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篇2

基于角度位移的新题型

选择与填充的目标驱动,产生命题角度位移而出现新题型。目前,这种题型主要是虚词填充题、翻译和断句选择题等。未来的演变可能出现的题型有:①实词填充题。设置四组实词,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填入文中括号。②筛选填充题。设置四组关键词,选择最能概括所给多项句子内涵的一组。

例1 (湖南卷)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

A.而 因 之 B.则 为 所

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

解析 本题一改往年辨析虚词意义与用法异同的做法,而采用选择虚词填充的形式,一道虚词题考了9个虚词,灵活新颖,覆盖面宽。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前后文语境。第一空选“以”与“而”均可,因为“为屋”与“居”之间应该是目的关系。第二空选“乎”“于”也行,句意为“免于两种祸患”。第三空所在句子前有“木处而颠,土处而病”的说法,“二者”是指“木处”“土处”,可见原文应是“二者之患”。答案为C。

基于互相借鉴的新题型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语体色彩不同,命题取向有异,但语言内核一致,表达功能相同,为两者题型的互相借鉴提供了可能。目前,文言文阅读出现的借鉴现代文阅读的新题型主要是主观表达题。文言主观题类型的未来发展必然是依据考纲从分析综合延伸到鉴赏评价的考查。这种主观题,具体会出现筛选信息题、归纳要点题、概括中心题、分析概括观点题、鉴赏形象技巧题、鉴赏思想观点题等。

例2 (上海卷)阅读下文(《治学》),完成(1)(2)题。

(1)赏析第5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

(2)分析第6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

解析 初看试题,还以为是在考现代文的阅读,其实,文言文也可以命制这样的新题型。上两题涉及到古诗文阅读的三个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1)题,要注意答题术语和语段的主旨。赏析整句的答题术语,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音乐性,一是加强气势,有助于说理。本文的标题是“治学”,第5段阐述的是“治学”与“速行”的关系。因此答案为: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

(2)题,梳理某段的思路,就得划分段内的层次,依据筛选的重点语句归纳层意,然后将层次之间的关系说清楚。第6段谈的是立志;根据“故”“是以”等词语可知:①②句为一层,用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来引出立志的重要;③④两句为一层,谈“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不可或缺;最后一句是第三层,得出结论,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

基于文化素养的新题型

随着语文高考的改革走向深入,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文言文选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理应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上有所作为。高考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必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基于文化素养的新题型,比如涉及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人文现象的新题型等。这些题既可以出选择题,又能够出填空或主观题,旨在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培育人文情怀,涵养文化素质。

例3 (大纲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解析 大纲卷增加文化素养的新题型,即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进行解释,反映词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要求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考查综合运用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由于是第一次考查,只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文化现象。“南面”即“面南”,并不是担任大臣,而是真正做皇帝。答案选B。

文言文的新题型会层出不穷,但我们应该具有必备的应对技巧。一是要有考点意识。“新”是外表,“考点”才是内核。我们要透过光鲜的表象,看清考查的实质,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笔有方向。二是要有关联意识。我们要寻觅新题型和旧题型的关联,善于变新为旧,才能做到不惑于“新”,不坠于云雾之中。

[练习]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累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玄宗为太子,复拜国子司业兼侍读,撰《翼善记》( )进,厚被礼答。太子释奠国学,令讲经,建端树义,博敏而辩,进银青光禄大夫,锡予蕃渥。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1. 将文言虚词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且 B. 以 C. 乎 D. 则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合称。《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后泛指典籍。

B. “明经”指通明经术,是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隋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唐朝增至六科,其中以经义取者为明经。

C. “累除”指多次升迁后授予新的官职。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一旦及第就能做官,然后才会有机会不断升官。

D.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答案]

篇3

〔关键词〕 南宋;类书;博物学;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1-0181-07

古代中国的博物学,是古人通过对物的广博知识,表达对自然、人事、社会等复杂关系的理解与想象,其思想发源于传统学术文化内核中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其发展演进伴随整部文化史的始终。目前学界对传统博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魏晋至隋唐即所谓中古时期①,以及明清以后西学影响下近代科学化的博物学。事实上,学者对于博物学的探讨,不管是强调中国博物学科学属性共同性,还是坚守传统博物学的独特性,其理论和方法预设都很难脱离西方近代科学的自然史观念。因此,坚持独特性的研究,特别关注中古博物学所具有的殊方异物色彩;而重视共同性的研究,则努力条理出博物学的科学史因素,指出其最终在西学冲击下完成博物学向近代科学转化的历程。从学科背景上看,前者多出于古代文学领域,后者则多出于科技哲学或自然科学史领域。唯独科举应试知识兴盛、强调个体成德的两宋时代,既无奇物异产所激发的知识兴趣,也无西学东渐下的科学探索活动,其博物学研究明显相对较为寂寥。但正因为如此,在一个方术与异域想像渐渐落幕,近代科学尚未涉足,固有传统创新复苏的特殊时期,应更能展现出博物学在自身文化语境影响下,如何吐故纳新、承袭转化的进程。科举社会中的宋代博物学,不仅未走入式微,反而是在其影响下,表现出多元并进的趋势,在专门著作、经学名物训诂、类书、笔记、方志、本草、谱录等方面,均有新的发展,涉及的博物知识领域和文献载体十分庞杂,本文拟以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知识为对象,讨论宋代博物学知识世界的独特图景与演进。

一、瑞物与博物:宋代类书分类体系中的博物学图景

唐宋类书数量众多,其发展大体上处于从官修为主向文人私撰为主的过渡时期,北宋真宗《册府元龟》以前,类书修纂大体以官修为主,此后至宋亡,类书均由文人私撰,成为科举应试、学校教育的重要工具书。南宋末,受到印刷术和科举应试的影响,民间士人不断参与到商业编书活动中,根据日常生活所需知识而汇聚成编的民间日用类书逐渐增多,元明以后成为类书重要组成部分。就两宋时期而言,类书编撰主体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而以文人私撰为主,因此讨论宋代类书则往往以文人私撰类书为主,兼及官修类书和民间日用类书。

与官修类书讲究体例严整,内容无所不包,或受限于帝王特定的修撰目的不同,文人私撰文献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学者文人创造性生命意志的参与。真宗以后的类书,因此“充满了编纂者的意志和对知识结构的想象”,“各类书编纂者呈现出来的知识编排倾向,越来越多元化”〔1〕,事实上北宋中期以后至南宋类书,均表现出独辟蹊径的编纂创新意识,不再简单遵循唐宋之际官修类书,内容全面、分类严密为准则,如高承《事物纪原》以考辨名物原始为主,章如愚《群书考索》专注汇编类纂经史、职官、制度方面的文献,并以典章制度为类目编题,节录摘引文献,构成专题考证体式,又如陈景沂《全芳备祖》属于花草果木专科类书,林o《古今源流至论》则是以议论综述为主的、道学知识为中心的科举类书。宋代官私类书中,汇集天文、地理、金属、器物、矿石、动植物等博物知识者主要有《御览》、吴淑《事类赋》、高承《事物纪原》、叶廷《海录碎事》、佚名《锦绣万花谷》、宋惠父《记纂渊海》后集、祝穆《古今事文类聚》、陈景沂《全芳备祖》、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

从体例结构上看,唐宋类书多以天、地、人、事、物为基本分类体系,展现的天人合一、王权中心的价值信仰系统。然而详加比较唐宋诸类书,在此一贯的分类体系下,实际上存在不少差异,这一差异正体现私撰类书编撰者的意志和活力。

中古时期的中国,以结合儒家政治伦理、神仙方术、佛道异说的天人感应学说为基本信仰体系,天地宇宙之物及其行为变化与具体政治社会生活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印证,有流传甚广的祥瑞符命与灾异感通之学。中古博物知识的重要底色,即来自汉代天命感应之学,包括星象、山泽、动物、植物及变化异常作为博物知识图景的一部分,表现出浓厚的奇幻神异色彩。鬼神灵异与自然博物知识也相容不分,如崔豹《古今注》将鬼神、草木、虫鱼归为一类,“生而有识者,虫类也;生而无识者,草木也”,“不生而有识者,鬼神也”。〔2〕类书中谶纬符瑞知识与自然博物构成并行部类,也体现了这一灵异之物与自然之物不分的观念。如唐代四大类书均辑录有此类谶纬物感知识,《北堂书钞》以帝王、政术、设官、礼仪、艺文、服饰、酒食、天地、岁时为大类结构,其中《帝王部》二有“征应”一目〔3〕;《艺文类聚》以天地、岁时为首,其余部类秩序与《北堂书钞》相近,唯文末有《祥瑞部》(上、下)和《灾异部》三卷,将体现谶纬博物列于果、木、鸟、兽、鳞介、虫豸诸部之后〔4〕;玄宗朝的《初学记》沿袭《艺文类聚》的分类体系而未列祥瑞部,只于《帝王部》“总叙帝王”一目“事对”中辑录祥瑞灾异故事〔5〕;白居易《白氏六帖》则于卷三十六中列帝德、祥瑞、图书等类目,而将鸟兽、草木、花果置于文末。〔6〕

宋初《太平御览》则采用《艺文类聚》的体式,以《休征部》、《咎征部》及《鬼神》、《妖异》为先,次以鸟兽、鳞介、虫鱼、果木等动植物部类置于全书之末。《册府元龟》则与《北堂书钞》更为接近,均以帝王治国言行为主要分类和抄录主题,未设立其他博物知识部类,并且同样将“征应”“符瑞”等目置于卷首《帝王部》中。与北宋初期以前祥瑞部的游离变化不同,北宋中期以后的私撰类书中有关祥瑞博物知识的归属更为统一。首先,真宗朝以后的部分宋代类书,以至民间日用类书如《事林广记》,多已不再设祥瑞、灾异等相关门类,其主体结构表现出重视历史与现实制度经验的知识兴趣,甚至以经史典籍、典章制度为类书编撰专题。其次,部分宋代私撰类书保存的祥瑞门类,不但篇幅往往相当简略短小,如《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八《帝王符瑞》目下,仅13条文字,其内容多抄自正史、唐宋史料笔记等,包括《汉书》、《晋书》本纪、《邵氏见录》、《涑水记闻》、《宋朝事实》等,无一录自中古谶纬、历法、小说之书。〔7〕第三,宋代私撰类书有关祥瑞灾异门类,均置于天地、时令部与帝王、职官部之间,不再置于动植博物相关部类之中:《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八《帝王符瑞》、后集卷七《帝五符、谶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十九、二十《祥瑞门》、《灾异门》;淳v八年(1248)宋惠父编《记纂渊海》后集一百二十五卷,分类体系与潘自牧前集(今存宋刻本)迥然有别,其中卷三十至三十四《祥瑞》、《灾异》(《四库全书》本分别为卷四、卷五),也位于天文、皇亲、时令与地理、郡县、礼仪之间,其最后二十卷仍为花果、木竹、禽兽、水介等。①

①关于潘自牧《记纂渊海》前集与宋惠父后集及相关版本流传情况,见李伟国《〈记纂渊海〉作者、体例及版本考略》,收入李伟国著《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49-260页。

主要作为科举、教育实用工具的宋代私撰类书,其知识分类、取舍固然受科举内容影响,也是自然宋代学术文化史变迁的反映。相对于谶纬、术数博物之学作为政治常识的中古神文时代〔8〕,祥瑞灾异已不再是宋代士人普遍必需的知识领域,“艺祖即位,始诏禁谶书” 〔9〕,宋代以后之政治文化中,五德终始说衰落,灾祥符瑞之说仅留存于帝王权术工具,或下沉为民间巫术方伎,不再是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部分,北宋欧阳修已谓“谶纬之书,以相杂乱,怪奇诡僻,所谓非圣之书”。〔10〕在类书编撰者的知识图景中,谶纬符瑞之物,是人类历史记忆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正如《册府元龟》将符瑞知识归于帝王部中,其《博物》一门序并言:“古之学《诗》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博物之谓乎!”在真宗朝士人看来,所谓博物,就是指鸟兽草木等自然万物,所谓奇物灵怪,只是由于此物“不时而出”,少见多怪,博物洽闻之士便能洞悉其性,即可称博物君子。〔11〕因此,宋代类书将符瑞之物回归古代帝王之学的历史典故,另一方面则将博物之学回归日常鸟兽草木实用之学,而不再主要是神仙方术所听闻的殊方异物之学,南宋人郑樵曾言:

大抵儒生家多不识田野之物,农圃人又不识《诗》《书》之旨,二者无由参合,遂使鸟兽草木之学不传。惟本草一家,人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只求说也。〔12〕

在郑樵的知识视野中,鸟兽草木之学与本草之学一样,都属于田野之物,即当是实践求证所得的真实知识。一方面是求证于田野农圃的自然世界,另一方面也需参合《诗》《书》文献。郑樵所谓之重视实践和重归经典,正是宋代博物学的重要转型和特征,在亲历目验中求博且信,是唐代晚唐《北户录》以来博物学的新动向〔13〕,沈括《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宋人笔记博物学无疑拓展了这一路向。类书的编撰者当然未必认同田野实践,在回归经史典籍方面则更为突出,参合经典探求博物知识的务实求真精神,代表了宋代博物学的重要转变。类书分类体系中祥瑞异物之学与草木鸟兽之学的分立,既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结果,也是谶纬符瑞在士人知识体系中边缘化的结果:天命感应知识不再作为单独部类列于类书之中,而其进入的二级子目附属于其他部类之下。

二、述异到识真:宋代类书博物内容所呈现的知识演进

古代中国的类书,虽被后世称为百科全书,但二者本质不同之一,后者呈现的是客观性的学科知识,前者则是追求知识体系背后的信仰价值秩序。如前所述,宋代文人私撰类书,不仅在分类体系上有所创新,其文献辑录内容和方式上也体现了编撰者的知识兴趣和学术文化追求。

古代类书以辑录前代和当代典籍文字为特点,如果说中古博物学著作的博物知识主要来自于实践和文献记载两部分,并且以记载所谓亲历、目验或听闻的灵异物怪为主,那么隋唐以来类书中的博物知识,则显然基本源自文献知识。不同类书所征引四部典籍各有侧重,表现出不同时代编撰者各不相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图景。以唐宋类书有关草木、虫鱼、鸟兽等博物知识部类所征引五部主要文献为例,其引用频次较多者分布情况如下表:

唐宋各类书引经部文献涵盖各经,其中以《诗》(毛诗)、《礼记》以及解经训诂之《说文》、《尔雅》等为最多。《诗》以动植物比兴,多涉及博物,至孔子以《诗》教化,以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4〕,为历代博物学知识获取的基础典籍。考虑到草木鸟兽相关部类在类书中的卷数篇幅,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对《诗》的引用率远高于其他文献,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所引《诗》同样也位居白孔《六帖》之外的前列。《礼记》等礼学之作则涉及各类礼制器具、物品,也成为类书博物之门知识渊薮之一。古代博物学的重要知识方式,是辨析物名物性,名物学与博物学紧密相连,郭璞《尔雅序》云:“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15〕博物学往往始于名物之辨,因而解经之作也成为历代类书博物的共同知识基础。不论是官修还是私撰,唐宋类书修撰者均表现出以儒家典籍为博物知识的重要资源和知识根柢,儒家经典和经学博物知识,始终是传统社会各阶层博物知识图景中相沿不变之钤键所在。

与经部文献相关联,史部文献中正史,特别是《史记》《汉书》,作为正统教育的重要部分,也始终是传统士人博物知识的重要资源,类书征引频次至南宋末仍未衰减。正史以外的其他史部文献,如杂史、地理类,则表现出明显的演进差异。此类文献多记载西南、西北以及西域、八荒之地风俗物产、异闻奇物。汉唐间以《异物志》为名之作,据学者统计至少曾有21种〔16〕,包括如《临海异物志》《岭南异物志》《南州异物志》《凉州异物志》等,外加《山海经》《岭表录异》等,在中古时期曾是史部博物之作的重镇,至北宋初以前类书均中有较高频次的引录。而在南宋类书中,此类文献的征引频次均迅速减少,或已散佚不传,或不为士人所重视,逐渐淡出宋代士人博物知识世界的中心。事实上诸种《异物志》应当正是在北宋间逐渐亡佚。考诸家书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均载有6种,《新唐书・艺文志》载9种,《崇文总目》载3种,而南宋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则未见著录,至《宋史・艺文志》仅录3种,所录与《崇文总目》,反映的当是北宋留存情况。而引录种类最多者如《太平御览》,共计15种200余条。可见诸家《异物志》在《御览》及欧阳修的时代仍有至少部分存世,至南宋初年当已不见完书。中唐至北宋以降儒学复兴,文学领域中小说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汉唐博物地理类文献逐渐被视为荒诞不经的“小说”而不受士大夫正统观念所接受,与此同时学术性杂史笔记与小说分化明显,成为文人世界新的著作形式,大量六朝志怪录异类文献在北宋前后亡佚,由此也带来了北宋以后博物学观念的变动。

子部文献中,不同小类的征引频次彼此消长差异甚大。与史部地理类文献情形相近,魏晋六朝博物志怪小说,如西晋博物名著张华《博物志》,晋宋时期广博物志之书郭义恭《广志》,以及《异苑》《述异记》等,构成北宋以前类书的主要知识来源,而南宋类书对此类文献的征引频次逐渐下降,中古地理博物类杂记小说正逐步淡出南宋士人的知识结构。另一个相关例证,是秦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及曹魏吴普的《吴氏本草》,在巫医治疾共存的时代〔17〕,受重视服食丹药、求仙不死世风影响〔18〕,其中所辑录动植物、丹药矿物知识,带有明显的鬼神、方术色彩,以“鬼精物、蛊毒恶气”解释疾病成因,或以服药能如“神仙不死”等,体现出与地理博物小说相近的神仙方术色彩,故《本草经》卷下《虫兽部》上品“丹雄鸡”条云鸡头“主杀鬼”,鸡蛋“可作虎魄神物”〔19〕,《博物志》引《神仙传》亦云“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20〕松脂经数千万年形成琥珀,却非茯苓所化,此与鸡蛋化琥珀恐同为传闻异说。不过“本草一家,人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唐宋以后的各类《新修》《证类本草》中,这一色彩逐渐淡化,《本草》原有的草木虫鱼博物特征日益增强。体现在类书征引《本草》文献中,北宋初《御览》所引四百条中,此类神仙方术色彩仍较明显,卷九百八十六《部三》“芝下”条引《本草经》曰“食之身轻,不老神仙”,卷九百六十七《果部四》“桃”条引《本草经》曰“枭桃在树,不落杀”,卷九百八十八《药部五》“空青”条引《吴氏本草》曰“久服有神仙玉女来侍”等等。〔21〕至南宋本草“务在识真”的观念更受重视,本草博物知识进入儒学多识传统之中,乃是“天地间玉石,草木、禽兽、虫鱼万物性味,在儒者不可不知”,“亦穷理之一事”。〔22〕宋代儒医取代巫医的兴起,已将《本草》视为博物穷理之事,南宋类书延续了《本草》作为动植博物知识重要来源和良性互动的传统,表现出去神仙巫鬼色彩的新变。如《全芳备祖》所引《本草》频次居各家之首,却剔除神仙、鬼神之说,而皆为草木名称、种类、性状相关材料,不复中古博物草木述异色彩。

此外,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白居易及宋人孔传续辑之《六帖》,《御览》仅见一条《杂俎》引文,却是南宋私撰类书征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兼容博物笔记与志怪小说的知识杂俎类编文献,伴随着唐宋兴起各种文人笔记,笔记杂纂类文献已逐渐取代中古博物志怪小说,成为南宋科举类书编撰者更为直接的知识来源。文人笔记不断进入并成为类书重要的知识底色,改变了唐宋类书以缀缉博览、志怪逸闻提供统治者缀文御览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成为南宋士人科举教育、读书格物的穷理学问之具。南宋类书作为科举类书具有商I出版的特征,开始注重简单抄录前人类书以成书,相较前代表现出更突出的承袭现有文献,知识常识化、理性化特征。

总之,南宋士人私撰类书的知识体系中,中古神仙方术、志怪传奇类博物小说从中心走向边缘,而传统经史文献以及《庄子》等子部传统经典文献,则始终保持并不断凸显其作为宋人博物知识的基础性角色,这体现出宋代以降知识世界,真正超越《博物志》体系,逐步由方域、奇幻与现实世界并存的多重知识图景,内转为历史、现实经验世界的单重图景,由鲜活生动的感受想像,转化为人文常识理性的辨析反思。

三、博物到格物:宋代类书博物学的知识追求

传统博物学,并非一个科学知识增长的体系,而是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学术史演进的知识基础。在早期中国,博物知识仍是天命观的一部分,鸟兽草木除了作为生产实践,包括饲养、驯化、祭祀、狩猎的对象,在精神文化层面,它们既是统治“权力的对象和媒介”〔23〕,政治运行和变化的象征,也是情感激发和文化道德教化的象征。所谓多识之学,目的在于通过博物知识认知社会政治、道德情感,并最终体悟天命价值所在。中古中国,随着权力符命和谶纬感应为核心的天命学说不断瓦解,从政权中分离出来的神仙方术和异域传入的宗教观念,为战乱分裂时代的古人打开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域外、神秘、灵异世界。方术和宗教之士正是通过博物知识,引导世人相信并构筑的“自然”和超自然的彼岸世界,由此进入生命和精神的解脱安顿。宋代以后的近世中国,人文和理性的文化传统得以复兴,宗教的虚幻世界或者心性哲理化,或者进一步民间化,博物知识不再需要承担描述中古想像和异域世界的功能,而重归现实世界的常识自然,“凡物有相感者,出于自然,非人智虑所及,皆因其旧俗而习知之。”〔24〕物出于自然,有其自身道理,不附属于人类理性知识,从累积习俗经验中反复探究方能获知。不论是古籍所记载的博物知识,还是亲验实践所收集的自然之物,均加以经验合理的重新挖掘和求证。近古中国的世界图景,越来越只是一个合乎“理”的同一世界,自然万物与人是社会同处其中,博物学所要完成的不再是叙述多个不同的世界,而是印证一个普遍之理的世界。

宋学兴起之前的《御览》编撰时代,即有僧人赞宁的《物类相感志》,开启博物求理之先。释法道绍兴十四年(1144)《重开僧史略序》云:“观师所集《物类相感志》,至于微术小伎亦尽取之,盖欲学佛,遍知一切法也。”〔25〕在博学僧人看来,一切微术小伎皆法,欲穷究佛理,须遍知博物。北宋博物学家沈括于其《梦溪笔谈》中多处申辩当求天地自然博物之“常理”,物类中有“天理不可易者”〔26〕,而对前人文献博物之说“妄说”予以辨证。宋学兴盛之后,格物之学为博物学转向提供了思想学术指导。南宋类书则直接以格物为学,将博物知识作为穷理尽性的学术起点和基础,韩境宝v元年作《〈全芳备祖集〉序》言:“盈天壤间皆物也。物具一性,性得则理存焉。《大学》所谓格物者,格此物也。”〔27〕天地自然之物,各具其性,而天理即存于其中,认为其有人陈景沂的草木之学,尽录文献,乃“穷性理之蕴”,正是恢复孔门多识之训。“六经不语怪,宜吾圣人之门不及”〔28〕,这是南宋类书编撰者的普遍意识。《古今合璧事类备要》自后集始,每于条目之下先以总序概括议论,如“古今源流”、“历代沿革”、“舆地提纲”概述典章名物沿革源流,“事理发挥”总论人事性行。其别集卷二十一至九十四,则以“格物总论”或“格物丛话”总论名称、体态、性状等每一物自身相关知识,更直接表明博物穷理之旨。而此后分主题抄录前代四部文献以成类事、纂言结构,则是常识化、文本化的知识缀缉,真正展现宋人文化精神特质的,正是格物总论文字。博物学在格物穷理的思想框架下,获得了全新的知识图景:自然之物重归常识之境,为明清博物学朝向和接纳西学自然观提供了思想前提。

中古博物学总是偏向从“物”中体会和叙述其灵怪奇异之处,是对神怪和异域世界的发现。宋代博物学则将“物”作为认识的对象,力图从中发现和印证“道理”的存在,物成为辨析和考证的对象,并借此试图厘清名称、性状。北宋博物学家苏颂以为“博物者亦宜坚考其实”〔29〕,与中古博物学坚持“发明神道之不诬”为“真实”不同〔30〕,宋人所谓考实,多指立足文献进行考证,沈括《梦溪笔谈》中也多博物考辨。类书考论名物,北宋已有先例,神宗时期高承《事物纪原》卷十中有数条考草木虫鱼之原,如“牡丹”条:

隋炀帝世,始传牡丹。唐人亦曰木芍药,开元时,宫中及民间竞尚之,今品极多也。一说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刘公嘉话》云:世谓牡丹花近有,盖以前朝文士集中,无牡丹歌诗。禹锡尝言杨子华有画牡丹处极分b。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花亦久矣。《酉阳杂俎》曰:前史中无说牡丹,惟《谢康乐集》中,言竹间水除多牡丹。段成式检《隋种植法》,并不记说,则知隋朝花中所无。(下略)〔31〕

对牡丹花成为观赏植物及命名始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辨析。南宋类书的博物考证,包括直接考论和辑录考证两种,其中后者实为南宋类书普遍使用之考证方法,最为典型者为《群书考索》与《玉海》对典章名物及艺文目录的辑考,有所谓“辑考体”之说。〔32〕除《考索》、《玉海》外,南宋其他私撰类书仍有博物考证之例。前者如《备要》别集卷二十四《花门》“牡丹花”条“格物丛话”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按《本草》,一名鹿韭,一名鼠姑,论者以为花王。考之前史无说,自谢康乐集中始言。”考证花王之名始于谢灵运。别集卷九十四《虫豸门》“蝗”条“格物总论”:“蝗……或以为即螽当考。”〔33〕对蝗与螽的异同存疑。后者如《全芳备祖》前集卷二《花部》“牡丹”条,首先祖述古代异名,“一名鹿韭,一名鼠姑”(《本草》),“唐人^之木芍药”(《花谱》),再引《酉阳杂俎》证唐前牡丹花“有之久矣”,却“无牡丹名”,又引《太平广记》载“开元间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之牡丹”,正与前文构成所谓“事实祖”,推祖名称之始。牡丹花种植并作为药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中即有牡丹之名,南宋类书考证似乎不甚准确。不过作为观赏植物普遍种植,始于隋代前后,“牡丹”作为定名普遍被接受,大约在唐代。在这方面,《事物纪原》与《全芳备祖》相关考证不可谓无所得。又如后集卷六《果部》“枇杷”条,碎录云“(枇杷)或云:一名卢橘”,杂著引汉赋、宋诗话,皆称枇杷为卢橘,应该说各条文字前后是有一定逻辑印证关系的。此外,《备祖》也偶有直接考论辨析之语,如前集卷七《花部》“海棠”条杂著云:“惟紫绵色者谓之海棠,余乃棠梨花耳。江浙间有一种,柔枝长蒂,颜色浅红,垂英向下,谓之垂丝海棠,与此不同类,盖强名耳。”〔34〕作为《全芳备祖》“必稽其始”的事实“备祖”,其引文当不是随意无序为之,而是试图以节录引文,松散地构成对一物类编题的推原考证,以“究其本原”。这一辑录而考的编纂方法,正符合陈景沂对于天地生物“理所难知”部分的初衷:“常谓天地生物,岂无所自,拘目睫而不究其本原,则与朝菌何异?”陈氏的知识兴趣和追求,正在于借此穷知“万物所以各正性命”。〔宋〕陈景沂编;程杰,王三毛点校:《全芳备祖》(自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3-4页。郑樵《昆虫草木略》“牡丹”条亦云:“牡丹本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古亦无闻,至唐始著。”可见初“牡丹”之名,至唐始著的观点,在宋代士人中较为流行。〔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992页。从《梦溪笔谈》到《事类备要》的考辨求实,正是宋代博物学考证化、文献化的体现和结果。一定程度上,宋代博物学已不再停留于对殊方异物的平面铺叙,而是对自然知识和文献记载的纵深考述。宋学兴起,其探寻形而上义理的精神与方法,大大提升了儒者的思考深度,也改变了他们的博物知识追求方式。

四、结语

博物学是古代中国人精神信仰与文化学术的知识基础,宋代类书博物部类所呈现的知识演进,是宋代博物学转变的一个侧面,也是精神文化史变迁的一个侧面。从唐宋时期士人博物学知识图景的演变,也可见北宋初期整体知识体系和结构,与中古时代较为接近,不啻为后者的总结,北宋中后期至南宋,则真正w现了新的学术范式和思考路径,以及与中古时代不同的知识图景。从类书所呈现的这些问题,或许从某个方面印证,“唐宋变革”的真正实现是在两宋之际。关于唐宋变革的时代问题,参柳立言《何谓“唐宋变革”》,《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1期,125-171页。作为一般士人科举入仕之前的重要知识资源,在学术文化史、知识社会史视野中,南宋中下层士人的类书编撰,可以并且应当呈现出更多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政志.宋代类书中草木花果类叙述的演变〔J〕.政大史粹,2008(1):53-90.

〔2〕〔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第八〔M〕.焦杰,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8.

〔3〕〔隋〕虞世南.北堂书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孔氏三十三万卷楼影钞本,1988:32.

〔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202.

〔6〕〔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南宋绍兴刻本,1987.

〔7〕〔宋〕佚名.锦绣万花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影印明嘉靖十五年秦汴刻本,1992:64.

〔8〕孙英刚.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9〕〔宋〕岳珂.H史〔M〕.吴企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2.

〔10〕〔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1707.

〔11〕〔宋〕王钦若编纂.册府元龟:卷七九七〔M〕.周勋初等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9250.

〔12〕〔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1981.

〔13〕余欣,锺无末.博物学的中晚唐图景:以《北户录》的研究为中心〔J〕.中华文史论丛,2015(2):313-336.

〔14〕程树德.论语集释〔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1212.

〔15〕尔雅注疏〔M〕.郭璞,注,邢m,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本,1980:2567.

〔16〕王晶波.异物志的编纂及种类〔J〕.社科纵横,1993(4):63-68.

〔17〕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M〕//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北京:中华书局,2012:388-428.

〔18〕王瑶.方术与小说〔M〕//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2.

〔19〕本草经〔M〕.曹元宇,辑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65.

〔20〕〔晋〕张华.博物志校证:卷四〔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48.

〔21〕〔宋〕李P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宋本,1960:4366,4291,4372.

〔22〕〔金〕刘祁.书证类本草后〔M〕//归潜志:附录.崔文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156.

〔23〕〔英〕胡司德.古代中国的动物与灵异〔M〕.蓝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5.

〔24〕〔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李伟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33.

〔25〕〔宋〕赞宁.大宋僧史略校注〔M〕.富世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3.

〔26〕〔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82.

〔27〕〔34〕〔宋〕陈景沂编.全芳备祖〔M〕.程杰,王三毛,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1-2;65-66,762-763,173.

〔28〕〔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六十四・飞禽门“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刻本,2006.

〔29〕〔宋〕苏颂.图经本草・玉石中品卷:第二“石膏”条〔M〕.胡乃长,王致谱,辑注.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4.

〔30〕〔晋〕干宝.搜神记〔M〕.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2.

〔31〕〔宋〕高承.事物纪原〔M〕.金圆,许沛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551.

篇4

古诗词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会说:“这首诗必考,你们没有好好看《诗词大会》?不要求你们像武才女一样,但是要考的一定要背下来。”

古诗词在教材中

孔子独自站在屋里发呆,他的儿子孔鲤小心翼翼从走廊路过,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怯声回答:“还没有。”“不学诗就不会表达。”孔鲤赶紧跑回去学诗,以提高自己说和写的能力。孔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指出诗所承载的教育、教化功能。

现在社会中,诗的作用被语文教育替代了。作为语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语文学科建设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呈现了阶梯状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单一到多样。1949年到1956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一直未被选中,直到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才有《悯农二首》《桑妇》《田家》等古诗的纳入。初中教材中《唐诗十首》、《词和曲六首》、《木兰诗》等古诗词的编入,才标志着古诗词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其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李绅未必人尽皆知,但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小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到田间地头,指着太阳说:“告诉你,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什么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家后,每次吃饭都会想起剩下的几句。

到2000年之后,《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每个阶段对古诗词的背诵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在附录里列出了80篇古诗~背诵篇目。初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附录里列出了50首背诵篇目。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70篇,初中阶段背诵古诗词50篇。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及古典文化的传承,从最初的语文教材没有古诗词选编,到现在明确规定篇目,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相比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古诗词并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很多学生仅仅是对古诗词的故事背景和影音资料感兴趣。同其他文科类课程一样,古诗词教育受困于考试的要求。毕竟,古诗词在语文考试中占不了多少分。

古诗词在考试中

“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这是《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的话,常被当作劝学名句。现代语文古诗词考察中,可以认为是“背熟古诗词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考。不信试之。”

现代语文教育对古诗词的考察可以认为是以背诵为主、赏析为辅,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唐代开始的科举考试打破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固化的壁垒,其中进士科的地位尤为尊贵。进士考试最初是以六朝时期流行的骈文为主,这种体裁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考生们于是就搜集历年考试题目,汇编成册,类似我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将它们一一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只需“搜诀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考生们死记硬背,考试流于形式。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的考察成为了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这也为唐代诗歌的繁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契机。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存在方式是阅读,考试的要求是识记,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直接进行名句默写。其次还有理解和综合分析,通过古诗词阅读,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也就成了现代人了解古代人生活状态的载体。毕竟,现代的主流文学体裁是白话文,古诗词早已潜移默化的进入了各种文学体裁中,它本身就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供人赏析。

备受恩宠与冷落的诗人们

唐代“以诗取士”,以至于唐代“三百年中能诗者,不啻千余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收录9225家,3785卷,27万多首诗,4千余万字。在唐宋古诗词的基础上,元、明、清三代虽然文学体裁各有侧重,但也是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在现代古诗词教育中,语文教材作为其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作为其重要的场所,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进行诗词选编,难免会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问题。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有些受到语文课的恩宠,有些则遭遇冷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分布就朝代而言,集中分布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清几个时期,不涉及两汉和明代。其中唐朝收录35首,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宋朝次之,共收录19首。其余朝代古诗词选编数量较少,而以元曲著名的元代古诗词仅有一首选入。这样的选编似乎印证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刻板印象,给学生以一种诗词只有唐、宋的错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收录数量最多的依然是唐、宋两代,共收录68首,占总量的79%,五代诗词最少,仅收录1首。在众多入选语文教材的古代诗词作家中,李白、杜甫和苏轼无疑是最受课堂宠爱的。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三位名家共有32篇作品入选,其中李白最多,有13篇。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白那首《静夜思》。

篇5

一、考查α与场合的对应

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对联类试题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对人们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考链接】(江苏卷第5题)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 ②评书 ③昆曲 ④木偶戏

B.①昆曲 ②评书 ③古琴 ④木偶戏

C.①古琴 ②木偶戏 ③昆曲 ④评书

D.①昆曲 ②木偶戏 ③古琴 ④评书

【解析】对联①中的“真面目”“笙歌”“古衣冠”反映的是历史故事,是表演的内容和配乐,如唐代许浑曾写“笙歌暗写终年恨,台榭潜消尽日忧”(《酬钱汝州》),唐代栖一写的“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武昌怀古》)等,所以①对应昆曲。对联②的设疑、绘声绘境、巧设连环等,是评书的惯用技法,目的是吸引听众,所以②对应评书。对联③对应古琴,因为古琴弹奏的是“白雪阳春”,另“高山流水觅知音”讲的是琴师俞伯牙与知音钟子期的故事。对联④形象地说出了“木偶戏”的特点。故答案为B。

二、考查不同年龄的特殊称谓

年龄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高雅称谓。

【高考链接】(天津卷第4题)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解析】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十五岁始称成童。唐代杜牧《赠别》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用“豆蔻”比喻十三四的少女。汉刘向 《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来以“加冠”指满二十岁。《论语・为政》中有“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论语・为政》中有“四十而不惑”,后来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故答案为D。

三、考查诗歌中的对仗常识

对仗一般有:①工对。对仗工整严谨。如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②宽对。词性相同,但类别不同的词语相对,便是宽对。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③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叫借对。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寻常”来对数量词“几度”。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沧”对“蓝”。④ 流水对,也叫串对。把一句话分成两句话来说,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关系,从语法上看却是承接、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这叫流水对。如杜甫《九日崔氏蓝田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此为因果关系。白居易《古原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为承接关系。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为转折关系。目前高考考查的多是工对,但是考生在备考时要有所拓展,做到有备无患。

【高考链接】(上海卷第13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野 望

[唐]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解析】“极目”即用尽目力(远望),动宾结构,而“萧条”意为寂寞冷落,是形容词,显然不对仗。故答案为D。

四、判断文化(史)常识正误

广义的文学常识涵盖文化和文史常识,包括古代职官、教育科举、古代刑律、天文历法、地理山水、礼仪习俗、名号称谓、饮食起居、歌舞艺术、古代服饰等,考生要广泛涉猎。

【高考连线】(全国新课标Ⅲ卷第5题)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解析】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Y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兵部,又称夏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刑部,又称秋官,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工部,又称冬官,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方面的政令。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显然A项表述有误。

五、考查应用文用语是否得体

【高考链接】(山东卷第18题)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务必按时到会。

题目: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

【解析】“奉”为敬辞,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拨冗”是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两处的对象使用有误。故答案为“奉送”“ 拨冗”。

六、挖掘诸子散文的政治思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政治智慧、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自我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

【高考链接】(浙江卷第24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题目: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解析】解读诸子文本,要扫清字词障碍,理清层次,并抓住关键词。本段要抓住“其倍之非外取地也” “去其无用之费” “用财不费,民德不劳”等句子来探究。参考答案: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七、考查援引诗词是否合乎语境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有所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根据语境准确援引古诗词相关名句是一个人良好综合素养的表现,是一个人魅力四射的文化名片。

【高考链接】(江苏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篇6

一、激发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鲁迅的《故乡》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灰堆里的碗碟是闰土埋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与闰土忠厚、老实、本分性格反差极大的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深知马上展开讨论必定会失之肤浅。于是,先给3分钟让同学们独自思考,只见学生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圈圈点点,还有的边读边写。之后让他们先在小组内初步交流,再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深入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就像一只只亟待点燃的火把,只要教师善于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他们思维的火焰很容易就会霍霍燃烧,释放出动人的绚丽。

二、探究反思: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阅读教学离不开理解和思考。学生的生活阅历、个性气质各不相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也会因人而异。我在要求学生理解《孔乙己》的主题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其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挞了丁举人之类的地主豪绅的冷酷与暴虐。这种说法当然是别无他议的,但有些学生却补充认为其揭示了孔乙己缺乏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主动适应环境,学会生存才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小说后得到的启示。还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被周围的人嘲笑,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事实上,学生的这些理解恰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它不仅让学生透彻理解了小说的内容主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而弘扬了阅读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于是,我肯定了学生“从文学名著”中读出自我的难能可贵,并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激励他们放飞思绪,不囿于各种所谓的“定论”,得出个性化的解读,并在解读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三、历练体验: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语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积累,就是背诵。每接手一届学生我都让学生准备积累本,要求学生积累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语段,积累课内外的古代诗文,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等,并且经常在课上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抽查,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此外,我注重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引导他们揣摩精彩语句独特的魅力。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时,有意删去“声”字,让他们比较效果有什么不同。诸如此类,在“换一换”“补一补”“调一调”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经过长时间循序渐进地训练,不仅学生的语感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写的文章也亮了起来。

篇7

第一回合 小试牛刀

1.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三字经》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从“人之初”开始到“不知义”为止,强调人性本善,只要好好教育就一定能成才。请根据“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之意答出原句。

挑战者答题

@王 h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远扬

@宋小可 窦燕山 得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2. 请根据“一个人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在年幼时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之意答出原句。

挑战者答题

@王 h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宋小可 人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第二回合 摩拳擦掌

《三字经》第二部分从“为人子”开始到“识某文”为止。这部分阐述了教育的顺序。

1.请根据下面的图片,背出原句。

挑战者答题

@王 h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宋小可 香九龄 能温席 事于亲 且当直

2.“人首要的是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其次是多看多听,并且会数学、语文。”请根据以上提示填字。

挑战者答题

@王 h 悌 学 习

@宋小可 弟 知 识

第三回合 Π五笳

《三字经》第三部分从“一而十”开始到“人所同 ”为止。这部分主要讲一些常识。

1. 三纲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那么,什么是“三纲”呢?

挑战者答题

@王 h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宋小可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2.“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请根据描述选择。

A. 礼乐射 御书数

B. 礼乐射 御书画

挑战者答题

@王 h B

@宋小可 A

第四回合 巅峰对决

《三字经》第四部分谈经史子集的读书顺序。这部分从“凡训蒙”开始到“及老庄 ”为止。

1.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一部分辨析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的名字下定义,所以我们在读经书之前,应当先读《尔雅》,这样才能读懂群经。”请根据描述答出原句。

挑战者答题

@王 h 尔雅者 能辨言 子经训

此莫先

@宋小可 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此莫先

2. 五子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那么,你知道这五子都是谁吗?

挑战者答题

@王 h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宋小可 五子者 有荀扬 与孟子 及老庄

第五回合 烽烟四起

《三字经》第五部分讲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这部分从“经子通”开始到“若亲目 ”为止。

1.“读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请根据描述接句。

古今史 知兴衰

挑战者答题

@王 h 全在兹 载治乱

@宋小可 全在兹 乃治乱

2.“后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中的“国志”和“通鉴”指的是什么书?

挑战者答题

@王 h “国志”指的是《三国志》;“通鉴”指的是《资治通鉴》

@宋小可 是《三国志》和《资治通鉴》

第六回合 华山论剑

《三字经》的第六部分,是讲读书的目的。这部分从“口而诵”开始到“宜勉力 ”为止。

1.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请根据描述,背出原句。

挑战者答题

@王 h 口而诵 心而为 朝于斯 夕于斯

@宋小可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2.“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中的“扬名声 显父母”是什么意思?

挑战者答题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法兴趣习惯

学法,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的总和。它是保证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关学习活动的经验系统。学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当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怎样去记忆、怎样对自己的思维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自己的自教和自学的能力。本着此目的,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抓学生语文学习的常规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着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背的习惯培养,进而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一、建立常规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一份《语文学习常规》。

学生的年段语文学习常规要求如下:

(1)备置《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小词典》等工具书。课内课外,遇到疑难字、词,要自觉勤查勤翻,做到积极掌握、熟练使用。

(2)制定读书计划。

(3)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学会勾、点、圈、划、批的读书方法。

(4)主动、专注、细心地听话。在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报告、听广播及平时交谈等听说环境中,训练快速而准确地捕捉住对方说话要点的能力。

(5)积极、主动、大胆的练习说话。上课发言,音量放开,不仅敢说,更要能说、善说,努力把要说的内容用普通话准确、清晰地说出来。

(6)作业书写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端正。作文书写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7)建立语文学习资料库。

二、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某一门学科感到兴趣,甚至入迷,就会抱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愉快地学习,他的潜在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就会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语文原本是集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于一体,融天文、地理、历史于一身,将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交织在一起的一门课,我们必须运用形式多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众多手段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既全神贯注,又轻松愉快的上好语文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文言文后,学生对其中的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等四人的口才非常佩服,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向学生说明口才在当代社会人际交流之间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推荐杂志《演讲与口才》,同时我对学生要求,在班级中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辩论赛。学生根据各自的观点,自动分成了正反两方,找资料,想对策,在辩论赛中正反两方的同学表现都非常出色,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班中又模拟召开记者招待会,让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采访,并请校报的小记者们也参与这一活动,讲述他们平时采访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兴趣很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都带来益处。因此,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

1.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我要求学生上课要做到“笔到”,听课过程中要学会记笔记,将老师上课讲的有关内容有选择的记下来,并及时将听课笔记加以整理,认真进行复习,过一段时间就要将听课笔记好好翻一翻,以便巩固记忆,掌握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自建资料库的习惯

我要求每位学生学习自建“语文资料库”,并对学生“语文资料库”的目录作如下编排:

(1)容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习惯性误读字)。

(2)容易写错的字(形近字、习惯性误写字)。

(3)容易用错的词语、成语(同音或近音异义词语、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4)容易用错的标点。

(5)文学常识:①古代;②近代;③现代;④外国。

(6)文化常识:①称谓;②历法;③职官;④地理;⑤科举;⑥其他。

(7)中国名言、警句。

(8)语法知识:①短语;②单句;③复句;④句群;⑤病句。

(9)修辞知识(常见的12种修辞格)。

(10)常见的文言实词。

(11)常见的文言虚词。

(12)写作知识:①精彩记叙文文段摘录;②精辟论点集锦;③论据大观;④应用文。

准备好本子,编好目录,一个语文资料库就建立起来了,我会要求学生源源不断地往“仓库”里装“货”,平时学生自己见到的知识,就按资料库的分类进行整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进行检查。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向学生讲清写好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自己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讲解书写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自备一本钢笔字帖,每天让学生抽出时间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对学生进行书法过关考核。并组织展览作业,开展书法比赛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练字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二)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篇,自然上口,便久而不忘。”可见诵读的重要性。但现在因为学生学的科目较多,忙于应付各种作业,真正读书的时间反而少了,诵读的习惯更加欠缺。因此,我首先从课堂教学抓起,在课堂上加强诵读的训练,课课必读,恬吟密咏,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通过读去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通过读去理解如何有条有理地去说明道理;通过读去理解如何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此外还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另外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特别是经典名篇,在课外开展读书活动,带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增强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普遍对社会生活缺乏了解关注,因而造成作文内容空洞贫乏。针对这种现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敏感度、责任感,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首先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文以载道”,我们结合语文标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掌握分辨真善美的标准。其次要求学生勤写观察日记,对生活一有感触就以文字的形式来加以表达,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意识的培养。同时我也不断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让他们走出校园,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指导方法

篇9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上公开课的雷区。在我所听众多公开课、比赛课上鲜有教师敢选取文言文开课,能将文言文上得精彩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常规课中,文言文是许多教师特别喜欢的,很多教师将其作为来不及备课时的救急之用。文言文教学颇有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味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常规课基本以讲授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为主,文章内容不多深究,强调“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这对语文教师而言是熟门熟路,毫无难度,但这些摆上公开课的台面,却稍显单薄,很难出彩。

在“字字落实,逐句翻译”的基础上,文言文能否上得厚重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应该上得厚重一些。教学中要多讲文化常识、文字知识、历史典故、文化现象等传统文化,让文言文教学多一些人文味,多几点生气;让学生多一些趣味,多几分知识。

一、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2011版)总目标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是必不可少的。后两点则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除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之外,文言文“文学熏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失。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渗透很有必要。

二、现实意义

抛开理论依据不论,这种做法在现实教学中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它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以看出文言文是不受学生喜欢的。其一,教师偏重词句翻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其二,许多文言文脱离现实,字词意思复杂多变等原因使学生大感头痛。如“旦”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句话中“旦”的意思分别为“天亮”、“早晨”和“日子,天”。如果学生死记硬背,则效果不佳,且容易混淆。如利用《说文解字》对“旦”的造字解说:“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用白话给学生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其本义“天亮”,进而让学生体会各句的意思,发现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那么学生既能清楚理解“旦”的几种意思,而且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生活时代久远,有时会给学生理解文本带来很大的障碍。简单介绍作者典故、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文本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教学《人琴俱亡》一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学生对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很难理解。教师如果能简单介绍魏晋文人一些独特的思想性格特征,如“重自我,重个性,追求超脱的风度”等,再列举《世说新语》中记载有关他的故事,则对理解王子猷此时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文末的“恸绝良久”,理解文章兄弟情深的主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恰当引入比较阅读材料,如教学《出师表》(苏教版初三下册)引入《后出师表》;适当讲解作品写作背景;介绍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等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意识形态等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更可以从中汲取精髓,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在《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下列句子: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诸生学于太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这三个句子分别涉及古代的称呼、科举和文史典籍。教学中,由此处的《诗》、《书》,介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使学生对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有所了解,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另外,教学《岳阳楼记》时,结合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课堂回忆或课外搜集古代先贤智者、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在塑造优秀品质、陶冶情操等方面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文言文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不错素材。

4.有利于维护母语的纯洁性。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王蒙先生指出的那样: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具体表现在: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音译词和缩略词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出现;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文字更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尤其是后者,对汉字的发音、字义,句子的成分等带来不小的影响。如把“我”说成“偶”,“丑女”说成“恐龙”,“我先走了”说成“我走了先”等,势必在一定时期内给汉语带来混乱。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古文字知识,如汉字的造字法、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形体演变等。这样,学生对汉字的本义、形义发展变化有所了解。这样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关注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增强学生自觉主动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从而保持它的纯洁性?

三、几点说明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对当代文化仍有影响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这决定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涉猎的内容很多,但必须选择具有传承和发扬价值的内容。

2.要使文言文教学厚重,教师必须是厚重的。

教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的理解,具备广博的知识。这一点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实现。

3.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了教师的讲授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合作探究、延伸阅读等方式。应坚持适度原则,控制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喧宾夺主,毕竟“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才是基础。

四、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众多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当今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但如不能很好地传承其精髓,保持其特质,就会失去生命力,同样会消失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这个角度看,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使文言文教学显得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峥嵘.文言文教学中的”文”霸权与”言”霸权[J].语文教学通讯,2011(3B).

篇10

传统农政中的水利

中国以农立国,垂五千年。执政者对农业极其重视,务本重农,古之善政。劝课农桑,鼓励种植的政策时常下发。务本的持久,推因于历代之劝农。 农事与水利相表里,兴水利以防旱潦,皆当由局设法推广,以尽地力。清代讲水利者,多为工部给事中,河道总督,地方督抚等。他们对水利的强调,多从传统农政角度立言。如强调“备荒之法,则莫如区田。区田者,起于汤旱时伊尹所制,斫田为区,布种而灌溉之”。且“救水荒之法,莫如柜田。柜田者,于下泽沮洳之地,四围筑土,形高如柜,种艺其中”。

早期维新派的论说中,对传统农政下的水利方法,有所记载。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中,提出依据地势兴修水利,先绘图“则源流脉络偻指可数,然后相其高下,宜疏者疏之,宜堰者堰之,宜弃者弃之。不特平者成膏腴,下者资潴畜,即高原之水有所泄,粱麦亦倍收矣”。王韬则反思清代农务情形曰:“即其所言农事以观,彼亦何尝度土宜、辨种植、辟旷土、兴水利、深沟洫、泄水潦、备旱干、督农肄力于南亩,而为之经营而指授哉?徒知丈田征赋,催科取租,纵悍吏以殃民,为农之虎狼而已。”胡家鼎在《策农要诀》一书中,明确表示引用古法者有四:“一曰修水利。夫井田之法,虽不可行。而沟洫之制,则不可废。今各省水利多不讲求,而京畿地势平衍,尤多水旱之患。”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维新派叙说的多为古代井田与沟田之法。

河渠水利之善政,囊括在农政的框架之内,由地方督办。所下发文书中,多为强调兴修水利重要性的文字。“水利之当兴也。欲民之富,在于垦田。欲田之垦,在兴水利。北方土性燥烈,灌溉易涸。虽与南方不同。然使川泽流通,随便灌溉,犹愈于听其焦枯而莫之救也。但古人沟洫之制,随时修理,故不觉其烦费。”指出水利之泽在万世。

西法水利

在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介绍的西法农利,引起中国近代知识界、晚清当局的注意。《申报》提出泰西“足国莫如重农说”,认为“西有益于中者,则农学是已”,并总结西国农学主要在于兴修水利之法和设立农务学堂,进一步提出因天时水利河患之害,若以西法水利处之,“如遇天旱,则用气球悬火药于空中,以电气燃之,空气流动,雨泽即降。至于兴修水利,则有挖河机器,其法尤便。遇有山石为阻,致水湍急者,可穴石以入棉花火药轰而去之,以视铲削消磨为功。尤捷若濒河之区,非用风轮扇即用吸水机,以资灌溉。若用桔槔戽水,则固不及水龙盖。水龙喷水甚高,一得空中养气与甘霖无异,稻麦沾之其兴也勃焉”。其实关于西法水利的说明,早在明末,徐光启就有过简单的介绍。在《农政全书》中,他用九卷的篇幅介绍了西北、东南的水利水法,还对泰西水法进行了说明。《农政全书》收录了熊三拔《泰西水法》的内容,介绍泰西用江河之水为器之龙尾车、玉衡车的操作,以及用雨雪之水为法和凿井之法。

对西法水利介绍相当详尽的当数陈炽。他在《续富国策》中,指出水利足以富国的重要性。称水利之事,“诚宜创译专书,博求良法。如濒临沧海,则多开港汊以通潮;逼近江湖则广浚沟渠以引水;泉源所在,则筑塘蓄泄,勿使一泻而无余,旷土太多,则凿井深通,亦可汲之而不竭。高原若旱,则翻以龙尾之联车。下隰多霪,则吸以鳞滕之碎石(此法为西人所创,其地积水,泥泞不干,则四面开一深沟,满铺碎石,高若田塍,碎石自能吸水,使污泥干燥而土脉不枯,亦化学也)”,并提出“泰西之新法,乃窃我古圣之绪余,暗合三王之古法”的观点。此实为“西学中源说”的又一解读。此外,务农会创办的《农学报》,发行的《农学丛刻》中,有专门介绍西法水利的文字。

舆论对西法水利的宣传,得到朝廷大臣的关注。《请开农田水利疏》中,御史华辉明确提出“务本至计以开利源”的建议,呼吁广种植,兴水利,以开利源。1896年9月29日(光绪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三),他因“岁入不敷,民贫财匮”的现状,上奏吁请广开利源。折中称:“种植之大利,其在南方者二,曰桑曰茶。在北方者二,曰葡萄,曰棉花。”就中国水利,则据古今中外良法约而举之,厥有八事:“一曰引泉,二曰筑泉,三曰开渠,四曰通潮,五曰开井,六曰蓄水,七曰用车桔槔汲水之法,八曰填石。”华辉所陈,无出传统农政之范畴。但其中也提到“西人近得新法,每田十亩,四围掘一深沟,宽一二尺,深三四尺,填以碎石,高出地面,石能汲水”的现象。

华辉的奏折暗合甲午后农政渐兴的时局,引起时人的探讨。在维新时期,一场关于《校庐抗议》的签注中,可见于水利一事朝臣的看法。“历代农政,无不以兴水利为第一义” ,《校庐抗议》中所言兴办西北水利,合于“华辉所奏水利之兴于种植相因,为用以种植为经,以水利为纬”的打算, 朝臣建议由地方官实力奉行之 。然又有言水利议“不可行”,因西北水利“以山水之势无长,潦则溢旱则涸”,建议“博访众论而后举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条签注中,有提到泰西水法者,言:“泰西开沟渠于洼下处,必底铺碎石,令水由地中行,无泛滥之弊。其高原又有开喷井之法,以救之,则无弃地也。而后再以新农学治之,相其土宜厚其粪力,则出产当倍蓰,农学日兴,民不患贫,何至如此议所言弱者沟壑,强者林莽乎?”

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的著说中,多有对西法水利的描述。《农学纂要》分四卷,第一卷“农学总论”,着重新法之利,称:“化学家谓苟尽地力,每十方里所产,可养人至一万六千。西人谓寻常农法,推之中国,每县每年可增银七十五万。中国地开方针之,约三十兆,可耕者二十兆。”并对“气候、辨土、试土、用肥、轮栽停种、选种、播种、水利”等进行了简易说明。《农务要书简明目录》一卷。该书中提及“农务总纲有三,一曰泥土学(化学,水利,耕地,粪壅)”。《农务述闻》共六章,分论泥土、水利、耕地、培壅、生长和传种。王树善明确提出“水利学”的说法,在《农务述闻》中,写道:“各国农务学堂章程,亦不一律,其最详备者,分十三门:曰化学,曰植物学,曰动物学,曰地学,曰田园数理学,曰气候学,曰体性学,曰林木学,曰水利学,曰耨草炼泥学,曰杀虫治虱学,曰机器学,曰制造学(水利以开沟工程为最重要,制造以制牛乳饼、制酒、制糖为最要),而以化学为入门之学。则各国皆然。”

水利立学:水利学科建制

古者有士农工商四民,持续千余年的科考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士子埋首于制艺之学。但是,晚清时这样的惯性被打破。

1894年12月17日的《申报》发表文章,呼吁“广殷科目”。文称:中国“所以取士者,止有科举一途,所以为科举者,止有时文一途”。然“今日科举,空疏剽窃,流弊更甚于昔,故欲为自强计,莫先于变通取士之法,治国以得人为先,得人以育才为急。人才兴,则百事举”。鉴于此,最好的办法“莫若于时文之外,更行广设科目”。主张效法“远师安定分斋设课之意,近取德国无事无学之制。文武各分大中小三等书院,设于各州县者谓之小学,设于各省者谓之中学,设于京师者谓之大学”。其中“文书院中分为六科:一为文学科,凡诗文、辞赋、章奏、笺启之类皆属焉;一为政事科,凡史治、水利、兵刑、钱谷之类皆属焉”。水利被新闻舆论界呼吁,纳入学科范畴。

朝臣亦有探究水利之学的趋势。1895年盛宣怀在《奏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中,建议设立专门学,分五门,其中一工程学,专教演习工程机器、测量地学、重学、汽水学、材料性质学、桥梁房顶学、开洞挖地学和水力机器学。1896年张之洞上奏呈请创设储才学堂,农政之学居其一。他将“农政之学”分子目四:曰种植、曰水利、曰畜牧、曰农器。但对于每个子目的详细内容,张之洞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较早将水利明确视为知识的言论,有别于千年传统八股之学。

真正将水利归置入正式学堂体系的当数孙家鼐。1896年6月12日(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刑部左侍郎李端弊嗲搿巴乒阊校以励人才”,奏请于京师、省府、州县三级设立学堂。其中省之学堂与京师之大学,学习内容相同,其课程中均包括“农桑”门,但仅见号召,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当天,内阁奉谕旨:“李端弊嗲胪乒阊校以励人才一折,著该衙门议奏。”总理衙门在议复此折时提出:“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就原有书院量加程课,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果使业有可观,三年后由督抚奏明,再行议定章程,请旨考试录用。”这一答复,实际上也只是认同原折号召而已。

枢机如此,重臣方面亦对李端闭燮奈欣赏,称其“语多中肯。风会所趋,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物变则变,苟非倭事之创巨痛深,则此风气之开当尚在数十年以后也。亡羊补牢未为晚,愿天下有心人共勉之”。就此,工部尚书孙家鼐上“议复陈遵筹京师建立学堂情形折”,条陈定宗旨、造学社、分学科、聘教师、慎选生源、推广出声等六条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孙家鼐认为“若云作育人才,储异日国家之大用,则非添筹经费,分科立学不为功”,呼吁“学问宜分科”,拟分立十科,其中一科为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

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关于农业改革言论的史实,有学者指出“没有看到哪一个领域如同农业一样,得到光绪帝的如此重视,下发如此之多的谕旨”。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农工商总局成立。有大臣上奏强调:农田以水利为根本,自属扼要之论;开渠凿井,亦兴水利之要法,皆当由局设法推广,以尽地力。

1903年9月7日(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六),清廷颁发上谕设立商部衙门。商部尚书著载振补授。下设四司,其中一曰平均司:专司开垦、农务、蚕桑、山利、水利、树艺、畜牧一切生植之事。鉴于中央官职“权限之不分”“任职之不明”“名实之不符”的积弊,奕恋仍凇渡献嗬宥ㄖ醒敫餮妹殴僦粕傻ァ分刑岢隼宥ü僦频慕ㄒ椤V髡拧笆追秩ㄒ远ㄏ蓿次分职以专任”。具体分职之法。1906年11月6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清廷颁布官制改革方案,工部并入商部,易名“农工商部”。农工商部成立后,将原平均司调整为农务司,专司农政,将旧隶户部的“农桑、屯垦、畜牧、树艺等项”,工部的“各省水利,河工、海塘、堤防、疏浚”等涉农事宜,悉划归农务司管理。各省的商务局相应变为农工商务局,各地设劝业道。在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前,1905年12月6日,清政府颁发上谕,明确振兴学务“必须有总汇之区,以资董率而专责成。著即设立学部”。但因(农工)商部和学部二者均属新事物,权责未明,致双方互争权限而起冲突。从中可知,政学纠葛。

值得注意的是: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中,京师大学堂拟设分科之学,共八科。在工科大学九门中,有明确的“水力学”“河海工学”的设置。但创设伊始,该科目所用书籍为外国书籍,对于具体书目,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笼统指出:宜择译善本讲授。然时局变幻,并未及施行。

工科大学中出现新事新设的水利学。向来开渠凿井,亦兴水利之要法,皆当由局设法推广,以尽地力,士人不问及于此。晚近以降,士林开始将水利与教育相系。然向来“政者,君相之事;学者,士大夫之事;业者,农工商之事”。 农习其业,但不能笔之于书;士鄙其事,遑论详究其理。素来坐而论道的士,开始关注西法水利,并倡习起而行之。士大夫不讲农学,农夫无人教育,两者分途,走向了士农合一的历史。这是中国数千年来士人重理论轻实践积习和传统观念的一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