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导与练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导与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文;课堂练习;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承担着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主要策略之一。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帮助师生克服练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及其带来的副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练习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做到六个到位。
一、课堂练习环节要到位
尽管课堂练习很重要,但许多老师组织的课堂练习环节缺失。主要是很多老师对这一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认识不到位,往往认为只有把学科知识点反复地讲给学生,学生才能理解、掌握和运用,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应用环节,导致课堂上讲的多,练的少,不能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把握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笔者有幸担任过一次区级赛课评委,听了11节同课异构《望海潮》,其中只有5个课堂设计了课堂练习。新的高校课堂标准要求,新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不少于15分钟。教师要有效调控课堂,保证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相反,课堂练习的弱化,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的提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全程优化课堂练习,落实好课堂练习这一教学环节。
二、目的计划要到位
要保证课堂练习效果,练习的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不能让课堂练习只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练习的设计大的方面要与新课程标准吻合,小的方面要直击当堂课的重难点。一位老师讲《望海潮》时,她设计的课堂练习题是写一副对联,表现杭州之美。对联的拟写也是高考考点之一,杭州之美本也与《望海潮》紧密关联,这样的练习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她在课前明确交代,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词人点染结合的艺术手法。何为重点?不针对重点设置练习,重点何以突破,学生如何提高?
课堂练习的设计难易要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不能一班学生一盘菜。同样是《望海潮》,一位老师居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以我们的故乡平凉或崆峒山为例,仿写该词。此后情况可想而知,只有几位学生写了寥寥数句。我试着替学生做了一下这个作业,竟然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仿写出了《望海潮・崆峒山》。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是否过于高大上了?这说明老师计划到了练习,没计划到学生。
三、指导要到位
课堂练习布置了,学生怎样去做,老师一定要在思路和方法上加以指导,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位老师讲《望海潮》时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拍摄一部有关杭州的电视片,你怎么拍摄?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不知道这道题该怎么做。这道题提问本身就有问题,你是让学生介绍拍摄的方法和流程呢,还是让学生描绘杭州风光呢?如果将题目改为请你为杭州电视风光片配一个画外音或写一个解说词,也许会更好些。接下来,老师便指导学生如何写画外音或解说词,这样学生便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布置了课堂练习,放任学生去做,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相反,有些老师就做得比较好,亦是《望海潮》,一位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你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句子进行赏析。如何赏析?接下来老师从围绕哪些方面赏析、赏析的步骤、语言的组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在课堂练习上,如果老师都能做到这样,练习的效果何愁达不到?
四、学生练习要到位
布置课堂练习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其中,学生能扎扎实实完成练习是关键的关键。虽然我们不能保证学生百分之百完成练习,但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听了11节同课异构《望海潮》,5个课堂设计了课堂练习,但练习的完成率都不高,大多数课堂仅是少部分甚至是个别学生完成了练习。个中原因,一是老师设计的练习层次过高,二是教师指导不到位,三是老师为赶课堂进度,使练习草草收兵。最终,本该属于学生通过练习实践总结出来的东西,还是由老师代劳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学生展示要到位
课堂练习完成后,结果怎么样,一定要安排学生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大多数老师只是通过点兵点将,让学生口头展示,形式单一,展示面窄。展示形式可以采取口头展示、书面展示、板书展示。展示的对象上,可个别展示、小组展示,必要时也可以集体展示。总之,要全方位了解掌控学生的练习状况,为教师点拨提高打好基础。因此,在这一环节,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给学生信心,要鼓励学生乐于展示,敢于展示,踊跃展示。
六、教师点评要到位
学生展示完练习成果后,教师要及时地点评,这是提高训练效果的肯綮。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精讲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练习成果的点评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围绕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的情况,答题的思路、步骤、语言的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先让学生互评,教师再评点突出问题,可以采用批评式、鼓励式、引导式等多种评价方式,可以在单评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全班同学练习中的共性。主要的是老师要对练习给出建设性意见,一方面规范答题,一方面拓展学生思维,要通过对练习的点拨,达到拔高课堂的目的。
一堂课尽管时间有限,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巧妙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转变,要求老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吸收所教的知识内容。虽然这一教学理念的初衷是好的,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时间非常紧迫,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知识丰富起来、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固然是好的,但是这对高中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利。比如,学生仅能学到老师所教的内容,只是在前人基础之上“拿来”而已,自己却无所进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教学思想观念
比如,老师备课时不能仅考虑如何教的问题,还要换位思考,体会学生如何学、怎样用,即将学生语言实践作为教学的重点。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将原来课前备课时所考虑的内容,比如这节课应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变成这节课练什么、先后顺序怎样安排等。老师通过改变自己的思考角度、思维方式,可以改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大有益处。
2.优化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读、练、思、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学讲说以及指导后,必须留出一段时间,督促学生多练习,而且还要严格按照规格进行练习,非个人练不可。从叶圣陶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非常重要。
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无重点、无深度以及无层次感的串讲,而是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动口、动脑和动手,并且要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训练,以此来巩固知识。
二、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高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除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激发创新欲望的学习氛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课前引导,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分组合作学习;每一节课都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当然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己预习、讨论以及提问和总结,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同时,对于部分课程,如何创设很多个角色,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创新性地开一个小小的化装舞会。通过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创新的平台,可以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尤其是给后进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但一定要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改正错误、相互尊重,主动进行合作探索和创造。
三、强化实践,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缺乏重视。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倡导创新教育,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要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确定主题,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比如,以培养青少年成人意识作为自主活动主题,给学生推荐基本书目,然后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阅读评比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使他们能够了解社会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提高认知、评判能力。
2.举办辩论赛,让高中生的思想火花迸射
通过组织开展小型辩论会的形式,向学生注入新观念、新思维,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来,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语文创新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常识、了解作家和作品内容时,可以引导他们接触网络文学,并且指导他们或者让有经验的学生给大家分享如何应用网络查找所需的资料,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学生对新领域的认知
实践表明,创新人才总是能够快速接受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社会、家庭中收集相关资料,展开激烈的讨论。
语文极富创新内涵,而且蕴含着较多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关注,并且利用好这些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05).
[2]杨辉.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8).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现状;目标;出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语文教育也应有相对的发展,以培养能跟得上时代的接班人,但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着实堪忧,所以,新课改势在必行。在高一这一年的实践中,我发现新课改中存在许多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在荆棘中摸索到高中语文的出路。
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高耗低效”“旧貌依然,难觅新容”。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她本应是最为丰富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刻的思想内涵、强烈的审美特征、广阔的生活天地。但这些在现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仍很难见到。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仍在高高地挥舞着,教学评估的偏激使得语文老师们望而生畏,教学理念的滞后,新旧老师教学观念的严重差异。教材中“语文知识”概念辨析不清,程式化教学模式仍占主导,语文在众多学科的夹缝中生存尤为尴尬。“以练代教,以考代教”的方式仍是学生高分的保障,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难以提高等典型现象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悲哀。而一直兢兢业业抗战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更是苦不堪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逐日递减,语文教学自然也就“高耗低效”了。
虽然新课改的提出似乎是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真实落到实处,甚至出现装装样子,“换汤不换药”的情况,所以,“旧貌依然,难觅新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瞻前顾后,注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紧抓文本,听说读写并重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让学生能够熟练、正确地阅读,并且用心去体会文章的美。
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阅读感悟要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要切中关键词“忍”即可,线索就明朗了,学生也会很积极地寻找答案。此外,还要鼓励多读,熟读成诵,以形成积累。并通过适当的迁移,引导运用。
二、补初填高
在高一的实际教学中,让高一老师非常头痛的一项就是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的衔接错位,所以,在还未出现新的关于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课本之前,对这部分的把握还应查漏补缺。
由于教育改革、绩效工资、地域差异等多种原因,各个学校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标准都不一样。高中知识中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相对来说要多一些,虽说现在不提倡语法知识,但在实际的学习技能里难以避免这个版块,但中考中并不涉及,导致初高中的许多知识的脱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很难把握。所以应尽早的向学生强调这一点,来填补高中知识的完满。
三、语文应是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语文教学又是审美的韵律美,需要发现,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如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
美,需要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淹没,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用无拘无束的遐想去开拓,用纵横驰骋的思辩去探究,用火热的真情去挥洒。在具备语文素质的前提下,美的享受实际上也就达到了培养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共建和谐课堂
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很大。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不管是经济还是教育都要比西部地区先进得多,更何况一些山区或少数名族地区的教育了。所以因地制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例如,重庆大足就是一个极具地域文化的地方,佛学文化的盛行和推广应被语文教育所利用,“海棠之乡”的称号也为语文观赏提供的素材。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同样也不会有相同的两个人。所以,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也是全面教育的一个方面。因材,是不同语文程度、不同个性、不同优缺点等都需要老师了如指掌。
在此基础上,还需师生的共同努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教师团队的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共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2.《谈谈如何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
篇4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阅读是它的起点。因此,要求教师的“导” 要有充分的针对性,而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是实现教师、学生、名著三者间互动的有效交流方式,阅读评价则是检测阅读效果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阅读教学;导-学-评;合作;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74-02
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与之相应的阅读教学也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获得自己探究和发现的喜悦。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名著导读教学,常常让高中语文教师无所适从,而名著导读课则往往沦为学生重量不重质的课外自读方式,有些学生甚至不读原著,只看故事梗概,这样,从文学作品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与发现就无从谈起。
针对这一尴尬的阅读现象,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课题研讨交流,收获很多,笔者通过所在课题组的教学研讨活动,对高中语文“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下名阅导读教学的实施途径有了一些认识。
一、名著阅读学习小组的建设
福建语文教学高中阶段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主要有七部:《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这七部名著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不同阶级的人物众生相,内容丰富,但学生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兴趣却并不大。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阅读、个性阅读的渠道,给教师提供一个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搞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学习小组的组建宜以“互助、互补”为原则,以便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每组成员以六人为宜,并要注意各小组间语文能力的均衡,以利于推动小组间的竞争性阅读。小组成员由师生共同选出。组长由组员推举、自荐产生,并负责语文教师与同学间的阅读沟通工作,进而更好地激发每个组员的表达欲望。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各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让组内成员更好地分享名著阅读快乐,激发每个成员的阅读热情,可让各小组自拟组名,组织“最优点评”、“最佳团队”等评选活动。例如,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每个小组的组名都各有特色,像“凯旋在子夜”、“分久必合”、“一家人”、“圣母院的歌声”等,甚至有的小组每个成员都仿照大观园诗会模式自取雅号,如“学中仙”、“思无邪”等。
名著阅读学习小组的有效建设,是高中语文“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二、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名著因其篇幅长、容量大,不可能在课堂45分钟内读完,因此,指导学生积极、持续地进行课外自主阅读是名著阅读教学的起点。
首先,教师可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在学生阅读名著前设定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解答问题的热情跳进名著阅读的殿堂。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就设置了三个开放性的阅读问题:①贾宝玉与现代青年间的异同点?你有贾宝玉身上的哪些特质?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红楼梦》中一些诗、词、曲的隐喻义,并与结局作对照,发现其中的联系。③红楼女性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几个?为什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有针对性地获得发现的、思考的乐趣。而这些与乐趣又能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持续阅读,为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交流做思维上的准备。
其次,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进行“圈点批注”,让学生在读书时也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化旁批,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课外交流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的书中密密麻麻地批注着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例如,有学生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理解为:曹操形象的塑造最贴近生活中的人性,他既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又有多才多艺的一面,既能写诗作文,又能指挥作战,因此他的形象塑造更接近真实。
再次,指导学生“反复看”。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或不甚了解的部分反复阅读,不断深化对名著的理解。有的学生说自己因为对《红楼梦》的喜爱而反复阅读其中的经典情节,发现阅读感受常读常新,而且因对其人物情节的熟悉,在写作时不由自主地引经据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合作品读、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讨论,是实现“学”与“评”的有效手段。
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讨论氛围。课堂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思维含金量。教师可在课上设置质疑环节,引导各学习小组讨论可解决的问题,提交组内讨论却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全班共同讨论。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交流中的“首席”作用,通过恰当地点拨、充分地鼓励、积极地评价,创造性地引导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讨论积极性,不时穿学习活动,如让各学习小组组织名著知识竞赛、演讲、精彩情节再现等实践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思考、感悟,充分领略从名著阅读中获得的成功与喜悦,从而获得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快乐。
其次,师生的质疑、答疑是课堂合作阅读交流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质疑。例如,在课堂合作阅读《红楼梦》一书时,有的学生质疑:“《红楼梦》一书大多笔墨实际上也不过在对日常生活琐事进行描述,为何却成为流传百年的名著?”有的质疑:“秦钟这一角色似与全书主线无关、他的存在有何意义?”有的质疑:“如果林黛玉没有死去,贾、林二人有可能成就姻缘吗?”课堂上,一个提问引发另一个疑问,如此,学生的思维更活跃,阅读热情更高涨。
另外,教师的答疑与解疑要有启发性、渐进性,不必一步到位。要留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思考,同时让其他学生酝酿回答,让课堂留有一定的空白,以此显现名著阅读的效果。例如,在针对学生的质疑“如果林黛玉没有死去,贾、林二人有可能成就姻缘吗”时,笔者提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与爱情所考虑的问题一样吗?”回顾《红楼梦》中贾、林的爱情中考虑的问题与家长们考虑的问题,把思维之“球”再传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并在讨论交流中针对相关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打造高效、愉悦的阅读教学课堂。
四、阅读成果的展示
本环节是针对课堂交流中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果,让组间同学整理、分享阅读的成果。让那些或受到他人问题的启发而拓展开去的阅读体验,或在自读时形成的个性化解读,或在交流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新思维火花得到充分的展示。展示者可以是学习小组组长,可以是推举产生人员,也可以是小组全员参加,轮流亮相。同时,展示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同样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在展示《红楼梦》阅读成果的时候,有的学习小组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有的以诵读的形式,有的以报告的形式,有的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各具特色、各有创意。
五、课堂阅读评价
评价环节主要由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组内自评由小组长组织完成。教师的评价应客观,防止全褒或全贬的评价语出现,同时要能及时捕捉各组展示的问题点和闪光点,力求评得学生心服口服。在《红楼梦》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笔者和学生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并就“《红楼梦》中人的个性与时代特点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一番深入的探讨,一起归纳了几个经典情节中的人物个性,评选出最佳小组与个人。该环节重在促进参与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总之,“导—学—评”阅读教学模式下名著阅读教学的各个实施途径并非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导—学—评”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可操作的阅读教学模式,该阅读模式的实施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永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2009,(31).
篇5
关键词:多角度;全方位;蕴含;主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32-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要把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落到实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长期摸索、探讨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这里所说环境包含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
首先,要重视课堂环境中主题的开放。课堂环境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要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生动活泼,既有思维的训练又有感情的熏陶,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探索课堂教学规律。同时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设疑、释疑、获取、积累、运用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加大教学的密度,拓展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敬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使师生之间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
其次,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承受生活的能力。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正是体现了“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时时为生活”这一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语文学习需课内外联系,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源泉。一个功底扎实,广泛涉猎的学生才会才思敏捷,能说会写,才能较好地掌握学法,运用知识,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
二、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指导思想”一节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开放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
首先,应注重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教师不能由于旧的教学手段和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一讲到底,唯恐讲漏、讲不透。而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树立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课文去安排课堂环节,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迁移。不论是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还是表演式、竞赛式、欣赏式均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学习主体的需要去做决定。
其次,借助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能力训练。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走进了课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课堂更开放,更个性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从教育学角度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行为。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探究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法。“读书贵有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发现、探究。伴随着学习观念的变迁,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变迁。从单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把学习的观念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借助于学习知识的手段,学习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发现法能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它借助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
篇6
关键词: 高效课堂助学卷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 学前指导 检测练习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被推到了教育的前台。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转变教师由传统的关注“教”彻底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转变学生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语文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学也必须“有法可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感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校从2008年初进行了“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在语文教研组进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们采取了制定“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助学卷”,来作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辅助教学。在助学卷中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完成助学卷上的检测性练习。
具体分为两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备课。制定“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助学卷”,课前印发给学生,课堂使用。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助学卷的提示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初步对文本进行自学。
在制定“高效课堂助学卷”的时候,要求教师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制定助学卷的时候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情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都要了如指掌。另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怎样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备课的重要细节内容。
“高效课堂助学卷”紧扣“先学后导,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一、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需要理解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提示的内容。
学习目标要准确。目标不能偏、错。如学习社科文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理解什么社会科学常识,而是要求理解并运用抓住什么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于议论文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切忌设定成历史、政治、地理课的目标,否则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要求),防止把语文课上成历史、政治、地理课。
二、制定自学指导。
揭示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制定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
1、明确自学的内容。
语文课上的自学指导不同于其他学科,理、化、生、政、史、地学科往往搞一次“自学指导”即可,往后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完成作业,而语文课往往要搞好几次“先学后导”,因此自学指导不是集中在“学习目标”之后,而是分散在几次“先学”之前。每次自学指导时间要短,要简明扼要,针对性要强。为此,我们尝试了“三步阅读”教学法:第一步,粗读课文,疏通文意。第二步,精读课文,合作交流;第三步,品读课文,延伸拓展。
根据“三步阅读”教学法,自学指导设计的问题分为由浅入深三个层次。设计问题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因为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思路和效果。自学中常有思考题,一般采用课文后面的问题,也可补充。问题的设置不要太多,一节课两三题即可,问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调动知识经验,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2、明确自学的方法。
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独立思考,可以边看书边做批注,圈画出有疑问的地方,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3、明确自学的时间。
安排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的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易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忌走过场。
4、明确自学的要求(自学检测)。
制定检测自学效果的题目。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本,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学完成之后,根据层次要求,采用独立或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制定当堂训练。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效果的最终检测是通过“当堂训练”来完成的。而这一部分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课型有所不同。
1、背诵篇章(古代、现代诗歌,文言文等),可以设计当堂背诵,要注意明确学生背书的时间、方法。
2、一般文本(散文、小说、社科文等)可设计书面练习。
四、制定延伸拓展。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不会面面俱到,必然会有缺陷,而“高效课堂助学卷” 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大容量地加入一些课外的延伸,扩大学生的积累量。
第二个环节,课堂教学。以“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助学卷”为课堂辅助工具,学生根据助学卷的提示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文本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课堂上要求齐读,引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助学卷和多媒体幻灯片出示)
运用“三步阅读”教学法进行三次由浅入深的自学指导。
第一步,粗读课文,疏通文意。
这一步骤自学指导要紧扣学习目标,首先要求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是孤立、分散、不完整的,避免导致学生片面地理解课文甚至出现谬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结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简单相加之和。教师必须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教学。即不把字、词、句、段、篇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联结起来,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以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第二步,精读课文,合作交流。
教师强调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强调不要将字、词、句、段作孤立的分析讲解,但绝不是反对对文章局部作深入的分析研究。那么在粗读文本之后的精读这一步骤中,自学指导在紧扣学习目标的同时,要对文本的局部进行探究,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
第三步,品读课文,延伸拓展。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之后,还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心品味。突出重点,并非为教而教,而是要把作者、教者和学者三者统一起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这一步骤的自学指导要紧扣学习目标,侧重回到整体上来,通过整体的认识,引起认真全面的思考,达到认识的升华。
在“自学指导”这一环节中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根据“自学指导”提示内容专心自学。同时教师巡视课堂,对个别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作单独解答,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疑难,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教师指导。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结合自学阶段了解到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用问题导引策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重点。
3、讨论交流 。让学生互相交流,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言交流,争论反驳,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启发点拨。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全班发言,交流讨论结果。与此同时,教师启发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结果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和练,完成学习目标。
三、出示当堂训练。
时间不少于10分钟。
重点检测文本学习的效果,紧抓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否则就会造成空中楼阁,一切都是虚的。
四、延伸拓展。
注意课本的延伸。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不会面面俱到,必然会有缺陷,新课改提倡以课程标准为准,可以适当的补充和改变,教师应在指导自学和分层练习时加入一定的拓展练习,尤其是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倡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延伸拓展这一环节教师要利用“高效课堂助学卷”,大容量地加入一些课外的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师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一定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给学生点金之术、渔猎之技。教师要能扣住课文,抓住课堂,将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凭这个范例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课内既得法,又得益,进而在课外得益,彻底走出繁琐分析的泥潭。
篇7
【关键词】高中教育 语文有效教学 学生素质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以能力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强调指出,各类课程教学应当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各科教师应当坚持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下,通过持续有序的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善于探究问题并获得相应的结论,从而赢得教学实践活动的“三维目标”效果。学习活动则是在执教者的有效主导下,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接受知识和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探究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的一种综合实践。有鉴于此,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活动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才能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试简要阐述之。
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学有情趣
《南史?儒林传?顾越》云:“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其本意在于,疑问和兴趣是人们探究问题现象的“复式引擎”,这就是“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的通俗释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并适时提出一些线索性问题,以“支点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情趣思维,从而赢得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驾驭权。所谓“恰当的线索性问题”,不是多多益善的“满堂问”,而是在于强调所提问题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穿针引线作用。这种线索问题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在教学《琵琶行》一文时,笔者导学如下:在中国历史上,用文字描述音乐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挥毫泼墨的的《琵琶行》却成了凤毛麟角的千古绝唱。我们不禁要问,一个是文人墨客,而另一个却是天涯歌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把他们链接起来,从而演绎了一曲流芳千古、经久不衰的知音绝唱呢?在这秋江月夜下,诗人先后听了琵琶女的几次演奏?从文中诗句来看,诗人内心情感在随着琵琶乐曲的跌宕起伏之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借助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情趣,而且能够让他们通过解读文本很快获得一种认同感,并在身临其境之中逐步享受着乐曲和情感的美妙。由此可见问题情境牵引的力度和效果。
二、善于运用开放式问题,努力敲打学生的求异思维之门
针对传统教学现象,有人曾经作出评判:“学生在受教育之前就像一个问号,而在毕业之后却像一个句号。”即使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这种现象也依然可见。本文认为,如果学校教育缺乏富有活力的创造性元素,那无疑是在与“有效教学”的追求背道而驰,也是在禁锢学生的思想,缩减他们思维空间的力度和维度。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一些开放式问题,不断撞击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和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的时候,不仅有能够着落的根基,而且能够有所拓展、有所超越,一方面努力捶打他们的思维张力,逐步增强其成功信念,一方面在激发他们求知欲望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究学习的良性循环。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以“我心目中的林黛玉形象”为主题,让已有较强思维能力的高中学生结合历史和社会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评判。部分学生本着传统意识观念对林黛玉表示出欣赏之意,说她娇弱聪颖、才貌双全,与多情重义的贾宝玉正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的宝黛佳缘,只可惜有情人未成眷属。而有些学生(包括部分女生),则对林黛玉的性格持怀疑审慎态度,说她是“反复无常、性情乖张、多愁善感、不善交际”。一曲肝肠寸断的《葬花吟》就是她本质性情的集中反映。这样的人生态度过于消极,只能同情而不值得歌颂。人生在世应当具有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那种积极乐观态度,而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观人生实在不可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求异开放思维,一方面要正确规范和有效引导,一方面应当予以积极地肯定、支持、激励和培养。诚然如此,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就能得到有效性开发和逐步地释放。
三、注重课内外互动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坚持以能力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提倡和认真响应有利于学生素质化发展的“大语文教育观”
有人说:“过去语文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部世界,而今世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活性教材。”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执教者不仅要认真开展以教材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链接起来,用生动可感的生活认知来诠释和补充实践教学,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要通过一定的平台和途径,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提供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综合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在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里自主探究,有效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广度、深度和厚度,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活动,是一种不可或缺而且无可比拟的语文教学活动形式。这就是宋代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质含义和实际表现。比如,在教学《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有一百万,准备怎样使用这些钱?”发言的确令人有喜有忧:利己主义者“先买房后买车,剩余的还要生活”,奋进主义者是“投资项目让钱发酵,使钱盘继续扩大”,现实主义者“对慈善机构捐献一些,其余部分留给自己”,建设者主义“向薄弱地区投资公益,为社会作出贡献,努力体现自身的价值”……面对“百家争鸣”现象,笔者无以多评,只是亮出自己的观点作结——“如果一个拥有很多钱财的人,光顾着独自享受而不讲求一点社会责任感,与葛朗台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请同学们以后去逐步体会。”再者,我们完全可以并且有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同时代的社会热点,如校园安全、公共道德、社会反腐和老年孤独等问题,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增强对社会实践的探究思考,这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行为。
四、重视语文阅读性教学,为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奠基铺路
阅读自古以来就有“学习之母”的美誉,而语文学习就重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有效锤炼与长期积淀,就某种意义来说,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奠基铺路之作。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习惯性影响等多重因素,人们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降低,直接导致当前学生比较缺乏阅读学习的能力方法和行为习惯,如基本积累少得可怜,回答问题不得要领,规范作业能力较低,对基本内容的概括解析不尽人意,缺少审题时“抓大放小”的提炼能力,作文中的“言之无物”和失语现象相对普遍等。这是对开展语文有效教学活动的重大障碍甚或“釜底抽薪”现象,也是对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实行“缘木求鱼”的一种做法。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够影响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可以实现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以致修身养性的目的。古人精炼描述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而达礼”即为此意。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逐步培养他们的整体阅读能力和思维抽象能力,使得学生通过分析、想象、概括和推理等有规律的阅读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应用习作能力。正因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种不断积累和反复沉淀的柔性活动,所以执教者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和逐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强抓入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赛激趣促读”活动,在寓教于乐之中努力赢得千里跬步、厚积薄发的学习效果。
篇8
【关键词】高中教学 语文课堂 活动单导学 管理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熟悉“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老师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传授式(“讲―听―读―记―练”)、夸美纽斯的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模式、莱因的“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五阶段教学模式,等等,课堂管理是相对容易的事情,教育教学的行为常常是群体发生的,不易失控。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开放程度高,预设生成好,随机生成多,容易“放得开”,不易“收得拢”。于是,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就愈发重要起来了。
二、现状的描述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活跃,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开课(还有诸如“展示课”“研究课”“竞赛课”“汇报课”之类的别名),课堂的活跃程度会更高,活动频次会更多。似乎没有这样的热闹,就不是公开课的感觉。
走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当然包括语文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一声令下,满教室学生匆匆忙忙地换位置、转方向,按照既定的组合开始讨论、交流。于是,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形也出现了:不少同学在组内交流时热衷于表现自己,把握话语霸权,如同歌厅内熟见的“麦霸”一般;同时,也有不少同学或囿于个性,或羞于表达,往往不赞一词。因为全班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教师顾此失彼,难以掌控全局。于是只能听任如此极端的情形的存在,甚至听任其愈演愈烈。
到了班级范围内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成果的时候,老师为了体现自己是“面向全体”的,常常会有意识地兼顾多个小组甚至各个小组,而不少呈现出来的“成果”仅仅是不断的重复,结果是宝贵的教学时间的浪费,使得课堂容量比较有限。还有,教师一般不会在同一小组内进行追问――发言人是不是准确地表达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发言人所表达的是小组全体人员的共识吗?有没有人持有保留意见?你的保留意见是什么?你为什么要保留这样的意见呢?
此外,在新课程强势推进的宏阔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深入人心,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手段大行其道;加上受“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等影响巨大的教改成功典型的牵制,很多人――包括一些教育行政领导以及所谓的专家――没有领会其改革卓有成效背后的实质性的思想与举措,每节课的教师讲授时间被机械地限制了,教师不敢“讲”,似乎“讲”就是大逆不道,遑论大讲特讲了。因为你“讲”的时间一旦超过了7分钟(也有10分钟、15分钟之类的说法),这节课就是不合格的课,无论你这节课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是试卷讲评课,还是作文讲评课……为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多元解读”的幌子下,往往放弃了“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的责任与荣光,一味地肯定学生的解读,廉价地认可学生的思维。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需要改进的地方多多,上述几个方面,乃其荦荦大者。
三、对症下药
综上可知,“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大有待提升的空间。这些问题,有关乎领导的,有关乎教师的,有关乎学生的,甚至也有关乎社会的。且让我们来对症下药。
先说活动有效展开。
学生的合作学习是需要的,讨论、交流的活动设计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也是必须的。但是,一节课设计多少次学生活动?在哪些教学环节、哪些知识点、哪些能力点、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点设计活动?每一次活动安排多少时间?其中大有学问。
我以为,一节课中,学生活动不宜超过3次,应当让每次活动充分展开。而时间的控制应当以学生的活动情况而定。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叫停时机,参与到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去,与多个组合的同学进行或长或短的思维碰撞,是恰当地把握叫停时机的关键。你可以为讨论定位:我们在说什么?你可以对讨论总结:我们完成了哪些?达成一致了吗?你可以为讨论调速:这个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了,我们转入下一个问题吧!你可以为讨论转轨:我们似乎有点脱轨了,我们还是回到话题的原点上来吧?你可以使讨论深入:等一下,我们是不是进行得太快了,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这个问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样不仅调控了讨论的进程,同时也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后面更好地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奠定了基础。准备叫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有结论了吗”“差不多了吧”之类的话语征询一下同学们的意见,如果同学们的讨论仍然热烈,不妨延迟叫停的时间。
至于在哪些教学环节、哪些知识点、哪些能力点、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点设计活动,我以为应当在知识的易混处安排讨论,因为知识的易混处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储备,助推知识整合,建构知识网络。譬如修辞格中的“借喻”和“借代”,学生不易辨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让同学们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去抽象出各自的特征:“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应当在认知的模糊处安排讨论,也许是莫衷一是的,也许是混沌一片的,学生通过交流,形成思维碰撞,让道理越辩越明,拨开云雾,醍醐灌顶。譬如苏教版教材“必修三”中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的忠君与爱国问题,譬如苏教版“必修五”中的《报任安书》中的司马迁择生与《渔父》中屈原赴死的评价问题,都是应该安排讨论的。
应当在具有发散性的问题上安排讨论。譬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的《神的一滴》中,我们追问一下:瓦尔登湖到底是“神的一滴”什么?在各自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如下结论:是神的一滴伤心的眼泪,它仿佛在为人类大肆破坏自然而悲伤;是神的一滴悲悯的眼泪,现代工业文明中,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达,但人们内心却时常感到孤独、寂寞,人们的心灵逐渐变得冷漠而扭曲,它仿佛也在为人类心灵的压抑、扭曲而悲叹;是神的一滴圣洁的甘露,它可以怡养我们的性情,可以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可以抚平我们受伤的心灵,可以涤荡、洁净我们的灵魂;是神的一滴辛劳的汗水,虽然瓦尔登湖遭到人类工业文明的破坏,但它没有听之任之,依然辛勤地创造着,于是有了这方人间净土。这样的讨论,会深化对文本的认识,从而放大文本的效益;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会让同学们博见多闻,转益多师。
次论组内交流环节。
对“话语霸权者”,要强化他们的“倾听意识”。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说:说话让人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他人说话,是一种道德。对缄默不言者,要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启发他们,“说”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是可以在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融入了集体,才能成长,才能进步。
再说班内展示环节。
“活动导学”模式下,“课堂展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自由度大,如何把握好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放得过度了,课堂会显得松散,教学效率就会让人生疑;收得过早了,展示会流于形式,教学气场就会变得生涩。个中的收放艺术真正是耐人寻味的。我认为,最理想的境界是:放而不纵,收当其时。
在各个学习小组内比较充分的交流、碰撞之后,“课堂展示”开始了。
先让每个小组确定一名主发言人,必须明确的是,这个发言人是小组的代表而不是他个人,因此,他应该表述的是小组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存在怎样的分歧。
在主发言人发言之后,老师还应该追问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看主发言人是不是准确地传递了他们小组交流、碰撞的成果,有没有遗漏需要补充的,有没有错讹需要修正的,有没有新见需要阐发的。如果有,应该给主发言人之外的同学以表达的机会。
此时,其他小组应该认真聆听先发言的小组所讲的内容,能够简要概括先发言的小组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询问其他小组有没有与已经发言的小组表述的意见不同的,如果有又是什么。
假如没有新的意见表达了,就没有必要让每个小组都亮相,因为机械的重复是没有价值的。
接下来,可以让有歧见的小组相互辩难,在辩难中让结论渐渐地明晰。
最后,教师要发挥“首席”的作用,亮出你的利剑:臧否学生们的见解,用专业素养进行概括、提升。
此所谓,放而不纵,收当其时。这样的教学就可以算是步入了“艺术”的层级。
最后说说教师的“讲”。
我们经常会说到“授课”“讲课”之类的词语,这,意味着“讲”“授”是教学的常规状态。无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承还是离不开“讲授”的。
从反映古代生活的众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授课的师长旁若无人、唾沫横飞地“传道授业解惑”,得意处往往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这样的教学方式照样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界巨子、文坛大腕。你能得出他们不“善教”的结论吗?现代大学的讲坛上,常常能够见到“善讲”的学富五车的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的情景,他们沉浸在学问的世界里,向学子们展示的是他们丰厚的积淀;学子们在聆听了他们的讲解之后,思维得到启迪,视野为之开阔,进而产生了探究的愿望,也走进了学问的海洋里畅游。你能说他们不“善教”吗?中央电视台的有多年历史的品牌节目“百家讲坛”走的就是“讲”的路子。登上“讲坛”的不管是什么层次的人物、哪个领域的专家,无一不是“善讲”的;这样的节目促进了观念的更新,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在国民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读书热”。你能说他们不“善教”吗?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善讲”并不等于教者的“一言堂”,并不等于天南海北地信马由缰,并不等于包办学生的思维过程;“善讲”意味着懂得“讲什么”与“不讲什么”、“先讲什么”与“后讲什么”、“详讲什么”与“略讲什么”。
“讲”中也有启发,并不是说所有的“讲”都是填鸭式的。你可以通过预设台阶,为学生理解的某个问题构设合理的梯度,一步步地引发他的思考;你可以借助停顿的技巧,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你还可以像钱钟书先生做学问时用的“逼”法那样,以铺排而出的事实向学生昭示那潜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
篇9
作为课程名称的“语文”,最早是于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圣陶先生开始使用的。叶老从1912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60多年,对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其中,关于语文的本体以及如何学习语文,他在多篇文章中做了精辟的阐释,1944年10月,在与朱自清合著的《国文教学》中作序曰:“‘五四’以来国文科的教学,特别在中学里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叶老有关语文的论述在其他著作中还有很多。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中,有关表述虽有不同,但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看法:语文课的“语文”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这种能力需通过语文训练才能获得。
叶圣陶的这一语文观实际上就成为1949年以来历次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且以1990年至2000年的教学大纲为例。如199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这些纲领性文件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个结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途径则是“严格”“有效”的“语文基本训练”。作为一门课程,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就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根本宗旨的。这种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002年开始,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相比较而言,课标之前的大纲把语言文字定位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这前提下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就偏重于语文知识、技能、技术;而新课标则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因此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就具有双重特性,一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的知识性,二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的人文性。也就是说,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不仅关涉到知识、技能、技术层面,而且跟理解、表达者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等具有极其深刻的相关性。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与语文》中说:“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所谓“语文的精确妥帖”,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结果,“心里所要说的”指言说者的思想情感,“手里所写的”则是语言文字,二者需要“完全一致”,融为一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牵涉到知识、技能等问题,也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情感。而做到“精确妥帖”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对于言说者而言,需要如此;而对于阅读者而言,要理解领悟作品的“精确妥帖”同样需要极“谨严”“极艰苦”、极扎实的语文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字里行间可以看见作者的心灵。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标准沿用了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这一提法,但其内涵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三维目标与语文训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语文本体,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高中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养成哪些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需要语文训练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1.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
2.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3.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
4.鉴赏小说、戏剧的有关知识;
5.一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
其中,文化常识、作家知识等是陈述性知识,这是相对静态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的获得主要通过激活的传播来完成,如教师的介绍、学生的背记等;而鉴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有关知识是程序性知识,这些是动态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靠背和记是无法获得的,它的获得更多地依赖于练习与反馈。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达到的标准不同,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而检验程序性知识则是通过看其能否作和实施。因此,“‘训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一种必要的方式:‘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钱梦龙语)。新课标提出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是指,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的能力”。如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种“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试想,假如缺少有计划、具体有效的语文训练如何达成这个目标?
当然,有效的语文训练是离不开必要的方法指导和学习的过程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典型的课文,巧妙地利用恰切的教学例子,教学生学会读,目的是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阅读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叶老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如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教学生通过由人物切入、情节切入、环境切入等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教学生通过诵读、比较、想象、填补等方法,揣摩句中的中心词、修饰词、虚词,甚至标点符号等,从而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教学生纵横联系,从人物与人物、作品与作品、读者与作者等角度进行分析,使他们能“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教师胸中有计划,教学有重点,但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语文训练有无关联呢?应该说,它主要靠的是熏陶,而不是训练,但要在训练中渗透和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理解和鉴赏卡夫卡小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其表达的独特和主题的深刻。如《骑桶者》教学。通过课前向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在第一次阅读之后不理解小说人物与主旨。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如“我”是谁?“我”为什么要骑桶飞翔?老板夫妇有无看到“我”?这篇小说表现了什么主题?等等。可以说,要使学生对小说获得相对准确的整体感受都有相当的难度,更遑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达成。
此时,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训练这一桥梁,首先指导他们进行整体感知训练,可从人物、情节、环境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切入,使学生基本上读懂这个故事。如从情节入手,可发现“骑桶飞翔”这个虚构的情节的设置,使小说呈现出荒诞的面貌,突显了卡夫卡的小说独特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的生存困境。
真正体验到情感还需要根据语境进行揣摩语言的训练,如细细品味一些语句,甚至是句中的标点符号。且看下例中老板妻子对老板“他要买什么?”的回答。
“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我们知道,这里的引号属于直接引用,提示语在中间,说明说话中间有了较长的停顿。“什么也不买”是对老板的“他要买什么”的回答,事实上是承认“他”的存在。但是接着也许她正是猛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极短的停顿之后便立即否认一切:外面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听到。接下来,小说这样写道:
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走。
这是“我”的心理独白。这个复句分号前是对老板妻子所说的话的重复,这种重复是否肯定她说的是事实呢?联系分号之后所描写的动作――在“冷得要命”的街上解下围裙,可以看出这恰恰是对她自己话的否定,由此可以品出对人性、人世、人生的彻骨悲凉与绝望。
就这样,通过语文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就顺利实现了。
三、语文实践与语文训练
语文实践与语文训练并不是对立的一对关系,语文训练其实是语文实践的一部分。语文实践范围广泛,包括课堂的语文实践和课外的语文实践,旨在“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而课堂上进行的语文训练旨在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揣摩这两个词语还可以发现,语文训练重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语文实践则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语文的本体特征和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课堂上的语文实践应主要是语文训练。
课堂教学每个单位时间只有45分钟,这45分钟固然不可以由教师一言到底,但是也绝不应是学生完全自主的时间。课堂教学应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我们不可能无视教师的作用,课堂的教学目标由谁确定,教学过程由谁控制,教学进度由谁把握,教学效果由谁去测试,这些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训”强调教师的指导,这种指导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测,有改进的;“练”则强调了学生反复的学习,不仅指学习的频度,而且指学习的难度、效度、向度和秩序,强调了要亲历,要主动,有思考。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示范是训,学生的模仿是练;教师的点拨是训,学生的讨论是练;教师的引导是训,学生的修正是练。韩军老师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堂精到的语文训练课。我们来看改句对比训练的几个片断。
1.韩军老师说:“第三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四个画面,我认为这里语言太唆了。我这样改‘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的石椅……’,把那些修饰语‘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全部省去,不是更简练吗?”“‘草盖的’‘枯死的’‘一丈平方的’都说明大堰河的什么呢?”
这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注意到修饰语的作用是“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氛围”,说明了人物“身世的悲苦”。
而后,教师继续用改句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感。
2.韩军老师说:“‘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这一句,我觉得,肯定丢掉了一个字,丢掉了一个‘我’字。”
这时,有不少学生同意教师的观点,动手在课本上加上了个“我”;有的学生则不以为然,他们的意见如下:1.这里的“自己”不是“艾青自己”,而是“父母自己”。如果在“自己前面”加上“我”,就成了“艾青自己”;2.“自己”是客观的,那确实是诗人的家,而“我自己”带有主观色彩,在诗人心里认可的家。诗人在这里用“自己”而不用“我自己”,说明诗人心里并不承认这个家,他认同的是大堰河的家。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有了不少进步。在接下来韩军老师提出的改句对比训练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体会了。
篇10
语文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客观上要求按教学的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分析思考性原则。然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若按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对待所有学生,必然不能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特长,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大力推动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今天,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注重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良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1.1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系列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明了在本节课的自学中要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语文。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透过问题,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
1.2问题能让师生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在课堂上学生的想与回答会让他们对知识记忆深远。
2“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
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
2.1提出问题,以凝激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熟悉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弄明白问题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2.2自学思凝,探索出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若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有问题不能解决,再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
2.3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语文科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在例题的解题中善于归纳总结,提升为技能,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内容补充一些练习,这样做既能丰富课堂信息,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1确定问题,把握难度。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在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本知识问题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为容易题,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基本方法问题是针对知识点间的转移及其转移方法而设计的,为中等难度的问题,适合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基本联系问题是针对知识方法间的联系而设计的,为稍难题,适合于成绩拔尖的同学。问题编好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笔者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两节课的问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3.2引导粗解,技巧辅助。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以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练习。基本方法问题主要设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笔者讲授《蜀道难》时,在课堂上我提出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学生一见到这个问题就很迷惘,我就采取了形象化与具体化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及意象的含义,然后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3.3讲评提高,激发兴趣。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笔者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大家思考: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一下的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呵。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体会,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3.4练习巩固,加强记忆。教师讲评后,如何保持学生现有的思维结构与知识水平,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可围绕学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环节去编拟。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还需继续补救矫正和回授,以落实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与学生共同分析完《病梅馆记》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我是设计问题化练习:铁怕绣,冰怕火,那么梅花最怕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很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梅花怕害虫,有的说梅花怕农药,有的说梅花怕天热。而我适时地公布了我的答案:梅花最怕文人学士。文人学士怎么会这么可怕,通过再分析课文就可知了。这样一来,分析过的内容让他们更加理解与记忆了。
4“问题法教学”的反思
对教师的反思: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问。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的观念。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用心。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问能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不在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提问题;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人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
对学生的反思:学生要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同时要大胆的配合教师开展问题法教学,要勇于去讨论去吸收,并能参与到课堂的氛围中。而且要求学生培养从敢问到会问的意识,对一些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即不解之疑),可以自己去解决。当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应持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的态度。
对问题的反思:
4.1问题的可接受性。“问题”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出发,在所有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分层设计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自己所在层次的问题。
4.2问题的条件性。指学生参与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时间与机会。“问题解决”的过程必须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种解决问题的条件。
4.3问题的发展性。只有在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成“高效度”的教学发展。“问题法”教学思想是改变和缩小一个班内的差异,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