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与古代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与古代文化

篇1

甲骨文有一个(biàn)字,后来演变为,正像一个野兽的脚印。这个字小篆字形作,楷书字形作“”。《说文》解释说:“,辨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古人造字时,正是用鸟兽的足印来表示辨别之义的。后来,这个字分化成两个字,即“”和“番”,其中“”专表辨别义,“番”则专表兽足义。《说文》:“兽足谓之番,从,田像其掌。”“番”金文写作,其下部不是田地的“田”,而是像野兽圆圆的脚掌。由于“番”字和脚有关,后来便又加上了“足”字旁,作“蹯”。《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是一个无道之君,有一次他的厨师做饭时没有把“熊蹯”煮熟,晋灵公一生气就把他杀了。这里所说的“熊蹯”就是熊掌。其他一些从“”、从“番”的字,也往往有“仔细观察”、“分析”之类的意义,如“”(“审”的繁体字)义为“仔细辨别”,“释”义为“分别物类”,“悉”义为“详尽明白”等,这些都可以看出“兽足”和“分别”义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看出田猎在汉字构形中留下的痕迹。《周礼》中有所谓的“迹人”之职,其任务就是专门察看鸟兽的足迹,以判断它们的藏身之处。《左传•哀公十四年》:“迹人来告曰:‘逢泽有介麋焉。’”就是说,迹人来报告,在逢泽这个地方发现了一只孤身的麋鹿。

田猎的“田”和田地的“田”本为一字,甲骨文像田地阡陌纵横的样子(见图1)。那么,为什么田猎和种田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呢?前面说过,由于草木丛生给野兽提供了藏身之地,于是古人采用焚烧的方法,驱赶或者围捕野兽。野兽赶走了,野草也烧光了,留下来的空地正好可以开垦出来种植庄稼,这样,农田便出现了。

除了火猎之外,古人还使用弓箭、网、陷阱等多种狩猎方式。如 (罹难的“罹”)是用带有长柄的网把鸟罩住,(罗网的“罗”)是用张设的大网把大象围住,(陷阱的“陷”)是用挖好的陷阱把鹿困住,(表示野猪的“彘”)则是用箭将野猪拦腰射穿。这些生动形象的字形,为我们再现了当时狩猎活动惊心动魄的场面。

狩猎的“狩”与野兽的“兽”本为一字,楷书繁体写作“”,甲骨文有等多种写法(见图2)。在这些不同字形中,右边表示动物形状的部分,无论繁简都是“犬”字,没有出现其他动物,说明在这个字形中“犬”不是被猎获的对象。因为如果“犬”是代表猎获对象的话,它就应该可以用其他动物来代替,很多汉字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罗网的“罗”既可以写作(网住大象),又可以写作(网住鸟)、(网住鹿)、(网住老虎)、(网住兔子)、(网住野猪)等,最初造字时并无定形,在能够用网捕捉的动物中,选一个代表就行了。而甲骨文“狩”字中的“犬”,没有被别的动物替换的用例,说明“犬”在构成该字时,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说文》:“狩,犬田也。”所谓犬田,就是用犬去打猎。田猎的“猎”字从犬,很多可以充当猎物的动物也从“犬”,这说明,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犬进行捕猎了。犬的嗅觉灵敏,又通人性,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猎物的藏身地,因而成为古人打猎的好帮手。可见,甲骨文“狩”字中的“犬”,不仅不是捕猎的对象,反而是以捕猎者的身份出现的。

图2:甲骨文的“狩”字

除了“犬”字之外,甲骨文“狩”字的另一半作、,或作、、,对于这部分字形究竟代表什么,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一般认为,写作、的,后来演化为干戈的“干”字;写作、、的,后来演化为“”(也就是后来的“”)字,其实它们最初都是一个字,像一种捕猎工具的样子。这种工具刚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树杈,可以用来捶打或戳刺野兽,后来逐渐在树杈的两个顶端,分别绑上圆形的石块,以增加打击的力量。这种捕猎工具,不仅可以在考古发现中找到证据,而且可以在现代民俗中得到证明。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经过琢磨的圆形石块;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的放映厅里,也艺术再现了石器时代北京人用树杈和石块捕猎的场景;甚至远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曾经使用过这样的工具;而更为鲜活的例子,就存在于云南纳西族不久前的田猎活动中。据瑞典人林西莉《汉字的故事》描述:纳西族人在半公尺长的绳子两头各栓一个石球,中间做一个绳扣,或者用绳头结一个把手,然后手执把手,让石头在空中旋转,待达到一定速度时,朝野兽的方向飞速抛出,击中猎物的身体或者缠绕猎物的腿脚。甲骨文中又可以增加一只手,作,正像手执长柄抛掷石块的形状,这更证明了这种田猎方式的推测并非臆想。只有树杈时作“干”,增加石块后作“”,发明弹弓后作“”,用于打仗时作“”。这一系列汉字表明,古老的石块虽然在不断地演进,但其原始的踪迹则一直保留在汉字字形中。

随着田猎技术的提高和工具的改进,古人捕获的猎物越来越多,在满足人们食用之外开始出现盈余。怎么安置剩余的猎物,成了当时人面临的新问题。人们逐渐摸索着对猎物进行圈养,甲骨文的“牢”字正描述了这一过程:圈的是牛,圈的是羊,圈的是马。这些动物不怎么凶猛,可以圈养起来,以备食物缺乏时食用。圈养动物的做法,也标志着古人由田猎时代过渡到畜牧时代,由居无定所转变为有了相对固定的家。“家”的构形是房子里面有一头猪,意味着饲养动物才是“家”的真正开始。罗常培《语言与文化》一书说:“中国初民时代的‘家’大概是上层住人,下层养猪。……现在云南乡间的房子还有残余这种样式的。”现代民俗学的考察证明,不只是在云南乡间,在其他不少地区,都可以看到“家”字所勾画的“人畜同舍”的情景,如傣族的竹楼、羌族的碉房、苗族的吊脚楼等。

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动物不仅可以养来吃,还可以通过驯化,使之成为劳作的工具。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劳作的意义常用“为”字,甲骨文写作,像用手牵着大象的样子。那么,劳作和大象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气温较高,湿度很大,十分适合大象生存。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大象化石。直到商代的遗址中仍然可见大象的遗迹,而且在甲骨文中,还有关于商王田猎时“获象七”的明确记录,说明在那个时候,大象在中原地区依然常见。只是到了西周时期,由于气候及其他原因,大象才被迫南迁。据文献记载,古人很早就开始驯化大象。如《论衡•书虚》记载,传说“舜葬于苍梧下,象为之耕”。这是用大象耕种的较早的记述。据罗振玉推测:“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后来,大象在中原地区逐渐为牛马所代替,但在南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用象的历史则一直沿用了很久。如《史记•大宛列传》把当时的滇越国称为“乘象国”,唐代的傣族用象耕作,元明清时期用象作战等,都是对甲骨文“为”字所表示的古老劳作方式的传承。

篇2

“酒”跟“酉”最初其实是一个字。甲骨文“酉”有很多种写法,如、、、、等,尽管模样有差异,但都像是一个盛酒的容器;有时甲骨文“酉”字还加上表示酒滴儿的三点,作、等,这便成了“酒”字。金文还有将酒滴置于酉器之中的写法,如等,这种写法更加强调了酒滴和酒罐的实际方位关系。

甲骨文“酉”的字形底部多为尖形,据此有人认为当时的盛酒器多用兽角制成,如牛角、犀牛角等,因其表层坚硬、内部空心而被用来盛放酒。所以后来一些表示饮酒器的字形多从“角”,如觚、觯、觞、觥等。后世小说中有所谓“一角酒”的说法,这可能就是古代用兽角制作酒器的遗留。当然,“酉”的甲骨文字形底部也有圆形的,如、等,这表明一些酒器应当是用陶土制成或者用青铜等金属铸造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手工制造技艺的发展。

“酉”字在甲骨文中既表示酒,又被借去表示十二地支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据刘信芳《包山楚简近似文字辨析》考证,在战国时期的包山楚简中,凡干支名都写作“”,而“酒食”都写作“酉食”,但这样的分工并没有延续下来。后来人们以“酉”作为干支的专用字,而以“酒”作为饮酒的专用字。

除了“酉”之外,表示酒器的字还有很多。“爵”就是一种重要的饮酒器。“爵”字甲骨文作、、,非常形象地描绘出这种饮酒器的形体特征:敞口,口的一侧有供倒酒的流,另一侧有尾,腹小,外表有纹理装饰,腹旁有把手,底部为高足三脚之形。如此复杂的饮酒器,反映出商周时代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爵”字小篆作,其上部本来应该是像爵之形,但已经看不出来它像什么了。下面加上了部件“鬯”和“又”。加“又”是表示以手持爵;而“鬯”是《说文》中的一个部首,以“鬯”为部首的字都和酿酒有关,“爵”字加“鬯”正取此义。

“尊”也是古代常用的酒器之一。《说文》:“尊,酒器也。”“尊”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基本写法,一种从“酉”从“廾”,像手捧着酒杯的形状,如。另一种是在此形体旁再附加一个部件“阜”,写作、、等形。甲骨文、金文中“阜”作偏旁时常常写作、,像台阶、高地之形。据此可以看出,尊作为一种酒器有登进奉献的意思,表示诚恳地向人进献美酒,应该多作祭祀或进献宾客之用。《周礼•司尊彝职》:“六尊:牺尊、象尊、箸尊、壶尊、大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正因为尊具有登进奉献的意思,才有了后来尊卑之尊的引申义。中间像酒器的部件在甲骨文中都作,金文中出现了从“酋”的形体。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凡从“酉”之字多变作从“酋”,如尊、奠等。秦简文字中“尊”字开始出现“酉”下作“寸”的写法。“寸”就是“又”,古文中“寸”“又”两个部件是可以通用的。“又”是一只手,“廾”是一双手,其构字意图是一样的。也有学者认为,凡从“寸”的字都有法度的意思,所以“尊”的字形变为从“寸”,正反映了尊这种器物在礼制上的特殊作用。后来“尊”又引申为尊卑之尊,这种酒器的名称便另造“樽”“”二字来表示了。

古人饮酒,是先将酒放在等较大的盛酒器中,然后再从中舀出斟入爵、觯等较小的饮酒器中饮用,经常用来舀酒的工具是“斗”。“斗”字甲骨文作,像一个有柄的盛器。本义指舀酒或舀水的器皿,其字形上部是勺头,下部是勺柄,中间两点像酒滴或水滴。《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北斗星因其排列像勺斗的形状而得名,诗人又因北斗而联想到了舀酒的勺斗。其中的“可以挹酒浆”正反映了斗的最初的功能。后来“斗”字又加上了部件“木”,写作“”,说明用于舀酒的斗勺多以木质材料制成。

酒在古代的祭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周礼•天官•酒人》:“凡祭祀共酒以往。”可见,古时祭祀不可无酒。“祭”字在《龙龛手鉴》中有一个异构字作“”,字形从“酉”,这个字形更印证了古代祭祀神灵是离不开酒的。除此之外,“奠”“醴”“”等从“酉”之字都与祭祀有关。奠,甲骨文作,像一个酒器置于台上之形,表示将酒摆放在几案上以供祭祀。“醴”是一种酒的名称,字形从“酉”从“”,其偏旁“”即礼仪的“”的初文,甲骨文、金文作,像在器皿“豆”中盛放两串玉以供祭祀的样子。醴字从“”,体现了醴酒与祭礼之间的密切关系。《周礼•酒正》:“以醴敬宾曰礼宾。”进一步指明了醴酒在古代礼仪中的功用。,甲骨文作,由酉、廾、束三个部件组成,像手捧着一束茅草放在酉(酒)旁。《说文》:“,礼祭,束茅,加于圭而灌鬯酒,是为。象神歆之也。”大意是说,在根据礼制举行祭祀时,先摆放捆束好的茅草,然后用圭这种酒器将鬯酒浇在茅草上,酒马上就会渗进茅草里,就像是神把酒喝光了一样,这种仪式就叫“酒”,又作“缩酒”。《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说的就是这种仪式,其中的“包茅”就是“束茅”。

酒在民俗文化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配”字,甲骨文作,从“酉”从“卩”,像一个人跪坐在酒器旁边的样子。部件“卩”甲骨文作,像人跪着的样子,反映出当时人典型的坐姿。《说文》:“配,酒色也。”这一说解与字形不合,且无文献用例可考。在先秦文献中,配多作匹配、配偶讲,如《左传•隐公八年》:“先配而后祖。”贾逵云:“配成夫妇也。”其中的“配”就是配偶之义。而且配当匹配、配偶讲,也与“酉”的字形相符合,因为在古代婚仪的每一个程序中,都可以找到酒的影子。如《仪礼•士昏礼》:“赞者酌醴,加……妇升席,左执觯,右祭脯醢。以祭醴三。降席东面,坐啐醴。”《礼记•昏义》:“妇至,揖妇人,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这都是描写古时婚礼仪式中的具体场景,无论是妇“坐啐醴”(即坐下来品尝醴酒),还是夫妇二人“合卺而”(相当于现在的喝交杯酒),都表示婚配仪式中饮酒这一重要过程。据此可以推测配的本义应该是配偶之配。

酒不仅是饮品,它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一点可以从医生的“医”的古字形中得到反映。在秦简、汉印、《说文》等文献中,“医”字均写作“”,其字形从酉,即酒字。这说明,当时医生已经常常用药酒来给人治病了。《说文》:“,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酒。”《汉书•食货志》:“酒,百药之长。”《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可见酒与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酿酒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当药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一部医方专书,后来被称为《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药方不下于35个,至少有5个就是酒剂的配方,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中医学里很多药物都可以用酒泡制,如鹿茸龟甲、参桂芪术等。迄今为止,酒对于中医仍是不可或缺之物。

篇3

一、汉字的文化内联性

汉字的发展是不同时期文化的反映,这些文化脉络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汉字的发展受文化的影响有其内在的联系性,特别是汉字意义的增减,随着汉字有些意义使用的频率减少,意义渐渐不被人们理解,如果能够了解汉字的渊源衍变历程,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汉字的含义大有裨益,如“里”字,大家一般都比较熟知“里”字的含义是“里面”、“长度单位”、“街坊”的意思,前两个意思大家比较好理解,但是“街坊”就不那么容易识记了,其实“街坊”这个含义却是“里”字较早的含义之一,“里”字的金文上部是“田”,下部是“土”。这因为有田有土,就形成了居民聚居的地方,所以“里”的本义是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后从“聚居”又引申为居民单位,先秦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种含义在今天仍在使用,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称呼某些居民单位为“里弄”,在农村称为“乡里”,同学们知道了“里”的原始意义,对于理解“街坊”这个词义就十分有帮助了。

正是因为汉字的内联性,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原始字形追寻古意,通过汉字的古意来理解今意,也可以丰富汉字的文化含义,例如“夙”字,它的含义是“早晨”的意思,我们知道“夙兴夜寐”这个成语,知道有些同学在理解时仅仅为是“早晨醒来,晚上睡觉”的含义,其实这个成语的文化含义更加丰富,“夙”字在甲骨文的左上方是个“月”形,月下跪着一个人形,用双手正在劳作。发展到小篆则变成了左右两个部分,一个是月(夕)字,而另一边则很模糊,是人的变形,到了楷书的时候就完全看不出人形了,而是把月置于凡中了,则成为了纯文字符号。成语“夙夜匪懈”则将“夙”的文化内涵表现得十分生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日夜辛劳,勤奋不懈。

二、汉字的文化多样性

汉字的文化是多样的,特别是古今汉字文化内涵变化的细微的差别,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单一地用现代汉语的含义去理解古代汉语,特别是一些古代汉语的同义词的区分,例如“门”、“户”两个词语的差异,“门”指大的门,“户”指小的门。再如有些汉字在古代意义是不同的,但是到了现代却发展成为了同义词,如“购”、“买”两个词,“购”字的古意是“悬赏征求”,后来有“高价收买”的意思。两种含义都与“买”的意思不同,但“购”和“买”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词。

汉字文化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繁简并存,但是二者意义并非完全相同,而我们现在要理解它们的区别,往往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深入挖掘。如“”与“修”它们之间意义并非完全相同,“”指“干肉”,与“月”字有关,是肉的标志。而“修”主要意思是“装饰”而非“干肉”,所以在古代二者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如“束”这个词语,古代是指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现代汉语辞典》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组词“束”;二是同“修”,并没出现“束修”这种写法。从“束”的运用可以看出汉字的一些原始意义仍然存在。

汉字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汉字语言色彩的变化,如“侵”字,本义是“渐进”。《说文》:“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若埽(扫)之进。又,手也。”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拿着扫帚给牛扫土;金文则变成了一只手拿着扫帚给人扫身,表示逐渐的意思。后来逐渐引申为“进攻”、“侵犯”,如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曰:“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后来“侵”就渐渐引申为“偷偷地”的含义。

三、汉字的文化独特性

汉字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它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音乐性,一些古代诗词都是学习汉字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研究与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同学们对经典名著的学习与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汉字的学习与传承。汉字具有自己独特的四声,声调使得汉字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与韵律。我们通过对诗歌中汉字的音韵的发掘,有助于同学们对文字的涵咏,特别是对一些古诗词的讲授,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汉字这种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首词中用了很多入声字,如“黑”,如果是南方的同学们,他们对入声字十分熟悉,因为在他们的方言中往往就存在大量的入声字,如果让学生们了解了这些汉字的音韵,对于涵咏诗词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对传统诗词的音的学习,有助于从音韵的角度继承与发展汉字。

汉字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它作为一个形体文字,文字的构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构件的使用,可以为人们造字和使用汉字提供诸多方便。如我们熟知的耳刀旁,它在左右两面使用看似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从源头查看,就会发现,左耳刀古时的原始偏旁是“阜”,右耳刀是“邑”,而就一个左耳刀就有着十分诸多的细节。“阜”,象山高竖的形状,往往都与高意有关,如有些是与高山义有关,如“陵”,本义为大阜、“阿”的本义为大陵、“阴”本义为山之北;有些与高义有关,如降,本义为从高处走下来,队,本义为从高处落下来,后来常写作坠;有的与登高的阶梯有关,如除,本义为殿阶,阶,本义为台阶;有些与障碍义有关,如险,本义为地势不平坦,难以通行。

汉字有许多原始意义保存在现有的一些文字形式中,俗称“活化石”,如成语是一些汉字的原始意义的保存载体,成语具有容易识记,且生动活泼的特点,如成语“抗尘走俗”的意思是奔走于世俗之中。用来形容热衷于名利而钻营忙碌的样子。这个成语中的“走”字就是用了“走”的字的原始意义,即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走”字的意思是步行,这一点和古代汉语有着重要的不同了,我们看了这个成语就知道走的原始意义了。

篇4

[关键词] 汉字 部首 规律 溯源

质疑:“阝”与耳朵有关吗

“阝”是汉字常用的一个部首,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它称作“双包耳”或者“耳朵旁”,甚至在教学中也称之为“双耳旁”,这些叫法正确吗?“阝”与耳朵有关吗?

汉字学告诉我们:“阝”跟“耳朵”的形、音、义毫无关系。“双包耳”或“耳朵旁”的称呼是现代人们对汉字部首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称。这种称呼长期讹传,特别是教学中这种误称,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祖国文字的正确理解,妨碍祖国文化健康传承。

说耳:“耳”部汉字都与耳相关

“耳”,甲骨文像一只耳朵形,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为耳朵。

《说文》:“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1]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说文》对耳部汉字有如下解释:

闻:知闻也。从耳门声。”

“声(聲):音也。从耳殸声。殸,籒文磬。”

聋:无闻也。从耳龙声。”

还有:聆(听也)、聩(聋也)、(生而聋曰耸)、聘(访也)、(小垂耳也)、耼(耳曼也)、聸(垂耳也,南方聸耳之国)、耿(耳箸颊也。从这些“耳”部汉字中,不难看出,凡从耳取义的汉字皆与耳朵有关。

释阜:“阝”左为“阜(fù)”是土层高厚之山

部首“阝”自有名称,“左阜右邑”,跟“耳朵”实在是没有一点关系。

“阝”在左边。它的音、义是“阜”,形是“阜”形的变体写法。“阝”同阜,只是简繁体状态下的同一偏旁而已。

古人穴居,甲骨文象古人在其所居地穴的墙上挖出的供上下用的脚窝形,犹如后来的楼梯。古人穴居必选择在土层高厚之处,故引申为土山。[2]

《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象形。凡阜之属皆从阜。”“阜”本义是土山,引申泛指山,如“阜积”(堆积如山),“阜陵”,“山阜”。

“阝”在左,是山阜,表示与山相关,如“陵”,大阜也。为大土山,如“山陵”“陵墓”“丘陵”等;也指登山。“阿”(ē)是大山,引申指大山弯曲处,山的“弯曲”又被用来比喻人的屈从迎合,如“阿谀奉承”、“刚直不阿”。

“阳”古文写作“陽”,上为日,下像树枝,左旁加阜,会意为山南向阳的一面;“阴”古文写作“陰”,表示月亮被大山(阝)挡住,是山北面。[3]“防、阻、限、隔、障”皆因有山;“险、陡”均指山形;左“阝”(阜部)与有“山”关系紧密,所以元代人称其为“侧山旁”。

论邑:“阝”右为“邑(yì)”是封地、城邑地理之词

“阝”在右边。它的音、义是“邑”,形是“ ”的变体写法。“邑”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写作 ,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

“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阝”。从“邑”的汉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古代称侯国为邑。《说文》:“邑:国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属皆从邑。”

“邑”是人群聚居的地方,引申泛指一般的城镇,进而特指古代的封地、国都。作右偏旁时,金文、小篆都写作“ ”,如:“ 、 、 、 ”,隶楷书时,才写作“阝”,如“郡、邦、邯、郸”;作声符则写作“邑”,如“悒、挹、浥”。

右“阝”(邑)作意符时,所从字与地域、地名、城郭、古代诸侯封国等义有关,如《诗经》中“邶、鄘、郑、郐、邠(豳)”本是古代诸侯封国名,“邺、邱、邓、邵、祁”等等本是古地名,后都用作了姓氏;“邯郸”是城市名;“那”本是西夷国名,音nuó,后假借作指示代词,音nà,多为远指,与“这”相对;“邦”本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引申泛指国家,如“邻邦”,“友邦”,“邦联”。

“郡”《说文》:“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从邑君声。”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

勘误:“阝”不是“双耳旁”实为“左阜右邑”

上面解析,说明部首“阝”是“左阜右邑”,跟“耳朵”实在是没有一点关系。俗称它为“双包耳”、“左耳朵(刀)”、“右耳朵(刀)”,确实是大错而特错。如此称呼,据说是为了小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可实际是好心办了错事。从汉字教学的效果说,也事与愿违,影响和妨害了汉字的正确理解。

《新华字典》中,左“阝”阜部就收有繁简汉字86个,右“阝”邑部有汉字98个。如果把“阝”当成“双耳旁”,那么,学习“阝”部汉字,就只能将这近200个与耳朵毫无联系汉字,一个一个地机械认记,这不但苦了小学生,也严重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汉字部首具有将汉字形义归类而集中识记的极大功效。如果我们溯本求源,掌握了“阝”部首的形音义,知道“阝”在左,是山阜,表示与山相关;“阝”在右是“邑”,表城邑,与疆域、邦国等地理有关。再按规律推论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部首中的汉字,就容易多了,识字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将“阝”称作“双耳朵(刀)”之误,源自对汉字部首音形义了解不够和对当代儿童认知能力低估。要想提高汉字教学水平,正确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在识字教学中和日常文化生活与传播中,大力提倡和恢复使用“阝”部“左阜右邑”的科学称谓,最起码应弄清楚“左阜右邑”的部首形意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影印本2005,第093861号.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第089520号369页.

篇5

关键词:汉字;社会文化;婚姻文化

一、汉字与社会文化

“汉字是人类无可置辩的最伟大、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许多文化现象,不仅可以从汉字中得到反映也可以从本身得到验证。近年来,汉字文化研究作为一门新兴边缘的学科,一些人会将其与文字学(汉字学)混淆,两者是相互依赖但是又有区别的,例如在研究对象范围上,是不同的,这里不对其展开说明。

汉字包含的文化主要分成三大类:物质文化,即在古代经济生产发展中产生的文化,社会文化和思想文化。其中,汉字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是与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而婚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组成部分,是人类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体现政治、经济。

二、汉字中的婚姻文化

婚姻,从古至今,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进步的基础。作为文化活化石的汉字,在这方面帮助我们窥见古代人们的一些婚姻状况。

(1)单字“嫁”看买卖婚俗的文化意蕴

众所周知,“嫁”指女子与人成婚,结为伉俪。但在读《韩非子》中,会不禁产生一个问号:“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妻子为何前面还要用“嫁”字,联系后文“卖子”,会发现,在对应的位置上,“嫁”应该是“卖”的含义。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竟然会是一体的,令人费解。

但其实,要理解这种先民意识并非难事。了解一下人类原始婚姻习俗,很容易发现,一种极为常见的先民婚姻制度――买卖婚。“所谓买卖婚,就是视女子为金钱财货,娶妻纳妾,必以钱财易之;如有不时之需,又可将妻妾转卖出去,把钱财再换回来。在汉民族中,这种情况即使在有文献记载的信史时代就存在了”[2]买卖婚制中女人同买卖牲畜没有什么差别,妻妾是一种贮藏金钱的手段,联系“嫁”的字音和字义,有人说它得名于“贾”,“市也”,就是买卖的意思。

(2)从单字“姓”看古代社会群婚习俗

从“姓”的甲骨文构形来看,从女从生。而甲骨文实际上反映的是上古时期的文化意识。可见,最初的姓应当并不是跟从父姓,而应当从母(女),起源于母系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群婚的反映。“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的是群婚制,一个男人可以同时有多个妻子;同理,一个女人可以有多个老公,性是自由的,没有所谓观念”[3]由此可见,在样一种群婚制度下,子女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与父亲的关系是明显不确定的,和母亲的关系确定而可靠。因此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需要一个有别于其他氏族的称呼、标志,就是“姓”。翻阅字典,“姓,生也”,标志着一个人由哪个氏族生出,但当时知母而不知父的社会,故“女,生”。

(3)从字组“婚、娶、妻”看古代社会的抢婚习俗

《左传・成公十三年》: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婚”和“姻”在汉语中是两个字,先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婚”本作“昏”,而“昏”本义是黄昏的意思。昏,日冥也。后人以本字作声符,加上形符“女”,构成形声字“婚”。在《说文解字》: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4]

上述表明,古代的婚礼是安排在黄昏举行的。“今人刘师培在《古政原始论》中说‘其行礼必以昏时者,则以上古时代,用火之术尚未发明,劫妇必以昏时,所以趁妇家不备,且使其不辨谁何耳’。”[5]“婚”字从时间上间接表现了上古时代抢婚习俗。

“娶”直接表现了上古时代抢婚习俗。先民在经历血缘群婚阶段后,夭折、疾病和残缺都是与同一血缘氏族内的通婚有关,残酷的事实说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于是,他们跨入了漫长的氏族外群婚的阶段。这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伴随武力和冲突。“娶”,本字是“取”,《说文》中说:捕取,从耳。《易・屯》:“屯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求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6]”这段文字,反映了婚姻过程中,冲突争斗和野蛮方式,面对抢亲的结果,姑娘只能“泣血,涟如”。

看“取”本字,用手割取耳朵,王维《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个文学史上著名的楚文王以武力夺取晋献公侯夫人的典故,就是说明先秦文化中抢婚。

无独有偶,“妻”字在甲骨文构形,有学者认为是可以互为注脚,互相发明的。[7]甲骨文中,“妻”的字形象是一个长发女子被人手擒持,是妇女被配偶强夺婚姻的反映,即抢来的婚姻。《说文》:妻,妇与夫齐者也。但是古代男女等级制度反映,妻子和丈夫的地位是不可能平等的。从字音上看,《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树声先生认为该字和“西”声音相近,日沉西而抢娶。

三、总结

人类的生产,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也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者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类只有获得了自身生产的延续和发展,才有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的进步。所以,对自己后代的生育是放在头等大事,给予特殊关注的。婚姻习俗制度的演变就是如此。它是汉字文化功能的一个方面。

通过上述的浅析,我们看到古代的婚姻状况,感慨汉字的重要作用。同时,还须思考,在汉字文化研究中,需注意对于研究材料的筛选,比如要选取有探求价值的汉字材料,提高对材料的客观解读和理解力。注意文字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常常运用整合、联系、类推等思维联系方法,有更多的发现。比如上文的抢婚制度,运用点到点的联系方式;再如“姓”则是运用了类推,由偏旁“女”,与远古时期的母权制度直接联系,联想并查阅资料,发现人类的婚姻总采取群婚形式,在群婚的形势下,又必然造成不知父的局面,因而母权制度很大程度上得以维系,子女的姓从母也是必然的了。

参考文献:

篇6

2.汉字教学的目的。所谓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汉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当然,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同时必然也在接触和学习汉字文化,毫无疑问,这是汉字教学自然产生的客观效果,无须刻意追求。必须特别强调,汉字是语素文字,一个学生掌握汉字数量的多少,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的高低,而且也是学好汉语书面语的关键。

3.汉字教学的现状。现代汉字教学,应该贴近教学对象的实际。我们的教学对象可分两类:一类是既不懂汉语又不识汉字、在语系上和文字体系上跟汉语汉字完全不同的欧美等国学生;另一类是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学生。后者虽然认识一些常用汉字,但不会说汉语,而且日语和韩语在语系上跟汉语没有亲属关系。比较起来,日本学生和韩国学生学习汉字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日本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会日本常用汉字1945个,韩国学生也会1800个韩国常用汉字,撇开读音不谈,这对他们学习汉语词汇会有一定帮助。不过,由于日本和韩国汉字的字义在借用汉字时跟中国汉字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很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负面效用,有名的例子是:日本的“手纸”相当于汉语的“信”,汉语的“点心”则相当于韩国的“午饭”。从学习汉字的角度,汉字文化圈的学生肯定要比汉字文化圈外的学生容易得多,但是必须指出,三个国家的汉字分别记录的是三种不同的语言,因而日本、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国汉字时都应该把汉字当作外语外文来学习,不这样是学不好汉语的。事实上,也许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日本和韩国学生并没有因为认得汉字的优势而一定比欧美学生学得更好,特别是口头表达方面。

当然,学习繁富复杂的汉字,对于年过20的欧美学生而言也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若要记忆更是苦不堪言。据我所知,国内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汉字教学,作出了较好的安排。在初级阶段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汉字课,布置汉字书写练习。到了中级阶段,则把汉字教学置于课文教学之中,汉字教学与汉语词汇教学同步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汉字教学与汉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汉字的字义;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也会产生弊端,以词汇教学取代汉字教学。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上面,关注的是词语和语法教学,汉字只是作为一个词汇单位教给学生,这样很容易忽视汉字的教学。所以,有人说,所谓汉字教学只是初级阶段才有,到了中级之后就不知不觉地被取消了,很难说还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汉字教学。我认为,汉字教学应该贯彻基础汉语教学阶段的全过程。当学生看到“美不胜收”时,首先是查看英语翻译:Somanybeautifulthingsthatonesimplycan''''ttakethemallin.或者morebeautythaonecan''''ttakein.他们是从英语翻译来了解该成语的含义,却不大理会这一成语四个汉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他们通常从图形上认读汉字,摄取汉字的形体图像,疏于记忆,如果教师不作特别强调和提示,学生们很难分辨汉字的部件和笔画,因此写起来常常丢三落四。通常的情况是,各校一年级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但许多人浅尝辄止,遇有困难就半途而废。“经过十年寒窗生活以后,只剩下极少数的学生攀登硕士或博士的高峰。”(柯彼德,1997)据我所知,即使这些佼佼者,他们的毕业论文几乎很少是用汉语写就的,通常是用自己的母语。他们的汉语说得很流利,但是他们中一些人在阅读、特别在书写方面依然存在许多困难,离所谓“语言通”“文化通”和“中国通”还有相当的距离,“最明显的原因是汉字的难关”。(柯彼德,1997)他们对汉字往往缺乏审断能力,不能分辨“浃、挟、狭、铗,挡、档、裆,买、卖、实,没、设,讷、纳、呐、衲,募、幕、蓦、慕、暮,卷、券”等等,所以动起笔来常常出错;打出来的文字也错得离奇。这就是当前的汉字教学情况。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理论层面上,有人从本体论出发,认为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符号是可以跟本体分离的。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美国结构主义者JohnDeFrancis,他主编的《初级汉语读本》《中级汉语读本》《高级汉语读本》就分为拼音本和汉字本两种。他主张先教会话,后教汉字,对于那些只想学习会话单项技能的人也可以不教汉字。这种看法和做法曾流行于欧美。这种看法也深深地影响着欧美学生,他们普遍地存在着重口语、轻汉字、重阅读、轻书写的倾向。从哲学层面上说,我以为语言先于文字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某种语言一旦拥有了文字,文字对语言的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像汉字这样的语素文字对汉语的反作用尤其明显,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是汉字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词语,保留了古代圣贤的语录,保留了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格言成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格式,并把它们中的一些成分原封不动地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汉字与汉语简直难解难分。一个外国学生,如果真的要学好汉语,成为汉语方面的高级人才,我想,不学习、掌握汉字简直是不可能的,把汉语学习跟汉字学习对立起来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汉字已经成为汉语特定的组成部分,学习汉字就是学习汉语;若要学好汉语,必须得学习汉字。

在操作层面上,有人从同源论出发,认为汉字就是汉文化,在教汉字时往往大讲汉字的源流嬗变、文化考察、风俗探源、书法艺术欣赏等等。如果如此理解汉字教学,人们就可以这样讲授“茶”字:“茶”在《说文·草部》中为“荼”:“荼,苦荼也,从草余声。同都切。”据大徐本注:“此即今之茶字。”然后引证《广韵》:“宅如切,平麻澄。”再论“茶”字三种写法“茶、梌、荼”,根据《唐陆羽〈茶经·一之源〉》注解:从草,当作“茶”,其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梌”,其字出自《本草》;草木并,当作“荼”,其字出自《尔雅》。再解释“茶”的民俗含义:“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如三茶六礼,受茶。”明陈耀文《天中记·茶》:“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清平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行什么财礼?下什么茶?”再讲茶的种类,茶的功能,茶具、茶道等等。讲者用心良苦,努力在弘扬汉字文化,听者如坠入云雾之中,一无所获。难道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吗?当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是,讲清“茶”的形、音、义,告诉学生“茶”字的用法和写法。还有,教师可以通过组词练习,比如“红茶、绿茶、新茶、陈茶,茶馆、茶道、茶点”等,并且隔三差五地考考学生们记住了没有。事情就这么简单!

我认为,只有在理念上和操作上取得一致的看法,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字教学,才能实现汉字教学的目标。

4.现代汉字不同于古代汉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该定位于现代汉字。现代汉字虽是古代汉字的发展,但是经隶变后的汉字形体已经由圆而直,大幅度地丧失了以形示义的功能,汉字已逐渐脱离了图画的意味,变成了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汉字成熟的标志。传统的“六书”理论虽与现代文字学有相通之处,但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汉字的分析。同样的术语有的名同字异。比如,“六书”中的象形字“日、月、山、水、手、心、子、女、弓、矢、刀、戈、户、舟”等在现代汉字中已不再具有象形的特质,变成了记号字。“日”字在“晴、明、旦、昏、晒、晖、晨、暗”中只是意符。“六书”中的指示字,如“凹、凸、丫、一、二、三”在现代汉字中却已成了象形字。在简化字中又出现了许多新会意字,如“宝、笔、尘、粜、籴、泪、灭、灶”等等。古代汉字中的所谓形声字,如“江、河、打、布、刻、蛇、霜、逃、醉”等在现代汉字中已变成半意符、半记号字。在“六书”中有些形声字已与今义不同,如“骗”:《集韵》匹羡切。《字略》:“骗,跃上马也。”现指“欺骗”意。“特”,《说文解字》:“特,朴特,牛父也。从牛寺声,徒得切。”“牛父”即“公牛”,现指“特别,特殊”义,意符和声符均发生变化,成了合体记号字。汉字教学,虽然古今不能截然分开,但在观念上必须区分古今汉字。

5.对外汉字的教学内容。汉字教学是实用科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汉字知识,但并不是把这些知识统统都要倒给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现代汉字本身的研究,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用于汉字教学之中;一方面也要研究汉字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实际,选中切合学生学习汉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讲练,形象而直观地分层级进行汉字教学。

首先,讲清现代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语素文字,而非拼音文字。一个汉字均由形、音、义三个部分组成。形、音可以变化,但基本字义一般不变。如:“女”,《说文解字》:“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属皆从女,尼吕切。”现代汉字“女”字形由篆而隶而楷,但基本字义不变。很多由“女”组成的合体字仅《说文》就有“姓、娶、婚、妻、姑、妹”等244个。“女”作为基本语素,可组成多字结,前置如“女儿、女方、女工、女皇、女人、女色、女士、女强人”等等,“女”也可后置,如“处女、闺女、、美女、少女”等等。记住一个“女”,就可以认知由“女”组成的合成字以及跟“女”有关词语的意义,由此可见,记忆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对于学习汉语和汉字是何等重要!

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有3500个。对外汉语教学根据实际对3500个常用汉字作了适当的微调,按照《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甲级汉字800个,乙级汉字804个,丙级汉字500+11个,丁级汉字2864+41,共计2905个,可以据此编写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测试。至于是否要把2905个汉字再分成“复用式掌握”或者“领会式掌握”,这是可以而且应该研究的。

其次,解析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现代汉字整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成字两种。“六书”中的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都是合体字。现代汉字中的独体字多半来自古代象形字和指示字。前者如“人、手、水、火、日、月、禾、田、井、虫、止”等,后者如“甘、方、七、八、上、下、本、末”;有些合成字是经简化后而进入独体字,如“龙、专、门、书、卫”等。现代汉字的合成字多数来自古代会意字和形声字:前者如“休、林、男、旅、盖、析”等,后者如“芽、理、简、案、沐、际、盛”等;少数来自古代象形字和指事字:前者如“燕、鱼、泉、阜”,后者如“亦”。(苏培成,1994,pp.70)应该让学生知道,独体字既是常用汉字,又是构成合成字的部件,组字能力很强,必须牢牢记住。解析合体字可以理性地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从而掌握记忆和书写汉字的诀窍。应该指出,在造字过程中,“有的字有理据,有的字没有理据,有的字有部分理据。有的在造的时候就没有理据,有的字本来有理据,在发展过程中失去理据。”(苏培成,1994,pp.81)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记忆汉字不能没有诀窍,也不能没有方法,但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一个字:记!这一点应该向没有背诵习惯的欧美学生反复说明,反复强调!

第三,剖析汉字的部件。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字形,是汉字基本结构单位。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地、和、对、好、动、园”等是两个部件,“想、娶、树、坐、渠、谢”是三个部件,“营、韶、筐”等是四个部件,“燥、赢、膏”等是五个部件,“麓、臂”等是六个部件,“憨、鳞”等是七个部件,“齉”是八个部件。部件与部件的组合是分层进行的,不是一次组合而成。如:附图(略)“韶”的部件是“立、日、刀、口”,这些可称为末级部件。末级部件一般都可以成为独体字。由此可见,剖析一个字的部件对于认知汉字的构造和正确地书写汉字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讲授现代汉字的笔画。笔画是构造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现代汉语通用字中最小的汉字只有一画,如“一、乙”等,最多的是36画,如“齉”字。其中以9画字居多,10画和11画次之。如果把提归入横,捺归入点,钩归入折,汉字基本笔形有五类:横,竖,撇,点,折;并有26个派生笔形。(参见苏培成,1994,pp.59)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先后顺序,要求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笔顺:1.先横后竖:十、干、丰;2.先撇后捺:八、人、入;3.先上后下:三、京、高;4.先左后右:川、衍、做;5.先外后内:月、匀、同;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7.先进去后关门:回、目、国。教授汉字时,教师始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训练,反复默写,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这对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6.汉字教学的方法。国家汉办颁布的《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大纲,而是一种规范性的水平大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汉字等级大纲》需要另订汉字教学计划。母语的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学习者已会说汉语后再学汉字,其教学顺序是从字词,学字难和学词易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后者是学习者既不会汉语也不识汉字,其教学顺序则相反,是从词字,学汉字和学词是同步进行的。(参见刘英林等,1995,pp.19)因此,绝大多数学校的对外汉语教材都是把汉语的词汇教学和汉字教学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我以为这是很好的方法;我只是担心,如果安排不妥,只注意词汇教学,就会影响汉字的掌握。汉字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要加强科学性和计划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首先,应该制定汉字教学计划,把《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所列的甲级字、乙级字、丙级字和丁级字具体化,也就是要制定一个怎样分别实现上述各级字目标的具体规划。具体要求是:列出一份汉字教学计划,列出汉字教学点,确定每一课应教的重点汉字,并将这些汉字醒目地印在课本的显著位置。就像JohnDeFrancis在他主编的《初级汉语读本》(汉字本)等教材中所做的那样,每一课都用方框列出一组汉字,放在课文的右上角,以供学生读写、记忆。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汉字。

其次,在这份汉字教学计划中,应该分层次地列出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和常用合体字,精选例字,用现代汉字学的理论,精当地解析这些例字的字形(部件、笔画、笔形和笔顺)、构造(意符、声符、记号及其变体)和理据,以利学生认知和记忆。据本人统计,在甲级800个字中,有独体字137个,约占5.7%。如“八、白、百、半、办、包、本、必、不、布、才、长、厂、丁、车、成、大、单、当、刀、电、东、儿、二、发、反、方、飞、丰、夫、干、个、工、广、互、户、几、己、见、斤、火、九、开、口、乐、立、力、了、六、录、写、买、毛、么、门、米、母、内、年、牛、农、女、片、平、七、其、气、千、目、求、去、人、日、三、色、上、少、声、生、十、史、示、事、手、术、束、水、四、太、无、头、万、为、文、五、午、西、习、系、下、先、小、辛、羊、也、页、业、一、衣、已、以、义、永、尤、有、友、右、鱼、元、月、云、再、在、占、正、之、中、主、子、自、走、足、左”。这些独体字,一般使用频率很高,构字能力也很强。比如,学会了“木”与“白”,就很容易理解“柏”:“木”是意符,“白”是声符,也容易理解“材”“杆”等等,具有认知意义。在解释汉字字义时,不宜把一个字的所有义项一古脑儿全教给学生,因为他们领会不了,应该分层地进行,先教基本的常用义,再教派生义,用逐步积累、不断加深的方法,让学生最终掌握一个汉字的主要义项和基本用法。实践证明:解析汉字的部件及其意符和声符对于理解和记忆合体字都是有效的方法。

第三,分析现代汉字的结构也是学习和记忆汉字的有效方法。统计表明,现代汉字的构成方法主要是形声字,约占90%,会意次之,象形极少。这跟《说文解字》相似:《说文》共收9353个小篆,其中形声字7967个,约占85%。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形声字教学上面。由于语言的变化,现代汉语的形声字有三种情况:1.狭义形声字,如“湖、榆、恼、疤、搬、苞、枫、陲、俘、荷、狮、铜、谓、锌、洲、株、砖、肤、护、惊、态、钟、桩、油、娶、驷”等;2.广义形声字,如“江、河”;3.半意符半记号字,如“缺、刻、蛇、霜、逃、醉、灿、础、灯、炉、拥”等。除狭义形声字外,学习者都需要特别记忆,避免字读半边的类推错误。从现代汉字学的观点,由于篆书隶化而楷,古代的象形字已变为独体记号字,如“日、月、山、水、手、心、子、女、弓、矢、刀、戈、户、舟”等,如能适当作些溯源分析,有助于了解这些字符的涵义,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但不宜离题万里。我不赞成在讲现代汉字时,过分渲染汉字的象形特征,因为这不是现代汉字的本质,也不符合事实,即使在《说文》中也只有象形字364个,仅占3.8%。在教学中,偶而也可采用“戏说汉字”的办法,使人一笑也是效果,但是不能成为析字的主要方法。因为它既不能揭示汉字的构造规律,也无助于理性地认知汉字、记忆汉字。

第四,对比结构异同,区别易淆之字。汉语是一个庞大的字符集。汉字是语素文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语素,不同语素则用不同的汉字来区别。汉字的方块形体限制了汉字的构造,一个汉字与另一个汉字只能靠部件、笔画、横竖、长短、位置等来加以区别,这就给汉字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初学者常常不易分辨。从字形方面分析,常见易淆的情况有:多横少点:亨享,兔免;上长下短:未末,士、土;左同右异:扰、拢,伧、伦;左异右同:课、棵、裸;上同下异:暮、幕,简、筒;下同上异:籍、藉;外同内异:遣、遗,圆、圜;左右相同,中间有别:辨、辩、瓣。从字义方面分析,因理据和用法而引起的混淆有:字义理解不准:(国)事、(国)是;很、狠;用法分辨不清:作(法)、做(法),分(子)、份(子)等等。从书写方面分析,容易出错的是:笔画增损,笔形失准,笔顺颠倒,部件易位,偏旁窜乱,间架不匀,以及由于形似、音近或义近导致写错别字。(石定果,1997)由于打印不便,恕不一一例举。经验表明,当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汉字,在认读或书写时出现混淆或错误时,教师如能进行结构、字义和用法方面的对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总之,对外汉字教学,对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书写汉字都至为重要。应该重视对外汉字教学,应该编制一份对外汉字教学大纲,详列汉字教学点;应该讲究汉字教学方法;应该编写一套能够体现《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的教材。这应该成为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定果《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孟柱忆《韩国汉语教学的特点和问题》,同[1]。

[3]白乐桑《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土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同[1]。

[4]柯彼德《汉字文化和汉字教学》,同[1]。

[5]安子介《汉字的再认识》,《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6]卢绍昌《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新尝试》,同[5]。

[7]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杜智群《形近易误字八百组》,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9]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

[10]刘志基《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1]钟秋生《华文教育错误字辨析》,新加坡华文研究会,1990。

[12]陈仁凤、陈阿宝《一千高频度汉字的解析及教学构想》,《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1期。

篇7

一、头衣 

头衣指古人头上戴的帽子和头巾之类的服饰,汉代以前称作“头衣”。《说文解字》中表示头衣的字主要有冠、冕、弁、胄、巾。 

冠,会意字,从“冖”(帽子),从元(人头),从寸(手)。三部分合起来表示用手将帽子戴在头上,隶变后楷书写作“冠”。《说文·冖部》:“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絭,束缚,可见冠最初是用来约束头发的。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冠礼是男子成人的标准。在儒家看来,衣冠代表尊严和人格身份,也是“君子”的标识,难怪子路“被发缨冠”,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正冠了。 

冕,《说文·冃部》:“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紞纩。从冃免声。古者黄帝初作冕。絻,冕或从糸。从同,免声。”冕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帝王的冠冕豪华气派,因此人们形容它是“冠冕堂皇”。 

“弁”古文作“覓”。《说文·兒部》:“覓,冕也。周曰覓,殷曰吁,夏曰收。从兒,象形。弁,或覓字。”弁像是一个人双手捧着帽子的情形,是与礼服搭配的一种尊贵的冠。 

胄,《说文·巾部》:“胄,胤也,从肉,由声。”它是古人作战时佩戴的头盔。 

巾,象形字,甲骨文像布巾下垂形状。《说文·巾部》:“巾,佩巾也。从门,象糸也。”“巾”的本义是用来擦拭物品的手巾,后来演变为头巾。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秦国人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苏轼的的词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说把把佩戴纶巾的谋士形象深入人心了。 

《说文解字·巾部》:“帼,妇人首饰。”古代妇女的发饰。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到了汉代,帼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 

簪,是古代妇女用来绾住头发的首饰。“荆钗布裙”本指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检朴,以荆枝作簪,粗布为裙。后来人们常用“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二、体衣 

(一)上衣 

《说文解字》中收录的表示上装的字主要有襦、亵、袍、褐等短衣。 

襦,《说文·衣部》解释为“短衣也”,类似于今天的短衣小棉妖。襦有长短之分。“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更是将襦裙的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亵,贴身穿的上衣。《说文·衣部》:“亵,私服。”是古人穿在里面的贴身服饰。 

袍,长袄,是一种御寒的衣服,穷人所穿的衣服。汉代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逐渐成为礼服。 

褐,兽毛和粗麻制成的短衣,这也是穷苦的劳动人民主要穿着的服装。 

(二)下裳 

《说文·巾部》:“常,下裙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这是古代男女都穿的衣裙。 

绔,《说文·糸部》:“绔,腔衣也。”就是只套在腿上的没有裆的裤子。纨为白色的绢绸,绔为裤,穿着这种高档的丝织品的人显然是不劳动的,因此“纨绔”也成为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的代称。 

(三)服饰构件 

《说文解字》中还有些汉字用来表示服饰的构件。 

衽,衣服的交领,也称为“襟”。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指眼泪打湿了胸前的衣裳。 

裾,指裙子的下摆。古代女性为了行不露足,裙子下摆很长,走路时裙摆随风摇曳,显示出婀娜多姿的形态。 

袖,又称为“袂”。古代的服饰中,礼服一般都制成宽袍大袖,展示古人雍容大度的风范,而日常生活中常穿着窄袖的衣服。 

三、足衣 

古代称鞋、袜为“足衣”。《说文解字》这一类字有履、屦和屐。 

履,鞋子的总称。《说文·履部》:“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会意字。《说文·示部》:“礼,履也。”可见“履”和“礼”密不可分。 

《说文解字》中还收录了其他几个表示鞋子的词语。 

屦,古代泛指鞋。《说文·履部》:“屦,履也。从履省,娄声。”可见“屦”本从“履”,表示鞋类,因为求简而省去了形旁履的一部分。 

屐,是木底有齿的鞋。《说文·履部》:“屦,履也。从履省,支声。”屐因底高可以踩在泥地上防污防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可见屐后来成为了旅游时穿的鞋子。 

以上我们通过对《说文解字》中冖部、冃部、衣部、巾部、履部汉字的考察分析,这些汉字穿越千年尘封的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北京:辽海出版社,2015.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3]冯盈之.汉字与服饰文化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白平,陈志明主编.古代汉语[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 

篇8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以及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语文教学在中学和高校中所占得比例越来越大。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意义上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国学的概念。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无论狭义还是广义,古代汉语都被包括在国学的范畴之内。古代汉语对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和解读文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代汉语的组成包括以下几大部分:汉字的造字法及其演变、古代历法知识、古代官阶和地名的演变、句读、训诂、诗词格律等等这几大方面。下面我就逐一做一个总体上的分析:

首先,关于汉字的造字法。通过系统的掌握汉字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能从中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汉字的构成都有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从而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文化。比如“水”、“火”、“目”等作为象形字,它们的构成就充满了艺术性和生动性和形象性,我们不需要刻意的了解它们的原始意义,只需要把它们的最初字体简单的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最初的意义和新构成的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水货”、“发火”、“耳目”等等,都是在原有词义上加以引申,但是细究其源头,又和词的原始意义有相同之处,这就是汉字的特殊性和有趣性。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汉字的造字法也在发展着,比如会意字、形声字等等。

其次,关于历法知识的学习。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在军事和祭祀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理解历法知识对文献和作品的解读以及历史时间的推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诗经?七月》中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如何正确的理解时间词“七月”对作品的解读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学习古代历法知识,想当然地把它等同于现在的七月,显然它会和后面所涉及到的时间词“正月、”“九月、”“十月”等发生冲突,让人不能对整篇文章进行正确理解,这些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所以必须引起重视。中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一个轮回。通过掌握天干地支纪年法,就能相对准确的推断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还有一些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特殊称呼,比如“朔”、“晦”、“望”、“既望”等等,如果不掌握这些历法知识就不能准确的对时间进行理解。同时,在古代尤其先秦,对祭祀和军事非常的重视,在选择出兵打仗和进行祭祀的时候挑选日期是非常慎重的。比如在商纣时期,无论战争还是祭祀都要举行占卜,这其中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天文历法知识。所以对历法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再次,关于训诂的学习。所谓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现代人如何正确理解古代典籍,掌握训诂就是必备的一种手段或者工具。

第四,关于诗词格律。格律发展经历了很长的过程,而注重格律又是古体诗和近体诗的重要区别。格律诗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它规定诗有固定的句数,如四句或者八句。每句有固定的字数,如五个字或者七个字。诗当中的字要讲平仄,押韵要求非常严格,它是根据汉字一个字一个读音,同时音讲声调的特点还有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等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近体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古体诗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但是,这也是现代人学习的难点。

第五,关于官阶和地名。在古代官阶是根据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发生着变化的。每一个官阶都有其具体的内涵,负责不同的事务。为了能够清晰的了解历史,我们先要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中不同的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扮演这种角色和他们的身份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必然的联系。比如“司徒”、“司空”、“司寇”、“御史大夫”、“宰相”等等,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会提到这些职位,为了能够理解历史,就必须知道这些职位所包涵的具体内容。关于地名的演变,也是需要重视的学习内容,许多相同的地方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称呼是不同的。比如古都西安,在历史上就曾经被称为“长安”、“大兴城”、“西京”等等,而南京又被称为“石头城”、“金陵”等等。这样称呼的演变也是我们在了解古代文化时要引起注意的。

以上是对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所要涉及到的一些内容的分析。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认识不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汉语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所以应当取消这门课程。以笔者所在的师专为例,通过对152名学生实际问卷调查,认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没必要有107名,占到调查对象的70%,认为有必要的学生有23名,占到调查比例的15%,而剩下的15%则不认为无所谓,显然对古代汉语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调查结果令人非常忧虑。

第二, 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还是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整堂课以老师唱独角戏为主,师生之间很少或者不存在互动。这就使本来很枯燥的课更加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非常差。

第三, 教材的选择也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市场上教材非常多,可谓鱼龙混杂,有的教材编写的非常粗陋,如果选用这样的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就不到重点,而且一些生僻的例子也不容易让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

综合以上实际情况,我们在进行古代汉语的教与学过程中,就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根据笔者的经验和吸收其他专家的建议,笔者认为要让古代汉语的教与学收到积极地效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适当地做一些讲座,比如诗词鉴赏分析格律、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文字构造让学生认识到古代汉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二, 老师在授课时,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画面感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第三, 关于教材的选用,尽量选用权威教材,比如王力先生或者郭熙良先生的教材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权威版,选用他们的教材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总之,古代汉语的学习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与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因材施教,从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篇9

【关键词】 “贝”部首字;民族文化;意识

一、引言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中国古代先民在造字时,“远取诸身,进取诸物”,将自己的生活、生产中的经验运用到了造字之中。就是这种认知作用,使得我们可以从汉字当中,感受到古代汉民族生活生产的文化意蕴。

汉字人类实践的工具和产物,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系统,汉字具有多重价值。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行为、能力都体现在对汉字的认知上,只有从人类的实践出发,才能正确认识汉字的本质和功能,以及汉字的形体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以“贝”部字为例,分类比较汉字形体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二、“贝”部字的民族文化

“贝”(贝)的本义是蛤、螺一类的贝壳动物的总称,甲骨文作,像贝壳形。“贝”字的构造与所要表达的对象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人们通过这种联系直接认识所表达的对象。它是汉族先民最古老的货币,以“贝”为部首的一系列字,也正是历史文化的一个见证。《说文》对“贝”的解释是:“贝,海介虫也,居陆名众,在水名蛹。象形。古者货贝而有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

“贝”是部首字,汉字中由贝组成的字大多数与商贸钱财、价值买卖、彰显富足、赠送礼物等意义相关。贝部首系列字所表示的意义源于人们认识到“贝”本身的贵重价值。

(一)钱财与商贸

中国古代的商贸活动始于神农氏之时,农业生产的进步使社会上出现了闲置的劳动力,于是这些人就去从事其他行业。社会分工导致商品交换,以物易物就是最古老、最基本的商贸活动。

“贾”字表示当时的一种商品经济。《说文》:“贾,贾市也,一曰坐卖售也。”段玉裁注:“买卖所之也。”《说文》:“贾,行贾也。”段注:“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通物曰商,居卖曰贾。”可见,“贾”是在固定地址经营商业的坐商。而“商”没有固定营业的地址经常往来于各地区贩运货物的行商,因而有“行商作贾”之说。在古书里,人们常将“商贾”并称。

“买(買)”,《说文》:“买,市也,从网也。孟子曰,“登垄断而网市利。”段注:“市者,买物之所,因之买物而言市。”“买”的本义是将别人的物品纳为己有,我们从字形上就可见撒网捞取财物的形象。“卖(賣)”,《说文》“置,出物货也,从出从买。” 段注:“出买者,出而与人买之也。”买、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商业行为,买是以货币换入物品,卖是以物品换入货币。这两种交易行为已超越了物物交换阶段,是货币与商品的交易。

“贷”,《说文》:“贷,施也。从贝代声。”段注:“谓我施人曰贷。”“贷”的本义是施予,给予。如《庄子·天运》:“不贷无出也。”人们也许施舍到一定程度就别成了“借”。而借,既可指借入,也可指借出。如在《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其中的“借”字表示的就是借入。在《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候。”“借”字就是借出钱财。今天的“贷款”,对于我们就是借入,而对银行来说,就是借出。

(二)贪欲与枉法

人因钱财会形成某种品格,也会产生某种行为,这也会体现在相应的文字上。

“贪”,《说文》:“贪,欲物也。从贝今声。”本义是想要的财物。《释名》:“贪,探也,探人他分也。”“贪”指非分质所为,妄图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如《楚辞·离骚》:“众则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将“贪”与“婪”并称。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贪取爱财的意义后有保留,例如“贪污”、“贪赃”等。人们将贪财这种心态渐渐引申为多欲而不知满足,《战国策·齐册四》:“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现在我们也常说“贪得无厌”、“贪荣慕利”等。“贪”字组成的成语多数都是贬义色彩的,可见钱财对人们的诱惑力之大。

“贿”,《说文》:“贿,财也。从贝有声。”本义是财物,并无贬义。如《诗·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中的“贿”即桑蚕女所用的布帛。现在社会,人们送人财物,必有所求。在古代,这种行为其实是存在的。从贿的引申义就可以看出。如《陈书·后主沈皇后传》:“政刑驰紊,贿货公行。”“贿”就是“受贿”之义。还有“贿求”、“贿交”等等。

“财”,《说文》:“人所包也,从贝才声。”本义就是货资和物币的总称。《广雅·释诂四》:“财,货也。”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财产”意思一样,但古时候,“财”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如《六书故》:“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可见,人们认为财富可以包括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同时,从构字上看,“财”是由“贝”和“才”组成的,有了才气再加上财物,就成了财富的象征了。

“赠”,《说文》:“玩好相赠也。”本义就是赠送。如《汉书·李广苏建》:“赠大珠四枚。”“赠”字本义是赠送钱财等实物,后来人们也开始以其他形式赠送他人,如“赠言”、“赠阅”等。

(三)奖赏与地位

“赏”,《说文》:“赏,次有功也,从贝赏声。” “赏”字可以看成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上部分是“尚”甲骨文的简写,省掉了“口”,下部分表示要赏的东西。如《荀子·王制》:“无功不赏。”

“贵”,《说文》:“贵,物不贱也,从贝从臾。”“贱”《说文》:“贱,贾少也。从贝戋声。”“贵”与“贱”是相对的,最初表示货物价值的高低。后来,人们将商品价值的观念人知道更广泛的范围中,与人类的地位相比,与贫富联系起来,由此引申出地位的高低。“贵”代表富裕,即地位高,“贱”代表低位卑微。

三、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贝”部首系列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他们都与“贝”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贝”部字与钱财价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所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不论是钱财、商贸等领域,还是思想文化意识等,都反映出了古代的经济、文化,折射出古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等。正如何九盈在《汉字文化学》中所说的:“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有服务于文华,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邓志强.贝部例字考释与古代货币演变轨迹[J].江西社会科学,2006,(6).

[2]魏萍.从“贝”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王欢.浅谈说文解字贝部字的文化意蕴[J].安徽文学,2009,(8).

[6]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俯首称臣”的“臣”; “監”与“鑑” ;居高臨下的“臨”; 此“卧”非彼“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课不再教生字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讲文字了呢?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里安排了“汉字形体演变”的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多被忽略不计了。因为高考不考,我们就可以不讲?似乎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汉字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重要性。有鉴于此,我将以与“眼睛”有关系的“臣”、“ 监(監)”、“临(臨)和“卧”这四个汉字为例,谈谈《说文解字》中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以及汉字文化走进中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汉字文化在中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上所起的作用等。

一、“俯首称臣”的“臣”

“臣”字甲骨文里就有,字作“”、“”、“”、“”、“”,像竖着的眼睛。《说文解字》:“臣,牵也,事君也,像屈服之形。”为什么“臣”是竖目之形?郭沫若的解释是:“人首俯则目竖,故像屈服之形。”郭沫若的说法可以从“監”、“臨”、“卧”等字形中得到证明,下文我们将作详细解释。竖目指的是眼珠的形状,而不是整个眼睛的形状。人低下头的时候,眼珠也下垂,故成竖目状。有个成语“横眉竖目”,讲人生气的时候瞪大眼睛,这时眼珠也是竖着的。人张望远方的时候也是努力睁大眼睛,这时眼珠也是竖着的。甲骨文“望”字作“”、“ ”、“ ”、“ ”。“臣”在甲骨文中皆用作职官名。商代方国林立,殷商王朝征服了许多异族。这些被征服的方国对殷商称臣表示归服。“臣伏”、“臣服”、“臣仕”、“臣事”皆表此义。引申出来的名词则有“臣庶”、“臣民”、“臣佐”;金文中“臣”除了表臣僚之义,还指奴隶。这与《诗经》、《尚书》等的记载相一致。《诗经·小雅·正月》:“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臣还可指战俘,如《礼记·少仪》:“臣则左之。” 郑玄注:“臣,谓囚俘。” 孔颖达疏:“臣,谓征伐所获民虏者也。”“臣仆”、“臣妾”的近义词还有“臣隶”、“臣虜”、“臣御”、“臣畜”等;“臣”又引申有“役使”义,故有双音节词“臣使”、“臣役”。

通过阐释“臣”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另一个方面对古汉语教学也大有裨益,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许多与“臣”有关的双音节词。

二、“監”与“鑑”

在中国古代,镜子被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一个容器装水,然后低头对着水面照见自己的面容。甲骨文“監”字作“”(小屯南地甲骨779),就是一个人低头对着装有水的器皿照“镜子”的形象。从考古发掘来看,古人很早就发明了铜镜。距今约4000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一枚最早的青铜素镜。商代铜镜迄今为止一共发现5面。5面铜镜都出土于商代贵族的大墓,这说明铜镜当时仅为高级贵族所享用。也就是说,普通贫民和奴隶大概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以水为镜。古代称镜子为“鑑”。“監”和“鑑”为古今字。成语“鑑貌辨色”说的就是“鑑”的功用。“鑑”有个异体字作“鑒”。“監”和“鑑(鑒)”的意义有别,“監”侧重于“監督”、“監察”,如“監造”、“監视”、“監考”、“監听”、“監护”等;“鑑”则指“审察”、“明辨”。如“鑑照”、“鑑明”、“鑑定”、“鑑昭”、“鑑达”等。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区别“監察”与“鑑察”、“監定”与“鑑定”等的不同。

三、居高臨下的“臨”

“臨”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作“”(盂鼎)、“”(伯唐父鼎),像人俯视众物之形。《说文解字》:“臨,監臨也。从卧,品声。”“臨”的初文本是会意字,《说文解字》将它解析成形声字,是错误的。“監臨”是“臨”的引申义,而不是本义。“臨”的本义当指由上看下,居高面低。如《荀子·劝学》:“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臨瞰”、“臨睨”皆表“俯视”义。如唐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迴环日星,臨瞰风雨。”南朝梁王屮《头陀寺碑文》:“倚据崇严,臨睨通壑。”“臨鑑”一词也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臨”的“俯视”之义。

因为君主是至高无上、居高臨下的,因此,很多与君主的行为有关的词都带有“臨”。检《汉语大词典》,有如下诸例:

【臨照】本谓天日之照耀。多喻指君王的仪范或恩德。《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臨照百官。”

【臨御】谓君临天下,治理国政。《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当阳亲览,臨御万国。”

【臨問】臨视慰问。常指帝王亲自或派人慰问、谘询。《汉书·霍光传》:“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臨问光病,上为之涕泣。”

【臨存】亲臨省问。《汉书·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臨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攜幼扶老以归圣德。”

【臨使】居上使下。《国语·吴语》:“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臨見】居上视下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美人居楼上,臨见,大笑之。”

【臨幸】谓帝王亲臨。帝王车驾所至曰“幸”,故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臨幸,悉召群臣。”

四、此“卧”非彼“卧”

现代人一提到“卧”字,就联想到“卧床”,“卧”必定是躺着。然而,在中国古代,“卧”一开始并非指躺着,而是指伏在凭几上休息。在甲骨文中我们见到了左半作为“立目”的“臣”,右半为人趴在地上之形,此时的立目表示趴下后眼睛向上张望,两形会意,表示趴下;《说文解字》:“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小篆“卧”字“”。 “卧”所从之人、臣原来应该是连体的,作“”或“”,后割裂成两部分,变作“”。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坐,请勿复敢见矣。’” 焦循《孟子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论语》‘寝不尸’是也;卧于几,《孟子》‘隐几而卧’是也。卧于几,故曰伏。”古代的几有两类:一类是陈物之用,另一类则是凭倚之用。如《诗经·大雅·行苇》中描写兄弟宴会时,“或肆之筵,或授之几。”郑玄笺:“年稚者设筵而已,老者加之以几。”给老者的几就是用于凭倚的,这是一种尊老之举。凭几往往放在座侧,倦则凭之。古人倦乏,靠在几上打个小盹,称之为“卧”。可见,此“卧”非彼“卧”,“卧”的古今含义竟是如此不同。

五、结语

汉字是蕴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汉字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流文化的集中代表。而作为汉字文化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首当其冲。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特色,传承着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但是如今经过简化的汉字少了很多文化内涵,那么如何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元素,如何让汉字的文化内涵代代传承,这是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以上诸例表明,在中学语文课堂引进汉字文化,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文物、考古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活了,字、词在汉字文化背景下变得鲜活、灵动了,古代汉语不再枯燥无味,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一定能得以消除。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学语文课堂讲汉字文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