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继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继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继续教育

篇1

【关键词】信息化;继续教育;质量建设

一、信息化浪潮与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一)教育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是当代继续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特别是世界各国继续教育改革影响深远。①继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形态,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与信息技术结合中起步的。最初形成的以视听技术运用为主要形式的广播电视教育等远程教育,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历补偿和职业后教育的形态。信息化浪潮的推进,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的巨大变革,极大地丰富了继续教育实践。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网络社交、云计算等广泛应用,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固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新一轮信息化催生了各种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化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更加显现出来,对继续教育思想与观念、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变革性推动。②可以说,继续教育与信息化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借助信息技术促进继续教育发展,是一个规律性趋势。

(二)加强信息化应用是我国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继续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应运而生,伴随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参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在需求层面,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等战略,需要高校继续教育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③在供给层面,学习型组织发展和多元类型教育融合,特别是企业大学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集团的兴起,引发继续教育格局重组,以质量为导向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政策层面,国家取消了普通高等院校成人学历教育脱产班,逐步缩减本科院校成人学历教育专科的招生。④高校继续教育由学历补偿性教育转向非学历的素质提升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高校继续教育进入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的发展时期。应对这一转型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要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继续教育模式创新,提升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能力。

(三)信息化为破解高校继续教育矛盾问题带来契机

近些年,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迅猛发展,一方面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发展粗放、质量下滑的隐忧和风险。从人才培养看,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生数量庞大,但是忽视内涵建设,人才目标界定不清晰、培养定位不准,教学针对性不强,课程教材缺乏特性,特别是实践性不够,适应性师资力量薄弱;从办学机制看,一些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办学力量不足,优质资源整合不够,特色不够鲜明,专业渠道狭窄,缺乏拓宽办学路子的能力。从办学管理上,监管能力不足,管不过来与管得过死问题同时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办学的质量与信誉。解决当前高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树立科学质量观、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通过加强继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对学习者、教师、学校等继续教育的参与者和教学办学各环节,进行模式再造和系统重塑。通过信息化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信息技术对继续教育实践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革命性的。随着信息化的深度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在内容、方法、模式以至对学习者、教育者、管理者的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准确把握信息化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先进适用的技术、模式,形成解决方案,提高质量建设水平。

(一)移动网络、多媒体化支持下的泛在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不断渗透,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推动了泛在学习兴起。泛在学习通过超链实现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的无缝链接,学习的内容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张;利用构件化技术,即时性更新教育内容,提供全面的教育在线服务,支持按需学习、适时学习、弹性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时时、处处在线学习的场景。泛在学习呈现出学习内容海量、优质资源共享共建、学习交互性强等特点。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就是基于网络教育的泛在学习典型方式,其以现代信息和网络为技术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教育网络平台,把优质资源输送到有需要的终端,实现人人可学、时时能学、处处易学。⑤美国高等教育界将MOOC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目前最有影响的美国的EdX、Udacity和Coursera三大MOOC平台注册人数已达上千万数量级。继续教育与泛在学习在学习机制上有内在契合性,值得充分借鉴运用其核心理念和技术解决方式。

(二)人工智能下的自主学习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下的自主学习是1956年达特茅斯研讨会中提出的,当时指机器模拟人的智能。经过6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计算智能、感知智能阶段,步入认知智能阶段,其内涵不断拓展,逐步聚焦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的功能。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研发应用计算机智能辅助教学系统。一些高校设立自主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通过平台进行选课、课程学习、课后测评等。这实际上是人工智能下的自主学习技术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自主在线学习,可以根据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表现并智能化推荐适合学习内容,让学习者能够从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中进行自主选择,实现学习的个性化。⑥同时,通过将信息技术、视频、网络和智能化平台等因素综合起来,搭建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环境和情景,对学习者持续性诱导和激励,使其形成自我学习机制,可以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三)大数据推动下的智能教育教学管理

伴随着移动通讯、云计算、传感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产业化的时代,为改进继续教育办学机制及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支持,对推动继续教育教与学的对接、管理以及市场开拓,都提供了智能化手段。一方面,通过教育大数据的运用,准确分析把握学习者的特点和类型,动态地改进调整教学方案和内容,可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⑦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化应用,实现对继续教育要素的数据处理,可以及时、深度挖掘教育活动供给需求资源,实现市场需求分析、精准教育评价和办学需求调研、项目开发等教育决策科学化,提升教育管理的精准化。⑧

三、运用信息化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重点对策

信息化支撑继续教育质量建设具有综合性、过程性、渗透性,影响因素多元动态复杂,其中学习资源、教师、教学管理等因素至关重要。当前必须抓住主要问题,通过要素资源、平台、机制的整合再造,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质量建设,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

(一)建立动态集约共享的课程资源体系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只有课程有质量了,继续教育才可能有质量。要结合继续教育发展实际,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网络课程、辅助资源的信息化,创建丰富的、分布式的教学资源库。可以发挥高校知识原创和学科优势,建立校内优质教育资源在继续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分享平台,通过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电子教室、微课等形式,促使本校优势教学资源向继续教育外溢。建设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同时,针对继续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探索互联网条件下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由高校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建设,打造一批多元化、实用化、网络化的课程“超市”。鼓励通过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推动在线开放资源平台建设和移动教育应用软件研发,加快推动继续教育服务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推进适应性信息化教学模式、形式和方法创新

积极探索远程学习、网络学习、移动终端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网络化,创建方便灵活的教学互动平台。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等新技术,实现教学和管理的移动化、多终端化,创建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教学环境。要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着力点,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互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引导学校与教师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教学综合分析,创新教学管理方式。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拓展教师资源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没有一流的继续教育。当前,一些高校继续教育缺乏充足的专业化教师,一些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精力不够,校内整合资源不够,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力也不够。高校继续教育务必重视师资资源建设,在加大培养和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同时,还应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整合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探索“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信息化教师教研新模式,推广“虚拟教师”技术应用,运用虚拟化的名师、大师,丰富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教育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教师职能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传递知识、信息以外,更要注重引导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因而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特别是通过培训,提高驾驭信息化的教学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2

关键词: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军队继续教育,是指对官兵进行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再教育。发展军队继续教育,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科技强军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探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模式,对培养能打赢未来战争的信息化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军队继续教育的特点

正确认识和把握军队继续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搞好继续教育的起点,对于发展军队继续教育十分重要。军队继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员性

军官经过院校的“一次性教育”后走上工作岗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岗位的变换,往往难以胜任工作,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补充和提高。战士大都是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的,不能完全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如果在部队服役期间,其知识、素质和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退伍回到地方也难以适应再就业和个人发展进步的需要。所以,军队作为一个“大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广大官兵的再教育,军官和士兵要全员参与,而不能厚此薄彼。

(二)差异性

军队继续教育对象人数多、年龄跨度大,在身心发展特征、经验经历、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为某一层次的军官或士兵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差异。

(三)终身性

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现有的知识以每年20%的速度衰减,因而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再生。人的良好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也不是“一次性”的学历教育所能完成的,而是长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只能是打基础的阶段性教育,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延伸,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四)创新性

继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能力的开发,必须借助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虽然包括知识的传授,但它并不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启迪人们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运用创新性思维,使大脑中的各方面知识建立起各种新的联系,引发创新的灵感,从而使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的价值,进而变成新的知识。

(五)新颖性

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极大地推动着现代军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训法、新战法不断涌现。继续教育必须及时充实这些新知识。

二、信息化对军队继续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并以此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架起开放的平台,所有的教育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沟通和交流,新的教育规律和教学模式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

(二)信息化对军队继续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时空的界限,使教育向所有愿意和需要学习的人开放,使广大官兵的全员参与成为可能。信息化环境中知识间的连接是网状的、板块的、发散性的,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可以实现因人施教,使官兵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按需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获取信息更加快捷,便于官兵及时了解前沿、掌握最新知识。

在信息时代,摆在每个官兵面前的是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因此,教育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度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官兵的想像、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这与继续教育创新性的要求也是一致的。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途径充分刺激学员的不同感官,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抽象、复杂的技术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有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思考与探讨。信息化平台能实现人与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都有利于官兵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适应军队继续教育的需求,给军队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军队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教育改革中起到龙头作用,地位非常重要。构建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注重整体效应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不同,教学的过程和运用的方法就会不同,形成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同,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构建也绝不是简单的选择,因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要求。要注意整体效应,坚持系统的观点,对众多模式进行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使其有机配合,发挥整体效能,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2 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教学模式的构建表面上侧重在“教”,但是在构建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和“做”,因为“教的法子依据于学的法子、学的法子依据于做的法子”。要考虑学员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多从学员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多分析信息化战争本身的客观规律,把握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和特点,仗是怎么打的,装备是怎么使用的,就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3 着眼于信息化战争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武器装备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效能进一步提高,作战方式呈现多样化,作战指挥有了新突破。对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更高的作战素养,更强的指挥能力、应急能力、协同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二)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计算机模拟技术、数学建模与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格技术、分布式交互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的应用,可以使继续教育实现教学情景化、目标个体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为教学模式的构建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基于此,提出了几种适用于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1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即为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知识依赖于具体情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但是让学生总是在具体情境中去学有时又是不现实的,如在一些危险的或价格昂贵的情境,所以需要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要求构建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学习情境,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和技能,借以扩大和加深理性认识,提高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创设越逼真,即教学越贴近实战条件,教学效果越好。信息化战场是“无形”战场,情境创设难度较大、要求更高。例如: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通信对抗训练,要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激光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手段模拟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按照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要素来设置训练环境,综合考虑辐射源部署情况、辐射源发射情况、战术运用情况、周边民用电磁辐射情况和自然电磁辐射环境,建立相应的三维战场环境图形图像库。在进行舰艇战术训练时也可采用此种训练模式,依据不同想定利用模拟技术产生相应的场景,组织多形式、多课题、多情况的系列作业,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理论,按照部队的作战程序进行推演,引导学员在“演”和“练”中进行“抗”与“研”,培养学员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2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即注重学员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官兵在身心发展特征、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种差异,而不能教学对象一把抓,教学内容一锅煮。注重学员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实质是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核心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员的特长、个性、基础、需要等进行训练,即部队建设需要什么、学员目前缺少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个学员都量身定做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情况对学员进行分组,分组的方法也不拘一格,可以按学员经历经验分组、按学员能力分组、按不同部队的需求进行分组等。对不同的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员应充分利用视频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监控学员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和解决。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学员可以单独辅导,增加学习时间和训练次数,不使学习困难的学员掉队。

3 角色扮演

战场就是一个舞台,军人就是表演者。角色扮演就好似在演出,在教学上的角色扮演,就是提供一个战场问题情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分布式交互模拟技术等让学员担任情景中的角色并投入表演,其余的学员充当观众,注视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具体行为,学习者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技能。表演结束,角色扮演者及充当观众的学员和教员共同讨论表演的行为是否恰当,并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员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角色扮演者是否能像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那样思考、行动,学员往往由于心理紧张、信心不足等原因,不能把自己很好地融入所扮演的角色,总是在被动等待教员的指令,这严重制约了学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观众”学员也可以把自己融入问题情景中,假想自己就是角色的扮演者,与正在扮演的学员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互相印证、取长补短,再结合教员的讲评,从而获得内心的感悟。

4 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的教学模式抓住了及时反馈的原理,将行为控制原理用于教学,使教学确实能够做到循序渐进,能使大多数学员掌握所要求的技能,具备所要求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普遍采用。这种模式要求教员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如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等不断对学员的的学习过程进行采样分析,对其进行指导,使学习过程实时精确可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应及时与教员进行沟通,也可在教学阶段结束时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来交流,总之学员与教员之间信息交换得越频繁,学员的学习就越容易成功。采用此种模式时,“及时”非常重要,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初始阶段,而不能等问题积累,造成学习脱节。

通过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将其归纳为“十六个字”模式,即“情境创设、个体差异、角色扮演、反馈调节”。这几种模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频繁的“反馈调节”至关重要;“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也是密不可分的。选择的时候不是只能用一种,可以选用多种模式交替配合使用。

篇3

1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内涵药学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师至少应对药物治疗结果承担3个方面的责任: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2]。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对药学信息的掌握,从本质上看就是药师在对药学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加工的基础上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用药指导、医疗决策意见等药学信息产品。对医院药学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药学信息资源的作用,促进药学服务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采用的工具主要是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医院信息系统、互联网、数据储存分析和知识发现、信息利用等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服务产品主要是用药指导意见、药物治疗方案建议等,也包括对医院管理决策的建议和对医院药师的继续教育。药师在药学信息服务中至少要负起3个方面的责任:①消除病人和医护人员用药过程中的药学信息障碍,避免不合理用药;②传播有关药物使用的最新信息,对患者、医护人员和药师进行药学继续教育;③ 参与药学信息的产生与获取、传递、处理与再生、调节与控制、组织与优化、思维与认识等基本运动过程[1],维护药学信息流的畅通。

2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医院药学信息服务也由原有的被动收集数据、整理保存资料和回答病人医生咨询等初始模式发展为主动传播药学信息、辅助医疗决策和开发医药信息产品的现代模式。分析推动药学信息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药学服务、现代管理服务理论和信息科学技术。

2.1 药学服务药学服务要求药师的工作中心从药品转为病人,把药师的工作责任从为临床医疗提供药学保障扩展为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改善病人的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3]。药学服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药学信息服务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扩展了药学信息服务的对象,使之从医院走向社会,扩展到患者、医务人员、普通民众等最广大的范围。这为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其次, 它明确了药学信息服务的任务是对药学服务提供信息保障, 要求医院药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药学素养和信息资源优势。这使医院药师在与医生、护士等医院其他人员的工作互动关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最后,药学服务的推广普及带动了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而后者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两者呈现良性互动关系。

2.2 现代管理理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主体是医院药师,服务的对象包括病人、医生、护士等各类人群;它的有效实施既需要医院药学部(科)内部各室的分工协作,也涉及到与医院其他科室以及医院外部的沟通合作。因此迫切需要现代管理服务理论的帮助和指导。管理学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也提供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等管理手段,从组织上、制度上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促进药学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2.3 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是药学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它的飞跃式发展推动了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模式的改变。例如,网络通信技术能在药师与病人、医护人员以及普通民众等服务对象之间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电子信箱、药学网站等现代化的交流渠道;现代数据库技术改变了药学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储存方式,各种药学数据库的建立不仅节省信息储存空间,而且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查询时间;以知识发现、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利用的全人工模式,能通过建立数据挖掘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方式极大地提高药学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当前的发展方向

3.1 基础工程建设调查表明,我国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方式较为单一和落后,极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等工具主动开展服务[4]。虽然药学部(科)也实现了形式上的网络化,但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立药学信息服务的专门岗位,药学信息服务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因此,当前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必须以下列3项内容的基础工程建设为主要方向。

3.1.1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药学信息服务过程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目前药学信息服务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既有扎实的药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药学知识、又具备高水平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培养药学、医学和信息学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药学信息服务的关键。

3.1.2 组织制度建设 严格的组织制度是任何服务有效开展的保障。为推动药学信息服务在医院的开展,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例如:①提升和加强药学信息室在药学部(科)乃至医院中的地位,使之成为医院和药学部(科)的药学信息中枢;②加强药学信息服务的规章制度建设,制订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具体计划和措施;③加强药学信息服务的人员力量,制订具体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评价指标;④ 修订分配和奖惩制度,建立促进药学信息服务的激励制度。

3.1.3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调查表明,上海市15家受调查医院中只有3家医院药剂科在医院网络建设中引进应用了近年新开发的软件,其他大多数医院药剂科的应用软件档次都较低[4]。而事实上,硬件建设只是为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要想真正开展工作必须大力引进和应用高水平、高智能的专业软件。

3.2 服务模式更新药学信息服务必须在药学服务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展新的服务模式,以充分发挥药学信息资源的作用。除了传统的收集整理数据、保存资料和回答各方咨询等服务方式之外,当前尤其应当注重下面几个方向的发展。

3.2.1 参与临床医疗决策 药师下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是药学服务的一项基本工作。但由于药师个人素质和传统医疗体制的限制,这项工作在我国难以普及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药师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合作,构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支持系统。这样既可弥补药师医学知识的不足,又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药学资源和学术优势,从而为药师参与临床医疗决策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国外通过应用能核对药物之间配伍反应或药物禁忌证的决策模型,从电子病历中综合病人数据,从而评估药物处方。由此形成的协议处方可以成功地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诸如高血压或糖尿病[5]。

3.2.2 参与医院管理决策 药品供应和调配是医院药学部 (科)的基本职责之一。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药品供应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医院药品供应的既往数据,找出临床用药的规律,从而提高药品供应的科学性,可以为医院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篇4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IT)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育信息化具有下列的特征:(1)资源全球化:网络的普及带来资源的全球共享;(2)教学个性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带来教学的个性化;(3)学习自主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将成为发展趋势;(4)任务合作化: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5)环境虚拟化: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6)管理自动化: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将是一个革新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社会教育变革的过程,它更加强调了过程性,即在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发展,目标是信息化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丰富,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方法。面向教育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将带来人们教育观念的变革,人们更加明确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确立了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观念,革新的传统的课程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列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带来教学模式的革新和丰富,远距离协作式学习成为整个教学模式的热点,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建构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协作式和自主式教学模式建构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的春天,给传统的教育带来新的革命,迈向新世纪的教育,必将是革新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的革新。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终身教育体系。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新的生存方式,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构成,笔者觉得从具体实施角度上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材观、现代学校观以及现代人才观。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全面的教育改革。一是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其总的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要按照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发展远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验,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变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三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过程结构形式。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变革,从而构建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育多样化

篇5

论文摘要:教育改革的重,x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提升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于教学,确立了“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建议在师范高校首先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

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打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还必须具备符合现代化社会对其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他们应该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应该具有搜集、整理、归纳、分析、推理、综合知识的能力,必须具备不断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不断接受新知识、汲取新营养。他们知识的获得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是扎实牢固的;知识结构是层次分明的,能够厚积薄发的,这样才能成为有真知灼见的和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

多媒体课堂教学符合学习认知规律

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大都是“学而知之”的。要有知识就得学习。通过教而学,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是人类交际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行为之一。所以,口传身授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各级各类学校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延续和发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就成了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针对课堂教学授课,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上仍然亟待提高和更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运用计算机技术逐步介人课堂教学领域,为课堂教学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认知学习理论”指出:信息刺激作用于认知主体,其反应就是认知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一一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知过程。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和途径,唯有人的感官系统。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人机对话,创造学生可以参与的环境,充分发挥“唤醒、激励与鼓舞”的作用。它具有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保持在良好状态。把学生的无意识学习过程转化为基于本人的学习意志努力的有意识活动。多媒体教学可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化解难点。彻底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程度,产生直观生动形象,展现深刻的感性认识。正所谓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枯燥趣味化、使深奥通俗化、使静止动态化、使无形直观化。缩短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一抽象一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帮助学生用现有的概念、经验进行联想组合,从而学会抽象思维的观念和方法,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细致全面思考,为独立学习、创造性学习铺平道路。

发现式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能力等诸多方面已经收到了非常抢眼的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特性相融合的过程形成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演示型、讨论型、导航型、咨询型以及适合不同学习内容的组合型。例如,进行“发现式教学”。首先,利用智能系统的搜索和推理功能,提供学生知识模型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特点,设定问题,让学生针对设定的问题去探索分析。课件中提出假设、设置情景、把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过程和可能性全部装人教学程序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选择突破口、进而一步步地深入到核心部位。学生能够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欣然地求解问题,从中发现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某些规律。这种教学法的目的重在过程,明显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钻研求知能力,这种方法就把信息交流与智力开发统一了起来。

教师与课件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进一步加强了。多媒体教学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应该深刻理解现代化教育的理论和本质,不仅要有本专业的深厚底蕴,还必须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规划、设计、制定教学过程,确定实施操作步骤,通过形声媒体功能软件的应用和调控、覆盖并贯穿教学全过程。根据教学特点开发制作课件,选择多种手段,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设置符合认知和心理规律的学习信息,反馈学习路径选择、学习进度调控、学习结果验证程序,创造性的集成一个学生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能够进行实践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得以发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应符合教学设计原理,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出重点难点,摆布教学内容的呈现力式、先后次序、容量多少。完整而细致地把握,详略得当地释怀,才能有的放矢,使多媒体教学真正有效地起到作用。

教育技术学

篇6

关键词:新时期 教育 改革 转型

现在一个新教育时代已经诞生,它的诞生必将改变人们的学习命运,改变很多人的前程。追述中国教育史,可以归纳为经历了三次重大教育转型:第一次是铁器时代的出现,基于“官学制度”失去垄断地位,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第二次是蒸汽机时代的到来,西方工业的冲击致使中国教育从“四书五经”全面转向“文史地数理化”;第三次是E时代的今天所面临的教育转型。那么在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怎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转型期存在问题的挑战呢?

一、在新时期,如何由变革技术向变革学习转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全球悄然兴起。一个社会的发展,将首先依赖于个体和国家学习与创新能力,特别是确定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和增添新价值的创造能力。因此,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新时期,我国充满了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教育最终总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本质上分析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效益的高低。尤其重要的是: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与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正在创造出各种高水平、高效益的崭新学习模式,如何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一场最激烈的竞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个体和社会学习行为的研究与创新不仅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而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因为,提高个体、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己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正是引发全球范围学习革命的内在根源。

二、在新时期,如何变革学习方式以顺其历史演变

学习方式是同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范畴。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狭义地理解和运用学习概念,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次上研究和揭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和研究学习方式这样的哲学或教育哲学范畴。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加速度发展和知识的“爆炸”,人类的学习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致使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乃至经济学等纷纷加入到研究学习的行列,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实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学习活动及其演变发展规律的认识,当代多学科交叉的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正是如何模拟最复杂的人类创造性学习行为。

人类的学习活动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显然无法生存发展,但人的生产能力决不是依靠生物遗传所获得的本能,而是在后天习得的,正是依靠这种广义的学习活动,人类个体和社会才能世代相传,也才有可能继承前人的成果,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向前发展。对生产力的重要地位,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早己作出深刻而全面的论述,并己唤起决策者乃至全社会对发展生产力的极大热情与关注。然而,对于人类学习能力的重要地位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不仅缺乏深入的研究,而且至今尚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这可能正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得不到落实的理论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这在以改造外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时代如果还能原谅的话,那么在以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占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生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需要用生产方式这个范畴来揭示不同时代生产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学习同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学习方式正是揭示了不同时代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而且受到作为生产力之物质基础的生产工具制约,由此揭示生产方式演变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规律,己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学习方式同样要由学习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而且受到学习活动之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制约。

E时代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也必将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人类的智慧将会创造出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相适应的一整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类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我们这一代人将亲身经历并直接参与这场人类学习方式的伟大历史性变革!

三、在新时期,如何理解教育转型背景下“科教兴国”的科学内涵

在时代的重大转折点上,我们党明智地选择和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但在不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重科学、轻教育,将科学与教育割裂开来的偏见。究其认识论根源,大多来自其对科学的狭隘理解。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往往被窄化为自然科学或科学技术,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忽视了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这种偏见和误区在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主体的工业文明中如果还能被容忍的话,那么在追求知识创新、呼唤创造型人才的信息时代,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知识经济将人的创造力提到社会财富的首位,如何培养开发人的创造力则被推向科学探索的前沿,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尖端科学。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活动中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教育发展的规律也越来越复杂。显而易见,对教育科学的漠视必然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中落伍,并由此导致科学发展的滞后。

在这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和教育转型这一背景下,教育系统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基础地位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十分清楚了。“教育先行”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教育的发展如果滞后,社会将因此而付出牺牲下一代素质的惨重代价,其后果比违背生态规律而受到洪水的惩罚更加可怕。然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能否真正落实,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而且取决于教育系统自身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及其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当前,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教育在新世纪的价值,必须对我国现行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管理与办学模式、科研与教研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时代反思与历史性超越!只有尽快使我国教育系统在改革和创新方面走到时代前列,并真正起到影响和带动全局的巨大作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才能真正为教育内外所公认,这才是“教育先行”的本意和真谛。

如今世界各国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们己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决定经济竞争的关键在科技,决定科技实力的基础在教育,而决定教育水平的“瓶颈”在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这显然要受到教育体制的内在活力及其开放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矛盾生来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带来危机和挑战,另一方面也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在新时期,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人类在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机与困境里,必须探寻明智的对策,这就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尤其要创造出适合教师职业之特殊使命的、高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并按照这样的教育观念对现行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整体改造,创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讲话中作出划时代的决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宏甲:《中国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8。

[2]詹万生、许建争:《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2002.9。

篇7

关键词:微创技术 腹部外科 应用进展 展望

有人认为手助腹腔镜手术不能再称作微创外科手术,也有人提出了“无创外科”。对此,我们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微创相对论”,并阐述了“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微创治疗学(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和 “微创医学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各自的概念范畴。“微创相对论”即:手术的创伤由切口创伤和内在创伤组成,绝对的创伤只有大小之分,绝无有无之别,因此微创只能是相对而言。

(一)微创技术的内涵及优点

1、微创技术的内涵

微创技术,是现代先进的电子和光学等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传统的手术刀被纤细的仪器所代替,力求以最小的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对机体内的病灶的诊断与治疗形成完整的手术。主要特点有出血少,手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等。它是对疾病治疗模式的改造,用先进的的治疗方法,实现以人性化的治疗目的。

2.微创技术的优点

患者痛苦小,一些操作可以在镇痛药作用下进行,患者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治疗;创伤非常小,因为伤口只有0.5 ~ 1厘米,术后恢复快,而且不留疤痕;微创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一般2至4天即可出院;由于手术感染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操作运行费用相对减少。它是一种可持续的治疗:如肾结石很容易复发,复发的患者,如果每次发病都开刀,会严重的损害身体,而且非常不现实;微创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无所顾忌的接收重复手术的病人。

3.微创技术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微创手术已经在我国的外科中被广泛应用。在过去的十年内窥镜手术特别是腹腔镜手术经历了一段轰轰烈烈的过程,科技的的快速发展,对内窥镜手术专家不断提出更新的要求,要求他们探索新方法,新技术。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仪器和设备不断改进,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为患者减轻病痛。

目前,在腹腔镜手术技术中,腹腔镜手术开始在胆囊切除术,腹部外科手术中的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胃切除,肠切除术可以使用腹腔镜完成。在腹部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心血管外科甚至整形手术等,甚至都可以通过内镜完成各种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典型的操作手术主要基于开腹手术而来,是欧洲和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选择的最佳胆囊紧急手术措施。内镜,腹腔镜和介入技术因为具有非常可靠的诊断结果,创伤小,治疗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特点,因此得到快速的发展,它被应用在几乎每一个腹部手术中。

腹部外科疾病的绝大多数,尤其是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或不能通过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来完成的顽固性疾病的腹部手术,几乎都可以通过这些微创手术来实现有效的治疗。内镜下止血,取石,引流,解除肿瘤狭窄或阻塞和切除术已成为在腹部手术中应用内镜技术的基本手术。腹腔镜手术在腹部外科的范围扩大,一些“限制性”的腹腔镜操作已被取消,一些腹腔镜手术不可能完成的手术也变成了可能的,从成功的胆囊切除术几乎发展成腹部脏器无所不能切除的地步。

介入治疗技术方兴未艾,尤其是在成像血管外指导介入治疗技术已成为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皮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血管成形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微波组织凝固、冷冻射频消融术,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恶性肿瘤,电化学处理,腹腔积液穿刺治疗已被广泛用于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

4.微创技术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展望

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就,进一步说明了未来外科领域,原来需要“开胸剖腹的手术”,可以通过微创外科技术来完成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远程操作成功,为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篇章。总之,在本世纪人类外科微创手术领域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认识的误区也要引起丁我们足够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多种微创技术的全面发展和组合应用是当前发展的潮流,而虚拟现实技术、手术机器人和远程微创手术的研发将是今后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训如;微创概念的讨论加速了我国微创外科的健康发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年03期

[2] 叶再元;王跃东;赵忠扩;;腔镜外科的现状和展望[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3] 黄小兵;梁平;李靖;左国华;韩克强;郑璐;;微创外科影像系统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01期

[4] 李靖,高加蓉,梁平,杨彤翰,黄小兵,高明发;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在腹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5年06期

[5] 王跃东;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篇8

关键词:E-LEARNING;实战化教学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21-03

E-LEARNING,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E-LEARNING 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它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改变以往继续教育固守课堂的传统。二是它可以精准匹配教育需求与资源,实现教育培养方案上的“私人定制”。三是它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长期跟踪评估,实现可持续性教育。这些优势为解决当前军校教员实战化能力不强、授课与部队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顽疾提供了可能。

一、当前军校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培养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军校教育特别强调教学要向部队需求靠拢,向实战靠拢,因此打造一支具备实战化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对军校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军队院校对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过程中,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一)实战化培训资源不足

实战化培训资源不足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军队多年不打仗,资源积累不足。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学习军事技能最有效的办法。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军事教育理论就是在丰富的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很快培养和塑造了一批军事指挥人才。外军更是注重实战经验的积累。例如,美军在每一次战争后,都会对作战情况进行评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形成鲜活的案例和战例,供教员使用,使其课堂更加贴近实战。 然而,自卫反击战后,我军几乎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军队军事实践出现了很长一段的空档期,几乎没有形成任何经验数据,无法作为资源运用于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培训。

其二,军校与基层部队相对独立,军校获取实战化培训资源难。教员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鲜有机会深入部队,了解实践情况,获取相关资源。因此,实战化培训资源难以更新。部队与军校间相对独立使得教员很难参与部队进行的大项军事活动,部队也缺乏渠道同院校间进行交流,这导致部队的经验无法进入到院校中,成为实战化教学的培训资源。

(二)实战化培训存在需求迷雾

为了提高军校教员的实战化教学能力,院校与部队采取了双向交流的办法来增加彼此的融合度。例如,军校派教员到部队短期代职,部队派人员到军校担任教官。但是这些措施都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在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需求迷雾,即培训需求不明,培训资源无法精确满足需要。在教员下部队代职,部队人员来军校任教官的过程中,教员和教官的代职单位与其专业不对口。这样的代职,对教员(教官)个人和教学单位来说都没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还消耗了大量的培训成本。

因此,在组织教员培训前,明确培训需求是有效完成培训任务的前提。然而,培训需求的确定不是简单地填写调查问卷,或是数据采集,因为教员的培训需求不总是显性的,许多隐形的需求往往令教员自身也无法察觉。需要对其教学和学习行为进行长期跟踪、科学分析,在工学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下,这很难由教员个人或教学单位通过人工的办法完成。 在培训需求不明的情况下,难以做到师资培训的资源与需求精确匹配,因此,当前院校在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上针对性不强,无法量体裁衣。

(三)缺乏长效机制,后续乏力

当前军校中对教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采用的是任务指令式的方式,并没有依据每名教员的真实需求进行。任务式的培训不以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增长为导向,而是以上级的指标命令为导向,一旦培训结束,任务完成,对培训的效果就不再过问。因此,当前对军校教员的培训停留在数量规模上,只见短期效益,而不重长期效益。对教员教学能力的培养也往往急功近利,只看结果,忽略教学能力生成的过程。这就造成对教员实战能力的培训面广、量大,效果却差强人意,不具备延续性。

二、E-LEARNING 理念对提高军校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价值和作用

(一)不受时空限制,最大化挖掘实战化培训资源

E-LEARNING的最大优势是不受时空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可以同步获取网上学习资源,进行自主交流。这就为军校与部队间的无缝衔接,将部队实践经验转换为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资源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部队日常训练场地、程序和方式方法的数字化处理,部队组织实施训练可以上传到校园网,在遵守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同院校教员共享。同时,对于大项的军事行动,也可以采用“部分参与,经验联网”的办法为军校教员提供授课素材,即在不影响军事行动进程和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基础上,选取个别骨干教员嵌入式参与,将军事行动评估报告或经验总结上传网络,与教员共享。对于军事演练、抢险救灾、海外护航、撤侨等大型军事行动的经验、评估报告如果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将普惠广大在校教员,整体性地优化军校教员课程设计,增加实战化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员深入参与部队军事行动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为推动院校与部队间的双向交流、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真正实现了院校在部队建设中的“智囊”作用。

(二)破除 “需求迷雾”,实现师资培训上的个性化定制

在进行师资的实战化培训过程中存在着“需求迷雾”,即师资的培训需求与培训资源供应上的不匹配,这也是造成师资培训效费比低的主要原因。 要破除这种“需求迷雾”,就要建立一个透明化的培训资源供应链,让供应链上的所有实体,受训单位,人员和培训单位、人员都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的流动方向,让培训资源主动适应培训需求,形成供与需的精确匹配。借鉴E-learning概念,完全可以实现资源供应链的透明化。通过研发软件,采集并分析受训单位和人员的需求数据,可以明确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对培训资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管理,依据培训需求为每一名教员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包括培训课程和代职单位与职务,在网上向客户主动推荐,实现培训需求与培训资源间的自主、精确匹配。

(三)可实时跟踪、评估培训效果,实现教员教学能力的可持续性提高

教员的实战化教学能力的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以往的师资培训往往忽略这一点。注重短期效益而不注重长期的跟踪问效,没有对教员在执教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能力需求进行区分,并进行针对性培训。E-LEARNING 理念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或研发软件,在网上对教员的培训效果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同时可以联通受训人员与培训单位,就培训效果进行实时反馈,明确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和目的,以便进一步地优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形成可持续、动态的培训体系,为每一名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成长提供长期的辅助。

三、运用E-learning理念培训军校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依托已有的信息网络,进行顶层设计,构建E-LEARNING 的基础设施

E-LEARNING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学习与教学方式,网络作为载体和基础设施是在军事院校推广E-LEARNING的前提。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适用于部队院校的师资培训网络。要最大化的发挥E-LEARING的优势,这个网络的构建应当从总部一级进行顶层设计,涵盖全军所有军事院校和各大单位及基层部队,以便最大化地挖掘师资培训资源。

另一方面,师资培训网络的建设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因为各大院校、单位和基层部队都已经建成了自己信息网络,师资培训网完全可以依托这些网络,对其进行标准化的改造,实现这些网络端口相互开放,资源进一步整合。具体的办法是在总部一级建立一体化的师资培训网,联通各大院校已有的校园网,和各大单位及基层部队的行政网络,开放师资培训的端口,为全军所有军事院校的教员提供无障碍的阅览师资培训资源的平台,同时为院校与部队提供无障碍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分析教员在线学习行为,确定教员培训需求

明确培训对象的需求是培训方案成功的前提,E-LEARNING 理念的推广除了可以在线采集培训人员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培训者进行在线学习行为的跟踪和分析,从而明确培训人员的隐性需求。在线学习行为分析涉及多个学术领域与技术,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数量统计等等。它通过对培训者在线学习的路径、浏览顺序和习惯来确定在线学习者可能具有的学习风格和偏好,从而分析出其隐性的培训需求,并为其主动推荐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资源。

目前,在军队院校中,校园网的利用率已经在90%以上,将在线学习行为分析系统引入校园网,可以实现对院校教员的在线学习行为的科学分析,从而明确其培训需求,并依据这些需求,主动提供相应的培训资源和服务,甚至能定制培训方案。

(三)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实现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可持续性培训

互联网为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它使学习不受时空约束,可以动态实时更新,保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构建一体化的师资培训平台,推广E-LEARNING 理念,意味着建立起对受训人员实时跟踪问效的机制,为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每一个用户的个人电子档案记录不同阶段的培训情况,并利用虚拟培训社区,反馈培训效果,获取培训建议。此外,在网络上嵌入培训效果评估模块,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的网上的评估与分析,更能直观反映教员实战化培训方案的效果,并为分析和预测教员下一阶段的培训需求,优化教员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这样,对军校教员的培训不再追求短期效益,也不再是由院校到部队单向发生,而可以长期问效,保持院校、机关与部队之间,军队院校之间,军地院校之间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培训效果评估,更有效地帮助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方素文.社区教育与e-learning融合策略探索[J].成人教育,2014,(1):76-78.

[2] 何克抗.E-learning 与高校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2.

[3] 王晓红.我国干部网上学习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50-55.

[4] 乔伊斯,等.教学模式[M].荆建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 张铁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 李长玲.知识供应链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Application of the E-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ability in actual combat training of the military instructors

LIN Xiao,CHEN Jie

(Arm of the service Logist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Liberation Army logistics college,Beijing 100858,China)

篇9

[关键词]GIS软件;软件工程;三维功能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07-02

引言

经过了40年的发展,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从应用的角度,GIS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环境;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方法为GIS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人员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和能动性因素,直接影响和协调其它几个组成部分。传统GIS 软件的2维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3维 GIS 软件的研究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许多GIS软件都提供了3维功能,如可视化、分析等功能。

一、GIS系统的背景介绍及发展现状分析

GIS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GIS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代码,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在GIS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组成部分。

GIS是一门多技术交叉的空间信息科学,它依赖于地理学、测绘学、统计学等基础性学科,又取决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航天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的进步与成就。此外GIS又是一门以应用为目的的信息产业,它的应用可深入到各行各业。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特定行业的GIS应用,一般都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软件开发工作。但无论是GIS基础软件的开发还是在基础软件基础之上的应用开发,无论是大至几百上千万的项目还是几万的小项目,GIS的开发目前在我国都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遵循软件工程学的科学方法,如:没有足够的分析和设计、代码不规范和文档不完备等。

二、常用的GIS软件介绍

2.1 MapInfo软件

MapInfo系统是美国MapInfo公司研制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从1986年推出第一个DOS版本Map Info V1.0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Windows版本Map Info V3.0,其产品逐渐变得成熟,并很快流行起来。1995年和1998年分别推出Map Info Professional V4.0和V5.0,使这个产品趋于完善。Map Info是美国Map Info公司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它依据地图及其应用的概念、采用办公自动化的操作、集成多种数据库数据、融合计算机地图方法、使用地理数据库技术、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形成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可以为各行各业所用的大众化小型软件系统。Map Info 含义是“Mapping + Information(地图+信息)”即:地图对象+属性数据。

2.2 Map GIS系列软件

MAP GIS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多层体系结构,实现了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大尺度多维动态空间信息数据库、三维实体建模和分析,具有TB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局域和广域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分布式计算、支持分布式空间信息分发与共享、网络化空间信息服务,能够支持海量、分布式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采用分布式跨平台的多层多级体系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具有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可描述任意复杂度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完全表达空间、非空间、实体的空间共生性、多重性等关系。

2.3 Geo Star软件

Geo Star是武汉吉奥信息工程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 Star系列软件最独特的特征在于矢量数据、属性数据、影像数据,DEM数据高度集成。

三、GIS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GIS工程项目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用户的需求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都在不断变更。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需求变更管理方案就贸然进入设计和开发阶段,所埋下的隐患是:一旦用户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对开发中的系统将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屡见不鲜。软件项目的目标超出原始计划,业界通常称为项目目标范围蔓延.这是软件开发中的固有矛盾。GIS项目目标定义困难,而且由于开发周期内项目必然会面临改进,这就极易导致项目目标的蔓延。如果处理不当将成为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对项目目标的蔓延,并确保开发者们不会受到这些改进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四、 GIS的对策分析

4.1加强GIS软件工程的培训和管理。软件工程的概念还远没有在GIS工程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管理人员的头脑中扎下根来,软件工程的方法还远没有成为完成GIS工程的自觉行为。要提高GIS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软件工程的重视,首先就要加强GIS软件工程的教育工作。如在大学中开设GIS软件工程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将GIS软件工程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讲授。加强GIS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让GIS从业人员认识到在GIS工程中实施软件工程学方法是必然的。

4.2详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由于用户需求涉及的因素较多,而用户与软件人员之间由于背景知识、看待问题的角度等的差异,对需求的描述和理解可能会不完备或存在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用户的需求还常常随外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变动而呈现易变的特点。充分地需求分析及系统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用户与软件人员之间的不一致,详细地系统设计和代码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提高工作效率。

五、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5.1 GIS软件开发越来越趋向于产业化及市场化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品牌,如Map GIS、Geo Star等,并在较多领域内得到应用。但总体上看,中国GIS市场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规模偏小,空间分布不均衡,产业化及市场化程度还不够。GIS软件应用及开发主要集中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也有不少政府部门自己成立新的部门,承担自己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在市场环境中,与Arc GIS或Map Info这样的产业化公司相比,这些机构和单位也许有较强的开发能力,但在市场拓展及售后服务方面则相形见绌,而市场及服务对于软件产品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为进一步发展中国GIS软件产业,我们在产业化及市场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5.2 共享和开放的GIS系统

GIS的研究对象和基础是数据,离开数据,GIS也就失去了价值。尽管我国GIS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从应用来看,GIS的发展规模和普及程度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民用和经济领域,GIS的应用更为落后。目前,我国GIS的应用范围很窄,大多集中在一些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所承担的大型项目中,社会普及率很低,对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这种情况与我国在GIS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GIS数据的保密性。随着大量GIS数据的共享和开放,GIS将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强大的功能,更好地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服务。

5.3 交通GIS和网络GIS的发展

交通领域必然是GIS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随着汽车拥有量和物流业在中国的不断增加和发展,对交通信息和车辆导航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交通GIS凭借其强大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必将促进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智能交通的发展,同时可以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据统计,日本在使用智能交通系统以前,仅1991年因交通事故(或与交通有关的意外)的死伤人数就达100万人,因交通拥堵而损失了53亿小时,造成约12万亿日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采用智能导航系统后,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大为减少。

六、结束语

GIS是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是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现实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包括对数据的管理,研究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通过对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它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理图形和数据形式表示处理结果,目前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成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并且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万林.网格GIS下协同式空间信息工作流实现技术研究[C].中国地质大学,2012.

篇10

随着世界向信息时代的迈进,信息已同人、财、物并称为当今社会的四大资源,成为人们决策的依据。能否及时、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直接关系到决策的败。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档案已成为一个巨大的软科学信息资源宝库。它以其原始凭证性、不可再生性及可重复利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丰富的档案资源和偏低的档案利用率的反差还相当大,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档案的信息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使这个博大的信息资源库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方面说明全社会对档案信息这种“看不见的资源”的价值缺乏了解,档案意识尚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档案人员的素质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档案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质量的高低,而管理质量的高低叉决定着档案的利用率,所以,档案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非凡是现在许多档案馆已引进了现代化技术,正向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方向发展,和传统档案馆相比,现代档案馆是以信息资源网络化、业务管理自动化为主要特征,所有这些都对档案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信息时代档案人员必备的素质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学习、练习和内化过程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人的整体质量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就是具有复杂结构的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及品质特征的总和。档案人员从事的虽然是一项业务性强而又极其平凡的服务性工作,但就其深远意义来说它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档案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非凡是信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那么,信息时代的档案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人员的信息素质

在信息时代,档案人员首先应具有信息素质。信息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人们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PaulZurkouski)在1974年向全美图书馆学和信息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并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新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得到发展。1997年,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将信息素质定义为摘要:“能清楚地熟悉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有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素质是人们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认知能力和对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一种体现。它是信息社会的人,非凡是信息人员(图书馆员、档案馆员等)的基本能力。固然传统档案馆员也需要具有很好的信息素质,但是在信息时代,数字档案馆人员和传统相比,其所具有的信息素质在内容上和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从内涵上讲,现代档案人员的信息素质应包括三个方面摘要: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

(1)信息意识

良好的信息意识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的前提,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大动力。档案馆是各类文献信息的集中保管基地,档案人员担负着准确、快速地收集档案信息,有效地提供档案信息的重要职责,因此要求档案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档案人员的信息意识应包括两层涵义摘要:Bp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意识和非凡的档案信息意识。一般意义的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介。它是非凡的档案信息意识的基础。档案人员的档案信息意识是指其对档案的信息属性、对档案信息组织、开发、传播、利用的一种内在的、专注的心理倾向。这种信息意识具体表现在摘要:

a.充分熟悉到信息的重要性,熟悉到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功能,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功能。档案信息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应当并且能够在社会上流通,而且应当熟悉到,档案工作者在信息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肩负着传播档案信息为大众服务的重任。

b.对信息具有分析鉴别能力。一是对所接触的信息,能判定出属于哪种类型,产生于哪个领域,主要服务对象是谁。二是能判定出此信息是否有价值,并能估测出价值大小。

c.充分熟悉到信息社会信息量的膨胀程度以及信息流动速度和更新速度的快捷性。

(2)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习惯上也称为信息品德,从广义上讲,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化活动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播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档案信息管理者,其信息道德又有其特定具体的内涵,它和职业道德密切相连,可以说是职业道德在信息社会的拓展和延伸。档案人员的信息道德,就是指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的管理、开发、传递和利用服务等活动中,其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信息规范和伦理准则。档案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兢兢业业地为用户服务。及时、全面地向用户提供信息。这里除了一般的职业道德新问题外,还需非凡指出的是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新问题,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往往缺乏社会有关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而且数字档案馆本身也要进行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工作,所以这个新问题在信息时代就显得重要、复杂和敏感。

(3)信息能力

这主要是指档案人员获取、鉴别、组织和开发档案信息的能力。

a.对档案信息的获取能力。在信息社会,由于数字信息产生和传播的特征,信息的密集程度,信息分布的复杂程度以及更新程度都是工业社会不可比拟的。所以档案人员必须熟悉各个数字馆藏的内容及查找方式、各种商业数据库的内容以及获取方式,各种搜索引擎的有效利用等等,及时收集各类档案信息,以丰富馆藏。

b、鉴别档案信息的能力。这是档案人员的一项基本信息素质。对档案信息的鉴别包括对其原始性、真实性的判别和档案价值的评估。确定档案信息的真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非凡是在信息社会.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其真实性的判定就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这就需要有比较专业的信息鉴别能力。对档案信息价值的评估和鉴定,区分其价值的大小,是在确定了真实性后的又一个重要工作,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

c.档案信息的组织开发能力。档案信息组织开发己成为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各类档案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织整理,形成各种专题数据库,并能根据用户需求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形成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而档案信息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档案信息开发的时效性,则依靠于档案人员的信息开发能力。组织开发能力决定着档案服务的质量和社会用户的档案信息利用程度,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要求档案人员有一种对档案信息的职业敏感性,能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热点,有效地组织档案信息并向社会传播。因此.档案信息组织开发能力是档案人员信息能力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居于信息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具有创新性质的能力。

2、其他各项基本素质

这些基本素质是对传统档案人员素质的继续,也是形成和提高档案人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这和传统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大致相同,在此不作赘述。下面主要强调一下在信息社会必需的几项基本素质。

(1)把握档案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首先必须把握档案专业知识,了解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利用的全套理论和方法,并能将这些档案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2)把握现代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档案信息管理和传统上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既懂档案学又把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方可胜任。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用户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查阅信息的机会,但同时也把用户带入了一个生疏的数字信息海洋,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能尽快地适应信息环境,能根据用户需求及时通过网络系统快捷地获取档案信息,并把分散的片断信息组合整理出新信息提供给用户,成为用户信赖的咨询员。

(3)较好的外语能力

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熟练地把握一种外语已成为迫切需要的工作能力。一是因为档案馆是对外交往的窗口;二是档案馆的职能也要求馆员外语能力必须加强,这不仅是因为外文信息在馆藏中占有重要比例,而且随着网络化程度的加强、联机检索的需要、资源共享的扩大,档案人员只有熟练把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4)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管理能力

档案专业人员,除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化、理论、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档案信息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流通借阅、藏用关系等都是档案工作中值得探究学习和实践的新问题。一个好的档案馆员不仅要把握档案馆的管理知识、运行规律,还要了解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目前档案人员的素质目前状况及培养途径

在信息社会,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或“信息资源”,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发展其档案事业。而是否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已成为档案事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必然涉及到档案专业的教育培训新问题。

1、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状况

近二十年来,随着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接受档案专业教育的人占总档案人员的60%以上,而且教育程度也呈上升趋向。大中专教育已不再是培训的主体,而是转向本科生教育,国家也加大了档案专业教育的投人力度。但新问题在于,一是档案专业人员的总体教育程度不高。据统计,从业人员中,大部分只接受过专科或在职短期培训,具有本科学历的约占5%,有探究生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仅占0.5%左右。仍有不足4o%的档案人员未接受过任何专业练习,并且年龄大都在35岁至5O岁之间,这些人很难胜任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实,解决这个新问题是中国档案教育最迫切的任务。二是档案专业教育尚未走出传统的桎梏。首先是专业设置过窄,培养目标过专,为档案馆(室)机构外壳所束缚;再者,课程设置不合理,未能反映出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向,学生知识面狭窄,且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三是在职教育以“针对性教育”为模式,培训不系统,档案人员信息素质新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2、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素质的途径

以学校专业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在职继续教育,以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完善档案专业的教育体制,发展本科教育,积极探索探究生教育,在教育方针上坚持“大档案学”的观念,既把档案学放到信息学和管理学的大系统中,而不要只局限于档案学。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其中着重培养其信息素质。使未来的档案工作者成为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

(2)对在职人员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在职继续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摘要:首先,档案馆可以在经费答应的惰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使档案馆员能够尽可能多地把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可聘请信息专业教授、专家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为促使档案馆员自觉地学习新的技能,还可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能的考核和馆员的提拔、使用、晋级、聘任等挂钩,并使其制度化,以此调动档案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培养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