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上市公司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VaR值 财务风险 汽车业 上市公司
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发展,公司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上市,而上市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因此,企业应该必要的措施,进而有效地解决财务风险问题,以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企业,其经营业绩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的两个方面。1990年12月9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成为了国民经济重要的一部分。1998年4月27日沪深两市特殊处理第一例―ST辽物资,继而ST板块日益壮大。由此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在有突出表现的同时还存在一定风险的,而且上市公司的整体状态不容乐观。汽车产业是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企业,该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及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汽车销售市场。鉴于此,我们认为上市是汽车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并据此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建立包含VaR指标的财务风险度量体系,并对上述上市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
一、汽车业上市公司风险价值(VaR)及其计算
在现实中,由于中国股市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管不利等因素往往会造成股市的异常波动,但随着近些年中国股市的日益发展,股市的波动性逐年减弱并呈现出弱有效市场的特征。故本文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VaR,并假设股票收益呈正态分布,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计算量。
(一)样本及指标选取
现今股票市场有A股和B股组成,A股的全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B股的全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由于这两种股票在认购方式以及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没有可比性。又由于汽车产业是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力量。鉴于此,我们认为上市是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据此以沪深两市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本文选取了20家上市汽车企业的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以个股每日收盘价为基础指标,对VaR进行了研究计算,企业名称及代码见表1。
(二)分析方法、实证结果及解释
本文基于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日收盘价计算其相应的收益率,假设股票持有期为一天,在95%的置信水平下,选取上市公司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估计,将个股日收盘价(pt)进行对数转换得到ln(p*)。将第一部计算得到的结果代入公式r*t=lnp*t+1-lnp*t进而得到调整后的对数收益率r*t。现假定以上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对该数据进行分布检验。
通过检验得出10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企业,将数据代入公式VaR=-μp+1.65σp,得出股票的VaR值,计算结果见表2。
由此得出的VaR值将被作为新的财务指标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结合,从而建立起新的完善的体系。
二、包含VaR值的汽车业财务风险度量体系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鉴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因素来自于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市场风险的其他因素。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被叫做企业资本或资金的增值能力,表示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收益的多少。
同时,市场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当市场出现风险时,企业的购买力就会下降,导致影响到净现金流量的增加,从而加大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概率。本文将通过VaR值体现市场风险。
故假设:
1.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与财务风险程度负相关。
2.上市公司的VaR值与承受的财务风险程度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
本文针对汽车业的20家上市公司,在剔除了数据不全和VaR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公司后,得到以下9家企业。其中金杯汽车为ST股票。ST(Special Treatment)股票,即特别处理股票,是针对财务状况和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而制定的。
(三)指标的选取
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本文将遵循参照性原则、作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可运用性原则来选取指标。为了更准确的研究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偿还能力,本位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如下:
1.盈利能力财务指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
2.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3.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4.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
市场风险指标本文选取VaR值(X10)作为市场风险指标,上文已有阐述,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基于以上指标查找数据如下(表2-2),数据均来自于金融界网。
三、财务风险度量体系的建立
(一)因子分析概述
在实际研究问题时,人们往往愿意找许多的相关变量来建模,但这些变量并不一定都有助于模型的建立,有的甚至给建模过程带来许多问题,如: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和重复性。为了对变量进行筛选,此时因子分析就派上了用场。
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因素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将相关程度较高的几个变量综合于在同一类中是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这样每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因子分析的原理就是以比较少的因子反映资料中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分析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前提条件。因为因子分析过程是对原有变量进行筛选,将相关的变量归为一类形成因子。因此要求原有一类变量之间要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本步骤就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当相关系数矩阵中的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值小于0.3,这表示各个变量间大多为弱相关关系,即相关程度较小,那么原则上这些变量是不是用于因子分析的。
2.因子提取。因子分析过程的核心步骤是将原有变量组合成少数几个因子。所以依据样本求解因子载荷矩阵是本步骤的关键。其求解方法主要基于极大似然等方法。
3.计算各变量的因子得分。因子分析的最终体现是因子得分。因子得分的概念是各因子在各个样本上的具体数值,而形成的变量就是因子变量。进而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将因子变量代替原有的变量进行建模,可以起到简化和优化原有模型的目的。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9家汽车业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财务指标(即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指标,结合上文中根据2012年各上市公司股票日收盘价计算出的VaR值,如表2-2所示,一同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1.计算因子相关矩阵。分析得出因子相关矩阵,如表5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该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大于0.3,所以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而适用于因子分析。
2.分析得出公共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有的11个变量综合为3个公共因子,并得出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见表6。
3.计算因子载荷矩阵。所谓载荷矩阵表示的是各个变量的变异都可以用那些因子解释,而载荷所表示的就是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求出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7。
4.计算个变量因子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8。
由上述表达式可知主因子F1与变量X1(销售净利率)X2(总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较大,表明该因子与企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故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主因子F2与变量X5(总资产周转率)、X7(应收账款周转率)相关系数较大,表明该因子与企业营运能力息息相关,故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
主因子F3与变量X9(每股收益增长率)相关系数较大,表明该因子与公司的成长能力有关,故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
5.计算上市公司综合得分并且排序。由表9中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作为各因子的权重就可以的到基于VaR值得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度量模型,如下:
F=0.43404F1+0.26365F2+0.14841F3 (2-4)
基于以上主因子的研究以及对于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可以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的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绘制成下表并加以排序。
由上表可以看出比亚迪和金杯汽车这两家企业位居最后两位,由于指标的选取和数据选取的局限性,从而造成比亚迪2012年的财务状况不如金杯汽车,但是被特殊处理的金杯汽车仍排位靠后,故可以看出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其意义所在。
四、有效性检验
下表是通过比较风险度量指标体系(下文中简称体系1)和财务指标度量体系(下文中简称体系2)来验证体系的有效性。
由表可以看出体系1中的F、VaR值与变量X1、X2的相关性要比体系2中F与X1、X2的相关性高,又因为X1X2是表示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则说明基于VaR值的风险度量指标体系要比财务指标体系对于风险和收益水平的预测能力要更强一些。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在原有传统的风险度量模型上加入VaR值后,其评估结果不仅更加全面客观,与事实较为相符,而且对比原有模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相关程度更大,即更能体现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更加直观的表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盈利,这也是企业决策者最关心的项目之一,所以新的体系的建立更加有力于决策者对于现今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管理,尽最大可能避免企业出现财务风险。
五、结论
本文从财务风险度量体系入手,引入了VaR值(风险价值)这一概念,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12年的股票日收盘价和财务指标为样本数据,建立了全新的风险度量指标体系,进而更加客观严谨地对这些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估。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汽车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规避了不同行业无法比较的弊端,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的研究结果。
第二,本文基于VaR值,与传统的财务度量体系相结合建立了风险度量体系,并对汽车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度量分析,得到结果大体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第三,本文对于两种体系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得出风险度量体系相关性更强,体现了新体系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阳.VaR体系与现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J].金融沦坛,2001(5),44-50.
[2]丛菲.基于VaR值的建筑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度量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范英.VAR方法及其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3)26-32.
[4]黄智猛,曹华,吴冲锋.VaR风险监管下金融机构的决策模型与分析[J],1999(4),1-6.
[5]金小平.VaR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6]李亚静,朱宏泉,何跃.基于VaR的风险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J],2000(5),36-46.
[7]李梓华,龚光明,廖云.企业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7),70-71.
[8]刘晓棠.基于VaR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度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7.
[9]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0]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篇2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汇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将变得更加富有弹性;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进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2%;同时,允许企业在涉外经济、金融活动中选择多种货币进行交易和结算。
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在国际市场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等货币的汇率波动较大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上保持升值趋势,对非美元货币的变动大于对美元的波动。汇改后前三年里,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幅度达21%。在刚发生的金融危机期间,当避险资金回流美国,人民币随美元一起升值。国际清算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高达12.15%。而当美国经济好转,其基准利率降至历史低点,资金再次流向新兴市场,美元开始急剧回落,受此影响,人民币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际有效汇率下跌。2009年整个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贬值4.41%。
由此看出,人民币汇率表现出的实际波动明显大于汇改之前,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出其复杂性。同时,从微观市场的经营主体来看,我国企业众多,情况复杂,人民币升值对它们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而且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企业财务一定要从经营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在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加强财务管理,使汇率波动对财务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本文主要是从企业财务的视角出发,分析汇率变动对上市公司的微观影响,并进一步就企业如何管理外汇风险提出建议。
一、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两大领域
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领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在企业的成本收益层面,另一个在企业的资产负债层面。收益层面主要体现在汇率对公司未来销售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经营要素的影响,资产负债层面则主要源于汇率变动所导致的对企业资产或负债价值的重估。由于企业财务各个方面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汇率变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或大或小、或正或负不一。但不管怎样,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及其潜在风险水平的变化仍是价值影响分析的唯一出发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汇率波动如何从收益层面影响企业财务,对于有出口、进口以及国际化业务的公司,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如果企业的原材料很多依靠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汇率的变动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和净收益水平的提高。产品出口则刚好相反,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企业产品在同等人民币价格水平下的外币价格上升,从而可能导致企业被迫降低出口价格或造成产品销售量下降,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的销售收入以及净收益将随之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收益的这些变动都将对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造成同等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对具有上述特点的企业进行价值分析研究时,财务模型中一定要设定汇率参数以及汇率与销售量、销售收入、业务成本等经营绩效指标的相关关系,以合理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汇率波动在企业资产负债层面的影响稍显复杂。由于资产负债性质的不同,汇率变动导致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对企业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分别予以考虑。我们将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典型的货币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借款、应收应付款等。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以外币核算的上述资产或者负债将会发生相应的增值或者贬值。例如,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企业保有的外币存款将发生贬值,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现金现值的实质性影响。而企业发行的以外币结算的债券或其他债务则可以更低的人民币成本偿还,而这可以为企业节省出更多的可用于自由分配的资金,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三个途径
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途径、交易途径、经济途径来实现的。详细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途径可以清楚地认识汇率波动如何从微观方面影响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的。
1、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会计途径。汇率波动通过会计途径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或进行外币结算时,对必须转换成本币的外币计价项目进行评估时所产生的影响。其主要产生于以外币核算的一些货币性项目上,例如货币资金、借款、应收应付款等。当编制会计报表时,报表日汇率与外币项目入账时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以外币核算的上述资产或者负债将会发生相应的增值或者贬值。它只是导致企业账面上损益的差别,企业资金实际上不发生转移。汇率波动通过会计途径对企业的影响还产生于跨国公司将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的过程中。由于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基本上都是以当地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母公司需要将其折算成母公司所使用的货币来表述,这样才方便合并子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在这一报表的折算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种未实现的折算损益,这种损益就表现为汇率波动通过会计途径对企业的影响。如果受影响资产大于受影响负债,而外币发生贬值,则企业蒙受折算损失;相反,如果受影响资产小于受影响负债,若外币发生贬值,则发生折算收益。
2、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交易途径。汇率波动通过交易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最为普遍,企业经营过程中只要涉及到外币交易,就可能产生影响,如最简单的购销交易。产生的影响是指从交易发生到结算的这段时间里汇率发生了变动,以外币结算的交易,其本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影响。和会计途径的影响不同,交易途径的影响有实际的外币交易和损益发生,所以交易途径的影响会直接对企业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产生变动。
3、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经济途径。汇率波动通过经济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给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带来的一种潜在影响。也就是说,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和现金流,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可能出现的创利潜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在分析经济途径时,不包括预料到的汇率波动的影响,因为在反映企业未来经营成果或价值时已经把这些已经预料到的因素考虑在内了。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种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经济途径和交易途径不同,交易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而产生于经济途径之下影响的却是企业未来的长期现金流,也就是说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它也有别于会计途径,会计途径是在折算过程中产生的,只存在于账面上,并不影响企业实际的现金转移,但是经济途径却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今后的发展。交易途径和会计途径都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对它们的预测也具有现实可能性,更为直观。而经济途径的影响相对来说则是长期的也是更难防范的,同时经济途径几乎不能准确地预测,具有不能入账的性质,但是它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对通过这几种途径的影响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了解了外汇汇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影响的途径之后,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各种方法来帮助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的管理。企业规避会计途径影响风险的目的在于对用外币表示的企业资产的本币价值进行保值,减少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对交易途径影响风险的管理目标包括确保企业在最终发生兑换行为时,遭受的汇兑损失最小,即保证将来的外币现金流量的经济价值,同时能够事先确保将来收付的本币现金流量,方便企业安排其他资金活动。企业应该综合运用金融工具和科学管理方法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1、充分运用现有的政策以及灵活的使用金融工具。银行可以给予企业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的建议,以及给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外汇避险工具,所以,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主动进行避险业务咨询,及时了解规避汇率风险工具的发展,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动和调整;企业应根据贸易方式、贸易内容的不同以及汇率变化的不同特征,充分运用远期外汇买卖、货币互换、短期外币信贷安排、外币应收票据贴现、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以及期货、各种外汇融资产品等金融工具,合理规避或防范风险。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遵循现有的外汇管理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将汇率风险和汇兑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2、灵活地管理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公司外币的持有量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对于出口、进口额均较大的外贸公司,可持有适量外币以应付日常之需,避免因外币不足所引起的短缺成本的增加,但应注意持有外币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同时,公司对于外币类债权债务的管理要讲究方法,权衡利弊,选择能降低财务费用、使公司效益最大化的策略。如对于外币“应收账款”,要讲究收账政策和收账方法,改变信用政策,加速资金的回笼。而对于外币“应付账款”,在不影响公司信誉的情况下,尽量延迟进口材料或延迟付款,或改变货款结算方式,如采取远期信用证结算方式或以人民币计价等。
3、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过去我国在国际市场占较大比重的产品都是以比同类产品低的价格销售才取得竞争优势。但是,现在人民币汇率的提高,人民币升值,我国企业所采取的价格战术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应着重从产品的质量方面着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增加出口产品品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应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力度,强化品牌意识培养自己的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
4、加强外汇人才培养和储备。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专业性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企业中多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不利于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所以,企业只有加强外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人才,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才能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震宇,孙红梅.浅析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传导机制 财务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简介
(一)财务风险概念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三)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财务杠杆效应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存货变现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
4.存货管理风险。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
二、*ST股票财务风险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
本文以70支*ST股票为实验组,分别选取近三年相应的财务指标,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然后将*ST股票所在行业的财务指标,按照实验组各行业数量权重计算得到对照组的财务指标的的平均值,最后比较实验组各项财务指标对对照组的偏离度,以此来推断*ST上市公司主要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指标的构造
为了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来源,我们分别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结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数据分析,鉴于盈利能力的重要性,我们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这两个指标进行印证分析。
(三)数据的收集整理
1.*ST股票数据收集处理
由于*ST股票的时间周期一般为三年左右,因此我们选取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的各项财务数据,数据来源均为wind数据库,为了数据口径的一致性,我们选取了wind行业分类,数据结构共得到9个类别。我们将每个行业相应的指标计算出来,然后乘以*ST股票中相应行业所包含的个数,求和后除以60,得到对照组的平均数据。接下来,按照各行业所包含的*ST股票的数量为权重,计算出各个财务指标的年度均值。
2.财务指标的比较
将两组数据得出之后,我们用*ST板块股票的财务指标均值偏离行业均值的多少来判断相应的财务风险。*ST板块股票的各项能力由差到好的依次顺序为:
盈利能力
所以,*ST板块股票最主要的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
三、建议
1.经营风险措施。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时,应先对产品市场做好调研,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其次,公司要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和品牌维护,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降低流动性风险措施企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应该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提高企业的流动性对于提升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完善公司资本结构。公司应该合理处理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问题,以解决负债过高的问题。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既可以充分利用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也可以有效避免过高负债带来的相关风险。另外,公司应该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如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等等。
参考文献:
篇4
作者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公司融资方面的研究,在《会计研究》、《投资研究》等著名刊物上3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等省部级课题4项,获江西省第6次中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江西省第1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可分离债券又称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它是指上市公司在发行债券的同时附有认股权证,该权证持有人将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间内按约定价格认购公司股票的权利。2006年11月13日,马钢股份作为首家尝试这一融资新品种的上市公司,成功发行了55亿元分离交易式可转债。截至2008年2月29日止,陆续有20家上市公司已实施或拟实施可分离债券融资,其中发行量最高的中石化可分离债券融资规模高达300亿。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可分离债券正发展成为大型上市公司后续融资的一种重要工具。
一、可分离债券的特点
(一)捆绑发行、分离交易
可分离债券与普通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债券与权证的可分离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规定,“附认股权公司债券中的公司债券和认股权分别符合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的,应当分别上市交易”。在传统的可转债中,债券持有人不能同时享受债权与股权。债券持有人在转股前仅获取债券固定利率带来的收益不享有股权,转股后债权即被股权取代,不再享受到期还本付息的权利。而可分离债券中的债权与期权是同时存在的,二者捆绑发行,上市后即可分开交易。可分离债券的持有人实际上同时拥有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及行权期内认购公司股票的权利。这种债券与权证捆绑发行、分离交易的组合特征,正是该金融产品的最大特色之一。
(二)一次发行、两次融资
可分离债券作为一种介于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混合证券产品,赋予了上市公司两次筹资的机会:一次是发行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属债权融资;一次是认股权证持有人行权期内行权,属股权融资。如果债权融资部分完成后,企业经营业绩得到市场认可,债券所附的认股权证就很可能会被行权。以此方式,企业可以轻松地实现一次发行、两次融资的效果,这也是可分离债券区别于配股、增发及普通可转债的一大特点。
(三) 票面利率低、债券期限长
可转换债券是用期权价值补偿普通公司长期债券的债性,以获取较低的票面利率。可分离债券则把普通可转债的股性分离出来,分离交易的结果扩大了期权的市场溢价,加大了对债性的补偿,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票面利率。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可分离债券仅有“期限最短为一年”的限制,对于债券期限的上限则没有要求,这也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分离债券寻求长期资金来源创造了机会。
(四) 发行限制严、投资风险小
《办法》中对发行可分离债券公司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包括:“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平均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等。对发行资格的这些严格限制决定了通过发行可分离债券进行再融资的公司均为规模较大、资产质量较好、负债率较低的上市公司。该办法还规定发行可分离债券的公司必须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若改变了公告募集资金的用途,可分离债券持有人与传统可转债持有人一样被赋予回售权利,这样大大降低了投资者风险。
二、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的优势
(一)融资规模大
虽然《办法》对可分离债券提出“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的要求,但由于附有认股权证融资,在考虑了到期行权效应后,可分离债券的融资总额大大规避了这一限制。遵照“预计所附认股权全部行权后募集的资金总量不超过拟发行公司债券金额”的要求,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最终实现的融资规模将是发行普通可转债或长期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的1~2倍。
(二) 融资成本低
一方面,由于嵌入了股票的看涨期权,可分离债券的利率要低于相同信用级别的普通公司债利率,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享受低利率长期债券融资的优势,减少了财务费用。另一方面,债券融资与权证并行,如果发行公司的业绩增长,股价上升,上市公司通过认股权证行权可获得二次融资。因此,可分离债券只需要通过一次审批,将为上市公司带来双重的融资效应,比债券与权证分别发行的融资方式节约了更多的发行成本。
(三) 行权价格保护
普通的股权融资,股票发行价格不高于其市场价值。对于一些成长性公司而言,目前发行股票的价格较低,对老股东不利。而可分离债券由于有债券利息的固定收益及到期还本付息的保障,附送的认股权证较易被投资者接受。出于对原有股东权益的保护,可分离债券所附每张权证的行权价格通常不低于公司股票在发行募集说明书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也就是说,可分离债券能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发行认股权证且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行权价格保护了老股东的利益。
1.资本有效利用
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增发等股权融资手段筹集资金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资金一次募集完成,不能配合项目的开发周期到位,资金的使用效率普遍不高。而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可通过对债券金额、利率及行权期等条款的合理设置,使所筹集的资金配合项目开发的使用需求分次到位。只有当项目运行有效、公司业绩良好时,行权才有可能,上市公司也才能成功地实现二次融资。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同时也优化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2.缓解冲突
公司治理中存在着股东与经理人的问题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分离债券必须按期还本付息,该偿债压力减少了经营者对公司自由现金流支配的随意性,降低了成本;而可分离债券成功行权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依赖可使大股东更加关注上市公司股价的成长性,有效防止“掏空”行为,进而缓解股东间的利益冲突。
三、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的风险
基于可分离债券的特点,其作为创新融资品种的优势对上市公司而言极具吸引力,然而其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发行风险
可分离债券的成功发行有赖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资信的认可及债券发行条款的合理设置。发行时机是否恰当、利率设计是否合理、行权价是否经过科学论证都将直接影响可分离债券发行对投资者吸引力的大小。发行时机选择不当或发行要素设置不合理均可能导致发行失败。
(二)偿债风险
相对股权融资而言,债权融资所筹集资金的使用风险较大。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在转换为股票时可转债的总数减少,公司的负债同步减少而股本增加。可分离债券的债权与股权是分离的,即使行权也不会减少负债总额。可分离债券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届时上市公司将会有一大笔现金流出。倘若公司在发行可分离债券后项目运行不良或经营管理不善,到期高额的还款义务将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引发偿债危机。
(三)行权风险
可分离债券的权证部分行权时,相当于上市公司向持有权证的投资人增发新股。在权证存续期间内,尽管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其股价仍不可避免地受整个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因而,可分离债券的期权价值受股价波动的影响也将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此外,与普通可转债不同,分离交易式可转债没有认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也不设赎回条款。如果发行后股价下跌,行权价不能修正,上市公司将面临无法行权的威胁,进而造成项目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并可能导致到期无法偿债等严重后果。
四、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融资应注意的事项
随着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不断上市,预期将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可分离债券融资的发行行列,这一创新融
资品种很可能后来居上成为继定向增发之后备受推崇的又一主导再融资手段。然而,在客观评价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行为的基础上,要保证其顺利进行,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资信良好的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
一般而言,可分离债券融资是凭借上市公司的信誉来发行的,因此,这一融资方式较适用于固定资产规模大、现金流稳定、偿债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大规模筹集资金时使用。通过行权达到二次融资的目的是可分离债券的最大特点,因此,相关机构在对发行可分离债券的公司资质进行审查时,应认真考核、严格把关,选择资信良好的上市公司,以增大其保障行权的可能性。
(二)发行可分离债券要合理评估风险、选择适当时机
到期能否顺利行权是判定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最终依据。认购权证持有人不行使股权,发行人也就不能成功募集到所需资金。行权的关键在于权证到期前,股票价格是否超过行权价格,改善经营业绩是确保融资成功的前提,选择发行时机也十分重要。上市公司在发行可分离债券前,应当首先对债券及股票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论证,正确评估公司的成长性并进行盈利预测。一般而言,选择在公司成长性较强、证券市场处于低谷但即将复苏时发行可分离债券比较有利。
(三)合理设置可分离债券条款的要素
上市公司应在对未来股票做出合理估值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投资计划等各项因素,合理设定可分离债券的发行规模、票面利率、债券期限及行权价格等条款。例如,上市公司可以综合考虑其总体战略目标及拟投资项目的周期来设定债券期限,利用债权融资筹集首期项目投资款,利用股权融资所筹集的资金作为项目投资的二期投入并为到期债券的还本付息准备资金,以提高资本使用率。同时,可以通过适当延长债券期限,争取所投资的项目在债券到期前能够产生部分收益,那么即使在受股市影响不能顺利行权的情况下,投资项目所获收益也可以缓解部分偿债压力,降低财务风险。
篇5
[关键词] 关联方 关联交易 财务风险 控制
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屡见不鲜,但其带来的效应却不同。健康的关联交易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信息不对称,而且能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相反,不健康的关联交易会影响上市公司独立经营能力和抗外部风险能力,使关联各方利益失衡。当前关联交易出于种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
一、关联交易的基本概念
1.关联交易的涵义
关联交易即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指一家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益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而会计准则规定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2.关联交易的特征
关联方交易是介于市场交易与企业内管理交易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交易,其特征如下:
(1)关联交易双方的主体拥有独立人格。
关联交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法律地位,关联交易双方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业活动。
(2)关联交易双方的地位实际不平等。
从表面上看关联方交易属于市场交易,但是实际上由于关联方交易当事人之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可能导致交易按其中一方的意愿达成,而另一方则失去了平等谈判的机会。因此,关联方交易更像是管理交易。由于这种双方在法律上平等而在事实上不平等,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才可以在看似合法的情况下产生。
(3)关联方交易往往出于一些特殊的目的。
关联方交易除了购买原材料、销售产成品等与一般市场交易相同的目的外,往往出于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等特殊目的,进行关联交易。
(4)关联方交易的信息具有隐蔽性。
一般信息使用者从报表中很难分辨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平,更无法确定关联方交易对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何影响。关联方交易的隐蔽性为上市公司随意调整利润,粉饰业绩等提供了便利。
二、关联交易概况
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第一,关联购销的比例最大。第二,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担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一方面,大规模占用资金导致公司重大财务风险,甚至最后被ST的情况并不少见。从中国证券报上看到的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公示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公告背后所掩盖的问题无从得知,必须进行分析才能抓住实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关联方担保行为频繁发生,而且担保数额动辄几千万,多则上亿,这些担保中违规担保并不在少数。比如2005年包括太极集团在内的重庆20余家上市公司相互担保,涉嫌违规,形成了“重庆担保圈”,大股东抽身后,相关债务由关联公司承担,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第三,关联方重组(包括资产和债务的重组)行为更是普遍。这些关联交易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是机会还是风险,有待商榷。
2.关联交易方式
关联交易是目前上市公司内部交易的普遍现象,形式多样,关系错综复杂而市场信息透明度却很低。目前关联交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产品购销中的关联交易、资金占用中的关联交易、担保中的关联交易、重组交易中的关联交易。其中前两种形式是最主要的方式。
三、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分析
1.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点
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是因关联交易行为所引起的,由于对未来收益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它表现为关联交易产生收益的不确定性。关联交易财务风险涉及到关联企业各方,甚至于整个企业集团,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联方中一方出现重大财务风险,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给整个集团带来致命打击。
2.关联交易财务风险分析
(1)关联方产品购销
关联产品购销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大,甚至可能成为左右上市公司业绩的调整工具,给上市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关联方如果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购销环节,那么通过关联购销操纵利润就轻而易举了。
(2)关联方资金占用
关联方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不利影响,阻碍上市公司正常发展。
①影响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大量资金占用致使上市公司长短期资金链断裂,流动资金匮乏,偿债能力严重削弱。
②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金占用直接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利润,甚至直接导致亏损,影响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3)关联方担保
关联方担保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上市公司自身存在资金短缺风险,仍向关联企业对外担保进一步增加或有损失。不但造成公司的偿债压力,也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举债能力,从而影响公司的商业信誉和盈利水平。
②关联担保承担的连带责任导致的直接损失,公司因担保连带责任引起资金的流出,将直接减少公司的盈利水平,加重公司现金周转压力,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4)关联方重组
目前关联方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大多是为了保持关联公司上市地位的一次性休克方法,只是为了度过目前危机的“输血”―即输入大量资金或豁免大量巨额债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血”―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颓势。重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实质性的变革。这种靠非经常性收益提高短期业绩的方法,使公司的长远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3.典型案例分析
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鲁北,自2010年4月30日起因连续三年亏损遭遇连续停牌。*ST鲁北关联购销问题和关联方大规模占用资金奏响了它的衰败之曲。
(1)关联购销问题
*ST鲁北关联购销问题由来已久。从2001年开始,其与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购销的金额分别为3,312万元和3,576万元,2002年保持在2,000万左右,到了2003年,购销的金额已激增至9,000万元和8,000万元以上,而且当年购销活动中各有5,600万元被刻意隐瞒。2004-2009年关联交易销售额与毛利率情况如表1所示,净利润如表2所示。
表12004―2009关联交易销售额与毛利率表 单位:(亿元)
年度 关联交易销售额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销售毛利率(%)
2004 2.13 25 11.94
2005 1.04 17 3.95
2006 2.03 32 7.42
2007 5.57 57 8.81
2008 5.09 62 -7.75
2009 8.67 248 -6.76
表22004―2009净利润表 单位:(亿元)
年度 净利润
2004 0.22
2005 0.03
2006 -0.06
2007 -0.11
2008 -6.73
2009 -0.48
可以看到2004年-2009年中,关联交易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一直很大。从2007年起已经超过50%,2008年达到62%,2009年关联交易额已高于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已高达248%。伴随着大规模的关联交易,其经营业绩一路下滑。*ST鲁北销售毛利率大大低于同行业水平,2008年已至-7.75。大规模关联交易逐步掏空*ST鲁北,致使其盈利能力每况愈下。净利润从2004年开始下滑并在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亏损,2008年亏损额达到了6亿多元,2009年仍有0.48亿元的亏损。
不难看出,*ST鲁北因大规模关联交易导致经营业绩一路下滑,关联交易购销导致的财务风险从2006年起开始爆发,至2008年已不可逆转,直到2010年4月30日自食恶果。
(2)关联方资金占用
*ST鲁北重要的关联方有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其他关联方无棣宝丰有限公司,无棣海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无棣海生生物公司。正是这些关联方将*ST鲁北一步步拖入衰败的泥潭。
具体来说,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累积近10亿。截至2004年10月31日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93亿元;其他关联方占用7287万元,合计占用2.66亿元。2005年上述关联方合计仍占用2.56亿元,2006年迫于压力,*ST鲁北公告收回全部欠款。2008年*ST鲁北被占用资金9.19亿元,大大超过*ST鲁北当年的营业收入。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迫于证监会压力进行了部分偿还,但截至2009年年末仍占用*ST鲁北2.34亿元资金。如此大规模地占有*ST鲁北的资金,使*ST鲁北从2006年起遭遇亏损,而从2007年起开始面临巨亏,原因在于这段时间正是其关联方疯狂占用其资金的时期。
而另一关联方无棣宝丰有限公司,其成立时注册资金仅90万元,但从2004年到2008年5年间,竟然反复占用*ST鲁北资金累计总额高达14亿元以上,而且这些资金占用根本与*ST鲁北的生产经营无关。这些资金即使按近年来平均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其累计的利息额也达到关联方无棣宝丰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的四五十倍之多。
这种行为属于无偿拆借上市公司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使用的违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ST鲁北已被停牌,虽现在正为复牌努力,但如若再不扭转颓势,那么将给公司带来更加恶劣的财务影响,公司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破产清算之路,从此销声匿迹。
四、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从以上分析看到,防范和控制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制定完备的企业契约,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第二,加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力度,可通过区别关联交易的风险和重要程度,将关联交易分层次披露,不重要的关联交易,简单披露;重要的关联交易,则需立即公告;特别重大的关联交易,还需要获得股东的批准。第三,加强证券机构监管,加大对违规关联交易的处罚。如果中小股东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有隐瞒重大关联交易或弄虚作假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或向法院,要求相关机构对该上市公司进行调查。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严重弄虚作假或刻意隐瞒重大关联交易,给各相关层次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相关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针对那些企图利用关联交易达到不正当目的上市公司和个人,证券监管机构应制订出详细可操作的处罚条例细则对其加以约束。这样才能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管,从而防范和控制关联交易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晶:浅谈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J].经济与法,2010,(2):42~43
[2]叶永辉 许海峰: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J].企业家天地,2009,(2):11~12
[3]刘霞玲: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D].2004
篇6
摘要:首先对本文中采取的统计学方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思想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选取20 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3 年的财务数据建立财务指标体系,共选取17 个财务指标,运用spss 软件结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6 个主因子的得分作为变量对20 家上市公司分类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财务风险评级。对于最后的评级结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0 引言
据统计,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同时为了扩大资金,大的地产企业通过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吸纳资金。这些风险无疑就转嫁给了银行,信贷机构,投资者。因此如何有效评价和防范风险,使得房地产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思想
1.1 因子分析的思想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析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称为因子。因子分析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
因子分析有如下特点:
①因子变量的数量远少于原有的指标变量的数量,对因子变量的分析能够减少分析中的计算工作量。②因子变量不是对原有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构,它能够反映原有变量大部分的信息。③因子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变量的分析比较方便。④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即该变量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反映。
因子分析的出发点就是用较少的独立变量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1.2 聚类分析思想我们所研究的样品(网点)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亲疏关系———以样品间距离衡量)。于是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又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完毕,这就是分类的基本思想。
2 构建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2.1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衡量上市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及财务风险水平,通常都是考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每股结构这六个指标。财务指标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状况,通过对财务指标分析可判断企业是处于快速成长型企业,稳健性企业,高增长高风险性企业。用来评价企业在资本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所以选取的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本文选取了沪深20 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指标。构建以下的财务指标体系(表1)。
2.2 财务指标处理由于各指标之间差异比较大,因此需要将数据转换,采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所选指标中有正向指标,适度指标,逆向指标。则对适度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逆向指标资产负债率进行取倒数的正向化处理。
2.3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检验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原理,采用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对20 个上市公司的17 个指标标准化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如表2。
由上表得KMO 的值为79.8%,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原始变量可以做因子分析。同时,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结果近似卡方的概率接近0,表明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原指标存在相关性。
2.4 主因子提取本文以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因子变量,根据特征值大于1 提取主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6 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9.695%,能够很好的解释总方差,足够表达出原始数据的信息。
3 基于聚类分析法划分财务风险等级
结合运用聚类思想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分类。将上述20 家上市公司主因子得分作为新的变量,对其进行K 均值聚类分析,将风险等级划分为3 个等级: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高。运用SPSS 软件计算结果如表3。
由表可得风险较高的企业:宋都股份。
风险一般企业:浙江广厦、滨江集团、顺发恒业、金科股份、泰禾集团、中南建设、中弘股份、深振业、中航地产、华侨城、金融街、荣安地产、亿城股份。
风险较低的企业:万科地产、招商地产、新华联、荣盛发展、保利地产、南京高科。
上面分析结果中对于6 家风险较小的房地产公司,要保持好公司良好的财务管理状况,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对于13 家风险一般的房地产企业,可以以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运作,但应随时关注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尽最大能力降低风险。对于风险较高的宋都股份,应引起公司内部和外界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及时根据财务报表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财务风险状况恶化。
4 结论
本文通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17 个财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分为6 个主因子,并利用聚类分析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进行分析并做出风险归类评价。这可以为房地产企业债权人,经营者,投资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债权人,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债券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的款项安全度。当银行金融机构贷给企业资金时也都要对企业做风险评估,以保障自己利益最大程度的安全。对于经营者来说,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必然要提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有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良好的财务状况不仅影响公司内部团结稳定,另一方面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增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等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信心。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对房地产公司的风险等级划分,更能促使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和忧患意识,优化投资结构。从整体上,使得房地产行业健康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铁柱,于莎.基于因子分析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科技与管理,2013,15(1):91-93.
[2]李素红,陈立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40(6):101-106.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Probit模型;财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一、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泛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具体地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资金的筹集、投入、耗费、收回与分配等活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企业财务都可能存在着财务风险,即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而且一方面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必然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企业财务风险的加剧,也必然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逐步恶化,并最终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由于日趋加剧的企业财务风险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认真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找出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才能更好地识别财务风险,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一般而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财务活动本身及财务关系和环境的复杂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财务活动外部环境是企业难以改变的财务决策外部约束条件,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等发展能力变量体现出来。所以财务活动外部环境的优劣显然是引起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2.筹资决策失误
筹资决策决定企业的资本结构,筹资决策的失误会引发筹资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规模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等几个方面。因此筹资决策的失误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资产的流动性差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持其购买力的能力。周知财务风险与资产的流动息相关。资金匾乏、存货积压、“三角债”严重等问题是资产流动性不强的表现,也是引发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导致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在进行定量分析时,资产质量的优劣可通过现金流量变量来反映,而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可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变量来反映。所以较差的资产流动性也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4.盈利能力缺乏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长期、稳定的现金来源,也是企业偿债和信用的保障。在进行定量分析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可用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股东权益净利率等盈利能力变量来反映。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企业要想抵御财务风险、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因此缺乏较好的盈利能力无疑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5.公司结构治理因素的影响
公司结构治理是规范不同权利主体彼此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是解决公司内部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的主要步骤。公司结构治理的核心是以财权配置为中心,合理安排好权利分布和激励约束,这显然与财务风险密切相关。由于当高管权力的过于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时,则股东大会的权力会丧失,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利益不能在董事会内部得到有效实现。另外高管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往往会损害公司利益而引发企业财务风险。故公司结构治理因素的影响无疑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通过二元响应模型的计量分析来研究引起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二、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Probit模型
Probit模型是一类二元响应模型,其原始线性概率模型为:。由于线性概率模型的缺点是模型的预测值可能不在0和1之间,于是将概率函数设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
(二)ST与非ST样本公司的选择
本文选择在2010年被ST的29家ST样本公司及其与之配对的29家非ST样本公司为样本。他们是综合类的ST公司:ST深泰(000034)及非ST配对公司:旭飞投资(0005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ST公司:*ST钢钒(000629)及非ST配对公司:太钢不锈(0008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ST公司:*ST玉源(000408)及非ST配对公司:ST东源;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的ST公司:ST国农(000004)及非ST配对公司:ST方源(6006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ST公司:ST三农(000732)、*ST河化(000953)、*ST金化(600722)、*ST锦化(000818)、*ST新材(600299)及非ST配对公司:澄星股份(600078)、渝三峡A(000565)、威远生化(600803)、青岛碱业(600229)、湖北宜化(000422);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的ST公司:*ST祥龙(600769)及非ST配对公司:青海明胶(000606);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ST公司:*ST东热(000958)、*ST豫能(001896)、*ST岷电(600131)及非ST配对公司:西昌电力(600505)、赣能股份(000899)、通宝能源(600780);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的ST公司:*ST中服(000902)及非ST配对公司:时代万恒(600241);普通机械制造业的ST公司:*ST天一(000908)及非ST配对公司:江南红箭(000519);专用设备制造业的ST公司:*ST北人(600860)及非ST配对公司:京山轻机(000821);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ST公司:*ST阿继(000922) 及非ST配对公司:中发科技(600520);通信设备制造业的ST公司:*ST烽火(000561)、*ST百科(600077)及非ST配对公司:中电广通(600764)、ST华光(60007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ST公司:*ST金杯(600609)及非ST配对公司:迪马股份(600565);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的ST公司:科苑集团(000979)、ST凤凰(600716)及非ST配对公司:中润投资(000506)、华丽家族(600503);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ST公司:*ST精伦(600355)及非ST配对公司:北矿磁材(600980);医药制造业的ST公司:*ST金花(600080)及非ST配对公司:太龙药业(60022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ST公司:*ST山焦(600740)及非ST配对公司:安泰集团(600408);日用百货零售业的ST公司:*ST筑信(600515)及非ST配对公司:民生投资(000416);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ST公司:*ST新太(600728)及非ST配对公司:信雅达(600571);商业经纪与业的ST公司:雅砻(600773)及非ST配对公司:上海物贸(600822);其他通信服务业的ST公司:ST汇源(000586)及非ST配对公司:ST百科(600077)。
(三)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变量设置与选择
1.传统财务类变量
短期偿债能力变量:速动比率(X11);
长期偿债能力变量: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 负债合计(X12);
盈利能力变量:营业利润 / 营业总收入(X13);
现金流量能力变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净收益(X14);
营运能力变量:流动资产周转率(X15)、总资产周转率(X16);
发展能力变量:资产总计相对年初增长率(X17)。
2.新增财务类变量增设
高管持股比率 = 高管持股数 / 平均流通在外股数(X21);
对外担保比率 = 对外担保总额 / 负债总额(X22)。
(四)研究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下面,以本文中所选的29家ST样本公司及其配对的29家非ST公司为样本,以传统财务类变量和新增财务类变量为变量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利用Probit模型来进行计量分析。
本文将对2010年(即t年)新增的ST公司进行研究,为此,假设一个二元响应变量y,若将变量值设定为1,表示在2009年度新增的ST上市公司;而若将变量值设定为0,表示在2009年度未被变为ST的上市公司。
为提高财务风险成因研究的客观性,由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在用财务类变量构建财务风险研究模型时,若导入非传统类财务变量,通常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成因时,如果仅用传统财务变量来分析,可能会产生偏差与误解,进而得出错误的实证结论。因此,为了修正这种偏差,除保留原来的传统财务变量 之外,还需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新增财务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应用Probit模型分别对2009年,2008年,2007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其计算结果由Eviews软件给出,从中可得如下两个表格:
表1
其中第一行为各财务指标,第一列为各年份,中间部分为Eviews输出结果中的P值。
表2
其中第一行为各财务指标,第一列为各年份,中间部分为Eviews输出结果中的回归系数。
对上述两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各年财务类指标对财务风险的不同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针对2009年度的数据结果分析有:盈利能力变量X13、现金流量能力变量X14、发展能力变量X17等三个变量的t统计量在 的置信水平下都不显著,说明这三个变量对财务风险影响不显著。长期偿债能力变量X12和高管持股比率X21的t统计量都在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在t-1年(即2009年)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和公司结构治理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显著。
然而,虽短期偿债能力变量X11、流动资产周转X15、总资产周转率X16和对外担保比率X22等几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但这些变量t统计量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说明在t-1年(即2009年),这些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不明显。
2.针对2009年度的数据结果分析有:盈利能力变量X13、总资产周转率X16、高管持股比率X21和对外担保比率X22等几项变量t统计量在 的置信水平下都不显著,说明这几个指标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短期偿债能力变量X11、长期偿债能力变量X12等两项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并且其t统计量都在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在 t-2年(即2008年)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十分显著。
现金流量能力变量X14、流动资产周转率X15和发展能力变量X17等三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但这些变量t统计量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说明在t-2年(即2008年),这些指标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也并不明显。
3.针对2009年度的数据结果分析有:短期偿债能力变量X11、盈利能力变量X13、现金流量能力变量X14和总资产周转率X16等几项变量t统计量在 的置信水平下都不显著,说明这几个指标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流动资产周转率X15和高管持股比率X21等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但这些变量的t统计量在 置信水平下都不显著。只有长期偿债能力变量X12、发展能力变量X17和对外担保比率X22等三个变量符合本文所提出的假设,且其t统计量在 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显著性。说明在t-3年(即2007年),长期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指标和对外担保问题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十分显著;而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公司治理指标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二元响应Probit模型的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在不同的年份,企业财务风险与各项变量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在不同的年份,短、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总计相对年初增长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t-1, t-2和t-3三个年度中,企业财务风险均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和股东权益负债比负相关,且统计检验显著;在三个模型中,股东权益负债比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均得到了验证。
负债(特别是长期负债)在我国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债务的负担会导致企业更为频繁的举债和还债,从而加大筹资困难和财务风险,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时,应当对企业负债筹资包括筹资规模、债务期限结构和资本结构给予足够的重视。
2.在不同年份,企业财务风险与新增财务类变量相关性不同。说明在考虑到公司治理和对外担保问题之后,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解释力更强。高管持股和对外担保变量在不同年份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解释性和统计显著性不尽相同。这两项变量尽管未能在同一年度同时解释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但在不同的年度,其中至少有一项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D.B.Deakin.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Business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2(Spring):167-169.
[2]Ohlson 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18):109-131.
[3]W.H.Lough. Corporate Finanee. NewYork: JohnWiley&SonsIne, 1954.
[4]陈仲秋.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统计与决策, 2005(04):140-144.
[5]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6]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篇8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5年5月,我国仅境内上市公司就有1388家,市价总值为31330亿元,流通市值达9989亿元。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由于民主决策机制不够健全,内部控制不够严格,管理松散,效益不高,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之所以出现这些,根本问题就是企业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没有真正发挥效用。远到美国的安然公司,近到我国的中航油、银广厦等企业,都是如此。
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我国近来十分强调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上市公司自身也在强化管理,建立内控体系,防控企业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确定、评估、控制企业因业务活动而伴生的所有风险,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企业保持盈利。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均会面临和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识别,小心防范,勇于化解,尤其在一些高风险领域,更应强化风险管理,将风险降到最低。上市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积极有效的风险防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再三强调,中央企业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预警、评估监测,其别提到,要加强内部审计。
二、内部审计对防控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又特殊的地位,它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市公司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上市公司建立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一种措施,是上市公司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以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需要,也是公司内部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需要。尤其应该认识到,在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各种风险不断变化且增加,内部审计在改进风险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在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层次提高而逐步推进的。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在本企业工作,比较熟悉公司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在实施审计事项时通过周密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能从中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进行风险。所以说,内部审计能够掌握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点。可以促进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再进一步,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审计评价和审计咨询的方式,协助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完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在运转过程中,很可能发生经营风险。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能够对管理层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并对风险管理进行全力协助,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完善。
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
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分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企业人力资源变化、财务变化、劳工关系变化、信息系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外部风险包括货源、技术更新、债权人要求、竞争者行动、经济形式、形式、、灾害等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内审部门可以通过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对这两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防范,如能够识别和规范关联交易,能够保证业务真实、流程规范、信息准确,帮助理顺利益关系,能够对经营决策系统进行审计,减少因决策失误对权益者的侵害。
——风险警示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解剖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对潜在的风险提出警示,并提出改进建议,甚至帮助管理部门设计风险应对机制。
三、强化内审职能不仅要强化传统的项目,还应从上市公司新的风险管理出发拓展新项目
综合上市公司内审开展的情况,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在这些领域开展了作业:内部控制评审;管理(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合约)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管理舞弊审计等。随着企业风险管理的深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不仅应强化传统的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而且应将风险管理作为工作主要。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应该更多地参与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工作,对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关注,这些风险包括公司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审计重点是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则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这种战略风险审计是审计的一个高层次作业项目。还有人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将主要精力置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公司管理做出、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事实上,上市公司发生或产生的错误与舞弊等大多存在于经营管理过程之中。因此,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责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其作业范围不应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应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实践中,内部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估上市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一是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表现在评价公司以及同行业的情况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企业发展的风险;二是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
在去年12月份召开的2005年电信集团工作会议上,王晓初总经理提出了促进中国电信由传统基础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战略构想,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确管理的工作思路。我们的内部审计就要紧密围绕企业转型,充分发挥监督服务作用,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实施精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促进企业成功转型提供保障。现在电信业面临的风险,一是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价格战、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政府的管制,使得电信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吸引和维持客户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二是规则管制,电信行业一直是受严格管制的行业,而管制的规则一直在变化造成很多不确定性,如对小灵通业务的管制。三是由于移动网等的影响,固网作为电信业核心业务具体收入不断下降。四是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一个很高质量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电信企业就不会获得投资的回报。美国世通公司并购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后成为美国第二大的长途电话运营商,但世通公司后来却成为美国上最大的破产案。世通案件给我们的启示是,电信企业应该建立战略风险评估建设,发展内部审计制度,尤其在确定并购等重大战略前通过内审等手段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和风险防控。
四、强化上市公司内审职能需进一步健全内审体系
1、巩固强化内审地位,赋予职能。
要发挥内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必须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定位。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内部审计工作还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职责和使命。上市公司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2、规范制度,健全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篇9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概念
证券投资的未来收益可能偏离其预期,这种偏离将导致投资者可能面临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亏损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证券投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第一种风险,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第二种风险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
二、证券公司风险的类型
证券投资风险按其性质不同以及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在数量上,总的风险等于这两部分之和。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整个市场出现问题导致的投资者缺乏信心、市场运行困难等情况而引起的损失。非系统性风险是一种仅与特定公司或行业相关的风险,它来源于企业的微观因素,一般只同某个具体的股票、债券相关联。
三、单个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
证券投资的收益是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全部收益,它有两个来源,一是经常收益,它来自发行企业的经营收益,如股利收入或利息收入;二是资本增益,来自于所持证券价格变动的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其中:R为预期收益率,Ri是第i种可能的收益率,Pi是Ri收益率发生的概率,n是可能的数目。对单个证券风险的度量,我们常用以下方法来计算:
1.标准差和方差。预期收益率描述了以概率为权数的平均收益率。实际发生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平均绝对偏差越大,投资于该证券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对单个证券的风险,通常可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
2.变差系数。变差系数是相对偏离程度的衡量标准—每单位预期收益所含风险的衡量标准。变差系数越大,投资的相对风险也越大。
3.风险系数β。β系数是表明某一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的比较指标,所以有时又被称为风险度或反应度。如果一种证券的β系数值大于l,说明该证券风险大于证券市场的风险;如果β系数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市场风险;特别地,当β系数等于1时,则表明该证券风险与市场风险一致。根据日系数的取值,投资者就能判断该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
四、证券投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
1.非系统风险指标。目前评估上市公司基本状况最为核心的财务能力指标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本文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中选取如下反映这些能力的七项重要指标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资产负债率(X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X4)、总资产周转率(X5)、总资产增长率(X6)、主营业务增长率(X7)。本文选取了41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43家金融业上市公司包括:16家银行,4家保险,17家证券期货,3家金融信托和1家其他金融业。在研究中,先对41家公司的指标值进行相关性检验。KMO测度是提供判断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的统计检验方法之一,一般而言,KMO测度值>0.5意味着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测度结果表明,KMO测度值为0.653,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意味着原始数据具有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公共因子是根据原始指标信息提取的反映指标间公共信息的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计算公共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5.993%,即4个公共因子反映了85.993%的原指标信息。从特征值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等于3.064,大约占去方差43.588%,Factor过程提取前4个因子,4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85.993%,说明这4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足够的信息。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系数已经明显向两极分化,有了更鲜明的实际意义。
从旋转后因子负载值可知,第一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每股收益(X1)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盈利能力,可称为盈利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周转率(X5)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偿债能力,可称为偿债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增长率(X6)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成长能力,可称为成长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7)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金融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可称为营运因子。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指标:(1)盈利能力指标: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2)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3)成长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4)营运能力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五、结语
1.在以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达到降低和减少评价指标之间信息的叠加和冗余,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在借鉴统计分析结果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种具体的情况,并结合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和综合。只有这样,才可能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尽可能减少风险和失误。
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9日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案例日益增多。这些问题不仅使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侵害,增加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也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财务风险到来前就预先识别,并提前执行预案,消除风险隐患,成为上市公司急需重视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财务预警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识别和判断,提前监测并化解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实际工作中,财务预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最后得出综合预警结果,并采取预警措施。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现状看,往往因为重视程度低、指标选择不当、预警流程不畅和分析方法落后等影响财务预警效果。在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和健全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及预警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尤其是在预警模型研究方面,经历了单变量模型、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模型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等阶段。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公司治理变量引入预警模型加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现状
(一)财务预警指标未紧密联系上市公司实际。一方面是财务预警大多以量化的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其他影响重大但定性指标因素考虑较少,如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是财务预警系统大多是静态预警模型,未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动态的指标选择,未根据不同阶段的评价适时调整具体指标的权重等,导致预警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预警模型的实用价值有限。
(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一是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预警分析组织机制未纳入公司治理机构;二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流程与管理需要存在差距;三是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和手段有限,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流于可量化财务指标分析,结合经济环境及企业管理状况进行预警的能力不足,分析效果有限。财务风险是一个动态概念,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十分繁多,如果仅仅依靠可量化的数据分析,那么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系数必然增加;四是财务风险处理机制不健全,应对处置工具有限。
(三)财务预警机制信息库建设工作上存在不足。一方面是信息库数据来源较为单一,大部分数据来源为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缺乏较长时间相关交易处理信息、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信息,以及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等信息源;另一方面是信息库的信息资料实时更新不足,缺乏必要的、及时且有效的维护与更新。限于人员和技术缺乏,上市公司往往借助外界力量维护预警软件系统,导致已经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难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而成为空架子。同时,财务预警系统往往作为独立的财务子系统,其构建和使用往往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及时反映实际状况,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不高。
(四)财务预警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实际需要不相符。财务预警人员的素质决定了预警机制实施的成功与否。但由于利润考核导向、人力资源紧张等普遍因素影响,上市公司中往往难以配备、配足财务预警专业人员,兼职现象普遍,财务预警人员存在专业水平低、专业技能不强、经验不足等问题。
三、提高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效果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架构。首先,将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从财务分析中独立出来,根据清晰的岗位职责、流畅的沟通渠道、有效的合作机制的原则,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负责财务风险数据收集整理,并根据专业的方法对财务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准确监控财务运行情况,为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机构基础;其次,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从组织上、经济上明确划分风险责任,给予风险管理者应得的利益,调动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积极性,提高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动力。
(二)优化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对财务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包括信息系统维护、财务风险报告、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应对、财务风险评价及改进、通过流程的完善等等,使财务风险管理的流程运行顺畅。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监控和报告流程中,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作用,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基础。通过流程的优化和完善,实现财务管理有据可依,有序管理,严格监控,信息有效。
(三)构建符合实际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一方面在指标体系构建中确保指标包含不同类型的关键财务指标,包括能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投入资本回报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包括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营运能力指标,包括股东权益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现金流量信息指标,包括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同时,在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尽可能将范围扩大,使更多的指标进入到预警体系和模型中,如未流通股份数比例、独立董事人数比例、董事会独立法人占比、董事、监事及高管人数及薪酬总额比例等公司治理相关因素等;另一方面在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方面,将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同我国的具体情形相结合,从单一变量模型向多变量模型转变,及早发现财务风险信号,确保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萌芽阶段就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四)加强财务预警机制信息库建设。信息库数据的来源既要包括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也要包括较长时间内各种交易的处理信息、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信息,以及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等各种公司内部各类信息源。同时,保证信息资料实时更新,数据及时有效,提高信息库的系统性、预测性、动态性以及实效性,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及监控提供原始数据。
(五)时刻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加强日常监控。上市公司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它需要与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发生资源的流通方能产生效益。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做到知己知彼才有机会生存和发展壮大。而且行业环境的变动对经营者战略决策的制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应加强对财务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当有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及时提醒管理层预先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尤雨佳.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机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总结
- 下一篇:常见的劳动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