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33-02
随着现代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疑难、复杂、微创手术的开展,以及与手术配套所需要的新型高端医疗仪器设备的引进,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手术室护士很快的掌握并学以致用。为使新开展的手术高质量顺利完成,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自2012年起与上海多家医院形成协作关系,每周有专家到我手术室进行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清扫手术,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脑肿瘤微创手术等一系列疑难复杂手术的指导,以及我院医生外出进修回来学到的一些先进手术的开展,如胸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鼻窦镜手术等。近几年来先后引进C臂机,椎间孔镜,五官科动力系统,能量平台,超声刀,显微镜,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
2 方法
2.1 实行专科管理培训 每一台新手术的开展有各自的专科小组具体负责培训计划并实施,以教学查房形式,讲授和示教手术配合要点,专科特殊器械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2.2 实行规范化培训
2.2.1 手术前的准备 做好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查阅病历了解既往病史。 参与术前讨论,对手术方式、步骤详细了解。
2.2.2 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 由手术医生讲解手术流程,手术要求、配合,特殊用物准备,对外地专家的手术习惯,常说的器械英语名称做到心中有数。
2.2.3 器械物品的准备 术前一天将手术所需物品、手术包、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显示屏、器械台按位置摆放,仪器设备保证性能完好。
2.2.5 手术中的配合 一般由外地专家开展的新手术,都安排在手术不太繁忙的双休日,配备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士和麻醉师,具备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要求术前一日休息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手术中。
2.2.6 手术后的总结 由负责这台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介绍手术配合步骤,手术中注意事项,物品准备等,制成多媒体,在晨会和科务会上进行讲解,并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改进不足之处。
2.3 仪器设备的培训 对新引进的仪器设备由设备工程师介绍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清洗保养维护等,并进行技术指导,使护士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每一位护士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合格为止。专科护士将各自分管的仪器设备的简单操作程序制成卡片,统一贴在仪器左上角,方便使用者操作参考。建立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每次使用后使用者记录使用性能、时间,并签名。掌握仪器的基本维修方法,定期由专科组长和设备工程师检查维护。大型仪器设备放在专科手术间,减少搬动。
4 讨论
各手术科室新手术的开展,都是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了解手术的基本步骤,具备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技巧,能排除常见故障,做好应急准备。备齐用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不仅要在理论上不断学习,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我院对新手术的开展非常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和自主学习,使手术配合更加准确完善,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使医生满意度提高,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总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适应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
篇2
关键词:手术室 不安全因素 防范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9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6-01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科学也在不断地改善,复杂的护理行为过程实现了越来越完善的护理分工。现如今每一个护理过程都与专业和个人息息相关,但医学的进步历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侵袭性的治疗手段和诊疗方法,再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护理的不安全概率增加。手术室的护理问题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部分。手术室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运行单元,以其繁琐的工作程序和庞大的工作量也是安全问题的高发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找出现有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主要能够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由于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不符合规范产生的患者感染问题、由于医疗器械的准备不充分或未按要求定期保养造成的器械性能不佳甚至影响正常手术问题、由于对物品的清点不及时或不仔细造成的手术护理记录单无法详实记录导致物品清点出错甚至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由于接台手术较多使得患者的手术部位和处理方法出错的问题、由于药物或医疗器械的错误使用造成的患者非正常受损伤问题、手术后病理标本未及时处理导致标本遗失或腐烂问题、患者术后放置不当产生术后神经或皮肤组织受损问题、关键药物未妥善保管带来的爆炸等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看护疏忽造成的患者意外事故问题、手术护理记录单不规范不详实造成护患纠纷问题、手术室空气污染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院感问题等。
2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及责任心不强。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当将国家和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来严格执行,不应当采用散漫的工作态度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对复杂并且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一旦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不严格操作规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近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新的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都运用到医学手术中,使得医学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扎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训练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正确清点器械,按照规程操作,并且能够按部就班地与术中医师合作,确保手术中能够配合顺利,适应手术的需要,按时完成手术,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
2.3 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失效。由于社会对护理人员认识偏差,许多人认为护理人员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就行,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导致许多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够高,甚至有很多护理人员都不能达到护理人员所需要的最低要求。这些综合素质偏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仅不能在技术上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还不能和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不能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导致患者不能够充分地信任护理人员,大大降低了护理效率,同时还会造成医疗纠纷。
2.4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负荷过重。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医院为了节省医院开支,在护理人员的配置上一直不能按照要求配置足够多的护理人员,尤其是那些业务熟练,工作认真的护理人员。因此,护士的工作负担重,经常需要加班,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面面俱到,这些都导致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对于正常工作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痊愈。
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观念,并且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中,应当时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和法制教育,让护理人员树立牢固的依法执业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将病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严格真实地做好护理记录,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在医疗纠纷发生时,能够做到有证可举。
3.2 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在护理工作的开展当中,只有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足够高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因此,医院必须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并且锻炼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科室应当积极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学历和技术能力。
3.3 合理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各个科室必须正确配置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医护人员,并且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使医护人员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护理安全。
3.4 畅通手术室的护患沟通。在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中,除了对护理人员的出勤情况以及业务能力的考核外,还应当将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定期检查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注重总结护理纠纷中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接送患者时,若遇到烦躁、昏迷、神志不清的,应增加人员进行护送或加保护带固定。
3.5 完善手术室护理质控机制。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室、班组、个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网络,加强手术室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强调各级人员应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督导、定期分析、定期反馈,坚持预防为主,强调事前控制,重视痕迹管理,抓实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淑梅,苏丽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03)
篇3
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满意的项目较为集中,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对骨科、神外、胸心外等大手术及仪器设备多的腔镜手术的配合满意率偏低,对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1.1医生不满意项目原因分析
1.1.1物品准备不齐全:护理人员对新器械性能不熟悉。另外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欠缺,手术步骤、医师习惯、器械认知、手术评估欠妥导致物品准备不齐全。
1.1.2手术传递器械不主动,欠熟练:科室低年资护士多,他们承担着大量的器械配合工作。由于手术室工作经验、专科理论及技能缺乏,在配合器械复杂、精细的腔镜、骨科、胸心外科和神经外科等手术时,就显得尤为吃力。要达到默契配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再加上部分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差,理论不扎实,学习不积极,科室培训不认真,对新器械、新设备知识匮乏。另外手术过程中有个别护士注意力未能高度集中,未及时关注手术进展,导致配合欠佳。
1.1.3对仪器操作不熟练:随着我国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国家交流越来越多,大批先进的进口及国产精密手术仪器与设备运用于手术中,这些仪器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操作面板多为英文标记。要求操作者必须正确连接、调节、使用、清洁和保养。有些仪器设备本身还部分延伸至手术野因而要求术前灭菌[5]。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今众多的高科技精密贵重仪器使用要求,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1.1.4手术摆放不当:手术安置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手术野的暴露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故手术医师对手术安置的要求很高。手术安置是手术室护理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项基础操作,涉及人体解剖和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但大多手术室培训此项操作时只涉及到如何安置、安置的注意事项等,对人体解剖及人体力学原理忽略学习,普遍缺乏规范化培训导致护士操作机械。另外年轻护士巡回经验少操作机会少,对安置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后果知识匮乏,导致手术摆放不当。
1.2干预
1.2.1加强专科配合训练,提高手术配合水平:①把低年资护士培训作为重点,建立培训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专业强化培训,每月专人集中讲课、一对一带教、短期内熟练单科手术等多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②分层次进行培训。护士长、专科组长、高年资护士组成培训计划制定小组,搜集不满意项目,针对配合薄弱环节制定培训计划并承担授课任务。对于配合不满意的手术,如骨科、神外、胸心外及大手术开展前瞻性业务查房及业务学习。邀请专科医师讲课,学习相关手术的解剖、生理病理、手术步骤、术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等,并模拟手术物品准备及仪器设备使用。要求低年资护士在参加新开展大手术、疑难手术后及时写出手术配合笔记及心得,交给护士长批阅。③科室订购多种手术相关书籍、杂志、图谱、多媒体等资料供护理人员查阅。选派科室年轻护士前往先进医院进修,护士长带领骨干护士参加各项学术活动,提高整体专业素质和配合能力。激励年轻护士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1.2.2手术放置的培训:①理论培训:通过图文及多媒体的形式授课,内容包括各种手术的解剖功能位、人体力学应用、各种手术的要求、摆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各种手术标志物的角度、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及预防、手术床、架及垫的应用、防止坠床及管路滑脱措施、摆放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等。授课后对护士进行理论考核,以巩固讲授知识。②实践培训:理论培训完成后由培训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包括患者的确定、用物准备、手术床的调节、手术的放置、患者安全措施的实施。练习时手术室护士可分为2~3人一组,采用“角色互换”[3]和“亲身体验”[4]进行练习。使手术室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准确掌握标准手术的摆放方法。最后进行实践考核,由护士长、培训老师监考,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安置的准确性、熟练程度、患者舒适度。
1.2.3对仪器设备的规范培训:新仪器新设备使用由厂家人员集中手术医生和护士同时同地进行授课,针对仪器设备的概况、操作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日常保养、清洁要求、存放环境、配套设施及中英文文字说明等开展培训。并确定设备负责组长,组长承担以后该设备使用的日常培训。其他使用中的设备定期开展专科组长授课、厂家人员授课、老师传帮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最后由护士长、专业技术人员、专科组长三者对各层级护士进行考评。
2体会
篇4
[关键词] 洁净手术部;搬迁;安全管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130-02
Analysis of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in operating room relo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HU Yaping
Operating room,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ping City, Jilin Province, Siping 136500, 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in operating room reloc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participation in the assembly of the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establishment of operating room logo,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enhancement of train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smooth reloc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was guaranteed and the nursing safety was ensured.
[Key words]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Relo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在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外科技术对手术室的洁净条件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洁净手术室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1]。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本院新建了洁净手术部,并于2006年11月15日完成了手术室的整体搬迁。笔者在充分分析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采取事先干预,保证了洁净手术部的顺利搬迁,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手术室布局与配置的安全问题
洁净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就不能做到分区明确,洁污分流、供应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增加术后感染机会,并有延误手术的可能。配置不齐或不适用,就可能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
1.2 设施设备的安全问题
在搬过程中如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洁净手术室各种设施运转不正常,都有可能为手术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1.3 应对手术的安全问题
搬迁当日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的安排不当,与搬迁发生冲突,如各种设备、手术或用品的搬迁时机等,都有可能造成手术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或患者抢救。手术患者的各种安全隐患,如接错患者和做错手术部位,手术患者摔伤、压伤、烧伤、烫伤,手术中用药错误,器械不良造成的损伤,切口感染,物品遗留体腔,病理标本遗失等[2]。在搬迁日手术中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更高。
1.4 环境陌生的安全问题
搬入新的洁净手术部,各种仪器设备、药品、一次性物品等摆放位置改变,手术间增加到8个,再加上辅助用房,与原手术室完全不同,医护人员可能分不清方向,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1.5 消毒隔离管理中安全问题
洁净手术部只对空气进行了过滤,对手术室的清洁度要求增高、环境管理要求更严格,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术后感染暴发流行。
1.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手术间突增5个,护理人员紧张,新增护理人员不能马上适应手术室工作,加大了护理管理难度,增加了护理风险。
1.7 缺乏相关知识的安全问题
从普通手术室搬入洁净手术部,医护人员对洁净手术室相关知识如净化的原理,手术部的分区、人物流向,消毒隔离管理,洁净手术室使用等缺乏了解,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 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2.1.1 强化安全意识 在科内将护理安全提到人人关注的高度,让每个护理人员能有意识地想到护理安全问题,积极地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2.1.2 建立手术室搬迁安全管理小组 护士长任组长,对手术室总体安全负责。成员为质控员、教学秘书、消毒员、各专科组长,分管洁净手术部安全防范预案、各种流程、制度的制订,手术室装配,消毒隔离管理,搬迁协调工作,搬迁日手术安全。
2.1.3 制定并落实搬迁预案 预案从护理安全出发,对搬迁日期的选择、搬迁步骤、手术安排作了具体详细的计划。
2.2 参与洁净手术部的装配
主动参与了装配的全过程,对洁净手术部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避免了布局、 人物流向的不合理。先后制订了医疗设备器械添置计划、不锈钢物品配置计划、手术室布类订购计划、低值物品购置计划等,保证了手术室各项物品的齐备。
2.3 手术标识清楚,物品规范化放置
现代洁净的手术室内部结构复杂,手术室的环境需要引导、指示、说明、提醒、警告或介绍,以便手术医生很快熟悉和适应环境[3]。在新的洁净手术部建立醒目的导向性标识、引导性标识、禁止性标识和警示性标识,物品按拟定的摆放位置,定位放置,各手术间物品摆放一致,以加快医护人员对环境的熟悉,提高工作效率。
2.4 合理安排,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搬迁日期选择在周六,手术量少,随之有周日进行缓冲,便于解决搬迁后遗问题。搬迁前一日,将洁净手术部急诊手术间用物配置到位,完好率为100%。加强沟通协调,取得外系各科支持,减少搬迁日择期手术的安排。
2.5 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将手术室麻醉科工作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手术,一组负责搬迁工作,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搬迁工作顺利。搬迁前确定各专科手术间,新旧手术间、辅助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每间房都有责任人,各专科用贵重仪器设备,由专科组长全程跟随运送,避免损坏。
2.6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
卫生清洁工作分两段进行,搬迁前对洁净手术部每个房间和走廊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墙、地面、天花板、柜及新添置的设备、物品等,搬入后再次清洁消毒,新搬入物品为重点对象。搬入后1个月内,每天按消毒隔离要求严格督查,促使医护人员行为和操作的规范。
2.7 增配护理人员
在手术部搬迁前1年,开始培训新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搬入后根据手术增加情况,逐步开放新增的手术间,护理人员则随手术间的开放,逐步增加,避免人员不足和人员过剩的发生。
2.8 医护人员培训
培训在搬迁前1年开始,让其先了解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搬前1个月,对洁净手术室工作流程、消毒隔离要求等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培训的方式有理论知识讲座,现场演示。并分批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掌握洁净手术部的管理、使用等,搬入后在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3 效果及评价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建立了布局合理,配置适用的洁净手术部,确保了手术室顺德搬迁和手术患者安全,洁净手术部运转正常,无一例护理缺陷发生。
4 体会
4.1 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湖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条件,护理管理应该从保障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4]。在手术室搬迁的高危时期,各种各样护理风险因素威胁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是确保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4.2 做好事前干预
事前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5]。在事前充分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就能主动地将护理缺陷防患于未然,实现护理质量的零缺陷。
4.3 加强细节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往往是不安全的隐患,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预警差错事故发生的细节,有效地培训和引导,及时评价和考核,对减少和避免差错有着重要的意义[6]。细节做得不到位,就会出现安全问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各环节中的细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2] 罗桂元,马育璇,朱映霞,等.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7,7(11):77-78.
[3] 王维,钱健.有效应用标识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2):27-28.
[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5] 李红丽,叶菲,刘国红.病房搬迁中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9):36-38.
篇5
医院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两部分[1]。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极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近年来,循证医学已被证实其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促进作用[2]。本研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对手术室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择期行手术治疗者;非感染性疾病;思维正常,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院后48h内发生感染者;伴恶性肿瘤者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精神病史者或意识障碍者,听力功能障碍者。其中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08例,女248例;平均年龄(48.73±4.31)岁。其中妇产手术198例,普通外科手术91例,骨外科手术145例,其他手术12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4例,高中以上392例。观察组男324例,女260例;平均年龄(44.81±7.12)岁。其中妇产手术208例,普通外科手术96例,骨外科手术152例,其他手术12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3例,高中以上4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口头及实际操作形式的护理,由责任护士分管负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的基本模式进行管理。
1.2.1建立循证医学护理小组由研究者担任循证医学护理小组的负责人,同时纳入具有丰富妇产科、普外科、骨科及胸外科等手术经验的副教授及以上医生3人,护士15名。护士入选标准:具有护师及以上资格证书,并有3年及以上有护理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等要求。其中工作经历超过10年的3名护士担任护理组长,每组1名,共3组,每组4名护士,分管不同的患者。
1.2.2具体措施
(1)培训:以科室为单位,纳入包括妇产科、普外科、骨科及胸外科等科室护士及手术室护士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理念。培训以PPT讲解或视频播放的方式,每次培训后,护士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一旦护士中发生与内容相关的医院感染,视情况追究护士的责任,并与奖金挂钩;
(2)规范消毒操作步骤:根据手术器械的不同,规范其消毒操作步骤,并严格要求消毒护士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消毒;
(3)建立器械污物去除评价标准:每次对器械进行清洗去污后,由护理小组组长对去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且护理组长定期对器械去污情况进行抽查,以完善检查监督制度;
(4)个人防护指导: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对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进行介绍,保证个人卫生。由研究者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流程及个人防护措施进行指导,严格要求医务人员保证手卫生、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评估与改进:对实施循证医学模式后的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给予及时跟踪和评估,发现不足及浪费资源现象及时改正,并进行持续改进[3];
(6)停止收部分诊疗费:以往的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医疗费用将大大增加,对于医院来讲,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的收入越高,本研究同时创新采用停止支付部分诊疗费用,从而从政策上促进多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护理质量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4],包括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及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7方面内容。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共分离菌株50株,革兰阴性杆菌较革兰阳性球菌略多,共29株(58.00%),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共19株(38.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2.00%);观察组共分离菌株26株,革兰阴性杆菌较革兰阳性球菌略多,共15株(57.69%),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共10株(38.4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3.85%)。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47(3.23%)22(8.20%),2=6.94,<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培训、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护理文件管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4.63±2.47)(7.22±4.13)、(14.01±2.05)(9.04±2.79)、(14.05±1.64)(8.26±3.15)、(13.90±2.33)(9.00±2.84)、(13.74±3.19)(8.91±2.96),≥7.58,均<0.05]。
3讨论
3.1手术室患者感染的原因分析
导致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和手术因素两方面。而患者因素多受患者年龄、性别及机体免疫等因素影响。其次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手术因素主要包括护士对相关手术了解较少,术前对患者、仪器等准备不充分,手术室的清洁不到位,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控不及时,术后营养摄入不足等。同时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手术切口大及失血过多等均可能造成手术切口污染。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大量致病病原菌出现耐药性,这也是导致手术室感染的因素之一。本组研究显示在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中,革兰阴性杆菌较革兰阳性球菌略多,其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因此对于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及药敏试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两组发生感染的患者均给予药敏分析,并根据药敏分析结果选取了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2循证医学模式对手术室感染的影响
循证医学是依据遵循证据进行医学决策的方法创立的。建立科学的手术室流程管理对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利姑等[5]研究表明,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流程控制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对其控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贴近临床,简洁、有序。而循证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各项操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循证医学对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控制具有很好的效果。
3.3循证医学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循证医学模式的建立,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流程进行了系统化,每个流程都有护理组长的检查与监督,从而保证了每个流程的质量,也达到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目的。本研究结果提示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及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医院在护理安全及环境管理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故应用循证医学模式前后环境管理、护理安全评分并未得到改善。而应用循证医学模式后,对护理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对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护理文件管理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从而保证了每一个护理过程的质量。说明循证医学对于手术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松华,刘秋云.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58-1359.
[2]肖玲莉.手术室责任小组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41-42.
[3]张亚莉,于芳,周浩,等.百级层流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细菌数量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52-2353.
[4]戴晓琴,李疆,章玉英.胃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12):1434-1436.
篇6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腔镜手术配合; 梯队建设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41
护理学是一门融合科学性、服务性与技术性的综合类应用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的转变及医用设备技术的迅速更新,21世纪的护理专业对从业者的理论素养及实践要求表现出更为清晰的独立化、专业化倾向,其中,微创外科的腔镜技术在根本性转变外科医疗发展方向的同时,对传统外科护理管理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2]。针对腔镜手术配合的客观要求,熟练掌握腔镜手术配合技巧及器械操作规范,为外科手术提供安全顺畅的手术平台,这也是当前专业护理技术人员结构及岗位设置调整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激活各级年资护士的工作热情,抓好护理队伍“传、帮、带”的梯队式发展工作,本院在手术室护士专科化培训工作中着重强调了腔镜手术配合人员培训,逐步构建起岗位培训层次化、年资结构阶梯化的持续发展性腔镜手术配合人员梯队,为临床医疗工作奠定了良好保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为广州市三甲的综合性医院,手术间11间,每年外科手术量5000多例,腔镜手术达1000余例。择期、急诊腔镜手术涉及普外、胸外科、骨科、妇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等诸多科室。手术室护士24名,男2名,女22名;年龄20~55岁,平均(26.8±7.3)岁;工作年限1~30年,平均(6.8±3.2)年;职称:初级19名(79.2%),中级5名(20.8%);学历:本科4名(16.7%),大专13名(54.2%),中专7名(29.2%)。
1.2 方法
1.2.1 夯实组织保障,确定手术室护士梯队构架 依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要求,针对医院外科手术病员增加及护士编制调整等客观情况,征集腔镜手术相关科室建议,就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现状,拟定年度、5年人才队伍梯队建设规划[3]。参考科室护士工作年资、业务素养、临床实践等基本资料确定手术室护士队伍的梯队构架,将人员划分成4个层级(N1~N4)。N1:腔镜手术配合基础培训期:适合人群为毕业后参加手术室临床工作1年以内的注册护士,经系统培训可负责手术室护理工作;N2:腔镜专科配合组:适合人群为通科护士,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2~5年,临床经验丰富,处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取得或将取得护师职称,担任夜班辅助工作;N3:参与腔镜专科配合组管理:适合人群为专科护士,从事临床工作超过5年,并经专科培训取得相应资质,临床工作经验和专业素质满足夜班主班要求的注册护士,由专业科室骨干或主管护师轮值担任,时间为1年;N4:腔镜专科配合组负责人:由护士长及高年资的主管护师担任,主要负责腔镜手术配合的专业指导及咨询工作。
1.2.2 腔镜手术配合的业务培训
1.2.2.1 护士层级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 根据前期调研确定的手术室护士队伍的梯队构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临床实践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手术室护士腔镜手术配合的层级能力培养分为3个基本步骤:临床实践、继续教育和专科培训[4]。临床实践:全日制护生毕业后参与手术室临床工作,锻炼基础、系统的手术室基础护理技能;继续教育:统筹调配腔镜专科配合组的通科、专科护士进行一段时间的全脱产学习或外派短期进修,并提高自身学历及理论水平,以适应腔镜手术设备、护理技术更新的客观要求;专科培训: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腔镜专科配合组通科护士接受特定专科的业务技能培训,逐步参与主班管理工作。见图1。
图1 腔镜手术配合的护士层级能力培养结构
1.2.2.2 其他培训方式 邀请相关外科科室手术医师、设备技术人员组织专业讲座,由N4级腔镜专科配合组负责人联同其他管理人员就手术室工作日志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点评、分析,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组工作讨论或业务讲座。
重视老、中、青不同年资护士间的逐级岗位带教传统,由临床业务经验丰富的护士带、教低层级护士,由腔镜专科配合组N3、N4级人员参与指导,并负责检查培训质量[5]。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士腔镜手术配合组梯队建设构架初步建成 通过手术室护士腔镜手术配合组梯队的业务培训及人员配置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初步达到围绕护士长行政、业务管理,以金字塔型管理方式实现层级培训的管理目标。
护理骨干脱颖而出,业务管理队伍壮大,N4级资深护理人员增加至8人,各科室腔镜手术器械、设备管理,护士梯队业务培训指导、复杂腔镜手术配合等工作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中坚力量,腔镜专科配合业务素质得到95%手术医师的认可;护士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均得到显著优化。见表1。
表1 梯队建设前后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比较 例(%)
时间 学历层次
职称结构
中专 大专 本科 初级 中级 高级
建设前(n=24) 7(29.2) 13(54.2) 4(16.7) 19(79.2) 5(20.8) 0
建设后(n=24) 2(83.3) 7(29.2) 15(62.5) 15(62.5) 8(33.3) 1(4.2)
2.2 腔镜专科手术整体管理效率提高 梯队建设后,N3、N4层级护士成为护士长业务管理的得力助手,可依据腔镜手术需要统筹协调腔镜手术室、设备信息等资源调配,缓解资源不足与腔镜手术日益增长引起的医护矛盾;由于手术室腔镜手术配合组护士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磨合渐趋融洽,班次安排紧张程度得到缓和,并通过不同层次护士在择期、急诊腔镜手术中的搭配排班,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管理效率。
3 讨论
3.1 手术室护士梯队建设的实效性 护理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护理专业技术骨干为核心的护理队伍各专业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效应。手术室作为外科医疗工作中的重要部门,综合性医院每天的择期、急诊腔镜手术都对手术室腔镜手术配合的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采取层级与梯队建设相统一的业务培训模式,可帮助手术室新护士、专科护士在技能领域深入学习中得到系统设置、逐层逐级的业务培训[6-7],护理教育者可依据护士的职业发展和能级标准更清晰地确定近、远期发展目标。手术室护士在腔镜手术配合中的梯队建设取得了五方面成就。
3.1.1 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梯队人员层级性培训的展开,腔镜手术配合组护理队伍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各层级护士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医院提供的各项学习机遇不仅拓展了中、青、老年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也为临床培养专业精通、业务技能扎实的专家型护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随着继续教育的延伸,本院腔镜手术配合组护士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均得到显著改善,不仅为护理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也有效缓和了护理队伍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的现象。随着专科护士业务技能的成熟发展,手术配合岗位的层级搭配值班、轮值上岗均达到“24小时随时胜任腔镜急诊手术”的业务标准,新老护理骨干交替初见成效[8]。
3.1.2 专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腔镜手术配合护士组人员严格准入制度、重点培养及各项规范制度的严格执行,腔镜手术配合护理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9]。近两年来未出现1例护理事故,专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1.3 护士的专业自豪感得到提升 专科护士在腔镜手术配合及术前高质量医疗护理中具有医生、一般护理人员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护理团队的梯队建设使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清晰,在手术配合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重要,尤其是手术患者在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康复出院,其专业自豪感得到更进一步地提升,这对于护士克服职业倦怠感极其重要。
3.1.4 患者满意度与医院美誉度提升 腔镜手术配合护理是整体化、人性化护理中的重要一环,腔镜手术配合护理人员为患者的手术康复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100%的满意,这对于提升医院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3.1.5 为医院“专科护士”的系统培养获取了宝贵经验 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是指在某一特定护理专科领域中具有丰富经验、护理技术熟练,并通过专科护士教育课程学习及认定合格的护士。目前,随着我国医疗科学、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理念的推广,借鉴国外的经验,专科护士培训制度已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现阶段我国关于专科护士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或概念,也无统一的认证制度。本院腔镜手术配合护理团队的梯队建设无疑为医院其他专科护士的准入管理、专业素养培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3.2 手术室护士层级与梯队建设的思考 腔镜手术室护士梯队式管理施行以来,在护理部组织的历次质量考评中,均取得较高的质控指标。但该模式是否适用于其他专科组配合培训工作,仍需我们在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予以尝试和探讨。同时,鉴于护士梯队式管理与培养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为更好地适应现阶段腔镜手术台数迅速增加的实际情况,医院应适量外聘或内部调配能级标准较高的护理人员参与临床工作,以匹配腔镜手术配合护理工作的复杂性与强度[10]。
参考文献
[1]徐志晶,夏海鸥,徐筱萍,等.建立上海市护理人员分级和能力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581-584.
[2]王翠丽.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121-1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S].2005:67.
[4]赵然,方晓义.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5(9):226.
[5]林岩.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2):27.
[6]谭双运.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维护[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88.
[7]翁冬芳.手术室实习护士医院感染知识带教计划的实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5014.
[8]赵体玉,曹立恒.专科化培训对快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综合能力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8):23-24.
[9]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篇7
资料与方法
人员培训:2010年1月~2010年2月对手术室所有人员进行培训。
方法:①手术分类: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按照操作规程完成甲、乙、丙、丁四类手术的巡回或洗手工作,质量考核良好以上,分别获20、15、10、5分。如阑尾切除术属于丁类手术,安排巡回、洗手护士各1人,手术配合满意时,每人可得5分。同时根据手术危险程度(新开展、特殊感染手术等)每台加分2分,夜间、节假日加班手术可另加分2分。如有缺陷按照科室制定的标准扣除相应分值。其余手术以此类推。②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运用:护士,将获得护士执业证书在手术室工作3年以内、3年以上者分成两个层次,每人每月基础管理分为180分、200分,主要参加丙类、丁类手术,同时负责手术间管理、药品管理、手术费用管理、督促卫生员工作等基础性工作。护师,担任护师工作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师月基础管理分为220分,3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师月基础管理分为260分,具体安排乙类、丙类手术的护理配合,并分管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习带教工作。并选择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科室质控组成员。主管护师,每人每月基础管理分为300分。做好科室科研、护理查房及科室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
奖励与处罚:①奖励: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及操作考核获前3名者,每次加10~15分;参加医院组织的集体活动奖励5~10分,获得院级优秀护士称号的当月加分10分,获得院外优秀荣誉称号的当月奖励15分。省级以上刊物,每篇加10分;收到患者表扬信,每次加5分;夜间、节假日参加手术,每台加2分;避免护理缺陷发生,每例加10分。②处罚:护理病历书写未达标,每份扣10分[1];本班工作未及时完成,每次扣5分(延误手术时间>5分钟扣10分),迟到及无故早退或私自换班者发现1次扣10分;急诊备班未在规定时间到岗,1次扣10分;发生护理缺陷,每例扣10分;出现护理差错,当月不得分。每月的满意度调查(包括临床医师、护士及病员家属)低于全科平均分值或<90%的扣除10分。术前访视、术后回访漏掉1例扣除10分。
讨论
充分调动了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潜力和积极性。以前个别人挑拣工作,不愿洗手上台或长时间手术、重大手术不愿意配合[2],急诊加班手术有情绪等现象不再存在。按手术计分分配奖金,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打破了以往平均分配奖金、做多做少都一样的弊端,消除了消极怠工现象[3]。同时也激发了护士的工作、学习积极性[4]。认真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提高,各专科组积极配合新技术、新手术的开展[5],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收集资料,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撰写论文。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6]。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公开量化考核在手术室奖金分配中的管理方法和作用,方法采用量化计分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手术分类、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定奖励与处罚细则,强调向苦累岗位、高责任、高风险岗位倾斜分配。结果显示,合理拉开科室人员的绩效分配档次,有效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手术的配合质量。手术室量化考核分配奖金可建立科学合理化的薪酬体系,调动护理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更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护士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6-160.
2王玉玲,王美萍,赵美玲.护士长中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的实践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
3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
4丁淑贞.护士长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7-98.
篇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08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and prevent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12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in operation roo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ncidence of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number of surface colonies, number of hand surface colony and number of airborne colonies in operating room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as 4.61% than 9.8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hor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as (6.8±2.1) d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11.6±2.3) 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1.2±2.5) and (16.8±2.5) 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Humanistic nurs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手?g室感染是医源性感染发生的高发科室, 术后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严重者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关系密切, 因此严格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 加强对手术室人员管理, 控制手术室感染率, 对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有重要作用。而这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素质, 还需具备综合的服务护理理念, 展开优质护理服务[1]。本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预防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意义, 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行外科手术的9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要求, 均采用常规手术方式, 排除腹腔镜手术及急诊手术。其中, 头颈手术10例, 胸部手术26例, 五官科手术98例, 四肢手术276例, 腹部手术502例。将9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56例。观察组男248例, 女208例,
年龄19~73岁, 平均年龄(48.6±10.3)岁;对照组男233例, 女223例, 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50.2±1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 包括常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1. 2. 2 观察组 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 具体如下。
1. 2. 2. 1 术前健康教育 手术前应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等, 明确向患者阐明术后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术后感染的危害性, 降低因患者自身原因导致的感染;加强患者的营养补充, 提升其免疫能力, 并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术前运动锻炼, 以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
1. 2. 2. 2 术前无菌准备 术前清洁皮肤、备皮是手术的重要前提, 备皮情况的好坏对于切口愈合速度及是否发生感染有重要影响。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采用抗菌皂液进行沐浴, 严格对其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及剔除毛发, 注意尽量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对于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 做好清洁灌肠, 并于术前预防性服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手术前应认真洗手, 双手是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 应使用含抗菌药物洗剂对手部彻底清洁[2]。
1. 2. 2. 3 术中无菌操作 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室器械要求能够耐高温及耐湿, 手术辅料应严格湿压灭菌, 确保手术范围内的所有器械及敷料均为无菌状态;手术接台间隙应保持自然通风10 min, 稀释空气中细菌指数, 严格遵循手术室灭菌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尽量缩短手术直接暴露时间, 提高术中无菌操作质量[3]。
1. 2. 2. 4 手术室人员培训 对手术室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定期学习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灭菌的新方法和新标准, 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敏感性。
1. 3 观察指标 统计手术室感染发生率, 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手术室感染各指标情况, 包括物体表面菌落数、手表面菌落数、手术室空气菌落数。
1. 4 医院手术室感染标准 根据卫计委(原卫生部)医院2011年感染协调控制组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切口感染需经切口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进行确认[4]。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医院手术室感染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4.61%低于对照组9.87%, 术后恢复时间(6.8±2.1)d及住院时间(11.6±2.3)d短于对照组[(11.2±2.5)、(16.8±2.5)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手术室各项感染指标比较 观察组物体表面菌落数(2.00±0.02)cfu/m3、手表面菌落数(1.01±0.10)cfu/m3、手术室空气菌落数(82.50±29.14)cfu/m3均低于对照组[(4.11±0.07)、(8.13±1.04)、(273.50±87.40)cfu/m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不同于普通病房, 其作为集中手术的治疗场所, 对室内无菌环境的要求较高,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室感染发生率, 继而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造成手术室感染的原因很多, 包括手术的创面过大、暴露时间过长, 手术医师的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不合格以及麻醉引发的感染等[5]。针对这一系列高危因素, 本研究采用人性化的手术护理方法, 术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积极做好备皮、肠道准备、药物准备等,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 减少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对手术的影响[6-8]。术中配合好手术医生做好无菌操作, 严格依据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执行。术后及时清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 确保患者身体洁净, 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 使患者放松心态并积极配合恢复治疗。恢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切口消毒及更换辅料, 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6]。另外, 还需加强手术室的卫生管理, 确保手术室的严格通风消毒, 手术中使用的各类器械及物品严格消毒后再保存, 一次性物料使用时应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及有效性, 使用后需进行消毒后才能外运[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4.61%低于对照组9.87%, 术后恢复时间(6.8±2.1)d及住院时间(11.6±2.3)d
短于对照组[(11.2±2.5)、(16.8±2.5)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篇9
作者单位:408000重庆市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
赵叁山: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为提高腔镜手术开台准时率提供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全年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根据实际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针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各个环节,包括接转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安置时间、皮肤切开时间等,均可能成为导致手术开台时间延迟。结论: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手术室管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术前准备,可以有效促进腔镜手术准时开台。
关键词 腔镜手术;手术室;对策;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54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之一,也是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医院管理者日益重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流程优化。手术的准时开台可以极大地提升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治疗疾病和挽救生命,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准时开台是手术室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维持手术室基本工作节奏的重要因素。手术开台时间,涉及到手术科、麻醉科和手术室三方面的行为主体,需要三方共同协作[1]。导致手术开台时间无法得到保证的因素相对复杂,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寻求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并分析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进行腔镜手术共计320台次,未准时开台者为25台次,比例为7.81%。2013年1~12月共计腔镜手术168台次,其中腹腔镜手术106台次,宫腔镜手术62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而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共计13台次,比例为7.74%。2014年1~6月共完成腔镜手术152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而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有12台次,比例为7.89%。手术室护理人员共计14名,其中3年以下9名,3~6 年3名,6年以上2名。在手术室设备方面,有国产宫腔镜以及腹腔镜检查仪器各1套,手术器械3套。气腹应用二氧化碳供气,手术器械应用专门灭菌器进行灭菌。
1.2方法分析研究期间手术室影响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2]。
1.2.1制定手术时间调查表针对各台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按照接转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安置时间、皮肤切开时间等7个时间点及其延迟原因制定调查表进行统计。
1.2.2时间点定义(1)接转患者时间。护士根据约定的手术时间,提前30 min离开手术室前往病区接转即将手术患者所需的时间。(2)患者入室时间。收到护士接转通知后,患者通过推车或者步行进入手术室的时间。(3)麻醉师入室时间。麻醉师到达手术室,就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开始进行麻醉准备的时间。(4)手术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到达指定手术室的时间,必须在手术师进入手术室后才能进行三方手术安全核查,完成核查后,麻醉师才能开始麻醉。一般由手术师进行主刀,手术师也可以担任主刀医师的第一助手。(5)麻醉开始时间。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椎管内或神经丛穿刺、静脉全麻的给药时间。(6)安置时间:麻醉师将实施麻醉后处于持续麻醉状态的患者交给手术医师,由手术医师牵头对患者进行导尿、安置、进行消毒、铺巾等切皮前操作的时间。(7)皮肤切开时间。由手术师再次牵头对患者进行三方安全核查后,执刀医师切开患者皮肤开始手术的时间。
1.2.3手术开台时间延迟界定将皮肤切开时间确定为手术通知书预约开始手术时间,如果超过预约手术时间而未进行皮肤切开,则定义为手术开台时间延迟。
2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原因
影响手术是否按时开台,涉及到手术科室、麻醉科以及手术室3方面的因素。
2.1手术科室方面(1)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我科巡回护士接转患者最少需要5 min,这是在已经进行充分术前准备下接转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最少时间,而最长时间为61 min,这就是由于手术室准备不够完善导致的。术前准备的环节均会对开台时间造成影响,如皮试时间不足、未建立静脉通道等。(2)手术医师入室太晚。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经过手术师、麻醉师以及护士三方安全核查,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麻醉。本研究中,最长等待时间为51 min。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医师忙于交班、查房以及下医嘱等耽误了时间所致。(3)手术时长预测不足。腔镜手术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导致医师对于手术时间长度难以预测。
2.2麻醉科方面(1)麻醉师入室太晚。预约好的手术,麻醉师应当在手术前一天就完成术前访视以及同意书的签署,但我院麻醉师时间比较紧张,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导致入室时间较晚。(2)麻醉时间过长。麻醉师应该在手术医师入室以及三方安全核查前完成麻醉准备,如果三方核查之后,麻醉必须的设备、药品和器材还未准备到位,就会造成开台时间的延误。麻醉师的操作技能也影响到麻醉时间。本研究中,麻醉时间平均为32 min,最长为72 min。醉复苏过长。患者复苏时间具有个体性差异,但也与麻醉方式具有极大关系,两台手术之间的复苏,患者至少需要耗费1 h甚至更多的时间,这导致了手术室工作效率的降低。
2.3手术室方面[3](1)手术台次安排低效。一般将难度较大的手术安排为首台手术,而这类手术时间长、变化多,容易对接台手术时间造成影响。(2)器械准备不到位。手术开台前,护士就应该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确保器械已经消毒且能正常使用。器械的准备不够或者保养不当,都会影响手术开台的时间。手术器械套数只有一套时,要进行接台手术必须重新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也会影响开台时间。(3)手术配合不熟练。护士上岗,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新护士时常由于业务不熟而延误手术时间,老护士也必须注重同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否则将降低手术效率。
3对策
确保腔镜手术准时开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科主任要对手术开台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应当严格执行科主任负责制,要确保在手术之前就已经签订好同意书、已经开具手术医嘱、执行完善等。在三方行为主体中,要强调责任感,引导三方工作人员加强效率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不以任何理由影响或延迟手术。工作人员牢记自己职责,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优化手术室业务流程。通过对手术室业务流程以及接台手术管理进行优化,有效减少手术开台时间的延迟比例,确保手术室使用效率最高。如将难度较小,时间较短的手术安排在前,将变数较大、难度较大的手术安排在后,能够有效避免手术资源的空耗问题,提升手术室利用效率。(3)强化业务能力[4]。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手术效率,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引导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奠定扎实的理论技术基础,不断开展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5]。
参考文献
[1]魏革,胡玲,李桂兰,等.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6A):61-62.
[2]李洲.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的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4(2):10-12.
[3]吴英锋,王欣,张红宇,等.某院手术开台时间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9):42-44.
[4]魏畅,张黎明,王建荣,等.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完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J].现代护理,2005,11(1):70-71.
[5]向萍.手术器械基础包优化配置对护士工效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66-67.
篇10
为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本文通过总结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手术护理质量等途径,分类归纳并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常规。结果发现,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外在与内涵的水平、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现就工作心得作一浅析。
术前访视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想指导下,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1]。手术室护理也走到了患者床前。①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之一[2]。98%以上的患者需要术前探望并指导,其中30%~32%的患者迫切需要[3]。②术前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神经体液调节亦出现变化,入手术室后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潜在危险更大[4]。因此,术前有效心理访视对安全过渡手术有重要意义。③访视后次日晨会应及时对年老、神志不清、特殊疾病患者进行交班,以引起手术人员、护士长及科室主任重视,避免意外发生。④术前访视与手术室内宣教、健康指导可有效解除患者紧张与不适,从而平静接受、配合麻醉及手术,减少医患隔阂,加强沟通、增强互信,避免医疗纠纷根源。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责任分明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术前:接患者入手术室须查对病历、手术程序单;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血型、化验单和术前用药;查验患者备皮情况、首饰、活动性义齿等禁带的物品、全身有无感染症状;检查手术室准备情况,设备功能状态,一般器械、特殊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材是否完备。无误后方可接患者入手术室。②术中: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缝合皮肤后须查核器械、缝针、纱布数并记录及签名。针对易发生问题,应在术中严格执行给药查对制度,强调“三数”,即手术前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与术者清点台上纱布、针线、器械等物品并认真登记,关闭体腔前,按记录单逐一核对物品,与之相符后方可关闭。关闭体腔后,第3次清点确保无遗漏。输血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2人核对后签名记录,术后将输血单与术中输完血袋由巡回护士返回血库。③术后:患者送病房前,须查对剩余药物、X线摄片、取出结石、切下病理标本等并通知所在病区及家属。如送往苏醒室则与麻醉师核对后详细交班。④规范病理标本保存:标本指术后患者取下的任一组织、体液等。标本病理检查决定着病变性质、下步治疗和患者愈后,手术室护士职责之一就是妥善保管标本并送检,建立病理标本“四查四对”制度,规范保存与使用。标本取出后应马上固定并标记,由巡回护士将标本送至病理科。明确临床科室、手术室、病理科的科研、鉴定、保管职责,以防丢失、混放。
手术室护士职责分明:细化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各自职能,强化本职工作技能与团队精神。
质量控制
手术室环境质量:①手术室分区:须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无菌手术间、洗手间、器械室、无菌敷料室等。半限制区包括器械敷料准备室、麻醉准备室、消毒室、洗刷室。非限制区设更衣室、标本间、污物处理间、麻醉复苏室和医护人员办公室、医护人员休息室等[5]。②手术房间要求: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须维持在50%~60%。须配有手术台、器械台、无影灯、电刀、吸引器、输液架、踏脚蹬、各种监护仪、X线观片灯、读片机、空调等。③手术房间层流设备:须有净化空气的层流设施,以确保空气洁净,从源头杜绝手术切口感染。
消毒灭菌质量:①手术器械:常用器械须清洁、消毒、灭菌,可根据不同材质分别采用高压蒸汽、药液浸泡、熏蒸等方法。②严格区分污染手术和非污染手术:非污染手术术后按常规方法处理。污染手术对常用器械须预先消毒然后再清洗。
手术质量控制:⑴手术铺巾:铺巾是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为创造一个无菌区,有效阻止微生物浸入外科创口,尊重患者隐私,避免不必要暴露。⑵术中严格无菌与无瘤操作:①无菌操作:患者脐以下为污染区,污染后物品须更换和重新灭菌。术中切开胃肠的污染器械应置于弯盘内,区别于其他无菌物品。避免身后和横向传递器械、物品。手套刺破或污染须及时更换。胃肠道手术关腹时须使用关腹包,确保皮肤及肌层不被胃肠道容物污染。②无瘤操作:肿瘤组织剥脱后须及时置于换药碗中,将接触肿瘤组织的手术器械及医疗器材从无菌手术区移除,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立即更换手套。使用无菌碘伏溶液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彻底杀死肿瘤细胞。⑶在特殊情况或较复杂手术时,巡回护士须及时将施术医生遇到问题报告科护士长,以确定是否请示上级处理。保证患者利益、维护医院声誉,同时向患者家属解释术时过长原因,取得谅解、减少投诉。
术后护理质量控制:①手术切口护理:切口需70%酒精涂擦消毒后用无菌敷贴或敷料及时覆盖。引流管体外部分擦拭干净及时接引流袋或用无菌纱布包裹。②护理:包括非平卧位时通知麻醉师监测血压、心跳,摆放合适等待拔管,移至护送床上,送出手术室。③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已结束,即将送回病区。通知所在病区、患者家属及科室护士。
术后回访
术后1~3天回访患者并给予问候,同时就其不适做好疏导。术后随访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感到各环节都有护理人员关心,可促进其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6]。
讨 论
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服务理念更新、法律意识培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讨论,召开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工作会议,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与超前思维,充分发挥一线护理实践经验,加强科护士长及分管护士长护理安全监督,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崔炎.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
2 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3 袁小兰,李红霞,李莹,等.手术室患者手术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570-571.
4 陈伟,郑娟.术前访视护理的重要性.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