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篇1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策略

语言智能是一种基础的智能,是指人具有对所学的语言进行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以及能够灵活运用文法、语义学等能力,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4]34。将语言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发音以及理解语义的能力,将这一智能更好的应用在学习中。语言智能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的人语言智能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快,这与其平时的阅读以及写作练习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平时生活中,还可以灵活的应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对语言进行思考。

1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目前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采用了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直接导致了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更是如此。很多中学生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也表达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以外,还可能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无法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排除一些学生认为学英语无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错误心理。

1.2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并要求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解语法,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语言自主运用能力的培养,且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一门语言,只有将英语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合这一学习需求。

1.3 缺乏新颖的教学理论指导

现如今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都是接受的传统教育,这使得传统教学理论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并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理念。正是由于教学理念过于传统落后,使得教学方法很难得到创新,教学效率也相对难以提高。甚至有些教师没有很好的敬业精神,把教学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不把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作为己任,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也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1.4 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中学英语也同样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并计入学生的总学分中[3]67。目前中学英语采用的评价手段依然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即只评价学生的笔试和听力,而不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重视笔试,而忽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的是对学生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培养,而并没有意识到其他六项智能培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有所体现。即中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多元智能理论的了解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偏于传统,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得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与学是存在缺陷的,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3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需要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教师应以学生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最佳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审视,确定能够进行智能切入教学的内容。并且为了提高多元智能教学的效果,教师应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方式作为智能切入方式,这也是最有效的切入点。应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时,应先明确学生的多元智能光谱,从而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此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学英语的多元智能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以便于更好的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智能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例如书籍、海报、杂志、电脑、网络等等。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如日记、计算机文字处理、教具、纸笔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多感官进行学习。只有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多元智能教学效果。

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减少理论教学,通过练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语言智能培养环境,可以设计英文故事编写、英文朗读、演讲等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在平时课余生活中更多的涉猎英文资源,阅读英文美文,从而提高其英语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训练其语言智能。

学习英语时,不光的读、写,还要重视听力的练习,学生有一定单词基础后,需要在听力练习中辨识单词,这对其口语能力提升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听力训练后,学生还要做好笔记,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还要多鼓励学生用英文复述故事,或者进行情景模拟,应所学的英文知识进行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些资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阅读课外材料时,学生的兴趣比较高,而且可以涉猎更多的知识,扩大词汇量,有利于知识积累。在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使学生更好的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不但可以提高其单词记忆能力,还能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而科学的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在教学中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当然,目前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还比较少,无法直接借鉴或引用成功的教学案例,因此这就需要中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研究创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从而为提升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增强新时期中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敏著.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校德育及管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1.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关系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就初中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智能。

1.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系

针对地理学科“借助中国地图辨别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对于地理教材上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相关文字说明以及课后的活动题,学生应该把位置图的学习作为重点,总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

2.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点,运用多元教学理论,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有意识地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和关心学生,寻找学生的优势,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地理学科特点为基础,拟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智力组合特点,寻求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2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到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性,但其认知过程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结构是不同的,将教学设计多样化,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动态化、多样化地展现地理信息,营造地理学习的氛围,记录并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学习并理解地理知识的不同途径。例如,教师在坚守麦哲伦航海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世界地图了解程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地球仪,动态展示麦哲伦航海时的航线,或者是组织小组竞赛,询问航海的起点和终点,从而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对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的重要性。

2.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兴趣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制作我国各行政区的模板,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比赛;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组织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的特征、自然环境、地方特色,将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安排学生组成小组介绍我国的各省的地理常识。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58-01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中所说的那样简单,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除此之外,还存在其它多种的智能,诸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以及人际智能(理解他人的)等。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有效指导语文阅读教学

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推行多元智能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学生不仅获得了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就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都不会完全相同,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理念。

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从广义讲,课标所赋予“知识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能力目标”;完成考试要求的目标之外,还要求达到社会赋予的“实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出了要求。总之,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择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

总之,围绕中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

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我们要坚持科学观点,在语文阅读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上提问很少,因为学生从小就接受了一种顺从教育,师长的话,不容置疑,这在幼儿教育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三R系统特效学习法”创始人朱松春教授认为:“教学系统中主要是三个主要环节,即一是教育部门包括学校和教师一方;二是家庭和家长一方;三是学生一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强调在家里是家长做主,在学校是教师做主,学生没有自。‘三R系统特效学习法’别明确学生是主体这个概念。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是明确的。所以,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以学习者本人――学生为主体。”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因为根据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才能在适当保留传统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和开展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工作。

此外,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学习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随机而用,因此,自主学习中拥有多元学习方法确实对提高学习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5、阅读测评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学生未来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英语 实践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智能的结构》中正式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教育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组成。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学习打开了学习方式多样性、教学方式多样性、训练方式多样性、发展方式多样性以及评价方式多样性的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

一、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认可,教学计划从制度上保证英语实践教学的开展。教学思想已经从传统的以“理论”为核心转向以“实践”为核心,并形成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仍然存在问题。

1.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基本沿用的仍然是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缺乏实践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不足;缺乏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无法进行行业和职业所需要的相关技能的综合实践,导致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2.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保障不完善。受“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和英语教师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场所缺乏,实训设施不到位或利用率低下,经费投入不足;英语实践教学的管理始终没有纳入正轨,规章制度不健全,制约实践教学的发展。

3.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评价不严格。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主体仅限于学生和教师同行,没有第三方机构(如企业)的参与,不能突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职业性;目前主要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方法多采纳能直接量化的定量评价,忽视情感、态度等智力因素的定性评价。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学习方式多样性和训练方式多样性提供了理论基础。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现状,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学习方式。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所有阶段,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三课堂”中,以“三课堂”联动的方式实现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课内实践的“第一课堂”是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主要课堂,注重培养英语基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进行日常交际包括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路;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业务交际如安排日程与活动和面试等方面的培训,阅读与翻译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完成日常题材短文的写作。

“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社团,如“英语角”、“疯狂英语”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高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B级考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如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大赛、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英语语言测评大赛等。

“第三课堂”即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性的英语技能拓展项目,鼓励学生担任英语培训机构的助教,鼓励学生以网络为基础,与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客人进行日常和一般涉外业务的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方式多样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强调语言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其它方面,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单纯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观察和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只会死记硬背考试的知识点,无法实现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没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认识自我观察的培养,更不用说培养积极正确的人际关系了。

多元智能理论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构建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智能途径和个性化高效学习方案,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具有相对擅长的智能。通过发掘学生八项智能中的优势,激发全脑智能效应,从而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机械教条、单一僵化、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片面依靠语言分析及模仿和死记硬背,不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潜能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因而无法因材施教,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难免大面积掉队。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发现和运用自己八项智能中的强项或强项组合在运用英语的过程来掌握英语,确保学习的最佳兴奋点和最优学习效果。

四、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学生英语成绩考查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成绩考查过分强调英语语言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注重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评价内容不应局限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查上,应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和情景化。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内容实现了“三课堂”联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评价的内容也应以“三课堂”作为评价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参与各项课外英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各个课堂的表现,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

传统的高职英语学习测试过于注重学生的纸笔测试成绩,试题形式以标注化试题为主,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发展和成长的评价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成长,关注学生的动态和持续的发展,对学生日常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传统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评价主体方面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尤其忽略了自我评价的价值。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评价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采用“学生参与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共同评价方式。“学生参与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本人接受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五、结语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是高职英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元智能理论鼓励高职英语形成系统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利用多种方式丰富英语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与其他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探究合作学习和合作评价,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教师根据学习情景,创设丰富的语言文化情境,探究丰富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合作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认识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4.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3]温希东.成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季舒鸿.高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文化教学;英语教学

本文拟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一个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高中英语文化角落教学的构想,突出文化角落教学的多元性与实践性,呼吁教师设法调动学习者的各种学习潜能与机制,实现多渠道的为学生提供英语文化学习的机会的目标。

一、文化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关文化的定义也种类繁多,有文化即文明、文化即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文化即社群互动场所、文化即人们之间的动态建构等不同观点。《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其内容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在语言教学中,单纯重视语言教学是不够的,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与分析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对文化教育认识不足,以及在“应试教育”冲击下,教师重视升学率,忽视文化教学的问题,从而造成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点,轻交际能力;重文字,轻文化的现象,阻碍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

尽管文化角落在每个模块当中是以篇章阅读的形式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形式应该拘泥于阅读的教学。纵观文化对英语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文化角落的教学不仅不只是阅读,而且应该是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为数不多的,值得加以正确利用的,并且能够刺激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学习文化和语言的良好机会。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认为人的真实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他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1.语言智能;2.逻辑智能;3.空间智能;4.肢体运作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探索智能(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

语言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

逻辑数学智能强调主要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

空间智能强调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肢体运作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的能力。

音乐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

内省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自然探索智能指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

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文化角落教学

第一,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文化角落教学是高中生发展的需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记忆。高中生的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而多元智能理论正是追求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与比较,对比记忆不仅符合高中生的记忆特点而且能够促使学生真正领会知识。另一方面,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加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强烈。但目前课堂教学无法提供一个理想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这一切都使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这一特殊的阶段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教育者需要认识到学生智能的多元,了解他们的兴趣,分析他们的特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寻求到教学内容设计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平衡点。

第二,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文化角落教学也是高中英语新课标的需要。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目标是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八种不同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要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另外,多元智能理论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合适的组织结构,更灵活的评价方式,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帮助他们学习外国文化,比如利用身体/运动智能学习风俗习惯,用视觉智能学习历史地理,用人际智能学习价值观学生就能够对文化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更了解跨文化交际。

第三,课程资源需要多元智能理论。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积极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录像、电影、有形的教学工具、多媒体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视觉艺术、音乐、体育等每种资源都同等重要,都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

总结: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多元发展的机会,多角度,分层次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多元智能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将极大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使学生的有效学习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2] Gardner,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3](美)查普曼.(2004).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郅庭瑾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多元智能;课堂教学

1.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学观

多元智能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包涵的智能主要有:

1.1 言语/语言智能。主要指能否对化学概念、原理、符号、化学术语、实验仪器名称等进行正确而简捷的表述。

1.2 逻辑/数理智能。表现方式就是计算和逻辑推理,其核心是学生思维能力。

1.3 视觉/空间智能。主要指学生在认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有机分子结构等化学物质结构以及在化学实验中对仪器的组装、试剂的鉴别、混合物的分离、除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4 音乐/节奏智能。化学学科中音乐/节奏智能的核心是指对声音的敏感力。

1.5 身体/运动智能。在化学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模仿能力。比如学生课堂上记笔记的过程首先就是一个模仿过程,其次才是思维过程。

1.6 人际交往智能。所谓人际交往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一智能的核心在于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能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1.7 自我反省智能(元认知能力)。自我反省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其核心是留心、反思与重建。化学学科中的自我反省智能表现为:了解自己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学习化学的状态,以及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化学的潜能。

1.8 自然观察智能。化学学科中的自然观察智能不仅指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还包括对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对抽象的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空间构型的观察与理解。

每个人都是这八种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都同时拥有智能的强项和弱项。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看,化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如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我们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智能特征相适应,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2.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学生是给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序”与“静”。教师有条不紊地传授知识和组织安静的课堂教学秩序;学生是按教师预定的方案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的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最后导致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严重缺失,学习方式单一,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下。

3.构建多元智能理论下课堂教学策略的两种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方式,摈弃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创设适合不同类型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应每位学生,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设计好我们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实施有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时,有以下两种模式:

3.1 “通过智能而教”,即以智能为手段设计课堂教学。就是设计能够体现或者发挥不同智能强项的活动,给不同的学生充分的机会去发挥、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智能进行学习,改变过去学生整齐划一的静听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有机会、有可能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发挥出自身的智能强项,以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从而达到对学习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达到自身智能以及其他方面更好的发展和成长的目的。

3.2 “为了多元智能而教”,即以智能为目的设计课堂教学。其设计的思路和组织安排则不同,首先确定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某一项或几项智能,然后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活动明确地指向某一项或某几项智能的训练和培养,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构思能够培养不同智能类型的活动方式,教学评价也关注的是学生的不同智能是否得到了发展。

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以上两种方式常常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不能作出泾渭分明的划界。但就我们传统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弊端,以及目前迫切需要改革的那些方面来说,“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更适合我们的需要,因此借鉴多元智能教学时应该以“手段”优先,兼顾“目的”的原则。

4.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从智能结构看,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智能的发展。经过探索,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智能得到发展。

4.1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的教学策略——实验探究法(引导发现)、指导阅读法、讨论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的特点:

4.1.1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显得知识点分散,记忆量大。应及时对知识进行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之联线结网。

4.1.2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如果离开实验、模型或其他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学生是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的。他们只能是死记硬背,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容易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现象”,导致知识杂乱、混淆。

4.1.3 元素化合物知识必须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主题。 因为只有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他们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最终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

4.1.4 实验探究法。化学实验在全面开发学生潜能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几乎体现着多元智能的所有方面。我认为将教材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或设计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动手实验,并可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新的实验课题,继续探索,直至得出科学的答案或解释,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各种潜在智能。

例如,在学习乙酸的酸性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提出两个问题:1.乙酸具有酸性,如何利用下列药品证明乙酸具有酸性?2.用实验证明乙酸、碳酸、亚硫酸的酸性强弱顺序?

(乙酸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Na2CO3溶液、试管、滴管、烧杯、表面皿、玻璃棒、试管、Na2SO3溶液)。

这种设疑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是先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得出不同的方法。再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组与组之间讨论,得出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法:1.用pH试纸测乙酸的酸碱性,如果溶液变红,说明乙酸显酸性。2.把石蕊试液滴入乙酸溶液中,如果溶液变红,也说明乙酸显酸性。3.把乙酸滴入Na2CO3溶液中,观察现象,判断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4.把乙酸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观察现象判断乙酸和亚硫酸的酸性强弱。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大胆设想,相互讨论,得出实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

第三步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为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而弱于亚硫酸,说明了乙酸是一种弱酸。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培养、开发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实验探究法基本程序:①创设情景,引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讨论科学实验方案;④验证假设(实验探究);⑤探讨规律,作出结论。

4.2 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知识课的教学策略——对比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

根据学习心理理论,概念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指学生从大量同类事物中,通过辨别、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属性。由于概念是通过大量处于下位的具体例证概括抽象形成的,因此这是一种上位学习。“概念同化”指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图式来学习新的概念,这是一种下位学习。它要求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概念的上位结构,并且上位结构越巩固清晰,新的下位概念就越容易被同化。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是概念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学习所要求的学习条件和心理过程不同。概念形成要求有足够的正、反例证,通过辨别、发现和抽象得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同化则要求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材料的有关概念,学生要在辨别新概念与原有上位概念的异同中产生新概念,并将新概念存入更新了的概念网络。

因此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知识课的设计要符合:(1)概念(理论)教学要提供尽可能充足的化学事实(实验、标本、模型或数据图表等) ,帮助学生建立概念。(2)重视概念建立过程的教学。要注意运用准确、简明和逻辑性强的语言,抽象化学事实与化学现象的本质属性,分析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3)要通过正反例证的分析以及对概念的内涵、外延、条件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4)要在初步建立概念的基础上,及时通过概念的运用,巩固概念。 并在后续学习中发展概念。

4.3 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知识课的教学策略——范例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感性到理性)

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的教学都是以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为基础的,属于课程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范畴,具有明显的技能教学特征。最宜采用范例讲授的教学方式,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的教学若离开了具体的实例,只是由教师将枯燥的方法、规范和步骤进行罗列,则不管教师表达如何清晰,学生也是不得要领的。开展范例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举例必须符合教学目标及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举例必须精练、典型;第三,所举实例的呈现顺序要经过合理的安排,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尽量使呈现序与学生认知序产生“共振”。

化学计算与化学用语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过程和方法”,通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目前较为普遍的通病是在分析例题时重步骤、规范而轻原理、过程,对于在背后支撑这些具体步骤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例如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的概念等等,往往只在讲步骤前作为原则提一提,讲解例题时并没有认真分析,概念和原理成了游离于教学主体内容以外的东西。事实上,它们应该成为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教学的主线。虽然这两部分知识的学习都有明显的技能学习的特征,但这种技能是一种以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为特征的心智技能,不能把它等同于以动作模仿为特征的技能。

5.结束语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多少,有没有从教师这里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种化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使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4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3] 梅汝丽,《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2003年8月。

[4] 郅庭瑾,《多元智能教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5] 夏靖龙,多元智力理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上海教育, 2002

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问卷调查法政治教学高三复习模式基础年级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和研究背景

多元智力理论是心理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来的。加德纳“智力选择依据系统”,提出人类智力至少应包括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七种智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很快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德纳及其合作者们在课程体系、教育评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

当今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加快了人们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推动了教育改革。在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都进入一个新的探索阶段,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就是“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综上所述,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思考,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进以及如何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目前国内对多元智能理论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面缺乏系统和深入,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索。

(二)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制度有较大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使其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针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学班额很大的教育现状,要真正实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并不容易;加之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是素质教育,此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国成功的应用,给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很多有益的启示。我国多个国家级重点课题立项对多元智能进行研究,对如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其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国内总体情况看,尚处于理论介绍、经验借鉴阶段,研究规模较小,特别在与我国教学实践相结合方面还缺乏系统和深入。另外,多元智能理论大部分的研究和实验比较集中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方面,在中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方面的实践性研究还较少。

如何根据高中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挑战。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在政治课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政治知识等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实现创新教育。国内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实验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往学者的研究实验对象多是幼儿、初中生、高中理科生以及大学生被试,实验的科目多为艺术科目、语言类科目以及理科范畴。如方娜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在幼儿音乐领域教学中;崔红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周宏燕将多元智力理論应用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左芬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证研究;劳媚媚、杨初平、翁嘉文等人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大学物理实验学习评价中,而有关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实验报告、论文大部分上停留在理论论述阶段。如王朝方谈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少数学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吴苏娟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甄家敏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这些探索推进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实践,但是上述学者的研究不是在了解学生智能差异的基础上来实施多元智能理论,这样可能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另外,上述两位学者的学生对象是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学生,而中国南部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推广不够,中国的南方教育以广州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本课题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广州思想政治实际工作教学中,不仅对我校的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能体现本校的特色和创新,也能为教育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更能推动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全面推广,方法上也更加科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使用《多元智能自测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分布情况。

(二)行动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三、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在学校不同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发放《多元智能自测表》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发放180份,回收170份,去掉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共161份。

2.调查工具

使用《多元智能自测表》进行抽样调查。本量表从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八个方面进行设置。该量表每个智能类型方面由8道小题组成,分为很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三项,分别计分为2分、1分和0分。每项智能若在13-16分之间,说明这项智能发展得很好;每项智能若在9-12分之间,说明这项智能发展得较好;每项智能若低于9分,则说明在这方面要努力。

3.施测方法

问卷的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教师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上课时间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1.6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分析

1.学生各智能类型总体得分情况(见表1)

由学生在各智能类型上得分的平均数可以看出,就总体状况而言,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分均大于9分,说明学生总体智能情况发展较好。其中,就各项智能类型相比较而言,学生总体内省智能最强,接近很好;其次是身体一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和视觉一空间智能;而学生最弱的智能则为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

2.学生各智能类型不同发展程度的统计情况

各智力类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总体发展最好,其中发展程度很好、较好的人数比例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8.4%和44.1%,只有7.5%的同学还需努力提升此项智能;其次是身体一运动智能,发展程度很好、较好的人数比例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6.6%和49.7%。此外,人际关系智能总体也发展良好,大部分同学处在较好的发展程度,占总数54.7%;就总体而言,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都同样有待提升,但二者又存在不同的分布特征。大部分同学的语言智能发展较好,占总数的55.9%,而发展很好的同学只占总数的14.9%;而数理逻辑智能则呈现两极化倾向,发展很好的同学占总数的22.4%,发展需努力的同学则占总数的42.4%。

四、结果讨论

就总体而言,学生各类型智能都发展较好。但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相比较而言,存在不平衡现象。其中,学生发展最好的智能类型是内省智能,或者说是自我认知智能,接近“很好”的发展程度。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智能发展较好,有研究者认为自我认知智能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相关。也有研究者发现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身体锻炼行为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和思维发展特点,将利用学生内省智能的优势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跟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密切相关的问题。

除了内省智能,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和视觉一空间智能总体发展也较好。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多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切入。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在各类型智能中总体发展较弱。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避免单一的“讲”的形式或“做题”的形式,增强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则提醒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多创设一些情景和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五、应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学生的总体智能发展特点,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几种能够发挥学生智能优势的教学模式。

(一)高三教师在备考中侧重发挥学生自主性的高三复习模式

学生进入高三后,由于已经对整个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了初步的把握,因此,侧重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复习模式,不仅更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也能整体发挥学生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优势。同时,在復习过程中还可结合制作图表、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多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自主研读课本,夯实知识基础。自主研读课本就是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表,让学生对课本进行自主阅读复习。

2.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深化知识理解。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只要学生认为自己做出的结构最有利于自己理清思路,掌握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人风格的知识结构图。

3.自主评讲试卷,反思知识误区。在评讲卷时,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互相合作的方式,提高评卷效果。

(二)基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情景创设探究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多元智能的总体发展特点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基础年级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究为途径,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利用视频、音频、课堂剧等丰富形式,为学生创设联系实际、富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2.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设问,不断设计出富有价值、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和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发言,根据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探究情况。

4.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引申拓展、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新的更多的问题,需要留在课下让学生反复思考争论。

六、研究不足和展望

虽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纵观整个研究,仍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努力和探索。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的多元智能并不是互相割裂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某一种学习形式往往同时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智能,只不过是某一种智能起主导优势而已。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多元智能理论发挥它的最佳效用。

篇8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信息技术;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进行教学设置,从而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智能。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他们通常采取“填鸭式”或者“放养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的收效甚微。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学习。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由于每位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会存在差异。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对那些在课堂上反应活跃的学生加以关注,使得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存在于许多科目的教学环境中,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确保有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信息与信息技术”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信息的应用情况,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信息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可能在开始上课之前就接触过电脑知识,或者本身有着很好的领悟能力,使得他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驾轻就熟,学习效率较高。而有些学生可能初次接触信息技术知识,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也不太了解,使得他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较为吃力。教师应该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词游戏等方式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如果学生仍旧存在疑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疏通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往往较为单一,他们大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他们学习的唯一标准,很显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下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因素对学生加以综合考量,从而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1课“漂亮的电子邮件”的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漂亮的电子邮件”这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发送电子邮件,并且学会利用信纸对邮件进行美化处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然后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这样的多元评价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不断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三、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他们在课堂上通常只顾着对课本内容进行讲授,而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该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入学生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4课“欣赏音乐”的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因为这部分教学内容和音乐相关,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课程安排。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播放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应该提问学生:“你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首歌吗?为什么?你还喜欢什么样的歌曲?”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心态,鼓起勇气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下载mp3格式的音乐文件,从而掌握这部分信息技术知识。

篇9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中专英语 课堂教学 操作模式

一、引言

当今中等专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大多还是沿袭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仍然实施的是无特殊目的教育(English for no Specific-Purpose)。中专学校因所设专业种类较多,与其相适应的专业英语也分类较细,如幼师英语、餐旅接待英语、导游英语、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如何能让这些英语真正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热情,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那就必须对课堂英语的教学组织模式进行研究转变。笔者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中专学生的英语教学必须摒弃传统,适应学生英语薄弱的自身条件,摆脱周边教学环境的束缚,采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来发展学生的内省智能,通过教学组织及技能训练的多样化、教学外在形式的现代化等方面进行调整和突破,来增加英语知识学习的多方来源,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这也是上好英语课的关键。另外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外语课堂上,不仅仅接受具体语言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本身,了解和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而且能开阔人生视野,拓展心智空间,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才干,从而陶冶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如何使语言学习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又能为职业需求服务,把英语学习真正落脚点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从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为当前中专英语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所著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他认为,智力是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更具体是指孩子们会用不同的智能来学习或表现。正常人都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视觉智能(spatit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intra-personal naturalist intelligence)。这一理论还强调智力是人的一种功能外显形式,是多元的、发展的,并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确认。智力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个体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智力。这八种智能综合起来进行探讨和借鉴,都会对中专英语学习和教学起到敦促提升的功效。

三、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中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从教学内容设计的多元化着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

(1)音乐歌曲和原声影片的课堂插入能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提高学生领悟、鉴赏语言的能力。

人们对音乐的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的感知并行于对语言的感知。加德纳的有关音乐智能的描述,证实了音乐在教学中的魅力。教师在课前的导入,某一语言项目的操练,以及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时,都可以把英语歌曲适时插入。如在介绍有关友谊的话题时,歌曲“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是导入话题较好的选择。在有关《美国西部拓荒者》的文字阅读中,歌曲“五百里路”(Five-hundred miles)的学习会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在讲解有关美丽大自然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挑选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所描述的情境中,目前所流行的瑜珈冥想音乐非常适合作为记忆的背景音乐。西方的经典影片,如励志影片《阿甘正传》、智慧型的影片《骄阳似我》等很适合中专学生观看欣赏,影片的英文对白和美妙音乐会使学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产生学好英语的发自内心的驱动力。

(2)英语成语典故的讲解能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希腊罗马的古代神话传说是学生最爱聆听的。如潘多拉的宝盒(Pandora Box)、丘比特之剑(Cupid’s Bow)、斯芬克斯之谜(The mystery of Sphinx)、潘神的自由(A freedom of Pan)、阿喀琉斯的脚肿(Achilles’heel)。这些故事经过历史的演变,都具有了深刻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西方人经常会把这些成语典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自《伊索寓言》中的“Cry wolf”(喊“狼来了”)的成语典故现常用来比喻“散布不实的消息”,Cat’s paw(猫爪子)喻指“被人利用的人”。源于圣经故事中的Olive branch(橄榄枝)被喻为“和平与吉祥的象征”,A garden of Eden(伊甸园)常用来喻指“纯洁无邪的极乐之地”等。源于文化作品的Uncle Tom(汤姆叔叔)常用来喻指“逆来顺受的人”,Cinderella(灰姑娘)现常用来比喻“一举成名的人”,《鲁滨逊漂流记》中野人的名字Friday(星期五)用来指“忠实的仆人,得力的助手”。这些成语典故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对于了解英国文化,开拓英语学习的视野,提高语言使用的广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利用诗歌的空间视觉智能用来帮助进行课堂欣赏教学。

诗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点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自信。比如,学生们熟悉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英文翻译既文字简洁又朗朗上口,且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第一段,When I was a child/nostalgia seemed a small stamp/ Here am I/ and there my mother。另外像莎士比亚的名作“Shall I compare you to the summer’s day”读起来清新明了,易于背诵。教师可挑选类似的诗歌进行课堂讲解和欣赏,课下布置熟练背诵。

2.从教学形式的组织的多样性着手,营造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

(1)拓展人际关系智能,以小组活动为组织形式。

课堂内容的选择,主题的讨论,成绩的自评、互评、总评,都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行。

(2)发展身体运动智能,开展多样化的组织模式。

英语中的名篇,如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警察赞美诗》在学完后,都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口头复述故事梗概的形式表现出来。餐旅接待英语的学习,如接电话、做预约、点菜上菜等更是要以角色扮演为基础的情景对话、小品表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另外,学习一些有关动作、感觉的新单词时,可让学生用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充分模仿表演。

3.从教学辅助工具的多种化着手,拓宽学生语言获取的渠道。

从录音机到网络多媒体、录音笔等,教师选择适合教学内容、语言话题的辅助教学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网络信息的丰富化和彼此沟通的便利化以及展示事物的直观生动化都会对语言输入有较好的作用。比如,以元认知为导向,利用网络进行监控,发展学生的内省智能,以任务为目标,利用网络布置任务,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等;以实践为助手,利用网络为依托,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等。

四、结论

要鼓励中专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首先需要教师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再次,教师既要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又不能教条化,生拉硬套。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3.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多元开发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25-02

随着《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发表后,多元智能理论轰动了美国和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深受好评,这一理论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很多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可以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形式,引导教师树立人本理念和多元化的教育观,创新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他于1983年,发表了《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或译为多元智力、多元才能、多元智慧,简称MI理论)。该理论指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者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含义为:①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有特点。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并各具特点。

2.智能重视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3.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我们要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具有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强调开发性,重视多样性,突出实践性三大方面。

今天,该理论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多元智能理论也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极大重视,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开发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实践的思路。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形式,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实践性教学在现实的实际运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

首先,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没有被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有的学校为期两周的短学期都为各专业的实践课时,而未加设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时,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课时只能从现有课程教学课时中分一部分出来。这很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其次,实践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参与热情的高低及最终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基本还沿用传统的模式,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涉及面不宽、重复,学生没有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至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无形中存在较突出的局限性和随意性。

最后,实践教学缺乏引导性。任课教师仅仅把实践主题和各项要求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确立一个主题就开始自行开展社会实践。对于怎样实施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等等,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对这种实践教学只是应付,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远远达不到思想政治课实现性教学的要求。

(二)实践性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建立健全而又完善的监控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是增强实践性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多数学校未能把实践教学归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未规定明确的学时和学分,因此,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起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实践活动实施完之后,学校既没对活动过程进行考核,也没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性教学的目的也未能达到。

三、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提供的借鉴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智能理论的多方面突破,是一种对传统智能理论的革命,它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来塑造人、发展人,强调差异性,突出实践性,重视开发性。这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的强调以学生主动参与实际活动,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为目标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