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年我们逝去的青春范文
时间:2023-04-12 07:3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致那些年我们逝去的青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但此刻我们应该想一个问题,我们的青春现在才在刚刚开始,但是它正如缤纷的烟火一般逝去的很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它呢?我们要在这一刻短暂的青春中留下可以让我们回忆一辈子的深深的烙印。
一起在这段青春中自由的挥洒汗水,认真的将那些学习统统拿下,与那些可爱的朋友们一起去做一些只可以在这段青春中可以肆意做出的那些在将来自认为很傻很疯狂的事,蓝图可以让你自己想象,你忘了吗,我们的青春是现在时!
我也想肆意的挥霍我的青春然后在将来留下那段深刻的烙印,所以我想好好的跳一段我从未学过的芭蕾,在课上听着老师的讲课声睡上一节课,买上一件青春洋溢的衣服,好好地在睡觉时对着墙上的海报疯狂的诉说自己的秘密。
青春现在属于我,所以我不需要我逝去的青春,也不需要感伤,青春在我手里,现在我要好好的疯狂一回,好好的享受我的这段青春,有笑有哭有喜欢有讨厌,我的青春,这么美好!
篇2
——题记
“人生有很多事情看似徒劳无功,却又铭记难忘”,就像青春,看似徒劳,却在心里挥之不去,总怀念那青涩的年华,而我们终将逝去的高二也是如此。
回首,一切依旧那么清晰,就像停留了七秒钟后的记忆。哦!我高二了!但似乎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军训;高一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度过了;高二我们也终将要逝去了。
过去两年,我们确实经历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现在的我们不哭,不闹,一切都会用一个简单,安静的眼神代替。
记得,从军训那段艰苦的日子走过后,我们没有了初三时的那么拼劲。可我们习惯了起床铃响起的那一刻起床;习惯了惺松的睡意,洗脸、刷牙;习惯了懒懒的,边走边骂着可恶的高中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周末的到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高二,致那些时光。
在课堂上总是带着满脑子的睡意,把书堆得高高的,假装低着头学习的样子,等待着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高二,致那些青涩。
我们喜欢在课桌上写满计划好的明天,却一次次的把它遗留在了昨天。这剩下满桌角的无奈和遗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高二,致那些信誓旦旦说一定要实现的诺言。
记得那天高三毕业典礼,他们那三声“我们毕业了“深深冲进了我的心房,也许是我找回了曾今的拼劲……
在这两年我们更多的则是收获,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收获了……也慢慢学会了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
但最终时间还是没有停留,而我们也将伴随着时间的步伐留下那微不足道的遗憾,跨进一段布满荆棘而又有理想伴随的道路,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涩与懵懂;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单纯与美好;
致我们会心的笑和突然溢出的泪;
致我们那些华丽的篇章;
致我们还拥有的青春;
篇3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旗帜鲜明地张扬着“青春”二字,虽然影片从制作规模、演员表演、叙事格局到剪辑、摄影等,都透露着作为研究生毕业“作业”的青涩,但凭着无处不在的“青春”印痕,那些曾经经历过的故事、被时光尘封的感触,在大荧幕上轻轻掠过,便在人心里投射出五味陈杂的光影。青春题材电影在前两部的铺垫下,已经形成了气候,到赵薇这里算是完成了探索。《致青春》事实上更像是两部前作的嫁接体,不同于《老男孩》的执着追梦和《那些年》的专注爱情,《致青春》营造出璀璨的校园时光,又将其在成年后的世界打碎,使我们在青春易逝的唏嘘中,回溯只属于自己的青春片段。
青春是什么?
也许是一条鲜艳的红裙子,旁若无人地走过校园,在惊艳的眼光里装作若无其事;也许是朴实无华的一方信纸上,一个既不潇洒也不飘逸的名字;也许是高三晚自习楼道里的引吭高歌,被无数同学投以白眼;也许是一群人骑着脚踏车,穿梭在高大梧桐树斑驳的光影里……
如果给青春一个定义,我们所有人的青春该是什么样的?这也许是《致青春》最想告诉我们的。
青春是明明喜欢一个男生,开头却误以为自己无比恨他,等到发现时却已无法将他从心里拔除。
青春是认定了一个人不计回报地为他付出,终至用生命为爱情画上鲜艳的休止符。
青春是表面一身痞气无所不为,心底却深藏一个身影,甘愿情的配角。
青春是明知违背了自己的规划,仍私心地想留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在身边,不敢亲手打破天长地久的谎言。
青春是忧伤,是甘甜,是苦涩,是欢笑,是泪水……是璀璨得晃眼,浓的化不开的日子;是你逃不开,忘不掉,舍不下的青涩时光。多少次你在梦里为大考急红了眼眶,醒来,镜中那惺忪的脸孔已不复学生的模样。是的,青春终将逝去,而我们,都注定再也回不去了。但我们知道,即使曾经经历暗恋、挫折、伤痛、分离……蓦然回首,我们看见的仍是美好的青春岁月。正像影片最多被人诟病的地方:前半段的大学时光浓重多彩,后半段步入社会残酷寡淡,但这不正强化出我们心中永不凋零、永不褪色的美好时光。
谁人不曾有青春,谁人不曾有那暗生的情愫?赵薇用一段爱情梦境打开了关于青春的话匣,展示出张狂如《So young》歌声那样的青春年代。那些满是时代感的物件,那些细微的小心事小情绪,那些生活中真实经历过的酸甜苦辣……这时,影片本身仿佛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在相同的故事里,寻找自己彼时那丢不去、忘不掉的身影。
遗憾的,才是青春吧。
多少年后,我们在现实的颠沛流离里磨去了棱角,变得顺从而妥帖。终于在某个落雨的黄昏,某个宁静的夜晚,我们突然醒来,满脸是泪,可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了。
想起电影最后的几个镜头。郑微问陈孝正你那个时候在游泳馆对驯兽师说了什么。陈孝正想起了,他笑着说我今天要向我的女朋友求婚,可是我买不起钻戒,能不能让她摸摸海豚?回忆中郑微洋溢着明亮的笑容微笑着向他跑来。他回忆着,回忆着,眼中带着泪水。不管怎样,纵使有残酷与无奈,当初那艳丽如阳的光影,最后仍会化为我们心中最夺目的一抹亮彩。
我们理应记住,青春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理应坚信,走过的深深浅浅的足印,都将成为我们漫漫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就像朴树的《那些花儿》唱的那样——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曾经拥有,就已足够。
篇4
其实,相对而言不太完美的小说更容易拍出经典的电影,看完电影《教父》之后再找小说看或许会不忍卒读。《致青春》的小说并不完美,然而这恰恰给了导演以足够的想像空间,可以让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添加某些元素。
从外貌上看,演员杨子珊真的有些赵薇的影子,如果不是镜头迅速闪过,你会发现有些地方她的动作就是当初小燕子的现代版,当然更巧合的是郑薇这个角色的名字也叫薇。
然而,这当然也不能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完全私人化的电影,恰恰相反,这是关于我们整个时代的一种集体症候。自有人类就有着无数前赴后继的身影,就如传送带上的物品,在时间的机器面前我们匆匆闪过。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校园就是这样一座常年流动的兵营。年轻鲜活的身躯就像春天的青草,年复一年地枯荣相继。或许,多年以后当你重新回到校园时,你看到那些面孔里就有你最初的影子。当然,甚至不用多年以后,即使踏出一步,再回来时就已经物是人非了。
篇5
在青春年少时我们的爱也是一样单纯执着。那些之后应征的谎言也是那时的蜜语。时间是能磨平一切的良药,我明白我自我对感情的执着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着磨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致青春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致青春观后心得1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日,而此刻我们大学毕业已经3个月了。这3个月因为刚接触新的环境和人,我们都忙着适应,没有时间去对过去不舍。而三个月后的今日,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剧《致青春》,我可能也不会注意到,我们已经毕业,已经分离。
从快要毕业时,我就开始询问身边的人,那些我迷茫的问题。有的人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议;有的人会告诉我“不必想太多,不知不觉很多事儿就糊里糊涂的过了,哪来那么多你需要研究的”;也有的人会说“我也迷茫,不明白该怎样办”。我找不到答案,便迷茫着继续过。而今日,我似乎从《致青春》里看到了我所迷茫的问题,它们在现实中的答案ABCD的演绎。
女主角是我们社会的主流答案,而她的三个室友是另外三个答案。对于社会而言,这是个多选题,全部的答案都存在,也都合理,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在某一刻只能有一个答案。
我突然想起,大学毕业前,我问舍友们,如果将来结婚,会选择怎样样的人?这是个烂大街的问题,答案也是烂大街的存在,我给了她们几个普遍的答案进行选择。大部分的坚持嫁给感情,也有告诉我们说,别傻了,哪有什么感情,钱最可靠,找个有钱的。我问她们“如果我找的那个人,没房没车,可是我喜欢,不能够吗?”她们和我说:“车房是最起码的……”。
致青春观后心得2好久没有看书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坞说:青春是不后悔,是允许犯错的。青春是回忆,会苦涩,但之后一定会追忆青春。
书中自誉为“玉面小飞龙”郑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欢呼雀跃就让我们陪着她从17岁走到27岁,仿佛一夜暖灯就晃过了十年青春。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原来青春如此短暂,青春终将会失去,但失去的同时也丢了爱情。
有些东西终究会腐朽,等到曲终人散是才发现爱的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苦。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话》,那场7年之约,还有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沅沅,统统都将被埋葬在青春记忆里。
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会像书中的女主角那样执着,始终与开启感情宅门的那个男人纠结一生。现实没有约束和限制。于是就像书中所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女孩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陈孝正,每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薇只有在长大后才明白林静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的。
的代价就是要是去一些东西青春,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出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没关系,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都是我们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因为我们曾经的傻气会心一笑。
幸夷坞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如此接近现实的青春结尾:郑薇在沅沅的汶前说,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共鸣。通过这本书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罗凋谢就不在开,唯有珍惜!
致青春观后心得3看完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到底由谁来主宰?爱情是什么?爱情要如何守候?
郑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爱,便彻彻底底,若不爱,就毫不勉强。——只爱自己爱的人。爱恨都是我刻骨铭心的。即使最后挣脱了,淡然了,也不过是选择了听自己的心跳声。
陈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自私决定。这到底是自尊还是自私?“不要让自己爱的人跟自己饱受贫贱”,这或许是很好的自辩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他自己为自己找的一个良心理由罢了。“再成功也罢,那是我牺牲了做人的失败换来的。”他永远都只能追悔与怀念他曾经的青春,因为他的一厘不差已错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满了爱与恨更有伤。即使自欺欺人地把爱情埋葬了,只要那么一丝丝的触动,便又会不顾一切地为爱而活而死。这是在爱情面前懦弱地低了头的赵世勇,永远也做不到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资格谈爱情,谈青春,谈人生的,因为他的爱太肤浅,太懦弱了。
就像无解方程式一样,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无意义的。在爱情的抉择上,没有理性与感性,没有是非之辩。我们既不能高赞为爱情而疯狂的郑薇、阮莞、施洁……也不能指责为前程背弃爱情的陈孝正或为金钱拒接爱情的李维娟……因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己负责的。
生命也许会因为爱情的中途绝望,而绝望了以后的整个人生。因为没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更能让人成长的了。正如林静给郑薇的是爱情的启蒙,而给郑薇真正的爱情启蒙的是陈孝正,但最终是他们的爱情让郑薇真正成长了起来一样。
“人一辈子那么长,不到最后一天,不知道谁陪你到最后。”是的,陪郑薇走到最后既不是林静,也不是陈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后的不是赵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满天星”……
那么我们的青春绝不是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只是那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与痛苦,还有那些伴我们走过青春的风风雨雨的友情。
正处于青春美好时光的我们,或许也在心里深深地爱着一个人。不是因为外貌和家境,只是单纯的爱恋。但考验总是那些未来无知的许多因素,于是让我们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爱一回了,不想为青春疯狂一回了。
“在我爱你的时候,你爱着其他人;而当我爱上你的时候,你却爱上了其他人。”这便是错位。
人生没有彩排,青春没有再来,错过了,就不再,不在。珍惜你所拥有的的吧,爱你所爱的吧,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坚定下来,选择一个方向就昂首前进吧。不易位,便不错位。
致青春观后心得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 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 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 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 ,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 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机会给那个女 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 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 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
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 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 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 但是我必须适应。 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捍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致青春观后心得5几天时间看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之前,竟未想到会有如次震撼的感受。
17号,从中午一直到深夜,我整个人都一直陷入了这本书中。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那么生动,人物又是那么真实,还有它透露出的种种真切认识,无不让自己心情变得五味杂陈。
第一章,从认识聪明伶俐的郑微开始,然后到她莫名其妙喜欢上陈孝正,我一直很充满希望地看小说,就连在刚看小说的第二天,我也心情颇好地起床锻炼。因为一开始那里面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大学世界,对于憧憬已久的我来说,它真实而简单,也抹掉了很多我的茫然。然后故事进入到郑微开始向陈孝正发起进攻,她的搞怪和讨厌,众人看来再幼稚不过的把戏,竟然误打误撞让陈孝正开始关注她,直到两人关系慢慢进展。陈孝正是一个刻板而严肃的人,对任何事都要求一丝不苟,连这样的他竟然也不知不觉喜欢上了烂漫的郑微。看到这里,我只觉心中为郑微高兴,也越看越有兴趣。可是后来的内容,这样的心情早已消失,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慢慢侵入这些年轻人,少不更事的他们也在打击下开始发生变化。和郑微喜欢了20__年的邻家哥哥林静一样,陈孝正选择离开郑微,出国留学。事情出现转折,饱受打击的郑微开始进入社会,逃避伤心的现实。若干年后,她在工作中渐渐认清了社会的真面目,棱角分明的她也开始变得世故圆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开始不那么单纯,但就在这时,两个出国的人都回到了她身边。但此时的她早不是从前那个单纯活泼的少女,她变成了学会变通的理性女人。她深爱陈孝正,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由于陈孝正的出生和性格决定他为事业的心总是多于感情,两人走到感情边缘。我再次看到,变心中产生阵阵酸楚,为陈孝正,也为那些过往的青春。郑微最后选择了林静,因为林静依然爱她,更有力量保护她,在她感情的空虚中,林静悄悄进驻,最终,郑微选择了爱她的人,而非她爱的人。
有些事,并非总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参杂了太多有关现实,有关宿命,有关感性与理性。一个人的成长也如此,从最初的天真慢慢蜕变成成熟,其间不知要经历多少伤痛打击,人总要步入社会,直到后来才会发现原来社会是如此深奥的学问,太多我们想不通的道理,太多我们难以适应的规则。社会也不过是一台打磨机,每个有轮廓的东西进入里面总会被打磨得光亮而圆滑,人情世故,成为我们被打磨的主要因素。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我们为成长也要付出太多的代价,世界总守恒,有得到也会有失去,就要看我们怎样割舍。
郑微,自称玉面小飞龙,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她深爱林静,没有任何理由,如此一个优秀的邻家哥哥,从小与她一起长大,他是她一生的榜样与目标,她发誓要嫁的人。但是林静抛弃了她,因为一些无法说出口的理由,这也是理智。她又爱上了陈孝正,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父亲早逝,让他成为遗腹儿,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对他也寄予重大希望,所以他有一身孤高的气质,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才。但是命运很捉弄他,自小不堪的家庭背景已经够惨,后来在他一心为理想事业奋斗中,无意间多出个郑微,让他在感情与事业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题,最终,他要给她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于是暂时离开。别离是一件多么凄惨的事,谁能确定以后能否相见,何时相见,相见又能否如初?
每个人都在割舍着,艰难而痛苦地割舍,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也不能得知今日的割舍,是否能换来明日的美好。每个人都曾在社会上初来乍到,又怎么知道,我们日夜期待的未来,要靠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蜕变,洗礼才会来到,那些在指尖流逝的青春岁月,也只有每个人自己最清楚其间的苦痛。
曾一度认为理性高于一切,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有理性固然是件聪明的工具,可是往往我们不需要太多聪明,有时傻着,也会有好处。有些甜蜜,需要沉溺,不需自拔,有些爱情,需要付出,不需衡量,有些回忆,需要珍藏,不需审视,有些人,需要信任和等待,不需怀疑和代价。青春是筹码,永远赌不了永恒,每段青春,都会有最终腐朽的一天,何不为青春奉献一把?懵懂的恋爱也好,不为人知的奋斗也好,每个人只有一次青春,谁都知道拥有时不在乎,失去后才哀叹的悲哀。陈孝正,他作了正确的选择,他没有错,追求梦想不是每个热血青年所热衷的吗?心存一份宝贵记忆不是每个恋爱的人所期待的吗?他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可错就错在,他有个不好的宿命。自幼的成长让他知道母亲养育的艰辛,他要感恩,要争得一番成就,他也注定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他缺乏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安全感。这也是导致他失去郑微的重要因素。所以,人生就是有命中注定一说,命运有时不像贝多芬说得那么轻巧,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
书中说得好,女人就是奇怪,常为一些别人的故事而流下自己的眼泪。看完后,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因为陈孝正,他让我钦佩也让我为他感到心痛,那个曾以为是他和郑微的爱的小家,被他一手拆毁,他的心又是那么脆弱,以致让他心碎,也让人心碎。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上我深刻的眼泪,还有尖锐的心疼,今后,在我还未结束的青春中,我要懂得珍惜青春··· ··
致青春的观后心得相关文章: 致青春观后心得5篇
致青春观后心得总结
致青春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致青春观后心得初中范文
致青春观后心得感想高中范文
《致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高中生致青春观后心得总结
致青春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青春题材电影《少年的你》观后心得及精选影评【五篇】
篇6
致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相似的,有憧憬也有彷徨,怕自己终究成为一个平庸的、毫无声息的人。起码韩庚和林静都是这样的。
林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男主人公,他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成熟睿智英俊,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后做了一名检察官。几乎是个完美型男人。
林静是女主角郑微小时候的玩伴和偶像,她总是幻想着,长大以后能够嫁给他。可当她真的长大了,林静却不辞而别,离她越来越远。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情感的洗礼,郑微与林静再次重逢 ……
韩庚,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了 6年民族舞,毕业后被韩国组合 Super Junior选中,成为组合中惟一的中国成员及其子组合 SJ -M的队长。2009年底与韩国公司解约,并宣布单飞 ……韩庚是目前具有超高人气的歌手和演员。他与众不同的成长之路,及奋斗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使他成为 80后、 90后们的榜样。
当韩庚遇见林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封面拍摄现场,拿起 BQ出品的“致青春 ”场记牌,一幕幕青春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戏里戏外,两维空间,平行或交替出现。青春没有专属,也无法复制。青春影响了韩庚和林静的成长。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这剧本确实让我很喜欢,看完我流泪了! ”韩庚说青春不乏残酷的回忆,但现在回忆起来,却很幸福。 2011年,在导演赵薇找他出演林静前,韩庚本来是不打算接戏的,他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排的都是新专辑及巡回演唱会的工作。
也许就是他和林静的缘分,让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我的第一部电影《大武生》主要是武戏,‘致青春 ’内心戏比较多,我觉得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说到与林静内在相近的地方,韩庚说是“不爱表达 ”。有误会的时候,他们多半都会藏在心里,选择自己承受。
追寻着林静的脚步,郑微考到一所与他同在一个城市的大学,而她从小追逐的,说好了要等她的林静,一句话都没给她留下就去了美国。
“你小时候有像郑微那样的女孩一直追逐着你吗? ”我问。
“我小学五年级毕业就到北京开始学习舞蹈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女孩儿追男孩是什么样,只顾着每天在练功房里练功! ”他有些难为情道。
1996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光华小学毕业后,12岁的韩庚前往北京,就读中央民族大学,专攻民族舞蹈。韩庚还记得当时做了 26个小时的火车,但一点不觉得累,那时候的孩子,都想着挣脱父母的怀抱。
刚入学时,学校开了一个晚会,有很多著名的舞蹈家演出,韩庚印象最深的是黄豆豆跳的《醉鼓》,他觉得太精彩了,暗下决心,也要成为这样的舞者!
“我的青春就是在练功房度过的! ”韩庚这一练就是 6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曾在南京的许多大学取景拍摄,其中有两场是男生宿舍的戏。这不禁让他想起当年自己的宿舍。
毕竟,当时都是十几岁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强。韩庚说男生宿舍里的袜子就是一道风景。“我有一个同学他住在下铺,他买了好多的袜子,每次练完功换一双,脏的就放在床底下,一个星期洗一拨,那个味道啊!最过分的是,有时他跟别人生气,就把这些袜子系成一条抡人家。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因为每天练功,出很多汗,每个人的袜子都挺味儿的。我们还互相取笑,说晚上脱掉袜子之后,往上面一扔,啪,准能粘房顶上;第二天早上起床,一拍手,袜子就立在床上了。” 韩庚边说边学着当年的样子,引得大家都不禁笑起来。
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出晨功。每天早晨 6点开始,舞蹈系所有的人,绕着校园的花园跑,一直练到10点。虽然学校的花园又大又漂亮,但韩庚他们却爱不起来,甚至有点恨花园太大了。于是就想着逃晨功。“可以说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校医院装病,央求医生给开病假条,其实医生都看出我们在装病了 ……”
那时,最开心的莫过于父母或家人带许多好吃的来学校。但稍不留神就被洗劫一空。说起当时的景象,韩庚笑言现在还心有余悸。“我们每个人专门有一个铁柜子,锁上的,第二天一看锁头就被砸开了,里面吃的全没有了! ”
虽然当时恨得牙根痒痒的,但现在想起来竟忍俊不禁。“这些糗事,也是我们辛苦练功中的一点调味剂。每天训练真的太累了,晨功结束, 10点到 12点又上民间舞课,晚上是武功课,摸爬滚打的,回到宿舍哪都不想动,就想睡觉。”
时光飞逝,到今年韩庚已经毕业 10年了。5月,他和同学们正策划着一场全班聚会。“我们班里男孩儿就 12个人,女孩儿 30多个人,这一次是聚得比较齐的。”都要聚在一起。说到这儿,他的期待都写在脸上。
问韩庚这次聚会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他说:“我们有可能会去学校重新上一节民间舞课,重新上一节基本功课 ……”
人真是很奇怪的,在学校的时候恨不得马上冲出校园走向社会。毕业了,工作了,却又很留恋校园最初的单纯与宁静。
“哎哟,那个时候真的想把练功房给扒掉了,在里面呆得太痛苦了! ”韩庚不住地点头。
“那当时学舞蹈是你的意愿吗,还是父母让你学的? ”
“是自己选择的,那时候家长还不是很赞同我去学,说你一个男孩子学什么舞蹈,有什么出息啊!但我在上小学时,有一个老师经常让我去跳舞,他说我身材比例不错,长得也挺帅的,建议我去北京学舞蹈。然后我爸就跟我谈一次话,说你好好选择,你要是喜欢呢,就去学,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我说选好了,爸爸说那好就去吧! ”
人生充满着戏剧性。韩庚本来是想沿着跳舞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的,没想到却与歌手和演员不期而遇。
“我觉得学舞蹈对我帮助特别大,比如作为舞台上的表现力及表演时的状态,都得益于舞蹈的熏陶。 ”更重要的是,舞蹈陪他走过了那段难忘的校园时光。
致青春二:那些年我们追寻的梦想
十年前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毕业汇报演出的舞台上,韩庚跳了一支舞,名为《踏上征途》,那时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征途 ——参加选拔赛。赴韩国成为练习生.加入韩国偶像天团,直至携 SJ—M在中国正式出道。后来又经历了解约、单飞,“更心 ”后的韩庚开始了新的征途。韩庚说自己非幸运儿,而是靠韧性取胜的人。
“你当时想过出国学习吗? ”
“没想过,我觉得那是件挺奢侈的事情。我上学的时候,父母都在辛苦地为我赚学费。因为我读的是中专,当时想毕业后再考大学,也想过做演员,考北电或中戏,但这都需要一大笔费用,不想让父母再为我辛苦了。所以就没再想考学,计划毕业后先去团里工作,等赚点钱,有一些工作经验后,再去考大学。 ”那时候,韩庚的理想是当一个舞蹈老师或者舞蹈编导就好了。
命运在此又发生了转折。韩庚去了韩国,做了一名练习生。虽然期间不乏种种辛苦,但他一直很努力地坚持着。“那时候就在想,不用花钱,还可以学一些东西,一定要珍惜。 ”
“你骨子里挺好强的? ”
“我特别好强,就怕丢人。毕竟我的家庭很普通,靠不了父母,就必须靠自己。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要再不争点气,将来怎么办?我爸爸经常跟我说,不管你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选择了,就好好做下去。再苦,跪着你也要过去,毕竟这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样的个性也造就了韩庚非常喜欢极限运动。春节前后,他带着自己的工作团队去美国休假。滑雪、潜水、跳伞、爬山、骑车,一个都不少,难怪面前的他感觉比之前瘦了。他说减了 4公斤。
“第一次跳伞吗? ”
“第二次了。我第一次跳完的时候,哇,感觉太爽了!所以这一次鼓动大家都去跳。我挺喜欢冒险的。在这之前,我先去的日本,跟朋友去山上滑雪,从山上到山下 6公里,一路滑下来,很刺激。 ”
这次在夏威夷,他跟团队的人租了七辆自行车,每天骑车翻过一座山去逛街去玩。中间出了许多小插曲,比如车链子掉了,大家就七手八脚自己装 ……几天下来,大家虽然骑车骑得浑身痛,但觉得很有意思。
本次采访,韩庚还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参加了某卫视的跳水真人秀。所以,拍摄完本期封面,他就去练跳水了,这是他的第一堂跳水课。隔天,问他团队的同事,韩庚的处女跳如何?对方称他玩得很兴奋,第一天就考到了深水证。
而且舞蹈对他跳水很有帮助,看过他训练中的一些照片,劈叉、空翻,身手了得。这童子功还真不是虚的。
后来又得知训练中,韩庚意外受伤。但他经医生简单处理后,又站到跳台上 ……想起韩爸爸告诫他的话 ——选择了,再苦,也要坚持。
其实,任何成功都是有理由的。
致青春三:那些年我们不懂爱情
林静出国后,郑微遇到了同校的陈孝正,这个有些冷傲的男生深深吸引着她,他教会了她爱情,带她体验了青春的感情萌动。但他最终也离开郑微去了国外留学。
在郑微 25岁的时候,林静和陈孝正又出现在她面前 ……最后,郑微原谅了陈孝正,选择了林静。
或许每个女人年轻的时候都曾遇到过她的陈孝正,然后才会找到林静;而每一个男人都曾是陈孝正,当他终于成熟,就变成了林静。
问韩庚在学校时会是冷傲,对女生不理不睬的“陈孝正 ”吗?
他挠头加摇头,“我呀,不是,哪有想那么多,每天跟同学就是傻玩。 ”
他笑言班里的女孩都特厉害,比男孩儿还男孩儿。“我们班女孩多男孩少,女孩都是昂着头的。 ”韩庚学着女生的样子,“连看都不看你们,所以我们班男孩儿挺失落的 ”。
“我看很多女孩子喜欢林静,他后来对郑微很包容和呵护。你觉得他哪点值得你学习? ”
“林静比较细心。我心比较粗,有时候说话就直来直去的,很容易伤人。 ”
郑微后来为了追陈孝正使出了许多主动进攻的攻略。“你能接受主动的女孩子吗? ”
“我不喜欢特别主动的女孩子,即使她长得再漂亮,我也会排斥。 ”
“你是希望自己在感情中,处于主动? ”
“我觉得开始双方都是收着的比较好,如果遇到心仪的女孩儿,我会慢慢去接触,不会一下子就喜欢上。 ”
韩庚眼里浪漫的爱情是,双方互有好感,心知肚明,无须用言语说出我们交往吧,但彼此却能感应到。
林静说: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快 30岁了,我应该很快会碰到那个人。 ”韩庚笑着补充道。
2月 9日,韩庚刚刚过完 29岁生日。他是跟父母一起过的。韩妈之前曾安排他相亲过,问他这次韩妈又安排了吗?
他笑答:“那是好早的事了,现在她不会这样了。她知道我看上的和她看上的不一样。 ”
以前妈妈提起这个话题,韩庚总用没时间做借口。
“现在也是吗? ”
“也是,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另外我也真的不急,这些年独惯了,有时候出去旅行,还觉得有女朋友更麻烦,你不觉得吗? ”
看我不置可否,他自顾自地说:“不说别的,就说我玩的东西比较刺激,她玩得了吗!我滑雪,她不会滑;我跳伞,她也不敢跳,那带她去不是受罪吗?所以还是自己这样比较好,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 ”
听他如此这番话,我说不知要伤了多少女孩的心?!他旋即加了这句“IF! ”
篇7
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还有朝鲜这家幼儿园三五岁的小朋友们一个半小时的卖力演唱。虽然听不懂每一句内容,但他们表达的感情和洋溢的热情,着实感染了全场。在欢乐的歌声中,在愉快的氛围里,所有中国游客都表达着由衷的祝愿,袒露出淳朴的欢笑。
于是想起前几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与数万人一道痴迷于周华健个人演唱会的场景,对于年逾五旬的我来说,的确也时尚一把、疯狂一把。当周华健再次唱起那些经典老歌时,人不分老幼,声不分男女,手机上的电筒和着歌声的节奏,台上台下幻化成了繁星点点的夜空,直抵每个人心灵的海洋。原来幸福竟是如此简单,全没有周华健在演唱会《江湖》环节里发问“替天行道,天道有无”的那般凝重。
以著名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而仍然不被人忘怀的诗人汪国真,4月26日凌晨因病离世,千余民众前往八宝山吊唁并为诗人做最后的送别。诗人的儿子在花圈挽联上写下了父亲的诗句: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有评论者表示,汪国真的诗明白如话,不故弄玄虚。那些流传极广的佳句简单明了但富于哲理。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等可以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跨越了世纪的诗人和诗句,其生命力恐怕就在于做人的单纯和为文的平白。
“也许你忘了那首歌怎么唱/就像忘了当时的月光/如今我颤抖哼起那段旋律/你能否感受往日的景象/我们轻轻唱/听回声多嘹亮/开启崭新的梦想/沿着最初方向。”这首由李谷一、李光羲、于淑珍、杨洪基等老歌唱家演绎的《回声嘹亮》新主题曲,应该再一次唤醒和催动了你我曾经热血沸腾的青春,王菲受邀为赵薇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演唱的主题曲,虽然多了些寂寥与苍茫,但表达的依然是对青春的追忆和回望: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年华青涩逝去/却别有洞天。
篇8
笔者从来坚定支持电影商业化,这是整个电影产业的基础。但电影商业化不等于电影就要鼓吹物质追求,就要满大银幕地炫富。毋庸置疑,大银幕上85%以上的电影都属商业电影,是商业电影才让电影发展到今天,才会出现数不清的伟大导演和明星,才会出现如此多让人难忘的电影——从《人猿泰山》《辛德勒的名单》到《阿凡达》等。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商业属性。笔者也说过,大凡能够吸引女性观众走进影院的电影,一般都是卖座电影。
而且,电影属于雄性——男明星的片酬大大高于女明星,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也会如是。但当《小时代》一再贩卖“男色”而引起少女观众们尖声高叫时,郭敬明是在卖弄也是在亵渎他自己。没错,曾有太多的电影消费“女色”,但我们真的需要在大银幕上再消费一遍“男色”吗?难道郭敬明在努力证明,男人好色,女人亦如是?
影片有意识地将这种“消费”投射到其他男性角色上,以此来取悦导演的少女粉丝,何况这些角色一个个像是毫无感情的纸板人?全片无论在背景或场景,以及虚假物质享受衬托下的拜金思想,无处不在。这无论如何不是少男少女在求学时期所应该、所能够企及的追求。
价值观的建立与对梦想追求的过程有时候就是一组悖论,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有时会制造悲剧。《小时代》传达给目标观众群体的所谓“奋斗”与“友谊”,简直是空中楼阁。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梦想”,就是让琼瑶阿姨再年轻50岁,也难以望其项背。
这不应该是当前电影或电影人的追求。为什么观众会觉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中国合伙人》的后半段“不好看”?就是因为影片太流于俗套了:非要在男女主角头顶戴上成功者光环,以此告诉观众,“梦想”必须要实现,人必须要成功——成功就是要当上市公司主席?就是几位少女走上T台迎接那些言不由衷的掌声?
篇9
寂静观心,修炼自我
杨子姗被誉为近年来内地最有潜质的新生代自然派艺人。但严格来说,杨子姗算不得新人,因为她出道已有十年之久。出道以来,杨子姗拍过广告、演过电视剧、还参加过歌唱比赛,并在星途寂寥时学会了观照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她之所以能在流逝的时光里保持本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3年,杨子姗青春正好,刚刚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流行艺员班。尚且来不及规划自己的未来,香港网剧《侦探学院》的制作方就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对方开出的酬劳极低,拍摄任务却极为繁重,而网剧的影响力又十分有限。但杨子姗根本没考虑那么多,只觉得自己才17岁就能演女一号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就这样,杨子姗带着感恩的心情拍完了《侦探学院》,拿到的片酬却还不及同学接拍一个广告的三分之一。网剧播出后反响平平,很快淹没在了洪流般的互联网作品当中,同学们都笑杨子姗傻,她却十分知足:“至少当了一回女一号。”
此后的杨子姗除了拍拍广告,客串一下演唱会,大部分的时间都宅在家里,有时一周都难得出门一次。2005年,杨子姗签约大国文化公司,并发行了自己的首支单曲,但知名度却一直不高。杨子姗的经纪人分析说是她不够主动,性格里有太多与世无争的东西,公司有安排就做事,没安排就傻傻地宅着等安排,这种被动的状态很不适合快节奏的娱乐圈。听了经纪人的话,杨子姗琢磨了好久,突然来了一句:“我这种状态没什么不妥呀……”说得经纪人又好气又好笑。
签约之后,杨子姗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台湾地区,那是她最孤独的一段时光。那时她内向而羞涩,几乎没有朋友,每天完成工作后,就一个人回到公司为其提供的小公寓里,对着电视屏幕发呆。听着电视里甜糯的台湾腔,杨子姗越发怀念那些用南京话跟朋友吵架的日子,常常不自觉地潸然泪下,但每当父母打来问候电话的时候,她却总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收敛哭腔,笑嘻嘻地跟妈妈说自己正在跟朋友逛街,一晚上吃了七种台湾美食……
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杨子姗学会了跟自己玩游戏,坏情绪来袭的时候,她会跳出来观察自己,琢磨自己的情绪规律,进而深层次地了解自己。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并与自我对话,杨子姗慢慢不再排斥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后来杨子姗偶然从一位学佛的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词——“观心”,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词,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无师自通,一直在践行这种意义深远的修行。于是,杨子姗便将观心的习惯保持了下来,并逐渐修炼成了一个沉静内敛的女子。
一面惶恐,一面放歌
虽然断断续续地拍了几部剧,但杨子姗的工作重心却是演唱,她的歌喉婉转清澈,演唱起来音韵铿锵,吐字清晰,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但杨子姗的内心却充满矛盾:她爱唱歌,却又害怕对着许多人唱歌,所以每次参加演出她都要挣扎许久,总要再三说服自己才能壮起胆子冲上台一展歌喉。
2007年,杨子姗报名参加了江苏卫视举办的比赛《名师高徒》,虽然一开始,她打了无数次退堂鼓,但最终还是带着纠结的心情走上了舞台。在此之前,已经有三位实力派选手进行了演唱,而杨子姗是最后一名登台的选手。在上台之前,杨子姗已经与藏在心底的那个自我进行了多次对话,并成功说服自己摒除干扰勇敢挑战比赛。虽然刚刚站在舞台上的时候,观众们对眼前这个身材纤弱,楚楚动人的小女生还充满怀疑,但在聆听她的歌声之后,整个现场瞬间沸腾了,因为此时的杨子姗轻灵如一尾悠游的鱼,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唱完一曲之后,她的小宇宙突然间爆发了,整个人都沉醉在了演唱状态中,舞台上下仿佛只留下杨子姗与她的歌声,在场的观众与评委无不为其强大的爆发力所倾倒。就这样,杨子姗很快凭借甜美的气质与不俗的唱功脱颖而出,成为了该年度节目中一颗最耀眼的新星。
出色的表现使杨子姗赢得了该比赛的亚军,也帮助她赢得了孙楠的青睐,孙楠毫不犹豫地收杨子姗为徒。孙楠十分珍视杨子姗的音乐才华,一直对其悉心教导,不但不厌其烦地指点杨子姗的唱功,还亲自帮杨子姗把关造型、挑选唱片公司、商谈录歌事宜。为了更好地指点爱徒,孙楠甚至还带她回老家过年,以便随时对其进行指点。为了不辜负恩师的厚爱,杨子姗也表现得十分拼命,一度成为了录音棚里的拼命三娘。
在孙楠的帮助下,杨子姗很快发行了自己的单曲,并多次应邀参加电视台的演唱节目。但命运并没有因为杨子姗的努力而给予她对等的回报,她的星途依然平平。对于命运的安排,杨子姗没有特别的不满,她说一个人永远无法阻挡际遇的安排,但却有权利经营好自己。她对际遇的安排并无异议,只是偶尔会对老师孙楠付出的心血感到不安。
青春逝去,亦可成长
虽然立志成为一名好歌手,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杨子姗却开始喜欢上了演戏。虽然对于表演她懂得不算多,但这并不妨碍她在演戏时心生欢喜。因此杨子姗决定追随内心的声音走一次,多为自己争取一些机会。
为了开辟戏路,杨子姗签约了杨紫琼的经纪公司——星城娱乐有限公司,并接连在《街角的小王子》、《近在咫尺的爱恋》、《恋爱恐慌症》等电影中出演了主要角色。虽然杨子姗的演技不是最好的,但她却是公认最努力的新人,圈内的好友都说她仿佛在一夜之间变了一个人,从之前那个随遇而安的姑娘变成了懂得经营自己的智慧女子。杨子姗却说,成长是个美妙的东西,它赋予了生命各个阶段不同的面貌。
2012年底,在一位前辈的推荐下,杨子姗接到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节目组的试镜通知。为了争取机会,杨子姗特意在试镜前将《致青春》的小说熬夜读了一遍,又按照剧本背下了不少台词。几天后试镜时,温婉内向的杨子姗不见了,出现在导演赵薇面前的是一个阳光开朗,甚至有些男孩子气的大眼睛女孩,与剧本中玉面小飞龙郑微的形象不谋而合。就这样,杨子姗成功拿到了女一号的角色,正式进入了《致青春》的剧组。
其实进剧组后好一阵子,杨子姗心里都在打鼓,觉得自己的外形欺骗了赵薇,怕到时露了馅不好交代,又担心自己缺少经验演不好角色。于是她又用起了“观心”的老办法,再次通过静坐、与自我交谈等方式解除了自己的焦虑,抱着豁出去的态度正式开始演戏。
篇10
说江疏影,就不得不提阮莞,毕竟,这是让她红的角色。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江疏影出演校园女神阮莞,她把阮莞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演绎得非常细腻,不但赵薇给她盛赞,连电影监制、著名导演关锦鹏都惊呼她每一个毛孔都在吐露温柔的气息。
但是当初,她差一点就与这个角色擦肩而过。
江疏影去剧组试镜的时候,赵薇对她的评价是:“还不错,就是长得老了点儿。”江疏影听了以后,云淡风轻地一笑,心想,不合适就不合适吧。
就是这一笑,让赵薇压在心头想了好几天。一周后,赵薇定了江疏影来出演这个角色,因为几天的时间里,她的脑海里一直拂不去那张云淡风轻的脸,美而不艳,清丽脱俗。
就这样,一个温柔细腻的校园女神形象得以塑造。
演罢女神阮莞,江疏影又在未拍已热的《大宅男》中再度挑战“女神”,依然是淡淡的味道。
在她身上,会让人看到青春的不同味道――提到青春,人们会用各种热烈的词汇去形容它,比如奔放,比如火热,比如激情。但是江疏影并没有被那些浓烈的词汇包裹,相反,淡淡的,静静的,但是她往那儿一站,你会知道,这就是青春了。
虽然她出演的这部电影名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似乎青春终将逝去,但是看到她本人,却让人觉得,青春像是会永远都停驻在她这里,即便她年龄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她也依然是青春的。
每个人一路的前行,都带着过往的投影。
2004年,江疏影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三年后,她在第一届全球华人网络“非常短片”创意大赛中获“最佳女主角”。在接拍了一部名为《美女“如云”》的电影后,拍片的机会纷至沓来,成功的道路上一片光明,但江疏影却全然不顾,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去英国念传媒经济学,重返校园当了两年乖乖学生。
没有课程的时候,她会和同学去欧洲其他国家旅游。欧洲的游历让她看到了另一群人的生活状态,最最普通的人,过着平淡安逸而幸福的生活,与世无争,这也慢慢成为她的一种人生观。
老天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也许正是因为风轻云淡,江疏影的机会反倒越来越多。事实上,有很多机会要找的恰恰是这样风轻云淡的脸,而不是那些写满欲望,每一笔画、每个表情都经过精心筹谋的脸。
美得有灵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江疏影的气质完美地诠释了她的名字。
对于这个世界,她有着特别纯净的想象。就像她曾经幻想的留学生活,“穿着牛津的校服、带帽衫,旁边放个自行车,拿本特别厚的字典在草地上面,晒着太阳看着书……结果到了英国才发现整天下雨,没有可以给你躺的草地,都是湿乎乎的。每天基本就是憋在图书馆写论文,论文写不出来就满脸冒痘。 ”
回首往事,她言语轻松,压根没想渲染一下过去的苦难,其实略一渲染,就可以成为传播点,制造噱头。但是她却不,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呢,都过去了,苦也苦过了,我们多说点甜美的吧。 ”
在这样一段时光里,江疏影变得更加独立。更为重要的是,虽然读的是传媒专业,这段经历却坚定了她继续做演员的决心。“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挺怀念在上戏的时光,挺喜欢表演的,做梦都会梦见演话剧谢幕的时刻。演员需要阅历,在英国的两年是我特别好的生活经历。 ”
云淡风轻的背后,并不是女神不接地气的娇气矫情,恰恰相反,在生活的点滴中,她务实而又踏实。
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体校来物色艺术体操队员的人选。因为比较好动,体型很匀称,年幼的江疏影一下就被选中了。从此进体校一练就是七年。“小时候要一边上学,一边练习艺术体操,每天上完学校的课后就要直奔练功房。可能同龄的小朋友放学都在玩,而我们就要把课余时间全部放在练功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又被选进上海市艺术体操队,当时我是队里年纪最小的,又被规定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有时练功结束后还要自己洗衣服,而且,不光要面对练功的艰苦,还有一些因为年纪小而产生的各种不适应……但我当时也没想过要退缩不练了,想得最多的还是要坚持。就这么一路坚持下来,慢慢地学着独立。 ”
外表温柔,内心坚韧,所以她会让人知道,她美,但是有灵魂。
BLOOM×江疏影
BLOOM:几部影片中你都出演女神,大家封你做“学院女神”,你怎么看这个头衔?
江疏影:演员都是被动的,是碰巧吧,之前也没想过自己要演女神范儿的角色,正好碰到了《致青春》,正好演了阮莞这个角色,给人的印象特别完美,和大家有一种距离感。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我不可能永远去演阮莞,也不是说我演了阮莞我就代表阮莞。不过对观众这样的评价,我还是欣然接受的。
BLOOM:娱乐圈里,你最欣赏谁?
江疏影:张曼玉,我连英文名也用了她的Maggie,之前我有过很多英文名,只有这个保留下来了。我觉得张曼玉就是一个随心走的典范,她很独立,个性洒脱,还会顶着影后的光环去唱歌。她总是能够给我带来惊喜,她没有局限她的人生。
BLOOM:最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江疏影:解释,我觉得解释是无用的。人家说,“你看看你,几年不拍戏,这么好的时光”,我顶多笑一笑。我清楚我的选择给我带来什么,也不会去解释我为什么选择读书,为什么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