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篇2

1.将日常生活用品穿插到课堂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熟悉它们的分类和用途,同时还要清楚它们的外观和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教学活动中,更真实更具体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在原始凭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平时购物时的发票,上学时的汽车票,出远门时的火车票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了解它们,以生动具体而形象的实训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

2.将实际的参观穿插到课堂中

会计理论知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到资产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进行实地参观,参观的同时让学生理解机器设备、厂房、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现金都是资产,除此之外,企业商标同样也是资产。

3.将会计工作穿插到课堂中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入主动位置。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时,注重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填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同时还让学生做会计分录,会计明细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真实的凭证和账页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登记,帮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和体验。

4.将实践活动穿插到教学中

会计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它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来作为教学的辅助,而训练基地可以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在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针对会计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另一方面,可以仿真企业实际情况,使学生产生置身于企业本身的感觉,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财会业务,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效果。此外,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将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教育生态;经济社会;职业教育

一、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菲利普·库姆斯认为,教育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就业之间不相适应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与知识的快速增长以及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生态教育迅速发展并成为时代趋势。譬如,1998年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宏图》报告中,美国教育促进基金会首次提出“大学生态系统”的教育理念,指出一所理想的大学应该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

进入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教育问题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教育生态主义从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教育本体是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与其他事物及环境的相互联系中体现自己的属性、功能和价值。生态教育不仅是教育内容的生态化,更是教育本体的生态化,在发展演化进程中,形成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在系统内部,教育主体(学生及教师)、教学活动和各种教育资源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同时与系统外部环境又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和生态有机体。因此,生态教育系统不仅应充分考虑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应将一个个子系统放在教育大系统中考察,从生态学的角度,建立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和协调机制。正如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所指出的,教育生态学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旨在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二、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新福特主义主张减少国家或组织干预经济,通过建立完善、灵活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主张通过政府、工会和雇主的合作,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薪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实体经济竞争加剧,后福特主义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先后把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阶段,经济增长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经济结构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优化转变,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输出优质的人力资本、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机会和畅通的社会流动路径,保持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公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教育生态本性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教育生态理论认为,教育在发展演化进程中,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资源、能量交流,诸要素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系统网络,并维持基本平衡,实现整个系统良性运行。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功利化破坏了教育本身的生态平衡,出现教育危机。如高等教育在结构上表现出教育类型、层次结构、专业设置、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失衡;在管理方面如政策拟定、科研导向、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都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和良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显而易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结构合理、组织完备,形成内在协调性,避免或减少内部冲突和矛盾,现代职业教育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才能实现。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三)教育主体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教育生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以促进主体的职业发展、人文精神和生命质量为目标,尊重教育主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诉求,着力塑造主体人格和精神思想。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就是要按照教育生态系统要求,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的多元化需求与全面发展,满足不同的人生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满足人的主体性和现代性需求,从而有效避免职业教育生态失衡。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是尊重人的主体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现代职业教育在提供人们就业、生存、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基本需求的同时,更能够创造合理的社会流动平台和通道,提高社会底层及广大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发展需求,找到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帮助人们参与社会竞争与选择,从而获得幸福,享受美好生活。

三、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指导思想

教育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和研究教育与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揭示其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由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育发展产生各种作用和影响的环境要素构成,如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政策、文化、道德、民俗等要素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等,教育本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以不同的路径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转化,并表征教育发展的生态特点和规律,如动态平衡规律、发展协同规律等,教育生态系统只有在良性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综合效益和功能。同时,在系统内部,在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同样存在着信息交流与资源转化及其生态特征和规律。因此,在教育生态观下,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之与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和谐相处,而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或技能。为此,高等教育应该把人置于教育生态系统中促进其生态性发展,并通过这种和谐机制反哺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

(二)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从系统的观点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生态属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系统性原则要求以系统的发展眼光,注意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综合考察对象,才能正确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生态互动关系,从而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生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整体功效,实现整体优化,保持其发展的整体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2.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职业教育长期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内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功能畅通,信息和物质等资源在系统内流动自由且高效,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积极、健康的动态互动关系,这体现了系统内部的和谐性。同时,职业教育在内部和谐的基础上,完善体系结构,优化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融合贯通,避免矛盾和冲突,形成良性的生态互动,这体现了系统外部的和谐性。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才能实现。

3.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应当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接,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

它表现为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两个方面,内部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能够适应不同教育个体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提供形式、内容、方式、层次不同的教育,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阶段发展需求,这体现了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多样性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外部适应性是指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转化,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系统由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循环往复中演化发展的。

4.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性原则首先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动态、开放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等,通过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形成共融互通、协同发展的环境,充分吸纳、利用外部资源并转化、输出,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发展性原则其次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生态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依靠内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作用,完善、优化原有的层次、结构,实现内部层次、结构的自我运动、自我演化。

在此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地实现了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吸收及转化,能够将历史的传承性与时代的发展性紧密结合,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由无序、简单、低级向有序、复杂、高级演化发展,增强体系的活力和功能。

(三)建设路径

从系统的视角看,“环境、体系、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共生,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

所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职业教育内容的修补和完善,而应该是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涉及多个关系、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

在宏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与系统”之间关系的矛盾。在这一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之间形成的互动共生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必须以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为依据,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以职业教育提供的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基础,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避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因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从“环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相关的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运行提供条件保障。

在中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可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标准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主体在空间维度上的多重需求,在时间维度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生态发展,实现改革目标。

在微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在宏观层面解决“环境与系统”、在中观层面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从而在微观层面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培养“主体”适应“环境”的生存选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主体”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功能来看,在现代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中,“主体”既是“系统”发挥价值的活的要素,又是“系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在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以满足“主体”生存、生活为基本要求,以促进“主体”自由、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构建大职业教育体系,帮助“主体”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闫智勇。系统论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探赜[J].职教论坛,2013(19)。

[3]杨近。复杂适用系统视野中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

[4]张海霞。从教育生态学视角透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篇4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层次性,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二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的评价。

一、科学教学评价目标

科学教学评价主要目标是为了下阶段“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更优化、更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促进“教”“学”双向发展。目前教学评价体系在不断优化,但是我们不能单纯把眼光放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而是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过程不断追求积极向上的“变”,往往这就需要教学评价。强调科学教学评价中的目标,正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着相反或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学评价要始终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中心。

二、科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中应当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一方面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合理构建课堂。师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各自提升。

2.教学目标控制论

这涵盖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的控制,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活动要把握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以一定的目标开展学习活动。这也就是说对学习的教育或者课堂教学如何去判断其好与差,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对教育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它包括目标的最终结果和实现这一结果所付出的价值,也就是效率。

3.评价客观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评价的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科学性都将直接影响到评价效果。把握住科学教学中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是立项的客观指标体系,是对教学评价中质、量、度的系列表现,反映着教学评价的客观真理性,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参照标准,从而使评价客观性、科学性得以保证[1]。

三、教学评价的过程

评价的过程以学生发展为理念,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由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关注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这些观念的转变要深入,要落实于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学过程的评价也不能单纯以学生某次测评获得的总分作评断,而可以根据布鲁姆知识目标理论来进行判断。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的模拟案例:浙江省某校初中九年级两名学生在一次模拟考结束后,两人本次科学考试科目的成绩都为160分。(卷面满分为200分)以下表示两位同学本次科学科目总分X、布鲁姆知识目标总得分Y、在布鲁姆知识目标的各个层次所获得的分值。

甲同学的布鲁姆知识目标得分=1×12+2×27+3×27+4×27+5×40+6×27=617

乙同学的布鲁姆知识目标得分=1×40+2×27+3×27+4×27+5×12+6×27=505

如果单纯从本次模拟考总分(X)来判断,我们觉得甲、乙同学的知识水平不相上下,但是通过布鲁姆知识目标理论得分(Y),不难发现甲、乙同学存在一定的差距。甲同学属于基础题易失分、难题易得分类型的学生。那么就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对其作出可能分析:

① 甲同学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比较喜欢钻研难题,在同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向性”学习;

② 甲同学在考试的过程中做题马虎,常常容易题失分;

③ 甲同学在考核的过程中,出现作弊的可能性;

然而乙同学虽然能保证基础题得分,但是难题得分不高,对乙同学的学习建议,加强难题的训练。

篇5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基础教育视野下班级管理中人文素质的构建与培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篇6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如右图1所示)。按照PDCA循环理论,人们可以把任何一个过程的运行,从策划、建立、运作直至结果的检查和持续改进分成四个循环阶段:

一是(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这一阶段类似与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备课”阶段。

二是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这一阶段类似与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上课”阶段。

三是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这一阶段类似于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阶段。

四是A(Action处置/Act纠正、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这一阶段类似于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总结提高”阶段。

由此可见,实训教学过程是完全能够应用“PDCA循环”理论来实现质量管理的。下面笔者结合“水利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教学过程谈谈实习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理论的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一、计划(P)阶段:备课时制定详尽的实训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方案

按照PDCA循环理论“四阶段、八步骤”的提法,这一阶段分为四个步骤:

1.分析实训教学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对于“水利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教学过程,这个步骤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需要、知识储备等,同时还要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其他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尽量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例如,通过现状分析后,发现学生对“水利工程测量”的实训有畏难情绪,总的来说学生觉得“难学”“不愿学”;而另一方面,课程实训的特点是既要学生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注重“测量精度”的职业素质,总的来说,“教学目标高”,

“难教”。

2.通过现状分析,找出产生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建立解决问题的支点。教师在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现状有了充足的了解后,才可以制定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教学。例如,对于“畏难”“难学”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技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许多学生连三角函数也不会运用,甚至连简单的加减乘除也会算错,这给计算量较大的“水利工程测量”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技校学生学多缺乏主动性、怕吃苦、没有学习压力;对于“难教”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计算量大而学生又不会计算,实践熟练程度、精度要求高而学生纪律松懈等因素。

3.找出各种原因中的关键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这一步主要将所有因素进行全部归类,用“鱼刺图”(或者表格)的形式,列出关键因素。比如对于前面的“难学”“难教”问题、分析出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数学几何计算能力差。

4.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实训计划及组织措施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解决措施,同时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水利工程测量”实训的课程性质、教学大纲和实训计划的要求,设计和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它包括教学(情感、知识、技能)目标、管理组织措施(环节)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学生数学几何知识十分薄弱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补课计划,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采取对应的组织措施。

二、执行(D)阶段:按照拟定好的实训方案和实训教学设计组织教学

这一步骤是前面制定的“计划”的具体实施阶段,要按设计好的“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组织。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问题,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计划中)按照计划中的“组织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例如,采取“每天早晚两次例会点评”的制度,早晨集合学生布置这天的实训任务,讲解注意事项,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知道今天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结束时集合学生进行点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习缺乏主动性”“纪律松懈”情况的出现。

三、检查(C)阶段: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

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中,检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训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可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

1.实训教学设计完成的检查

每一个实训项目完成以后,自我检查实训教学设计的完成情况,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实训教学计划执行的检查

对照“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3.实训教学质量检查

通过定期考查、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检查实训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处理(A)阶段: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提高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这又包含以下两个步骤:

1.总结经验

把“认可”的“计划、教法、组织措施”总结提升为“标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规范标准”执行下去。如“每天早晚两次例会点评”的制度就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经验,在笔者学校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处置遗留问题

对本次循环中“否定的”,要着重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决措施,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系统。例如,对在这次实训教学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但又不可能马上有效解决的,就应该进入到下一阶段实训教学中,采用新的措施来纠偏,如此反复,问题将会越来越少,实训教学质量将会显著

提高。

篇7

摘要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在人事管理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应尽可能在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进行变革,体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制度变迁进入“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现象。制度变迁的转型有助于提高我国报业集团媒介管理的“软实力”,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发挥管理的协同效应,则是我国报业集团顺利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 媒介融合;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 G23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周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2014年8月1 8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在这一国家战略的主导下,我国各级报业集团纷纷实施媒介融合战略,媒介融合成为当下我国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探索之路中,其内部的人事管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和“平衡阀”的作用。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事管理机制变革,拟在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探索。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是新经济制度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道格拉斯.C.诺斯( Douglass C.North)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认为,可以用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方法来分析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认为,沿着既有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被称为良性路径依赖(也称为“诺思路径依赖I”);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被称为非良性路径依赖(也称为“诺思路径依赖II”)[1]。长期以来,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沿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政府规制和刚性色彩浓厚,在报业集团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思维上,应加大变革力度,尽可能实现良性路径依赖,避免非良性路径依赖。

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上,我国报业集团内部的编辑部整合改造虽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一些报业集团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良性路径依赖。如人民日报社组建“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推进深度融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从2014年6月12日上线至今,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主下载量已超过4500万[2]。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编辑部”,实现新闻生产的“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滚动采访、滚动;多元呈现、多媒传播”。2012年2月,国内第一个物理形态的中央控制台——“南方都市报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成立,将新闻采集、分析、传播、营销、服务等报业组织机构实行模块化、扁平化。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后,新媒体业务成为该集团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2014年7月22日凌晨,澎湃新闻正式上线,成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的新媒体产品代表[3]。尽管我国各级报业集团在现阶段取得了一些媒介融合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学者对此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黄鑫宇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基于不可预知的市场竞争因素,报业呈压扁组织结构、迅速组合的“模块化”发展趋势[4]。目前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尚处于探索之中,良性路径依赖和非良性路径依赖是一种相互转换的关系,处于动态变动之中,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体矩阵、组织架构、采编流程等方面,其内部的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之间仍未真正打通,新闻的一次采集、分类加工、即时生产、融合的“中央厨房式”的一体化生产链条尚在摸索。我国报业集团在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未来报业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必将推动我国报业集团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重组模式。

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由历史选择决定的,即便所选择的路径是错误的,制度变迁也有可能陷入“锁定”状态,束缚传媒发展[5]。目前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共识是:建设新媒体并非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我国报业集团媒介融合的管理者大多由传统纸媒新闻采编人员转型而来,媒介融合管理者还保留原来的思维定势,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容易顺着“办报”的原有思路办新媒体,会导致思维的僵化,出现“锁定”状态,出现非良性路径依赖,造成媒介融合低效。因此,媒介融合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注意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摆脱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的非良性路径依赖,除了充分吸收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的惯用做法之外,还应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报业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发展,避免照搬、沿用原有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人事管理机制。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路径突破

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6]。我国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如胡正荣、周劲、陈戈、石培龙、王守国等从传媒制度变迁的阶段性、制度困境及意识形态根源、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等不同角度,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对传媒产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到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制度变迁这个研究领域,笔者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并非单独起作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模型往往交替起作用。多年以来,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在我国报业集团改革中相互作用,前者起到主导作用,后者起到补充作用。我国报业集团属事业性质的新闻文化单位,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在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考核培训、奖励表彰、处分申诉、争议处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政府规制内容,从政府规制主体上划分,属公共的政府规制;从政府规制的作用与效果上划分,属激励性政府规制;从政府规制的方式上划分,属直接政府规制。这些人事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呈现出社会性政府规制的要求,承担着减少我国传媒市场的负外部性,增加传媒市场正外部性的职能,体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同时,我国报业集团基于自身发展,在人事管理机制上白下而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变革,如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激活新闻采编人员活力,实行首席专家制度,这些人事管理变革的举措体现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自发性、盈利性、渐进性、边际性等特点。2015年4月28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上海报业集团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方案》,体现了上下结合、利益诱致的制度变迁方式。为实现媒介融合的制度变迁内容,上海报业集团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制度变迁的主要目标,通过建立“首席记者”“高级记者”“资深记者”等新闻采编业务序列(属纯业务序列、有别于“总编辑、部门主任、部门副主任”等行政序列职务),改变原有报社内部职务晋升“写而优则仕”的传统模式,为好记者、好编辑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新的职业发展空间[7]。

(一)在转换用人机制上进行变革,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为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共长”,在我国报业集团内部,应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建立依法规范、灵活高效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建立一种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国家、报业集团和员工等多方利益:从国家层面而言,依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履行依法规范管理的义务,突出对报业集团工作人员的制度约束和权益保障,体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特色;从报业集团层面而言,建立一种合同聘用、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报业集团工作人员良性的“进、管、出”机制;从报业集团员工层面而言,明确报业集团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主体平等地位,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在组织结构、学习培训上进行变革,体现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2009年,《华盛顿邮报》进行机构重组,设计内容生产和编辑制作两个方面,整合后,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平台的协同能力大大提高,报纸和网络业务上的整合进一步促进[8]。在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在新媒体组织结构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集团层面已基本实现新媒体中心、数据库业务部、信息技术中心、边锋四大模块构成的技术平台,初步构建全媒介融合智能信息服务平台。但我国报业集团大多注重“报网互动”,在设置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面进行“增量”变革,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报业集团在自身的“存量”变革上,却办法和手段不多,传统报纸业务和新媒体业务的互联互通亟待加强。因此,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织结构上需根据报业集团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体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遵循新闻传播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科学设置组织结构。

在学习培训上,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十分注重员工的培训,通过举办讲坛或讲座等形式,培养新闻采编、综合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人才,加大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力度。我国一些学者对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国秋华提出,从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来实现知识资本的运作与整合,最终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她建构了以人员、组织、技术、学习、知识、管理为核心要素的传媒学习型组织系统模型[9]。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我国报业集团应注重加大对现有传统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既熟悉传统报业新闻采编规律,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国报业集团在内部员工中应普及互联网思维,提升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在收入分配、激励保障上进行变革,体现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网络编辑、美工、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10]。我国现有一些媒体的技术力量薄弱,既缺人才也缺资金,却盲目上马“大数据”“云计算”项目;有的媒体忽略以人为本,优秀人才引不进来,业务骨干却流失严重[11]。在我国报业集团内部,熟悉网络规律和市场的新媒体人才十分缺乏,为引进和留住现有新媒体人才,在收入分配机制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奖勤罚懒、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新媒体部门的总体效益情况确定工资薪酬水平,新媒体部门员工的工资水平随总体效益而上下浮动。同时以岗定酬,以岗位确定绩效收入,按岗定酬,岗变酬变,向关键岗位倾斜,打破“平均主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新媒体人才。如《萧山日报》在全媒体经营上采取风险承包、目标管理、部室经营、公司四大模式,对下属各公司(经济实体)实行基础奖、效益奖、特殊贡献奖,根据收入或利润完成的不同情况按级别奖励;下属公司(经济实体)新任总(副)经理实现与行政职务脱钩,其薪酬待遇与公司(实体)效益关联。

在组织中,激励就是激发、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12]。一般来说,报业集团的激励机制包括三个维度。

首先,物质激励的维度。为满足报业集团各类人才在物质上的需求,需要给予其物质激励。当下,在“新媒体战”和监管环境严峻的背景下,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记者,都出现了离职潮[13]。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纸媒除内容优势外,在媒体平台、受众规模、资本实力、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方面劣势明显[14]。因此,我国报业集团需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要求,实行报酬激励制度变革,采取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丰厚报酬,可有效地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为充分调动新闻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变革僵化的用人制度,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上海报业集团在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中,坚持“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受众为本、采编为宝”,体现了传媒制度变迁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对内部原有薪酬制度进行革新,对表现优秀的纯业务序列的记者和编辑,规定其收入可以高于行政序列职务的部门主任、副总编辑甚至总编辑,体现了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已有少数报业集团已开始探索实行股权激励,还有一些报业集团或报社在新媒体发展上不断探索激励政策。如《钱江晚报》将新媒体运营收入,100%用于新媒体发展,用于再投入和团队激励,该报“升学宝”微信获浙江日报报业集团70万元孵化资金支助项目。

其次,精神激励的维度。报业集团的精神激励包括事业激励、声誉和地位激励、权力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等。报业集团应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精神激励方法,采取竞聘上岗等方式,有效晋升新媒体人才的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上海报业集团的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则较好地体现了精神激励的原则,体现出诱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再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维度。报业集团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不能简单只采取某种单一的激励措施。我国报业集团新媒体人才的流失是激励制度失败的重要表现。根据绩效函数P=F(M×AB×E),员工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M(即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和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AB,而且还与E(即工作条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报业集团不仅要对新媒体人才进行充分激励,而且要为新媒体人才发挥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物理工作环境,而且还包括舒适的人文环境。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近期出台《互联网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参照互联网企业对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管理的实践,对技术人员晋升设计了“技术通道”“管理通道”双向畅通的职业通道,以改变传统媒体技术人才队伍薄弱的状况,为媒体融合发展打牢基础。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

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1世纪初,在制度变迁的推动下,我国传媒经济运行中的垄断力量逐渐减少,经济性垄断力量不断提升[15]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我国报业集团人事管理的效率,发挥人事管理机制变革的协同效应,提升传媒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性垄断力量,将是今后报业集团人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一)转换制度变迁方式

在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改革过程中,制度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媒介融合初期,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引擎”效应,这是报业集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媒介融合打开局面之后,应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协同效应,让不同的利益主体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报酬,激发最大能量。在传媒改革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但产生的效益不一定就高。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制度安排上往往契合现实需求,但是速度比较慢,制度安排效率较低。”[16]因此,在报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中适时变换制度变迁的方式,充分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提高报业集团员工的积极性。

(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我国报业集团充分发挥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人力资源的专长,使员工的能力与相应的岗位对应。从纵向上来讲,报业集团员工各有不同的能级地位,在我国,包括报业集团在内的事业单位按岗位进行管理,管理岗位分一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一至十三级、工勤岗位分一至五级,如果员工的工作与其能级地位不匹配,就会出现人力使用不当和低效的情况。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报业集团应充分考虑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员工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对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尊重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成果,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人才的主要保障。报业集团人事管理机制改革应明确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配置,做到能级对应,激发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发挥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对报业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因此,我国报业集团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人事制度的管理协同效应。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基于人事管理的协同效应,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部门会更加积极追求报业集团的广告、发行、印刷和其它经营实体的多元化收入,努力改变依靠广告的单一盈利模式,改善媒介产业的盈利结构。尽管在报业集团内部,传统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部门的职能和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有效协同不同部门之间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传统报业和新媒体产业两者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7]光明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组.打造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一[N]光明日报,2015-06-06( N7).

[3]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介融合的上海模式[J]中国报业,2014( 15):46.

[4]黄鑫宇中国近现代报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基本规律[J]中国出版,2013(3上):59-64.

[5]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2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制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4.

[8]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J].中国记者,2009( 8).

[9]国秋华,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4.

[10]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和思考- 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11]李浩燃.以“日新”精神力促媒介融合[N]人民日报,2015-05-22( N))

[12]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1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3]陈阳.从“不专业”到“专业”,体制外记者与媒体机构的冲突[J]国际新闻界,2014(6):16-28.

[14]任义忠,从过度竞争到战略联合——我国报业集团竞合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2014(4):9-13.

篇8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必要性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篇9

随着中职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职教类课程主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电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成为主要内容。面对生源素质的急剧下降,我们必须要改革课程以适应当经教育发展的形式。当前学生的现状是基本素质较差,学习成绩较低,并且有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对专业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我们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课一般来说基础性很强、操作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素质,包括较好的逻辑性、物理思维能力和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可是面对当前学生的现状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电子技术教师,我们的任务更加繁重,如果说中职类机械加工类的专业课是宏观教学的话,那么我们电子技术教学就是微观教学,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尽可能地将微观的内容宏观化,尽量还原专业课的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我们学校的电子课教学受到领导的好评和兄弟学校的效仿。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实现情境化教学

电子技术教学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微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的事物,利于学生接受。我们职教类学校在这一方面采用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但是一些饮鸩止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一些学校在授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畏难心理,在课程设置中删繁就简,不再设置基础理论课,而是直接开设实践性强、适用性很强的技能课,使学生的技能课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回避主要矛盾的做法还在某些学校推广,极大地影响了职技类学校的办学声誉。我们学校在课堂设置上不能任意改变课程,不是每一个中技生毕业后就能去工厂就业,有的还需要学习深造。即便是直接就业也需要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工匠,我校的做法是想法设法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使学生爱学乐学。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把课本中枯燥艰深的电子电路问题直观形象地转化为立体的、运动的、多元的信息,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制作将各种工作元器件的工作原理集成块的工作图制成动画,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掌握了重点。如三极管、场效应管、显像管等的工作原理是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通透,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如。

二、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技术课是一门基础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我们在执教过程中,坚持贯彻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将基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紧密集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深透以后,就变成操作实践的理论基础,为什么这样操作而不那样操作,为什么先这样,而后那样……学生都能够自己作出判断,自行解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电子现象,能够举一反三,并将这些现象进行归类处理,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在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就能够架起一座桥梁,使基础知识能都尽快地指导操作实践,操作实践进一步补充我们学生理论知识的缺陷,实践和理论的融合才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然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实践操作能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书本知识。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会了基础知识同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例如,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稳压电源”一项内容时,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喜欢玩弄手机,并且经常丢失充电器这种特殊的现象,设置了为什么要用充电器呢?可不可以不用充电器呢?学生觉得也是个难题需要解决,于是学生找来万用表进行测量获知:插座上的是交流电,充电器输出的是直流电,而且不同的充电器的输出也有所不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验证,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再由此提出相类似的问题,让每个学生产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动力,并为之努力,每个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学会了这些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中职学校的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熟练、技巧娴熟的工人,以此决定了中职学校在基础课教学中的教学重点,电子技术作为电子类主干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把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中多安排学生的实习做操的课时量,在时间保证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中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连接能力,检验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理论。例如,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我们的一线任课教师经常安排一些电子小制作,比如门铃、电子音乐卡等。授课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操作过程设计,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工作完成以后进行调试,任务完成以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实践成果,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的理论基础。这样使每一位学生能够用运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具体化的简单操作,而不是作为匠人式的简单的重复,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有自我独立操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实习操作过程中通过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努力,既锻炼了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更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电工电子操作一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否则会极大影响我们的装配效果。

篇10

关键词:拓展式培训;传统式教学;材料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22-02 所谓拓展式培训,是指在一种情景模拟的环境中经过反复体验与总结,并且联系实际,最终由参与者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实用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即“在体验中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采取“做中学”的教练方式。

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率先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完整理论,并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指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整个过程中,该理论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应用,这给当时西方的很多企业管理者以很大的启示,大多数管理者和学者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

体验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与实践的联系,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式教学以看和听的方式,并着重强调记忆和掌握,在教学结束或者考试结束之后往往很快就忘却了。另外,在教学目的上,传统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传统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技能,并找到自己在知识运用中的欠缺的能力,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工作和接受再教育,来自于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报告指出,即将走出或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普遍反映出与社会融入度不高,缺乏必要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交流沟通、自我表述、心理承受、工作积极性、耐压性等,诸多因素表明大学生面临的这些问题并不是由于缺少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由于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实习或者大学生自行暑期打工只占据了很少的时间,并不能充分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锻炼。因此结合拓展式培训的特点,如果能将职业素养的训练创新性地应用在大学教学模式中,并设计相关学科的职业情景模拟演练以及培训的具体方式、方法,在单纯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进行有效地评估,无疑会在增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使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与个性的优劣势,在社会生活、职业工作体验中,增强就业能力,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不适感,有利于其尽快融入工作氛围。

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应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教学法”和“应用外延导读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坚持“5模块”的连锁活动,即:学习、整合、体验、交流、应用。学习,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是过程的开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以观察、提问和作业反馈的形式进行,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整合,主要指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搜集相关外延知识及行业市场信息,从资料信息中总结归纳并整合;体验,学生将自身总结的相关信息,以演讲、汇报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信息共享并在此过程中加以体验,或者针对某一具体的情景模拟演练,此时,教师以“应用外延导读法”对其讨论的拟解决方案及思路进行正确引导;交流,参加汇报、演讲的学生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的学生分享其学习感受并观察结果,进而与其他参加者进行探讨;应用,最后一步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应用的环节中,应注意结合有关材料的实际问题(包括材料应用、材料设计、安全预测以及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等)进行合理解释并尝试予以解决。通过情景模拟,问题假设将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及理解充分地应用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此过程成为一种体验就是对理论基础知识地更深层次的理解及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学习”的模拟循环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拓展”培训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拓展式培训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应用的充分体现。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障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

一、拓展式培训必须要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为前提

由于拓展式培训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发现自我问题,因此在教学引入拓展式培训前,要先确保课堂教学目标已经完成,学生已经掌握基本专业知识。

二、拓展式培训要以运用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

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统教学与拓展式培训的着眼点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后者着重于专业知识的运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精诚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高效的人际行为,开启学习者的所有潜能,并让他们将这些潜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实现个人绩效的最优化。

在教学中开展拓展式培训后必须用以上几点来进行评估,从而对后期开展的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修正,以进一步提高拓展式培训的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而应该看成是新一阶段学习的开始。在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评估的结果,还应该充分关注评价的过程,要把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评定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激发结合起来。一是要全方位评价学生在拓展教学中具体的表现情况,让学生实事求是地掌握自己参与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更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二是要让学生查找到自己在综合素质上与其他人的差距,激发学习、创新的能力;三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获得自主探究取得成绩的快乐,树立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信心和决心。

三、拓展式培训必须以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多样式、多途径地开展

拓展式培训一般分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户外展能。由于大学课程教学多在课堂教室内进行,在特殊情况除外的条件下,这就决定了将拓展式培训引入课堂主要基于前两种模式: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以感知、体验、尝试、合作等不同方式,结合专业教学知识点,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中开展教学。

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课堂中开展拓展式培训,应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结合材料学自身特点(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学科及实际应用性等),通过一系列材料设计、材料评估、材料采购等情景模拟及案例分析,在已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使学生从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联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引导并激发其对材料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探索以及对该行业市场的自主认识及爱好,培养其自学、分析、解读、评价、演讲以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比如在三大材料分类的课时过程中,完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差异、性质区别的教学目标后,可由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感兴趣的材料,并将同类兴趣的学生编为一个兴趣小组,进行拓展式培训。

在进行情景模拟的时候,假定同组的两个学生分别任职于两个不同的材料进出口公司的采购一职,在掌握其结构及性质的基础知识上,对现有市场上该材料的应用、价格、市场需求做出评估,书写材料采购报告并进行演讲,由该小组的其他成员作为公司的市场领导进行比价遴选,商议后并给出评定,选择更有竞争优势的一方。

在进行案例分析中,则可选择市场上目前通用的材料类别,让学生对竞争性产品进行成本、价格、性质、应用、市场需求的数据采集,横向分析比较后,进行评议及汇报工作。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引入拓展式培训,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进行交叉知识的应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在自然、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发掘学生自我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职能倾向,进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出色的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分析及评价,拓展式培训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备课的广度与深度,促使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即时更新,使教授的内容与该专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有的、适时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莫云,刘亚莉.大学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10):125-126.

[3]李文祥.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6):78.

[4]黎雪芬.要关注拓展式教学的过程[J].中学语文教学,2005,(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