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叶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叶风险分析

篇1

关键词:失独 保险 需求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且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的情况之下,相对于传统形式的多子女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家庭面临更为巨大的“失独风险”。

“失独风险”是指独生子女家庭的唯一子女发生病残、伤害、死亡等事件后,独生子女家庭遭受伤害或利益受损的可能性。

我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计生政策在人口总量控制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同时,也让执行计生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风险:失独。据统计,我国现有失独家庭已超过百万个,并且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

对于个体来说 “失独风险”的发生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性打击和近乎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尤其是,如果子女尚未成年或未婚未育,家庭还要面临着无法传宗接代这样的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让这一群体得到可靠的“失独风险”保障,不仅关系到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后期保障的跟进,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及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失独风险”及保障措施的研究是极其必要且异常紧迫的。

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分为初次调查问卷和补充调查问卷,补充调查问卷的拟定及发放回收均建立在初次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上。

(一)初次调查问卷内容

初次调查问卷共计26题,第一部分为基本调查,第二部分为需求调查。

第一部分以调查人群的基本信息为主,包含年龄,性别,户籍,工作状态及家庭年收入状况等。第二部分需求调查主要针对“失独风险”相关的问题和个人预期等,相关情况包含对失独风险的关注度,主观判定,个人措施等;个人现况及预期包含对子女的角色判定,家庭经济及保障现况,对政府和商业保险的预期等。

(二)补充调查内容

补充调查问卷共计9题,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针对初次调查问卷中不明确的问题的二次调查,第二部分为对需求的细化及补充。

第一部分针对初次问卷调查中的幸福养老及婚姻状况问题,进行了选项再设置并二次调查。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产品的具体内容设定,如缴费方式,补偿方式,保障额度及渠道等。

(三)调查问卷发放及收集情况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进行了初次问卷调查,在云南省、湖北省和黑龙江省共发放8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21份。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进行了补充问卷调查,在以上三个省份发放了9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9份。

三、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分析

年龄分布为20-29岁占15%,30-39岁占28.06%,40-49岁占45.48%,50岁以上占11.29%。其中40-49岁的中年人最多,占比45.48%,其次为30-39岁的人群,两者总占比73.54%,与存在失独风险的群体年龄相符。

户籍所在地为城市的占调查对象的74.35%,所在地为农村的占25.65&。所在地为城市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远高于我国城市户口比例35.7%(2013年数据),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主要是集中于城市,因此数据具有代表性。

仅40.48%的调查对象有准备养老费用,而59.52%的调查对象没有养老费用留存,即便是在岗或者有养老金的情况下,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其实是没有基本的生存保障的。

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10万之间(1-5万占42.58%,6-10万占33.71%),占比76.29%,收入1万元以下的人群占到11.45%,大于失业人群10%的比例,而且通过数据交叉发现,失业人群有一部分为高收入人群,也就意味着,在退休或者在岗状态的人群中,依旧存在家庭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情况,可以说工作和现有退休金也无法为其在面临较大风险时提供保障。

调查对象中有子女的比例占到72.78%,其中抚养独生子的占到52.72%,有独生子的家庭比例占到有子女家庭的72.43%,这种情况更切实的表明独生子女家庭比率之高,失独风险也不仅仅是某一小部分人的事。而且调查对象其中有2.38%的比例是单身(包含离异)抚养独生子,相对于已婚人群而言,其在失独风险不幸出现时是更难以面对及处理,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

(二)调查对象对风险主观态度及意愿数据分析

对养老存在忧虑的调查对象共占41.29%(其中有点担忧占23.87%,很忧虑占17.42%),没有存储养老费用的人占到59.52%,这意味至少有18%的人毫无准备也不忧虑;没主动考虑过的人群占不到13%,也就是说,至少5%的调查对象虽然选择了顺其自然,但其并没有养老准备,也就是没有之后的基础生存保障。

可以认为,个体对象对其之后生存状况无充分理性认知,可用心理学上的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解释,一种对自我现实水平的高估的心理倾向。但风险的客观存在不容置疑,所以如果有外界限定,这种介入反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个体面临失独风险时提供保障。

针对失独后还会不会再生的问题,选择再生的占44.19%,不再生的占55.81%。发生失独后不再生的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问题其实是很严峻的。由于意外或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失独情况,会带来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即便之后要再生一个孩子,但这笔经济负担是无从削减的,以及新生儿也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三)调查对象对风险保障供给预期数据分析

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中,选择只要一次性补偿的对象只占23.70%,选择包含长期性补偿需求的占到76.3%。然而目前政府及保险公司提供的类似服务或产品中,都是以一次性补偿为主要方式。并不是说一次性补偿就不可取,毕竟存在这种需求,但对长期性补偿的需求群体为大多数,重视这一需求势在必行。同时,两者相结合的选项得到最多支持,占43.08%,所以人性化定制设置存在实际的供需缺口,这也是保险产品的必然趋势。

对养老标准的要求,有16.29%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吃饱穿暖这一最低标准,其余83.71%的调查对象的要求是精神物质共存(基本条件下满足部分精神需求占34.51%,物质精神都满足占49.20%),所以在面临失独风险的情况下,需要丰富失独后的保障内容及方式。

91.3%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对失独家庭承担责任很必要(55.65%)或必要(35.65%)。政府如果能够借助有效的运营管理平台(如商业保险公司)介入失独风险管理,则将能够使个体面对失独风险时有更可靠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保证享受失独保险的受众人群基数,这也是能够使失独保险单位保费保障额度最大化的途径之一。

(四)调查对象保障倾向性数据分析

孩子的意义问题中几项比例分布相较其他问题平均得多,最大比例项为“精神安慰’占29.20%,最小项“经济负担”仅为7.26%,其余三项都较为平均,(护理陪伴22.26%,传宗接代22.10%,经济支持16.94%),对照具体数据得知,由于三项被各有侧重,使得统计结果较为平均。在保障及给付方式上,只固定一种方式无法满足不同个体需求,这也是人们对保险定制化的需求体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对于消费者来说,好处不言而喻,这也是usp理论所表述的。

先后两次调查 “护理陪伴”所占比例各占21.94%和22.26%,几乎持平,可以看作有1/5的人群视“护理陪伴”为基本需求。

问卷设置了“幸福养老”这一问题。商业保险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能维持生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个体有一个对生存空间舒适度的选择。所有选项比例均超过55%,尤其是身体健康的需求多达81.77%,在长期补偿方式中要将检查补助(占56.94%)作为一个重点。另外在医疗保障需求中,重大疾病保险需求比例高达71.61%,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需求。

在对保险购买的关注面上,保障程度占到79.03%,位居首列,八成个体在经济条件允许时,意愿购买更能满足保障程度的产品;有55.48%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对产品价格的关注,恰同家庭年均收入5万元以下的比例54.03%相近,可以认为家庭年收入较高者并不特别注重产品价格,并猜想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需要且愿意购买更高价格但保障更完善的产品。

保障期限以子女出生到父母身故选择人数比例最多,占39.46%,其次是从子女出生到父母年满65岁占30.05%,第三位是从子女出生到其年满40岁,占26.76,三项之和为96.27%,遂以这几个选项作为保障期限参考标准,相比于到次子女出生和孙女孙子出生也更便于衡量或实施。

缴费期限的选择中,调查对象的偏好非常显著,分10年缴费以45.58%的比例位居首列,选择分20年缴费(27.23%)和5年缴费(22.80%)的对象之和过半,而选择愿意一次性缴费的调查对象仅有9.86%,所以缴费方式的多元化设置非常必要。

四、总结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巨大,“失独风险”不容忽视。针对这一风险的保障与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失独风险商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势在必行。根据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设计保险产品时应重点关注的用户需求有以下几点:

一是最基本的产品需求是保障重大疾病及意外事故造成的伤残或死亡;

二是在基本需求下,对长期护理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有巨大市场需求及用户预期;

三是保险缴费方式的灵活化和保障期限的长期化(如5年、10年等)而不是短期(1年、一次性)保障;

四是保险补偿方式的多样化和自主选择,不再限于传统的一次性给付,长期性补偿(如月付养老金,护理保险,医疗检查补助等)的需求高达七成以上,同时给付形式也不限于金钱给付,保险公司直接提品(如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购买服务(如长期护理)的兑换形式也为用户所接受;

五是在个体理性认知和风险意识较为匮乏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积极介入其中,对个体更提供更好的“失独风险”保障,同时九成个体也迫切认为政府对这份责任的承担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伟, 米红. 中国失独家庭规模估计及扶助标准探讨[J]. 中国人口科学, 2013(05):2-9

[2]谢勇才, 王茂福. 失独父母特殊医疗困境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15(11).

[3]蒋明珠. 简析商业保险参与失独养老[J]. 消费导刊, 2015(11)

[4]樊敏杰. “一胎化”政策对健康状况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篇2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出现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1]。因此,研究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方法可以使供应链融资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减少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融资方面的的损失,促进中小企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状况,我们对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情况展开了调查和分析。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调查概述与结论

(一)调查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其中包括电子版网上调查和现场采访记录。实际回收334份,但由于部分问卷表达不清晰或填写有误,有效问卷为312份,本调查的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8.0%。调查问卷对被调查对象的从业年限、单位性质、从事工作、和工作职称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制造业占15%,建筑业占8%,批发业占12%,零售业占16%,住宿餐饮业占10%,交通运输业占8%,物流仓储业占14%,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9%,其他占8%。

(二)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的概况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五大风险,即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信用风险的所占比重为43%,操作风险所占比重为25%,法律风险所占比重为15%,运营风险所占比重为12%,道德风险所占比重为5%。信用风险比重较大,达到43%,其次是操作风险,占总体的25%,法律风险、运营风险和道德风险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三)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因素概况

调查问卷中列出了影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几种主要因素,分别是政府因素、金融机构因素、企业自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4%,37%,43%,6%。由此可见,影响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企业自身,其次是金融机构,这两种因素占总体影响因素的80%,政府因素和其他因素只占总体影响因素的20%。

(四)结论

本次调查,我们对辽宁省大连、沈阳、锦州三个城市的企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自身、其他四个因素来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证自身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完善供应链参与者的监管程序和建立市场商品信息收集等可以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三、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因素错综复杂,供应链融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意识普遍薄弱

根据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辽宁省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意识薄弱,供应链呈现出松散的特征,并且边界模糊,中小企业在对供应链成员管理方面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供应商缺乏综合性的评价措施。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对资金的引入没有适当的采取利益激励行为,导致供应链成员对企业存在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对其的信誉感也很难建立。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淡薄和能力有限,致使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停滞不前。

(二)信用体系尚不完整

根据对辽宁省部分中小企业的调查可知,很多中小企业不知道资金管理体系和健全的信用关系的重要性,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用得不到保证。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无法完全的准确了解企供应链的整体情况,只能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去考虑是否要贷款给企业。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就无法根据供应链成员的经营和决策的情况去决定是否贷款给该企业和调整自身的信贷决策,必定会加大资金的使用风险。

(三)供应链整体潜在风险较大

从调查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供应链融资本身存在很大风险的。因为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缺乏抵押与担保和信息透明度低等特征,金融机构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为其提供缩短应收账款、提供担保、延长应收账款期限等帮助,但这也会是自身的发展受到了资金的束缚。另外,中小企业没有真正的站在供应链所在上下游企业的财务利益方面考虑,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供应链融资整体存在的风险增大。

(四)信息技术滞后

由调查分析可知,目前辽宁省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缓慢,导致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和技术含量偏低。另外,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单证、出账、赎帐等环节上需要人工确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增大了风险率。另外,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其他供应链参与者技术应用水平的不一致造成了供应链所要求的信息流不能共享以及与资金流对接不上,影响了供应链融资的效率,也使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大大增加。

四、辽宁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的防范建议

(一)政府方面

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设立专项基金或建立专门的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采用供应链融资模式,从而降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政府要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在依法维权方面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把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金融机构方面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把信用等级、信用评估和信用作为信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降低供应链融资条件,推行“1+N”的营销模式。

篇3

2013年以来,由于传统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国内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煤企经济效益下滑,煤炭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政策逐步实施,前几年过度信贷投放的风险开始加速暴露,其中煤炭行业贷款信用风险显现尤为突出。2015年3月,A银行信贷部门因势而动,组织开展了全行煤炭行业贷款风险排查,旨在切实掌握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现状,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煤炭行业信用风险。排查组发现,煤炭行业信用风险隐患重重,B公司问题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企业停产、采矿权证欠缴价款、采矿权抵押悬空等方面。对此排查组从个案出发,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及早促进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管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排查效果。

二、排查过程及方法

2015年,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去年的下行态势,短期没有任何好转迹象,A银行所在地煤炭生产行业亏损严重,煤炭行业贷款信用风险加速显现。为此,排查组在对煤炭行业客户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煤炭生产行业为重点排查调查对象。在样本全面分析的过程中,B公司引起了排查人员关注。截止2014年年末,B公司贷款余额2600万元,风险分类为关注,贷款已逾期欠息。为切实掌握B公司信用风险真实状况,排查组多措并举,有效揭示了B公司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

(一)强化行业分析,精准锁定风险客户

排查组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分析A银行煤炭行业贷款客户2012年至2014年财务数据发现,受整体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煤炭行业客户整体财务状况呈恶化趋势,客户亏损面逐年增多,销售净利率逐年下降,应收帐款逐年攀升。其中:煤炭生产行业客户亏损面达一半以上、整体盈利能力严重下降、总体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为此,排查组将辖内煤炭生产客户作为审前分析重点对象,并精准锁定了B公司为现场排点目标,同时确定了外调核实B公司生产经营现状、抵押物状况为主,内部查证B公司贷款运作资料为辅的排查思路。

(二)注重内查外核,有效揭示风险隐患

A银行某经营机构于2010年发放B公司项目贷款2600万元,用于煤矿建设项目,期限5年,用C煤矿采矿权抵押,贷款余额3000万元。排查组通过“内查外核”发现B公司存在以下重大风险隐患:

一是丧失第一还款来源。鉴于B公司财务数据反映主营业务大幅下降,排查组赴B公司现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发现B公司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不景气,煤炭售价与成本出现倒挂,自2014年起一直停工至今,已丧失第一还款来源,导致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欠息。

二是B公司采矿权证存在被吊销风险。排查组函询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得知,用于抵押的采矿权证,欠缴采矿权价款600万元,根据《物权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面临被发证机构吊销的风险。

三是采矿权换证导致抵押悬空风险。排查组函询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同时得知,用于抵押B公司项目贷款的采矿权证(下称旧证)已于2012年11月换发新证(下称新证),新证记载矿区面积是旧证的3倍,新证有效期限28年,旧证为30年,采矿权证其余记载均同。排查组进一步函询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要求明确原证抵押备案登记对新证是否有约束力,采矿权抵押备案部门未明确告知原证抵押备案登记对新证有约束力。排查组通过查询《物权法》、《担保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请教相关法律专业人士,得出:A银行与B公司基于旧证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备案登记,因矿区范围发生变更换领新证,未重新签订抵押合同,亦未将新的矿业权许可证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备案手续,抵押权不成立。排查组据此认为原证抵押备案登记对新证没有约束力,B公司项目贷款抵押悬空。

三、排查成效

基于B公司停产,贷款抵押悬空,丧失第一、二还款来源,呈现严重的信用风险,为此排查组出具了风险提示。引起A银行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结合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现状,开展了煤炭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治理工作:

(一)开展行业风险排查

于2015年8月组织工作组对煤炭行业贷款客户进行全面风险排查,实地排查辖内全部煤炭贷款企业,逐户访谈了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查阅了相关资料,做到排查全覆盖,基本摸清了煤炭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贷款的风险状况。

(二)强化行业监测分析

一是及时掌握国家和当地政府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化情况,做好相关信息收集、梳理、分析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防范风险。二是做好煤炭行业到期贷款监测工作,对即将到期的贷款本息,做好预判客户到期还款能力工作,因部分客户无现金流,无力还款,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缓释信用风险。

(三)做实风险缓释工作

一是对煤炭行业客户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分层级明确管控责任人,做到“人盯人、人盯事、人盯户”,切实做好煤炭行业风险管控工作。二是认真研判采矿权抵押悬空风险隐患,评估分析对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积极采取追加抵押等措施缓释风险。

通过近半年的煤炭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治理工作,A银行煤炭行业信用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及时遏制了煤炭行业不良贷款上升势头。

四、思考和启示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A银行所在省份地质条件复杂,煤炭生产行业客户开采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煤炭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整体不佳,行业客户信用风险显现。当然,煤炭行业出现的信用风险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宏观经济环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因部分煤炭行业客户信用风险未能及时识别并有效处置,充分反映出银行基础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通过本次排查调查得出如下启示:

(一)法人客户风险排查离不开行业分析

经验得知,国民经济行业各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通过对一定期间行业类客户整体财务全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行业财务状况。以煤炭行业为例,截止2014年12月末,煤炭行业亏损户数比2012年末、2013年末大幅上升,平均净利润率2012年末、2013年末大幅下降。通过煤炭行业整体财务数据分析,得出煤炭行业总体偿债能力会进一步弱化,信用风险会加速显现的结论,为现场排查调查确定了排查方向和目标。

(二)真实性验证是揭示信用风险的关键

此次排查发现B公司采矿权证(旧证)与其它煤炭行业客户采矿权证格式文本明显不同,在国土资源部网站上也查不到相关信息,排查人员合理怀疑采矿权证真实性,立即对采矿权证(旧证)开展了真实性验证。一方面函询旧证颁证部门,查询旧证抵押备案登记情况,另一方面赴B公司询问了解采矿权证办证相关情况。排查组通过详尽细致的调查,完整呈现了采矿权证换证过程、缘由,及时揭示了因B公司采矿权证换证带来抵押悬空的重大风险隐患。

(三)采矿权抵押法律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

篇4

一、建设背景及依据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作为旅游、酒店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茶艺课程表演性、操作性强,适合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供学习,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不超过10分钟”的“片段化”视频,并分别标明知识点内容,配以辅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茶艺基础知识》微课视频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建设可行性分析

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局限于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讲授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茶艺基础知识》微课,我们可以把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比如过去我们的各类茶叶的鉴赏课程一般是先讲各类茶叶的色、香、味、形,然后带学生去茶艺室分组了看茶叶,学了一个学期的茶叶理论知识到期末还是分不清各种茶叶。有了微课以后,学生们就可以先观看讲授理论的微课视频,茶叶是如何让制作?不同类型茶叶的制作工艺是什么?然后找到相应的茶叶制作视频或者动画视频来学习,再拿茶叶来鉴赏,这样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茶叶,同时增加学习的乐趣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要点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由规划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视频、应用微课三个环节构成。

(一)微课规划:根据《茶艺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归纳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二)微课设计:“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所以在本门微课的视频制作中,会结合教学目标,充实视频内容,丰富知识的传授方式,做到教学视频的“短少而精”。(三)应用微课:以“湖南微课网”、“世界大学城”为载体进行系统微课建设,微课内容应涵盖本门课程相应领域的核心知识、典型案例、主要技能等,资源类型应包括微课视频、教学素材、教辅资料、训练作业、测试试题等。课程课时量为46学时左右,并依托平台为校内外学习者提供在线辅导答疑、在线研讨、在线测试和成绩评定等。

四、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微课的方式,建设《茶艺基础知识》学习资源库,以“湖南微课网”、“世界大学城”等为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

(二)任务

本项目拟建设微课视频46个,其中讲授类微课14个、表演类微课12个、练习类微课10个、演示类微课6个、讨论类微课2个、问答类微课2个,训练作业10份、测试试题2份、实训指导书1份、实训项目卡10份、理论教学大纲1份,实训教学大纲1份。

(三)建设内容

1、讲授类微课:

(1)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行业的发展现状、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茶类基本知识:绿茶基本知识、红茶基本知识、黄茶基本知识、白茶基本知识、黑茶基本知识、乌龙茶基本知识。(2)茶具知识:紫砂壶基本知识、茶具的分类及选用。(3)其他理论知识:泡茶用水、茶席设计

2、表演类微课:

(1)茶艺表演:西湖龙井茶艺、正山小种茶艺、铁观音茶艺、大红袍茶艺、千两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白毫银针茶艺、君山银针茶艺、花茶茶艺。(2)生活茶艺表演: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盖碗泡法、调饮茶冲泡。

3、练习类微课:

西湖龙井茶艺、正山小种茶艺、铁观音茶艺、大红袍茶艺、千两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白毫银针茶艺、君山银针茶艺的练习、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盖碗泡法练习

4、演示类微课:

视频演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茶叶的制作

5、讨论类微课:

泡茶前要洗茶吗?绿茶要不要洗茶?如何重振雄风,恢复世界茶贸易大国地位?

6、问答类微课:

茶叶知识问答: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孕产妇能不能喝茶?

五、效益及风险分析

(一)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可以帮助社会上酒店、旅游、以及茶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从业基础知识培训、资格证书培训、在线服务、技术服务等。学习者通过登录微课网站,注册账号进行免费观看,这可以帮助他们节省高昂的培训费用和大量的培训时间。通过若干个微课的授课视频,进行网络进行教学,也使得课程的教学不受教师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也极大的节省了授课教师的时间和教学成本。

(二)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同时,为适合大众口味,课时时长短小,可能会使各课时涉及的知识深度不够。

2、应对措施:重视微课互动环节的设置,加强微课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通过不断获取学生、同行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结论

篇5

Ⅱ型糖尿病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内科疾病,随之产生的并发症在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而常规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保证病人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不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和加重。

而英国研究人员对糖尿病人采用十二指肠切除的胃转流手术(也叫胃旁路手术)却可能使治愈Ⅱ型糖尿病成为现实,研究人员的最初目的只是想让胃中食物直接进入中部小肠,从而减少机体吸收食物热量的时间,对患者起到一定的减肥效果,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多数的病例在手术做完几个星期之后,糖尿病居然也就自然痊愈了,同时糖尿病好转的速度也比体重减轻更快。

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目前是一个讨论热烈却尚无定论的问题。但目前已排除糖尿病逆转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术后体重减轻的这种可能。临床资料显示,术后1个月,在减肥效果尚未明显出现时,患者糖耐量的变化就已经很明显,体重正常的患者术后血糖的改变也非常明显,同时而术后进食减少也不是直接原因。

胃转流手术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机制多从神经内分泌的角度分析。目前猜测性的机理是:手术前,糖尿病易感者的上消化道经食物刺激产生“胰岛素抵抗因子”,使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也被认为是Ⅱ型糖尿生成主要病因。而手术后,由于食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消失或者减轻,使这些因子不再产生,同时转流手术使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提前进入回肠,可使机体产生增加胰岛素作用的因子,胰岛素和糖之间则可以在手术后重新建立一个正常的平衡。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的作用。

AACE的主席理查德・海尔曼表示:虽然协会正在研究证据,但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决定。他说:“糖尿病手术对一些病人来说可能是有意义的选择,但是,现在还缺乏大量、长期的风险分析的资料。”他补充说,现有的治疗糖尿病方法可能更安全,花费更少。不过,现有的治疗手段很少能完全治愈糖尿病。

华裔学者发现有望治愈癌症的办法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有望在两年内获得成功应用,届时可以通过向癌症患者体内注射来自健康人的免疫细胞的方法杀死癌细胞。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崔征(音译)博士,前不久在剑桥大学举行的抗衰老会议上公布了他在免疫细胞研究方面的新发现:即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可以相差近50倍。 研究小组从包括癌症患者在内的100个志愿者身上提取了粒性白细胞,并将这种免疫细胞与子宫颈癌细胞混合在一起。试验结果显示,身强体壮的志愿者捐赠的细胞在24小时内最多杀死了近97%的癌细胞,而生命力差的免疫细胞则只杀死了2%。他表示,通过向癌症患者注射来自健康捐赠者“超强生命力”的粒性白细胞,就可以帮助治疗甚至治愈他们的疾病。

在多次对小白鼠进行试验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小白鼠对几种不同类型的致命癌细胞表现出完全的免疫性。而从那之后,他们培育出了源自这只小白鼠的15代、约2000只老鼠,而这些后代中的40%被发现遗传了免疫能力。崔征博士由此确定了粒性白细胞就是小白鼠体内天生具有免疫性的细胞之一,而通过从具有免疫能力的小白鼠身上提取粒性白细胞并注射到普通小白鼠身上,后者也具备了对癌细胞的免疫性,更令人振奋的是当已经患癌的小白鼠被注射之后,它们身上的肿瘤开始慢慢变小,并在几周内完全消失了。他的研究报告日前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新科学家》杂志上,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周已经准许崔征博士开始向22名癌症晚期病人的体内注射粒性白细胞,但这一治疗方法此前只针对那些由于化疗而使免疫系统变得脆弱不堪的病人,但具体的医疗效果尚在观察中。

瑞典发现降低肝癌几率方法

如何降低一个人得肝癌的几率?听起来让人很吃惊的答案:每天喝两杯咖啡。

前不久,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拉松与沃尔克博士联合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报告指出,通过医学界过去20年累积的有关咖啡对肝功能与肝疾病的潜在益处的研究数据发现:有好几项研究发现喝咖啡跟肝酶水平呈反比,而肝酶水平的高低又跟患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有关。

研究人员于是对已发表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大规模的检索,以找出喝咖啡跟患肝癌风险的关系。他们对11项研究结果进行统合分析,研究共涉及2260个肝癌病人和239146个用来进行对比研究的健康人士。而让人惊奇的是,所有研究都显示喝咖啡跟患肝癌的风险呈反比,而这种关系在其中6个研究中尤其明显。

拉松与沃尔克指出,咖啡含大量抗氧化剂如绿原酸,能对抗氧化应激,防止致癌物的形成,研究表明,两杯咖啡中所含的抗氧化剂,最大可降低大约43%的患癌几率,而先前在动物身上进行的试验也早已明确显示咖啡与绿原酸确有抑制肝癌的作用。

研究发现煮茶比泡茶更利于防癌

英国科学家发现,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壶煮茶可以让茶叶释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质,抗癌效果更好。

研究表明,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可以吸收癌症中有害物质的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饮用在壶中煮制5分钟的茶水一小时后,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研究还发现,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如果向茶水中添加牛奶,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

美国发现潜在抗衰老新法

美国研究人员20日表示,他们发现了激活身体和抵抗衰老的更多的新方法。人们将来或许可以用一种药物就能抵抗多种疾病。

《细胞》杂志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吃低热量食物的动物寿命更长的原因。另外,它还为科学家研制一种具有这些食物作用的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一旦成功,它可以代替节制饮食。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家大卫・辛克莱表示:“我们所说的是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将来研制出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的药物。”目前,他正在这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新的抗衰老药物。

篇6

主持人:假期刚过,我们正好谈谈旅游的话题。近来,国人出游数据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钟建:2012年与2011年相比,旅游人数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

张洪斌:今年上半年,很多省份旅游人数的增长都超过了30%。另外,自从黄金周被拆分,旅游业明显存在半径性效应,即城市周边景点迎来客流增长高峰。

主持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旅游行业里的上市公司,峨眉山A,000888。

张洪斌:川渝地区游客人数约占大峨眉旅游区总接待人数的40%,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半径性效应。从政策上看,峨眉山有“收入倍增计划”和“美丽中国”作为支撑点;而从地域省级的规划来看,四川省内和成渝规划都从宏观和中观上明确扶持了它的发展。

主持人:如果说地方政策的扶持是峨眉山发展的天时因素,那么地利因素又是什么呢?

钟建:去往峨眉山的交通相对便利,可以通过飞机、高铁、高速等三种方式。连接峨眉山两大景点的索道经过改造以后,运力提高了一倍,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为了解决高峰期的拥堵问题,景区目前正在加建第二条进山通道,预计建成后游客接待量将有大幅提高,对公司业绩的提升大有帮助,相应的也有提价的可能。

景区门票提价,业绩增长保证?

主持人:那么,景区门票提价能够保证峨眉山A的业绩增长吗?

张洪斌:这段时间进入旅游旺季以后,各地都出现了门票涨价的现象,峨眉山A也在2月份公告表明,旺季票价将由150元调整为185元,上涨幅度达到20%。从峨眉山A去年的年报来看,门票收入约占整体营收的37.6%。如今票价上调,将较大幅度地改善它的业绩,每股净收益将增加0.1元左右。同时,索道收入虽然只占总收入不到30%,但它的毛利率高达84%,投入产出比十分悬殊,等第二条索道加建完成,这笔收入将占到更大的比例。与索道相比,门票41%的毛利率显然较低,所以说,它的涨价只能在短期内增加公司盈利、影响公司估价,从中长期来看,不是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另外,除了汶川地震对川内旅游环境造成过较大影响外,峨眉山A基本每个季度都能保持20%左右的业绩增长,旺季更达到30%,即使在每年一季度和四季度气候寒冷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方向的增长,而不像别的景区会因此出现较大波动。所以说,峨眉山A的业绩弹性较强,不会因为短期内的盈利或自然情况的变化导致大幅度波动。

主持人:让我们回到二级市场,对照K线图梳理一下峨眉山A股价的走势情况。

钟建:从月线来看,A股市场自从07年10月到达最高点位6124点以后,已经折了将近三分之二,而峨眉山A当时的价格是18元左右,目前已经最高冲到24元,超越了曾经最高点时的价位,上涨了将近30%。所以说,二级市场上旅游类的上市公司追捧度较高,如果买入了这只股票,有望获取长期收益。

峨眉山A 的成本费用下滑疑云与非公开增发

主持人:其实,景区类的上市公司它的成本和费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洪斌:第一是用于景区的运营和运作,包括销售和投资环节,所占比例较大;第二是用于销售薪酬的发放。我们研究峨眉山A的报表发现,它的表内费用在2012年三季度没有明显削减;而到了年报时,营业费用却减少了978万元——显然这种情况不是由于公司妥善经营导致的。分析得知,该公司销售人员2012年的总薪酬比2011年减少了将近500万,与此同时,销售人数却增加了12人,人均薪酬大大减少。在各地薪酬普遍增长的情况下,峨眉山的销售人均费用反而下降了——这种行为被市场上很多人理解为再融资前对财务报表的粉饰,确实不无道理。

钟建:目前,峨眉山A有一个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方案,计划以19.96元每股的价格发行3010万股,募资6亿左右。非公开增发,就是不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向大股东进行资金募集,人性化相对较强,对市场影响有限。峨眉山A采用这种方式以后,股票走势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目前更突破了前期高点,相当睿智。

峨眉山A 6亿资金募投方向多元

主持人:峨眉山把6亿元募资用于佛教文化中心的建设、峨眉雪芽茶叶生产综合项目的投资,以及成都峨眉山国际大酒店改建、装修项目的开发,逐渐从观光类的景区向综合型的旅游胜地转型,我们怎么看?

张洪斌:旅游上市公司转型是一个大趋势,旅游多元化经营也早有先例,A股市场中的宋城股份就开创了旅游加演绎的模式,为各地所借鉴。其实,四川省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把人文情怀和地方特色融进旅游业中,将是一大特色。另外,旅游加地产的模式也是比较流行的,值得开发。

主持人:洪雅峨眉雪芽茶业有限公司是峨眉山A组建的全资子公司,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经销商发展到500家,11年的销售收入达到6100万元,毛利率15.7%,对总公司的营收贡献率很大。

张洪斌:雪芽茶是当地的特色产品,销售数额较大,如果能把整个产业链做细做长,对营收状况而言是一个保障。

主持人:峨眉山A受托管的两家酒店和两家旅行社为公司带来了500万左右的新增利润,属于关联交易,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张洪斌:各地旅行社的竞争都十分激烈,大家不要对这块的利润抱太大期望。而对于改建酒店的投资,则能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迎来宾馆和景区盈利的双丰收,预测到15年,宾馆盈利将会在11年1.2亿的基础上实现30%的增长。今年的餐饮行业并不景气,预计未来两年的增幅也不会太大,所以在关联交易中,应该集中关注两家酒店。

投资景区类上市公司的风险分析及专家建议

主持人: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有哪些风险是需要投资者注意的?

张洪斌:景区类的上市公司业绩受季节影响较大,要多参考当地的气候因素和时间因素;酒店类的要考虑它的布局位置,即是否靠近景区和人口聚集区;旅游综合类的要看它的主营收入占比情况和业绩的弹性;而餐饮类的上市公司(如湘鄂情)以前是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稳健的板块,最近由于受到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短期内会有较大波动。

钟建:从月线来看,峨眉山A的走势强于大盘,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适合作为中长期投资。喜欢操作短线旅游股的投资者则要注意,这种股票每到节假日前都会有一股炒作,节假日期间则可能出现利好出尽或回调的情况,要看准前期的涨势,及时规避风险。

主持人:请两位老师用一句话总结对峨眉山A的观点,并谈谈你们的投资建议。

篇7

一、加快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一)建设“五新”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地整治、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结合我省农业特色产业,制定并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力度;借助现代农业科研成果,积极引进和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建立和完善食用菌、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中药材、花卉、笋制品等九大面向国际市场、高起点、高水平的“五新”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建设良好农业规范基地

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质量技术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加快导入国际通行的农产品初级生产安全卫生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快良好农业规范(GAP)示范基地建设,针对不同进口国、不同品种,制定适合我省实际、操作性强的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管理体系,并率先在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规定疫病区和淡水、海水养殖标准化基地,每年扶持30-50个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建设和认证推广力度,逐步完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管理体系,争取到“”末,全省年出口农产品5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的生产均实行良好农业规范管理。

(三)建设合作农产品出口基地

发挥农业合作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快台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借鉴台湾农业经营理念和成功经验,重点加强高优农业、蓝色产业、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每年扶持建设一批合作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鼓励台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开展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建设,促进两岸联手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把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成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基地。

二、推进外向型农业产业化

(一)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出口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扶持出口农产品企业建立出口原料生产基地,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等产业化模式,每年扶持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和带动功能为一体,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引导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二)争创出口农产品名牌

积极发展品牌农业,发挥品牌农业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大力培育、整合、保护、提升农业品牌,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和出口农产品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出口农产品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发展自有品牌,争创名牌。“”期间,争取每年5个以上农产品评上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一批省级名牌(农)产品。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名牌和省级名牌的农产品给予奖励。

三、完善安全监控体系

(一)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快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检验检测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缩短检验检测时间;加强相互间的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检验检测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便利。

(二)增强企业自检自控能力

积极引导加工出口农产品企业建立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自检自控体系,提高对出口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自检自控能力。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加强对加工出口农产品企业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对大型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和涉及敏感产品的加工企业要试行驻厂监管;加强对加工出口农产品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检测人员、植保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加工出口农产品企业特别是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按照ISO/IEC17025国际标准要求建设实验室。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抓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严厉查处高毒高残留违禁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在农业、海洋与渔业、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授权和监管下,建立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业化学投入品专供网点。

(四)完善质量认证体系

积极引导出口农产品企业根据出口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食品安全身份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供应链全过程管理;强化出口农产品卫生注册制度,鼓励出口农产品企业获得ISO9000、ISO14000、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争取到“”末,全省有300家以上食品、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注册。

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积极引导出口农产品企业巩固和深度开发日本等亚洲传统市场,加快开发欧盟、俄罗斯、加拿大、中东、澳洲、南美洲、非洲等潜力市场,加速构建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体系。

支持企业赴境外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企业赴境外参加食品(农产品)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推介会和为开拓新兴市场而开展的考察、营销等活动的扶持力度。支持相关部门组织出口农产品企业参加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法国国际食品展、莫斯科国际食品展、美国夏季国际优质食品及糖果展、泰国国际食品博览会、英国国际食品及饮料展、日本国际食品和饮料展等国际知名展览交易会和新产品推介活动。

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商品交易会、中国()消费品全球采购大会等活动,推动我省农产品生产企业与国外采购商对接。充分发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国际经贸交流平台的作用,引导出口农产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赴境外兴办企业,有效规避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五、健全出口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省农业厅、外经贸厅牵头,省财政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局、工商局、质监局、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参加,成立省农产品出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农产品出口遇到的问题。

(二)加大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要建立资金扶持制度,重点扶持优势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五新”应用、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基地建设和推广、出口农产品品牌建设;支持出口农产品企业赴境外展销、参加推介活动以及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质量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支持出口农产品企业特别是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和实验室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给予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贷款政策扶持等。

财政部门要积极扶持农产品出口,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监管,提高政策实效。省财政在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中,对出口农产品予以倾斜支持。金融部门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出口农产品企业,优先安排流动资金、技改资金贷款,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下浮。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扩大农产品的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提供出运前风险保障、国际商账管理与追收等组合业务。国税部门要及时办理农产品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政策,要对促进农产品出口给予倾斜。要积极组织农产品出口企业申报中央各项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项目,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

(三)加快科技创新

农业科研部门、大中专院校要加强与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的合作,加快农业和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可替代农(兽、渔)药品的研发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协作,及时引进新技术,组织试用、试种(养),适时推广;加快实施部、省级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四)健全应对机制

大力支持建立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质量安全监控、行业自律等作用。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密切配合,与各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体系,提高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美国联邦食品法规、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等我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

出入境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外经贸等部门要密切跟踪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出口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动态,及时预警信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会同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部门建立省级出口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监测与信息制度。

(五)强化部门协作

进一步明确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出入境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外经贸等部门监管职责,加强配合协作。农业部门为主负责植物产品原料种植、动物产品原料养殖的生产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拓展农产品国际市场。林业部门为主负责林产品原料种植的生产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拓展林产品国际市场。海洋与渔业部门为主负责水产品、水生动植物产品原料养殖的生产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拓展水产品国际市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为主负责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备案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疫,积极促进出口农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主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督。外经贸部门为主负责出口农产品市场开拓及相关信息服务。

篇8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退税;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014-01

一、出口退税风险出现的缘由

(一)企业自身利益的驱使

在2006年5月,中国公安部和国税总局一路,对河北部分毛皮加工业的税收层面的景象开展检查。在8个月的工作以后,发现了河北部分企业经由虚开农产品收购收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普通发票骗得国家出口退税18.17亿元。这样的一种经济上的巨大的驱使,就让个别企业被引到骗得出口退税款做主要经营源的道路上。

(二)实践上退税轨制的缝隙

首先,退税税种的问题。退税税种有几类,最主要为增值税。虽然现时期,我国的“营改增”步步前进,但长期的增值税问题还是有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其环节很多,就很易断裂。抵扣的凭据很多、很杂。各类条例、优惠政策又繁琐。这样,就让人相对简单地钻到空隙,在开票的这一层就有虚开的问题;其次,我国在出口退税这一层的机制上打理的不是很好。伴随着全球化,我国的对外贸易是步步前进的,可出口退税的办理和对外贸易很不配比。各个地区的脱节、制度上的打散、政府的指标要求等等,都让出口退税工作里的盲区愈发现形。

二、出口退税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一)对外贸出口结构层次方面的影响

在我国,从1985年到1995年,再到2003年,出口从基础纺织产物到密集劳力产物,最后到高科技、机电产物上。而不同期间出现不同类型为主的出口退税商品的原由除了当期生产的影响,还有我国不一样的出口退税率的原因。国家会在对待不一样的产品时有不同的退税率,这种退税率的确定就会对外贸出口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比如说,我国从2001年,正式入驻WTO开始,就渐渐把出口放在科学信息的出口上面,对这一块的退税率就直接作用到出口退税上。2003年,我国在科学信息、机电层面上的退税额占当年全国退税总额的70%,推动这一年在这一块的出口增加了44.8%。到2004年,在科学信息高新上比2003年里增加了净额970多亿美元。这也就证明了,出口退税对产业层次、结构的调整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二)对外贸出口经济在其成长上的影响

国家经济总值的成长,有很大成因是外贸出口的推进。出口退税率和对外出口是一种负相关的干系,退税率的降低会致使出口退税的削减。举例:从出口到现今,外贸出口与出口退税率的比大概是9:1的关系。假设其他的外在条件一致,出口退税率大约平均每降5%,外贸出口便会降45%。1995年,我国的出口降至19.4%;1996年,更是降低至1%。究其缘由,很大原由便是我国在这时间内调低了两次退税率。比方1999年,退税率涨至15.5%的时期,我国的出口就由上半年的降变到了下半年的升,从4.7%升到15.8%。再看2004年,相比2003年,出口了5933亿美元,增长了35%,这还是退税率调了原由。所以说,退税率可以很直观的就对出口经济起作用。

(三)对外贸出口方式上的影响

对外出口的企业分两种,一是本身能够出口的,即有自主出口经营的权力;另外的是要委托出口,即靠托给外贸流通企业来出口自己的物品。对第一种企业,退税率的变低能让企业从整个流程来分解其带来的压力,影响相对的说小。可对第二种委托的企业,就有很大的问题。退税率一变低,便会直接冲击外贸流通企业,所以,它们就会转嫁这种冲击,一层一级地转到企业身上。这样,就会致使企业的压力变大,就很大可能产生质量变差、不进行正常交易、正当行为的状况。因而,地方政府也该要积极负担一些退税款,以此来加大出口的步伐,加快推动上面两种企业的脚步。由此来减低出口的成本,协调一些退税的压力,加大企业出口的成长。

三、防范对外贸出口的风险

(一)完善外贸退税制度

外贸出口的形式内容都是不同的。外贸出口主体的形式多且杂,就会使不实出口、骗取退税款的方式更多。可要想外贸出口成长的更好,就要转变这样的景象。首先,可以实行制。让外贸企业和外国企业沟通协商,而国内的各个生产企业都把商品交给外贸企业,让它们来进行。使增值税的流转关键变少变简略,然后再一起进行增值税的免抵退政策。这样,就堵住了一部分管理上的漏洞;第二,对外贸易出口的企业。减轻政策上的限制。使国内的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地进行出口,省掉很多不必要的中转的程序,进行一致的增值税的免抵退;第三,就要在根本上改变骗税的问题,加重出口的力度,进行市场采购的方式来展开出口贸易。

(二)树立出口退税的意识

出口退税的风险其实主要只有一种便是骗税。因而,要对出口退税的政策加强推广,进行退税方面的风险教育,树立出口退税的意识。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一步步更完整,内容、程序合法正常。从而,企业自身的防险本领步步增强。再有,便是有一种更科学的观念和成长。要重头认识国家的内部需要,企业自身的产业做更好的调整。壮大培育内生动力。

(三)健全增值税制度

在出口退税里,增值税是占有最主要的位置。特别是营改增的步步推广,增值税今后的地位会更加上升。要想从最根本上提防出口退税的风险,便要健全增值税轨制,增强税务上的检查管理。首先,增值税的优惠。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有很多,并且及其陈杂、混乱。应该要进行剔除,除掉那些致使增值税抵扣环节断裂的优惠政策,保证增值税自身优良的属性;第二,增值税的抵扣。增值税抵扣票据诸多。例如茶叶、生猪之类农业类的收购凭据,这些就只是有收条。有良多的自立、主观起因。因此,要清算增值税的抵扣凭据。只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才能够是依据,尽量遏制骗税的发生;第三,即是增值税票的后期的整理。科学技术的成长,许多新的作伪也产生了。因此,要加大增值税票的检测认识方法。对不合法、违法行为的惩罚要加重。从而有效的防备出口退税产生的风险。

(四)加大部门间的协调

出口退税的管理部门,多是互不相关的。公安、海关、税务等,每个管理部门间要加大协调。经由定期的会议等一起商讨问题,找出方案。如此,就可以更好的完善体系体例,防范风险。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全球化不断前进的历史潮流里,对外贸易有着愈来愈高的地位。而出口退税政策的步步完善、健全,可以使我国的企业更适应国际市场的大环境,在国际上可以有更好的成长。由此,让世界更完整地看到我国,更好地对待我国,让我国的经济实现外向型战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邱 玲.出口退税对外贸出口影响的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3).

篇9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髋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和控制 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因其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却成为临床上一项棘手问题,1999年吕厚山等[1]首次报道我国THR后并发DVT的发生率为40%,2005年关振鹏[2]报道THR后并发DVT的发生率降至16.3%,而查振刚[3]等报道其发生率为11.2%,随着对THR术后DVT的深入研究,护理工作者对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现结合相关文献将有关DVT形成的相关因素、预防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1 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DVT发生的主要原因 多数学者[4].[5].[6]认为 DVT形成其原因主要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静脉淤血及血液高凝状态,而THR术后下肢DVT发生率较高,是由于髋部损伤及疾病多见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蜕变或器质性病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患者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受限,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当行髋关节假体插入时,下肢静脉发生牵拉、扭转和闭塞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应用骨水泥导致热损伤,使邻近血管受到损伤机率增加,手术本身刺激凝血因子激活,使其附着于血管损伤处,术后抗凝因子和内生纤维蛋白原减少,从而促进静脉血栓形成。

1.2 年龄、基础病因素 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下肢浅静脉曲张及损伤、既往DVT发病史是形成DVT的高危因素[7]。

1.3 某些刺激性药物的使用 静脉内注射各种有刺激性的溶液和药物时,如安定、硫酸镁、甘露醇等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血栓形成[8]。

1.4性别、血型及输血因素 有研究指出女性年龄>65岁、“O”型血、输血总量>800ml,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危险因素[9]。研究者认为输血总量>800ml患者DVT形成发生率明显增高的原因可能为:(1)库存血存放时间较长,血液粘稠度高;(2)输血量较大,从血液离库到输入患者体内时间太久,从而导致血液中颗粒、细胞碎片比较多,血液粘稠度高,从而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2 预防护理

2.1 与功能锻炼 术后患者平卧,患肢置外展中立位,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指导患者尽早主动或被动运动,以加快静脉血流速度,减轻水肿,改善血流动力学,使红细胞聚集结构破坏,防止血栓形成[10]。指导或鼓励患者做踝关节屈曲,旋转运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术后3天配合CPM(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进行患肢被动运动,从30度开始,每天增加10°,但不超过90°,持续1—2周,以上方法能有效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11]。龚春兰[12]、王晓红[13]、章泾萍[4]等也研究论证了足踝关节环转运动,配合CPM使用、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可有效加快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有效预防DVT形成。

2.2 中、西药物的使用 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均具有加强抗凝,预防DVT发生的作用[14][15]。中医认为,THR后DVT多由术中损伤脉络,瘀血停滞于脉络,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宜活血化瘀为主,中药提取物如丹参注射液[16],川芎嗪注射液[17]等都已被证明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DVT。

2.3 注意保护静脉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患肢[4],避免人为造成静脉管壁损伤,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应给予稀释,缓慢静脉滴注[6]。

2.4 机械预防方法 有研究[5]报道,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THR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认为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源地,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建议充气加压应在手术期间开始,而不是在康复期。 也可 应用压力抗栓泵进行机械性预防[18],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李明[7]报道,目前在国外足底静脉泵已成为外科手术后预防DVT的基本方法,与抗凝药物联合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

2.5 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以防止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多饮茶,茶叶有促进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少量饮酒,有活血作用,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19]。

2.6其他 (1)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能减少或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2)推拿手法:对患肢在保护状态下进行推拿,一方面通过踝关节被动运动可增加静脉血流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对小腿肌肉的推柔及穴位按压,可使小腿腓肠肌静脉丛等部位受压,使DVT好发部位静脉向心性回流增加,减轻下肢水肿[20],从而预防DVT形成。笔者认为,强化足踝环转运动配合小腿肌肉的按摩,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导致手术关节的直接活动,不会增加关节脱位的风险,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主动足踝环转运动需要患者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护士必须向患者说明术后发生DVT的原因、后果、预防的方法和效果,强调足踝环转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DVT的方法是经过周密的研究取得了肯定效果的,以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

2.7需输血尽量使用新鲜成分血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输血的患者,尽量使用较新鲜的成分血;若需补充>800ml的库存血,应分次从血库取血,保证每次血液离库后30—40min输完[9]。

综上所述,THR术后DVT形成受上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导致DVT形成,对DVT的形成关键是预防为主,预防THR术后DVT形成的措施较多,比如:强化足踝环转运动配合小腿肌肉按摩,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DVT形成,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中、西药物预防应用、注意保护静脉、使用下肢弹力袜以及使用周期充气加压等方法,均为预防THR术后DVT形成的有效方法,国外应用足底静脉泵预防DVT形成可为我们提供借鉴,但临床预防DVT的研究尚待深入,如预防措施可在手术期间或手术前施行等值得探索,今后广大护理工作者可在这些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吕厚山,徐斌.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华骨科杂志. 1999,19(3):172.

[2]关振鹏,吕厚山,陈彦章,宋奕宁,秦秀龙,姜军. 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2).

[3]查振刚,臧学慧,姚平,林宏生,吴昊,刘宁,黄耀熊.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及风险因素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2002,43(8):511—512.

[4]章泾萍,潘丽英,奚卫珍,等. 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4):18.

[5]魏华,苏涛,高士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9):1545.

[6]赵丹宁,王晓红,田东岩.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6,21(2):15—17.

[7]李明. 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3):36.

[8]王亚琴,马晨霞,刘焕巧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722.

[9]马俊,沈彬,杨静,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3).

[10]高丽,马燕兰,苗军,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4):247—249.

[11]张瑞芳,许江璐,周雪梅,等. 高龄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 2002,18(2):29.

[12]龚春兰. 强化足踝环转运动预防老年髋部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41.

[13]王晓红,薛立景,滑志娟,等. 功能锻炼对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血流速度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03,18(11):1009.

[14]沈洲,徐福祥,樊盛军,等. 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9(2):74—76.

[15]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822.

[16]张波,徐无忌,陈青. 丹参注射液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617—619.

[17]李文若,王海滨. 川芎嗪和血液循环泵预防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J]. 新中医,38(4):73.

[18]黄颖,薛柏余,于雪. 压力抗栓泵辅助预防老年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6A):1451.

篇1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一个地区加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动力。本文首先对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进行了概况描述,其次对该集群进行了竞争力分析,最后对集群的发展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昌黎县 葡萄酒 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的投资环境,对昌黎县而言,葡萄酒产业集群更是促进昌黎县经济整体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然而,该集群还有诸多方面急需加强。

一、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概况

昌黎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非常适宜种植酿酒葡萄,该地被誉为“世界葡萄酒黄金产业带上的明珠”。 2000年,昌黎县分别被农业部特产之乡宣传及推荐组委会和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目前已初具规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从酒葡萄栽培、酿造、橡木桶生产、酒瓶制造、彩印包装,到葡萄酒学校、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各环节密切结合的生产体系。干红酒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2006年,全县干红葡萄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对财政的贡献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0%,该产业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立县产业。集群内共有44家葡萄酒相关企业,其中成品酒生产企业24家,葡萄总加工能力140000千升,灌装能力140000千升,从业人员24140人。全县酿酒葡萄基地面积目前已达到了5万亩,常年产量6.5万吨,酿酒葡萄面积、产量、企业数量、生产能力为县级全国第一,干红酒年出口量全国第一。并涌现出了“长城”、“地王”、“越千年”、“丘比特”、“朗格斯”、“茅台”等一批知名品牌。集群的发展,带动昌黎及周边7万多农户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二、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将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因素看作菱形的四角,而政府和机遇作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辅助因素。以下应用该模型对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

1.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一般是交织在一起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作用。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如下:(1)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昌黎县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中纬度位置,良好的土壤及气象生态条件,使得这里具备优质酿酒葡萄生长所需的土壤、阳光、降水、山坡、海风5大要素,成为中外专家一致认可的中国最适合红酒葡萄栽培的地区。(2)人力资源。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昌黎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6万人。除此之外,昌黎县邻近京津,具有吸引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优势。(3)基础设施。昌黎县素有连接华北与东北的“经济走廊”之称。京山铁路、205国道横贯全境,青、昌、乐公路纵穿南北,秦唐沧沿海公路把昌黎与北戴河、山海关连成一体。(4)大学、科研机构。在昌黎县境内拥有一所省级高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该学院的食品工程系开设有酿酒专业。另外,还有一家省级科研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2.需求条件

目前,人们对于葡萄酒的保健作用已有所认识,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而目前,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占国内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因此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3.相关支持性产业

在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已形成了产业链接,包括原料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30多家,酒瓶生产企业1家,国内惟一的葡萄酒专用橡木桶厂、最大的玻璃瓶厂、葡萄酒学校、葡萄酒研发中心、瓶塞、纸箱、彩印包装等项目相继建成。全县有2万多农民从事葡萄种植管理、酿酒加工、酿酒材料运输、干红酒文化游等工作。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行竞争

葡萄酒生产所需资金数量大,风险高,对广大处于分散状态的酒葡萄种植户来说,很难进入;而对于集群内从事诸如酿酒、橡木桶制作、玻璃瓶制作等的企业而言,又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很少能从事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而通过选择进入自身具有竞争力的环节,形成高度的分工,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而昌黎县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葡萄酒生产为主体,原料生产、销售、包装等一条龙服务的经济格局。

5.政府角色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正体现出政府积极引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产业规划。20世纪90年代末,昌黎县将葡萄酒产业正式纳入“五带兴昌、六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其列为六大立县产业之首。而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干红葡萄酒城的决议》,制定了昌黎“中国干红城”建设的总体规划。1998年专门成立了林业总公司,具体负责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同时将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作为立县项目来抓。为了使产业实现健康、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成立了干红城建设办公室、葡萄酒业管理局、酿酒葡萄种植协会、葡萄酿酒企业协会。(2)政策优惠。在葡萄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及技术服务等措施,扶持农户发展基地。对种植酿酒葡萄的群体和个人,优先调配土地。凡是栽种进口苗木的,县政府负责回收枝条,保证农民当年基本收回投资。同时,实施“经济通道”建设,轻费减负,确保企业在短期内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对于新建企业,由政府协调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跑部进厅,提供一条龙服务。(3)举办昌黎国际葡萄酒节。通过举办酒节,扩大了昌黎葡萄酒的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昌黎干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截至目前,昌黎县政府已经组织了7届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而且自2005年开始,连续在昌黎之外的成都、广州举办了两届国际葡萄酒节,实现了“昌黎干红,异地飘香”的宣传效果和品牌效应,打造一个为世人瞩目的共同的昌黎品牌。

6.机会

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可能会使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而使原有的竞争者丧失优势。随着昌黎县把葡萄酒产业列为立县产业之首,大力推进“中国干红城”建设,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广阔。

三、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加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途径,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的投资环境。可以说,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是促进昌黎县经济整体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当然,该集群还有诸多方面急需加强。

1.营造集群发展的环境

通过制定适合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度等,使葡萄产区实现产区制度管理,从而保证酿酒葡萄的品质。另外,严格审查招商引资项目,在企业投资规模、设备的先进程度等方面设置高标准,对低于标准的企业坚决不许进入。政府要着力提供集群发展所需的地方公共品,特别是集群发展所需的合作网络建设,促进葡萄种植者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针对集群中中小企业多,缺乏流动资金支撑、融资难的情况,要积极实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

2.培育促进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文化是葡萄酒最大的销售力。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应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葡萄酒的品质和个性,打好文化牌,使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达到最大程度利用。在产品宣传中,应着力将产业与高山、大海、黄金海岸结合,强调原料、工艺的严格要求,从而为产品树立高品质形象。

3.提升集群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支撑体系薄弱,势必威胁到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管理能力及长期发展。昌黎县作为县城,在吸引人才方面与大城市相比有天然的劣势,而集群的发展又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因而该集群不仅应注重通过工资、住房等方式吸引人才,更要注重以感情留人。

4.优化、构建集群企业竟合关系

目前,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葡萄酒同质化问题,这极大威胁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为此,集群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步伐,以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而政府等有关部门应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与支持、保护,鼓励企业合作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集群发展拥有和谐的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1]包建华方世建: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6

[2]丰宝生韩宁: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生产力研究,2007年7期98-99 107

[3]新疆葡萄酒产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