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就开始将网络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下达给各个高校,但是在高校的实施中,由于高校的不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做到位,理论的课程也没建立。当前的大学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往往会重视到社会后对自己有用的专业课程,而对于那些德育课往往忽略之,这就导致大学生忽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当前各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逐渐被边缘化,如果在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当今社会上的德育教育将不能适应现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普及后的一项新的传播媒介,它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加自由,更加全面的发展。由于它的主体是人,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就是中的人学理论,它是依赖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我们还要从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2.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是以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作为重点,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得教育不再是之前左右、支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真正的引导、解放学生思想的教育。进而实现让人们更加自由、更加全面的发展。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着眼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即让网络教育引导人们健康联系,并且这些理论还结合着现实中的思想教育,通过现实中的教育缺点来指导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络教育的人们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网络中的主动传播者。因此必须保证他们的平等自由和民主,在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要确保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情与法的交融,当然还要注重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被教育人们的主观性和积极性。随着网络化全球化的节奏越来越快,虚拟向实践转变将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并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式,受教育者通过虚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就会自己找到困扰自己的思想顽疾,发现后经过一番努力,就会克服那些缺点,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和自由。
2.2传播学相关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是靠网络来进行传播的,因此我们要用到传播学的相关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网络教育,在这里主要用到的是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分为五部分:首先是传播者的研究,就是要规范传播人员的思想行为;接着是传播内容研究,这方面要求传播者事先做好网络教育的内容,必须保证传播的思想正确、健康,做好安排;然后是网络媒介的研究,这要求传播者运用网络这新型的媒体,创建出吸引人、有教育意义的网站;受众研究是第四个方面,这要求传播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最后就是效果的研究,顾名思义,即通过调查受教育者接受网络教育后的效果,这使得传播者能够实时实地的掌握到传播后的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
2.3心理学注意选择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它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的保证,它通过研究人们的心理思想活动来探索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值得传播者们借鉴。并且心理学中很多的理论能够直接为传播者们所应用,通过心理学的各种治疗法(态度公开法、辅导干扰法)都能帮助传播者将一些规范的思想和观念更好的让受教育者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且国内学者多次对其影响性进行激烈的讨论,但是在高校具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3.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被“边缘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学校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对其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缺乏完整的理论支持。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常被附属到其它思想道德或政治类课程当中,并且课程安排数量少之又少,发挥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在大学课程的学习中,部分大学生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略德育方面的修养学习,从而对一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参加的积极性。同时部分高校老师领导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性不足,缺乏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向“边缘化”状态。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边缘化”状态不仅不能够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也不利于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分离、措施倒挂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当保持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当各自处于自己不同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整体。然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则处于客体地位,成为知识的被动承受者,这就导致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分离,使得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出现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难以得到发挥。
3.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过于简单、单一
要实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受教育者自己主动选择、接受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体的意识与动机,再逐渐在此基础之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当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表面上教育途径与方式很多,但是其主要的渠道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讲课,且穿插与其它课程的授课当中。这种只重视理论的课堂授课方式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与体验的培养,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力。
四、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性思考
4.1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管理中重要地位的确立是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时代中,新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原则向传统思想发起挑战,在这种道德与价值观的冲突背景之下,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是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保障。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时展相结合,借鉴优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手段,借助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大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机会越来越多,学校要充实和完善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加网络安全、网络信息选择等方面的内容知识,全面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他们在网络道德与网络心理方面的问题提供解决参考办法,从而使大学生投身于网络文明建设,为网络秩序维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4.2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工作
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交互性与虚拟性使网络用户成为知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他们平等的享受着网络中的资源,拥有自由的言论思想表达权力。因此在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言论自由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逐渐养成健康的主体人格。
4.3增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不断完善教育过程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依靠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空洞乏味与高目标的弊端使得学生学习网络思想政治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学校要尽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校首先要改变课堂教育方法,尽量增加交流、感想之类的课程活动安排,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中的事实;其次还要努力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在各科目的学习中载入一些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生存技能,逐渐将脑海中理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性化,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五、结束语
篇2
1.知识管理理论。斯克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应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管理。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的特性(隐性和显性)与知识创新主体结合,提出了SECI组织知识创新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划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四个模式,反映了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特征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社会化是隐性知识之间通过共享手段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在化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将隐形知识表现出来,形成显性知识;知识组合化是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知识内在化是通过学习等手段将显性知识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第二种是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体现知识线性价值链,其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共享、应用、创新以及存储等几个环节。
2.系统设计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应该符合如下要求:
(1)符合“省级管理部门-试点县区-试点学校-试点班级”四级知识主体的要求。
(2)符合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活动计划、项目过程监控、项目成果总结四个环节的知识管理需求。
(3)符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表示、存储和共享的特点。其中,从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角度来设计,针对知识获取,拟收集项目基础数据、教师和学生能力状态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通知、方案、活动人员名单或总结报告等数据文档,再进行归类整理,提供搜索,形成可用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和知识;针对知识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利用数据库对适用性知识进行存储,便于相互交流借鉴;针对知识共享,遴选推荐优秀案例或总结报告,推送至前台门户网站,将存储的知识分享给项目参加人员,并构建邮件系统和异步交流论坛,促进项目参加人员分享显性和隐性知识。
二、总体架构设计
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分为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两大部分,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基本数据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活动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学生发展状态监测、站内通知邮件、在线论坛、前台门户管理七个模块。前台门户网站对外宣传试点项目的通知公告、文件、活动、成效等。根据试点项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系统采取省级、县区、试点学校、实验教师四级管理模式,操作用户相应分为省级部门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县区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学校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实验教师和项目专家等四大类。用户登录之后,可以访问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面向公众用户开放。
三、功能模块设计
1.基础管理。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和设置,分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帮助等子模块。系统管理员利用模块管理,可以对后台系统的菜单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禁用,指定模块标示和ASPX页面,动态维护后台系统的菜单结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组管理、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部门层级多,用户人员广。有鉴于此,该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来实现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RBAC的基本思想是:定义一组用户集和角色集,在特定的环境里,权限被赋予角色,而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2.项目信息管理。该模块对参加试点项目的部门和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试点县区管理、试点学校管理、实验班级管理、实验教师管理、项目专家管理等子模块。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所辖区域内的项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导出和打印,以图表方式查阅统计结果,及时掌握试点学校、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其中,数据图表采用JavascriptCharts实现。
3.项目活动管理。该模块用于对各级部门、各类项目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的整个周期进行管理,便于上级部门监控下级部门的项目工作状态,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开展项目的佐证性材料,实现项目知识的获取与存储。
(1)活动计划管理,包括上报活动计划、审核活动计划、查阅活动计划统计。每级部门均可上报本级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表需要填写活动内容、起止时间、参加对象人员、活动地点、活动类型、活动负责人及联系信息等。其中,活动类型包括考察学习类、会议研讨类、培训训练类、展示观摩类、实验研究类、评比竞赛类、检查评估类等。下级单位的上报活动计划为待审状态,经上级单位审核后,即进入已审核待实施状态。
(2)活动实施管理,包括实施活动、填写活动报名表、审核学员报名。活动计划经过上级单位审核后,可以向下级单位活动通知,将活动添加到活动实施表,后的活动进入“正在实施”状态,纳入进程监督和考核验收的范围,活动承担部门需要定期上报活动完成的比率。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所属地市、试验县区、活动实施状态等字段,筛选监控活动实施情况和完成率,可以对完成率进行排序比对。活动参加人员名单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佐证材料。经授予权限,实验人员和非实验人员可以填报活动回执进行报名。活动承担部门能够对报名名单进行审核,并导出活动人员名单用于会务工作。
(3)活动总结与存档,包括填报活动总结、审阅和浏览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求参加教师撰写教师个人总结,活动承担部门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存档。活动总结的主要属性有:活动效果评级(1~5级)、审阅状态(不存档、存档)、分享范围(不共享、本级部门内共享、后台共享、前台共享)、上传附件(活动的文档资料、视频、图片等)。
4.教师能力状态监测。该模块包括掌握进度监测和能力档案监测,用于对教师参加项目所需能力的掌握进度进行监测,对教师参加项目的教案、获奖、参加活动情况及总结报告等各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利用一个基于系统设定的、包含二级项目的评价量规,由教师本人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个人自评、学校评价、县区评价、自治区级评价等四级评价。评价量规中的每个评分项目由未知、知道、理解、掌握、精通五级(用1~5分表示)构成。定期评价教师能力状态,及时更新教师得分。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按教师、学校、县区三个层面,对教师掌握能力情况的得分进行查询和统计。
5.学生发展状态监测。该模块用于对实验学校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进行监测,包括上报监测数据、学生发展状态分析等子模块。
篇3
关键词:信息;教育管理;控制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控制主要是人对人的控制过程,换言之,教育管理的控制是以活动主体(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为基础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都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但是他们并非只是接收或者发出信息这种物质形态,而是为了传达一种意识,这里便有一个双方如何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中所承载的意识的问题。理解必然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于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控制过程的运作机制,我们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教育管理控制的基础――信息传递。
一、信息传递的障碍分析
1.信息传递模型。人们传递信息,作用之一是让信息接收者了解原来所不知道的事情。描述这种信息传递过程的是一般信息传递模型,即:信源 发送机 信道接收机 接收者 。
如果重点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把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所依赖的所有媒介都看作信道,则得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型,即:信息发出者的大脑 发信息器官(嘴手等)信道接收者的器官接收者的大脑。[1]
但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信息发出者的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影响或控制信息接收者的行为。这时,信息发出者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单纯把信息传递出去,而是要根据信息接收者的反应不断地调整自己所发出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使信息接收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控制的目的。其信息传递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然而,根据我们前面对信息的理解,对于人来说,信息是与人的意识体验紧密相联的,对于信息发出者,他发出信息往往是因为其大脑中存在着某种意识;而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他接收到信息之后同样要产生一种意识体验。所以,我们认为教育管理控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主要是对意识的传输。这里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意识传输理论。
2.意识传输模型。在人与人之间,除了物质的变化运动之外什么也感知不到。所以,传输意识也就无法以裸的意识运动的方式实现,而必须借助某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即传输意识必须利用物质载体,这种载体就是信息。在教育管理控制过程中,管理者的意识以物质载体即信息的形式发出,被管理者把这些信息接收下来,把它在自己大脑中转化为的意识,据此,被管理者才能发出反馈信息(此时被管理者是信息的发出者)。如图2所示:
3.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从上图可看出,意识的传输者和意识的接收者,所产生的意识可能并不相同,即管理者想传输的意识与被管理者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体验到的意识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因为,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后还需要一个把信息转化为意识的过程,即一个从信息中析出意识的过程。显然,意识的析出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信息接收者必须有与对方相对应的语言知识。假如信息的发出者用英语,信息的接收者却只懂汉语,接收者就无法从对方发出的信息中析出任何意识。其次,如果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就难以推出所要求的结论性意识。最后,如果没有与对方相应的专业(行业或工作)基础知识,也难以析出相应的意识内容。例如,对出纳员讲化工产品的配料如何改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信息接收者要从信息发出者的信息中析出(客观)意识必须具备三种与对方相应的原意识:语言知识(知道如何解码和编码信息)、逻辑思维知识(知道如何推理)、对应的行业知识(为逻辑推理提高依据)。语言知识使接收者能够懂得对方所表达的语义,逻辑知识使接收者能够从前提意识推出结论意识,专业知识使接收者能够在本行业的特定活动内来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实际上它与逻辑知识是不可分离的。[2]
二、信息传递障碍的解决途径
要解决两者意识不同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双方有共同的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
1.语言知识。从事教育管理活动的人在教育管理控制过程中是以语言(包括文字)为媒介来相互传达意识。语言交际是人和社会的重要的组织化机制,语言或者说言语既是个体的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语言交际必然要受社会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制约,一个民族现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历史地形成的,一个民族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历史,因此其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当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个体之间形成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时,这种对共同语言知识基础的要求就变得更为强烈了,原因十分明显:假设,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方使用汉语,一方使用外国语(这种情况在当前国际合作办学中会时有发生),或者双方使用不同的地方方言(这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或者双方使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民族地区办学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又或者一方使用普通话,而一方坚持使用地方方言(这在我国大力推行普通话的过程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双方之间不知道对方所使用的语言的每个基本发音指代的是什么、每个基本文字符号指代什么、每个基本发音和每个基本文章符号之间是如何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那么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沟通的,正常的管理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所谓需要有共同的语言知识,就是表示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能够理解对方所使用的语音和文字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用信息学的话来说就拥有对对方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的知识。这里的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知道对方所使用的语言的每个基本发音指代的是什么)、文字(知道对方所使用的每个基本文字语言指代什么)、词汇(知道每个基本发音、每个基本文章符号之间是如何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那么,这是否表明使用同种语言的个体之间就自然地具有了共同的语言知识基础呢?也不尽然,因为语言既受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制约,又受个体表达的创造意愿的约束。个人的表达方式既是一个民族有史以来的语言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人一生的语言经验的积累。所以,每个个体即使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表达习惯,相互了解对方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对共同的语言知识基础的一种要求。
2.逻辑知识。语言的任何陈述、描述或者报道都是在完成一种行为,因此除了有关陈述的真假问题之外,言语还有是否恰当等问题,这便是一个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这里,我们首先用一个事例来说明逻辑知识基础的作用:一天,秘书送一份材料给领导参考,领导看后说:“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有水分。”(a)并问秘书:“你说是不是?”秘书想:统计数据是我到有关部门作过核对的,都有真凭实据,根本不存在“桌面上出世的”的估计数,何来水分?但又觉得,在领导面前说话还是婉转点好,于是作了如下回答:“我想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没有水分。”(b)秘书的用心是不难理解的,但是,领导听了回话后,不自觉地置之一笑。领导为什么笑呢?这实质上涉及一个逻辑问题。因为(a)、(b)两种句式,在逻辑上称为“或然(可能)肯定判断”和“或然(可能)否定判断”,一般简写成:
(a)S可能是P(或然肯定判断)
(b)S可能非P(或然否定判断)
根据逻辑学原理,(a)(b)之间属于蕴涵关系。这就是说,当你说S可能是P时,S可能非P已经蕴涵其中,即S可能非P是S可能是P的应有之义;反之亦然。在上举实例中,当领导说“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有水分”时,也就同时寓示着“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可能没有水分”秘书以(b)作回答,除了重复领导所寓示的意义外,别无其他任何意义。也就是说,秘书反馈的有效信息量是零,这对管理者的控制活动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在教育管理控制活动中要实现有效控制,关键是活动主体之间的语言理解问题。理解特别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理解必然需要逻辑分析和逻辑活动穿插其间,必然要深刻领会彼此的语言逻辑特征特点、规律规则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差异与共同,即是说,在理解过程中,或多或少要涉及言语的逻辑问题。这是由任何语言都有其语音、句法、逻辑等规则所决定的。理解过程中不可能不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从而逻辑知识也是不可少的。这种理解不仅是要求接收者理解原文或原话而且要求对包含的思想进行整理。这种思想的整理过程表面上是语言表达过程,深层次上就是接收者思想的逻辑处理过程,即首先感知原文的诸多零碎的思想(词义、句法、结构等,如果是外语还要考虑文化的问题。)然后将这些获得的零碎思想进行逻辑处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理解的过程也就必然要求活动主体双方有着相应的逻辑知识。而且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这种逻辑与特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这种逻辑知识不仅是形式逻辑的知识更是辩证逻辑知识,是教育逻辑学的知识。[3]
3.专业知识。管理作为一种依附性的活动决定了管理者还需要有本体活动的相关知识,才能与从事本体活动的主体(被管理者)进行恰当的交流。所谓“外行”对“内行”的管理由于双方之间交流的困难终会对管理活动和本体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与本体活动相关的知识,我们就称之为专业知识。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也就是要求教育管理者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各级教育行政人员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别是学校校长。关于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相关研究者已经有很多的论述,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三、解决途径的局限性
上面我们给出的意识析出具体图示依然是简化了意识析出的过程,更真实的意识析出不仅仅是三种知识基础在起作用而是信息接收者的整个主体认知图式在起作用。主体认知图式的组成部分包括:主体的观念、意志、个性、情感、动机、需要等,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主体认知图式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一致,这就导致两者的意识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经过双方相互之间信息的多次反复传递,两者的意识是有可能趋于相同的。这里我们应该遵循西蒙的满意原则,只需要两者的意识大体相同,能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就可以了,而不必强求完全相同;但是无论怎样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提高整个教育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绍荣.教育信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中职护生生源地偏僻,基础知识薄弱,许多护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造成护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但参与意识强烈,容易对新鲜、有趣的刺激产生兴奋,对新事物、新观念易接受智力素质并不差。护理专业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护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帮助护生学习创造了条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端正学习动机和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理论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依靠计算机、投影机、激光视盘机等多种现代媒体来实现集体教学的。其优点是:能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强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教案等,在一般教室进行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单向输出”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中综合运用了各种多媒体技术,使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护理学基础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教学效果。
1.1研究对象本人讲授的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班级及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2009级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组,两个班级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授课计划等其他教学形式完全相同。
1.2研究方法对两个班级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班均有57名同学参加了期末考试,对成绩资料采用双侧检验。
1.3统计分析见表1。
1.4结果对两个班级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如表1,从平均成绩来看,2009级稍高于2008级,这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学效果有提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一定效果。
从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样本值离散程度越大,成绩波动越大,2009级成绩变异系数低于2008级,这说明了采用多媒体以后,学生成绩更趋于平均,成绩更稳定,这也说明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后,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对表1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双侧Z检验,计算如下:
Z=84.26-82.446.66÷57=2.06
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体的条件是|Z|
2实训课应用分组练习、课堂操作考核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操作技能训练所占比例最大,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环节是护理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训课教学是带教教师课前为学生做好实验用物的准备,上课采取教师示教,分组练习的模式。实训课相比理论课来说,学生易表现出到课率低,学习不认真,操作不重视,练习不刻苦等问题,为了改善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原有的教学的模式中加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操作考核,由于课堂上马上面临操作考核,学生往往很重视教师示教,并增加练习操作的次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所提升。
2.1研究对象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1班及2班学生进行分组研究,各有60人,每班按学号分为12组,每小组5人。学生学习基础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2研究方法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该班学生上护理实训课时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小组课堂操作考核。
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2班作为对照组。该班学生上护理实训课时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3统计分析调查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以静脉输液操作练习为例,实验组学生在练习完后要进行课堂操作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抽考其中一名学生,她的成绩代表小组成员所有成绩。而对照组学生不需要进行课堂操作考核。分别记录每位学生完成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所需的时间,统计结果见表2。
篇5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而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上的优势,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授课方式的统一,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别,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教师的作用应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激励学生来发掘自身的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差异教学的内涵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和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实现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目标。
大学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的特点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化教学不仅立足于学生的差异,而是积极地探讨多元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整个差异化教学的设计中,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且不断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勇于创新。
1 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课程调研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授课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我们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调研,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我们采用课上、课下,邮件、QQ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所具备的基础能力情况和目标技能的差异。例如学生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否使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期望程度。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我们也要了解学生中是否有部分人已经掌握了本课程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知识点,我们在安排差异化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给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面上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完成更高层次的综合练习。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差异教学目标
以前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大纲对全体学生统一设置,这种方式也常常会导致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甚至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中,有同学反映像听天书,其结果是导致一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下降,到课率降低。而差异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是层次化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我们把教学目标层次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拓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提高性目标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拓展性目标是针对基础好,对所学课程有强烈兴趣的学生的要求。
我们采取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两点:(1)确定起点:对照教学课程大纲,通过对学生初始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差异化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参照绝大部分同学的基础能力进行教学,对基础特别弱的学生安排课前预习的准备知识,这些准备知识包括查阅文献、完成部分针对性的作业,事实证明,这种预习的方式对基础弱的学生很有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树立了自信,对问题的讨论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也不再抱有畏惧的心态。而对程度好的学生,我们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拓展的知识要求他们课后进一步思考。下次课堂会适当点评,学生们都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十分期待。(2)分层次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对起点较低的学生采用由浅入深、先慢后快、循序渐进的方式。同时把差异化教学目标再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形成目标链以达到最终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起点。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中Office应用,我们分别提出了基础点、提高点以及技巧点,有的学生会从基础的排版编辑开始,有的学生会直接进入到Office的高级应用。最终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到了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创造性地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1.3 课程差异化教学内容设计
1.3.1 针对学生基本知识进行选择
根据我们多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调研,实际上一年级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水平是满足正态分布的。大部分同学对即将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一定的预备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和较强都是小比例的。
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第二章是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主要内容是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具体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三部分内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但应用水平差异性很大,Word、PowerPoint掌握的程度远远高于Excel,因此我们在这一章教学中,采取了不讲或少讲Word和PowerPoint,增大Excel教学内容,对Word和PowerPoint安排详尽的实验内容,并鼓励学生完成高质量的word排版及PPT制作,取得很好效果。课下我们安排了Office应用大作业,大家自由选题,做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我们也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在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对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提供拓展性要求是进行综合的项目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仅灵活应用课堂讲授的知识,还根据问题的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交流,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文件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提及很少,但在做项目时涉及到大量的文件操作的技巧与方法,学生们一步一步攻克难关,当项目最后调试通过时,许多学生都感慨没想到一个学期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从对C++一无所知,到能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他们都很感谢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3.2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
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授课对象分布全校非IT类所有专业,理工、人文、医科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及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对不同的大类尽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专业进行联系,在使用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学生已有的各方面知识,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心理、数学、环保、审美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
1.3.3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选择
90后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的学习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内向的学生几乎从不向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学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踏实、独立思考、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培养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采用性格互补,和谐发现的宗旨,安排了不同的作业。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作业PPT展示,我们要求学生上台演讲,平时从不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在100多人的大课堂进行演讲的经历,他们表示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4 差异化教学评价
教学的评估是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差异化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准备情况、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问题,从而进一步对差异教学过程予以修正。
1.4.1 差异教学评价标准
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题库,在实施分阶段机考的试卷中,按照基础题+提高题+应用题层次出题,通过不同层次能很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平时成绩包括课程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实验作业与练习题。这些考核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自动评判。
1.4.2 差异性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的差异组织教学,评价方式就不能仅靠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我们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大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从个人素质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全面地展示与发展自己。
篇6
【关键词】SKIP 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作为“两课”课程教学之一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改革的时代背景而在高等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国际风云的变幻莫测,理论的博大精深,这些决定了这门课程本身特点的复杂性与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因此,基于对这门课程特点的认识而进行教学研究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丰富不同学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新型综合性的人才,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
SKIP理论是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熊江鹏老师首创并提出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堂当作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构建其知识体系的载体,其根本目的是将“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变为“吸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渐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SKIP理论将教学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story(故事),主要通过与相关内容有关的故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第二个方面knowledge(知识),主要是在对故事讲解的基础上,提炼出有关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第三个方面idea(思想),即通过前两个方面得出学生自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总结出有关课程学习的一些理念。第四个方面problem(问题),是SKIP教学理论的核心,也是检验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关键一步。它通过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或者学生相互提问相互回答的实践形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在SKIP教学法中,教师能够将相对抽象枯燥的概念与具体生动可观的案例事件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有更为深入细致的理解。通过SKIP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学习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实践常识,而这对于拓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要上好一门课程,不仅要了解他所授课对象的特点,更要首先能够了解这门课程的特点。从笔者从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活动的实践来看,笔者拟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践中透视着很强的理论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不断变化的国际舞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决定了其实践性的课程特质。但是这门课程又并非仅仅着眼于国际舞台的某些特定的政治经济现象或事件,而是希望透过这些现象了解到当今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门课程又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很多大学生因为看不到其实践背后的理论性特质,而将这门课程与时事政策或国际形势报告相混淆,认为不用认真听课,多看些新闻,多读些报纸也能学好这门课程,没有注重运用基本原理和常识去分析和理解国际舞台上的政治经济问题,所以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这门课程的精髓。
2. 内容新颖且更新速度较快
顾名思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内容涉及二战后至今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主题,以及相应的外交、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们有的发生在20世纪中期,有的发生在20世纪末期,还有的就发生几年前甚至几个小时前。而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照搬教材,罗列观点,而要结合最新发生的事件,体现出该课程中的新问题和新信息,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新问题信息进行相关分析。
3. 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仅涉及世界经济、政治与外交等主要内容,也包括了地理、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门课程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综合性课程。它从一些经济政治现象入手,分析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指导实践,使得这门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现实性。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多学科理论和多现实维度出发,既熟悉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外交学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要了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常识。
三
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等其他高校理论课程有所不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内容变化性相对较大,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较为松散,不如其他理论课程逻辑体系上的严密性,这就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加之其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性质,使得授课对象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知识结构,因此,在具体授课实践中,更需要授课教师“有教有类”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而针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综合性强、教学面宽、课时量少的课程特点,也为了能够充分实现和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同时,达到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当前新的文化课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笔者在基于SKIP理论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流程:
1. 设立专题,依据专题展开故事教学
设立专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的主要逻辑线索,以便很好地开展和实践SKIP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因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内容的宽泛性和复杂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这门课时都会有“一个头两个大”的感觉,因此也很难对课堂产生兴趣。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便成为授课教师的首要任务。这里,对照SKIP理论中的“S”步骤并结合教材的内容,笔者将教材化为“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当代世界的政治发展”“当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当达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中国的外交与政策”五个大的板块,每个板块下设立两个相关专题。例如“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板块下可以设立“当代世界经济秩序与运行”和“全球化”两个相关专题;再如“当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板块下可以设立“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以及“第三世界民族思潮”两个相关专题。这样一来,就可以相对集中地以一个到两个与专题有关的故事为起点展开课堂教学,学生的兴趣点和问题意识也因此可以完全集中到相关专题上。
2. 设置问题,以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问题的设置以课本的知识为依托,以能够引导学生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走向趋势持续关注为目的,其内容应当建立在学生已经对课程相关内容有了一定兴趣和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的积极主动性。这个过程对照的是SKIP教学方法中的“P”步骤,主要是考验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问题的设置必须结合相关专题的讲解,必要时要让学生也提出问题,进行相互探讨。教师要根据问题的设置侧重某一个方面的分析、讲解和总结,力争使得对问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性、新颖性、可行性和具体性,避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3. 划分小组,分组对课堂问题进行总结
与分组总结对应的SKIP理论是“I”,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要让学生通过问题形成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理解、讨论和总结中,划分的小组中人数不宜过多,以8到10人为宜,并确定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做总结。最后每个组的总结心得要由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由全班同学对该总结进行评价,再由任课老师对相关总结和评价进行把关,对有一定创新性观点的可以进行扩展,写成相关论文向媒体或者报纸杂志推荐,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和高效的展示。
4. 课后研究和思考
这一块是很多公共课老师,甚至大学老师都没有重视的地方。许多大学老师认为,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并不可同日而语,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是接受能力上都远远强于中学生,因此没有必要强制性地在课后布置学习任务。这就使得很多任课老师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对自己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说,课后的研究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SKIP理论中“K”方面的一个具体实践。课堂专题设置和相关讨论得出的知识能不能被学生主动地吸收和消化,课后的相关检验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针对课堂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问题的解答是让学生真正获取并稳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说,基于SKIP理论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能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它不仅让学生充分发挥了积极主动性,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同时也实现了在师生共同探讨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长峰,刘燕.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专题式研讨[J]. 高教研究,2010(9).
篇7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手工制作;教学方法;创新
常言道“创新是进步之源”,没有创新,世界将止步不前,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更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从实践中进行创新,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收获另一番成绩。初中阶段的劳动与技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及基本技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渗入体会“动手、动脑”的学习乐趣,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创新现阶段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去,通过“情景模拟、合作设计、亲手制作、评比奖励”等环节,让学生爱上劳动的同时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从而实现该项教学任务的最终目标,对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学方式的创新技巧。
一、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的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低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实行的难度加大,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与家长一贯坚持“题海战术、严师出高徒”等教学方法,由于劳动与技术课程并未纳入考试成绩,作为增强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的一门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降低,存在文化课占用其课堂时间的情况,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初三的学生在面对繁重学业的时候,会在劳动与技术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这种现象在其他省份并不罕见,教师对此行为的严惩力度不够,导致劳动与技术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2.课堂活动单一
教师在备课时,并未充分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仅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这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例如,初一上学期的教材内容涉及剪纸、动物纸雕、彩球以及宫灯的制作,很多教师为方便起见,仅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剪纸活动,并未对其进行延伸,如组织剪纸比赛等,既考查学生所学的手工制作技能,又调动其参与热情,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科技的进步,学生的娱乐方式正发生着改变,如网上游戏、网上购物等,这使得学生对传统工艺(包括雕刻、剪纸等)的重视程度下降,因此,改变现阶段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1.巧用创新方法引导学生手工制作
例如初三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为“电工与电子技术”,其旨在通过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电子技术,从而掌握安装简易收音机的技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现场拆卸收音机,让学生了解其构成部分,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何为电阻、电压、电流等关键因素,然后让学生现场将拆卸后的收音机进行组装,一旦在重新组装的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教师便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2.营造新型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这要求教师必须为课堂教学营造新型的教学氛围。例如,初一劳动与技术课程为“制作与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与创新探究的能力,在讲解雕刻技术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事先雕刻一些精美别致的木制品
3.重视实践探究,引导自主性学习
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只有当学生全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点到为止,尽可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讲解风筝的制作技术时,教师不应提前将风筝制作的具体流程加以阐述,应当让学生自主发挥,多数学生都有童年时期放风筝的记忆,因此,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制作,有利于发挥其潜能。(1)了解学生对风筝的认识,这为之后的教学计划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同时,将上一级同学制作好的风筝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自主制作风筝的热情;(2)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放风筝”的户外运动,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切体会风筝的价值以及放风筝的乐趣,促使其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3)教师依据前两个环节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计划,将制作风筝的具体步骤与关键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准备做风筝的素材,教师则负责最终质量的把关工作;(4)学习经验分享,在这一环节,主要交流学生在制作风筝这一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其所制作风筝的独特之处、寓意何在等,让学生了解到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提供新的便利。通过这四个环节,让学生重视实践探究的作用,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目的则是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与基本技能知识,以初步适应激烈的竞争社会,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简单的制作,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制作步骤,掌握雕刻、风筝制作、剪纸、制作花灯等学习内容,在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可以学习的现象,与教学计划紧密结合,完善现阶段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真正提升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篇8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良好地表现音乐的根基,其重点难点在于识读乐谱。国家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掌握识读乐谱的能力。如何让学生逐步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课堂中的有效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的理念跟不上。教师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部分音乐教师都认为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有一些教师看到音乐知识的教学收效甚微,干脆绕道而行,课堂上很少涉及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二)学生不够重视。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形式多样,学生喜爱演唱,甚至还能背唱,可是一旦涉及哪怕是简单的音乐知识,就会出现很难掌握的情况。这节课学了下节课忘,这学期学了下学期忘。另外,音乐课时的限制、学校的配合、家长的支持等因素也会对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这对教学共同体方面的原因。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积?O引导。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只有教师本身的理念符合课程标准,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重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中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1]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使得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兴趣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因此音乐课堂应紧紧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兴趣。
(三)注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进行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各种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作为音乐的书面表述,如果光讲解音乐知识而不结合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进行培养,会让学生觉得很抽象,不太好理解,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有效激励评价措施。斯金纳指出:“凡是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都可以是强化物。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因强化与刺激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中增强某种反应。”[2]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评价,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批评,而应取代以鼓励或激励的话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
三、教学途径
音乐理论知识的重点是乐谱的识记。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指明“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3]
(一)融入演唱教学领域。歌曲的演唱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的要求较高,也是对这些音乐元素进行融入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学生喜爱、乐句分明、旋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教师可在学生熟悉歌曲之后,再进行乐谱的教唱,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音高。
(二)融入器乐演奏教学领域。在器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可先将要演奏的乐曲让学生视唱,视唱时对节奏的要求严格一些,这样全班合奏就会更加统一。音高是教学的难点,器乐演奏教学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多次演奏同一旋律,头脑中会对这一旋律形成固定音高,这时再让学生视唱乐谱,会比演奏前唱得更加准确。
(三)融入欣赏教学领域。欣赏教学是学习速度、力度、音乐风格、音乐情感、曲式结构等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或歌曲的欣赏,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力度、织体等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音乐情感,启发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运用相应的音乐要素。
(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其在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
篇9
【关键词】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
前言
幼儿是社会的希望、人类的明天。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体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幼儿体育教育课题的内容设计进行研究具有时代性的意义,也是现代科学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幼儿体育课程概述
1.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且兼顾“人体与健康”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它也是以增强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其具有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感、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我国体育课程追求的目标符合“身心合一”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而且体现了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精神道德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取向。
2.幼儿课程是为3-7岁的儿童学前教育开发和设计的课程。这个阶段的幼儿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也被称作幼儿园课程。主要探讨幼儿体育课程是关于幼儿体育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一个系统,它是各种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作为实现幼儿体育教育目标的手段,反映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及展开过程;是把幼儿园体育教育中若干要素,照幼儿体育教育的规律与原理,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需要,加以科学理的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体育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我国体育课程内容设计
国外部分学者认为,“设计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究”。因此,我们可以将设计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有目的性的组织活动。“课程内容设计”(Curriculum Content Design)一词是由“课程内容”和“设计”两个部分构成的。关于“设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设计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而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则是指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将体育学科中纷繁的构成要素形成某种特定的形式结构的组织活动,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是对体育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等要素进行系统整合而建构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2)它旨在明确体育课程内容的实质构成,并结合特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为学习者创设出一种最佳的学习情景。
三、我国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
我国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是以系统地分析幼儿体育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属性为基础,根据幼儿体育教学内容的性质与幼儿的身心特点,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条件与资源,依据现代学习理论科学而系统地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与实现教学目标,它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技术。
四、构成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理论基础
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它决定着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价值取向,并且为幼儿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从一般课程论的角度而言,对于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应该包括哪些领域的基本理论,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泰勒(Ralph w.Tyler)曾强调对课程内容的决定必须回答认为课程研制首先应确定教育经验的性质及其来源,即对于课程内容理论基础的确立应该予以优先的考虑。英国课程论专家凯利(A.V.Kelly)则着重强调了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及课程总的意图,其实质是指出了课程的理论基础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除外,英国课程学者劳顿着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进行课程研制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角度对课程研制进行了探讨。而关于课程的理论基础,我国当代学者也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其中我国学者陈侠先生则提出了八种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即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宗旨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
在充分吸收不同学者思想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幼儿体育课程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科特性。我们认为,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来看,幼儿体育课程研制的理论基础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生物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
1.生物学基础
体育学科具有“人体直接参与运动、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的身体运动性,这种特性使体育学科成为了一种技能性的学科,这种特点是体育学科与其他文化性学科不同之处。这种特性使其与以生命系统固有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之间具有了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对体育学科理论基础进行的思考中,生物学就成为了体育学科天然的理论基础。生物学基础对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使设计者从生物系统的固有规律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设计进行规范,强化体育课程内容的身体运动性,突出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所以,我们在进行幼儿体育课程设计时必须遵循生物学基础,做到有利于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有利于幼儿生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2.社会学学基础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学校则是一种社会制度,学校存在于社会之中,无法脱离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通过它开设的课程来影响它所服务的社会,而社会则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学校,塑造着课程的面貌。课程是特定社会文化的折射,而课程的选择则受到社会的根本制约。因此,课程内容就其社会本质而言是社会对其未来成员加以控制的一种重要中介。我们在研究课程的内容设计时,就必须充分重视到社会对学校、课程的巨大影响力。务必做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作为研究情感、需要、个性、体验的科学,与具有知、情、意、行高度合一特性的体育活动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心理学要求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突出体育课程内容的心理教育功能。
4.专业知识基础
专业知识是课程设计的来源。离开了专业知识就没有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是体育课程产生的基本理论基础,决定着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根源。我们在探讨幼儿课程内容设计时就不能不关注专业知识的本质、结构以及最新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五、构成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因素
1.幼儿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体育课程内容创编是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借助于身体练习、常规体育器材设施和代用体育器材以及其它学科等资源来创造和组编体育课程内容。幼儿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游戏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简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此,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教育的规律,遵循科学化,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等原则,有针对性、发展性的构建幼儿体育活动课程的体系,其包括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价等环节。
2.幼儿教师教育体系级及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幼儿教师在幼儿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是课程教育资源中最积极、主观意识最强的一个主体。因此在幼儿体育课程设计中,不可忽视幼儿教师的素质和知识的培养。同时,对整个幼儿教育体系来说幼儿教师的培养、教育模式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普二字014号文.幼儿园教育纲要[N].
[2]邓树勋,王健.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童森森,唐迅,认伟.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4]喻志文,徐欣.江西省幼儿体质评价与课程设置的分析张智颖[J].辽宁体育科技,2010(6).
[5]王佳丽.单独开设幼儿体育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以南京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5).
篇10
关键词:焊接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9-02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学校创办历史最早的专业之一,是目前江西省内和航空院校唯一的本科焊接专业,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1998年与“铸造”、“锻压”专业合并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大类专业。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的需要,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又重新建立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继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之后国内第三个设置的“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焊接理论基础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金属材料在熔焊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能据此正确地分析及解决熔焊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金属焊接性的能力和正确制定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焊接专业课程做理论准备。因此,焊接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焊接专业课程的学习。
一、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焊接的实质及其发展概况、焊接热源的种类及特性;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规律及其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常用焊接材料的种类、作用和特点;焊接熔池凝固过程的特点及焊接缺陷的种类与控制;金属在焊接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特点及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变化;掌握焊接裂纹的种类、特征、危害、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涉及材料、机械、力学、化学、冶金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多且抽象,各知识点相互关联,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困难。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航空企业,非常希望了解航空产品先进焊接方法如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时焊接冶金原理、接头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等,而这些都无法从教材上获得。另外,在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下,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压缩,从最初的64学时到48学时,现在已缩减到4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略有增加而教学课时数大幅缩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是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上述情况,必须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二、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缓解目前课程的教学所面临的诸如课时不断被缩减、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相关领域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等矛盾,通过多媒体播放先进的焊接方法录像和动画、展现接头金相组织、典型接头缺陷形貌,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各种焊接方法、接头组织及缺陷有相应的感性认识,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选取航空典型产品进行实物教学,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衔接,通过实例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讲解课程部分章节,其他同学提问,这不仅能使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学生可在教的过程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等,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老师交流,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因此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2.“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的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强,能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研制与维修、生产和经营管理,熟悉国际焊接标准和焊接施工的卓越焊接工程师。本校于2011年开始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开始联合举办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已陆续举办了3届。在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授课时,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航空需求、凸显航空特色,对焊接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中“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部分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如增加激光焊及电子束焊等高能束焊接方法,在讲述“焊接材料”这一章节时补充焊接材料国际标准。通过与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网上互动,了解所在企业实际产品焊接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补充部分焊接问题,并启发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及时更新,将国内外焊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本系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密切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从事本专业的信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工程系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集团支持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多数为工程应用型项目,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和素材。通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三方面的结合,结合科研成果以最接近工程实际的方式指导、训练学生,使得课堂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密切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从事本专业的信心,达到培养工程化、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例如在讲述接头缺陷时,以某航空企业涡轮叶片钛合金焊接缺陷控制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零件采用传统熔焊方法接头易出现气孔、冷裂纹缺陷?为了提高零件焊接质量,可以选择哪些的焊接方法,采取哪些工艺措施?……并与我系老师解决裂纹缺陷的具体措施相比较。通过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把课程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为课程内的实验,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略显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除了开展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内的实验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实践培养途径,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和南昌航空大学的“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老师在研科研项目,学生焊接创新实践训练环节、毕业论文工作等实践活动和老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毕业论文、课程设计有充足的经费和条件保障,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质量。如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孕育剂Ti、Zr细化铝铜合金焊缝组织机理研究”,学生通过研究铝铜合金焊缝化学冶金原理及凝固过程,分析铝铜合金熔焊时接头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产生原因,提出控制缺陷的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通过实际研究项目的锻炼使得学生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等。经过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上,我校参赛焊接学子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三、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焊接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泉,杨宗辉,初雅杰.工程类专业“焊接冶金学”课程新教学法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65-66.
[2]宗琳.《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218.
[3]王永东,周月波,郑光海,等.《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方经贸,2012,(09):157-158.
[4]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摇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
- 下一篇:教育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