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数字化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艺术数字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艺术数字化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频技术 音像档案 数据库

1 现状与背景依据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陆续采录收集了大量传统民族民间艺术音响音像资料,其中视频资料约3000盘,时长共计3000余小时,这批视频档案资料涉及全国众多剧种、乐种、舞种、曲种,及“”后抢救性拍摄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戏曲、音乐、舞蹈、曲艺音像资料和电影及民俗等内容。真实记录了上世纪活跃于各地各艺术领域著名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表演艺术。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多是唯一的原始资料,其承载的丰富内容大多属于传统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记录,其中许多已经消亡或濒临失传。其主要载体有3/4英寸专业录像带、Betacam SP录像带、VHS录像带等;另外还有数字光盘VCD、DVD等上万余件;还有自主摄录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演出、会议等mini DV录像带(标清\高清)若干。

这批录像档案历经数十年自然损耗,已超过保存期限,陆续出现脱磁掉粉、粘连变形、扭曲断裂等现象,进入濒危状态;另因这批资源的各种播放设备早已更新换代、陆续淘汰,使资源无法得到重放,造成极大浪费。当今高新科技的发展,已具备进行抢救保护和再利用的手段。作为保存单位,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使其重新发挥服务科研与社会的重要作用。今天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修复整理、数字化保护,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不可再生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名录”,2004年被列为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现改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项目;我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和研究传统与民族民间艺术的世界性主要机构之一;1999年由亚太各国参与完成的“亚太地区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所公布的中国首批五个研究保护机构全部在我院。

2 项目建设与保护

2.1系统建设情况

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投资合作进行“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实验。指派奥地利国家音响档案馆资深专家来院进行指导培训,按照“国际音响与视听档案馆联合会”(IASA)制订的TC-03标准,对样本的损坏程度及技术标准进行鉴定,确立抢救工艺程序,并选取不同濒危级别的样本进行示范性的修复和数字化转储。

2005―2006年,视频档案数字化转储系统开始建设。维修、购置部分模拟载体介质相应的还放设备;购置数字标清视频工作站及配套软硬件,形成视频档案数字化转储系统;购置服务器、交换机、磁盘阵列、数据流磁带机等存储设备,完成数据中心的雏形。开始部分模拟录像带的数字化抢救工作;进行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前期需求调研工作。

2007―2008年,添置视频高标清兼容视频工作站及配套软硬件和尚缺的模拟、数字还放设备若干,以满足多种载体同时进行数字化转储的需求,加快抢救速度,尽快积累数字资源。

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研发具有专业特色、内容丰富、海量信息的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创建门户网站;添置数据库系统管理软硬件设备;完善现有内网工作系统,创建信息平台;完善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形成在线、近线、离线、光盘相结合的存储备份系统。

2012―2014年,系统升级。新配置两套高清数字媒资/非编工作站;添置配套高清视频采集、监视、刻录设备两套;原有的8X8标清切换器已不能满足新系统的兼容需要(接口扩展和信号上行匹配),现须更新为16X16高清切换器(IRS1616-HD);在满足之前数字化上载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后期编辑、制作的新功能。同时,完成数据流磁带库的硬件设备扩容、升级和更换工作,原有数据流迁移至新带库。

2.2保护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对原始视频载体进行物理修复(磁带检查、清洁、回放),通过相应的还放设备力求真实还原原始图像和声音,经过数字音、视频设备与技术(大洋媒资管理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创建“数字化母版”;根据不同使用目标,按照不同的采集格式、采样频率、数据码流等在数据中心进行安全存储和备份。存储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25M/s的高码流视频,主要用于原始资料的完整保存和出版需要,离线存储于数据流磁带;第二种是8M/s左右的中间码流,用于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学生的借阅研究需求,离线刻录在DVD光盘上;第三种是300K/s的低码流视频,用于在线检索、浏览,以后对外的需要,在线保存在磁盘阵列上,可随时调用。

同时对对象数据的相关元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编目著录。对象数据与元数据经专家审核后,形成新的数字化音像档案。

对音像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科学整理分类,开发相应管理软件,建成符合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特性的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提供检索查询、浏览视听等服务;利用资源进行编辑制作及转录复制,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除服务于本院科研、教学、创作等,同时面向社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3 项目目标及效益

建设集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编辑、编目、检索、交换和服务诸功能于一体,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支持和适应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进程并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高智能化处理能力的视频工作系统。然后整合音视频工作系统,开发系统管理软件,通过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新系统接入环境、数据交换环境、数据综合展示环境和信息支撑环境,并为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建成符合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特性的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提供检索查询、浏览视听等服务;利用资源进行编辑制作及转录复制。

总体目标是建成功能齐全、高度整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音、视频业务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中心、监控中心和服务中心。除服务本院艺术科研、教学、创作及对外交流等,同时面向社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这批音像资料得到抢救保护后,对于发掘、整理、研究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具有极高价值。符合当前国际国内大力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对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科研与社会效益重大而深远。

对艺术科研、教育、创作及对外交流等具有重要价值。如正在进行的戏曲音像资料数字化,即是配合院重点科研项目“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中国戏曲剧种音像数据库”的编纂、出版。

篇2

关键词:中原本土文化资源 民间艺术 教育传承 美术教育 方法与模式 体验与创作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共同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2005年度重点课题《当代城市儿童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的传承》。相关的教学活动从2006年开始启动。鉴于课题前期所进行的教学实践研究工作情况。总课题组于2007年7月3~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青少年宫举办了课题中期成果研讨会及师资培训。

我作为子课题组成员有幸随同郑州西雨绘画艺术中心的近十名子课题组成员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展出了河南地区子课题组中期教学成果。会议及培训宗旨在于倡导鼓励儿童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以积极的学术实践探讨普及推广儿童美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与实践,推动儿童美术教育在国家文化遗产事业及本土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通过对①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互动、美术课程设置个案研究;②地域文化资源田野考察方法及其个案;③地域文化资源的调查、提炼与美术课程内容的转换;④从地域文化元素到美术教学元素;⑤配合培训,活动期间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儿童美术展览;⑥各地区老师教学成果的交流学习,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传承。

河南地区课题组立足于河南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璀璨锦绣的中原文化为背景,结合当代的大众性、兼容性以及多元化的综合形式,以“新年祈福”、“少林武韵”、“梨园传承”、“水情土意――淮阳泥泥狗”、“木版意趣――朱仙镇木版年画”、“饮食郑州”等主题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符号、视觉文本纳入到当代的语言符号模式之中,尝试引导少儿美术教学,并为当前校外美术教育提供一种新的视觉和新的传承模式。在这里我将近两年来的相关教学探索回顾一下,以交流促进发展。

1、课题活动之:“新年的祈福”――与庙会的对话。“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不同的风俗习惯使渊源于各地风土习俗的民间庙会显现出浓郁的乡土地方特色,构成了各地丰富多彩的庙会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自夏商周以来,直至北宋一千多年间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时的庙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北魏时期,洛阳的关林庙会已成气候。到了北宋登封庙会已有万人规模时至明清,伴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河南庙会不仅数量上日益增多,规模也逐渐扩大,人们除了春祈秋报,求得精神寄托,同时也得到艺术娱乐方面的享受,商品贸易在庙会活动中更是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河南城乡民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老百姓往往还把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愿寄托在种种被认为有神机的自然或人为事物上,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适应,构成了国人的思维模式、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形成了民间众多与节气、时令、气候、水土有关的祭祀、纪念、迎送等庙会风俗活动。信仰与世俗功利、意愿的结合,是庙会艺术的精神渊源。多重性的庙会文化内涵,对于生长在这种文化氛围内的庙会文化艺术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价值理想,更是一种实际现象,各地庙会循节应时、随风入俗的现象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人情意味,其表现性和自然性的和谐统一,显现出存在方式意义上的文化性。

庙会的形成、形式多与民俗活动密切关联,存在方式的依附性表明庙会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行为的广泛精神背景的交织,意味着庙会艺术的创造动机和价值意义,很大程度地直接缘自民间信仰和伦理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它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亦在尽善,由此,庙会文化艺术的内涵也因此浸透了旨在启蒙化育人之德行的伦理道德因素,庙会活动旨在表彰宣扬、圣贤风度、忠孝模范、善良品行、侠义行为等等。老百姓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作为庙会艺术的造型主题,如:河南淮阳庙会太昊陵的伏羲、郑州城隍庙庙会的纪信等等。

同时我们注意到庙会艺术的内在含义还不能单纯归结为祈福、祭祀、娱乐等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借助审美力量和群众膜拜方式宣道施教的物化,形式,活跃在中原民间各地的大小庙会,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还兼具认知、教化、传授、健身等多重功效。祭祀、社火、玩具等艺术形式不仅以其所表现的人文知识和审美理想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对稚朴心灵构成的深刻影响,更为民间文化艺术的普遍认同和持久传承造就了心理基础。

庙会文化资源对儿童美术活动的启示:

1.1中原庙会中可借鉴的文化资源类型。

1.2庙会蕴涵着多种文化“基因”,能启发学生感知文化的多元性,体味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1.3整和优质的庙会文化资源,组织课堂教学方法与途径。

①剖析庙会艺术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②分析对比不同的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学习空间。

课例展示(一):《欢腾中原过大年》

导言:“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各地都有许多独特的过年风俗习惯:逛庙会、办年货、贴春联、守岁、走亲戚等等年文化,这不仅仅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能体现各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独特的生活习俗。你想知道中原人是怎么逛庙会过大年的吗?一起来吧!

教学目标:

1:围绕春节民风民俗主题的探询使学生了解中原各地年文化的悠久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2:该课题使学生重点关注中原各地庙会文化的风俗特色和细节。

教学准备:

1:春节前预先安排学生在寒假对过大年进行照相、DV、文字资料、选购实物等不同形式的采风活动。

2:整理春节相关的图片、文字、实物、影像等资料。

3:学生工具:红色彩纸、剪刀、双面胶

方法:通过对春节相关的民俗民谣照片、文字等资料的整理,欣赏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用剪纸、绘画等形式来表现中原各地过大年的场景与习俗。

教学实施:

1:体验:安排在寒假中,针对中原各地过大年的风俗进行资料搜集,形式、照片、文字、实物不限。

2:资料汇总整理:通过赏析相关资料选择适合的二度创作的素材和表现形式。

3:作品创作:

(1)依据所选择的各个主题进行创作构思、构图。

(2)用剪纸、绘画的形式进行作品表现,侧重体现豫西传统剪纸质朴简约的特点。

教学成果:图片略

2、课题活动之“木版意趣”――朱仙镇考察活动与学生体验。2007年暑假7月26~27日,我们五百余名师生和家长一起来到位于开封县西南20余公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基地,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体验。该项活动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自我反省,在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家长参与到教学课程中,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后来的反馈中,不仅是孩子,连家长也学到了很多,民间艺人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为家庭的参与也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再生。我们这种传承模式,扩大了教育的影响,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社区,带动了社会对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

篇3

关键词:通信传输 以太网 资源优化 光纤环网

一、引言

通信传输网提供的以太网业务主要为自动化、调度机及信息网络传送数据服务。随着变电站的改造及新建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变电所信息化业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以太网业务需求量迅速扩大。目前,通信网覆盖9个220KV变电站、30个66KV变电站、7个供电局。原有运行方式存在占用端口多,业务散乱,维护不方便,占用系统资源多,设备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解决以太网业务通道拥塞状况势在必行。

目前,220KV通信站所带以太网业务包括Internet互联、调度机IP通道、MIS网、远动等业务。面对以太网业务需求大的现状,体现出以下问题:

1) 中心设备以太网端口容量不足。

MIS网业务、远动等以太网业务流向是从局中心到各一次变,每增加一个220KV变电站局中心就要增加上述四个业务端口。公司共9个一次变,需增加36个端口,相当于4块以太网板。根据公司中心传输设备拓扑结构和线缆配置情况看,增加以太网板已经没有板位。

2)点对点业务配置方式占用资源多。

点对点业务配置方式在变电站业务需求少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要求。随着电网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自动化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每个220KV变电站、集控中心都要配置自动化信息、MIS网等业务,点对点传输方式暴露出端口使用多、线缆多的缺点,给运行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

3)现有带宽资源不能满足新增业务需求。

为了保证信息传输质量,自动化信息每个业务配置10M带宽。随着接入网、调度机、二次变电站自动化信息、视频等2M业务的不断增加,业务传输要求不断增高,传输设备提供的以太网带宽有限等问题尤为突出,从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方面不能满足今后新增业务规划需求。

4)远动信息采用点对点传输安全性差。

随着电网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增加,调度数据网建设加快,原远动信息从中心站经路由器和电/光转换,传输到各变电站,通道方式为点对点,一旦光纤故障则信息全部中断,网络安全性差。

5) MIS网传输采用路由器组虚拟局域网,设备投资大,无保护功能。

MIS网采用虚拟局域网点对点组网方式,中心局和用户侧通过路由器接用户终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由于光缆故障而导致网络终端的情况,设备运行维护量较大,而且使用路由器增加了维护工作量,网络安全性、稳定性差。

二、技术原理

以太网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IP流量和复杂应用的激增导致企业内外带宽需求快速增长,而标准的演进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一条清晰直接的移植途径。

1)以太网的特点:

作为IP网络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以太网的流行主要基于下列关键特点:

(1)可扩充性能;

(2)灵活的部署距离:支持从短程局域网应用(大约100米)到城域网(40千米以上)的各种网络应用;

(3)低成本;

(4)灵活性和互操作性;

(5)易于使用和管理。

2)传输设备以太网透传特性:

公司光纤环网建设日益完善,智能光网络覆盖公司所有一次变电站。智能光网络为A、B双网运行,具有自愈功能,安全性、可靠性强。对于以太网业务可以通过EFS0板以以太网专线方式或以太网LAN方式实现业务透明传输,可根据需要自由设置端口带宽、TAG属性及高级属性等,满足信源传输要求。

SSN2EGS2单板支持内部测试帧的产生,用以测试从VCTrunk到VC Trunk的路径是否连通。

(1)以太网专线业务特性:

以太网专线业务类似于以太网透传业务,主要是配置各MSTP设备的快速以太网接口板EGS2。以太网专线业务也是需要配置两部分,一部分为以太网业务本身的配置,另一部分是配置SDH业务。

(2)以太网LAN业务特性:

以太网LAN业务类似于以太网二层交换业务,以太网LAN业务在原有的二层交换业务上加入MPLS或Stack VLAN协议处理,以实现快速转发和Vctrunk带宽共享。物理端口进入的数据送入VB后通过查找MAC地址表进行二层交换,找到逻辑端口送出。

三、技术方案

远动以太网业务

远动业务是从中心站向各个变电站传输信息,业务流向上满足汇聚业务的特点。通过业务透传方式就可以使信息准确的到达目的地。远动业务分别用A、B网传输,分担业务。

3)调度机IP通道业务

调度机IP通道业务在集控中心交换机侧采用以太网端口聚合,采用以太网专线方式分别连接A、B网传输设备以太网端口实现双通道运行,极大的提高了重要以太网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性。

四、应用前景

篇4

关键词 数字符号 四合院 教堂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Digital Sign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Architecture

YUE Na

(Department of Foreign Studies,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digital is not only used for scientific measurement of the ratio and the scale of the building, but also as a sign, reflecting the unique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digital signs within courtyard reflect the ethical hierarchy in family and strict hierarchy in feudal society, while the churches use many digital signs conveying a strong Christian culture.

Key words digital signs; courtyard; church

0 引言

在数千年传统建筑中,人们往往用许多建筑符号要素来表达某种观点、理念或特定指向。如,在中国墙壁上的鱼雕表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民居中的风水歪门是为了避凶求吉;在西方教堂里的十字架象征耶稣的受难,叶子是得救灵魂的象征,等等。在中西传统建筑中,数字不仅用来科学地计量建筑物的比例、尺度,还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特有的文化意义。笔者以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同西方传统建筑的典型――教堂为例,探索中西传统建筑中数字符号的文化意义。

1 四合院中的数字符号

四合院,是一种内院式建筑,由四面房屋合起来而形成。四即东西南北四面,“合”是相合、相围的意思,整个院落一般是由大门、廊子、厅堂、寝室、厢房、倒座、花园等相互配合组成,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或西北角。这些建筑的功能分布明确,有主有次有序。我们从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宫殿、寺院、住宅、陵墓这些建筑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群体最基本的形式即四合院形式。

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让这种四合院成了四合院作为中国典型的传统住宅形式。有两个方面,其一:院落式的建筑结构是封闭式的,它可以造成一个较为安静的、带有私密性的空间;其二:它与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也有关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各代统治者都是用礼制作为治国的根本之一。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一整套等级思想和等级制度是礼制规范的核心思想,它不仅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更制约着社会的伦理道德。

四合院的院落结构是很能适应这样的礼制要求的。王国维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群体组合的文化成因,是血亲家族伦理和礼制要求的文化体现。四合院式建筑作为中华民族居民住宅形式的一种代表,它迎合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族礼仪制度。在宗法礼教支配下,四合院秉承“居中是尊”的传统观念,以南北为中轴线对称设计,前为堂后为寝布局,正厅正房建主轴线上,东西厢房左右对峙。居住在四合院里的家庭成员安排有严格的规定,长幼有别,反映出传统大家庭的等级制度。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面,以北面为主,为院中长辈起居之处,晚辈居住在东西厢房,居住东、西、南三面的家族成员都要服从于居住北面家长的管理。此种安排突出了家长的地位,更有助于体现家族内部的秩序,强化等级观念。

四合院的规格及大小也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四合院的规格级别因封爵等级不同,所居府第的规制也有差别可分为:亲王、公侯、品官等。通过建筑物上的装饰,如梁架彩绘、门钉数目、屋顶用瓦的类别和颜色、屋脊兽吻的数目等显示级别等级,据光绪《大清会典》记载:“凡府第各颁其制: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尺有八寸。(院)凡五重……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墀……门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里油门柱“。但平民的院落,房屋虽然可建十至三十位,但是每一位四合院正房不得超过三间。大门也没有门钉,门环为普通铁质,或是没有门环。因此只要看宅邸的大门及院子房屋的排列及间数就能了解房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2 教堂里的数字符号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教堂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周末西方家庭都会去教堂做祈祷和忏悔。在古代,特别是中世纪,建一个村落,首先要建教堂,教堂建起来了,村民们围绕着教堂居住。教堂作为一种宗教建筑,是为了救赎所有世俗民众而设的,救赎是教堂的核心意义所在。教堂对于基督徒而言,是上帝与他们同在的地方,是神和人沟通的地方。因此,为了实现救赎,同时让人们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及爱,教堂在设计中,会有意识地强化建筑对人精神层面上的影响。教堂在外观形象及内在结构上都会隐含这种意义,比如十字架、圣母玛利亚雕塑、天使等等,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数字隐喻。

在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里,设计师高迪(1852-1926)使用了很多符号来表现上帝及基督教教义。他为圣家族教堂设计了三个宏伟的正门,分别寓意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十二座塔分别代表耶稣的十二个门徒。在耶稣受难墙上安置了一块神秘的魔方石板,上面有四组十六个数字组成的奇特矩阵,把这个矩阵上的数字横竖交叉分别相加,得到的数字都是三十三,旁边是耶稣和出卖他的犹大,这个数字指耶稣三十三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俄国,教堂的圆顶隐喻了丰富的内涵,一个圆顶代表上帝,三个圆顶代表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七个圆顶代表七大圣礼,最多的圆顶有三十三个,代表耶稣在世的时间。在教堂布置上,圣坛是教堂中最神圣的地方,供桌位于圣坛正中央,上面覆盖着神圣法衣,依次摆放着十字架、福音书、圣餐布等等,供桌后面摆放着插有七支蜡烛的烛台,摆放七支蜡烛是因为七在俄语中被称作是神奇的数字,就如同九在汉语中的神圣性一样。在圣经故事中,上帝创世用了七天,而在上帝指示诺亚建造拯救人类的方舟时,也吩咐他要选择洁净的畜类公母各七只,不洁净的只能公母各一只,天上的飞鸟也要公母各七只,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上帝将在七天之后降洪水在人间。因此,七被认为是上帝选中的数字,是吉祥的数字。据统计,数字七在《圣经》中,共出现577次,还有许多场合使用了 “暗”七,即七的倍数。《圣经》中,数字三也是一个常出现的数字,共479次。如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耶稣埋葬后隔了三天复活,复活后,他在徒弟面前三次显灵,并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等等。

3 结语

在中西传统建筑中,数字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特有的文化意义。四合院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最基本形式,体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伦理等级观念和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们的生活规范与生活方式。教堂作为一种宗教建筑,为了实现救赎,同时让信徒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及爱,在设计中,会通过许多建筑符号和数字有意地强化建筑对人精神层面上的影响,体现了浓厚的基督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世瑛,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 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3] 牛婧文.中国文化之四合院的文化内涵[J].文学界,2010(4).

篇5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始建于2004年,位于天下第一村――周村城东,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80余人。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先、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践行“科学发展、和谐育人”的总体目标,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学校通过行政推动、学习促动、任务驱动、社团拉动、信息联动、奖励带动六轮驱动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夯实过程,全面推动科技教育的开展与落实。

1.行政推动――建立少年科学院

学校专门成立科技实践创新工作机构,建立少年科学院,采取自愿申报原则组建各类社团,制定完善了凤鸣小学少年科学院管理制度,凤鸣小学科技训练、NOC比赛等社团管理评价制度,定期召开科技发展工作专题会议,将科技特色品牌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学习促动――三步走

为了促进学校科技项目的科学管理和竞技水平,学校通过“三步走”实现了学习的常态化。第一步,每学期举行两次科技管理研讨会;第二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做起来”三结合方式,定期组织科技辅导员外出学习参观;第三步,组织每月科技论坛,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3.社团拉动――科技社团

学校先后开设了机器人、应用数学、数码摄影、物联网等十几个科技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空间,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全员有实践,竞技有平台,拔尖更出色”的人才发现、培养、提高的新模式。

4.信息联动――随机联动和定期互动

学校采用随机联动和定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动态化的家校“联动宣传机制”,让家长、社会参与到学校科技项目创建中来。

5.奖励带动――建设星海苑

学校建立星海苑文化景点,隆重表彰获奖学生,并在校园的星海苑里悬挂获奖学生的照片,说明所获得的荣誉,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子的风采,以身边的榜样为动力,恒立志,存高远,孜以求,志不移。

篇6

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迁徙到闽粤赣三地交界区,并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客家先民在长期迁徙过程中,为了能够适应新环境,他们不得不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改进,将作为外来文化的中原文化与闽粤赣地区原有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了相对的文化独立性同时又体现了不同背景下文化相互交融影响的特点。客家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口迁移对人们观念的影响,从而解构人口迁移对民间艺术发展的影响。客家女子传统服饰是客家传统民间艺术中最为直观与形象的表现,是研究客家民间艺术的有效切入点。

一、客家女子的传统服饰概况

最有代表性的客家女子服饰便是大襟衫和大裆裤。大襟衫整体式样较为宽松,直线剪裁,浅领、右衽,衣襟两侧底端开叉,色调以蓝、黑为主。大裆裤腰高裆低,裤腿宽松,裤腰部分多用布带扎紧,冬天可以加上棉衬里御寒。客家女子常戴凉帽,凉帽以篾片、麦秆等材料编成,呈圆环状,外围缀以15厘米左右的蓝色或黑色的布帘。客家女子平时以赤足、草鞋为主,只有走亲访友时才会穿绣花鞋,其造型与中原基本相同。客家女子佩饰多为银质,佩饰重体量不尚小巧,以中间细两头粗的银簪造型最为常见。

从以上对客家女子传统服饰的描述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原文化的影子――凉帽保留了中原传统的帷帽①形式,大襟衫和大裆裤分别保留了中原传统的宽松的右衽上衣和有裆裤装,又可以看到浓厚的当地特色――尚蓝的服饰色彩习惯和缠足习俗的废除。这种特殊的服饰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在人口迁移的推动下形成的。人口迁移不但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播,更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民间艺术文化融合。

二、人口迁移下的客家民间艺术文化传播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有各自相对应的文化地理空间,每个文化地理空间里都有着该文化形态影响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集从。“服饰文化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集从,而不同的气候条件、历史沿革、信仰心理、风俗习惯又使这一文化集从当中的文化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②客家女子传统服饰与中原女子传统服饰、当地少数民族女子服饰都属于同一文化集从中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服饰样式。在一定时期内,这种不同文化特点的服饰样式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鲜明的地域性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地域性特征又是动态发展着的,其中以文化的迁移、扩散为最主要方式。在文化领域,我们可以把客家人的迁徙看作是文化的迁徙,客家先民将中原传统文化带入了闽粤赣三地交界区,打破了由当地土著文化所建构起的地域文化,由于中原传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在文化情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民间信仰、自然环境、经济地位、政治保障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历史上,两种文化之间一度产生过激烈的碰撞,并对社会产生过一系列负面影响。但不管它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碰撞,它们毕竟共存了下来,两种文化在互相接触中都找到了对方文化中值得本族群认同的部分,并以此为起点借鉴吸收了对方的一部分文化元素,并由此形成相对固定的,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文化。这两种文化都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原文化或土著文化了,它们是以本元文化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客家女子的大襟衫、凉帽等都是在保持了中原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吸纳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特点,并同时融入了客家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改进而成。

三、人口迁移下的客家民间艺术文化融合

罗伯特?莱顿在《艺术人类学》一书中指出:“艺术的地理分布方式肯能反映了不同传统下知识控制的不同方式……我们将尽量不把艺术品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减低为对社会互动性被动的反应,而是评估其作为能动者对社会关系形式的意识形态的影响。”③客家女子服饰文化作为当地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清晰地反映了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社会群体中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直观地理解成中原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

目前有些学者认为,客家先民将中原传统文化带入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文化群体中,中原文化强大的适应性与先进性同化了当地土著居民,从中原来的客家先民与一部分当地居民融合,共同形成了客家文化的源泉。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基本正确,但表述并不见得多考究。从对客家女子传统服饰的分析来看,尽管中原传统文化在当地众多文化中占有优势地位,但我们似乎不应该用“谁同化谁”或“谁压倒谁”的说法,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注重一种互相的适应性影响,在面临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空间、社会状况等方面的改变后,双方都对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态进行调整,并最终派生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与适应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它更偏向于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这种双向互动也不单单指中原传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互动,也包括民族间的互动、地域间的互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间的互动。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生存问题永远是人们需要考虑的最基本问题,“造物是伴随着从功利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化过程,依随着两者并存的关系不断发展的”④。对我们主要讨论的客家先民来说,在两种文化相互影响过程中,最终起到主导作用的就是如何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问题。现实的物质条件决定了客家先民的民间艺术表现方式与发展方向,简单说来就是客家先民们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

四、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我们所说的中原传统文化、客家传统文化、畲瑶少数民族文化或者福佬文化,他们无一不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很多学者在提到客家传统文化时,喜欢用“一体多元”来对其文化形态进行阐述,通过对客家女子传统服饰的对比分析后,笔者更倾向于“二元性”的说法,即客家文化一方面保持了中原传统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人口迁移打破了中原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的地域性人口分布,将中原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带入闽粤赣三地交界区,两种文化经过长期的交融最终形成了客家文化这种新的文化类型。而同样是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福建福佬文化却与客家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福佬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保留了更多的中原性,更加接近于中原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同化,是中原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口迁移是作为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出现的,人口迁移本身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民间艺术的传播、扩散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真正决定民间艺术文化形态的却是迁入地的政治经济状况,现实的生活要求衍生出了相对的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一个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也无时无刻不在服务着现实生活,向外界传达着当地人民特有的精神状态与思想追求。

注释:

①帷帽是传统中原女子所戴的帽子,由藤或毡所做,四周围以丝帛做成的帽帘而成,帽帘长度一般垂落到颈部,也有的垂落至脚部以笼罩全身。

②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6.

篇7

【关键词】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数据库

一、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潮汕民间工艺美术荟萃了中国四大木雕中的潮州木雕、四大刺绣中粤绣之潮绣、广东剪纸的两大流派之一潮州剪纸、三大泥塑中的潮州大吴泥塑瓷、瓷都潮州的潮彩(潮州彩瓷)和枫溪瓷烧制技艺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审美意境和审美价值。相比较我国其他木雕流派,潮州木雕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层次繁多、错综复杂的镂通雕技法。通雕层次多少因题材需要、技艺高低和材质厚薄而定,少则两三层,多可达十几层,这在潮州木雕特有的题材——虾蟹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篓中有篓的布局,即在一个蟹篓里再雕一个蟹篓,内篓里又套个内篓,使蟹篓成了薄如纸板的篾条,最薄之处哪怕只有1毫米,还能清晰分辨出木雕的行刀路径和篾条的起伏穿插,鬼斧神工。因此,这一题材作品已成为潮州木雕的名片。潮州木雕另一个特色是贴金,故又称“潮州金漆木雕”。潮州刺绣简称潮绣,和广绣一起构成了中国四大名绣的“粤绣”。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潮绣构图饱满、均衡对称,以金银绣为主,富丽堂皇。垫高绣是潮绣最有特点的一种技法,就是根据所绣作品的图案,先在绣布上铺上棉絮或纸,根据绣品的形状剪制,厚薄高低视绣品所需而定,最多时可以达到一寸多厚,这在四大名绣中绝无仅有。这是因为潮绣主要的功用是祭祀,垫高绣的作用一是增加绣物的高度形成立体感,在祭祀中形成强烈的艺术冲击;二是绣物图案因起伏会产生不同角度的色彩和光泽的变化,从而丰富视觉效果。通花陶瓷,如潮绣抽纱中的钩织抽纱通花作品般玲珑剔透,又如潮州木雕的镂通雕一样通体雕镂。这是潮州陶瓷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品类。它用精制的瓷泥,靠手工一瓣一瓣地捏塑成瓷花,细若发丝的花蕊和薄如蝉翼的花瓣,能掷地而不破、落水而不沉,让人叹为观止。

二、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在信息化席卷全球之际,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运用了信息技术,网络成为最大的信息传输媒体,而数据库则是网络信息资源传输的主体,因此,建设专题数据库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和大趋势。近年来,数据库已经逐渐成为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河南民间艺术数据库的建立。可见,数据库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较为合理和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的建立就是数字化存储展示的最佳途径。这对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研究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有助于深入理解潮汕民间美术哲

学意蕴和提升传统文化价值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是典型传统文化的形态符号,蕴含着深厚的区域文化、本源哲学及本土艺术基因。建立数据库能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汇总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各种流派及各位艺人艺术风格等各方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体现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生成、源流、变迁过程和规律、特色,这有益于研究者从中提炼出丰富、具有深厚哲学和审美思考的文化精神,对全面、准确地认识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由来、发展、流变、技艺和艺人的地位作用与创作思想等起到重要作用,取得第一手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资料。同时,也能更清楚地勾勒出潮汕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原传统文化的面貌,使传统文化的原创力成为文化创新的核心所在,为更好地发掘、整理和发展特色区域文化提供新视角、新思路。这在目前许多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及使用功能逐渐被外来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国际化视觉符号日益泛滥与本土化的视觉语言失语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和民间美术品的收藏

保护潮汕民间传统美术是蕴含着地域历史文化、伦理审美、民情风俗等种种信息的文化遗产。数据库可将多年来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原始资料、已出版丛书,以及陆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图文资料(包括各机构、私人收藏的图文资料)通过多媒体数字化方式梳理、归类、保存并展示,成为一个拥有资料录入、展示、整理分类、查询检索功能的可靠的数字信息管理平台,为潮汕民间工艺美术及其文化的教学、科研、学习提供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提供全面的信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数据库将以信息收藏代替实物收藏,以信息资源的直接利用代替艺术品实体的有限利用,其存储方式都是数字方式,即将各种器物、标本及纸质文件、声像档案等资料用高分辨率扫描、数字化拍摄、三维空间模型虚拟制作等各种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它改变传统用照片、胶片等介质收藏保存的手法,使一些受材质限制难以保存的艺术品,如剪纸、皮影、麦秆画等能更长久有效地进行图像保存。

三、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一)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数据采集来源于书籍、文献、网络检索、总结艺人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等系列研究途径,并结合深入实地田野调研。在具体信息采集操作中,根据民间工艺美术的特性和考察重点,制作电子表格,记录文字和图像信息,纵向为实物标本的序号、品名、产地、年代、作者、尺寸、制作工艺、材料、工具、纹样、寓意、保存现状和文字描述及资料来源和备注等相关信息;横向为实地田野信息采集的客观内容。在实地田野调查中,将采集到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文字信息和图像资料,按要求、标准将数据当场录入电子表格,或者先记录在纸质表格上,修改完毕并确认无误后录入计算机。这些信息资源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后压缩转换格式,以统一的格式进行储存,在种类、纹理、颜色、形状等方面用制图软件统一处理,达到一致的标准后转换并进入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构建体系

数据库的结构体系模式是构建数据库的关键所在。借助网络技术,运用数字信息、虚拟现实技术是其技术手段。本数据库是在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分类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建构的,采用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将潮汕民间工艺美术学科研究所需要的文字、图片、图案、声像等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并分属于下列数据库:1.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概述、检索查询方法、数据库收录的资源内容、收录数量及内容说明。2.文献数据库:包括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论文成果,历年来的有关专著和在期刊或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和文摘资料。3.作品数据库:以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潮汕民间美术四大品类——木雕、剪纸、刺绣、陶瓷为主体,并涵括其他艺术门类,如潮州大吴泥塑、麦秆画等。内容侧重各个民间美术门类的名称、来源、种类、题材、造型色彩、艺术风格分析和相关代表作品等,并对该艺术品类的技艺产生、发展情况、形态、技艺特征、原创造型和工艺材料、工具、工艺制作流程和方法及使用情况等做介绍和展示。4.艺人数据库:各个艺术门类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和普通艺人的生平介绍、工艺传承、代表作展示和艺术风格讲解。

四、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相比较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的收藏方式,数据库具有信息实体的虚拟化、信息的共享化、资源的数字化、资源传递的网络化和资源提供的知识化等特点,因此,它具有民间美术的普及和教育功能,能最大化地促进工艺技艺的传播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交流研究。数据库是一个通过电子媒介存取与历史、科学和文化相关的数字化影像、声音档案、文件及其他数据的集合体,并通过网络或其他数字化方式完成展示、收藏、教育、研究等功能。由于数据库不受空间、时间、距离、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它所传递的信息资源缩短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参观学习的需求,实现浏览、检索等功能,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品观众的辐射面,对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建立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数据库可将各种非物质文化的展示物,如手稿、文章、图画、艺术品等做数字化处理,并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进行传播,使潮汕文化的教育更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这对潮汕非物质文化的宣传、普及、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是极大的创新。

篇8

关键词 青铜贮贝器 数字化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古滇国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曾被记载。古滇国存在于公元前 5世纪中叶至公元 1 世纪初,历经约 500 年,大致从战国初期到西汉末东汉初,战国至西汉初为盛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云南滇池区域发现了大量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滇文化墓葬群。出土的古滇国贮贝器造型繁多,器物上多用立体圆雕和浮雕的形式雕铸上人物和动物的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古滇国的社会活动、生产、战争、祭祀的场面,具有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

贮贝器是古滇贵族用来贮放货币海贝壳的青铜器物。其工艺制做及艺术性具有代表性。其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而以人物造型为主的贮贝器为“铜鼓形贮贝器”,及部分“束腰筒状贮贝器”。

铜鼓形贮贝器:是铜鼓崇拜演变、延续过程中出现的实用器物,在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之上,又具有了叙事、记念、彰显、陈列的功能。如“杀人祭柱贮贝器”、“杀人祭鼓贮贝器”、“战争贮贝器”、“纺织贮贝器”(石寨山)、“纳贡贮贝器”、“狩猎贮贝器”、“战争贮贝器盖”、“祭祀贮贝器”等。表现了远古青铜时代“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的社会状况。

束腰筒状贮贝器:筒状贮贝器完全是作为贮存贝币而产生的器物,其造型装饰性强,是财富的象征。如“纺织贮贝器”(李家山)、“诅盟贮贝器”、“鎏金骑士贮贝器”、“驯马贮贝器”等。从祭祀、诅盟、纺织场面的贮贝器上的主祭人多为女性的图像,说明当时滇国社会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结构特征。

古滇国青铜贮贝器是云南古代历史的缩影,古滇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经验总结和手段。在时代变迁中,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时代跨越至今,已经成为了弥足珍贵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数字化的保护方式是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全新的思路,它不像传统的文化遗产那样呈现多种多样的心态,它是利用数字信息来进行数据保存,大大减少了保存的复杂性。随着技术的更新,现代数据的储存不仅安全、高效、可靠,而且粗存寿命更长,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复制,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数字文件或物品。而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技术基础,这对古滇青铜贮贝器的保护和传承起到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与数字化相联系的的文化遗产概念有两个:“数字遗产”和“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期中“数字遗产”是指那些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后代保留有持久价值的资源。“数字化文化遗产”是指将已为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换后的数字内容。这两个概念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专属范围。

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古滇国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数字化研究”属于两者的共同点。

首先它是对青铜器这种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其次它是数字化内容所必须具有的“持久价值”,这种价值与博物馆不谋而合,具有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展示、观众参观和教育宣传等属性。而传统的古滇青铜贮贝器的修复和复原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直接在艺术品上进行操作的,其操作是不可还原和重复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其次,”数字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容易获得,因为它们依赖的数字媒体格式可以免费地作系统兼容。

再次,“数字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巨大的共享优势,这是建立在出版行业、物流运输业的繁荣和越来越多的网络共享服务之上的。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将原来呈静态的实物文化遗产信息,或是呈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以及与这些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物、文献等资料,通过仪器设备及软件处理等技术手段,转变成为数字格式存放的数字资源的过程。以下是对古滇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数字化保护的方法。

(1)一定商业的介入。现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对古滇青铜贮贝器一次传播和发展的契机,对其纹样与贮贝器器物造型的再利用,让其与家具、装饰、时装相结合也许能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而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数字化。

篇9

关键词:传统戏曲 数字音乐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34-01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艺术由从勾栏到厅堂,再进入了剧场的舞台艺术,发展到今天的戏曲小品、戏曲电视剧的银屏艺术。为了发扬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戏曲工作者不断的创作符合现代社会进程的戏曲作品。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戏曲仅在传播载体或作品本身题材上的更新,还不能完全使我们的传统艺术走出困境,背负着传统的表演模式和古老的历史故事的戏曲艺术不断遭逢着“生存”的危机。高科技的视听艺术是否取代传统戏曲?戏曲艺术的生存空间将如何把握机遇以拓展?都将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传统艺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流通空前活跃,数字化已经逐渐蔓延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艺术的超时空性,多维性和多样性的交融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艺术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随着数字化不断创新的进程,各种视听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艺术的功能不断扩宽加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正给中国的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契机。

1.1 新的戏曲艺术形态

对于戏曲的传播来说,“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新媒体艺术的盛行,不仅为继承发扬中国古代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数字媒体产业化模式的进程中,戏曲艺术也在改变传统的创作模式和欣赏模式,与其他媒体行业交互合作,彰显着戏曲艺术的魅力。

“新的传播媒介与传统艺术的结合必然碰撞出不同于原来的艺术形态”[2]。如戏曲电视、网络戏曲、手机彩铃戏曲、影视戏曲、游戏动漫戏曲等,它们是数字媒体产业链中具有巨大潜力的一员。

而“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会展”的“新视觉电子音乐会”更是一次打造新感受戏曲剧场的大胆尝试。它结合音乐、视频、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类型,运用视听多种高科技打造的一场三维立体的音乐会。它以中国文化遗产昆曲为音乐的基本元素,以“节奏”作为贯穿整体结构的主线。并通过不同段落的表现形式,力图多角度诠释“节奏”的内涵。观众们可以通过听觉与视觉,感悟音乐和画面的律动。整场音乐会都是用一种“交互式”的制作概念,向听众展示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这次音乐会打破了传统音乐会单一的听觉欣赏模式,在视觉上运用的景观装置、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装置作品,加入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接受了视觉和听觉上多重的艺术享受。它是电子、数码、光影等技术和音乐、美术等创意的结合而产生的新形态的艺术作品,是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结合大胆尝试,带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1.2 戏曲紧跟着科技发展的脚步

技术的发展绝不是戏曲艺术的绊脚石。人们可以发现从音乐会、演唱会、唱片、影视音乐到新视听电子音乐,从电子琴到合成器,再到数码工作站,音源、采样器、电脑等直接使用于乐队的现场表演,从多媒体运用到新媒体技术的融入,无不是科技为音乐开拓了更为多样和广阔的表现空间。运用最新的高科技电子技术可以将为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进一步传承发扬开阔广阔的空间,奠定技术基础,提供新的表现形态,如二维三维影像的捕捉与再现、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电子音乐技术、实时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多声道音频技术等,以耳目一新的形式,突破传统构架,使其成为一部既深含民族文化底蕴、又具有当代都市气息的艺术作品。

2 新视听的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多个领域交互沟通,共同努力

新视听戏曲是文化、艺术及数字技术三个领域的综合交叉艺术。它的生产发展需要多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即戏曲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伺服者。

2.1 戏曲创作是新视听戏曲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新视听戏曲不仅仅带来传播方式的改变,其本身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继承传统,结合社会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作具有时代感的戏曲艺术,是对戏曲一线人员提出的新要求。艺术本身随着载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戏曲的创作必须与社会现代化相结合才得以继续生存。

2.2 戏曲表演者是戏曲艺术的第二创作者,由他们将纸上的艺术呈现给人们

随着戏曲现代化的进程,戏曲艺术品种不断丰富,戏曲表演者也分为了两个领域即戏曲演员和戏曲数字技术人员。首先,电视剧戏曲、MTV戏曲的发展要求演员具备新的表演素质,戏曲不再是纯粹的舞台表演,演员一味追随古老的表演形式,已无法将戏曲的时代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戏曲艺术还发展了FLASH戏曲、三维戏曲等现代数字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品种,从而带来了戏曲表演者的多元化。数字技术人员根据戏曲作家的谱本直接进入第二创作阶段,将声画数字化展现给受众。如电子人声合成或纯电子唱腔的音频制作,二维或三维的非真人演绎的视觉效果。这些都大大加强了戏曲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数字技术领域的创作者就需要加强对戏曲剧作的解读能力,或与戏曲作家产生共鸣,贴切的或更丰富的表现戏曲内涵。

2.3 屏幕或互联网是新视听戏曲的传播载体

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都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条件。然而网络上各种流行元素的汇集,戏曲艺术占的比例却是少而莫甚。因此,在政府给予戏曲互联网传播的支持与鼓励的同时,还需要文化传播和数字技术领域人员加强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戏曲艺术的信息量,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观赏机会。

2.4 戏曲的伺服者指从事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教育事业等为戏曲发展服务的人员

在信息流通海量性、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交互行为空前活跃的今天,数字戏曲这一新艺术的发展更需要正确的理论为依据,新人的培养为支柱。戏曲理论家,教育家的正确引导,新一代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将有助于优化数字戏曲的创作,提高受众的鉴赏水平,创建戏曲艺术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最终完善数字戏曲的发展。

同时,我们在享用数字技术给传播戏曲带来便利时,还要注重不同门类艺术的整合。只有多种艺术领域在发展专业本身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数字戏曲的多媒体产业化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的数字戏曲才有可能在互联网上与其它的流行元素相抗衡。

3 结语

当代的戏曲不再是乐谱上平面的艺术,唱片、无线广播中纯听觉的艺术,电视里单向的视听艺术,而是摆脱守旧的单一的传统模式,发展成为集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性的综合艺术。技术是艺术发展的催生计,为艺术的前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走数字化道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美术教育

引言

高校美术教育是一种艺术性课程,对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十分重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到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实现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相融合,为学生展示动态的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进而促进高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契机

(一)促进传统教育的变革

数字化艺术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形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生成,以视频、音频、文字、图形、图片等融合一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以往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在美术知识授课中,大都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而美术知识、技能在以口述形式讲解较为抽象,使学生不明晰其中内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而在数字化时代下,对于一些美术知识、美术技巧,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技能与概念知识,增强学生绘画技能,进而为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契机。

(二)丰富教育资源

在以往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将知识授课立足于书本,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美术学习存在局限性。例如:在美术欣赏中,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年代、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作者经历,只欣赏美术作品,学生不容易理解作品中的内涵,也就失去美术欣赏的重要性。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生成,为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美术讲解中,教师借助微课、课件,为学生呈现美术相关知识,不仅丰富教育教学形式,还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数字化艺术观念,有效的运用现代化技术为学生授课,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丰富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数字化艺术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发展需要,结合美术知识为学生授课,增强学生参与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应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水平。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教师为学生部分美术文化知识,或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融入到美术作品意境中,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之后教师引领学生绘画作品,将自身感悟绘画出来,增强美术作品的二次创作。

(二)开展美术探究性活动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美术绘画技能,还应该丰富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将所学更好的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在以往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注重绘画技巧教授,忽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能力差。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学生开展美术探究性活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首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结合美术理论知识,为学生制作课件,将课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课件知识。学生通过观看图文并茂的课件,掌握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相对应的知识,拓展自身知识面,便于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短暂教学课件,吸引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预习困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之后开展讨论活动,提出讨论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形式,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美术感染能力,进而实现高校美术数字化教育模式。

(三)重视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重视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为学生开展鉴赏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涵养。美术学习的目标并不是技能的比拼,是在美术欣赏中,自身心灵与作者心灵形成共鸣,升华自己,之后以自身的想法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为学生开展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借鉴大师级的作品,不仅增强学生绘画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艺术情操,进而为学生绘画生涯奠定基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搜索相关的美术作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让牺牲欣赏,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此外,引领学生自主登录互联网平台,找寻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增强高校美术教学质量,实现高校数字化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