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传统艺术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的传统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秀的传统艺术

篇1

关键词:意象;意象油画;传统文化;艺术修养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15-02

一、意象与意象油画

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意象”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结晶,是主观思想意识与外部客观物质世界相互对抗后又契合的思想主义,是在尊重客观物象后经过主观思想意识再加工后的具有了个人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艺术家本人的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而已。

意象油画与其说是中国当代油画新生的绘画派系,不如说是在中国艺术家开始接受和学习西方绘画的时候就已经萌生的最早的具有中国文化性质的油画。是中国油画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包含最多中国元素的油画派系。意象油画的特点就是意象性,而意象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也是衡量具有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中国油画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经过深厚中国文化熏陶的艺术家在学习和研究西方绘画的时候,怎么可能会与祖国的几千年的文学艺术的根基脱得了干系。所以,意象油画是与艺术家的中国文化修养密切相关的。

意象油画区别于西方传统油画就是在语言表现上具有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和内涵,把握大的视觉感受,心灵感悟,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不求形似”,但取其“意气所到”,而不是追求西方绘画中的三维的、立体的、写实的、具体的、客观的空间结构。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特征,是在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精神、技法语言、形式语言等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滋养和熏陶,没有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刻领会,就不会画出意象油画中的“精神”。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是意象精神赖以存在的实体。而意象精神是意象油画的灵魂,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因为有了意象精神有了生命,意象油画是具有意象油画特有的形式语言与意象精神共同建构的绘画形式。

二、意象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我们已经认识了意象油画是油画本土化,民族化的产物,所以,不难推断意象油画除了具备西方油画的特色之外,更重要的融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应用在意象油画中的包括绘画语言的表现、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参悟等。

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表现离不开运笔、造型、色彩、意境等,在笔法应用中,意象油画除了应用着西方传统油画的笔法之外还承袭了中国画的勾、皴、擦、点、染等用笔方法,结合油画颜料的特征来作画,在运笔过程中,结合油画颜料的特质而产生的或轻或淡或重或快或慢或顿或折都会给人或沉着或飘逸或温婉等就是所谓的意象之美.在造型中,把客观的物象与画家的心灵感受相结合,遵照主观的意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象”,而这个意象就是个人的感情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在意象绘画中讲究“得意忘象”就是取其精神和神韵,减少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照抄。在意象油画的色彩运用中,相对西方油画的写实的、印象的色彩而言,意象油画更多地凝结了画家心理意志的色彩,用自身的体悟和情感通过画面对客观物象进行超越现实的美的阐释。体现出具有中国美学精神的“随意赋彩”的特征,意象油画的色彩运用,不再单纯的照搬全收的描绘客观的物质世界,而是更多的为艺术家个人的精神世界、心理意愿、认知和修养、画面的需要等主观因素服务。在意象油画中,造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众所周知,造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形式结构等等都追求诗意的表达,更深层次的追求还可以说是禅意。画中有诗,画中有意,画中有个人的境界,画中有世界的起起伏伏,隐隐约约。

通过以上的一些粗略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意象油画的产生于发展离不开中国绘画,与中国美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这在另一方面就说明了意象油画的未来不是照猫画虎,不是照着中国画的样子,用油画颜料画几张所谓的当代油画就可以了,要想意象油画能够在绘画艺术领域走的更高更远,离不开艺术家的中国文化修养。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坚若磐石的根!

三、艺术家的油画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

意象油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背景下发展的种具有中国本土性质的油画,它离不开油画的特质,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大背景,更离不开艺术家的传统文化艺术水平,一幅好的意象油画作品,除了对油画本质的材料运用娴熟之外,还要应该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撇开中国文化艺术作为意象油画的思想和意境的原动力,只单纯的运用油画的性能,很难将意象油画作品推到一定的高度。

意象油画的产生离不开第一代接触油画并将油画与中国文化艺术兼容的艺术家们,而他们恰恰是具备了相当深厚的中国文化艺术能力,才将中国性质的油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从民族文化的视角所认知的西方艺术,几乎都指涉了中国意象油画的学术课题。

能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水平与中和国意象油画的高低之关系的艺术家举不胜举,比如中国艺术家刘海粟先生,之所以能够达到艺术大师的位置,与他深厚的中国文化艺术水平分不开的,他的中国画传统功底深、对文人画传统有所钻研,有很强的书法入画的能力,能自由地用笔墨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油画作品自成一体,有强烈的个性,作品既有整体的大效果,又有局部和细节的美,经得起远观,也耐得住近赏;他的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油画不但深受国人的喜爱,同时也得到西方艺术界的认可。他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了中国美术理论。而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艺术家的中国文化艺术的研修和应用。所以说,在某种含义上,刘海粟是第一代油画家最为冒尖的意象油画代表。

中国意象油画的大师林风眠,在20年代的法国,他一面在课内画着所谓西洋画,一同在课外地画着他心目中的中国画。他首创的彩墨画和彩墨画式的油画拥有很强的意象性,画面颜色受到宋瓷特别是官窑、龙泉窑那种透亮色泽的波及。尤其是它后期的油画,对水墨式黑色的利用,已使画面高度的纯粹化,具备意形、意色、意境的模式意味与文化意味。吴大羽的创作是更进一步的意象油画,他的作品中方法的根基是中国文化的意韵与审美构造。

因为具备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水平而在意象油画取得卓越建树的还有很多,比如《浦江夜航》的作者颜文梁、认为认得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表象其实正是意象油画的理论的认得的艺术家关良,他在画着油画的一同,也在画着中国画,并把中国画的朴实、纯粹和委婉反刍到他的油画中;在中国意象油画领域中有深远影响力并且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根基的的还有李叔同、徐悲鸿、潘玉良、吴冠中、吴作人等人。

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和寻觅意象油画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候,不难发现,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形成意象油画的天然温床,二是西方油画的融入,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碰撞与牵制年。三是艺术家们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根基上吸收西方绘画以及创新具有中国本土化油画特性的能力。所以,中国的意象油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也离不开艺术家们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

结语: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意象油画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核心,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任何一种文化血脉与模式都要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与更新、面临着新的科技文明之下的文化冲突与整合。但是,不论怎样,意象油画这个开始被历史重新认知和审视的油画本土化之路,在艺术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加强的基础上,一定会更加稳健和深入,会在世界艺术领域赢得更多的掌声!

参考文献:

[1]潘公凯.写意性——未来中国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 个接点 中国油画[J]北京2005-1.

[2]施旭升.艺术即意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3]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黄宾虹[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3.

[4]齐白石.齐白石精品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篇2

为了对陶瓷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我曾收藏或去博物馆学习或观看过禹州神后镇的陶瓷、河南汝州的汝瓷、江西景德镇的官窑、浙江龙泉的龙泉窑。通过参观学习,使我对陶瓷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无论是唐代的南越北邢(南青北白瓷),宋代五大名窑(汝、钧、定、官、哥),或清代的窑口生产的形形式式瓷器,都有极高的美学鉴赏价值,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传世真迹都是国家的珍宝。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陶瓷,形神兼备,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十多年来,我从事大量的瓷雕生产工艺实践和新产品的创新设计,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的多年栽培教导和名师的指点,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并被授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的荣誉称号,创办了“德化兴艺陶瓷八八红研究所”。

一. 继承优秀的传统艺术

德化瓷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天下共宝之”的尊荣,历代相传,沿袭至今。德化瓷雕长期以来形成优秀的传统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优秀的传统题材。德化瓷雕的传统题材源于佛教的造像艺术。主要作品为观音、如来、弥勒、达摩、罗汉、帝君、关公、八仙等神仙佛像, 随着时代的需求取材范围日益广泛,神话人物、历史名人、飞禽走兽、鱼虾人族、瓜果花卉以及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祝化蝶、昭君出塞、西施浣纱、贵妃醉酒、文姬归汉等等,另外像凤、鹤、狮、虎、象、马、牛、鹿、狗、龙等动物形象生动,动态各异,制工精细,也都成为德化瓷雕的优秀传统题材。

2. 优秀的艺术风格。德化瓷雕崇尚唐代佛像名画家吴道子“笔势园转、衣带飘举”的作风,追求表情逼真,动态自然,形象生动,线条柔和,动静相承,稳重大方。尤其是明代著名艺人何朝宗的渡海观音,神态从容,衣衫随风飘动,足下浪花翻滚,超凡脱俗,为德化瓷雕开创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3. 优秀的传统技法。德化瓷雕的制作,首先选取洁白纯净,可塑性强的优质瓷土为原料,然后用捏、塑、雕、搓、削、刮、搜、划等手工进行雕造,所用工具全部根据不同用途以毛竹制成。其制作程序先选定题材,打好腹稿,进行造型,然后以瓷土塑出主体形象,再加五官、须发、衣纹等部雕刻,完工后依然脱模方便分解切割为若干部件,分别制模投产,可采用注浆或印坯成型,各部件脱模后,经修整刻划修光,加上手工捏塑佛像的手足、珠串、花饰、飞带等,候干上釉,入窑烧成。这一套传统技法,要勤学苦练,才能得心应手,达到完美的艺术理想效果。

优秀的传统题材,优秀的艺术风格,优秀的传统技法是德化传统瓷雕的精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我在瓷雕制作过程虚心向传统文化学习,虚心向老前辈、老艺人学习。在创作瓷雕过程中,我都精心选料,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竭尽全力,把每一件作品做好,而且多是限量版。这些作品不仅造型精美,工艺精致,极具收藏价值。 2012年我制作的《阿弥陀佛》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瓷雕《金玉满堂》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二. 探索制作工艺,创新创优“中国红”

由于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除了喜爱德化的“中国白”,而且格外偏爱色如“中国红”的红釉瓷。

早在1919年,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大红色颜料硫硒化镉(cdses ),但硫硒化镉的最高烧成温度也就是800°C多度,而一般陶瓷的烧成温度在1200°C以上。只是近年来,锆英石型的晶体色料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人们将高温无法烧成的硫硒化镉包裹在锆英石晶体结构中,才使大红色釉能够在高温下烧成。但要烧制出一件比较好的大红色釉陶瓷艺术作品仍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因为这种锆英石晶体包裹的大红色料在高温烧制中,首先对釉料的配方就有很高的要求和限制。其次,这种大红色料,在高温烧成中,可容许的温差范围又很小,因此烧制难度很高。

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曾经说:“中国陶瓷史就是中华民族史。”“用色彩来装饰陶瓷表现了人对美的追求。在所有的色彩中,红色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最爱。”我国历史上的红色瓷器,始见于晚唐时期(距今1100多年),此后宋、元、明、清,红色瓷器成了陶瓷行业的追求。宋代的钧红、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祭红、清代的郎红都是红色瓷器中的珍品。而钧红、釉里红、祭红、郎红的技术都曾一度失传。

“八八红研究所”不畏艰难,组织科技力量,筹措资金,对“中国红”情有独钟,研究试制“中国红”。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八八红研究所”终于获得了成功。这种具有与国旗一样颜色的中国红瓷器,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和赞誉,它包括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直上青云”瓶,这件红釉结晶作品将大红釉技术与大朵氧化锌结晶釉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光彩鲜艳的“中国红”陶瓷艺术品再次化出各种绚丽多姿的大朵白色晶花,使人们在感受到大红色喜庆、富贵、热烈、蒸蒸日上的氛围的同时,更能从万千姿态各异的晶花中,体会到一种回味无穷的和谐和温馨。“直上青云”这一色彩效果是因为在红釉原料调配时添加了稀有金属氧化物,在1340°C的高温下色泽依然光润饱满,色彩夺目。此件作品在第五届(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荣获银奖。

现在,“德化兴艺陶瓷八八红研究所”主要研制高档“中国红”陶瓷艺术品,其产品主要占领高端市场,已形成镂空、瓷雕、彩绘、结晶釉、大红结晶釉、“中国红”瓷器等六、七个系列近数百个品种。在器型上,有玉壶春瓶、赏瓶、梅瓶、观音瓶、福桶、柳叶瓶、天球瓶等,各种器型无不以优美流畅的造型各呈风姿。

篇3

现代许多获得国际大奖的平面设计作品, 多带有浓厚的中国风情,它们的成功,代表这民间美术正在被国际认可,这些优秀的设计师,吸收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将它们借鉴转化成优秀的设计作品, 不仅运用民间文化的精髓来丰富了自己的专业设计,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比如 2008 年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借鉴了传统太极模式,反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标志极富动感,体现了中国式运动的历史悠久和厚重沉淀。又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国结”为造型元素,融入现代平面的设计方法,将传统图形赋予了现代的意义。还有很多海报、字体、包装设计,它们在总体风格或者局部形式上都借鉴和沿用了传统的民间美术理念, 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喜爱。

民间美术的素材有一些完全出自民间艺人的想象, 比如“龙凤呈祥”、“麒麟”等美术元素,将想象和艺人们的美化做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神奇的物体, 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设计师的再造型下,取其精华,利用简约单纯的造型语言加以加工再造,即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弘扬了民间美术。 使他们的平面设计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耐人寻味。

平面设计作为新时代的“民间美术”形式,必须与传统意义上的 “民间美术”相继承,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以缺少的艺术门类。中国的平面设计必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又具有时代精神,我们的设计师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从中获取创意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艺术语言,但并不代表不需要世界性的艺术养分。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凡是优秀的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的美术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具有地方色彩的,倒是容易为别国所重视, 简单地模仿抄袭别国的作品绝不是一个民族艺术所要做的。

要深入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的风格特征、艺术形式,进一步探讨传统的民间美术的现代平面设计的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挖掘民间美术对现代创作的启示, 从中找出具体的可借鉴因素,寻求两者的完美融合。 民间美术和平面设计一样,强调留白,好的作品,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会对留白做精心的布局,引发观者的思考。 这类似于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有一些对白是需要人们去联想的,如果都把话说全了,没有一点想象的空间, 也许就没那么好的艺术效果了。 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动静结合,疏密有致,虚实呼应,纵横对比,在构图法则中非常常见。如民间剪纸和传统的印染画布的分明的虚实关系,雕刻的疏密和深浅起伏, 都可以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构图中得到展示。 平面设计的底色大部分是单色,空间更大,可以给人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种亦虚亦实的形式产生的启示和联想,使其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现代的设计师的任务除了继承中国传统美术,更加需要将中国的传统美术推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们通过国际大赛或跨国业务取得了更多与世界设计师们交流的机会,在国际设计界中崭露头角,他们不再闭门造车,而是将眼光放的越来越长远,这正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的弘扬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途径,因为我们都相信“传统的就是世界的”。

黑格尔说过:“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 ” 一个民族的艺术可以为世界其他民族共赏,因为他们表达了全世界人们所共有的思想感情。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民间美术继承了本民族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作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社会主义艺术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而且要参与世界艺术活动, 吸取世界上优秀艺术养分, 使我国艺术事业不断发展。狭隘的民族主义把本民族艺术视为唯一瑰宝,而将其他民族乃至其他世界的优秀艺术作品糟粕, 恰恰是对本国艺术文化的阻碍和践踏。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渗透策略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是依然熠熠生辉,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小学美术教学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够增强美术专业知识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熏陶,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绘画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小学美术教学日常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赏析传统名画的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的技巧,实现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注意传统文化教学素材的筛选和贴近学生理解水平,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艺术涵养。

一、在名作欣赏中,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内蕴丰厚,不仅有熟知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京剧戏曲,同时也有雕塑、刺绣、陶瓷、铜器等多种文化形态,种类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体现出当时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丰富的美术技艺,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借助名家作品赏析来使学生感知到不同阶段的历史特点、艺术特点,使学生深刻感知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比如学习“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这课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历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生产出的瓷器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将艺术作品的形态、图案、色泽与风格、形式、流派等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不仅感知到各个时期陶瓷的造型美、纹饰美、釉色美,同时也体会到中国的陶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对中国古老艺术和优秀文化底蕴的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底蕴深厚,传统名作的欣赏能够促进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能够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学生能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在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长久的传承与发展。

二、结合技能传承,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技能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结合技能教学来为学生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将美术技能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在学习技能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和内化。比如“陶泥的世界”中涉及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等多种制作方法,老师可以在为学生展示制作技艺的同时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从制作技法中感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同的技法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美感,从而既学习了陶泥的制作方法,同时也渗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2]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的教材内容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美术技能的直观印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促进学生的美术技能提升。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贴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分层教学,将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落到实处。

三、实行课堂拓展,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教材中收录的内容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只能保留部分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单纯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很难满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要立足教材的同时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入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使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进行完美融合,从而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流淌进学生的内心,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真正地继承和发扬。[3]比如学习“学画山水画”这课后,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去欣赏历代名家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赏析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技法的名家作品,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品味中国山水画的美,加强了学生对山水画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对于美的发现和创作,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拓展活动引入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全方位审美能力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和传统文化之美,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去发现美和鉴赏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形成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进行美术课堂的拓展和提升,宣扬传统文化,这是小学美术教师的光荣使命。小学美术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的渗透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这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四、融入文化元素,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强化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绘画流派、创作者的生平历史、艺术成就等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巧的同时与创作者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感与美术实践进行融合,既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以“陶泥的世界”这课为例,老师为学生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激发起学生对陶作品的浓厚兴趣,进而引出中国关于陶文化的知识内容,老师结合陶作品的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使学生在欣赏彩陶文化的同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感知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蕴藏于艺术作品之中的思想内涵。将美术作品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底蕴,拓展了知识视野,同时也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由表面欣赏走进深层次感悟,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落实开展,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中书法、国画等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推动小学生精神文明的构建和发展。

五、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是渗透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小学美术教师要立足于美术教材的同时拓展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宽度,用充足的传统文化素材来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使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和无限魅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他们美术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艺术内涵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热情,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度发掘,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促进,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手工主题活动的开展,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小学美术教师要从传统文化中选择文化性强、艺术价值高、教育意义大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美术课程的高效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学生能够丰富美术的联想和产生创新型思维,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阶段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12).

[2]林小真.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2019(9).

篇5

民间美术资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着河南的文化变化,极具地方特色,这些民间美术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动画艺术创作及其重要的灵感来源,在进行动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可以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早期中国的动画创作工作者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创作出了令世界动画界震惊的动画作品,充分体现出了动画艺术与民间美术资源结合的典范。如《大闹天宫》《天书奇谈》等吸取了传统民间年画造型与民间特色建筑特色《牧童》《小蝌蚪找妈妈》等作品则是把传统的水墨技法与意境很好的结合到动画作品的创作中去:《宝莲灯》则是把民间的神话故事与传统的民间美术造型应用到动画创作中去。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无数观众闻名世界,就因为在这些动画作品中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格。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代在悄然变迁,新时代产生的新的艺术载体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大量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在不断的丢失,对于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延续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全省很多的民间艺术创作者都不是以创作维持生计,仅近几年,有很多民间美术形式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领域,朱仙镇的年画制作艺人也屈指可数,没有了从事民间美术的艺术工作者,也就等于断了民间艺术的根本,民间艺术面临整体的衰落的危机,中国民间艺术整体的衰退,原有的艺术形态被逐渐更改,新型工业化的生产对民间美术的冲击是很严峻的,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如何传承发扬下去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动画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如何使用动画艺术结合民间美术资源来进行动画创作,使动画成为民间美术的载体和延续,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得以延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中国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从而闻名全球。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残酷的,我国的动画创作大多是盲目的跟风、模仿,缺乏特点与个性,由于创作目的的改变,没有文化底蕴的依托,作品就失去了活力,另外,动画作品雷同现象很严重,大部分作品缺乏艺术美感和创意。

创意不是简单的模仿与简单的修改,而是建立在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与文化基础上的,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取得市场是民间美术资源与动画艺术结合的发展策略。围绕着民间美术资源的特色,突出重要部分,深入理解,合理的整合应用。民间美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如何充分结合民间美术资源的精华,从根本上理解民间美术的理论,在实践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借助动画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形式体现出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于传承,对于现阶段的动画创作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6

那时,我正好执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课标要求,在学生理解和领悟了“优秀的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之后,已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对塑造人生所起的作用呢?我打算组织一次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有很多形式,如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最终我选择了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文学赏析,试图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活动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把握。

组织文学赏析活动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选择赏析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讨论题目等。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首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余光中的《乡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接下来,我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活动。朗读前,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酝酿感情。朗读中,让学生去感悟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的心情。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能否与作者、与其他同学产生共鸣。如同学们在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后,被诗人的一种精神所感动:诗人在被迫与世隔绝的处境下,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在学生享受了精神大餐之后,进入探讨问题环节,从而慢慢地把他们带入到教材中,让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再呆板,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

我们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种说法对吗?

通过分小组讨论,我们汇总了如下看法:

(1)优秀的文化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激励人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这是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该观点肯定了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正确的。(2)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除了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外,还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文学、音乐欣赏等形式从事文化赏析活动,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优秀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笼统地说,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就是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一

认识是片面的。讨论结束后,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做了一个专题练习。

专题练习: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能产生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C.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D.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答案]A

解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就是一种高雅文化,深刻感受、领悟,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故选A。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错误。艺术创作同样是客观存在决定的,D说法错误,不选。C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与题目说明的指向不一致,亦舍弃。

篇7

关键词:地域性;独特性;东北油画;情感表达

0 引言

国内东北油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其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艺术文化的内涵为世界文化进程中物质文明、规则制度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包括语言符号、行为价值、知识技术、情感理想、油画艺术观念与精神、油画艺术设施及油画艺术配套服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素等。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历经生存区域、生产方式、生存环境的周折变化,通过与文化气息、特征相融合成为传统的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层面上,油画艺术文化映现出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状况,其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去思考现代社会是否展现油画艺术的内在精神,从现实生活中揭示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对油画艺术文化的社会功能加以评判。随着油画艺术文化社会功能日益显著,东北区域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隐存特定的精神风貌,其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同等重要。油画艺术文化通过与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溶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文化,能够较完整反映出社会文化背景与时代特色。

1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

1.1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不同时代的潮流,见证了历史朝代的更替与变迁。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皇宫殿宇、风景建筑甚至是街头巷尾中都充斥着东北油画的身影。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与时代环境的变革的发展历程中,东北油画从某种标志性的部件转变为朋友交往互赠的佳品,成为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奖励颂扬美德的媒介,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于表达,有褒奖激励和人际交流之作用。然则伴随我国历史朝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文化的引进使我国人民逐渐淡漠了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充斥街头巷尾的东北油画文化,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的入侵造就了我国历史朝代经济、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流逝。在一些极为偏远的山村还是保留了先人留下的样式使得部分东北油画得以存活,但是由于人民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不够,更缺乏保护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导致一些好不容易留下的东北油画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要想后世可以看到这遗留的艺术品,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说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就要对东北油画进行拯救。现代社会,东北油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东北油画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遗产的保护与内涵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现代多远文化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区域性文化,在发展和加强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油画艺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整个油画艺术文化体系构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分析,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中国油画艺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在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开放、融合发展缺乏一定积极性。现代社会针对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能,加强对油画艺术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对研究油画艺术文化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上予以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油画艺术文化应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审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解析现代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汇点,弘扬中国传统油画艺术文化的内在精神,挖掘油画艺术文化的人文性特征,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油画艺术需求民众提供保障。现代社会逐步关注油画艺术文化的独特风格,人们通过对油画艺术文化特质进行多维审视,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等社会文化相融合, 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油画艺术文化的健康发展,仅为完善现代真个社会油画艺术文化的体系建设

2 基于地域性的独特特征探讨东北油画中情感的表达

2.1 东北油画艺术优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功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突显出其实际意义。油画艺术文化的独具特色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建设中显露出了生机与活力,具备时代性、性、教育性、文化实效性等相关特征,凭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的历史发展进程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映现出数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决定的浓郁的特征。东北油画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通过独特的生活方式表现本的精神底蕴,通过多种艺术活动表达出油画艺术的内在气质与凝聚力,其的价值观念及精神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油画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性特征,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以教育为依托,这也是油画艺术文化发展一个核心观点,同时形成的油画艺术文化也彰显出其教育性特征。传统油画艺术是国内油画艺术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其现实教育意义逐步得到重视和挖掘。传统油画艺术其社会功能就是能够培养出生活目标明确、学习品格优秀、完整人格理想及内在文化涵养的人格力量,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增强自信心,弘扬和培育精神,增强自豪感。传统油画艺术文化是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沉淀而成,是对性最内在、最深刻、最本质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秀的历史文化积累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油画艺术文化具备时代性和性特征。油画艺术文化是发展过程中形成群体共有的,符合油画艺术价值观、思维思想的一种精神文化,行为制度,习惯准则。东北油画艺术文化具有沟通特定中全体成员心灵的作用,具备独特风格的油画艺术文化、民俗风情及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过程,传递了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及聪明才智,折射出的独特风格、内涵气质、理想观念等。时代性是通过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生活方式、社会理念、工业技术及思想思维等来评价或判断时代特征,经过长时间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不良习惯、思想的淘汰形成具有高价值,深内涵,广渗透的优秀文化底蕴。

2.2 东北油画艺术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

时代环境背景下的人们赋予东北油画的内涵都体现出以东北油画作为奖励、馈赠的物质礼物来表达自身情感以及对鼓励、馈赠对象品格、行为予以肯定的标志。东北油画在朝代更替与环境变迁的发展历程中从不同时代的流行风尚到以精神层面为导向的东北油画文化,在对人们家族予以象征或人们品质赞美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一种家族品质、个人事迹、特殊故事的一种文化传承。现代社会东北油画制作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已然不复存在,但在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有机会去思索到东北油画中词句的内涵,感受古代人们大气磅礴的胸襟与气度或婉转流畅的至高情怀。东北油画文化与书法文化、篆刻绘画及雕刻的融会贯通传递出古代人们真切的内在情感与思想品质,折射出古老文明伟大人们的智慧结晶,一系列的优秀文化品质警示我们亟须完善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将东北油画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部分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予以重视。

2.3 东北油画艺术是现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基础

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人文精神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进程中的根源。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生活价值、生命存在以及生存意义的关注与思考。传统人文精神的构建要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俭朴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的慎独精神、中庸尚和的人生境界、百折不挠的实践精神为支撑架构出传统文化体制下的人文精神。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要素是建立在传统人文精神构建要素基础之上,强调尊重个体自由、宽容、诚信与公德,注重社会人文关怀,强调个人人文责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社会,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人文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社会民众正确的价值取向,倡导着民众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保障个体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尊重自由、宽容与诚信是现代人文精神构建的基本要素,体现出社会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与个体对社会的人文责任。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影响着地区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传统人文精神构建要素与现代人文精神要素的有效融合为地区的经济、科技、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区域性文化,东北油画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强劲的艺术感染力、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多重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层面上,油画艺术文化映现出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状况,其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具有区域性的优秀历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有的文化符号,现代社会应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拯救,重视研究与批判继承中国东北油画文化,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聪.从地域性特征谈东北油画的情感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 卢玉国.东北乡土油画的情感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 陈海兵.东北地区油画作品地域性特征分析[J].大家,2012(08):297.

[4] 王春明,王占坤.东北油画风景形式语言特色研究[J].中国艺术,2013(02):129.

[5] 郭燕.悲悯于苍生――东北当代美术思想研究[J].美术研究,2013(02):117-119.

篇8

关键词:美感教育;美学元素;波普风格

一、研究的背景

第一,基于我国儿童美感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孩子将迎接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关注生活品质、追问生命意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审美将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审美修养不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属,而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养。审美素养从哪儿来、怎样培养,儿童喜欢的绘本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优秀的儿童绘本可以愉悦儿童,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在给予儿童美的体验与感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滋养儿童的心灵,培养其艺术感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部分优秀的儿童图书设计者,也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儿童读物,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些优秀作品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国内儿童的需求,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第二,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历史较短,部分绘本参照西方国家的绘本样式,在设计上往往显得缺少创意。如,版式和色彩设计显得程式化,缺乏丰富多变、活泼大胆、富于创意的设计。好在现在有部分出版社或工作室通过借鉴与交流,积极在风格、样式、材料上进行尝试与探索,创作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儿童绘本作品。第三,现在各高校动漫专业的部分学生将来会成为我国儿童绘本设计的主力军。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每名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但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关注并重视本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视为自身的重任与追求,这也是当代动漫专业大学生理应肩负的使命。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曾表示,虽然童书市场这几年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在2016年更是销售量突破了700亿,是整个图书中最活跃的板块,但国内原创的图画书、绘本设计往往缺乏自己的品牌和国际水准,主要销售来源仍是靠国外引进。因此,设计出属于中国儿童自己的绘本,设计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读物,成为目前儿童艺术出版市场的迫切需求,同时是未来童书设计者所应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儿童的健康成长、情感塑造,需要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引导儿童关注美、体验美、创造美,尤其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在认识美的基础上创造属于中国儿童自己的美的绘本。社会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性、科学性的原则,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阶段中,儿童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形成健康意识的过程中,美的启迪,也就是美感教育是特别重要的。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化作绘本中简洁、新颖、活泼、灵动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儿童教育之中,儿童在观看、仿效、学习的同时,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审美观,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人生观的形成。只有让儿童在成长阶段接受健康、科学的美的熏陶,完善的人格才得以养成,而人人有了完善的人格,社会才会真正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与美学元素融入儿童绘本创作与研究,体现出原创性。正是有了众多艺术家、学者、匠人的默默奉献和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中华文化才会如此博大精深,才得以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具特色。而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兼具的优秀儿童绘本并使之走向国际市场,是每一位绘本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创作者要将中国的传统美学元素通过创新的手法展现于儿童绘本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达到通过儿童绘本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体现中国儿童绘本的原创性、广泛性和教育性的目的。第三,波普风格的儿童绘本采用综合材料拼贴制作而成,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对于儿童审美经验的形成和丰富具有重要意义。波普风格儿童绘本试图通过拼贴等简单、新颖的美学手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引发儿童自主观察、收集与探索,积极调动儿童的模仿和协调配合能力,将创造性思维与动手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儿童独立思考与创造。第四,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切实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以创新思维和创作实践进行儿童绘本创作与民族文化价值传播,可以带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引发多种具体创新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课程设置应符合商业制作模式。学校教学有时更注重理论性,缺少实践,更缺乏与当前市场接轨的模式,因此,构建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最前沿的儿童绘本制作专业技巧并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的内容

篇9

关键词: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

一、民族声乐艺术形成的客观条件

从质朴走向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必经的过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亦如此。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优秀的外来声乐艺术在传入中国之后,都会被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吸取精华,并与其相融合。经过这样的融合与发展之后,中国民族声乐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兼收并蓄、和谐共生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而不是固步自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如此。它在外来文化给予的营养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与外来文化相融合,在经历了民族化的洗礼之后,转化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声乐形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近代逐渐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与中国民族声乐相。抗衡。的美声表演形式,并在专业教育领域和民间广泛传播,对中国高等院校专业声乐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需要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动了解西方经典的音乐文化,以逐步确立自身的体系和价值,进而从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一次时期,出现了求变的新音乐思想。这种新音乐思想属于新知识分子阶层,是他们在社会危乱时期向西方文明寻求先进文化的思想反映。在近代社会,外国的宗教活动、侨民侨胞、海归的留学生以及外国的音乐团体等在中国的宣传,影响了中国固有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近代中国独特的社会条件是中国民族声乐创新及发展的客观条件。中国近代以来的音乐主流思想将中国固有的传统民族声乐转变成为现代民族声乐。

二、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其改革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之路走的}一分曲折。又由于一些特殊的社会时期,因此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后,具体为:

(一)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阶段

在受到“”影响后,政治上长期动乱,民卞和法制被肆意践踏,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经历了动荡不安的一年文化动乱,给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致命打击。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使得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含苞欲放,紧紧的跟近世界的步伐,不断的融合创新并且挑战新的领悟。在这个转折的关键阶段中,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开始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许多作曲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并且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和作曲家也出现在民族声乐艺术舞台上。一些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至今广为传唱,例如《外婆的澎湖湾》、《紫竹调》、《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这些都是一些优秀的声乐文化的作品。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一个重要的突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在20世纪90年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下,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现代声乐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这样一个,稳定,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流行唱法”就这样国现代声乐艺术领域中产生了,它以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很快被社会公众熟知与认可,就这样通俗音乐开辟了自己一片新的天地。在这个兼容并包的时期,中国民族声乐不光发挥了自己木来的特点,既与各个民族的特有民歌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又与西方的美声相结合,与世界的潮流相适应。中国民族声乐就这样进去了一个新的,接近于世界潮流的时代。

(三)进入21世纪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卞义的推进与发展,现代化时代气息与特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基层,这使得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驱动下,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增强,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同时也不断吸收西方声乐艺术的精华,使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变得多元化和多样化。

三、我国民族声乐在社会转型中的发展

(一)立足传统,建立民族音乐文化主体意识

任何民族文化都小能离开传统,离开土壤的文化必然会枯竭、会消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经过无数音乐家的不解努力已经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屹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小仅是世界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且获得灿烂的光辉和小朽的形象。但是,山于对传统音乐缺乏应有的保护与继承,我国种类繁多的民族音乐文化正逐渐“边缘化”。许多人都以西方音乐体系为最高准则,并且用西方美学的眼光来评判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追随西方作曲技法、演唱技巧、音乐理论,而抛弃民族音乐。甚至,许多音乐家追求用西方技法对传统音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甚至许多学校的音乐教育课堂中也追随着西方音乐体系,抛弃了民族音乐文化。而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局而,已经有诸多学者呼吁进行保护。所以我们应积极更新观念,立足传统,建立民族音乐文化主体意识。小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出现断层,更小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丢失殆尽。首先,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我们首先要建立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所以能留存下,是山于其独特的美学思想、结构旋法、节奏韵律等音乐“语法”结构。其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应被更加充分的强调。在世界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多元文化范畴中,缺乏独特个性,缺乏民族韵味是难以生存的。京剧、昆曲、古琴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

(二)海纳百川,实现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发展

20世纪我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1世纪中国社会各领域还会更快向前发展。而对新的时代、而对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中国声乐艺术也需要获得更高的发展。曾经,中国声乐艺术以博大的胸怀吸收国内外各种声乐艺术种类,中国声乐艺术包含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国戏曲艺术、中国曲艺艺术,西洋歌剧美声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西洋唱法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唱法西洋化)、通俗声乐艺术。中国声乐艺术的繁荣目前逐渐走向单一化、模式化,小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现如今,在世界一体化和全球文化交融的境遇下,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首先应该植根民族风格,尝试更多风格、更多样式的声乐艺术并存发展。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的文艺指导方针落到实处。并且应在建立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之上,搭建理论平台与实践演出。而对我国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学派,应秉持宽容态度,让这些学派在我国声乐艺术舞台上竞相开放,获得“千人千声”的个性化艺术发展局面。这种多元的民族声乐发展方向小仅能提供给广大的声乐学习者更多的学习选择,还能推动中国声乐艺术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三)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在社会不断转型过程中,

我国民族声乐从一开始的一分注重歌唱技巧到后来慢慢的更加注重每一首作品中感情的表达以及升华。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在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最多的是歌唱技巧,因为当时的歌词都是浅显易懂,没有很大程度的注重情感的表达,而在当今社会转型中,学生学习的更多的是对于歌词的理解,以及情感的表达,因为对于社会转型后,民族声乐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更加注重对于情感的表达,其内容更加的具有内涵以及深度,能够更好地熏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四)加强建设,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学科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声乐艺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虽然中国民族声乐在中西结合的过程中,不论是在理论上、教学中、表演上都逐渐探索出了丰富的经验规律。整体来看,我国的声乐理论建设远无法适应声乐艺术的发展速度。同时,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音乐工作者对于理论创新上的建设是艰辛的,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且,声乐艺术工作者们均应当为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完善化而不断努力。再者,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要扎根传统文化,以此来构建中国声乐作品体系。中国声乐艺术想要走向世界,必须具备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优秀声乐作品。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活动要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得到世界声乐界认同、接纳和赏识,立足于世界声乐艺术学派之林。

总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东方文明古国。尽管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形成与发展中遇到过很多的阻挠与障碍,但是经过数代声乐艺术创作者不断的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使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有了一定的发展,并逐步与世界的潮流接近,使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另一方而,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既不同于传统的民歌、说唱和戏曲的演唱,又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民族声乐,借鉴和吸收了西方欧美声乐唱法。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树一帜的,具有创新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

参考文献:

[1]白宁.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88-93.

篇10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版式设计;表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63-01

现代版式设计发展并不久远,在我们生活中却无处不在。进入20 世纪,人们对于版式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直至今天,版式设计已成为一门学科,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上升为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版式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要考虑其文化的韵意及怎样与现代版式设计相融。不同的传统元素包含意义不同。怎样恰当的运用这些元素是设计师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早期过多模仿西方设计,埋没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而近年来广告的大量应用,使得传统元素倍受推崇,但只停驻在表面。传统元素在国外艺术发展史上的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复古”元素涉猎范围广,更成为一种潮流的趋势,现代的版式设计中也有体现。中国传统元素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却被设计者们往往忽略掉,盲目推崇西方的现代设计,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及时打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加强对传统元素内在的探究,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感的好作品才能够被设计出来。

一、传统元素和现代版式设计的概念

各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样艺术形式。传统元素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也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传统元素具有以小见大的文化寓意,通过简单的纹样特征传达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传统元素外在形象简单却内涵丰富,不仅能表达出社会心理,并且体现社会道德与追求。传统元素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内容上的充实,更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丰富,对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至关重要。

版式设计又称为版面设计,是指正文的全部格式设计,是平面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版式设计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阅读的报纸的时候,品味小说的时候,浏览网页的时候等,版式设计的发展对当今世界信息有效传达起到了桥梁作用。设计师结合现代的审美需求不断改进设计手法,借助创意极大地丰富了版面编排形式与视觉效果。时至今日,现代版式设计受到重视,电脑的广泛应用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版式设计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

二、传统元素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地球村”口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怎样使民族文化不埋没于趋同的洪流里,已顺理成章的成为设计领域需要直面的问题。分析研究现代版式作品不难发现,能够与我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的,是有着共同民族文化背景的。这些作不仅表露各民族不同的历史熏陶和审美,而且凸显了传统元素和现代版式设计的关系。设计不仅需要相同文化背景的支持,而且还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设计风格不仅需要现代的,更需要传统的。

三、传统元素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表现

传统元素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表现,不能是饭来张口的拿来主义。表现手法应借用某些象征意义来传递情感,或在基础之上再创作,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又具有现代版式设计中的神。日本与我们在文化背景上大相径庭。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这些设计作品体现了传统日本文化清新、淡雅的风格特点,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传统元素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设计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借鉴、学习,而不是随手拿来。靳埭强是香港设计师中的佼佼者。1842年以来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一个多世纪,虽然大多是中国居民,但文化却受到西方的影响,就产生了地域性的艺术风格。传统元素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表现还体现在它的重塑、分解、重构以及置换上。它打破了传统造型规律和设计法则,经过或是提炼或是变异或是选取部分元素重新组合,创新了元素的形态。既保留了本土艺术的气息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带有鲜明的时代感。设计师们不断尝试在各自的作品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版式设计结合,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设计作品。以08年奥运会体育海报为例,中国韵味以水墨画呈现,展现出淡雅及悠远的意境,再结合现代版式设计,得到了设计界的广泛认同。再一次印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品借用传统元素进行搭配组合,以别具一格的风格面貌加入到现代世界优秀版式之列。

综上所述,在众多设计师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许多的现代版式设计作品既吸取了传统元素的精华,又兼容了现代版式设计的一些表现形式,赋予传统元素以新的意义和视觉感染力。传统元素的研究并不是为了照搬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在现在和未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更优秀地通过现代设计表现手法传达设计理念,丰富现代版式的表现,推进现代版式设计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