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作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合作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A number of important document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were reviewed, and the status of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area and the problems were evaluated.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管理
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risk;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31-01
1 国内物流外包风险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关于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控制[1]。[2]中提到了物流外包风险因素识别,包括六个方面,分别针对物流外包运作流程的六个阶段,包括①业务外包分析阶段,存在物流外包市场不成熟以及物流外包目标不明确的风险;②在物流外包决策规划阶段,存在物流业务范围确定不当以及与承包商关系定位不准确的风险;③在物流外包涉及阶段,存在选择承包商失误、错误的物流外包决策以及与承包商签订不恰当合同的风险;④在业务外包实施过程中,存在内部工作人员的抵触情绪以及内部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⑤在物流外包终止阶段,不能对物流外包的阶段性结果做出正确评价。同时还对物流外包风险控制的措施,提出了①营造充分竞争的外包环境;②构建有效的外包项目管理团队;③实施有效的物流外包业务的管理方法;④建立物流外包信息共享机制;⑤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3][4][5]中提出了相似的物流外包风险因素,包括①失控;②合作风险;③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④物流外包业务自身的复杂性;⑤企业内部的震荡;⑥决策失误。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①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促进信息共享;②对物流服务商的经营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建立监控机制;③制定发生风险的应急措施,实行风险管理;④促进有目标的灵活性;⑤做好企业内部工作;⑥评估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提供商。[8][10]对由道德风险产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信息不对称、信息泄露以及信任机制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了建立和加强第三方物流合作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以及协商机制。[9]则将物流外包风险归纳为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及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赶超四类风险,并剔除了与[8][10]相近的风险控制措施。[11]更加强调由于物流外包过程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对物流外包风险的影响,不确定性越大,外包风险就越大,同时风险同物流外包的决策方式有关,不同的外包方式与风险分摊程度不同。最后给出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比如加强监督和控制,建立合理的网络化物流外包机制,降低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程度,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机制、保持独立性、做好合作信任工作等等。[12][13]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合作风险、道德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控制措施。[14]认为物流外包风险的指标体系分别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经济周期的风险、委托机制的信息风险、机密泄露的风险、减少公司学习机会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机会,对物流控制能力的降低风险、企业文化风险,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评估。[15]认为物流外包风险源于外部、内部、管理、信息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警示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了评估。
2 国外相关研究简述
[16][17][18]对物流外包及其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其中[16]综合分析了美国物流外包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17]对物流外包及其独占性进行了研究,涉及了部分物流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研究,但对于物流外包的风险并未做更进一步的讨论,仅仅是给出了理论层次上的分析。[18]对当前物流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涉及到物流风险管理部分的内容没有利用量化方法进行研究,没有给出有效评估风险的理论依据。
3 物流外包风险研究现状评价
这些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没有构建系统、完整的物流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没有界定物流风险管理的风险主体;其次是没有涉及一套完整的物流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缺少逻辑性和完备性;再次,物流风险评估方面,已有的研究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物流风险指标体系,没有创建或选择一个合适的评估方法;最后,物流风险控制方面,已有研究基本还停留在具体操作层面的论述,而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特别是物流风险因素和物流风险产生的后果之间的映射关系,缺乏理论深度,而且控制措施比较零散,缺少一个比较完整的物流风险整体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盛立新,匡兴华,张志勇.物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物流技术,2007,(4).
[2]韦松,聂鸣,范体军.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析与规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3).
[3]彭玉兰.第三方物流及其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04(24).
[4]刘小群,赖益凝.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的动因、风险及其规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4).
[5]刘小群.物流外包的动因、风险及其管理[J].商业经济文荟,2004(1).
[6]魏众,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形成机理及防范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
[7]袁家凤.连锁零售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6).
[8]曾祥云.试论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04(7).
[9]黄大容.物流外包的合作风险分析与对策[J].物流技术,2005(11).
[l0]许芳,徐国虎.物流业务外包企业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一基于委托的视角[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l0).
[11]陈宝国,卢山.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物流外包过程的风险和防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l).
[l2]申风平,许正平.第三方物流企业道德风险规避探析[J].中国采购与运输,2006(1).
[13]宁石才,孟祥生.戴青松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识别及其模糊评价[J].煤炭经济研究2004,(12).
[l4]刘联辉.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评价[J].物流技术,2005(9).
[15]汪传旭.第三方物流运作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物流技术,2003(3).
[16]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Report to Coungressinal Requesters:Outsourcing DOD Logistics.
篇2
关键词:保险公司;资金收付;全国集中
保险公司资金集中收付范围主要包括:承保、赔付、费用报销、薪酬、佣金手续费支付等方面。各家保险公司现阶段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银行转账的渠道,已普遍实现了省级或地市级范围内的资金收付集中,其中业务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已开始与部分商业银行总行合作并开展全国统一的资金收付集中。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保险公司实施资金收付全国集中将逐渐取代省级或地市级范围内的资金收付集中。
一、保险公司资金收付全国集中的意义
1、有利于减少省级及以下层级账户的开设、管理风险。
通过资金收付全国集中管理,承保的保费资金全部归集到总公司的集中收入账户,而赔款、给付、退保、费用等全部通过总公司支出账户集中支付,可以减少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银行账户的开设,从而降低了由于账户管理不善、私开账外账户的管理风险。
2、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票据使用风险,推动保险公司实施零现金。
资金收付全国集中实施后,一方面随着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银行账户开设的减少,票据购买和使用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票据使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涉及收付类的资金全部从总公司账户集中收付,仅有少量的客户会选择现金方式交易,如保险公司加强对客户的宣传,并引导客户签署集中转账协议,则省分公司及以下层级单位将能逐步实现零现金管理,逐渐取消对支票的购买,极大程度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安全。
3、释放公司转账操作的人力,节约人力。
资金收付全国集中后,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原先省级或地市级范围集中转账的工作均集中在总部层面操作,公司账户和票据管理工作也随之减少,对于原先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从事此类工作的财务人员可以转岗至其他岗位,从而节约了公司人力,降低了公司人力成本。
4、有利于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收付全国集中管理后,全国的资金统一归集到总公司,由总公司根据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减少了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上划在途资金环节,有利于盘活闲置资金,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便于总公司进行资金规划,增加总公司集中账户中的存量资金利息收益,降低财务费用,从而降低公司资金使用成本。同时因为考虑到全国集中收付后,转账金额和笔数的规模较大,因此保险公司总公司在与商业银行总行合作时,可以商榷降低转账手续费,从而节约公司转账费用。
二、保险公司资金收付全国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1、数据安全性风险。
资金收付全国集中后,所有的涉及资金的收付均由保险公司的总公司统一集中操作,因此送盘和回盘数据均汇集中在总公司,如发生因设备故障、业务系统差错,黑客入侵以及人为操作的差错等情况,均有可能造成关键数据的丢失,直接影响公司的业务,并对公司造成损失。
2、内控缺失和系统设计造成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资金收付全国集中后,所有的涉及业务收付的转账信息和客户信息均集中地总公司专人操作。报盘、回盘文件的传递主要借助银行中间业务平台进行批量的代扣或代付,并将成功扣款金额划入公司账户,或将成功付款金额支付到客户账户,而银行如何接收公司发送的报盘文件,公司又如何能够收到银行返回的回盘文件,这就涉及到公司与银行间数据文件的传递方式,如公司业务系统改造和系统用户权责设计中涉及不相互牵制等方面的内控和内审环节缺失,均易产生人员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例:给银行的报盘扣款或付款数据重复造成重复支付或重复收入,经办人员任意篡改报盘数据等问题。
3、财务人员流失风险
资金收付由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集中操作改变为全国集中后,业务处理流程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对于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操作人员的对应岗位和工作将随之减少,并取消。此类涉及人员从全国整体来看数量较多,因此这部分人员的安置对公司来说短期内一次重大挑战。资金收付集中是保险公司财务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对于财务变革所涉及的这部分人员,如重新岗位调整,员工需要不断转变观念,适应公司的改革,同时需要对胜负的新岗位存在适应过程。如在此过程中公司未对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将对公司品牌和员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4、信息沟通和转账差错件处理时效风险
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经常会收到客户查询资金到账的需求,因全国集中后,所有的操作均在总部层面进行,下级公司与总部之间沟通存在滞后性。同时如因公司系统或银行系统问题,导致全国集中收付不成功或重复收付的问题件,总部与下级公司的沟通和处理时效、应对时效会更加滞后,会导致客户投诉件的增加,从而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三、保险公司资金收付全国集中的问题应对
1、资金收付系统和IT硬件需充分考虑数据安全性、可持续性。
在改造全国集中资金系统时,需对报盘和回盘数据需进行加密,并根据岗位牵制的原则对相关系统用户进行不相兼容岗位分离,例如报盘和回盘岗分离,会计岗与出纳岗分离,经办岗、复核岗和审批岗分离等。同时因为全国集中后收付数据量巨大,并且长远来看,会持续增长,因此需要考虑系统和IT硬件的承载能力、数量处理运行能力、数据安全保存的能力。
2、搭建持续有效的内控和内审程序。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资金收付流程,对其中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并通过内部审计或稽查的手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杜绝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3、全国集中需充分考虑和落实人员的安置。
在推广全国集中前,需充分调研和考虑省级及以下层级公司涉及操作人员的岗位安置问题,并加强人事政策的宣导和员工心态的引导,安置好涉及调岗员工。确保全国集中的平稳上线和推广。
4、建立通畅的、双向的信息和问题处理平台。
在系统改造和开发时,从公司业务和客户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建立总公司至省公司及以下层级,省公司以下层级到总部公司双方的集中收付信息查询和问题处理平台或系统,确保各层级有权或涉及岗位及时获取转账信息和状态,对于问题件能快速并及时完成处理和反馈。(作者单位: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EPC模式管理;物流风险;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127-02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文化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逐渐与经济一体化进程融为一体,并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物流贸易、工程建设的有效载体。EPC工程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综合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适用于水泥建设和工程物流、海关、税务等方面,以及有关境外物流操作方面的全程管理。应用EPC项目管理集约管理模式优势,制定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物流方案,可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目的。
1 EPC模式下物流风险因素
1.1 主要内容
在采购管理系统中,项目工程物流的管理是对货物从出厂到现场到货过程中的运输过程和运输手段、状态的管理。本文研究的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管理主要包括国内的设备从中国港口运输至项目现场,内容包括了全程工程物流、海关、税务等方面,以及有关境外建设水泥厂EPC工程物流操作方面的全程管理。主要涉及国家为东西非、东南亚等。
1.2 特 点
在EPC模式下,水泥厂物流管理是一项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工作,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服务质量,其要求都非常高。具体特点表现如下:一次性经历、整体性项目、复杂性的技术、过程的风险性等。水泥厂物流贸易与其他公司的无论贸易相比,要求的同类服务业绩较高、承担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甚至为了保障工程项目如期竣工,会在物流运输模块中淡化配送和分拣方面的物流功能。
1.3 风险因素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合作风险以及税务风险等。
1.3.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总包商没有详细调查工程项目开发区域的地方政策、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业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地方官员的现象严重、活动执行不明确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大大增加水泥厂的建设成本,还会导致某些建材材料质量严重不过关,要想到地方政府进行索赔会显得十分困难。
1.3.2 管理风险
水泥厂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完善、施工单位的EPC管理构架只是流于形式、相关部门没有指定科学化的建设方案、总包商存在违规操作、内部管理职权不明确等。一旦水泥厂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其管理成本就会成倍增加,物流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滋生。
1.3.3 合作风险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中的合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如下:总包商过于看重报价因素,严重忽视采购综合评比;物流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其合作的服务商缺乏合作诚意。对去往项目的运输途径没有全面系统地规划,其运输途径方案欠缺可操作性。如果建设工程的项目材料以及设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就不能如期竣工。物理合作商与物流运输商之间存在诚意问题,就会造成双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4 税务风险
工程项目建设方采购部门对外贸进出口知识的匮乏会造成合同以及相关文件中的条款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合同以及相关文件就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另外,物流服务商的关务和税务业务能力低下也是造成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税务风险的又一因素。在此情况下,水泥厂建设方或者总包商的承包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1.3.5 其他风险因素
除了以上风险因素之外,还有安全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质量风险,要想进一步保障货物质量和物流运输效率,就需要建设方或者总承包商将这些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2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应对方法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应对方法主要包括放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自担等。
2.1 风险转移
在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风险可以转嫁给其他参与方或者其他承包商来承担,EPC总包商除外。其他参与方或者承办商承主要有:业主、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分包商。保险公司、货运、报关单位和承运人是物流服务商的四个承担人,他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与总包商有着直接的合作关系。根据实践表明,总包商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将风险转移至与与项目相关联的承担人。
2.1.1 转移至物流服务商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因素主要是通过合同转移方式让物流服务商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拟定合同之前,明确物流服务商的免责权限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
2.1.2 转移至货物供应商
总包商可根据INCOTERMS2010贸易术语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很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1.3 转移至保险公司
EPC模式下。无论是水泥建设工程项目问题还是物流问题,都在保险公司处购买了保险。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保险公司将直接负责。
2.1.4 转移至分包商
通过分包合同方式将物流风险控制到最小化。比如分包商执行购买物资设备,将其承担的部分货物分包给施工分包商和运输商。
2.2 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主要是对资金和成本等资源进行风险承担。比如对于水泥厂某些项目的成本科目,可以借助相关会计知识将其分摊到另外项目上,进而达到降低某一项目的风险损失率目的。还可以采取外部分散方式将税务风险和合作风险分担到外部去,达到控制风险滋生的效果。
2.3 风险分担
风险自担是指总包商或者建设方自身通过采取一些合理合法的手段将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物流运输中存在的风险或者水泥厂建设项目在特定时期处理风险的成本比重较大,在无法采用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方式的情况下,直接将无法摊销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归纳到自己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比如水泥厂每年从项目盈余中根据一定的比例提取风险基金,作为风险准备金。总包商可以用这笔风险准备金解决全程工程物流、海关、税务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根据实践经验表明,物流承办商采取风险转移或者风险分散等方式可能会失去管理的主动权,对于有关境外建设水泥厂EPC工程物流操作方面的全程管理不够全面化和系统化,这样就会造成物流总包商无法及时掌握国外市场的发展动态以及当地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从而失去创造更多价值和利益的机会。
因此作为EPC项目,物流总包商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并根据国外市场和地方政府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不断调整和优化物流组织结构,加大EPC项目工程物流组织、规则和投资管理,提高物流管理风险承担能力,从真正意义上落实EPC物流管理价值。
3 结 语
无论是承包商还是建设方,承担EPC项目都是对自身管理水平的一种挑战,不仅要加强自身项目建设,还需要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实现承包商和物流服务商的共赢。所以项目工程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关系要保持好,切忌频繁地变换合作对象。
参考文献:
[1] 邵敏,王丰,刘懿辉.以A电站工程为例剖析EPC模式下水电站工程的 风险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
[2] 张水波,康飞.DBB与DB/EPC工程建设模式下项目经理胜任特征差异 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4,(2).
[3] 秦昊.浅析影响国际EPC项目工程物流决策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市 场,2014,(18).
篇4
1.1现场指挥系统不够顺畅
现阶段,我国保供电管理体系指挥和汇报工作不够清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无论是上报情况还是下达命令都不能有效的传递,并且存在多头汇报的问题。使得指挥者很难充分发挥其指挥管理的作用,很可能造成指挥系统出现问题,最终拖延时间,致使紧急情况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1.2风险管控工作不够成熟
目前,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风险管控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设备、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员调整,安全风险的管控工作绝对不是一劳永逸,也需要随着安全风险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结合目前保供电管理的现状,要求供电人员将风险的辨识视作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具备第一时间内发现风险的能力,确保电网的稳定与工作人员的安全。不仅如此,各级供电部门还应该仔细分析每年在供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方便日后出现同样的情况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
2我国保供电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人才队伍与作风建设
建立一支专业技能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的供电队伍,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培养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管理人员是保供电管理工作的关键,缺乏团队意识的管理者势必导致整只队伍缺乏凝聚力,一旦遇到问题只会相互推卸责任。另外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确保管理者的威信,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培养所有员工的大局意识。供电企业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员工缺乏大局意识。如果供电系统的每位员工都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失职将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运作的正常那么将大大降低供电系统的故障率,即使偶尔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解决。最后,要求供电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工作。供电公司每年都该进行优秀青年骨干的选拔工作,对于这些被选中的青年骨干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供电系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2加快电网发展
近几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国内实行电网政企合作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使得全国各电网公司初尝甜头。以南宁电网为例:从2007年到现在,南宁电网的总投资资金翻了数翻,无论是在110千伏以上的变电站的建设上还是在线路的铺设上都获得巨幅的提高,成功的将电网的负荷量提高了三倍,不仅解决了南宁夏天用电量大,电网承受能力小的问题还成功的实现了多回路、近距离、高最高可靠性的专项供电。
2.3加强风险控制
篇5
一、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现状
银行保险于20世纪80年源于欧洲,目前已成为国际保险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银行保险主要有四种组织形态:1.销售联盟。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销售保险产品;2.合资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开发和销售保险产品;3.兼并收购。将两个独立的保险公司和银行合并而成,开发和销售保险产品;4.直接进入。银行组建自己的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设立自己的银行进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我国的银行保险起步于1995年,主要形式是保险公司与银行联盟销售保险产品。
近两年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与商业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的范围包括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等;同时还开展了融资业务、资金汇划、网络结算、电子商务、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业务的合作。2002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为1287.19亿元,其中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66亿元;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中有20%来自银行保险业务,金额超过100亿元;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54.1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2%;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则实现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30亿元,超过上一年保费的总收入;2001年底复业的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开业5个月就实收保费1.5亿元,其中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占60%以上。据统计,2002年全国银行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1%,可见银行保险业务已成为寿险主要销售的产品之一。
银行保险的发展给银行、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带来三赢:银行可以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率,扩大业务品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进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和人员,得到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险公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扩大营业规模,从而降低分销成本,提高保险产品的生产率和品牌形象;而消费者可以提高安全感,并享受“一站式”服务的便利。但是,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创新,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以规避与控制。
二、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析
在银行保险业务中,直接的行为人是消费者、银行、保险公司。对于消费者来说,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对银行保险产品的误解,从而导致的错误购买,以及购买了搭配销售的商品。对于银行来说,作为保险公司的销售,自己并不生产保险产品,同时也不承担经营产品的风险。因此,银行承担的风险主要是银行信誉与品牌的风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作为银行保险产品的设计者和银行保险经营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及最终承担者,所承担的风险较高,而且由于消费者的某些行为,更有可能加大保险公司的风险。因此,这里主要分析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
(一)产品开发风险
新险种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信息反馈、资料收集、方案筛选、定价、营业分析到最后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这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失误,都将导致风险发生。以目前占银行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趸缴的分红保险为例,2002年占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43.6%。由于分红型产品比例过高,而我国资本市场又不是很稳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狭窄,势必造成过高的资本运用和分红压力。当然,银行保险主推分红保险与我国民众保险意识不强有关,因为相对于保险而言,人们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储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受技术力量、精算水平的制约,导致出现产品缺乏吸引力和价格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二)营销渠道风险
1.合作短期化。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都是一年期的协议,这种随意性很强的短期协议根本无法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尤其当前银保双方还不能进行资本参与或就某类特定产品的分销建立合资企业时,银保之间没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2.经营成本加大。为了扩张业务,各家保险公司都把精力放在与银行网点建立合作关系上,却忽视了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这一关键问题。银行利用手中的网络、信息、客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占有银行保险业务,通过索要高额手续费方式,直接导致了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提高。2002年,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2003年开始实施的新《保险法》规定,一家银行网点可以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如果各家保险公司的佣金差别过大,银行可能弃旧取新,选择与高回扣、高佣金的公司合作,这将导致价格竞争加剧,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大。
(三)经营技术风险
1.发展银行保险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银行保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技术来支持其发展。在目前的运作机制下,银行的网点和柜台是现成的,大量新技术的投资(如银行保险产品的研发、计算机系统的开发、银行柜台人员的培训)主要是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技术投资不能在短期内产生预期的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导致规模不经济,就会出现技术风险。这种技术风险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竞争效率的重大损失,并有可能致使保险公司长期不景气。
2.银行保险的技术含量远高于传统的保险营销方式。在传统的保险人营销方式中,保险公司只需引进一些管理模式在内部消化,而银行保险需要银行与保险两个行业的密切协作。例如,我国银行的电子结算网络不但要求保险公司建立起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及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业务处理系统,还要求保险网络能够与银行结算网络融通。而现在我国保险公司无法提供银行网点的保单自动查询、保单更改和保单自动贷款等服务项目,也无法实现银保联网和实时管理的现代化。因此,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也有可能会增加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
(四)承保操作风险
由于保险产品不同于银行储蓄产品,保险产品的销售实际上就是保险合同的签定,其中销售人员的诚信,客户的如实告知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银行保险业务的承保环节中会出现以下风险:
1.由于操作失误或银行柜台人员违规操作而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保险公司发出的指令执行不当,或是由于有关信息未能及时传递给银行柜台人员,或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或是银行柜台人员未能正确领悟指令意图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二是因银行柜台人员业务技能不高或在操作中偶然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2.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在银行保险业务经营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委托——关系:银行业务人员希望客户如实告知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希望银行业务人员加强承保管理;保险公司希望自身的业务人员加强核保、核赔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然而,由于三方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各自从利益最大化出发或由于道德上的某些行为,造成了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客户的道德风险。如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制造保险事故或捏造保险事故的发生以及夸大保险事故损失,使保险人支付额外赔款等等。(2)银行业务人员的道德风险。由于银行业务人员在受理投保时可能明知保险标的不符合承保要求,但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盲目接受投保,加大了承保风险。(3)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道德风险。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有可能是由于利润和费用原因,在核保和理赔时,为了上保费规模,放松承保条件;或扩大保险责任,对除外责任造成的损失也随意进行保险赔偿。(4)客户、银行业务人员、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三方中的两方或三方共同勾结形成的道德风险。
(五)法律政策风险
法律政策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签署的金融交易合同,因不符合法律或金融管理部门的规定或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得不到实际履行,从而给合同的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包括合同文件是否在法律上具有可执行性的风险,还包括是否将自身的法律责任以恰当方式转移给对方的风险。目前,银行保险的法律政策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银行保险关系复杂,容易滋生法律风险。银行保险涉及多个当事人的关系,在法律关系上必然表现为多重法律关系的组合,不同权利、义务的衔接,其中还需相当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保监会对银行兼职人员是否应经过相应的培训或通过人资格考试并没有做出严格审查与监管的规定。因此,法律风险较大。
2.银行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导致其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目前银行与保险合作的法律、法规还未见到一个成文的法令和政策出台,使得银行保险的创新还缺乏一个有利的法律环境。加之我国确立了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模式,使得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必须小心翼翼,保险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加突出。
3.银行保险受国家政策,如税收、资金运用、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影响较大,政策性风险突出。以汽车消费信贷保险为例,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已将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但由于国家鼓励汽车消费,车价不断下跌,旧车型全面加速淘汰,现已发放的汽车消费贷款面临抵押车辆处置存在大幅度贬值的风险,使得保险公司在经营中不得不面临着政策风险的挑战。
除上述五种风险因素外,信誉风险、心理风险、信息风险等都会对银行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不良的影响。各种风险还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三、银行保险的风险规避与控制
(一)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
保险公司将部分产品销售职能转移给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效率;另一方面尽管保险公司是银行保险产品的实际设计者和经营者,但由于其产品均由银行进行销售,使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往往弱化,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因此保险公司要维持生存,就必须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和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银保联手创新产品,不能完全由保险公司闭门造车、独家开发。保险公司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
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客户服务,除可以维护已有的客户外,还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并通过带动效应,拓展新客户,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应该消除顾客对银行保险产品存有的搭配销售的心理障碍,要让消费者感到银行保险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对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人员的资格应作出限定,例如要求他们参加上岗前的培训并必须取得保险人资格等。
(三)建立银保长期合作机制
国际保险业和金融业这些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保险与银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此,银保双方要有紧迫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长期合作的机制。保险公司与银行应有战略眼光,树立稳健、持续发展的观念。银保双方都应重视对现有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如长期储蓄寿险、退休金规划、养老保险和保险基金管理等都是银保双方在未来很有潜力的合作点。
保险公司和银行在定位清晰,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风险防范出发,应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保险公司要加强银行网点的人员培训工作,提高银行柜台人员保险的积极性。应考虑银行柜台人员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偏差,既要照顾企业的利益,更要照顾银行柜台人员的利益,做到按照经营状况和绩效,对银行柜台人员作出适时、客观、公正的奖惩,使其行为目标接近资本所有者的目标,有效化解银行保险的操作风险。
(四)建立银行保险的客户管理系统
首先,由于现有保险公司的系统不能支持多家银行的保费自动转帐功能,客户无法通过电话、ATM机或各个网点的银行系统,实现保单自动查询、保单自动更改、保单贷款等操作。因此,加快银行保险的电子化建设,实现保险公司数据系统与银行业务处理及结算系统的联网是当务之急。其次,人工操作易带来操作风险,所以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尽快建立起客户管理系统,对客户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控制,减少操作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第三,银行保险业务客户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需要与相应的客户管理系统匹配。保险公司应利用银行已有的客户信息,建立起自身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这些信息,提高续保率,以获得客户的长期忠诚度,并利用现有产品充分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提高保单的附加值。
篇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长期被抑制的保险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保险业快速扩张的表面现象也掩盖了行业潜在风险,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典型的新兴金融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薄弱;内控风险较为突出;外部风险日益凸显;保险行业的环境建设与外部监管水平跟不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固我国保险业已有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规模扩张和行业发展安全的辩证统一,全面而深入探讨我国保险业运营风险状况势在必行。
一、保险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保险风险的分类研究
保险运营风险的分类是保险业运营风险分析的基础,但由于保险以经营风险为业务,因而与保险相关的风险非常庞杂,有关保险风险特别是保险风险分类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Babbel等(1997)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将保险业风险分为精算风险、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6种;而Kuritzkes等(2002)认为,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承保风险。国内学者方面,赵瑾璐和张小霞(2003)认为我国保险业潜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投资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等4种;赵宇龙(2005)认为保险业面临道德风险、偿付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三大潜在系统性风险,因而保险监管应该将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作为监管重点。
(二)承保风险研究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三)投资风险研究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四)偿付风险研究
有关偿付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方面,偿付能力即“保险人在各种合理的、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保险合同所规定义务的能力”(solvency)。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2.偿付能力监管额度。粟芳(2002)提出了一种计算偿付能力额度的模型,并实证比较了这种风险理论模型和比率法、破产理论法在计算偿付能力额度方面的适用性;赵宇龙(2006)指出了我国非寿险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设置的不足,并依据欧盟标准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并实证了其有效性。
3.基于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占梦雅(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封进(2003)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认为1986年~2000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五)文献述评与保险运营风险分析框架
从保险风险的分类来看,不同的研究基于不同的侧重与视角来展开,缺乏一套统一可行的标准,这一方面说明保险风险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保险风险的多维性。对承保风险的研究旨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目前中国信用缺失和信用滥用的情况下,无论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还是保险中介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保险公司特有的运营模式,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不同于基金,也不同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保险投资风险与承保风险密切相关,更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充足;为了兼顾保险资金的安全与收益,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构建、运作与风险管理都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保险的偿付是保险履行分散风险、均摊损失职能的保障,对理论与实务、特别是保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研究来看,监管模式(模型)的选择、最低偿付额度的确定、偿付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偿付能力恶化的预警都应该适应保险业运营环境变化的需求。
本文基于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环节将保险风险简化为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和偿付风险,显而易见,这三个环节的风险因素都是保险经营的内生风险。本文有关保险风险的分类比较简明直观,但也疏漏了一些重要风险环节,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笔者认为这些重要的风险因素相对保险运营而言,都是外生风险因素。
对保险企业来说,其业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承保、投资和偿付,各个环节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各不相同:承保主要是通过合理渠道和价格提供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以追求规模有效扩张为目的;投资则是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和额度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构建与运用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偿付环节则通过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来保证可预见甚至是巨灾风险事件的偿付来保证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承保是资金运用的基础,自己承保和资金运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偿付的有效性,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保险业务的风险包括这三个环节经营的内生风险,同时受到外在风险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等外生风险因素的影响。
二、承保风险分析
(一)保险产品分析
1.产品同质化明显。从保险市场现存的产品结构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各保险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根据同业的销售情况来判断市场需求,进而模仿跟进,这势必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并进而造成市场的过度竞争。
2.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有关保费收入的比例构成凸显了我国保险结构存在的问题:就财产险而言,2007年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97.74亿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人为1484.28亿元,同比增长33.98%,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4.3%;而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6.69亿元,占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36.2%,同比增长145.3%。就寿险而言,2007年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948.97亿元,其中万能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9亿元,同比增长113.44%,占寿险保费收入的17.09%,占比上升7.31个百分点;投连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93.83亿元,同比增长558.37%,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7.96%,占比上升6.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财产险和寿险而言,业务增长与构成对交强险和投资型险种过于倚重,产品结构单一。
3.投连险蕴含投资风险。源于2007年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投连险销售形式火爆。前面数据显示连投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将近8%,在个别外资保险公司占比甚至达到80%以上。由于连投险的销售与收益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因而风险较大2002年爆发的“投连险风波”缘于资本市场急转直下,并引发了各地退保潮以及此后投连险市场数年的低迷。
4.农业险、巨灾险和责任险比例过低。2007年的“猪肉危机”表明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据相关资料显示㈣,我国每年农险保费收入不到农业产值的2%。赔付不到农业灾害损失的5%;而在2008年春节期间的冰冻灾害中,尽管保险公司赔付近20亿元(多为车险赔付),但仍然不及1500亿元直接损失的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达到36%和5%);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责任险保费收入只有66.6亿元,占财产险业务比重3.3%,而国际平均水平则高达16%。
(二)保险费率分析
1.寿险保险费率的管制使传统寿险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寿险保单的平均久期是15年,1999年6月以前,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普遍高达6%一8%,但随后央行逐步下调银行利率导致“利差损”产生。1999年6月以后,定价利率被保监会限制为最高不得超过2.5%,政策性管制使得“利差损”由此转变为“利差益”,整个中国寿险行业也扭亏为盈。但伴随着2007年以来银行利率的多次上调,传统保单和分红险等储蓄型寿险产品的实际收率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利率,这种产品自然会得不到市场认可,再加上资本市场2007年火爆,寿险公司主推连投险和万能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求成为当然的选择。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寿险产品营销策略实为一种“两难”抉择,具有较大的风险。总体而言,寿险行业的定价风险源于银行利率和资本市场变动,受市场风险传导影响较大。
2.财产保险费率的相对放开与市场的过渡竞争。在贴产险市场的某些领域,由于保费费率相对开放,部分地区音分险种甚至出现了不计成本的过度竞争行为,如,某些竞每激烈地区的企财险和建安险费率降至万分之几,在国际市扬上已不能顺利分保,行业的财务风险逐年上升。经测算,我国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受收入如下②: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
随着保费收入和保险金额的逐年上升,我国财产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逐年下降,蕴含着承保风险的逐年放大。
财产险某些险种的费率管制也蕴含着一定的监管风险,交强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制保险的特点,从一开始推出就颇受非议,就其费率而言,和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交强险费率相对较高。
(三)营销渠道分析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报告》中显示④,我国2007年的保险投诉为1767件,比2006年增长4.8%。其中,涉及保险产品误导销售即为保险投诉相对集中的问题之一。有关保险营销渠道风险的主要表现:
1.营销中介滥用渠道权力。就目前保险公司展业的途径而言,主要通过保险中介来实现。由于保险中介把持了保险营销渠道,在和保险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少数不良中介往往抬高营销成本报价,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2.通过误导消费者来实现保险产品销售。由于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再加上保险合同往往具有繁杂的条款,因而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一些保险人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对消费者的误导,如将分红险称为理财产品,“疏漏”保险手续与证据导致保险理赔无法实现等。
3.银保合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由于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因而抬高手续费报价,代销人员甚至还根据业绩收取额外手续费。
三、投资风险分析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宽度与深度的相关规定①
1.股权投资。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中不超过20%的资金可以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其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上限均为10%,如果将因投连险带来的权益类投资资金一并计算,完全有可能超出20%上限;另据规定,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由原有的5%调至10%,同时取消“禁止投资于上年涨幅超过100%股票”的限制。
2.海外投资。2007年7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大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1家保险公司获得了QDII资格,其投资限额为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15%②。
3.基础建设投资。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牵头保险企业集体出资约160亿元,占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股份的13.93%,成为仅次于铁道部的第二大股东;根据2008年两会相关议题,2008年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同时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试点。
4.中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成为可能,目前已有民安保险等18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可“借道”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
据《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6721.94亿元,较年初增长37.2%。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来看:银行存款6516.26亿元,较年初增长5.38%,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24.39%,占比较年初下滑7.35%;债券11752.79亿元,较年初增长23.78%,占比43.98%,占比下滑4.76%;证券投资基金25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85.35%,占比9.47%,占比上升2.46%;股票(股权)4715.63亿元,较年初增长140.23%,占比17.65%,占比上升7.57%。
(三)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新增收入中80%左右与资本市场有关,但资本市场波动很大,蕴含着极大的投资风险;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和比例相比,我国保险业投资债券比例偏小,股票、基金所占比例偏大④;海外投资蕴含着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偿付风险分析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占市场份额主体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非常充足,长期困扰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不足和利差损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制于承保和投资环节,而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保险业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存在且较为突出,因而偿付能力风险仍然存在。
偿付环节风险还源自保险诈骗的存在。有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赔付总额中有15%一30%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诈骗形式获得,个别的险种的诈骗赔付率甚至高达30%一50%。另据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估计,该公司2005年赔付总额中15%以上与保险诈骗有关;华安保险武汉分公司认为,因保险诈骗产生的赔付目前已占到赔付总额的30%⑨。据江苏保监局不完全统计,2006年江苏省发现涉嫌车险诈骗案件1900件,涉嫌诈骗金额1860万元,全省因机动车险诈骗损失高达2亿元㈣。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做了规定。其中,有关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分别照搬欧盟1973年标准(财产险)和欧盟1979年的标准(人身险),即“偿付能力0”标准;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则以NAIC的IRIS为基础构建。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粟芳(2002)和赵宇龙(2006)等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额度与初始准备金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五、结论
保险业高速发展也掩盖了行业潜在的运营风险,我国保险业面临的运营风险可归结为三方面:
篇7
关键词:PPP;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关系主体;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5日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具有公共性和盈利性的特点,包括BOT、TOT、PPP等模式,特别是PPP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2015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并推出PPP项目工程包。PPP项目政府部门发挥统一规划与协调的作用,私有机构发挥运营与管理能力,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双方合作,实现双赢。但由于PPP项目周期长,涉及主体较多,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些风险,都有对应的风险分担主体,了解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风险以及分担主体,能够更好地控制与规避风险,使项目更顺利的进行。
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关系主体
1、政府相关部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属于政府,在项目的实施前期、实施过程中以及长期的运营阶段都需要政府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的决策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
项目实施前期,政府需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可行后通过招标选定私营合作伙伴作为开发主体。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政府需要对项目的设计、施工、服务管理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尽量摒除由于政府原因对项目的不良影响,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私有机构。私有机构获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需要进行投标,中标后签署协议进行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从签署特许经营协议后,私有机构会经历项目的贷款、建设、运营、移交几个阶段,其中包括选择合适的贷款机构,用较低的成本获得需要的资金;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保证项目的建设;选择合适的运营承包商,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
3、贷款机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需要资金巨大,私有机构需要通过银行、租赁公司、出口信贷机构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贷款机构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但是私有机构在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资金的成本以及资金的连续性,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同样贷款机构需要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关注项目的未来现金流和预期盈利能力,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4、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活动获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任务,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项目建设需要设备、技术、人力的支持,设备获取不及时、技术低下、人工不够,以至于出现成本超支、质量不达标、施工安全、延迟完工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正常建设。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具有足够的实施、管理与控制能力。
5、供应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材料由供应商提供。设备、材料的质量影响项目的质量,价格影响项目的成本,供应的及时性影响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所以需要从供应时间、供应质量、供应价格等方面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并签订协议,将影响因素明确化,尽量降低供应风险。
6、运营单位。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私营公司需要选择运营单位,运营单位需要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与较强的管理水平,保证小成本、高收益、高质量运营。
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风险
1、政策法规风险。PPP对应的项目多为基础设施项目,所以良好稳定的政策法规极为重要,PPP项目涉及较多的政策、法律法规,需要相应健全、稳定的政策、法律法规为支撑,包括项目审批与许可、相关贷款政策、优惠政策等。
2、融资风险。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大量资金,私有机构中标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融资。选择多个稳定的贷款机构保证资金的连续性是私有机构融资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其次还需要考虑资本成本。而对于贷款机构而言,需要考虑PPP项目能否带来收益,保证资本的回收。所以,私有机构能否顺利融资,保证融资的连续性与低成本,成为PPP项目的融资风险。
3、建设风险。PPP项目建设周期长,存在资金、设备、人力、自然条件、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如施工条件艰苦,发生事故;设备、材料供应不及时,延时完工;管理不到位,技术低下,质量不达标等。这些因素形成的建设风险在项目建设期非常容易出现,所以应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的预估预算和质量管理工作、应急准备工作。
4、运营风险。项目建设完成,进入运营阶段,前期的建设都是成本付出阶段,项目运营正式进入收益阶段,但往往由于经验不足、管理水平落后、建设期遗留等问题,导致运营阶段费用高、收益低,甚至存在运营安全隐患,导致运营风险增加,所以选择具有先进管理水平与经验的运营单位十分重要。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未来收益不足的风险,对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客流量的预测往往过于乐观,而实际需求低于预期需求,导致项目公司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市场风险是多变的,无法准确预测的,不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任何一方关系主体的单独责任。
6、合作风险。合作风险包括各个环节,项目各个利益关系人之间沟通不畅、权力分配不当、风险分担不清产生的风险,包括政府与私有机构之间,私有机构与贷款机构之间、与施工单位之间、与运营商之间,施工单位与供应商之间,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各个利益关系人的全力合作,合作风险会影响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风险分担
1、政策法规风险分担。政策风险是由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导致的风险,由于政府部门相比私有机构更有能力提前了解政策变化,并且进行相关的协调与沟通,所以政策风险应由政府部门承担。
2、融资风险分担。融资属于私有机构的责任,私有机构相比政府部门更有经验,风险理应由私有机构承担,但PPP项目不同于一般小型项目融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往往并非私有机构一己之力能够完成,需要政府的支持,所以融资的成本、连续性风险由私有机构承担,而能否顺利融资由政府与私有机构共同承担。
3、建设风险分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成本、质量、工时等问题,这些由施工单位承担,最终由私有机构承担,但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建设风险由政府及私有机构共同承担。
4、运营风险分担。项目运营阶段费用高、收益低,甚至存在运营安全隐患,导致运营风险增加,这些都是私有机构选择的运营单位的职责,所以风险由私有机构承担。
5、市场风险分担。由于客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预测,因为市场原因而非政府和私有机构原因造成的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6、合作风险分担。由于主要的利益关系人都与私有机构产生关系,所以合作风险的主要承担方应为私有机构,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违规干涉导致的风险需要政府承担。
四、结语
了解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关系主体以及PPP模式下项目存在的风险,能够将风险与关系主体对接起来,得到不同的关系主体对于不同风险的责任。对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风险分担主体的探讨有助于关系主体了解自身应该分担的风险,进而从自身角度出发,有效地提前预防、控制、规避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桑美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4.
篇8
【关键字】:实施erp;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一、引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近十年以来,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都在原有的mrp/mrpⅱ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这一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也在不断地寻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和工具,其中采用mrpⅱ和erp管理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加入wto,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均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这更突出了企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来增强竞争力的紧迫性。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是,到目前为止,erp在我国实施的成功率不是很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屡见不鲜。而企业实施erp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如果项目实施不成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这使得erp的实施成为一个敏感话题。为什么我国企业在erp的实施中会遭受如此多的挫折?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如何对应和化解这些风险?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条件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环境条件和企业内部环境条件。前者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实施erp所需的外部资源环境 (软件供应商和咨询服务提供商),后者指企业内部的管理基础、人力资源基础、项目实施能力以及集成管理能力。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实施erp所需的这两大类条件都有其特殊性。本文将以企业实施erp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为重点,分析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外部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所面临的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及其相应的风险对策。
二、我国企业实施erp的背景的特殊性
我国企业实施erp的背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实施erp的背景。这与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却又面临信息化挑战的大背景是一致的。
mrp/mrpⅱ/erp管理模式产生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mrp,由于同样的原因mrp到了80年展成为mrpⅱ。到了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以跨国集团为首的全球竞争的参与者们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需要更加迅速地响应客户需求、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增加利润,需要加强跨企业的供需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重新整合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业务关系,从而又促进了erp的产生和发展。应用erp是跨国公司、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不断探索更好的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需求,该需求同时也是erp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所在。对于发达国家的这些企业来说,它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经济的锤炼,享受了近百年来管理上的创新成果,从20世纪初就开始致力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陆续采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法、质量统计控制方法、库存控制方法、生产计划和作业排序的优化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企业内部已经建立了较强的管理基础。从外部环境来说,社会化分工协作体系和行业供应链结构也已经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合理化重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和mrp/mrpⅱ/erp管理模式的引入如虎添翼,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因此,西方国家的企业应用erp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似乎都是“水到渠成”。
而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当erp管理模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刚刚脱离计划经济的襁褓,还没完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还没有树立起市场导向的观念和运作体系。我国国有企业更是普遍面临着更新观念、产权变革、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强基础管理等多重任务。就应用erp的内部管理基础而言,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管理基塀,羈多基本审理䕰据尚不齐备,业务流程混乱,没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和实时管理报表,更谈不到数据共享、系统间集成等问题。因此,从整体上讲,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以及erp的应用基础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从宏观上讲,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各行各业的社会化协作分工体系和供应链结构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实施erp所需的软件供应商,项目实施咨询服务提供商等外部资源尚显不足。
因此,如果说西方国家的企业应用erp是企业内部产生的自然需求、且已经具备相应的内外部应用环境的话,我国企业应用erp则大部分是由于这样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摆在了眼前,试图强制性地将其“搬过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样在我国就产生了erp与内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问题:
一方面,我国企业希望通过erp管理模式的应用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对我国企业而言,内外部环境条件与erp的应用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这就形成了我国企业应用erp的特殊背景。
三、我国企业实施erp的外部环境及其风险分析
企业实施erp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社会环境条件和实施erp所需的外部资源条件。社会环境条件一方面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是指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外部资源条件是指,企业实施erp项目所需的外部软件资源供应商和项目实施咨询服务提供商。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首先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以及企业对应这些外部环境条件时可能遇到的决策风险。这些外部环境的特点及其所存在的具体风险如下。
1.社会环境条件及其风险 社会环境条件的首要含义是指我国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如上所述,其最大特点是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各项法规尚不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不正当竞争尚大量存在。其次,是指实施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实施企业所处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和规范程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erp项目实施的结果。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的可靠程度,供应链下游的需求信息的可靠程度和及时程度,都会影响erp实施企业运行erp的效果。而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上下游节点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节点上的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例如,一些管理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和光(沈阳和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光)erp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光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是ibm这样的规范的国际化企业。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是位于北京的外商独资企业,它的erp运行良好,其主要客户是象沃尔玛、家乐福、普尔斯马特等这样的跨国连锁超市,由于这些超市运作规范,爱芬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的需求预测就比较准确,其erp运行的外部条件就有了一定的保证。因此,企业在考虑引入和实施erp之前,需要对所在行业的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考虑相应的对策。否则的话,来自外部的这种风险就会很大,即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很规范,也难以发挥erp应有的威力。
2.外部资源条件及其风险 外部资源条件是指企业实施erp项目所需的外部软件供应商和项目实施咨询服务商。企业引人erp管理模式需要两种外部资源:erp软件供应商和项目实施咨询服务提供商。erp软件供应商提供企业所需的erp信息管理系统,而项目实施咨询服务商则帮助企业分析erp的具体应用方式,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并协助erp系统的安装使用或从旧系统到新系统的切换。因此,erp实施企业, erp软件供应商和项目咨询公司在erp项目的实施中通常会形成一个由三方构筑的合作环境。其中来自每一方的风险都存在,而来自任何一方的风险都有可能使一个erp项目遭至失败。
首先,关于来自软件公司的风险。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erp系统主要有两大类:由国外软件厂商开发的系统和由国内软件厂商开发的系统。国外的erp软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开发和使用阶段,因而在软件功能对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系统的集成性、软件的成熟性和稳定性上表现比较理想,但存在本地化不够的问题,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基础和数据基础要求甚高,实施难度大,刚性强,且费用也非常可观。而国内的erp软件一般都是从财务软件扩展而来,在符合中国会计制度上占有一定优势,但除财务核算以外,生产计划和制造管理、订单管理、分销配送管理及集成化等方面的功能尚不够完备,功能间集成能力较差,对企业的普适性尚待提高。也有个别软件公司为抢占市场,过于迁就erp实施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程序设计中固化了企业原有的落后流程。此外,目前我国的erp供应市场还呈现一种无序的、不成熟的市场竞争状态。当一家企业想上马 erp项目时,许多软件供应商不管自己软件的功能和规模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一涌而上,褒己之长、贬人之短,搞得实施企业无所适从,难以作出正确的选购决策。个别软件供应商为了单纯追求利润,不管其产品是否适合买方的实情都拼命推销给用户,不负责任地达成合同,从而有可能给用户带来实施困难、投资回收期长、效果不佳、甚至后续实施工作无法进行等风险。
其次,来自项目实施咨询服务公司的风险。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通常都要用咨询公司,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安装、配置erp系统、系统的客户化开发以及从旧系统到新系统的切换都非常复杂,需要有技术专家;二是对于erp实施企业来说,都把erp的实施看作进行大规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变革的机会,因此需要借助管理专家或者说外部的力量。但现在,我国的管理咨询机构不健全,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咨询公司所谓的咨询专家经常是一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都不高的人员,缺乏深厚的管理知识和背景,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会趋向于回避管理上的变革甚至业务流程的重组。此外,咨询公司的人员流动性也非常大,咨询专家象走马灯一样,在咨询公司间穿梭,哪里薪水高就往哪里去,这样很难培育出一批像样的专家。咨询公司更缺乏合格的项目经理人员。还有不少咨询公司的信用意识和战略合作意识较差,只要合同一到手,就急于甩手和交工,缩小项目范围尤其是涉及企业管理变革方面的内容。与这样的咨询公司合作,实施企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而在咨询公司的选择上,用户往往是弱者:选择了软件后,无多少选择咨询公司的余地。企业看中的咨询公司不做你选择软件的实施,做你选择软件实施的咨询公司又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专家,少数既有高水平管理专家又做你选择软件实施的咨询公司要价又特别高,使企业望而却步。
3.企业与外部资源提供商的合作风险 合作风险是指erp实施企业与软件供应商、咨询服务提供商在erp项目实施期间以及以后的支持期间三方合作方面所产生的风险。
任何合作都有风险。一般而言,合作时间越长合作风险越大;因为保证合作方长时间积极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不易建立。对于erp项目,加剧合作风险的因素有:合作目标难以明确界定、项目合同约束力弱、无行业标准与第三方监理、不可控因素多、国内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战略合作意识较弱等。
虽然说合作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外部,即来自软件供应商和咨询服务提供商,但从实施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说一部分合作风险是企业的选择风险,即软件选择风险和咨询公司选择风险,另一部分是下述的错位风险。 (1)软件选择风险。软件选择风险包括软件功能风险、软件支持风险、软件实施难度风险、软件费用风险等。这个风险在目前还是很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在软件选型中存在一些“误区”:首先,企业只针对各家软件功能上的优劣进行比较,而不是针对企业现有的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往往以软件最大、功能最全、价格最高为选择标准,认为“反正这是世界目前最先进的软件,选择不会有太大的差错……”,但是其软件的部分功能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所选软件与企业所处行业地位不匹配,造成实施失败和效果不佳的风险;再次,企业上马erp的立足点不正确。有些大型企业的老总在提出要求实施erp系统时,原因仅仅是“其他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大企业已经用上了某某erp软件……”;最后,少数高层领导出于各种私利,诸如:同行业竞争者有我就要上的“面子”问题,上级公司要求,级别晋升、出国机会等等原因,而不是真正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出发。
即使企业在软件选择中首先克服了以上误区,也仍然会存在一些其它选择风险。例如,即使企业已经意识到首先需要清晰地定义自己的需求,但是相当多的企业在清晰阐明自己的具体需求、全面评估和匹配软件上缺乏经验。很多企业在挑选erp系统时,往往会邀请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对市场上的主要软件产品进行评估。这些专家们具有相当专业的软件技术知识,但不一定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上的真正需求;也有的企业在软件选择过程中往往仅由内部信息主管和技术人员负责,缺乏实际业务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参与,这种做法同样会带来只从技术的角度而不是从业务流程和管理的角度来选择的问题。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个别企业,由于参与软件选择的人员的营私舞弊,收取不正当的软硬件回扣,也会给企业带来选择风险。
(2)咨询公司选择风险。咨询公司选择的影响虽然没有软件选择的影响那么长远,但是对项目实施却有决定性的作用,对系统切换后至少一年内的支持影响巨大。咨询公司对客户的长期和短期态度、对实施软件的掌握、对管理的驾御、对行业的熟悉程度、项目经理和实施顾问的人员素质、经营的稳健度等都应该是咨询公司选择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利益驱使,erp实施企业的合作者,尤其是咨询公司有这种倾向:把潜在客户当作伙伴却不把现有客户当作伙伴。只要合同一到手,得到首批预付款后,对客户的重视度就开始减弱,甚至如上所述,只要合同一到手,就急于甩手和交工,缩小项目范围尤其是涉及企业管理变革方面的内容,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其要提防这种问题。
(3)错位风险。错位风险是指实施企业在实施 erp的过程中误以为项目的合作方——软件公司和咨询公司是项目主角,自己站错了位置,因而表现不出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引起的风险。
错位风险源于这样的背景:erp实施企业往往以为,在erp项目的实施上,企业花钱买了软件、请了咨询专家、上了项目,就该等着享受项目的成果。但是,erp项目不同于管理咨询项目,管理咨询项目最后的结果是咨询报告,它只是指出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案,至于其后行动与否、怎样行动取决于企业。但是对于erp项目,如果过分地依赖服务商,往往会造成就软件而软件、就计算机系统而上计算机系统的“it主导”的结局,而不是从企业的业务需要出发、以业务为主导。此外, erp系统往往十分复杂,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企业要想应用这种模式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学习,服务商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帮助企业实现这种知识的转移,培养企业自己的专家。而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过多地依赖合作方,合作方做了过多的事情、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实施企业就可能对实施过程不清楚,培养不了自己的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更有甚者,如果所选择的合作方不负责任,急于甩手或交工,这种错位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只要合作方一撤出,系统的运行就出现问题,甚至项目流产的风险。
四、企业实施erp项目的风险对策
以上分析了企业实施erp项目时所面临的外部风险以及在对应外部环境时所产生的决策风险。既然知道了风险,就可以针对性地考虑风险对策。
从广义上来说,企业实施erp项目所面临的一部分外部风险,如上述的社会环境条件风险需要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对策,例如,国家应该下大力气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改进企业应用和实施erp的大环境,需要致力于清理调整一些陈旧的、不利于企业应用实施erp的政策规定,明确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催生国内龙头软件企业,整顿和规范咨询机构,加强对这些机构的培育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但是,更重要的是 erp实施企业如何对应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根据所处环境的具体特点来考虑如何防范和化解以上这些风险。
1.软件选择风险的应对策略 企业在进行软件选型时首先需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自己的实施能力之上,明确自己的业务需求到底是什么,想利用erp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与拟选择的erp系统要求的管理水平是否存在差别,差别多大,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软件。这是需要企业自己把握的问题,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软件供应商或者咨询服务提供商看到了这些问题,他们为了不丢掉合同也不愿意主动地说。其次,企业在选型时既要立足于当前的需要,更要放眼未来。由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软件时要考虑到发展的需求,用发展的眼光来考察所选择的erp软件系统是否适合。再次,了解整个erp软件供应行业的情况,对重点厂商全面考察,不能只关注其产品本身。企业需要把erp软件的选择作为一次战略选择,未来的软件厂商应该符合作为战略伙伴的条件,并且要有与实施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意愿,而不仅仅是将产品卖出了事。对于国外软件厂商,更需要了解其进入国内的时间,有无成功案例和升级准备以及提前公布新版本功能的信息。最后,企业有必要提防和避免该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2.咨询公司选择风险的应对策略 对咨询公司的选择,由于国内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刚刚起步,实施企业往往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一个建议是,即使费用比较高昂,也宁可选择既懂管理又有能力进行选定软件实施的咨询公司,也就是说,不能怕花钱。麦肯锡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在一个 erp实施项目中,企业所付出的总费用中,往往是咨询公司所得到的比软件公司所得到的还要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选择一个好的咨询公司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在具体选择上,企业应重点考察咨询公司对于合作的观念和意识,考察其以往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人员素质。在人员素质的考察上,尤其应重视其人员从业的经验和相对稳定性。
3.合作风险的应对策略 对于合作风险,最根本的一条是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来增强企业主体意识,坚决防范和尽早消除错位风险。
只有增强企业主体意识,企业才能在三方合作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合作的方向,发挥合作中的主体作用,领导项目的实施,在项目中积极学习与转变,致力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合作方的积极性与热情,也只有坚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给合作方以压力和驱动力,更好地促进知识转移,保证实施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必须正确把握咨询公司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咨询公司的专家在企业 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应该是辅助实施,主要职责是知识转移,即把咨询公司所掌握的 erp理论,erp系统的流程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这个领域的其它有关知识都通过erp的实施过程,逐步转移到企业中,使企业自己的人员融会贯通,使企业能够在合理时间期限内摆脱对外部资源的依赖,达到最大限度的独立。
在有些情况下,错位风险会因为下列因素而减弱甚至消除:(1)合作方负责任地唤起了实施企业的主角意识;(2)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实施企业不得不承担起责任,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角色;(3)在项目交付后,实施企业被逼着成长。但是,与其这样被动地化解风险,毋宁及早意识到风险并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 kanet,j.,and v.sridharan,“the value of us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planning materials require ments.”,decision sciences vol.29,no.2(1998).
[2] turbide,d.a.“mrpⅱ:still number one!”iie solutions(july 1995).
[3] bancroft,nancy,implementing sap r/3:how to introduce a large system into a large organization,greenwich,ct:manning,1996.
篇9
一、供应链金融主要风险类别
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等。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
(一)政策风险
国家政策的变化会影响相关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当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时,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或限制某个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政策限制一个产业发展,这个产业链从源头到最后的零售商都会受到影响,或生产规模缩小、或价格被迫上限。如果银行选取了这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开展了供应链融资业务,那么相关信贷业务都会被波及。
(二)操作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以对资金流、物流的控制为基础的,这其中贷后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严密性是贷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远大于传统业务。
(三)市场风险
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作为贷款收回的最后防线的授信支持性资产多为动产,且根据供应链所属行业不同,动产种类也很多。这些动产的价格随市场供需的变化而波动,一旦贷款的收回需要将这些资产变现,而价格处在低谷,就给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市场风险。这种以动产为保障的信贷模式的市场风险在整体业务风险中所占比例也较高。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殊风险的起因
商业银行具有内在的脆弱性,这是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宏观经济政策与泡沫经济、金融放松管制与自由化、内部管理与道德风险、经营环境与非经济因素等是商业银行风险的现实起因。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有一些不同的特质,构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殊风险的起因。
首先,受信企业具有产业链相关性。供应链金融的授信对象是在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以大客户为核心,而以它的上下游为扩展。这条供应链上的一系列企业在产业经济学意义上被定义为具有产业相关性的企业。给具有产业相关性的企业发放贷款是具有连带的信用风险的,这是因为供应链上任何一家企业的问题将通过供应链传导给整个链上的企业。且银行现阶段发展的供应链受信对象多集中在几个大型的产业链上,如汽车业、医疗器械类、电力类等。当这些大型产业链上的任意一个重要结点发生使银行撤出资金的风险问题时,不仅银行在链上其他企业的授信业务会受到影响,甚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会受到波及。
其次,供应链上主要受信企业规模较小。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中,银行偏向于选择大型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作为授信对象。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一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而是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分销商等相对小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买方或卖方的劣势地位,流动负债在其报表中所占份额很大。银行给这些中小企业放贷,面临着授信对象规模小、信用评级历史短或有空缺的情况,相较规模大的企业而言风险较大。
最后,银行授信以交易为基础决定其风险与传统业务不同。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企业间的实质易来发放贷款的,这就决定了交易的可控性、真实性成为贷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传统业务中,银行会将目光放在企业的评级、财务状况上,不会对企业的每笔交易都做调查。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授信因交易而存在,如果企业造假交易信息而银行又没有及时发现,就会产生巨大的信用风险。在控制企业的交易过程中,银行也容易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说授信以交易为基础给银行信贷带来了与传统信贷不同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流程
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流程与传统业务一样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但是侧重点不同。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对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进行判断和分类。这部分做法和传统信贷业务基本一致,但识别风险时,要注意与传统业务风险种类的区别。
风险度量则是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与评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传统信贷业务有开展多年积累的数据基础,各银行都有完备的数据库,量化分析时有比较成熟的模型。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个比较新的金融服务领域,数据积累少,且客户群中小企业较多,所以目前并不具备量化模型评估的条件。这就要求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度量时注意数据的积累,逐步推进风险量化与模型构建。
风险控制指银行采取相应措施将分析结果中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通常意义上,银行对于风险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防范、风险抑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险等。在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风险转移和保险还很不普遍,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主要通过操作控制来完成,因此风险控制在此业务风险管理中是很重要的步骤。
四、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建议
(一)创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也是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载体。因为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具有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的风险特征,所以在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时,要创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独立出来,可以使风险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更有效率。不要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来约束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的发展,要引入新的企业背景与交易实质共同作为评判因素的风险管理系统。
(二)审慎选择拟授信的供应链群
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以供应链群体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主线,优势行业与畅销产品是维护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前提,也是银行有效控制供应链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重要前提。银行应事先选择允许开展供应链融资的行业和产品,将贷前的市场准入为控制供应链信用风险作为第一道防线。
(三)强化内部控制防止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因为贷后管理是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中重要的一步,所以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比传统业务要高,这就要求银行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贷后跟踪与对质押物的管理。质押物管理环节多由物流公司或仓储公司负责,银行要加强与这些企业的联系,注意对其资格的审查,并且随时进行抽查。
(四)逐步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
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同时,也要注意信用评级系统数据库中数据的逐步积累。当今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是数量化、模型化,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新的信贷业务,风险评估模型更是不可或缺,而构建完善模型的基础就是具有代表性数据的收集。所以银行要注意投入物力人力开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模型,使此业务今后的风险管理成本减少、更有效率。
(五)组建专业的供应链融资操作队伍
篇10
关键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自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住房金融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个人住房贷款以其可靠的担保、较高的收益、较低的风险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日渐提高,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信贷业务种类,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在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和提高居民住房消费的购买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着对象多、范围广、流动性差及期限长的特点。同时,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等问题。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需要我们重新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认真地分析。
二、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房屋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具体数字如表一所示,2003年贷款余额为11780亿元,到2008年贷款余额增加到33000亿元,增加了21220亿元,增加速度很快,同期增长数稳中有升,近两年来也上升迅速,可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并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因为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非常迅速,各大商业银行都想在这块市场里占据有利地位,所以相继扩大了个人住房贷款在本银行全部贷款所占的比例。然而,因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扩大,其潜在风险也相应加大。
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客观风险因素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变化给银行带来财务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临的风险。针对个人住房贷款而言,当资金市场出现利率攀升时,由于按照目前规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必须到次年初才能调整,在未调整期间,银行利息收人减少,导致效益下降。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价格变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地区差异风险
各地区政策不统一,同样造成银行资金风险。地方法规不健全使银行推出产品和出台制度规定无法完全顾及地区差异,导致出现贷款风险。如各地对抵押登记的规定不尽相同,有的地区房产、地产分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操作十分不便,容易形成贷款风险。
3.贷款法律风险
贷款法律风险是指在具体的贷款过程中,因操作行为出现文书违法或法律瑕疵而使整个贷款行为不受法律保护,直接或间接导致贷款损失的风险。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尤为突出,主要体现为《担保法》条款不能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如借款人违约时,抵押权人若将抵押物拍卖,担保法规定,必须先与抵押人协商一致;抵押物未经财产共有人同意,借款人一旦不还款,银行在处置抵押物时,将产生法律纠纷,形成贷款风险等。
(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观风险因素
1.信用风险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请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可能导致申请人最终不能或者不愿按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最终形成信用风险。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在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提供虚假不实的资料。
某些借款人为了取得银行贷款,有意提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假资料,而其实际还款能力并不强甚至根本无法偿还,从而造成贷款违约,是形成信用风险的主要方面。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虚高评估抵押物(房产)的价值
按照我们国家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购房者在购房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只支付房产价值一定比例的款项,剩余比例款项可以通过申请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进行支付。该政策为一部分购房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只要购房者能够通过某些渠道使得体现在出具给商业银行的证明材料上的所购房产价值高于该房产的实际价值,便可按政策套取到银行的高额贷款,即以虚高评估房产价值套取银行贷款。
第二,利用他人身份证,偷梁换柱搞假按揭
假按揭是指开发商为资金套现,将暂时没有卖出的房子以内部职工或开发商亲属的名字购下,从银行套取购房贷款。
办理假按揭的程序一般为:开发商通过给付身份证持有人一定数额的报酬,有偿使用对方身份证,并由身份证持有人在按揭贷款合同上签字,签字完成,银行即根据合同向开发商放款。开发商和身份证持有人之间还会有一个协议,包括开发商承诺不需要身份证持有人承担任何债务以及保密条款等内容。假按揭贷款是商业银行经由开发商发放无真实借款主体且担保不落实的长期房地产贷款,是商业银行发放零售贷款中的典型违规行为,这使得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
2.策略风险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周期问题,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超常发展就可能有相应回调。在当前房地产行业大发展的阶段,如果银行将过多的信贷资源投入进去,将来就可能面临巨大的策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根据各自情况对房地产的信贷投入比例进行总量控制。同时,还要加强行业分析,关注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防止盲目跟风,盲目决策,以规避策略风险。
3.操作风险
近年来,由于个人房地产信贷受到政策激励,在相关配套政策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了爆炸式发展,操作风险日渐显现。银行内外勾结,骗取贷款的案件时有发生,基本的操作手段是买卖双方虚增标的物估价;贷款到位后,违约拖欠银行贷款;将严重高估的地产作为抵押物转移给银行,最终使银行实际形成巨大亏空。
四、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主观风险因素的对策研究
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控制借款人违约风险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是在“九五”末期国内市场出现疲软、内需不足的形势下提出并开始起步的,是随着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增加而产生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深入进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己有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机制,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坚实基础。为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
2.银行自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杜绝风险漏洞
主要包括控制按揭成数和房地产信贷增长速度;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查;签定回购或债权转让条款;严格控制开发商贷款风险;坚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强化不良资产处置等。
(二)客观风险因素的对策研究
1.健全房地产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立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为此,对于房地产金融的立法,第一要出台专门的监管规定和办法,以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监管力度;第二要修改和完善“证券法”,以健全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发行和转让制度;第三要修改和完善“担保法”、“保险法”,完善“个人住房贷款操作规程”、“个人住房贷款客户评价暂行办法”、“个人住房贷款一级审批操作规程”、“个人住房贷款贷后管理办法”和“个人住房贷款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尽早将信用立法提上议程,以完善房地产金融领域的担保体制及个人信用制度;第四要完善现有财产保险制度,增加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种类,降低贷款申请人负担。
2.大力发展商业性住房抵押贷款保险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要发展,必须建立起适合国情的房地产金融保险制度,以增加抵押物的担保能力,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为此,第一要大力发展商业性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构,政府应对保险公司经营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实行政策倾斜;第二要开发新险种;第三要鼓励借款人积极投保,对自愿投保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借款人,商业银行应给予适当放宽贷款期限、提高贷款额度、降低利率、采取灵活多样还款方式等优惠政策。
3.建立住房贷款担保机构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做还款保证显得十分必要。
(三)风险防范的创新思路
资产证券化是广义的资产证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测现金收入属性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即“基础证券”),出售给特定的发起人,或者将该基础证券信托给特定的受托人,通过创立一种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一种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即资产支持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变现该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
资产证券化的最主要形式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 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指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特别的专业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该机构以其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行为。
证券化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即发起人选择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构建资产池;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发起人将资产组合转移给SPV;进行信用增级;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进行证券销售;现金流管理及偿付。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成为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引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够解决我国金融体系功能错位,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化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患,还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同时为民间资本和各类保险等机构资金进入银行信贷领域开辟一条间接渠道。
五、结束语
本文在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因素可以按照主观风险因素与客观风险因素进行细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所采取的分析方法、预防措施都不尽相同。认真做好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各风险因素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析时更加明细,便于从操作流程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第二,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的管理模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未来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指导性操作流程,建立相应的违约预警机制和因地制宜的违约风险控制方针。
第三,通过对加强立法的呼吁,以及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降低客观风险。目前我国住房金融服务网络及其他服务体系和配套政策措施尚未完善,办理抵押贷款过程中的手续、资信调查、房屋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效率较低。在客户支付能力产生困难时,无法及时变现,造成还款时间延误,形成了并非客户主观意愿造成的信用风险。风险分散的具体操作表现形式,目前能够较快实现的模式是担保公司与保险公司等。如果保险、担保公司与银行合作,对于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散,将会带来积极地促进作用。
在解决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风险因素的同时,还要逐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并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组合出售自身的住房抵押贷款,或者通过市场这一平台进行资产证券化或抵押贷款证券化,化解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金流动性差的风险,提前收回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盘活信贷资产,增强自身资金的流动性,同时又转移了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牛风瑞等.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周京奎.金融支持过渡与房地产泡沫[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