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在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以来, 人工智能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1997年, IBM超级电脑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 由Google旗下的深度学习公司Deep 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 Go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这件事轰动了全世界[1]。随后有关人工智能的热点应用不断推出, 比如无人驾驶、智能医生、语音与人脸识别等, 让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已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应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比如2017年高考期间, 机器人艾达挑战高考数学, 10分钟就答完, 获得134分, 激发了教育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巨大热情,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忧虑与反思[2]。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提出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在2030年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从国家层面人工智能政策规划, 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国际竞争的新动力[1]。
1 人工智能定义和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的英文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 人工智能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说法认为[3]:人工智能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 主要包括知觉、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人工智能的长期目标是发明出可以像人类一样或能更好地完成以上行为的机器, 短期目标是理解这种智能行为是否存在于机器、人类或其他动物中, 所以它包含了科学和工程双重目标。根据其功能强弱, 人工智能分为三类, 即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还有超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 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主要以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知识表达和启发式搜索算法为代表;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 提出了专家系统, 同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研究发展迅猛, 伴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硬件能力的逐步提高, 人工智能逐渐开始突破;第三阶段是自20世纪末以来, 尤其是2006年开始进入了大数据和自主学习的认知智能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也开始增多, 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4,5]。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即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人机交互等。当今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Alpha GO主要应用了机器学习中的深度学习算法。
2 人工智能应用状况与反思
2017年, 阿里的无人超市落地杭州, 进店、挑选商品、付款支付一气呵成, 消费者几乎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完成购物。与此类似, 昆山富士康公司裁员6万名工人, 全用机器人代替。京东、淘宝引入的智能机器人替代了原来的仓库管理、人工客服等岗位。因此有学者悲观地断言:在人工智能时代, 因为很多职业岗位或技能将被智能机器人所代替, 职业院校毕业生很有可能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窘境。笔者认为, 我们不应该重蹈历史上英国制定的限制汽车推广使用的《红旗法案》的悲剧。正是这个在今天看来毫无道理的, 但却持续了三十年的法案让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完全赶上来, 最终远超英国。人工智能应用必将淘汰或替代很多现有就业岗位, 但同时又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这是一个伴随着产业智能升级的、长期的艰难过程,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3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为了更积极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除了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和政策、经费支持之外, 建议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规划。
3.1 解放思想, 更新理念与制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提出, 人工智能走向2.0阶段的真正原因是世界正从原来由人类社会与物理空间构成的二元空间, 向着由物理空间、人类社会与信息空间构成的新三元空间演变[6]。因此, 职业教育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入人工智能等相关理念和技术, 同时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比如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中, 信息技术类课程课时偏少, 数据处理、编程类或人工智能课程几乎没有, 这样的安排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适当减少将来可被人工智能应用替代的技能课程的课时, 比如电算会计、环境监测等。
3.2 善用人工智能, 提升教学与管理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 教师们现有的重复性工作和大量数据积淀的教学任务, 比如批改作业或阅卷或课堂考勤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因此, 教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 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精确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教师也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补充教学资源, 减少备课重复性工作, 提升教学效率, 真正地做得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将不同程度地得到重构,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在线学习平台大量出现, 不同的学校、学科及专业课程不再封闭, 学习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 碎片化与个性化学习将日益普遍。教师能完整地跟踪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比如学生上课是否睡觉、是否玩手机、是否在教室里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 都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智能解析, 有利于更有效、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大部分课程考试将全部自动化, 考生资格审查利用人脸识别、监考与阅卷都由智能机器来完成。上述人工智能给教学带来的这些变化既需要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软件系统来支撑, 更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师们继续提升信息技能、深化和加强信息素养。
3.3 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实训筑牢就业
在人工智能时代, 职业院校应与相关行业统筹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 拓宽企业参与的途径,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 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 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 推动学校就业与企业招工无缝衔接。比如职业教育将出现新师徒制, 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将通过互联网以VR或者AR技术言传身教的方式, 带领规模庞大的徒弟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与实践。
3.4 完善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入推广, 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如果不及时进行充电升级, 中低端的重复性强的工作将面临被智能机器人不同程度进行替代的危险。所以对于不少技能岗位, 守着一门技术吃一辈子老本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因此, 职业教育要继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充电升级铺就一条纵深的通道。
3.5 人文教育为道, 智能教育为用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 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将被机器替代, 人们将从重复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转去从事更具有创造性、创新性或者更具有情感类的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因此, 职业教育更需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是做人之道, 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促进跨界思维的形成, 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相关职业岗位知识和相应的智能技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曾说:完全人工智能的研发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Tesla汽车和Space 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说: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人工智能。如果必须预测我们面临的最大现实威胁, 恐怕就是人工智能了[7]。一群没有良好道德水平的, 但掌握了智能技术或设备的人们是危险的, 所以职业教育应该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始, 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只有这样, 人工智能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人们、造福社会。
4 结论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又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教学、生活和工作方式, 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职业教育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时, 须要从国家政策、理念与制度、教学管理、产教融合、终身学习等方面做好应对, 切实地把握人文教育之道对智能教育之用的统领原则, 培养能很好地掌控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青松.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和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8 (8) :50-56.
[2]苏令.人工智能来了, 教育当未雨绸缪[EB/OL].[2018-05-15].
[3]Nils J.Nilsson.人工智能[M].郑扣根, 庄越挺,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王璐菲.美国制定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J].防务视点, 2017 (3) :59-61.
[5]贺倩.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应用[J].电信网技术, 2017 (2) :1-4.
篇2
一、教学背景
职高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对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往往偏好专业课学习。专业课、操作课成为最受职高学生欢迎的课程,作为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谋生立命打基础的课程,不但他们自己对专业实践课程充满了较高的期待,就连学生家长也十分关注。因此,学生一开始便对专业操作课颇有兴趣、信心十足,这为专业教师开展操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前提。而烹饪勺工训练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初步掌握勺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为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就要转入训练阶段。所以训练是操作教学的关键环节。
二、建立专业操作训练教学理念的依据
职高烹饪专业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甚少体会成功,因此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加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但在人际交往上能力较弱,而且在动手能力上更为欠缺。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中以“我做事了、我成功了、我快乐了”为导向,带学生走出教室,为学生构建开放型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从“接受型”向“探索型”、“合作型”转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
于是,笔者通过“421教学法”(看着做、跟着做、比着做、合作做)和两次技能小结,来强化勺工技能操作每一环节的练习和操作关键,最后用一次小组合作比赛的方法,在小组合作练习中以强带弱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争取人人动手,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促使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提高。
三、勺工训练知识及运用
1.勺工训练知识
勺工就是厨师临灶运用炒勺(或炒锅)的方法与技巧的综合技术。即在烹制菜肴过程中,运用相应的力量及不同方向的推、拉、送、扬、托、翻、晃、转等动作,使炒勺中的烹饪原料能够不同程度地前后左右翻动,使菜肴在加热、调味、勾芡和装盘等方面达到应有的质量要求。
在烹制菜肴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炒勺或炒锅的使用,勺工技艺对烹调成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菜肴的品质,它是衡量中式烹调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学习烹调技术必须掌握好勺工技艺,练习好勺工技术必须掌握基本操作姿势和基本知识技能,并能学习综合运用。
2.教师在操作训练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指导
学生新入学的第一节操作课,好奇心、新鲜感特别强,总想很快就能和老师一样学会技能,得到教师的表扬。笔者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性,认真做好第一堂操作技能训练的课前准备工作,尽量把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枯燥无味的勺工训练课上加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喜欢操作课,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学会技能、运用技能。
(1)站姿练习。让学生在操场的跳远跑道两边排成两列,教师站在两队之间,先示范临灶操作的基本姿势:两脚分开站立,两脚尖与肩同宽,基本为40~50cm。要求上半身保持自然正直、自然含胸、略向前倾,不向右弯腰曲背,目光注视勺中原料变化。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站立,教师巡回纠正、指导。
(2)握勺练习。正确的站立姿势是学习勺工技能的前提,而道具的加入则能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掌握怎样握炒勺能使在勺中充分运用腕力和臂力的变化,使翻勺灵活自如,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左手握住勺柄,手心朝右上方,大拇指在勺柄上面,其他四指弓起,指尖朝上,手掌与水面约成140°夹角,合力握住勺柄……”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操作,教师巡回纠正。
(3)前翻勺练习。有了正确的监灶站立姿势和握炒勺的方法之后,怎样前翻勺便是教学的重点。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每人一勺沙子,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自行练习。学生往往开始练习时还颇有新鲜感,可若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能把沙子从锅中翻过来,往往就失了兴趣。所以笔者打破教学常规,采用示范教学法。先请一个表现较优秀的学生上前操作,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教师在一旁纠正错误,指出刚开始练习勺工的通病,最后再由教师示范标准动作,左手握住勺柄,炒勺略向前倾斜,先向后轻拉,再迅速向前送出,沙子送至炒勺前端时,将炒勺的前端略翘,快速向后拉回,使沙子做一次翻转。学生根据老师操作进行模仿练习。
(4)手勺的使用练习。在烹调菜肴的过程中,原料在锅中的翻转还离不开右手手勺的使用。手勺在勺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单纯是料和盛菜装盘,还要配合左手翻勺,通过手勺为炒勺密切配合,可使原料达到受热均匀,成熟一致,挂芡均匀,着色均匀的目的。所以手勺和炒勺的熟练配合难度较大,就好比是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左右两方配合不协调,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都会提醒学生要善用手腕力量,手腕力量大小能取决于翻勺和手勺使用是否协调。
(5)手腕力量训练。学生个子有高低,体重有轻重,手腕的力量也有大小,怎样训练学生的手腕力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因为使用单杠和做俯卧撑能提高手腕力量,所以笔者常借助操场草坪和单杠让学生进行单杠或俯卧撑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手腕力量。
四、激发学生参加操作训练的积极性
翻勺练习动作要领掌握后,训练阶段枯燥无味,而且需要一定的毅力,特别是手腕力量的练习后,同学们个个感觉到手臂酸痛,连锅子都不想提。面对这种现象,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个人之间进行比赛
选择两个身高、体重都差不多的学生,面对面站立。教师统一比赛规则,甲开始先操作前翻勺,乙给甲当裁判记数,要求算一次沙子必须从锅中翻过来,一直到本人自己体力吃不消为止,然后角色互换,翻动次数多者为胜。在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训练的质量。
2.甲组和乙组进行比赛
依循上述方法进行分组练习,怎样使操作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决定在甲乙两组之间进行竞赛。首先第一项是临灶站姿的练习。每位同学手握炒锅一只,正确的站立姿势和握炒勺姿势确定后,看哪一组有同学第一个放弃,如果有同学吃不消放下锅子就被视为该组淘汰。通过这样的团队作战,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趣味游戏把操作训练教学推向
为了锻炼学生的毅力,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他们在枯燥乏味的训练中找到乐趣,笔者自制了一套操作课道具——手腕练习器。它是由一根10cm长的棍子和一根30cm长的绳子和二块砖头组合而成的。要求学生手臂伸直抓住棍子的两端,慢慢地把砖头卷起来,等砖头碰到棍子后,用手腕力量慢慢将砖头放下,如此反复来锻炼手腕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采用竞赛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昂扬斗志,使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
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教研室;功能;教研室主任;作用;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学术和整体水平的根本,是一项牵动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已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院在2001年升格后就明确提出了“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竞争力提升”的办学理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为农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就,在2007年第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2008年被确定为省高职高专示范建设院校和创业示范院校……回顾这些成就,我们深深感到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是何等重要。
专业教研室的功能定位
专业教研室是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级组织,其人员组成情况和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乃至专业建设的成败,因此,各学校都会对专业教研室的建设和室主任的选拔培养给予相当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与功能定位仍有较大的差距。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对专业教研室功能提出以下观点。
专业建设的承担者专业是高职高专教育的载体,它从设置到建设的整个过程均由专业教研室来承担(当然需要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专业教研室从专业设置开始就应进行深入调研、确定人才规格、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或标准、进行教学条件建设等。
教学研究的落实者开展教学研究是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尤其是起步较晚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从专业设置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但更多的应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标准、教材和教学指导书编写、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试卷库和试题库编制、教师评价、学生考核方法和职业技能(工种)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力争探索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本校特点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教学任务的安排者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办学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的教学任务要分解落实,这是教研室的日常工作,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教学任务的落实需要细致的态度和协调能力,要与教研室其他工作任务统筹起来考虑,如组织生产,毕业实习,落实学生实习单位,实习巡视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指导、答辩、评阅,以及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基地锻炼、社会服务等。
教师培养的设计者教师是学院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专业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引进和培养教师必须立意高远,既要注重引进学历高、素质好、职业岗位能力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也要注重培养有前途、有潜力、有敬业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中青年教师,还要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尤其在推荐教师参与培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既不能让部分教师长期教学、部分教师长期参加培训,也不能搞平均主义。这就要求教研室在安排时要根据专业教师的情况作好长远规划,既要让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要重点培养骨干教师、不搞论资排辈,使专业教师能够始终处于竞争态势、保持昂扬斗志、永葆青春活力。
教学资源的建设者专业建设中大量的细致和繁重的工作需要由专业教研室来完成。课程设置和标准制定是一项十分严肃和细致的工作,专业教研室必须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全面制定,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此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试卷库和试题库建设、实训资源建设、教学文件建设等均需由专业教研室来完成。
教研室主任的作用
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学院教学常规工作一般由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组织完成,因此,教研室主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研室主任不仅要有丰厚的专业基础和职业岗位能力,对本专业要有宽阔的视野和前景预测,而且必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全局意识,此外,还必须有敬业奉献和甘为人梯的精神,是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等任务于一身的人。因此,培养和提拔教研室主任必须慎重。
教学研究的引领人开展教学研究是保持专业教研室活力的动力和精神支撑,教研室主任必须引领大家重视教学研究,因为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研究,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其教学水平永远得不到提高。
师资培养的规划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教研室主任一定要协助学院做好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其本身也必须注重提高,还要培养接班人,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和远见。对于本教研室的教师要做到培养和使用并重,加强管理和传、帮、带,使他们能够“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熟悉教材,五年成为骨干”;对于学院内部的兼职教师要注重协调和利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行业或企业的外聘教师,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发挥他们专业技能强、信息广泛等优势,为专业建设服务。
资源建设的谋划人教学资源建设是教研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工作内容十分广泛,需要协调和谋划,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短期计划,更要有近期的工作安排。因此,教研室主任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必须进行统筹协调,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并保证每年有成果。
教学质量的评价人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学评价,目前的教学评价由四方面组成,即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领导评价,四者各占一定的比重。但教研室主任对教师情况最了解、对教学情况最清楚、对学生的反馈最直接,因此,他们对专业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最准确、有效和直接的,应增加其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
关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国家和省教学行政部门隔年分别进行教学团队评审。教学团队的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度,专业教学团队可以专业为单位,也可以课程为单位,并将高职高专院校单独列出,可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关心。因此,高职院校本身必须高度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大家拧成绳、握成拳、形成团。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教研室主任的选拔和培养鉴于专业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十分重要,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研室主任的选拔和培养。在没有合适人选时应宁缺勿滥,可找一个临时负责人做一些日常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资的引进和管理近十年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时期。目前,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教育类型,本科压缩型的痕迹仍十分明显,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师资引进和培养上下功夫。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引进教师注重学历的现象,需要改变方式和标准,引进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但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管理。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专业要发展至少需要有三大支柱:专兼职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和图书信息资源。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三者的态度不一,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新专业开设太多,各高职院校之间重复开设的专业多,专业特色不明显,对于实训条件建设投入不够,新专业的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篇4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
篇5
关键词:智能制造;新科技革命;复合型技能;人才困境;发展建议
基金项目:2016-2017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课题:“苏州‘智能制造’人才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JNP2016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日
一、智能制造技术是新科技革命实现的关键技术
科技革命是16世纪以来的一个历史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文明史和现代化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大致有三个判断标准:(1)科学范式或技术范式的转变;(2)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或思想观念的显著改变;(3)人口影响覆盖率超过50%。按照这种标准,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分别是16~17世纪的近代物理学诞生、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18~19世纪初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19~20世纪初的电力和运输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电子和信息革命。
从世界科技的前沿角度看,第三次技术革命即电子和信息革命即将结束,后信息时代即将来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爆发。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正在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并重塑社会准则。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指出:“第四次技术革命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触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将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重塑全球生产、消费、运输与交付体系,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将随之应运而生”。而这些变化的广度与深度预示着整个生产、管理及治理体系的变革。
制造在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转换之间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任何新兴科学或技术,都只有通过制造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制造技术是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在鹊乃有科学技术的实现技术,见图1。而新科技革命中的制造技术则以智能制造为代表,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与机器、智能建筑……所有一切都表明,人类智能的秘密正在缓缓拉开帷幕,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揭示未来新科技革命面纱的关键技术。(图1)
二、智能制造工作特点与人才技能分析
技术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将通过与其他新兴技术,如语音、数据、视频、感知计算、生命科学……的交互融合,在经济产业结构、组织生产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过递进协同效应带来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并最终影响其工作特点与人才技能要求。
(一)智能制造工作特点
1、工作界限模糊化。传统企业将制造过程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工程层面、技术层面和技能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工作界线分明,工程层面(设计、规划、决策)的工作是产品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工作,技术层面(工艺、执行、中间)的工作是生产第一线的工艺设计或设备维护工作,技能层面(技艺、操作)的工作是生产第一线的设备操作工作。然而,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各层面的工作将相互融合,从而使工作结构呈扁平化趋势。这种不同层面间的融合需要大量融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也使智能制造在人才需求层次上整体呈上移趋势。
2、工作方式研究化。智能制造的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技术来达到智能化的效果。如果忽视了工作方式与技术本身的创新,只是一味地实施智能化,必是舍本逐末。制造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技术创新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但创新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层面,既需要在研发设计层面创新,也需要在工艺应用层面创新。智能制造将内在地要求从业者进行创新性研究,研究与创新将成为智能制造工作内容中的应有成分。
3、操作技能高端化。智能制造生产体系所需要的是高端技能操作。高端技能操作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1)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操作。由于智能化生产系统非常复杂,设备非常昂贵,因而对这类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操作者要能理解整个生产系统,并熟练运用各类工业软件进行柔性化生产;(2)智能化生产线本身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性操作;(3)特种加工所需要的高端操作。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智能化生产系统无论如何复杂,它也只能生产常规产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往往要在此基础上生产特种加工的产品,而这种产品很可能是无法完全用智能化设备进行加工的,必须人工操作,但它的操作会非常复杂,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
4、生产服务一体化。尽管服务是企业的根本使命,但在传统制造企业中,就个体员工而言,服务与生产是相互分离的,服务属于销售或售后服务人员的工作范围,车间内的从业人员只是按标准生产产品,往往眼里只有“物”,没有“人”。这是由于在传统制造企业中,缺乏把生产与客户连通起来的技术和理念,智能制造则将完全改变这一状况。智能制造的目标是把生产线与库存、产品和客户全部连通起来,构成一个大系统,包括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务四大主题。在这种制造系统中,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生产者将直接面向客户进行生产,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生产者必须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以及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的理念。
(二)智能制造人才技能分析。智能制造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多拥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即更多具备通用性、专业性、融合性技能的人才。
1、通用性技能。智能制造将会改变从业人员原有的工作范式,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能动性、灵活性、协作性等通用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1)专业性技能。智能机器人可替代部分“低技能”劳动力,但智能化生产线和大数据系统的指挥、操作和运营需要更具专业能力的从业人员弥补机器的不足。从业人员需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构建真实的工业系统,以应对自动化系统故障。
(2)能动性技能。智能制造工作内容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兼具多种工作技能,以能动性地应变复杂性的工作要求。
(3)灵活性技能。智能制造要求能够迅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其生产适应能力。新形式的协作工厂让虚拟工作和移动工作成为现实,多模式、用户友好界面的智能辅助系统将协助从业者的工作。这些都可以帮助从业者实现更灵活的操作方式。
(4)协作性技能。一方面是“人人协作”,不同职业之间的分工运行模式将逐渐被合作模式所取代。智能制造将制造各个环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同的职业分工将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是“人机协作”,在智能工厂里,人、机器和资源如同在一个社交网络里一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重塑传统制造模式下人与设备之间的机械关系。
2、专业性技能。当前,制造企业包括很多专家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即企业无法明确需求,对自身的流程、内部业务关系无法理清,“专业性技能”的缺乏影响了智能制造工作推进的进程。
(1)精益化技能。精益生产本身提出了量化基础,而数字化车间的根基是可量化的被测对象。数学建模的控制过程、可量化的信息模型,都是依赖于精益提供基础数据源,精益缺乏的情况下也就会失去“数字化”的根基。
(2)信息化技能。很多精益生产基础很好的企业,同样困惑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因为,在传统的制造业里,也有所谓的“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这些CIO可能是IT出身,但是对于如何将底层数据、智能分析进行融合,由于缺乏对工艺对象的了解,使得具备智能制造意义下信息化技能的人才极其缺乏。
(3)自动化技能。自动化衔接了机器控制与数据采集,但是自动化在向更为智能的机器开发时,需要基于PLCopen的标准化编程、OPC UA、机器人应用与集成系统的规划与开发等技术人才。随着机器的智能性、集成性的提高,对于自动化本身的人才需求也与以往更加不同,对于软件工程的能力,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与进度控制这些综合能力的要求较之以往更高。
3、融合性技能。技术的融合,包括OICT(Operational、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的缩写)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但是规划与设计的全局性人才是缺乏的,这类人才需要具有统筹运作与规划的技能。
(1)项目规划技能。这项技能要求懂得精益生产,了解生产过程与工艺,能够将信息通过组织分类来设定企业的制造目标,并能够统筹自动化、信息化与通信规划流程、制定执行路线图,推动项目的进度并持续推进设计的改善。
(2)资源整合技能。整合技能包括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外部力量的协调,类似于一个中央节点来协调各方,对各方设定目标、提出需求,并定义标准接口,设计流程与检查,以及进行阶段性的目标监视。
(3)结构化思维与思维完整性技能。与所有的创新一样,智能制造的创新也不是大脑灵光一现的结果。创新需要系统性的思维,需要在一个问题中能够按照逻辑顺序将可能潜藏的问题进行结构化的规划,包括对问题的结构化思考、策略性思考,而这需要具备标准化、模块化思想,以及完整性思考的能力。
三、智能制造人才困境与发展建议
根据教育部官网2012~2014年统计数据测算,2014年度,我国十大重点制造领域年度人才总缺口粗略估计在50万人左右。其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大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共计25.5万人左右。(图2)
《世界经理人》杂志2015年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现状报告》显示,有近三成被访企业认为,使用智能设备生产的最大难题是人才,越来越多企业面临“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人社部的劳动力市场供需数据亦能说明我国技工的紧缺现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1.5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更是达到2∶1以上的水平。
目前,智能制造人才除了在盗可洗嬖诰薮笕笨冢在技能上亦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以机器人行业为例,2013年我国就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6万台,2015年6.42万台,但多以三轴、四轴低端机器人为主,五轴、六轴等高端机器人较少,且关键零部件,如控制器、减速机、伺服电机等主要依靠进口。
人才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智能制造的推进与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缺乏能促进职业能力持续积累的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制造所需要的高度复合型人才的供给,需要一种能促进职业能力持续积累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完备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一批本科院校能顺利向技术应用型转换,我们还将拥有规模较大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时,专业学位教育随着多元化学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强。但问题是,各个阶段的职业教育相互割裂,其关系更多的只是学制关联,而非课程关联。虽然许多省市推出了中高职衔接甚至是中本衔接项目,但这种衔接也更多地只是为了解决职业院校的招生问题,它们往往只是在现有课程框架下对课程体系做些整合,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并没有系统探索这种框架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
(二)缺乏基于职业能力开发的课程体系与组织方法。任何人才的培养最终都要依托课程设置。当前,既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仍以应用系统的学科知识架构为主,且专业区分过于细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相对缺乏,造成懂信息化的不懂智能化,懂智能化的又不懂制造技术等,因而跟不上智能制造实践的发展需求。职业能力课程标准体系是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只有设计直接针对基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才能保障智能制造意义上的人才供给。这就涉及到基于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开发及课程组织问题,这也是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环节,如果缺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智能制造职业能力的培养就只能停留在概念或理想阶段。
(三)缺乏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工艺传承模式。目前,智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日本和美国。美国的制造业主要靠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作支撑,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则主要靠精湛的工艺与工艺创新作支撑。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短期内期望通过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来提升竞争力不太现实,较为可靠的路径是工艺层面的突破。无论德国还是日本,之所以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工匠,能在工艺领域有重大创新,关键在于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都有着企业的成功介入,而且这种介入不是表层的校企合作,而是有着企业内稳定的师徒关系作保障。正是这种师徒关系,使其技术技能人才能获得大量企业技术专家的支持,并通过师徒传承持续地在某技术领域进行钻研,最终取得突破。目前,我国院校职业教育只能教给学生普通的技术知识,这种技术知识对于维持处于粗放型阶段的企业运行是可行的,但对定位于高技术的企业来说就远远不够了,对于从事智能制造的企业来说更显无力。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深化“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体系。智能制造对人才的专业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日趋复杂和精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无扎实的专业知识则无法满足岗位需要。为提高专业能力,需要加大专业训练的强度,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在大学阶段就强化学生在校项目经验以及企业实习经历。除了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或通用能力也很重要。通用能力如沟通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等,至为关键。优秀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也是人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社会软技能培训提供了一个通用能力培养的范例。除了在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中分别设置有两学期和一学期的软技能模块,该系还成立了社会能力与管理培训中心、关键能力中心等专门的机构,并开设超越工程学科本身的职业技能主题工作坊。社会能力和管理培训中心的目标是增加本系学生除工程学科之外的各种技能。该中心的教学主题覆盖了社交途径、问题方法和管理培训等方面,具体包括团队和项目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肢体语言和领导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关键能力中心通过塑造高水平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以及所需要的其他能力资质,并充分满足以服务和效率为导向的社会需要。
(二)开发“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适应智能制造职业能力开发的课程体系,必须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理,找到适合职业能力开发与课程框架的正确方法,否则很容易滑入偏向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体系中,从而培养不出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应当朝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工作系统分析。这种方法不是把个体要执行的局部任务作为分析单元,而是把个体要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作为分析单元,从而避免因任务的片段化而无法获得整体能力的问题;二是职业能力研究。智能制造系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深层多样的,要开发出这种反映个体工作实际的能力标准,有必要在工作系统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辅以职业能力研究。这种职业能力研究还应当建立在工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挖掘智能制造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深度介入,这需要在一贯制培养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法。现代学徒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解决社会青年的就业问题;(2)培养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通过师徒之间技术的传承与长期积累实现技术创新。学校职业教育尽管存在许多优势,但它也只能让学生获得基础性的技术知识,无法让学生获得精深的技术知识,技术精湛并能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现代学徒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以智能制造榇表的新科技革命在有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对人才技能的培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从业人员将扮演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等多个角色,不仅需要懂得管理、研发与创新,还需要熟悉机械、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不仅需要承担起智能设备的设计、安装、改装、保养工作,还需要对相关信息物理系统、新型网络组件进行维护,并对生产设备模式、框架结构、规章条款、研发设计进行不断优化,这些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技能性要求。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并采取果断行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
[2]朱剑英.智能制造的意义、技术与实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3.
篇6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低移;成因;思考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低移化现象
(一)高职会计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低于职场期望
随着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的岗位在不断减少。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方法、JIT(适时生产)方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大量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会计的重点从核算转向动态管理,管理观念从关注企业到关注供应链,管理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价值最大化,管理对象从有形要素转向无形要素,管理模式从层级式转向业务协同集中式,效益模式从规模、质量型转向速度型,筹资方式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型,财务管理从事后转向实时,风险管理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并日益受到关注,战略财务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会计目标从提供有用信息发展到决策有用性,发展方向呈现出综合化、边缘化趋势,知识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非财务信息、未来信息、公允价值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企业理财文化等已经成为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管理等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才能胜任新形式下财务工作的需要。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各国企业要从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模式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必然要对对方的财务状况作充分了解。职场期望复合型的会计通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显得笼统而模糊,低于职场期望。
(二)实践教学局限于专业方面,技能培养内容落后
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法,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其主要内容就是会计技能训练。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具有社会性,在生理、智力、文化背景、才能、志趣诸方面存在差异,有各自的情感世界,与周围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教育活动做出参与或回避的选择,能够对教育影响进行评价,然后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取舍,学生在获得判断能力后对教育影响的挑选愈来愈明显,能对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进行适应与改造。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注重课程实践、创作实践、项目实践、行业实践等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却缺少社会意识、人文思想、情感体验和价值导向方面的实践教学。
传统的会计技能与网络会计下的技能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核算手段、账务处理流程差不多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会计下的会计应用软件来处理。网络会计利用了一系列网络技术建立会计主体管理信息系统,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其结果是会计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如网上银行、电子票据等,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主要由会计软件来完成。它使会计信息提供更及时、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会计业务分布式处理、计算机资源共享、管理结构扁平化等。但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脆弱性,网络空间有自身的弱点,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程序设计缺陷、硬件损坏、系统故障乃至崩溃等时时危及网络会计的安全。会计的技能主要表现会计应用软件的运用、会计数据输入与处理控制、计算机系统管理与容错处理、会计信息安全管理与保密、会计网络系统基本故障排除方法与基本维护等等方面的会计信息网络处理能力。现实情况是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技能训练内容多停留在诸于手工记账、编制凭证等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技能方面。
(三)评价内容单一,缺乏专业能力评价方面以外的评价机制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是信息的沟通,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和观点的交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关联者、经营者和政府经济管理者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或从各自的目的和利益出发,关注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与财政、税务、银行、物价、工商、审计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联系以得到他们的指导和支持;如何协调财务部门与所有者、债权人、关联者、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关系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这种能力就是资源构建能力。资源构建能力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不同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在拥有同等知识的条件下,贡献大小取决于品德,有无贡献取决于品德。品德高尚的人对人性进行严肃、深沉的反思,会更努力、更有效地去习得知识,并让其知识以最佳方式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反之,品德较差的主导价值观念失落、终极价值迷失,会妨碍其知识发挥出效益,甚至可能会危害社会。道德理性对现实世界的价值把握,最终都要落脚于、效应于自身理想价值的实现,最终要归于发现和找到完善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方式,要落实于实践活动中,因此,道德理性是一种价值取向能力,是道德的判断与道德的实践能力。
沟通创造价值,以尊重他人和聆听艺术为前提的、反应出人的情商高低的沟通能力,是开放型社会人才的能力标志之一。须经过“知、情、意、行”,通过“情”和“意”的作用、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才能达到的、以独立人格与敢于担当责任为标志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能力是价值多元化社会中人才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质量控制体系中,我们看不到多少专业评价方面以外的关于沟通能力为核心的资源构建能力、以独立人格与敢于担当责任为标志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能力方面之内容。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低移原因的分析
(一)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重叠,专业搏弈的基础不对等
人才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专业教育质量是院校教育质量的基础,院校所设各专业教育质量的总合就是院校的教育质量。从教育分工和教育特色的角度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教之间在专业上应该是分工和互补的,事实上,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却存在重叠现象,文科类专业例如法律、国际贸易、会计等等诸多专业。随着现代职业劳动界限的超越,各种专业知识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密切,在更高程度上又走向综合,在重叠专业上,由于在入学基础、学制等方面搏弈基础不对等,高职学生的知识在广博性、深度性、复合性、系统性等方面是无法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学生相比的,其教育质量也就自然不能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提并论了。
(二)整个高职教育出现低移化现象
表面上看,社会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与发展,职业中的能力要求却在更高的层次上走向综合。从职场期望可知,会计职业亦不例外。对于会计这样的非纯应用技术类专业,人为地割裂并刻意突出技能问题,致使高职教育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一种倾向:不断的丧失自身特色而被泛化成中职教育或技能培训机构。尽管有很多人批评高考制度,但目前却无法找到一种可以替代它的选拔方式,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来说是会学习、善于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目前高职学生入学的学习基础严格来说是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要求的。我们必须承认,在入学标准、课程与教学内容、人才质量与规格、评价标准等等方面,高职教育实际上出现了低移化现象。
(三)高职会计专业设置出现越来越窄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所创造并能提供给个人的工作岗位愈来愈多,人们工作的流动性和工种的可变性要求日显突出,人们的工作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个既定的岗位上,工作岗位的边界在不断的变化,工作永远存在创新的机会,现代人工作上追求的是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学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界中,需要的是转换的能力和适应的普遍性,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职业是高职专业设置的重要因素,但不可能是唯一因素,甚至,职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有相应的专业。职业的多样性、多变性,高职是不可能或者说无法一应俱全地根据每一种职业设置专业并进行教育的,对与高等教育重叠的传统专业来说,这个问题尤其重要。事实上,高职在这些专业设置上有越来越窄化的趋势,例如将会计专业细分为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方向,本身就存在局限性。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低移引起的反思
(一)树立教育链观念,初等教育改革中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参与并给予指导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以供需关系连接在一起,以一种或者几种资源为依托,通过若干个业务单元层次,连续向下游业务单元转移,共同完成一项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或者服务。产业链一般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学校教育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教育链。从教育链的角度看,初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间具有传导性。当我们批评高职教育质量问题时,应当看到,高职教育的低移与初等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弊端是密不可分的。根据产业链竞争理论,在初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中教育改革中,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有话语权、应当参与并给予指导。
(二)尽量减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上的重叠设置现象
一般来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当我们承认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时,我们又给了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内涵: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错位”经营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反映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上,而人才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所以专业特色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和实际所在,是高职教育特色的立足点。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错位”应该主要体现在专业上:不同类型的办学形式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是没有过多重叠现象。不同类型高校专业设置上的过多重叠不但影响就业,且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作为独立法人的学校个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专业设置上本身具有短视性。教育是一项国家战略,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部门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上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在素质教育观下探索与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习惯于通过某种“热潮”或“运动”来推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的深入和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曾几何时,“订单式教育”风靡职业教育界,使我们相信,订单式教育似乎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唯一。不否认订单式教育的重要意义,但订单式教育只是众多职业教育方法中的浪花一朵,却决不是职业教育的万能工具。高等教育几经演变容纳了科学,也容纳了技术,而向学生提供的是优良环境,是文化,是养料,是智慧。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仅只包括专业内容,应当容纳社会意识、人文思想、情感体验和价值导向等。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人力获得综合协调发展,或整体和谐发展(或开发),不仅仅是技能或技术的教育,教给学生更多的应当是学习的方法、学会尊重、学会独立人格,培养职业思维和提升道德情操。在教学理念上,我们要树立“大教育”思想,坚持智力发展与心力发展协调、操作训练与思维训练协调、收敛思维发展与发散思维发展协调、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就业指导协调、“专”与“通”相协调的原则,探索与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四)按专业类别构建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学校是社会上各种冲突的价值观念的中心。“大学致力于知、情、智之陶冶者也,以言知,则有博约之原则在;以言情,则有裁节之原则在;以言志,则有持养之原则在”。如何按专业类别来构建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我们缺少反思,显得浮躁有余、冷静不足。目前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突破课堂的限制,效果评估指标也有欠缺,能够评价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能力、资源构建能力的个体内差异评价和另类评价等方法,因现行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过于笼统而采用少。按专业类别构建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孙俊三. 教育原理[M].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楚廷. 大学教学学[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4、何继善、陈虹. 管理科学: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篇7
[关键词]关联规则 教学评价 数据挖掘
一、引言
数据挖掘是当前人工智能数据库和信息决策研究的热门领域[1-2],即从海量数据中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挖掘出有用的规律,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研究、开发和应用领域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用于确定数据集中不同领域或属性之间的联系,找出可信的、有价值的多个域之间的依赖关系。对当前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大致包括:定义业务对象,即在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的指导下,明确实际业务的要求、数据的需要、目标的要求以及算法的需要;数据准备,即对数据进行选择、预处理和转换;数据挖掘,即用适当的挖掘算法找出隐藏于数据内部的容易理解、预测性的知识和规则;结果评估,即采用可视化技术对模式进行评估,剔除冗余或无关的模式,多次调整,使效果达到最佳;最后进行分析决策。
二、关联规则的基本模型
关联规则反映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4-5]。如果两个或者多个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那么,其中一个事物就能够通过其他事物预测到。
(1)设I={i1,i2,…,im}为所有项目的集合,D为事务数据库,事务T是一个项目子集(T?哿I)。每一个事务具有唯一的事务标识TID。设A是一个由项目构成的集合,称为项集。事务T包含项集A,当且仅当A?哿T。如果项集A中包含k个项目,则称其为k项集。项集A在事务数据库D中出现的次数占D中总事务的百分比叫做项集的支持度。如果项集的支持度超过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就称该项集是频繁项集(或大项集)。
(2)关联规则是形如X?圯Y的逻辑蕴含式,其中X?奂I,Y?奂I,且X∩Y=?覫。如果事务数据库D中有s%的事务包含X∪Y,则称关联规则X?圯Y的支持度为s%,实际上,支持度是一个概率值。若项集X的支持度记为support(X),规则的信任度为support(X∪Y)/support(X)。这是一个条件概率P(Y|X)。即:
support(X?圯Y)=P(X∪)
confidence(X?圯Y)=P(Y|X)
(3)查找所有的规则 X&Y?圯Z具有最小支持度和可信度。
> 支持度,s,一次交易中包含{X、Y、Z}的可能性。
> 可信度,c,包含{X、Y}的交易中也包含Z的条件概率。
三、关联规则的应用
(1)关联规则在学校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1.选取数据。为了能发现教师本身的素质与教学评价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提取可能与评估结果相关的数据,如教师的工号、职称、学历、年龄、教龄、教师的评价结果,建立数据挖掘库。
2.预处理数据。由于选取的数据中可能包含噪声、缺失值、无效数据等,所以必须先清理。
3.数据转换。由于要挖掘的数据来自于不同的数据库如教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 。其信息的表示方式可能各不相同,如编码、属性、属性度量等不一致,所以在这些数据进入数据挖掘库时需要进行转换。同时,如果采用的是Apriori算法,还要将关系表转换为相应的事务库。
4.数据挖掘。利用一种数据挖掘工具。如SQLServer2005的数据挖掘功能,可完成对数据的挖掘。
(2)关联规则在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学校中的课程设置是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即先基础后专业,但由于受到学校教学条件、师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课程设置仍然存在相关课程的前趋后继关系不清专业课程划分不合理等许多问题。那么如何合理地设置每个专业每个学期的课程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利用关联规则分析的挖掘技术,我们可以从教学管理系统中选取各专业历届学生选课的数据 课程成绩、授课教师、学生信息等相关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和转换后通过专门的数据挖掘工具挖掘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找到影响学生成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设置做出合理安排除此之外,关联规则分析还可应用在学生成绩预测学生生源分布、课程相关性、学生就业核心因素、心理问题等方面。
四、结论
关于关联规则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把现有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与教学评价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是高校信息系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从评教信息数据库中挖掘得出教师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因素和教学效果间的内在联系,使关联规则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朝庄.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05,(35).
[3]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口腔医学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学徒制是推动行业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文件精神,2018年我校与深圳市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采用现代学徒制共同培养能满足现代口腔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专业背景与发展现状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培养口腔修复体设计、制作、销售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将促使口腔行业持续增长。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义齿加工企业2,771个,其中800家坐落华南区,每年口腔技术人才缺口巨大。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时间短,受到传统医学类专业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影响,一直沿用医学教育的模式,先基础再专业,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以行动体系为主的实践教学。加之对行业调研不够,教学内容依然是以传统工艺的教学为主,更新缓慢,随着3D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口腔医疗行业,传统的口腔工艺技术正在被逐步淘汰,拥有数字化口腔技术的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受学生欢迎。但是以往教学数字化设计领域的课程没有开设,这种课程体系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就业岗位。根据调研很多高职校对该专业定位不清晰,导致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不高。[2]
2实践探索与成效
2.1构建校企交替“四段式”学徒培养方案
学院与合作企业根据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与校企学徒制培养计划方案,探索建立“双元育人、工学交替”的口腔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依据口腔产业链的就业岗位群,认真梳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要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形成了由基础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三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经过调研、研讨和分析,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解为固定修复体制作能力、活动修复体制作能力、全口义齿制作能力及口腔数字化CAD设计能力等四大核心职业能力,按照这个能力进阶规律,校企交替教学,在企业形成“识岗—摸岗—轮岗—顶岗”四段式学徒培养方案(见图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第一学年进行基础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在校内由专任教师完成,在此阶段需到企业进行识岗认知;第二学年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及拓展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由校企共同完成,共同建立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大部分课程在校内仿真实训中心进行,小部分核心技能到企业进行摸岗训练学习;拓展能力培养课程在校内完成,部分课程由专任教师开展,部分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独立完成;第三学年主要进行拓展能力及顶岗能力培养,在此阶段有2个月学习在校内完成,7个月完全在企业完成,企业主要负责学生轮岗学习与顶岗学习,在轮岗学习后,根据学徒的个人意愿及企业考核情况,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选择定岗岗位,开展为期6个月的真实岗位训练,在此期间,企业安排企业师傅对学徒进行一对一指导。
2.2打造“双导师”教学团队
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有两个主体来承担对学生的培养:职业院校的教师和企业师傅。[3]与合作企业签订《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有系统、有计划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学习;与企业深度合作,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校内配备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时配备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校企联系教师。校外企业教师进校试讲,根据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以及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组织实施的能力。合作企业拥有自己的内训师培训团队,同时聘请德国、美国技术导师入驻公司为技术顾问。对学徒制订单班实习人员有系统的培训方案,形成四级人员负责架构,有严格的导师选拔制度。企业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包括校内授课兼职教师、识岗导师、摸岗导师、轮岗导师、定岗师傅(负责人)。
2.3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
设立产学研用指导委员会,每年对本专业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回访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与专业教师研讨行业动态、办学方向、社会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以及教学方案和标准讨论等,定期修订专业与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对教学过程全程监督,企业导师的授课内容也纳入学校教学综合管理的制度框架。对于教学质量全程监控,在校学习课程的教学质量评测与控制,按照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执行。在企研习课程的教学质量评测与反馈机制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分别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并适时进行意见反馈,保障在企研习课程的教学质量。
2.4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1)招生与招工:学校制定招生计划,做好招生宣传,先招生再招工(即学校先行招生,企业在学生入学半年后,选择有意愿的学生组成“家鸿班”学员,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学校负责制定学生自愿分流同意书和家长告知同意书,企业与“家鸿班”学员签订学员协议。对“家鸿班”学徒企业顶岗期间不低于2500.00/月/人。(2)学生教育管理:对于学徒管理,执行学校管理为主、企业管理为辅,学校全程管理、企业分段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学校方面,设立学生工作处、班级学业导师(校企双导师)、辅导员、实习带教老师等,依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指导等方面管理。在企研习期间,合作企业制定《校企学徒制培养计划方案》,确定学徒培养项目总负责人、助理、项目小组成员、培训师四级架构,负责学生岗前培训、定岗轮转、技能培养、职业规划、学徒考核及培训流程监督跟踪等。
2.5形成学徒培养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学校成立试点工作委员会,保障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并给予经费支持。对人事制度考核与评聘进行改革,将专任教师下企业学习作为考核合格必须要求,将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涵盖到职称评聘的业绩条件中,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及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学校为合作企业申报深圳市校外公共实训基地,获政府配套设备购买经费,采购设备用于企业内学徒顶岗学习。企业制定《校企学徒制培养计划方案》,构建四级框架,对导师的遴选及待遇做出明确说明,保障及激励企业导师及学徒。对学徒制定了相应的顶岗实习薪酬配套。
3存在问题与建议
3.1招生方式上难有突破
学徒制的招生一般有三种形式:先招生后招工,先招工后招生,招生招工一体化。目前我院采取先招生后招工方式,它的优点是不影响院校正常招生秩序,学生有充分选择权,可以在了解企业和今后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做出决定,缺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学校录取的学生,不能够完全符合企业的用工需要;二是合作企业今后的工作岗位、薪酬待遇等与学生职业期待有差距,学生不愿选择合作企业。[4]如果采用先招工后招生或者招生招工一体化方式,这时企业的自主性就更高,学徒对企业的忠诚度更好,但是对于通过高考入校的普高毕业生,其生源的户籍与学籍情况就会成为制约的瓶颈。所以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如果从社会生源进行招生,尤其是已工作的员工会更有吸引力。盲目性的学徒培养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国际上,美国的学徒制在按照行业需求总体布局的框架下,直接将岗位空缺与学徒岗位设置捆绑,解决企业岗位招工困难的同时也缓解了失业或无业人员的就业、教育和技能提升问题。[5]在英国政府2015年推出的学位学徒制,其选择的学位学徒首先是有雇佣合同的企业雇员。[6]
篇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
的巨大变化 ,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 ,已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都越来越把信息技术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他们的一些经验和措施无疑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本文试以美国为例 ,介绍其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探讨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 ,从 60年代中期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就以幼儿
园儿童为实验对象 ,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实验。进入 90年代美国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小学电脑教育要求小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功能和计算技术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能简单操作"。中学是"电脑科学"的学习阶段 ,内容包括计算机程序、算法、数据结构、数据提取等。近年来 ,美国的小学陆续开设了键盘操作课程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美国大多数小学的键盘培训是作为一种短期的单科技术训练。如有些学校只是打算让孩子们初步熟悉键盘 ,鼓励用双手操作键盘 ,手指放在正确的键位以及用拇指按空格键等;而有些学校则有较高标准 ,尽量要求孩子们熟练打字 ,为今后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目前,信息技术课在美国中学已普遍开设,该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①运用模拟、实验进行高层次知识技能的教学;②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和教学;③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应用它处理各种教育信息;④通过计算机程序的编写与设计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⑤运用计算机加强个别化教学 ,落实教育机会均等原则;⑥运用计算机加速完成班级、学校以及各教育行政机构信息的搜集与共享;⑦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新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美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意识。它包括资料处理 与应用 ,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信息资源 (文本、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 )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和工具;信息技术系统概论---从含计算机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的软件、硬件介绍起 ,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系统组成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的组成和功能有所了解 ,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人工智能概论---使学生认识人工智能的意义及其应用 ,并介绍自动化系统、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等。②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编写程序 ,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完成一定的任务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
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在促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即指
出 ,把信息和技术革新带入美国的每间教室 ,应是政府首当其冲的一项任务。1996年克林顿 提出了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行动纲领。这份纲领的核心内容是:到 2000年,全美国的每个学校、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 ,每个孩子都能在 2 1世纪的技术科学方面受到先进完备的教育。其具体目标有四项:①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 ;②每间教室、每个图书馆都与因特网联通;③大力开发优秀教育课程软件 ;④鼓励愿意使用和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戈尔副总统也提出倡议 ,要使美国的"特许学校" (EmpowermenT School)---全国 15个情况不同的贫困城镇和乡村社区的所有学校与国际互联网接通。1997 年克林顿总统在国会发表再任演说时又提出了"1 2岁孩子能联机上网接受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目标 ,希望"到2000年使网络联结所有的教室和图书馆"。为实现这些目标 ,国会在五年内将提供20亿美元的特别拨款。 1 998年克林顿总统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强调 :"我们再也不能允许任何一个中学生在其毕业时 ,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新技术来学习。"他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应做到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网络建设最为发达的国家。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
计中心 2000年2月公布的一份统计摘要报告, 1999学年初(秋) ,几乎所有公立中小学校均已接入国际互联网。 1994年至 1999年 ,上网学校比例从 3 5%提高到 95%,美国中小学校全部 上网目标基本实现。几年前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贫困生比例不同的校间差异以及城乡差异 ,现在均已基本消失。另据总统专家顾问分析 ,在中小学校平均 45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最具效率。根据抽样调查, 1999年美国中小学平均约 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平均9名学生拥有一台上网电脑。1996年约 3 / 4的学校选择电话拨号方式上网 ,而最新调查结果表明 , 1999年63%的学校已更新为速度快捷的专线上网方式 ,另有 2 3 %的学校选用包括ISDN、无线连接以及光缆调制解调器等其他方式上网。学校上网的服务与资金支持来源主要是所在学区及政府。据抽样结果 ,约 9/ 1 0的学校接受了所在学区的支持 ,有 72 %的学校接受州及联邦政府专门项目的支持 ,约 1 / 3的学校接受了学生家长或家长所在公司的支持 , 1 / 3的学校接受了工商企业赞助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 , 1 5%的学校依靠收取教师和学生的上网费用来维持 , 5%的学校接受了其他来源的支持。
二
笔者认为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普及得益于以下一些经验和措施 :
(一)制定规划和明确策略
美国政府一直提倡、支持和促进许多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计划项目 ,这些计划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把技术引入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中。例如 ,"远程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持计划"是1994年由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设立的 ,它为地方建设便于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使用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联邦政府的配套资金 (与州、地方和私营部门的资金相配套 )。 1997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基础教育改革计划---《为美国教育行动起来》 ,它强调要让 1 2岁的少年都能联机上网 ,接受多媒体网络化教育。同年4月,克林顿邀请加州大公司总裁、学校教师和家长代表到白宫参加圆桌会议 ,要求他们参与讨论提高全国教育标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等计划。美国联邦教育部制定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 1997年),至今已有 6000多所学校据此计划联通了因特网。美国科学基金会还资助了一个涉及 150多所学校联合进行的教改实验 ,即"全国学校网络试点项目"。1998年芝加哥市开始启动芝加哥大学专家学者帮助本市中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查询等计划。该计划将逐步在 550所公立中学内落实 ,芝加哥大学的专家们正在帮助这些学校建立网络 ,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
联邦教育部在 1998 - 2002年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 :至 2 0 0 1年 ,拥有现代多媒体电脑的比例将提高到每 5个学生有 1台 ;至少 50 %的教师将把高水平的教育技术、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及信息高速公路融入他们的教学课程中 ;在公立学校 ,与信息高速公路联通的教学场所其比例将由 1 996年的 1 4%提高到 1 998年的 2 5%,并且此后将以更高的比例增长 ;至 2 0 0 1年至少60 %的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和学校图书管理员将受到计算机使用及因特网方面的培训 ,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此 ,联邦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例如 ,利用联邦通信委员会"全球服务基金"的折扣规定和"联邦价格优惠日"给学校布网 ,以运用教学技术及与因特网联网 ;鼓励使用网络技术 ,如声讯、传真及电子邮件 ,以促进家庭、社区、教师和学校间的联系 ;通过"技术知识挑战基金"和其它项目向各州及各地区提供财政支持 ,以规划、购买和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其它教育技术;以州和地方标准为指南 ,以有效措施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 ,同私人部门合作,开发有效的、有吸引力的软件及教育资源 ,以此作为学校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转贴于 (二)保证公平而普遍的机会
所有的学生,不论其社会经济地位、民族、种族、性别或地域因素如何 ,都有机会使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交流工具。联邦政府鼓励地方、州、联邦机构及私人部门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 (包括特困学校的学生 )都有机会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TitleI还为在经济上处境不利的学生规定了有关技术的投资。特困学校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将有机会运用相对于其它学校的学生来说同等先进的技术 (包括对残疾学生的辅助技术 )。
联邦政府还支持开发、传播和使用辅技术 ,以保证残疾学生充分参与各个教学项目。这些主要项目包括"国家残疾与康复研究所"的研究和"辅助技术项目"及IDEA的支持。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
1996年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就加强基础教育的教育技术应用向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技术学习的挑战" ,该报告是为支持美国的学校使用技术提供经费而制定的。它向教育委员会或其他地方教育机构领导的地方联合体提供五年年均 1 0 0万美元的资助 ,也包括向其他参与者 (如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人员、电子通信企业、图书馆、博物馆及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资助。该报告特别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专业开发和教育效果的评估。就像其公告所说的:"教育技术挑战资助不是关于技术的 ,而是关于如何利用技术来改善学习的"。它优先考虑那些"为大量处境不利学生服务或最需要教育技术的学生服务"的申请者。就经费预算而言 ,最宏伟的计划是克林顿总统于 1 996年 2月 1 5日提出的"技术普及挑战"(Technology LiteracyChallenge)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提议以 2 0亿美元作为技术普及基金 ,以便推动州、地方和个人达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经费将按在校生人数分配给每个州 ,但私营部门需提供 1 :1的配套资金。这一计划在教育技术的投入上增加了 3 0多倍 ,从 1 993年的 2 3 0万增加到 2 0 0 0年的7.69亿美元。为促使中小学加快与因特网联网的步伐 , 1 997年美国政府计划在五年内拨款20亿美元 ,资助所有的公立学校联网。 1 998年美国政府决定每年拨款 2 . 4亿美元 ,以帮助中学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 ,进一步提升中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学习科学的兴趣与质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美国对中小学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设备、远距离教育等的投入每年增长 1 1 %,从 1 9961 997学年起开始超过对教材、练习册等学校印刷品的投入。
(四)加强教师的技术培训
美国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还加强了教师培训。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的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建议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 3 0 %用于师资培训 ,不少中小学也采取了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来培训教师。根据新的教学标准 ,联邦教育部还通过诸如艾森豪威尔教师进修计划、技术知识挑战基金、明星学校、双语教育、职业教育、TitleI等联邦项目以及同"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 ,来支持教师培训工作。通过与各州、各地区及各私人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创造新的激励措施和方法 ,提供技术性援助 ,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运用技术。例如 ,联邦教育部的地区技术合作计划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通过专业开发、技术帮助和信息传播等各种形式来使用技术。教育信息资源中心 (ERIC)的服务提供课程计划样本、与教育改革有关的信息和解答教师通过电子信箱提出的问题 ,它对帮助教育工作者把技术融合进课程中也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最近美国一些州相继颁发了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如加利福尼亚州 2 0 0 0年 9月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一、二级水平技术证书和三级导师水平与管理水平证书标准》 ,其最大特点是教育技术水平成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标准之一。其中一级技术证书为个人水平 ,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能够:①使用计算机及提高相关软件个人产出率;②通过因特网收集信息 ,开展研究;③操作一些普通的媒体显示设备。技术证书二级为教学等级 ,其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在下列情况中应用教育技术技能:①规定课程对提高更广泛的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实际意义与价值;②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的能力;③运用技术更有效地迎合单个学生的需要。得克萨斯州与加州一样,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增加了教育技术的内容 ,并明确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必须通过最基本的计算机水平考试。
(五)重视企业参与
美国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学校网络建设中,十分重视企业参与。 1995年进行的一次全美500家大型企业董事长的问卷调查表明,董事长们都强调美国要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技术以及微机诸方面的能力。 1996年1月23日,克林顿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了《总统的教育技术倡议》。该倡议的特点是 ,广泛依靠私营企业和非赢利机构来帮助美国中小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例如 ,白宫把它对倡议的支持责任完全委托给了一个称作"技术队"的私营机构。该机构通过一个全国各社区的志愿者网络来协调对全国学校提供技术援助。总统和副总统也会见了许多商界首领 ,争取他们对教育技术工作的支持,他们还亲自参加了"96网络日"。这是一个"高技术收集库"活动 ,大约 2 0 0家私人公司和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帮助加利福尼亚州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与国际互联网联通。这类自愿组织的机构及其活动在把技术引进全美的学校教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通过直接捐助能建立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还能唤起公众对美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技术及其它问题的注意。
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最近我国提出了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性发展的宏伟目标:从 2 0 0 1年起,我国将用 5到 1 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笔者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必将大大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参考资料
篇10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教育;信息化教学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克雷明劳伦斯在1976年提出的,将教育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研究教育中各个组成因素之间生态关系的学科[1]。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其中,宏观的教育生态学主要研究教育发展方向、教学体系构建、教育功能、教育的交互性等问题。宏观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框架中,先需要研究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再分析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资金、信息技术等输入,通过一定的转换过程弹性调控,从而获取人才和教学成果的输出值。而微观的教育生态学主要集中在学校和课堂内部,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如教室、教学设备、座位分布等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并分析如何设置课程目标、构建课堂评价体系、优化师生关系和亲属关系等。教育生态学认为,在教学生态系统中,包含了社会、学校、教材、教学设施、信息化设备、教师、教室、学生、师生关系等多种教学因素。每个教学因素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构成了动态平衡。而如果其中某一个教学因素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他教学因素也会随之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教学生态失衡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此外,教育生态学具有以下几种基本规律:第一,迁移与潜移率规律。从宏观的角度,教育中政府拨款、学校融资可以体现为径流。而从微观的角度,通过金融机构将资金转入到各个学校、院系、专业、个人中,则可以体现为潜流。第二,富集与降衰率规律。学校为了自身发展,通过多个渠道获取教育资金,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属于一种富集过程。一般而言,学校获取的教育资金越多,学校的发展水平越高。而如果教育资金富足到一定程度,则容易产生资金浪费问题。因此,学校的教育资金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限度内,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教育生态平衡与失衡规律。在自然界中,某种生态组成部分受到破坏或过度生长,会影响到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生态失衡问题。而在教育生态学中,保证各项教学因素的生态平衡,也是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由于部分生态失衡问题呈现出隐性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很难体现出来,这也就使教师保持教育生态平衡具有较大的困难。第四,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规律。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存在于每个角落。良性的竞争有利于竞争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形成协同进化模型。第五,良性循环规律。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包含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博硕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子系统,受教育人群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还有社会中各种有学习需求的人群。在教育系统中,只有构建了良好的人才、能量和物资循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学中包含了以下几种基本原理:首先,是花盆效应,受到过多溺爱的学生会失去个体和群体生存能力,离开父母、学校的庇护就如同花朵离开花盆,其适应能力较差;其次,是限制因子定律,主要是指教学中能量与信息会对教学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摆脱了限制因子的制约,才能更好促进教育生态环境的提升;再次,是教育生态链法则,在不同的阶段,英语信息化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现状
1.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主体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使用互联网中海量的教学资源。但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非所有教学资源都符合学生的需求,甚至存在部分有害的信息资源。因此,需要通过英语信息化建设,有效筛选并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然而,英语信息化建设水平会受到如城市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后。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而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打破,但部分地区学校仍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没有与信息化进行深入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但教学模式并没有随之进行调整,这也就导致了英语信息化教学产生生态失衡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英语信息化教学质量。
2.英语信息化课堂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大多数学校都集中在中小型城市,学校的建设资金相对匮乏,信息化建设水平与一线城市的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部分学校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开放程度较低,对于信息化教学持保守态度,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大多数学校还存在师资力量紧张的问题,一名教师往往需要承担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学生的教学工作,即使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也会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过大,难以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进度缓慢,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听不懂所讲解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经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高度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而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二三线城市,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一线城市教师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教师存在信息化教学素养偏低的问题,导致英语信息化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根据生态学规律,某一种群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制,保证教师能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实现双方的信息及能量交互。这种交互过程能影响到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从而改变英语学习态度,提升英语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学评价是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一段时间内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目前,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听力、口语、作文、阅读、翻译等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但对于部分中小型城市的学校而言,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较低,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的项目偏重学生的听力和解题能力,忽略了英语的人文性特点。同时,英语教学质量评价脱离实际,没有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问题,即使具有较强的英语解题能力,也很难利用英语知识流畅进行英语交流,体现出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生态失衡问题。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英语信息化教学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如果某一个或几个教学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会导致其他教学因素产生连锁反应,如果教师不能有效调整其他教学因素,使之与英语信息化教学相协调,会导致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失衡,英语教学水平下降。因此,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需要结合教育生态学理论,深入探讨不同教学因素之间的联系,构建教学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提升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的目的。
1.英语信息化教学主体建设
在英语信息环境教学实践中可知,人是影响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不足[2]。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建设资金不足,难以花费大量资金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导致高水平的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具有较大难度。因此,英语信息化教学主体建设应主要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英语信息化教学有效缓解了城市之间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也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中海量教学资源,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广泛利用学校建设的教育资源库、教案库、微课教育、慕课教育等资源,学习到更多英语知识,拓展自身知识面。还要建立平台教学资源库,利用教育大数据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得到更准确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达到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提升英语信息化教育水平的目的。而学生则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云存储平台,搜集、整理和存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学习资料库,系统地整理自身知识框架。同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建立学习社群,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获取学习成就感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2.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机制建设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传统教育模式得到革新,构成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循环。但由于部分学校的建设资金有限,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导致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导致。因此,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利用互联网中海量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学习模式,提出统一的问题供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阐述分组讨论结果。而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答疑和总结,能够有效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渠道,建立以探究模式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转变。此外,在教师答疑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还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增进师生感情,在遵循教育生态学耐受率定律的同时,推动英语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英语信息化教学不应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需要以动态发展的角度,重构英语教学目标,结合市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将提升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同时,要将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提升英语科目的核心竞争力。在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开展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研究性及小组学习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人际交际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实现教育生态学中的能量交换[3]。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英语信息化教学目标与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与城市发展需要相符的高素质人才。将城市经济结构应用到英语信息化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同步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对英语的认知水平,并获得更高的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可以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基于大数据提供的信息资料,实现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的自动化测评,建立评分反馈系统,从而达到英语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目的。这种现代化的教学评价模式,能有效改变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并且这种建设方法对建设资金的要求较低,即使是资金紧缺的学校依然可以使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解题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听力水平进行评测,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将所得结果直观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反馈结果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实现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生态平衡。
- 上一篇: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
- 下一篇:手术室常见病护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