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感染;手术部位
手术部位感染指的是围手术期发生于手术深部器官或切口的感染,其不仅影响患者预后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其死亡,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已成为目前外科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话题[1]。优质护理是一种最新提出的先进护理模式,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内涵,以全面提升护理水平[2]。本文分析了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的方案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前者男女比例34:12,年龄21~65岁,平均(46.23±4.21)岁,其中15例骨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10例脑外科,9例泌尿外科;后者男女比例36:18,年龄20~67岁,平均(45.19±3.65)岁,其中19例骨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12例脑外科,12例泌尿外科;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调整室内温、湿度及健康知识宣教等。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与可能发生情况;准备患者手术部位皮肤,清除切口部位与周围皮肤污染,向患者解释术前禁食必要性及时间。②术中护理:于患者等待手术时,播放舒缓音乐,以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手术人员应严格根据相关规范标准予以外科手消毒,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中确保手术室关闭,并控制人员数量及流动,同时确保使用手术物品、器具及器械均达灭菌水平。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清理患者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根据患者生活习惯提供舒适的枕头,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主要包括切口深部、切口浅部及腔隙等感染类型。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心理状态,分值均介于20~100分,抑郁、焦虑程度与分数成正比[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3.0软件分析,(x±s)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计数资料,?字2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两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比 研究组手术部位总感染率6.52%低于对照组16.67%(P
2.2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3讨论
优质护理及有效流程管理可使手术室结构更高效化、科学化,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理服务优质性,且通过予以优质护理干预,使消毒、手卫生等操作更加规范,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提高手术室效率[4]。
相关文献表明[5],手术部位感染手术方面主要因素包括术前备皮时间与方式、皮肤消毒、环境、器械灭菌、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部位总感染率6.52%比对照组16.67%低,提示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6]。此外,护理人员严格规范术前备皮,减少因备皮不当致使利器刮伤而引起感染,加之对患者皮肤及时予以消毒,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细菌移生或皮肤损伤,防止感染。针对失血量>1500 mL或手术时间超过3 h患者,护理人员于术中提醒手术员对患者追加一定剂量的抗菌药物[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手术配合度,这与关柏秋、曹晓艳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8]。此外,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间的心理交流,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于手术室有效开展,不仅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而且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娜,徐长妍.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2(z1):106-107.
[2]唐葶婷.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71-72.
[3]施瑛,汪丽君,陈伟萍,等.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对手术室三维质量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03):228-230.
[4]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5]魏革,窦建洪,刘晓辉,等.手术室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97-199.
[6]刘慧莲,张益群,徐培君,等.OEC管理体系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937-1938.
篇2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operatingroom)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场所,其手术过程要求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预防感染[1,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的发展,患者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9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护理组女16例,男3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9.92±10.47)岁;其中,肢体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1例,胃肠手术14例,其他手术6例。对照组女15例,男3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9.97±10.58)岁;其中,肢体手术16例,泌尿外科手术11例,胃肠手术13例,其他手术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身体检查、饮食调整、用药指导等。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术前管理:手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手术流程,减轻其烦躁不安情绪,进而调整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并热情、耐心地解答患者与家属的困惑,解除其顾虑;认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出符合其情况的护理方案;手术前1d探视患者,给予患者术前减压建议,以轻松愉快的聊天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术中管理: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护送过程中尽可能保持速度平缓、有序,避免颠簸、碰撞,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湿度适宜;手术麻醉中保持室内安静,护理人员在一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保证输液管道无打结、无堵塞现象,确保输液通畅;及时备好可能需要的急救药品,默契配合主刀医师传递器械,并严格将手术中所使用的药物、器材、设备等做好记录。③术后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将患者需要的物品放于床前,使患者随手能拿到;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创口情况,护理人员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患者创口周围皮肤表面的血迹和消毒液;增加探视、巡回次数,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对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止痛药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安抚其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满意度使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3]。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救死扶伤的重地,因而对各方面的要求均十分严格,如:要求仪器设备齐全,环境清洁灭菌[4]。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较好地满足患者的各方面护理需求,进而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5,6]。本次研究中,对护理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管理,可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而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严格做好记录,认真填写相关的数据表格,可以减少漏项的发生,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手术事故;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可有效减少创口感染,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春,李梅.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2135-2136.
[2]黎艳娟,林志青,李俭怡,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4(5):158-161.
[3]汤欣,王利,马士肶.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2(13):2047-2049.
[4]薛芳芳.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3412-3413.
[5]王凤仙.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69-570.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应用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情况复杂,病种多样,受专业化特殊原因的影响,对相关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服务质量的护理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成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面对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手术室接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对于存在语言认知障碍和转院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30,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12~72岁,平均年龄为(42.6±3.7)岁,脑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五官科手术4例,普外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3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13~70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手术类型:脑外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手术17例,五官科手术5例,普外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严格按照手术室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整个护理环节进行优化,对各项护理内容进行深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1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重新修订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目标为“深化优质服务理念,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各层级护理内容,并进行层级考核。
1.2.2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手术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病种较多,应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首先应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既定护理内容,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其中术前护理应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术中全程陪护,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情绪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术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其次是深化服务内涵,同时关注患者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环境管理、健康指导、生活干预等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持续、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格外注重护理细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情绪变化,多与其进行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调查,采用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合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情况,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同时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分指标均以(x±s)表示,护理满意度则以n(%)表示,分别行t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定量分析: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平均SAS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定性分析: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的情况较为复杂,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较高,常规护理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必要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全过程护理内容进行深化,通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来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3]。刘玲等[4]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发现该模式对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可用于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本组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50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满意率分别为(86.5±6.4)分、92.0%,而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50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75.8±6.2)分、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付婷婷 单位: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大街院区手术一科
参考文献:
[1]毕湘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0(3):80-82.
[2]张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0(2):179-180.
篇4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74-02
新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文化、生活习俗有着各自特点。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帮助病人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的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这种新形式的服务特点,对新疆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在手术室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1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①良好的语言艺术,是医护患关系融洽的基础。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族较多,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常用口语的培训。结合科室特点制定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语言不同,内容统一的疾病健康宣教册,供不同民族患者接受。
②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对新业务、新技术及不良事件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对于潜在的护理工作风险,做到提前预防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
2 术前病人的护理
手术室护理实施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完善病人评估、完善病人信息核对、严格按流程把关细节、防止接错病人、切错手术部位。
①术前访视:手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在不引起病人紧张和疲劳感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收集有关病理资料,访视时,护理人员要做自我介绍,问候患者,如遇到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患者可由同民族护士来做术前访视。访视时要向病人说明访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将访视内容填写在《手术室术前术后访视单》上,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鼓励患者表达其意愿的担心。并结合我科手术室环境及麻醉图片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病人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麻醉摆放姿势重要性,麻醉时的感觉,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恐惧感。
②通过访视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及顾虑,掌握病人的心理反应,针对病人的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对症下药。用15-20分钟做好术前访视。术前访视要和家属做好沟通,家属对手术了解愈多就愈能协助病人减轻术前焦虑。指导家属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家属等候区等待,以便术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术后看标本时能及时与家属沟通,为保证病人的生命和手术顺利进行赢得宝贵时间。访视最后发放文健康宣教温馨卡片,做到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术前访视由病人延伸到家属。
③通过术前访视护士有机会了解并评估每个病人的要求,病人则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忧虑,了解有关治疗的情况。术日,当护士和病人在手术室再次见面时不再觉得陌生,有安全感,同时护士还可以在术前认真核对病人的有关信息,对预防接错病人的发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3 术中病人的护理
①术中严格巡回护士及刷手护士的岗位职责,保证病人顺利的度过手术关,积极开展细微之处显现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对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患者,可以安排同民族护士在手术间服务。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安慰、体贴关心照顾病人。
②麻醉前、切皮前与麻醉医生、手术室医生再次核对病人身份。同时评估病人全身的皮肤状况,根据手术需要护士将病人摆好手术需要,在受压部位垫软枕或贴压疮贴,防止压疮形成。术中做好保暖工作,如在病人颈部围上围脖,外展的手臂包裹保暖套,保证输入的液体温度在36-37℃,待消毒时再打开病人身上盖被。
③对婴幼儿可给其安全玩具玩耍,转移注意力,讲一些英雄故事,诱导勇敢面对手术。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观察其肢体语言。
④术中准确执行各种口头医嘱,提供急需手术器材,听到患者对医护人员伤害性语言时不与其据理力争,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运用巧妙语言调节气氛使手术顺利进行。
4 术后病人的护理
①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进行安全核查。手术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认真清点手术一切用品,准确真实填写各种护理记录单。
②如果病人是全身麻醉,苏醒时可能有躁动,巡回护士应妥善束缚患者,防止病人发生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待病人完全清醒,送病人出手术室时应帮助病人穿戴整齐,保护病人隐私,并注意保暖。
③术后病人如有疑问要耐心解答,并给予鼓励的话语送去真心的祝福。把手术访视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了解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室服务的满意程度。
5 构建和谐科室
和谐是使一切工作井然有序的有力保障,上下级和同事间的理解和关怀是构建和谐科室的前提。在保证手术的同时,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每位护士在工作时的精力和状态保持最佳。手术室经常与协作科室沟通,听取手术医师建议,积极改进满足其需要。对术中高危操作做好术前的充分应急准备,以降低手术风险
6 结论
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是一种高质量、高品质的追求。加强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实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上“质”的飞跃,也造就了一支有较高“智商”“情商”的护理队伍。改善了医护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玉洁.孟萌.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索[J].护理杂志.2010,27(9):1313-1319
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33.1500
引言
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管理水平决定着护理工作的质量,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抢救以及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具有时间长、变化快以及要求高等特点[1]。因此,与其他的临床科室工作相比,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随着手术学科的细分,以及微创、高危、疑难手术的开展,对手术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具有了更好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逐步被社会以及患者接受,具有特性以及个人特性的特征。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了2015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其中女性55例。男性65例,年龄在9-69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0.5岁,本次研究主要设计的手术科室有:骨科、外科、妇产科以及脑外科等,两组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2.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的访视工作由第2天负责该台手术的护理人员独立完成,护理人员需要用亲切的语言告诉患者访视的目的以及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禁饮的时间。依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对患者进行沟通,安慰患者,从而取得患者的信赖,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前访视还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安抚,让家属积极配合手术治疗。1.2.2术前准备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手术室的护士应该对设备性能、药品以及常规器械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手术中需要的特殊物品进行准备,并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手术安全[2]。1.2.3术中护理①当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的护士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减轻或者消除患者因为环境而引起的焦虑情绪。同时,护理人员态度要温和,亲切,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当患者意识清醒时,护理人员应该握住患者的手,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心情得到有效的放松。对于眼角膜手术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提前备好眼膏。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寒,怕冷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准备好电热毯,在手术之前准备好预热工作,并且还要适当调节温度,避免因寒冷而引起患者血压下降等反应。②护理人员应该与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医生做好核对工作,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摆放工作,防止因为不当而引起压伤肢体,对于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持患者胸廓运动和肢体的功能位。同时,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对于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督促无菌操作。手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电监护,做到护理工作的稳、准、轻、快,并且还要认真观察患者四肢末梢循环情况以及面部表情,及时向医生报告[3]。对与意识清楚的患者而言,如果他们出现紧张的现象一定要与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使注意力从手术中转移。对于手术室的各项护理操作要严格执行,正确核对器械数目以及各种敷料,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工作。1.2.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该选取适量温度的生理盐水给患者擦拭皮肤上所残留的一些血迹。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呕吐等现象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3效果评价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自身,让他们对我院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其中,评定结果包括:不满意、一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1.4数据分析本次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数据主要是采用SPSS12.0软件。采用t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以及进行手术的重要地方,对于手术室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同时,还需要较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从而可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护理学的角度而言,手术室护理就是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手术室的环境,在经过诊断以及评估之后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方案,从而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对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提高和更新的语言,也是人性化护理的需要[4]。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院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我院的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优质护理工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爱丽,汪怡洁.“手术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5,3(26):445-446.
[2]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4,10(5):305-307.
[3]庄越.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339-340.
篇6
目的:探讨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其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手术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的优质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对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的缓解起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及效果
在医院重点科室中,手术室由于本身专科化而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因此需要采用更为理想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从而为手术患者的治疗成功提供有力的保证。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200例,男性患者有120例,女性患者有80例,年龄分布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8.5岁,体重在45-90kg之间,平均体重为67.5+-22.5kg。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1.2.1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其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
手术进行的前1天,护理人员会对病患者进行访视,详细了解病患者的病情情况,咨询病患者的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以及对药物的过敏史等等,并且查看其各项的检查报告结果,以此为根据制定为病患者量身定做的手术过程中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访视的整个过程中应当以温和贴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病患者,并且耐心地位病患者与其家属讲解手术中的主治医生、麻醉方法和其他的注意事项,让病患者清楚地了解手术的安全性与风险性,增加病患者的手术信心,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
(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麻醉之前,护理人员要和病患者耐心地进行沟通,从而避免患者出现甚至加剧焦虑的情绪。一旦病患者接受麻醉处于麻醉的状态中,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是否发生紧急变化,并且使病患者的呼吸保持通畅,静脉输液稳定,操作应当熟练、正确。在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当柔和呼唤病患者醒来,并嘱咐其与家属相关的术后注意事项。
(3)术后护理:
叮嘱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半卧位以便呼吸和引流,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的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同时,保持引流通畅,保持中心负压装置的压力为200mmgh。对引流液进行观察,做好固定引流管的措施,避免引流管脱落。在术后六小时内,患者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在术后1-3小时内可以进食半流食。确保病房环境安静干净,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
1.2.2观察指标
(1)术前的焦虑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
(2)疼痛耐受情况评级:
采用了疼痛级别数字分级法,共有四个级别,评分在4分以下的评级为疼痛耐受良好。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采用n表示例数,平均数采用中位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结果
3结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咱们的医疗事业也正逐步向前迈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也需要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其生活做保障。我们的医疗模式正逐渐地打破传统,取之而代的是现代先进理念的医疗模式,以人为本是新医疗模式的根本,而护理工作作为医疗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开始向这个根本的立足点靠近,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方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并且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人为本,这个立足点是护理人员的服务宗旨,根据病患者的个性与生活的差异性,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文精神,尽力满足病患者生理与心理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对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的缓解起到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病患者的满意度,缓解了病患者的疼痛感,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满意度。
作者:敖秀华 陈红梅 单位:重庆丰都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姜雪,陈素兰,陈丽媛,丁宝艳,金鑫.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05).
篇7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对照组为单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等等。
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患者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01-02
本文主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66例,35例为男性患者,3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66-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8±10.5)岁。将6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对照组为单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等等。
1.3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选择X2检验,当P
2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术前舒适护理。
3.1.1术前访视。患者在手术前1d,护理人员应去探望患者,掌握患者相关的情况,比如患者之前所从事的职业、患者所接受的文化程度、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等,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情况,包括手术室状况、麻醉方式、手术过程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1]。此外,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护理手术,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如准备好手术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品,检查好相关的仪器设备及器械,对手术室的灯光、湿度以及温度等各方面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手术的需求。一般来说,手术室的湿度应控制在45%-55%,手术室的温度则应控制在22-26℃。同时,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干净的床单及被套,手术床及推车单应保持洁净干燥,避免患者视觉上的冲击,且应检查好手术床及推车单,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性能。确保患者运送过程的安全,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手术环境。
3.2术中舒适护理。
3.2.1手术室舒适护理。患者在运送至手术室后,应尽可能地减少其出现碰撞或者移动。当需要与患者进行交谈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声音的柔和,若患者存在听力减退症状,护理人员在交流时还应进行相关的肢体语言,加深患者的理解。交流时一定要有爱心与耐心,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抚摸,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及孤独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
老年患者受代谢、年龄等多方面的影响,容易怕冻,因此可以适当调高手术室的温度,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则可以加盖毛毯,尽可能减少患者的部位,做好患者的防寒保暖工作。同时,手术室中的湿度也应保持在标准的范围内,既不太干燥,也不太潮湿,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手术室舒适的环境[3]。
3.2.2手术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在安置患者前,应在患者受压部位添加垫或者相关的衬垫,使患者生理处于舒适状态,同时可以避免不良对血管及神经造成的压迫。若患者为侧卧位,则应在患者两腿内添加海绵垫,以达到减轻患者腿部压力的作用;若患者为俯卧位,则应在患者的足部、髋部以及胸部等多个地方添加海绵垫,以达到减轻患者腹部受压的作用;若患者为仰卧位,则应在患者的前臂放置相关的手板,使其与患者身体形成约70°的夹角,以达到减轻患者臂丛神经损伤的作用[4]。
3.3术后舒适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向患者告知手术的成功,使患者明白手术的及时与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的恐惧与焦虑,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应帮助患者穿好衣服,护送其回到病房,并交代患者家属术后需注意的事项[5]。
参考文献
[1]杜海英,葛伟,王丽敏,叶青.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87-188
[2]刘珊,刘贞,邓丽花,唐浪娟,王亚宁.“感动服务”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06):124-125
[3]黄惠根,黄红友,贺冬梅,刘沛珍.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28-29
篇8
要组织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等,要深刻领会文件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护的准则,全面提高自身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定期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集体学习,要认真记录讲座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内护理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掌握情况,有方向的进行培养,提高护士们的安全意识。
2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整个医院服务质量的体现,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的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防控制,才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们针对不同阶层护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①新入科护士实施入科培训计划,按照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1周的重点培训和为期6个月的综合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无菌操作、感染预防、手术安全等方面,综合培训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等专业内容,使新护士能够迅速的融入到手术室工作中来。②其他护理人员则重视在职继续教育,按照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级别不同,进行不同内容的在职继续教育,除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外,也要加强专业护理内容的培训,着重培养前瞻性护理的意识,从而防范于未然。
3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
3.1完善护理制度
许多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未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完善护理制度,加强监管措施,确保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对护士能够起到一个监督、指导、管理的作用。要结合实际,对交接班、查对制度、药品管理、手术间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废品管理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3.2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在以往工作流程基础上进行优化,包括手术器械准备、手术配合程序、医疗器械清洗、贵重器械管理等,全面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3.3规范器械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设备和新器械也不断应用于临床,为了让这些物品能够更好、更安全的为患者服务,手术室必须加强对手术器械的监管。对于外来器械、材料要加强管理,严格消毒灭菌,完成检测,用于患者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要验证合格,必要时根据性能进行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灭菌,严格杜绝不合格、不安全的产品用于患者。
3.4建立麻醉医嘱制度
麻醉医嘱指的是在围手术期为了实现麻醉措施而共同执行的而具有指令性的医疗文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麻醉处理、术中用药、液体出入量、术后镇痛等情况,并记录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及过程。建立麻醉医嘱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临床麻醉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监测机制,进一步的规范手术室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4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一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安排专人负责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监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对于合并有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的患者,在器械使用后要双重消毒,敷料按要求焚烧,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此外,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避免形成交叉感染。
5规范手术护理记录
5.1完善手术护理记录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相关规定,制定手术室的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单中要求记录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前访视、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器械敷料使用及灭菌包监测等内容,由当天负责的医生、护士分别前面归档,一旦发生问题有据可依。以此来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警惕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5.2清点物品记录
在术前术后要将手术物品进行清点,详细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若出现术前、术后器械物品不符的情况,则应当如实在物品记录单上写明原因,并由护士长或管理人员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各项记录要及时、客观、真实、准确,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必要法律依据。
6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6.1成立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资深护师担任成员,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负责对各岗位护士职责和护理安全的检查和监督。质控小组要完善各级人员的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值班护士等工作职责的确立,要求每个护士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同时要做好专科操作的指导,对于普外、脑外、心外、泌外等不同科室不同术式的目录、物品准备、手术步骤等进行统一规范,实施流程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护理安全。
6.2加强围术期质控
(1)术前质控:要求手术间空气消毒达标,温湿度适宜,在术前30min内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检查手术物品是否符合手术要求,定期清洁手术推车,检查车身、车轮以及各轮轴处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巡回护士在术前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再次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备,确保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在患者送入手术间后要和手术医师进行再次核对患者信息。(2)术中质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手术台上做到“四查”,分别由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进行器械清点,由巡回护士将器械和敷料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将添加器械及时记录,器械护士要管理好所有手术物品,防止术后遗漏,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准备抢救,手术结束后认真完成与病区护士的交接,重点交代术中监测和观察的内容。
7成效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在科室内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增强了护士的预防控制意识。而通过全面的培训措施,提高了护士对风险隐患的识别能力,护士们熟练掌握了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并能够创新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落实。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2014年全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12%,与实施前的2013年的2.6%相比,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全面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8结语
篇9
【关键词】 整体护理;手术室;作用;分析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对象实施全面、整体、优质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手术前期是指患者入院至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时期。手术中期是指患者进入手术室导致手术完毕返回恢复室或病房的阶段。手术后期是指患者自手术完毕回病房直至术后康复出院阶段。
1 术前护理
1.1 护理评估
1.1.1 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等。
1.1.2 生理状况如现病史:本次发病的时间、原因和诱因、症状、体征等。健康史如既往史、家族史、遗传史、生育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可能影响手术的其他系统疾病,如循环、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等。
1.1.3 检查是否完善手术的相关检查。
1.2 心理护理
手术前一天手术当日护理人员到病房巡查患者,了解一般情况如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位置、相关检查等。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介绍手术前、中和后的注意事项,还可邀请病区中手术成功的同种病例介绍其经验和体会,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
1.3 休息
在手术前让患者劳逸结合,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既能促进食欲、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又能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随便离院外出,注意保暖,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的家属和亲友尽量避免或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1.4 手术前要洗澡,清洁手术部位,修剪指甲,更换宽松清洁衣物,预病人在入手术室时,由前一天病房巡查的护士接待,笑脸相迎,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按手术安排表仔细核实患者,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点收所带物品和药品。入手术前室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等随身物品。同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以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术中配合
2.1 手术区皮肤消毒是在安置好患者后,对已确定的手术切口包括周围至少15cm以内的皮肤消毒,目的是杀灭切口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
2.2 手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合理安置,利用手术台的转动和附件的支持,应用枕垫、沙袋、固定带等物件保持患者的位置,必要时由手术人员核实或配合,共同完成手术的安置。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
2.3 巡回护士负责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手术中输液、输血通畅。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动作熟练、轻柔,操作准确无误,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给患者安全可靠的感觉。保持手术间的温度、湿度在(22~25℃,50~60%)中。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手术过程井然有序,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表示理解、同情[2]。
2.4 巡回护士坚守岗位,注意手术进展情况,及时调节灯光、供应手术中所需物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急救准备。保持手术间整洁安静,监督手术人员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技术。手术时门窗应关闭,减少人员走动。巡回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将和谐的温馨的感觉带入每一个瞬间,让患者感受到手术室是一个爱的空间,使其能够舒心的度过每一个心理难关,更好的配合手术医师顺利的进行手术[3]。
3 术后护理
3.1 观察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后有些患者还处于全麻中尚未清醒,应密切监测其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2 全麻中尚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道,清醒后且血压平稳者可取半卧位。有带引流管者,随时观察引流是否有效,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3.3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用温盐水擦净患者的血迹,穿好衣服,盖好被褥,搬动患者动作轻柔,与麻醉师一同送患者至病房。
3.4 手术室护士术后要进行随访,一般手术后1~3个月到门诊随访1次,通过系统体检,了解机体的康复程度及切口愈合情况。肿瘤患者于术后2~4周到门诊随访,以制定继续治疗方案。收集并分析病人反馈意见,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3.5 饮食护理:手术术后告知患者营养素及水分的摄入直接关系到其代谢功能和术后康复,鼓励患者多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若禁食时间较长,需提供肠外营养支持,以促进合成代谢。
3.6 术后心理护理:根据麻醉和手术的具体方案,做好患者接受工作及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
4 分析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以往的工作方法就是患者在手术间配合手术为主,机械的完成任务。其实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来说,其心理都会受到重大打击。整体护理的特点:①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②以护理理念为行动导向。③以护理程序为核心。④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⑤以《标准护理计划》和《标准教育计划》为工具。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对患者充分实行了全身心的有效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护理服务更高的需求,通过整体护理可使我们在护理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理论、技术水平,来不断的满足新形势下病人的身心需求,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指导[4]。
参考文献
[1]王丽芬,探讨影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相关因素,健康必读杂志,2010,3(7):152-153.
[2]安淑君,邵彩霞,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情况介绍,临床护理,2010, 23 (7):240.
篇10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
结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占比,该病的主要病变位置为直肠与乙状结肠交汇处;不良生活方式、大肠腺瘤以及遗传等因素均会诱发结直肠癌[1]。腹腔镜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对医师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为护理配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探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更为理想的护理方案,对近年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现将研究成果做如下整理及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92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40~71岁,平均(57.2±4.1)岁。依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都有知情权,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具体如下。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要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疾病史、治疗史等,并为患者讲解手术目的及流程,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存在焦虑、恐惧情绪等患者,要鼓励患者放松心情[3];告知患者我院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使其不必担心,对于患者的心理顾虑要及时做好解答。器械准备: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好腹腔镜、标本袋、止血纱布、无菌温水等手术器械及物品,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术前半小时要准备好手术台,手术开始前要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确保准备工作充分以及手术顺利进行[4]。术中护理配合: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光线、湿度调至适宜范围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信息要进行仔细核实,就较为轻松的话题与之交谈,使患者放松[5]。协助患者取合适,并讲解麻醉方法,建立好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手术期间要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准确、快速的传递工具;勤加观察镜头,如出现雾气模糊现象要及时擦拭,确保视野清晰。手术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注意保暖,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6]。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呼吸、心率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术后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1~3天,每天要对患者进行一次访视,查看手术切口状态,防止感染。叮嘱患者不可使用刺激性食物,不可暴饮暴食,不可吸烟饮酒,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7]。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0.3)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3±2.6)h,住院时间为(13.3±1.7)d,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1±0.4)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4.6±3.4)h,住院时间为(18.4±2.6)d,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12/4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通常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部分患者会有消化不良情况,随之病情进展,会有腹痛、消瘦、便血等症状,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8]。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患者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手术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我院现阶段为该类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从术前访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等方面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及手术医师的需求,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此次研究中,实验组予以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后,其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为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获得理想效果,利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谭凤丽,黄海媚,黄巧萍,等.双镜联合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微创医学,2016,11(1):140-141,146.
[2]林秋梅,郭采花.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118-119.
[3]刘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56.
[4]张秀杰,刘贵真,陈伟.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4):2172-2175.
- 上一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
- 下一篇:高三的语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