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化常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篇1

一、激发兴趣,开展竞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如果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效果,就需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激情引趣。教学时,对作者的介绍是古诗词教学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再加上介绍作者的语言缺乏系统性,所以学生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古诗词里的作者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有选择地把常识性知识告知学生。其次就是打破以往的背景介绍模式,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渗透,如情景导入、讲故事等。其三是去掉那些与小学生心理发展、学习领域、兴趣无关的“摘抄”,尽量精简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例如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一诗的作者李白的介绍,教师就可以设计悬念,激情引趣,以李白有着“诗仙”之称,也有“酒仙”的美誉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对李白被称为“诗仙”“酒仙”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通过简单的介绍道明李白“诗仙”之名的由来,以及与贺知章、杜甫之间的关系,并顺势介绍这两位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李白的朋友),少陵野老——杜甫(和李白并称“大李杜”)。同时,笔者还将学生的思路短暂带回到三年级的古诗《望洞庭》《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行》中,因为这几首诗的作者的雅称分别是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小李杜(杜牧)。并通过“古代诗人知多少”竞赛的形式,对以前学习过的“古代诗人并称、雅号、雅称”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短短几分钟,便可让学生积累到古代诗人别称的基本知识。

二、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在对古代文化常识讲解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那些远离生活的抽象知识点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天文知识方面的介绍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在诗词里,关于月亮的别称有很多。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因初月如钩,所以被称为“银钩、玉钩”;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因满月如盘,故称“银盘、玉盘”。教学时,如果我们单纯通过文字讲解,小学生对“弓、钩、盘”难以产生直观的印象。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呈现月亮形状变化的动画图,用视觉的直观感受,代替文字,这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主题教学,系统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比较琐碎、零散,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其中一部分,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主题教学旨在将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相结合,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类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对问题的挖掘更深入,对知识的总结更系统。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主题教学离不开“学习前置”“问题驱动”。在教材中,我们会碰到不少有关历法的诗词,如王贞白的《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由此,我们可以围绕古代计时法这个主题来展开教学。课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三更、五更是几点钟?为什么古人是用‘寸’来衡量‘光阴’的?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时间的?古代有哪些计时法?”等诸多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先自主学习,然后分小组搜集资料。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适当提供帮助。课中,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并小组汇报交流,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对知识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古代的十二个时辰和现在时间一一对应,并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在笔记本上。这样通过“学习前置”“问题驱动”,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主题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系统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对相关知识需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是确保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

篇2

关键词:文言文;节奏;文意;语法;古代文化常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09-01

在听课和阅读优秀文言文教案时常常遇到这样的说法,“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节奏”,那么怎样就是注意了朗读节奏了呢?老师含糊其词,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注意节奏就是读清句读,正确停顿。停顿,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对于读清节奏,师生均模棱两可,但它却是学习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这里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要理解文意。保持句子语意的完整性是停顿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朗读文言文时,要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前学习文言词义的积累、页下译注和查阅《古汉语字典》等,基本弄清语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哪些词连在一起,哪些又不该连在一起,这样读起来的文章就晓畅通顺,使人明白。理解文意划分节奏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例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是以”是因此的意思所以连在一起停顿。

例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由是”是通过某种办法的意思,所以也要放在一起读。

二、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就要停顿

例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句中“其”是“它们的”,“实”是“果实”。是两个单音节词,就不能连在一起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例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是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也不能连在一起读。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像这样的特殊的词还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的“中间”,“可以一战”中的“可以”等等。

三、古汉语固定词组不要划破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的“得无”,“吾城北徐公美”中的“孰与”,“有朋自远方来”中的“不亦”等等都是固定短语,这样的词应连在一起读。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它的基本文意,然后朗读时,保持语意的完整性,即不读破。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来划分。

在弄懂文言文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个充当什么成分,这样也能把握文言文句子的自然停顿。

1、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如:滕子京 / 谪守巴陵郡。若 / 毒之乎? 吾父 / 死于是。佳木 / 秀而繁阴。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水 / 皆缥碧。永之人 / 争 / 奔走焉。

2、谓语与宾语间要停顿。如: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问 / 今是何世。

3、谓语与补语间要停顿。如: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能 / 谤讥 / 于市朝。渐闻 / 水声潺潺 / 而泻出 /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收任 / 于败军之际,奉命 / 于危难之间。咨臣 / 以当世之事 。骈死 / 于槽枥之间。

4、主语谓语宾语间停顿。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谓/之隐逸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如:山肴/野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6、能愿动词和动词之间要停顿。如:能/谤讥/于市朝。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7、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停顿。(1)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2)偏正短语中,修饰语较长的,一般要停顿。如: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再次,还要仰仗古代文化常识来读准节奏。

篇3

关键词:梳理与探究;任务驱动;引导;案例

一、 “梳理与探究”版块的整理及分类

人教版教材共设计了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1)知识类: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2)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3)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对于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板块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收集梳理――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碰撞创新――整合提升”。什么是任务驱动?那么对每一类专题如何指导?采用什么样的任务驱动方式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课不仅有助于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助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活动教学中为了实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目标,出来要遵循自主合作、策略评价的原则以外,还要落实到每类主题常用的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知识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案例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课下调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探究思考姓氏寻根的热潮(撰写小论文)――汇报总结

任务驱动一:课前积累

1.关于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百家姓》。2.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姓名所用汉字的意思。3.了解本姓氏的起源与杰出人物。

任务驱动二:课堂展示

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任务驱动三:课后提升

1.最近,社会流传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2.用一幅对联或两个成语评价自己的名字。3.收集你整个家族自豪的人,尝试为其中一位写个小传。300字左右。

对于知识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问题式的指导方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自主积累。如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运用、成语的结构、成语误用示例、成语文化、外国成语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了积累的方向。

三、能力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

案例1:“奇妙的对联”任务驱动

社会调查示意图: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春节文化调查方向――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全高中部进行汇报

对于能力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式的指导方法。格物致知,操作能力就在调查中得以实现。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又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鉴赏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案例:“走近文学大师”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析内容――提出问题,挖掘任务;探原因――分析问题,分解任务;寻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

1.给出书目,学生先读完,评价书中的内容、语言以及作者传达的价值观。2.以某一话题为线索,作品详解。3.观点提炼,知识迁移。学生通过讨论,对比阅读,写出小论文或读后感。

如:文化观

阅读书目《论语》、《中华文化精神》、《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文化苦旅》、《孝经的礼运》……

学生阅读其中部分书籍,可谈全球文化,可谈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鉴赏类任务驱动,主要是展示探究路径,确定探究任务,对比阅读梳理观点的方式。这样共10个课题,将阅读与高中生应该树立的观念融合,既解读文学作品,也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总之,梳理与探究活动课运用了任务驱动之后,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找到了探究的路径,明确的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维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吧!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孙春成著.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论文类:

篇4

自然,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理解角度、价值判断都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向,多数人是以“有用”或“无用”、能不能换取经济价值来选择学习对象,因此,对于距离现代较远的古典文学存有隔阂,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兴趣的缺乏直接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带入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针对前者,我们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从教者无力改变,但对于后者即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效果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间和方法。如本文论述的教师以问题创设为途径来提升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即是有益的尝试。所谓问题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讲解古代文学重要作品,又要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习习惯,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浅显但有拓展空间的问题,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诱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创设所应掌握的技巧、原则和这一方法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下面即以笔者在近年来古代文学教学中创设的部分问题和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来加以论证。

第一,问题创设应打破常识的误区———“唐诗三百首?”学生从小是从背诵《唐诗三百首》接触、感知古代文学的,且常常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句子萦绕耳旁。因此,在学习宋代文学的第一堂课我提出的问题是:“唐诗有多少首?”绝大部分学生凭第一感觉地回答是:“唐诗三百首。”当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那接下来就要分析错在哪里?老师和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应解决以下问题:唐诗现存到底多少首?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唐诗只有三百首”的说法?《唐诗三百首》是什么?同时结合马上要学习的宋诗部分,还可以提出唐诗多还是宋诗多?宋诗现存有多少首?唐诗与宋诗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从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纠正学生以前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知识误区,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想要去探究问题正确答案的欲望,即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这样的兴趣支配下,学生通过教师接下来的相关讲授、分析,并结合以往所学,或许能对唐、宋诗概貌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例。类似问题还有:“苏轼、辛弃疾是否创作婉约词,李清照是否创作豪放词?”学生以往中学阶段学习形成的观念是:苏、辛是豪放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典型婉约词人。因此,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一边倒地的否定:“没有,至少没读过。”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来一起解读两首作品: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研读作品,学生既能体会到作家的人生况味,更能直接领悟到词多样化的风格和同一词人对于不同词风的驾驭。

第二,问题创设应以学生的体验为本———“选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对于个人情感和将来的对象充满了好奇、憧憬和期待,在自我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型”。因此,在讲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你是男士,选择将来的另一半,是喜欢多情的林妹妹,还是喜欢理性的宝姐姐?要回答这一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学生至少要明了一下几点:1、通读《红楼梦》文本。2、细读、精读文本涉及林黛玉、薛宝钗的情节。3、理清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关系。4、全面总结二人的性格特点。5、作出自我的选择和说明理由。通过以上五个环节,学生对《红楼梦》无论是整个故事还是局部细节都会有亲身阅读体会的经历,并能从阅读文本中感受经典名著的“经典”所在。同时,通过分析宝、黛、钗的性格特点和爱情纠葛,也有利于学生在崇尚“速食爱情”的当下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爱情观念。如此通过创设问题、阅读文本、自我认识再到思想提升,将古代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纠正网络和某些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影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问题创设应以小见大、贴近生活———“什么是炊饼?”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存在的时代距离学生生活的21世纪比较远,如何能拉近古代与现代的时间差距、如何能消弭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的界限,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也应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古今的相通处、相似点。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讲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一最贴近世俗生活的文学类型时,不妨以某一点为突破口,鼓励学生探求其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及富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如讲《水浒传》和《金瓶梅》时,提出:“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一种什么面食?”小小一张“炊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宋代北方的饮食习惯、面食在中国的流传特点、炊饼和今日烧饼(或煎饼、馒头、蒸饼)的比较、饮食变化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学、文化、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能跳出书本的桎梏找到思考的着力点。在章回小说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讲到《西游记》时,提问:“《西游记》中谁挑担子?”多数学生从小对《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耳熟能详,因此,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沙和尚。”这个问题很小、很简单,也是常识性的,对学生来说答案几乎毋庸置疑,但却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猪八戒。为什么挑担子的角色从小说中的猪八戒变成了影视剧中的沙和尚?这就要求学生去努力探求现代影视改编对于古典名著改编的原则、方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了解古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属性。同时,还能将文本跟改编剧作之间存有差异的问题举一反三,看看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情况。这样,既能促使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又能与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相挂钩,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问题创设还应突出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屈原、司马迁、苏轼、辛弃疾、陆游、曹雪芹等教会了我什么?”

在2014年9月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不约而同地阐述了大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杨玉良甚至说:“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更重要的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如果学校的教育只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2]两位校长的观点代表了当今高校及教育管理机构的担忧,即身处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便捷环境下的现代人,其道德素质却明显缺失,传统的“爱国”、“诚信”、“孝道”等优良品质正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深处。面对这样的形势,凝聚了中国古代宝贵精神遗产的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理应担当起再次唤醒大众优秀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品味古代先贤的作品时,应当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对作家、作品做全面、客观、正确地解读和分析,学习渗透在字里行间深重的人文关怀:研读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词作、陆游的诗篇,透过文字陶冶个人情操,领会个人对国家和社会,需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自我牺牲精神;研读司马迁的《史记》、苏轼的诗词、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深刻体会当个人深处逆境之时应当持有的正确、乐观的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气馁、始终不放弃自我的人生和理想,百折不挠、积极向上。古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学表述,对当今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康的人生道德观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积极、正面地示范和引导。为了完成古代文学在当代承担的这一重大任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要突出课程的人文性,还要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教师对于问题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是机动、灵活和有技巧。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美感教育。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突破

(一)本课重点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结合教材小字资料和学生本身具有的文学常识进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二)本课难在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举例:同为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为何在内容上会有不同?婉约派李清照前期的词与后期的词词风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分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现的原因。总结时探究“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指导学生完成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为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针对重点难点设计探究问题。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合作探究。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主题(导入新课)

师: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入新课。这句诗出自哪里?

学生答:《诗经》。

师:那诗歌是如何产生的?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指导学生阅读引言《弹歌》了解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

(2)学生列举: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二)多向互动,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所学,如《卫风氓》《硕鼠》等名旬,概括《诗经》的地位、时间、内容、特点、影响?

学生归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编定。

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

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1)师: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能对他做一简单介绍?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有何特点?

生: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离骚》:屈原的长诗,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结合43页学思之窗,讨论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3.教师讲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由来,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一赋。(定义)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

学生: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表现出当时宏阔博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

(过渡)师: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

4.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

师:(1)唐诗繁盛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入手回答)

生: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以诗赋为主。

(2)唐诗繁盛的表现

学生回答自己学过的唐诗,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按时期(初唐、盛唐、申唐、晚唐)归纳;也可以按诗人的名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句如何反映现实生活。探讨李白、杜甫诗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诗句引导学生自己分类,分清边塞诗和山水诗的风格。

教师播放歌曲《水调歌头》,过渡导入下一知识子目。

5.宋词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的探究问题“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②适应市民生活需要;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利用课后的学习延伸,列举宋词的两大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名句,分析苏轼与辛弃疾、李清照前期和后期词内容的不同就是时代的反映。突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

6.元曲

(1)利用学生正在学习的语文知识《窦娥冤》组织教学,元曲成就最高的代表之一,请学生介绍关汉卿的生平,教师展示关汉卿的《铜豌豆》活化关汉卿的性格。

(2)什么是元曲?特点?(结合教材分析,语言风格可以用《寞娥冤》中的语言来体现,这是学生要求背诵的部分)。

7.明清小说

(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唐朝――(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适合市民欣赏);宋代――(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明清――空前繁荣。

(2)探讨明清小说繁盛的原因?表现?

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必修一、必修二所学,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

生:①封建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表现――四大长篇古典名著、文言短篇小说集和讽刺小说。

(可以结合同学们正在学习的《林黛玉进贾府》及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组织教学)

(三)知新整合,拓展主题(小结)

1.完成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的制作。

2.结合本课所学列举“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

[教后反思]

1.知识体系构建明晰、合理。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因此,在让学生对本节所学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的制作。

2.本节课始终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注重语文知识、政治知识的结合。

篇6

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

这几个方面就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内容。概言之,凡诗歌鉴赏题不外于考查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这几方面的内容。

2.《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复习近两年的诗歌鉴赏高考试题、熟悉考点,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二、分析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熟悉考点

全面审视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可以看出,试题命制完全遵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纲规定的考点,在检测考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的"初步"二字上设题。典型题例有:意象选择、意象分析、词语运用、诗眼评析、辞格识别、句章理解、手法探究、情景关系、意境鉴赏、内容分析、情感表达、观点评价。

以上只是一个大体的分类。事实上,一道试题关联的内容往往可能同时涉及两个方面。从今年诗歌鉴赏试题的考点看,表现手法、思想情感、语言特色依然是题干中的三个高频词语,明确这一点,对备考2011年的诗歌鉴赏无疑具有借鉴作用。

三、诗歌鉴赏试题的解答误区:(重点)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是考“文学底蕴”“文化修养”,也是考“思维意识”“思维品质”,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诗文阅读难在哪,应该是:第一,作品难懂;第二,题目难懂;第三,难于作答。所以诗歌鉴赏要求我们考生有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语言意识、审题意识和表达意识。

一种意识是全局的意识、整体的意识,也就是语文学科的语境意识。

诗歌虽然很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一个完整生命,所以有些学生把某一句孤立的理解,脱离整体来理解这是不恰当的,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整体的把握,局部问题要依托整体得到解决。

篇7

文言文的翻译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分值已经由2002年的5分增加到了现在的10分,同时对文言知识点的考查也由过去单一的知识点的考查扩展到了现在的包括句式、实词、虚词、文言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等知识点的多方面的考查。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这些变化,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的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同学们的应考提供一些帮助。

【备考攻略】

关注点一、特殊句式

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是每年的一个热点。我们在翻译特殊句式时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例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如不能将此句式特点译出就很难得满分。

例2.家人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2006年高考江西卷)

分析:此句为省略句。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种情形”,在翻译时一定应补出来才能够得满分。此句应译为: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例3.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高考辽宁卷)

分析: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因而该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即: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关注点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往往是高考命题人很关注的。我们在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翻译。

例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例2.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2006年高考江苏卷)

分析:句中的“大雨”“衣冠”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下大雨”“穿衣戴帽”。此句应译为: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例3.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2007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句中的“异”为形容词,在句中为意动用法,应翻译为“感到奇怪”。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容词活用的几种类型,不然很容易出错。因此,此句应译为: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关注点三、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试题的采分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注意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

例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2006高考全国卷Ⅰ)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的翻译为:在几个郡呆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饿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

例2.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2007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句中的“走”为古今异义的词语,这是本题的一个赋分点。该句应翻译为: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关注点四、固定结构

例1.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句中“无乃……乎”属于固定句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译为“恐怕……吧”。该句应翻译为: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例2.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2007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的翻译为: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关注点五、有文言修辞知识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很难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因而我们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

例: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2006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此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万钟”的“钟”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万钟”即一万钟的俸禄,代指优厚的俸禄;“箪食”的“箪”是竹制的用以盛食物的器具,因此用“箪食”指代粗陋的饮食。此句应译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

关注点六、古文化常识的句子

在文言文中,经常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官职升降、器物用具、天文历法等文化常识,如不了解就不能准确理解与翻译文言文。

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2006年高考山东卷)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对古诗文普遍存在厌烦心理:有的学生认为古诗文艰涩难懂,不知所云;有的认为既不生动又不有趣,却经常被强制背诵默写,实在痛苦;有的认为古诗文跟今天完全无关,不学也行等等。这些错误的观念,极大了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也让古诗文的教学效果不佳。而《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中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做到:“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怎样完成这些积累?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怎样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这已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往往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同一种识记材料,用不同形式进行编码,识记效果往往不一样。”根据这一理论,笔者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做好“三个一”的积累,即一个文学常识本、一个常见词汇本、一个量化分析本,对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文学常识本――有效教学的平台

《孟子•万章下》中指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从文学常识入手,进行古诗文学习是很有必要、很有成效的一种方法。

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以专用本(文学常识本)的形式立足于课本,对课文中作品出现较多的作家,将其作品罗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和积累,对于作品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记录。它易于引导学生把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理解、记忆,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创设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平台。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整理文学常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更有利于使之转化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强大动力。

二、常见词汇本――有效教学的基础

古人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作用。积累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要发生质变,没有一定的量变做基础是不行的。学习任何知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因此,一定量的积累对任何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中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文言知识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词汇积累,古诗文阅读和鉴赏如同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词汇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这其中常用词汇的积累更是重中之重,它包括:多词一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性活用等。

如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同时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有一个意义),一词多义又叫多义词。像“去”就有三个意思:

(1)离去。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2)除掉,去掉。去死肌杀三虫。 (《捕蛇者说》)

(3)损失,失去。今日存,明日去。 (《黄生借书说》)

归纳整理好去的几个意义后,在课外阅读遇到时便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如在阅读以下三篇课外文言时,便是通过课内知识迁移,使“去”的意思迎刃而解。

《善士于令仪》:既去,复呼之。(离开)

《辽阳妇拒贼 》:遂退去。(离开)

《王翱》:公悉拆去之 。(去除)

通过“一个词汇本”的积累,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新旧文言实词整合的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二次学习,加深了记忆,还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使学生形成词汇的“立体”网络意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把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落实到了实处。

三、量化分析本――有效教学的关键

所谓量化分析,是根据已确定的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的信息做分类记录,登记下每一个分析单位中分析维度(类目)是否存在和出现的频率,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专用本归类记录每次文言测试中的犯错试题、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针对错误率较高的古诗文题目,通过量化分析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软肋”,充实部分薄弱的环节,探索、归纳古诗文阅读方法,感悟、总结古诗文解题思路,学会自我监督和控制古诗文学习的过程,快速提升古诗文阅读水平。

如以下是八(1)班学生单瑜玮的《量化分析本》中的量化分析内容的片段:

在量化分析过程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去寻找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而且带领学生总结经验,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试题之上,更多的是打开思路,习得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古诗文阅读的核心能力很有价值。

这种教学策略不但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而且促使教师在深入分析学生量化分析本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相应的辅导。只有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才能谈及迁移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新的积累方式,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愉悦心理,让他们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根据自身的天赋找到兴奋点,寻找到自我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9

一、破除陈旧观念,明确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好文言文就必须把课本,甚至教师用书中涉及的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若有所遗漏,教师便认为没有尽职尽责。这种观念促使我们一些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不必的细讲详析中,使学生成了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这种陈旧的观念,使文言文教学失去重心,舍本求末。文言文教学中的“本”就是那些阅读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常用词,特殊句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任务,也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现在学生读文言文感到困难的关键就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而不是在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上。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本质区别所在。因此教学中的那些大量的非重点的难字、难词、背景知识、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末”。

陈旧的观念使不少教师把很重要的常用词、特殊句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一带而过,却对什么背景知识、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喋碟不休、津津乐道,这实在是南辕北辙。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平时学习中对常用词、特殊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积累,没有对这些东西的熟练的、牢固的掌握和逐课积累,提高阅读水平和培养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陈旧的教学方法仅把讲得知识作为主要内容,舍本逐末地在课堂上大量介绍作者、时代北景,注重字词句,使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记住文言文实(虚)词,了解作家作品即可。此外,还要大量讲解古今异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特点、人物分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色……如此繁多,学生无所适从,苦不堪言中发出“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如本人曾听一同事教《醉翁亭记》,课堂上教师对作者、时代背景、作记缘由、虚词“也”的用法讲得头头是道,而且用了三课时,甚至还要补充复习于课外,但等到最后一问学生:“作者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哪些?”学生却支吾其词,答非所问。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更是学校实施教育的要求。

我们应在学习之前,明确告诉学生应掌握哪几个常用词,哪一、二种句型句式,哪一、二点文化常识,并要他们重点预习,这样便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对这些东西的掌握情况,课堂上就这些东西联系已学知识,作重点讲解,甚至还可以把下一课、下一单元的有关东西提前搬来,讲清之后要求学生像记数学公式一样牢记它们,而不是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接着便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读原文,而不是代学生去读、去理解。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自觉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

那种逐字逐句讲解,字字落实的做法,在实际中既苦了学生,又苦了先生,还得不偿失。因为古文中不少实(虚)词究竟作何解释,至今都困惑着许多专家、学者,何况我们的学生呢?有时还会造成“你不讲我倒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了”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学了这篇,弄不懂那篇,只能是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文言文教学更应“授之以渔”,教以规律性知识。 教以规律性知识的方法有二:一是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找出共性,发现规律。如教文言虚词“之”时,可先板书一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为学》

2.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4.(二豪贼)之虚所卖之。《童区寄传》

经分析,会发现“之”用作动词的规律:“之”用在所处名词(名词短语)前面,与其构成功宾关系时作动词,可译为“去”、“到”……

二是先揭示规律,再引导学生以实例证明。如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之一是动词前面加了副词(现代汉语不允许),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提示这个规律后,可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中寻找例句,证明其正确性。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教师本身多注重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加强朗诵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既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发扬传统教学中朗读的长处,又要避免进入朗读的误区——“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朗读多、课后朗读少;纯朗读多、背诵少)。

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把自读与范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标准、正确的朗读才能理解课文,达到“声人心通”的目的。

2.要把讲前与讲后有机结合,体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篇10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关于圆周率》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圆周率是我国的―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利用数学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