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科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学科的作用

篇1

【关键词】生物 直观教学 意义 培养素质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形象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应当贯穿在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同时,我们中学生物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搞清探究式教学的模式,结合形象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形象直观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他认为“按直观原则进行教学应当尽可能观察事物,如果不能直接观察实物,可以利用模型或图片代替。”可见形象直观教学对于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直观教学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获及较全面、正确而牢固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只从抽象概念和定义出发,更不能抽象地讲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及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各种概念和原理。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感知传统直观教学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

2.直观教学是使学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在生物学教学中正确地组织和运用最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

3.直观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的手段。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能很好地“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挤掉”分心的因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各种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就把教师的活动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把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构成学生活动的手段和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如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4.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有力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及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性知识。生物教学中,通过正确的直观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

5.直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手段之一。教师有意识以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为指导,组织有关的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同时,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下基础。结合教学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考察或调查,到植物园、动物园和有关的展览会参观学习,组织学生亲自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让他们亲自看到生物的千姿百态,了解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在生物科学上的成就,具体明确我国在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资源方面跟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在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共识,同时也要认清科技素质的培养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不仅是生物学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有效手段。

1.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起点,观察力强的人容易获得全面、准确的感性认识,是理性思维发明、创造的基础。生物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是最常用、最突出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直观教学以其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眼观、耳闻、鼻嗅、手摸,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观察什么、解决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训练学生进行有意知觉,在观察中思考,变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提高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

篇2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目标教学

一、微课在初中生物目标教学中的优势

目标教学就是以系统化、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为中心,以个别教学和学习小组教学相结合为基本形式,以“反馈——矫正”为关键,检测目标达成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贯穿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方法。融入了微课的生物课堂,学生在课外自学,在课内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这使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魅力,成为放飞学生个性的理想殿堂。微课用于初中生物教学,能很好地延伸课堂学习时间,打破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经过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笔者选取初中生物课堂中三个常见的类型课为例,详述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的作用。

二、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初中生物探究课目标教学中的应用——课例《种子植物》

目标教学模式中,确定目标最为关键。这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挖掘教材,领会其精神。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节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①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②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③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特征的不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不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明确目标之后,我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个户外活动、两个微课和一个现场课堂活动用以实施目标。课前我带领几个学生上清源山实地观察、采摘裸子植物,拍摄制作成两段活动视频,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课前将我制作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两段微课通过QQ群分享给学生,分别讲解两种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学生课前自学两段微课,填写《学习任务单》。课堂上先展示户外活动视频,由参加活动的同学介绍活动过程。这一新鲜的“真人秀”活动,很好地调动了课堂参与度,学生们兴致勃勃。接着,各学习小组的代表汇报课前学习微课之后填写的《任务单》,老师指导,学生修正补充课前填写的内容。通过这两个生动的活动,学生已基本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和不同,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高效达成了一部分知识目标。随后进行的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观察五种常见的种子植物,将其归类,并由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学习小组随时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再查看微课,将理论知识用于对比、鉴别实物,真实地观察比较两类种子植物的区别,达成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伴随着目标实施的过程,我在课堂中通过各小组《学习任务单》的两次汇报情况,可以现场检测学习小组的目标达成效果。课后我也一一批阅每一份《任务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目标教学中的应用——课例《花的结构》

依据《课程标准》,将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中的一节《花的结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目标:①识别并描述花的基本结构;②说出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③解释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能力目标:①掌握解剖花的方法,锻炼观察、动手能力;②提高识图、比较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两人小组合作中体会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宏观到微观角度感受生命世界的奇妙。本节实验课由三个实验组成,实验进程很紧促。为了保证学生充足的课堂动手时间,我利用微课让学生课前先为实验一做足准备。实验一内容为解剖康乃馨,观察内部结构并制作“花贴图”。课前我精心录制了《解剖康乃馨》微课用QQ群分享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家观看微课,按照微课的操作方法,自选一朵花练习解剖和制作“花贴图”。课堂上,学生参照课本的桃花结构模式图,探究比较,在两人合作解剖、制作的“花贴图”上标注康乃馨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再由个别学生上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解说。由于课前能反复观看微课,细致地学习解剖方法步骤,大部分二人小组都能较快完成“花贴图”。老师总结、指正,学生修正本小组的“花贴图”上面标注的名称。微课将学生学习解剖的过程,延伸到实验课堂以外,课堂内留出了更多时间给学生操作、交流和展示。这一环节使课堂高效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也给实验二、实验三留出足够的时间。实验二是解剖康乃馨雌蕊,观察胚珠。实验三是观察雄蕊,使用百合花粉制作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在实验一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实验二、实验三的个别汇报结果也令人满意,有效达成了其余的目标。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理论课目标教学中的应用——课例《血液循环系统》复习课

初中生物结业会考之前进行的总复习,每周只有两节生物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要求复习课每一堂都高效达成课堂目标。微课带来的时空便利性,刚好能满足这一教学需要。以难点《血液循环系统》复习课为例,课堂目标要求如下: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②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③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以及血液循环的意义。能力目标:提高自学、读图、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人体循环系统有关的名词多,结构复杂,过程抽象,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极易混淆概念,是初中生物总复习的大难点。基于此,我制作了《心脏》、《血管》和《循环途径》三个微课,并设计了相对应的导学问题和课堂练习题。围绕“血液是如何不断循环流动的”这一核心问题,下设一系列问题:①血液不断循环流动的动力是什么?②心脏是怎么工作的?③动脉和静脉有什么不同?④动脉血和静脉血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⑤为什么血液不会倒流?⑥人体的血液为什么要流动?学生课前先反复观看微课,在一个个问题串的引领下思考能够温故知新,回顾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课前一一找出问题的答案,复习课就上得得心应手,更多课堂时间用于与老师交流问题串的答案,并现场提出自己对题目的思路,在互动中修正提升自己对这些难点的理解及解题思路。这样,达成课堂目标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复习课过后,我会将课前和课上学生完成并修正的问题串答案及课堂完成的练习题一一批阅,检查目标达成的效果。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目标教学的核心是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围绕目标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生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微课以其生动、简短、精炼、便捷、重复性等特点,为教学活动开展的这一要求提供了实现途径。如学生课前学习微课,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延伸了课堂时间。再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再次观看微课辅助学习,或在家自己观看微课做小实验,这就延伸了课堂空间。此间,微课也起到类似教师“分身”的作用,成为学生身边随时随地携带的“老师”。因个体间的差异性,不少学生仅仅通过听课、做笔记,无法达到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微课的重复性也满足了这一需要,学生能反复学习,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到实处。初中生物学科存在课时少、任务重、实验多、实验难等问题,迫切需要新课改要求下的高效课堂模式。因此微课非常适合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是目前较为有效可行的高效课堂做法。

作者:何夏森 单位:泉州第三中学

篇3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185-01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更要通过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通过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入剖析等诸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结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我将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索贯彻素质教育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教学,培养科研能力

教材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中是通过几个经典实验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这一历时200多年的科学探索发现史,充分揭示了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时,我用精美的多媒体动画、简明的图表式板书及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而教学的重点是经典实验中科学家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介绍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我简要介绍了水绵的生理特征之后,先请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哪?学生们马上就联系先前所学的对照实验设计原则等知识,指出对照组和实验组设计的意图,但却忽略了“实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我继续引导学生结合水绵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思考,学生马上考虑到:水绵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叶绿体在细胞中又呈螺旋状分布,这样的叶绿体不仅受光面积大,也便于观察、分析和研究。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发现史中诸位科学家成功的实验探究过程,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再实验再观察,直到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把生命科学史引入生物学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感悟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科学方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体验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二、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同位素标记法,培养多学科的综合能力

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中,充分体现出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化学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例如,早在英格豪斯实验中就揭示了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光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后,到哪里去了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们。直到1845年,物理学上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被揭示之后,德国的科学家梅耶才帮助人们解开这个谜团,原来光能是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了。而核素的研究和发展也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手段――同位素标记法,例如,光合作用产生的O2究竟来自H2O还是CO2,以及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确定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深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也日益明显。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发散和迁移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光合作用教学中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实验。我在教学中发现:虽然教材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但是学生在真正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我通过安排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探讨原因,作出改进,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实验。如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滤纸条要减去两角,为什么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于是我就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学生很快发现这样是为了保证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以及色素能在层析液经过的时候能溶解并在滤纸上分离。还有很多小组在操作时用毛细吸管划滤液细线不是太粗就是不齐,要不就是把纸划破,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我就鼓励学生自主改进。而巧妙的是有学生想到用头发丝沾上滤液直接印在滤纸条上,这样的滤液细线非常的细、直、匀,而且色素带分离效果特别明显。通过实验,学生不仅直观地了解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利用光合作用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和STS教育

篇4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外活动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该重视中学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其理由如下:

一、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大多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研究来发现和论证的,因此,实验与研究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生物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它能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机会,在课外活动中经常开展生物知识竞赛,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农业林业经济植物的调查,写观察日记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管理、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开动脑筋去比较分析,综合和提出问题.在这些实践中使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只有初级阶段重视了实验教学,学生渐渐获得了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才能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集体精神,形成团结合作的观念意识

教材的课外科技活动这些栏目中的知识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总结并适当拓展延伸,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实,质疑,探索,合作等方面的科学精神.例如:在介绍《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这节课时,同学已经学过相关的知识,我主要利用必修第二册第56页研究性课题《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这个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调查本校高一、高二学生红绿色盲发病情况.

选择课题:红绿色盲是人类比较常见的遗传病,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其发病的基本规律及遗传方式.

调查对象:本校高一、高二学生.

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采用大屏幕投影“色盲检查图”.

研究设计:小组成员与班主任老师交涉,赢得他们的支持,以确定该班的调查时间;向校医咨询有关注意事项.

收集资料:统计检查结果(男性检查人数、男性红绿色盲人数、女性检查人数、女性红绿色盲人数,了解患者所在家庭色盲情况).

分析资料:计算出红绿色盲的总发病率,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女性红绿色盲发病率,男女红绿色盲的比例,并与全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的男女比例14∶1作比较.

结论:红绿色盲属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工作,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了解生物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上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三、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篇5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参与气氛。

1.平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培养。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使教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他们的“益友”,以平等亲切的姿态理解、关心、爱护、信任学生。

2.课堂上教师要微笑、要倾听。微笑表示态度亲切,是喜欢对方的具体体现。微笑常能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是师生关系的剂。倾听表示尊重、接纳、肯定、信任对方,是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3.在课堂上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是角色不同,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以满腔的热情、平等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论,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逐步明确问题,畅所欲言。信任多于批评,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要轻易地全盘否定。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不居高临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对于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某种知识,而且要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分析方法和思想方法,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学会带着问题看书,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这种方法和能力应用于分析同类和其他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自学能力加以培养,从而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自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关键要靠教师长期、细心指导和帮助,要靠教师主动地创造适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采取活泼多样的方式,借助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力,并对其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从多个方面探索问题的结果,在应用规律处理物理习题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用全面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舞台,让他们自由地思考、讨论、交流、争辩。要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使学生由消极地等待条件转化为主动地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

物理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发散思维因素,有目的、有步骤地提供身边的物理现象,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优化实验,引起学生注意。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物理规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显示出来才具有说服力,使学生信服,才能调动积极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产生现象的原因,所以实验的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种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示之以物,晓之以理”,特别是一些惊奇性的实验,演示结果常常出乎学生的“心理准备”,更能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爱护学生。民主评价

1.在教学中,要民主评价学生。①把握评价的恰当性,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值得肯定的,不足之处是必须纠正的;②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善于捕捉、分析、运用反馈信息,分别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使评价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③运用评价的多样性,综合运用鼓励的言语、眼神、微笑,提供机会,展示成绩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2.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①保守秘密,坚持考试成绩不公开、不排队,由物理教师个别通知学生;②注重分析,坚持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分析,尤其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公开表彰先进,个别指导后进。

六、设计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拓展性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不应当主要是机械、枯燥、繁难的书面作业,而应该多布置实践性强、开放性强的作业。物理课外作业不仅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要注意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

篇6

如下面一个例子:

五香茶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坚固。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们的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有位同学别出心裁,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更牢固。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这样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用的卷尺诞生了。同时,这位同学受软尺自作的启示,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把软尺拉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刻度,然后用透明胶粘贴,再扯下来,便做成了“软尺”,用“软尺”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案,而且还清楚地看到分度值变大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蚯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进行了探究:当给它加上1.5V的电压时,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奋力挣扎,从瓶内跳出瓶外。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蚯蚓被电为两截;有同学在测量“2.4V、0.5A”的小灯泡的功率,并研究其发光情况时,不满足于给灯泡加上2.4V的电压,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小灯泡做破坏性实验,不断加大灯泡两端的电压,直至电压高达9V、灯泡灯丝烧断,才停止探究;有同学在学习蒸发的知识时,不厌其烦地座在桌旁观察相同的两滴水(其中一滴水滩开),进行聚精会神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蒸发的因素……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行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篇7

关键词:多媒体;生物;课堂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通过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出具体、生动、独特的表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见其物、闻其声,毫无阻碍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性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生物课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可使传统的、低效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跃、高效。

在多媒体教学中,“人—图象—标本—机”交互式的多媒体软件将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图形、动画、表格、音响、语言、文字等形式交互向学生演示、讲述、分析、概括和总结。因此,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使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兴趣盎然,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同时,可诱导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研讨动机,启迪思维。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实验课中,先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池塘生态系统的几种成分(图一):阳光在闪烁,水在流动,虾能吃浮游植物(局部放大),小鱼能吃虾,大鱼能吃小鱼;池塘内被伤害死亡的生物体落入水底逐渐腐烂(放大部分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等。学生看过画面后,很快总结出池塘内生态系统的几种成分,教师再引导学生推理想象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由此可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果在生物课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生物课教学重难点

生物学教学中一些微观世界的复杂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掌握,而借助多媒体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从而对生物现象、生理过程的本质能一目了然。例如在讲述《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时,笔者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重点,从计算机动画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提出如下问题:

(1)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染色体是如何减半的?假若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能减半吗?这两个问题能使学生认识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方式对于染色体是否减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掌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动态分裂过程和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的动态分裂过程。(如图二)

(2)同源染色体如何才能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教师可通过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把减数分裂中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的东西,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联会与四分体,以动画方式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见图三)

(3)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才能使其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提出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从高起点认识到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卵细胞和形成过程有何不同?教师用和卵子形成过程的对比动画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归纳和总结,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从染色体组成看,产生的动态图中有几种类型的?能否产生另外两种?教师用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两侧的排列方式及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情况,学生能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理解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种类。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难点,解决好了将为学习遗传规律打下扎实的基础。

(6)受精卵中染色体来源如何?数目如何?这对生物后代遗传上有何意义?用录像演示受精作用的过程,学生可以理解生物个体发育时要进行有丝分裂,性成熟时要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这也为本章第二节生物的发育埋下了伏笔。

本节课中,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合、四分体出现、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以及子细胞的最后产生等染色体变化过程都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内容十分抽象,且肉眼难以观察,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三维动画技术,通过镜头由近至远和由远至近的推拉变换,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图像为具体的图像,逼真地模拟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该节课的难点,达到了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并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自我探索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生物学教学过程有更强的教育性、直观性和活泼性。

三、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表、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给予反馈,计算机能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正确的信号予以强化。例:学生答对时,出现卡通笑脸或发出掌声;学生答错时,给出相应信号,如“再试一次”,并出示提示键,最后计算机还会统计总分。这样,学生充分介入到多媒体电脑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深入思考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有利于成功感的激发。

图表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省去大量板书的时间,知识体系也能展现得更系统、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如在讲《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形成》一节时,笔者采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函数图”(如图四)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直观地显现出来,不仅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还大大增加了信息量,使学生在学到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时,不仅知道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还联想到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从而达到把书读“薄”,把知识学“活”的目的。同时,利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期比较图表”(见图五),使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变得一清二楚,学生理解了细胞分裂的要点和本质,通过找出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内在联系或相同点,就能对概念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记忆得更加牢固、清晰,并且培养了联想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图四 图五

篇8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新课程 光合作用

科学史的创始人乔治・萨顿认为,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 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 从而全面地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高中生物课程不再只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更多地引入生物发展史上的经典事例,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生命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这样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养成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文仅就如何应用光合作用的科学史进行生物教学展开了讨论。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组分的观点。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000年,这也是人们对光合作用最早的认识。

1648年,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树实验证明树木的重量增加来自雨水而非土壤,世界各地生物课本都会提到这一段记载。他所做的柳树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的参与,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向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人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问题更加具体化。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并进一步证实光照是这一实验成功的秘诀,即光照是植物放氧的先决条件。

随着化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到了1782年,日内瓦教师塞尼比尔发现在煮沸过的水中放入绿叶时,即使光照充足也不能收集到氧气;只有在水中通入CO2后,才能看到气泡的出现。因此,他认为,植物在光照下如果产生O2就必须有CO2的存在,O2是来自CO2的;指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产物,而且CO2也是产物氧气的来源。

1804年,法国科学家德・索叙尔通过定量分析植物所吸收的CO2、释放的O2及植物体的增加量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用CO2与H2O在植物体内合成了有机物质,并产生了与CO2大致相等体积的O2。他提出,CO2和H2O是植物体有机物质的来源,即两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天竺葵做实验材料得出结论:天竺葵的叶子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为淀粉。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型细菌进行实验说明: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937年,英国科学家希尔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到具有适当氢受体的水溶液中,光照后放出氧气,此反应称为希尔反应。氢受体有2,6―二氯酚靛酚、苯醌、NADP+和NAD+等,说明氧气是在水的光解过程中产生的,为人们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见解。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进入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标记,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至此,根据科学的发展进程可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即:

篇9

【关键词】 生物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应用

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CAI课件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现成的多媒体课件并不完全适合教师的要求,尤其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需要,而且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自制课件能体现自己上课的意图,能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做出来的课件更适合自己使用。因此,自己制作CAI课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制作生物课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①素材收集。要制作CAI课件必须做好各种素材的收集。如图片、音像、动画、音乐等素材。收集的途径有:平时注意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到音像店去购买、或者在因特网上收集。

②脚本设计。设计脚本就是把将选定的教学内容编写成思路清晰、内容精炼、重点难点突出、易于计算机表达的脚本。就象一个编剧一样,教师要根据开发环境把课的内容一步一步地写出来,例如图形、文字布局,闪烁、滚动、旋转、切换等技巧的运用等,都要预先设计好。

③课件的制作。写好脚本以后,在开发平台上把脚本所写的内容实现。CAI课件制作完成后,最好能把它打包成能独立运行的程序,那样就能方便其他教师的使用了。

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选择材料要准确

在制作课件之前,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课件的使用对象状况,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该课件时要达到什么效果,也就是说,使用课件要有必要性,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所以选择合适的课题材料相当重要,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当中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就非常适合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挂图,老师讲解,总是不能给人直观的一个印象,总是比较主观的,抽象的,虽然有时老师讲的栩栩如生,可是不一定收到太理想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FLASH5・O来制作动画,让这一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图片动态化,给学生多重刺激,强化记忆。

2 整体布局要合理

制作课件的过程当中,展示教学内容时,布局要合理,整体画面要协调,画面分布要平均,不要让人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整个过程可分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这么几大块,每个小板快做成小电影(MOVIE),每个板块相互独立。在制作每个小板块时也要注意画面的统一性,在画面当中,我们可以让噬菌体和细菌出现在靠左侧,而在右侧则写一些文字来说明该过程的主要内容,并且每一过程我们都能够用两个字来表示,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用显眼的颜色,如红色,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过程有较深的印象。每一板块制作好了以后,要将各个板块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在各个电影上设置一些按钮,使得教师在操作时更加方便,即可单独观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其中一步,也可以连续看整个过程。

3 内容安排要有趣

课件的使用关键是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主观的内容客观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使用课件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当中得到的一些感想和启发说出来,与老师一起讨论,在上完课后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对了,则出现掌声鼓励,若回答错了,则再提醒他是否再考虑一下,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同时又可以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随堂测验,并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4 课件使用要恰当

课件做好之后,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的时机问题,我们不能一上来就把课件的内容全放给学生看,然后再讲课,也不能够讲完课后再展示课件,这样纯粹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是不行的。我们应当寻找一个课件使用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使得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课件四位一体,有机结合,从而发挥课件的最佳效果。

5 资料积累要及时

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好的CAI课件,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功夫,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时要多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并做好分类工作,每当要用到时就可以随手拈来,缩短制作课件的时间。

6 课件资源要共享

每个教师所做的课件可能不尽相同,但一本书、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毕竟有限,难免存在着重复工作的问题。做一个课件所花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动辙要几十个小时,如果做出的课件用一次就放在一边,是资源的浪费。我觉得应该提倡资源共享的思想,开放源程序,让其他人可以从中学习,从中改进,实现资源的共享。

篇10

关键词: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基层社区卫生服务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卫者,在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使人人都能够享有医疗卫生保健这一目的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1]。随着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不断更替,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引用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成为了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为使各个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能够对全科医生进行充分利用,本文特意选取了我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4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具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县多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卫生服务机构中的64名全科医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选取标准:本文所选取的64名全科医生均经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持有全科医生注册资格证。

1.2方法 对所选取的县级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64名全科医生采取自制的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均有全科医生本人进行填写[3]。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生基本情况;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生当前工作内容及现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生工作时间及范围;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生在进行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所选取的64名全科医生的提问则由相关经过培训的报告调查员进行回答和指导。本次调查共发放64份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4份,整个调查过程中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设计的主要查考依据为《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在本次调查之前,对相关的调查人员进行了集中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培训,调查人员均能够对本次的调查内容及要求进行准确掌握[4]。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调查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的工作内容分成了三个种类,为基础医疗服务、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及其他工作。通过对64名全科医生在过去1w时间内的三项工作内容所占的工作时间比例进行调查得知,在64名全科医生当中,有34人认为其在过去一周的工作中的基础医疗服务占了总工作时间的55%以上、有9人认为其在过去一周的工作中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占了总工作时间的52%以上,除了这两项工作之外,64名全科医生均认为其他工作内容在过去1w的工作里占了工作时间的50%以下。

在被调查的64名全科医生一天的工作当中,其最常进行的工作项目按多少次数比例依次分为急诊救治服务6人(9.3%)、出诊服务15人(23.4%)、转诊治疗服务18人(28.1%)以及常见病治疗服务25人(39.1)等。在64名社区全科医生过去的一周中,其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比例次数依次为大型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护理、非传染性慢性病管理以及社区健康人群信息管理。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64名社区全科医生中,有46人觉得其工作时间分配不够人性化,影响了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效率;52人觉得当前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分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了其在进行工作过程中的诊疗效果;49人觉得其工作范围不够明确,影响了其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

3 讨论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在基层社区进行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能够得到保障的根本条件。根据相关的国内外全科医疗发展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的常见疾病以及多发疾病的主要寻诊对象便是社区的全科医生,其在国家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

在我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便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以及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全科医生便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的实施者,但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机构中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使得全科医生不得不在为居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肩负着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这样的现象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全科医生无法在其工作时间内专注于对社区居民的基础医疗需求进行服务和管理,其临床操作技术也很难得到提高。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有46人(71.9%)觉得其工作时间分配不够人性化,影响了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效率;52人(81.2%)觉得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分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了其在进行工作过程中的诊疗效果;49人(76.7%)觉得其工作范围不够明确,影响了其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得知,当前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时间进行重新的分配和制定,并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团队中的人员构成进行合理安排,将不同的工作按内容形式均摊给团队中不同的人员,这样的做法可以使社区内的全科医生能够全职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诊治服务。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在为基层社区进行卫生服务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故基层社区的卫生服务团队应对全科医生的职责和分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制定明确的全科医生从业范围,以期为今后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方炳,梁万年,崔树起.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核心作用[J].卫生软科学,2010,1(22):29-34.

[2]牛志敏,李淼晶,王国军.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05):38-39.

[3]曲毅,钟丽铃,须捷平.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生临床技能操作应用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0,09(21):241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