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观点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理论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理论观点

篇1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生本教育始终强调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生长的生命。就像农人在禾苗面前那样毫不怀疑禾苗的生命力,而不去拔苗助长一样。拔苗助长的特点是对生命做出外界规定的生长指标,而用指标来强制生命生长。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所谓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多地干预学生,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

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大前提。当前,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生本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课堂40分钟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课内外的作业负担,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时间与空间,才能保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成功人才。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最主要是改变教师的思想,要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喊口号。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满堂灌”、题海战术,填鸭式、挤牙膏式,什么都讲,什么都问,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学生只需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这样,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也劳而无功。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多了,学生活动少了。因此,教师要少体现教学再发现的过程,怕字当头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生本教育理念下观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是为了学生而服务的,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然而,在新课改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意识到,部分教师片面、肤浅地理解了生本教育、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等一系列概念,致使课堂理念、课堂形式、课堂效果都笼罩在伪装的状态之下,出现了“伪和谐”、“伪高效”。

实践证明,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我们过去当然也承认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何不妥。但是,我们想要说明的是,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三、生本教育的基本观点

1、价值观

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为教育价值原则。

2、学生观

学生的起点非零,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人人可以创新。学生潜能无限。学生不可限量。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学生自己。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有效的策略思考。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

3、教学观

教皈依学: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学是教学的本体,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学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本能可以实现的事情,却教得十分认真,做着许多无用功或有害功。例喝水和教喝水,一人没有生命的需求,也无生命的本能。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4、生本教育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滕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

四、如何有效地将生本教育应用到课堂教育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多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不敢改、不会改,因此,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多组织教师培训、多组织研讨、听专家讲座、听名师讲课,接触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篇2

[论文关键词]实践主体;入学;“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发展”教师

人学的相关理论,蕴涵着对“人”的丰富、深刻的观点阐述。尤其是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论述上,对于指导当前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教师

一、“人的主体性”: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不仅是人学理论的内核,还是包括理论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同时也是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理论的重要依据。人学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实践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现实要求,这对于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人学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这与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相呼应。学说的理论出发点和基本立场不是其他,正是实实在在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其实,在内含着人学理论的所有经典著作中,不论哪方面内容的论述与展开,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皆表明:“现实的人”是理论研究的认识前提和出发点。这个“人”的界定,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而且作为“现实的人”,其首要的特质就是主体性,要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动力的人,同时又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中的、进行历史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物。

那么,如何实现“‘现实的人’能动地表现自己”?如何凸显“人”的现实性及其创造力?这就需要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种主体性的自我觉醒与激发,正是我们的时代强音——“以人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正是我们理论教育教学充盈无限创造力的重要源头之一。高校理论教育是教师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将理论传授给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多边交往的活动,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构成的师生实践共同体,更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意识和理念。其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现实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其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而是作为教与学这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处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高校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探讨的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何者为“人”、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因此,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本”,不仅从实践上要求对师与生主体性的共同重视,而且从目标追求上要求师与生主体性的共时发挥与运作。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的完成,恰恰需要师生的互动,需要师生共建共享,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行。正是由于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有可行性,从而使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在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诠释和渗透更有期待性,最终使教学环境更适合师生人性的需求,适合师生共同体共时同步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人学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这与主动建构并完善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意旨相契合。人学实质上即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郾弘众所周知,作为“现实的人”始终处于因为不断面临新的社会交往实践故而不断更新原有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从而实现自身历史的发展与完善,但这仅靠主体的主动思维认识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以一定的“劳动”亦即一定的实践力去主动地改造社会、改变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改造社会的实质就是改造人与人之问的各种社会关系;正是在“改变世界”的主体行动中,也只有在“现实的人”以“改变世界”的驱动力去发挥出主体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为或自我实现为“现实的人”。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同时,人学认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成的,即在人的生成探究上,人学观进一步做了劳动创造论的应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强调认识、改造世界(社会),与认识与改造人自身(各种社会关系)是统一的,认识世界还不够,还要改造世界;认识你自己也不够,还要“成为你自己”(意即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的创造活动,现代人学观点之一)。同样地,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思想交往实践中,认识并成就具有完备道德情操和正面价值追求的师生共同体,并且与时俱进地关注师生及其两者关系的现代转型与重塑,“人的转型与重塑则是人的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这种转型与重塑,就是对师生发挥主体性、以其主体的实践力能动地改造、完善理论教育教学命题的现代诠释。这不仅需要师生教学理念上的共同主体责任意识,更需要其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共同自觉追求,师生不是教学课堂的旁观者,而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的改造者、完善者。因此,在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没有理由规避自身作为“现实的人”的共同责任。进一步说,从理论教育教学的终极意义而言,归根到底靠的就是师生在德育领域上共建共享的一致行动,相互承认、尊重、理解、关爱、塑造,从而不断改善异己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现状。

二、“人的需要”: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

人学理论认为,人的劳动产生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人的需要(不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是推动人去生产、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初始动因;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行动、交往发生的初始动因,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动因。”根据人学观,“人的需要”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主观能动的内在需要。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人的需要。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必须从当代大学生和教师的具体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根据“需要”的现实和能动的特性,对师生实践共同体的“需要”做出明确定位,真正走近实践主体本身,激发其自需自愿的潜能,最终提高理论教育的实效陛。

第一,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师生双赢为主要基调。社会实践与交往活动历史性地形成了具体的人的丰富个性和特质,而这种丰富的个性又决定了具体的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互动性。如,在实践的具体的理论教育教学中,学生对自我发展和需要的能动追求,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提出了对称性要求,以使教师也应根据学生不断发展和需要的特点和规律,时刻要求其自觉地、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充实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和拓展教育方式方法对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需要,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满足他们的需要等问题必须有清晰地认识和实践。嘲当然,我们不可能满足师生的全部需要,这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必需的。其关键是,应该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厘清师生实践共同体的主要需求、互动性需求,并有效整合,引导这种整合性需要朝着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这是实现师生需要互惠双赢的前提之一。

第二,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精神动力为基本原则。一般地,教育活动就其实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嘲瑚理论教育更加侧重于包括信念信仰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培养与提升(这些蕴含在理论教育中的精神能量会不断地转化为师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智慧和人格),而精神培养与提升的原动力也是与人的需要休戚相关的。不论是教师或学生,建设或提升精神世界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就必须在一定的精神动力前提下实现。这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实质上就是师生在需求和价值层面上需要达到共识和融合,即立足于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等,以此为主要的精神动力产生强大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意识和自律要求,逐步感知如何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将自己的需要、发展目标及行为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内在地有机地统一起来。事实上,当前对于作为高校理论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师生而言,其主体意识与教学活力的缺乏,正是与某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不足密切相关。因此,以特定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来激发、引导师生的精神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换位思考为全新思维。在理论性和教学挑战性都相对较强的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倾向于站在自己的角色上来提设自我的需要和归咎对方的不足。如,若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一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这就失去了师生互动和谐、沟通有序的平台,很难实现“需要”的满足和教学利益的互惠双赢。只有打开师生原有的视界,切实理解另一方并再重新认识自我,从而使师生双方同频共振,整合为互爱和谐、共建共享的实践主体。

三、“人的发展”: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主体的立体而共时的发展,要求内涵与外延相统一。这种“发展”,有其特定的涵义,“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对应于高校理论教育师生实践共同体,这种“全面的本质”的自我占有,是师生协调发展的一个整体实现过程,实践共同体不仅要实现整体的共时陛的发展,还要实现双方立体的多维的发展。学生一方的“发展”不是理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全面的“发展”,只有当教师与之实现共时的且又交互的发展,才能有助于高校理论教育教学切实取得实效性。按照人学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主体的全面发展的外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实践主体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践主体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以及实践共同体双方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各自具体领域中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实现各自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不仅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育力与学力的同向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交往实践中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社会属性的协同发展。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实践主体的劳动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人学理论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劳动是实践化的生成过程,人就是在实践的劳动中、实践的反思中得以不断自我发展的。这对于高校理论教育实践主体而言,“劳动”即为教与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时陛的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快乐教学,并通过在教与学的实践中的反思,不断螺旋式上升为更新、更高水平的“劳动实践成果”——其中之一便是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的全面协同地发展,进而促进理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种“教学”不是单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包括师或生双方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生与生、师与生在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和谐有序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促成发展、合力式发展,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提升发展的理论命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篇3

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听话说话常是单方面的,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以往听说训练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则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因此,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2.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更具有实用性。过去练说话,往往凭借看图来进行,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纸上谈兵,图上神游。口语交际则不一样,其交流的话题来自于学生生活之中,训练的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颇具实用价值。

3.口语交际需要更全面的表达技巧。既然是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就不能像自言自语那样,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怎样说就怎样说,而应该考虑语言、情感、举止等综合因素。所以,口语交际不仅需要听说技巧,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表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

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它必须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是:

1.良好的语音能力。口头语言是借助语音及其变化来传情达意的,而汉语语音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区别又比较细微,要恰当、准确地运用语音来表达,就必须具有较好的语音能力,包括发音准确、规范、标准;音质纯净,音量适中;音调优美动听,发音有一定的节奏,快慢适中;声音有一定力度,并能控制自如,做到强弱、大小适当,等等。

2.敏捷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要经过内部言语-选词组句-外部言语三个环节,其过程几乎是闪电般的快捷。因此,说话时,嘴上说的是刚刚想过的,而心里想的却是马上要说的,就是这样现听现想,现想现说,不断把自己的意思和情感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中途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答非所问,结结巴巴,影响口语交际的效果。只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才能灵活应变,应答自如。

3.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与人当面交谈,不可能有很多准备和思考的时间,要想在短时间内说出有一定条理的一段话,必须迅速地组织语言,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运用修辞方法和叙述、说明、描述等表达方式。

可以说,组织语言的速度和能力,将决定口头表达的效果,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表现在:(1)姿态自然,举止大方。站,自然站正,微收下巴,不颤腿,不绞衣角;坐,自然挺胸,全身放松。说话时,眼神不游离,不闪躲,不目中无人,面带微笑,不伸舌头、不做鬼脸;(2)用语恰当,礼貌待人。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还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辅以表情和手势等体态语,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1.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形式。

(1)自我介绍。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性格、爱好、就读学校及年级,自己最喜欢的人或事;介绍家庭情况:家在何处,全家有几口人,分别是谁,各在哪里工作或学习。讲的时候,可以先逐项说,再连起来完整地说。

(2)口述见闻。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看到、听到的最喜欢的事情,或从电视、广播、由影、报刊和广告中所吸收的信息,选一两条,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由于讲述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因而内容丰富,感情自然,从而使口语交际成为交流心得、增进感情的教育活动。

(3)工作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扫环境卫生、整理班级图书、出黑板报等,让学生去完成,然后要求把完成情况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并接受大家咨询。

(4)祝贺感谢。指导学生视不同的对象和事情,选用不同的贺词或感谢语,先说说祝贺或致谢的原因,再讲谁祝贺或感谢。如果是自己,可说“我向你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如果是代表集体,那就说“让我代表XX向你表示祝贺(感谢)”,最后还可以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5)接待客人。让学生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来说。迎客:说“谁”、“请进”并问好;待客:让座、端茶、回答问话或要求改日再来;送客:送到门口、话别、挥手或说“再见”。要求在说话时,注意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运用礼貌用语。这种说话要多让学生同桌对练,后上台表演。

(6)求助于人。让学生学会在借物品、请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说些祈求的话,除教会学生注意称呼和使用礼貌用语外,必须讲清对方做什么及请求原因。如果对方答应了,该怎样说,如果你不大满意,又该怎样说。要求讲时,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使人听后产生亲切感。

(7)自由议论。教师根据训练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思想实际设计好话题,并恰当地提出议论的问题和中心,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议。如让学生看一幅图或听一个社会现象后谈自己的看法;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自由评论,等等。

(8)争辩问题。教会学生在出现意见分歧时,抓住问题的实质和矛盾的焦点展开论辩。论辩一般格式是:先指出双方行为或言论错在哪里,再说为什么错,接着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改正意见和要求。开头语可用“我认为……”、“我的看法是……”等。

(9)主持会议。让学生当会议的主持人,按照以下顺序练说:先说会议名称,再说会议目的,接着说会议的议程,最后对到会者提出要求。会议将要结束时,要加以小结,内容大体是:对会议的评价,解答有关问题和如何实施会议决定等。

(l0)交易商谈。引导学生讲清所要买的商品的名称、数量,询问商品价格、性能、特点等;卖主要热情地一一作答,把商品的价格、质地、性能、特点、用法以及附加的优惠条件等向顾客讲清楚。在商谈中,双方都必须使用礼貌语言,促进成交。

2.口语交际训练的几个注意点。

(1)要激发兴趣。一般说来,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在与成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根据这一特点,训练时,要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际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讲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这样,说者畅所欲言,听者聚精会神,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把原来课外自发地说,发展到课内自觉地说。

(2)要教给方法。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必须教给方法,使教师有指导地说与学生自由地说交替进行。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即使要讲好一件简单的事也不容易。要教学生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要让学生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

篇4

    一、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时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的先进与管理的落后成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观点。从理论体系建构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厄威克与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旨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存在,也标志着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所确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确立和大规模发展两个时期。在确立时期主要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理论;库尔特·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和以布莱克与穆顿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机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等等。”[1]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社会人”为前提假设,“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对行为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2]其中,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工作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些不足,凸显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1.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前,管理学正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只留下了关于管理只言片语的观点,并没有留下经典的文献,因此,没有大量的文献供其翻阅。其二,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管理观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管理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实验”,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体验”。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应用的是经验归纳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属于经验型研究范畴之内,难以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作出全面的解释和预见。行为科学理论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理论建构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假设的相关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然后再通过对结论的检验,由此展开理论分析,从而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而心理学研究在本质上是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之内。所以从经验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的转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发展。

    2.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体方面,如工作条件、工作行为等标准化方面,以及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讨等。即使涉及人的问题,也是抽剥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关照和对待,使人只是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探求人的社会属性和多方面的需求,侧重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组织应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提高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从客体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的转换进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转向系统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作业效率和生产环节层面,如泰罗主要探讨作业层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车间的范围之内;法约尔虽然视角高于泰罗,但其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研究;韦伯侧重于组织结构的体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巴纳德开创了社会系统研究的先河。尽管行为科学理论在系统研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局部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的转换大大地丰富了管理研究的视阈。

    4.静态性研究转向动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静态性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介入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组织的动态因素,属于动态性研究。从静态性研究向动态性研究转换说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经济人”为前提的,认为金钱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内在动力。诚如泰罗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说,任务与奖金构成了古典管理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论看来,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发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则是金钱。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明确提出“社会人”的概念,认为人不仅要求物质利益,而且还要求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后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都从不同的层面对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因此,相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研究来说,行为科学管理的人性研究更为充分,大大丰富了人性研究的视野。

    2.管理原则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则的探讨,无论是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还是厄威克与古利克所总结的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都是从静态组织体系建构上来说的。西蒙曾指出“对几乎每个原则来讲,都能找到一个同样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则。”[4]因此,可称之为“谚语”。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原则,如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原则、人性激发原则、人人参与原则、相互支持原则、协调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管理而言,这些管理原则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3.组织视阈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研究视野完全是封闭的正式组织内部,如泰罗专注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法约尔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韦伯从组织的角度来追求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且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纳德进一步发挥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对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因此,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而言,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的组织状态更加开放,而且组织视阈相对完整。

篇5

(一)高职德育的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的宗旨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专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不仅包括技能培训,还包括道德教育。然而以往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设置的,忽视了人与自然和环境伦理的内容,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职德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从新时代的视角下开展德育工作,环境伦理教育应当成为高职德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日后会成为酒店行业的基础力量,继而成长为管理者,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环境伦理教育,可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工作质量和价值取向,而酒店的环境伦理价值取向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的维护。这有助于我国的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阶段强化环境伦理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代酒店发展的行业需求

酒店环境伦理认为,现代酒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生态为中心,关心整个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及其他存在物。酒店企业为人类服务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无意识或恶意的破坏、危害自然的生态平衡。酒店各级员工和消费者要尊重大自然、敬畏生命、爱护动物、适度消费,在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和生命延续中,保护地球,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然而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酒店行业内绝大多数酒店的员工几乎没听过环境伦理这个词,只有少量高层管理者知道环境伦理这个概念。这说明环境伦理的普及率非常低,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对环境伦理缺乏应有的认识。酒店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都集中在职业道德和各岗位服务技能的跟进培训,而不太涉及到环境伦理的培训。可以断定,酒店环境伦理培训的缺失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因此,加强酒店高职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符合当前社会的行业需求。

(三)培养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知识最快、最具有新思维的一个群体,大学生自身良好的个性气质和素质,是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当今社会,不注重社会公德、不具备环境意识、不爱护自然的大学生已经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了,这是时代的定位。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教育,是为社会输入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和谐进步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参与和促进作用。因此注重在学习阶段学生的环境伦理理论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环境伦理品质,强化学生的环境素养和职业操守,十分重要。

二、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先进典型并加强宣传

先进典型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的环境伦理思想。在学生群体中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它用具体化、形象化的具有先进观念的事物引导教育对象,而且典型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先进的典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认知科学表明,作为社会印象的典型一旦为人所接受,就具有了稳定性,不易改变或说明。因此,通过对典型的人或事物的分析和深入了解,促进学生们学习、仿效,以达到提高学生环境伦理观念的目的,使先进的环境伦理观念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环境伦理意识的渗透

第一、在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中,要凸显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中的必须环节,在课时安排上给以保证,作为一块重要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在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中,把环境伦理观念作为一项规范和旗帜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树立起来,使学生在熟悉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公德意识之外,理解环境伦理意识,心存环境伦理观念,把是否具有环境伦理意识作为衡量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标准;使环境伦理成为一种深刻影响学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的精神信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上。这既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需要,也是用新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科学的价值观。第二、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做些探讨与研究,精心备课,在教学中加强环境伦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渗透。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的专业课有很多是和环境相关的,如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酒水服务、饭店管理等,在相关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加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环境保护、过度消费等内容的案例、图片和影像等资料,向学生展示目前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突出酒店行业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和自然、过度消费和环境压力的矛盾,进而增加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三)在专业实习实训中开展环境伦理的实践活动

篇6

一、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不同的侧重点

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管理理论前者强调“物本管理”,后者强调“以人为本”,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两种理论的侧重点不同:

1.理论中的人性假设前提不同

科学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为理论假设前提的,科学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成员只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组织中的雇主拥有生产资料,可以任意支配组织中的其他成员。而人本管理认为组织中的员工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具有“社会人”的角色。人本管理应该始终坚持把“组织人”本身不断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其社会角色提供选择的自由。组织中的员工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社会和组织的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也同样可以影响“组织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2.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目标不同

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人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利益相关者的利润最大化,所以是管理的最高级阶段。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管理者也都注意到了组织中人的作用,例如在经验管理中也强调发挥每一个工人的最大积极性,因而被泰勒称为“刺激积极性”型的管理体制;在科学管理中,强调管理者和工人的亲密合作,对工人进行培养、教育、激励。但是,这两个阶段的目标最终都是企业利润,而判断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组织的目标,只要组织单纯地以企业利润为目标,人也就只能作为与物无本质区别的资源,而对人的管理也只能停在管理方法层次来讨论,不可能真正地以人为本。

3. 在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中对组织中的“人”的态度不同

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虽然泰勒在其所提出的理论和措施中考虑到了人的因素,提出了劳资双方精神革命,对工人进行精神方面的激励,对工人进行恰当安排、培训等一些考虑了人性的主张,但首先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只是属于良好的愿望,并未得以实施。在实际运作中,科学管理理论遭到工人们的强烈反对,资方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采用。其次,无论是这些只是美好愿望的主张还是其实际运作,都远不能称之为人本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中始终把提高生产效率放在首位,并没有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人本身素质和价值的提高,无论是劳资双方精神革命,还是“第一流工人”,泰勒都是出于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追求,他仍然功利地把人看作了资源。而且,泰勒关于工人只需听从指挥无需动脑的主张更是与人本管理南辕北辙。

人本管理理论也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它更看重的是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在人本管理当中人是管理过程的主体,依靠人的参与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人本管理中的“人”,泛指全社会的人,不仅包括组织内部的员工、管理者、股东,还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供应商和社区成员等,即与组织有着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利益相关者;运用种种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等,在管理过程中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价值,使管理成果能普遍受益,满足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最终令企业与人共同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人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组织和人的共同发展,而绝非通过利用人来促进组织的发展,因此那些声称人本管理却仍功利性地把人看作工具、看作资源的管理思想绝不是人本管理。

4.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对组织中“人”的管理方式不同

科学管理理论的管理方式有以下特征(1)科学管理。泰罗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冲破了人们几千年形成的“管理是不可传的艺术,是天赋才能”的神话,使管理成了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2)规范管理。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件和原则上。”他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人本管理理论则强调:(1)感情管理。现代管理是建立在“复杂人”假设的基础上的。感情管理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感情投资。(2)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核心是让职工参与管理。也有人称之为“全员参与”。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管理已不再是少数专职管理者的事。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全员参与正在兴起。(3)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提纲,实现目标,即所谓“自己管理自己”。(4)人才管理。这是人本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管理者要掌握人才管理的规律。

二、对当今大学教育管理实践的启示

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我们既要有严格的纪律又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要有机结合。另外,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速以及中国已加入WTO 的现实使我国的学校参与国际竞争势在必行,为此,我国的学校必须积极借鉴吸收当代世界先进管理思想,尤其要认真研究、学习组织中个体、群体与组织层面的行为规律,实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以迎合管理国际化的趋势。

1.我国的学校决不可盲目地选择人本管理。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适应性,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本管理。否则盲目追求人本管理可能是欲速则不达,达不到现代管理的目的。

2.对于我国一些优秀的学校,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重视人的作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实行人本管理。

3.要重视人的作用,进行恰当而积极的激励。例如通过实行目标管理,使组织中的上下级参与组织目标的设置等影响他们自身利益的决策,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被人尊重的满足感。

4.人本管理的中心在于人在参与过程中挖掘潜能。 因此我们注重提高决策管理的透明度。推行校务公开,加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力度。让教职工“知校情” “明校事”。 逐步形成宽松和谐、 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

5. 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以学生发展为本。 引导学生自尊、自爱、自律、 自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形成良好的学风。(烟台南山学院;山东;烟台;265713)

参考文献:

[1] 姚作为.人本管理研究述评[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2)

篇7

【关键】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行为习惯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门类的职业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管理的更新,产品的结构调整,怎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受企业欢迎?职业教育需要在方方面面面进行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总之,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企业的第一线培养出合格人才是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条件。

一、“以人为本”建立新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良习惯。父母给予理所当然的享受型思想。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能吃苦耐劳、有独立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学校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从职校毕业的学生只要有技术,这个学校一定就好,这种学生一定就会受企业欢迎。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已经不单单看着一个人的技术的好坏。是否能适应企业的管理等等,已作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人为本”建立一个全新的学校管理制度。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培养出技术过硬,其它综合素质也过硬的实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喜欢,必然使职业学校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之间的相容性

职业教育区别于义务教育,强调实用性。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混乱,导致内容繁琐,理论教学时数偏多。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会出现学生对专业的理论知识会比较熟悉,而对外工种甚至相近工种的有关知识却知之甚少的问题。所以,用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市场是检验一个人能力的大舞台。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个大舞台更具竞争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舍弃一些理论上不必要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一些对学生有兴趣、有益的课程。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打破专一的专业学习,使学生获得两种以上的专业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更增强了职业学校的优势,使职业学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加强学生就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就业制度的必然趋势。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就业大门,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呢?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整体素质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熟练地掌握推销自己的技巧,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就很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现实中很多学生在毕业前一直没有就业经验,并不是不具备就业的实力,而是缺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就业的现状或过高地强调自己对首次就业的期望值,还有些是缺乏起码的自信心而失去了一些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而处于就业等待的迷茫状态。很多学校都会选择在这时候进行一些就业方面的教育,或者一直开设有这门课程,但效果却不好。没有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就业,消除他们内心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惶恐。最终导致错误的择业又失业,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为学校的发展埋下隐患。

列宁说过:“要知道,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总而言之,社会是不断得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去适应。在将来,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才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我们职业学校需要改革,一场彻彻底底的改革,为自己赢得市场吧,赢得机会。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作者:李强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

在酒店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通过采用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常见的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主要有:

(一)创设参与体验型课堂

由于酒店类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其课程设计主要以工作场景的再现为主要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主要依据岗位流程确定教学项目,并在教学过程中以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为重点,例如在传授鞠躬、行姿、引导等时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和学生现场示范等方式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通过分组将学生分为顾客和员工等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来强化对岗位工资要领的认识。这种近似于生活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既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知识等理论方面的理解,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实景体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仿设置酒店实景,诸如客房礼仪服务、餐饮礼仪服务等,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实景体验真实感。此外,在节假日或课外期间,教师安排学生参观附近几家星级酒店,对酒店经营状况、规则制度、经营特色以及相关礼仪服务等进行学习,这既开阔了学生们眼界,又通过参观学习提高了学生们实景体验学习质量和效果。通过实景体验教学,学生们通过轮岗学习体验,既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和综合能力,又充分的促进了学生们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性。

(三)模拟体验教学

受教学环境限制,多数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酒店环境进行真实体验学习。为解决此问题,学校通过极力模仿和建设真实酒店场景,教师通过在模拟酒店环境中进行教学。在模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指导学生按照各自角色特点进行模拟真实场景工作。教师通过打分考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种模拟真实体验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们对酒店业务功能和各部门业务操作流程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的强化学生们业务实践操作技术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对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应以协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其实施方法主要有:

(一)倡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课程设计活动,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面向学生以填鸭式教学方式开展。因此教学设计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酒店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入酒店参观学习,使其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习酒店管理章程、员工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形式,主动提出疑问,为后期课程设计提供素材,这可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们主体地位,倡导其积极参加讲课评课活动

在讲课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制作课件,将前期准备的课程材料通过图片或视频方式对课程主题进行讲述,既增加了师生间互动性,又有利于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在评课活动中,这里的评课不仅仅是点评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主要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主要包括互评、自评和学生评价老师三方面。评课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学生们培养理解、宽容、尊重和欣赏的情操,而且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引导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实践能力

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面对问题进行自我解决的意识和能力,可提前为自己定好位,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有利于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倡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课程评价和课程考核设计

传统课堂考试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为此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和改革。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采用课件演示、社会调研、实训活动、课堂表演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此外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考核措施,促进了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小结

篇9

1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酒店需求与学生需求不相容

在学生进行实训之前,其实是有大量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的,毕竟,对于进行校外实训的学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企业对他们进行管理,学校也是有很多思想方面的工作需要完成。据了解,许多企业只对学生做了最基本的入职培训,其次就是各部门单独培训,很多学生只知道自己所在的岗位问题,其他部门和岗位一概不知,更有甚者,连自己的岗位都了解不全面,这样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是非常不利的。毕竟,我们的学生定位不是单纯的服务员而是作为储备干部培养的。这次在浙江的实习中,就有学生反映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每天就是重复劳动,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很疲倦同时很厌倦,这就导致实习效果的不理想,一些职业适应性低、自身适应性差的同学甚者要求离职,这都是职业素质低的表现。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校外实训的时候,应该在前期或初期加强其职业态度的培养,才能达到良好的实习实训效果,对学生本人来说,收获也远大于单纯的岗位劳动。酒店是以盈利为目的单位,酒店愿意接纳实习生去实习,大多是本着补充用工的不足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功利性较强,实习生经过短暂的岗位培训后,在半年实习期内基本从事的是同一个岗位的重复劳动。本班学生就只有餐饮和客房两个部门。实习生对酒店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等了解很少,更不用说酒店的管理方面的实习了。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除了完成每天必须的对客服务工作外,还要承担酒店部门内部很多又脏又累的工作。还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酒店类工作,对实习不以为然,觉得没有意义。

2实习管理不能满足

工学结合实施的要求企业本身是有着自己的规章制度的,学生们作为实习生,既要服从学校的安排,又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这其中难免会发生问题。企业在工作上将学生当成员工看,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将他们当成学生看,强调工作现场的管理,而忽视工作场所以外的管理;学校方面则认为日常管理应该以企业为主,这就形成实习管理上的盲区。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实施中,以学生心态来应对社会工作情况,认识不到工学结合对能力培养的作用,加上工资和正式员工有差距,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的现象,影响个人和学校形象;反过来,这也容易招致企业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3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在学校与酒店所签署的合同中,并没有明确的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学生每天的工作时间或者工作量也仅仅是简单的约定为标准工作量,酒店需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培训等等都没有明确具体的细节,这就导致学生到达酒店后,酒店方就占据了主动,很难做到让实习生轮岗实习和管理岗位的实习和落实培训。笔者询问酒店时,对方的应答就是太忙了,腾不出时间来做大规模培训,只能在岗位上进行简单的技能培训。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学生的人身财物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虽然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但还是没有毕业的学生,不像酒店很多员工,尽管年龄小,却已经在社会上呆了很多年,适应了社会上的浮华。实习生走出象牙塔,融身社会,除去了封闭校园的约束和老师的监督引导,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如享乐、酗酒、早恋、抽烟、赌博等,对实习生影响很大,导致有些实习生放松自我要求,遵纪守法意识逐渐淡薄,抽烟喝酒、早恋同居、迟到旷工、结伙打架,甚至违法犯罪等。

4优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4.1加强管理教育,以转变学生的观念。想要高质量的完成实习,需要在最开始就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学生正确认识企业,了解酒店文化,了解社会关系,认识自身不足,促进个体成长。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业意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首要问题是如何摆正位置,这就需要尽快转变观念。学生此时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学徒);既要接受学校的培养、管理,更要服从企业的安排、管理,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在学生即将到校外实习基地前,必须进行培训,增强学生对于酒店的认同感,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能充分认识到进行顶岗实习是为了他们自己能提高个人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4.2强化过程管理,以达到实习目标。对于酒店来说,是希望把实习生作为储备干部来培养的,毕竟现有的很多服务员的综合素质都偏低,但是在现有的校外实训模式下,对于快速缓解校内实习基地不足、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推进毕业顶岗实习等方面有一定的好处,但仍停留在简单实习的浅层面上。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很难给予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和提升的空间,同时,教师也较难指导到位。因此,这个阶段仅仅是暂时解决学生到旅游企业实习试岗,对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类专业特色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尚缺系统考虑。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既然学生是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酒店,酒店还是应该将学生和员工区别开来进行管理,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环境,完善学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早日走上管理岗位。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一系列实习实践计划及管理办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实习效果的综合考核测评。为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并促使他们为之努力。对于酒店来说,原有的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弱化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评,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执行得力———像军队那样政令畅达;管理精细———像作品那样精雕细琢;学习进取———像学校那样钻研进取;人文关爱———像家庭那样充满关爱。

4.3重视管理成果,完善实习考核制度。为保证实习的质量,学校和企业必须对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学生从进入实习岗位开始,企业就要对每位学生的岗前培训,业务能力,技能操作,实习岗位更换,职务提升等进行全面记录。为了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工作真实情况,应设计出科学的考核指标,不要仅仅以某一方面来衡量学生的实习效果,最终学生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锻炼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引导实习生根据自身潜质、发展方向及职业需求制订完备的个人发展计划。对学生,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方式让大家良性竞争,比如提升一些同学作为领班来管理其他同学。在这之中要合理把握“度”的问题。有一些同学会觉得自己的同学当上领班了,我也要努力,有一些同学却会觉得我们都是同学,她不应该以领导的身份管理我等等。这就需要带队教师和酒店双方合作,对同学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摆正态度,努力工作以获得提升。

篇10

关键词:职校;电力拖动学与教;课前预习;利与弊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职校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实践操作,教师检查、指导。笔者从事电工技能教学多年,一直采用这一模式教学,总感到教师教得很被动,学生学得很辛苦,有时没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不爱学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不熟悉,学得被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忽视了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准备工作,给学生当成作业布置。预习也是自学的一种形式。所谓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学生把要学的内容预先自学一遍。在预习过程中,对要学的内容有基本了解,学生上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笔者在讲授接触器内容时做过一个实验,在2007级机电班里挑出学习成绩处于中间段的20名学生,告诉10名学生下次课要学习接触器,要求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预习:(1)接触器工作原理;(2)接触器的结构、符号;(3)接触器的用途。另外10名学生不要求预习。在讲授该课内容时,课前预习过的10名学生基本上都能跟上教师的思路,课上能积极发言,对接触器的知识能听懂且记得牢,有的学生在课上还当起了“小老师”。而没有预习过的10名学生课上反应明显慢于预习过的学生,甚至课讲完了,有的学生还在云里雾里。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实践证明,预习正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坚持预习不仅能为课堂学习做好思想、知识上的准备,而且能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预习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巩固旧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带自锁功能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的时候,如果学生没有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特点,那根本不会明白这个电路设计的目的。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使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增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对疑难问题的思考也有了回旋余地。

课前预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布鲁姆认为:“如果预习前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上课就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拓宽其思维空间,并将教师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能抓住新课的重点,也能进一步发现难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能坚持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有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预习时不仅看教材,同时还钻研相应的参考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及理解所学内容,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学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时,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边看、边想、边适当地理解电路设计和电路图原理,找出重点、难点,尝试做笔记,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自学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得到培养。

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分析学习材料,思考疑点,就会逐步养成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双重联锁”之前,有一个学生问笔者,电动机正转的时候如何保证反转的控制线路处于失电状态,只是靠复合按钮感觉上有点不太保险,进而他提出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非常有参考价值。笔者认为,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因为他的疑问正是这节课所学的重点。

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学生预习教材后,可以在掌握教材知识基础上进行延伸,从课外书、互联网、生活体现上找到许多教材上所未提及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后继的学科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在上“点动正转控制线路”这一节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查找有关用按钮控制电动机运转的生活实例,结果第二天这节课的热烈气氛远远超出笔者的想象,有的学生从教材中查找,有的学生从生活中查找,有的学生从家庭和社会公共设施中查找,更有学生竟然联想到自己在机械实习时所用的车床也用到该功能。由此看来,课前预习的效果比起教师一一讲述要好得多。

课前预习容易产生的问题

虽然课前预习有许多好处,但若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预习可能产生的问题。

学生认为本节所学内容已懂,上课时心不在焉这类学生上课时常会走神,认为没有必要再仔细听课,不能跟着教师思路去分析、思考和练习。

自以为是,理解不深刻有些学生在预习时觉得书上的内容已经理解,其实理解不深刻,甚至有错误。但由于认为自己全懂了,上课时不愿专心听讲。

不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未知的、需要深入探究的知识就失去了新意,因此,较难引起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迫切愿望,更谈不上提出智力挑战了。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的时候,预习的学生就不加思考地想到在点动控制线路按钮上并联一个接触器常开辅助触头,而不思考其他的设计方案。例如:如果并联一条导线,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让它工作一段时间自动停下来,该怎样设计?如果学生所做的猜想也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几种情况,就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面对预习给电力拖动教学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怎样的教学内容需要预习和怎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弄清这两个问题后,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怎样的教学内容需要预习一般来说,理论性的知识,教学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用到工具、仪器,技能训练的步骤、工艺要求等,要求学生预习。但以探究性、设计电路图为主的课题一般不宜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怎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效果是很明显的。例如,预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带自锁功能的正转控制线路”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拟定如下的问题:(1)了解我们生活中哪些用到手动正转控制线路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转和停止?(2)手动正转控制线路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如何弥补那些缺点,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3)正转控制线路要用到哪些器材?符号用什么?是怎样实现控制的?通过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都能体现出学生用心去学,去思考了。最后,把课堂教学和预习的效果融于一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的学习差异可能更大,因此,我们要通过师生交流去了解学生的预习成果,笔者归纳出成功三步曲: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学生“道不明”,教师就“点拨”;课本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

综上所述,预习是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职校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又不爱学习的情况下,重视、强调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