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

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空间布局;产业趋同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2-0106-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被作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由于其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加上国家一系列极具激励性的政策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青睐,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产业布局不合理引发的产业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的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制约其科学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的空间分离,优化不同空间的资源配置来构建“总部一生产制造基地”产业链,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的总部经济模式无疑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经济发展形态解决好产业布局协同等问题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推动和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下,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转入了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高附加值、成长潜力大、物质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和综合效益好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诸多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和抢占经济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在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如众多国家一样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层面,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十二五”末和2020年的具体发展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是,各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纷纷制定了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重点产业、目标和扶持政策。至此,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当今世界的新一轮产业浪潮,确实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成为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与之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1)区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现象严重。有关资料表明,我国28个省份把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少省市把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部列入其发展规划,拟打造新能源基地的省市达到18个,计划建设中国“动漫之都”的省市达到50多个,约有20个省市将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约达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选择发展生物育种和新能源汽车的地区也分别达到了60%和50%。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现象不仅表现在产业选择上,而且在产业政策上也有所体现。2010年,全国29个省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政策支持中,16个省市提出设立财政专项,23个省市拟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21个省市要求加大税制支持,21个省市准备设立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产业趋同问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直接表现为:不同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因缺乏互补性和协同效用,很容易产生对同质稀缺资源的争夺进而引发恶性竞争,造成资源分散使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甚至可能会导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失衡。(2)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发展与地区资源禀赋匮乏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南于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规律及自身资源禀赋的认识,过于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产业布局,同时发展多个甚至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分散了有限的政府资源供给,弱化了资源的配置功能,又因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文化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水土不服”而“后继乏力”,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产业发展和管理机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的高端环节,对技术、知识和资本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但从现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情况来看,部分产业园区由于定位不清,所引进产业层次不齐,产业链层次较低,难以形成高端产业集群,极大地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事实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产业选择、产业政策、管理体制和产业布局综合的统一体,现实存在的产业布局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需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和形态创新,进而促进其科学发展。

二、总部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

总部经济是指将企业的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把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在具有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等战略资源高度密集优势的区域,把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区域,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佳空间耦合,带动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行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具有高端资源集聚、知识含量密集、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强劲等显著特征。总部经济主要是通过将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分离的模式来实现不同空间的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缓解产业间的同构无序竞争等,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对于解决当前不同地区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产业恶性竞争突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总部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构问题的产生,从政府层面上看是因为政绩考核对GDP的过度依赖、战略性新兴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和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激励驱动,而从产业经济发展的层面上看却是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的“无序”或者失灵,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空间格局,导致产业价值链在区域内相互重叠,与区域资源禀赋相互背离。而总部经济中的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在空间的分离,实际上就是企业价值链的区域分工与整合的过程。它通过把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和低层次环节分别向具有各自优势的区域转移,为中心城市与发达地区分工合作的协调发展构建了链条和平台,在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了分别与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相匹配的总部经济框架。正是因为这种基于企业价值链的区域分离契合了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的优势,使不同区域更能够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降低了整个价值链的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进而促进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由此可见,发展总部经济对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解决产业同构问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序化竞争是产业同构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这也可以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得到进一步缓解。总部经济通过将总部基地与生产制造基地的空间分离,规制和区隔总部及相关关联区域的产业内容和产业形态,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态的“固化”,避免在同一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链环节发展重点的频繁置换,消除搞“大而全”产业布局的体制空间与学理基础的基础,逐步形成不同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差异化格局,增强区域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总部经济发展构架下,通过“总部一生产制造基地”链条,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起“研发一生产一服务”的新合作模式,促使区域间战略性新兴发展由原来的因为产业雷同、产业同构带来的抢项目、抢资源、抢投资竞争逐步转向产业合作。

三、加强总部经济建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

(一)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总部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要受到区域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区位布局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要通过总部经济来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从中央层面看,要加强宏观上的统筹、规划、指导和分类,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发区密切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全国的总部经济聚集区布局,并立足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等实际,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的定位、层次及互补关系,建立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的协调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完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间的合作环境、合作机制和合作利益分配制度,强化区域之间的统筹规划,协调好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区域之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共融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蔡曙涛,2010)。从区域层面来看,要准确判断并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或比较优势、区域经济承载量及市场前景,结合与周边省市的竞合现状,明确本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聚集区吸纳企业总部的层次结构及规模,科学定位本区域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布局中的地位和功能,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合作和产业链的构建,避免发生各自为战和产业趋同。考虑到现有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发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基础和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聚集区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设。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上述产业园区的产业层次各不相同,产业布局也不够合理,加上总部聚集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对企业总部不断整合和转型升级的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整合和退出机制作为支撑。一方面,对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差、与总部聚集区产业结构不协调和带动效应不明显的企业总部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及时整合优化那些定位类同、产业同构的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竞争,浪费资源,增强总部集聚区的示范性、带动性和辐射性。

(二)探索总部经济竞争与合作机制,以总部经济集群创新效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总部经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因此,依托总部经济发展使其形成规模性的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必须做强做大总部经济聚集区,使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大规模和具有强大实力的创新型企业总部和研发、管理和营销等职能总部落户总部经济区。然而,总部经济聚集区并不是企业总部在地理空间上的简单扎堆和集聚,其作用发挥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如果总部经济聚集区的资源不能够充分利用,那么其结果必将是资源的浪费和企业总部之间的无序竞争。而从总部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集群内部的企业总部是横向竞争与纵向合作的统一体,企业总部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关系一旦被打破或者缺失,那么总部经济的集群效应就难以显现和发挥作用,总部经济聚集区内部总部集群也将难以形成足够的动力与活力。为此,必须探索和创新总部经济的竞争合作机制,使总部经济集群创新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层转变发展观念和政府部门的引导及组织协调。对于企业领导层而言,要增强全局发展和合作共赢的观念,跳出本企业发展的局限,科学统筹规划,更加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好企业的外部资源,加强与外部企业总部之间的沟通、联系,与本企业相关的企业开展多方面、多渠道合作,建立起正式或非正式的协作、合作关系,促进企业总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劣互补。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积极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企业总部合作环境,大力推进企业总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总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推进研发、技术、市场和培训等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使总部集群的创新效能得到更大发挥,进而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篇2

关键词:转型升级生产业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1025"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and yiwu c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yiwu, and combined with yiwu city spac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ring double river's lake industry structure of the service platform of the idea.

Key word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ring double river's lake industry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出口导向的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曾给义乌乃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腾飞带来极大活力,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后,其脆弱性进一步显现,长期积累的问题也开始突出。表面看,金融危机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那么“后危机”时代,义乌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怎样走?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与发展空间从何而来?

1、浙江“十二五”转型主攻方向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将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建立浙江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明确新兴服务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紧密相联的生产业是浙江“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只有充分发挥生产业的支撑作用,才能实现浙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型,走出一条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2010年7月末,浙江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确定重点创建九类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商贸综合体、旅游休闲度假区、新型专业市场、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

2、大力发展生产业对义乌的现实意义

浙江“十二五”时期生产业发展思路为“以地方产业集群区为依托,围绕产业集群构建区域服务体系,从科技服务、培训服务、物流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形成区域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实施策略上表现为六个确立,分别为:确立“强制造、重服务”的均重产业政策,确立“市场内生、政府外推”的双主体发展思路,确立“商务咨询与研发设计”为新业态模式,确立“制造服务业”为重要突破口,确立“农业服务业”为重要内容,确立“浙江优势服务业”为出发点,确立“教育、培训、咨询”为主要任务[1]。以上发展思路和实施策略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大力推动生产业的发展来促成农业、工业的新一轮的大发展,在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对于义乌的发展也同样有着它的现实意义。

2.1促成传统特色产业升级

造成义乌工业现状困境集中于三个方面原因:其一是受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原本的廉价优势日趋饱和,利润降低;其二是本地土地、水、电资源供应紧张,工业发展受到挤压,增长乏力;最后就是长期满足于低价优势,企业创新能力、能动性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根据当前形势,各项成本上升和发展资源供应紧张局面短期内不会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义乌工业发展困境只能依靠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促成传统特色产业升级。而在现实发展中,造成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很多,除了制度体制上的制约、企业创新战略的普遍缺失、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等原因之外,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较多倾向于“各自为营”的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成本过大,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所以确立“强制造、重服务”的均重产业政策,引入新机制、整合分散的创新资源,大力发展“商务咨询与研发设计”为新业态模式的“制造服务业”,是义乌传统特色产业升级目前唯一可以倚重。

2.2为高科技产业培育、外引提供支撑

义乌目前的产业政策为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产出、促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大力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这一目标,技术、人才是瓶颈。根据统计资料,义乌现有职工中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人数只占总数77.8%,而具备职称、技工资格的现有职工人数仅为6.5%和9.9%。所以大力发展以“教育、培训、咨询”为主要任务的“制造服务业”,为高科技产业培育、外引提供技术、人才提供支撑也已迫在眉睫。

2.3打造新的增长点

生产业不但是经济发展的“黏合剂”和“引擎”,其自身也已成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部门。对义乌而言,生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为当前的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带来活力,还将成为义乌新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通过“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将给义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3、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

产业业态的发展以各种形式的集聚区为最终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生产业集聚区开始成型。自从浙江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意见》后,浙江的生产业集聚区也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12月,《湖州南太湖科研设计服务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和《湖州织里童装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通过规划评审,成为首批通过规划评审的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那么义乌的生产业集聚区在哪里呢?

4、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构想

环双江湖区域有着成为产业服务平台最为优良的资源条件以及与城市空间的现状与规划最为紧密的契合度。从建设发展来看,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超越了生产业集聚区,它还将集成义乌高等教育发展集聚区,成为综合性的产业服务平台。

4.1环双江湖的资源条件

4.1.1区位资源

从义乌市来看,环双江湖区块是义乌中心城区向义南副城(产业带)过渡的核心地带,与两者均有着便捷的联系。从浙中城市群的宏观区位看,该区块位于浙中的地理中心,浙中城市群的各县、市均在其一小时交通圈覆盖范围内,有着良好的集聚和辐射条件。

4.1.2交通资源

区块内主干道路、高等级公路纵横,横向的五洲路、03省道复线、稠佛公路,纵向的香溪路、华夏路、兰(溪)武(义)公路构成了连通区域与义乌市域其它功能组团以及浙中城市群的各县、市的主干路网。区块与区域大型的交通设施也有着便捷联系:香溪路连接甬金高速公路与杭金衢高速公路、铁路货站;富仓路连接的义乌空港、铁路客运站;同时该区块还是规划中义乌城市轻轨和浙中城际轻轨的必经之地。

4.1.3生态资源

根据义乌市域规划,环双江湖区块内由义乌江与南江交汇点改造成的双江湖将拥有近1.13平方千米的水域与湿地,同时市域南部最窄处都宽达1.3千米的生态廊道南北向穿透区块内部。从义乌乃至整个浙中来说,拥有此等生态资源条件的区块也是屈指可数。

4.1.4土地资源

根据义乌市域规划的远景发展规划,环双江湖区块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在15平方千米左右.就区块建设现状而言,只有零星的村庄建设用地。

4.1.5基础设施资源

环双江湖区块基础设施条件也是十分优越:已经建设完成的220KV江湾变、市第四污水处理厂、义亭水厂、沿华夏路而来的燃气主干管和正在选址建设的柯村调压站。

4.2与城市空间现状与规划的契合度

4.2.1切合空间脉络

从义乌城市中心发展的空间脉络看,城市现状已形成的商贸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均为沿江布局。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切合这一空间发展脉络,作为城市的“第三心”,整体形成沿义乌江链状伸展的城市中心布局态势。

4.2.2衔接区域项目

义乌的“十二五”可以说是义乌环城路以西区域发展的黄金时期:义西生产资料市场将完成北区2.5平方千米的开发建设,规划面积约1.5平方千米的国内物流中心和1平方千米用地的综合保税区也将落户区域。根据经济开发区四期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区将跨越环城路西向拓展,沿义乌江形成总部经济发展带(约3平方千米),同时打造富仓路综合配套发展带(约1平方千米)连接义西生产资料市场与总部经济发展带。可以说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与区域大的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十分紧密,功能上也可形成延续、承接、互动。

4.2.3整合区域资源

无论从自身的资源存量还是浙江中城市群的主体――金义城市群发展态势看,义南都是义乌未来发展的“用武”之地,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的设立将对现状布局松散、各自为政的义南区域进行资源整合,促成合力发展,同时它也将成为辐射、带动义南发展的城市中心。

4.3建设初步构想

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将围绕双江湖进行布局,建设用地范围包括经济开发区四期分区西南部、义亭东部、佛堂东北部、江东九联―徐江区域,总面积达15平方千米。

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将利用经济开发区四期紧密依托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先期启动、发展沿江总部经济带(约3平方千米)、大力建设研发、销售总部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适当时机可包装成振兴义乌传统产业的生产业集聚区。义亭东部、佛堂东北部(约9平方千米)将发展整个产业服务平台的金融商务区、行政办公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江东九联―徐江区域(约3平方千米)将结合现状的文教基础大力引进国内外的科研教育机构或者新办高级职业技术学院,适时还可以成立综合性大学,努力建设为平台发展壮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高教园区。

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构想图5、结语

环双江湖产业服务平台将集聚生产业的各个枝节,并与时俱进,集聚、优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为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供要素支撑,促成区域各项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为义乌新的腾飞插上坚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课题组. 生产业:浙江“十二五”转型发展的引擎. 2009

[2]义乌市统计局(网站). 上半年义乌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9月

篇3

在这种背景下,佛山市各级政府、各陶瓷企业从2006年就开始转型工作,主要原则是在佛山陶瓷主产区实现总部经济,把生产工厂迁移到外地。以佛山新中源陶瓷陶瓷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成功转型,其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陶瓷业、房地产业、酒店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新中源集团。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转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产业政策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佛山自2006年起实施产业“双转移”战略,通过腾笼换鸟,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梯度转移,为转入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佛山发展新兴产业腾出了更广阔的空间。佛山建筑陶瓷基地今年也成为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2008年4月,佛山市政府连续出台三个文件(《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更是对于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做出了明确结论。例如《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鼓励现有企业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等留在佛山,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和研发等相关机构在佛山设立总部(或者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大力支持、推动陶瓷总部经济发展,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实现佛山陶瓷由传统产业向都市型、创新型、知识型产业转型跃升。

市场才是驱动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而政府只是起了助推作用。陶瓷产业离不开市场,生产要素又是争取更大市场的排头兵。有研究表明佛山禅城陶瓷业转移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两个阶段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前者为“蔓延式扩散”、后者为“跳跃式转移”。燃料、原材料、电力等构成生产成本的市场因素是推动陶瓷产业转移的主驱动力。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也成为困扰陶瓷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一个瓶颈。资料显示,在2007年佛山环境统计中,陶瓷行业重点企业工业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等,分别占全市所有重点工业企业总和的59.86%、42.15%、32.27%和29.85%,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更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其次,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约束加剧。佛山既不是生产一次能源的地区,也不是陶瓷原料的产区,而占地多、产出小、技术含量低的众多陶瓷企业,对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佛山城市发展造成极大的限制。针对此问题,陶瓷行业开始集中进行整治,解决了环境问题带来的困扰,实现了环境和效益双丰收。

上述分析了佛山陶瓷成功转型的几个因素,从这些因素可以看出,陶瓷行业成功转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需要政策和市场形成合力,政府和企业同心同德,敢于突破,才能完成这一蜕变的过程。佛山陶瓷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最关注的是结果,具体如何转型是企业个体行为。这些行为是被动自发的。通过对企业转型过程的综合分析,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总结出佛山陶瓷产业转型的方式。

(1) 政府引导为先

对于一项庞大的转型工程,其需要的各种资源是多方面的。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需要对整个产业转型进行良性引导,在政策上对企业进行支持,让更多企业愿意、容易参与到转型工作中来。

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环境和效益的矛盾等,这些更需要政府及时规范。佛山陶瓷转移过程中,佛山市及所属各区政府均推出了各项具体政策,引导陶瓷产业的转移和提升:一是资金扶持,如禅城区财政及陶瓷生产重镇南庄镇分别拿出5000万元和1亿元作为陶瓷产业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二是产业转移,各级政府通过各种经贸协作渠道,鼓励和支持一些陶瓷企业到省内外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将属于企业转出地税收分成部分,全部返还给转出的企业。三是帮助关闭或转产后的企业安置好职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对这些企业腾出的土地或厂房用于“腾笼换鸟”引进新的建设项目,给予优先享受“三旧改造”的有关优惠政策。

(2) 对口转移是方法

为了促进佛山陶瓷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转移,广东省政府安排了500亿的资金来支持这项工作的平稳开展。同时,广东省还制定了省内陶瓷企业对口双转移的政策,确定了佛山市与清远、河源、肇庆、揭阳、阳江等五市进行企业与人员对口双转移。广东省政府对转出地和承接地政府都下达了考核指标,同时安排资金进行扶持。省外转移则主要集中在江西、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安徽等省区。佛山市及所属各区政府均推出了各项具体政策来引导陶瓷产业的转移和提升,具体方式包括资金扶持、产业转移、帮助关闭或转产后的企业安置好职工,维护社会稳定等。各级政府通过各种经贸协作渠道,鼓励和支持一些陶瓷企业到省内外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广阔的地区去发展陶瓷制造业,将属于企业转出地税收分成部分,全部返还给转出的企业,同时对这些企业腾出的土地或厂房用于“腾笼换鸟”,引进新的建设项目,并给予优先享受“三旧改造”的有关优惠政策。

(3) 生产升级是核心

提高企业竞争力,产品是核心。在整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生产升级始终要处于核心地位,否则一旦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升级无从谈起。首先,以陶瓷产业为依托,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推进陶瓷产业向产业高端化发展。大批陶瓷企业外迁之后,佛山利用关迁企业腾出的空间加速培育陶瓷研发设计和会展中心、生态型精品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其次,提升生产环节的研发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在留下来升级的企业中,特别注重通过和科研机构或院校合作,进行自主创新,用创意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最近三年多时间,佛山先后设立了10多个创意产业园区。创意经济被引入陶瓷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中,形成了巨大的推力。最后,从生产产品向生产设备升级,培育陶瓷装备制造业。佛山已经有陶瓷装备企业上百家,涌现了“科达”、“恒力泰”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培育成产值约40亿元的全国最大陶机生产基地。同时,引进意大利、西班牙等50多家国际先进陶瓷装备制造企业和本地企业,迅速填补空间,真正实现了“腾笼换鸟”,目前已经形成新的陶瓷装备制造产业结构形态。

本文对佛山陶瓷产业转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成功转型的因素。可以看出,佛山陶瓷产业转型是政府政策、生产要素、环境背景因素等综合造成的,各个环节的正确处理最终导致了产业升级。结合对企业的实地调查,本文提出了“政府引导为先、对口转移是方法、生产升级是核心”的产业转型思路,从政府、企业、产业环境三方面对转移路线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尹虹.论佛山陶瓷产业转移.中国陶瓷,2007(10)

篇4

[摘 要] 上海要实现“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中央和国务院从全局出发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机遇。上海应紧跟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国际比较,认识自身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总部经济建设促发展、以生产型服务业建设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产业转移为机遇,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为关键,多渠道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上海 现代服务业 趋势 比较 对策

一、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国外现代服务业为适应新的形势向纵深发展。在经济中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内部结构逐步升级,生产业成为其核心,并呈现出创新性、国际性、集群化的趋势。

1.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如图1,2004年世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69%,成为经济的主体。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更大,在2006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其中美国在2007年为81.1%,英国在2005年达72.8%,日本在2006年的比重达到67.5%。香港的这一比重更高,在2007年已达到92.3%,成为绝对的服务型经济地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比重在2006年达到54.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网、美国统计网、2009香港统计数据一览

从就业结构看,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的主力军。2007年新加坡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为76%,美国比重高达83.9%;英国和日本其比重在2005年也分别达到76.3%和66.4%。从以上分析看出服务业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快速,从事商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在下降,而金融保险、地产、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的就业比重在不断增加。2007年美国服务业产值为112292亿美元,其中批发、零售、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大约为18.6%;而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专业、商务、信息等服务业合计比重超过50%,成为服务业的主体。现代服务业以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系统技术等科技成果,依托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知识为服务内容和产品,其逐步向知识化、信息化、 高科技化等高端方向发展。

2.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呈现集群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批典型的服务业集群如纽约的曼哈顿式的服务业集群、伦敦金融城模式的服务业集群、东京新宿模式的产业集群等。就伦敦金融城模式的服务业集群来说,伦敦金融产业集群的规模非常大,1991年有500多家银行,其中国外银行470家,拥有资本达1000多亿英镑;800多家保险公司,170多家外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每年的外汇成交总额为3万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占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有效供给和需求,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有利于服务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增强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凸显大都市竞争力。

3.跨国公司推动现代服务业走向国际化

经济的服务化推动了传统制造业跨国公司向服务业转型。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有271家从事服务业。跨国公司向服务业的转型,推动了现代服务业走向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获取高级人力资源和占有更广大的市场,纷纷把部分服务产业转移到海外。二是FDI结构转向服务业。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服务部门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25%;2005年已上升到约占70%。三是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WTO) 统计, 2007年, 全球服务贸易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各国政府已认识到服务业的国际化的益处,纷纷对外开放,降低门槛,吸引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和国际贸易发展。

4.生产业发展迅速

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生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紧密,生产业已全面渗透到制造业的流程中。在OECD国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生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生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的融资、咨询、管理和后期的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的各环节渗透发展。

5.现代服务业具有创新化的趋势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比如银行、保险公司等不断创新开发新的金融衍生性产品、理财、中介等服务;二是服务方式和模式的创新。比如阿里巴巴公司通过其创新的支付宝手段,短短数年时间, 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三是新的服务领域的拓展和创新。比如美国苹果公司通过与电信服务商的合作, 利用信息增值渠道开发3G手机数据业务, 2005年~2007年该业务年均增长112%。创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成为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推动各国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速度、结构合理程度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

1.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较低

上海服务业发展速度快。从1996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服务业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1292.11亿元,增加到2007年6408.50亿元,增加了近4.96倍。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43.7%增加到2007年的52.6%。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已超过一半。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其比重还较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低。2007年上海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相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9%、6.6%、3.9%、4.1%,合计24.5%。而香港在2005年其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支持服务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7%、28.6%、10.6%,合计51.9%,远远高于上海。

2.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2007年上海市服务业就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56.4%,服务业是解决上海就业问题的主力军。但与国际大都市比较,上海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还比较低。在2006年,纽约和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达到88.5%、76.7%,而上海仅为57%,在2007年降为56.4%,远远低于国际大都市的水平。从各行业就业分析,纽约和新加坡在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地产、物流和通讯等从业人员比重明显高于上海。可以看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较低,专业性的人才相对缺乏。

3.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

上海的服务业种类齐全, 已建成全国性生产的资本市场、国家级的生产资料商品交易市场, 人才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集聚各类知识服务业。可以说, 上海服务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与国际大都市城市相比,上海现代服务业层次还偏低,尤其高端服务业发展与国外差距较大。就金融业来看,上海金融与国际金融中心比较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表1,金融服务增加值占GDP比重:伦敦、纽约、东京、香港超过了12%,而上海为9.96%;从业人数上海也远远落后其他城市;金融机构数量:纽约和伦敦是上海的3倍多;日外汇交易额:伦敦是上海的10倍多,纽约是上海的6倍多,东京和香港也远远超过了上海。从以上分析看出,上海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落后。

4.服务贸易总量小,贸易层次比较低

资料来源:陈东升.上海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吗?.亚布力观点,2008年8期.

2007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59.1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2.3%,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5%,为国内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最大的省市。

但与国外相比总量小。如表2,2006年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13.08亿美元,香港在2004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为621.75亿美元,上海2006年出口额仅为192.68亿美元,只有香港和新加坡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1.0%和37.6%。

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和上海市国际服务贸易协会网

注:香港数据是2004年的数据

从服务贸易结构看,日本、新加坡、香港的运输和旅游贸易出口的比重不到一半,而上海两项份额为57.2%。日本、新加坡、香港的金融服务所占服务贸易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24%、7.20%、7.32%,上海金融服务的比重只有0.49%,这与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以上分析看出,上海的服务贸易与国际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三、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发展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上海实现“四个中心”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上海的现代服务业。

1.以总部经济建设,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总部经济能够对服务业产生强劲的需求与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总部经济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大量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必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包括信息、金融、中介、物流等服务业。研究表明,一个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迁移,会带动几个甚至十几个与其相关的知识型服务企业相伴发展。 总部经济能够产生大量现代服务业需求,发展总部经济为金融保险、信息、会计法律等现代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2)总部经济的高需求、高要求, 促使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层次。企业总部一般从事研发、战略决策、投资管理、营销等高端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业作为支撑。企业总部的入驻和聚集对金融、保险、会计评估、法律、会展、信息等生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带动生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整体发展水平。(3)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发展。总部经济是大量企业总部集聚在中心城市的优势区域,围绕总部布局了许多金融、法律、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机构,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一些企业总部本身属于现代服务业行业。企业研发总部、销售总部、投资总部等属于高端现代服务业,它们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能迅速提升当地现代服务业的水平。

上海由于其区位、信息、人才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总部入驻。截至2008年底,外商累计在上海设立总部经济机构共676家。上海应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1)以总部经济为中心,发展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业作支撑,因此积极金融、法律、信息等知识型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总部经济所需求的专业服务体系。(2)吸引大型服务业总部入驻,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大型服务业总部入驻一方面能够带来先进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知识和人才等,通过技术外溢、学习效应、人才流动等方式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外部引进打破垄断局面,以市场竞争推动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3)发展特色总部集聚区,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总部经济要要根据自身现状和产业基础,吸引相对应的企业总部集群发展,形成特色总部集聚区,带动相关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

2.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现代服务

业体系的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在一起能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区域创新效应、广告品牌效应。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现代服务业集群,发挥集群的集聚效应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服务机构的网络化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体系。

上海规划要到2020年止建成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带动一大批现代服务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结构升级。同时区内服务业内部企业间联系紧密,合作发展;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制造业,产业间融合发展;并且区内与区外企业合作交流,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3.以生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融合

上海发展定位是二、三产业并进发展,制造业对上海经济的贡献也非常重要。但是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落后;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这制约着制造业发展。解决这些问题要大力推进生产业的发展。上海要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等行业,进一步促进上海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

4.以全球产业转移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

对外开放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和重要驱动力。据统计,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其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上海应该借鉴国外服务业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到服务行业。同时,全球在产业转移中加大了对服务业的转移。上海应该抓住良好的机遇,培育良好环境承接产业的转移,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离岸服务,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通过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引进管理先进、技术一流的优秀服务行业来带动当地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引进竞争机制,促进现代服务行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5.培养现代服务行业的人才

上海要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解决人才缺乏这个关键问题。上海在金融、软件、信息、咨询等行业人才很短缺,特别是高级的复合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以采取优惠政策、高薪聘请等方式吸引高层次、国际性的人才。(2)以上海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自身人才,大力培养复合人才。(3)加大现有人才的培训,一方面请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本市为现代服务业人才授课,另一方面,可以外派一批现代服务业人员到境外深造。总之,上海要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以满足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汉镒资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M], 2008年3月

[2]谢 军:现代服务业的呈现五大趋势[J].政策望,2008年第10期

[3]赵 弘:2007年~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2007年9月

[4]王 靖:上海服务业的大格局[J].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第3期

篇5

研究如何打造产生产业集群衍生及吸聚效应,在这里我们需要进一步来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关于临空产业的话题。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特殊规律,大部分认为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应以机场运输服务业、物流产业、临空型高科技制造业、航空制造业、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会展业、客户服务中心(呼叫中心)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

一、临空产业包括哪些内容?

(1)航空核心产业(即临空指向性最强的产业):是直接利用机场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等资源开展生产活动的产业。包括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快递业、机场服务业。其中机场服务业包括航空食品业、航空器维修业、航油航材总部和航空培训业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紧密依赖于空港。

(2)航空关联产业:第一类是依赖于航空运输、产品具有临空区位偏好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的产业,主要有高新技术制造业、轻型产品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通常由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品制造业等构成。第二类是知识、信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比如总部经济、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

(3)航空引致产业。是为航空核心产业和航空关联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大多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指依托机场及上述两类产业引发的客流、货流资源,满足各类人员的居住、教育、消费、购物、娱乐等生活需求,以及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研发、培训、金融、中介、广告等服务需求,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由各航空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引发和吸引各类辅助、配套和支持产业。

二、我国临空产业发展的现状?

(1)由于国内机场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现阶段各机场周边大部分临空经济区都存在着一定的农田和村庄,产业以第二产业居多,且类型相对单一。从国内各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看,以机场为依托,结合地方发展比较优势,发展航空运输及其配套或延伸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如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会展中心、居住等)是各地的一种普遍选择。

(2)在我国经济基础比较雄厚、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发达地区,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临空经济产业区。如北京首都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成都双流机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区等。

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 郑州 临空经济 产业集群

随着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临空产业集群则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空间组织模式[1]。

1 郑州临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郑州临空产业集聚区以郑州航空港为依托,着力发展航空运输业,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力争将航空港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郑州航空港区的定位不谋而合,只有明确港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1.1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

郑州航空港区已经形成以国际中转物流、航空快递物流、特色产品物流、航空物流配套服务四个板块为主的航空物流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产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以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金融、科技研发、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主导的产业集群[2]。

截至2014年底,郑州航空港区各项建设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51.23亿元,增长22.3%;固定资产投资400.9亿元,增长91.8%;进出口总额379.16%,增长8.7%;外商实际投资5.8亿美元,增长38%;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1.17亿元,增长40.4%。

1.2航空物流业发展现状

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底,共有37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营,客货运通航城市已达83个,其中国际货运通航城市达24个,全货机周航班量80余班,位居中西部地区第1位[3]。

民航旅客吞吐量2013年和2014年分别是1314万人次、1580.54万人次,分别增加了12.6%、20.3%;民航货邮吞吐量分别是25.57万吨、37.04万吨,分别增加了69.1%、44.9%;航空运输飞行架次分别为12.78万架次、14.77万架次,分别增加了17%、15.5%。

不难看出,近年来民航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均保持快速增长,这表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经成为近年来最具成长力的机场之一,日益增强的物流吸纳能力,将为郑州航空港发展出口型产业集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1.3高端制造业发展现状

随着产业集聚转型的不断推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富士康为龙头的融研发设计、软件及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航空物流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签约引进正威、酷派、中兴、天宇等智能终端企业119家,完成电子信息产业产值2030亿元,约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73%,全区累计生产手机2439万部。

1.4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以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等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已逐步完善。

2014年,绿地集团和实验区签署协议,将投资270亿元,建设占地3600亩的绿地会展项目。绿地会展城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港区的会展条件和布局,成为郑州会展的“航母”。

在港尉新区拟建设中国中部国际电子商务港,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将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促进重点电商企业和项目集中布局、集群发展,建成后将成为中西部最大的综合性全产业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此外,郑州航空港区还积极引进金融租赁公司、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物流金融、飞机进入租赁等新型金融业务,让金融助力港区经济腾飞。

2 郑州临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2.1郑州航空港区内部产业结构失衡

河南省作为以传统农业经济、重工业经济为主的新兴工业大省,产业结构总体不均衡。郑州航空港区内部三大产业之间更是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2014年,港区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5.3:358.4:47.7,第二产业严重超过了第一、三产业,产业结构失衡。

2.2航空物流业层次低

郑州航空港区虽然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系统内部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在航空物流领域,虽然集中了美国UPS、联邦物流、德国DHL等国际物流巨头企业,但相应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于在筹建阶段,层次水平低,规模效益尚未形成,无法现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2.3高端制造业技术落后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的集群化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属于人口密集型产业,技术相对落后,附加值低,缺乏创新投入,难以满足临空经济对产业的偏好要求。高端制造业主要以富士康龙头企业为主,配套企业集群缺乏,关联企业较少,产业集聚效应低。

3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郑州临空产业集群化的政策建议

3.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是郑州航空港区未来的目标。针对第二产业比重过重问题,应增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临空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港区应按照产业集聚的定位,科学规划土地,优化功能分区,完善交通、水电、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3.2打造先进的保税物流中心,推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

在实验区打造一个先进的保税物流中心,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出口加工、口岸贸易、物流保税、转口贸易、保税展示、设备租赁等各种功能,更好促进物流产业的高效运作。

3.3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升高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

郑州航空港区应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吸引关联企业扎堆布局,通过引进资本和技术,弥补产业链的不足,进而延伸和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在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业的建设,通过增加航空港区高端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郑州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刘雪妮, 宁宣熙, 张冬青, 首都机场临空产业集群的评估分析[J]. 软科学, 2008(3): 41-45.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苏州市 意见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苏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产业结构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表现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据2010年苏州统计年鉴,自1978- 2010年三大产业占苏州GDP比重数据进行分析,苏州第一产业呈接近零增长趋势;第二产业处于高水平的稳定发展的状态;第三产业远低于第二产业的上升趋势。2010 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可比上年增长13%,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57.8:40.5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增长20.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万亿元,增长22.3%, 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增长29%,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5%。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其中出口153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33亿美元。

三大产业比重不合理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40多倍,经济实力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三大产业比重很明显的从“二一三”发展到“二三一”。第一产业2004年以来,比重趋于稳定,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把农业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上,否则整个经济体系会处于瘫痪。第二产业近些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持续高位,第三产业比重,根据最新的数据,2010年将突破40%,但依然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_5%的平均水平,与苏州经济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第二产业的比重太大,第三产业处于相对的弱势,函待转型。

第二产业内部比重不合理

从表1.2中可以得出,第二产业内部,主要分析工业内部的构成状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的比重达到了将近60 070。这些产业显著的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竞争力低,发展潜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处于工业发展初期的形式。而按照钱纳里的理论分析,苏州很明显的进入到工业的中后期阶段。长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工业化的阶段不符。另外,传统工业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技术和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没有优势,更多的产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缺乏持久的竞争力,工业内部急需转型。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最近几年刚刚提出,它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显然以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兴产业虽然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但是总体来说,比重不大,需要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内部比重不合理

表1.3中可以得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第三产业内部主力的是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开发,金融行业。生产业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中国目前所处的情形,房地产开发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最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多项措施控制房地产的泡沫,但收效甚微,过后几年的发展态势令人堪忧。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发展滞后,规模较小,比重偏低。2009年租赁和商品服务业的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7%左右,但是对于第三产业的贡献度仅在5%左右;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更是维持在很低的比重和经济贡献度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对苏州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性建议——实现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2.1 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苏州工业约占一半的制造业,位于“微笑曲线”的低端,缺乏两端的研发能力和未来的销售渠道。未来的工业发展,必须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和科研经济,着力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生产业体系,全力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工业技术进步,产品档次提高,深加工、精加工以及相应的设计、运输、包装、储存、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也随之体现在这些扩展的环节上,这些扩展的环节使原有的内置于制造业产业链中的服务活动通过专业化分工而逐步外化,形成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需求体系。

努力发展金融、会展、工业设计、文化、软件和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等主导产业,占领工业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引进企业营运总部、管理中心、营销中心等职能型总部,建立中央商务区,形成总部集聚区。以工业设计为核心,重点发展制造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开拓产后渠道,发展物流产业等,使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融合成一体。

2.2 农业和工业的融合发展

农业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在于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农产品加工业是工业向农业渗领域,导致两种产业之间企业边界逐渐模糊。初级农产品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等多种产品方向拓展。现代农业大大拓展了传统农业的领域和内涵,工农业将融入一体。传统的产业分类方法己难以分清业务交叉融合后的企业归属。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要加速向工业化转换,而且要高度重视与信息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扩大企业交易范围,以全球化视野寻求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苏州市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3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苏州市明确了发展太湖生态体闲业的方向。由于体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而成的新型融合产业,因此它具有农业和旅游的双重属性,农业与自然有关,旅游业与市场有关,农村与人文有关,因而观光农业具有自然、人文和市场的一体化特征。旅游观光农业关联度较大,其开发经营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而且推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拓展了旅游业的产业边界,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转变。苏州市农业可以依靠苏州市作为国际旅游都市的带动作用和苏州市大量外来人口的优势,努力发展体闲观光农业。

以后的发展,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性,以增强其吸引力,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体闲旅游产品,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销。对旅游活动对乡村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定位监测,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水资源,加强具有农业特色的旅游产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郭鸿憋.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5]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2010

[6]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一一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一、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它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总部经济主要的理论精髓是:企业总部与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实现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而产业制造基地向制造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的规律,并出现专业化和集群化的趋势。

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总部经济”。在现代服务业中,企业总部与基层服务部门,物理空间上完全可以不在一个地方,而是将总部放在信息集中、资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发挥总部的“中心效应”,以便能及时获取商情,快速调度,从而满足客户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总部经济研究概括

1、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尤其是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加强。张晓磊(2005)通过研究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指出,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配套。这一研究视角的结论主要有: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销分离、融资升级,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产业在进行梯度转移的同时,区域获得了提升式发展。

2、总部经济与分厂经济的研究视角

总部经济与分厂经济是生产力空间分工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秦尊文等(2006)认为,在时序上两者是双向关系:一般先有总部后有分厂,即表现为企业扩张与产业扩散;在产业分工上两者是垂直关系,企业将总部和制造基地分设在不同区域,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国外学者对这一视角的研究较之国内更成熟。Tina Chiniet al(2005)细致分析了总部和分厂在研发和管理方面的感知隔阂,并称这种隔阂的加剧将对公司运营形成严重威胁。其他学者进一步指出,考虑到总部与分厂的信息流问题,特定地区的战略环境将是形成此种感知隔阂的首要原因,跨国公司在与其战略单元沟通时要注意尽量避免。Bodo B.Schlegelmilch et al(2006)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总部和分厂在知识转换方面的变化,传统的观点认为总部仅仅是一个主要的信息源,但是目前的实践表明,总部同时也是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分厂的知识接收器。研究结果表明,总部能否从知识转化中获益,主要取决于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分厂的战略使命、总部的吸收能力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3、总部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视角

总部经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对繁荣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视角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部经济在城市集聚的原因。Mary E. Lovely et al(2004)将这一问题的分析归结为信息,他们认为对信息的需求成为制造业总部在空间上区域集聚的首要原因。在城市里集聚可以使总部获得高质量信息的同时,获得知识溢出效应。James C. Davis et al(2008)补充了上述成果,他们利用城市集聚系统模型找出影响当地总部集聚的核心要素,结果显示:当地服务供应商的充沛程度和当地现有总部的规模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总部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政府需要承担的角色问题。李江帆、顾乃华(2005)、邓志新(2006)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在发展总部经济中,政府应建立服务产品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政府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注重公共投资,为总部经济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施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本区域比较优势;强化人力资本和积累社会资本,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进行制度建设,制定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和经济主体行为规则。

4、企业总部选址的研究视角

这一研究主要借鉴了区域经济学中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的中心理论,设计构建适宜不同地域发展特点的地区总部的合理路径。王浩(2005)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吸引力的现状,指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选址主要在于人才、金融、科技、交通、通信等决定因素,现阶段上海在这些方面虽然已经做得卓有成效,但与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吸收外资等优惠政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再造;尚未形成综合服务业体系,无法完全适应跨国公司战略跟进的需要等。王子新,夏斌(2006)对广州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加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是广州地区发展总部经济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与国内学者分城市、分地域研究总部选址问题不同,国外学者多从产业角度研究总部选址问题(Vanessa Strauss-Kahn,Xavier Vives,2008)。一些学者构建出制造业总部选址和公司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1992―1997年间的实证数据做样本,通过研究发现,制造业总部选址有其自身特点,即不仅考虑当地服务的便利性和当地其他公司总部的规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地理上接近其工业企业;该研究还发现,制造业总部选址似乎更倾向于那些能为他们提供外包服务的国家(J.Vernon Henderson,Yukako Ono,2008),这也为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之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目前我国的总部经济研究过多地关注于中心城市,国内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北京几个城市,对其他二线城市的可借鉴性较差,本课题期望通过总部经济理论对金华这样的中小城市的应用,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三、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金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1、增强总部经济的战略意识

金华要实现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除不断增强经济、科技实力外,还要大力吸引更多的总部机构来金华扎堆,同时培植自己各方面的总部机构。

2、树立现代服务观念,提高服务业的规划水平

金华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就要求金华应通过加强产业规划,确立产业定位,选准发展重点,形成体现资源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进而引进这些产业的总部。

3、依靠政府力量,使“内聚型”与“外延型”相结合

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导向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国投资者在金华设立总部。金华现代服务业应该在立足于培育本地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鼓励其将总部留在金华,建立内聚型的总部经济;同时,重点吸引跨国投资企业,开拓外延型的总部经济。

4、创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质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如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申请开办仓库租赁、中介运输服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经营场地、经济能力、管理技术条件进行资格审查,限制不合格者进入市场,遏制恶性竞争等。此外,金华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形成的步伐,还要从要素成本优势、资本优势、创新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发展总部经济。

篇9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理论依据;现状;组织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由于服务业能在经济增长中以其“黏合剂”般的作用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及其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为了利用成本优势,发达国家的制造商趋向于把产品生产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则有一种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转变的普遍趋势(OECD,2007)。由此可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典型代表,是知识产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刘菊芳,2012),并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及加快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叶春明等,2011)。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知识产权服务业在我国整体的发展十分缓慢,且已成为制约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的短板(陈礼勇,2012);另一方面,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陈宇萍等,2011),且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关永红等,2011)。由此可知,探讨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不但有其强烈的必要性,且还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理论依据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高技术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是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知识产权服务业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服务,著作权、软件的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商登记的服务,无形资产的评估服务,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咨询与检索服务,其他知识产权认证、与转让服务(包括相关法律服务及科技中介服务)。由于知识产权服务业归属于服务业里边的一个分支,故服务业集聚的内在规律同样可以适用于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内在逻辑。

尽管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聚已是显见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服务业的地区集聚则仍然大体上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制造业与服务业何者更为容易集聚?对这一问题,当前学界似乎并未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例如,已有经验研究显示,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效益,然而第二、三产业加总则存在显著的集聚效益(吉昱华等,2004)。一般说来,由于服务业自身所具有的“一边生产一边消费”亦即生产与消费几乎同时进行的特点,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更依赖于本地市场规模的大小,进而表现出更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同时,和制造业相比,服务业更能够承受城市高昂的土地租金,于是在地理位置上更倾向于选择城市(Jed Kolko,1999)。由此可见,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集聚已经并不能完全套用用于解释制造业集聚的理论来解释,而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寻求更为合理的解释。当前用于解释服务业集聚于大城市中心的土地租金理论更能诠释当前众多咨询服务业高度集聚于大城市中心而制造业则不断向周边城市迁移的现象。例如,广州天河区几乎都是咨询(律师事务所)、财会、商场、证券投资及区域银行总部高度密集的地区,也只有这些较为高端的服务业才能担负起此处高昂的租金,而广州的制造业则大体上都逐渐迁移出“珠三角”地区。

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现状:整体考察

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居民生活状况,我国都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对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考察知识产权服务业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等地区的分布与集聚差异,可从《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1)中获得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与知识产权服务业较为接近的细分行业的法人单位数(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清楚看出,我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地区分布上存有显著的地区差异,且其中绝大部分的行业都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

图1中所透露的信息很好地说明了我国当前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大体分布态势。事实上,我国当前所设立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试验区也仅在苏州、上海漕河泾、中关村等地,而这些地区无疑均是东部范围内。由此可见,东部地区具备优先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相对优势;同时,从优化产业结构及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说,也有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必要。

三、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组织结构:个案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要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集聚中心,应当将其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市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该地拥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条件,从而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融资、人才培训、合作交流、法律咨询、信息管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价值评估等公共服务。由于江苏苏州所设立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试验区在我国当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下文将以此作为个案并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业务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探讨。

2007年,江苏省发展改革委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次年又出台了《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而知识产权服务业从本质上说仍属于设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参照这一《意见》和《办法》,可将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组织结构作以下大致构想。

1.中央商务区

(1)核心功能区,主要以金融、保险、证券、商务、商贸、教育、培训、科技、研发、设计等企业为主体,高级酒店、商务餐饮、休闲娱乐配套,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大力发展具有全球、全国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业;

(2)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集中,拥有跨国公司或国际性金融机构区域性业务总部,或国内行业百强企业总部;

(3)加强基础配套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扩大片区投资价值,提升区域档次,改善政务服务。

2.创意产业园

(1)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环境,构筑创意产业链,为创意企业开展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和流通交易等活动提供适宜的硬件环境保障;

(2)产业特色鲜明,具有符合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产业形态,能够引领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

(3)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原创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3.科技创业园

(1)具有创业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体系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商务、信息、咨询、技术服务;

(2)产业特色鲜明,在数字动漫、影音娱乐、市场运作、媒体整合及人才培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3)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公司,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登记等价值链低端提升到能产生巨大价值的领域,围绕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4.软件园与专利产品交易中心

(l)具有软件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设施,孕育一定比例的自主知识产权;

(2)以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自主参与、市场主导为原则,采取有形和无形相结合,促进专利产品的成果转化;

(3)具有产品展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质量检测、价值评估等功能和条件,初步具备知识产品集散、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和电子商务等功能。

总之,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包含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以及专利产品交易中心等部分在内的有机组合,只有让各组成部分有条不紊、正常有序地配合运行,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的引领经济增长功能,实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优势,并引领该地经济更为健康、快速、持续而又优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Jed Kolko,1999, “Can I Get Some Service He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SSRN Working Paper, Nov.

[2]OECD., 2007,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 can OECD regions compete in global industries? OECD Publishing,p. 33.

[3]陈礼勇,对当前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2012(4).

[4]陈宇萍,魏庆华,袁攀.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科学,2001(22).

[5]关永红,刘卓拉.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行业范围与发展状况――以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为视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J], 2011(3).

[6]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R],2008.

[7]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管理世界[J],2004(3).

[8]刘长平,叶春明.海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与战略选择――基于PEST-SWOT范式的分析.科技与经济[J],2011(3).

[9]刘菊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关键问题与政策研究[J].知识产权,2012(5).

篇10

关键词:上海;服务业;外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F239.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24-01

1 上海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的现状

(1)总量不断增加,经济贡献突出。

2001―2004 年,服务业合同外资项目由 616 个增加到 2366 个;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由 15.07 亿美元增加到 37.02 亿美元,年均增长 34.93%,所占比重由 23.6%提高到33.5%;2005 年,上海市服务业引资项目 2554 个,比上年增长 7.8%,占 58.8%;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为 4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1.5%,占总合同外资(116.91 亿美元)39.1%,在浦东新区这一比重则为 78%;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29.20 亿美元,占 44.6%。截至 2005 年底,服务业合同引资项目 14907 个,占引资项目总数的 41.0%,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 250.5 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的比重为 47.4%。

2006年以来,上海吸引外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2006年1-7月上海共新批外资项目2200多个,吸引合同外资总额86亿美元,再创同期历史新高。这说明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吸引外资的重要方面。2007年,上海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达52.88%,2008年一季度上海引进外资首次出现第三产业超过70%的新格局,这表明上海由过去的工业重镇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城市转型又迈出了一大步。

(2)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行业集聚明显。

目前,在上海服务业投资领域方面,外商参与的范围不断拓宽,已涉足商业贸易、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娱乐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会展旅游等多个率先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同时,服务业外资的行业结构呈现集聚态势,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六大行业已成为重要支柱,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已超过70%。

同时,近年来,中介服务业如会计、法律、咨询和房地产经纪等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据统计,世界律师事务所100强中,有21家已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其中排名前10位的有7家,此外,上海还有68家国内律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注册会计师行业中,也已有3家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区总部、3家分所开设在了本市。其他为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所需的各类国内外中介机构也开始进入上海,在海商海事、保险、建筑工程、风险投资、高新技术等方面提供中介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卫生、体育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会展业等领域利用外资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3)总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上海已成为我国除香港以外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公司、外资研发中心等外资“头脑型”企业最多的城市。其中,浦东新区已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集聚区,其示范作用十分明显。2006年1至6月分,上海市共吸引46家跨国公司,其中地区总部19家、投资性公司12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累计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3家、投资性公司142家、外资研发中心185家。累计落户上海的国家级地区总部已达13家。

(4)物流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发展前景,外商投资物流业一直活跃。2005 年,全市批准外商投资交通运输、货代、仓储等物流项目 227 个,合同外资 4.9 亿美元,比 2004 年分别增长 14%和 28%。已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上海建立了 700 多家物流公司,全球排名前列的物流公司和船公司也均已进入上海开展业务,范围几乎涉及全球各大海运公司,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日本邮船公司和荷兰铁行渣华等。全球著名的快件服务公司,如 UPS、联邦快递、敦豪等也竞相逐鹿上海。2009年3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更是为上海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平台。

2 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优势

(1)得天独厚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

一直以来,上海在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忧势,尤其是浦东在近些年年来依靠上海和全国的支持,实现了沧海桑田式的变迁。而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东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强调以此为契机发展金融、物流、法律、创意设计和市场中介等各类专业服务业,拓展口岸、商贸、会展、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使世博会成为浦东下一轮腾飞的增长点。

(2)产业根基深厚扎实。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上海服务业的主体部分,而上海服务业深厚的产业根基,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上海吸收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已经有一半以上入驻上海。例如: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成为首家涉足个人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在上海设立了数据处理中心。截至2006年底,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706家,其中银行业机构254家,证券业机构119家,保险业机构333家,上海已形成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在内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金融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已有357家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汇聚上海。到2007年5月已有12家外资银行选择将法人银行注册在上海,其中7家已经正式开业。相关服务业产业的发展为其吸引更多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市场需求广阔旺盛。

上海生产要素聚集和消费结构提升到了相当规模,在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对服务业有强大的市场需求。首先,制造业活动需要投融资,管理咨询等服务的支撑,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其次,制造业资本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广阔旺盛的市场需求空间能有力地拉动上海服务业的发展。

3 上海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建议

(1)全力发展 “总部经济”,打造 “世界办公室”。

积极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职能总部 、中国总部以及更多国内大公司总部人驻。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行业协会、国内知名俱乐部,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引进国际顶级专业服务机构与中介机构,如法律、会计、咨询、信息服务、建筑规划、工程设计、资信评估、市场推广等推进专业服务的发展,确保 “总部经济”的可持续性。

(2)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金融业。

加快吸引各类新增金融机构集聚上海,逐步完善货币、外汇、资本、保险等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扩大产权市场交易范围和辐射力,增进长三角和沪港金融合作与联动。力争至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规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金融发展环境。

(3)以扩大“两港”开放为突破口,加速发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

加快深水港和航空港建设运营的对外开放,加速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体系,推动统一开放的物流大市场形成。同时加快提升空港货运中转能力,增强航运服务功能。力争到2010年,确立上海在全球物流的重要节点地位,争取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亚太航空枢纽港。

(4)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整合发展会展、旅游业。

借助世博会契机,加快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文化旅游功能开发,加强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合作,培育集聚国际级会展品牌,提升会展旅游业服务能级。力争至2010年,建成亚太地区国际会展旅游大都市,举办的国际展览达到500个/年,国际会议达到1000个/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550万人次/年。

随着国际投资方向和结构的变化,上海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总量将不断发生变化。上海市作为我国的大都市,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服务业利用外资放在重要位置进行推动,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参考文献

[1]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