各大市模拟试题,你会发现其中不乏猜中小高考时政题的模拟卷。

篇7

从1977年9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至今有28个年头了。28年来,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迁,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与时俱进,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回顾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进程,总结我国在高等人才的培养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改进和完善高考及高教制度、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社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高考改革的基本历程回顾

1977年至今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经过45天的激烈讨论,最终以国务院《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主要的做法有:(1)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2)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该年的招生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有560万名考生参加了统一考试,其中27万多人幸运地成为了以来的“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1]。1978年,教育部编发了《高考复纲》,并于同年恢复了全国统一考试。此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了以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办法。

2、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原来的由计划分配指标、经费的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强烈的改革要求。为此,围绕高考的形式要求和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我国的高考和高等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有:(1)1985年,为减少人为的阅卷误差,引入国外技术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从此许多科目的考试逐渐走向命题标准化和阅卷自动化的轨道。(2)1985年起,上海率先试行了高中会考和高考改革的试验。后来,高中会考制度向全国推广。自1990年起逐渐形成了会考和高考的区分,将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与作为水平性考试的高中毕业会考分开,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并即明确了会考是中学教学水平的鉴定性考试,高考以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为主要任务,突出选拔性。(3)在考试科目方面,1989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尝试“3+1”高考科目组设置方案。1993年,在全面推行会考的基础上,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综合而言,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即语文、数学、外语;另一类为选考,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1至2科。考生除参加必考科目的考试外,尚须按所报志愿学校的要求,参加1至2科考试。作为过渡,当时的考试科目仍分两类: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加考物理、化学。(4)为了加强考试工作专业化,国家教委成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各省招生办公室的考试工作得以加强,近半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各种招生、考试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教育考试院或考试局、考试中心。

3、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

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这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背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明确,以市场机制作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经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改革已经实施。围绕这些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我国高级人才选拔培养的高考制度也随着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1)1998年,教育部宣布高考科目将实行“3+ X”方案。[2]所谓的“3+X”方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的科目

;中学里的其余6门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高等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任定1—2科为考生选考科目,也可对考生进行偏于社会科学或偏于自然科学的综合考试。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决定考试科目,考试科目越多,可选报的志愿也越多。这个方案,既有利于高中各校及考生发挥特长,也有利于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自。在2001年,全国共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3+X”高考模式试点。经过试点和推广,这个高考模式已经显示出了一些预期效果。(2)1999年,天津、广西试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到2000年,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和高校实行了计算机网上录取。到目前,几乎全国的招生录取都实现了网络化、公开化。(3)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试行2次高考,两季招生,这样,一年一次新生入学和一年一度毕业生的情况也已经被打破。(4)从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发展来看,考试内容发展脉络大致是知识、能力、素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同时外语教学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与这些改革相适应的是,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3,基本上实现了1998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快步走向大众化。 二、高考与我国社会发展

  回首我国高考制度沿革和历程,我们欣慰地看到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进步。可以说,这些进步和变化与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1、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口环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是向国家、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资源的主要基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和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已有1070余所。据初步统计,这些院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约2000万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大约1/2以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新的高考制度选的。正是这些专门人才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这不仅推动了我国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2、高考作为社会人才以及社会阶层的分流器,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机制保障。

每年的高考牵涉到千千万万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的神经,因为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决定了一个年轻人今后的人生和命运。尤其是[JP 1]对于广大农村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考大学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捷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就象一把筛子,一些优秀的人才在高考竞争中胜出就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也就进入了所谓的‘白领阶层’,农村的孩子也实现了农转非的梦想,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而在高考竞争中失败的学子就被淘汰到社会中去,……”[3]可以说,当社会进步出现了社会分工并进而出现了脑体分工之后,有一部分人必须被选从事管理领导或更高级的脑力劳动,而考试是人类发明的一条最为有效、最为公平、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一种科学办法。由于竞争,难以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批评,“黑色七月”的抗争,但这些正说明了高考所承载的社会分流的社会功能。正是社会分工和地位的差别导致了残酷的考试竞争。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分配高等教育资源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分工的高考,必然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残酷竞争方式[4]。实际上,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过滤和分流机制,对于社会的流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个社会良好的流动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高考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它的发育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水平。

承载了社会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机制。从改革近30年来的情况看,我们从高考的变革可以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如高考招生比例的增加,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考试的方式、内容不断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了从资源短缺的计划经济走向顾客导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考试的公开化、公平性以及监督方式科学化、严密化,也体现了社会管理不断走向法治、民主、公平的基本价值追求。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双重跨越的当前,为适应建立面向不同经济形态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调整。

三、新形势下我国高考制度的挑战和变革

篇8

学生:高飞

亲爱的高飞同学:你好!

你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首先,你要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高三10个月的学习中。其次,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考备考工作的历史教研员,可以给你一定的帮助。

从2004年始,我省在全国率先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2008年起我省又全部实现了高考自主命题,今年又进一步实现了高考网上阅卷。山东的高考以其正规化、常态化、科学化和时代性成为山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支奇葩。

高三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直面高考,历史学科又是高考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你的情况,就高三第一阶段(俗称的一轮复习)的历史学习,谈几个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这里的基础性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首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科主干知识,其次是与此有关的拓展知识,再次是从学习过程、社会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其中课标规定的知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就成为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所谓多样性是指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这种多样性是由你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现实所决定的。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课堂模式、授课手段、内容设置等,我们的学习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遵循老师的安排和引领。二是思维方法的开放性,由于学习时问题情景的不同,与老师思维对话的方式也不同,拓宽思维,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三是知识版本的包容性。高考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所以学习时不必死扣某一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点,但应对不同版本教科书对某一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有所了解。四是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方法,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方法越多思路越开阔,方法对头了,学习效率、学科能力都会提高。五是高考试题的选择性,新课改高考试题避免了偏题、怪题和无意义的死记硬背题,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景,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能力考查的功能。因此,在学习中应力戒死记硬背。另外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很人性化,只要所答符合题意即可得分。但是,如果平时学习方法不灵活,是得不到高分的。

基本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目标,要提高这一目标的达成度,就要运用灵活的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技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这三项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弱化。

二、时代性与创新性原则

新课改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课标中所渗透的先进教育理念,教材中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情景、新视角等,给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昭示着高考试题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学习中必须做到:第一,重新审视教材。结合课标,对每单元每一节的内容,就其指导思想、知识目标、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重新审视,推敲教材所选知识点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主编的选材意图,挖掘教材“新”的信息。第二,彻底完成教材中每个栏目的学习任务,包括课文中的一些史料、小常识,课后的知识链接、解析与探究,综合探究等,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中不刻意追逐焦点、热点,但对于社会重大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第四,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特有的教育功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1)利用教材提供的教育素材,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利用历史的基本史实,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质疑,批判与探究,摈其恶,扬其善,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品格。(3)挖掘教材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4)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创造性地审视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新课改高考试题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其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处处体现,这也成为这几年高考试题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习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你学习的理想境界。

三、针对性与实效性原则

取得高考的成功是我们高三学习追求的目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性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对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学习进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不要被急于求成的心态所驱使,要时间服从质量,时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时常走走“回头路”)。课标与教材的关系(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适度拓展知识范围)。自主学习与做题的关系(自主学习不等于做作业,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要做好题,做精题,使之成为自主学习的补充和深化)。现行使用的教材与其它版本教材的关系(以现行使用的教材为主,兼顾其它,不必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下功夫)。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从高考方案看,必、选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分值为8:2,因此,其学习权重原则为8:2)。

四、能力立意原则

新课改高考的能力要求有四项十二条,(具体内容可参考2009年山东省高考说明)。其中“四项”能力要求是递进的层次,“十二条”是“四项”的进一步说明,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些能力要求,我们要做到:第一,深入理解课标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凡是课标中提出的“认识”、“分析”、“探讨”、“说明”、“理解”等要求,要重点把握。对你来说,这是学习的难点,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点;对高考而言,这是内容的必考点,也是其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的区分点。不仅要理解知识概念,更要掌握“认识”、“分析”、“探讨”等的方法和途径,要事无巨细。第二,课标中“教学活动建议”一栏,要认真阅读,并按照其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学习实践。第三,要运用历史的方法,下大气力、科学地完成必修Ⅰ、Ⅱ、Ⅲ的学习。(选修内容的学习要求,略)

必修Ⅰ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在学习时,应注意:第一,摆正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是进行政治史学习的前提。要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二,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是进行政治史学习的灵魂。首先要弄清每个历史时期每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要求,弄清哪个阶级是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特点、主要内容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其次,在进行阶级分析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第三,要树立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观。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要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要苛求古人;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必修Ⅱ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要抓住三点:第一,阐明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又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第二,整理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轨迹,把握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三,利用多种方法把经济史学透、学活。

必修Ⅲ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应注意:第一,理清各种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具体的知识体系,力戒“散”。第二,深入分析文化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运用一定的理论统领知识,力戒“浮”。第三,充分挖掘文化史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通过文化史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其情操,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力戒“浅”。

五、计划性原则

篇9

不同点一:各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

不同点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不同*、*、*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

不同点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除了*省*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新高考“高+会”录取彻底实现平行志愿明年高考新增的“高+会”录取方式将与本市中招类似,考生填报的20个志愿,按语数外三科高考成绩排队,顺序录取。这意味着,一直未能在本市高招正式录取中实行的成绩优先,彻底平行志愿,将在明年高招中实现。“高+会”录取时,投档比例为100%,将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线上考生分文理按总成绩…

详解2010年北京高考的“变”与“不变”2010年北京高考在考试时间、科目设置、各科考试时间长度和各科总分四方面继续保持稳定。“3+X”的科目设置保持不变;高考时间仍定于6月7日、8日两天;文科综合中,政治、历史、地理3科分值仍各为100分,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生物3科之间的分值比例略有调整。新方案有三大变化:高考考试内容…

北京2010年高考招生考试65问问:2010年高考统一考试的科目设置是什么?答:2010年高考的科目设置保持不变,仍然是3+X。“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X是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问:考试说明何时公布,考生从何种途径得到?答:2010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将在2009年底以前发至区县,考生可按所在区县考试中心…

北京高考方案激起波澜五条通道上大学新高考将为考生提供五条通往大学的“通道”。其中本科层次包括统考和自主招生两种方式;高职专科层次包括“高+会”、单考单招和自主招生三种方式。高职三种录取方式将针对不同考生群体,其中“高+会”主要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自主招生面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毕业生;单考单招将不再允许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

*:2010年高考改为“3+文/理综合”分值各300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新高考方案中,记者发现最大改革就是在原有的“3+文基/理基+X科”的基础上,取消X科变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新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分别涵盖了历史、政治、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新方案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值各为300分,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各科均占100分…

*:借鉴*新课改高考“3+X”方式很可能保留今年初,*省教育厅曾率队到*专门调研高中新课改及高考改革情况。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但直到20*年4月,*才公布新课改高考改革方案,保留了“3+X”的模式。而*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新课改后首次高考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有颠覆性的变化…

*:2010年高考方案出台英语口语考试提前3个月为保持高考方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2010年普通高考方案中的基本内容继续保持不变,但英语口语考试较2009年提前了3个月。据介绍,*2010年普通高考仍然保留2009年普通高考方案中的“3+小综合”科目设置,高考试题采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题,采用原始分录取,本专科招生统考合一,所有考试科目实行网上评卷…

*:个性高考改变一考定终身方案获业内肯定今年,全国已经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出台。而*省出台的高考方案以“个性化”的特点备受关注。今年出台的*省新高考方案,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

*:2010年高考选修科目或调整不提倡过早分科*省2010年高考选修指定选考部分个别学科将做相应调整,今后的高考将逐步实行与当前推行的新课改“挂钩”,探究性、开放性试题数量或增加。2010年或适当扩大选修模块指定选考范围,专家建议各高中要开齐开足选修课程,在高一下学期结束就习惯于分文理科,这是有悖新课改精神的,所以不提倡高中过早分文理科…

陕西:2010年新高考预测稳定为主科目设置不变2010年陕西省的高考将会以“稳定”为主。一是考试科目设置不变,仍为“3+理综”或“3+文综”;二是新高考总体难度不会超过旧高考,从知识点变化看,新课标与原大纲相比,知识点更新大概是10%。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卷的结构会注意与老高考的衔接,会保持试题形式和难易程度的相对稳定…

相同点一:以“语+学+语+文综/理综”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

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

篇10

关键词:诗歌鉴赏;备考策略;答题术语

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必考的考点。但从学生平时测试及高考的得分情况来看,都不理想。考题11分,学生得分大多在6分左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备考复习策略。

一、吃透《考纲》,弄清古代诗歌常见题材及抒感

《考纲》规定:(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选材方而:1.篇幅短小;2.语言内容浅易。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缩小复习范围。诗歌方面,只选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即可,以及内容浅易、篇幅短小的宋词元曲,还有咏物诗、咏史诗、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爱国诗;运用的主要手法依次为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用典。每一类都有其固定的思想情感,答题时只要仔细读诗,抓住关键字词就能确定诗歌类别。像咏物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无非为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孤傲不群、傲岸不羁等。

二、调动诗歌知识储备

高三学生必定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1.文学知识储备。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史学知识储备。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3.诗歌知识储备。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这一点在以诗读诗法中已有所涉及。再以《月上瓜洲》为例,“鱼竿明月上瓜洲”塑造了一个“渔翁”的形象,我们所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也塑造了一个渔翁形象,虽然张词中的渔翁非柳诗中的渔翁,但两个渔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果在阅读时,能联系已知的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形象,就容易回答出“‘唯有鱼竿明月上瓜洲’中塑造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这一问题了。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积累、勤于归纳、勤于总结。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三、搜集整理掌握意象语言及寓意

柳、杨柳、折柳―离别惜远;芳草―离恨;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梅花、、蝉―高洁品格;竹、松、柏―坚韧、孤自;杜鹃―哀怨、悲苦、乡愁;猿啼―哀伤;乌鸦―衰败荒凉;蟋蟀―怀念征人;大雁、青鸟―传书信使、离人思绪;喜鹊―喜讯;自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南浦、长亭、灞陵―送别之地;羌笛、胡茄―凄切;哀鸿―哀伤悲痛、流离失所的人;吴勾―宝剑、利剑;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柳营―军营;采薇―隐居生活;红叶―传情之物;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昆山玉―杰出的人才。如果诗中出现了这些意象语言,一一对应,不难理解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

四、借诗读诗法

借诗读诗法,是利用诗歌自身的信息―――题目、注释、作者、内容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鉴赏题目的一种方法。

1.看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间的关系。

2.看注释。我们所鉴赏的诗歌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注释,充分地利用注释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看作者。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熟悉诗人的陌生诗歌,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与诗人有关的知识储备,联系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诗人作品中一般表达的主旨、情感,用诗作的一般风格去欣赏诗歌,同样会有省时省力的功效,所以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梳理一些作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