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文学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古典文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古典文学的知识

篇1

【关键词】情感体验缺失情感教育中职语文教学爱心激情熏陶

当前,由于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家庭中父母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偏差,使部分青少年的情感体验严重缺失。“情感体验缺失(emotional experience deficit)的涵义是指: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的知觉、理解、表达过程中,在经验和技能上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据调查,中职生情感缺失的问题更为严重,这迫切地呼唤着情感教育。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任,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在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跟学生多谈“情”,跟学生多说“爱”,从“情”入手,用“爱”实施情感教育。

一、用爱心劈开学生尘封已久的“情山”

大多数的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往往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他们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孤僻、消极、叛逆、自卑、不会与人交往甚至拒绝与人交往……。面对他们,我们必须对症下药,用“爱心”这一灵丹妙药来开启学生心灵之门。

首先,教师要主动地走入学生当中。面对反复犯错的中职生,教师一定要心平气和,做好遇乱不烦,见错不惊的思想准备,不要动辄吹胡子、瞪眼睛。我们要多点情感投入,用关心、尊重、信任代替指责、强制、怀疑。只有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QQ、短讯、书信等方式多和学生谈家常、聊心事,才能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就会视老师为朋友。所谓“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教师的教学就会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其次,教师要主动地赏识学生。在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打着“严师出高徒”的旗号,习惯于挑剔学生的不足,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例如,举办“趣味古典文学朗诵比赛”、创办兴趣小组等等。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例如,《四库全书》、《三国演义》等网上电子版的出现,使古典文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之中,有利于古典文学教育的发展。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可以拓展传播渠道。例如,定期办关于古典文学的黑板报,让学生在教室里可以时刻接触到古典文学;开展以“古典文学”为主题的班会,把古典文学的思想文化传承到学生的思维中;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第三,在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发展古典文学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随着电脑的走家入户,我们的学习、写作条件已相当优越。我国最早论述为学问题的著名专论——荀子《劝学》即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联翩喻体强调了诵读积累的重要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方法常为人们所称道。古典文学电子版的出现,能给那些爱好古典文学又无迹可寻的人,提供一个大量的传播信息库。

四、结语

篇2

一、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相互关系

“现代”是一个对于时间的定义,当前学术界对于“现代”的分类多样化,本文的论述则是以“传统分类”的角度,将“现代”的时间定义为1917-1949年。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环境巨变,促使了文学变革。中国现代文学几乎是与现代媒体同时出现的,甚至在最初的社会环境中,新文学等同于新媒体,但真正要深入去探讨的问题在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传媒是文学的载体

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文字往往又依托于具象的载体进行表现,在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从石头、竹简到纸张,这些具象的物体都可以被称为文学的载体。现代传媒是文学的重要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现代传媒并不是客观接受现代文学的载体,它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发展应该是相互的,甚至现代传媒是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的。现代传媒的主要形式为报刊、杂志,作为有形的物体,在有限的承载能力下,现代传媒对于现代文学就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现代传媒的表达是极具社会目的性的,所选择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能够反映现实、抨击现实的。这时媒体承载着作家的社会理想、文化追求、个人情感,或者说,作家的人生诉求、社会使命、情感世界,以物质化的方式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中,作家的写作不再是个人化的写作,作家的隐秘世界也随着载体的社会化而不再是个人的秘密。

(二)传媒是联络文学与受众的传递者

现代传媒的“传播”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文章一旦在报刊和杂志上发表,就必然会被大量读者阅读、评鉴。现代传媒加速了现代文学的流通和传播,但同时也加强了读者对现代文学的选择性。现代文学能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社会现实也必然给予文学的发展一定的反作用力。现代报刊的销售情况、读者反映情况、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都会成为作家创作时将要考虑的因素,而现代媒体,为了加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往往会更倾向于邀请知名度高的作家,从而造成现代传媒对作家的多样性选择。现代媒体的“中介性”也是其传播功能下的一个隐形的表现,报刊媒体的中介性成为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主要动因,由于中国社会缺少沙龙文化,知识分子缺少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因而几乎现代文学的每一家社团、每一个文学流派,无不与报刊密切联系在一起,即使如京派文人常常有下午茶一类的沙龙聚会,但他们真正发生文人间的联系,仍然需要报刊这个媒介。

(三)传媒构造了现代文学的语境

传媒能够将文学转换为一种影响力,它的本质是文化产物,是一种对文学的实物表现,但现代传媒实物的自身发展,又构建出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语境,甚至报刊、杂志这些具象的物体也成为了一种文学的素材,而被放到许多现代文学作品的叙事语境中。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语境关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媒被社会大众广泛接纳,促使了一种基于报刊、杂志的新的文体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新的语境。报刊、杂志均有一定的出版周期,均受到一定的篇幅限制,在有限的表达范围内,作家想要准确表达自身的思想与观念,就必须要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进一步调整作品的叙事结构。二是现代传媒所形成的时代风尚,引导了市民社会的生活、艺术的观念变化,影响到整个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种文化氛围形成为文学的传媒语境。

二、现代传媒事业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特质

(一)现代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中国古典文学是一个系统的文学体系,无论是在文学的文化精神方面还是文体表现方面都十分成熟,其文学创作机制也是十分完善的,其本身并没有出现需要改革的地方。现代文学并不是在古典文学的基础上改革而形成的,它是根据现代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现代人们文化及精神需求转变而诞生的。但中国古典文学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只能说,中国古典文学在艺术技巧、审美经验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影响,而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超越却是根本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当下的社会环境的多元化表现,它改变了传统中国古典文学“自赏”“自怜”“自享”的创作心态,通过报刊、杂志放下“文学”高贵的身段,将其深入民间,传播至各个阶层。这种现代性是现代传媒视野中现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是完全超越古典文学的。

(二)文学性

古典文学的文学性体现在其创作机制、文体表现形式以及思想表现上,古典文学对于精神层面的体现是专一的,它仅仅将高雅的称为文学、艺术,而对于“俗”的作品是不接纳的。但现代文学则是处于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状态,更具有包容性。与此同时,在现代传媒视野中的现代文学还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雅俗转换”现象,形成一个关于“雅”和“俗”的综合辩证体系,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当现代传媒主要面向市民为主体的读者大众时,所有的文学都表现为面向市民的“通俗”文学。文学最终的受众产生了变化,这也是现代文学特质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中国古典文学是服务于“贵族”的,它追求的是文化底蕴的体现,更重视艺术表现手法,将雅俗划分出了明显的界限,而现代文学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更多的读者是“平民”,这也就使得现代文学必然朝向通俗的方向发展,模糊了雅俗界限,既沿袭了对文化底蕴的追求,同时也追求更加平实的描述手法。

(三)理性

周作人在阐述“五四”新文学时说:“古代的文学纯以感性为主,现代却加上了多少理性的调剂。”与古代物质文化条件下的理性相比,现代传播媒体支持下的理性是以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为主的现代科学理性。新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从封闭保守的狭小圈子中走出来,获得了与“世界”进行直接对话的可能性。中国现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理性”,让人们逐渐形成了以科学去认知世界的思维习惯,借助于现代媒体,他们能够接收到社会的各种信息,延展人的精神空间,丰富人们的思想。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古典文学;人文素质;作用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受教育者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教育部在1998年就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所以,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一)人文知识的缺乏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如看过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但与此相反,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沉迷于武打、言情、漫画等低层次的书籍。

(二)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

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不良意识形态与文化、自由主义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权力至上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他们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理想和信念;生活没有目的和方向,日子浑浑噩噩;对社会实践活动避而远之等等。

(三)道德修养的缺乏

他们道德感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在待人处事上,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同他人沟通合作;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思想空虚,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以及生活的热情。

(四)民族精神的缺失

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五)人格不健全

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法律、纪律观念淡薄;性格和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

由于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呈现着不容乐观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加强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教育,使其量化积累,从而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逐渐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知识教育是培养他们人文素质的基础,而其中文学教育,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典文学对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责任意识

从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都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永恒丰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思想感情的熏陶,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和立身之本,学会站在国家、社会和时代的高度思考问题,从而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刻苦学习、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头悬梁,锥侧骨”到“铁杵磨针”,这些都是古人刻苦学习、奋斗不息积极人生态度的价值提炼和高度理论概括。大学生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勇于面对,自信自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前进道路上百折不挠,奋勇当先,创造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作品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和高尚、健康、丰富的情感。这些作品能够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孔孟语录”道出了做人的真谛。同时,古代文人自身的圣贤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真情流露。如屈原嫉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刚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大学生在阅读理解古典作品的过程中,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人格品位。

古典文学是古代优秀正直文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大学生不仅能从中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真实状况,更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 古典文学 《西游记》

当下,课外阅读的推进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笔者留心观察,课外阅读课近年来呈现出“儿童文学化”和“绘本化”的趋势,而鲜见经典类读本,尤其是古典文学类书籍,这使得小学生阅读的结构发生了偏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高年段学生读古典文学,合情合理,为什么课外阅读课上教师避而不选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古典文学作品小学生读起来有难度;二是课堂中如何教学有难度;三是非潮流所在。宋代大儒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意思是文章是要表达道理、阐释思想的。课堂也同样如此,课外阅读课的课堂应该兼容并蓄,不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学。语文课堂之道就在通过短短的40分钟,迅速有效地给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

一、为什么是《西游记》

1.母语情结。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版“大纲”提出的一个概念。有学者认为语文素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应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1]“母语情结”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情感支撑。四大名著,源远流长,其可读性不必赘述,仅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母语特质就应该选来为学生所读。

2.有趣易读。

《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趣味性最强,情节相对易懂,古白话文的表达也较好理解。北大教授白化文说《西游记》:“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2]其中的感悟,唯有读之,方可得!

3.初小衔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相较前三学段的要求,明显有一个较大的跃升。即将升入中学的高年级学生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此时阅读《西游记》原著,易使他们对古典文学产生好感。

二、如何爱上《西游记》

1.读不懂就读不懂——自由读:放手去读,博客反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程标准上写得明明白白。杜威曾提出:“教学起点应直接从儿童经验出发,并通过扩展、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3]原著“厚”的篇幅、“文言”的表述、“繁复”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都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经笔者在博客上调查,初次阅读原著的某小学六年级的35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的初读感受是“读不下去”,而原因大多是语言障碍。

笔者又在博客里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主要关注如下:(1)《西游记》写作不是用文言,而是古白话文;(2)引导学生关注原著人物形象和少儿版及影视作品的差异。一段时间以后,35人中有22人觉得《西游记》原著是“有趣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些解决阅读困难的方法,阅读得以继续进行。

用博客将课堂交流延伸至课前,打通了部分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贵的是他们通过交流习得了阅读古典小说的一些方法,这个“琢磨”的过程很有价值。还有部分学生带着困惑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真实有效。对于学生的“读不懂”,教者不必绕开,应直面教学中的障碍,选择最有效的办法。只要能将学生的课前状态真实反馈,便是教学的宝贵财富。

2.为什么是唐僧——抓典型:“揪”出唐僧,窥一见百。

《西游记》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天上地下、芸芸众生,选择什么情节和人物作切入点呢?唐僧!

选择唐僧作为切入点有两点设想:

(1)激发学生课堂交流的兴趣。《西游记》原著交流非同一般,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很有必要,所以以唐僧这个人物为交流的话题,意图是降低与学生交流原著的起点。

(2)引发学生对原文情节的关注。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在原著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西游记》衍生作品中的反差较大,学生稍稍接触原著中的唐僧,就会发现他在原著中的“特别之处”,从而会对原著产生很大的探究欲望。

用唐僧做引子,导入课堂教学:

师出示: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师:你们想到了谁?

生:唐僧。

这样的开场白,自然而又有所指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停留在唐僧身上,从而很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情境。

3.原著更精彩——作比较:截取对比,凸显原著。

课前交流的博客中,一个学生问道:“我们已经读过青少版《西游记》了,为什么还要读原著呢?”这个问题问得太有价值了!怎样让学生发现原著的阅读价值呢?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西游记》开篇几回中有不少写唐僧的高僧形象: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文武人人喝彩。……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师:青少版也有关于唐僧出发前的描写。

出示青少版相关片段:太宗召见玄奘,让他穿上锦襕袈裟……文武官员齐声喝彩,太宗皇帝喜不自胜。

师:为什么读了青少版,老师还推荐你们读原著?

这一直观的比较,点到为止,让学生见识到了原著描写的细致、生动。读完以后,经过教师激励,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更有学生感受到了古白话文中的骈句的特色,自然地对原著产生了好感。不由地,笔者想到了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这堂课太好玩了——增趣味:经典影视,增色课堂。

视频的引入是如今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的手段,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多如牛毛,选择合适的视频,为课堂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才是要旨所在。

在一次课外阅读赛课中,笔者使用了《大话西游》中的片段,这是一部改编自《西游记》的电影,情节与原著已经基本没有关联,但是对于唐僧人物形象的解读却十分精彩。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西游记》还被改编成另外一部作品,咱们来看一看。播放《大话西游》视频。

师:唐僧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在原著中发现唐僧很啰唆吗?

师生交流。

《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责怪孙悟空乱丢垃圾的片段可谓经典,它的出现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1)对课堂教学第二板块——领会唐僧俗人形象的教学起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教学板块清楚自然。

(2)让唐僧走下了佛坛,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他啰唆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文。

(3)很好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和教师都能在课堂上被幽默的表演逗得兴致盎然。

课后,一个小姑娘走到我旁边,笑着说:“老师,这堂课太好玩了!”这是不是也有这段视频的功劳呢?

5.唐僧怎么会这样——探本性:高僧俗人,还原唐僧。

大多数人对于《西游记》人物的了解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包括这次授课的对象。他们对唐僧的初始印象是:一位善良的得道高僧。这节课上,就是要让学生见识不一样的唐僧,以至于他们在课堂上就直言:没想到,唐僧怎么会这样!

当唐僧得知比丘国王要用他的心肝做药引时,三藏战兢兢地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

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学生分角色读完这段师徒对话后,大跌眼镜。唐僧虽然有时懦弱胆小,但毕竟是三藏法师,德高望重,没想到为了保命,竟然愿做悟空的徒子徒孙!学生被这样的片段所吸引。写唐僧,既有洋洋洒洒的高僧形象描写,又有幽默风趣的俗人形象叙述,这便是《西游记》原著!充满人性魅力!

6.博客中再见——接着读:博客呼应,课外延伸。

说实话,在课外阅读课中上《西游记》,是有很大压力的,这样一部厚重的古典名著,一堂课40分钟能做些什么?只能取其精华,点到为止,在短短的时间里,给学生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像给学生尝了一口绝世佳肴,并透露了一点烹饪方法,想吃?自己去做吧!博客让这堂课外阅读课没有随着铃声的敲响而终结,我们相约,接着读下去,把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记录下来,博客中再见!

三、爱上《西游记》

这堂课获得了南京市课外阅读赛课的一等奖,并受邀上了省、市两次展示课,得到了省市区教研员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者来说,很兴奋。更兴奋的是,笔者通过对授课班级的跟踪了解及博客的延续交流,了解了这样几条信息:(1)35名学生全部读完了《西游记》原著;(2)班级里出现了聊“西游”的热潮;(3)学生作文里出现了“文言片段”。

曾经和赛课评委组的老师交流过自己的上课感想,我说:“只要有一个学生能在这堂课后把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完,我就觉得自己的课是成功的!”当然,这句话只是代表了教者的一种心态,极期待学生能在教师充分施展教学机智的情况下,自由地从课堂中获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还有什么比学生喜欢读《西游记》原著更大的课堂收获呢?

【参考文献】

[1]何惠,李东航.浅谈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养成途径[J].琼州大学学报,2005.1.

[2]白化文.古代小说与宗教[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篇5

关键词:阅读生活;关怀伦理;原乡情怀;游戏精神

阅读着,生活着。从本质而言,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生活是一种完整的生命过程,思想永远醒着,状态永远鲜活,交织着关怀与感动,熔铸着传统与现代,彰显着智慧与品质。

从阅读生活的视域审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流弊诸多:技巧演绎,模式叠出,浮华之后是浅薄,热闹之后见躁动,阅读教学的文化品位、智慧光华渐渐流失。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把师生的生命放在中心,从阅读生活的向度再审度,再出发,让生命于书香雅韵中次第展开。

用关怀伦理照见阅读中的学生

阅读生活手记一:执教《蜗牛的奖杯》,寓意在充满思辩的对话中渐渐揭示。课近尾声,理解能力向来偏弱的小诚突然发问:“奖杯应该是金灿灿的,可是,画面上,蜗牛的奖杯为什么是土黄色的,颜色有点暗?”虽然直觉这个问题没多少价值,但依然认可并尊重它的存在,“有意思,为什么奖杯是土黄色的呢?”学生们商讨、纷纷发出了声音,给出了如下理由:①课文里说蜗牛成天背着奖杯,得意洋洋地炫耀嘛,奖杯是金属做的,它天天被蜗牛背在身上,接触空气,就要生锈,颜色当然要变暗了。②是蜗牛的自大害了奖杯。再金光灿灿的奖杯也不能这么成天背着,太阳暴晒,大雨浇淋,自然要失去光泽了。③奖杯原本很喜欢会飞的蜗牛,可是,后来,它感觉蜗牛太自以为是了,觉得和蜗牛在一起做朋友很没意思,心情灰暗,于是,颜色也就变得灰暗了,成了土黄色。④画家有意画成这样,他想通过奖杯颜色的变化来反映蜗牛的悲剧。那一刻,突然明白,阅读生活的美丽在于尊重并倾听儿童的声音,让每一个儿童成就美好的存在。

认真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只有珍视学生的真实需要,才可能真正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让他们有机会站在学科教学、课堂生活的正中央。如果不去考虑并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教学是目中无人的。

将关怀伦理的哲学迁移到阅读教学实践中,旨在引导教师用与儿童真实相遇的生命哲学对教学进行品格定位、价值省察与细节关注,从而寻找到适切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路径。

关怀伦理,启示教师用“陌生人”的理智视角来关照学生 长期的教学,容易使教师对学生积淀出某种“看法”,且会沿着特定“看法”去看待学生。教师应该回到每一次与学生相遇的事实本身,用“陌生人”的眼光看学生,看清儿童世界的多样可能,这是儿童语文阅读教学公平的内在诉求。“陌生人”的视角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教学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视域、情感、氛围,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关怀伦理,启示教师要始终如一坚持学生本位的高质参照 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入对话的过程。我们应立足在学生的经验世界,并以此为教育参照,这样才能有效抵制教学中的成人镜像,发现学生需要什么,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许会流于琐碎甚至零散,但这正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儿童的原因,这也恰是最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起点,允许它进入教学,意味着教学过程将成为凝聚着真实的对话与交流、交织着理解与感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状态,调整教学流程,寻找适切的阅读生长点。应以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意趣,以情悟情,以心契心。这种关怀才足够真诚。

关怀伦理,启示教师为学生阅读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敞开道路 教师应该努力建立儿童本位的科研观,认真琢磨、反思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阅读实践。通过事实基础,彻底了解学生的状态,真实触摸他们的学习心路。比如,我们可以经常开展聚焦于阅读实践课的“细节研究”与针对个别学生的“教研活动”,我们应该用一个师者的美丽情怀与丰沛智慧建构完满的精神生活,提升其阅读品质、生命价值。这是一种深度的关怀。

关怀伦理的终极指向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看得见每一个人,这种看得见不仅仅是指看得见学生自然呈现的外在表情、学习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看得见他们灵魂与思想深处的模样。

用原乡情怀延续母语根脉

阅读生活手记二:一则触目的新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情节被“恶搞”――宝黛初会是宝玉“性骚扰”,黛玉成了“二奶”,宝钗又有了外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叹被篡改――“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面对经典文化遭受的肆意解构与蓄意败坏,众多学子却广为传诵,奉为“潮流”。“蒹荚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雉鸠,在河之洲”……抚摸这些远古的诗句,除了对美的感动,内心隐痛:它正渐渐远去!台湾资深学者李敖说:“中文是一个活的语言。”这语言有交错的目光,有感情的余温,有流淌的血液,有亡灵的经验,有民族的精髓。

“原乡”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借用原乡的意蕴观照我们的母语,这是世界上最有原乡意象的语种。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有着纵横五千年的渊源宗系,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信息容纳其中。汉语文字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具有可充分挖掘的自身优势,并在大数据时代凸现出历久弥新的文化光辉、现实意义。

然而,在走向现代化乃至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母语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千年传承的薪火文明一旦失落,人类社会无疑回到了“蛮荒”时代。请让我们记得住乡愁,用原乡情怀去延续母语的根脉吧!

记得住乡愁意味着阅读教学要拒绝古典之殇 中央电视台《看见》节目主编王开岭先生说:“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作为在母语中浸润的华夏子孙,难道不应该为古典之殇而深刻省察吗?古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是我们民族共同的根,母语教育的衰落将带来中华文化生存状态的日渐逼仄,带来民族精神的逐渐失落。这是有志于母语教育的人所不愿看到的。

于是,我们领着学生走上了打通五感的复苏之旅。钱钟书先生在《通感》里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不分界限。借助媒介,开设“古典文学书影”课,通过赏析影视古典名著,让学生看得见古典文学的体态神韵,引发阅读古典文学的向往之情;设计“打捞一轮千年明月”为主题的微课研讨、微博故事会、微型吟诵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听见古典文学的声韵节奏;组织“小小易中天”“小小于丹”等论坛活动,让学生联系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来解构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经由讲述、争讨、思辩,学生开始多维度触摸古典文学的气息,闻见了古典文学的芬芳优雅,感受着古典文字郁郁葱葱的生命活力。我们坚信,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他们的生命将因此熔铸出某种深度,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优良的美德。

记得住乡愁意味着阅读教学要回归文化命脉 语文是在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的,是滋养每一个儿童精神世界的丰沛源流,是用语言为基石和载体编制的文化。如何才能让儿童经由母语文化的熏习,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优良的美德,视母语为心灵故乡?①浸润濡染。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秉性,借助开拓阅读的疆域,来开拓文化视野。比如建构人文主题文化课程,意象主题文化课程等。②活动为媒。设计一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语文活动。比如朗读、观察等认知性活动,强调的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比如品味、体历、感悟等陶冶性活动,以音乐链接文学作品,以文字诠释美术创作,寻找语言文字的诠释,以山水神韵打开思维,释放灵感。让儿童通过角色置换或扮演,从角色立场展开学习。③融贯综合。儿童的语文素养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并尊重个体经验的积累,用主题视野统领教学内容,设计综合性体验活动,敞亮学生的内心。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语文,博大精深,真正适合她的阅读教学既需要“入世”的锋芒,又需要“出世”的境界,其终点皈依是雕塑师生的灵魂,而不只是认知文本。

用游戏精神回到阅读的“百草园”

阅读生活手记三:2014年开春,许久未雪的江南竟然雪花漫舞。因为雪,阅读课堂的门窗推开了。百草园里,有了一群仰着脸迎接雪之吻的孩子,他们追着雪跑,追着天空跑。这一天的阅读作业就一个字“雪”,没有任何技巧策略的提示,没有任何文体的限制。创意纷呈。有孩子合作了绘本版《流浪雪》,图文并茂,意蕴深长――“我在百草园遇见了雪,它正流浪,我问它为什么来,它说为了一朵开在春天的玫瑰。”有孩子用小诗的形式表达着一种儿童的直观哲学:“雪,是天上的时间,当它回到大地,就会成为河流的一部分。”;有孩子搜集并摘录了名著、诗词中与雪相关的语句;有孩子研究了雪的形成撰写了一段类似科学小品文风格的文字;最有趣的是,一个孩子练习纸的一角湿漉漉,他这样写道:“老师,我想把雪留在这张纸上,它还是走了。但毕竟,它真的来过。”雪,感动童年的梦想!

现代儿童理论认为“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游戏精神就是儿童的精神,渗透、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全过程,演绎着儿童生命与成长。

篇6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进取精神

高中数学不同于以往小学、初中数学,其抽象性是后两者所不能够比拟的.面对高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上通常表现的比较吃力.而情境创设虽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但是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的潜能是功不可没的.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外在的表现为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勤于思考等现象,学习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数学知识涉及大量繁琐的公式,在不加理解的基础上强制性的进行记忆显然是不科学的,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却为高中学生充分的理解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在情境创设中,一些以往让人感觉头疼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了起来,学生有了日常生活中直接经验作为指导,将两者直接的联系起来,加深理解的力度.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结合实际生产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数学知识的最初起源都是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息息相关的.比如,等比数列的引出,当年国王对于发明国际象棋的西塔承诺的奖赏一样,当时西塔回答,其实我不需要重赏,只需要在我发明的棋盘里面放上相应的麦子就行.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上二粒麦子,第三个格子里放上四粒麦子,后面以此类推,所包含麦子的数量始终是前面一个格子的两倍,但此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顺序,那就是由生活引出数学知识,而不是由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来反推到生活,于是教师在平时认真的吃透教材,课余时间细致的留心周边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节假日快要来临时,许多商场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降价措施.有的商店第一次购买打a折出售,第二次购买打b折出售,另外一个商店第一次b折,第二次a折,还有的商家干脆取平均数对待,无论是第几次购买都是a+b/2折销售.这其中肯定会有一个怎么样买更加实惠的问题.从这个生活的实际中引出问题,创造不等式的教学情境是在合适不过的了.比如,引入概率这一概念时,可以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笑话.例如,一个人很怕坐飞机,因为他担心飞机上的人携炸弹.因为他咨询过有关专家,说飞机上炸弹的携带率为百万分之一.虽不大,但还是会发生.但突然有一天,他的朋友在机场见到他,感到很奇怪,便问:你不是害怕坐飞机吗?他回答说,是的,但这次我携带了一枚炸弹,专家说两个人同时携带炸弹只有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所以这次我再也不用担心有其他人带炸弹啦.

2.利用古典文学来创设教学情境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其中关于数学知识的古典理论层出不穷.如果能够将我国古代经典的数学知识带入到现代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去,发挥我国古典文化的价值,探究知识进步的轨迹,那将会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新的动力.比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的章节时,可以采用《庄子》中“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古典气息的熏陶下,接受并理解数学知识的效果自然比以往都要好的多.再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张丘建算经》:仅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北宋时期的杨辉三角极其发展史等都是古典文学情境创设的很好的材料.

3.借鉴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篇7

关键词:经典;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8

在互联网搜索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们阅读能力的萎缩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文学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对搜索引擎的过分依赖,使人们在极快获得所需答案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知识进行过滤、反思、整合的过程。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生深受这种负面影响,面对被压缩的阅读时间、被扭曲的阅读习惯,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主体性在丧失;在应试压力下,经典文本在学生眼中被简单化地掏空或仪式化地崇拜。这种危害对学生建构语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对经典阅读的重视无不指向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问题,并希望能够藉由广泛有效的文学阅读,培养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德里达在《文学行动》一书中主张以文学阅读来理解文学。这个主张凸显了文学阅读的个人体验性和理解多样性的积极意义。在文学阅读越来越多地显示出重要性时,其危机也日益严重,因为不是任何阅读都会产生理解,尤其是独特性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模仿性、依附性阅读和理解严重冲击着批判性、创造性阅读和理解。因此,主动、并依照科学可行的方法进入经典,成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回归传统”的大背景下,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价值的再发现逐渐兴起。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世界、草木花鸟、珍馐美食、琴棋书画,乃至人际关系成为快速阅读中最容易被接受的内容。初中生或是凭借一家之戏说理解诗意;或是茫然于各式解读,以“诗无达诂”自我安慰;更有甚者完全从应试功利化的角度学习诗歌,硬着头皮背会即可,对诗词中的诗情、诗意理解毫无兴趣。所以,想要让学生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领悟其诗恬淡自然的造语风格,仅依靠课堂上单纯的讲读方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解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就诗论诗,进入文本,以文字为媒,了解陶渊明;另一方面,需要以这一经典文本为范例,向学生介绍阅读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触摸其所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内涵。且教学实践不能囿于一课一诗,而应当按照一个层层深入的序列展开。

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经过历史检验和人为遴选,已经成为了教学文本中的恒态文学经典。经典是一个或几个民族世世代代会阅读的书籍,文学又是通过情感性想象展示生命之美的形式,所以文学经典必然具有“历史逻辑修正中的丰富解读性”,就是说,一部作品具有诞生它的那个年代的时代兼容性,又会在以后时代语境的不断变化中提供新的诠释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读者都有可能对它展开新的解读。教学中为了避免“读者中心主义”的现代解读消解诗歌文本,解构阅读的有效性,就需要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将学生由课堂参与者、倾听者转变成为真正的经典阅读者。

按照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对经典的阅读必须要有必要的知识、修养等准备,阅读是读者已有认知与多重语意的文本互相开放,辩证互动的过程,既不是原有认知的重复,也不可能与既有认知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文本,对读者既有新鲜感和挑战,又不会让读者感到过分陌生、阅读困难,这样一种“适度性”最有利于读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的展开。对于读者而言,就需要为这种“适度性”做好知识、修养的准备。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阅读和理解需跳出某一次课堂的时间局限,在之前即通过诵读《声律启蒙》,学生感性接触了汉语的对称之美;通过诵读简单、典型的作品,教师介绍古汉语的声韵特征,学生了解汉语平声韵、仄声韵对表达不同情感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学案,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陶渊明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头巾漉酒、屋焚作诗等,认识多面的陶渊明。这些前置的知识铺垫,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作为读者提供多种进入文本的方式:知人论世、意象分析、声韵节奏。这样,学生可以凭借自身具备的知识自主选择进入文本的有效路径。

借助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轻易查找到关于陶渊明《饮酒》诗的多种解读和诗家评论,若仅仅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满足于典型诗人典型诗歌风格的概念化扁平介绍,学生就很难从文本作品中体会到自己在阅读时与诗人生命的共同节奏,古典诗歌“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根本特征就被完全压缩了。当学生以读者身份直面作品,需避免种种“先入为主”情况的发生。教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与作品直接对话一定会有收获,要先读作品,不要先读理论,尤其不要先看相关评论,不要让文学理论和作品评论遮蔽了个人对作品的心灵感受;这并非要拒绝理论,而是暂时“悬置”,让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直接交流。也要将自己原先“习以为常”的态度、观念暂时“悬置”尽量开放自我去倾听,“走出了自己的城堡而进入了另外一个人的领地”“思考着我自己的,但并非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想法”“就应该准备,至少是暂时的,成为与本来的自己不同的另一个自己”。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于文字之中会意识到以前从未意识到的自我,或者说,发现了隐藏的“真我”,也就是发现了自己解读、诠释作品的能力。在课堂实践操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透过文字,围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文字描述展开想象,自主营造画面。这种思维路径既暗合了山水田园诗“诗画合一”的标准,又为学生在进入文本后提供了广阔真实的理解空间,读者头脑中的诗意理解和陶渊明在文字中所呈现的诗意人生合而为一。

至此,单一的文本阅读已经完成。但《归去来兮辞》作为古典文学经典,还具备着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博尔赫斯这样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这种“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正来自文学(上接第48页)通过其自身的特性表现出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感召力、感染力。文学的自身特性即文学性主要是指文学通过情感性想象展示的生命之美,其“真”“善”也必须转化、升华为“美”才能被视之为文学的存在。文学应该是人类包容力最深刻的传达和表现,超越了现实功利。所谓传统,主要是指通过语言传下来的传统,即用文字写出来的传统。每一种语言中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只有语言才隐藏着一个民族根本性的智慧、思维、秘密等;语言在深层次层面上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任何想象”。陶诗《归去来兮辞》中的人境之庐、南山隐士、东篱、天际归鸟等等都在后来的中国诗歌文本中被凝固成为具有固定象征含义的意象;而中国古典文化中还有着大量类似的意象,如何认识、分析这些意象,理清意象背后“天人合一”的古典文化传统。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对联,借“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冀北”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意象给读者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结合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日常实际感知杏花、桃花、梨花、松树等植物的特点,结合补充的文本资源阅读,总结自己所认识的文学文化意象,透过文字,以艺文思理,思情。

2004年,在美国有着“最精细的细读者”之誉的范德勒,在极负盛誉的“杰佛逊讲演”上作题为《大洋、鸟和学者》的演讲,他指出,人们通常记住任何一种文化,主要是通过这种文化里的文学艺术作品达成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文化教学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经典文本阅读对语文本体的重要意义,这是语文课堂立足的根基,也是阐发文化意义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涂纪亮.伽达默尔.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 嵘.诗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种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在西方教育史上,自由教育传统起源于古希腊时代。最初的自由教育只适合于与奴隶、工匠相对的“自由民”。作为公民的自由民,可以投票、选举、参政、携带武器等,他们的教育与没有这些权利的奴隶存在着很大差别。自由民的教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依靠剥削奴隶的劳动而生活,因而有充裕的闲暇时间用于教育。“于是,希腊人就达到了这样一种教育概念:这种教育之‘博雅’,不仅因为它是自由人而不是奴隶的教育,还因为希腊人把这种教育当作解放心智以按照心智的真实本性发挥功用,使理性免于谬误和错觉,并且使人的操行免于过错的教育。自希腊时代以来,这种教育观念一直有它的地位。” [1 ]

一、西方自由教育的确立:文雅教育与通识教育

“自由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自由教育的基本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是指自由民尤其是奴隶主阶级所享受的教育,它以发展理性为目标,其内容应是文雅而高尚的,并为自由民的闲暇服务。闲暇是区别自由人与奴隶的重要特征,只有闲暇才能使人的身体与心灵保持自由。“闲暇自有其内在的愉悦与快乐和人生的幸福境界;这些内在的快乐只有闲暇的人才能体会;如果一生勤劳,他就永远不能领会这样的快乐。” [2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自由学科与实用学科。自由学科服务于闲暇的理性活动,切合于人生的目的;实用学科固然必要,但它只是谋生的手段,因而是卑贱的。“任何职业、工技或学科,凡可影响一个自由人的身体、灵魂或心理,使之降格而不复适合于善德的操修者,都属‘卑陋’,所以那些有害于人们身体的工艺或技术,以及一切受人雇佣、赚取金钱、劳瘁并堕坏意志的活计,我们就称为‘卑陋的’行当。” [2 ]在他看来,凡事必求实用是不合于豁达的胸襟和自由的精神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是广泛的、普通的,而不是狭隘的、专门的。同时,亚里士多德反对教育的功利性,并致力于自由发展理性,因此智育是其自由教育的核心。另从亚里士多德的其他著作中可以看出,作为智育的自由教育必须是一种追求它自己目的的教育。“教育要是真正文雅的,其本身必须是它自己的目的。如果它是追求其他一些目的,如道德的、政治的或相反的目的的手段,那么它就是卑贱的。因此,它的地位是下等的。此外,如果教育因?樗?自己的缘故,本身就是所追求的一种目的,并不带有外在的目的,那么,它是真正文雅的。” [3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罗马人接受了这种自由教育的观念,基本上没有进行修改。古罗马人认为,知识远非一种事实的堆砌,而根本上是一门“艺”,首先在其普遍的原则中被学习,然后应用于细微处。他们把古希腊时期的各门学科称为“艺”(artes)。如塞涅卡(Seneca)把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称为“自由之艺”(artes liberales),西塞罗称之为“高贵之艺”(bonae artes),维特鲁维乌斯(Vitruvius)称其为“通识学科”(encyclios disciplina)。西塞罗甚至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看做一种系统的哲学之艺:“对他而言,任何真正的知识――无论是音乐、文学、修辞术抑或哲学――都是不可能的,除非以一种‘艺’的原则去指引。每种科学都有其自身的‘艺’,由人的理性构筑,知识的诸细节在一种单一、连贯的体系中结合起来;不同的‘艺’本身是一种单一、广阔的人类知识体系的诸部分,哲学的心灵能以其首要的诸原则学习这个知识体系。” [4 ]对西塞罗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珀斯多尼乌斯(Posidonius)把诸艺划分为四类:一是教授德性的艺;二是希腊人称为通识、罗马人称为自由的艺;三是跳舞、唱歌、绘画和雕塑等“小”艺;四是包括一切手工劳动的艺。这种划分表明,通识教育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确立了。“通识教育的目的并非把一种专家的知识细节给予每个学生(尽管古代的课本有大量细节),而是使学生掌握这类一般的原则,以有助于学生日后恰当地使用已获得的知识。” [4 ]

中世纪时,“七艺”作为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让位于神学,成为一种依附于神学目的的学科。“尽管在中世纪时代,大学可以重新找到大部分文雅学科,但是,它们的内容极为狭窄,并附属于一些专业学科,尤其是神学。” [3 ]

二、西方自由教育的第一次转向:古典人文教育与天性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重新得以复活,这种复活是在大学围墙之外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与宫廷教育相联系。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因而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廷臣和绅士等。但由于人们更注重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导致自由教育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由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古希腊和罗马的著作中重新发现了自由教育的完整观念,所以,自由教育通常与希腊文和拉丁文文学作品的知识联系了起来。这些文学作品逐渐以‘高尚文学’、‘纯粹文学’著称,或简称为‘人文学科’(humanities)……所以,人文学科,或者后来在美国被称之为的‘古典学科’(classics),自然就成为了自由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3 ]人文主义教育家从反对宗教束缚和要求个性解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古典语言和文学为主的自由教育。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古典学科在自由教育中的垄断地位一直延续到19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由于新教改革运动的到来,以及从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原始资料中阅读基督教《圣经》的兴起,新的古典文化训练不仅对教士有用,而且对廷臣或绅士的训练也有明显的效用。因此,在清教徒所设立的学院里,古代的自由教育观念不仅与语言学原理结合,而且与宗教原理结合。

“在17和18世纪,有许多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尽管卢梭抨击传统教育不合时宜,自由教育的模式在启蒙运动时期仍然幸存,并且继续区别于对实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5 ]17世纪时,受弥尔顿和洛克的影响,自由教育与绅士教育发生联系。它主要表现为通过人文学科培养具备优雅风度、良好教养和富于智慧的完美绅士。“自由教育首先是在‘良好教养’方面的教育――洛克心目中良好教育的典型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他提倡的自由教育,某种程度上要求人们熟悉古典文学。” [6 ]在学习内容上,绅士教育强调以古典人文教育为主。为了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它也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如弥尔顿学园既包括古典学科,也包括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同时,洛克也要求绅士应具有事业家的知识与技能,这无疑突破了亚里士多德奠定的自由教育原则的框架。“就绅士教育突出教养而自由教育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发展而言,绅士教育和自由教育并不等同,只能说绅士教育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自由教育传统的某些要素和方面。” [7 ]因此,完美的绅士教育是一种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时想的“自由民”教育。

18世纪时,自由教育的主要代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认为,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出卖自己的自由,因为出卖自由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生命。他说:“在一切动物之中,区别人的主要特点的,与其说是人的悟性,不如说是人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自然支配着一切动物,禽兽总是服从;人虽然也受到同样的支配,却认为自己有服从或反抗的自由。而人特别是因为他能意识到这种自由,因而才显示出他的精神的灵性。” [8 ]在他看来,人类由于上帝的恩赐,生而禀承着自由、理性和良心,这三者便构成善良的天性。遵循儿童天性的教育必定是“自由教育”,只有实施自由教育才能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卢梭批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的天性发展,不根据儿童的特点施教,而把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这无异于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可见,使儿童回归自然状态是卢梭自由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卢梭的自由教育实际上就是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巨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西方自由教育的回归:理智教育与全面教育

19世纪中叶后,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出回归古希腊自由教育传统的强烈倾向,这一时期的自由教育开始以理智训练为主要目标。纽曼是19世纪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十分偏爱,并把它设想为注重心智活动的贵族式教育。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应是自由教育,它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通过自由教育,理智不再屈从于某种特殊或偶然的目的、某种具体的行业或职业,而是为了自身的最高修养。理智的培育有助于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那些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及分析的人,以及审美观已得到锻炼、判断力已形成、洞察力敏锐的人,虽然不会立即成为律师、演说家、政治家、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地质学家等,但其理智状态可以使他从事这些科学或职业中的任何一种,而且能够泰然处之、优雅得体地确保成功。一旦理智得到恰当的培养,并形成对事物合乎逻辑的看法,它就能根据个体独特的素养和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理智能使人头脑清醒、通情达理、直率诚恳、克己自制及立场坚定。“在所有人身上,理智是一种能相对容易地进入任何思想主题的能力,是一种能敏悟地学习某种科学或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9 ]因此,大学的本质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性;大学的使命是理智培育并教会学生理智地对一切事物持恰当的观点。

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就职演说中,密尔进一步阐述了大学自由教育。他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和加强其哲学修养,而并非是提供技术和专业训练的机构。他说:“大学并不是要向人们传授一些必要的知识以使其合格地掌握某种具体的谋生之道。其目的不是要培养能言善辩的律师或技术出众的医生,而是要培养具有卓越才干及良好教养的人类……教育确实可以使一个人成为更出色的鞋匠,但并不是通过教他如何做鞋来实现的:教育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通过其所提供的心智训练。” [10 ]密尔十分注重古典文学教育,认为古典文学向我们传达“生活的智慧”,并将古典语言作为最好的文学教育。“探索真理、把真理当作人类最高目的――这种高贵的热情渗入每个古代著述家的著作中……所以,我们在把学习古文作为最好的文学教育之时,也就是在为了伦理学、哲学的教养打下出色的基础。” [11 ]同时,密尔指出,科学教育是绝对必要的,科学知识本身就可以证明科学教育的有用性。科学教育的功能是为我们提供有关宇宙最重要的知识,以使我们不会因无法理解而感到乏味,乃至将周围的世界看成一本打不开的书。发现真理的途径无非是观察和推理,而它们能达到最高水平的领域是自然科学。“古典文学给我们的典范是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自然科学为我们提供完美的思维形式。数学、天文学和自然哲学(物理学)是典型的由推理来发现真理,实验科学是通过直接观察发现真理的最典型事例。” [11 ]

赫胥黎则?x予自由教育以新意,他对当时英国流行的“自由教育”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教育无异于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它极少考虑个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因而毫无价值。关于什么样的人才算受到了自由教育这一问题,赫胥黎指出:“我认为,他从小受到这样的训练,以便使他的身体服从自己的意志,如同一台机器一样毫不费力地和愉快地从事他所能做的一切工作;他的心智是一台无污垢的、周密设计的和结构合理的发动机,每个部件都发挥着各自的力量,工作程序有条不紊;又如同一台蒸汽机一样准备担负任何工作,既能纺纱又能锻造精神之锚;他的头脑里储存着各种重要而又基本的有关自然界真理的知识,以及有关自然界活动规律的知识。” [12 ]为此,赫胥黎制订了内容广泛的课程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古典学科、语言学、伦理学、神学、历史、地理、文学等。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有益的,任何点滴的知识不管它在日常事务中多么无关紧要,或者多么无足轻重,很难说有朝一日不会发挥作用。可见,赫胥黎的新自由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即通识教育。

四、西方自由教育的第二次转向:名著教育与普通教育

到20世纪时,自由教育的社会根基已经发生动摇,以致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指出,如果自由教育是适合于自由公民的教育,如果全体公民又都是自由的,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由教育。自由教育必须是教育学生进行理智的活动。“一种受适当训练的理智,一种适当形成习惯的理智是一切领域里都能够起着很好作用的理智。因此,不论学生是否注定从事于沉思的生活或实际的生活,由理智美德的培养所组成的教育是最有用的教育。” [13 ]那么,在哪里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自由教育呢?赫钦斯认为在名著里。名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对任何时代都有意义,因而他把经典名著称为“永恒的学习”。“我们提出永恒的学习,因为这些学习会发掘出我们共同的人性要素,因为它们将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将我们与人类以往的最佳思维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世界的基础。” [14 ]

德国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在《什么是自由教育》一文中指出:“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它的成品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6 ]“文化”意味着按照心灵的本性去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施特劳斯认为,无论就其天性还是所受教育而言,哲人被宣称能最高程度地拥有人类心灵能够具备的一切优异,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人。因此,自由教育在于倾听最伟大的心灵之间的交谈,并且细心研读最伟大的心灵所留下的伟大著作,在这种意义上自由教育与古典教育几乎等同。“我们不能成为哲人,但我们可以热爱哲学;我们可以努力进行哲学化思考。这种哲学化思考首先且主要地在于倾听伟大哲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更普遍更审慎地说,在于倾听最伟大的心灵之间的交谈,因而也在于研读那些伟大的书。” [6 ]自由教育在于唤醒一个人自身的优异和卓越,它可以培养完美的高贵气质。但自由教育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权,我们不能期望它会成为普通教育。另外,施特劳斯认为,原初意义上的自由教育不仅培养公民责任心,还要求公民践行这种责任。但我们不能期望自由教育会引领所有受惠于它的人,都能以同样的方式理解自己的公民责任或在政治上达成一致。

自由教育的势利倾向最突出地表现为对职业教育的蔑视,但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自由教育不能再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不计后果了,于是自由教育的内涵又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向,即表现出对传统自由教育的背离。怀特海认为,从本质上来说,自由教育是一种贵族式的休闲教育,这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对欧洲文明做出了不朽贡献。它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培养了那种代表科学之源的无偏见的求知精神,它在世俗物质力量面前保持了精神的尊严,这是一种要求思想自由的尊严 [15 ]。这种教育的本质就是大量地阅读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然而,人类精神的表达并不局限于文学,还有其他的艺术和科学。艺术能使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它丰富着我们的心灵;而对科学的好奇心是一种激情,是为了满足发现世界的愿望。因此,把自由教育和技术教育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怀特海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同时传授技术和智慧,国家教育体系必须包含文学、科学和技术三种课程形式。他说:“人类的生活是建立在技术、科学、艺术和宗教之上的。这四者相互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且源于人类的整个智慧……没有这四个根本因素,根本无法理解任何一种社会组织结构。” [15 ]

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主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两者并重。他指出:“强调自由教育的后果意味着从理性主义哲学转向实用主义哲学,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转向克尔的‘大学的用处’。” [16 ]以往那种强调理智的做法也许对古希腊文明合适,因为对那种文明而言,人性只是简单的理性和欲望的二元论。而今天人类行为不再如此简单,它是生物、心理、社会和历史等因素的复合产物。因此,“自由教育”应该使人从无知、偏执、迷信和非理性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由教育必须再次转向整个人的教育,即个人的全面教育。基于对自由教育的重新思考,一些学者打出了“普通教育”的旗号。布鲁贝克认为从自由教育转向普通教育有其合理性。

五、西方自由教育的第三次转向:尊重个性自由发展

在欧洲新教育运动中,自由教育超越了以往的范畴,提倡尊重和热爱儿童,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一理论源于18世纪的卢梭。卢梭的“自由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原则和方法,而不是学习内容。一些进步教育家从中汲取养料,提出了反映新时代特点的“自由教育”。这种新“自由教育”既是对以往“自由教育”的一种超越,也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挑战,它预示着自由教育的再一次转向。

沛西?能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积极的、在于鼓舞自由的活动,而不是消极的、在于限制或抑制这种自由的活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帮助男女儿童尽其所能达到最高度的个人发展。“我们将始终站在这样的立场,人类社会除了在一个个男男女女的自由活动之中,并通过这些自由活动以外,再没有其他什么善了,教育实践必须按照这个真理来计划。这个观点并不否认或低估一个人对他的同胞的责任,因为个人的生命只能按自己的本性去发展,而它的本性既是社会性的,又是‘自尊’性的。” [17 ]沛西?能把个性自由发展视为评价一切教育计划的准则,以及制定教育政策的唯一依据。因此,个性在共同生活的范围内应按自己的道路充分发展,而不应受到外来势力的约束。沛西?能认为,以培养个性为目的才是唯一适应自然的教育。他强调必须尊重教育中的个性,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个性等。“教育上的一切努力,似乎必须限于为每个人获得使个性得以最圆满地发展的条件――换言之,限于使他对富于变化的整个人类生活作出本性所许可的尽可能充分而又确具特色的创造性的贡献。至于这种贡献所取的形式,则必须由各人在生活中和通过生活自己去创造。” [17 ]

罗素是自由主义的思想大师,他认为,按其最抽象的意义而言,“自由”是指不对人们实现欲望的过程设置任何外部障碍,因此通过提高人们追求目标的能力或者降低其期望水平,都可达到增加自由的目的。只要一个人的行为不是直接地、明显地、不容置疑地侵害了他人,那么他的自由就应受到尊重。罗素认为,自由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在必要的权威和纪律约束下,尽可能地给儿童更多的自由,更多地发展儿童个人的自由,但必须按照自由的精神或原则行使权威和运用纪律。“在每一个社会问题中,尤其是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8 ]为什么要让儿童拥有更多的自由呢?罗素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儿童情感的发展需要很大程度的自由。受到约束的儿童常常会对周围的一切怀有敌意和仇恨,这种仇恨如果得不到自由发泄,就会郁积在心,最终导致一系列恶果。二是教育中的自由对于儿童情感和理智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中的强制造成的后果是对创造性和理智兴趣的毁灭。他说:“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自由,必须通过教育来塑造人们的性格。” [18 ]但罗素认为,教育中的自由并不是一条绝对的原则,和其他领域一样,教育领域中的自由有个限度问题。教育上的自由并不是让儿童为所欲为,教育必须加强纪律和权威的影响。自由教育原则和方法的关键在于“自由和纪律之间的一种巧妙的结合”。

尼尔认为,自由是每个人生而具有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最大的机会和可能作出多方面的选择,以便获得自己理想的幸福。幸福意味着自由意志的选择,自由教育正是以培养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格为目的,它不承认外界的权威,无论权威来自何方。自由发展就是让一个儿童在心理和情感上不受到外在权威的管束和压制。“外来的强制都是对人性的诅咒,无论这种强制是来自教皇、国家、教师还是家长,它都是不折不扣的法西斯主义。” [19 ]尼尔坚信儿童的天性是纯洁善良的,而绝非污浊邪恶。他的想法是使学校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学校。学校工作应以儿童为中心,学校应是自由和快乐的场所。假如你给孩子自由教育,他们会对自己更了解,也会更有意志力,因为自由使许多下意识变成知觉。

六、结 语

篇9

一、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还播放了一段介绍蝴蝶泉的视频,姿态各异的蝴蝶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动态和静态的蝴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二、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

1.补充时代背景。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点击有关《三国演义》的网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做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

2.补充作者资料。《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深沉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瘫痪后,母亲对自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作者史铁生青年时期因一场重病致终生瘫痪,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岁月遭此打击,其思想上的波动是可想而知的,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正是他当时真实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可从网上下载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入情入境。

3.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荷花》一文,在学生反复诵读“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后,适时点击网上关于荷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再描述各种不同形态的荷花,有效地进行仿说仿写的训练。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篇10

作品中正文本之旁的副文本,是用以辅助理解内容的相关文本。这类文本既是正文本的映衬文本,也是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代文学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本文对现代文学作品副文本当中蕴含的史料内容进行解析,继而探究副文本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

现代文学;副文本;价值;影响

一、现代文学副文本由来

在我国文学史上,纯文学作品历来备受瞩目,其也是文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但从史料内容看,文学史料的来源非常广泛,除纯文本以外还涉及到文学作品中的副文本,例如,日记文本、书信文字及年鉴或年谱等[1]。此外,现代文学有别于古典文学,二者史料内容也不相同。现代文学比古典文学多加入了新元素,包括扉页引言、文本封面、广告文本等,此类元素出现后,文学文本逐步被划分成正、副文本,其中,正文本表明作品的本质特征,而副文本用以表明辅助信息,带有历史特征。鉴于此,副文本能够用于探究多方面的历史性问题,其史料内蕴相当丰富。

二、现代文学副文本的内含史料

1.序跋

一般而言,正文本附近位置穿插或环绕着副文本,这类副文本的用途是向读者交代、阐明相关信息,因此,借助副文本能够获取当中的史料。不过,多数副文本并不具备信息凸显性,人们需要参照正文本及相关资料才可辨析出史料内容。副文本中的“序跋”囊括了大量的史料内容。现代文学的诸多作品中包含了序跋,其中通常阐述文学史、作品、作家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为后世提供有关的史料内容。例如,《<呐喊>自序》叙述了鲁迅本人所经历的转折事件,《无妻之累》序跋交代了当时沪杭凶杀案件的相关情况。此外,序跋是作品和序跋撰写者之间的联系纽带,例如,周作人为所教学生的作品撰写序跋;鲁迅常给左翼派作家书写序跋。从序跋中可看出作品构思、作家思想等内容,借助序跋表达这些内容,可以映射出创作背景、出版过程、传播情况等信息。

2.扉页、题辞、引语

现代文学出现了题辞、扉页及引语,这类文本短于广告,其短小精悍,蕴藏多种史料信息。扉页、引语多来自经典诗词、中外名著等的部分内容,写法接近于“用典”,把经典的中外文句引入现代文本中,既可幻化出新鲜的情境语言,也可体现中、外史料内容。例如,《采石矶》是郁达夫所著作品,当中引用诗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杜甫)[2],用以表达作者自己对的激愤之感。《走到出版界》的扉页卷语借用《庄子•秋水》中惠子和庄子交往故事,用以暗喻鲁迅和作者(高长虹)的关系。这类文本本身兼有史料性质,促使其成为古今、中外史料的“融合剂”。作者自写题辞中可见更多的史料信息,例如,《绿页》为苏雪林作品,当中的扉页题辞写道“给建中--我们结婚的纪念”,由此看出,在结婚之初时,苏雪林的婚姻生活十分甜蜜。此外,引语、题辞仅出现在某个版本里,其余版本则被删去,这一般是为了辨别版本所作的标记,凭借版本标记也可得到作品的版本史料。

3.注释

少量文本中的注释是由作家本人所标,多数是后人按照文本内容添加的注解,因此,注释可视为后生、外生类副文本,这些内容需要放到正文本中才能获得合理解释。从用途看,注释可对文本的细节内容作进一步解释、说明,通过查看注释,读者可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及内蕴意义。注释内容揭示出作家、作品的多方知识,让读者能够更为系统地研读作品。可以说,注释的广泛度超出序跋范围。文本注释有文内注、分题注两种,其中,分题注囊括了版本变化、发表出处、作品背景、标题变动等情况内容;文内注包含的信息量更广、更多。

4.图像

作品中的图像有插图、封面画、相关照片等。插图、封面画可传达正文本的相关内容,其作为直观内容具有很强的视觉性、功能性,用以图证文学的史料价值。例如,《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图志》等。部分现代期刊也有图文类作品。如,半月刊《戈壁》由叶灵凤主办,当中“鲁迅先生”系列漫画描绘出叶灵凤和鲁迅间的“文化恩怨”故事。此外,正文本出版之初已经附有的封面画、图像等,同样富含各种史料。例如,《坟》一文扉页穿插着翅收于胸、一眼睁一眼闭的猫头鹰就是作者鲁迅的现状投影和真实写照,《生死场》封面图是由作者萧红所画,展现出东三省处于不断沦陷的真实境遇。

三、副文本在现代文学相关研究中的作用及影响

1.副文本为后世探索现代文学提供史料

文学作品当中的副文本可向人们展现多种类型的研究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①历史遗物,诸如文人故物、故居及手稿等,此类史料可作为刊登原版文物时所用。②历史文本,大致有年鉴、年谱、方志、著述、家谱等;③文学纯文本,包含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④部分文本介于文学、历史两种学科之间,此种文本亦称作“亚文本”或者“副文学”,主要有人物传记、信件、个人日记、游记、书话、回忆录等。此外,副文本的形式多样,一些类似宣传、传播的文本也可归到其中,好比作品序跋、出版词、刊登语、广告策案等[3]。往深处看,还有一些常被忽略不计的“碎片文本”,包括作品中的笔名、引语、扉页语段、题辞、图像文字、注释等。其实,这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副文本中,蕴含着非常之多的史料,研究学者应当重视这些内容的信息研究。同时,作品文本和碎片文本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中一项内容进行探讨时,应当紧密联系另一文本内容,这样才可全面地看待文学作品,副文本的运用价值也才得以充分发挥。

2.副文本是现代文学史学中的构成部分

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副文本,其形式、内容都有丰富的史学资源,研究副文本相似于探究历史本相,在副文本里可以探析出现代文学之原有面貌。例如,《地泉》中的会集序言、良友丛书的刊发广告等。除了史实价值外,副文本还是人们理解正文本的重要信息,通过了解副文本,读者能发现更多的情景语言及相关信息。作品叙述一个具体背景时,往往需要副文本加以深度刻画,将作者成长经历、阅历情况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全方位认识文本的叙写内容。从大局看,副文本贯穿在现代文学的发展全程中,其参与到文学史论、思潮运动、社团运动、文类动态史的演变发展中。此外,还可编制关于现代文学广告、序跋的史志。

四、结束语

自现代文学中形成副文本及其相关文本后,文学作品得以深度细化。对副文本展开研究,应当注重其史料信息的多方挖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看待副文本的价值探究,从文本注解、内容阐述、史料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鉴品副文本中蕴藏的人文价值。在解读文本时,研究者要秉持“从细节入手、立足于边缘”的原则,力求“复原”作品中的原有史貌,并以创新眼光审视文本的价值元素,开发其中的信息研究资源,运用辩证思维考虑文本史料的研究意义。副文本在现代文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人们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时,应当用联系、全局的视角看问题,不能将正、副文本进行孤立,而要整合副文本的诸多信息,综合探讨现代文学众多作品,以彰显文学的特殊魅力。

作者:马卓昊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云霈,刘进才.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金宏宇《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