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奠基,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三年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所以,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并且所出的题目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阅读理解、作文就更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了。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不能只复习考点,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就给予忽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以重点考查知识为主干,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二、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辐射很多的分知识点,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了,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
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往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够更加深刻。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想尽一些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对待高中语文这门科目考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首先,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做这些模拟题时,首先,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其次,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总之,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关键还是要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讲评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五、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因此,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二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三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四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因此,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只要能够做好反思,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99-01
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已久,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育让广大高中学生苦不堪言。题海战术的复习方法功效已经越来越差,学生的抵触心理也越来越强,高中语文复习教学策略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我国教学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诸多中小学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措施探索,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却依旧阻力重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语文教学的需求,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保证学生的语文复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学生为主,因材施教
在新的教学纲要中明确指出,必须要把学生放在任何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在学习中成长。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前期知识积累、中期知识巩固以及后期知识复习活用都与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并按照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对其进行分组管理。将语文成绩优异的同学和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搭配分组,让他们结成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子,以优带差,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获益最多的自然是成绩较差的同学,但对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的过程,收获同样不小。
复习教学与常规教学有所不同,不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注重于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理解的加深。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加固已知的知识,发现隐藏的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复习时,知识梳理得太过细密影响优秀同学的复习进度,知识梳理得太过粗疏又会较差同学的复习效果。所以绝不能一刀切地使用题海战术来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复习,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区分。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复习教学的效率[1]。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语文是一门连续性较强的学科,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到高中阶段时期已经产生了庞大的信息量。相比于其他科目,语文的系统性更强、知识面更加广,所以复习难度也就比较大。因此,在进行语文复习之前,就必须要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复习活动。教师应该在展开语文复习教学之前,就制定合理的复习目标,为学生规划好复习方向和复习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进行事半功倍地复习。
语文是一门系统性十分强的科目,也是一门极其考验学生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往往就只有那么薄薄一册,但与之相关的知识却旁征博引地拓展了一大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自己的教材,而是要拓宽视野对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解和熟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整体语文素养。课堂有尽而课后无穷,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扩充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将自己的语文书从薄薄一册“看”到厚厚多部。这样学生的语文自主习能力也就得到了强化,从而提高了高中语文复习教学的质量。
在语文知识扩充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就要学会将其由量向质来转变,而进行这一转变的方法便是总结归纳。学生要学会对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并通过知识联想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划分整理,连接成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再通过适当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充分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三、教师、教材、教辅材料和学生的合理搭配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其本身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知识的驳杂性,要求语文教师在思想水平、教学水平、语文知识储备乃至文学素养上都要有较高的水平。语文教师拥有渊博的语文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时,才能满足学生对繁杂的语文知识的需求,才能使高效的复习策略得以实行。所以,想要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通过自己前期的学习理解和后期的巩固应用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材和教辅材料各自负担了一部分责任。适当地使用教辅材料,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各大出版社推出的教辅材料也是层出不穷,教辅材料在学生学习过程所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正是这种教辅材料的繁杂,反而让学生过分依赖于教辅材料,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思维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应引导学生围绕教材进行系统复习,通过对教材的深化理解,形成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教师、教材、教辅材料以及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好自己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主,通过教师来的引导,教辅材料的辅助,才能实现教学元素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高效运行,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的效率。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考试的难关,想要提高总体成绩,语文成绩就是基本保障,而高中语文复习教学对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不断深化高中语文复教学方式的革新,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中学整体的语文成绩。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工作做出重要的共享,也为提高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紧张和快节奏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对语文无法有效提起兴趣,学习内在动力相对不足,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效果不佳,复习巩固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导致了语文成绩长期徘徊在某一层面,难以实现突破性提高,并且学习能力提升也不快。对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开展分析,既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又有学生方面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的过大压力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学生求学的生涯中,高中阶段最为紧张激烈,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要在高考这一门槛前检验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压力自然不断加大。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活动中,承受着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学习内容不断加深,各种题型的灵活变化,学生畏难情绪加大,在快节奏的高中语文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无法有效激发出强劲的学习动力,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2.灌输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紧张的课时数,庞大的信息量,让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选择了直接给予的灌输模式,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和训练巩固活动,尤其是应试知识点。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已经不再满足于直接接受教师的讲解,他们更多地希望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主探究出“为什么”。长期的灌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产生惰性,学习参与热情不高,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刻和牢固,影响教学成效的提高。
3.缺乏先进手段,导致教学过程枯燥。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抵制心态,认为这样的教学手段都是花架子,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没有多大的作用,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运用。实际上,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将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生气,改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帮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很难走出枯燥的困境,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4.复习记忆方式不够科学,增加了难度。系统复习和自主复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部分语文教师在复习环节不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没有能够汲取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科学的记忆规律,还是依照自己的老经验开展语文复习,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系统性和条理性不高,形象化程度不足,对于系统全面牢固掌握复习内容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重要方面。
二、有效突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情况,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予以优化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过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充分运用起来,综合推进语文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成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化压力为动力。对于学生在当前高中语文学习中面临的较大思想压力,要采取疏导的方式予以化解。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倡导“努力+尽力=成功”的理念,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起伏,耐心帮助分析,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重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在快乐的心态中开展语文学习。同时,注重激励学生咬定目标进行冲刺,抓紧人生这一关键时期的每一分钟,引导学生积极向前冲,提高语文学习动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同时鼓足干劲认真学习,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优化教学模式,在引导互动中提高成效。教师要给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能力,单向的灌输教学模式的成效不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思维探究活动,凡是能够设计成探究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研究解决的,都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我只对学生无法完成的难点环节进行点拨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满足了探究欲望,同时在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的互动教学活动之中,强化了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效果,并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而且增大了学生掌握的深度,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引进先进手段,让语文课堂更富生动性。我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设备的改进作为课堂氛围调节,以及丰富教学信息的重要辅助手段。在课堂新授内容的教学中,我一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材进行教学信息的拓展和补充,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演示方式比较形象的特点,让语文课堂增加形象性。例如将一些介绍景观或者远离学生生活内容的课文教学配合多媒体相关场景演示,来增加学生的感官体会,对于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我还经常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各种时事政治信息、社会热点信息,引导学生开展分析研究,为作文写作活动提供铺垫,有效地缩短了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
篇4
【关键词】微课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2-01
前言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内容广、知识点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与微课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如何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灵活、高效的运用微课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动画形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丰富以及完善自己的教学环节,从而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微课动画这种形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丰富以及完善自己的教学环节,从而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微课动画这种形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杜甫《蜀相》这首诗,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可这这样提问:“大家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其中有一个人物他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诸葛亮”。教师再引导学生来讲讲《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学生踊跃参与之后,教师:“刚刚同学们都说了说自己知道的诸葛亮,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个动画片,全面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精神。”教师利用给学生播放微课动画,在学生观看完动画之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导:“看完了短片,同学们都清晰的了解到诸葛亮崇高的奉献精神,也肯定为他事业未成而抱憾而终感到可惜。斯人已逝,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铮铮誓言却永远回荡在后人的耳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蜀相》这首诗……”通过这种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二、将知识点细化,化抽象为具体
高中语文诗歌学习中,学生要掌握渲染、烘托、借景抒情[2]等写作手法,能够透过诗句,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情感,这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这种直观的形式,通过画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把握。比如在鉴赏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诗中通过勾勒出一幅雄浑、壮丽的大漠黄昏图画来展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学生难以通过抽象的文字体会出来,教师可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关于大漠长河落日的图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扩展自己的视野与心胸,从而体会到作者开阔的胸襟。再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关于他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个小段视频,酒醒之后,晚风拂过江边垂柳,柳梢上一轮残月……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环境的凄清萧瑟的景象,进而逐渐体会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在高中诗歌鉴赏学习中,通过利用微课,能够将知识点细化,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形象展示出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能够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
三、以考点为引,设计微课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学习必须以考试为指向标[3],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高考考点来进行教学。比如某年的高考题诗歌鉴赏题型是这样:先阅读古诗温庭筠《商山早行》,再结合全诗来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含义,并说说“枳花明驿墙”中“明”字用得妙体现在何处。这第一个小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来描述颔联所写的场景,第二小题是让学生评析诗句中词语,都是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验。面对这种题型很多学生都能够凭借自身的经验对诗句中的词句进行理解,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将其确切而又富有美感的展现出来。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教师在诗歌鉴赏学习中应该结合考点,利用动画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能够挖掘出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情感,进而使对诗歌有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应用微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为简,突破重难点,并且以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知识点进行落实与巩固,进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淑娟,宁鑫.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12(80):45-45.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广大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随着与新课程改革课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广,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一变化是教材面向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一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还给教学工作和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高中生多年来习惯了传统教学中被动的学习,一旦放开思维束缚,则他们将变得无所适从。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转变旧思想,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不断努力。
一、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方法,现如今已经不合时宜。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教学方法将会被时代淘汰。新理念下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主动摒弃旧的教学理念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高中生、观察教学、理解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促使教师义无反顾地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展开反思,纠正与新课程不相符的教学方法。这样新课程理念才有可能取代原有教学理念的地位。新教学理念随之带来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要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要放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才能被广大教师运用和接受,才能让高中生认同和接受。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践行新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阶段必须做的分内事。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教师的教学要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索,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高中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要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教学要由注重教条结论转变为注重知识发现过程。只有实现这些改变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
二、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渗透语文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要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新课程以高中生的发展为根本,高中生的发展需要他们以内动力作为支撑,高中生的学习内动力来源于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是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就能培养的。教师要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多组织高中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把发生在高中生身边的实例带进课堂,引导高中生进行课堂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高中生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经过教学实践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教师应多注意渗透语文思想。
语文思想是语文知识的灵魂。单纯地教给高中生语文知识,而不教给高中生语文思想,则高中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死的,只有具有语文思想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思想的渗透,让高中生在语文思想的引导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体会语文思想的重要性,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既定目标,总是片面追求课堂内容的“多而全”,把课堂教学安排得满满当当,实际教学中一旦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就会耽误教学进度,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多而全,不顾高中生的接受程度,一直把涉及的教学知识点讲完。导致高中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教学效率非常低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想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把所有问题都说清楚是很难的,造成蜻蜓点水,难以深入。事实上每堂语文课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点,我们只要把这一知识点揭示出来,然后让高中生去揣摩、去探索、去联想,那么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高中Z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讲多练,以点带面,抓住重点,使所授知识系统化,便于高中生掌握,要合理把握教学内容,追求教学实际效果。
四、因人而异,展开有效评价和教学
新课程理念以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高中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课堂评价工作都要以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由于每一个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教师组织教学时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要因人而异。对于不同高中生,我们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鼓励高中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为此,我们要在分层教学和课堂评价上下工夫。
1.对语文开展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高中生认识发展相结合,把分析考试命题方向与高中生实际水平相结合,以此确定教学起点,使不同层次的高中生都能接受,从而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并且掌握好教学进度。
篇6
同学们,首先恭祝你们顺利的通过了中考!人们常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那几道坎,过了那几道坎,乘风破浪,也就畅通无阻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学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学习的方法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勤读课外书
2、勤做读书笔记
3、勤查字词典等工具书
4、勤于朗读背诵
5、勤于独立思考
6、勤于求教探讨
7、勤于写日记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识地培养。只要有决心,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养成。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终生享用不尽。
二、提高语文学习的三种技能
1、学会快速阅读
2、学会快速书写
3、学会快速笔记
同时,巨人专门推出了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以期使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首先,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教材本省知识体系的脱节问题。严格按照初高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更加入了对初高中教材脱节知识点的讲解、初高中对接知识点的点拨,让同学们进入高一学习之前,在知识结构上得到无缝链接。
其次,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学习方法、学习模式的衔接问题。初中是以获得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高中则以探究性获取为主,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两者差别很大,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别,导致刚进高一不久就迅速"掉队".所以我们的课程不仅设有专讲对高中学习方法、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介绍,更在具体知识点、具体例题讲解中融入了学习方法地渗透,帮助同学迅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高一新生语文学习方法一、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做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著名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教材中。
二、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三、语文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四、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高一新生语文学习方法1.阅读更多: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
通过阅读,把握全文的总体思路,了解作者的感受、文章的特点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文本教学需要精读、词汇、句子、文本等知识点来掌握各个方面,精彩的语言段落实现背诵;自我阅读文本需要泛读,有些还需要跳过阅读,一次只读一行,以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年来高考项目之一。
2.多画:即在阅读课文的同时,重点句、中心句、名句甚至新词,用不同的符号勾勒出,既可以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和巩固,一目了然。
对于标准句,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句子成分,复句也要表示关系,典型的短语应该分为层次和归纳意义。在遇到困难时,你应该给它打分,以便以后可以向你的老师和同学征求意见。
3.检查:检查什么?看看参考书。
字典,参考书,只要可以使用,尽量发挥参考书的作用。亲自寻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则的过程,也是提高参考书使用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说法,你不妨检查一下你在过去学过的课文,把新的和旧的联系起来,以及“了解旧的和旧的”。对答案进行分析和识别,提高理解能力。
4.问:“三个人,一定有我的老师焉。
”复习过程中不能回避困难,要独立学习,真的不能解决,要善于做好老师、学生的咨询工作。有时问老师一个问题,老师可能会说出不止一个相关的知识,让你明白。
5.多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
不管是平时的学习还是考试,有些学生常把常用单词写错,为什么?这是缺乏写作训练。新词、新词和关键句子可以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重复书写。对于一些作文问题,它们看起来很容易写,但是很难写。他们也应该开始写作,不应该是高尚的或者低贱的。
6.更多的练习:通过做练习,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意图,明确的目的问题,注意总结,寻找规律,实例,加强考试技巧。做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要有意识地。我们反对让“工作簿”,但是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而不是质量。实践和研究不足,及时反馈修正,为了牢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7.多思考:复习内容可以“想要”巩固。
篇7
随着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稿)》的颁布,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赵福楼老师认为它是“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具体来说,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在此,“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第一次被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甚至被视为是“奠定语文素养的认知基础”,其地位不容小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然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着力点,是助推语文课改的新引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内核在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据刘会芹老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所述,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六个方面。所以,践行“思维发展与提升”这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关键在于将这六个方面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需要将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理念渗透在语文的各类文本教学实践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当然也不例外。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依然难见突破,我们就可以尝试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角度,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寻找到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思维的深刻性:对章法逻辑进行擘肌分理
深刻性是诸多思维品质的基础。在文言文教学中,培育思维的深刻性,是实现文言文阅读教学各项目标的重心所在。它主要体现在对文言文内容理解的深度上,对文章思想主题和艺术价值的纵深开掘上,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去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提炼概括,去粗取精。韩愈主张:“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在文言文教学中该怎样“提要”“钩玄”呢?教师在弄清文本前后联系和把握中心的前提下,要积极引导学生提纲挈领,理清结构,了解文章的内容梗概。像《鸿门宴》,我们需要从大篇幅的文本容量中去进行概括浓缩,重点梳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大致脉络,并通过这些情节脉络去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高屋建瓴,全面认知。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真,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章法逻辑,使学生能够领略作者的苦心孤诣,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胸境。特别是某些问题,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紧抓要点,而又不偏颇不拘泥。如通过《游褒禅山记》的学习,我们要明白古代某些游记散文“即事明理”和“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它们通常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运用酣畅淋漓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说理。
二、思维的灵活性:对文言知识进行延伸迁移
思维的灵活性,又称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是指“母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移作用。”思维的灵活性(即思维的发散性)的实质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孔子所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思维的灵活性,体现的是一种知识迁移能力。作为历时久远的文本,文言文教学必须要注重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1.相似类比,知识迁移。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旧有知识掌握的如何,直接影响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学习理解新知识,必须要牢固掌握旧知,并能随时加以温习、唤醒,从而有助于接收新知识,形成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迁移运用,例如对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的“何择”的含义,朱熹的《孟子集注》、郭锡良的《古代汉语》、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均将其解释为“区别(不同)”,这显然是不准确的。从“何”字的本义和引申过程、以及本句的语法特点来看,将“何择”解释为“选择什么”更为恰当,这与苏轼《赤壁赋》中的“而今安在哉”和“而又何羡乎”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完全一致。
2.综合思考,总结归纳。思维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对相关文言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上。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要提醒学生不断去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点,积极构建文言文的知识网络。如对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再如对文言文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进行总结,如下表:
高中部分文言文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表1)
三、思维的独创性:对文言知识进行创新理解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指独立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决定了在思维过程中必须勇于“怀疑”。只有勇于“怀疑”,才能有所发现。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总复习 技巧 探讨
高三学子进入到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后,常常面临着许多复习上的苦恼,需要复习的科目多,内容繁复、枯燥,记住后面的知识忘记前面的知识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们。所以,在对高中语文进行总复习时,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可无的放矢;既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有的放矢,又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一、树立正确的复习观
1. 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复习
在高中语文总复习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容易将总复习误认为是对过去所授知识的一次集体补充与巩固;也有老师只是简单地将复习的重点划出来,然后让学生们自行去背,去记,缺乏必要的知识延伸;更有些老师还是固守传统,采用平时月考、联考前突击的复习方式。显然,这些都是没有对高中语文总复习有正确观念的外在化表现。事实上,高三总复习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也不是对重点的死记硬背,更不是一般考试前的复习所能比拟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复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复习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复习的计划中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唤醒并加深学生对三年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要在给学生们查缺补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三年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技巧与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复习中的信心。
2.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复习观
对于高中语文的总复习,由于知识总量大,知识内容多,高考压力大等,使得很多高三学生对语文的总复习抱有抗拒心理。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的语文基础好,没有必要再进行语文的总复习;有些学生则迫切渴望老师将知识重点给出之后就可以不用再上语文复习课了;还有些学生认为只将自己总结的部分复习重点巩固了就足以应对语文的高考了。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复习方法。所以,高三学子在面对语文总复习也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复习观,紧跟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走,这样不仅可以将掌握的知识巩固一遍,同时也是对不熟悉知识的二次学习,方便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化复习。
三、结合实际进行语文总复习
1. 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的确立是复习计划性的体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定量的复习内容,但是不可“急功近利”,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目标,第一,要结合教材进行复习。现阶段,高考语文更加注重对教材知识点的考核,结合教材进行复习能在高考中有的放矢,举一反三。第二,结合高考语文题型设置复习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把握,老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可接受难度的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复习进度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第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确立符合实际的复习目标,根据他们基础的薄弱因材施教,切不可操之过急。
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于创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的考核,不要让学生的知识面与复习重点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要脱离传统复习思维的牵掣,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评价。如高考语文试卷的最后几道题目,基本上涉及当前的社会热点。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重结合时事热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在考试中能从容解答相似的考题。
三、优化复习方法,总结复习规律
1. 优化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总复习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的考查,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果,仅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既耗时又耗力,所以需要优化复习方法,老师更应该进行解题技巧的传授而非知识点的讲解。以作文为例,老师应该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提笔写作之前认真审题;然后打好腹稿,想好作文的具体行文结构,不可盲目动笔,以免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或断篇;再就是确立文章类型,不可写出“四不像”的成品,既不是记叙文,又不是议论文,如果写议论文,就要结合社会实例发表议论,议论内容要张弛有度,如写记叙文,则记叙线索要分明,记叙内容要清楚有序。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做针对性的写作方法的传授,则可提高学生在应对作文时的效率,避免仓促应试。
2. 总结复习规律
高三总复习的科目众多,一方面,总结复习规律不仅对语文复习很有成效,对于其他复习科目也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总结复习规律对于紧张的复习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舒缓,机器在运转一段时期之后需要调整,检修,学生的总复习也是如此,通过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复习内容的总结,归纳,可以舒缓高考的压力,使学生从容地面对复习过程中的难点。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下,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总复习既不能完全忽略教材知识内容,又不能只注重对课外知识的延伸,这两者要统筹兼顾。只有将上述两者有效配置,双管齐下地进行复习,同时注重对学生复习方法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与答题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金亚莉.当前形势下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1).
篇9
关键词:教学衔接;心理疏导;方法引导;学法指导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就是在整个初中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和有序性等要素,灵活调节教学各要素、各环节,使之良性、动态运行,同时,让学生在其中实现和谐持续的发展。
基础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心理疏导,走出认识误区
对于语文学习,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学习语文不像数理化以及外语那样,平时稍微积累一些就够了。只要坚持多看书,能够写出几篇好文章,语文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语文也不像数理化以及英语学习那样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语文学得再好,考试成绩也不会悬殊太大。于是,许多学生会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中以后,仍然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了那么多年语文,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能够应付得了,即便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度稍大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强。毕竟,大家基本没有太大差距,没有谁很优秀。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许多学生到了高中以后,语文成绩悬殊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我们务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晓之以理,旁征博引,让他们尽快从原有的错误认识误区走出来,切实转变思想认识,了解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学好语文,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方法引导,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做事方法是必要的。高中阶段,学生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发展潜能等,所有这些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学生要学课本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文本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要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个性地发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要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能够“了解、理解、应用”相关知识,重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但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则是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目标、知识点要求、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有差异。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背诵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名篇是必要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初步阶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很重要,但更需要课外的加工。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加大课外阅读量,帮助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闲书的习惯。根据新课标要求选取合适的书目,有效阅读,学会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同时,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能够善于思考,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精于思考,在思考中收获,在思考中进取,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积淀生活、品味生活和表达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世界、感受自然、感受人生,让他们发现美、品味美和表现美,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要做到这些,不仅是工在课堂,更要重视课外,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自我感悟、消化、掌握和提升,学好语文,提升各自的语文素养。
三、学法指导,重视语文语法教学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淡化语法教学的提法,有人错误理解为不要进行语法教学了。其实,高中语文需要用语法知识的地方很多,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初中阶段没有学习的,即使学过老师也没做太多要求的,这也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体现在实际运用中,他们对语法掌握的是云里雾里,考试时错误连连,笑话连篇。特别是有关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否则,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就会大打折扣,很难有太大的突破。高考试卷,文言文的知识考查会占有二十多分,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学生没有必要的语法知识,何谈取得这二十多分。所以,在学生刚入高中校门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对他们进行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师生在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好语法知识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同时,要求学会使用工具书,参照有关讲解、注释,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积极构建起各自的语文知识网络。帮助他们切实学好语法知识,特别要把初中阶段忽略的语法知识学好,顺利地进行语文教学。
高一阶段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也是他们能否迅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对接。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好高中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作为培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交流能力的重要工具,语文学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生必修的主科,而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不论是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语文阅读、分析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以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现状 改进措施
一直以来,语文都是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通过高效的语言交流,对加强人类精神文化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够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出处于过渡阶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效率,必须要重视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的情况,再有就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非常集中,但是却经常是在学习、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或者是在阅读课外书籍、电子设备等等。现阶段,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背景下,各种新型电子设备、网络游戏的涌现,全面吸引了高中生的关注,在加上高中生往往都处于极度叛逆期,教师、家长的压制往往都会适得其反,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1]。
(一)在教学模式方面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也都充分认识到了采用全新教学理念、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下,迫于高考、升学压力,教师很难全面顾及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大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常常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睡着、溜号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未重视起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跟不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脚步,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新颖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探究
(一)增强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开发、利用和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实施原则与方式,也为教师预留了一定的发挥创造的空间。高中语文应不断加强对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方式的深入探究,对其改革过程中每一层目的与意义都做出准确把握。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应不断加强自身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将带头人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从而带领高中语文师资队伍真正走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端,整合师资队伍思想,对教材进行创新运用。不仅要对新教材做出全面探索、深入研究,还要努力将教材中的真正意义落实、推广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另外,还要结合教材知识点的分布来准确把握教学主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语文教学活动,以此来为高中生利用语文教材提供一定便捷[2]。
(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探究欲望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语文知识的重要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若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那么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掌握、应用起所学知识也更加容易。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组织相关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结合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更适合自己的文章、书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与写作,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熟练、灵活的掌握与应用。
(三)构建高中语文新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全面适应新课改的教育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始终坚持推陈出新。就目前来看,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常都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而未重视起学生语言交流、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要想推动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革新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比如: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在上课时,让每个小组来对自己的预习成果进行展示。如,学生可以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文化,或者是播放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视频、音频等素材,以此来不断加深对课文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内容的了解。
(四)强化现代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高中语文课本中通常都是一些文字阅读文章,很少会涉及到一些图文结合的教学素材,对此,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整合幻灯片与相关视频素材,为学生再现课程情景,营造相应的情感氛围,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讲解《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搜集整理话剧、电影等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将故事发生时的氛围、环境更好的渲染起来,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3]。
【结 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革新语文课堂教学,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促进高中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做出全面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探究出科学有效的改进策略,并以此来构建出更加新颖、高效的语文课堂,从整体上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敏.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