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学小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文学小故事

篇1

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怎样更好地进行古诗教学,开辟了古诗教学的新天地,就成为教师的一大课题。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教师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注视着老师。此刻,老师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大屏幕上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于是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再次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篇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属性,决定了其教学目的在于传道,既传天之道(真),亦传人之道(善、美),即将自然、社会、心灵的真、善、美展现和发扬出来,最终达成“立人”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力求践行以上理念。为了突出教学的研究性,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具备学术眼光,而且应着力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能锻炼人的创造能力。举例而言,笔者在讲授完唐五代的词之后,紧接着讲宋词,为了让学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有意将唐五代和宋初几位重要词家的生卒年份排列出来。花间词的代表温庭筠卒于866年,韦庄卒于910年,南唐冯延巳卒于960年,李煜被宋太宗赐死于978年。而宋代最早的有成就的词人柳永、张先、晏殊和欧阳修四人,则分别生于公元984年、990年、991年和1007年。如此一排列,果然就有学生看出了问题。他们说,柳永等四人的创作活动显然都要在11世纪20年代之后,而此时距离宋代建国已有60年时间,距李后主去世也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说,词在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沉寂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有了五代词的积累铺垫,宋词马上就会踏上辉煌之旅,但没有想到宋词并未随着宋王朝的建立而立即发达,而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低迷才迈上高峰。几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一问题,便来请教笔者。笔者提示他们可以从宋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词体本身的发展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几个学生得出了各自的答案,笔者又鼓励他们写出学习心得。其中一位同学据此写成了《试论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一文,此文经过充实成为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显然,如果只是满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具备研究性的目的和眼光,则我们就不会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会具有主动性、探索性,所得也就很有限了。如果说研究性的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人文性的教学目的则侧重于提高学生感受、领悟和处理人情的共情能力。前者的核心在于“理”,在于锻炼受教者求真求实的智商;后者的核心在于“情”,在于提升受教者求善求美的情商,二者不可偏废。对研究型教学而言,后者尤为重要,因为研究型教学主要培养有探索能力和全局性能力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和能力重于知识[3]。为此,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历史、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具有较高的情感感受和传达能力,具有美善相兼的文化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先入乎其内地被作品所感动所牵引,然后再出乎其外地将学生感染、将学生诱发起来,在教师———作品———学生的三维关系中起到良好的介质作用。

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一方面有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一方面也受制于其他因素和条件,诸如学生基础之厚薄、授课时数之多寡、教师对内容之生疏与熟稔,等等。目前,研究型教学还不能也不必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我们大致选取了30%的内容进行研究型教学尝试。这30%的教学内容之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价值的大小,二是教师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高下。前者考虑的是客观必要性,后者照顾的是主观可行性。以研究价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300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厚重的文化遗产,从理论上、从传承传统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型教学就是要从这些内容中选取适合学生自主研讨的部分来进行教学实践。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兼顾了研究对象的纯粹学理价值和现实情理价值两个层面。比如,汉末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通过考证能够确定其作者,当然是一个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突破。但其意义主要是学理上的,对本科学子而言,这一命题并不切近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难以引发参与热情。又如,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品《琵琶记》,曾被晚明思想家李贽批评为“画工”,虽也不乏生动形象之意,但终究不如《西厢记》《拜月亭》这样的“化工”之作自然天成,尤其是情节上“三不从”的构思,颇受后人诟病。但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到这一情节很能凸显传统道德系统的裂痕,对当今道德文化建设也很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将之作为研究选题让学生自由探讨。大家果然各抒己见,形成了争论,深化了相关认识,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研究论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循此旁涉到其他知识点、思考点、情感点,由点及面,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深度与广度因之拓展开来。以研究能力的高下而言。首先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眼光。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选择合适的研究论题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学术性,此即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甚至应该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道探讨更广泛的学术问题,甚至可以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写作中去,此即以教学促进科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触发思想的火花,彼此问难,教师就不仅仅是“教”,也是在“学”了。

三、教学过程与方式如何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4]。总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时间既少,效果亦微。研究型教学在方法上要实现对以上局限性的突破。从纵向的教学过程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尝试建立以课外研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研究性、人文性教学目的的实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将教学过程梳理为五个环节,特拟表1以示。很明显,五个环节按照:课外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顺序逐次开展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上所占比重并不大,且其作用仅限于教师对课题的导入、必要的背景知识精讲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事实上,研究型学习的主体即文献阅读、逻辑思考和成果写作等均需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其主要活动就是阅读文献、思考问题和写作文字,这些活动怎么可能在极为有限的课堂中完成?而且“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所以,我们认为课堂交流主要是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课外研讨才是研究型教学的主要部分,是水面下的冰山之根。与此相应,教学主体也应由教师转换成为学生。在课前准备环节中,学生要根据学习范围精读相关作品和文献,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环节中,学生要泛览教师提供的参考文献,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思考论题,在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在课堂展示环节,小组代表以ppt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讨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辩难。在课后拓展环节,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探讨相关问题直至写出专业论文。从横向的教学方式来看。课前准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较好的文字感受能力。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它要求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学生不仅需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读一定的文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教师则以不定时交谈和翻看读书笔记的方式加以督促。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经过此前的阅读和导学,学生们对研讨内容有了基本了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具体的研究状态。如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系统讲述了唐五代及北宋词史的基础上,确定以“苏轼的词风”为题让学生研讨。先布置大家细读了苏轼的所有词作,然后将全班50名同学自由组合为3个小组,分别研讨“苏轼词风的表现”“苏词对前代词人的沿革”“对苏词的评价”等3个分论题。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分工,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负责筛选,有的拟定提纲,有的制作ppt,有的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大家有分有合,每组先后组织了两次集体讨论。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笔者则逐一批改。经过一番钻研,多数同学的头脑都动了起来,对论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小组谈苏轼词风的表现时,还能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其词风的变化,比较难得。课堂展示也是研究型教学在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以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汇报小组研讨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看法,进行交流,教师则适时加以点评。这样的做法既能看到学生们集体研究的结晶,也能锻炼一定的师范技能如ppt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等。实际上,3个小组的ppt文稿制作得都很不错,陈述者能清晰流利地表达看法,其他同学也多能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探讨“对苏词的评价”问题时,班上同学还各执一词,形成了争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反映,经过成果的现场展示,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楚和深入了。

四、教学效果如何体现

教学效果即教得如何的问题,是对本文第一个方面———教学目的的回应。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所取得的具体效果,二是整个教学所实现的整体效应。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应拘于一律,或是物化的文字成果,或是无形的心理跃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阅读、表达、思维等三个衡量指标。

1阅读效果当下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缺乏阅读,从各种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体上他们接触了大量信息,但那些文字、图像和声音多数缺乏深度,有些则完全是信息垃圾。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不利于深入的思考,反而助长着浮躁的风气。一些本科学生除教材之外极少专业阅读,导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捉襟见肘,让论文指导教师很是为难,相信有过毕业论文指导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都深有同感。有鉴于此,在课前准备和自主学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专业书籍进行深入阅读,旨在开阔其眼界,沉潜其心境,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人文学科的研究尤其是文学研究,首先即要求研究者对文字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文字塑造形象,文字蕴含情感,文字传达道理,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即是对形象、情感和道理的敏锐感悟,而论题的提出也需在大量的、精细的专业阅读中才能实现。如在进行“北宋婉约词”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较全面地细读了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晏几道等几位北宋重要词家的作品,便对北宋词的基本风貌有了具体感知,对词体的特点获得一些体认,为更深入地研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为保障阅读效果,教师需多花精力指导、督促,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开展读书会之类的活动。比之一般教学,教师的付出会更多,而学生之阅读实效也会更好。

2表达效果文学不外乎对事、情、理的书写,如果说文学的阅读是对这些要素入乎其内的感受,那么文学的研究则是对这些要素出乎其外的表达。因此,包括口头和文字两种形式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是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体现。笔者的要求是,对事的表达要具体、完整,对情的表达要有感染力,对理的表达要有说服力。在小组研讨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切磋有助于相互激发表达的欲望,理清表达的思路,选择表达的方式。为了检查小组研讨的实际情况,笔者有时会参加学生的集体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不轻易发言,而将话语权充分交给学生。笔者发现,一些平素较为内向寡言的学生也慢慢开始想说话、有话说并且说得不错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大家将心得写成文字。一开始,也许并不熟练和规范,也较少创意,但总算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较之在网上复制抄袭而上交的那些“作业”要有价值得多。经过多次打磨,每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基本上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些甚至言之有文(采),文字表达能力大有提高。

篇3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教学;重点问题;改革

作为高校历史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世界古代史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非常重要。笔者作为高校中奋战在第一线的世界古代史(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方法和重点。希望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世界古代史》课程的内容和难点

目前,国内高校的世界古代史课程中,大多使用的是由吴于廑与齐世荣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卷)。吴于廑先生在序言中指出:“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名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2)吴先生此语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世界史学科的内容及任务。世界古代史教学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让历史学专业的同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了解人类的起源、文明的产生、分布与发展及世界几大古文明的特征。

概括而言,人类古代社会发展过程可做如下归纳。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孤立走向集中,形成了部落、村落,随后出现城镇。在这个过程中,西亚、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先后出现了农业文明的中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阶级逐渐产生、国家也开始逐步形成。随着交往的增多,不同民族间的战争打破了之前以农耕生产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闭塞。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历史事件更进一步打破了文明间彼此隔绝的状态。

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极为庞杂,并且难以掌握,加上时间与现今相距遥远,且大部分内容涉及的是外国史。与此同时,在关于一些地区的研究中,由于年代久远造成资料残缺不全,虽有考古发现可加以弥补,但也未必能补充全面(3)。在大部分高校,世界古代史是大一新生的专业必修课,这些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之前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内容,种种因素导致想要全面又有所侧重地来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有相当的难度。有鉴于此,笔者希望在高校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一些重点问题入手,方便学生找到世界古代史的学习方法并较好地掌握其中的关键问题。

二、《世界古代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一)注重历史的“真实性”

学习与研究历史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鉴别(4)。由于世界古代史所涉及到的知识十分久远,所以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考古发现及一些文献中的记载,其中,考古资料尤其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世界古代史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将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知识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拓展视野意识,认识到这些学科对于历史学的重大影响,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在研究历史时,要做到有据可循,端正史学方法,杜绝无凭无据、故事性的野史对于学生的不利影响。

(二)注意中西间的比较

世界古代史不仅涵盖了外国史,同时也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如何从世界史的角度来谈中国史的发展,的确需要一个新的视角。除了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发展进程及文化特征之外,由于古代中国、南亚、西亚及欧洲这些古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一般是通过商业和战争来实现的,所以可以从商业和战争对于文明发展影响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来进行分析。如亚历山大东征与张骞通西域就可以作为中西间对比研究的一个例子。就丝绸之路全线贯通而言,亚历山大东征和张骞通西域都发挥了同样的历史作用。(5)亚历山大东征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打败波斯帝国,进而征服整个世界(6)。而丝绸之路东段之开通源于西汉张骞通西域,汉武帝与张骞的目的本是希望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实则也是出于军事需要。本出于军事目的的亚历山大东征与张骞“凿空”最终却成就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商路之一“丝绸之路”,作为沟通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地图的使用

地图的运用对历史学科非常重要。世界古代史中包括最初人类的足迹、遗址,以及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文明发展的内容都可以借助地图可收“左图右史”之效,从而给学生以更为直观的印象,并且可以令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养成查看地图的习惯。因为在古代社会中,地理环境在古文明地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7),所以在讲述古文明国家的时候,更加有必要通过地图来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介绍。此外,由于古代社会的国家间经常会发生战争,所以在不同的时期,每个国家和文明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中使用地图来分辨文明发展各个时期的统治区域的方法,其效果想必会比单纯的介绍性文字要好得多。

(四)注重“多媒体”与“双语”教学

与曾经单一的板书教学不同,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应多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当然,“多媒体”教学不单单是指使用课件就世界古代史的知识进行讲解,我们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如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记录片。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就其中一些重点问题及与课本知识较为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讲解,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会给同学们更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世界史的课程,要充分利用英语的优势,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对世界古代社会中的人名、地名及重要的史学名词进行讲解。同时,要增加英文文献的引入量,这样能够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五)注重“改革”问题

世界古代史中的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改革前的社会中存在着难以根除的问题,而且可以将改革后的社会状况同改革前的进行比照,以便对这种转型时期的社会进行深入地了解。

此外,世界古代史中的一些改革对于这些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斯巴达城邦著名的来库古改革就塑造了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而雅典,则是在历经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等三次重要的改革之后建立起其颇具特色的政治体制。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雅典完成了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过程。我们还能够在改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在梭伦改革的过程中,梭伦曾建议禁止在陡峭的斜坡上耕作,以避免土壤被侵蚀,这一点就表明这一时期,希腊的生态破坏已经引起了希腊统治者的注意。(8)

三、小结

作为历史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受到知识点庞杂、年代久远、基础薄弱等原因的影响,学生学习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希望通过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及 “改革”、加强中西间的对比、运用地图、多媒体及双语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其知识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注释:

(1)目前,世界史专业课的名称国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的是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还包括世界当代史。本文所采用的就是这一种。还有一种是将世界史分为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1。

(3)世界古代史中这种历史断层的现象在很多古文明中存在。如古印度文明的发展,从早期的哈拉巴文化到吠陀时代之间就因记载和考古资料的缺失而出现空缺。

(4)郭小凌.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史学理论研究,2001(2):87。

(5)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历史研究,2007(4):150。

(6)[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5:185。

(7)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都有提到。其中,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就谈到“苏美尔的历史成就主要受到其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西方文明史》(第一册).王觉非,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31。)。英国学者诺曼·戴维斯也在论著当中提到欧洲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郭方,刘北成,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2)。

篇4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是必修三的第三课,展示了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①基本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②说明:……关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创造了中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明古国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本课适当的问题设置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对话中认识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感悟民族文化的优秀。

一、核心材料设置问题引领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良好的设问,往往是学生进人学习状态的良好开端,将会使学生产生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保持较强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为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生活与本课结合的设问呈现出来,助推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让学生听一首较熟悉的歌曲,你听到的是什么歌?作的词来自哪里?这首词是什么朝代的?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其他的朝代呢?引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 接着围绕这段材料进行有效性的问题设置:结合本课内容,请回答“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哪些文学,它们有哪些代表人物的哪些代表作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指什么,它们的地位影响如何? 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带着这些设问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引导学生掌握将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论由史出的辩证方法。

二、重视设问的课外拓展,提升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历史学研究的方法有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分析方法:①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②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学方法、地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民族学方法、民俗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证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又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设置问题:你能结合教材中的原句论证这句话吗?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我国古典文学有何特点?引导学生透过感性的认识理解我国古典文学特点之一就是时代特色性。接着展示三则相关的典型材料,结合材料请你归纳出文学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即为什么会“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通过解决以上这些材料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因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特征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学生的视野被大大拓展,也理解了结构分析方法,提升了史论结合论证的能力。

三、强化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再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思考:宋元明清不同时期有类似的历史背景却出现不同文学特色的原因是什么(即出现不同文学体裁的原因)?通过这部分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探讨的过程中懂得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高峰难以被逾越时,继承的后人往往会突破原有的体裁而另创新的体裁去发展文学。这样也推动了学生在感悟知识的广博性和思辨性的同时理解文学格式是与时代相关的理性认识。接着展示一组历代描述爱情的作品片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哪代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风格。通过以上问题的强化,学生在感受不同时期文学美感的同时对历史问题的敏感度也大大增强,得出我国古典文学特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继承创新性。然后让学生再一次阅读这一组历代描述爱情的作品片断,设置问题:你发现这一组作品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一设问引导思考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从高雅、贵族化到通俗、平民化的过程。同时强调发展的是主要趋势、主要潮流,并不意味着高雅文学的存在就没有通俗的文学存在,反之同理,两者是并存的关系。最后教师提问中国古典文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主要发展趋势?教师再次展示“二、”中的三则相关的典型材料,调动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反思,最终使学生全面理解了仍是时代中的商品经济,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统治者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后者)起作用的结果,即文学主流与人有关的理性认识。既然文学格式(体裁)与时代相关,文学主流与人有关,学生也就彻底地领悟了“后世莫能继焉者”的真正内涵。

四、质疑学习成果,促进认识深化

篇5

整个课文所选古诗的以律诗居多,其次是绝句和古体诗较多,所选古诗形式往往比较短小精于,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琅琅上口,单纯让学生背起来似乎也并不难。可是如何让学生在寓教寓乐的学习中背诵古诗?如何在古诗的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又如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则把以前学习古诗的课程转化为一系列的活动。它安排了三项活动,即:(1)分门别类辑古诗;(2)别出心裁品古诗;(3)声情并茂诵古诗。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又归纳了学习古诗中的几项活动,即绘声绘色讲古诗、饶有趣味唱古诗、自编自导演古诗。

在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中,我就是以这六种活动来贯穿整个古诗教学过程中的,它们对于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很有帮助。这里,我将自已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在古诗学习中,我将此项活动放在首位,因为这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学习古诗离不开诵读。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我常常在古诗课文上选择一两首学生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配上大家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后,学生模仿诵读。也可让学生自己根据意境来诵读,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搞一次小小的诵读比赛,让人人来参与,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诵读者,选出优胜者,给予适当奖励。此项活动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同时对于提高他们背诵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绘声绘色讲古诗

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在写诗时,往往都会有自已的写作背景,或者诗中则蕴含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或生动的故事。因此,还是本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一首古诗时,我总会用一分钟左右给同学们讲讲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或由这首诗引发的故事。如学习《赤壁》这首诗时,由于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当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学生学习时往往会把彼处当成此处。因此我先讲赤壁之战的故事,再讲作者来到赤鼻矶游览的背景,由此再谈到作者借题发挥带出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这些故事一讲,学生诵读情趣非常浓厚,诗中赤壁之战,东吴大乔、小乔两位美女的典故也再用不着我赘述,学生在诵读中早就对号入座、自我消化理解了。整个古诗从讲解、诵读到背诵不过10分钟左右。当然,有的诗歌也可由学生由此及彼讲讲有关的故事。如学习《过零丁洋》时学生知道了文天祥的故事,可在同学们中开个小小故事会,举办一次“绘声绘色讲古诗”活动,讲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办此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汇编的资料,互相交流,然后勇敢上台讲诵,它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自编自导演古诗

此项活动是在前两项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在学生已经把握古诗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自己编剧、自己演出来活化诗中的人物形象,把诗中的人物形象具休化,这也是学生自我能力的一次体现。我在上《过零丁洋》时,学生把文天祥被俘,敌人威逼劝降和他宁死不屈,提笔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这些过程全都绘声绘色地演了出来,不仅博得了班上同学的掌声,在学校文艺汇演中也赢得了殊荣。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学古诗的劲头更浓了,哪怕只是一首纯的抒情诗,他们也往往会带你声情并茂地领略一番古人的闲情逸致。

四、分门别类辑古诗

这项活动是专门为古诗有着浓厚兴趣活动的学生准备的,有兴趣的学生可将已读过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爱好把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分门别类制成一本专题诗集。但作为小学生他们读过的诗相对来说较少,即使兴趣浓厚的学生编辑古诗的内容仍显单薄。因此,此项活动可视其情况让个别或少量学生课下辑录,教师可适当引导。

五、别出心裁品古诗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许多诗歌只要你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成小曲,编成舞来欣赏。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根据王菲所唱的这首古曲和这首词的意境可请音乐老师指导学生编一段舞蹈。

六、饶有趣昧唱古诗

由于所学古诗被谱成的曲较少,这项活动往往可配合“声情并茂诵古诗”和“别出心裁品古诗”进行。如学习《蒹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泊秦淮》等这些诗词时,可给学生听听这些已编配了曲调的古诗,甚至还可教教学生唱唱这些古诗,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也领略了唱古诗的那一番别有的滋味。

篇6

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理事。曾任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

[ 1 ]

个人简介

郭杰,文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理事。曾任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著有《屈原新论》等书,主编十卷本《中国文学史话》等书。在《文艺研究》等刊物数十篇。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没有人可以怀疑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同样,也没有人能够回避古奥、晦涩的古典文学正在远离大众审美体验的严峻现实。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学博士,一位致力于学术大众化的学者,面对象牙塔里汗牛充栋的专业文学史著作,早在10年前,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杰就下定决心,要走先人未走之路,编撰一套“大众版”的文学史书。

从1998到2008年,积10年之功,集百位学者之力,至今年5月,这套长达10册的沉甸甸的《中国文学史话》终于付梓。从浪漫瑰丽的先秦诗歌到朗朗上口的汉代乐府,从灿烂繁盛的唐诗宋词到荡气回肠的明清小说……《中国文学史话》创造性地打破了史书固有的章节体例,用“说书人”的语调,为读者生动地诠释了中国文学跨越千年的迷人韵致。

做古典文学的“二传手”

纵观世界史脉,每个古老而伟大文明的源起,都是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标志,并由此而流传后世的。《诗经》、《楚辞》,从此以降,历代中国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无不通过生动形象、富于独创性的文学形式体现出来。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古代文学中使用的语言,表达的观点,反映的生活,当时虽然明白易晓,现在却晦涩难懂。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如何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如何让现代人获得古典文学的审美体验……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郭杰,学了二十多年的古典文学,他总想着能够让更多人亲近文学,而不是让学问烂在书斋里,若干年后化为故纸堆。

1998年,与吉林文史出版社编审秋芙女士的一次偶然“邂逅”,让郭杰埋藏在心底“出一套雅俗共赏的文学史书”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样以“在文学史研究与大众阅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理想的秋芙女士与郭杰一拍即合。很快,编辑工作就进入“实战”阶段。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在策划之时,郭杰就给自己定下严格的标准。“如果不能超越过去、自成一脉而只是简单地堆积材料,这样的文学史不但会贻笑大方,同样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郭杰深知,要完成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大部头文学史”,非一己之力能够实现。于是,跑学校、联络高校研究文学史的专家、学者,说服他们参与编撰工作,一度成为郭杰的工作重点。最后,这个编撰团队的学者人数竟然多达100余人,阵容之壮观,虽然不能说是“绝后”,至少是“空前”。

作者队伍有了,怎么编?是使用传统的“章节体”,还是寻求新的格式?经过几番深入的讨论之后,编委会最终决定采用“史话”的形式来讲述文学的历史。

“史话不是我们首创,中国古来就有‘纪事’的传统,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诗话》、《词话》这类用生动、直白的语言评述诗词的‘文学普及著作’。”郭杰说。正所谓知易行难,尽管形式已定,但参与编撰的学者们交上来的文稿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些学者都习惯了写论文,写故事,反而不会了。如何在大众趣味和学术品质之间取得平衡,这的确非常不容易。做一个既能入得象牙塔,又能赢得江湖掌声的大众学者,也很不容易。”郭杰感叹到。

修改、否定、再修改,在经历了无数次“蜕皮”般痛苦地改稿之后,以时间为线索,以故事为玑珠,巧妙串联而成的《中国文学史话》终告“出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

目前,《中国文学史话》已在深圳书城开架销售,这套10卷本的精美图书摆放在离畅销青春文学《悲伤逆流成河》不远的文学史专柜中。腰身印刷着的别致的梅花图案,让它格外显眼。不少青少年学生经过此处,都会将书取出,细阅一番。

“就像讲故事一样。从哪里开始读都可以,很方便。”一位购书者对记者说。

的确,这套文学史话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的编排方式,比如第一卷,先秦卷就是有176个独立的小故事构成的,无论是先看《夸父逐日》还是《张仪:危言耸听的说客》,都一样精彩有趣。尽管是讲故事,但故事编排也绝非天马行空地恣意纵横捭阖。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联,明眼人一望便知。“这10册书涵盖了自先秦到现当代,长达五千年的文学史。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主编,都是研究本阶段文学的专家。”郭杰介绍说“比如,明代文学卷的主编魏崇新教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他的学术专业就是明代文学,曾出版《说不尽的潘金莲》、《明清小说观止》等学术专著。再比如近代文学卷的主编李继凯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在近现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他各卷的主编,都是本领域里的知名学者,有着都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文学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是郭杰在采访中时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中国文学史话》已经顺利出版,但在郭杰的心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面对时下来势汹涌的“网络文学”,他非常希望能够在图书再版时把这一部分加上,让《中国文学史话》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文学史”的真实写照。尽管目前有一批学者对网络文学非议不断,认为低俗的网络文学是“文学已死”的标志,但郭杰仍坚守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网络文学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文学是不会死亡的,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管经济怎么与国际接轨,惟有文学不需要接轨。它根植在古老的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和幽深的人性里,古老的审美质地不会变。2000年前的人类跟现在的人类也没改变多少。文学是一条从古到今流淌下来、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河流,它永远是一门文化渊源最深的文字艺术。”郭杰说,“不过,文学的具体形式会变,从五言诗到七言诗,从汉乐府到长短句,从骈文到戏曲……文学体裁总是随着每一代的人审美情趣在不断地演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学。网络文学也不例外。”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篇7

【关键词】古诗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60-02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大量增加,其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很多学生恰恰是对这种枯燥乏味、苦涩难懂的文章望而却步,加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是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在接受时的情感状况如何则无暇考虑和关注,以致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经久不绝。面对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适应现代情感教学的要求,即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还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那么如何使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使之乐学呢?

1 巧妙切入,引起兴趣

1.1 带入回忆,轻松上阵:昔日所学今在否?从学生所知入手,温故知新,使之乐于接受,实现知识的过渡更新。

如,我在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楼”的诗文,学生很有兴趣,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回答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等,然后我告诉学生,加上将要讲的《滕王阁序》,这就是我国古代人文建筑的四大名楼。本文的景物描写和语言都不逊于前面的诗文。在学习中我们将体会到这一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落霞与孤骛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吧!这样学生就会乐于进入新课的学习。

1.2 故事引入,引人入胜:课堂上我尽可能讲这些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古诗文出乎意料的与生动的事例、有趣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如我在讲《鸿门宴》时,先给学生讲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故事,补充了项羽的诗作――“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和虞姬的《和项王诗》――“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又讲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让学生从他的绝唱“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和面目见之”中体会这个悲剧英雄在末路时的悲壮苍凉,在掬一滴同情的泪的同时又会不禁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时学生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再指导他们读课文分析他的悲剧性格就水到渠成了。

2 适时穿插,意趣盎然

如《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作者大量用典,学生很难理解,虽然课下注释都作了提示,但过于概括。因此,我穿插了几个小故事。在讲到“处涸辙以犹欢”时我给他们讲了《庄子・外物》中的这篇寓言故事,顺便补充了“涸辙之鲋”这一成语。在讲“接孟氏之芳邻”时我给学生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他们什么叫教子有方,并让学生知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道理。在讲到“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时,我讲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补充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来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千古绝唱,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的知音难觅。这样学生理解课文便容易多了,也就不再对古诗文敬而远之了。

3 及时补充,余兴袅袅

在讲完课文后,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使他们产生更大的乐趣。

如,我讲完《鸿门宴》,给学生补充了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题乌江》――“胜败兵

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诗文互补,比较古人对项羽失败的评价:李清照是惋惜,杜牧认为是性格悲剧,王安石则站在历史的高度认为是政治上丧失人心。你是否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有自己的见解呢?又补充了《史记》中刘邦的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让学生在进一步分析中进一步体会项羽的性格悲剧。

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增强了学生分析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世界很精彩!

在课外,我也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措施,让学生乐在其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说课内是在播种,那么课外就是在收获。在课外的收获中肯定他们的成功,等于又是在播种,这样,则会“今年花胜去年红”,定时明年花更好!具体方法如下:

(1)展开竞赛,尽显风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古诗文背诵比赛,这样,一方面促使他们珍惜课上时间多学知识,另一方面又会促使他们去汲取课外知识,充实自己,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他们学习的极大热情,不但乐在其中,而且乐此不疲。

(2)倡导引用,姹紫嫣红。学生的作文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块阵地,在批改作文时,我把学生引用的古诗文挑选出来,讲评时读给大家听,依据所引文段的情境让学生品评优劣,表扬引用得好尤其是化用得好的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能促使学生努力充实自己的头脑,也增强了作文语言的生动性,同时锻炼了理解鉴赏能力,可谓一石三鸟。这样的课堂也留给了学生尽情展示的空间,使学生乐在其中。

篇8

一、“读”中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读”尤为重要,读是基础。古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来促听、促写,以读来增进理解,达到以语文交际的目的。在小学阶段,有些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还不够强,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还存在一些偏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在教师分类指导下的自主性朗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要在读中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在初读中自主感知课文。初读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做到读得正确、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出不懂的问题等。在初读课文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练读时间。学生在初读中的自主性表现在:1)读的方法自主:学生可以高声朗读,轻声速读,可以默读,也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读。2)读中完成自学任务的自主: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自学和探索的重点,不必人人雷同。如有的学生可以在初读中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读不准的字音,对不理解的字词意思,有的学生可以划出一些难理解的句段或把课文读得更熟练些。3)学生自学汇报的内容自主:学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或存在疑问的内容。

2.在读中自主选择课文重点理解课文。选择课文的阅读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是主体自由活动的重要体现。因为选择权是学生自己作出的,不是被迫的,学生一旦作出选择,就意味着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此刻学生将步入自己独有的生活,自己阅读,自己欣赏,自己感悟,表现出充分的自由。教师的作用是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并且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重点,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精读中自主积累。精读要培养学生两种能力:1)举一反三能力,这是学生精读的基础,凭借课文的“例子”作示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内省的方式,掌握规律。2)分析能力,通过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让学生自主分析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图像。如我在教《黄山奇松》一课时,鼓励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他们。学生在自读和继后的交流中进行比较和赏析,陶醉在黄山那美丽的山水景色之中,并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及丰富的遐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丽如画的祖国河山的热爱眷恋之情,并能情不自禁地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二、“议”中引导

课堂中的讨论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活动方式之一。它能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讨论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目的是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可分两步进行:1.小组讨论,由小组长负责,一人先发言,其他组员作补充,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小组长归纳、总结。2.小组代表轮流汇报,其他小组作补充。可以针对自读中的问题,在自学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学生在读书、圈画、思考以后,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在注意听清楚别人的发言之后评述。评述的范围不仅要有内容方面,而且要有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连贯性等方面。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不但可以自主地获得有关信息,而且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学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能够使原来模糊的问题得到澄清,错误的内容得到及时修正。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思维。

自学是讨论的基础,而讨论是自学的深化和发展。学生的讨论,需要教师艺术化的点拨,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问题方法。同时,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过程中,就自己及同学的参与度,自主学习的质量、速度等方面展开适当的评议,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并归纳出新的学习策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等。

三、“用”中引导

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实践。学生通过自读、交流和评议,对教材的内容掌握如何,还需要通过运用来趋于完善。

1.在朗读中运用。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再通过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掌握某些语言现象和语言表达规律。如学生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一课后,通过交流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这一课语言表达形式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让我们看到了群体的英雄形象精神面貌;第四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个人的行为表现,以点代面,通过这个典型,具体、生动地反映整个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了“点面结合”的写法特点,在联想其他有关生活场景变化时,也会自主运用规律加以创新。

2.在表演中运用。如学生学习了第九册第八课《成语故事》后能根据课文内容模拟表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及《画龙点睛》三个小故事。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情感的表露、联想的产生等,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通过表演,学生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各方面素质。

3.在练习中运用。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文字现象和规律对学生的继续内化起着很重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通过各种类型的作业或模仿写各种题材的作文,既做到读写对应、讲练结合,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学生学完了第九册练习三“诵读与感悟”《幸福》一文,可续写除文中树、桥、蚕以外的人和事物的幸福。通过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对原文理解的程度,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及愿望,还可以看出学生有无丰富的想象力。

篇9

可见中国的爱国主义传统可真够源远流长的。可要说春秋时候每个诸侯国的人都很爱国,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就拿一个叫卫懿公的人来说吧,他喜欢养仙鹤,本来这不是什么毛病,谁没个爱好,养鹤好歹也是陶冶情操的活儿,总比酗酒抽烟等不良嗜好要好些吧。可是偏偏这厮仗着自己是个国君,把那些个鹤全部封了“大夫”。那时候,“大夫”这个职称可不是闹着玩的,上了这个级别,马上就有扈从、田产和车马侍候着。卫国的老百姓对鹤们嫉妒得要死,可是无可奈何。后来,敌人来攻打卫国,卫懿公慌了,要在太庙授兵,派老百姓去帮他抵御。老百姓们这下不干了,说:“有职称的是鹤,让它们去帮你打吧。”结果这个卫懿公就当了俘虏,国家也灭亡了。

看来,身为哪个国家人,就爱哪个国家,这个说法靠不住。郑国和卫国都是姬姓国,而且卫国人的祖先是赫赫有名的卫康叔,比郑国人的祖先周厉王风光多了。难道在康叔他老人家的德化熏陶下的国民,反而会比郑国国民的素质差?后来我看《左传》,似乎有点明白了,爱国主义有点扯,关键还是利益。

可是弦高犒师会有什么利益?这要先从郑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说起。在所有的姬姓国中,郑国是建国最晚的,一直拖延到西周晚期。它的故土本来在关中的郑地,后来周平王在犬戎的压力下东迁,郑国也很怕,只好跟着宗主跑。它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段夺取了今天河南的一大块土地,改名为新郑。不过它的土地究竟有限,特别是晋国和楚国崛起后,它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十分难受。所以纵观一部春秋史,没有哪个国家是像郑国这样反复无常的了:晋国打来了,就和晋国建立外交关系;楚国来了,就背弃晋国,投入楚国的怀抱。郑国的贵族自己也不讳言这一点,也毫不为耻。不过说老实话,郑国要是不狡猾,早就被楚国和晋国瓜分了。

郑国好像也的确是个富裕得不得了的国家,国土就那么点,可是商人却很多。我们在先秦典籍中经常看见郑国的商人,在天下到处奔走,倒买倒卖,可见郑国是很重视商业的。河南又是天下的辐辏,地势平坦,交通发达,经商大概比较方便。而且,郑国的服务业也很发达,比如唱歌跳舞都是郑国的特长。这让后来坚持农业社会伦理的孔子很看不惯,说要“放郑声,远佞人”。再比如鲁襄公十五年,郑国为了和宋国搞外交,又送给宋国马车四十乘,外加“师烷”、“师慧”两个乐师。可见,把艺人当礼品的确成了郑国的特色,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所以郑国虽然夹在晋、楚这两个大国之间,仍然活得很滋润,实在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郑国虽然适合搞第三产业,可是还得要政策配套。郑国也一样,昭公十六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可以透露一点信息。那年的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晋国的上卿韩宣子到郑国来做友好访问。韩宣子是晋国的执政,而晋国是春秋二百多年的霸主,得罪了韩宣子,就相当于得罪了整个晋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所以郑国国君亲自接见,在郑国的国宾馆举行了会晤。主客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交换了意见,可是在某些主要问题上却并没有达成一致。原来韩宣子有一个玉环,可能很值钱。这玉环早先应该是一对,可是韩宣子只有其中一个,另一个在郑国某富商的手里。自然,他来郑国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另外那个玉环弄到手。在酒席上,他就对郑侯委婉地表达了这个要求,猜想郑国肯定会屁颠屁颠地送上。孰料郑国的执政子产却不肯买账,他解释说:“您老人家要的那个玉环不是我们官府的东西,我们国君恐怕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