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艺术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艺术的特征

篇1

关键词:陶瓷捏塑 艺术形态 审美特征

大慨人类早期文明都经历过以泥塑形的探索,世界各国发现的原始土偶以及流传的“捏士作人”的神话便是实物或理论上的证明。在全世界的原始制陶中,又只有中华民族发明了“瓷”。在追求质地与色泽和丰富多样的制陶技艺的探索中,陶瓷捏塑艺术应运而生并形成了其特有的品格。

我国传统的陶瓷捏塑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器皿的附属部分,如壶类的嘴、把、盖纽、罐耳等,另一类则是独立存在的雕塑品。

往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人首蛇身壶盖及鸟头、兽头盖纽等捏塑制品。到了汉代,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陶塑艺术和制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以家禽、家畜和人物为题材的小型捏塑。这些质朴、稚拙而带有一种天趣与幽默感的小型捏塑作品,虽然它的功能是用于殉葬,称为“明器”。但从不同的方面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场景。唐、宋两代陶瓷捏塑又有了新的发展,象山西、湖南,四川、河南、江西等地的名窑都捏制大量的各类小型动物,在技法上已经相当成熟了。不仅用手捏制,还兼用捏塑与模制相结合的办法,运用各种简单的附助工具或刻或压,表现手段更加丰富,风格也更多样化。这些捏塑早已不是殉葬品了,而是供人们日常生活中玩耍、摆弄的玩赏物。随着时代审美取向的变化,这时的捏塑虽然同样是取材干禽、兽之类,也有塑造玩耍中的婴儿形象,但风格已不像汉代那样古朴、浑厚,而显得稚朴可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代,在陶瓷技艺方面追求细密、繁琐的风气大盛,陶瓷捏塑这个品种逐渐衰退。

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着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传统陶瓷捏塑也不例外。陶瓷捏塑艺术的生成源于自然的金木水火土,泥性土质是陶瓷捏塑最基本的语言和内客,富有天性的真诚与朴素,是东方艺术所崇尚的基本美学品格。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陶瓷捏塑艺术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特质。

一、以气生形,意韵流动。

《易经》中提出“立象以尽意”的主张,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美学理论根据,是因为在东方先哲的心中,自然是一种恒常变动的流体,循环不止而出神入化,是滋生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东方艺术之精髓在于把握流动的形式韵味,也就是旨在把握生命精神意义。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密不可分。其主要强调的是以“气”生“形”。与书画同源的中国传统陶瓷捏塑艺术同样体现了东方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度形式韵味,通过富有韵律运动的状态体现精神的面貌,揭示了人的主体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形成了其特殊的表现方式。汉代的陶瓷捏塑形象,不论人物和动物都具有造型简练、浑厚、不求细节而注重“神似”的特征。东汉时期的陶俑,无论是袖手恭立的侍者,手持农具或背负重物的农夫,还是相对六博的悠闲者,鼓琴、吹笙、引吭高歌的乐人,手舞足蹈、极尽腾跃翻转的歌舞百戏优伶,无不在姿态动作上体现出各种活动的外部特征和各自特有的心理内涵。动态造型的丰富变化,使形象获得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观赏效果。为了达到以“气”生“形”的表现要求,作者显然煞费匠心地删减了许多无关大体的形体衣饰的细节,甚至缩短肢体比例和宽窄衣裙等,成功地处理了总体形貌与局部细节两者的主从轻重关系。

在动物捏塑的陶猪造型中有成猪和幼猪,而幼猪的形象尤为生动有趣。作者塑造的幼猪呈惊慌奔逃的神态,在塑造奔逃的小猪时,作者竟省略了小猪4条腿,只在腿的位置,捏出微微的4个小尖凸,用以芰撑浑圆的躯体,不使倾侧滚动。这样,小猪的奔跑就不是用腿,而是通过前冲的头颈,飞梭状的身躯以及迎风张开的双耳和翘起的小尾巴,表现出它们的惊慌神情和奔跑的速度。倘若塑出4条小腿来,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这种奔驰如飞、目不暇接的效果。如此卓越的想象力、奇特的构思给观者以超越时空的意境。

二、朴质自然,妙趣天成。

物质材料和自然美的充分利用是传统陶瓷捏塑艺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材质对于传统陶瓷捏塑艺术的造型和功能而言的。传统陶瓷捏塑艺术的创作过程,始终包含着对材料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体现出材料自身的肌理、纹饰、硬度、光泽等自然形态特征。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

陶瓷捏塑使用的陶泥是软质材料,它的表面质地的感觉虽然没有木雕棱角处的锋利感和金属材料的坚硬感,也没有石雕的那种体积感和重量感,可是粘±有很强的可塑性的稳固性,容易造型,在造型过程中手捏拼接、泥条垒积,一个手印、一道指纹无不记录着人的情趣、意志而又同时表现着泥的品质。而且它还具有一种随心所欲、自由活泼的感觉,可以保留任何加工的痕迹。这种其他材质无法替代的可塑性的特质,就是所谓的“泥巴味”。其次,由于胚胎是泥做的,材料特性十分柔软,可塑性极强,能随心所欲地捏弄,制作时的手势和手感又成为其独有的一种艺术语言,即所谓的“泥迹”。作者在捏塑过程中,手指下意识的轻重都将随着作者的灵感闪现而自然发生,最后都在作品造型上留下它们的物质痕迹。最后当人们观赏作品时,会随着这些痕迹去体会作者心灵的律动、手态的节奏,以及不可预测的随机发生的偶然性艺术效果。除造型以外,陶瓷捏塑的另一个重要的显著特点是:它必须最后烧制而成。温度的高低变化,烧成方式的不同、胎体的干湿软硬、泥质的粗细含沙程度、釉质的化学反应等到最后都可能造成一种无法预测、瞬间变化的神秘性效果。也可以说到了这一步是人为的因素少,天工的成分多,从而多了一层自然造化的意味。

三、虚实相应,小中见大。

“致虚守静”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含蓄的意念。气韵为虚,形体为实,虚实相应、小中见大,以颇为直观的方式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时空观。陶瓷捏塑一般不适合表现大尺度的作品。但是要使人感到气势磅礴,这就要求小中见大,造型简练,整体感强,整个造型要用主动势贯穿起来。由于尺度限制,在造型处理上采用浪漫的、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塑造对象的特征强烈地表现出来。例如湖南晋墓出土的对坐书吏俑,塑造了两个书吏一个双手捧书、一个持笔书写相对而坐的姿态。头部与服饰的夸张和下半身的减化处理,使观赏者的视点集中在头部及上半身,泥条盘绕使得头饰有趣耐看,两个书吏身体前倾,目光对视,表情平和,好象正在低语交谈,整个造型随意自然,使人拍手叫绝。

四、随意性与原发性

传统陶瓷捏塑艺术的造型和装饰,一般不考虑所表现对象的生理和物体的科学属性而以创作者自己的心中之意念、意象,即以“心”的幻觉去补充“眼”的不及,将所表现对象赋予传统所规定的观念,因而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均是随意的、概念的表现,或是规整的概括,或是装饰的均衡,或是模糊的抽象,或是大胆的夸张。只要他们认为好看的、美的,就都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一种可贵的主体意识。从传统陶瓷捏塑艺术的存在形态来看,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称其为“原发性”。在内容和形式上,一般不做过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的原发性,充分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内涵与艺术形态。

篇2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体系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积累和创造,对少数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过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源泉。只有不断壮大少数民族医药学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少数民族医药科研创新及产业化,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才能不断创新、突破、发展。

一、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和地位

1.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医药经验(或医学)。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通常所称的民族医药则是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包括藏、蒙、维吾尔、傣、壮、苗、瑶、彝、侗、土家、回回、朝鲜族医药等等。这些以不同民族名称命名的传统医药学知识,或自成体系,或以专科特长而闻名,在现代西医学传人之前,为各民族应对地方性疾病和常见创伤等,发挥过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民族医”的概念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民族医学”、“民族医药”则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见于专业的或政府的各种文件资料中。

事实上,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犹如民族工业、民族企业、民族经济的用词一样。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的、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本文所述的民族医药为后者。我们不赞成以“中医学”的概念总括56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就现代民族医药的概念而言,它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和医学创造的集合,显然不能包括在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范畴之内。民族医药并非是中医药中的一个分支、一种附属品,而是与中医药处于并行平等的地位。

因此,从学科角度而言,中医学与少数民族医学应当是姊妹学科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民族医药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民族医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列在中医之下,这就造成中医药对民族医药的长兄代父现象。

2.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地位

2003年l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附则”中申明:“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我们认为这一规定应当有如下含义:

第一,民族医药享受与中医药同等的待遇。民族医药在理论体系、历史传统和诊疗方法等方面不同于中医药,但是民族医药和中医药同属于中华医药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族医药学有它独立的医学地位。民族医药并不从属于中医中药,在民族医药条例尚未制定或不另行制定的情况下,民族医药的管理是参照中医药管理条例执行的。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汉族医药为主的中医药显然不能包括少数民族传统医药。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独特性

尽管民族医学在概念上已体现了与中医学的明显区别,国家在政策上也赋予其与中医学平行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少数民族医学发展比较滞后,缺乏统一、平衡发展的大格局,以至于不少人仍把其归于中医学的范畴。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汉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主流是儒、道两家。中医把“调节平衡”、“扶正祛邪”作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及道家“万物负阴抱阳以为和”思想的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文化土壤则不同于中医学,它是55个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集合,因此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汉民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史和独特的地域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必然具有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

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2)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3)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4)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5)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

相对于中医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在理论体系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它是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当地的自然药物为资源,采用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行医方式,以本民族为服务对象而发展起来的。例如,藏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学说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蒙医学理论体系是吸收了藏医学理论和印度医学以阴阳五源说为基础的赫依、西拉、巴干达的三根理论及七素理论,以及汉医知识,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维吾尔医学以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气质论为其理论基础,是以维吾尔族人民自身的医学经验并吸收了阿拉伯医学、中医学等理论形成的民族医学;傣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四塔”(风、火、水、土)和“五蕴”(色、识、受、想、行)学说;壮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阴阳为本、天地人散气同步、脏腑、骨肉、气血三道(气道、谷道、水道)、两路(龙路、水路)和巧坞主神理论;苗医学的理论是纲、经、诊、疾,即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慢经、快经)、三十六诊、七十二疾。

3.医疗技法和用药特色

人们往往以神秘、猎奇的眼光探测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其实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无外乎也是各族人民在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对某些疑难病症有着突出的疗效。例如,藏医学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医治的病种大多是青藏高原的常见病、多发病,用的药物也多是青藏高原所产的植物、动物等。由于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如藏医药对高原病、脑血管病、风湿病,蒙医药对骨折、脑震荡、再生障碍性贫血,维医药对哮喘、白癜风,瑶医药对肿瘤、红斑狼疮都有很好的疗效。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医疗技法上也独具特色,如藏医学的尿诊、灌肠疗法、艾灸疗法,蒙医学的拔罐穿刺法、外伤和正骨疗法、震脑术,壮医学的目诊、耳诊、药线点灸疗法、药物竹罐疗法等等。另外,各民族医学在诊疗的同时,多注重药物疗法和精神疗法的协同作用,在给予病人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诸如冥想、催眠、巫祝、引导意向等心理治疗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必要性

1.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现代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困境

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状况始终不及发达地区,甚至差距越来越大。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于2005年2~11月,先后4次组织研究人员分赴各地进行民族医学的相关调研,调查覆盖了江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状况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缺医少药、医疗设施简陋、医学人才队伍规模过小等问题,严重阻碍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和其他环境恶劣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真正摆脱了缺医少药困境的人群所占比重较小。至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教育水平低、缺医少药等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就医难的主要原因有:医疗设施不健全;边远贫困山区缺乏高级专业人才;受经济条件限制,负担不起药费及治疗费。

(2)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据美国商务部(USDepartmentofCommerce)报告,占全世界22%人口的中国,医疗资源却仅占全球总数的约2%,或者说,每千人大概只有2.4张病床。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知道,中国医疗资源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为严重的是,医疗资源分配和分布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的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现象更为严重。

(3)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的信赖和偏爱。一方面,现代医药服务可望而不可即,即便能够享受得到,往往也是代价高昂而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医学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民族文化、习俗影响较大,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用药简单、看病便宜、对地区多发病和常见病有着较好的疗效等事实耳闻目睹,因此倚重民族医药、偏爱民族传统医药也就顺乎情理了。

2.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1)民族医药在近代丢失太多,继承不足,适应现代社会的科研起步较迟、起点低。(2)民族医药制药企业起步晚,人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其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十分薄弱。(3)民族医药原料质量不够稳定,成药产品质量控制不完善。(4)国外众多的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完善的专利申请策略,已开始仿制与精加工我国的民族传统成药,并进一步研发新药,从而对我国民族医药构成了威胁。(5)民族医药一直局限在各自民族聚居的小范围内使用和传播,有的用药经验仅以口耳相传,其发展和推广受到制约。目前,兼通现代医药、民族医药和语言文字的人才奇缺,各民族医药术语的规范译释工作进展缓慢。大多数民族特色药物的有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理论、应用、技术方法的创新尚处于空白,现代药品管理的各种规范很不完善,这些都与国际标准和市场要求相去甚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健康发展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要求。

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基本对策

1.高等教育要为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培养高级人才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成立了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能够适应21世纪发展的教育模式。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师多数为本科毕业生,缺乏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未形成人事管理一体化的机制,教师脱离临床,除老教授外,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临床锻炼的机会和临床实践的经验,医、教分家现象突出;缺乏专门用于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师培训的教材;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基本没有实验课程;重专业教材而忽视其他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学术思维局限,适应社会能力不强。此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还缺乏相应的行业协会,缺乏从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缺乏相关的职业考试制度;缺乏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社会认同程度不够。这样老套的教育模式不可能造就出大批高水平、复合型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现行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未来。

21世纪是比拼高科技人才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能否迎头赶上,根本取决于高科技人才的补给,其中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新型、成熟、适应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模式中的优点,开发国内传统医学教育的合理成分,构建适合2l世纪长久发展、合理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2)总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3)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构建系统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高等教育模式。

2.另辟蹊径,不能走“中医西化”导致资源枯竭的科研之路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造成科研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对民族医药体系所包含的丰富科学内涵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自古以来在个体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自由发展,各立学说,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即使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逻辑性、科学性不强,难以适应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使得民族医药创新后劲不足。

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必须在保持其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特色的同时,加强专业研发工作。加强专业研发工作的前提是使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即坚信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学性,坚持用其特有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医疗和科研;发挥优势,即发扬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现代医学难以克服的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不同民族的医药学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积累和遗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继承和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问题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医药问题,而应当结合特定的民族文化视角,综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来进行考查。既要关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医疗技法的搜集整理,拯救濒临消亡的民族医药文化,又要重视医药的实际开发研制。民族医药科研的关键是“创新”,尽快开展寻找和使用珍稀濒危药材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工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匮乏乃至枯竭的不利态势,加快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应不断开发民族医药的新药产品,使民族医药的品种更多,档次更高。另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应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格局,各科研机构既有合作又有明确的分工,以避免研究的重复性。

3.应用及产业化

以往的少数民族传统药品生产环节较薄弱,其产业处于自产自销、自制自用的自然经济状态,基本没有现代化生产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疗效的不断肯定、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自1995年以来,研制开发的新藏药就有80多种,其中12个品种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蒙药现已开发利用120多种,年产1.5万公斤,产值达575万元。目前开发利用的维药达140多种,自1993年以来,有17种维药通过新药评审,深得各界群众的赞誉。西藏、青海、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陆续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民族药生产企业,完全改变了小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生产能力和药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至1998年,贵州省有民族药品生产企业70多家,产值达到7.8亿,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西藏自治区至1999年,民族药品生产企业已达22家,产值3亿,现已有70%以上的县建立了藏药厂或藏药制剂室,藏药占全区医疗用药的比例为70%以上。

然而,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工业仍处于一种散、小、乱的局面,存在着参差不齐、挖潜力度不够、地区差别大、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总体而言,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产业所产药品品种少、档次不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欠缺。

篇3

每次在科学技术取得的突破,都会引领文化的进步。从传统文化到新媒体文化转变的过程这是媒体技术发展的过程。

一、对传统艺术的初步理解

我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极其博大并且辉煌。传统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都有推陈出新,都透露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伟大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性色彩,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对新媒体艺术的概述

1.新媒体艺术产生的背景

艺术的更新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在今天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艺术工作者用互联网和科技数字手段取代了纸和笔,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2.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包含有电影,音乐,动漫,实验性音响,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数字图像等许多方面。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内涵广泛的艺术形式,从横向上吸纳了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表现方式,很快演变出了网络艺术和数码艺术,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化的审美感受。

3.新媒体艺术的首次出现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于20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美国艺术家首次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作品。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模拟信号的录像带,和摄像机,所以这种艺术最初也被称为录像艺术。所以录像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形成的真正标志。

三、从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1)诞生:在全球化逐步渗入到社会各个地方的领域的背景下,在欧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IT产业迅猛发展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说在被动的状态下起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和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影像艺术追溯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音频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早期:一直到90年代中前期,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装置,录像,摄影和音频等媒介上的广泛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传达表现社会和社会现象批评的内容。装置艺术和表演在1980年代后期虽然也有实验,但真正在媒介上大规模地突破原有的绘画和雕塑的传统媒介还是在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装置艺术和表演的盛行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与观念艺术的结合。

(3)中期:在90年代中期,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卓越性的实验是录像艺术的兴起。在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视觉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互动艺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音频艺术的制作。90年代末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音频艺术不再成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用音频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表达和社会各个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

(4)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大大推动了个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被引进中国后,影响时间还超不过十几年,但它们却和产生它们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光,声音,电能一样,以非常震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蓬勃壮大起来。

四、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融合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综合媒介的特征,具备了传统艺术的所有特点。在包括传感器,音效,网络计算机,投影等许多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将触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一并合成进行综合性的展现,让大众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审美感受。

2.贴近性

新媒体艺术的取材大多是来自人民生活,或者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它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屏幕上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过产生了共鸣,增加了新媒体艺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性质。

3.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打破了往日传统艺术单向互动的模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互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对观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震撼,进而通过观众的人际传播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思想,发挥了艺术“文以载道”的作用。

4.迅速性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那么,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由于其传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让大家快速欣赏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社会上的反应也是快速巨大的。

五、总结

篇4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插画艺术

一、对传统装饰艺术和插画艺术的概述

1、传统装饰艺术的概述何为装饰艺术?何为传统装饰艺术?在我看来,装饰艺术不仅仅是改变表面的修饰,而是创作的完整性,传统装饰艺术是在一定的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创作理念。装饰性强的艺术作品,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精神感受,协调美感,让作品回味无穷。装饰艺术是一种理想的艺术表达,就是用无尽的夸张手法描述这个事物的自然的性质,同时展示它的美感,表现它的自然,使它的本质升华到另外一种视觉状态。装饰艺术必须服从于设计主题,表现其最美的自然特征,装饰艺术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独特的形式美,通过这个形式美赋予了事物更鲜活的艺术表现力。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作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研究就是为了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涉及领域比较宽广,种类有:壁画、陶瓷、铜器、服装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字表达自己的意愿,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2、插画艺术的概述插画艺术是视觉传设计中的一种,当今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美的形式,在很多高校也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独立教学。插画艺术是用视觉传达的方式传递我们的设计信息和思想感情,狭义上来讲,插画是辅助文字的解释图形,从广义上来讲,插画艺术已经不仅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插画更是一种艺术美的形式。插画艺术不单是传统的手绘插画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插画与数字传媒结合,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艺术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插画设计小仅仅只是停留在书籍的纸张上。也与应运而生的数字信息技术和各种新媒体相伴着走入我们的生活。

二、传统装饰艺术的艺术特征研究

1、传统装饰艺术的艺术形式美法则视觉类艺术都有其形式美法则,只有遵循这些美的法则,我们所做的艺术作品的自身魅力和独特价值都被展现出来,传统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包括:均衡对称、对比协调、节奏韵律等。首先、均衡对称是视觉元素通过一定的组合和有序或者无序的排列达成均衡和对称的的效果,均衡能给我画面带来安定,相反,如果一幅作品里视觉元素不均衡,作品就会传递出紧张的感觉和不安躁动感。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给观者畅快、轻松的感觉。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均衡对称象征着和平、吉祥的寓意,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均衡对称是普遍现象,在古代彩陶纹样,就运用了重复排列的形式法则,这说明在我国很很早的年代就已经有均衡和对称的美了,只是没有被定义罢了。对比协调是艺术作品中都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而且视觉艺术都会通过明暗、缓急、松紧、等方式形成对比和视觉元素相互适应的一种规则,对比是相互比较形成的美感,会给观者带来刺激的感觉,调和则是视觉元素之间的相互适应的关系,这种美感一旦成立,便会达到平衡、安定、自然和谐的视觉美感。节奏韵律是传统艺术中表现为视觉元素经过排列组合作品中所表现的生命的旋律,通过循环或者重复出现的节奏表现出来。给观者一种顺畅,就像一首歌里的音韵和格律。视觉传达设计,韵律感可以是各种图形元素形状、面积大小、排列位置虚实等依照一定的法则规律而形成的。在汉代画像石艺术中就表现出了韵律的视觉语言,在欣赏汉画像石中,观者好像产生错觉一样,仿佛听到韵律与节奏的音符,这就是传统装饰艺术有的美感。2、传统装饰艺术的造型之美造型方面分为好多种类,动物类造型,植物类造型、自然图形类造型等等,在这里我们以敦煌壁画为例子,分析其造型之美。敦煌壁画大家应该都知道,以独特的造型之美保留至今,当观者看到敦煌壁画的时候,就会好像听到了一种有节奏的动感音乐一样,这就是造型之美的魅力所在。敦煌装饰艺术突破了平视的形式,将造型的语言冲破了二维空间带到了三维的空间中。敦煌壁画中表现出了很强的韵律的动感,图中的人物造型生动夸张、舞蹈优美,传神。舞蹈部分造型生动,好像画面定格在了那一秒,神态传神,动作优美,将壁画的文化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造型看起来没有一丁点呆滞停顿。而是静中有动曲声中她们还默默轻打着节拍,自然而陶醉的欢歌舞蹈着韵律协调,自然、统一、有节奏感。

三、传统装饰艺术在插画创作中的新应用

1、创新应用在原创作基础上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创新应用,我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在插画艺术的应用是将民族性、传统性、新时代性三者结合。对传统的装饰艺术的构图造型方式进行进一步提炼加工,系统的变形改造。首先、抓住现代人的审美特点,插画创作轮廓清晰,表现传统装饰艺术的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和平时代的朝气蓬勃;其次抓住人的心理特征,用图形表现人们的心理,传递一种感情,通过传统装饰艺术律动感表达思想,运用色彩的特性,用色明快,这是另外一个新时代的表现,最后、结合电脑软件,抓住传统装饰特征,运用新科技表现更好的插画艺术。我们的创新突破点在于,大胆设计、创新设计、突破传统,不仅是在设计上突破,也要在材料上进行突破,不仅仅是数码印刷,甚至可以用金属、彩带、盘条等等来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插画创作,2、多媒体时代的结合如今是一个多媒体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泛滥,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信息时代,文字的复杂性更加有利于插画艺术的发展,我们插画艺术也变得有趣、自由、多媒体时代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插花艺术也开始变化,在传统装饰艺术的影响下,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更多的是跨越了最大的限制,可以最广泛的传播交流。让设计与生活近距离的接触,改变我们的生活品质,提升精神、情感的感知。

四、结语

篇5

一、新绘画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

20世纪中期以后的绘画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古典主义传统年代及跳跃式发展的富有极强个性的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绘画及其所有的传统技法似乎已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境地,从前绘画艺术所追求的文学性、叙事性以及以画面的空间、透视、明暗、解剖为基础的再现美学已被现代主义艺术抛弃了很久,而此时的现代主义艺术脱离现实生活,脱离普通大众,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主义艺术在西方的没落,1965年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唐纳德·贾德宣布“绘画死亡了”。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以视觉活动为中心的绘画艺术开始丧失了它的中心地位,后现代主义艺术取代了现代主义艺术开始操纵主宰艺术世界。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十分宽泛的文化概念。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冲突中涌现出的新思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工业、科技、宗教、哲学、建筑、文化及艺术等诸多领域,1934年西班牙作家奥尼兹最早在他的著作中用过“后现代主义”一词,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并产生全面影响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就是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文化衍生物,它适应于后工业文明的发展,并逐步取代现代主义艺术成为世界性的主流文化。

当现代主义者们宣布绘画死亡之后,原来呈直线状态发展的绘画停滞了下来,艺术家们纷纷放弃绘画,人们甚至误以为这就是后现代艺术,此时的艺术成了一种纯粹的理论,绘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然而,人类艺术的发展必然有其自身存在和演化的客观规律。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每当一种艺术形式走到极端的时候,紧接着的必然是一种回归,而这种回归并不是对从前艺术的简单重复。此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重要形式的绘画艺术尽管因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冲击,丧失了原有的古典传统,但绝不会丧失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新绘画以反叛、回归、宽容的面目出现了。

新绘画艺术始于70年代后期的德国,进入80年代后,它的各异风格日趋成熟,艺术评论家开始广泛关注这些新绘画艺术家们,不断有评论、阐释、研究新绘画的文章、专著问世,于是,绘画艺术中出现了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意大利超前卫艺术、法国新自由形象、英国新精神、美国新意象艺术等新术语,绘画艺术经过在“黑暗”中的不断摸索,开始了自己的新纪元。

二、新绘画的特征与现状

这群新绘画艺术家从一开始就以反叛的态度来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一场革命,而最本质的特征首先体现在新绘画艺术继承了波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在德国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中,波伊斯被誉为德国来自艺术精神领域的新的社会秩序的先知,他也是德国战后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艺术家。波伊斯提出“社会雕塑”观念,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就是艺术,所有社会成员都对社会形象起作用,如果说杜尚是第一个把日常现成品转换为艺术品的人的话,那么波伊斯就是第一个将日常的生活以及行为转换为艺术的人,并且他继承了杜尚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观念,要让艺术成为一切,一切也都能成为艺术,波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的提出,不仅终结了现代主义艺术,也把西方艺术推入了后现代主义阶段。

波伊斯作为新绘画艺术的起萌者,他的以消除所有艺术限定为核心的“人类学”概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不仅是德国还包括其他所有国家年青的新绘画艺术家们,他们正是沿着这样一条以反叛的姿态来复兴回归传统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的道路,使行将末路的绘画艺术起死回生,尽管他们强烈的否认与传统艺术的联系,但他们仍具有前卫艺术的诸多特征。这些新绘画艺术家们的前卫性表现在他们又并不像波伊斯那样为了消除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试图去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而是忙于重新恢复那些已经被抛弃的或曾在艺术史上流行过的东西,并重新确立艺术的独立性,重新使用最有价值的持久性材料来创作他们的架上艺术,这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在德国,基夫这位波伊斯的嫡传第子,将他老师的某些传统体现于他自己的作品中,他是波伊斯的直接继承人,而又并不完全象他老师那样,波伊斯关注的是现实,而基夫关注的却是历史,并采用了绘画手段。他是从德国的文化深处汲取养分,创造出表述德国历史、富有神化色彩并且材料厚重的绘画作品。他的作品既关注自然也关注社会,是一种思想者的绘画,揭示出隐藏于事物深处的美,附绘画以哲理性,这体现了基夫对古典绘画艺术中主题思想的复归,基夫通过绘画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对德国文化、历史、命运的定义与评价。因此,即使是那些对德国神话、历史只是浮浅了解的人,也可以在想象力的帮助下毫不费力的欣赏他的作品。

基夫从波伊斯那里继承最多的怕是体现在他大胆地使用非正统的绘画材料来进行正统的架上艺术。他将从前学习的装置艺术也融合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而这种综合媒介的运用更好地体现出他作品所要表达的凝重感:沙子、泥土、干枯的植物、水泥及各种碎屑物掺以乳胶、紫胶、速干油漆等都被运用于他的画面上,造成极其厚重的画面肌理,加上是巨幅的画面,从而达到这种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这种宏大的气势把“艺术家感觉到的是一般未被发觉的东西”[1]展示于观众的面前,造成观众心灵震撼之感,即使是对艺术反应最迟钝的人也会为之感慨,这种感慨应胜过古典主义主题性绘画对人的感受,因为观众的感慨一方面是来自于这些原本与艺术毫无关联的材质也能被置于画面中,并且能被艺术家将它们处理得相得益彰,这正体现了基夫在“绘画死亡说”提出之后,究竟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证明绘画没有死,并且亲自开始绘画艺术的复兴。

人们眼中的基夫,乍看起来是一个使从前的绘画起死回生的英雄,而实际上他的英雄性并非体现在是他复兴了绘画艺术,而是他以反叛的精神继承了绘画艺术,他所复兴的只是绘画这种视觉表达形式,在技法上,他完全抛弃了古典传统绘画中惟妙惟肖的、追求透视及明暗的技法以及现代主义所追求的“纯粹艺术”,打破了片面强调绘画技法的传统,也放弃了形式主义的艺术小品式的表现方式,使绘画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特征,这应该就是基夫对新绘画艺术做出的贡献吧。

早于基夫的另一位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巴塞利兹是最早走上新绘画之路的艺术家,他在60年代就开始远离抽象主义画风,坚持创作具象绘画,并使用油画、素描等方式表现人体、风景以及静物等。他的信条是:“新颖的绘画不会来自某种流派,它总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画家出乎意料的作品!”[2]这说明他认为自己所进行的绘画是有着他鲜明的特征的,不愿把自己拽回到从前绘画的派别之争中,他厌恶那种空洞无物的抽象绘画以及那种传统艺术中文学性主题绘画,于是戏剧性的颠倒的画面形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绘画存在主义的生活情感的磨擦面,他需要通过颠倒形象来作为画面形式的校正剂,达到强化表现的目的。他的这种形象变形是远离抽象主义对画面形象的变形,抽象派是要通过形象的变形,突出绘画的独立性,以更加强化“纯粹绘画”这一精英艺术,而巴塞利兹却要打破这种传统,以人物形象的头脚倒置来对形象进行变形,以反叛的态度继承了形象,他自己也承认:运用倒置的形象是达到“抽象化”的一种手段,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画面上,主题则自然被削弱了。虽然巴塞利兹否认他与抽象派绘画的关系,但这种形象的倒置,多少是对现代主义抽象派艺术风格、形式的一种回归。他说:“我为何不该颠倒呢?绘画是为了表达人的精神的,正是这样,我可以把奶牛画成绿色,把人的脑袋倒置。”[3]他反对现代主义艺术对社会现实的冷漠,也反对传统艺术过于强调的主题,主题的存在仅仅为画家提供了一种控制画面的方法,即使没有主题,什么也都是可能的。他的绘画最终实现了形式主义上的社会反抗,反抗视觉表像上的那种惯性,从而体现出他对社会教条、定规的反叛,对现实社会的颂扬。  三、由新绘画带来的思考

“绘画的复归”成为19世纪80年代这个新十年的主题,德国的画家与他们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融合,艺术家显然放弃了现代主义者的独创及“进步思想”,让过去重新循环,回归传统的材料、形式,回归原状的轮廊,回归原状的抽象化。随着向一度贬值的传统回归,二手的形式、借来的风格、重新采用的意象,全部应用了起来,而创新的形式不再是追求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最熟悉的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80年代新艺术的特征是引起轰动或引人注目,而不是理性,不是杰出的技艺,也不是形式的或叙述的逻辑。西方艺术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不断创新求异的思想贯穿始终,而到新绘画艺术的时期,继承前人彻底创新思想的表现形式竟成了反对创新──复归,因此复归与反判就成了后现代主义新绘画的典型特征,艺术的多元化必然因为对过去文化艺术传统的复归变为新的时代特征,绘画的这股复归潮流是伴随着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到来的,只是它可能在绘画领域表现得更加激烈一些,艺术的这种与现实紧密接合的社会属性,必然使它永远充满生机活力,并且由于它对现实文化的敏感反应,将使它永远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成为代表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使者。

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的复归与反叛这两个显著特征,也是艺术发展史上的永恒的艺术规律。正如易英先生所说:“一种艺术语言越精致,也就是它在表现力上越贫乏的时候,这时只有实行语言的重构才能恢复它的活力。”[4]古希腊艺术发展到希腊化以后,《米罗岛上的阿芙罗底德》风姿绰约,玉体毕现,人体比例和谐一致,模拟自然无懈可击。可是到了中世纪,教堂的钟声推毁了古希腊的文明,苦涩神秘的中世纪文化,尽管泯灭了人性,但中世纪的艺术仍是人们启示的源泉;文艺复兴尽管是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口号,但是文艺复兴绝非仅仅为了使湮没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重放光彩,而是在弘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来重新建构新的艺术语言,表达新的价值观念。因此,复归是一种形式,反叛才是艺术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更是如此,当杜尚给《蒙娜丽莎》抹上小胡子,随心所欲地嘲弄传统艺术,传统绘画似乎成了一堆“垃圾”,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直到概念艺术,宣告了绘画艺术的死刑,但也就在与此同时,摄影写实主义开创了绘画的新天地。20世纪7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指责现代主义是统治世界的傲慢君主和当代罪恶文明的魁首,并以反叛者的姿态庆祝现代主义的死亡,但是它无法摆脱既成秩序的束缚,主观的、相互矛盾的更新和理解,使后现代主义在艺术海洋中随意漂泊。后现代主义新绘画的出现,充分地证明:死亡的不是绘画本身,而是一种特定的绘画艺术语言。当一种艺术语言由极至而走向贫乏之后,另一种艺术语言必然以反叛者的姿态取而代之。人类艺术就是这样在艺术海洋中一浪推过一浪,不断发展更新,不断地创造出符合特定时代气息的新艺术来。

注释:

[1] 葛鹏仁:《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0年 ,P180

[2] 冈特·恩格尔哈特:《激烈,但不野蛮》,《世界美术》,1986年第一期,P63

篇6

华夏儿女在和自然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情感,绘画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得到了发展,绘画的方式也越来越看重个人感受和内在心理的意象表述,用一定形式上的艺术方式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心理感受。“道家”、“儒家”“墨家”思想传播也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形式,古今传承的思想,创造了中国视觉艺术的意象思维模式。中国传统绘画基于“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似与不似之问”等,并且加入了人类的生活思想,生活意境,让人们产生了对生活的想象和生活的寄托。中国绘画艺术重视的是意境,可以说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它是人类心理和物质的结合。

二、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作用

1.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的绘画艺术借助自然意境、意向、气息、神韵来表现出方式的写意和精神的内容。古人对笔墨的依赖和追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那对笔墨的热爱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绘画变现神韵的精神支柱。“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整个中华艺术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墨”二字很难准确解释的词语,简单的来说就是指使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画出一些圆形、粗细的线条、刚柔、疏密、急缓融合在浓淡、干湿、涨、渍、破等,同时还包括画家对中国绘画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画家通过这些笔墨培养出来的气质、内心和情感心理等,画家这些内心的种种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最终风格。水墨和色彩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它强调流利自然的手法,不受限制,讲究意境。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笔墨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中华人民的精神世界。

2.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国的现代绘画吸收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精华,可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我们对现代绘画的理解要秉持着两个观点,第一,我们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它和它的时代相结合,从时代的角度看待绘画艺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绘画”;第二点,现代绘画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例如绘画受到新媒体、新理念的影响,改变着现代绘画的面貌。现代绘画为了彰显时代特征,多借用现代社会人总的精神特征。当代画家为了展示社会的真实特征,走进自然,贴近人民生活,通过人们精神和意识走进时代的文化环境中,作品只有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展现出活力和创造力,只有符合现代人的创新观念,作品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标志。纵观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每一样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都不会是孤单影只的,都是伴随着社会背景的演变而进展的。现代绘画艺术的大繁荣,促使了一批新的年轻的画家的诞生,他们善于使用客观的真实手法来画出社会中的多样主体,使现代绘画艺术更加的具有多样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思维和感情上紧跟时代的脚步,让现代绘画在中国文化上更加的突出,更具时代精神。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45-01

中国戏曲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形式。戏曲包含着多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塑造特定的人物和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表演时,也对演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演员在表演戏曲艺术时不仅需要运用演唱的形式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动作、神态等来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也使得戏曲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分析和抓住这些艺术特征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一、综合性

传统意义上将戏曲表演艺术手段简洁地归纳为唱念做打,这几个简单的文字包含着戏曲艺术手段的性质和形态,也能体现出戏曲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形式,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戏曲表演艺术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绎技巧,同时也要能够将戏剧表演的多种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综合性的演艺,从而更好地凸显戏曲的魅力,推动戏曲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在呈现戏曲人物形象时,表演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需要具备舞蹈、节奏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只有将这些技巧进行综合运用,才能使得人物呈现更加鲜活生动。因此,戏曲表演者要重视将多种艺术手段进行综合,有效体现表演艺术的特点,为戏剧表演系统的完善以及戏曲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平衡性

戏曲表演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而传统文化中崇尚平衡的思想也渗透到戏曲表演艺术当中。传统的戏曲脚本当中强调起承转合这一平衡结构,在舞台调度、空间处理、音乐铺陈等方面同样对平衡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戏曲表演艺术处处充满着平衡之美。另外,戏曲表演艺术也对演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扎实地掌握唱念做打以外,还要具有真诚自然的表演,一招一式以及唱腔都要做到协调和平衡,也因此使得戏曲表演艺术将平衡作为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在唱腔上要确保气息的平衡,而且只有找准气息平衡点,才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演唱状态,并对唱腔具有良好的控制水平,为戏曲表演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戏曲演员在表演上必须要把握平衡,在形体方面必须掌握完善的平衡技巧,使得肢体能够协调舒展,而内在的表演技巧也要保证平衡,从而更好地呈现人物。

三、程式化

程式化特征是我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任何一种形式的戏曲表演都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式规则,在表演中不能够出现自然形态的原貌,这样才能够让戏曲的表演具有差异性和丰富性。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在实际的表演当中必须要依照美的原则进行概括、夸张、提炼以及变形,将自然形态的戏剧材料变成具有严整格律和鲜明节奏的程式。戏曲表演的程式在不同的行当当中具有一定的表演界限和程式化要求,例如,武生和武旦在表演时要威武刚强;花旦要天真活泼;青衣稳重端庄;小生温文尔雅。这些都体现出戏曲程式化和规范化的表演,也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心理、动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律化的转变,最后用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将戏曲作品呈现在舞台当中,为观众带去别有韵味的艺术表演。

四、虚拟性

戏曲表演艺术动作在编排和表演中是有整套程式构成的,这也决定了戏曲表演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如在戏曲表演中开关门、上下楼等具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动作,都采用虚拟的方法来表演,另外在戏曲表演中往往会以鞭代马、用桨代舟,运用一定的虚拟动作和道具来引发观众的想象,使得观众能够透过这些舞台动作联想到生活当中的实际内容。但是这样虚拟化的动作表演必须做到准确和恰当,否则会让人感觉到虚假,只有将虚拟化特征运用准确得当才能突出演员的动作,感受到生活之美。炉火纯青的戏曲表演会让观众获得真实感,这样的真实主要来源于演员的细致做工和动作的逼真。戏曲表演当中的虚拟动作会让整个表演更加逼真和富有美感,不仅有助于鲜明形象的确立,也能够对观众的联想力起到启发作用。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表演是一门技巧性和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方法和技巧来塑造戏曲作品中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更加鲜明,通过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绍荣.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探微[J].大众文艺理论,2012,(20):245-246.

篇8

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特征;审美;传统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52-01

一、数码艺术

(一)数码艺术设计及其产生

数码艺术属于一种新媒体艺术,它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是由当下电脑、录像、网络、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混同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它是指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艺术。

数码艺术设计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它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出现对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泉》的作品――小便器,由此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然而多年后,公众一致认为这件作品象征着杜尚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特征

数码艺术,除了在表现形式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以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反传统性和它的人文关怀,即使某些作品借用商业社会的特性而采用通俗和游戏的形式,但仍然可以从艺术家的精神内涵的解读中加以区别,这也是区别其他利用数码进行创作的作品。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视觉表现

如今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媒体语汇极大丰富。数码艺术设计的应用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视觉样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无止境的可能性。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数码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可称为“媒体蒙太奇”;包括共时叠加的媒体蒙太奇和历时链接的媒体蒙太奇,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手法和新媒体艺术语汇,并由此生成了数码艺术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

第二,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模式的特征。数码艺术设计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与结合

(一)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

要探讨和研究数码艺术设计的艺术特征,就必须对现代审美观念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概括来看,现代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抽象化。集约化大生产决定了产品必须要便于生产,而不能有过多和过分的雕饰,所以要求产品必须要以简练和抽象的造型为主。二,简洁化。简洁性体现在设计中,就是将功能与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强冲击。强冲击就是审美中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震撼和激荡。四,民族化。从审美角度来看,艺术审美的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五,个性化。艺术理论在突破了传统的模仿和表现之后,更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强调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艺术家对世界和人生的特殊的领悟,因此,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注重个性特征的表现。

(二)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篇9

关键词:书法艺术 视觉性 文化性 视听性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仅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①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意义深远。尤其是在书法艺术脱离实用功能的束缚转向成为纯艺术方向发展之后,书法艺术去传统化呈现常态。今人对书法艺术的接受方式、目的与前人完全不同,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呈现出了以满足受众的视觉愉悦和接受书法瞬间的视觉冲击力为主要特征的视觉化发展趋向。

书法艺术的“视觉性”观照

电视较之传统的印刷媒介,具有更为生动和快捷的传播特性。电视媒介传播的视、听双信道特征让受众在接收图像信息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声音对图像传播信息的同步解读。目前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传统艺术正在以多种形式出现在电视娱乐类节目之中,涵盖了戏曲、美术、书法、武术等各个传统文化艺术门类,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占电视文化休闲类节目的半壁江山。借助电视,从艺术经典到当代的文化快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术种类和艺术样式都在借助电视的强大传播功能尽情地向世人展现自身的无穷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球。雅俗兼容的品性、变幻多姿的内容,使中国的传统艺术题材类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娱乐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隐性的表达方式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的职能。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视觉到书写再到视觉的演变过程。当它由具象的刻画符号演变为抽象的线条符号时就已被人为地烙上了视觉化的艺术印记,这种自开始就注入的方位、视觉意义上的概念,是我们古代先民们几乎是在绝对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次伟大的创造,从而使文字走向书法表现之后被书法艺术家们进行了拓展,附之以艺术的审美情趣。②汉代的蔡邕在其《笔论》中曾记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从中即可以看到古人对书法空间观念的重视程度,在书法其后发展的历程中,书体或表现风格的变化均是建立在这种视觉空间观之上的。在这种视觉空间塑造基础之上,书法艺术的塑造原理及表现手法在历代书法艺术家的努力下日趋丰富多彩,这也是一个书法空间观念从低及高、由浅入深、从表及里、从实用转向真正艺术表现的过程。它奠定了书法艺术几千年来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③正是这种异于其他文字而有足够能力撑起汉字独自发展并延续数千年的视觉审美元素,长久以来却总是隐藏在书法艺术所秉承的厚重文化信息的传递之中。书法艺术走进厅堂悬挂、陈列以前,书法艺术一直是文人墨客们展现自己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方式,更是展现自己才情的一种技能。此时的书法是在满足传递文化信息之后的艺术欣赏,书法作品多是以手卷、扇面、书信等小尺寸的章幅展现的,是一种近距离的艺术欣赏。书法虽然也有题壁、榜书、匾额等形式出现,但它不是书法艺术载体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艺术还停留在文人墨客的手头,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人书斋的案头,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明朝中期以后。随着书写章幅的变大,书法作品款式诸如“中堂”、“条幅”、“横批”等大幅作品的出现,书法艺术逐步从书斋走向了厅堂悬挂、陈列,此时书法艺术追求的是以欣赏者观看书法艺术作品时强悍的视觉冲击力和一刹那的眼球愉悦为终极目的,书法艺术的视觉化特征凸显。如今在厅堂居室悬挂的书法艺术作品,往往是看到书法艺术作品一刹那时的整体视觉艺术效果,这种瞬间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决定着你是否继续浏览下去甚至去阅读书写内容的前提。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媒介的全民普及,中国书法在电视的助推下更是把这种远距离的欣赏和交流转换为视觉文化应用到广泛的人民大众之中,书法艺术转型成为一种纯艺术门类之后,其视觉化发展趋向也日趋明显。此时以千年传承的书法为所谓的精英文化在现实的电视媒介的影响下已消失了原有的界限,而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工业。网上展览、电视书法大赛、电视书法讲座、书法展览的跨时空展播等架起了人民大众学习书法、欣赏书法的桥梁,把学习中国书法的高速公路修筑到了世界信息交通的公路网上,书法艺术在电视媒介强大复制功能的作用下也成为一种可以“仿真”的文化艺术,借助电视强大的视听手段,以其“真实”而丰富,不可抗拒的视觉效果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丰富的文化“快餐”。

书法艺术的文化性解读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它自诞生之初就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就其实质而言,中国书法艺术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文化发展的需要,诸如原始社会的硬器刻写(如甲骨文、石刻),再到后来的软笔书写,无不是为了与不同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当历史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看做是中国书法艺术成熟发展的标志时,“工在字外”,探寻书法艺术具象形态背后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性已成为国人审视中国书法艺术的不二法则,书法艺术的文化性解读成为观照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方式。

从符号学的角度观照,书法艺术也是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组成。其“所指”自然是书法艺术视觉形象的特征。它是以点画、笔墨等具象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的视觉符号,也即我们常说的书法作品,它涵盖了书法笔墨的浓淡干湿、章幅大小和装裱形式等。这只是书法艺术的表象特征。而其“所指”层面则是指向了涵盖在书法艺术表象特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在流传过程中因书写者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形式各异的书法风格所传递的艺术化了的文化信息。书法艺术在古代社会只是文化阶层的士大夫文人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它是流行于当时“文人圈”里的大众艺术,是文化人出科入士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人人皆习之,人人也皆有成为书法家的可能。书法艺术是那个时代中国文人心路历程的符号表征,是他们发现自我优势、展示自我优势的途径,是一种权力话语,其中技巧性、神秘性、表现性、修养性、文化性都依附于权力话语四周,起到了支撑和肯定的作用。所以,中国书法也时常被当做一种特定的结构形式,引导人们去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④此时的书法艺术的传承者是和文化传播者同属一个个体,书法作品则是众多的文化传播者在使用文字传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的结果。自然书法艺术作品也是此时文化传播者们在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结果而流传于世,最终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书法的文化性的体现,也是“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符号的所指内容之一,是众多的文化传播者在自我创造与自我超越、优越的自我设计与强烈的情绪表现的共存,在自我创造的同时创造了传统文化。⑤

熊秉明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更提出了书法即文化的观点。他认为书法艺术是“字、书、文”三者的高度统一。“字”是书写的对象“汉字”,“文”即是书写的内容,是书法文学性的体现;“书”是书法家书写的过程。三者互为因果,交互影响,共同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文化性的一面。在中国人最为普通的雅兴习俗也处处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韵味,从商周时代的甲骨卜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金石文字,从风景名胜的题壁、刻石到亭台楼榭的匾额书写,从居家生活的字迹悬挂到喜庆假日的喜帖春联,等等,在除却书法自身所具有的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无不彰显其文化性的一面。

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势必会引起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中西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书法呈现出了“去文化”性的趋向。尤其是受市场化、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书法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职业化、平民化和低俗化的态势,书法艺术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已经转型成为寻常大众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门类,中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呈现常态。此时关注书法艺术的文化底蕴,重新审视书法艺术的文化性解读尤为重要。书法的本质意义在于其外部具象形态背后的厚重文化内涵。文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源,书法则是文化的具象审美展现。没有以深厚文化为底蕴的纯书法技法展现(如当代流行书风所呈现的看不懂的抽象符号),则必然会失去其内在的韵致,行之不远则是其必然。因此我们欣赏书法艺术的时候不仅要讲究笔墨技巧的娴熟和端正,更要追求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意味。

书法艺术视听性表现

中国书法自晋以降,历经1800余年的发展变化,已经从文人书斋案头的书写悄然转换为今人文化生活中的纯艺术欣赏品。尤其是在电视媒介的镜头语言作用下,书法艺术更注重视觉化表现的艺术美感。借助电视的视、听传播功能,一去平面静态的印刷媒介符号传播过程中的解码释义之苦,转而以现代高科技的视、听传播手段,融静态的书法展现于视听音响兼备的动态传播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书法艺术的视听性表现特征。书法艺术的视觉化发展趋势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书法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

电视的视听特性是电视传播的显著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收信息时的“看”和“听”的双重需要,满足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信息时的视听语言的统一。当书法艺术在脱离其实用功能的束缚转向纯艺术发展之后,人们关注书法艺术的方式也发生了视觉转向。社会节奏加快、快餐式文化消费风靡,电视媒介脱离传统的精英文化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走向轻松和愉快、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摆脱“阳春白雪”式的曲高和寡而走向“下里巴人”式的大众形态已成为电视媒介不可避免的时代宿命。电视的娱乐功能和书法艺术的视听享受让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变为一种娱乐休闲的过程,同时电视视听的双重信道传播特点也让广大受众跨越了学习书法艺术门槛的高不可攀。⑥书法在电视媒介的作用下已经成为寻常大众点缀生活、愉悦精神世界的休闲艺术形式而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书法走进千家万户势必要借助电视媒介,与电视联姻自然也是书法艺术走向大众的最佳选择。通过电视的镜头语言把书法艺术创作个人封闭式的书斋式“作业”转换成为表演性较强的视听性欣赏艺术。人们通过电视寓教于乐的传递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着书法艺术的传承。电视媒介的视听双重信道传播把书法的纸质静态的呈现模式转换为以光电形式表现的诉诸“声、画、音”等立体的图像传播方式。电视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其视觉信息的载体和听觉信息的载体同观众展开的交流,或着说是通过叙事的手法进行讲故事般的陈述,把印刷媒介时代枯燥的单纯的书法符号融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电视由于具有最广泛的大众性而更强调与观众的互动。与观众展开交流可以使电视节目更有对象感,可以使节目内容更具针对性。⑦中央电视台早在1964年举办的电视书法讲座就是对电视与书法联姻的较早尝试。电视直播更是把书法艺术的视听表现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众多作者与评委面对面,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书法创作时,不仅考验的是书写者的书写技巧,更是对书写者平时的文化素养、平时积学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对电视书法大赛评价说:“书法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与现代强势的媒体相结合,对于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⑧

注 释:

①孟建:《视觉文化及涵义》,《中国摄影报》,2006(4)。

②③陈振濂:《书法美学》,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第23页。

④⑤熊沛军:《论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书法》,《艺术百家》,2007(6)。

⑥黎风:《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石长顺:《电视编辑原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⑧吴磊:《民生频道成功举办“墨舞中原”首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河南电视网,2009-02-09,hntv.省略

篇10

中国剪纸,又称刻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①是我国普通老百姓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期盼和寄托而形成的艺术形式,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文化和审美情趣,彰显着强烈的质朴的、纯真的、稚拙的审美理想。剪纸艺术的创作源于日常生活,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的不同,民间剪纸艺术特征也各式各样。北方剪纸,其技法比较粗放简练,风格单纯明快,善于夸张变形,喜欢用大的块面和粗的线条来表现,在作品中更注重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审美情趣;南方剪纸的特点就如南方的地域风土人情一般,其刀法细腻,线条圆润,构图精美,图像生动逼真。虽然不同的民族形式,不同的民族风格造就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地域区别,但其在技法、布局和寓意上有着共同的特征。首先,在技法上,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这种镂空分为阴刻和阳刻。阳刻剪纸就是保留画稿上的轮廓线,剪去或刻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是一种留线去面的方法,剪出来的图案不能有断线。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正好相反,它是剪掉画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是一种留面去线的方法。这两种独特的镂空艺术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美、虚实美、对称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在布局上,剪纸艺术在二维的平面上表达出多维的空间感;这种造型手法采用平视构图,创作者通过在二维空间观念中对视觉中心的比例、位置和相互关系进行规划,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限制,不讲求“近大远小”的透视比例关系,将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刻画。不同维度的画面元素融合在一起时,抛弃了体积、空间、层次和透视关系,完全凭着经验和灵性大胆的取舍。这种借助静态的平面思维去表现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并通过动态的思维联想,连续的描绘自己内心世界的构图方式,正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再者,在造型上,民间剪纸源于生活,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认识,对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内在神韵,即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在题材寓意上,一些符号元素会频频出现在民间剪纸的组合造型中,象征表达特定的寓意。这些符号通过民间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象征。比如:剪纸图案中最常采用的是谐音法,剪纸中的蝙蝠,象征福;刻上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还有象征法,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牡丹象征富贵等等;是剪纸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繁衍生命的祈福。

二、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特点

家居产品,指的是家庭日常生活中所有使用的产品。比如家具、灯具、窗帘、布艺、花艺、绿植、陈设工艺品、床上用品等等;它们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使用品,也是美化家居环境的重要装饰元素。家居产品设计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法,将家居产品进行人性化、功能化和美学化等层面的设计,使产品更具有艺术性、内涵性,更能满足使用者的生理、情感以及视觉上的需求。新时期的今天,随着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消费者在选择家居产品时,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而是越来越关注产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精髓。因此,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呈现出如下特点:更加注重我国特有的文化传承,即在家居产品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将民间特有的技艺、审美、情感、愉悦等人文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来,使其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将传统剪纸艺术的虚实镂空技法、自由透视造型、美好象征寓意等特征融入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来,能够让人们从多角度去体会产品所产生的魅力,提升家居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创新产品设计的方法和路径,最终实现文化与产品的和谐统一。

三、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家居产品中的应用

(一)传承性直接应用

创作者的审美爱好决定了传统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单纯朴素的色彩,寓意美好的图案,阴阳和谐的构图,民间剪纸这些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在现代设计中,众多设计师继承发扬了剪纸艺术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造型、图案和色彩进行直接性的传承;如在2006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李守白作品展”展出的“剪纸家具”。高背的“太平椅”,以黑色为基调,高背上绘以精致的红色剪纸团花和旗袍,座面上绘制虚实相间的剪纸猫咪。竖向椅背上的旗袍,横向座面上的猫咪,利用视错觉,宛如一位抚摸着猫咪的子,在展会上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图1)。再如剪纸钟面、剪纸装饰画、剪纸抱枕、剪纸桌旗等家居产品,利用传统的剪纸图案和单纯的红白色彩,加上美好的寓意题材,以高雅丰富的内涵和鲜明动人的视觉效果融入到了现代艺术设计中,使整个家居产品具有强烈的民俗色彩(图2系列)。在这些产品设计中,对民间剪纸艺术特征没有太多的改造

(二)发展性间接应用

将剪纸艺术的寓意、造型、图案、技艺加以提炼,用现代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演变成为具有剪纸特征的产品造型,这是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另一大手法。由NeringaDervinyte设计的名为Romance的家居产品系列(包含不同大小的茶几、矮柜及壁灯)(图3),借鉴剪纸艺术的中空雕刻的技艺,以钢为主要材料,运用雷射切割技术,将剪纸图案中常用的的花、草、叶等植物元素作为镂空面,雕刻出不同的花纹,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透光功能,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还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文化内涵,令用户产生视觉上的享受。剪纸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镂空,阳刻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否则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美国ArtecnicaMidsummerLight仲夏夜之灯(图4),设计师按照剪纸的工序,首先用画笔画出图案,图案的题材就采用剪纸中最常见的花草树叶元素,然后再来。在材质上选用与纸质感相似,但是具有防水、不怕撕扯、抗变形特点的蒂维克纸,耐热又不变形,而且方便保存;在色彩上延续了剪纸单纯、明快、简洁的特点,不同颜色的剪纸层层覆盖,花团锦簇中,洒落点点光影,整个作品极其浪漫,呈现出强烈的现代装饰性效果。格物:朱子说:“格者至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观心:明心见性。”格物观心,既是“悟”世间本源的必行之道,亦是设计之本。②在以上作品中,剪纸元素在空间中具有多维的视觉效果,剪纸的二维平面性延伸了设计空间,这是传统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重释,是灵感融合的创造,而非直接的模仿。在诸多设计作品中,提及中国风设计,往往是传统元素符号的堆砌,抑或是符号的简单变异,失去了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意境,产生的效果也往往是有形无“神”,在现代化设计语境下显得特别突兀。因此,将传统艺术融入到当今设计中,不是某种符号的堆砌,而是精神和意境、品格与灵魂的高度融合。将剪纸艺术的特征关联到产品设计中,是产品精神发展的一部分和产品设计最基本的创新雏形。

(三)创新性变形应用

对剪纸艺术的阴阳正负形、意象造型、自由透视等艺术语言加以解析,然后保留其神韵,进行创意性表达,延伸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来,是设计创意表达的最高层次,即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意产品化。荷兰著名设计师托德•布歇尔(TordBoontje)的许多作品都与剪纸,或者说剪影有关。除了上文提到的“仲夏夜之灯”,“居室空间”系列作品(图5)把“剪”这个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完全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整套作品围绕“自然”的主题,用他最为擅长的花草语言,运用三维立体的重叠剪纸,以一种新的仪式、新的状态、新的修饰手段设计出多种家居产品。作品呈现出的正负形交错、点线面结合的造型观念及结构形式,给人们带来了一个美妙和神秘的幻想世界。在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作品中,创造者通常借助某种具象的“符号”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这种艺术手法称之为“意象造型”。设计师托德•布歇尔独具匠心地将可爱的动物图形与美丽植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出新颖的图形语义,充实了产品设计的人文内涵,反映了设计者的愿望以及他的精神世界。

四、剪纸艺术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一)理论价值

首先,体现了弘扬传统艺术的精神。艺术生命的延续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结果,脱离创新高呼发扬传统,犹如空中楼阁。因此,探索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方法,并借助家居产品的载体将传统艺术元素、精髓融入当代设计中来,是我们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实际途径。

(二)实际应用价值

一方面,可以增加现代家居产品的附加值。将民间艺术以新的形式融入寻常百姓生活中,不但能够普及传统艺术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增加现代产品设计的独特性和文化底蕴,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找到合适的载体。将剪纸艺术的纹样类型、构成规律、雕刻技法、内容寓意等艺术特征,应用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来,探索民间艺术产品化、市场化的规律,可以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弘扬与传承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注释:①引文来自百度文库.②引文来自美国室内设计杂志图片文字.

作者:王文玲 钱万成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来凯丽.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2]焦一恬.剪纸元素在灯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