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控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控制报告

篇1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2019年5月到公司工作的,现主持风险控制部工作。现将2019年本人思想、工作、廉政情况作以述职,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通过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作风、提干劲、创实绩、赢尊严”、“学寄语、展抱负、创辉煌”、党史答题等主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敏感性。

我要做一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合格管理者。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应该扑下身子,踏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

2.积极参与集团、中华事业部财审工作

我参与集团、事业部组织的审计项目,对1家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11家企业进行财务督导考评。通过现场人员访谈、资料审阅、实物抽盘、业务考试等方式,重点督导各企业财务基础工作、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收入成本费用管理、内部及风险管理等内容,在督导考评期间保持独立的地位、公正的态度和约束自己行为,廉洁自律,敢于担当,起到了引领作用。

3.多区域交流,做好持续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在****:提出将持续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年”活动、基础管理达标、提升执行力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强化一个服务”,即强化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紧密融入、服务部门,共同进步。

在赤峰地区:主动与赤峰地区企业进行交流,接待阿尔哈达、红岭矿业内控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交流,分享内部控制编制及管理中发现的新问题、反馈新意见,有效推进了赤峰地区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在海南山金:我代表督导小组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交流:重温集团创建内控“示范企业”引领内控管理再提升经验交流观摩会现场情况及领导讲话,介绍焦家“1536”全过程内控管理体系内容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结合工作经验就内部控制体系概述和如何建立标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手册修订工作进行讲解,分享焦家金矿制度建设等经典案例,切实推动各企业间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也积累了内控管理经验,有效指导公司具体工作。

4.多方位入手,自主创新开展工作,编制修订操作手册

为规范内部控制手册的修订工作,我通过认真研究、经验积累,自主编制了《修订操作手册》,该手册从整体要求、流程说明、关键控制文档、流程图编制标准、流程图绘制标准、权责指引等方面提出31项修订原则,以指导内部控制手册的修订,此项经验集团《内控简报》第一期。

5.秉承服务部门共同进步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一线部门,针对工作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2019年我组织招投标管理流程、审计发现问题、合同管理、财务督导、内控风险管理培训交流12次,137人参加,有效提高关键岗位的风险能力和业务水平。

6.将“清”“实”和“严”的要求贯穿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的部署,把“清”“实”和“严”的要求贯穿审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增强学习力,在能力提升中筑基础;增强执行力,在工作实绩中抓落实;增强廉洁力,在审计纪律中树品德;转变作风,在工作创新中展形象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审计队伍。

二、廉洁从业情况

自主持部门工作以来,我坚持公道正派,心胸坦荡做人原则,没有违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行为。我从思想上筑牢廉政防线,从行动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遵守各项制度,将廉政廉洁审计制度落实到审计全过程,坚决做到依法审计、依规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更好地发挥审计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不足

2019年,风险控制部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合同管理、风险内控管理、内部审计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我和我带领的团队的努力发生着变化,但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问题,一是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匮乏,不能有效指导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二是参加事业部财务督导活动占据工作时间较多,未能有效加快各项管理工作;三是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审计信息的披露方面做得不够,整改力度不够,还需加强。

四、下年工作打算

1.提高站位,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符合冶炼行业特色的内部审计建设模式,学习、分析、提炼集团、事业部审计经典案例,找出适合企业的做法,优化后推广。

2.找准关键控制点,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查找内控设计与运行缺陷,强化评价的有效性;计划建立内控执行情况考核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检查,强化落实整改。

3.加大原材料、销售结算的专项审计力度;组织开展各项培训,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合同管理审查及合同执行管理力度。

4.计划开展14大类85次专项审计,主要为大额资金、合同执行、业务招待费、原材料采购、废旧物资销售、固定资产投资等。

篇2

Abstract: Quality management for test reports is the core and theme of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ion management. In the paper, a risk-based classified supervision for test report is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achiev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control and classified assessment from actual work, to have optimized processes, improved efficiency, reduced risk, achieved noticeable resul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st report.

关键词: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风险;质量监管

Key words: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ion;test report;the risk of quality;quali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Q0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150-02

0前言

检验报告是质检机构的产品,努力提高检验报告质量,向社会出具高质量的证书,并得到社会各界的信赖和认可,是质检机构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所在,也是质检机构努力的方向。检验报告的质量事关重大,既关系到受检方的直接经济利益,又关系到质监机关执法裁定的准确性、公正性,更涉及到质检机构的形象和声誉。为此不少质检机构提出了出具检验报告零缺陷的奋斗目标,并建立了主检、审核、批准三级审核或职能部门终审四级审核的检验报告质量监管流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聚氰胺事件”、 “砒霜门”等事件,给质检机构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机遇和挑战,面对客户批量、高速、快捷的检测需求,现有的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三级或四级监管流程渐现风险控制与效率不足弊端。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和建立了基于分类监控、分类考核的检验报告质量监管新流程,以实现流程的优化,效率的提高,风险的降低。

1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

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是通过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明确检测服务实现的诸过程的输入与输出及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类型的特殊要求加以风险识别,进而分类监控,分类考核。

1.1 检验客户风险识别质检机构依存于客户,根据检验业务来源和检验目的,可将检验客户分为三类:

1.1.1 法定检验的客户。法定检验要求实验室具有法定资格;法定检验是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和为国家有关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强制性管理进行的监督抽查检验和强制性检验,以及为行政执法、实施市场准入的禁限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1.2 司法鉴定、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的客户。此类客户要求检测服务要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及程序进行;同时要求与申请人(或委托人)充分沟通,了解其检验或鉴定的目的与用途,有针对性对结果报告及检测服务实现过程满足其要求的情况进行说明,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明确并合理解决、经双方确认(最好书面确认)。

1.1.3 委托检测(或检验)、验货的客户。此类客户要求检测服务实现的过程,依据标准或合同约定对产品检测(或检验)、验货,出具检测(或检验)验货报告,其结果报告仅对所提供的样品或抽样所代表产(商)品负责;同时在充分理解客户前提下,按所能提供的检测服务能力与客户共同商讨实现客户需求方案,其中包括检测依据、项目设定等并以合同方式给予确定。

1.2 检验报告风险分类检验报告风险可分为三类:①风险A:风险较大的报告;②风险B:风险中级的报告;③风险C:风险较小的报告。在要求、标书、合同评审时,对充分理解各类客户需求,检验报告网络办公平台予以风险识别登记,见表1。

1.3 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的建立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结合检验报告风险等级,建立了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如图1,包括三大流程:三级审核流程、审查把关流程、质量考核流程。

1.3.1事前监控主流程:检验报告风险C级,执行三级审核流程。日常委托检测(或检验)、验货报告,一般质量风险较小,经检验部门三级审核流程后,直接提交给发放部门发放给客户。

1.3.2 事中监控把关流程:检验报告风险A、B级,执行毕审把关流程。毕审报告,包括法定检验业务报告;首次检验报告;不合格报告;司法鉴定、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报告;检测结果接近极限界限的报告等,质量风险较大,在三级审核基础上,须经职能部门审查把关之后,再提交给发放部门发放给客户。

1.3.3 事后监控质量考核流程:检验报告风险A、B、C级,均抽查考核流程。成立质量考核小组,按一定比例,对通过审核流程发放的风险A、B、C等级检验报告,进行定期质量抽查考核,对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寻求改进。

1.4 检验报告质量监管流程的比较

1.4.1 检验报告质量三级监管流程目前部分质检机构建立了主检、审核、批准的检验报告质量三级监管流程,如图2。检验报告质量三级监管流程效率有余,风险较大。

1.4.2 检验报告质量四级监管流程目前部分质检机构建立了主检、审核、批准和职能部门终审的检验报告质量四级监管流程,如图3。检验报告质量四级监管流程效率不足,风险较小。

1.4.3 检验报告质量监管流程的比较检验报告质量三级监管流程效率有余,但风险较大。检验报告质量四级监管流程风险较小,但效率不足。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兼而有之,对风险较低的检验报告,实施了质量三级监管流程;对风险较大的检验报告,实施质量四级监管流程,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

2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实施效果

以检验报告一次交验合格率为考评项目,以报告质量考核奖惩制度、检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为基础,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使检验报告质量指标落实到实处,检验报告差错率降到了2%以下,检验报告质量稳定提高,保证了出所报告质量。二是客户抱怨投诉明显减少,质量事故明显减少。三是全员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检验报告质量是质检机构的生命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重视检验报告质量,视检验报告质量为质检机构的生命,严把质量关,持续不断的改进质量。

3总结

检验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质检机构的形象和信誉。在现有检验报告质量分类监管流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完善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监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质检机构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3

一、以财政政策应对下滑风险

如果仔细审视中央“双防”基调的前后变化,我们会发现,中央2008年的财政中心思想是让经济软着陆。也就是说,在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的同时,让通胀形势得以缓和,继续过去低通胀、经济适度增长的态势。防止恶性通胀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这是没有讨论余地的,但信贷紧缩的结果也许会造成经济骤然下滑,这种风险也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实际上,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中央在政策上过去一直是有压缩投资的趋势。很多大项目都被停了,同时目前物价上涨压力趋大,消费必将受到一定的抑制。出口方面则由于外部经济形势严峻,有下行风险。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一旦对外出口这台经济引擎熄火,那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回答是通过财政支出大幅增长,刺激内需和投资增长,从而保证经济增速不大幅下滑。

实际上去年年底中央对2008年经济工作基调“货币从紧、财政稳健”,本身就含有以财政手段对冲货币紧缩风险之意。当经济增长有乏力迹象时,“稳健财政”就成了“宽松财政”的代名词。目前中国政府有此心,也有此力: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494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全年财政收入将近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左右。如此多的银子,当然不能借“稳健财政”的名义乱花,对于增收的钱应该怎样花?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今年年初就表示,财政增收的钱将重点投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因此2008年财政支出新增的主要部分,还是朝着“和谐社会”目标去的,通过各种渠道变相补贴城乡居民。这性质上有点像新加坡、香港财政上直接给境内居民发红包,不过一个是直接送钱,一个是间接搞项目。无论如何,这些钱最终都要通过各种方式送到城乡居民手中花掉,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最后拉动经济增长。

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08年GDP增幅是保8%,但实际经济增长可能还是会达到10%甚至更高,因为财政手段在2008年中国经济中将发挥巨大的能量和作用。财政手段是否对冲掉信贷紧缩风险,最后完成经济软着陆的目标还有待于观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年政府防止经济过分紧缩的主要手段还是财政政策。

二、财政风险的界定

所谓风险,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而财政风险是在财政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危险。目前我国财政界对财政风险的内涵,主要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进行界定的,核心问题在于财政的债务承受状况、承受能力以及债务变动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危害。结合财政债务变动和中心财政的调控能力,一些学者又把财政性资金在各个部门、各层环节之间的配置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也作为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内容。概括而论,当前我国的基本观点认为,财政风险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以及财政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国民经济良好运行,从而造成社会危害的可能性。就其具体内容,大致可以按宽和窄两个口径划分财政风险。

(一)窄口径财政风险

即以财政赤字等财政直接负债衡量财政风险,主要指标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欧元区”成员单位的财政健全标准,即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财政赤字余额不能超过GDP的60%。2002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3%,但我国财政赤字余额占GDP的比重还只有16%,由此而看,我国财政还有一定的举债空间。

(二)宽口径财政风险

1.所有债务。这一指标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带来的风险、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经营带来的风险、财政投融资带来的风险、外债带来的风险和社会保障支出带来的风险。依照该标准使我国实际的财政风险远大于财政直接负债规模。

2.财力的结构变动。一是财政性资金的横向分布情况,其主要衡量指标是预算内外、体制内外资金的规模和比例关系。其基本观点是预算外和体制外资金过大,意味着财力过于分散,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因此大大削弱。二是财政性资金的纵向分布状况,其主要衡量指标是中心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比例关系,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心财政收人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标准。其基本观点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两个比重”一般是40%和70%,发展中国家的“两个比重”一般是25%和60%。

三、对财政风险的控制手段之一:法律控制

对风险的处置方式有很多种类,法律控制是其中较为有效和直接的方式,而且对于财政这一关涉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只有通过国家立法并且用法律的手段加以治理,才符合政治治理理论和立法法中规定的要求。

财政风险在各国的表现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的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手段也略有差别,本文将从中国现阶段的财政风险的体现,从应然和实际两个角度来看对财政风险的法律控制的表现。

综合债务构成的财政风险的控制方式:调整纳税对象和纳税额

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经营、财政投融资、外债和社会保障支出带来的风险是当前造成我国财政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非凡是国有企业。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问题很多,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负债率、低利润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困难,国有企业多余职工的分流和再就业,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无一不与财政有关。政企关系不清集中体现在企业与财政关系不清上,企业改革的各种风险必将形成财政风险。

94年税改后,对于企业所得税方面实现了内资和外资企业的统一,但是在其他很多方面却依然是内外有别。对于国企,国家实质上给予其很多优惠政策,可是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反而将这些机会发展成了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我国加入WTO后,对于外资企业应该采取国民待遇原则,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平等互促的关系,在税率的缴纳和纳税对象的选择上考虑多方因素,协调好关系,减少国企引发的财政风险。

财政结构横向层面的财政风险的控制方式:完善预算法

主要是预算外和体制外预算资金过大,意味着财力过于分散,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因此大大削弱。我国目前的预算体制仍然相当薄弱,因此要加强预算硬约束,统一财政资金治理,实行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要增强其作为国家财力计划的法律约束力和技术稳定性,严厉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部门预算编制试点,试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这是增强预算约束力的有益尝试。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多的预算外资金,正是因为我们采取的预算编制是综合的,没有分项目细化,从而使得预算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清楚明确地体现真正的统筹,在一定程度上为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提供了“温床”,导致财政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同时,维护财政资金的统一性也很重要,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归各级政府,治理权属各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统一治理财政资金符合财政资金的属性,也是降低财政风险的重要途径。

财政结构纵向层面的财政风险的控制方式:明确中心地方的税收权限

中心和地方的税收权限是一个焦点问题。政府间关系是一种地缘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相互依靠性,其次才是行政权力范围的地缘性。下级政府部门在财政权力上缺乏自主性,因而也就没有责任心,形成了滥用财权,浪费财力的局面。中心和地方的事权划分不清楚,而公共治理中,权、责、利三者是紧密结合的,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应该大体一致,符合比例原则。我国现行体制下的财政平衡需要兼顾“中心与地方”的纵向平衡和“地方与地方”的横向平衡,这造成了近年来中心政府“结构性剩余”无法弥补地方“结构性赤字”的尴尬。财政体系出现了“两头弱化”的明显特征:中心财政和县乡以下基础财政积弱明显。中心财政以税收的超常增收和辉煌举债才是弥补了其本身财力的不足,但这多少带有“涸泽而渔”的味道;基层财政则是寅吃卯粮,兼有腐败。

对此,可考虑先在中心和省两级财政之间进行财权和事权的界定,在部分省市进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试点,并附以地方财政破产制度。否则中心财政的债务包袱就会重不可抑,中心财政的权威就会逐渐弱化。

国债发行的不合理造成财政风险的控制方式:建立国债专项预算

国债导致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量大造成的过度风险;二是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风险;三是使用不当造成的风险。我国国债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属超常发展。加之我国国债治理手段落后,国债的使用效率不高,长此下去,势必产生不利后果,形成赤字政府的恶性循环。

篇4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一、要建立健全预算体系,推行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有效的预算管理必然建立在三个流程的有效运行基础之上,即预算编制流程、预算评审流程和预算执行控制流程。计划和预算的价值与作用不在于计划和预算本身的结果,而在于计划和预算形成的过程。因此,预算管理的实质不在于预算书的编制,而在于预算流程的有效运行。

首先设置明确的预算目标,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定额。会计一级核算后,预算的编制更要提前、细化、精准,科学全面的预算体系,便于管理局、集团公司等准确了解、掌握成本费用的预计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其次,建立分析和预算例会制度。会计一级核算后,各下属单位不再提前编制报表,成本预算的对比分析得以弱化。因此,各下属单位每月要对预算执行情况及差异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二、要全面掌控,做好资金的集中与分散

会计一级核算后,资金、债权与债务高度集中,内部银行不再存在,取消了通过内部银行控制各下属单位资金这一环节,相对于管理局这样的资金高度紧缺的单位,对资金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需要更精细、准确的资金预算,既要保障工资等固定性支出,又要确保施工单位的急需资金,这就对各单位编制资金预算的能力及预测能力、掌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面对债权与债务的高度集中,要制定更为详细的资金回收及还款计划,既要加大资金回收的力度,又不能因资金不足无法偿还账款而延误施工生产,如青赔费的偿还等,以此降低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

三是做好奖惩措施,对资金循环良好、大量富余的单位给予奖励,而资金不足、催收不及时的单位,除缴纳营运资金占用费外,还要与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等相挂钩。

三、要改变编制报表方式,增强内部稽核

会计一级核算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延续几十年的依据报表编制报表的财务报告生成模式,变成一套账,总部随时可以出具的财务报告,随时查询、分析集团公司或者某个部门的生产经营隋况,了解每个单位、每个区块的生产经营情况。这使总部的服务活动、监督控制行为从事后走向事中、事前,实现了财务管理向业务领域更深、更广层次的延伸,对生产经营进行有效服务和全程监控。

这就要求必须强化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及期末财务业务分析与检查工作,下属各单位、管理局等各级部门都要加强稽核检查,设立相应的稽核岗位,将对下属各级单位的财务考核重点由原来的考核财务报告前移至考核会计核算工作,最好写进各级单位业绩考核中,并强化日常监督、实施奖惩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总部对利益相关方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合规;才能夯实企业各层级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为后续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效率保证。

四、要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一级核算后,为满足企业总部及时出具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及控制下属各单位的成本预算等需求,账务结构必然增加许多辅助信息设置,需要对财务信息标准进行规范和集中管理,如将组织结构、会计科目、供应商和客户信息等制定标准,纳入到总部统一集中管理,如果需要变更,只能通过系统提出申请,由总部集中控制。这样各级财务管理人员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拓展实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如聘请专家讲解会计准则、下基层单位专题调研、组织同级单位交流财务管理经验、一级核算软件使用培训、财务知识大赛等。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一级核算后,各级、各单位的财务人员面对的是一套账,但各级财务人员因个人的工作经历不同、实际工作中的岗位不同、所摄取的财务专业知识面深广不一,其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惯性思维方式下,往往只考虑本单位业务细节,未将本企业置身于企业整体业务链中。这就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做账、填报表时,必须高度负责,一旦出错,复核后就无法更改,各单位只能通过“红字更正”模式来重新做。

财务数据的每一次改动都将会在系统内留下记录,集团公司要定期将各级、各单位的出错及修改情况进行公示,鞭策落后,激励先进。更重要的是要求财务人员在处理每一笔重大业务时,必须从企业全局的高度进行职业判断,加强责任心,借鉴其他单位经验,修炼自身素质,减少出错率,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五、要充分利用内控制度,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随着近两年的实施,内控制度已经细化到具体业务目标,以流程的形式重新梳理现有各类经营业务,针对每一业务管理流程制定目标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重要性;制订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补充、修订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企业的控制管理文件。但是仍要强化执行力度,为使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执行有力、说做一致,应在内部广泛宣传诚信与道德价值观等,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转变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内外部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测试;建立健全反舞弊等监督机制。

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一、内部控制相关法规

(一)国外相关法规

国外内部控制五大发展过程涉及的相关法规如下表1-1所示:

《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又称ERM框架) 明确要求美国上市公司都要在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对其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且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计;增加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并将原来内部控制目标中的“财务报告可靠性”扩展到“报告可靠性”,内部控制要素新增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分析”等三个风险管理方面的要素

(二)国内相关法规

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研究时间比较短。我国近年来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文件如下表1-2:

二、学者观点

(一)国外

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早,思路也较成熟,研究成果非常丰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具体的方法和程序、内部控制披露、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实证性研究,一般采用行为研究、调查问卷和构建模型来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来验证其结论。

Hopwood(1976)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管理绩效和预算参与之间会受到中介变量的影响,二者并非简单的直接相关关系[1]。

Ashton和Kramer(198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执业过程中会计的判断和经验对审计的判断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结果[2]。

Kinney(2000)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3]。

规范性研究较少,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涵义、内容等进行研究。

Goold Michael(1994)依据管理程序将企业内部控制分为战略计划、战略控制和财务控制三个方面[4]。

杰格迪什·谢斯,金德拉·西索迪亚(2004)强调了战略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战略的制定和管理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5]。

Steven J.Root(2004)在对1992年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其不足,将内部控制监督是为公司治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并超越COSO整体框架范围,重构了一个机遇管理方法的内部控制框架[6]。

(二)国内

我国对内部控制研究时间较短,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框架研究。

潘秀丽(2001)对内部控制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设置可以按照业务循环来进行,具体实施借鉴COSO报告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7]。

潘爱玲,吴有红(2005)对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其中强调内部控制要为集团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依赖于两个必要条件:资本保全与获得来自子公司决策有用的信息[8]。

王海林(2008)主要对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指出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模式应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体系、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体系三个要素,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并且强调如果说COSO框架是普通采用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那么COBIT就是信息技术的内部控制框架[9]。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2002年张宜霞,刘明辉,以经典经济学理论和契约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性质和内涵,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后仍存在着很大的风险[10]。

2009年赵爱玲认为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框架体系应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等三部分内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应具有相互独立的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共同构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报告[11]。

张兆国、张旺峰、杨清香(2011)基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水平的可观测性和客观性,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然后对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及商品流通企业1033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其构建的内控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12]。

第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

2001年阎达五、杨有红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伴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目标逐步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趋势[13]。

杨有红、胡燕(2004)研究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之间思想上具有同源性,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公司治理机制保证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对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提出基本要求。

2004年程新生以委托理论、组织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三者之间有两个交叉点,以公司治理为开端,内部控制为过程,以执行层组织机构结束。

李育红(2011)以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第一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薪酬机制能够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声誉惩罚机制有利于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16]。

第四,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樊行健、付洁(2007)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各有侧重。内部控制侧重制度层面,通过规章制度来规避风险;风险管理侧重交易层面,通过市场化的自由竞争或市场交易规避风险[17]。

陈丽蓉、周曙光(2010)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风险控制机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外部审计是一种风险监督机制,依据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审计之间的密切关系,构建了由经营者、所有者、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组成的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18]。

篇6

如何符合SOA404,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任务,公司应该就此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进行相关的工作,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由于公司需要在外部审计师开始年度审计工作之前就改进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因此迫切需要有关工作尽快展开。

以下是企业在符合SOA404项目上的关键工作步骤:

第1步:建立项目基础

主要工作包括确定项目组织,制订项目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方法与范围等。

1.组织项目

管理层在组建项目队伍时必须保证全面均衡。项目组成员应当包括:

一个项目总协调人(project sponsor),他能指导整个项目小组的工作方向,并能顺利协调项目组成员与公司内其它部门就该项目进行沟通。签字确认的CEO或CFO可以履行这一职能;

一个项目负责人(team leader),可以是财务主管;

来自公司主要业务和营运部门代表、会计与内部审计代表;

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专家(例如在信息技术、金融衍生工具与其它需要专业知识领域工作的风险控制与评估专家);

作重要决策所需的其他人。

在组建项目队伍时,管理层应当考虑记录内部控制程序的范围和内部资源的可获得程度。如果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流程和内部控制的相关资料,那么项目完成的时间就会缩短,独立审计师也可以更快地开始审计查核工作。

如果不方便使用内部资源或者工作量很大时,就有必要采用外部资源,即选择外部顾问,找出帮助按计划完成项目的内部资源。在聘用外部顾问时,应清楚地表明对他们工作成果的期望和要求。

2.制订项目计划

公司在制订项目计划时,应该确定目标,建立关键路径,设定主要成功因素,决定重点和主要步骤,选择外部顾问等。

■ 确定目标 首先要了解项目主要相关方如项目发起人、高层管理人员与审计委员会的预期。决定是否将评估范围限定在财务报告内,或是将其扩展到其它领域,例如经营运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合规程度、风险管理目标或是更细化的信息系统目标。

■ 建立关键路径 找出实现项目目标所需采取的主要行动。制订一项详细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内容、任务、排序、时间安排与进度安排等。在确定项目时间表时必须非常仔细,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执行所有的项目任务,包括给流程负责人足够的时间来完善内部控制。最后,必须保证独立审计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证明工作。

■ 设定关键成功因素 设定主要的绩效指标,找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指标与因素纳入项目计划。征得项目总协调人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认可。绩效指标包括行政管理人员预期目标的实现、预期里程碑的完成、预设各点上的工作完成、部门经理的参与、流程负责人的参与、与财务报告控制有关的内部审计计划的完成、尽可能少地重新制作文档、在与独立审计师约定的日期前及时完成项目、及时完成证明工作等。

■ 确立里程碑和检查点 以时间为标尺定义项目里程碑(milestones)和检查点(checkpoints),以便定期评估项目进度。找出在各检查点共同工作的责任各方,如高层管理人员、审计委员会、独立会计师、项目外部顾问等。

3.确定项目实施方法与范围

对于项目实施方法与范围要求,应当预先征得管理层与内外部审计者的同意。这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 在财务报告风险的判断认知方面达成一致,将会有效支持内部控制的评估。项目人员可以通过分布图的方式把整个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流程和辅助业务流程。

■ 确定关键的财务报告要素(销售、成本、固定资本等)。确定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遗漏的性质与种类,即“会出现什么问题?”

某一账目或某组账目的性质、大小与组成(例如销售额与应收账款)

某一账目或某组账目所显示的单项交易的数额、大小、复杂程度与相似性

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遗漏的重要性,和对投资者的影响

易出现错误、遗漏、篡改和缺失的机率

往年出现过问题、在评估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领域

关联方交易的性质与影响

是否存在ERP或是其它一些将影响整个组织或是组织内重要部门的应用系统

业务变化的程度与预期的结果

财务报表中的潜在重大错误或遗漏之外的风险,如非法行为、利益冲突、未经管理层授权动用公司资产等

独立审计师的期望与要求

■ 将关键的财务报告要素与核心业务流程联系起来,例如:销售核心业务流程应与现金、应收款、存货、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等关键的财务报告联系起来;

■ 确定流程记录的类型与深入程度,以及管理层评估流程控制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的程度等;

■ 选择合适的流程记录与评估方法来支持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判断和认定,同时也为独立审计师的审核与测试提供基础;

■ 确定管理层评估所需要的方法、工具与技术。这些方法、工具与技术应具备足够的力度,以保证其在公司各部门实施的一致性;

■ 与独立审计师确认做法与要求,保证意见一致。

第2步:评估关键流程与控制

该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关键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记录和评估:

1.记录内部控制的流程、风险和控制;

对关键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编制流程文件和流程图等

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

定义风险及风险源

找出风险控制点、控制活动和风险管理责任人

获得流程责任人的确认

2.评价有关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

3.验证并测试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4.记录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第3步:漏洞解决方案

项目小组将为改进内部控制提出修改方案,并对新的改进方案进行测试和推广,及制订相关的培训指引和文档。

第4步:报告

将有关工作结果与高层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沟通,将内部控制的记录和测试文档等工作成果提交给外部审计师进行验证,并编写内部控制报告。

篇7

「关键词证券经营机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0)06-0048-02

证券经营机构的经营风险指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买卖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主观原因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证券经营机构自身的管理、操作失误引起的损失;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主要是指因证券市场不可预见、客观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一、证券经营风险的种类

证券经营风险从证券经营机构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经纪业务风险和自营业务风险。由于证券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性质、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引起风险的原因也不尽一致。

(一)经纪业务的风险

经纪业务风险指证券经营机构在办理买卖证券业务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对其自身利益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一般包括信用交易风险、交易差错风险、系统保障风险及其他风险。

1、信用交易风险

信用交易风险是指证券经营机构在经纪业务中由于给予客户融资而可能带来的损失。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一些证券经营机构为了争取客户,增加佣金收入,或者采取口头承诺方式,或者采取签订协议方式向投资者融资。与经纪业务的其他风险相比,信用交易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

2、交易差错风险

交易差错风险是指由于种种原因,交易结果违背委托人意愿而造成的损失。证券经营机构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客户买卖各种证券时,要经过开设帐户、填单、审查、输入、成交后清算、交割等系列操作环节,由于操作环节较多或管理不严,在操作中很可能出现失误,导致交易差错风险。

3、系统保障风险

系统保障风险是证券经营机构交易保障系统(如电脑设备、供电、通讯设施等)在容量、运用等方面不能保障交易业务正常、有序、高效、顺利地进行,从而完不成经纪业务而可能带来的损失。系统保障风险一般来自于硬件设备的容量、运营状况、业务高峰时的处理能力等方面。

4、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包括开户风险、服务质量风险等。

(二)证券自营业务风险

在证券自营买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证券经营机构发生损失,这种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就是证券经营机构从事证券自营买卖的风险。自营风险一般可分为基本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

1、基本风险证券自营业务基本风险是指由于证券市场不可预见的客观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通过主观的努力也很难避免,而且这种风险与收益基本是对称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2、经营管理风险证券自营业务的经营管理风险是指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自营买卖过程中因主观的经营水平不高、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

二、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社会经济发展

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券商,应逐渐由粗放经营向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集约经营转变,建立一个系统、高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

1、设立面向最高层负责的风险决策委员会。该机构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规划,参与公司业务战略的制订,并对业务授权和限额指标进行审批。

2、风险决策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处理日常风险事务,与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平行运作,其职责是制订风险管理程序,设置业务活动的风险控制或预警标准,进行风险检查、评估和审核,提交风险控制建议和风险控制报告。

3、依据管理职能设立若干风险控制小组。对每项具体业务、部门设定风险责任人,负责每项业务的日常风险控制,将风险控制延伸到每一项具体业务中去。

4、实行多线负责制。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按不同业务、不同地区划分。业务的开展依据需要分设不同的风险责任人,多线对业务风险进行评估、控制。这种多线负责制可以有效地制约领导层一个人完全控制下级的情况,使领导层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风险控制构架的特点是:风险的监控渗透到每一项业务活动中,各项业务必须在业务指导部门、管理职能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三方的共同协调下开展,与矩阵式的经营管理体制相结合,形成一个多维立体型的组织构架。

三、加强自律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风险控制作为法人的自律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健全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所采取的一套制度,概指公司本身的组织规划,及其所采取的各种协调方法与措施。一般而言,各种管理办法、程序、规章及手册分散于各部门中,必须通过内控制度的原则加以贯穿,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从广义的范围讲,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内部会计控制;(2)内部管理控制。前者主要是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提高会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后者是为了增进经营效率,促进、监督并检查管理政策的实施,以保证经营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套平衡机制。其基本原则是:(1)对各项业务根据需要划分作业流程,在每一流程中,设定若干责任人,负责检查该项业务有无差错,是否符合规定等。(2)不允许任何一项业务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包办到底,每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必须受到其他人对其所履行职责的检查核对;(3)重大业务决策不能由一个部门、一个主管、一支笔全权包办,应有横向部门予以评估确认。

证券经营机构应着眼于建立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风险控制机制:

1、营业部授权经营,三权分离原则。券商要加大对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对分支机构实行授权经营制度,明确其业务范围。同时,营业部的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电脑负责人三个重要职位,从人事组织上进行三权分离,即财务人员、电脑人员实行由总公司委派制,行政上分别归总公司财务部、电脑部管理,实行总公司对分支机构对口部门的垂直领导,分支机构财务、电脑负责人的任免、工资奖励等与营业部脱钩,直接对总公司财务部、电脑部负责。

2、重要岗位轮换原则。部门负责人可考虑每二年到三年一轮换;财务负责人、电脑负责人也确定二年至三年必须轮换;而且,部门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电脑负责人三人在同一部门中同时任职不能超过三年以上。作为重要岗位轮换原则的延伸,对某些关键岗位可实行“强制休假制”和“一天休假制”。

3、加大内部稽核审计力度,建立高效的稽核审计体系。稽核审计部门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内控的完善性及遵循情况进行检查。为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的作用,证券经营机构必须建立经常性稽核和专项突击审计相结合的稽核制度,扩大稽核审计的频率和范围,全面覆盖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和主要风险点。凡是有经营权、财权、物权、支配权的部门,除保证专项稽核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常规性稽核。

4、资金结算实行法人统一结算制度,以利公司对清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及时监控,并且有效地防止营业部挪用客户资金。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 担保公司 融资

一般而言,正规的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假设某一担保公司某年度按3%的年担保费率共做了1年期100笔2000万元的担保贷款项目,有97%的成功率,3%的出险率。那么我们来看,该年该公司的担保费收入为:97×2000×0.03=5820万元;而仅仅出险的3笔资金合计为:2000×3=6000万元。从这一简单的假设来看,即使出险的3笔资金可以通过反担保措施或其他措施来弥补全部或部分损失,但对担保公司在商业银行的信用、资金的占用、出险项目处置成本来说都会让担保公司陷入疲于应付出险项目的困境,更不用说如果无法弥补而带来的损失。也正因为如此,处在低收益高风险行业的担保公司对项目风险的控制模式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或许会更加严格。

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通常有两个:其一,是与合作的商业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在项目通过担保公司审核后由商业银行进行放款;其二,是担保公司自有资金。无论是哪种资金来源,对担保公司来说不出险或出险额在可控范围内,正常获取收益才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理想状态。

为实现这一状态,担保公司一般的风险控制措施如下:

一、对通过审核的项目

(一)反担保

反担保是相对于第一种资金来源而讲,因为被担保人反过来要向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所以叫反担保。担保公司根据被担保人的具体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要求被担保人提供相应的反担保。

目前《担保法》是担保公司对项目进行风险控制的主要法律依据。《担保法》明确规定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共五种方式。担保公司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可能会使用其中一种方式要求反担保,也可能用其中几种方式进行组合反担保,譬如可能会在要求被担保人提供抵押物的同时按一定比例收取定金,定金的收取是降低担保总额的一个办法。实践中组合反担保可能更为多见。

(二)担保

担保是相对于第二种资金来源而讲,其实跟第一种措施一样,只是因为资金来源不同而叫法有差异。

(三)联合担保或比例担保

处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或受制于担保公司自身净资产的大小,担保公司对于资金需求超过其担保能力或国家担保政策范围的项目可能会采取联合其他担保公司或比例担保的措施来进行担保。

二、再担保

有些项目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以后仍认为风险较大,此时,可通过再担保进行风险防范。再担保是指为担保人(担保人在本文中指“担保公司”)设立的担保。当担保人不能独立承担担保责任时,再担保人将按合同约定比例向债权人继续剩余的清偿,以保障债权的实现。双方按约承担相应责任,享有相应权利。再担保方式主要采用固定比例再担保、溢额再担保和联合再担保三种。

三、审核后认为风险不可控,放弃对项目进行担保

被担保人向担保公司申请担保贷款时,按要求提供诸多资料并由业务部门写出项目报告后一并交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出于业务正常运营与风险控制两者的平衡要求,再加上担保行业竞争激烈的现实,正常情况下,只要判断风险可控,都尽量提供担保贷款。但对于提供虚假资料、自我矛盾资料、明显夸大自身经济实力的资料、过度夸大反担保物或担保物价值的资料,必要时由风险管理人员到项目现场进行再次核实或要求被担保人补充提供相关资料以佐证对项目的判断,再综合对被担保人征信状况的调查等等多种因素,如果判断实在是风险不可控,风险控制部门会形成风险控制报告,建议放弃。如果最终的风控会议同意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那么项目就会被放弃。

实际上,除了项目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外,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也有自身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体如下:

(一)业务部门的业务量与风险管理部门自身的矛盾问题

任何一家担保公司都要因业务量的扩大为公司带来收益,并因业务量的大小受公司的考核奖惩,特别是面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只要有项目自然想全力促成。而风险管理部门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与责任,总是尽量把风险点提炼出来,供决策层最终决策,于是部门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二)人员流动与相关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

保持人员的相对平稳是担保公司发展的基石。但担保公司由于体制不同而会带来收入分配机制不同,导致人才流动频繁,一方面人才流出给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带来掣肘,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业务一起流出,更有可能是与现有的公司开展竞争;另一方面,新人的加入也需要一个时间段来适应新的行业与环境,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风险控制人员。正因为如此,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公司持续发展之道。

同时,融资担保公司作为金融行业的一部分,其从业人员也可能因巨大的利益诱惑而产生道德风险。特别是如果精通业务的人员与被担保人串通骗取担保资金,那么动辄成百上千万的资金就会变成出险的资金而面临难以收回或无法收回的境地。也正因为如此,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制衡机制、教育机制等需要随之建立,且要警钟长鸣。

(三)风险资产处置的问题

一旦项目出险,反担保物或担保物价值在风险资产处置时就显现出来。按照《担保法》而设置的反担保物或担保物,除了定金的收取,其他几种在变现时都会或多或少面临许多问题。比如,部分被担保人以不易变现的偏僻的土地作为抵押物获得资金,在到期后故意不还款,那么出险后,表面上来看担保公司拥有了土地,但实际上会因对此土地的处置而使担保公司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上升,从而给担保公司带来额外的负担,也会因抵押物难以及时变现而给担保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对后续业务的发展带来阻碍。

(四)法律法规问题

除《担保法》、《公司法》外,人行、银监等7部委曾于2010年3月8日联合《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中因有具体的一些规定,也是担保公司目前要重点参照执行的法规政策。比如,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且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以一家净资产为1亿元的担保公司为例,其为单个被担保人至多只能提供1000万元的融资担保,如果还有关联方也要提供融资担保,那么最多也只能提供1500万元的融资担保,且在担保责任余额达到10亿元以后,担保公司即使有新的项目来源和好的项目也不能再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这些规定都是担保公司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不能因任何原因而超过这一额度,否则就会面临受处罚的问题。

其他诸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中涉及的保证人的资质问题、抵押物性质权属的问题、风险资产处置的问题、出险后与某些被担保人对簿公堂的问题等等,都是担保公司需要面临的法律问题。

(五)政策性风险

从其第一种资金来源来看,一旦国家采取紧缩的或从紧的货币政策,那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或额度就会相应的进行紧缩或从紧。即使是通过担保公司审核的项目,也有可能因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或额度不够等类似的原因而无法放款。一旦出现此种情况,担保公司正常的业务自然要深受影响,而类似的外部政策性风险属于不可控风险,基于此,担保公司在做好微观风险控制的同时,也要关注政策的变动并有相应的对策以保持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担保公司对项目所进行的风险评估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使是最严格的风险评估也难以保证所有的项目都不出险。再加上担保公司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政策的变化,所以在实务上业务与风险并重,甚至把风险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可以理解了。

参考文献

[1]崔文才.论担保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J].新西部.2012(26-27).

[2]严星甫,丁宇辉.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管理[J].ADF.2013(4).

篇9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站在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在我国众多企业中,不健全的内控体系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突显的问题,很多上市公司没有严格的管理、不健全的内控、不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且还会经常出现一些违法违纪现象,这样的话,投资者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在市场中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在对内控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若是没有实际操作,并且理论依据也不是很强,这样一来,企业就会走进一个不可逆转的环境中,针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不可能实现,从而对于内部控制的优势也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公司的价值也不会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样的话,所造成的后果是尤为严重的。

(一)股份制上市公司

将2008年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依据,金融危机也在那个时候出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在这个时候逐渐进入上市公司中,他们与监管部门的要求、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证券市场的变化相结合,内控制度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这样一来,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公司要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经营的特点作为依据,使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更具有专门性,将日常经营管理进行加强,可以在处理业务的时候,授权和审批体系更为清晰明了,使业务的运行更具有规范性,同时,针对控股子公司管理、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使用、重大投资、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控制,也要不断进行加强,使管理制度更为严格,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更为有效。

关于报告的问题,也有很多公司涉及到。例如,有一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不是很细致,没有太强的可操作性;站在内控制度执行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执行力在个别控制点内部控制中的力度还不是很高;站在人员素质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个别控制点的人员素质并不是很高,需要进行加强;例如,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风险评估、风险确认等部分的内控制度。比较其他类型的企业,因为发展环境的不一般,并且随着不断变化的制度,再加上我国上市公司都有较大的规模、复杂的股权结构,他们之间还会存在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矛盾、管理组织和会计系统复杂、信息化长度高、经营与财务风险多样化,其内部控制的问题最突出、最综合,会计信息失真、资产管理混乱、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和内部控制观念落后是最为明显的两个问题,风险防范机制也比较落后。

(二)国有企业

自从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抗风险能力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在大型国有企业中越为强大,但是事实上,企业自身并不能表现出这样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都是来源于行政力量。在企业中,管理成本高、经营业务广、收入分配滥、太多的损失,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比较常见的。很多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其实,在国有企业审计过程中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很多问题,这样一来,国有企业在管理上也就会出现很多很多问题。若是所采取的措施一定要是有效的,只有这样,这些问题才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国有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不会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比较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存在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表现的比较突出的就是,违法案件、腐败案件、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现象在国有企业中出现的几率会比较大。最为重要的就是,一旦发生这些案件,窝案的发生几率是很大的。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在企业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就只能是表面形式,这样的话,很多不法分子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所以,对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地分析,在根本上将企业内部控制的不严格、监督不够力度的问题得到解决,在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增强等突发事件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小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针对我国很多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讲,市场的需求就是金融危机带给中小企业的主要影响,在此期间,企业之间竞争力不断增加,商品价格在不断下降,导致库存越来越多等,紧跟着就是资金的短缺;企业出现裁员,企业也就会逐渐倒闭。

因为市场在这个时期内逐渐萎缩,一些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出口型、加工型的,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的影响必然的,这种影响也是历史前所未有的,也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于市场经济来讲,无疑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很多小型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已经被逐渐淘汰掉,可是针对一些比较强大的企业,却是一个机会,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平台,等到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的需求量就会逐渐增加,这样的话,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就会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因此,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够生存才是最主要的,直到这些特殊时候都过去,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找到生存的方法,不仅要做,还要学会不做。什么是不做,其实就是对于消耗资源的就不要做,这样的话,可以使企业的负担不断增加,而且还会出现高风险。而做,就是要在逆境中找到发展的机会,使遇到的困难可以得到解决。企业内部也同样,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改动尽量避免,最好是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管理流程的改善,将生产效率进行提升;将资产负债的结构和利用率进行优化;将繁琐臃肿的管理层级进行消减;与客户加强合作等等。

二、对策

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后,就会发现金融机构之中出现很严重的诚信问题,这样的环境,促使很多企业明白,平时运用的会计控制面对现在的市场风险是无法抑制的,会计控制一定要发展演变为风险控制。有专家指出:在企业中没有严格的制度,内控的缺乏对于金融风暴的出现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起来,这个问题在现在的全球经济中,已经成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颁布《内控规范》,这对于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刚开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日子中会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需要走的路也还有很长。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将《内控规范》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实践中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建立严格有效的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方面充分发挥其制度与机制的约束力与制衡力,实现对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的有效控制与有效制衡。

(一)树立正确的内控观

当推出内控规范之后,很多企业对于不断增加的管理成本还是有一定担心的。其实,内部规范并不是要将旧的管理体系全部,也不是要重新制定管理体系,这些只是要对现有的企业管理体系进行提升和整合。尽管内部控制报告的提出会使上市公司的成本不断增加,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是包含在其中的内容,但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能够很好地进行管理,经营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内部控制报告所带来的改善经营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远远超越它本身。内部控制报告作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概念上的改变,更是一种从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新理念。

如果企业能够把内控看成自己内生性的需求,充分利用它,就会演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反之,若只是将它作为一种应付监管的虚化形式,只能白白增加成本。企业除了应当深入研究基本规范、并结合实际寻求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最佳途径外,最重要的是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内控观”,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加强内控文化的建设,即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软约束机制,把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一种正常的思维习惯与工作方式,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行为。这种内生性的需求将是内部控制真正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二)从战略上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

全面有效的控制系统是整个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核心。要对一个单位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应根据与系统相联系的紧密程度、对系统功能影响的大小,把联系紧密、影响较大的因素都作为控制系统的要素。如控制系统的目标、原则、对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评估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程序等,都应该作为控制系统本身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底线,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它既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管理层进行有效管理的内在需要。内控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也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将其控制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围内,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反应型,来了问题救火式的反应。第二阶段是规范操作型,是已经建立了制度和流程,但缺少战略指导方针下的风险管理。比较完善的是第三个阶段体系完善型,就是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在公司的统一战略指导下,通过完善的体系、流程和日常的工作来预防和控制风险。无论风险控制也好,内部控制也好,最主要的还是预防,而不是等着风险来了,再采取措施。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严密管控各种经营数据,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减少浪费,调整策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这是在经济危机中对企业提出的最好建议。而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开支,增加收入、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重要作用,是实现降低成本这一目标最好的管理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年度目标的分解、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调整、考评奖惩。从战略而言,预算管理是保障战略目标的计划与执行;从经营而言,预算管理是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是内部管理的职责划分、权力分配。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明确各个责任主体对企业具体的投入、产出及相关利益的划分,并据此分配相应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权力。全面预算管理不同于单纯的预算编制,它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权力共享前提下的分权”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散权责,集中监督”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

站在内部控制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和完善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话,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会得到一定的减小。计划是预算的基础,所以,在企业的各级责任单位中,预算可以使其将计划提前制定出来,以免企业的发展会误入歧途,造成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际上,制订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所提供的绩效考核理念与方法,使企业在许多方面的计划有了数量化和货币化的指标,预算作为一种衡量企业发展的准绳,便于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各单元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也进行了量化的规范,一个活动目标的准绳,使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从而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蔡吉甫;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产权理论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2]位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挑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年11期.

[3]陈国芬;议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商业伦理三者之间的关系[J];现代商业;2007年13期.

[4]曾碧红;基于内部审计的内控监督探讨[J];现代商业;2008年20期.

[5]程川楠;李庆星;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5期.

篇10

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准确地捕捉企业的发展机会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点,做好二者之间的权衡。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不断上升的空间。而企业的内部控制,恰恰就是集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于一身的重要管理手段。因此,做好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的研究工作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笔者即对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进行粗浅地探讨,以期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好地分析风险,寻找机遇,权衡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键做有益的参考借鉴。

1 对企业内部控制功能差异及其差别目标融合的分析

通过相关文献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起源以及功能入手,可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以管理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以及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1911年,自《科学管理的原理》问世以后,更是使管理控制成为了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并且彻底替代了传统的经验法则,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直至20世纪中期,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从控制论、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管理控制理论进行研究,为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快速发展,流程再造与价值链等理念的提出更是对管理控制理论进行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与此同时,以企业职责分工为基本特征的内部牵制,在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49年,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在组织内部采用的以保证资产安全性、稽查会计数据准确性、可靠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相关管理政策可以得到贯彻和实施的计划以及所有与之相协调的方法。1958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则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剖析,认为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会计控制、管理控制,并强调了独立的审计师,应该考虑的是与会计相关的控制。而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表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更是成为诸多学者、研究工作者,作为审计方法的内部控制上的经典文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需要进一步进行说明的是,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其与以管理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二者之间在功能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是因为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其根本职能就是为了进一步维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尤其是结合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当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其在目标的制定上与管理者应该遵循的目标发生冲突时,要确保企业的有效风险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呈报目标、遵循目标的合理性,且应优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经济目标。而以管理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其根本职能则是为了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尤其是在实际发展中,如何确保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早已成为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所在。因此,以价值创造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势必也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控制的首要任务。所以,为企业谋求最大化利益,创造更多的价值是以管理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业界公认的事实所在。

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更新与完善,逐步完成了由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逐步转型,其在实质上则是完成了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向着两类内部控制同时并存的一个重要过渡。尤其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合法性、合理性,确保资产的安全性,确保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得以施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恰恰能够对两类内部控制职能进行集中化的体现。这是因为,要想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合法性、合理性,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及其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审计方法的内部控制,做好企业的风险防范。而要想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得以实施则要对企业进行管理方法的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以审计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与以管理方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二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出防范,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合法性、合理性,确保资产的安全性,确保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得以实施。所以,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但有时,二者之间的目标存在着冲突,而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企业过分关注风险或者是在风险的控制上过分麻木,都会造成企业价值上的损害。所以,要想确保二者之间得以更好地融合,就必须对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进行综合考量,使风险防范服务于价值创造。

2 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任何企业,其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对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应的价值。而企业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又势必会面临诸多风险,可以说风险是无处不在,因此,做好风险控制,树立风险意识,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则尤为重要。尤其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在现实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有时会增加企业的价值,有时会破坏企业的价值。所以,企业想要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就必须在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并且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围绕这个平衡点进行。

目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主要由两个要素共同组成,即: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其中,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及时地识别,系统地管理,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而控制活动则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所展开的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进而使风险始终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这里我们所指的风险承受度,主要是指企业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限度)。尤其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其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上,多注重于风险的防范管理工作。而要想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风险防范职能,就必须投入相应的执行成本,也就是说在执行成本的投入量与风险大小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想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降低风险程度,就必须在风险防范控制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经营风险又会与预期收益呈现出正相关系,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破坏了价值创造。以下,我们利用图1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直观地比较。

其中用OA阶段,表示企业内部控制的首次执行期间;用AB阶段,表示企业内部控制的良性运行期间;用BT阶段表示企业内部控制的过渡运行期间。

3 在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的体现

通过对图1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运行中的风险防范及其与价值创造分为3个阶段,即:OA阶段,内部控制缺失阶段;AB阶段,内控适度阶段;BT阶段,内部控制过渡阶段。

第一,OA阶段,内部控制的缺失阶段。图1中的OA阶段,体现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首次执行期间。而将此阶段,界定为内部控制的缺失阶段,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企业在对内部控制的首次执行期间内,会直接遵循成本与其他成本。其中,直接遵循的成本,主要包括:因企业本身并没有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而进行重新搭建,或者是因为企业虽然构建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需要再次进行维护与完善,或者是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应要求、规范、准则尚缺乏准确的掌握而必须进行的业务培训工作,或是因为构建内部控制上的不当而造成的重复工作,或者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因财务时间上的计划不足出现的重新测试、改善与布点循环,或者是因为内部控制文档及其储存流程缺乏,或者是因为内部控制审计外包、咨询费用提高等诸多因素,而发生的直接成本。除了直接遵循的成本以外,企业在首次执行内部控制期间往往还存着着间接成本,并且还会进一步转移管理者的注意力,造成企业运转效率的逐步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在这个阶段,随着企业对风险控制投入的不断加大,内部控制体系势必也会得到相应的改进与完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低,内部控制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也会逐步增加,但此时的收益仍低于成本。如若此时,企业的管理者对现阶段的利益得失过分地关注,对风险反应过于迟钝,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严重削弱企业在内部控制上的实施动力,从而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流于形式,给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造成内部控制上的缺失。

第二,AB阶段,内控适度阶段。图1中的AB阶段,体现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良性运行期间,也被称之为内控适度阶段。企业在内部控制缺失阶段之后,经历无数次的磨合、改进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并得以有效运行,而不再像是首次执行那样,需要建立很多的控制点、更改流程业务活动。特别是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不断熟悉,也进一步减少了对时间或者人员的需求,时间压力被大大地予以释放,咨询费用也会大大地被减少。同时,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不适应、抵触情绪也在逐步地消除,由此产生的信息与沟通成本也将逐步降至最低直至消失。此时的企业,因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重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可以说在这个阶段,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的预期收益要远远大于执行成本,因此,体现为舒适状态。如若此时继续加大对风险防范的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风险的降低,破坏收益,直至收益低于成本。但是在这个阶段中,企业的风险始终都是在风险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第三,BT阶段,内控过度阶段。图1中的BT阶段,体现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过渡运行期间,即内控的过渡阶段。此时,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们过度地去关注风险,并以企业的风险最小化为出发点,那么企业管理者势必会不断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去提高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力度。而这个阶段,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会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之上:一方面,会对企业的商业机会造成贻误。这是因为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商业机会。并且在捕捉商业机会的同时做好与风险控制之间的权衡。也正因如此,以风险最小化为出发点势必也无法成为企业价值权衡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想要以风险最小化为出发点,就必须为其打造出一套复杂且繁琐的风险控制程序,以便企业管理者们能够通过该风险控制程度将企业所可能面临的错误、舞弊,控制到可被接受的最小限度内,而这样势必会导致企业在决策上与行动速度上的缓慢,相应的在市场竞争上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上会随之有所下降,进而无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法全面地正视因内控问题所引起的企业失败,仅仅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内控缺乏上,而忽视了内控过度问题,然而内控过度问题确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过度与内控缺失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内控缺失是企业管理者对自身风险的一种低估,而内部控制过度则是企业对自身所面临风险的一种高估。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86%的上市公司,对自身的内部控制水平表示满意,而79%的上市公司认为因内部控制失效导致的经营失败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公司身上。而这种对于自身内部控制水平过高地估计也充分体现出了上市公司管理者,对其内部控制风险认识上的偏差。也就在某种意义上,直接造成了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上缺乏内在驱动力,致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始终处于设计的初级阶段,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得以真正的、有效的实施。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给予必须要的法律支持与行政手段检查,并且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得以完善、贯彻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