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8-25 17:2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低效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46-01
进入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作为副科,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问题,本文详细分析原因,提出实施策略,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原因
(一)考试的影响因素
历史虽然作为副科出现在初中,但是在中考的时候是必考的科目,因此,其学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学习中,由于受到教师或是往届学生的影响,认为历史只要考前背背就能考到很好的分数,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致使很多学生持有侥幸的心理,临阵磨枪,不注重平时积累和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
学生普遍反映历史教师授课以纯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枯燥乏味,尤其是历史悠久的知识点,学生们更是无法想象和理解,使得学生产生退缩和畏惧学习历史的心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陈旧,没有吸引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初中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愿意听哪个老师的课,学生们普遍不愿意死记硬背。尤其是历史事件,很多学生很是头疼,总是记不住,记混了年份和事件,对于问答题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形成逻辑性强的语言构架体系。
二、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进行预习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做足功课,把要学习的章节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帮助学生梳理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一种知识的脉络,便于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也要强调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困惑点和疑难点,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重点听这些不懂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进行专题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历史知识的复习是学生们反映最为头疼的事情,他们用一个“背”字来形容历史学科的复习。高效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措施。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水平,按照时间、事件、年代、人物进行专题性知识的总结,在总结的同时不仅能将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还能锻炼总结的能力。有的同学将这些作成年卡或表格帮助记忆。这些创新性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习得学习文科知识的学习方法,便于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善于变换花样,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诠释难以理解的知识。利用抢答的形式组织竞赛,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们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纪念馆的参观和红色旅游胜地的观光,在观摩中,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话题增强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设定与课程适宜的题目进行发散性的讨论,从而锻炼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多方配合,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授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要不断地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祖国伟大的历史,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学校要合理设置历史学科的考查方式,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为目标,进行高效教学目标的设定,以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4,(3).
[2] 朱秋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课改前沿,2013,(11).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24-0041-01
一、初中历史学科特点误区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科知识点的数量繁多,一部分知识点如年代的记忆的枯燥乏味;而一些知识点如战役、冲突、人物等又很生动,吸引着学生。而从内容上看,一部分知识很浅显,但是其浅显的背后,则可能蕴涵着深刻的历史规律或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生所处的年纪和思维特点,都对他们学习历史、提高学习效率产生制约,比如会制约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就最终影响了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效果、理性思维能力效果。针对这样的状况,在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下,老师也在努力在追求除口头讲解之外的教学方式,比如实物,挂图,地图等教具,还可以到博物馆、展览馆等进行实地参观,以增强学生的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改变不利局面。这些教学手段的优化,确实也提升了历史教学的生动形象效果。但是实物和挂图毕竟是有限的,实地参观也只局限于有着这历史文化资源的地方,而且这种资源也只限于某一阶段的历史。比如遗址,也只是讲时之用,它对于其他的历史的讲解就不再发挥作用了。在这种形势下,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再配合海量的网络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历史教不手段的不足,为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历史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和总结的。
二、如何在教学中有使用多媒体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一个积极、有效的导入,就是教学成功的三分之一。初中历史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语文的生动丰富,也没有外语学科的内容深入。同时,教学之前,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已经有过不同程度的阅读和一定的理解,他们很容易造成学习兴趣的低下和注意力的不集中,这非常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的。如果教师在历史教学之始,不注意发掘教学环节中的冲击性因素,还是习惯于程序式的三言二语的导入,就无法调动、营造整个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所以要采取信息手段辅助的方式提高导入的视觉冲击程度。比如在讲秦统一六国时,可以播放电影《英雄》中万箭补面而来的镜头,播放刺客面对秦王时的片断。这样一是大大地增加了视觉冲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教学上,还能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有着预先的定位,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的形象演示,增强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课程目标。面对目标如此的宏大,教师就应适时、适量地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事件的重现,或是历史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的放映,将原来与学生存在着非常巨大的距离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完整地呈现,让学生多种感官结合并用,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接受知识点和理解力。比如在讲唐代繁荣,可以展示今天西安城墙的宏伟,唐代大明宫的巍峨高大,再结合安史之乱的有关材料,对这一段历史进行阐述,让学生了解此段历史脉络,真正做到以史为镜,知兴替荣辱。
(三)以多媒体手段的意境营造,通过情感渗透实现思想教育
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环境和氛围下进行讲解,效果就会不同。比如在课堂上讲解,就不如在大屠杀纪念地的效果大,因为先入为主的气氛,已经使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更加从心理上加强对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同样,在影视作品中加入背景音乐,既能起到情节连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影片内容的传递,使观众得到同化、影响,更容易将自己自己置身于情节之中,加强认同感和代入感。这也同样适用于历史教学。对于一些历史多媒体,与图片视频结合,还可像电影那样加入背景音乐,比如在讲解悲壮的历史时,需要使用高亢激昂的音乐;在回顾中国的屈辱时,可以使用低沉悲悯的背景音乐加以熏陶。通过背景音乐的熏染,学生可以从心理上对历史的共鸣,继而达到提升历史教学水平的效果。实践证明,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大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与组织及实施各环节有效运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目的的达成,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灵峰.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成功(教育),2008,(10)
[2]李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张庆秀.如何把握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中的技术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1,(03).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 参与式教学 不足 对策
一、引言
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以认真严谨的太对对待课堂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收获知识。[1]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1.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参与兴趣不足
对于人的成长而言,了解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中学生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智力的提升,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中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在学生的观念中,历史学科不被重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的所有科学中,历史学科并非主要学科,在当前社会和学校过分重视理科的现状下,历史学科自然难以受到学生的重视,而且历史学科知识点大多在书本上能够找到,只需要记忆就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为了能够能够拿到高分,大部分学生选择将时间安排给理科。其次,历史课文内容枯燥乏味,中学历史课本浓缩性很强,罗列了历史的条条框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没有放进去,教科书只能简单的容纳历史的框架,有骨架而无血肉,让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课本感到枯燥乏味。最后,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老套、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这也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2]
2.历史课堂上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历史课堂参与式教学实施程度还不够深,这种原因的出现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些是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较大等客观因素原因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有效实现,还有一些类如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学生的学习心态等主观因素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高效落实。另外,历史学科理论性非常强,但是操作性较差,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很多,需要依赖课本,不像化学、物理等理科可以通过模型、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正确理解。以上种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参与式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难以高效实施。
3.历史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模糊
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参与式教学培训,对参与式教学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实际运用上的失误,很多教师在推行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为了推行参与式教学而参与,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对参与式教学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重结果,轻方法;评价单一、主观片面等多方面。重结果,轻方法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升学压力和应付考试的需求所造成,历史教学只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从而就忽略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适应性。评价单一、主观片面现状的存在,则是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关。历史教学中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风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考查,过于关注最终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历史教师的评价过于主观和片面。也正因为如此,造成历史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理解的偏差,无法有效推行和落实参与式教学。
三、提升中学历史参与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历史教师的精讲程度
历史课堂的参与式要以掌握知识为前提。为此,在建立参与式历史课堂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倡导历史教师的精讲,只有让历史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精讲,才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为学生的高效参与做好准备。参与式教学的关键点在于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更乐于参与活动,而教师精讲是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要想推行高效的参与式教学,就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精讲基础之上。[3]
2.做好历史课堂活动设计
历史学科和其它诸如化学、生物等学科不同,它所承载的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过去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能够对过去的事情产生兴趣,让学生跨越时间的限制,对一些已经过去几千年上百年的历史进行理解,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是构建历史参与式教学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进来。比如在讲到先秦百家思想的时候,教师将先秦百家的基本思想通过精讲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之后,可以用形象生动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促进学生对先秦百家思想的理解。可以举学校水电浪费现象严重,水电部门通过学校,如果学校再超过一定限度将对学校予以停水停电处理,请学生用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学派的核心思想来解决学校水电浪费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当教师将设计好这一活动,学生可能就会觉得有趣,将自己对先秦百家的理解用解决水电的方式阐述,这种通过活动设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先秦思想的理解。
3.在参与式教学中做好评价反馈工作
评价反馈是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障参与式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环节,因为没有评价反馈机制,就无法形成参与式课堂的闭环管理。这种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彼此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通过评价最终确定参与式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下一次参与式课堂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作为你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历史也是一门极具艺术魅力和智慧的学科,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用参与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荣宁. 师范院校历史学科参与式教学的探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8-111.
[2]牛东亚,郭海东. 参与式教学的历史理论基础及在当代的发展[J]. 语文学刊,2010,11:144-145+150.
[3]马鸿霞. 参与式教学在西部农村中学的运用现状调查――以甘肃省某县两所农村中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10,02:26-28.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历史课堂有效性辨析
(一)“有效性”可以将有效性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据此“有效性”:首先是指效果,即行为的发出是否产生了影响,产生了便是有效果。其次是指效益,即指行为发生以后,产生效果的高低、好坏。
(二)历史教学从来都注重经验、计划以及文化。经验是,注重个体与群体、历史与现代、糟粕与精华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学习人类历史上的事。计划是,将之前设计好的教材传授并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所做的活动。文化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显出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三)重建新课程必须以教学有效性相联系。
在新课程改革之中,必须确定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一是与学习视野密切关系的史论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是”。二是与历史知识密切关系的史实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实”。三是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密切关系的史料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真”。
(四)教师、学生与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本身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知识水平,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则要善于发现问题,将自己的不解询问老师,最终将历史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师素养、教学手段、学生差异、班级管理等等,这里仅从课堂教学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们喜欢上这一门课程,感到学习的内容非常有趣,学习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学习的动机才会加强。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备一些历史小故事,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这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一步。
(二)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复习,看来达到让学生记忆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适当开展知识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向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知识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加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创立活动化的情境教学
活动化的情境教学首先要求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然后开展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样会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并且有益于学生相互了解,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四)共同合作探究历史知识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的满堂贯和一言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一个好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原因,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集思广义,形成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会有条理性、会较全面,由于是“自已动手”的成果,对知识点的掌握会很牢固。这种合作活动形成模式后,他们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三、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过去,有效教学是教师只按照书本上的知识传授学生、学生只需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吸收就可以了。这样固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却无法在这些习得的知识应用与生活中,所以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是无用的,慢慢的失去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为被动学习。又因为过去考试死板,学生被动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考试也都能得到好的成绩。这样循环下去,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厌烦感。
在今天,有效教学则是在原来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专业化的理论上以及传道的方法上加以深化研究,使之学生熟懂学科知识。教师会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历史课堂的气氛。例如有的教师习惯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然而启发式教学法则要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并且要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
四、总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要加强落实课程改革要求,是提升教师素养要求,通过一些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且加强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要让学生真正在历史学习获得进步,就必须做好教师自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的在新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永葆时代的青春,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有效的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7.
[3] 夏子贤.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晶.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逐渐推广,我这个从教多年的历史教师也使用新教材了,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如下许多问题:
1.1 教材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存在很大问题。一个模块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跨度上太大,甚至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很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这就要求掌握教材内容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无升学压力,学校、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与学习并不重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致使高一新生历史学科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造成教学进度的缓慢,也使新课改失去了展开的最基础性条件。
1.2 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新教材课时的容量很大,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涉及的知识点过于繁杂,且大都有些蜻蜓点水,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而有什么也没说透彻,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师生平等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都不敢放开去搞(限于课堂时间),如果试图通过解读是学生把每个问题都弄个明白,那么,一节课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课时教学计划。因此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矛盾突出。
1.3 新教材中的模块与模块之间,小节与小节之间以及相邻的学习内容之间跳跃性强,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所以在初用新教材试总感觉到知识点难以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过渡有些牵强,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2 对新教材的合理整合,要立足于实际,做到“实用”
2.1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由于初中教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等原因使高一新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基础很差,历史学科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同时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综合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极为有限,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水平相当的教学目标,切记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扩展课程内容。教师一定要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才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2 立足于新教材的实际。教师切忌对教材呈现的所有内容都往深处讲,这既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一定要控制好深度和宽度,要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大胆取舍,确定一个中心抓重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实践证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想说清楚,而又什么都没说清楚。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议题。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3 立足于高考。不管教材怎么变,只要高考这根杠杆不变,考试目标肯定还是以突出基础、彰显能力为主,考查知识中的主干知识的方向也不会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突出重点内容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3 对新教材的处理要做到“大胆删、适当补充、用心整合、改善知识结构”
3.1 课程容量大,应根据课标要求,大胆删。新教材编排一个课时的容量太大,涉及的知识点过于繁杂。如果对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既不利于教学计划的完成,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大胆地“删去”与核心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
3.2 新教材跳跃性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新教材一个模块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的跨度上太大,有的内容表述如蜻蜓点水,学生难以理解。这就必须对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教师要能灵活处理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通过展示材料,设问诱思,让学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篇6
【关键词】历史学科 高效课堂 创建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斌英中学在高效课堂的探索方面走到了许多兄弟学校前面,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派出优秀教师到江苏、山东等教育先进省份学习取经,还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到学校给老师们开办相关教育讲座;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学校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践行高效课堂的氛围。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历史课堂的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还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把握。高效课堂的创建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拙文就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创建方法进行一些剖析。
一、课前精心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就要高效备课。历史学科的高效备课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把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
(一)加强课标研究,准确把握教材意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的低效是由于教师对课标、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由此又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效备课,有效备课要求教师首先要研究课标,准确理解课标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加强“学情”研究,以学生发展为需要
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要转变到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学”,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上备课、上课。充分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1.抓好课前预习,认真了解“学情”。预习是学习的起点,除了起到“先学”的作用外,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据此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无一例外的是,走在全国课程改革前列的一些名校在发展学生的方法上都使用了一些重要的预习媒介。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杜郎口的预习提纲、昌乐二中的“导学案”等,都是实现预习的好方法。初中历史学科寓知识于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之中,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好学生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兴趣当中完成知识的预习。
2.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二、认真组织教学过程,成功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一种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另一种行为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所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事关高效课堂的成败。
(一)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高效课堂的打造,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八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为解决变法失败的原因,我就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有皇帝撑腰,并得到部分读书人支持的变法是否成功?问题二: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好像没有思维价值,实际上它的价值在于为第二个问题服务,对第二个问题有启发性。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获得“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这一信息。课堂提问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二)重视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李炳亭在《现代课堂周刊》组织的《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讨论中说到,“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学生学得有效,才能证明我们教得有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在新课改的道路上,高效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高效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历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面对问题和困难,只要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创建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一、生态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平衡
历史这一门学科,一直以来都以枯燥无味,生涩难记的印象,存在于大部分学生甚至老师的意识里。通过历史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使今后的历史课堂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好的吸收和接受,从而改变历史学科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生态课堂首先强调“授”与“受”两者之间的平衡。与过去的课堂教学相比,生态课堂着重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平衡。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中国的应试教育也使课堂一直以来扮演“没有硝烟的战场”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希望将知识点填进学生肚里,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一直权势失衡,处于被动。生态课堂把教学的过程看作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过程中,一切遵循生命运动的规律进行,师生在其中的关系互助而平等。
二、关于初中历史生态课堂的构建
1.归于自然是生态课堂的本质所在。在生态课堂上,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填鸭式”教学的“输送带”,它是师生相互交流、生命融洽的地方,是智慧的火花进发、不同的思想交融汇聚的地方。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生态课堂给他们的定位是“我想学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什么”。老师要从学生本身出发,给学生经营一个轻松和谐而自由的生活课堂,更多地利用生活情境创设和情感经历代入等更加自然而贴近的方式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将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本身归于自然。
2.基于学科需求下的课堂构建思考。历史本来就是人类生活的轨迹和进程,后世的我们通过了解前人经历;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处事乃至现代社会的发展建设有所启发。历史的学科本身就是自然进程中物种进化的方法和手段。而针对学科本质,生态课堂的构建较于其他学科,应当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和情感带入。结合历史资料和教本材料为学生构建一个多维课堂。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诠释历史,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学科知识,领悟历史的真谛所在。
三、多维构建真正的生态课堂
“一个人、一本书、一只粉笔”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今社会科技发达,我们的教学和课堂构建有了更多的资源。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精神和自我学习精神,生态课堂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多时,教师应当善用资源,构建出多维模式的生态课堂。
1.课堂构建关注基础传授及思维培养。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设计,要有统一而连贯的主旨,要构建多维模式的生态课堂,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传授及学习思维的培养。针对现实的教学需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另外,更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生态课堂上,将基础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或者采取初中阶段学生较为喜欢的“故事说教”模式去讲授。讲授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等。通过情景带入、主观分析等手段,让学生在生动而活跃的课堂环境中吸收知识,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
2.善用多媒体教育营造生态课堂。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打造属于学生和自己的课堂,是教师一直致力探索和寻求改进的。现今社会,多媒体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了,生态课堂需要更多维的教学,善用多媒体能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要做到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满足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求知需求,加大多媒体的应用十分必要。例如在讲述日军侵华的历史时,就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时候播放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影音录像、图片或者歌曲,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加强刺激,进而激发学生情感,从而达到对史实加强记忆的效果。
3.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构建课堂。网络资源的应用能有效地将生态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将学生们原本狭窄的课堂空间豁然打开。生态课堂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主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索求学的过程。网络资源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堂前或者课堂后作为巩固加深知识记忆的“利器”。例如在课堂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回家之后上网寻找相关的史实记录或者图片等资料,既作为复习之用,亦可根据学生的搜集情况铺设下一次的课堂内容,让学生自我发挥,根据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演讲、讨论或者分析,等等。
篇8
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一、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要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1.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2.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
3.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以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9
新旧初中课标(分别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结果,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致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着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史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过去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偏向专业化,过分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一种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其教学内容(即知识点)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偏向了传授知识。然而,当代教育要求知识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接近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文化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接近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吗?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能够体验,这就需要将文化史知识与课程的价值取向相结合,用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文化史教学。
弄清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又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取向,没有哪一种能够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多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共发展。正如教授所说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2]
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的选择受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影响,选择的结果中也蕴含着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传统化、现代化等诸多文化史价值取向要继承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符合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2.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应该趋于平衡
虽然文化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多元中免不了有所偏重。比如古今文化史,中外古代文化史在中外古代史中的百分比远远大于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中外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中的比例,有时候科学技术最大,有时候文学艺术最大、有时候思想文化最大,有时候社会生活最大,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的比例差距较大,明显可以看出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偏重略微或轻微的偏重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能偏得太重,以致失去了平衡。因此在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在有些知识点上做一下调整,从而减小一些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程度,实现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唐日新等.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3.
篇10
关键词: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地理历史知识;教学策略
一、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理解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实施已有十余年了,随着这门综合课程的实践深入和不断研讨,其课程实施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朗,即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合理渗透、整合,用综合、交融、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1.课程的综合化是教改的一个方向
早在1984年10月召开的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上就有学者指出这样一个现象: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趋势正在改变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从国内背景来看,高中实施文科综合已有多年,作为更基层的初中教育,除了普及基础知识外,也应该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知识、能力和情感的铺垫。所谓综合,就是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掌握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观察、认识、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的开设,正是适应了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它替代传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在保留历史和地理学科核心概念、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融入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合理;它所具有的综合性、人文性、创新性等特征,为当代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历史与社会课程呈现了史地交融的意图
现今的历史与社会在教材呈现方式方面具有一种崭新的综合思维方法和时空观,即从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历史发展两个层面分析问题,以认识社会作为教学内容的线索。这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整体知识模块设计。从大块内容安排上看,这套教科书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有较明显的侧重,在“七年级上册”中侧重呈现地理方面的内容;“八年级上册”开始过渡到历史领域,并一直延续到九年级。虽然地理内容与历史内容在教材安排上来说处于历时性而非共时性,但却又统一纳入“认识社会”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人文性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得历史与地理有很多交叉的视角,为跨越史地学科这条“楚河汉界”的鸿沟提供了条件。第二,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设计。如在七年级上册“行政区划”的知识点设计方面,其中“阅读卡”部分讲述了“省”的由来,而在之后的问题设计中,又设计了“查找我国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简称”的问题。这是教材在编排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的生动体现。
3.培养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有效载体
我们现在初中任教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之前在大学里接受的都是专业学科的学习教育,讲究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专才而非通才”,这样一种滞后的实际状况导致教师在后来的中学具体的综合课教学中显得“跛足”和欠缺。这主要体现为在具体综合课教学中对于涉及本专业的知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对于其它的非专业知识则不能展开发挥。在这种情形下教出来的学生必然也是缺乏综合素养的,也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本意。笔者是一名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历过从“困惑不适”到“调整磨合”再到“和谐适应”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综合教学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融合途径和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体会。
二、史地交融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人们知道,历史与地理是一对姊妹学科,历史关注时间,地理关注地点;所有的社会事物的形成或产生都与时间、地点有关,都被人类建构和经历,是学生认识社会必不可少的两个窗口。所以,要想使历史与社会教学更加有效,通过地理知识显现历史、通过历史印证地理,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1.以地图为切入口,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知识
(1)借用课本图册读懂历史。由于地图为学生所熟悉,而作为“历史之眼”的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反应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它既是历史知识的直观载体,也是一种形象性教材,更应为学生所推重。在初二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插有地图,再加上订阅的历史图册(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交通图,经济上有农作物分布图、手工业分布图,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形象、直观、生动的图像,教给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时,可以通过解读“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来理解人类发展的某些规律,使学生明白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往往是在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河下游地区,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便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历史本质,完成“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一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目标。
(2)通过地图呈现历史知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和重要工具。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分布图还是景观图,都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地图,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还要使学生看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和故事。如在讲述“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太平洋”等名称的由来时,都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地理知识,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通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历史名称由来的掌握。所以,地图可被视为潜在地表现了地理学与历史学最大可能的综合体,成为以“图”读“史”的重要切入口。
2.发掘史地互融点,提升“社会”学习效率
(1)在地理知识中显现历史内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理部分也蕴含着较多的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发掘地理中的历史知识,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不仅能调解枯燥的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如在讲解七年级“地球的形状”时,可以插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发展史,让学生感受人类为弄清地球的形状而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
(2)在历史知识中显现地理内容。没有地理学就难以理解历史。“告诉我一个国家的地理,我就能为你阐述它的历史。”([英]阿兰.R.H.贝克)。但是有些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因素在一般的历史叙述中未必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这些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十分注意发掘、联系、利用这些隐性的地理知识。如在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课程主题,即了解、比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文明进程和特色。针对这类“区域史”“国家史”,如果不努力挖掘这些历史知识背后隐性的地理因素,不想认识一个其民族居住期间的地区的、国家的气候、地表与出产物,就不可能理解这个区域或国家的成长过程。所以说,对于历史而言,地理不是简单的展演历史舞剧的一个舞台或一个自然环境空间,也不仅仅是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一系列事实材料,它是观察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3.关注人地关系,提升学科融合的核心价值
历史上人类的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并且彼此发生影响,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环境的特征。所以,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地学科之间的一个核心联系,或者说是共同的话题,很显然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关注这部分内容。各区域的人地系统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人地关系应从动态角度考察才能深刻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对“历史上某时某地某人的某种活动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思辨、叩问来考察人地关系。如人类发展史:在人类发展的初期,我们的祖先对环境的影响和动物区别不大,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有所加强,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沙漠化。18世纪后半叶开始,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和净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直困扰人类至今。人类正是通过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才揭示了地对人和人对地的变化规律,探索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三、在综合课程观下的一点思考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融合史地知识的课程观念来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在多方面体现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对于课程而言,避免了各科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及学科本位的片面倾向,使课程知识形成一个纵横交叉、经纬相联的大体系、大架构,使历史和地理都不再古老,不再刻板,也不再孤立;在教学中也有利于突破学科难点,拓宽教学空间。其次,对于学生而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广阔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有利于整体思维和多学科综合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发展,容易联系、解决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创造性地研究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再次,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开放性,有利于对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弥补自己原有非专业知识的不足,使知识变得渊博,提升了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最终向一个新型社会教师迈进。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面广量大,内容比较复杂,难免会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一些知识线索不够清晰,使得教学重心很容易单纯落实在知识传授上,而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成为一种软任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教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教学水平;一些以介绍地理知识为主或历史知识为主的单元,尚难找到融合的视角和适当的主题来进行知识整合,这也需要从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去解决问题。哪怕是对于一些具有史地融合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也要做到自然融合,融合无痕迹、不刻意,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经过融合对知识、能力进行提升,对情感进行升华。这样,日积月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唯有“引”者留其悟。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尼尔・丁・布尔斯廷在其大著《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中说的世界的真正主角是“发现者”,因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世界的一切,即时间、陆地与海洋、天体与人体、植物与动物、历史和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等景象,只能是由无数的“哥伦布”为我们而揭示的,而这一“发现者”就是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这一“发现”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