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台经济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社会经济数据共同构成的区域经济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并对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时序立体数据表 全局主成分分析 雷达图
在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三峡库区被称为“渝东北翼”,它包括11个区县,幅员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1%;2007年末常住人口847.0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01%(重庆统计年鉴2008),由于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多,投入产出偏低,贫困人口集中,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短板”, 因此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状况,对破解发展失衡,搞好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张婕、苏维词,2009;冯维波、彭丽,2009)。本文应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变量、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选取
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和特点,本文选取12个指标作为变量来刻画,它们是: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X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5:地方财政收入(万元);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X8: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张);X9: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个);X1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1: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12:人口城镇化率。
(二)样本的选取
变量确定后,选取2003年、2005年、2007年三峡库区所包括的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共11个区县的12个指标值的动态数据为样本(重庆统计年鉴2008、2006、2004),构成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时序立体数据表。
(三)研究方法
对已构成的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子空间,该子空间保证了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进而对整个系统进行比较和评估,解决了采用横截面数据,不能动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弥补了采用单一统计指标分析问题,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缺陷。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全局主成分分析,然后用雷达图的方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给以更直观、更清楚的刻画。
实证分析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
(一)全局主成分分析
对上述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把多个指标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公因子,提取立体表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对样本进行分析、评价。
1.多重共线性检验。调用SPSS的“Data Reduction”中的“Factor”过程进行主成分分析(张文彤,2002),计算出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对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1。
2.主成分分析。以方差累计贡献率大于80%为原则提取主成分,在SPSS软件中计算结果为提取前三个主成
分Z1,Z2,Z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65%,分析过程从略;其中Z1贡献率是66.04%,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总量水平;Z2贡献率是11.72%,是从人均经济占有量方面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Z3贡献率是9.90%,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卫生因子;这样用三个主成分就能反映原始变量的87.65。
由SPSS软件计算所得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构成三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各区县的主成分得分(略),它们从三个方面综合反映了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并不能对各区县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本文以Z1,Z2,Z3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求和构成衡量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Y=0.6604Z1+0.1172Z2+0.0990Z3并计算Y值,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到:2003、2005、2007年综合得分排在前3名的是:万州区、开县和垫江县,其中万州区领先优势明显,各项指标也排在前列,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90亿元以上,是三峡库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忠县的名次发生了位次变化,由2003年的第8名到2005年的第7名再上升到2007年的第4名,这是由于该县从承接“一圈”,传递“两翼”,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核心产业带出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与“一圈”全方位对接,借“一圈”发展之势,实施工业强县,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在三峡库区率先加快发展。 相反2007年综合得分排第7名的云阳,在2003年和2005年都排在第3名,是由于这几年别的区县抓住机遇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原来基础较好的云阳落后了。
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综合得分排在最后,这几个县都属于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成分较大,综合经济实力弱,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对GDP贡献较小。
(二)雷达图分析
1.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在综合得分值的基础上,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其步骤如下:首先作一个圆,并把圆周分为11等分;其次,连结圆心和各分点得到11条辐射状的半径,即为11个区县的坐标轴。然后,将各区县2007年的综合得分值映射到相应坐标轴上,再把坐标轴上对应的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11边形,即为平面表示的11维雷达图(见图1)(付、方德英,2007)。它清楚地反映出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姿态”。
2.雷达图分析。从雷达图1看到,闭环上点的位置越靠外,则该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靠内,则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样雷达图清晰地给出了各个区县在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对比中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图1中,万州区相应点的位置最靠外,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它在三峡库区的中心地位突出,其综合得分值遥遥领先,与其它区县形成较大的落差;其次是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它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本区域的万州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最靠内的是巫溪县、巫山县两个县,其经济发展落后,需要高度关注,加以积极的帮扶,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结论
第一,三峡库区区域经济近年来得到了稳步发展,特别是万州区、忠县等区县发展更快,他们在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助推”的作用。
第二,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的统筹性,要加快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的发展,缩小与万州区及主城各区的差距,逐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并且把三峡库区的发展与“一圈”建设统筹协调起来,通过优先发展“一圈”,增强对三峡库区的反哺能力,并加强对三峡库区优势产业发展的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依据三峡库区的自身特色,充分发挥长江水道大通道优势,增强要素聚散能力,发展通道经济,发展壮大现代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形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这样在重庆市“一圈”“火车头”的带动下,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提速提档”、“做特做优”,尽快达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实现重庆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婕,苏维词.基于产业集群的万州区产业专型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2.冯维波,彭丽.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各国经济活动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逐渐超越国界范围,即商品、技术和信息等均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流动,而逐渐扩展至其他国家。该种新趋势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各国多方面的变化,国际关系是变化的其中之一。因此,本次将深入探究两者之间新趋势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20世纪末期,T丶莱维首次提出“经济全球化”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即从本国逐渐扩展至全球范围;从宏观层面理解而言,具体是指各国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范围并构建成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性地观点,但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起源的时间为20世纪,而具体年代时间并未达成一致,本文认同国外研究者塞拉斯丶比纳的观点,即将世界货币体系作为缘起的标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学术界观点也不够明确化,但大致划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国发展带来持续性地动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趋势影响各个国界均衡性地发展,致使贫富差距的拉大。笔者认为各国应客观性地看待以上两方面,通过调整本国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经济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关系分析
从客观层面分析而言,国家关系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等,而发挥主要影响力的是经济。两者之间表现为同步性的关系,一方面,财富欲求促使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以及行为,通过向外扩展的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各国国际关系的变化成为了不同国家对外做出经济活动的催化剂,使得国与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从总体而言,虽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个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国资源的流动使得竞争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提升本国的竞争实力,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国际关系民主化
过去,强权政治时代各国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妄图借以经济发展的渠道垄断国际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政治霸权的趋势。但伴随着国与国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使得各国之间联系逐渐密切化,而且一国只有做出对外做出民主、自由的外交方针,才能够吸引更过国家生产要素流入本国,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仍保留过去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和意图,那么该国可能被排挤于全球化的趋势之外。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全球化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地平台和机会,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生产要素流向国外其他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促使其搭建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而且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多数国家制定出长期合作和沟通的对外方针和政策,而且国际范围内形成了合作的主旋律。但从另一方面分析而言,由于对外市场的扩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个国家均希望通过扩大国外市场推进本国发展,但流入国需求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致使流出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另外,还有一些国际大国基于其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希望通过该形式以实现政治上的垄断和控制,于是出现了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现状。
3.国际关系呈现经济政治双化倾向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地发展促进了各国范围内多方面的共同发展,表现在经济中政治方面而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关系政治化加强,二是政治功能的经济化发展。一方面,各国在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和流出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或者冲突,缓解这些冲突的根本在于各国政府的介入,即通过国家出台政策以及制定政治解决方案以解决该问题。于是在该趋势之下,为各国政治对话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于是出现了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另一方面,国家内部出台和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方案等往往需要依托于经济途径和手段得以实现,例如为了与其他各国进行政治上的合作,采取经济上合作的形式,即政治功能经济化发展。
4.各国外交关系呈现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外交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其一,外交新目标逐渐形成。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是各个国家现阶段对外发展的根本,因此,目前各国制定的外交新目标大多为保持国家和平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等安全;其二,外交实施范围逐渐扩大。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地生产资源流入国,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往往从多边协调和合作方面制定政策;其三,逐步实现外交过程的民主化。各国公开透明化地外交使得一国内外交人员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更好地沟通,而且外交过程平等性地接受国民的监督。
5.国家间多极化发展趋势复杂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同时也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新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且在不断地变动和重组之中,合作和竞争仍未国家间发展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各国逐渐构建出“世界网络”,使得政治与经济朝着多重化、多极化、分散化地方向发展,一些国家出台和颁布了新的规定、制度等,国家之间以及本国内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特点,使得国际新秩序逐渐构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变得复杂化。
总之,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新趋势,新型趋势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难题。一国要想在该趋势下更好地发展,需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顺应趋势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审时度势,同时尽量避免负面化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发展带动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卿中思(1986~)女,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学,成都创源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J].北方论丛,2012(3):115-116.
篇3
一、会计专业的概述
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要求高的,监管严格的学科,时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包括:鉴证、审计、税收、管理会计、预算制定、财务管理等领域是。会计行业的对象是指经济货币的核算和经济管理监督,是一种资金运动和价值活动,会计工作通常是对企业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收益、成本等进行梳理和管理,这些会计管理信息也能反映出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使企业能够掌握目前的资金情况,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会计已经成为企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缺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行业在互联网经济中的作用
由于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工作分类比较广泛、涉及的项目不同等特点,财务管理会在企业管理中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会计行业提出了更高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在信息经济体制发展变革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也逐渐融入到会计工作中来,通过系统操作可以极大的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使得财务更加的系统化、规划化和合理化。同时,也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便利。
2.1 互网络经济对会计专业的影响
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由咨询、网络、新闻等信息服务行业。广义的网络经济主要是指不受地域限制、时间约束的,消费者能与生产者进行网络沟通的经济产业。会计作为企业经济主体的核心,以往传统会计职能通常是实体企业,有特定的场所和工作时间限制,而网络经济的计主体则是以一种虚拟形态呈现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不受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固定的时间制约,这样就加大了会计职业工作的多元化。对于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来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来进行会计管理可以史单位的管理成本得到提升,相对性的政府管理成本也会得到降低,为了实现网络主体的优化调整,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的核心纽带,将会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后能够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发展的空间。
2.2 网络经济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互联网经济管理的优点,将传统的会计管理和新型的网络经济相结合,开始新的信息共享经济模式。会计职能也有单一的财务核算逐步向多元化职能的转变和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能力素养,以及能够熟练、准确的操作计算机网络经济业务。
2.3 会计行业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凸显
1、?魍尘?济模式下的会计职能管理
通常以报表和纸质文件呈现出来,那么网络经济运营的高速发挥发展已逐渐将传统的信息呈现模式所淘汰,而已一种调理清晰,便捷的电子账目方式呈现在计算机中,增加了账目的条理性和便捷性,从而也加大了财务的管理。
2、财务在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进程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使得会计变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些基础的会计工作可以得到便捷的展开,在企业内部可建立财务共享的云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丰富数据信息,而且也把会计工作凸显的更为透明化。
三、互联网经济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3.1 互联网技术对会计行业的有利影响
从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状况来看,会计的变革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通过网络终端,将一些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得以展开,企业内部可以进行网络信息数据共享,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进展提供了平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不久的未来企业财务管理将会更加的自动化,共享化,那么会计的职能大部分也会由系统来代替,基层的财务人员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进项分析,更好的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
篇4
关键词:浙江省;经济增长;物流业;统计分析
一、引言
伴随着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虽然物流也属于经济的一部分,都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将物流从经济中分离出来,可以更科学的分析物流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浙江省的大部分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上海接壤,也推动了浙江省经济增长,带来了周边地区物流的发展。如何衡量物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探索物流的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等都是值得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浙江省物流与经济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仍存在少许的波动状况。由于物流与经济的增长值的数据差额较多,笔者采用主次坐标轴的方法来衡量物流与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样能更清晰的将两者的增长趋势和波动关系展现出来。浙江省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物流业特不甘落后,发展速度也较快。具体的物流与经济发展趋势图如下图所示。
图 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发展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绘制而得。
从浙江省GDP历年的增长趋势来看,不仅是GDP的总值呈现增长的态势,而且GDP的增长率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基本上可以衡量浙江省物流的产值,因此本文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来代替物流产业。而浙江省物流的发展趋势却出现了少许的波动,呈现曲折增长的态势。综观物流产业15年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物流产业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相对其上升的趋势而言,下降的趋势较少且时间也较短,因此从总体来看,浙江省物流产业呈现整体上升的增长态势。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因此本文将1997年至2011年期间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至2004年,在期间内,浙江省物流产业的产值曲线位于GDP的上方,说明此阶段物流产业产值的相对增加额高于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尤其是2003年之前,物流产值的相对增加额与生产总值的相对增加额的产值呈扩大的态势,而在2004年基本上出现了重合。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2008年期间,此阶段物流与经济增长趋势图呈现了重叠,说明两者基本上呈现了相似的增长态势。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2011年期间,经济的增长趋势超过了物流的增长趋势,表明经济带动了物流的发展。
总之,浙江省物流的投资前景都是比较可观的,虽然2004年左右浙江省物流产值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总体而言,浙江省物流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由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辅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因此物流产业投资十分重要,加上投资的乘数加速原理,我们基本可以预测它对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经济发展是物流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可以预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对于两者浙江的具体关系本文将在下文进行实证检验。
三、浙江省物流与经济的实证
为了进一步对浙江省物流与经济的关系,本文通过量化分析,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本文采用物流产值及浙江GDP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1)浙江省物流业发展指标。物流业这一概念是交通运输、邮电运输、仓储等行业的综合,因此在实证的时候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浙江省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和仓储业增加值的总和来反映浙江省物流业产值,物流业产值指标用LOGI表示,其中数据来源为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2)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可用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而统计局记载的往往是名义GDP。由于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名义GDP往往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名义GDP的变动也不能确切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程度的快慢,只有消除了通货膨胀等因素才能确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选取浙江省实际生产总值GDP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简记为GDP,数据来源为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本文选取1997年~2012年浙江省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年度《浙江省统计年鉴》。其中物流业产值和GDP的数据都是剔除价格水平后的实际产值,计算方法为名义产值除以某一年为基期价格指数。为了使历年实际产值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选取以1997年为基期(即1997年的价格指数为1)。
2.浙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ECM)
对于经典的回归模型是建立在平稳序列的基础上的,而对于非平稳序列则可能出现伪回归。为了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到底是否存在某种均衡关系,便需要对这两者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就是检验对两个变量回归后得到的残差序列是否属于平稳序列,若是则协整,反之则不协整。由于变量指标较少,本文将采用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对时间序列lnLOGI和ln GDP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以lnGDP为因变量,lnREI为自变量建立协整回归方程:
lnGDPt=a0+a1lnLOGIt+ut (1)
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回归结果为:
lnGDPt=1.775+1.195lnREIt (2)
(24.7606) (21.36967)
R2=0.905 F=58.593
在得到两者的协整回归方程后,再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仍旧采用ADF检验,得到残差序列的ADF结果: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5%和10%显著性水平下的值,因此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于是我们可认为时间序列lnLOGI和lnGDP是协整的,即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从回归方程(2)我们可以初步看出,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物流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根据弹性理论,浙江省物流产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浙江省经济水平就会提高1.195个百分点,说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巨大。
由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必须存在一种短期均衡。下面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这种短期均衡。首先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ΔGDPt=a1ΔLOGIt+a2ΔLOGIt-1+a3et-1 (3)
其中,Δ表示原变量的一阶差分,et-1表示残差项的1阶滞后项。通过VEC估计,结果如下:
ΔGDPt=8.4092ΔLOGIt+3.0159ΔLOGIt-10.6290et-1 (4)
(3.8704) (1.4703) (-2.5563)
其中,该模型的拟合度为0.8216。从上述结果可知,物流业产值的一阶滞后项系数为正,且非常显著,表明短期内物流业的微小变动就会促使经济发生较大变动,即短期内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当期物流业的敏感度非常高。但是,ΔLOGIt-1的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浙江省短期经济只对当期物流业的变动产生反应,而对上一期物流业的变动没有显著的敏感性。从误差项的系数可知,该模型符合一种反向修正的均衡机制,当物流业的波动较高时,通过负向修正均衡,使物流业的波动与经济波动达成一种短期均衡。
3.浙江省物流业与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上面提到浙江省物流业产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浙江省经济水平就会提高1.195个百分点,但这也只是仅考虑这两个变量而不引入其他影响因素得到的结果。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因此必须纳入滞后期,对两者的互动程度作进一步实证。首先构建模型如下:
lnGDPt=a0+a1lnLOGIt-1+ut (5)
lnLOGIt=b0+b1lnGDPt-1+ut (6)
仍选取1997年~2012年浙江省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使用EVIEWS6.0对回归模型(3)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回归结果
由上表可知,方程一的回归拟合值达到0.804,残差的平方和只有0.991;方程二的回归拟合值达到0.819,残差的平方和只有0.395,表明该回归结果是非常理想的。观察各变量的系数值及显著性,得到以下结论:
(1)lnLOGI(-1)的系数值为1.208,并且t统计量为7.015,通过1%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浙江省实际GDP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关系是正相关的。用弹性来解释就是,浙江省物流业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明显促进浙江省GDP提高约1.208个百分点。
(2)lnGDP(-1)的系数值为0.611,并且由t统计量及显著性检验可知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浙江省实际GDP对物流业的正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用弹性来解释就是,浙江省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明显促进浙江省物流业水平提高约0.611个百分点。
综合上面两个实证结果,本文再一次验证了浙江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互动关系。
四、结语
由于浙江省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最可靠的解决方法当属优化结构,合理投资各个行业中,将物流的内部企业进行重组兼并,优化浙江省物流的产业链,打造物流的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产业链体系。此外,还应该根据浙江省各个的具体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形成物流的块状发展趋势。在优化结构中,一定要权衡传统运输业与物流的比重,在促进传统运输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物流业,这样才能增加物流业的附加值,为浙江省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一份力。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浙江省应该加大物流开发研究的费用,培养大高素质的人才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员基础。加快培养金融保险、物流英语、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人才,这样才能提高浙江省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浙江省经济中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快了浙江省物流的发展。不仅可以借助金融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还应该开展民间集资,确保物流企业在发展中拥有充足的资本。如温州市作为我国金融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民间银行以及民间集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促进了股权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创业融资等融资方式向资本一体化发展,进而推动浙江省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经济趋势;证券投资;影响
证券投资是一种狭义的投资,主要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购买有价证券间接进行投资的行为。证券投资机会主要包括两种行为,一种是间接投资行为,另一种是投机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我国居民的投资需求潜力都十分巨大。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民投资理财观念的加强,推动我国证券投资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十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将迎来新的发展,特别是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将进入较大的变革发展阶段。证券投资业必须准确把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发现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形成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和谐发展,促进国家和居民财富的健康增长。
一、我国证券投资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证券市场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沪深两市在短短20年内便跨过西方近百年的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历程。
首先,证券市场参与者结构趋于协调。近年来,我国各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机构和专业从业者数量激增,每年都有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高学历人才进入证券行业。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上市公司总数达3614家,A股占67.87%,B股占2.19%,中小板占19.4%,创业板占9.28%。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增长加速,组成成分趋于丰富,初步形成了证券公司、投资基金、保险、合适境外投资者等多种类型投资机构竞合发展的局面,为广大群众投资理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市场化,政府的监管更加科学。为应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规范证券投资行为,监管部门陆续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如《证券法》、《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等。这些政策法规在我国金融市场变迁剧烈的时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证券投资行为得以走向更加专业化、法制化,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反映更加真实和及时。短短的二十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已超过2400家,尽管占所有股份制企业的比重不到10%。但覆盖的产业越来越广,所有制类型也更加丰富。这样的证券市场能够更加有效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化。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使得股市表现更加符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当然,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证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交易产品种类单一,缺乏能够设施贴近普通百姓投资理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持续盈利能力较弱,致使投机气氛浓厚。市场中介机构专业性不足,分散风险能力不强;受政策,消息影响较大,与基本面脱节较大等等。但这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化发展,将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二、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来看,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受其制约,仍在险境中求发展。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金融体系趋于成熟
近年开,我国的金融体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方面,外国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相继被引入,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也得到加强,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开始向海外扩张。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我国的监管部门采用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人为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越来越科学。例如在控制房地产信贷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认同金融机构在自有资金方面的比例标准或者最高负债指标。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进入更广阔的实体领域开展业务。
(二)增速放缓下的经济转型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共识,2010年以来的季度GDP增幅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下降到2012年第四季度的7.9%,2013年第一季度也仅为7.7%。此轮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并没有出台刺激计划。而是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从重规模到重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公平。
(三)“十二五”明确政策导向
我国开始进行由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发达国家水平的转变。“十二五”规划为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到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由目前的43%提高到47%;城镇化率要由目前的47%提高到51%;科研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由1.8%提高到2.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新的五年规划嵌入了至少五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转换环节:由于劳动成本上涨,全球经济市场份额已达到足以限制进一步扩张的程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不知何时是尽头,因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或供应链条结构会有所调整;从投资、出口到国内消费等方面重新实现需求平衡;接纳快速城市化的人口,确保实行的激励措施能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变化的有序进行;建立必要的机构以实现包容和机会平等;在维护全球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承担国际责任。
三、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促进证券市场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投资机遇。下文将从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证券投资机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层次更加多样
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优秀中小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上市,从而补充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我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证券化是未来经济转型中关键一环。另外,市场中的投资机构,产品种类和渠道种类都会更加丰富,从而满足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
2.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加强
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机构投资者最终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我国近年来的发展也开始验证这一点。QFII、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等大规模进入证券市场,逐渐成为市场行情变化的主导。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加深,投资者将有机会选择境外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同时也能投资海外的机会。
3.证券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随着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投资领域的开拓,各类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丰富的证券产品族,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各色投资需求。客户方面将更加注重理财和保值。在产业方面,农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都期待更多的金融创新。
4.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凸显
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政府不再进行刺激和扶持,实体经济更加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兴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将为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提供助力。证券投资等金融服务将与人民生活、工作和发展产生更加紧密联系。
(二)证券投资的新机遇
中国经济增长决定了不同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证券投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增长方式与影响机制也将不断改变,而相关证券投资机会也会发生一定转变。证券投资者需审视我国经济增长走势,把握市场机遇,洞察投资导向,不断发展自己。未来的投资机遇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领域:
能源领域。目前该领域还处于初创期,整个产业链中的投资空间较大。新能源行业覆盖广泛,包括煤电一体、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因此,对于该行业的一些能够降低成本的工艺、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或极具特色且能够广泛商用的民用产品,都是具有投资的机会点。
民生领域。新农村建设将带来三方面的投资机遇: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及服务于农村消费的企业、技术或产品。从更长远看,城镇化带来的城镇消费潜能的爆发,将为众多面向县及以下区域的企业带来机遇。
科技领域。通信与互联网领域是科技方面投资的热点,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统产业的变革,以及新兴的产业带来的新产品和服务,极具投资潜力。其中移动终端应用将带来众多投资机会。
此外,中国未来证券投资机会将扩大到新型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业。生产业将成为中国未来证券投资的新的增长机会。其中,电子商务使得生产服务业能够进行跨区域整个,从而形成一个个专业的服务平台,而平台上又能衍生出众多辅产业。因此,作用信息通信网络开展服务的企业值得长期关注。
参考文献
[1]陈俊蓉.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现状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2,01.
[2]邵瑞环.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J].经济视角(下),2013,01.
[3]王茂林.十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3,01.
篇6
涉及经济、社会、司法、民生领域的改革举措正在落地,正在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仅仅是政府简政放权一系列改革举措,就已经给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正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的开放型经济将会逐步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新动力,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也将重新构建一个友好的周边环境,推动互利共赢局面的形成。
今天的中国经济是处在一个调整、分化、变革的新阶段,无论是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机制、经济利益都在发生新的调整与变化。这种调整与变化,至今还处于进行时,尚未完结。
可以用“一、二、三、四”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做一个粗线条的扫描与梳理。
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特殊阶段
所谓“一”,就是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特殊阶段,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艰难阶段。从这样一个阶段特征出发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句话,增长有底部没有高度。所谓有底部,就是为了保证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是底线,必须守住。这个必要的增长速度就是7%左右。只要保持这个速度,就可以确保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因而,宏观政策的基点就是以服从这一需要来考量和完善。眼下看,只要政策有更大作为,这个底部是有条件、有能力守住的。一是政策运用有较大回旋余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都是有余地、有空间,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货币政策,无论是利率工具,还是存款准备金工具,或是其他更灵活的货币工具,都有更灵活更有弹性运用的余地。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较,中国的利率是高的,有下调的空间;与通胀率比较,银行利率也是高的,同样有下调的空间。同样,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还处于非正常的高位,明显高于8%—10%的正常标准,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更何况,伴随储蓄保险制度的实施,存款准备金率更没有必要保持目前这样的高位,应该大幅度下调。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可以减缓经济爬坡过坎给企业生产经营所带来的各种阵痛。就财政政策而言,虽然面临地方政府债务平台和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压力,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调整税费负担,还是扩大政府公共建设债券,都有一定的余地。从政府的资产负债角度看,不可否认,现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较大的债务规模,一些地方甚至还处于较为严峻的状态,但是,实事求是地讲,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是一个资产最丰富的政府。数据表明,中国政府目前拥有的国有金融资产120万亿元,拥有的中央企业的资产30万亿元,拥有的地方国有资产20万亿元,还拥有60万亿元的土地资产;再看看它的债务,显性的债务中央政府有10余万亿元,地方政府有20万亿元,加上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与服务领域的供给缺口还有10万亿元需要弥补,这些加在一起,政府的总体债务余额就是40余万亿元,明显小于政府资产,应当说政府还债还不是一个突出问题;从负债率看,相对于我们每年新增长的经济产出规模GDP来说,2014年的规模已经达到63万亿元,2015年有可能达到70万亿元,负债率也还是处在可控的范围,明显小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发达经济体的水平。因此,认为中国政府可能会出现全局性的债务危机而影响发展,这种判断是不成立的。现在就看中国政府能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优化中进一步见到成效,能不能让政府的资产更有效地发挥好作用。所以,财政政策也是可以有所作为,在稳增长中做出更大贡献。二是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基本稳定的,城市化、工业化、区域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没有逆转,继续是推动中国经济的基本动力。进入大调整、大分化、大变革的中国经济,新的成长格局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以互联网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的发展在快速地成长,今天的中国经济应当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经济体在新经济领域,也就是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经济、智能经济,以及高端制造业等方面,中国的发展都是超规模、超速度的,在世界范围之内已经走在前列,而不是落在后面,至少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可以说,伴随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进程,由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的解放和发挥,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浪潮,使得在新经济领域能够迅速地成为规模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所以,对能否守住经济增长的底部,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确实没有增长的高度。因为四个条件有变化,一是发展阶段变了,已经由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在低收入阶段形成的生产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中等收入的市场需求变化。二是市场变了,由短缺转变相对过剩,或者相对宽裕,也就是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短缺时代,生产成为主要问题,过剩时代,市场成为主要问题。三是外部环境变了,总体上由过去相对有利变为相对不利,竞争压力明显大于过去。四是游戏规则变了,由过去速度型、粗放型转变到效益型、集约型,这种变化体现在党和国家指导经济工作、认识经济工作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发生新的变化,要求去掉不顾环境的黑色GDP增长,去掉不顾生命安全的带血的GDP增长,去掉透支后代福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债务增长,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绿色发展,实现与民众福祉改善相结合的人性发展。这种游戏规则的改变,对过去习惯一味地突出GDP增长的行政体系、习惯于权钱交易的政商关系来说,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四个变化,说明眼下中国经济不可能再重复过去大家所看到的、所习惯的GDP一马当先的快速成长的格局,这种格局已经过去了,我们正在开创经济新常态。
中国正在搭建两个平台
所谓“二”,就是中国发展正在搭建两个平台,上演两场大戏。一是国内正在搭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平台,上演升级版中国发展的大戏。包括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胆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在宏观上实施简政放权改革举措,尽可能地把微观基础进一步激活,通过企业与民众的创新创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去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传统产业改造的增长引擎,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的增长引擎,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发展的升级。这一台大戏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演成功,因为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
规划,推动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垄断、解除管制等举措,都意味着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的各种的部署已经拉开帷幕,给我们预示着这个前景是会到来的。二是国际正在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平台,上演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大戏。我们可以看到以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主线,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重要内容,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安排,以创立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推动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的国际化战略已经开始稳步实施。可以预期,中国发展如果能够形成一个全球化发展新格局,这台大戏的上演成功,一定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空间、新的动力和新的成长,值得我们去期待。 中国发展出现三个新趋势
所谓“三”,就是中国发展正在出现三个新趋势。一是跨国经营的发展新趋势。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衡量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仅看它政府力量的强大,而是看它企业力量的强大,特别是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强大,也就是看它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之内数量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今天的中国,伴随着一台全球化大戏的上演,中国企业、中国投资者将有更为便捷地走向世界的条件,形成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生产、全球进行销售的这样一个跨国经营的新发展趋势。我们的企业家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及早谋划全球发展新格局,实现跨国经营新发展。二是跨界融合发展新趋势。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个趋势正在强化,也就是一方面围绕着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产业这条线的跨界融合正在大步地向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借助现代金融制度的工具和产业的结合,一定会催生中国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格局。另一方面就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实现产品研发设计到制造到市场营销全价值链条的融合。可以预期,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界限、制造业的界限已经不会再像过去泾渭分明,而是相对模糊,形成一个从设计研发到制造、到销售整个价值链完全的整合,大幅度提升企业发展价值,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出现。我想这个跨界融合的趋势一定会催生传统产业的新发展和催生新经济的更快发展。三是跨所有制发展新趋势。中国经济的现实格局是一方面国有经济背靠着国家财政,背靠着国家金融,它拥有强大的实力。而它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活力,而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民营经济有巨大的活力,而缺乏相对的实力,整体上民营企业发展实力还是薄弱的。因此,打造一个实力+活力的中国经济新动力的局面就成为时代新要求,也就是发展混合经济新趋势正在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预期,这种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在中国经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改革中间催生一个新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新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新常态 互联网+ 物流业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探究物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尤为重要。
一、新常态下的物流业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中高速指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物流业发展也步人新常态,在“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方面也有所体现。中高速:增速换挡回落,维持温和增长;优结构:需求黑冷白热,区域差距缩小;新动力:资本智本融合,依靠创新驱动;多挑战:一是要素成本走高,高层人才缺乏。二是环境保护约束,收费罚款成困扰。物流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以往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中国物流业将进人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需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进一步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式增长,进而实现智慧物流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发展变化
(1)快递数量变化,全国物流包裹数量呈现从2012年的57亿到2013年的92亿,再到2014年的140亿的增长趋势。快递量变化的背后是物流前端商业的变化。
(2)需求方式变化,在普遍接受从B2B到B2C转变的过程中,京东、阿里、苏宁的020 ( Online To Olfline)以及海尔、小米米、中兴的C2B (Custom-ers To Business)发展趋势在捕捉物流需求服务新的价值点。
(3)物流载体变化,在高速路货车的流量同比下降2%-5%时,快递企业的流量增幅达50%-100%,顺丰的飞机达到34架,德邦等零担企业的业务量递增40%左右。物流载体在发展中变化。
(4)商业模式变化,新型的互联网商业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传统的手机模式到C2B小米模式,传统的家电模式到海尔的互联网转型的DIY模式,传统的底特律汽车模式到硅谷的特斯拉生产汽车模式。互联网化的物流是客户端驱动为核心,个性化定制消费体验,强调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以信息替代库存是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
三、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创新思维
新常态下,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变革物流,平台思维、众筹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整合的思维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1)平台思维。2014年,互联网引发中国物流各大平台陆续孵化出炉,物流园区平台、公路港平台、零担物流专线平台、运力资源平台、融资租赁平台、物流打车模式平台,平台化的商业业态尚未成型,物流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在2016年进入升级创新期。物流平台经济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的融合,也是战略思路的协同,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需要进行商业模式裂变,获得更多的价值空间。
(2)大数据思维。互联网+物流背景下,数据挖掘逐渐被大家所认知。对于正在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从“销量思维”向“流量思维”再向“大数据思维”转变至关重要。上有云端大数据,下有五花八门APP(应用终端)。运用好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网购平台比如天猫、京东可通过平台数以万计顾客的收货地址及浏览记录数据累计,获得区域货物需求等趋势分析。物流园区通过平台建设可以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量,为政府、园区、客户等提供决策数据支持,通过数据的积累发觉更多的数据运用价值。
(3)跨界思维。物流企业纷纷打出“跨界”经营战略,宝供的“四轮驱动、两翼腾飞”战略,到2020年物流交易额达到1 000亿元,其中就涉及到进军商流,即构建大宗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产成品分销平台。怡亚通提出打造“两天两地一平台”。顺丰提出城市社区开“嘿客”的设想,用新的020模式进军零售电商。物流企业跨界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
四、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转型发展路径
(1)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融合已具备了成熟的时机与条件。信息技术创新为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的扩散,物流相关产业如金融服务业、IT服务业、设备制造业、咨询业等在技术及资本融合度逐渐提高。政府对于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在政策方面充分支持。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从产业层面来讲,应进一步健全物流行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整顿物流市场竟争秩序,扶持物流资本市场。从企业层面,提升物流服务价值认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增强信任机制、增强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业教育转型升级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童汝根(1983-),男,江西萍乡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创业;李旭旦(1968-),男,湖南沅陵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广东广州51054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创业板与广东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开发”(项目编号:GD10XGL04)、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KYB2011059)和2008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融合ISO与BSC理念的高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师范院校为例”(项目编号:BKJGYB2008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82-02
由于廉价的物质成本和劳动成本的优势在减少,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劳动者素质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为提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①高职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应适应未来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体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创业型经济形态趋势,二者均对创业人才有广泛需求,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显得更为迫切。
一、我国经济发展对高职创业教育的需求
(一)现代服务业对创新和创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提升第三产业竞争力,其目标之一是向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值不足,仅为32.9%,生产比重小,结构层次低,仅占28%左右。许多现代服务领域在我国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被看做非生产性的活动,服务领域有限,大多仍以旅游、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体,而金融、保险、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服务领域比重偏低。
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问题,其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稀缺。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高超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艺,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素质高、技能强的服务业创新人才。现代服务业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经济实体,需要更多的为创造现代工业经济、消费经济和网络经济对应的新型服务的创业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最佳承载者。
(二)创业型经济对创新和创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表现为创业型经济趋势。②创业型经济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社会进步,而且可以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逻辑,促进中小企业的不断创生与发展并更新社会发展推进机制,从而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的驱动力。创业型经济是建立在创新与新创事业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它需要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精神的培育,需要培养业务创新者、技术创新者和团队组织者等创新型人才,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平台。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来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和产品,创业型人才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如何发现、培养、使用创业型人才成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要符合我国未来创业型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具备创业型经济所要求的创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包括具有创业相关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
产业升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创新型经济发展趋势均大量需求创新型人才和创业人才。③根据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经济赶超时期的高层次人才会得到充分重视,但与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容易被忽视。职业技术人才中的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最值得我们关注。④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主管部门的重视。但是根据“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模式”调研组对北京、广东、浙江、河南和新疆等地抽取的10所职业院校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有14.6%的大学生不了解本校的创业教育的情况,有45.4%的大学生对本校的创业教育不满意。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业大赛、举办创业讲座和引入创业课程等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但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质量体系不健全
根据上述调研数据显示,92.6%的受访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并没有高度重视,在科研、教师培养、实践场所、资金等方面没有很好的支持,更没有做到将创业教育和招生就业等工作很好地结合。西部某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仅限于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研讨会和毕业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进行简单介绍而已,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等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很不够,体现不出创业教育的真正魅力,难以培养出来现代服务业需要的创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二)高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保障体系不足
由于在我国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相关专业,所以就没有成批的、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受过专门训练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型教师。⑤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时,大部分依托于经济或者管理院系的教师开设创业管理类的课程或讲座。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大都是依托学生处、团委和辅导员组织创业动员、创业演讲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由上述人员构成的师资队伍缺乏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把握,也缺少亲身创业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素质达不到创业型经济的要求,其培养的高职学生也达不到创业型经济的创业和创新需求。
(三)高职院校创业平台支撑体系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搭建一个适合高职学生进行创业的平台。从高职院校本身来看,其开展的创业教育的主流倾向还是解决就业。比如,创业计划大赛的目标仅仅是营造出一种创业活动氛围,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可以培育出全国挑战杯大赛的获奖者,以此来为学校赢得荣誉,而对大赛后如何创办实体组织却很少关注。我国部分高校开始以各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如清华大学将写字楼半价出租给学生创办公司,北京大学为5个在校生创业团队各提供1.8万元创业基金。但是,由高职院校打造的学生创业平台非常少,为学生提供实质的创业环境和创业资金的更少,这也是高职学生创业意愿低和创业成功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策
(一)构建与经济发展配套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控制体系
与经济发展配套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控制体系要求结合当代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在专业知识和单项技术教育前提下形成创业精神教育、创业技能教学、创业实践强化的创业课程体系。我们应以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精选课程,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在本专业基础上突出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形成具体学科课程与创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统一的课程结构,构建有创业教育特色和经济发展配套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创业精神教育课程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通过开设企业家精神、创业政策、创业法律、创业文化、创业风险和创业心理素质等内容,可以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和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具备创业者的法律道德意识和相应的心理素质。⑥
创业技能教学课程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创业需求为切入点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通过经济学原理、创业原理、创业营销、创业财务、创业融资分析、创业风险预测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对初创企业的组织形式、营销方式、融资渠道、财务管理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创业实践强化课程使在校高职学生具有亲身实践的经历,强化其在校创业的动手能力。该课程模块主要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报告等方式通过举行各种类型的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创业计划竞赛、社会实践、创办虚拟经济组织和创设真实企业等活动。以创业为导向的实践强化课程使学生能够将创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二)建设精通现代服务业并熟悉创业实践的师资队伍保障体系
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需要建设一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中既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具有一线职业工作技能且熟悉创业经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是创业教育体系改进的重要内容。建设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提升现有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的内部培养途径、引进符合创业教育素质标准的外部教师、聘任既具有丰富创业经历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
内部培养途径是高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与现代服务业和创业型经济组织进行合作,提供给创业教育的高职教师经常深入到行业工作实践的机会,了解现代服务业和创业型经济组织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组建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密切关注国内外创业理论动态,发现新的创业理论研究视角,分析创业人才需求。通过内部培养使高职创业教育教师能够把创业教育课程做到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外部教师引进途径可以为高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外部教师引进的素质模型标准依照创业教育体系要求师资队伍素质标准建立,主要包括熟悉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具有创业实战经历并且具备相关的创业知识、理论背景和学历要求等方面。通过外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引进,促进创业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发展的良性循环。
外聘兼职教师途径可以实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强化实践。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美国Intel公司的原首席执行官Andrew S. Grove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兼职讲师超过15年,每年秋季讲授1~2门创业课程。⑦社会上有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他们既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聘请他们从事兼职创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将给高职创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贴近现实。
(三)搭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与职业发展的平台支撑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平台体系的搭建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本身的使命,还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高职院校打造一个可以进行创业交流和创业实践的平台。企业、社会和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和投入可以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构建创业交流和实践的平台体系。创业交流的平台既是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学生间相互交流沟通与学习互动的平台,也是校企交流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兼职师资到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在企业从事顶岗实训和岗位就业实习基础上开展创业实践。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申报创业项目,由政府审批并且由政府和社会对项目进行经费投入,校企联合创业团队参与完成项目的实施,由此搭建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创业实践的平台。
另一方面,社会多渠道资金平台和专业的咨询跟踪平台可以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创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很多,风险投资机构、保险机构、企业、科技园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教育部门通过创业风险基金的方式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筹措创业资金。社会专业机构构建一个专业的咨询平台对高职学生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咨询和创业过程指导等系列服务,引导高职学生创业符合现有经济发展需求和未来趋势。
四、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的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将支撑未来创业型经济形态发展。从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控制体系,创业教育师资保障体系和创业与职业发展平台支撑体系等方面完善高职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
[注释]
①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2):65.
②郑风田,傅晋华.创业型经济的兴起与我国创业政策面临的挑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6):25.
③童汝根.人力资本导向的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思路[J].理论导刊,2011(1):84.
④陶丹,陈德慧.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5):85.
⑤赵志军.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培养创业型教师——以白城师范学院的创业教育探索为例[J].教育研究,2009(9):105.
篇9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金融 发展 未来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这给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一个很好的发展契合点,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服务性行业正在成为解决需求和供给结构不平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逐年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消费模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等都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近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加大对消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希望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来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互联网巨头将迎来发展的新风口。
(二)选题的意义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在今后的几年中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消费金融市场主体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市场主体年轻化、服务场景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化、市场范围也变的更大。我们必须加强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进一步的研究,全面了解消费金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为创新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等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最终提高我国消费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文献综述
孔晓文在《浅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中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消费金融是非常重要的增长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市场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必须要对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消费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的不断创新。最终提高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市场竞争力。
张雪在《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现状和趋势》中指出了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几种模式,并且对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互联网金融出现改变了用户接触传统金融和消费金融的方式。80、90后成为消费金融的市场主体,用户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相比传统消费金融有了很大进步。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层次化,消费者对品质、品牌、服务的需求急求提升。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开始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由传统型消费向新型消费、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转变。社会主流的消费模式由传统的理性保守消费转变为提前消费、信用消费,消费金融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互网消费金融扩大了消费市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消费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不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有差距。各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不同,给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阻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金融的主体覆盖范围更加广阔,许多中低收入群体像农民、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消费金融服务,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更具普惠性。消费金融的服务场景也逐步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购物、餐饮、旅游等服务场景,又包括教育、租房等传统消费金融覆盖不到的方面,这大大的扩大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市场扩容量。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改变了市场布局
互联网技术为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许多传统消费金融无法覆盖的群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得到更快更好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众多资本追逐的对象。企业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布局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服务群体方面来看,重点布局18~35岁的年轻群体,特别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对消费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然后针对该群体的核心消费商品来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大学生群体,主要消费商品像电子产品、助学贷款等,针对这一场景的提供服务的平台包括分期乐、人人分期等。
从经营业务来看,教育、医疗、养老、旅游、装修等行业都纷纷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相结合,进行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我国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支持各细分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例如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探索发展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消费服务品种将从低端到高端全面覆盖,养老消费面临升级。
从核心竞争力方面看,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重点发展大数据和征信系统。这对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长期发展大有裨益。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监管将是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能有效的释放消费,助力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了经济增速放缓、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和经济结构调整期“三期叠加”的重要时期,经济增长很难由原来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此国家开始实行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消费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消费经济来拉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必经之路。消费金融的发展程度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能有效的扩大金融消费市场,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消费金融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活动的成本,为零散的大众需求筹集资金,推动经济发展。
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延续至今,许多的企业都开始进入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使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战场形成了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在未来的几年内,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一)互联网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结合更加紧密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当前,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的结合正在使消费金融的面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金融产业互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一方面国内消费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平台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依托技术和平台开始渗透到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中国金融产业的各个方面。从产品到服务模式再到风险管理,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消费金融服务的各个阶段。良好的互联网生态和金融生态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大有裨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领域的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同时网络征信系统也将日趋完善,金融行业在现实发展中遭遇到的种种瓶颈也将能够通过与互联网生态的结合得以解决。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范围更具延续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将是未来消费金融发展的重点,我们不仅要考虑它在短期内的发展战略,而且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拓展其发展空间。
从时间上来看:互联网金融不能仅仅着眼于目前的消费需求,我们应该伴随着消费金融用户一起成长,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将消费金融服务渗透到租房、买车、结婚、装修等消费场景中去。从开始就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步将消费金融的服务深入到用户长期生活中去。
从空间上来看: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服务场景还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领域。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转变,将深入到更多的领域中去。只要是人们能够想得到的,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消费金融服务。
(三)大数据助力互联网消费金融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重塑金融竞争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l展,给整个的金融体系带来创新活力。
首先,从客户营销方面,消费金融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大数据搜集和了解客户的信息,这不仅包括金融消费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到客户在各种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各个生活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全方位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习惯,从而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其次,从风险管理来看,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搜集网络上的各类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对于用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信用评价模型,更精准、更有效的评价客户,完善我国的网络征信系统,从而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最后,从资源配置和产品创新来看,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企业的自身状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业务发展和管理流程,提高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速度,更有效的进行资源管理和产品创新。
(四)垂直化发展
纵观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近年来的变化,垂直化发展将是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一大趋势。
1、行业垂直化
从传统消费金融的住房、汽车等到现在的医疗、养老、旅游、家电等许多细分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行业结构和运行模式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要兼具各行业经营和互联网消费经营的能力,对于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了解市场发展需求,不断的积累发展经验。
2、客户层次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互联网消费金融会根据各个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精准的市场定位,为用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引言
山东省在确立外向型经济模式以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步地增强。从西方传统贸易理论代表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到现代自由贸易理论者赫克歇尔和俄林,这些理论学家都在自身的经济环境下探讨国际贸易与经济间关系,并且这些学说为我们当前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当代经济领域,许多专家学者对二者间的关系论证观点不一,主要存有三种观点:即认为一国的对外贸易会促进、阻碍亦或毫无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从山东省的实际出发,通过对非平稳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建立回归方程以及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来分析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理论分析
(一)经典理论
正如从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如何增加一国金银的财富,到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明确指出:“确定国家经济进步的原因属于国际贸易的研究范畴”,这些传统理论论述了国际贸易给一国经济带来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随后,在20世纪前半叶至70年代末,H-0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因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而成为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的典范。随后众多经济学家们用动态分析法研究国家间的对外贸易产生的各种新现象以及探讨与一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某种利益关系。在市场条件下,理论学家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产品周期理论等都探讨了国家贸易给一国经济带来的经济现象等都会促进一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二)山东省实际情况分析
改革30多年来,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飞速。截止到2011年,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为245361.85亿元,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5343.24亿元,其中进口总额为7117.84亿元,出口总额为8124.40亿元,分别是1984年的212倍和168倍。山东省近些年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利用绝对的临海优势促进了山东省的进出口,同时也有加快山东省经济制度改革以及产业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步伐。
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一)数据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依据1984年到2011统计数据,选取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GDP)来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用出口总额(EX)和进口总额(IM)来反映对外贸易发展状。本文所有的计量分析,均使用Eviews3.1软件。为使模型趋于合理,对数据做了以下处理:
1.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将以美元计量的进口、出口额分别乘以当年汇率中间价,即计算公式表示为进口、出口额(人民币)=进口、出口额(美元)×当年汇率中间价,换算成亿人民币为计量单位,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汇率带来的数据本身的误差。
2.为了消除物价变动给数据带来的影响,本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1984=100)对所取数据进行平减,以此得到实际条件下的数据。
3.为增强数据存在的稳定性,避免异方差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所取数据分别取对数,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OG(GDP)、LOG(EX)、LOG(IM)来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出口总额和实际进口总额。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均有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图二的数据是经过一阶差分以后的序列,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这些序列是平稳的,可见LOG(GDP)、LOG(EX)、LOG(IM)都是一阶单整数列,说明山东省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发展关系。
图1 LOG(GDP) LOG(IM) LOG(EX)的趋势 图2 LOG(GDP) LOG(IM) LOG(EX)一阶差分
在研究对外贸易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协整关系前,为避免出现虚假回归问题,首先要检查变量间的非平稳性。本文选择ADF方法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 ADF检验①
从上表数据中可以得知,原有的时间序列在1%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但是在一阶差分后的序列都是平稳的。
(三)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
协整检验从检验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本文主要使用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为分别研究进口额、出口额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本文共有两个协整方程,涉及解释变量也有两个即为LOG(IM)、LOG(EX),被解释变量为LOG(GDP)。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
(21.03388) (26.71264)
R2 =0.96 DW=1,.88
(34.58004) (62.76792)
R2=0.99 DW=1.14
从协整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进口与GDP之间的可决系数R2达到了0.96,即有96%能被样本解释,DW值大于临界值(=1.30),消除了误差存在自相关可能性。然而出口与GDP之间的模型虽然拟合度较高,但是DW值小于临界值(=1.30),说明该模型的误差存在自相关,对此需对原变量做广义差分变换。
有广义最小二乘法得回归方程如下:
表2 LOG(GDP)与LOG(IM)间的广义回归方程
则原方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是:
(19.41169) (35.93999)
修正后的模型拟合度较高(=0.98),虽然现在的0.98比修正前的0.99稍低,但是DW值大于临界值,消除了误差存在的自相关。下面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AEG检验,就协整理论而言,当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由于存在一个残差序列,即为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这个部分序列,是对非均衡误差的估计,这个残差序列应该也是平稳的。AEG检验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协整方程的两个残差序列均小于1%/和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通过检验,可见估计的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这表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
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这些变量可能是非均衡的,所以需要误差修正模型予以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所以,我省对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示如下:
长期发展趋势:
短期发展趋势:
我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下:
长期发展趋势:
短期发展趋势: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误差修正系数均为负值,符合误差修正的负反馈原理。这说明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稳定的趋势,且短期内也有均衡的发展趋势。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山东省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正向的发展关系。分析进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弹性系数,我们可以推断出,当出口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同方向变动0.82个百分点;进口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民省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0.76个百分点。在误差修正模型下,当进口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非均衡误差将以0.016的调整力度影响下一年的经济增长;同样的,在出口的短期波动内,将以0.18的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
三、对策
综上所述,对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协整检验表明,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发展的均衡关系。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进口和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的发展关系,并且,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略大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二)由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省继续坚定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企业要不断加快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切实提升跨国投资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要支持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创立经济平台鼓励企业与跨国集团的合作,从而强化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
(三)由于相对出口而言,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导向作用略低于出口,所以应对进口贸易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应当适度扩大进口,进口国内短缺资源或高新技术设备,通过增加进口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弥补国内资源不足等问题,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稳发展。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与否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要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缓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带来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四)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山东省在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地优化进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切实贯彻十中对外贸易发展策略,推动外贸进出口从扩展市场规模向追求高质量产品方向转变,从进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从注重贸易顺差向提高国际竞争优势方向转变,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利用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从而不断促进我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ADF检验由SIC和AIC准则确定。(*,**,***)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水平,D表示一阶差分算子。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出版社,2006(01).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三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09).
[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
[4]何剑.计量经济学实验与Eviews使用[M].中国统计出版,201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平台经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