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阅读图示;阅读模式;语文;规律性
引言: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调用大脑中的图式。依据图式来解释、预测、组织、吸收外界的信息。
郑桂华老师在教授《荷塘月色》的教学反思中谈到,她在参加一套课表教材的编写时,就曾希望突破对单篇文章的赏析模式,设计一个单元,力图通过几篇散文的教学,带领学生建立新的散文阅读的“图式”。
初识“阅读图式”这个名词,看郑老师的定义,认为“这是学生高效理解课文,并将语文学习从篇的解读上升到类的把握的最终途径”,不甚理解,于是补课,通过对“阅读图式”理论的学习,才明了郑老师所说“高效”的缘由了。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语言图式的建立对于语言科类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就无法利用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词句,却无法理解全文的意义。图式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学生或者未具备有关的内容图式,或者缺乏调动内容图式的能力,因而无法将文章中的信息和大脑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于是出现了读后不知所云的现象。图式理论认为文章的内容也是构成文章难度的一大要素。
传统的阅读模式主张采用“自下而上”的被动解码方式进行阅读,即读者只需逐字逐句读懂文字,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就能明白全文的意思。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图式理论的提出,人们发现阅读并不是单纯的被动解码过程,也是主动的“猜测―证实”过程,即“自上而下”的阅读过程与“自下而上”的被动解码过程的有机结合,是两种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之于语文阅读,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旧图式)与阅读课文中新知识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新图式),或者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补充、丰富和修正的过程。这是一个内部同化与顺应的功能性平衡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的主要机制就是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或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重建新的认知结构,达成对外界客体新知识的顺应,更快更好地修正、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活他们认识发展中的内部机制。但阅读图示一旦能建立,学生的阅读之路会顺畅许多。
“图式”,我理解为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的规律性的经验和体验,这里面可以是技法性的,可以是情感性的,可以是结构性的,可以是知识性的,就好像很多老教师,看一两眼文章就可以断定文章基本的情感,结构,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猜出出题方向和类型,这就是源于教师的“阅读图式”相当成熟,但学生常常囿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阅读图式,或者“自下而上”的被动阅读很难上升到此层次,所以,通常“阅读”呈现“无政府状态”,不知从何把握,更不知如何把握。
虽然语文属于语言学科,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形式内化为学生的语感图式,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但王大绩老师也曾断言,“语文的非科学性正是它的科学性所在。”但诸多文字作品的呈现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情感母题”,比如诗歌中“情景关系”比如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等等,若能建构起这样的“图式”,阅读的高效一定是不难实现的。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平日里在教学中所总结的类似“阅读图式”的东西也不少,但都限于零打碎敲,不够系统,不够完善,如果能分门别类,将其系统化后,指导于学生,帮助学生更新充实起自己的“阅读图式”,学会阅读,更有效地主动认知,将是”功德无量”之举。
参考文献
1朱作仁《朱作仁学科教学研究文存》福建教育出版社
2朱曼殊主编《心理语言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上一篇:法律法规的规定
- 下一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