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和会计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和会计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就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在培养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根据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分析。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二是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颖.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篇2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测绘专业各分支专业,即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含矿山测量、水利测量等)、地形测量、海洋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质测绘、地图制图与地图制印、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技术生产及测绘仪器设备维修、质量检查监督、技术管理、技术开发、科技信息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或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省(部)级测绘科技项目、工程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二)主持完成市(厅)级测绘科技项目、工程项目两项以上。
(三)主持技术推广项目,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开发新产品两项以上或主要参加三项以上。
(四)编制和审核大中型测绘项目综合技术设计两项以上或单项设计书四项以上,并组织或主持完成大型测绘工程项目或生产项目一项以上。
(五)主持完成三项以上大中型测绘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编写相应的技术报告。
(六)编辑设计或编审大型普通地图集或专题图集,并已出版。
(七)承担完成三种类型10台以上测绘仪器维修或检测鉴定任务,并能独立解决其重大技术难题。
(八)承担完成重大测绘仪器的研制、改装或精密仪器安装调试工作。
(九)主要参加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技术推广,完成数字化制图或编辑入库等项目工作。
六、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省(部)级测绘科技成果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测绘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主持或组织完成的项目成果获得市(厅)级优秀成果奖、优秀图书奖一等奖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
(三)主持完成大型测绘项目,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审定,其项目设计水平先进、质量优良,产生显著的效益。
(四)主持开发、推广的科技成果两项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七、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译者),撰写有较高价值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2篇以上。
(三)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或交流论文2篇以上。
(四)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撰写有较高水平的技术报告2篇以上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八、破格条件
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突出贡献者,并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可破格申报:
1、获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或三等奖二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2、在推广新新技、新工艺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处于本行业领先水平,并被省(部)级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3、担任大、中型工程项目中的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工程一项或中型工程二项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通过省级权威部门鉴定,填补了省内外技术领域空白。
4、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篇、省级5篇以上,或正式出版专著1部(独著10万字以上,合著20万字以上)。
九、附则
1、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篇3
第一条集体决策和会审的方式
对事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会审,分别以局党组会的形式进行;对国土资源重要业务工作,一般以局长办公会议形式会审。
会审会一般由局长主持召开,也可由局长指定其他局领导主持。主持人应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并综合大多数人员意见形成决议。会审会对讨论决定的有关事项,应当如实记录在案,并在会审结束后指派专人予以处理。会审会研究决定的有关事项,经主要领导确认后,以文字形式整理下发或存档,作为内部办理有关业务事项的依据。
第二条集体决策和会审的主要内容
㈠局党组会审的主要内容
1、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方案、重要工作部署;
2、重要人事任免、调动、轮岗、交流和奖惩;
3、重大资金的使用。
㈡局长办公会会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凡属建设用地、土地市场、地政地籍、土地资产处置、供地价格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矿政管理、行政执法、和财务审计以及行政管理等重大事项应当经过集体会审,实行集体决策:
1、年度用地计划的编制、分解,建设用地项目预审,供地方式的确定;
2、农转用方案、耕地补充方案、征地方案、供地方案的审定;
3、土地年度出让计划;
4、出让地块和交易方案,包括交易方式、招标拍卖挂牌地价底价;
5、新设矿业权交易方案、方式,招标、拍卖、挂牌底价;延续变更登记的矿业权协议出让价款;
6、土地、矿业权市场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7、重大土地、矿产权属争议处理意见;
8、大宗土地变更登记;
9、地类及地权调整方案;
10、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审定;
11、土地出让地价和重大土地资产处置评估确认;
12、土地利用调查及地籍调查、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审核;
13、地籍调查及土地勘测等重大项目的招标;
1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15、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立项及开发、复垦经费的使用、分配;
1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窑厂环境治理规划;
17、重大疑难案件的查处;
18、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19、重大案件调查处理及违法用地、探矿、采矿责任人需要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的;
20、涉及全局性国土资源专项治理,执法检查等工作;
21、年度财务预决算;
22、重大财务开支及重大项目实施经费预算;
23、全县矿产资源补偿费入库指标和返还款的分解;
24、土地、矿产规费的收取与减免缓交;
25、固定资产和大宗办公用品的购置;
26、机关管理、制度建设等重大事项;
27、其他需要集体会审的事项。
第三条会审的程序
预审。提请会审前,应由有关业务承办单位对有关业务事项进行初步审查和分析。对重大事项或涉及政府部门和两个科室以上需要协调的,应当提交会审。
会审。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有关业务承办单位向会审会介绍提交会审的有关业务事项的基本情况,让会审人员对研究的事项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政策规定,提供相关材料,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提出两种以上方案,供会审会参考。
第二步:针对承办单位介绍的情况及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会审人员充分酝酿和考虑,并依据事实和理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形成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和有效途径,以达到共识。
第三步:对会审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会议主持人进行集中和筛选。对意见一致,且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符合政策法律法规的,应当予以采纳;对事实不清,理由不充足,以及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予采纳;对意见不一致或者因问题比较复杂,一时难以做出决定的,在调查了解,掌握情况后,再进行会审。
终审。对会审形成的一致意见,在局长予以最终确认后,作为集体决定正式予以实施。
报审。对不属于国土资源部门决定的事项,或者虽属于国土资源部门决定的事项,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职权分工,还需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在作出决定后,应当按程序及时上报处理。
第四条会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对重大事项的决定,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地依法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更不得利用职权,做出有损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事情,确保各项审批活动能够依法有序进行。一般不对临时提出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
公正公开原则。对需要研究处理的事项,无论任何人和任何事情,都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绝不能分亲疏、搞等级,或者厚此薄彼、偏轻偏重。对研究处理的结果,向社会进行公告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主动回避原则。提交会审会研究决定的有关事项,如与会审人员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该会审人员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不主动申请回避的,会议主持人应提醒其回避。
服从多数原则。会审研究讨论的有关事项,如果意见有分歧,应当少数服从多数。分管领导不能参加会议,一般情况下对相关事项不予审议。其他领导不能参加会议,由局长或分管领导事先征求意见,并在会上说明。
及时高效原则。对提交会审的有关事项,会审会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及时作出处理。该办理的尽快办理,不该办理的明确不予办理。对情况复杂或者条件不成熟暂时不能办理的,要主动说明情况,待条件具备后再行办理。会审事项做出决定,明确主办单位和完成时限。
第五条会审决定的执行
1、承办单位和局办公室负责会议记录,主办科室负责决定的落实,局办公室督办决定的执行。
篇4
屈方方厅长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努力完成目标任务。严格按照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作出的部署,逐项对照检查,抓紧研究方案,一一抓好落实。要努力克服审计业务管理制度贯彻不够彻底;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项目数量较少,AO应用实例和计算机审计方法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不平衡;审计结果的宏观利用有待加强;移送案件线索数量较少等问题,不断提高审计业务实施和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屈方方强调,各级审计机关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我省2012至2014年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部署,着眼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促进科学决策管理,提升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完善金审一、二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中心”(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五大体系”(电子审计体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审计信息资源体系、信息安全保密体系)、“五大系统”(OA系统、AO系统、审计分析系统、移动办公系统、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到2014年底,使陕西的审计走在西部省份的前列,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全省审计人员尤其是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努力完成好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一是要正确认识形势任务。清醒认识我省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短缺、部署进展慢、应用水平低、经验成果少、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审计机关审计执法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有力切入点。坚定信心和决心,认真总结审计信息化建设边部署、边应用,已完成“金审二期”工程部署并通过审计署验收,计算机审计方法、经验和应用实例逐年提高,在审计实践尤其是去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和今年的社保资金审计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等成绩和经验,克服畏难情绪,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使审计信息化工作尽快取得更大的起色。二是要切实抓好人才建设。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才问题。立足现有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尽早培养出骨干人才队伍。着眼应用,采取下达任务指标、进行考核评比、健全评价奖惩机制等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计算机中级和中级后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效果。充分发挥核心骨干的先锋和引领示范作用。设法选调或聘用人才,建立外部专家库,充实现有专业人员力量。三是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争取党委政府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把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充分认识到,思想真正重视之后,审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要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倾向,在立足本级财政解决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出成绩,搞出特色,争取中省财政的支持和奖励。坚持统筹规划,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规划与分类实施、安全性与方便性、适用性与创新性、规范性与灵活性、集中统一与纵横交互、行业性与全面性、团队与个人、行政管理与项目管理、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重复建设和走回头路,少花或不花“冤枉钱”,切实提高投入成效。省厅要集中搞一些全省层面的项目,供市县审计机关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各市县也应加强借鉴,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和总结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屈方方指出,各级审计机关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确立科学审计理念,扎实开展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三问三解”等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继续完善职业能力建设的扶持、激励机制,加强财政、投资、绩效和计算机审计等专业培训,积极参加省厅举办的造价员(师)等培训和以审代训。大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认真搞好审计文化书屋建设和使用管理及省《审计志》的编纂修改等工作,不断提升审计队伍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从严治审”,搞好目标责任管理,堵塞漏洞,解决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审计机关的生命线,完善权力分解、风险排查等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八不准”、“四项补充规定”。严格预算执行,模范遵守财经纪律,加强内部财务、建设项目招投标、办公设备和物资采购管理,控制招待费等“三公”经费,杜绝铺张浪费;严格中省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按照规定用途合理开支,确保使用效益。
篇5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3.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活动(实验)准备]
铁架台(带铁圈)、铜片、火柴、试管、50 mL烧杯、酒精灯、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酚酞溶液等。
[教学过程]
师:夏天天气炎热,同学们经常喝冰冻的矿泉水。展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观察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一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师:我们如何来判断一些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呢?
生: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实验,大家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1:
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稀盐酸后蓝色沉淀消失。这种明显的外观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前面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那么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
板书: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2:
师:为了证明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是否生成其他物质来判断,除此之外,我们可否用其他的方法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呢?
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物质生成,必有物质被消耗,可以根据原有物质是否被消耗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师:对,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及结论。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3:
生:不显碱性,因为盐酸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了。
师:很好,这里注意刚好滴加到无色为止,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如果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仍然呈无色,可是稀盐酸就过量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看看NaOH和HCl反应的生成物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及结论。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酸和碱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但酸碱之间的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呢?其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观看动画和图片。
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
师:酸溶液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而其他离子仍然分散在水分子的间隙处,当将溶液蒸干后才能以晶体析出。
板书:NaOH+HCl=NaCl+H2O
生练习: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师:观察生成物,从离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铜、氯化钙、硫酸钠的组成特点。
生:这些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板书:1.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这些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投影)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种是中和反应( )
A.CaCO3+2HCl=CaCl2+H2O+CO2
B.Fe2O3+3H2SO4=Fe2(SO4)3+3H2O
C.H2SO4+2NaOH=Na2SO4+2H2O
D.CO2+Ca(OH)2=CaCO3+H2O
生:只有C答案是,其余不是,因为反应物不是酸和碱。
师:强调中和反应既看反应物又看生成物。以上我们认识了中和反应,那么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应用呢?
生阅读课本59-60页。
板书: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生讨论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改良土壤酸性可加入熟石灰。
2.硫酸厂排放的污水可加入熟石灰进行中和。
3.被蚊虫叮咬过后可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肥皂水、牙膏等可减轻痛痒。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获得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一、1.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二、酸碱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布置作业]
65页第8小题。
讨论: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二、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②处理工厂废水;③用于医药
[教学反思]
篇6
根据《关于转发<中央五部委关于实行行政审批中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的通知>的通知》(惠市编办〔2017〕105号)要求,我局认真研究,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切实做好推进行政审批中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工作,现将落实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组织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县已进行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158家,其中社会团体11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6家。16年社会团体需年检合格的有5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需年检合格的有29家。
二、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换况。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统一代码制度,实现管理从多头到统一转变、资源从分散到统筹转变、流程从脱节到衔接转变,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减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担奠定基础。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革,将原由民政部门核发法人登记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民政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登记证。改革后,社会组织原需要使用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办理相关事务的,一律改为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社会组织法人登记证。截止2017年11月30日,已全部完成201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社会组织129个统一信用代码转换工作,并换发新证78 个。
三、社会组织信息共享情况。依托省社会组织信息网和省社会组织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进一步完善我县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化,2016年2月起,已全面启用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网上年检等。通过中国社会组织网、**县社会组织信息网向社会社会组织基本信息:社会组织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证号)、法定代表人、设立登记日期、住所、登记机关、登记状态和注册资金等。各地可登陆链接中国社会组织网,或者登录民政部官网、链接到中国社会组织网,点击进入民政部或各地的查询链接,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社会组织名称或登记证号),便可查询社会组织基本信息。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我局将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从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难等问题出发,切实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基本共享工作,完善信息采集归集制度办法,做好信息系统建设维护,促进相关信息条块联通,确保信息共享纵向贯通、横向协调,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和个人信息泄露补救制度,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及公民个人隐私。
篇7
为健全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完善我国国债发行与流通的市场机制,推动国债市场发展,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和《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审查与确认实施办法》,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以下简称“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完善我国国债发行与流通的市场机制,推动国债市场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债一级自营商,是指具备一定资格条件并经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审核确认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债一级自营商可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和投标国债,并通过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市场顺畅运转。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债”,是指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内公债。
第二章 国债一级自营商的资格条件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可以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
1.除政策性银行以外的各类银行。
2.各证券公司、可以从事有价证券经营业务的各信托投资公司。
3.前列1、2项之外的可以从事国债承销、交易、自营业务的其它金融机构。
第五条 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金融机构需符合的条件:
1.具有法定最低限额以上的实收货币资本。
2.有能力且自愿履行本办法第四章规定的各项义务。
3.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经营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在前二年中无违法和违章经营的记录,具有良好的信誉。
4.在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之前,有参与国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业务一年以上的良好经营业绩。
第三章 国债一级自营商享有的权利
第六条 直接参加每期由财政部组织的全国性国债承购包销团。
第七条 享有每期承销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利。
第八条 享有在每期国债发行前通过正常程序同财政部商议发行条件的权利。
第九条 企业发行股票一次超过8000万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由取得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担任主承销商。
前款所称的证券经营机构,不包括各专业银行及其它无权经营股票业务的金融机构。
第十条 优先取得直接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国债公开市场操作的资格。
第十一条 自动取得同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国债回购交易等业务的资格。
第十二条 优先取得从事国债投资基金业务资格。
第四章 国债一级自营商须履行的义务
第十三条 必须连续参加每期国债发行承购包销团,且每期承销量不得低于该期承销团总承销量的1%。
第十四条 严格履行每期承购包销合同和分销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
第十五条 承购包销国债后,通过各自的市场销售网络,积极开展国债的分销和零售业务。
第十六条 维护国债二级市场的流通性,积极开展国债交易的和自营业务。
第十七条 国债一级自营商在开展国债的分销、零售和进行二级市场业务时,要自觉维护国债的声誉,不得利用代保管凭证超售国债券而为本单位筹集资金。
第十八条 国债一级自营商有义务定期向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有关国债承销、分销、零售以及二级市场上国债交易业务的报表、资料。
第十九条 已获得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的金融机构参加某期国债承销后被取消一级自营商资格的,仍须履行该期承销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
第二十条 国债一级自营商有办理到期国债券本息兑付业务的义务。
第五章 申请、审查和确认
第二十一条 凡具备本办法第二章所列资格条件的金融机构均可向财政部提出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报表资料。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审查确认事宜。凡经审查批准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资格证书》,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公布其名单。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年对国债一级自营商的资格进行一次复审。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国债一级自营商因未履行承购包销合同的,按每期承购包销合同规定的处罚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对利用国债代保管凭证等手段,超售国债为本单位筹资的,没收其全部超售金额,并处以超售额30?100%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国债一级自营商违背本办法有关规定或未履行规定义务,情节严重者,经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方共同裁定,有权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或永久性地取消其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及与其相关联的权利,并通过新闻媒介予以公布。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颁布后,有关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标准及确认等的一切管理事项,皆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国内金融机构。外资或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申请成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制定实施细则。
篇8
会计审计对于质量有几点要求,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及时性。这是会计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要想提升质量必须从这几方面着手,同时也要注意到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提升会计审计质量的关键之处。对于会计监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督工作人员,要保障其有着优秀的品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不合格的现象要及时上报,并责令其改正。同时要健全监督体制,有一个完善的体制做保障,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有底气。
二、提升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审计质量的措施会计审计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满足上面提到的几点要求,首要一点就是要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把好招聘关,一方面从人才源头着手,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还要从员工培训方面着手,改变员工观念,使其保持最新的工作理念,从而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在招聘过程中,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技能做好相应的分配工作,要对其会计审计能力进行考核,应该强调的是,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素质更加重要,在员工招聘的过程中,要注意员工素质的筛选,保证员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保证其对企业的忠心,以及吃苦耐劳等优秀的品质,因为技能是培训的,道德更加重要。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理念和技术结合,同时结合规章制度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渗透,这样无形之中让员工有一个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从而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遵守,进而提升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要将企业的各种制度进行完善,例如奖惩制度,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公正,使得企业上下一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内部员工关系也是重要的一环,领导要注重管理的协调,让员工体会到‘家’的感觉,这样就会全心全意为企业谋利益,不会做出有损企业的事情。还要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吸收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丰富会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还可以通过交流活动吸收人才,为企业服务。
(二)提高会计监督的措施会计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会计审计工作以及会计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通过恶略手段制造假的账目等现象,要想将会计监督工作做到位可以从企业的目标管理入手,做好企业的目标管理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有着其不同的目标,因此企业监督工作要根据企业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企业的发展轨迹。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企业目标一旦确立下来,就必须将目标数字化,实现目标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资金的支配等都是需要财务部门进行整合分析的,这个过程会计监督工作得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数字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监督的过程,同时的数字化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任务分配,对于个人身上的指标,要有一个考核阶段,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个人的数字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这个过程同样也是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阶段,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在目标的确定,目标数字化以及目标的分配整个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可见提升会计监督的首要在于做好企业目标的管理工作,使得监督工作和目标相协调,从而促进监督职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共同的措施1.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目标管理能够令监督工作和企业的目标相协调,从而更好的发挥职能。内部控制体系是对会计工作过程中进行约束的一种管理体系,他的完善能够保障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从而使得最终的结果更加真实。内控系统对于控制内部的所有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确保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围绕目标努力,做到最好。领导者要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令整个体系都能够稳定的运行。领导者要有一定的全局意识,有长远的目标,要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为基础,使得会计审计运功和会计监督员工都能够有所依靠,从而提升审计质量和监督的效率。部门的凝聚力也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虽然说是两种工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其工作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企业盈利,所以财务部门要团结一心,在工作上相互帮助。各个部门之间要注重协调和沟通,从而保障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2.引入外部审计单位提升企业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可以在内部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审计单位,从而提升审计质量和监督水平。同时还可以同其他企业进行审计、监督人员你的交换,学习对方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从而有效的改正。外部审计单位主要是对内部审计的结果进行再次审计,监督人员监督其工作,通过内外的相互作用,从而确保最终的审计质量。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于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在监督工作,防止企业因为一己私利破坏市场的平衡,破坏实诚公平公正的秩序,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对于工作人员要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自身的素质。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对其进行约束,从而保障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水平得到提升。
三、总结
篇9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对策一、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
分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归纳存在以下六个特点:(1)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可比性。(2)环境信息披露缺乏全面性。(3)强制性是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基本特点。(4)在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中,多为定性的而缺乏定量信息,提供信息不够准确。(5)信息披露形式不够规范。我国没有统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各企业对信息的披露采取不同的方法。(6)企业提供的环境信息大多是没有经过审计的信息,信息的可靠性较差。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环境责任意识缺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比例偏低
我国政府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管理也比较松散,我国有关机关没有对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环境会计披露做出硬性规定。相对发达国家,我国自愿选择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和单位稀缺,不仅存在量上的差别,在披露质量上也令人堪忧,公布的的信息普遍为定性的空话,较少企业存在定量的信息,公布的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可比性。
(二)披露内容和方式上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比较简单,披露内容不独立、不完整。目前,企业环境披露主要表现为公司环境政策的陈述、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费,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方法等。披露的内容不完整,不全面。由于企业缺乏统一的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披露的信息主要表现为对历史事项进行说明,缺乏解释和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不足。目前各个企业关于环境会计的披露方式主要是在报表附注中提及和通过董事会报告对外披露,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导致各个行业和各企业间缺乏可比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使用,难以达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局限性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将环境会计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而对于当期发生的重大的环境事项则反映在重要事项中。我国现行的年度报告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一些能够货币化的信息。关于企业环境绩效的信息大多数是无法货币化计量的,因此导致很多信息无法披露。对于很多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的信息企业无法提供,比如说企业的环境绩效、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等。有关单独采用环境报告的建议由于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没有付诸行动,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有限,无法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全貌。
三、提高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若干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逐步推进环境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制定
目前导致我国环境会计披露不规范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缺乏统一规范的环境会计披露准则和会计准则。国家执法部门出台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直接相关的法律非常急迫。目前我国有关环境会计披露的法律法规多为笼统性的,缺乏可操作性。可以结合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修改会计准则和会计法。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会计准则,才能够规范环境会计的披露。
(二)加强政府监督和环境专项审计
(1)加强政府监督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披露自己表现好的一面,所以若从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如果政府重视环境的重要性也因此给企业环境会计披露施加压力,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有利于环境会计披露的规范性。
(2)加强环境专项审计
为使信息披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道路,加强环境专项审计是有效途径。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可以包括环境财务信息审计和环境绩效信息审计。通过重点审计这些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审计人员应该是具备会计、审计和相关环境政策法规的综合性人才,这样才能够提供有效的环境专项审计。
(三)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改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1)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事实表明,公众的反映对企业行为有很大影响。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公众的压力有利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实施中国环境会计,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众的环保观念,使人们充分认识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严峻性和必要性,以公众的压力促使企业自觉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改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在推行环境会计,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和会计参加环境管理等新形势下,传统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需要。会计人员不能仅仅是会计领域的专家,其知识体系还应涉及到环境法规等领域,成为综合性人才。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起新型的知识结构。今后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不仅要注重会计技术和会计方法,还应逐渐加强诸如环境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学科的教育;会计教育则应把环境和环境保护等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来看待。(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其秀.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2009
[2]王宇晗.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审计,2009
[3]范永太,乔引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8
篇10
1.1资料保管问题和会计信息问题。
在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必须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而当前的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着核算基础资料不对、原始资料失真的问题,究其原因与不规范的审核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些企业没有严格的管理会计凭证,造成了财务混乱、原始单据和记账凭证金额不符,甚至虚报冒领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将不合法的开销合法化,使用假发票或者原始凭证,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企业的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很容易出现各种误差,加之没有完善的会计机制,使会计造假有机可乘。企业会计工作还面临资料保管的问题,会计资料的保管比较混乱,经常丢失重要的报表、账单和会计凭证。
1.2没有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是督促和监督通过记录、财务制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当前,只有经过批准的会计事务所和会计师才能够监督会计信息,然而其大多为有偿服务,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一部分审计机构没有严格的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标准,影响到了其执业的质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企业没有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很容易造成审计结论的偏差,不能发挥审计报告的作用。
1.3没有做好岗位保护工作。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书。然而在一些企业的会计岗位中仍然存在着没有考取会计证书甚至低学历的人员。这些人员没有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其会计知识存在着不均衡、不系统的现象,难以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容易出现各种人为问题,难以对企业的会计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使企业的会计效率和会计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样也降低了会计人才的总体素质。
2企业会计工作,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
2.1着力解决企业的会计信息问题。
要做好企业的会计工作,就必须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会计核算,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企业必须提高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重视,规范会计工作,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企业要明令禁止、大力查处账单不实、会计报表失实和会计凭证作假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一工作目的,企业应该建立起长效机制,组建相关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将整体账簿体系建立起来。当前我国很多企业还具有比较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难度。为了减少会计工作中的人为失误,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来对会计管理中的资料进行收集。会计管理人员要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技术,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企业要加强对会计管理的建设,不断探寻适合企业经营特点的会计管理方式。
2.2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企业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企业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渠道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会计制度的不确定因素,保障会计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在进行会计人员培训时,必须强调《会计法》规定的职业操守,包括,记账原则、记账要求、财务处理过程等等。要求会计人员加强学习,练好基本功,对行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进行熟练的掌握,能够适应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选拔优秀的会计人员,企业必须设置一定的考核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凭证上岗,只有具备会计资格证,并通过各项考核的人员才能担任会计岗位。这样能够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2.3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控制系统,做好监督工作。
为了使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工作得到规范,从而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和检查,企业必须将会计控制系统建立起来。会计控制系统能够明确会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触犯会计法律,强迫会计人员违法乱纪。在违法行为的开始阶段就要通过会计监督对其进行有效的遏制,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会计违法行为。监督部门必须定期将监督的结果公布于众,使群众能够了解监督检查的信息,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效果。
2.4为会计监督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为了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国家还应该加快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统一的会计制度,为会计监督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要对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执法权限和职责进行明确,使监督职能更加清晰明了,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对政府监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执法权限和职责进行明确。必须不断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以及赔偿和处罚的力度。对于出现了违纪行为的企业及其负责人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在行业内进行曝光,使会计监督能够有法可依,加大违法的成本。
3结语
- 上一篇:初创企业的财务分析
- 下一篇:财务工作在企业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