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积累与整合”是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是这一基础的核心。积土成山,厚积薄发,知识记忆是掌握强化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
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语音、字词、成语、病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内容繁多,分类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同时,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几乎又是高考的必考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基础。根据心理学知识可知,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可知,知识记忆是掌握基础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系统整理记忆内容,科学归纳,并且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设置记忆内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繁多复杂,如果不加以系统地整理,科学地归纳,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混乱吃力。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学习语文的时候一定要制定学习计划,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序性,避免盲目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比如高考语文的考查顺序,大概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 ,这样学生掌握起来就条理清晰了。同时学习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我们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设置记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记忆。比如第一、二周,我们先设置基础的语音知识,明确要求学生在这两周的任务就是掌握它们。而后可以设置字形、成语、病句等。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认知接受情况,灵活处理。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不再那么茫然,不再那么混乱,科学有效地记忆安排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其次,整理相关记忆清单,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记忆,让学生自主消化,同时,可采取不同的小测验方法使学生加强积累。“时间紧、任务重”是高中学习的主要特点,如果让学生下课、放学后去记忆,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因为学生很难抠出时间来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记忆,如下午的第三节课,分发知识记忆清单,明确记忆范围和要求,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开展自主记忆,然后可以利用十来分钟进行相关知识的小检测。通过检测掌握学生的记忆情况,适当加以补充、订正。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没有掌握好,可以灵活地在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记忆。知识的巩固,必须给学生时间主动去消化,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可见知识的记忆积累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再次,教师要对知识记忆的方式方法加以科学引导。好方法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知识记忆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费时费力机械地死记硬背,做一个“好学、善学”的人。
理解记忆法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根本方法。无论是对字音、字形、成语的掌握,还是对修辞、语法等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所谓理解记忆就是要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这样记忆的效果才会更持久,遗忘的速度才会更慢。如“供销社”中“供”的读音,正确的应该是“gōng”,实际上很多学生都错认为其应该读“gòng”。我们可以利用理解记忆法来记住这个词的读音,“供销社”中“供”是“供应”的意思,所以它应该和“供应”的“供”读音一样,都读“gōng”。
联想记忆法也是知识记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的特点就是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形成一个脉络明确的知识网络,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了记忆的范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如我们在记忆“急躁”的“躁”时,记住了它的偏旁应该是“足”,它有“性急,不冷静”的意思。以此联想开去,“浮躁”、“焦躁”、“烦躁”都有“性急,不冷静”的意思,所以这三个词它们的偏旁应该都是“足”。又如记忆成语“不名一文”,它的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我们可以触类旁通联想记忆同样有“贫穷”意思的成语,如“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家徒四壁”、“阮囊羞涩”等。这样,由此及彼地扩大了记忆的范围,记住了所学的相关知识,记忆积累的效果会更好。
比较记忆法也是知识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方法。记忆时,可以将同类的概念作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加强辨析,加深印象。如修辞手法中的“类比”和“对比”,这两个概念学生经常弄混淆,不易掌握。如果我们采取比较法记忆起来就非常简单了。“类比”和“对比”,它们的相同之处,都具有作比较的意思;它们的不同之处,“类比”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示,而“对比”则重在对事物间差异性的揭示。通过比较,明确了二者的异同,记忆起来就更简单、明确了。学生明确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地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
知识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掌握语文知识更轻松,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忆更多的内容。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引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讨论法;成因
On the importance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of Discussion Method
Liang Wen-juan
【Abstract】Discussion Method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with the new high school language curriculum reform, more and more subjec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It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advocated by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ri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nk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specially, their performance in it fi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quality education;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discussion session will help students questioned the ability of divergent thinking skills, explore the ability to cultivate; discussion session can also self-learning and universities better way to learn standards to avoid suited to students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enior Chinese; Discussion method; Causes
当前,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讨论式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讨论式教学法是指经过教师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某一重要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互相启发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它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新课改的要求和本质呼唤着课堂讨论的实施。
第一,课堂讨论符合了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特别要重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课堂讨论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第二,课堂讨论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质。
高中语文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它的本质应该是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任务。
高中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因此,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学科既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体现出对学生自的尊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之所以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正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体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教学法,它是学生合作和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学生课堂讨论体现了合作学习,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推陈出新。要冲破过去那些陈旧的模式,寻找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他们的思考,唤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实现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形成创造型思维。我们应该力争使语文课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而且是灵动的﹑科学的﹑理性的、充满探究的。
课堂讨论的天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哺育其个性,同时也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不能压抑学生的思维。借助讨论与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真理,谦逊地表达主见、宽容他人的主张、尊重真理、敢于彻底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无视语文课堂讨论这种珍贵的教育功能和人格形成功能,就是放弃了语文教育的真正底蕴。
第四,课堂讨论的优越性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1.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讨论优越性之一就是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课堂的积极生成,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能够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首先应该目标要很明确。在一些课堂讨论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一些教师的目标概念不是很明确。目标不明确,讨论的再多,课堂再热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培养的目标,那就是:我能利用这个教材以及这节语文课的讨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脉。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全体,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新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作为教师,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处理好学生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更难保证目标的达成度。
2. 展现出个性化的思维
新课程理论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高中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但还处在浅层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有实效的课堂讨论就是要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有实效的课堂讨论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魅力在于一个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就像一瓶美味的葡萄酒,能引领学生在课堂内尽情遨游。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中一个好的讨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比如,我在讲解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了解,第二课时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体现出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套子”?如果有的话,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套子”的?假如让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他们的婚姻会幸福吗?为什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很有兴趣,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答案无非两种:幸福或者不幸福,便是理由却是五花八门。这样的问题讨论探究学习,能引领学生深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课堂讨论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认识及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平时的思维定势,有了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氛围。
结语:卢梭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通过讨论式教学这一途径,语文教学就可以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恢复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地践行新课改精神。
参考文献
[1] 孙培云.高中语文教育【J】.科技教育.2010(09).
[2] 孙正君.浅谈语文教育的语感培养【J】,中国教育.2009(11).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概念的提出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也有部分课堂教学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追求课堂气氛热闹,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偏离了文本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也变得华而不实,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色。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教学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个性化见解的同时更要尊重文本,回归到深入解读文本的本色语文教育中来。
一、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少,导致个性化的见解少。据调查一节课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达不到10分钟的课堂约占75%。(2)学生在课堂发言、质疑的状况较差。部分学生胆量小,不敢提出质疑问题;部分学生参与自主讨论的意识不强,而且学生个性化理解肤浅,有些甚至偏离文意。这些因素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任务难于完成。(3)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自主学习、强调个性化理解,使得实际教学内容空虚。部分老师课堂上只讲个大概内容,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或一味的调动学生,组织学生朗读、讨论,以求所有问题都在阅读中、讨论中自行解决,而缺失了自己引导、启迪、点拨的主导作用,这种把自主阅读简单化的做法,导致学生漫无目的的读、随心所欲的想,而教学目标难以落实。这样,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成了形式。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个性化阅读的对策研究
1.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让学生明确阅读学习的目标。字词的积累是语文教学始终坚持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之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结合工具书、注释等完成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在阅读文本之前,要求学生主动了解文章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及主要成果。掌握字词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了解作者背景是学生解读文本的前提,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事”就是如此。我认为这些内容都要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中,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掌握基本知识,为探究课文内容打好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有必要把下一课的目标提前告诉学生。若有必要还可对学习该课的方法步骤进行提示,并给出导学练习题。课前初步阅读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唤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也是对课堂阅读的补充。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情景能让学生对文本相关的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极思考。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音像资料:作者相片,古朴的康桥,波光粼粼的康河,河里的油油水草以及河畔的金柳,这些情景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宁静优美的氛围,结合伴音朗诵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诗人的眷恋之情。然后,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诗中找意象,具体品味诗的意象及诗人的情感变化,最后通过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交流探究,解决教学目标问题。
3.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美读鉴赏与文本对话,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品出文本的某种“味道”,但理解不够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肯定存在的。这时候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个性化见解产生和深化的主要方式。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活动,切忌把问题抛给学生后自己无所事事。教师要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深入学习小组,及时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综合分析,及时精讲点拨,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4.精讲点拨,释疑升华。经过合作讨论,有些学习内容和问题,已被学生解决或掌握,而一些疑难问题,学生还是没有完全理解或掌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重点讲解。讲解的艺术在于吸引学生,让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讲解前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或谈自己的困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的放矢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分析要细致,讲解要精准,让学生从朦胧的境界中明晰道理。
篇4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有总的课程目标、分散的课堂目标;各个时间段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课程目标是总纲,可以是宏观的;课堂教学目标则是微观的,应是具体的,更必须是明确的,它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教师把握好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在执教岳麓区公开课《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时,把“读懂课文:明白作者关于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思考”和“学习写法,了解文章因事明理的写法,并能运用”作为课堂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目标设计问题,突出学生的活动,凸显学生主体,从而在一节课明白王安石“尽吾志”的道理和因事明理的写法,并且安排一段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悟出哲理,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就学有所得了。
二、 文本解读要精到
老师只有比学生先走进文本,解读出文本的独特之处,读出自己的独特的心得体会,走进课堂时才能娓娓而谈,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把文本读得精彩,读得深刻。
例如《祝福》中有一句话:“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仍然”一词值得仔细琢磨和推敲,祥林嫂已经改嫁了,为什么还叫她祥林嫂呢?这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婚姻方面的知识,古代强调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仍然”这一个词就已经暗示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也就是封建礼教对她的迫害。如果在解读中抓住了这一个关键的词语,这样的话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
三、 课堂气氛要和谐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从多方面入手:比如淡化教师的权威形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包容学生的缺点,善待学生的错误;强化教学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会学习,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就体现出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大大地提高了。
四、 学习机会要均等
课堂教学时间对全班同学是均等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个体在每节课上的学习机会是一样的,由此其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差异更加明显。在课堂上真正紧跟老师的节奏、表现活跃的学生占少数,这些学生参与程度高,就获得了更多与教师及文本对话的机会,也就获得了好的发展;但多数学生只是被引领,参与热情不是很高。他们思维与课堂若即若离,与文本若即若离,课堂上好像有收获,但收获的质和量无法让人满意。这样的课堂有效性就要打折扣了。因此,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课堂,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和发展的快乐。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课程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绝不能漠视差生,也要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动力,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这样既达成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我们职业良心的一种体现。
五、 教学语言要精炼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相当严重。受此影响,尽管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多年,目前课堂上仍然存在不少教学语言失控和无效的现象。比如,语言习惯不良,说话常带“口头禅”,影响听觉的美感,让人产生听觉厌倦,干扰学生的理解,影响学生知识吸收的连贯性和思维的流畅性;教师上课时联系无度,一“联系”就一发不可收拾,脱离主题教学,滔滔不绝,喧宾夺主;有的老师上课时,嘴巴总闲不下来,不管学生在干什么,总在提醒,有时还随意打断学生的活动,影响学生的个体体验,干扰学生的深入思维。如此种种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新课堂教学语言就应该精炼规范(包括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调丰富,语速、音量适中,符合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应避免出现诸如“嗯”“啊”“这个”“那个”等画蛇添足的口头禅。此外,还要求教师力求做到思想无谬误,知识没差错。对知识的描述和界定要肯定、准确、科学,切勿含糊其辞,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言辞,更不能用想象和猜测替代严密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尤其在介绍定义、语法、写作手法等时,更要准确科学,并注意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
教学语言的精炼准确还应体现在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合乎逻辑。内容上要符合以旧带新、从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有因有果,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要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17-02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掌握教材,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了教材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其次就是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就是要对教学进行反思,要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才真正变得有意义。引导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应教学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模式。
一、引导式教学的概念
初中生的身心都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心智在逐渐地走向成熟,其认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这时期的学生不再需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喜欢自己探究知识,他们有着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有着一股什么都不怕的勇气,因此,我们不能够再继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也不能推行“应试教育”的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诞生了,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式教学的核心含义就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再“主宰”课堂,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着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引导式教学由四个步骤组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重点讲述、巩固演练。从这四个步骤中我们不难看出,引导式教学是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引导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自主学习。众所周知,自主学习就是给定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策略和学习思路,然后按照自己所定的这一套学习方案来进行自我学习。但是自主学习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教学目标做指引,这个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指南针,指引着学生的学习航程。自主学习从阅读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结论并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整理和归纳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能够逐渐地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在语文教材的阅读中,我们要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重读。第一步,粗略地扫描,了解文章大概;第二步,仔细品读,明白文章的主旨;第三步,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精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可是有些学生却认为,阅读没有那么复杂,只用读一遍即可,所以他们常常忽略掉第一步的初读。其实不然,对于语文这门文科重点学科来说,初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初读,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一课的内容大致是什么,文章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属于什么类型的文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这其实就相当于一次预习。经过初读之后,学生不会对这一课再感到陌生,不会在没有思路、没有条理的思维下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了。针对那些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阅读学习,以便顺利地实现引导式教学的第一步――自主学习。
2.合作与探究。引导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作与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下,互相帮助,密切配合。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小组外又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这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教师在上课前,进行一个小实验。教师拿出实验工具――“毛钱管”,即一个试管内装有羽毛和钱币,学生肯定会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各小组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管中的羽毛和钱币哪个会先到达管底?”几乎所有的小组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肯定是钱币啊,这毫无疑问。”接着,教师让每个小组上台来亲自做实验,得到的结果却是,钱币和羽毛同时落地。而且,每个小组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学生惊讶不已,急于解开这个疑惑。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3.精讲点拨。教师在精心备课时,要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能够预知学生可能会出现疑虑的地方,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出那些容易误导学生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精讲。例如,在教学《风筝》这一课时,学生定会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就可以针对一个重点问题进行精讲,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到最困惑的难题,当然,这也是整篇文章的重难点所在。课文中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本身就有一定的矛盾性,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说“倒不如躲到严冬中去”,那为什么又要“四周又明明是严冬……”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觉得这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一问题触动到了学生内心的疑惑,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终于了解了作者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这句话看似矛盾,却正因为这矛盾,揭示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愤慨之情。原来,鲁迅先生觉得自己无法补过,只能够一直沉重下去,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悲哀。这时的他只能够希望躲到严冬里去,不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样才能够忘却这一切。文中的“寒威和冷气”并不是指当时的天气,而是指心里的悲哀。当年的虐杀者与被虐杀者受到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之间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但是现如今,虐杀者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为自己曾经的作为感到后悔,但是被虐杀者仍然无动于衷,已经全然忘却那一段历史了。虐杀者虽然已经觉悟了,但是却无法补过,这种悲哀让人不寒而栗。
4.巩固演练。在学生已经对课文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安排巩固练习了。以往的巩固练习就是课后习题,这样的方式未免太枯燥。倒不如来一个有趣味的巩固演练方式,比如说,可以安排学生做一场辩论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角色扮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等等。当然,还是不能够完全地“抛弃”习题练习,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题型,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进行巩固。
参考文献:
[1]王杰峰.上好高中语文引导课[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3).
[2]卢坤甫.引导式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1).
篇6
【关键词】传媒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如何把传媒与大学语文结合起来,既提升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又能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教学呢?从这一问题出发,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几点探讨。
一、传媒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笔者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主,采用问卷与访谈两种方法展开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30份,回收600份,有效率达95%;并与5位相关教师、21位学生进行了不同深度的访谈。通过调查,我们分别从大学语文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得出了相关信息如下:
1、大学语文地位就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而言,被调查者中,喜欢大学语文课程的占30%左右,感觉一般的占55%左右,认为大学语文无用的则占15%左右。在访谈中,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认为学学语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家的文学素养,但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得并不密切,若能将语文教学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相互辅助应该会更好。
2、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在这次调查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关教学内容,本次调查显示,15%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选择经典的名家名篇,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40%左右的学生则认为选什么样的篇目无所谓,关键是老师讲得好就行;还有45%左右的学生则认为篇目很重要,若能够结合学生专业选择合适的篇目,再根据学生的专业在讲课过程中有所侧重,效果会更好一些。
3、关于教学方法
在关于教学方法这一项的访谈中,学生们大都认为大学语文课程不应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掌握字词释义、总结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背诵相关段落等已不再适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也太过死板,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方面,最好是在不影响课程性质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学生专业适当引进一些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从中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在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也都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需要改革”。
二、传媒院校大学语文改革的几点设想
1、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
在调查中,之所以有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感觉一般或者是不太喜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没有结合传媒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应该说,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这一教学定位是很科学合理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但是,在传媒院校中,这一定位就显得有些高而不实了。传媒院校的学生专业以艺术为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文学素养,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学生作为教学接受者和参与者,双方都必须要根据传媒院校的特殊性来为大学语文这一课程进行教学定位,那就是: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接受文学的审美熏陶,并从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只有如此,才能把大学语文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意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教材的编写分为两种方式:或以时间顺序来编写,或以文章主旨来编写。以时间顺序编写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但未免繁琐;以文章主旨编写范围较为广泛,但有些选篇主旨多意,不够科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与其过分依赖教材,不如根据学生需要适当调整。在教学中,为了把大学语文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笔者就做了一些相关的尝试,坚持从传媒院校学生的自身专业特点与实际情况出发,在选篇时注重选择那些有优美意境、重情感抒发的作品,引导学生把审美与情感结合起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以“美”和“情”为本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除精读篇目外,在泛读篇目上也注意选择一些专业特色比较明显的篇目作为课下辅助阅读,如选择一些描写音乐的篇目来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描写舞蹈的篇目来满足舞蹈专业学生的更多需求,选择一些意境很美的篇目以供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寻找灵感,选择一些剧情很好的剧本为表演和编导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等等。除去一些文学选篇之外,笔者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比较不错的书目,以拓展学生的课下阅读视野,从而长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关于教学方法
(1)经典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经典作品作为案例,来给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检验专业知识的方法。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很多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曾经被搬上了荧屏,以电影、电视剧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因此,在涉及到这样一些文学作品时,教师就不妨把文学作品与这些影视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影视是传媒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这种影视传媒与文学作品的对比讲授中,老师可以分析影视作品对原作是否进行了改编以及这种改编是否成功。在讲授过程中,这种类似的分析和评价对于传媒院校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这种分析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欣赏原著,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剧本改编的相关知识和影视评论,这样就把大学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传媒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升了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模拟角色教学法
模拟角色法是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感受实践操作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在表演、舞蹈、编导等专业的教学中,角色模拟法就非常实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进入角色进行表演,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会。与置身事外、被动接受的旁观者相比,这种感受和体会融入了学生的真实理解与实战经验,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角色。
(3)合作学习法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曾经多次用到合作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的方式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在下次上课时用15~20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学生接受任务以后,首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适时检查,看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并及时解决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查完资料以后,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主题,从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作为自己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指导,看学生的思路是否逻辑清晰,重点是否明确突出。确定思路之后,学生还要选择适合展示自己思路的方法或形式。在学生们选定了自己的展示方式之后,教师依然要积极参与其中,看他们的展示方式有无纰漏,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一切准备就绪,才能正式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展现进行点评,肯定大家的成绩,但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些借鉴。
三、结语
篇7
一、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何区别?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何区别的问题,也即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的问题。
由于语文课程自身的特殊性(语文课程既是一门工具课程,又是一门人文课程)以及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的差异,使得语文课程性质的认定始终处于争议之中。如叶圣陶所说:“国文这一科,比较动物、植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性质含混得多。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如果一百位国文教师聚在一起,请他各就自己的见解,谈谈国文科究竟是什么性质,纵使不至于有一百个说法,五十种不同的见解大概是有的。”[1]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的标题之下,都用了以下完全相同的两句话: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以为,这两句话均未能揭示语文课程的性质。
首先,“语文”与“语文课程”是两个概念。这里第一句讲的是“语文”是什么,而不是“语文课程”是什么,换句话说,认定的是“语文”的性质,而不是“语文课程”的性质。
其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性质”即“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这里两句话都没有能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揭示出来。语文、数学、外语,都是重要的交际工具,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就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的标题之下,用了以下三句话: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以为,这三句话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仍然有待完善。
这三句话中的第一、二两句话替换了原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句话。这里的第一句与原先的第一句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是讨论“语文”的性质,而是在讨论“语文课程”的性质了。可以说,这句话揭示了语文课程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思想品德等课程的区别,但是还没有揭示语文课程与英语、日语、俄语等课程的区别。这里的第二句话作为第一句话的补充,其实不是讲语文课程的性质,而是讲语文课程的任务。
这三句话中的第三句话为原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二句话,未作任何改动。
关于“语文”的含义。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2]
关于“语文课程”的含义。叶圣陶先生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以奉告。”[3]张志公先生也说:“一九四九年六月,全国大陆已经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当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国语’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4]
根据叶圣陶、张志公先生的观点,“语文就是语言”,语文课程就是“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的课程。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就是一门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才是语文课程的性质!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语文课程,都是为了让本国本民族的下一代热爱并掌握本国本民族的语言。中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课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中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正确理解并规范使用中华民族的通用语,就是要通过有计划的言语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语言规律,从而发展他们做人(思维和交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言语技能和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即在于“语文课程”是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既包括祖国语言内容的教学,又包括祖国语言形式的教学,要求掌握语言的形式,训练语言操作技能(听、说、读、写)和语言心智技能(思维),而“其他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思想品德等课程),虽然一般也以祖国语言为教学语言,但主要是学习语言的内容,偏重于对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学校还有一些课程同样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样既包括语言内容的教学,又包括语言形式的教学,这就是英语、日语、俄语等外国语课程。“语文课程”与“外语课程”的区别,主要是前者学国语言,后者学习外国语言,并且,外语课程更偏重于语言形式的教学。
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的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所谓“工具性”与“思想性”“文学性”“人文性”之争,其实均未能揭示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语文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未能揭示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如上所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只讲“工具性”,侧重于语言的形式方面;只讲“思想性”“文学性”“人文性”,侧重于语言的内容方面,都是不全面的。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固然不错,但也没有讲到根本点上,可以说是在第二个层次上的讨论。
如上图所示: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对于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一定要说有这个性、那个性,不如说是有“民族性”,而“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别是从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方面来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既相分不杂,又相依不离。讨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张皮怎么磨合的问题,是没有看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来就是祖国语言教育这一张皮的正面和反面。
二、进学校学语文与不进学校学语文有何区别?
进学校学语文与不进学校学语文有何区别的问题,或者说学校开设语文课程与不开设语文课程有何区别的问题,是涉及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
刘珣曾经指出:“第一语言的获得大体上经过两个不同的时期,即早期的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和入学后的有意识的语言学习。第二语言的获得虽然也有可能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而自然习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通过接受正规的语言教育、有意识学习而获得的。”[5]受乔姆斯基(Chomsky)的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启示,经克拉申(Krashen)等人发展的语言习得理论,侧重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目前国内应用语言学界关于语言获得理论的研究,也主要是对于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的研究,对于第一语言学习的研究,也许因为是母语的缘故,则比较少。
笔者以为,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获得,虽然有早期的潜意识的语言“习得”(acquisition)做基础,但是入学后的有意识的语言“学得”(learning),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习得”,即习而得之,是一个人从出生伊始乃至贯穿一生的、不自觉地对语言的学习,是个体的、潜意识的、无序的、非正式的、自然真实情境中的、感性方式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缓慢的、耳濡目染、经验积累的过程。所谓“学得”,即学而得之,是在人生特定阶段,自觉地学习语言,是集体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正式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的、理性方式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利用学习者智力发展、言语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机,有效获得语言的过程。
进学校学语文与不进学校学语文的区别,或者说学校开设语文课程与不开设语文课程的区别,即在于一个人不进学校学语文或学校不开设语文课程,学习者仅仅是“习得”母语;进学校学语文或学校开设语文课程,学习者则是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得”母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关于语形、语义、语用等语言知识的学习。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传统语文教育是与伦理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等混为一体的。传统语文教育忽视知识教学。如鲁迅所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但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6]张志公认为,“不重视知识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弊端。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一直是一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事。“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7]
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叶圣陶合编《国文百八课》,改“文选”为“单元”,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推动了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标志着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国文百八课》编辑大意称:“在学校教育上,国文科向和其他科学对列,不被认为一种科学,因此国文科至今还缺乏客观具体的科学性。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1942年,叶圣陶在《国文杂志》发刊辞中写道:“说人人都要专究语文学和文学,当然不近情理;可是要养成读写的知能,非经由语文学和文学的途径不可,专究诚然无须,对于大纲节目却不能不领会一些。站定语文学和文学的立场,这是对于国文教学的正确的认识。从这种认识出发,国文教学就将完全改观。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死读死记,死摹仿程式和腔调;而将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种种事项上多下工夫。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让学生自己在暗中摸索,结果是多数人摸索不通或是没有去摸索;而将使每一个人都在‘明中探讨’,下一分工夫,得一分实益。”[8]
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掌握,由“习得”到“学得”,由自发的、偏重感性经验的、少慢差费的暗中摸索,走向自觉的、偏重科学理性的、多快好省的明中探讨,这其中便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知识,毫无疑问,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说,进学校学语文与不进学校学语文有何区别的问题,或者说学校开设语文课程与不开设语文课程有何区别的问题,是涉及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就是因为学习者仅仅是“习得”母语,便排除了包括语言知识在内的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学习者在“习得”母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得”母语,便包括语言知识在内的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除语文课程标准外,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历史与社会(一)、历史与社会(二)、英语、日语、俄语、音乐、美术、艺术、体育(1-6年级)和体育与健康(7-12年级)、科学(3-6年级)、科学(7-9年级)等科目的课程标准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其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项目;日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语言技能(第一至三级)”“语言知识(第三级)”“情感态度(第三级)”“学习策略(第三级)”“文化素养(第三级)”等五个项目;俄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策略目标”“文化素养目标”等五个项目。唯独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没有反映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标准。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同样,除语文课程标准外,其余各科课程标准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唯独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只有“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没有反映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标准。
教育部2011年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在名称上将原先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及其“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的标题名称替换为“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其“一、总体目标与内容”“二、学段目标与内容”,标题名称下面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和字句的调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淡化语法教学”的议论,到本世纪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要求,导致了语文教学忽视乃至取消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中小学语文课需要教学哪些语言知识,怎样教学这些语言知识,仍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忽视乃至取消语言知识的教学,割裂言语与语言、语感与语理的联系,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科学化进程中的倒退!2011年版课标在十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课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新增了“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但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包括语言知识在内的语文课程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缺失的状态。
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规定教学什么)直接关系到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的实践(实际教学什么),反映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标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缺失,表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内容的建构,仍是有待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3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41.
[2]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A].中华函授学校编.语文学习讲座丛书(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5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33-34.
[4]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9.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6.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57.
- 上一篇:关于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 下一篇:新药事管理与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