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12-03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HAO Zhe TIAN Ya-guang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is the artificial measures of using and transforming nature,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olving the land use problems whi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As the current hot topics and new things,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were fuzzy and indistinct defini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concept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and its construction were defined.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farmland;concept definition;connotation;extension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按照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1],2015年我国将建成2 6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而2020年拟建成5 3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工作重点,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提出在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重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倾斜[2]。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3]。
2012年6月20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4],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但高标准农田作为新名词新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还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诸如: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等,这些问题均亟待作以深入探讨和澄清。为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1 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界定
对基本概念的严密定义是任何学科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有关高标准农田的最基本概念,给予其科学界定。
1.1 高标准农田
1.1.1 农用地、耕地和农田。
(1)农用地。农用地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可见,农用地的范围大于耕地。
(2)耕地。耕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它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3个二级地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hm2左右,人均耕地0.37 hm2;而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0.08 hm2,只占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
(3)农田。目前,对于农田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就查阅资料来看,农田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2种。狭义的农田就是指耕地[7],中国古代有“已耕者为田”之说,因此农田应为经开垦耕种的土地;广义的农田包括各类农耕生产用地,其范畴应介于耕地和农用地之间。农田分布受水分、温度、土壤、地形等因素制约,尤以水分的影响最大,因此农田多分布在降水量比较充沛或水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50 mm地区农田较少。我国的农田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即从大兴安岭起,经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自东北斜贯西南一线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农作区。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田可分为梯田、坝地、平坝田、冲田、圩田、条田、水田、水浇地、旱地和台地等多种类型。
1.1.2 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
(1)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这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最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8]。
(2)一般农田。是指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设和其他用地,被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包括:坡度大于25°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等。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hm2,基本农田约为1.13亿hm2左右,其他逾666.67万hm2为一般耕地;而我国粮食主产区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约占其耕地的95%左右。
1.1.3 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除了与各省市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有关外,还与其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有关。鉴于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的高产性要求,高标准农田均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
1.2.1 中低产田改造。我国耕地中有78.5%的中低产田,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7.3%,低产田面积占41.2%。在我国传统的土地建设项目中,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改造中低产田的手段主要为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2.2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整治后田块更加平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路网林网更加科学便利,田块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强,耕地质量有所提高[9]。
土地整治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土地整治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已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内容;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区域综合型特点更加鲜明;在外延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2]。
1.2.3 高标准农田建设。
(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氮磷肥力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已有较大改进,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目前靠增加化肥投入量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随之产生的“低、费、污”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新一轮核心问题。可见,为继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靠增加农用化学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是死路一条,只有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藏粮于土,才是建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2]。为解决这种现实困境与潜在隐忧,我国适时提出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出原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近年来的总趋势是:建设用地的扩张一浪高过一浪,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盲目攀比,置资源环境问题于不顾;土地产权机制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产权经济机制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参与违法供地,引起部分行业和地区发展失控。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也呈现“人减地增”的逆向发展趋势,从而对耕地保护造成了一种“双挤”局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地矛盾的最合理途径就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土地整治,从而增加建设用地的流量,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压力,支持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适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土地整治的一种。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前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建立在以往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当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严峻挑战,提出的高标准土地整治工程。前期中低产田改造和传统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其升华和提升,是土地整治工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期着力打造的亮点。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界定
随着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界定合乎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一是要求能客观地反映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实践,二是要求能准确地指出新时期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2.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内涵的理解不一,不少实际建设内容仅显露于表象,有的项目其实就是土地平整也被冠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而实际土地质量根本未得到改观。因此,高标准农田的科学内涵必须予以明确。现从以下5个方面界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2.1.1 动态发展过程与系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与一定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这样理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科学规划所建设的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产高效,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农田。高标准农田是科学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加先进的管理机制,综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为依托的复杂系统工程[10]。
2.1.2 核心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在于耕地地力提高和土壤综合质量提升,有别于以往单纯以增加耕地数量为目标的土地整理模式。目前我国耕地质量问题严重: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 33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三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耕地严重退化。因此,提升耕地综合质量,提高农用地等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目标。
2.1.3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1.4 创新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在于高标准,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保证其科技领先,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流平台。这种创新体现在多方面:以理念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彩色;以管理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量;以技术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效益;以主体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添活力;以考评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保险。
2.1.5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绿化防护、土壤监测等设施完善,使用效率高,适宜机械耕作,便于集约经营,可有效抗御旱涝灾害,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符合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支持有机肥积造,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保证土质肥沃,避免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和耕地退化;三是具备节能高效特征,生产成本和灌溉水用量等明显下降,不因提高复种指数而降低土地产出率,不因常年连续耕种而出现年度间的产量大幅波动;四是要能够防御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田园风光秀美,与自然和谐;五是对农田废弃物、排放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实现跟踪监测,监控治理效果,提高耕地及水资源使用效率。
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界定思想
科学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区的高标准农田工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1 高标准农田界定标准的复杂性。从概念上讲,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该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田。但这种高等级究竟是几等地,由于耕地质量等别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各地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也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针对全国范围制订的,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统一用这个标准来建设高标准农田并不完全适合,必须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以反映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例如,目前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另外,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区域、局部性的耕地资源匹配情况不同,导致耕地质量等级建设难度不同,也会影响各省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结果。
2.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指导思想。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具有完善的排灌系统、肥沃的土壤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田间道路、适度的农田规模、较高的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界定原则,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协调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主要体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至少应比整治前至少提升1个质量等别(等别划分据《TD/T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一般来讲,农田每提升1个等级,平均增产粮食1 500~2 250 kg/hm2,生产水平低的农田,增产潜力更大。另外,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高标准农田的农产品产出率和效益率必须高与当地平均水平的40%~50%才属合理。
可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里的元素进行检测和评定,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该界定标准虽具可操作性,但过于笼统,具体的质量等级界定应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根据不同省、市、地区土壤特征、农用地类型等分别制定细则,并出台相应的地方行业标准。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外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土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其外延宽泛,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等层面上,论述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外延。
2.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高标准农田建设,无论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形成的是由水利、土壤、作物、耕作、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以及小气候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有综合功能的生态复合系统。该系统以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用高标准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高标准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高标准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高标准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高标准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建设高标准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来保证宏观上的有效调控、微观上的协调运作;并需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相应的科研和设计部门要全面理解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内外相关标准;施工人员也必须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担负起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开发任务;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2.3.4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因地制宜开展有差别化的整治活动。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2.3.5 高标准农田是需要切实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设项目。以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项目实施后将土地和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管护主体后,整个工程就基本结束了,之后少有问津,这无疑使发挥资金投放效益和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要全面加强工程后期管护:严格界定不同工程的管护主体,做到责任明晰;明确工程产权归属,使受益人、所有人、管护人合一,充分调动群众对于管护工作的积极性;重新审视当前管护经费全部由乡镇、村来承担的局面,考虑将部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跟踪工程管护实效,加强工程管护监管。
3 结语
高标准农田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及其建设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深入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地球杂志编辑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J].地球,2012(6):12-15.
[2] 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5):3-9.
[8] 钟毅,陈超,蒋夙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刊,2012(6):86-87.
篇2
关键词:土地整治;分区;对策;黄山市
一、前言
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指南,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整治分区是在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这些子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和工程措施相对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子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黄山市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开展该区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明确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对增加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全市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都意义重大。本文在明确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域功能、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区域发展趋势等因素对黄山市进行土地整治分区,分析适宜各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并提出完善区域土地整治的相关对策,旨在为黄山市今后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提供参考。
二、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
(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大规模实施农村土地整理与补充耕地相结合的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严格落实耕地补充任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保证等质等量足额补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2011~2015年期间,安排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总规模35286.3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200.00公顷。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和其他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防护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2015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0.00公顷,经整理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城乡建设用地整理规范有序推进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推进自然村落的撤并与整合,发展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从自然聚集、散落定居向集中规划、配套建设转变。加大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厂矿改造力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得到改善。
2011~2015年期间,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4.52公顷,建设美好乡村409个(省级中心村90个、市级中心村16个、自然村303个)。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避开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区以及水土流失区,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效补充耕地数量。
2011~2015年期间,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502.82公顷,补充耕地322.69公顷。
(五)土地复垦稳步推进
加大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利用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确保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恢复和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2011~2015年期间,全市土地复垦规模83.48公顷,补充耕地43.39公顷。
(六)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对废弃工矿用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耕复绿、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为打造“和谐、生态、宜居”黄山创造条件。
三、黄山市土地整治分区
(一)城市功能拓展区
该区面积33255.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屯溪区和黄山区,共11个镇(街道)。本区位于盆地及河谷地带,城镇用地和大型工矿用地集中,是黄山市社会经济活动最为密集的中心区域,是未来城镇建设发展区。该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大、农业生产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高,长期的开发建设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地整治方向以城乡建设用整理为主。加强旧城、“城中村”、工矿企业用地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基础、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在充分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二)中部平畈岗丘区
该区面积92739.9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58%,主要分布在歙县、休宁县和徽州区,共12个乡(镇)。该区位于盆地及丘陵地带,区内有部分中心城镇和文化旅游区,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基础好。
土地整治方向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
(三)北部山地旅游生态区
该区面积426000.90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4.02%,主要分布在黄山区、休宁县、黟县境内,共37个乡(镇)。该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和太平湖均座落于区内,区内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良好的、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对发展黄山旅游经济和维持黄山市生态支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方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坚持土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在不影响生态修复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荒草地和滩涂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修建和完善灌排系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太平湖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力度;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调整并优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完善区内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歙县东南部山地环境恢复区
该区面积133715.9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82%,均分布在歙县境内,共18个乡(镇)。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新安江贯穿东西,有清凉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重要的经果林生产基地和黄山贡菊原产地,但是长期的开垦耕种,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明显。
土地整治方向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恢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施生态移民;适当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整治中禁止开发25°以上坡耕地,积极开展以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退耕还林、植被培育工作,力争将该区建设成为“新安江山水画廊”。
(五)阊江及新安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山地区
该区面积282126.2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15%,主要分布在休宁县和祁门县,共27个乡(镇)。地貌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4.2%,是黄山市主要水源涵养区,也是水资源丰富和水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是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
土地整治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以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阊江及新安江源头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结合月潭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优化农田水利设施,适当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一般农地整理;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强散乱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优化林种结构,稳定深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四、土地整治对策
(一)强化规划管控引导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后,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类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监测监管和考核评价,将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土地整治项目招商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整治;开展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减轻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税费负担,对投资土地整治的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土地整治决策模式,政府部门一方面参与土地整治的决策,一方面在政策和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帮助。由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认真征求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收集处理后,按照结果制定工作目标,并让公众广泛参与到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参与实施后监督工作。
(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要加强地方特色建筑保护,避免大规模拆旧建新对古村历史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要保留传统文化景观用地,并将其确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保留原有乡土、民俗、休闲等用地。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04).
[2]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04).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
[4]黄晓阳,金晓斌,郭贝贝.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4(03).
[5]郑治文.释放土地整治机制创新能量[N].中国国土资源情报,2012-08-27.
[6]蒋胜强.长沙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篇3
高速、高速两侧界外各30m范围。
二、建设标准
高速公路两侧各栽植意杨和银杏,株行距为3×4m。居住线、鱼塘、单位及农民住宅前后以经济树种和花灌木为主。
三、建设要求
本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按照市规划设计的统一要求,做到建设范围内应栽尽栽,高标准实施,并切实落实好长效管护措施,以确保树木成活、成材,取得应有的绿化成效。
1.苗木品种和规格。高速公路两侧意杨选用I-69杨、I-72杨或351杨,规格要求米径2cm以上,苗高2.5米以上;银杏米径5cm以上,苗高3米以上;桃花米径3cm米以上,苗高2米以上;球类篷径0.5cm以上。
2.栽植要求。高速公路意杨挖塘80×80×80cm,深栽60cm以上;银杏挖塘60×60×60cm。
3.树木配置。
(1)农田部分
在隔离网各向外30米处开挖隔水沟(界沟位于30米范围之内),隔水沟开挖标准为口宽1米、深0.8米、底宽0.5米,同时在隔水沟与农田之间利用开挖隔水沟的泥土整出一个宽度0.5米的土岸。在公路隔离网和隔水沟之间栽植意杨,但在靠近隔水沟的一侧栽植2行银杏,株行距均为3×4米。
(2)鱼塘部分
公路两侧的鱼塘,在离隔离网向外各30米范围内的岸边间隔栽植球类和灌木,以黄杨球、龙柏球等为主,间隔栽植花桃、夹竹桃等灌木,株距均为2米。
(3)居住线部分
位于公路隔离网30米范围的居住线,动员广大农户自行栽植以经济林为主的果树,主要为银杏、桃、梨、柿、葡萄、枇杷等。
四、职责分工
1.各沿线镇人民政府负责土地流转、界沟开挖、工程招标、工程实施、管护责任落实等工作。
2.农工办、国土局负责协调指导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工作,依法落实用地(土地流转的考核验收由农工办负责)。
3.农林局负责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工程监理、造林进度推进、造林工程验收等工作。
4.财政局负责土地流转市付部分所需资金的筹措及拨付。
5.监察部门负责效能考核,对土地流转、造林工程招标及实施、资金拨付等进行跟踪督查,并及时通报。
五、时间部署
1.造林规划设计:年12月10日前完成。
2.造林土地流转:年12月31日前完成。
3.造林工程招标:年1月10日前完成。
4.造林工程施工:年3月20日前完成。
5.造林工程验收:年3月底前完成初验。
六、具体工作
1.土地流转。土地流转采取长久租赁方式,租赁协议由市农办统一拟定,租赁费按400公斤大米∕亩·年的标准(大米价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为依据)支付。
2.租地费用。租地费市财政承担80%、镇财政承担20%。首期(第一年)租地费在各镇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后即以镇为单位支付给农户,以后每年须于12月底前与农户结清下一年的租地费。各镇今年年初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流转的5米范围内的土地统一纳入这一次流转的范围,各镇要做好年初所签租赁协议的衔接工作,土地租金和管护费用待市统一验收后按实拨付。
3.造林工程招标和管护。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由各镇根据市规划设计制定招标文件,划分标段,按规定程序通过招标确定工程实施单位和管护主体(建议二位一体),签订施工和管护合同。要根据林权制度改革要求,谁投资、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
篇4
―——对平阴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
平阴县山区丘陵较多,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多年来,该县一直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虽有一定成效,但难以跳出“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林业发展机制。2002年以来,他们运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建立多元化投资新机制,林业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三年来,全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0%、85%,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26.2%。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一、林权改制,连片打造青山绿水。林权改制是加快林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平阴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投资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林权改制,一拍一座山,一卖一条沟,非公有制林地面积达到宜林山地面积的56.5%以上。一是拍卖承包。具有宜林荒山资源的村集体采取竞价拍卖方式,公开拍卖使用权,获得使用权的个人或组织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投资投劳,造林植果,开发利用荒山。二是租赁经营。租赁方按照合同约定交纳租金,依法经营管理林木。三是股份合作。村集体或承包大户吸收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其它有形或无形资产入股,林木林果收益按股分成。孝直镇承包大户于普才采取股份制方式融资1000多万元,对孔庄村3500亩荒山进行综合开发,建起了集观光、休闲、餐饮、会务为一体的尤寨山庄,不但每年向孔庄村缴纳3.5万元承包费,还解决了1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地处纯山区的李沟乡在荒山拍卖中采取划分等级、确定底价、张榜公示、现场竞标等民主公开程序进行林权拍卖,全乡山林改制面达到88.9%。
二、设点定责,实施大规模绿化工程。为彻底改变“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平阴县把荒山绿化和义务植树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凝聚植树造林的整体合力。对县城和乡镇驻地周围的荒山,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包山头建义务植树基地活动,并实行了“一围四定”,即建设围山防护网,定管护人员、定管护范围、定管护职责、定奖惩措施。实行县级领导包单位、局级干部包地块责任制,定期调度,年底验收,统一表彰。对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化,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方式,由城建部门明确沿街单位的责任路段,按照规划进行义务植树和日常管护。同时,每年集中开展雨季造林活动,摒弃以往“大呼隆”的传统做法,由县绿委会统一组织、统一苗木、统一标准,做到雨不透不栽、天不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专业化施工、工程化造林,确保了雨季造林的实效性。去年以来新建义务植树基地25个,植树140万株,绿化荒山7300亩。
篇5
1 新疆耕地质量总体水平
新疆耕地整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例大。现有耕地中,干旱、盐渍化、板结、贫瘠、风沙等类型中低产土壤占到80%以上。据2010年全国土肥专业报表统计,新疆高产田面积549万(667m2),占12%;中产田面积3012万(667m2),占63%;低产田面积1205万(667m2),占25%。各类中低产田面积中,盐渍化面积占27%,干旱缺水面积占20%,沙化面积占11%,瘠薄土壤面积39%。
从各监测点汇总数据看,新疆土壤肥力不高,粮食平均产量368.6kg/667m2、棉花96.2kg/667m2、油料152.3kg/667m2。由于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年内时间分配不均,表现出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结合新疆水资源现状,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活动。截至2009年底,新疆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1600万(667m2),其中地方系统751万(667m2)。目前已有82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45个县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平原林网化程度达到93%,绿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95%。
2 新疆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新疆耕地质量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凡是常年施用有机肥的地块,其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表现为良好状态,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偏施化肥的土壤,由于肥料种类和施用数量不同,差异较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地力得到恢复,产量显著提高。而盲目施肥的地块,作物产量逐年下降。从肥料种类投入方向来看,由于设施农业、林果业收益较高,农民舍得投入,因此有机肥料及化肥的投入量较大。从化肥投入结构上看,主要是以尿素、二铵为主,因此土壤氮、磷含量较高,土壤钾含量相对较低。
3 新疆耕地质量建设开展情况
3.1 开展耕地质量调查
新疆在1985年完成第二次土壤普查汇总后,陆续编写了《新疆土壤》、《新疆土种志》两部专著,编绘了新疆土壤的类型、分布、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及土壤改良利用等18种图件,首次建立了新疆土壤及其养分含量等数据资料库。并提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耕地土壤资源分区开发利用方向与综合治理的途径和措施。
2003-2004年,按照国家耕地类型区划分标准,结合新疆实际,对新疆的耕地进行了质量评价。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较快,有机质及全最养分提高缓慢,作物产量有所增加。各类耕地等级中四级地占9.5%,五级地占18.5%,六级地占22.2%,七级地占22.2%,八级地占16.7%,九级地占10.8%。
3.2 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新疆在基本农田改良与利用方面,重点以农田节水、盐渍化治理和瘠薄土壤改良为主要方向,主要依靠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治理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009年,新疆仅农业综合开发就投入资金54395万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667m2),投入资金411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49万(667m2),投资44804万元;生态治理项目10.5万(667m2)。投资5481万元。
3.3 实施科学施肥.改良培肥土壤
一是增施有机肥。80年代起,新疆每年组织开展“冬季积肥”、“夏季积肥”活动,不断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积肥经验,千方百计增施有机肥。同时,随着新疆农作物产量增加,秸秆也相应增加,加之沼气、节柴灶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秸秆还田的推广力度。自治区秸秆还田面积由1989年的203万(667m2)发展到2008年的1370万(667m2)。
二是种植绿肥、实行秸秆还田。如:鼓励农户引进大型农用机械(深耕灭茬机、秸秆粉碎机、玉米收获机)并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小麦收获后进行深耕灭茬,棉花、玉米收获后进行机械粉碎还田,提升地力。对采用秋翻冬灌、秋施肥和秸秆还田的农户给予免收50%的水费等措施。目前,复播绿肥在南北疆都达到了一定面积的发展,种植复播绿肥可为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源,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培肥地力的良性循环,伊犁地区的种草养畜肥田经验已成为新疆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典型样板。
三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从2005年起,国家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9年实现了全面覆盖。截至2009年,新疆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3422万(667m2),平均节本增效48元/667m2,总经济效益16亿元。该技术的应用,将新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3.4 开展节水农业的试验示范推广
膜下滴灌技术是农业部农田节水工作的八项重点措施之一,是具有新疆特色的高效节水措施,具有省工、省时、省地、节水、节肥、节药、效益增长显著等特点。截至2009年底,新疆共推广膜下滴灌面积1600万(667m2),目前已从棉花向番茄、瓜类、玉米以及小麦等多种作物方向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4 耕地质量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耕地退化严重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力度,但是由于占优补劣、重用轻养的现象严重,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城郊优质农田,使得耕地质量每况愈下。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对设施农业、林果业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投入大,对大田作物、粮食作物投入少,导致部分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缺氮、少磷、钾下降,耕地中中量、微量元素不足,30%的土壤有机质下降,中低产田所占比例仍然在2/3左右。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贫瘠化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4.2 基础设施不配套
农田基础设施陈旧、损坏、老化严重,沟渠、田埂等田间设施不配套,水、肥利用率不高,农业整体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变差。长期的浅耕,使土壤犁底层变浅,造成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农作物倒伏现象时有发生。从宏观结构看,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高,山区和边远地区土地利用率低,这种格局限制了耕地利用的规模效益,由于耕地利用的分散性造成了土、肥、水利用率不高,产出效率低,单位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较低。
4.3 耕地污染严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土壤沙化、工业污染、矿区污染等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乱堆乱放,不仅浪费了有机肥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造成面源污染。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土壤残留污染严重,阻碍了土壤水分的运移以及各种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发育。污水灌溉,含有有害物质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造成农田污染,耕地质量严重下降。
4.4 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不足,手段缺乏
长期以来,耕地管理的方向主要侧重于耕地数量保护,对耕地质量的建设重视不够。在现有项目建设中,又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培肥地力”的现象,中低产田改造投入重点是放在水利工程设施、大型灌区输水配套、闲置土地整理等建设方面,而针对农田水肥偶合、改良培肥等提高农田内在质量的建设,国家、自治区、各县市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中低产田改造与开荒造田相比投入少、见效快,是最为可行的项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确实可行约束的措施,如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的投入量、成本核算等。
4.5 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增加
在土地开发建设中,一方面存在乱占滥用耕地,多卖地多收益、用地审批化整为零、先用后报、以次充好等现象,导致存量资源逐年减少,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在地区之间、季节之间分配不平衡,开发利用土地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并建立完善配套的灌排渠系,土地开发的成本较高。第三,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大都地处偏远,资源环境条件较差,开发成本相对前期开发项目投入成本高。
5 新疆耕地质量保护建议
耕地质量建设应从“增”(即增施有机肥)、“提”(即提高肥、水利用率)、“改”(即改良土壤)、“防”(即防止土壤退化)人手,以中低产田改造为对象,以达到提高耕地内在质量为目标,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5.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宪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依法用地、依法行政意识,对破坏耕地的要依法惩处。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建立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同时,加强土地开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尽快起草《耕地质量保养法》,实现耕地合理、可持续利用。
5.2 建立耕地质量变化动态监测系统
一是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管理。首先要建设好耕地地力监测网络和监测点的配套设施,重点组织开展土壤检测技术研究,切实抓好耕地质量监测、管理等配套技术措施和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耕地信息共享系统,优化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以提高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三是建立耕地质量变化动态监测预报系统。
5.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承载力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必须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提高耕地的承载力。强化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土地利用,实现以水定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建设农田节水设施配套工程,降低灌水定额,大力实施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二是要提高现有土地的质量,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有机质提升项目,提高农业生产后劲。三是以水定地,合理开发一部分土地。新疆土地利用应突出区域特色,调整土地利用的强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容量相符合,变外延土地开发为内涵、挖潜式的集约利用。
篇6
在全市冬季林业开发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冬季林业开发现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市多种经营生产暨秋冬季农业开发会议以来的全市林业开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对下步林业开发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组织、再部署。,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刚才,大家参观了接官、棠棣、木梓林业开发现场,听取了木梓、棠棣、接官的经验介绍,大家通过看到的、听到的,都一致认为这三个乡镇林业开发动作大、机制活、效果好,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为了抢抓时机,确保完成今冬明春林业开发任务,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正视现实,切实增强冬季林业开发的紧迫感
全市多种经营生产暨秋冬农业开发会议后,全市各乡镇办事处按照会议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冬季林业开发的势头较好。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行动较好的有木梓、棠棣、接官、巡店、雷公五个乡镇,其它乡镇处已在陆续行动。到目前,全市林业开发已开工面积万余亩,已完成抽槽整地多亩,已有个村的兴杨工程动工,完成整地折合面积亩。今年林业开发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行动快。秋播一结束,各地就把林业开发工作抓在手上,研究规划、制定方案、成立专班、落实措施,迅速掀起来林业开发。木梓乡、棠棣镇、接官乡紧紧抓住秋播任务基本完成的时机,迅速组织劳力把林业开发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进行,推动了冬季农业开发的全面铺开。
二是规模大。已行动的乡镇中林业基地都比较集中连片,面积都在千亩以上,庭院兴杨工程都是以村为单位,整个村家家户户上,房前屋后、四旁八边都在挖当。木梓乡计划开发连片基地亩,已完成易家岗基地亩的整地,棠棣已完成处个村的银杏庭院挖当折合面积亩。
三是标准高。今年林业基地开发起点高,标准质量高,大部分基地都是机械抽槽,宽度、深度都在一米以上,兴杨工程挖当都在立方米以上。
四是机制活。创新开发机制是今年林业开发最大的一个特点,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招商引进搞开发,木梓乡招引湖北康欣科技开发公司计划投资万元,已投资万元在易家岗和漳河沿岸租地亩,建速生丰产杨基地;巡店镇引进湖北盈佳浩迅林业有限公司买断连片亩山场、岗地、山林搞开发。拍卖“四荒”资源搞开发,接官乡拍卖“四荒”资源亩,拍卖资金万元,业主已投入资金万元,高标准开发林业基地亩。启动民间资本搞开发,棠棣镇采取五轮驱动,多途径激活民间资本万元,开发银杏庭院处,亩。这些做法既适应了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又立足各地实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充分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为我市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林业开发存在不容忽视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因秋播后,秋季结算的压力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作多没摆开,主要领导的精力没有转到林业开发上来,人少数乡镇对林业开发的认识不如从前高,意识不如过去强,精神没有原来好,没有将林业开发放到足够的重要的位置来研究部署,有消极应付的思想,导致林业开发的行动迟缓。二是进展不平衡。有的乡镇行动较快,有的乡镇虽然有了布置安排,但是没有行动,甚致还有个别乡镇对冬季林业开发没有纳入议事日程,没有作必要的准备和安排、致使冬季林业开发工作行动滞后。三是畏难情绪严重。长期以来,林业开发都是农民集中投工投劳,国家项目补贴,统一开发后分户经营,“两工”取消后,原来的投入格局被打破,尽管各地探索了一些投入新机制,但推广的面还不宽,大的格局还来形成。有的认为林业是公益事业,国家有投入就搞,没有项目投入就等,怕主动投入搞开发,争不来项目,资金难落实背债务;有的认为招商无门路、拍卖无买主,资金难筹、劳力难找、好事难办,难字当头,在畏难中丧失了时机;有的认为庭院、四旁八边,使用权都有归属,农民自己会搞,不再需要党委政府再安排、再组织,在等待中耽误了时间。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林业开发的进程。
林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又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具有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发展林业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净化空气、保障农业、振兴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来认识今年的林业开发工作。目前,已到了月底,年里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各地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把林业开发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迅速行动起来大战一个月,全面完成冬季林业开发任务。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迅速掀起冬季林业开发
今年林业开发总面积万亩,其中:连片基地开发万亩,兴杨工程万亩。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一是抓好金银花生产。要在加强老基地管护的基础上,扩建万亩基地,月上旬全部完成栽植任务。二是抓好兴杨工程。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兴建万亩,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四旁八边栽植杨树,今年要新发展个村,栽植杨树万株。要本着适地适村的原则,在府、漳河沿线重点发展,形成杨树镇、杨树村。三是抓好银杏生产。在不断巩固老基地的同时,切实抓好银杏基地、银杏庭院的开发,同时,要在四旁定植和老基地套栽银杏苗木万株。四是抓好林业育苗。在现有林业苗圃的基础上增加亩,其中金银花育苗亩。
(一)抓宣传发动。各乡镇处、各涉农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开发工作的宣传和引导,要通过各种会议和舆论工具把林业开发的政策、时间、任务、效益宣传家喻户晓。一是把政策交给群众。今年个兴杨工程村,万株杨树种苗由林业局提供,年收益后算帐偿还;荒山绿化每亩由林业局提供元种苗费补贴;退耕还林只要是高标准开发,优先安排计划进笼子,此外,我市还争到了国家投入的长防林工程项目,高效经济林项目。二是把经济效益对比帐算给群众听。兴杨工程主要栽植在房前屋后、四旁八边,不占正地,年后受益亩平收入元以上,年亩平元,比种一般的作物效益高,同时行中还可套种其它作物增收。要通过与群众算收入帐、支出帐、效益帐,引导群众自愿投劳搞开发。三是算好时间帐,把任务交给群众。目前到年底,真正有效的开发时间不多,任务紧迫,要把开发的时间安排到天,具体任务落实到点,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还要大张齐鼓地宣传林业开发致富的典型,让典型引路,消除干群的思想疑虑,激发干部群众的开发热情,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机关干部、职工、个体老板参与到林业开发上来,投资开发林业项目,兴办林业企业。
(二)抓机制创新。针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形势下林业开发投资投劳难的实际,各地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开发权、明确使用权、搞清经营权,大胆探索林业开发新机制。一是招商引进搞开发。要充分利用资源、现有基地、闲置资产等优势,采取更加优惠的招商措施,更加灵活的招商办法,更有约束力的招商责任,广泛吸引市内外、国内外公司、老板、个体工商户来我市安家落户,投资开发林业资源,兴办林业基地,聚集资本发展林业企业。
二是拍卖“四荒”资源搞开发。要充分发挥我市“四荒”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进一步造大拍卖声势,创新拍卖方式,规范拍卖程序,优化拍卖环境,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地资本购买“四荒”资源投入林业开发,鼓励扶持市乡机关干部、职工、技术人员、打工回乡青年购买“四荒”资源投入到林业开发中来,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三是启动民间资本搞开发。公路、渠道绿化是一个地方的窗口,是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要积极探索市乡村公路、水库、泵站渠道绿化的机制,采取拍卖、租赁、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到公路、渠道绿化上来,实行谁栽、谁管、谁受益,做到公路无空缺、渠道无空档,把每条通道建成绿化带、风景带。
四是激发农户自愿搞开发。农民群众是林业开发、投入和受益的重要主体,要引导农民大搞庭院兴杨工程这样的产权明晰,利益直接,力所能及的工程。要严格执行税费改革政策、尊重农民的意愿,鼓励支持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投入搞资金使用透明高度的“一事一议”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林业开发工程。这样既调动群众投劳积极性,又解决了我们面临的开发投入难题。
三)抓工程质量。在林业开发工作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坚持统一开发规划,统一开发标准,统一施工时间,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大规模。基地抽槽要求一米深、一米宽、一条线、两头穿,施足底肥,禾杆回填。金银花基地要全面深翻,高标准做垄,厢直沟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兴杨工程挖当标准米见方。各乡镇处月底以前、把方案、措施、劳力、资金等抓落实,并迅速组织动员掀起,大战一个月全面完成抽槽挖当任务。
三、加强领导,协同作战,做好林业开发的服务工作
林业开发事关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和小康安陆的目标实现。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林业开发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严格督办,确保月底完成任务。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市四大家领导要到所挂乡镇指导开发工作。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上阵挂帅,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其它领导配合抓,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要强化干部责任,实行干部包片、包村,形成层层包、层层保的责任体系。要强化部门服务。计划、财政、金融、粮食部门要搞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扶持。林业部门要搞好科学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完善技术服务。交通、水利部门要搞好配合和服务。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推动和鞭策作用,及时报道林业开发中涌现的新经验、新典型;其它涉农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冬季林业开发的顺利进行。
搞好示范带动。在林业开发中,要坚持抓点带面,以点促面,培植先进典型,带动全面,整体推进。要实行市乡村层层办示范,层层推进的方式办样板,市抓个亩以上的示范样板;各乡镇每个乡镇办个亩以上的基地示范点和一个兴杨工程示范村;村办一个组的银杏示范庭院;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农业的领导每人都要办一个示范点;市直部门驻个村的小康工作队,要进村入户办示范,要把个村办成个兴杨工程示范村。
狠抓检查督办。这次会议以后,市里将从市委办、政府办、农办、林业局抽调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督办专班,巡回各地指导、检查、督办。对行动快的要予以表扬,对行动缓慢、虚于应付、工作推不动、迟迟打不开局面的要通报批评。
四、坚持预防为主,防扑结合,切实搞好森林防火工作
从×月×日起我市全面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工作,我代表市政府、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冬季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根据气象部门长期天气趋势预测,综合分析各种气象因素,市护林防火指挥部认为,我市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形势比较严峻。
一是气象条件不利,火险等级偏高。据气象部门预测,在××××年月—××××年月,将有个月的天气晴好期,华中地区尤其鄂东北地带,降雨偏少,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摄氏度,风力较往年同期偏大。森林火险等级高。
二是林内可燃物增多,防火任务加重。近年来,我市狠抓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市封育面积多万亩,林内枯枝、落叶堆积,灌木、杂草疯长,王义贞、孛畈、雷公、赵棚、接官等乡镇不少地方和白兆山、黄金寨两林场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林区可燃物、易燃物越来越多,加上山区农民不再以柴草为燃料,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越来越大。
三是火源管理难度加大。现在人们生活逐步步入小康,节假日时间多,进山旅游、人数明显增多,近期天气持续晴好,加强火源管理刻不容缓。元旦将至,春节临近,随后而来的三月三、清明节也都是民间重要节日,人们烧纸祭祖、燃放鞭炮烟花的传统习俗难改;中小学寒假将至,中小学生野外活动增多,烧田埂、放野火的现象时有发生;年关将至,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大量返回,修房整屋、采伐林木、走亲访友、进山生产、生活人员增多,更需加强野外火源管理。
四是防火基础薄弱。我市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而山区乡镇通信、交通、了望等基础设施薄弱,扑火手段落后,专业消防力量不足,基本停留在人工扑火、树枝扑火的原始状态,缺乏抵御重特大森林火灾的能力。
五是部分乡镇对森林防火工作宣传重视不够,防范措施不到位,部分群众防火意识不强,严重影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
当前,已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当前森林防火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部署、物资早准备、人员早到位,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二)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切实把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要把森林防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真正做到思想上不麻痹,指挥上不失误,措施上抓落实,行动上有成效。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市、乡两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部署。乡镇办事处、村组、农户要一级抓一级,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每块林地、每座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各乡镇办事处要象王义贞镇、孛畈镇、雷公镇等乡镇一样,将每个村、组落实到包村国家干部和村组干部,签订责任书,乡镇党委、政府要印发红头文件,并实行奖惩挂钩。国有林场和林区乡镇、村组要强化护林员责任,落实好护林员待遇,严防死守,确保不出问题,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计划、财政部门要给予森林防火资金支持,气象部门要及时、准确作好气象预报,为森林防火提供良好的服务;交通、通信部门要提供交通、通信便利,确保林区交通、通信畅通;公安、检察、法院、监察等部门要依法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严厉打击违反林业法规的不法分子;宣传部门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形成保护森林、维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尤其林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日常工作,加强检查督办,及时监控,掌握火警火灾信息,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总之,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都要自觉承担各自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火工作合力。
二是大力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多年的经验说明,护林防火基础在群众,关键在乡镇,重点在村组,立足点在农户。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都要大张旗鼓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安陆电视台要制作护林防火专题节目,每周至少拿出两天时间进行专题宣传。市林业局要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巡回宣传,并印发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宣传资料广泛散发。各乡镇办事处也要加大宣传力度,春节前必须开好“四个会”:一是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会;二是全体国家干部、学校校长和村组干部会;三是重点村、组要召开全体村民动员会;四是林区中小学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学习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其次,在林区村组、集镇、街道、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要张贴、悬挂、刷写森林防火宣传标语;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要设置跨街横幅宣传标语。两个国有林场要召开周边村组护林联防会议,签订联防责任书,在场内、周边村组刷写宣传标语。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做到家喻户晓,切实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坚实的森林防火群众基础。
三是严格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严格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各乡镇办事处和国有林场要成立护林防火专班,划分责任区,做好监测布点工作,指派专人加强火源管理。要加大火源监督检查力度,王义贞、孛畈、赵棚、接官、雷公等乡镇及两个国有林场要对林区重点地段、入山路口严防死守,严格执行林区用火“十不准”规定,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要严格执行林区持证用火制度,坚决杜绝烧田埂、放野火的行为。各乡镇、国有林场对林区各要道,要加强巡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重点防范。对辖区内的痴、呆、傻、精神病人及弱智者要进行清理登记,指派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在春节、三月三、清明节、“五一”等重要节假日,以及白兆山、槎山等重点地带,尤其要加强巡逻,严防因燃放鞭炮烟花、祭祖烧纸引发森林火灾。林业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要指定专班巡回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消除一切森林火灾隐患。
四是早作准备,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森林防火宁可千日空,不可一日松。天有不测风云,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制定详尽、可行的扑火预案,全面落实扑火的组织领导、扑火队伍、扑火机具、通信联络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林业部门要和各乡镇办事处密切协作,组建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做到人员培训、工具、演练到位,进入临战状态,随时有警、随时出动。各乡镇办事处也要督促每个林区村组,组织义务护林防火队,平时负责宣传、警戒,一有火情,立即出动,确保打早、打小、打了。林区乡镇和林场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预留防火通道、防火道路,清除各种障碍,建好隔离带、防火沟、了望哨等基础设施,购置灭火器材、通讯交通工具,提高扑救能力,应付突发事件。
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和各乡镇办事处、国有林场要严格执行护林防火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发现火情及时按程序上报,保证火情及时处置和信息畅通。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森林火情处理和火灾扑救预案。
篇7
昨天,我们召开了全州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大会,已经明确了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今天,我们接着召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就是因为产业发展必须依靠基础建设作为保障。去年,省政府先后召开了交通工作会议、农田水利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林业环保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各会议精神,我们把各个工作会议的精神串在一起召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基础项目和产业项目并举,两个工作一起抓、一起强的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扩大内需和投资拉动战略,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交通、农田水利、城镇和环保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的跨越发展打牢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基础建设成绩显著,跨越发展能力提升
××当前最大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跨越发展就成为空谈,我们始终把打牢发展基础作为经济工作的关键举措,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使我州的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环保等基础建设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为今后的跨越发展积攒后劲,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打牢关键基础,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通过多年建设,我州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已具雏形,交通通达能力不断增强。主干道建设取得突破。香格里拉至松园二级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州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随着香德、德维二级路前期工作的展开,拉开了我州三大主干公路建设的序幕。出口通道建设步伐加快。维福、香稻公路正在加紧前期工作,香宁公路已完成前期,德贡、香木公路正在加紧建设,香乡公路基本完工,四外通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全州29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乡乡通客车,乡镇通油路率达80%。机场三期建设圆满竣工。香格里拉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极大地改善了××的航空运输和机场条件。铁路建设进展顺利。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丽香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是全省推进的7个铁路项目中,进展较快的一个。由于丽香铁路地质复杂,据专家介绍,丽香铁路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比青藏铁路建设的难度还大,青藏铁路每公里的投资大概是3000多万元,而丽香铁路每公里的投资6625万元。铁路总长139公里,投资概算92个亿,甚至会超过这个数字。由于丽香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整条铁路干线的72.9%,工期也由原来的4年改为6年,但我们要按4年内完工来推进工作。在丽香铁路项目上,我州打破常规,在立项批复以后,可研和初步设计同步进行,加快了丽香铁路的动工时间。丽香铁路有望在年内开工,××拥有铁路的梦想为期不远。
(二)夯实民生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和命脉,是实现跨越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州委、州政府始终抓住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放松,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的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稳产农田建设快速推进。认真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不断完善渠系配套,高稳产农田地比重逐年增加。骨干水利建设取得较大突破。犁地坪、小中甸水库建设项目,“五小”水利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为改善我州防洪、灌溉、饮水条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实施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沼气池和太阳能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三)做实窗口特色基础,城镇建设突飞猛进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城镇化是××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多年努力,全州的城市和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08年底,全州城镇化水平达到22.4%,三县县城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城镇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了一批城市道路、桥梁、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到2008年,县城日供水能力达5万吨,县城供水普及率92%;城市道路总长75公里;污水处理率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6%;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9%,人均绿地面积5.5平方米。城镇规划不断加强。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拉开城市框架,准确定位城市功能区划,完成了全州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香格里拉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试点片区20万平方米、香格里拉县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香格里拉县垃圾处理场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德钦县城整治与拓展、维西市政二期工程顺利推进;希尔顿生态旅游文化商贸中心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按计划分步骤完成了离退休干部职工住房补贴的发放兑现工作;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困难农民的居住安全问题得到逐步缓解;城镇廉租房建设工程顺利推进。
(四)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立州之本。坚持生态立州,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政管理工作;实施纳帕海国际湿地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完成了污染源和土壤污染状况第一次普查和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州环境状况和土壤资源状况。进一步巩固“禁塑”成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全州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处理好“三江并流”遗产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州的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环保等基础建设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就交通而言,到目前,全州还没有一级公路,二级公路123.4公里,占全州公路总里程数的2.52%;三级公路87公里,占1.78%;四级公路2995公里,占61.6%;等外公路1666公里,占34.1%,公路还存在着等级低、通达条件差、安全系数小的问题。就农田水利而言,全州高稳产农田面积为10.35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5.7%,且存在综合配套设施不完备,土壤地力退化,耕地质量下降,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从城镇基础建设看,全州29个乡镇中只有9个乡镇编制了总体规划,规划覆盖率仅为31%,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还未启动,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全州城镇化水平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4个百分点,城镇化程度还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08年全州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0升,人均公共绿地5.5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仅为240元,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还存在着城市功能不完备,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存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屡禁不止;城乡环境改善难度不断加大,全州污水处理率仅为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6%;天然林保护工作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管理能力弱等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发展的有利因素,国家不断加大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我州今后一个时期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随着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的落实,将对推动我州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环保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全州基础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州政府把今年确定为“重大项目攻坚再攻坚,民生工程落实再落实,维稳措施细致再细致,生态工程具体再具体年”。这是因为,全州经济社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项目,尤其是重大建设项目的支撑,有大项目才有大投资,有大投资才有大发展,有大发展才有大效益,这个是我州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州各级各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作为当前全州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的以重大建设项目为突破口,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放松,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今年我们决定实施19个重大建设项目和40个重要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90个亿,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开工、抓进度、抓资金、抓项目协调、抓项目落实、抓监督检查,一抓到底,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监督。要实现××跨越发展,基础建设是先决条件,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着眼于拉动和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突出重点基础,强化措施,推进全州基础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步伐,实现全州交通跨越发展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一段时间,交通基础建设要按照建设一条铁路,两个机场,三大主干,四外通道和五千公里农村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思路,以建设连接滇川藏的重要通道为目标,到2015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通畅快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逐步把××建成东部藏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一要加快推进丽香铁路建设,并争取在“十二五”前期实现通车,州人民政府将成立铁路建设办公室,全力推进丽香铁路建设,积极推进香格里拉至德钦、德钦至铁路前期规划工作。二要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为重点,基本实现州内主干道高等级化、出口通道和县乡道路油路化。争取三年内完成国道214线香格里拉—德钦二级、德钦—维西(塔城)二级路建设,新开工建设连接周边地区的香格里拉—宁蒗、香格里拉—乡城旅游北环线、香格里拉—稻城、德钦—贡山、维西—福贡等公路。以改善农村道路通达条件,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为目标,继续实施好县乡(镇)硬化通畅工程,加快推进无油路乡镇的路面硬化,每年实施并完成500—80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全州所有乡镇实现路面硬化,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通公路,并逐步硬化路面、提高等级,到“十二五”前期全州实现村村通公路。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香格里拉开发区松园段高速路、香格里拉—维西塔城二级路等骨干交通项目的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为××交通真正实现跨越发展储备好一批项目,到“十二五”末,香格里拉至松园公路建成高速路。三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香格里拉机场设施,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到“十一五”末再开通2—3条航线,争取早日把香格里拉机场建成东部藏区重要的国际口岸机场;要积极推进德钦小型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在2010年内完成前期工作。
就当前来讲,要推动丽香铁路尽快产生实物工程量,争取完成投资5亿元。香德、德维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已被列入2009年全省新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积极采取措施,积极配合做好香德、德维二级公路前期工作,香德路争取在今年11月前开工建设,德维路也要在年内开工;同时,要加快德盐公路、羊拉公路、香乡公路、洛吉公路、德贡公路、香木公路、通村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香乡旅游北环线在9月份开工。通村公路要完成600公里的建设任务。2009年,交通基础建设要力争完成年初固定资产投资目标12亿元。
(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按照建设好六大工程(即中低产田地改造、骨干水源工程、骨干沟渠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安全饮水工程、防洪防涝工程)的思路,以兴修水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积极推进小中甸水利枢纽和梨地坪、康斯水库建设步伐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对澜沧江沿岸及全州骨干水利工程和事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三面光防渗处理。要进一步加强以坡改梯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努力提高水利化程度,切实加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地、农村节水灌溉、饮水安全、水土保持、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农村通讯、农村能源沼气、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州高稳产农田由2008年的10.35万亩增加至16.65万亩,净增6.3万亩,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州水利工程控制供水能力5043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2.26万公顷,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农村安全饮水8.97万人,防洪除涝保护面积达5.45万亩,受益人口达6.8万人;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提高城市用水供给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州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0万亩。全州不同层次高稳产农田达到31万亩,全州年粮食产量达14.5万吨以上;水利工程控制供水能力65533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33.825万亩。
今年,要继续加快推进犁地坪、小中甸、康斯水库的建设进度。犁地坪水库要完成投资8000万元,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实现水库蓄水;小中甸水库年内完成导流渠开挖,主体工程开工;康斯水库要争分夺秒地抓紧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抓好五小水利设施和六十条骨干沟渠建设,完成100件五小水利和10条骨干沟渠建设。继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完成2万亩高稳产农田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再实施1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建设。切实抓好项目储备,做好农田水利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实施好渠道除险加固、灌渠疏挖、水毁修复及综合治理等工程。优先解决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饮水环境及条件。继续做好中德财政合作××香格里拉人畜饮水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牧区水利试点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对我州牧区水利项目进行专项倾斜扶持。
(三)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
要按照“规划先行、拉开框架、打好基础、定位准确、突出特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丰富功能、美化环境、强化管理”的思路,城市、集镇、乡村规划都要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地进行规划,规划制定后要严格按规划进行项目建设,不能因领导的个人意愿而随意改变规划的内容。以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特色文化城市和开发区窗口城市为重点,打造具有经济、文化、商业、社会价值“四值”的特色城市,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打造以香格里拉县城为中心,德钦、维西县城为两翼,连接滇、川、藏主要通道为轴线,经济开发区为窗口,主要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的城镇体系,按照城镇规模适度,职能分工明确,服务功能完善,布局科学、产业结构合理,民族特色突出的要求,建设具有高原生态、民族文化、时代气息的特色城镇。要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供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照明、电网、通信、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25%左右,城镇人口达到10.2万左右;城镇供水普及率93%;污水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8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5%左右,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供气、供暖、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有较大改观,基本适应发展的要求,新增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日,城镇供水普及率95%;污水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当前的重点工作是:一要认真抓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转变规划工作滞后这一制约我州城镇发展突出问题;要把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经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全力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围绕到2012年前把香格里拉县城建设为可容纳10万人、维西县城可容纳3万人、德钦县城可容纳1万人、开发区可容纳1万人,同时建设10个特色小集镇的目标,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要重点抓好香格里拉县城希尔顿旅游文化商贸中心、香格里拉县城集中供热项目、香格里拉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维西县城市政二期、德钦县城拓展整治等工程,加快三坝乡、永春乡小集镇建设步伐。要求希尔顿旅游文化商贸中心9月份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几个五星以上酒店、饭店,做好火车站商贸中心前期规划等工作,城镇建设力争完成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三要切实开展好民居工程建设,不断解决城乡群众住房困难。要积极向省和国家汇报和争取,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建设。今年,向上争取的廉租房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要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力争建设廉租房2万平方米,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3500户。四要不断做大做强房地产业。今年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房地产业发展,全年全州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3.5亿以上,把房地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五要加强城镇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配套健全的管理体系;实施综合执法,发挥整体功能,强化执法队伍的素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道德修养;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路子,促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打牢生态基础,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我们要站在全国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原则,把保护××的生态环境这根主线贯穿于全州经济建设的全过程,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都要以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前提,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到2010年,争取全州森林覆盖率要达到74%以上;三县县城及开发区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内;两江流域水质达一至二类标准,一、二级支流达到二类标准,高原湖泊达一类标准;三县县城及开发区自来水使用率达95%以上,尽快对饮用水源进行划定保护,使水源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6平方千米,封禁治理面积6300平方千米。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早日启动香格里拉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对生态良好区采取抢救性保护,生态功能脆弱带积极恢复,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到“十二五”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要达到77%以上,以“两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有效地保护“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工业园区污染得到集中控制,城镇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状况全面改善,基本满足小康社会的要求,初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们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要按照《“两江”流域生态屏障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做好“两江”流域生态屏障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二要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进一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鼓励发展有特色的经济林基地。三要紧紧抓住中央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支持力度这一机遇,继续向上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四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州的环保目标任务完成。五要逐步淘汰和取缔生产工艺落后、产能低、高污染的中小企业,积极引进环保型、节能型的大企业,从源头上抓好、抓实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六要继续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作,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解决草场过牧问题,实施2.8万亩公益林管护,加快推进纳帕海湿地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2009年完成纳帕海水质处理,达拉河整治工程投资5000万元。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按照《××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要求,有步骤、分阶段、规范有序地推进全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七要认真贯彻执行迪政发〔2006〕25号文件精神。目前,在矿业、水电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林地和林木遭到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迪政发〔2006〕25号文件对保护林地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了强有力的措施,继续落实好这份文件精神,对我州保护林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矛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八要继续做好城市面山污染治理,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九要加强农村替代能源建设,大力推广沼气池、节柴改灶和太阳能,今年新建沼气池2000口。十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力度,合理、有偿、规范、有序地依法进行开采,严禁破坏性开采,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促进基础跨越
篇8
关键词:山岭重丘区 二级公路 选线 技术标准运用
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国6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公路发展的历程,对比世界各国公路的发展趋势,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全国等级公路里程360.96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85.2%,其中二级及以上的公路里程50.19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1.8%,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云南属于山区省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4%,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多变、地质复杂;河流水位变化大,属高山立体垂直气候,在公路选线中存在较大难度。修建一条技术标准合理、行车安全、舒顺环保、节约造价、运营和养护费用低的公路,必须认真考虑建设项目区域内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对公路的综合影响,因地制宜地采取穿越、避让等方法,对地形、地物、地质、水文上的各种障碍加以克服,才能达到选择最佳的公路线形。公路选线成为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灵魂,它是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并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运营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
1、 要选好山区公路路线,首先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满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等相关条文规定,特别是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
(2)、结合本段公路的地形、地质、水文、集镇特点及城镇中长期规划进行设计的原则,并结合当地政府部门的建设的要求,借鉴已建公路的经验,反复斟酌,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选线和经济选线” 的设计理念,在线位选择和技术指标选用中,把山岭重丘区路线走廊带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3)、建设标准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公路服务对象相协调的原则;
(4)、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在均衡协调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高的指标,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
(5)、根据沿线已有道路交通设置状况、建筑状况、用地状况,在坚持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因地制宜,近远期工程结合,节省投资,减少拆迁、土地占用和管线拆迁,注重环保,达到工程建设效果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6)、工程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工程建设和环境整治相结合,提高环境设计水平,使公路建设带来新的景观效应;
(7)、“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做到设计结合自然,达到创作设计、宽容设计、灵活设计的总体思路;
(8)、遵循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服务社会、尊重地区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根据路线总方向、公路等级和路网关系,结合运输条件、城镇规划、农田基本建设、社会发展需求、资源状况与开发利用计划、环境影响及水文、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在各个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比选、论证;
(9)、防止后遗病害,使设计的路线既经济又顺畅,既好修又好养。
2、选线工作
在公路选线前,结合已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标准、路线走廊带、工程造价等认真研究、反复斟酌,深刻理解设计意图,在以批复的技术标准为依据,开展选线工作,选线时注意与总体设计相协调。
公路选线分为实地定线、纸上定线及电子计算机辅助选线等诸种选线方法。结合地形确定控制线位,考虑线形标准,最后拟定曲线及直线位置,确定交角位置及路线的具置。对山区复杂路段及重要路线,可利用实测1:500~1:2000比例的地形图先在纸上定线,最后实地现场布线。纸上定线时,先按工可报告中的路线走廊带,进行路线平均纵坡拟定导向线,再拟定交角点及曲线半径,具体布设路线。同时绘出导线的纵坡线,比较研究有价值的方案,最后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字地面模型储存的数据,可进行全套的路线自动化设计。
要选好公路路线,达到预期目的,除了要坚持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地做好踏勘工作,全面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研究分析,还要分清路线的类型,才能具体处理各种复杂情况。云南山区公路,按照线路行经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有坝区线、越岭线、沿河(溪)线和山脊线四类。
2.1、坝区线
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坝区,路线的平纵横都比较容易达到技术标准,不需要展线。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昭鲁坝区连接了昭通的昭阳区和鲁甸县,两点线长19.5公里,高差约20米左右,路线所经区域均为水田及鱼塘,选线过程中重点考虑国家农田保护政策,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并考虑路基、路面排水与农田灌溉的衔接、软土路基处置及避让较大的鱼塘片区,同时为服从和配合地方城市建设,公路路线选择时线位与城市走廊相同,有效的避免了资金的重复投资、有效的保护耕地;
2.2、越岭线
到达目的地必须翻越山梁的路线为越岭线。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西门垭口段,为通过西门垭口,工可阶段推荐为1-800米隧道方案,两阶段初步设计时分别进行隧道和明槽方案比较,经过平纵面指标、工程造价、后期养护成本等综合比选,考虑地方财政困难,后期隧道内的通风、照明、机电等养护费用较高,最终采用明槽方案。越岭布线应特别考虑垭口位置、过岭标高及展线方法的选择。
2.2.1、垭口位置
应选择标高较低的、降坡后能直接衔接下面控制点的、两边坡面地质良好、地形平缓的垭口,以缩短路线里程,获得较高指标的路线。
2.2.2过岭标高
过岭标高可决定路线的长短,要获得路线里程短,技术标准高的路线可采用隧道穿越,虽投资较大,可在运营后得到补偿。通过在已建公路中运营安全、后期养护、维护、事故处理等方面综合研究的结论,常规认为路线长度与隧道长度之比小于2的,特别是中长隧道,尽量采用明线方案,以降低隧道后期的运营养护费用;
2.2.3展线方法
垭口两侧的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咀布线,转箐沟展延距离,克服高差直接到达。不得已时,采用回头展线的方法取得距离,克服高差。展线时,尽量不出现反坡现象,以免高差损失,增加路线长度,加大工程量。
云南山区的越岭路线,多采用回头曲线展线。回头曲线位置应通过已有的地形图结合实地踏勘大概定出,再实地放样测量进行调整。平缓的山坡、山梁及山包是回头曲线的最佳地形,尽量充分利用,既能减少工程量,又使上、下线间有较大距离保证路基的稳定。回头曲线为不良线形,应尽量拉长回头曲线间的距离,减少回头个数,避免一个坡面上路线的多次重叠,以减轻施工、行车和养护的相互影响。
回头曲线的实地布设,一般为上挖下填。在较平缓的山坡上和利用较大山包布设回头曲线不困难,而在有一定横坡的山坡和山梁上布设时,需设大头回头曲线。为了充分利用选定的有利地形,应以端部恰好挖够路基所需的宽度,下线能绝对保证稳定的填筑和上线挖方的可能控制回头曲线位置;在颈部应充分考虑上、下线的路基能分开,并注意尽量缩短上线挖方和下线填筑路堤的长度,以减少挖方和挡土墙防护工程数量。
2.3、沿河(溪)线
沿河流或溪沟能直接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为沿河线,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路线所经过小寨河、牛栏江段均属于沿河线。选沿河线主要考虑:路线走哪一岸;路线线位应放多高;在什么地方跨河合适三个方面。
2.3.1河岸的选择
经过实地踏勘,根据全面掌握的情况,路线选择在地形比较宽阔、有台地可利用、箐沟少和水文地质良好的一岸,避开大中型滑坡等地质水文条件差的一岸,以减少土石方和构造物工程量,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在积雪和冰冻的高寒地区应选在阳坡和迎风的一岸,以减少冬季行车的危害;在村镇路段,应选在村镇多、居民点集中的一岸,但应本着“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以更好的发挥二级公路的作用。
2.3.2线位高度
在了解水文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除了有台地可利用外,应置路线于不受设计洪水位影响的安全高度以上。但不能过高,以便使路线平、纵面线形顺直、平缓,获得较高标准,同时土石方工程也较省,有利于在沟口直跨箐沟或主河道。并且防护工程不会很高及复杂,一旦路基有损坏,也易于抢修。但要加强防护,尽量杜绝洪水威胁,可采用工程措施减缓水流速度,如设置拦河坝、顺水墙等,保证路基稳定,要少占耕地,并做好废方处理。
2.3.3桥位选择
路线受地形、地质的限制需设桥换岸时,桥位应选在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滩较窄的河段上,充分考虑桥位及桥头路线的布设问题,以免造成与环境不协调、线形差、标准低或增加桥梁工程量,影响整个路线的布局。
在开阔河谷地段,应紧靠山脚布线,尽量少占耕地,确保路基稳定;可沿河岸布线,便于提高路线标准;也可利用旧路或田间大道直穿田坝,减少工程量。在弯曲河段,可沿河岸自然地形转山咀,绕河弯布线减少山体破坏,融自然景观于一体;当技术标准要求高时,可以适当长度的深挖明槽或隧道穿越山梁,也可跨河换岸或改移河道,取直路线;在悬岩峭壁河段,可早提坡从崖顶或崖脚通过,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不能绕时,可直穿崖壁,或全开路基,或半填半挖。为了不阻塞河道,要充分考虑废方的处理,利用开出的土石料用于附近的路段,尽可能达到填挖平衡。
在河床比降大的河段,尤其是有急流、跌坝的河段,应首选考虑技术标准范围内的急速降坡,克服短距离的高差,避免过多的山腰线;还可利用下游的箐沟或平缓山坡设回头展线,克服较大高差。
2.4、山脊线
沿山脊布设的线路称之为山脊线。山脊线一般具有土石方工程量小,水文、地质情况好,桥涵构造物少等优点。但存在线位较高,远离居住地,工程材料和水源缺乏等缺点。但是否采用山脊线方案,主要应考虑以下条件决定:
1、分水岭的方向不能偏离路线总方向;
2、分水岭平面不能过于迂回曲折,纵面上各垭口间的高差不要悬殊过大;
3、控制垭口间山坡的地质情况较好,地形不过于陡峻零乱;
4、上下山脊的引线要有合适的地形可以过渡利用。
通常完全具备上述条件的分水岭不多,所以长距离的山脊线一般不多见。往往是作为沿河线或山腰线的局部比较线及越岭线的两侧路线的连接而出现。当决定采用山脊线方案后,剩下要解决的是山脊线的布设问题。由于山脊线基本沿分水岭而走,大的走向已经明确,布线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选定控制垭口,二是在控制垭口间路线走分水岭的哪一侧,三是路线中间点的具体控制。三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紧密联系。
3、技术指标的运用
3.1平面设计指标的确定
3.1.1平面设计的原则
①平面线形应连续、均衡、顺舒,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②除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③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为使一条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应注意使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突变;
④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员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满足规范要求的直线或缓和曲线;
⑤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如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视觉过短会使驾驶操作来不及调整,一般都应控制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3.1.2直线
(1)直线的适用条件
①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原区或山区的坝区;
②为缩短构造物长度,便于施工,创造有利的引道条件;
③平面交叉附近,为争取较好的行车和通视条件;
④双车道公路在适当间隔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以提供较好的超车路段;
(2)直线的最大长度
各省对长直线的运用存在不同的看法,也确有直线长度远远超过20v的事例,但直线本身并无优劣之说,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地形恰当地运用。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避免司机视觉疲劳、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规范规定,“直线长度不宜过长”山区二级公路一般不超过20v,如昭通至巧家(金塘)二级公路昭鲁坝区段,设计速度为60km/h,设计中实际运用直线最大长度为967.192m,为16.1v。
(3)直线的最小长度
两圆曲线之间可以采用直线连接,但直线长度不宜过短,规范规定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同向圆曲线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以m计),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以m计),但鉴于云南地形的复杂性,若按规范要求执行,会造成工程量巨大,工程造价较高,根据区域特点同向极限采用2倍设计车速、反向采用1.5倍设计车速执行,条件允许的地段,尽量采用规范值。
3.1.3圆曲线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设计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加宽值。
(1)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
(2)平曲线的选用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不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长度。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其平曲线长度不应短于9s的行驶距离,由于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6s的行驶距离。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3s内的行驶距离,所以《规范》规定了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当路线转角等于或小于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其长度规定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表7.8.2之规定。
3.1.4缓和曲线的选用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①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②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
③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
④符合视觉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山区二级公路40km/h时,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35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除此之外都必须设置缓和曲线。
3.2纵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
3.2.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①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保证行驶安全;
②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度适当、以及填挖平衡;
③视觉上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④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最好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段内,即“平包竖”;
⑤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⑥合成坡度组合要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3.2.2纵坡设计
纵坡的大小与坡段的长度反映了公路的起伏程度,直接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行车质量和运营成本,也关系到工程是否经济、适用,因此设计中必须对纵坡坡度、坡长及其相互组合进行合理安排。
(1)最大纵坡
汽车沿纵坡向上行驶时,升坡阻力及其它阻力增加,必然导致行车速度降低。一般坡度越大,车速降低越大,这样在较长的陡坡上,将出现发动机水箱开锅、气阻、熄火等现象,导致行车条件恶化,汽车沿陡坡下行时,司机频繁刹车,制动次数增加,制动容易升温发热导致失效,驾驶员心理紧张、操作频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尤其当遇到冰冻、大雾条件更加严重。因此,应对最大纵坡进行限制。
最大纵坡值应从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在纵坡上行驶的安全、公路等级、自然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规范》对二级公路最大纵坡规定如下:
山岭重丘二级公路,40km/h速度最大纵坡为7%,60km/h速度最大纵坡为6%。
(2)最小纵坡
各级公路的路堑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路段,为保证排水顺利,防止水浸入路基,规范规定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平坡或小于0.3%的坡度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
(3)最小坡长
如果坡长过短,变坡点增多,形成“锯齿形”的路段,容易造成行车起伏频繁,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公路的平顺性,应减少纵坡上的变坡点;两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间的间距应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同时也应保证在换挡行驶时司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换挡时间。
(4)最大坡长
汽车沿长距离的陡坡上行驶时,因需长时间低档行驶,易引起发动机效率降低。下坡时,由于频繁刹车将缩短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一般汽车爬坡能力以末速度约降低至设计车速的一半考虑,对坡度的最大坡长应加以限制。公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规定的纵坡长度之间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坡度不大于3%。《规范》对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最大纵长做了相应的规定。
(5)平均坡度
二级公路越岭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6)桥隧纵坡的选用
①桥梁: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位于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均不得大于3%。但考虑到云南山高坡陡的地形,在无条件展线路段,必须修建桥梁的时,中小桥梁最大纵坡可采用5%。但应设置相应的安保设施,如警告标志、减速带等。
②隧道:隧道内的纵坡应小于3%,但短于100的隧道不受此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的中短隧道,当条件受限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隧道内的纵坡应大于0.3%。为解决隧道内的排水问题,长隧道、特长隧道设计时均应考虑采用双面坡,以保证排水顺畅。
3.2.3竖曲线
为保证行车舒适平顺、安全、视距良好及满足平、纵曲线组合的要求,在变坡点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1)竖曲线最小半径
①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考虑:限制离心力不过大、汽车在跨线桥下行驶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驶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范围内的视距保证等三个方面。
《规范》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40km/h时速,凹曲线半径一般值700m、极限值450m。
②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考虑保证汽车行驶视距和汽车能够安全行驶通过曲线段。通常当汽车行驶在凸显竖曲线变坡点附近时,由于变坡角的影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内将产生盲区。此时司机的视距与变坡角的大小及视线高度有密切关系。当变坡角较小时,不设竖曲线也能保证视距,但变坡角较大时,必须设竖曲线以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
《规范》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40km/h时速,凸曲线半径一般值700m、极限值4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35m。
当然通常采用大于或等于上述一般半径值,当受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上述极限最小半径值。
4、结论
总之,在云南山区选择公路路线,必须对实地进行充分调查,坚持跑到、看到、问到、认真研究,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清主次,全面衡量,切实做到需要与实际的统一,才能选出一条比较佳的路线。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水保监测;基层应用;“3S”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y on the "3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monito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Chongli County in the sweat Tuo Luo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get the results analysis. Provides a practical means for monito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of workers at the basic level,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ccurate b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157
1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四大任务”之一,愈来愈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3S”技术的发展,以“3S”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水土保持监测已提上日程,它的应用对水保监测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水土保持监测中,GPS常运用于地面监测,可以测量小范围的水士保持设施或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位置、几何特征(面积、周长等)、高程等,如沟蚀定位观测、滑坡和泥石流定位观测。RS主要是航空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GIS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总体设计
2.1流域概况
崇礼县察汗驼罗流域位于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总面积86.28km2,水土流失面积67.92 km2,占总面积的78.7%,海拔930~1605m,相对高差是675m,坡度组成主要为5°~15°和15°~25°。流域内土壤主要是栗钙土和褐土。土层厚度在30~90c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453mm,年际降水不均衡,其中6—9的降水量为317mm。平均径流深42.9mm。年平均气温4.1℃,≥10℃积温2260℃,年均日照时数2884h,无霜期118d,大风日数20d。流域内现有人口3265人,劳动力1896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莜麦等,人均粮食203kg,人均基本农田0.17hm2。水土流失严重使当地耕地减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造成贫困和落后。大量泥沙顺流而下,污染水源。
2.2数据来源和收集
图件资料主要有覆盖察汗陀罗流域的标准电子地图(1:10000)和TM卫星影像图(1:25000)。文字资料主要有察汗陀罗流域的初步设计报告和施工设计。调查数据主要为询问、抽样调查等监测方法,其中GPS在调查中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调查资料的整理过程。地面监测数据来源于范家西沟沟口的控制站和白庙沟梁梁面的7个监测径流小区。利用这些设施的测流测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水土保持单项治理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水保效果,为治理后的效益分析特别是保水保土效益提供直接来源。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水文站和气象站。
2.3 工作流程设计
过程主要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包括收集治理工程开工前期的遥感信息(TM影像图),GPS配合抽样调查的数据,典型照片和典型影像资料,文字、表格等属性数据材料,收集地面监测数据,治理情况及调查数据。第二阶段,数据分析整理。基于GIS系统建立数字化信息库。录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包括每一地块的几何特征、地形、植被、温度、雨量、人口、粮食等。经过数据编辑、拓扑、误差纠正等过程,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侵蚀类型图等图形、图片库、影像等数据库。第三阶段,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及应用分析。
3应用方法
3.1利用GIS制作专题电子地图
察汗陀罗流域电子地图是由4张标准数字地图进行裁剪、无缝拼接、调整、编辑和整饰制作而成的。①要素编辑。把4张电子地图各自的等高线、河流、居民地、高程控制点等相关要素导入Areview GIS中分层管理并进行拼接。在拼接好的电子地图上勾绘出流域的流域界,把多余的要素裁剪掉。按成果图的大小适当选择编辑等高线的密度,避免因等高线太密而影响其它要素的显示效果。河流分为4个级别,居民地名称在使用自动标注时应根据实际称谓进行调整。②拓扑。在编辑好要素的草图中勾画出小班界,形成多边形的空间关系,并利用 ARC/INFO进行拓扑,形成完整拓扑结构,并建立与属性数据的联系。
3.2RS基础数据的解译
TM卫片经过处理后,与电子地形图配准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分析TM图片上各判读要素之间的相关规律和分布特征,建立卫片解译标志,经多方验证,做出最后判断和结论。
解译主要是对基本地貌类型、植被、地表组成物质等与水士流失和土地利用有关的主要因素从卫片上进行识别。基本地貌类型的解译主要依据影像的色调、形状、纹理、及植被和地表组成物质等特征。察汗陀罗流域主要为土石中低山,影像特征为山脊尖峭,沟谷影像较重,多呈树枝状。植被的解译中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5个等级。一般来说,较高覆被类型在影像上呈现片状红色或暗红色的影像特征,较底覆被类型呈现斑块状或斑点状的红色区域。地表组成物主要有难侵蚀石质岩、易侵蚀土石质岩坡耕地、滩涂地、黄土等。难侵蚀石质岩多呈蓝青色调,易侵蚀石质岩多呈灰青色调,坡耕地为浅蓝绿色,河流为浅蓝色线性延展状。
对难以判定的地类属性、边界位置进行野外实地调查。下表为部分TM彩色合成图象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表。
根据TM卫片的解译,结合利用Arcview在察汗陀罗流域电子地图中提取的坡度因子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1996)判别土壤侵蚀强度级别。一般梯田定为微度侵蚀。黄土质沟坡地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灌草地,依据植被覆盖度判别土壤侵蚀强度。若沟坡为石质时,在植被覆盖度判定的侵蚀基础上,降低2级强度,土石质降低1级,沙质则升1级。因农作物郁闭度差,在植被覆盖度判定的侵蚀基础上按降低级别处理。侵蚀强度的判别不应低于微度和高于剧烈级别。难以判定的地域要进行实地调查。
3.3专题图图斑、符号的表示
在专题图中,土地利用的地类、土壤侵蚀强度和治理措施分别以面状图斑、线型或点表示,每个图斑、线型或点分别对应一种颜色或符号。如梯田、鱼鳞坑整地等工程措施和封育以面状图斑表示(见表3),每个图斑对应意中治理措施。植物措施的具体树种,刚拼音表示,标注在有措施的图斑中。谷坊、拦沙坝、护村护地坝等以线(坝的形状)表示,早水窖以点表示,分别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
3.4建立信息库
本底信息库的建立。将室内人机交互解译TM卫片和野外实地调查完成后的数据与察汗陀罗流域的电子地图导入Arcview中,建立拓扑关系,进行图形编辑、数据集成、颜色填充、符号标注和属性设置,分别得到治理前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侵蚀图。录入相应的属性数据,照片、视频等空间数据,建立本底信息库。
3.5结果分析
主要以水土保持监测两个大的方面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3.5.1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察汗陀罗流域总面积86.28km2,治理前侵蚀面积67.92km2。2003年治理后侵蚀面积58.98km2,下降了8.94%。2001年治理前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为主,2003年后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由于治理时间较短,流域内生物措施的生态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部分中度、强度侵蚀地域正逐步向轻度和微度侵蚀过渡。
3.5.2土地利用及产业结构分析
在流域内地形较缓、土层较厚,土质较好韵坡耕地建设成了高标准的基本农田24lhm2,确保了粮食的需求,在原平耕地上大力发展新的种植业大棚蔬菜12hm2,开发经济林66hm2,增加农民的收入。对流域的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治理,增加水土保持林4332hm2和草地857hm2,封禁680hm2,以涵养水源,减少泥沙流失。
4结语
篇10
关键词:湿地资源;胁迫;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3004
1研究区概况
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汨罗市境内,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38″~113°10′6″,北纬28°47′19″~29°3′59″,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954.1hm2。所在区域属江河冲积平原向低山丘陵区过渡区域,并以江冲积平原地貌形态为主。气候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为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呈现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气候特征。
2湖南汨罗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
2.1湿地类型
参照《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中的湿地分类系统,依据野外调查结果,将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主要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3大湿地类以及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4个湿地型(表1)。
2.2湿地结构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湿地斑块划分标准,对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湿地类型小班区划,经GIS软件求算,得出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为2812.2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5.2%。天然湿地面积为2812.24hm2,占公园总面积的95.2%,湿地总面积的100%。其中,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面积分别为2095.31hm2、453.06hm2、263.87hm2,分别占公园总面积的74.5%、16.1%、9.4%,分别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0.9%、15.2%、8.9%,详见表1。
2.3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外业现场调查以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相关技术规定,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分为草地、旱地、沙地、水域、有林地、沼泽地6大地类,各个地类面积分别为:1059.08hm2、29.96hm2、125.04hm2、1345.96hm2、130.19hm2、263.87hm2,分别占公园总面积的35.9%、1.0%、4.2%、45.6%、4.4%、8.9%,详见表2。
2.4.1湿地水资源
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位于中国湖南东北部。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支出湖南平江县境内东北的龙璋山,两支流在平江县城西汇合以后,向西流到汨罗市磊石山注入洞庭湖。汨罗江全长253km,流域面积达5543km2。长乐以上,河流流经丘陵山区,水系发育,水量丰富。长乐以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展宽可通航,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2.4.2湿地水环境质量
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根据2011年汨罗江新市断面水质报告,汨罗江各项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水质各项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各项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2.4.3湿地生物资源
(1)植被类型:根据《湖南植被》的分区,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湘北滨湖平原栲栎林、旱柳林、桑树林、湖漫滩草甸、沼泽、水生植物及农田植被区的洞庭湖平原及湖泊植被小区,与湘中、湘东山丘盆地栲稠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毛竹林、油茶林及农田植被区的幕阜、连云山山地丘陵植被小区毗连。植被类型主要为沼泽和水生植被,在河流周边山丘上分布小面积的针叶林、阔叶林和灌草丛。
(2)植物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种子植物576种(含种下等级,以及栽培、逸生植物),隶属121科365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16科355属565种。去掉栽培以及外来逸生植物,该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13种,隶属于108科323属,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蔷薇科(Ros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为优势科。
(3)野生动物种类:通过实地调查和原始资料的整理,在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山林发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208种,隶属于30目74科。其中鱼类有5目13科52种,两栖动物有2目5科11种,爬行动物有3目8科20种,鸟类有15目41科113种,哺乳动物有5目8科12种。其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9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00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两栖动物和鸟类及兽类达114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0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评为濒危级别的物种有7种,此外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51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2种。
2.4.4湿地景观资源和湿地文化资源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汨罗江下游,其以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泛滥地、沼泽湿地于一体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在我国洞庭湖区河流湿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汨罗江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湿地景观独特,观赏性强。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以河流景观、河滩景观、水塘湿地景观与沼泽湿地景观为主体,景观类型多样,组合度高;同时融合了历史悠久的屈原端午文化、洞庭水乡文化、农业耕作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与类型较为丰富。在汨罗江湿地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孕育了与其相适应的湿地文化,体现了湿地公园丰富的文化资源。
3湿地公园资源主要胁迫分析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面临的压力可以分为自然压力、社会经济压力,以及文化和其它压力。
3.1自然压力
(1)洞庭湖湿地演变趋势。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处于汨罗江的下游和汨罗江入洞庭湖湖口处,整个洞庭湖区的地貌演变以及湿地资源演变直接影响到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变化趋势。洞庭湖湿地的演变趋势好坏,直接影响到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演变方向。
(2)洪水。由于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处于洞庭湖区腹地,洪水是近代以来洞庭湖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洪水与湿地的关系较为复杂,在较长周期演变历史来说洪水一方面能促进湿地的演变,同时对于短时间序列演变来说洪水也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因此,洪水对于汨罗国家湿地公园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促进湿地资源的演替,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湿地资源以及附属设施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3)血吸虫。在亚热带暖湿气候条件下, 湖滩草洲的湿地环境给血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钉螺的盛衰与湖水的消长及湿地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据专家介绍,25m是钉螺(血吸虫的寄主)繁殖的最佳水位。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处于洞庭湖区的边缘,而且湿地公园下游大部分范围处于25m附近高程,河滩湿地为钉螺的孳生提供了生存环境,使得灭螺难度增大,无法彻底有效地消灭钉螺,加上耕牛敞放,人、牛极易反复感染,防治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如何加强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管理,从而消除血吸虫危害,将成为汨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2社会经济压力
(1)对湿地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公众对湿地价值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尽管汨罗市政府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许多的宣传,但是实际的对策、行动与重视力度不够。公众对湿地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够,更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的意识。这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是一个较大障碍。
(2)河道的滥采滥挖。近年来,汨罗江上采金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开采深度由5~6m上升到15~20m,甚至更深,可以将汨罗江挖个底朝天。一艘中型采金船每昼夜可挖掘砂石60m3。在采金高峰期,采金船多达百余只,1d挖出的砂石有6000m3。砂石严重阻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冲刷两岸,造成堤岸破坏,对汨罗江湿地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汨罗江两岸采石采砂场也越来越多,不仅破坏河道,而且造成两岸堤坝景观凌乱,同时破坏了两岸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湿地景观。
对河道的过度开发,尤其是翻砂采砂,对湿地资源、湿地植物产生重大破坏,同时也对鱼类的洄游及水生软体动物的生存带来影响。一些软体河蚌本来是生活在河床的表层,但由于采沙时要把底下的沙翻起来,然后将不要的沙再覆盖到上面,这样就极大地破坏了河蚌的生存环境。在当地有一种叫爬山壳的贝类,正是由于采沙,近几年来已经很少见了。采沙引起汨罗江浑浊不堪,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
(3)河道人工化、渠道化。由于长江上游、汨罗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化,洞庭湖入湖泥沙淤积已经成为近代湖区的一个重要生态问题,也导致洞庭湖区、汨罗江洪水位记录的屡次刷新,洪、涝、潮等灾害频繁发生。河流湿地面积的减少,河道严重淤积,大大地削弱了河道的容蓄能力,致使在雨季季节经常因暴雨使防汛墙出现险情,甚至造成决堤事故,给汨罗江附近百姓正常生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抵御这些灾害,常常通过加高防汛墙增加河道的容蓄能力,或者通过综合整治将土堤改成“高标准”的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岸,并通过“裁弯取直”将河道拉直,以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这样,河道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河道的形式变得单一,河道中的水的流动也将是一样的,环境条件非常单纯,而且,这样形成的生态体系也是不稳定的。
这样,一方面,汨罗江大量河流湿地被填埋、隔断。从数量上来讲,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水质污染,加之河道被人工化、渠道化,生物的生息条件被破坏,使河流湿地丧失了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性。
(4)水质污染。汨罗江水污染主要来自上游平江县和汨罗市的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随着各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农业作业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大面积推广,以及水上运输和水上生产作业船只的机器漏油,已经对汨罗江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城镇居民饮水、渔业生产等。
(5)政府各部门观念的不一致。林业部门希望退耕还湖,恢复湿地,保护湿地,而对于农业部门和血防部门希望保持原状或者减少湿地。生态专家希望河道自然化,水利专家希望河道渠道化、人工化等等。也基于此,政府政令有时候相互抵触,为湿地公园建设造成一定阻力。
3.3文化和其它压力
(1)外来物种入侵。尽管目前汨罗国家湿地公园还没有发现有害的外来物种,但是有些物种的入侵危害性也许不是在短期能够体现的,其危害一旦出现,带来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2)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意识。汨罗国家湿地公园周边社区涉及人员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不是很高,这对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3)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据调查,汨罗江流域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低温冷害(春寒、小满寒、寒露风、冬寒)、冰雹、高温热害、作物病、虫害、草害、鼠害,还有农业地质灾害(如地震、滑波、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农业生态环境灾害(如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其特点是灾种多、面积大、危害重。显然,自然灾害给汨罗江流域生态系统造成的灾害是极其严重的。
4保护对策与措施
(1)完善湿地管理法律制度,加大湿地公共教育的投入。目前汨罗市还没有对湿地进行专门立法,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依据散落在各种基本法律和行政法规中。湿地资源破坏日益严重,必须建立一门专门的湿地立法。同时还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大对建立湿地教育基地的投入,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普及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公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2)严格控制城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从源头整治城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包括上游平江县的污水排放。加大城市与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倡导农村有机肥料使用,避免化学肥料的污染。同时作为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内部而言,必须严格控制开发的规模,开发力度不能超过整个湿地公园的承载力,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水库建设、交通、排污等,都需要体现生态性、环保性,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有效整治湿地上游的矿产开采以及河道的采沙采金活动。尽管金矿、砂石的开采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经济利益,却牺牲了汨罗江整体的自然景观及纯净的水质。因此,在汨罗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必须对这样的破坏开采予以管制取缔。通过平江县政府、岳阳市政府、湖南省政府加大对上游平江的金矿资源开采的管理力度,严格禁止采用氰化钠等剧毒药剂进行选矿,严格禁止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向汨罗江,同时加大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的采砂淘金的管理力度,条件允许实行全面禁止采砂淘金,恢复汨罗江河道。对已经开采的矿区进行封停,并且利用生态恢复技术进行环境整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土保持发展机制,把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健全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法制管理,鼓励全社会积极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湿地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利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科研力度,实现湿地恢复与湖区血防控制的双赢。联合农业部门、血防办,积极探索和收集湿地血吸虫控制方法,解决因湿地的恢复与扩展而导致的血吸虫危害扩散问题。在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中,采取相关措施,严禁引种在有钉螺地带培育的芦苇等植物或农作物的种子、种苗等种质资源。同时对河滩地牲畜放养进行必要的规范管理,防止因动物粪便造成的人畜交叉感染。
(5)推动多自然型河流建设,减少渠道堤、人工堤岸河岸比重。多自然型河流建设方法的核心是恢复河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的特性,因此从长远看,多自然型的河流应该成为汨罗江河流的主流形态。但是,当前汨罗江的河道情况多数是被渠道化了的硬质护岸结构,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河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的特性;而乡村的河道,一部分是砼和浆砌块石的护岸结构,即所谓经过整治的“高标准”的河道,而有相当一部分河道,未经整治,水质恶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疏浚量大。对此,可以因地制宜,逐步解决。对于市区有条件的河段和郊区的大部分河道,建议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通过样板河段的试验,大力推动多自然型河流的建设,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环境,以根本改变汨罗江河流的形象。同时,加大市区河道两侧土地开发的控制和管理,结合沿河旧区改造、地块开发,逐渐还地于河,改造现有防汛墙,降低防汛墙高程,改善市区河道景观、生态功能,逐步营造优美的城市滨水空间和滨水环境。为了确保这项生态恢复工程的有序实施,可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河道综合整治的新的理念,对于关键的环节,例如,护岸所使用的材料、生物的多样性、水和绿网络化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指导规划、设计和施工进行。
(6)强化湿地保护的组织机构建设,形成湿地保护的管理队伍和科研队伍。汨罗国家湿地公园应尽快建立专门的湿地保护机构,至少做到有专人负责湿地保护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湿地保护机构网络。要加强湿地保护的科研队伍建设。应引进湿地、水资源、生态学、野生动物、湿地评估等专业人才,以便于开展专题性的科研、考察和资源检测工作,从而实现对湿地资源更好地监控,提高对湿地的认识,为湿地保护、保育及恢复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持。
(7)完善湿地投入机制。经费严重不足是我国自然环境保护普遍存在的问题,充足的资金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和科研的需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在湿地利用的同时,应加大对湿地资金的反哺,做到利用与保护有机协调。建立湿地资源恢复示范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湿地资源的同时,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湿地,引导合理开发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积极开展退化湿地恢复,重建示范工程,减缓降低人为因素对湿地的负面影响。
(8)结合洞庭湖湿地资源监测大体系建设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监测体系。洞庭湖湿地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已经建立相对完善和齐备的监测体系。而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汨罗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监测体系纳入到整个洞庭湖湿地监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湿地监测体系能进一步摸清整个湿地公园的资源现状,根据不同的类型的湿地状况,对湿地水质、土壤状况、生物群落、污染状况等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查和监测,通过监测制定湿地环境保护和监测质量标准,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把汨罗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监测体系纳入到整个洞庭湖湿地监测体系,可以充实和完备洞庭湖湿地监测体系,使其数据更全面、更具有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卫明,陆静依.日本横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综述与启示[J].水利规划设计,2001(2).
[2]张绍梁.发挥河道水环境生态美学功能的雏见[J].上海水利,2000(2).
[3]卫明.日本第二个河流技术发展五年计划[J].上海水务,2000(2).
[4]毛德华,夏军.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机制分析[J].冰川冻土,2002(4).
- 上一篇: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制度
- 下一篇:房屋违建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