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主要考点

篇1

 

一、形式上尽可能多样

 

某学科作业在形式上如果一成不变,时间长了就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某历史老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候经常就是二道题,第一道将本节课历史史实相关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第二道将本节课历史事件相关知识点做出自己的评价。从布置作业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形式对学生巩固知识,达到记忆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每一次作业都是这样的形式,学生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进行评述和思考,时间长了,学生心理上的倦怠感就会越来越强,对老师的作业形式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作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可以是总结类的知识汇总,也可以是反思类的事件概述与述评;既可以将横向的知识点进行概括,也可以就某一个历史现象进行深挖探究;既可以形成书面性的作业,也可以写成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历史小论文。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辩论会、故事会、办报纸、做调查、动手制作模型等等。总之,历史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力度,尽可能让作业形式多样化一些,保证作业设计有效,学生做完之后达到作业布置的目的。

 

二、内容上尽可能有效

 

历史作业的设计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完作业之后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记忆。因此,让学生如何完成历史作业,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作业特别重要。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点、难点、相对应的考点,历史老师只有在熟悉教材与考纲的基础上,才能对所讲授的内容和相应的重难点、考点有效的联系起来。在布置作业时候,找准知识点和难点、重点、考点的衔接点,设计有效的作业。例如,“”这一节的重点、难点、考点就在于让学生牢牢地把握的重要历史意义,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熟记并能够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在设计学生作业时,这就是关键点。只要围绕这个关键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业题,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点融会贯通,熟记于心。历史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全面地熟悉教材,对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各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都应该烂熟于心,同时还要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对某一个知识点在教学大纲中的具体要求是怎么样的,在考试大纲中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样的都要心知肚明。

 

三、方法上尽可能实用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在方法上要尽可能实用,所谓实用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某种类型的作业达到了作业设计的目的,对老师所要求的记忆、理解、分析、判断都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那么,历史老师该如何让作业设计方法更实用呢?其一,最实用的方法往往是最直接的方法。例如要求识记类的历史史实和历史事件,无非是让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但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相关的知识记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默写。学生能够默写出来,则证明学生对此类知识点的记忆是有效的,这类型的作业设计也是有效的,反之,则需要历史老师考虑再重新决心作业设计。其二,最实用的方法往往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例如要对某一章节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那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候,可以考虑以小组单位,让学生四人或六人为一组,对某一章节的知识点画出知识脉络图,形成思维导图,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之间的展示,达到检查作业的目的。更关键的是通过这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让学生非常容易的接受了这种作业形式,而且还能够保证学生有效的完成作业,真正实现了“作业设计”的目的。其三,最实用的方法往往最能够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根据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竞赛形式,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在竞赛结束后再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这种形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力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空间上尽可能拓宽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一方面需要达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作用,在作业内容上必须紧扣教科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求取得抓根固本的效果。巩固学生对基本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识记和掌握,并能从启发思维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另一方面也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历史作业不应局限于课内,不应拘泥于课本,要尽可能地进行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从学习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学科,其内部都是互相关联的,同时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今历史、中外历史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形成一体。历史与政治、地理、生物、数学、语文等科目之间关联无处不在,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不同学科的共同点,强化记忆,加深认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历史作业的设计需要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不能脱离学生的需要。只要历史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待作业,相信我们的作业设计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作者:王振香

篇2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新课改 评价体系 困惑

自从2001年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推行以来,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学习新课改并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与学习心得。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也认真地投入到新课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来。通过学习,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标准确实有其优越性,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评价体系仍有有待商榷之处。

1.教学观念的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初中历史课的讲授以知识的完整性为主。但是,新课改之后,这样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从重视传授知识为主到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强调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2.教学方法的更新

(1)采取多让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方法。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教师一个人主讲,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教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教师的角色更多的像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由强调结果到更强调过程。

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地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了。从别的实验区反馈的信息看,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想办法从不同的途径力求解决问题,这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4)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性,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课堂评价的困惑

(1)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初中历史评价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因此,当前历史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在书面测验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创设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历史问题情境,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挥的余地。

(2)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

第一,档案袋评价法。档案的建立最好在学期初。一般按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收集材料,保留在档案袋中。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重要资料、体会、成果都可以收集到档案袋里。其内容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单元课外阅读书目,学习方法和心得,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研究报告,历史竞赛获奖证书及他人评价结论、自我评价结果等等。

第二,专题作业法。所谓专题作业法,不是以评价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评价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这种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辩论赛、故事会、历史剧表演等等。用专题作业法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第四,纸笔测验法。纸笔测验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应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测验的形式应多样化,既可以是闭卷,也可以是开卷;还可采取学生自主测验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命题、编制试卷、组织测验、评价总结,使历史测验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学生自我评价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历史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以及不足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主动改进学习状况,增强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新一轮课改中,新的课程目标注重探究式学习,历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错别字;纠正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部分明确

要求“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要熟悉重要的知识点,还要能正确写出。

历年的南京市《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都要求:考生所答的历史专有名词、历史人名、历史地名、朝代名称等,如出现错别字,皆以错误判定,不予给分;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也不予给分。但不少学生对正确书写问题仍然是不够重视,这就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而且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而应将规范书写问题列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内容。

教师大都采用口头默写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随意性比较大,效果不理想。自上学期以来,笔者自己编制默写讲义,以新课标为依据,紧扣中考考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以填空题型为主,可以当作课前预习案,也可以当作课后默写讲义。由于难易适中,可行性强,因此学生从中不仅可以收获历史知识还可以收获学习的快乐。现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的讲义默写为例。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①)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②)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③)时,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武则天时,开创了(④)和(⑤);唐玄宗时,将(⑥)成为进士科主要的开始内容。

3.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⑦)多年,直到(⑧或⑨)才被废除。

比如②处“隋炀帝”中的“隋”“炀”,④处的“殿试”,⑤处“武举”中的“武”,⑥处“诗赋”中的“赋”,都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词。笔者不仅在幻灯片上展示这些字的正确写法,还让学生亲自到黑板上书写,结果真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

比如“武”

“试”的书写,很多学生多写一撇,“隋”多写个“走之旁”,“炀”写成“汤”或“肠”,令人啼笑皆非!

笔者教授的是初一历史,坚持每节课都安排听写或默写。经过积累笔者发现,错别字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篇4

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一、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要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1.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2.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

3.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以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5

关键词:中考;历史;试卷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彰显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人文性的特点,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试题保持了结构的稳定性,体现了命题者“求新、求活”的理念,同时对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科学准确表达、严密灵活思考要求较高。试卷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与2013年中考试卷相比较,试题内容比例有所调整。在题型、题量不变的前提下,内容有微调,具体为:中国史65分,其中中国古代史21分(2013年为18分),中国近代史22分(2013年为23分),中国现代史16分(2013年为17分),漳州历史6分(2012年为7分);世界史35分,其中古代史2分(2013年为4分),近代史15分(2013年为14分),现代史18分(2013年为17分)。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考查初中三年七本教材的70个知识点,重点考查“双基”的核心内容,试题绝大多数都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历史主干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理解及运用,如,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唐太宗、、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考点,考点分布与实际教学时数吻合,在各个能力层次的分布也合理。

2.体现三“性”一“关注”的特点

一是体现发展性,突出思维能力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历史素养、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命题的基本原则,这份试卷对学生能力要求从多方面进行考查,例,第28(4)题从三个不同角度概括出冷战的影响。二是体现时代性,凸显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本试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第29题【“申遗热”的思考】通过申遗来拉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热潮。对此,你认为怎么做更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等。三是体现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四是关注新课标,与时俱进。试卷命题符合新课标要求,对引导教师的教学实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不断引导教师关注学科动向,提高学科素养。

3.考卷的主要亮点和创新点

一是注重图文(表)信息的转化。今年试卷注重图文并茂,重视历史地图、人物图像、事件图片、数据表格等图文(表)材料信息的直观生动的再现,通过创新试题形式,设计重视考查图文(表)信息转化的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识读提炼图文(表)信息得出结论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发挥图表教学功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二是历史学科色彩浓厚。本份试卷学科性较强,在命题原则上更倾向关注学生历史素养,强调试卷浓厚的历史气息,强调用史实说话,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三是体现漳州地域特色。为引导教师、学生关注乡土历史,挖掘地方史资源,2014年中考仍然设定专门分值考查地方史知识,第1、2、29(1)题都属于漳州历史内容。例如,29(1)图6(下图)的建筑因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什么?

二、试卷的导向作用及教学建议

1.对“开卷考试”应试的引导

开卷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开卷考试,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认为是开卷考试平常不用花时间,到时抄书就行。

2.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引导,夯实基础

历年中考试卷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做到依“纲”据“本”。“纲”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本”就是手中的课本。

3.对“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的引导

在平常教学中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加强“双基”教学,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重视知识的整合和渗透,初步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

4.对“漳州历史课程”教学的引导

教师的教学能从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使地方史与中国史、世界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5.对“历史知识生活化”教学的引导

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政,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历史,反思历史,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新理念。

6.对于“现实热点”问题历史学科化教学的引导

一是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课本知识,还要注意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热点,重视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二是坚持关注热点,留意周年的意识,中考很多试题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都不同程度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故在复习备考中,要常怀“热点”意识,关注历史问题的现实切入点和现实问题的历史链接点。

7.对总复习教学的引导,即要研究复习方法,融会贯通

篇6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现行初中历史新教材为师生互动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新教材的设计,呼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同时,随着初中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必将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一个新台阶。具体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要求和趋势:首先,要从探究问题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历史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最后,注重史料的作用,训练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

师生互动教学正是顺应改革,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运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交流互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由教师主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新知,在学生头脑并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基本规律。这种模式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按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真正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二、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1.转变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要想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往往轻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沉溺于教科书、课标考纲和大卷中。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课余修炼些杂书(文史,时政等)把时政、故事、典故融入教学中,学生也很满意、乐听,同事们评价课讲得好,加之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乐于与学生联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新理念、我都能理解、接受,但怎样转变历史课堂教学行为,怎样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呢?在课题研究中,深入学习,在网上找到《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赵亚夫主编的书。学习后思路开阔,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练一遍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在新课改下,课堂中心是学生,要让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师必须扮演好学习促进者、倡导者这一角色,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其次要对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提供具体帮助;要制止学生参与中的霸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最后要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善于把个人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李政道博士说:“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不妨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起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鼓励质疑,使学生有动力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并且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漫画情境、教学手段情境、艺术情境等。

3.开放五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获得快乐。

如果说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体验性的话,那么,这里的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性和意识,它要求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整个“身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时的教师应是组织者、管理者,课堂中可以通过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得出自己心中满意的答案,掌握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挖掘教育资源,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古装娱乐片,并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能反映某一阶段历史状况的素材,如剧中的人物、政权机构、民风、民俗等。同时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推荐相应的电视剧。例如:商周时期的《封神榜》;战国时期的《马陵道》;秦朝时期的《秦俑情》;汉朝时期的《大汉天子》《曹操与蔡文姬》;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的《少林小子》《少林寺》《唐明皇》;宋朝的《杨家将》《少年包青天》《岳家子弟》;元朝的《射雕英雄传》;明朝的《大脚马皇后》《欢喜姻缘》《新龙门客栈》;清朝的《雍正王朝》《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自古英雄出少年》《神医喜来乐》《黄飞鸿》《》;近代的《走向共和》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诱。”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积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要创设适合初中生思维特征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既继承了传统教学的优秀范例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很好地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索,做到井然有序,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构建师生双主互助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之人。多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新颖材料,把考点故事化、情景化、形象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意义的训练题,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教学内容。

篇7

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特点的需要:初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让他们去理解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史实概念,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从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上看,他们有好奇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搜集信息的途径较多,这都有利于课程的进行,所以课堂模式的设计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这些特征,进行最优设计。

一、初中历史“阅读 互动 精讲 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要领

该模式包括四个环节:①阅读 课堂始终贯穿着各种对教学有效资源的阅读,阅读产生问题,引发思考,解决问题。阅读是该模式实现的主要载体。②互动,该模式实现的核心,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开展交流、探究。是突显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共同发展与提升。③精讲,该模式实现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精讲主要是解惑,教师运用点拨、解惑、提示、释疑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描述。④训练。该模式必需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历史认知结构的作用。

这四个环节不是完全机械的分成四个固定的环节,操作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融合。

二、阅 读

人的学习最初都是从阅读开始的,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包括了专注力的培养、个性的稳定、知识的启迪、想象力的创造力的培养、审美观的建立、探索自我与了解外在等。能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是学史的基本技能,该模式实现的主要载体就是阅读材料,阅读应贯穿课堂的始终,施教者应解决阅读的两个问题:阅读的对象和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对象:即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课堂阅读的对象是很丰富的,基本可分为两大类:教材的阅读和课外的补充阅读。教材的阅读是最基本的,教材上所选的资料应是掌握该课最好的史料,每堂课开始后可设一定时间让学生预览课本,此过程笔者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且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初步浏览教材。目前人教版的初中课本涵盖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每课都设计了课文导言,动脑筋,自由阅读卡等材料的阅读,这些材料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是施教者第一选择。尤其要提到的是自由阅读卡,目前的中考考点中就涵盖了自由阅读卡中的内容,施教者要重视此处的阅读和必要的掌握。当教师在完成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课外的材料阅读:材料形式可以多样丰富,但也要把握两个原则:首先要引入的材料要精确,必有出处。其次所引材料要围绕教学所需和初中学生特点,不要为求多求新偏离教学中心

以下罗列了一些材料的类型,以供参考:文字材料:文字材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材料形式,从材料来源看可分为两种: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片段;二是文学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对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数据材料:数据材料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含有数据的曲线、折线图(如条形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动态曲线图),二是含有数据的表格,它们都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图表化。图形材料:图形试题是以历史图片、图表和历史地图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图片主要包括有关历史场面的历史照片、漫画、邮票、宣传画、美术作品、宣传标语、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地图等。材料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必须为教学服务,是切合教学主题的。

阅读的方法:即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如抓住关键词等方法,阅读史料的方法无法在这里具体阐述,实施者可以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互 动

该模式的核心,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②师生互动,教者点拨。互动的形势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最有效的设计,不要死板的套用。在该模式中比较常用的互动形式有:一,设疑,讨论,答疑。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互动形势,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体现三维目标,然后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也应参与讨论,及时获取课堂动态)得出结论,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纠错或补充。二,设计小型活动,如故事会,辩论赛,新闻采访,完全由学生自导,自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智商和情商的有效手段。当然活动前,学生需要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时知道说什么,怎样说。互动环节往往是最能迸发智慧火花的地方,以往施教者的“独角戏”可以落幕了,要甘于在这环节中做配角,不要“抢镜”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说,会说,和敢说。

四、精 讲

主要是解惑,即系统的,针对某个细节的深入讲解,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有目的、有计划的围绕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模糊点进行设疑(提出问题)、思疑(研究问题)、释疑(解答问题)和复疑(布置学生复习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提出来的疑难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和解答。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略,精讲环节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材上一目了然的知识点不重复,重难点不含糊,这需要教师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仔细研究教材和课标,什么可以一笔带过,什么必须重点把握,心中要有数。

篇8

关键词:历史故事;反思;教学目标

历史课不能没有故事,许纪霖教授曾说过:“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被教科书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课上运用故事做一探索。

一、对历史课要有准确定位,要明确我们在教什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开篇就讲,历史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这就是说,历史课程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授课中要突出基础性、思想性与人文性。历史故事在初中课堂上的运用便能充分体现历史课的这些特性。

初中孩子年龄尚小,都喜欢听故事。因此历史课不能只局限于记忆课本知识,落实中考考点,而要让学生听到一些和教学相关的历史故事,让他们能够融入历史场景中,参与到历史事件的“活动”中,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主动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经验教训,充分体现历史课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历史课需要故事,但历史课不是故事会。历史课在讲故事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人物为什么这样做,历史事件为什么是这样发展,从成功的事件中我们能得到哪些经验,从失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教训,从而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也是历史课区别于故事会的特点,即对历史事件的反思。真正优质的历史课是故事与反思的结合,故事是载体,反思是灵魂。

历史课不能没故事,这是不容置疑的。故事如何呈现,又是一门学问。教师把课堂上讲故事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时间久了,学生就养成一种习惯,即主动在课前收集本课所涉及的故事,并尽可能地做到精彩讲述。讲故事的机会留给学生,一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二来学生可能会对同学讲的故事产生质疑,听故事的同时会思考讲述者讲的对不对,事件真是这样吗等一系列问题,这本身又是历史学科应该具有的学科素养。如果改为教师讲,学生会认为教师讲得一定是对的,于是全盘接受,缺失了怀疑与思考。如,讲“禅让制”时,我让学生讲关于尧舜让位的故事,一个学生讲舜品德好,天神给了他一个鳞片,这个鳞片总是救他于危难之时,然后讲舜弟象如何害他,每次都有鳞片帮他。学生马上对他的故事产生怀疑。另一个学生讲了另一个版本,即传统版本,舜弟象与其母三番五次加害于舜,但舜每次都能想办法化险为夷,但舜对象和从前一样好,于是尧将首领让给了舜。两个版本的故事,学生当然会对比哪个更接近于真实。长期下去,学生会养成一种怀疑思考精神,这种精神对人的长远发展来说或许比知识更重要。

故事交给学生讲又会出现另外的情况,课堂很难操作,学生讲故事不会考虑课堂时间,很多时候一个故事没讲完就下课了,且大部分学生讲得不很精彩。针对这些问题,我定了课堂上的规矩,一个故事时间不超过5分钟,且有专门的计时员,5分钟时间一到就强制终止发言,即使故事没讲完。所以我提醒学生在课前准备时要先自己演练几次。如果故事讲得太生涩,老师就会给他复述并润色一下,不至于让其他同学太失望。

二、故事要有目的性,为教学目标服务,需要深挖掘

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热衷于取乐学生,活跃课堂,将主要精力放在故事的精彩性上,故事讲完了,课也结束了。此类课完全是为故事而故事,为热闹而故事,历史课就成了故事会,失去了历史课的韵味,不成为历史课了。历史课上的故事必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挖掘故事背后的历史之魂,即通过对故事的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尧让位于舜的故事是为理解“禅让制”这一目标服务的。讲完故事后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尧为什么要让位于舜?学生很容易得到舜品德好,弟弟多次加害于他,他却不计较。教师可进一步挖掘:弟弟多次加害于他,他每次都能脱离险境,这说明舜不仅善良,而且有能力。由些可以看出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一是品德好,二是有能力。再者,尧让位于舜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征得各部落首领同意。由此学生很容易理解禅让制的概念了,即集体推举贤能的人当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故事时始终要坚持一项原则:故事永远都是为达成历史课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而不是历史课本身。

历史课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随着课改大潮,教师一上课布置学习任务后就由学生看书自学,然后学生对照课本将学案写完,然后做题巩固,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这样的课虽然可以保证学生的应试成绩,但也使历史课沦于背诵、默写而庸俗化,学生无法真正走进历史,体会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也不会对历史产生兴趣。二是整堂课都在讲故事,缺乏对历史的思考,历史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的课堂虽然具备了历史的趣味性,但却缺乏了对历史的深层思考,从而使历史课走向轻浮。一堂好的历史课既是体验性的,富有情趣的,同时又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一、创设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学习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培养他们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授“难忘九一八”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在松花江上》,让学生在悲怆的歌声中感受到“九一八”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以及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听完后,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的背景是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以此引入教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灾难深重的年代,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充分利用辅助手段,帮助消化理解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较好地配合了文本内容,一些较难记忆的历史内容通过插图的形式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记忆。由于教学中的插图很多,限于课堂时间,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所以,利用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商鞅舌战图”的讲解,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

三、认真钻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一)课堂语言表现能力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教师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心理学知识能力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课堂结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遏制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思考,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构建读、说、析、悟、练五环节的课堂结构。

1.读。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读是教学的开始部分,时间控制在6至8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章、节、段、句之间,特别是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教师列出的问题。初步读懂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解惑释疑。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2.说。在读书的基础上,选几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学生感到我在学习中受益,在参与中快乐。

3.析。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四)激发学生情感能力

篇10

关键词:情境材料; 激疑; 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44-002

一、背景分析

时下,情境材料的使用已经成为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从实际的教学中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情境材料的功能单一

多数教师在情境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仅停留在选择事实或史料来印证教学中的观点,而忽视了情境材料的其它多种用途或功能。

2.使用情境材料的教学流程过时

主要表现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或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最常见的教学流程如下图:

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线型设计,学生失去了通过阅读材料,自主生成问题的机会,从而扼杀了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合理的教学流程应该如下:

2.情境材料的内容选择不当

某些课堂上,教师选择的情境材料存在着情境形式化、假问题、缺乏真情、“猜谜式”情境、甚至完全是“电灌”情境,面对这样的情境材料,学生不仅不会产生问题,形成问题意识,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做好对情境材料的精挑细选就成了首要的工作,只有一个贴切的情境材料,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有助于学生问题能力的养成。

因此,选择贴切的能激发学生疑问的情境材料,适时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开发思维,是一项富有长远教育意义的工作。

二、概念界定

1.教学情境材料

从广义上说,教学情境材料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本文所指的是狭义上的情境材料,它是由教学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等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其中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内容,是“材”和“情”的融合。

2.情境材料常见的类型

通过实物创设的实物情境;通过图像创设的图像情境;通过活动创设的活动情境;通过语言创设的语言情境;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创设的文本情境;通过“背景”创设的情境以及通过问题创设的情境。

3.激疑情境材料

是指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进行自主思考、生成问题的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材料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三、激疑情境材料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在激疑情境材料的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新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设计能力,首先需要老师摒弃一些陈旧的过时的教育观念,突破某些传统教学行为的束缚;同时,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表面,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去发掘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3.差异性原则

我们所面对的一个个学生都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个体,他们不论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不用一把尺子对所有学生进行问题设计能力的评价,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情。

四、激疑情境材料的选择策略

1.以真实的情境材料促使学生生成疑问

教学情境具有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其真实性乃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和保证,而其实践性乃是真实性的最重要内容。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的材料要最大限度地选取那些真实的情境材料。真实的材料,学生才会在认识上接纳,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围绕材料设计问题的积极性。

案例1:《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的教学片断:在学习古希腊的政治文明、科技文明后,投影呈现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文明成果,包括《掷铁饼者》《维纳斯》《受刑的马西亚斯》等作品。

师:这些雕塑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看到这些真实的雕塑作品,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多的感想,现在请大家认识观察、揣摩这些作品,把你心中的想法、疑惑以问题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一方面仔细观察图片,一方面又陷入对问题的思考中。

生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文明成就?

生2:维纳斯的胳膊为什么是断的?它是怎么断的?

生3:古希腊人创作这些雕塑的目的是什么?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并没有用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直接让学生来作答,而是让学生在观察后自己根据内心的疑惑来设计问题,也使得课堂的教学思路因学生的问题而变化着。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也激发了他们对问题设计的兴趣。

许多学生在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时感到困难,其根源常常就在于他们的学习经验脱离了学习内容赖以从中获得意义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以可接受的情境材料促使学生生成疑问

初中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发展得不完善。就思维品质而言,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总体上已经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阶段。这一思维认知特点就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应该是具体的,决不能是抽象的,材料是可以被认识的,决不能是令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

2.1选择可认知的情境材料。在课堂教学时,教学内容仅局限于书本,较少融合鲜活、丰富的生活素材,这样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从而也容易使学生失去体验的情境和乐趣,而且在认知上给学生人为设置了障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将那些鲜活的、学生可以感知的情境材料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在这些可认知的情境材料的刺激下产生疑问。

案例2:七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复习课教学片断:在理清我国气候类型和特点后,呈现2011年初北方干旱的视频材料及抗旱图片。学生在对干旱形成感性认识后,要求学生围绕复习要点,结合这些可认识的情境材料,设计相关的问题。

生1: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2: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在哪里?

生3:造成我国北方多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生4:面对北方多干旱问题,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

……

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2.2选择可操作的情境材料。初中生表现欲强,喜欢动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投其所好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情境材料的选择,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进行操作的情境材料,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操作过程培养其综合能力。

案例3:执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我的家在哪里》这节课时,我把课堂带到了校园,将学生带到校园里分成四个大组,每组一张8K纸和若干张16K纸,布置了相关任务:各组分工合作,画出学校平面图。学生一听到这个任务,问题便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的来了。“纸这么小,怎么画得下?”“我们又没有工具,怎么量?”“这个房子怎么画?要一模一样的画下来?”“操场画在纸上哪个地方呢?”……面对着这些问题,有的开始求助老师,有的开始翻阅资料和教材,开始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探索。

通过这样的情境材料,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落实了相关知识点,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自然的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初步的培养。

3.选择新颖的情境材料促使学生生成疑问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他们的头脑中充满着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因此教师在材料选择时要十分注重材料的时效性,才能达到顺应并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反之,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材料陈旧,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给接下来的问题设计造成心理上的阻碍。因此,新颖的材料能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设计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案例4:2011年的国际大事中,利比亚动乱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在九年级的一堂七年级上册内容的复习课中,我给学生出示了利比亚骚乱的图片,之后又多媒体呈现了利比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让学生围绕九年级中考的考纲,以利比亚的图片材料为依托进行问题设计。学生当时设计的问题有:(1)利比亚属于哪一个大洲?(2)利比亚的气候类型是什么?(3)在1:25000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北京距离黎波里的图上距离是40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等等。

从历年的中考卷来看,虽然从考查的内容来看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点,但材料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时政热点。在中考复习时,引用当年度的时事热点材料,让学生结合中考考点进行设计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选择有针对性的情境材料促使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选择教学的材料应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样的情境材料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案例5:教学《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一课内容时,正值桔子丰收时,于是在课堂上首先呈现了展示图片一:南方又大又红让人垂涎欲滴的橘。我问“大家喜欢吃橘子吗?”“喜欢。”我又出示图片二:北方又小又涩干瘪的枳,问:“这样的橘子你爱吃吗?”“不喜欢。”连连摇头的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盯着这组鲜明的对比疑惑自然就产生了,当时学生就问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是什么原因让桔子长的不一样呢?”“是不是土质不好?”“是不是缺水?”……于是,这一系列的问题便像连珠炮似的在课堂上炸开了。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的达成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选取什么样的材料,也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以材料和方法为凭借,让学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标的彼岸。只有选取有针对性的、紧扣教学目标的材料,才能真正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五、实践后的反思

1.情境材料的激疑作用只是冰山一角

教学情境材料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非常强大,激疑也只是其中一个作用,作为历史与社会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应发挥着更大的功效。万不可只把情境创设当作点缀,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大大削减了情境材料所蕴含的丰富的效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若要让情境材料的作用和功效能“百花齐放”,还需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

2.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阵地,短短的45分钟内,怎么才能一步一步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怎样才能逐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若是循规蹈矩,那一切都将只是空谈;若要破茧成蝶,教师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的为自己注入活水,那样才能让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零件都能发挥其作用。本文中情境材料的选择正是如此。

学生需要激发,教学需要生机。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热爱,责任在教师。教师需要不断投入到实践研究中,让自己的教学实践充满生机,才能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1

[2]吴松年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初中历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