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价值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教育价值

篇1

>> 从美国励志电影看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人性观初探 浅析中西方人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浅谈中西方人物画中的变形主义 中西方人名的文化蕴涵管窥 从《诸神之战》看中西方人神关系的差异 中西方人士目睹的日军暴行 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青年职工的价值观教育 从《消失的地平线》中西方人的形象建构看西方的东方主义情节 西方人眼里的中西体制新认识 浅谈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异同 16\17世纪中西方人物画差异 西方人的荠菜 西方人的诚信 西方人的眼光 西方人的迷惑 西方人的委婉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西方人的会客习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3]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6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7]刘再复.《红楼梦》的哲学要点[EB/OL]. .

[8]高月琴.教育需要过程中的幸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6):7-9.

篇2

在我国,家长对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道德观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众多的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终身陪伴者,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所以现在社会出现的陪读、送读等现象也见怪不怪了。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分子,家庭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力量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与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进行合理沟通和交流,就是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总之,及时合理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要求必须加强教师同家长的合理交流与沟通。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教育的对象都是孩子,教育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在给教育质量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影响。一些家长空有满腹激情却因教育理念陈旧而不知从何下手;而教育工作者虽有一肚子的教育经验,却无人配合。

其次,教育目的的不一致性也要求教师同家长要进行合理沟通与交流。许多家长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而不顾及孩子的现状,从而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紧张;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面向实际,面向未来。这样家长与教师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这种分歧呼唤他们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最后,教师与家长教育地位的不平等性也要求教师与家长进行合理的交流与沟通。地区教育不均衡是造成教师与家长教育地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教师教育行为一般来说是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性的,而家长则是经验的、零散的、自发性的。所以教师与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就存在分歧,在工作实践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周一上午第一节是我的课,课刚进行了一半,我一抬头,发现张松(化名)低着头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到他的身边,果然正在玩手机。上周也是我的课上,刚收走了他的手机,周五的时候给他的家长打过电话进行过沟通,然后将手机交还给他。我想通过这次教训,他应该有所收敛,没想才两天,手机又出现在他手上。顿时我的心头有一股无名的怒火,无奈、焦虑、烦恼、急躁一起占据了我的内心,一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但我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怒火,没有让这次不愉快的事件影响我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下,我没收了他的手机,继续坚持把课上完。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通知了张松的家长。

上午离放学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他的母亲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我把她让进了办公室,还没坐定,她就急着问我:“是不是孩子又玩手机了?”看来孩子已经告诉了她,她心里早有准备。“哪儿啊!”看看她一脸的无奈,我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上午上课的时候,有一个知识点孩子与我的观点不太一致,他就用手机上网查了一下。这次我叫你来是想告诉你,孩子在学习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可能与平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张松母亲听完后高兴地说:“真的吗?孩子知道学习了吗?”虽然有些不太相信,可从她兴奋的眼神看得出,她内心充满自豪。我趁热打铁,接着说:“孩子的确有了进步,但学习习惯上还是有一些问题,凡是要求他做的事情,都得先说一些好话,有点顺毛驴。”家长一听这话,马上接话说:“这都怪我,平时对孩子有些溺爱,要求不是很严。”见到家长自己将问题说出,我心中稍微松了口气。“这次孩子上课使用手机,本意是好的,但是这种方式与学校的管理要求相违背。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制止,孩子在学习上刚刚树立起的信心就会消失,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孩子带手机来学校,用在学习上的机会不多,经常是在一种脱离监管的状态下,手机的作用会适得其反。”“老师你说得很对,这次孩子带手机来学校也是我监管不严,是我的责任。一会儿我就将手机带走,再也不让他带到学校来了。”看着孩子家长一脸的真诚,我也由衷地高兴。

在随后的日子,张松再也没有将手机带入学校,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切跟老师用智慧与家长积极真诚的沟通分不开;与沟通后他的家长积极配合与及时监管分不开;与老师的及时鼓励与引导分不开;与沟通后孩子的努力分不开。

那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要以礼待人。与家长沟通,最重要的是对对方的尊重。礼节要周到热情;即使是面对家长的指责,也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这样才能体现老师的宽容与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与认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从而在孩子教育上达成共识。

其次要以理服人。孩子需要教育,这是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家长的角色本身多多少少会造成对孩子的一些偏袒,家长们往往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这种偏袒的认可。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或是在给家长的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批评有理,表扬有据;建议要中肯,意见要明确;不能让家长感觉老师也在有意袒护孩子,一定要树立老师公正严明、大公无私的形象。

最后要以情动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多站在家长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会赢得家长和孩子的尊重。只有在情感上形成共鸣,才能在认识上达成共识。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不能通情达理的人,只有不会“煽情”的人。

篇3

名校的成功各有各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办学思想、教育哲学、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学生活动、教师特质、学校环境等多个方面去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惊叹、可以羡慕、可以仰望。但任何实践都只能是具体的实践,名校的成功实践也只是一种具体实践方式的成功,具有时间、空间和文化的约束条件,因而并不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更不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模仿性。当我们一个班的学生就已经超过夏山学校全部学生时,我们如何去学习英国校长尼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办学条件极为艰难,如何去学习南师附中的分层次教学?我们需要学习而且能够学习的,是蕴含在成功实践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是能够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超越意识形态、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局限,尤其是超越教育自身的局限,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名校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巨大的“演出剧场”,能够“照亮”我们教育现实空间的,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名校的理想和精神,它们交相辉映形成“教育剧场”上空的聚光灯束,使教育实践形态的所有细节充分呈现,并凸显出其高低上下、宽阔狭隘的清晰轮廓,明亮灿烂、模糊暧昧和阴暗沉重的多种色彩,由此使我们能够确认、辨析和欣赏各不相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蕴。

研究名校不仅要关注名校的具体实践。更要聚焦于名校有效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种研究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研究和分析通过校长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所呈现出来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是主体形态和行为形态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他们既是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的创造者,更是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的实践者和享用者,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教育意义创造和教育境界提升的理性自觉和审美自由:

二是研究和分析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学校环境等所体现出来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是组织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是为了主体、建构主体同时也超越主体的教育实践,是使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具体化、过程化和客观化的操作样式和形态,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成性的开阔视野,从而确立改造现实教育的自觉意识,提升创造崭新教育实践的更高能力:

三是研究和分析通过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教育哲学的概括和表述所体现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是前两者的集中概括和抽象提炼,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构成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的基本伦理和核心价值。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验和感受:学校实践如何从具体提升为抽象,如何从特殊体现普遍,如何从丰富多样的实践创造回归教育的本义。

我以为,名校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以个性化的表述和校本化的实践,从不同路径回归到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核心,丰富了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表现,扩展了教育本质和规律解释的范围。这种回归具有反复警醒的作用和功能,提示我们:学校教育以人的发展和培养为目的,必须以人化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和人的理解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是一种发展和提升人性、人格和人品的重大实践。

名校的研究和分析,会引领我们重温和回归到教育的本义:良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也很清晰,它就是一种人性、人格、人品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以尊严和个性。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利、地位和价值,从而建立应有的尊严和个性。教育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尊严和个性:通过教育给学生应有的品德和修养,以确立学生的尊严和个性: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形成给学生应有的自信和智慧,以建构相应的尊严和个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天赋和才华,以形成学生的尊严和个性。早在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就通过并颁布《世界人权宣言》,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它们同意,教育应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通过教育形成和培养人的尊严与个性,已经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世界各国,教育的普遍意义和基本价值所在。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以智慧和惊喜。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创造社会的思想智慧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智慧地工作和创造新的生活。学生的智慧无疑是通过知识习得和技能掌握逐步形成的,但知识传授本身并不是智慧,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智慧,能够超越个人局限、排除现实困扰、享受创造愉快才是智慧。给人以智慧的教育自身需要智慧,需要基于知识和学科而又超越知识和学科。需要建构包含真(假)善(恶)美(丑)多种价值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情境。智慧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维果茨基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其实整个教育都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育教学,会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生活获得巨大的“惊喜”,即一种超出学生预期和认识的惊喜。学校教育教学如果不断落入学生的预期,就会减少和降低学习和教育的价值。而超出学生预期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就能明显增值。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智慧和发展就是在这种超出中、在惊喜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如果我们能够在知识、思维、审美、道德等方面,呈现、提供或指导学生“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和新的境界。就能使学生超越他的现有局限和具体存在。有“眼前一亮”或“心中一亮”的喜悦感受。说到底,教育教学其实就是给学生以惊喜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惊喜中获得更多发展可能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惊喜”就是教育教学打开精神成长的明亮之窗的隐喻,它要求教师打开丰富的现实世界、知识世界和精神世界之窗,让学生在惊喜中看到一个更开阔、更丰富、更遥远的世界。由此,我们需要牢记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导:教育教学要使学生有心灵和精神的“惊喜”,有“获得”的惊喜和“成功”的惊喜。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以快乐和幸福。

篇4

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以来,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勤学是前提。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德是基础。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明辨是保障。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笃实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志指出,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这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要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

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深化研究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同志强调,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教育治理和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的正向效应。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学校的科学发展同价值观的导向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弘扬我国教育优秀传统,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做法,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出特色、办出一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教、依规治校的实践中,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师行为规范》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51-02

学生成长与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的中心问题,但长期以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常被理解为理性、逻辑性和线性化的过程, 放弃了对学生发展中非理性、个体化和多元性的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体现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即是“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专业、行业的差异性带来的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教师创新教学组织、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把传统的学业评价理性回归到评价本义上,即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学业评价既要有严格、规范的标准体系,更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处理好严格、规范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职教学生学业评价的理性回归

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学业评价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传统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过分夸大了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结构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水平的考核,尤其在考核职业能力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业评价原则 标准化的学生学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标准化学业评价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评价考核过程的统一性要求忽视了个性差异,学生学业评价既要反映学生的共性,又要注重个性发展;而传统的学业评价过分要求统一,不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从而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把分数看成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学业成绩的精确性,一般都用百分制表示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很少采用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法。导致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学业评价原则,就是要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就是要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坚持评价内容多维性的学业评价原则 传统的学业评价命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往往只是根据指定教材所讲授的内容出题,考核评价一是过于侧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水平;二是题型不合理,大多数考核评价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而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观题很少,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性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学业评价原则 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过于简单,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的笔试形式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但难以体现不同性质课程的特点,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在学业评价考核环节上的创造性;大多数教师在评卷时完全按书本知识点给分,而对学生自主发挥的有创意的见解不够重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不利于培养有真才实学、有独立思维、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学业评价原则,就是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学业评价原则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职业特征,因此,学生学业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学业评价原则,即学生、教师、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否则无法真正考核评价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无法从考核评价的结果中找出职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无法使学生真正由“校园人”成为“职业人”。

职教学生学业评价的理性回归

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观 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学业评价观,考核评价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树立“以人为本、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学生学业评价观念,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并将素质教育内化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是建立现代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核心。通过课程考核与评价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职业综合能力。

构建多种形式、突出职教特色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满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做到考核评价形式多样化,并能反映高职教育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的特征,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要综合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应用性、实践性、动态性、生动性、有效性紧密结合的灵活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这是建立现代高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的关键。

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为评价主体多元化提供平台 职业教育集团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向深层次、紧密型方向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校企合作可以由校企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校企双方共同编写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做到一线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行校企轮岗工作制度,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成为学院的兼职教师,使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技术发展前沿接轨;更可以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学生和企业员工,并逐步实现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学业考核评价,这是校企合作能够得以长远发展的关键。

职教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形成了冲击,引入柔性管理思想,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柔性管理,达到“以柔促刚”的目的。既要有严格、规范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又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专业、行业的差异性,把刚性学业评价管理和柔性学业评价管理糅合在一起,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证下,充分发挥柔性学业评价的优势,处理好严格、规范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培养职业化人才营造良好的教学内在环境。

(一)基于学生个性和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差异的学生学业评价

基于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分类教学与考核 高职高专教育的生源结构校为复杂,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单招的三校生(中职、职高、技工学校毕业生);三是“3+2”五年一贯制高职大专段学生。由于生源不同,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普高生基础知识相对较扎实,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相对较弱;而三校生恰恰相反,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基础知识较薄弱;同时,即使同一类学生其个体基础和自身要求差异均很大。这是高职高专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要适应这一状况,就必须对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材评价。所以,我院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分类考核评价。一是针对三校生和普高生实行分类教学和分类考核评价,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部分专业课程;二是针对不同专业实行分类教学和分类考核评价;三是同门课程、同一班级不同学生采用个体差异考核评价,如应用文写作和部分专业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形成性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项目课程,基于课程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教学组织过程与形式,给予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留下足够的个性空间。学生的学业采用柔性、多样化的评价与考核,营造一个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学生学业评价氛围;教师针对不同课程性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的教学阶段自主采用项目考评、产品考评、团队协作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考证考评等各种形式的考评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考核与评价,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职业资格、能力的学生学业评价

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院实行了以考证替代课程成绩与学分、各类竞赛成绩替代课程学业成绩或奖励学分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着力提升技能竞赛等的实践育人价值,使大学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

考证替代考试 学院考证替代考试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类,可通过考取高校大学英语或国家公共英语相应等级证书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替代校内设置的对应课程成绩,同时以计算机考级试题代替校内原来的考试试题。第二类,每个专业要求学生必须考取一个以上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与毕业资格相挂钩。第三类,合作企业内部要求的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与一些专业课程成绩直接替代,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适应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迅速上岗。

竞赛成绩替代课程学业成绩或奖励学分 学院实行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成绩替代课程学业成绩或奖励学分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竞赛主要有:一是官方或民间组织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二是企业组织或赞助的各种大赛;三是各类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类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取得规定要求成果的可以替代相应课程学业成绩或奖励学分。让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较全面地检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而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每个人的创新能力。

(三)基于学院“校企全程合作”开放式教学的校企合作评价

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 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制度是我院“校企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健康发展;校企合作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是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共同组织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校企合作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 针对学院“校企全程合作”环境下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可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一是学校参照行业企业相关标准制定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考核,如对一般专业课程的考核;二是由企业参与制定课程学业评价标准,以学校为主组织实施考核,如对专业核心重点课程的考核;三是由企业提供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和实施考核的客观条件,以企业为主,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如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顶岗实习考核;由行业企业参与制定或提供的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可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注入评价内容,使学生把诚信、勤奋、吃苦耐劳等企业品质、企业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缩短由“校园人”成为“职业人”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张旭翔,王钧铭.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袁定明.校企合作形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

[3]王军华.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的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4]李相佑.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4).

[5]仲丽娟.回归教育智慧——基于均衡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篇6

关键词:休闲;大学生休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79-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本质上就是“以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与熏陶。”[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自主自由的生活体验,“休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的生活方式或状态,这种精神底蕴是依靠知识、教养、品行、美德、智慧给人以内在力量,而这种内在力量是人的生命品质的真正体现。”[2]因此,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内发展自我个性的日常感性生活,休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自我发展与个性成长的生活教育。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而且是当前复杂化社会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模式”[3],回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真状态的现实选择。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社团组织培育为载体,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路径对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方法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形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方法途径,对于提高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下,“按照生活的逻辑来组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而不是从知识的逻辑出发来设计”[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编排组织应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密切联系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休闲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与引领价值。

其次,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针对当前大学生休闲时间比较充裕、休闲空间开放性、休闲方式多样化的具体现实,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对于相关休闲生活问题进行深入解析,特别是对休闲生活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价值批判与理论反思,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现实生活的穿透力。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空间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生活场景,以学生课外业余活动为生活载体,以展现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一种文化样态。校园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层面的物质文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层面的制度文化,而且还包括以学生的休闲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以休闲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本质上就是校园休闲文化。“高校校园休闲文化,就是指在高校校园特有的环境下,大学生们在完成日常学习、工作之余从事的带有一定精神内涵的休闲行为所构筑的文化氛围,其实质是大学生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它反映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5]因此,以大学生校园休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空间,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路径。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方向。培育富有时代气息与民族精神的大学生休闲生活风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休闲教育与休闲文化建设要紧紧依托高校校园这块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大学生的休闲文化生活为内容的校园文化风尚才能折射出强烈的时代感,才能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次,创新校园文化生活方式,彰显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与价值诉求。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休闲文化氛围;以传统节日庆典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节,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休闲生活,营造一种温馨和谐、友善互助的校园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以提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有效性;以道德楷模、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先进人物等道德楷模的学习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精神,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震撼力和时代感召力。

三、以社团组织培育为载体,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舞台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路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实践方式。大学社团组织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集普及专业知识、展现文艺才能、进行社会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非正式组织。因此,大学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实践舞台。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大学生社团组织本质上建构的是一种休闲共同体,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是大学生深度习得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与社会空间。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的社团组织不仅是开展休闲教育相关知识的实践舞台,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创设广阔的实践舞台,因为“思想教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6]。因此,大学生社团组织不仅是丰富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

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以不同方式成立社团组织,加大对相关社团组织资金扶持力度,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保证社团活动常态化发展。积极鼓励大学生在自由时间内深入企业、社区,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主义美德,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色的社团组织,利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休闲时间内不仅能够强化自身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在服务社会中深刻领会和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髓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2]孙玫贞.休闲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13(1).

[3]李大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5).

[4]许晓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从“生活世界”的观点看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界,2009(3).

篇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应努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爱岗敬业是高校辅导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岗敬业。辅导员作为一种基层职业,当面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神圣称号的时候,当置身“最光辉的职业”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由衷的自豪,但更多地,也提醒了自己,肩上是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学校又恰恰给了我们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使之成为青年的我们可以走向成功人生的载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为集体就是最大的为自己”,职业与个人,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懂得了这层道理,就能深刻理解爱岗敬业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它能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为之休戚与共,为之夙兴夜寐,为之甘愿奉献。

1.爱岗敬业的辅导员,必须有职业责任心。

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育工作者的内心。它是指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自觉而全力以赴地做好需要做的事。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会等上级指示,而会兢兢业业地用自己的每一分责任与爱心规划、去履行自己所需要做的事。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是要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人所必需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需要更明白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明确工作的目标和职责,从而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一个具有责任心的辅导员,面对要做的工作,不会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遵循社会准则,做符合社会利益的事,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

2.爱岗敬业的辅导员,必须经过“六修炼”。

实践证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经过“六修炼”:修炼自己的言语,让它贴近学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敏感伶俐;修炼自己的行动,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素质,让它以身立德;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平和近人;修炼自己的生活,让它作息规律。

作为当代辅导员,我们不能仅仅把辅导员这一职业当成谋生谋职谋经验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迈入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切身要求。

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工作重心

为做好教育引导的基础性工作,切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高校辅导员应努力将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重心。

近年来,社会不断涌现出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都是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正是这样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把真善美付诸实践,用责任和热情阐述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感恩等先进、正确、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我们不能用事实真理取代价值真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有智慧和技能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有理由完全相信,可以把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势下,已经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到重要地位。

随着一些学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显现,作为辅导员必须调整工作重心到强化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方向上来。为积极响应上级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学校抓起;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有涵养的实践活动。为此,高校辅导员需要抓好如下几点工作。

1.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深厚资源,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相契合,成为符合时代要求与人们现实需要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而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所以应倡导做“常事”,即勤勉做事,平实做人。人人关爱人人,人人感恩人人,每个人构成了大社会。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和谐,反过来则能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如此,便可良性循环,建立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向前进步发展。

因此,着眼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三爱”长效机制;建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反对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典礼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文明水平;完善学生守则,注重诚信教育,加大实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彰显社会主流核心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等。

2.运用多种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教育。

由于校园宣传平台丰富,作为辅导员,可调动多种平台协作,方便最大化教育宣传工作。如利用学生社团、讲座等定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交流会;建设网上传播阵地,维持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弘扬真善美;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保持读书活动的优良传统,完善优秀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校园报刊等新闻媒介的力量等。

3.深化实践活动,特别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是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学习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讲奉献精神。奉献是人生应追求的崇高品德。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更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上世纪六十年代形成的雷锋精神不但在中国激励了几代人,而且雷锋精神和他的高尚品格还超越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国界、信仰,融入全世界。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雷锋早已成为他们所敬仰的英雄,学习雷锋精神成为他们的必修课程。雷锋精神之所以走出国门,属于全世界,正是因为他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行为,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修养。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形式内容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不仅对大学生群体本身,而且对全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引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8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法制宣传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教,必须加强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全社会有责,而学校教育具有最直接、最集中,最系统、最有效的作用,在加强法治教育中扮演着无可比拟的重要角色。

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加强法治教育?

一方面是要对学校管理者加强法治教育,做到依法治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依法治校是在学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各个行业、领域都要实现依法治理。学校作为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需要按照法律至上、保障权利、制约权力的原则,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新型政校关系的根本保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实现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以及学校内部的依法治理。切实转变办学和管理的理念、思路、方式与手段,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依法治校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学校管理活动的自主性、复杂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显著增强,法律问题、管理漏洞与矛盾纠纷日渐突出,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学校必须通过依法治校,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必须在管理中重视对自身法定义务的遵守,依法实现与公民、社会其他组织的对话与合作,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治校是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各级各类学校把培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依法治校是构建符合法治理念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学法明理、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法治教育,培养现代法治人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校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全面加强依法执教,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落实依法执教,最根本的就是学法、守法、用法,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实行依法执教的前提是学法、懂法。不懂法律知识,没有掌握教育法规,就不可能有运用法规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做到依法执教。作为教师,既是社会公民,又是教育工作者,因此既要学习宪法、民法、刑法等国家层面的法律,也要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行业法规,还要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学习,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执教,把教育办成公平正义的教育。

教师要自觉学习《宪法》《刑法》《民法通则》《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知识,要具备起码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基本知识。教师尤其要注意学习有关教育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对教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学习来系统掌握教育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实施教育法规。还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地方性教育政策、文件,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条款的要求。在法律法规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法条注释与法理分析相结合,通过案例释法、学法,储备知识,规范行动,不断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合格法治人才的重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信仰、国家的信仰,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实现从法治意识到法治思维、再到法治信仰的法治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素质,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纳入法治教育的内容,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法治机构共同参与的全面的法治教育体系。

进行法治教育,要从培养法治意识开始。法治意识是对法律法规和法治制度等的理性认识和把握,是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动力。培养法治意识,一方面靠学习,一方面靠行动锻炼,做到知行结合。为此,认真落实教育普法规划的要求,开展好法律进课堂活动,做到学生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校要将学生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要深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要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媒体与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讲法律原则和知识,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学要求当中,凝练到学校校训或者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当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法治机构协同合作,共同做好法治教育与宣传。进行法治教育,要把培养法治思维作为重点。法治思维是一种运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如果说法治意识使人有观念、有动机,自觉想到用法治来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话,那么法治思维使人有方法、有能力做到用法治解Q和处理问题。

篇9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 人文素质教育 实施途径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教育部、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资料显示很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差无几,没有体现社会体育专业自身的特征,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显得比较薄弱。就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能适应市场需求技能,能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健身咨询与指导工作能力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相对体育专业学生,他们更需要扎实的人文素质修养,以便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解决好当前高校相对薄弱且非常重要的社会体育生的人文素质提高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与与对象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并以西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2.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并加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修养,目标是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理论和道德素养,使其成为既有学识又懂得如何做人的人。它主要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便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向上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

2.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社会体育专业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体育专项人才、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体育工作者,其中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数量占的比例比较大。高校中的社会体育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群体,在进入社会后,必将成为体育各项领域的生力军,肩负着向社会大众传播体育知识和体育科学的重任。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既要有强健的体魄、熟练的体育技能,又要掌握全面的、科学的体育知识,更要有思想、有灵魂、有智慧、有信仰、有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育人文思想是社会体育学生的内质需求,所以在整个高校社会教育体系当中,着重塑造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2.3社会体育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的现状。

通过调查,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综合素质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对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产生动摇,缺乏人生目标的追求,道德、精神、价值失落,追求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对社会、他人缺乏责任感;对理论学习缺乏认识,“重武轻文”,知识结构不全面,文化底蕴不足,意志品质等个性因素发展不平衡,自我修养不高,如抽烟、酗酒的现象相当普遍,违纪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弊端,体育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较差,究其原因是:(1)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入校时文化成绩较低,导致他们对体育项目以外的人文科学知识方面的理解力较差;(2)专业设置单一,学校的课程多数只设置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以致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甚少;(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仅凭体质的强弱,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只偏重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人文学科缺乏应有的热情和重视。就目前而言,仍然需要调整基础知识结构,术科和理论学科的比重,重新分配教育学科类、自然学科类,人文、社会学科类,以及工具学科类的科目设置或课时比例,力求从课程上达到塑造学生体育人文思想的目的。

3.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3.1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认识问题涉及学院领导、管理部门、教师投入、教学资源与教学时数的矛盾等。就体育而言,从学院领导到学生,首先要避免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轻视和排斥,重构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人的文化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从教育体制到教学体系上给人文教育以准确定位。要纠正唯运动技术的倾向,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

3.2充分利用体育专业的优势。

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许多专业课程,如体育心理学、体育史等,本身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体育是德、智、美的良好载体,况且其本身蕴涵有人文素质要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运用,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课程教学中。同时,要特别强调在其他专业术科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挖掘专业课的人文内涵,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诸多优势,使学生在运动项目的实践中深受体育与拼搏竞争、体育与环保意识、体育与社会公德、体育与公平公正等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3.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最终要靠自己。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使学生素质的形成从外力作用的被动式促进变成自我培养的主动式升华。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主导地位,放松纪律要求,而是确认学生是发展自己素质的主体,教师在坚持严格课程管理和学风教育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积极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仅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学课堂上没讲、书本上没写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体会。

3.4调整课程结构。

提高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有不少途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门人文课程设置是其中之一。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加强体育专业的教学,保证学生有较突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设置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近些年来,我校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课程体系、内容安排、学时构成比例等方面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措施,有了不少突破进展。但是,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人文社科类课程门类较少,学时不足,重视不够。如除了国家规定的“两课”的教育内容外,其它的人文社科类公共课程很少,只是辅修方向上有一些课程。在学生选修课程方面,关于体育知识扩展和深入类的课程仍占主要方面,人文社科类课程门类少、要求不高。因此,要改革和拓展现有有关人文素质课程,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合理,各方面素质一致发展,做到一专多能,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还应关注的问题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在高中临考前改学体育,这部分学生欠缺的很可能是对体育的投入、热爱、领悟;而对于那些多年体育训练进入高校的体育大学生,他们欠缺的就可能会是文化底蕴,这就造成学生人文与体育基础的差异。要培养兼有两者的综合人才,在塑造学生体育人才思想这一过程中就不可忽视体育生中存在的层次差异问题。

3.5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人文教育除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要有体现之外,还应贯彻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除了其体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传授外还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例如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勇敢顽强精神、优良品质、运动技巧、健康体态,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二是使学生懂得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人类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密切关系的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由此可见,一位教师形象的好坏,治学的方法是否严谨,是否有敬业精神,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各方面对学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师德,身教胜于言教,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多学习多进修,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人文知识,以及较强的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以满足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3.6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文素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其形成主要靠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这比某些强制性的教育更有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关怀自然、关怀生命的情感。因此,营造优良校风,优化育人环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与物质环境。校内教室、宿舍和训练场馆及所有公共场所要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加强图书馆资料的建设,提高资料的利用率;扩大计算机、语言中心、实验的服务效能。二是文化环境。要经常组织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类报告,开展学术交流,举办高品位、高格调的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把知识性、趣味性、高品位、高格调融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从而使社会体育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提升,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和自身人格的完善。

4.结语

高校体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及至整个高校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要求,社会发展,以及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它能拓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但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单一,人文课程缺乏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优化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文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施社会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人文课程尤为重要。

我校社会体育教育应大力加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5,(1):105-107.

[2]文世平等.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2.23,(2):7-10.

[3]汪正毅.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25-227.

[4]郁建亚.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3):52-54.

[5]陈俊钦.论终身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1):39-41.

[6]潘国斌.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调查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4-55.

[7]周典明,郑沪娥.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95-96.

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亲情;血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和作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传承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家风的建设和传承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家庭教育的宣传,是以小切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关爱子女的全面成长,实现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的人文关怀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正是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使得家庭教育具有爱的优势。这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的爱,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长辈把子女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他们的天职就是培养子女早日成“龙”成“凤”,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本质所在。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家庭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则强调以子女的健康成长为本,重视对子女生活处境的无限关怀,注重对子女的习惯、性格、能力、价值的培养和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中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敬仰和珍视。父母长辈对子女的人文关怀重点体现在培养子女成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人格健全、情绪稳定、相处和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被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化的人。

二、父母长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的自身素质和水平对子女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以及家庭关系的氛围,对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在教育认同方面,父母长辈作为子女的偶像,其道德人格状况、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子女认知的标准,父母长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子女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用适当的时机和语言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其次,在教育示范方面,父母长辈与子女朝夕相处,子女在为人处世、行为动向等方面常常把父母长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与子女整体素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带好头,做好示范。最后,在教育导向方面,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父母长辈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长辈要强化角色意识,自觉担负起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子女。

三、不断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家庭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向上,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取向,尤其对家庭中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地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尊老爱幼、互敬互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阶段,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关怀,努力营造家庭中和谐的氛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爱家、爱人民的理念和诚实、正直、勇敢、进取、自强的精神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和发扬。

2.家庭教育的方式要科学化,内容要生活化、大众化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教育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讲究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做到善于与子女交朋友,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使其行为习惯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就是课堂,家庭教育要注意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大众化,让子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

3.推动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不断推动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还可以探索和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如设立家庭教育辅导中心,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模拟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等。

总之,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由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决定的,是现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要求我们不断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理论的创新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的人文关怀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

[2]彭德华.家庭教育新概念[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3]林翎.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