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难点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学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文学难点

篇1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在不断下降,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知和解读能力越来越弱。本文从古代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入手,分析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古代文学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1.1有利于找到民族的思想根源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蕴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思想。现代经济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世界的认识,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并不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改变。人们长期处于繁华的世界中,忘记了民族的思想根源,容易犯先人曾经犯过的错误。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找到民族发展根源,找到自己的根,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1.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古代文学中体现了我国先人们的思考,并且在思想境界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古至今,我国不缺乏各个行业的精英,不缺乏创新发明的先行者。这些智慧来源于先人们较高的思想境界。文学典籍中详尽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圣贤的思想。对这些内容的解读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思想视角,辩证地看世界。古人留下的文学典籍是他们思想的精华,是探究挖掘的主要依据。只有成为思想上的巨人,才可以引领时代,走在世界的前列[1]。

1.3有利于探求民族发展的未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现代人需要从古代文学中获得养分,吸收先人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跨步进入大发展时代。古代文学虽然没有对当前形势和问题做出处理,但是,从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身发展的足迹,看到民族的优劣,看到民族可以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古代文学中的追求真理、追求自我的思想将鼓励人们寻找复兴之路,鼓励人们实现中国梦。

2古代文学课堂教学难点

2.1社会环境过于功利现代社会环境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探索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首先,在物质世界中,古代文学转变为现实经济的速度比较慢,并且获得的收益比较小。低收益减小了人们对古代文学的追求,转而投入到对经济活动的追求;然后,古代文学内容相对枯燥,难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单位或者周围人的欣赏,使得其学习者不断减少;最后,古代文学中涉及到很多传统腐朽的思想,人们难以将优秀的思想和腐朽的思想完全区分开,容易在古代文学中找不到自我,导致影响个人对现代世界是非观的判断。现代人出于功利心淡化了古代文学的美,将白话文和简笔字视为民族根源,大大减弱了古代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2]。

2.2高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转变高校教学内容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改革,使得古代文学的研究地位不断下降,新型理工类科目活跃起来。从近代看,我国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发展到了顶峰,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撰写文章,具有良好的文学素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校将理工类教学科目的重要性再一次提高,淡化古代文学的传承,一直发展到今天。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遵循传统理念,采用传统方法,并没有进行更新发展。长期发展而来的差距使得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活动质量不断下降,甚至部分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体系不再完整,学生无法获得完整性的知识体系,无法获得继续研究的能力。高校将古代文学从必修基础课程中删除,成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并且删减大量的课时,给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3教学评估制度过于宽松从目前教学评估制度看,古代文学中几个主要学科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估制度,教学指标评分不明确,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法没有量化处理。宽松的评估制度让讲师淡化了自身的教学职责,降低了教学水平,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较大的伤害。现代高校对古代文学的教学评估制度仍然没有改善,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的态度也不端正,部分学生无法学习到古代文学的精髓。教师和学生双方对古代文学探究深度的降低,导致整个教学水平急剧下降。现代大学生古代文学素养十分低,对古代文学了解十分有限,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和教师的反思。

3提高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的措施

3.1提高古代文学的地位我国古代文学由必修课程转变为选修课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学生古代文学素质倒退十分严重。学生对“仁、义、礼、智、信”等文学内容缺乏必要认识,没有欣赏古代文学的能力,无法从古代文学中获得心灵体验。高校需要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内容和经典课程转变为必修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都对民族的文化有所体会,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比如:学生可以从汉语言文学角度学起,让学生懂得语言的组成和具体运用,习惯古代人们对语言的运用方式,探究其中的儒雅姿态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将古代文学的部分转变为必修就可引起更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重视,从中体会先人智慧,进而产生兴趣,进行独立研究。

3.2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对于教师而言,高校应该对教师的多项课堂教学表现让学生匿名打分,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对教师工作的不足提出批评建设,让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身的缺点并及时改正;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问题作答表现以及对古典文学的认知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并将每个指标进行量化,确保评判的正确无误和相对公平、公正。这些方法都是高校建设的外力作用,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古代文学对其发展和生活产生的意义。

3.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大学教师是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专家,对古代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很多讲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课题。讲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判断,使得自己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理解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失去授课的目的。从现代教学的情况看,高校管理层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监督,确保教师的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学生也可以对讲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请教,让教师得到心灵的满足感。总之,教师应重视教学工作环节,加强对教学活动的投入,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距离,确保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芳.教学质量评价的数学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篇2

一 前言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课时最多,开设时间最长,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评析作品的能力,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如今古代文学教学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古代文学无用论”盛行,学生对此课程兴趣不浓,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畏难和厌恶情绪,用深处困境来形容似不为过。一些学生片面的认为,古代文学只是些陈旧的东西,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应该多学些法律、经济、营销类课程,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在社会本文由收集整理上寻找立足之地。中文系学生没有读过《诗经》、《论语》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没有看完《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许多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并没有通过阅读来体味古代文学的意蕴,更有一些学生,不知晓学习古代文学的用途,这些现象都暴露出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社会价值的群体性怀疑。学生的消极态度,导致学生学而无味,教师教而无趣。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古代文学教学陷入困境。那么,形成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突破困境?这是目前古代文学教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二 古代文学教学困境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成因如下:

(一)教学内容庞杂,课时相对缩减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专科教学课程重新进行了整合,使得古代文学课在教学课时上从最初的四学期4课时到三学期2课时,总课时数减少一半以上。虽然这种改革使得面向小学的专科教学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但课时的缩减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了解到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探究古代文学发展的规律及诸多不可回避的文学经典,是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呆板,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和传授知识为主,因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延续着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被动学习方式,很少采用问答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讲义加板书,学生是埋头笔记,奋笔疾书。同时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以文学史为主,忽略了甚至是放弃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单项的知识灌输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应有的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机会。

(三)生源素质的下降

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出现了严重下滑。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得学生素质和学识得到最大空间的提升。在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在认知、理解、运用上的不适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心理,这都极大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

三 突破困境的对策

由于古代文学教学模式一直遵循满堂灌的旧式方法,从根本上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之教师知识体系老化,阐释过于空泛,更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直面挑战,积极探寻改革之路,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使古代文学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传统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古代文学的教学不应是片面地强调文学知识点的传授,而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其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应是古代文学课的最终目标。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目前大学的教学更重视“教”,认为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就能学得好;学生对该门课没兴趣,原因是老师没教好。所以,教师们总是把精力放在备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技巧的探讨上;而比较忽视学生的“学”。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方式也较单一,仅限于期末考试和一两次作业上。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改革。

首先,须加强对学生自学的督促、检查和辅导。由于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所以课堂上精讲的作品很有限,大量作品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其次,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被动的状态是不易产生强烈兴趣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教师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多提问,适当讨论,注重诵读,古诗文写作练习,等等。

(三)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篇3

中国古代文学课博大精深,历来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应是建立适应时展的教学模式。基于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教学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方面,略作讨论。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跨度大,课时多,从先秦到近代,历时千年,内涵丰厚,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块。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此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一、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知识传授与文学素养的渗透

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教育培养各专业、各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有知识的人才,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叶朗先生说:“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和这门课程的人文性紧密相连的。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要以一颗高度负责的心把所讲授的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在当代与古代的文化精神对比之中发现问题、辨别是非,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现实人生,塑造出直面当下的健全的、独立的人格。基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领悟古代文人艰难心路历程,透解“发愤抒情”和“穷而后工”的内涵,进而渗透砥砺教育,以古代文人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执著向上之路去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成长为胜任讲台,胜任引导心灵的教育者。

(二)理论教学创新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专业性、学科性与实用性、适用性之间的矛盾,由此理论教学改革成为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了古代文学理论教学的系统性改革工程。首先,打破旧有的解读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探求潜力。重新建构作品文本解读的思维机制,改变了传统文本强调割裂、单一,重视字词文面意义的解读模式,代之以新的突出作品整体、文人精神世界、文人身心状况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从而以全新的文本世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潜力。其次,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突出文学本质属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从专业根本学科性质和作品与文学史构建关系等角度,思考古代文学教学学科知识综合化改革途径和文本探新对文学史建构的影响,注重学生驾驭专业学科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融汇各学科知识,对古代特殊时代的诗作深度阅读,结合时代精神重新解读,不仅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还有力促进了教学相长。再次,创新教学理念,提倡涵养师德,立德树人。教师自身成长与学生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关联,教师不仅有才、更要有德,要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人格,不断涵养师德;更要应用智慧,巧妙处理古代与当代、古人与今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古代文学的理论教学充满生机与新鲜的活力。

(三)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中全力探究古代不同文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特点,诗词强调画面、意境,散文突出格调、色彩,小说侧重线条、故事,戏曲重在演唱、风格。同时,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力整合,将最适合学生的材料集中,极大地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四)服务基础教育的新理念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又始终贯穿课程教学服务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步完成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古诗词文富有个性的解读,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为基础教育服务。总之,为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的增强,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创立了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模式是必要的。

二、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融会各学科,多元化教学

1.融汇各学科。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又注重将文化史、美学史、思想史与文学史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在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更有理论深度,让他们知其然的同时亦能知其所以然,在走上讲台面向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时才能游刃有余。各学科的交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社会的变化,增加竞争力,同时为其将来的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多元化教学。

课堂教学,全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采用专题教学、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当今,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历年所,但传统的以为教学即讲课、“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未见改观,尚是大行其道。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肃然听讲,纵然当时讲者用心,听者有意,课堂上两厢情愿,一片和谐,但课后学生的收获却是忘多记少,微乎其微,何谈“垂櫜而入,稇载以归”?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应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此,一是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组织科研小组、开展课堂讨论、开设网络学堂、鼓励学生讲课等等形式。二是要通过考核进行有效的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外具体教学中,打破传统教材的固定思维,从主题和构思设计诗的新的讲解思路,推陈出新,突破旧有讲解模板,创新讲解思路。文本解读中,我们走近作者,做到最切合当时时代的解释,同时注意古为今用,发挥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历史时空,体验作家作品彼时彼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中体现的文化精神、古人的人文境界、生命哲学的当代价值。用古人的心路历程砥砺当今弱不禁风的学生,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古代文学教师十分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材的修订再版时,将研究成果编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和充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古代文学的学术发展动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术含量,及时将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的发展前沿及研究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其科研能力,为其今后的深造,在古代文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编写新教材,打破旧传统

古代文学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像我国现当代文学那样,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更新很快。建国之后编著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其基本观点还是比较稳妥的,因而被使用多年受到众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好评。但古代文学旧有教材亦有缺点,就是名词老化,解读方法陈旧,所选篇目不精;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尝试编著新教材,新的作品选,补苴罅漏,荟萃精华,所选作品既要有历代传诵的佳作,亦应有代表某种风格但却被前人忽视的作品。在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下,关注中学教改,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注重正文解析、链接相关阅读作品,由点到面,拓宽知识,打破旧有的解读机制,同时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

(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了解古代文学前沿动态,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标志,巧妙使用多媒体的图片、音频、视频会提高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古代文学;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是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核心的文化教学,二是语言技能的培养。由于中国语言本身的特点和中外文化的差异,学生会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诸多的不适感。跨文化层面的问题往往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其中的语言往往是无法用正常的语法思维去解释的。那么教师在此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做到如何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容易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一、古代文学的语法、语义让学生难以理解

首先,文学语句中往往包含着汉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无法完全用语法解释清楚。例如:古代诗词中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易被错误理解。正确解释: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而对外汉语课上学生则很难理解和接受。在我们古代,“床”的解释有很多种:井台;井栏;“窗”的通假字;取本意,坐卧的器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在散文中,句子的主语总是明确给出,只有在个别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主语省去的句子,而在古代文学中,诗人为了语言的简洁凝练,句子的主语常常是不出现在诗句当中的。例如 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只有谓语,没有主语。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在这首诗中,前两句没有主语,但隐含了主语“”,第三句给出了主语,主语是“我”。这是一个很好地主语变换的例子。在古代文学中,这些都给学习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难以按照正常的语法思维去理解。

《江雪》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的诗,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这诗虽没有一个“雪”字,却能让人想象出一幅铺天盖地的雪景,耐人寻味。

古代文学内敛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对外汉语课上,学生常常会问一些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但在他们眼里又很正常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首先应当予以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切忌予以打击,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趋近中国文化。其次,应当尽量利用图片多媒体、影视资料等把当时的历史的、景物的等方面的内容形象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其中的真正含义。

二、词汇翻译的不准确性、不对应性

有时候,同一个词语承载的文化意义有所相同、甚至相反,甚至很难找到与其相似的词语来解释。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时候,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甚至觉得某些词汇运用到恰到好处。而对于留学生对中国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产生的不适应感会很强烈。这样学生很容易对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怀疑。有一些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已经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意义。

例如:“竹叶、杨柳、”等在古代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其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具有传承性、象征性等特点。又比如“流水”,人们往往会想到时间和愁绪;再如“月亮”代表思念、“折柳”代表送别;再如植物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梅花含有高洁、傲寒、不屈之意,翠竹是清雅劲直品格的象征,兰花孤芳自赏、怀才不遇,展现高雅情趣。

这些物象中国人就会习惯地联想到它们的意义及稳定的指向。这类词语虽然可以在留学生的母语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表达,但其母语却不具有这些意象所包含的丰厚的内容,难以将其独特喻意全部表达。因而,这些词语并不能引发学习者的情感想象,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不明白其中的意味,而且会与母语文化产生冲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问及学生为什么会采时,学生回答:给死人用。这与陶诗中对高雅情致的追求大相径庭;再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两句交织着历史感与现实感,但学生面对“明月”和“关”这两个充满思念与战争描写的词却无动于衷,而且会生发出疑问:战争怎么会有那么长时间?这些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东西,必须经过老师的充分讲解才可以让学生明白,否则,仅凭字面学生是无法感受到其中的滋味的。因此,先要启发学生寻找这些事物的特点,如让学生发现秋天盛开,不与春花争妍斗艳,不畏暮秋的严寒。继而,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喜好类比的思维模式,这在经典文化中都有所表述。总之,对于汉语词汇中已形成的意象,或是留学生母语文化中没有的成语典故,要先进行词汇本身的学习,教师要耐心地给学生介绍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并试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能强迫学生去接受一种概念,尤其是不要造成学习者与本国意象的冲突。是可取的方法。

综述,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来讲,对汉语和汉文化自身应该具备比常人更多的知识和更深刻的理解,这是能更好教授外国学生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做好学科定位,明确教学目标;2、紧密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3、改进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的束缚,采用情景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从教学形式上贴近学生的文化心理及实际水平。从教学内容上来讲,适当地选取内容简单的文学诗句及作品,并加以白话文来通俗的解释,让更多的学者容易接受,而不至于产生厌烦心理。在选题的时候,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选取可以与学生母语文学进行对比的作品,这样学习内容就会具有针对性和相关性。从教学方法上来讲,选择合适的课堂用语,降低教学语言的难度,同时要在教授的过程中降低说教性,增强趣味性,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具体、感性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消除他们学习的困惑。从教学目的上来讲,古代文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阅读及交际能力,因而要以文化为线索进行,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最终让学生具有同中国人进行交流的文化能力。另外,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具体问题参见附表。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调查,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感受如实作答。您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保密的,仅供研究之用。

1.您的国籍(Nationality)?

2.您的(religion)?

3.您现在就读的学校是?

4.您所学的专业及方向(What is your Major?)

5.您现在就读的年级(Grade)?

6.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What led you to select your major?)

7.你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什么?(How do you understand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8.现在的课程中有“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吗?(Have you ever had the cours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during your undergraduate years?)

9.你希望你的汉语课程中有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吗?(Do you want to have the cours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0.你所参加的考试当中涉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考核吗?(Do your examination contents includ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1.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的汉语学习重要吗?(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for studying Chinese?)

12.你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吗?(Do you like Chinese AncientLiterature?)

14.不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因是?(Why do not you lik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5.您最喜欢什么形式的中国古代文学样式?(What is your favorite form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6.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学习汉语有帮助吗?(Does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ave any positive influence on your Chinese-studying?)

17.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的汉语学习的哪些方面有影响?(In what way do you think ChineseAncient Literature can help you study Chinese?

18.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会提升您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吗?(Will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ncrease your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参考文献:

[1] 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 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2).

[3]沈光浩,何林英. 语言接触对于汉语派生式新词语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5(2).

[4]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报,2014(1).

[5]时培根.浅论刘备“善哭”的性格内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7).

[6]冯立鳌.三国风云 人物正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模式;《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缺失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媒体的新艺术,导致许多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戏剧受到冷遇。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关于戏剧部分包括元杂剧、南戏、明清杂剧与传奇往往介绍得简而又简,而且将其类等于小说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特点、艺术成就即可,忽略了结合戏剧本身的特点通过经典阅读讨论获得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完全不读作品

由于课时紧,教师课堂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戏剧的介绍总是非常简略。除了元杂剧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清传奇《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是重点讲授的,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徐渭的《四声猿》等是稍作简介,其余的元代南北方戏剧圈作家作品、明代宫廷作家作品、清代花部雅部等作品顶多在课件中列一张表,只要求学生知道剧作家姓名、主人公名字、故事大概内容,除非学生非常感兴趣或是作为论文研究对象才会阅读作品全本。

(二)只读宾白,不读曲辞

对于重点讲授的作品,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剧作原著,课堂上分析作品的思想、人物和艺术特点的时候结合具体文本进行例证,实现师生交流的效果。但由于戏曲的曲辞多用典雅或质朴的文言,这些对现在的学生来说都不易理解,参考注释则很麻烦,甚至仍一知半解,他们只选宾白跳着看,大致了解故事情节而已。但人物丰富复杂细腻的心理感受和变化在剧作中都通过曲辞进行抒发,剧作的辞采及精湛的语言韵律和运用技巧也都通过曲辞进行表现。因此,只读宾白不读曲辞无法全面认识戏剧文学的伟大成就。

(三)流于文本表层,缺乏整体文化的感知

对作品的大致浏览,只是了解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稍进一步能理解戏剧中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但缺乏对戏剧整体文化的感知。戏剧的主要特征包括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阅读和讨论经典戏剧作品对培育学生高雅的艺术审美趣味,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的实施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如果要充分利用戏剧文学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的理解,以丰富的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应该重视经典戏剧作品的阅读讨论,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注释,通读作品,完全理解文本内容

经典阅读讨论的首要任务是通读作品。元明清时期的戏剧剧本,年代越前,语言越是艰深,学生应该选择有注释的版本进行阅读,包括宾白和曲辞。理解和积累不同戏剧剧本中涉及的不同朝代的语汇、典故、民俗、时令、物品工艺等知识,能更全面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戏剧冲突的缘由,进而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戏剧演出,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

在准确而全面阅读剧作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优秀的戏剧演出作品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例如,在讲授元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越剧《西厢记》的表演视频,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选取其中的重点部分《赖简》一出,让学生在越剧柔婉回旋的声腔中体会王西厢“花娇月媚”的语言特色,形象地观看到崔莺莺的“假意儿”、张生的“志诚种”、红娘的“机智”的形象特点。在讲授明代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时,介绍学生观看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视频很有裨益。青春版《牡丹亭》思想主旨鲜明、叙事主线清晰集中,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在明代心学左派思潮影响下的情理之争的思想价值;伴着昆曲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行腔,能让学生充分欣赏作品中的曲辞,尤其《惊梦》一出中【绕池游】【皂罗袍】等的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舞台上音乐直接诉诸听觉的呈现,使戏曲语言所传达的诗意更加真切直观。以戏剧文学名著为底本的戏剧表演,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国学精华,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演出能够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对接受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完成对作品整体文化内涵的认知

学生对经典原著文本进行认真阅读以及观看戏剧演出后有了身临其境般直观感受之后,对作品整体文化的认知还应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来进一步深化。教师可以围绕作品思想主旨、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特点、发展影响等方面设置典型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回到经典原著认真梳爬剔抉、前后观照、突出重点地理解作品,通过讨论辨析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完成对作品正确而全面的掌握。

三、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已经认识到课程教学存在不足的现实面前,经过思考和探讨,也能大致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方法,但想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得看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才能达成所愿。

(一)课程总课时少,需合理规划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课时安排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学年,总共204/272课时,但从先秦到清代,文学史的内容那么庞博,在教学中这些课时仍然显得紧;而在历代作品中,戏剧相对于诗词文而言毕竟没有那么重要,但在元明清文学部分,因戏剧已达成熟繁荣阶段,成为该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或重要文学现象,则应适当增加课时,并通过经典阅读和讨论重点掌握。

(二)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对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督促

由于语言的艰涩、形式的陌生、考查比重较低,学生往往不能按要求完成戏剧作品的阅读。教师应该提前给学生列出元明清时期重要的戏剧文学作品篇目,课前完成阅读,有条件的可以观看相应作品的现场或视频演出;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给予引导和明确;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讨论的情况作总结,还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补充,汇总后以作业形式交给教师进行评阅;期末考核出题时,应在论述题或分析题中占适当分值考查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篇6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教学研究

问题之一:放弃板书,不方便学生课堂记忆

当前高校中,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极少或者根本不在黑板上写字。教室的黑板对这些教师来说如同虚设,即使偶尔兴之所至,他们也只是信手胡乱涂鸦一番,毫无书写条理。规整的板书传统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从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首先,板书可以写出课堂内容的梗概,且能长时间展示。这对于学生听课过程中的重复记忆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手段仅能在开头和结束的某个时间点对内容梗概进行短时展示,这是不利于学生记忆的。据研究,人对知识的记忆主要有三个阶段,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作用时间短,容量有限,除非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感觉痕迹很容易衰退。瞬时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方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也十分有限,且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不断复述的条件下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RobertL.Solso)认为:“某种记忆系统(短时记忆)能够储存信息,但如果信息未得到复述,它就从记忆中失掉。”[1]板书能使教师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在上课过程中长时间留存,有助于学生认知感觉的强化与信息的编码,并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其次,板书机动性强,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更便于记忆。相对于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板书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讲课过程中突然发现的疑难字词、学生的随机提问、需要增加的图示、适时划出重点难点等。第三,板书更便于学生记录与思考。一般来说,教师板书速度与学生记笔记速度是一致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古代文学犹为如此。要真正学好古代文学,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下苦功夫。这已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圈子中不争的事实。然而,因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而导致过快的课堂节奏,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时间做课堂记录,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适度思考与提问。课堂记忆效果自然也不好。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板书传统的有机结合。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为例。在教学计划及进度中,该章所分配课时一般为二至三个,要讲解的问题有五个,即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等。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史记》,其背后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及研究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个问题之中的任意一个问题都可以讲授两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若此章全用板书讲授,显然时间捉襟见肘;若全用多媒体讲授,则往往因为信息量太大或者材料的取舍不当而导致学生不得要领,含混而过。这就要求讲授者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把五个问题及每个问题的讲授要领书写在黑板上,而将讲解与论证过程辅以多媒体展示。可以通过播放鸿门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以及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来说明司马迁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与《史记》高超的叙事艺术。总之,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课堂方能张驰有度,学生才有记录与思辨的空间,也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之二:不写教案,教学设计不当

许多教师上课完全不看教案,或者根本没有教案,而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理由是在授课过程中一边放映多媒体课件,一边看教案会导致顾此失彼,不好取舍,不知道该以哪一边为主,所以就只好不看教案或者索性不要教案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来说,教案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绝不能被忽略。准备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的预演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教案准备得充分与否决定了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首先,教案能使上课过程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防止讲授内容的枝蔓。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讲授内容的取舍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新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学历,因为刚从较高的学习层次出来,心理状态还没有真正改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深,身份感不强,往往不按教材讲,自我发挥较多。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传授者,认为教材内容太俗套,没有发挥空间,没有新东西,所以在授课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一股脑儿全讲出来,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所讲内容较深,又偏离教材,故收效甚微。接受新知识如同爬坡走路,毕竟是要付出辛苦努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趋轻避重、趋易避难,乃人性使然,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恰当选择授课内容。然而一些老教师往往喜欢投学生所好,花大量的时间讲段子、讲故事、讲经历、讲笑话、讲时事,就是不讲教材。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而于要掌握的知识则愈发遥远。其次,教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既非私塾教学,没有太明确的时间限制,又非通贤大儒,可以不用准备就出口成章,现代教学是多位教师面对更多位学生的过程,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及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教师授课一定要有计划性,预先要有精准的设计。本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时间分配如何等,都应该有预先设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自由发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能动性。所以,教师上课无异于戴着枷索跳舞,要讲好一门课,站好一节讲台,绝非易事,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第三,准备教案的过程能使讲授者对有关教学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详细罗列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避免出现因停电、故障等原因无法操作多媒体而耽误上课的情况。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同是孔子学生,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争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在大纲一定的情况下,教师授课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授课前通过准备教案使授课内容条理化、精准化,十分必要。在完整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授课是以教案为依赖,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依赖,所以即使停电,也不影响授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并不能代替教案。一些教师不写教案,直接带课件上课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准备不充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且不说准备教案的过程对课堂实践多么有帮助,单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案书写与课件文字并不相同,自然也无法互相替代。教案是教师授课的底本,并不直接面对学生,就像舞台演出的脚本并不直接面对观众一样,它可以将提示性的话语写入。而多媒体课件要直接播放给学生,它对文本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拘谨,远没有教案书写随便、具体、细致。相对于多媒体课件,教案内容更全面,且具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授课前应花费适当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好教案。若决定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则应在已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再行努力,化繁为简,由隐蔽到直观,制作出适合课堂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切不可直接以课件授课而忽视对教案的认真准备。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决定其课堂讲授内容极为丰富。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反映其全部内容。我们应该分清准备教案与制作课件的先后次序及主辅地位。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远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我们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问题之三:过度依赖课件,口头讲解太少

一些教师上课时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为主,很少或者根本不做口头讲解。这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另一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过度依赖视频、音频,动辄播放,自己则很少讲解,更有甚者整堂课以放映纪录片、影视片、名家讲授实况相始终。二是把全部讲授内容几乎一字不落地放到多媒体课件上,然后按顺序读下来,直至课堂结束。殊不知教师口头讲解才是古代文学授课的主流常态。正是教师充满个性化的口头讲解,才使艰深晦涩的古代文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共鸣,给学生以启示,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接受。首先,口头讲授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古代文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等。其文字、词汇及语法系统基本上是属于古代的,与今天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愈是历时悠久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左传》、《论语》、《庄子》、《楚辞》等,其书写语言与今天的通行语言差别愈大,加上其古奥难懂的内容,如果不进行详细的口头讲解,单凭播放音频、视频、PPT等,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理想。教师充满文采的口头讲授能给学生营造一种短暂的古代语言环境,无形中拉近了古今距离,淡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陌生感,比播放程式化的课件效果更好。而且,教师的口头讲授更便于学生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取决于我们(在抽象感觉中)所知道的和我们(在特殊感觉中)所感觉到的综合结果。”[4]强调了在认识过程中,人受到的感官刺激(感觉)的重要性。教师口头讲解一般会辅以生动的动作姿势,加之讲解时的具体情景,都能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同时,这些姿势与情景都可能成为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凭借与提示物。其次,不能对多媒体课件过度依赖。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确有必要时再用,绝不可对其过度依赖,否则就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教师可以把诗词或者文章的文本逐段、逐节地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而朗读及解释这些文字则不宜用多媒体。学生更愿意听到自己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不是机器放出的陌生声音。另外,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朗读或积极参与互动。专家指出,学习古典诗词的第一步就是朗读与背诵。学生于讽诵之间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诗词的内容与韵律,教学效果不知比被动听别人朗诵与默不作声地观看画面要好多少倍。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5]说的就是多朗读而后自有体会的道理。再如某些画面感或者故事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实物展现或者教师本人的模仿与表演,就更不能依赖多媒体课件了。第三,口头讲解有利于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反应对某些讲授内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非常具有随机性,但却是最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之一。换句话说,能让学生“秒懂”,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口头随机讲解,或绘声绘色的描述。另外,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解决他们的大量疑问,使其思维能正常行进,比之把问题记下课后再问,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学生有这样的习惯,一个问题弄不懂,往往没有心情听后面的内容了。相反,如果教师帮学生把问题及时弄懂了,会激发学生更用心地听后面的内容。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治学态度能对学生做人与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受益终生。如果教师上课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无疑会限制这种师生间的信任与互动。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教育,尤其是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学设计上。只有重新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中职语文古代文学教学。因而我们对中职语文古代文学的课堂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情趣性。

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学法。比如榜样作用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书法,情境模拟来创造情境。情,就是由外界条件而引发的喜怒哀乐等情趣,可以说是知趣,也可以说是心情,因人而异。任何人都是会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积极地探索。文章中提到的情趣性是狭义上的情趣性,专指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激趣一词的含义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每一个老师都渴望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兴趣,从而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孔子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言甚妙,人生中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对事物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感悟生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体会生活的诗意。正如刘建德所言,“对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多方面发展的关注与促进,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1]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热爱生活的,也同样充满着智慧意识和一定的审美情感,与此同时兼具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有能力自主的走进生活中去体会文学。(2)反复诵读。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绪中体验知识。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诵读教学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对文言篇章的整体把握与感知”;“第二,有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形成”;“第三,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第四,有利于学生接受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关于诵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研究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胡虹丽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诵读教学的方法改进”:“兴趣是先导、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想象是桥梁、技巧是保证”。井源则具体论述了诵读教学的可实施步骤:“初读――不求甚解、熟读――庖丁解牛、吟咏――感悟内化、背诵――回忆再现”。这些关于诵读教学的研究为当今语文教育中诵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3)课外阅读。通过课堂教学中多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爱上阅读,善于自主的从书本或网络中搜集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觉得阅读有用,有趣,就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寻找答案。所以在中职语文校本教学中要注重课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多让学生广泛阅读,提高知识面的广度,有了阅读的广度才有可能提高思维的深度,从而开展深层次教学,意义教学。

二.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人文性。

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好的语文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灵魂的感悟和启迪。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尽情展示,人生的感悟涤荡着求知者的灵魂。例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语文课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共同赏析,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一种平等、和谐、自由、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让语文陶冶情操。[3]

三.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创设情境。

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胆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刘建德曾经指出,“课堂,是生活的诗化”。[4]他作此论调不无道理。在他看来,课堂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形式。而处于生活中的我们,总要富有诗意地去感受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雨巷诗歌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创设诗歌意境在江南小巷中进行情境表演。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教学,也可以在山塘街进行情境模拟配乐朗诵,运用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运用音乐激发我们的情感。我立足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通过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开放、有活力、有内涵的职教语文教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行学校教育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没有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从而很难实现知行合一。为克服这一弊端,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应该开展游学班课程。户外游学既是走进了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主动学到知识,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陶冶了情操,是一举数得的学习方式。

四.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艺术性。

生活是一门艺术,课堂也是一门艺术,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追求,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语文教学,比如注重平时自身的要求,练习书法、绘画、乐器,茶道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性。同时运用榜样法将中国中传统文化精髓的部分传承下去。

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包括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善教”与“费А被ザ模式。“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课堂教学若只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内容僵化、单一,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自然也较为低下。我们应结合实际,从“大语文”的角度去审视语文的课堂教学,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比如,设计开放性作业布置,大胆创新,允许学生自主设计任何形式的作业来展示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实现创新课堂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总结

最后我认为,创新课堂的核心在于激感,运用情境创设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关注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进行思维教学,意义教学,深层次教学。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布置任务,分小组讨论,分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运用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效果。要让学生人性化的去自我感觉知识,体会知识,综合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素质,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

注 释

[1]刘建德著.关于课堂的思考.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2]陈思.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探究.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王三山编.文人书趣.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5页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古代文学;误区

古代文学课程是所有综合性及师范类大学的一门传统课程, 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今,仅仅运用板书和教师口授的方法已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学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将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的音乐、书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将古代文学知识当作一种享受,同时扩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具备了以往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真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谬误,在这种手段的具体操作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误区,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论上显的超前和乐观。把多媒体技术会带来的优质课堂教学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同时片面的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等等。本文试就如下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1、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仍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同教学方法一样,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经常见到有的教师将教案内容原原本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课件替代黑板,学生拼命记笔记,但也赶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而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成为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这实际上是把课件变成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搬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过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审美疲劳”,出现厌食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兴趣,起不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不如板书。还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为了哗众取宠以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竟做得花里胡哨。更有甚者,竟故弄玄虚,给课堂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这都是没有把握适度、过于极端造成的。由此可见,把课件作为教案的翻版或完全替代黑板的教学,弊大于利,应慎之又慎。

2、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备受青睐,是不是课件教学过程中就要无限制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呢?显然不能。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都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何况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发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 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信息量堆积过多过大、画面切换得太快,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违背了信息量适度这一条教学原则,过犹不及,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些课件教学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违反多样性的教学规律,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无法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又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更需要教师的激情、学术修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应该站在讲台前面,面向学生,有表情、有手势、抑扬顿挫、有即兴发挥,有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表现和表情有所反应。要让学生面对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否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也就是说,有了好的工具,还要有好的使用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特别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而还去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有的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即使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非得通过BBS对话方式才可以交流,认为这才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人为地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上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创建了公共学习邮箱、讨论区、把学习资料挂到网上后,随之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可见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 邓其畅.物理课件制作的误区.[N].教育信息技术.2003(3)

[2] 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12:212-230

[3] 刘继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N].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6

篇9

【关键词】文言文;语文教学;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学生都认为文言文是语文教材中的“天书”,不仅难以理解,在阅读中也有很多障碍,使学生慢慢地对文言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的单一,让学生感觉文言文更为枯燥,以至于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寻找适合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成为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一切认知活动的动力,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才能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来学好文言文。因此,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开始。

(一)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前,要消除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消极心理。文言文古代汉语的表现形式确实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学不会的,所以在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文言文,消除学生认为文言文难学的消极心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课外文言文材料,或者学生熟悉的文言文小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前先进入文言文学习的情境,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学习会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二)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造学习文言文的情境,并通过自己的知识素养,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树立学习榜样。教师根据所讲的文言文内容,可以搜集相关的素材,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创作背景的了解,通过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

学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但这些知识比起庞大的古代文学知识,还不足以让学生拥有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还应注意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规律,将看似零散的文言文知识灵活地运用,以达到文言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注意学结。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所以,学生要将所学的文言文的虚词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以后文言文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另外,教师还要对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进行分类总结,像对“之、而、其、为、以”等字,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掌握和理解。除此之外,学生在对文言文的学习中,还要注意文言文句式的特点,例如像宾语前置句型,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而在这里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在文言文中还有像介词宾语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在这里的“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还有状语后置的句型,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因此,学生要注意掌握特殊句式的规律,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在规律的掌握上,还要与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实现对文言文知识的活学活用。

三、要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积累,领悟古代作者的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文言文,增加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领悟文言文的主旨思想和作者创作的情感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吟。”这就是阅读积累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文言文大量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并且熟悉文言文的表现手法和句式,有助于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更是对古代文学的一种审美体验。

教师要为学生阅读的文言文进行合理选材,以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如果学生选择难度过高的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上会遇到困难,难免让学生有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会影响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效率,消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所以在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章,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学习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从而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四、加强文言文拓展训练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进行总结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掌握,领悟古人通过文言文所表述的道理和情感,不仅对文言文的知识进行巩固,还加深了对文言文的正确认识。在学习的实践中,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文言文知识,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中,虽然对文言文的教学是一项难点,但教师不能对文言文教学有半点松懈,要积极地应对在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改良,寻找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勇于开拓创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突破。

参考文献

[1] 周雪梅. 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09(07).

[2] 贾艳. 激趣、赏析、拓展――浅谈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J].考试(教研版), 2008(05) .

篇10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课程设置 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4

Abstract Cultural courses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ulture cognition and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culture

汉语国际教育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要求该类本科生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国家汉办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根据教师标准,我们认为设置课程要围绕三个板块:汉语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文化、现代教育。其中第一个板块为主,第二、三个板块为辅。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口语交际课程的地位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第一,要尽力挖掘语言类课程文化内涵;第二,要建立文化类课程体系。

1 尽力挖掘语言学课程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中国语言过程中,将自然接触中国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干巴巴的语言本体教学。为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关系,本专业语言学课程要注意与文化理论认知相联系。

1.1 汉语基础课的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中古代汉语课程尤其需要体现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比如文选要注意加强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讲解。如《之战》要突出中国姓氏文化。“邴夏御齐侯”,邴夏是齐国大夫,邴是氏,夏是名。上古时代,姓与氏不同,姓是族号,氏是族的分支。一般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明贵贱,姓别婚姻。战国以后,姓与氏逐渐合二为一,汉以后姓氏不分,且百姓也有姓氏了。这些知识对学生探索中国人种起源与发展很有帮助。

再比如古代汉语文字学部分,选取字形分析结构时,应注意选取与中国文化元素有关的例子。如“赤”,《说文》云:南方色也。从大,从火。火盛则色赤,故“赤”从大火会意,表示火盛。古代五行说,以五行配五方之色,南方属火,所以许慎说“南方色也”,即红色。阴阳五行,反映了中国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尽管可能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的只是零星不成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总是能使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更深一层。如果把精力过多集中于文选细读以及文意涵咏上,着意强调培养文言文语感,则会偏离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目标。

1.2 汉语选修课的文化内涵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语音学、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其中文字学应该设置汉字与中国文化专章。主要内容应该涉及汉字维护国家统一的文化功能;汉字与汉字文化圈;汉字书法与中国审美文化;汉字形体记录的中国古文化等内容。

由于汉字认知付之于视觉,因此不管哪个人用何种方言说都无关紧要。只要写出来,双方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正是汉字的这种超方言性,在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过程中,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汉字最强大的文化功能。

汉语和汉文化对周边国家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辐射。主要表现为越南、韩国、日本等文字中保留大量汉字。汉字书法讲究疏密相映的形态美,气韵流动的线条美,富有感情的意境美。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文化:楷书多儒家严谨济世精神;草书多道家放浪自由精神。

汉字中还包含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比如《说文・玉部》共214个汉字,涉及玉石形状、加工方式、品质、功能等多方面内容。如“璧”、“瑗”、“环”为玉石形状差异;“琢”、“h”、“理”为玉石加工方式差异;“珍”、“g”、“瑶”为玉石品质差异;“琥(用于发兵)”、“珥(耳中玉)”、“H(死人口中玉)”为功能差异等。这些字能反映中国玉石文化开始得很早,远古时代玉石具有祭祀鬼神、充当礼仪、美身、殓葬等文化功能。后来成为权力、品德、财富的象征。

汉语词汇学也应该设置词汇学与中国文化专章,内容涉及词汇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如华表、月饼、花轿、旗袍等;词汇与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如避讳、禅让、八卦、比兴等;词汇与中国古代自然地理,如梅雨、梯田等;词汇与中国风俗习惯,如清明、作揖、乞巧等;词汇与中外文化交流,如葡萄(来自西域)、世界(来自佛教)、胡同(来自蒙古语)、沙发(来自西欧)、物理(来自日本)等。

语言类课程虽然可以贯彻传播文化的意图,却不能太多,以免妨碍学生认知语言本体。

2 文化课程

在本专业中,文化课程应包括文化素养课、文化理论课、文化技能课三类。相对于语言理论课难度不大,应于低年级开设。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特征的认知能力为目标。

2.1 文化素养课

这一板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这些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区别,简化文学史,弱化文学性批评研究,强化风土人情与文化价值研究。比如诗人笔下的秋,往往与离别相联系,因此常常传达悲伤凄凉的感情。秋天之景已经具有中国文化符号价值。比如王维作品,多与中国佛教相联系,于景物描写之中展现禅宗机理。再如张爱玲、钱钟书作品,总是与现代都市相联系,传达着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记载着民族的沧桑与耻辱。本专业文化素养课与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等文化理论课相联系,而不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与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联系,因此教学重点应有明显差异。学时也应该大大缩短,有些高校将中国古代文学设置为255学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完全相同,这就无法使该课程真正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服务。

另外还可以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中国文化解读,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与中国文化解读等选修课,加强学生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化的感性认识。

2.2 文化理论课

这一板块在本专业文化课中应具有核心地位。包括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佛教与国际文化交流、国别文化、国外汉学研究。

中国文化概论主要讲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儒家文化、中国宗教、礼俗、衣食、中国科技、教育、语言、中国艺术、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等内容,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以及中国宗教为重点。儒家文化在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秩序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书・艺文志》云:“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中国儒家学术思想与中国社会思潮紧密相关,儒家的道德准则也是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这些文化还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除了在本课程中重点讲解,还可以开设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选修课,以便加深学生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认识。

另外一个重点是佛教文化。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西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发,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佛教自汉代开始本土化过程,最早翻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带有中国本土黄老思想痕迹。到唐代产生禅宗思想,算是完成宗教本土化过程。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这些内容除了在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讲解,还可以开设佛教与国际文化交流选修课,以便于学生理解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在宗教思想上的联系与差异,为将来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西方文化概论主要概括性介绍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成就、自然科学成就等内容。为进一步拓展本课程,还可以开设国别文化选修课,主要讲解基督教与西方社会、东正教与俄罗斯、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犹太教与以色列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风俗,特别要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关注一带一路国家宗教文化,为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开拓道路。

国外汉学研究也值得关注,这一课程将为学生展示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他们的研究哪些符合中国事实,哪些扭曲了历史,使学生了解被派往地区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帮助他们提前准备相关交际策略。

2.3 文化技能课

国际汉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技能,比如书法、国画、中国乐器、传统手工艺、中国茶道等。这些技能课的开设要配合文化理论课同步进行。使学生理解中国书法与中国思想、国画艺术以及民族乐器与中国式审美、传统手工艺中国结与中国式情感表达方式、扎染与中国纺织技术、茶与中国古诗等的内在联系。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与国外学生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一个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自然真诚交际过程中,有效传播中国文化;若在课堂上不顾教学目标,大谈中华文明,极有可能引起所派国家人民的警惕甚至抵触情绪。从这一点上说,文化技能课虽小,但功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