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8-24 17: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级微观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级微观经济学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构建策略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的创新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的人生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管理层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理应加快步伐。高职院校的危机管理机制是为了面向在校学生,减少其在受到各种危机时所受到的伤害。高职学校不同于其他的中小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独生子女、贫困学生、行为表现偏常的学生等等各式各样的学生。改建和完善学校现有的危机预警机制,将学生们作为主体,纳入相应的预警机制当中,帮助学生们一同解决危机,保护学生们在校的人生安全、心理健康、财产安全等,都是各大高职院校应当做到的。可见在现今的高职院校教育中,仅仅做好教学的本职工作已经远远不够,建立健全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危机预警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说到危机管理机制,现今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相应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校学生对于危机意识的单薄、危机意识教育的缺乏、院校安全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都存在着。比起危机的预警,学校做的更多的则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相应的补救措施。是什么使得高职院校无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危机预警机制呢?

一方面,校方低估了危机在学校会发生的几率,没能大力向学生宣传足够的危机意识,使得学生们都疏于防范。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现存的危机管理办法不够健全,许多规则都过于粗浅,危机管理的流程不够顺畅,许多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这就使得危机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排除。

可见,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还需要大力的加强,重视危机的预警,才能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

二、高职院校学生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危机预警管理机制的建立中,各个高校必须遵循“预警”二字,危机预警机制的意义并不在于事后如何解决,而是在事前如何预防。在危机发生之后,总会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危机。而建立、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从源头上消灭可能会引发危机的根源,经过疏导、预防、解决等层层措施,才能真正的将高校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产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1.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危机意识。学生们作为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主体,理应放在首位考虑。提高学生们的危机意识,加强学生们对于危机的防范,就能行之有效的减少危机的产生。例如:在校园中刊登宣传图画或者文章、不定期发放宣传期刊、拟定“危机意识宣传日”,请消防或警方的宣传员开展讲堂等多种方法,都能够帮助提高学生们的危机意识,让学生们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时候不至于惊慌失措,使得学生们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们的人生、财产安全。

2.加强高职院校的安全制度建设。危机往往就存在隐患之中,许多高职院校的危机多发地,往往就是在寝室楼的区域。寝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也是能够帮助减少校园内发生危机事件的另一重要方法。例如:陌生人进出寝室楼必须进行登记、制定学生寝室电器使用规范条例、学生寝室张贴寝室楼结构图以便突况方便逃生、定期察看学生寝室是否有使用违章电器等许多方式都能够较为有效的减少在寝室内部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的危机。

3.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建设。校园中存在的危机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由于学生们一时产生的心理偏差而酿成的危机,在校园中也不是少数,可见对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心理咨询室,让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心理导师的辅导下得到舒缓。或是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课程,在课程上让学生们懂得相处之道、增长危机意识。通过对学生们的心理建设,从而降低因心理偏差而导致的危机。

三、总结

危机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虽然无法做到将校园中的危机“连根拔起”,一下子彻底处理干净,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在高职院校的正常管理运行中默默的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学校的安定和谐往往都离不开完善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设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首位,建立了好的危机预警机制,才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校园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甄珍,池卫东.论高职院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郭星宇,王.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J].社会科学家,2006(10).

篇2

摘要:本文在对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一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给予重点研究,提出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9-02

一、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一般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存在。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外,经济学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在方法上,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的开放性。

按照难度,经济学主要课程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初级经济学是基本的入门性质课程,一般叫作“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从内容上说,一般以原理为主,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的框架,很少有模型研究和数理分析。中级经济学是在此基础上,内容有所拓宽,探讨的程度更加深入,无论知识的广度与难度都有所加深,更多地使用了数学推导,在分析问题时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更高。此外,中级经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加深入,着重剖析经济理论本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经济问题的范围差别并不大,但与中级宏观经济学相比,它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虽然高级课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所涉猎,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在高级经济学中,模型中的函数从显函数转换到隐函数,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比较静态转换到转移动态,模型分析的对象从确定性现象转换到随机性现象,模型运算工具从简单计算工具转换到专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最优转换到动态最优等。本科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不涉及高级经济学层次。

在国际上,本科阶段首先开设《经济学原理》(初级经济学难度),让学生接受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理念与框架,然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难度),提升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数理难度和研究方法。

目前,、教育部大力在高校推进马工程项目。经济学属于、教育部力推的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建设上也要遵循马工程总体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经济学课程,并成为经管类专业的平台专业基础课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或素质教育类课程)。

笔者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

1.我国主要高校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学时数、学分数设置较高。

2.一半以上高校(16/27)会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学课程划分为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循序开设。浙江大学甚至开设了高级经济学,吉林大学除开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外,还开设了对应课程的双语课程。

3.学时总数最高的为吉林大学,合计384个学时;学时总数最低的为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48个学时,合计96个学时。所统计的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中,经济学平均学时为166个。由于各学校学分对应学时数不一致,不好简单地做学分比较。

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之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互动、课外阅读、现实经济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三、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设计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学的教学。经济学是学院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按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类开设,教学难度接近中级经济学水平。在历年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学时最高,微观经济学为72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为56个学时。此后,由于学校整体调整毕业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均有所调整。课程学时数中,微观经济学为64个,宏观经济学为48个,合计112个。

除经管学院外,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将经济学设立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占56个学时、,3.5个学分;宏观经济学占48个学时,3个学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各专业的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同,未作为平台课程。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经济学,学时为56个;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48个学时)、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36个学时),共计84个学时。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学时数相对全国水平均较低。但因毕业学分数的限制,要想进一步增加经济学的总体学时较为困难,只能在有限学时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全国比较研究,我们将重庆大学经管类经济学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继续设置为64个学时,宏观经济学调整为56个学时。

四、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经济学属于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和现实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对刚从高中学习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现实生活和经济感受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习惯于高中的被动学习和纯数理化的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变难度。@使得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必须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课程目标。

密切结合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平台、师生互动、课程网络资源延展、案例与实例、实际经济运行状态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增强他们对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理解与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即时案例分析、小组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主动性,建立经济学思维范式,形成初步的经济学研究能力。在课程考核中,重视过程学习,增加作业、小课题、小论文研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逐步减少一卷定成绩的考评方式。

篇3

尊敬的领导:

本人系商学院经济学系教师,报名参加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点支持(项目号2019-49)、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现代经济学全国高校教师暑期师资课程进修班”,经过严格筛选和层层审核,从千余报名者中被录取为120名学员之一。参加学习的课程为高级微观经济学Ⅰ和高级宏观经济学Ⅰ,时间为2019年7月15日到8月15日,共30天。

目前我院急需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学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加之此次培训机会难得,并且进修班不对学员收取报名费、学费和考试费,仅路费和食宿费用需自理。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XXX大学和商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作出更多贡献,经学院批准,本人计划参加此次培训。其中,路费和食宿费初步估计为6000元(路费1000,住宿费3000,生活费2019)。考虑到学校经费紧张,本着节约原则,欲申请培训经费5000元,望批准为感!

特此报告!

申请人:

篇4

【关键词】高职经管类微积分 教学质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31-02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结合高职经管类微积分的课程改革,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设计以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四个方面来进行改革,以提高高职经管类微积分教学质量。本文试研究这四方面的改革对策。

一、改革微积分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微积分教学内容的对策是:减少微积分理论,加强微积分应用,引入数学软件,增设数学实验。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教学主要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传授工作过程的知识,突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重视与提升实验、实训、实习教学地位,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以及微积分在高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地位,决定了改革微积分教学内容要满足四个要求:一是适用性,给予学生的理论、技能必须满足实际需要,既不能过时,又不能超越现实太远;二是适度性,微积分理论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三是应用性,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整合微积分的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四是实践性,引入数学软件,比如Mathematica软件,增设数学实验,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微积分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和优化微积分教学内容,是微积分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有力举措,也是微积分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趋势,又是高职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微积分教学内容还要及时更新,反映新知识、新内容、新技术,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活动方式和教学程序的总和。

二、改革微积分教学手段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由于教学课时少,内容多且抽象,对极限、导数、微分、定积分等基本概念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理解,单靠教师用语言描述和板书授课的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高效、清晰、直观、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手段,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可视化,便于启发带动学生的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总之,应用多媒体课件是增大教学容量,扩展教学空间,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开设数学实验,突出教学的实践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已作为微积分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关于微分、积分运算,只要求学生能利用定义、基本公式和法则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较为复杂的运算学习用数学软件比如Mathematica软件解决,学生不再学习具体而复杂的各种微分、积分算法。学习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解决了微积分的运算问题,进一步促进微积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学生从繁难的算法和枯燥的公式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兴趣,使学生消除对微积分的畏惧感,增强学习信心,在较少的学时内有较多的时间感悟微积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建设“立体化教材”,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建设,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载体,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立体化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习题集等纸质教材以及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教学软件等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和教学交流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现代化教学平台,应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科书,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和教学效果,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尽可能提高教材建设的立体化水平,努力使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有机结合,扩大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微积分教学设计

(一)渗透德育,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微积分有着丰富的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好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善于将德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介绍微积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说明微积分的产生是生产实践的需要,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反映了数学理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极限、导数、微分、定积分等概念的产生都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且这些概念的形成深刻的体现了有限与无限、不变与变、直与曲、量变与质变、近似与准确、局部与整体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引导学生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反复体会辩证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微积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凝聚着数学家们的智慧和心血,记录着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介绍为微积分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如牛顿、莱布尼兹,讲述他们的生平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动的故事,弘扬这些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品质。

(二)突出应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于微积分理论,以“必需、够用”和“服务专业”的原则取舍,淡化理论的系统性;对于导数、微分、定积分等基本概念,要尽可能以实际问题作为引例,多用直观描述和几何解释,淡化定义的精确性;对于导数、微分、定积分等运算的基本公式、法则等内容,重在会用,淡化理论推导和证明;对于例题和习题,要尽量贴近经济与管理专业,贴近现代生活,缩短微积分与专业课程实际应用的距离。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与经济、管理应用结合起来,以经济与管理问题为“的”,微积分基本思想方法为“矢”,有的放矢,突出微积分的应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微积分,体会微积分的实用性, 领略微积分的魅力。

(三)重视能力的培养,加强微积分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的精髓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点、目的和手段,是知识转化能力的桥梁。由于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无形的、潜在的东西,所以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步地领会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方法。对于极限、导数、微分、定积分等相关内容,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结合实例,借助适当的几何图形,使概念的形成直观而形象化,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感受用极限法从有限认识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直线认识曲线,从量变认识质变,从近似认识精确;认识对事物的运动变化需要从微观(局部)和宏观(整体)两个方面作定量研究,从微观上研究其变化率就是导数,从宏观上研究其改变量就是定积分,导数与定积分虽然是微观和宏观两种不同范畴的问题,但它们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微小局部求近似,利用极限求精确”。加强微积分思想方法教学,“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用微积分的思想分析问题,用微积分的语言描述问题,用微积分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热爱学生,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培养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培养学生服务的人生价值观,严格而科学地要求学生,爱护和发展学生身上一切积极的因素,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特别要关爱后进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跟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体会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接近老师,有亲近感、信任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师德修养。教师素质,立德为本。高尚的师德既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教师其他素质提高的重要动力。高尚的师德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高尚的师德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良心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自我完善。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以身立教”,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加强理论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格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其次,刻苦钻研业务,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很好地驾驭教材,了解经济与管理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熟悉微积分基础理论在经济与管理专业上的应用,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数学实验能力。再次,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研究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由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转变。最后,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生互动。高职学生由于来源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讨论、质疑,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了解彼此的思想,比较各自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因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因知识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邢永富,吕秋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徐荣贵,叶红.微积分的基本思想[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篇5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高位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维持畅通时间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在临床上普遍采用。建立良好的动静脉内瘘通路是保证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透析的关键。但长期透析后常出现血管堵塞,瘘管不能使用。2009以来,我院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患者,选择肘上建立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0-66岁,平均56岁。全部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6例,狼疮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2例,痛风肾病1例。术前常规行肘前区血管彩超,标记适合造瘘的静脉。

1.2 手术方法

手术全部采用局部麻醉,取上臂前内侧中下段取纵行切口,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解剖分离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1],游离至肘下适当长度备用;分离肱动脉,根据静脉位置,于肱动脉前内侧或前外侧开窗,直径为3mm左右,行动静脉端侧吻合[2]。手术后2d-25d,密切观察内瘘搏动情况,用手触摸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2 结果

本组15例,15例内瘘术后均通畅,使用时间4~24月,除1例因肾移植中断透析,1例因肺部感染而死亡,13例仍继续使用。本组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局部血肿发生,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均为220~250ml/分钟。

3 护理

3.1 穿刺前的心里护理

大多数透析患者因为二次造瘘,穿刺前都存在恐惧心里,因此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让病人理解穿刺对病人的重要性,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同时可与病人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病人的心里负担。

3.2 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成功,减轻病人痛苦

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部位较上,血流量较大,压力较高,应合理正确选择穿刺点。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点至少离开吻合口5CM以上,并且要求有较强的震颤感,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8-10CM以上,动脉穿刺逆血流方向穿刺,最好勿与动脉穿刺点在同一血管上,目的减少血管通路局部再循环,提高透析效果。透析时穿刺首选阶梯法:即穿刺点不固定,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且新穿刺进针点距离上次进针点至少1CM以上,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引起穿刺点渗血及血管瘤。提高穿刺水平:新瘘成熟后,最初几次的穿刺最好由有经验、技术娴熟的护士穿刺,以提高成功率。

3.3 进行血液透析时的护理 

3.3.1 上机后护士每30min巡视1次,血流量保持在200ml/min~260ml/min,超滤充分,注意观察穿刺针是否固定妥当,有无渗血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透析充分和病人安全。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多、过快。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症状,常采取紧急措施,患者取头低足高位,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如效果不理想,及时回血。 

3.3.2 密切观察血流量,一般高位动静脉内瘘流量较大,如低于180ml/min,且患者超滤量大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内瘘堵塞。 

3.3.3 透析病人多数有高血压、冠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液凝固性高,所以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量要足够(有出血倾向者除外),防止血液过于黏稠。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定查血常规,防止血色素上升过快引起血液黏稠,并适当调整肝素用量。

3.3.4 透析后高位内瘘护理 透析结束后,要特别注意高位内瘘的通畅,如若处理不当,会发生血肿或血栓,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透析完毕拔针加压要适当。透析结束当天保持内瘘干燥,第2日可用喜尿妥湿热敷预防感染,软化血管。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情况,如发现异常(震颤减弱或消失)或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尽快与医护人员联系,及时得到处理。对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

3.3.5 做好卫生宣教 应做到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瘘侧手臂避免挂重物或受压。每日2~3次患者自己检测瘘管有无振颤或血管杂音,以免感染或瘘管闭塞,发现瘘管振颤或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来院就诊。若有假性静脉瘤者,应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连续扩张及意外撞破。

4 讨论

正确指导患者保护动静脉内瘘,既能避免给病人带来身体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能保证充足的血流量,达到充分的透析效果。护士熟练掌握高位内瘘的穿刺技巧,做到一针见血,提高穿刺成功率;熟悉高位内瘘管的护理,减少瘘管闭塞的机会,正确地压迫止血,防止血栓的形成;加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都是延长瘘管使用寿命的条件。因此,护士应提高自身业务技术能力,以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以延长高位内瘘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透析质量。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 空间思维 经济地理学 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地理学家都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中的空间问题。虽然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和争论,但都引起了人们对于经济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关注。与此相应,在一些大学,除了地理专业,经济学、金融、物流等专业也开始开设经济地理学课程。应该说这些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但是教学中发现,地理空间是一个让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甚至经济地理学被认为是讲那里有什么的课程,并没有认识到它是一门学科,有独特的理论视角来分析经济问题。在此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得学生理解地理空间及其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地理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视角差异:空间感知

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对经济过程分析有本质性差异,通过这种差异的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空间对经济过程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空间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经济学的假设:空间是光滑的

占主流的正统经济学理论通过一系列假设把经济世界均质化了,没有把空间因素考虑到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经济运行是有序的、合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动是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行动汇集起来,宏观上就表现出一定的基本规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供求定律,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最终买卖双方之间实现平衡。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过程在所有地理情境之下都将以同样的方式运行,不存在空间差异。其次,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是“自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其他维度之外。经济过程自有其独立的运行逻辑,文化过程、社会关系、政治过程、环境过程虽然与经济相联系,但仅仅是经济过程的外部“插件”,而不是基本的内部机制。

通过这些假设,经济过程就成为一个“机械装置”,只要把价格、供求、投资等内部关系处理好了,经济就健康增长,与其他的外部世界无关,与空间无关。

2、经济地理学:空间具有粘性

空间不是光滑的,是带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就来自于地方的特性,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基于此,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过程不是一个自在之物,经济和自认、文化、政治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要理解经济过程必须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情境之中,将其视为广泛情境的一部分,而不是无视外部世界而独立运行的“机械装置”。

首先,经济过程总是和特定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具有空间差异性。在考虑具体空间时,我们会发现一些依据经济“定律”预测的经济过程总是不一定发生。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这些问题:价格上升是否能引起供给增加?投资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吗?增长能解决贫困问题吗?很显然,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些机制发展的具体空间,就会发现答案是不确定的。

以粮食需求与供给关系为例。按照市场供求机制,一般来讲,粮食需求增加促使价格上升,这样农民或者农场主会增加播种面积,雇佣更多的工人或者购买设备,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很显然,这个过程要完成,一些前提条件需要满足――诸如土地、工人、设备的可获得性。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农民或者农场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粮食价格上升而无能为力。那么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这些资源、设备的可获得性往往与地理空间相关。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地区农民面临的市场是不一样的。如中国的农民在经营农业时候,面临土地的约束,不能及时扩大种植面积。同样,投资要有一定的投资环境才变得可行并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合理的分配制度共同起作用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往往被非经济理性的因素多影响,并不全是基于效用或者利益最大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消费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产品的象征性或文化价值。如消费者对汽车品牌和型号的选择,是基于价格、使用成本、品牌价值甚至是社会地位展示等多种因素考虑的结果,是一个文化过程。又如劳动力市场上,有些工作高度男性化或者女性化了,经济与社会特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现实中,经济与政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机构,就不可能建立起大规模经济联系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如货币、法律、交通、教育、卫生等。国家参与经济,不仅仅要考虑效率和经济增长问题,还要考虑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区域平衡、收入差距等非经济因素。

通过结合现实,通过对经济学和地理学视角的对比,让学生理解任何经济活动和过程都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比如一个国家、一个诸如欧盟的国家联盟,以及一个流域等。经济过程是与这些地理空间中的政治、文化、环境等要素联系在一起的,受到这些要素的调节和规制。因此,经济地理学是要理解为什么在特定地方发生特定的经济活动,它要分析研究的对象不是抽象的,而是经济过程真实、鲜活的实地体验。

二、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空间思维

经济地理学注重对经济活动特定空间过程的识别和解释。在此过程中,应该有基本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从而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习惯。这样一个分析框架由地点、区位和尺度基本概念构成。

1、地点

地点是和一个具体地域相联系的,可以指任何地方,如一个工业区、地区、国家,甚至是超国家空间。地点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的独特组合,而经济地理学首先强调以经济为中心对这种独特组合所形成的特定情境进行综合考察和解释。

传统经济地理学主要从“物质”层面考察这种“情境”,如考察资源、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以及区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而新近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则更强调地方人文特征对经济活动的“粘性”,认为经济过程深深根治于地方制度结构之中。以贫困问题为例来说明经济地理学的“地点”概念。按照经济学观点,大规模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的有效手段。但经济地理学在解释贫困问题时候要从地点的特征开始,贫困发生在哪里?贫困在人口的不同年龄、性别、社会身份等群体中是如何分布的?采取大规模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对贫困群体是否有帮助?他们更需要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首先需要从地点内部的结构中寻找答案。

2、区位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的联系。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也离不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经济地理学在不同空间层面上贯彻区位分析思想,微观方面考察企业区位,古典区位理论考察市场、原料、劳动力分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中观层面上考察一个地点、地方与经济中心等空间经济体的邻近关系对其发展的影响。如在谈到区域优势时一方面会强调该区域的在自然、社会方面的禀赋,同时也会考察与经济中心的时间、空间距离是否足够短。在宏观层面上,经济地理学会考察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地缘政治格局的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分别以美国、原苏联为核心的两大阵营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很大关系。

3、尺度

如同前文所述,无论是地点还是区位的分析,都可以在不同空间范围的地理空间上发生,并且不同地理尺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尺度一方面是指经济地理学研究空间单元的“粒度”。经济空间格局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大“粒度”研究,可以较好地展示了区域经济大格局的变化,有利于宏观过程和规律的发现。如基于省级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研究,可以揭示中国经济的地带性差异。而小“粒度”研究有利于研究的精细化,甚至可以解释宏观过程。基于省份数据的研究,虽然较好地展示了区域经济大格局的变化,却忽略了省内区域经济的非均质性,尤其是一些跨越省级的经济地域特征,很难展现出来。而基于县域尺度的研究,却发现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而这些增长轴的形成是跨省级行政区的,因此只有在小尺度研究才能观察到这一经济地理过程。

经济地理学尺度转向的另一原因是经济活动、过程受到多个空间尺度的调节和规制,因此对经济地理现象的解释需要从不同尺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浙江温州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较快。可以从不同尺度来解释温州现象,从温州层面上,较差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经商文化是发展的内力,从国家层面,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地理区位使得温州称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国际层面上,中国与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基于成本和资源的出口优势、跨国公司投资等是温州发展的国际因素。

三、不均衡:经济地理研究主题

1、经济地理的动态不均衡

关注经济的空间格局,而空间格局更多的表现为不平衡。因此,经济地理学一方面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更加技术、制度变化对经济格局的影响。如果我们放眼全球尺度,会观察到地方之间始终处于贫困与繁荣,增长与衰退此起披伏的变化过程中。“集聚――扩散――再集聚――再扩散”过程如同波浪一样在空间不断的展开,永不停歇,使经济空间处于动态的不均衡状态(图1)。在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平行发展的历史开始大范围相互交融,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进更替,500年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9个国家相继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中心。在一国范围内,经济呈现出区域经济的增长与繁荣,如在不同的国内内部出现的铁锈地带,从前工业繁盛如今已衰落的地域,美国五大湖地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与之相应的是新兴地区的出现,美国南部阳光地带、中国东南沿海、德国南部的新兴工业区、英国苏格兰地区等。

2、不平衡的动力:技术与制度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使人们克服空间的限制,人员、信息和货物在全球范围内方便及时的流动,人们用“地球村”来形象的刻画空间被压缩的程度。空间压缩技术促使经济活动的不同环节分离,分别分布在最佳区位,如公司总部、研发、品牌、设计集中在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而生产等低附加值环节分散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尺度上的经济地理格局不断变化,全球分工与合作成为其主要特征。同样,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出现和采用,灵活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小企业获得较快发展,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导致了集群的出现,与大型企业主导时代的经济景观和格局有所不同。

地方或者区域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技术状况,也取决于调节和规制经济活动的各项制度。简单来讲,制度就是经济活动中涉及得到各类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个体以及其他组织)所结成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规则,具体包括在全球尺度上以及特定地区实行的各种规则、政策和措施,如贸易政策、税收政策、安全和环境法规、劳动保障等。制度决定了哪些地方可以获得资源、技术,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价值的权力和能力。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家性金融组织,构建了全球金融和贸易关系的游戏规则。虽然这些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发展中地区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往往通过附加一些条件使得援助地区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国家经济体系而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不平衡格局得到加强,而不是减弱。当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具有空间尺度性,空间尺度不同,发挥重要作用的制度不同,如前面提到的温州的发展。

经济地理学通过一系列空间概念和独特的研究主题为我们提供了考察经济活动的新视角,把经济活动置于更为宽泛的空间情境中,力图还原经济活动的本面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概念的课堂讲解和案例说明,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课外形成用空间思维观察现实的习惯。如观察一种经济活动或现象,要思考它在哪里?它和周围事物有什么关系?它和更远的地方有什么联系?是什么因素让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些因素来自于哪里?有什么尺度差别吗?等等。

(注: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教改立项“高等学校《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3] 唐晋:大国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以学习为中心;质量观;路径策略

随着全球各地高等教育不断变革,尤其是大众化、普及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对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日程上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1]高等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有赖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全面提升。“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

一、“以学习为中心”: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应是适切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2]高等教育质量观需要回应不同时期与不同区域背景下社会、市场、政府、学生的多元教育需求,但最终都需要回归到“人才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面向21世纪,“学会学习”成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基本诉求。“学会学习”意味着教育活动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范式转变,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彻底革新传统的教育结构,把学习置于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的首要位置。

正如奥尔特加・加塞特所言,根本不是学生或其他任何人,而是时代本身和当前全世界的教育现状正在再次迫使大学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为学生服务,正如大学处于最兴盛的发达时期那样。[3]在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范式支配下,大学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传授知识”,是以知识的理性与逻辑为其质量标准。纽曼认为:“大学教育有非常实际、真实、充分的目的,不过,这一目的不能与知识本身相分离。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就是人类心智的本性。” [4]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范式,基本上符合典型的精英教育特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性,将知识传承与学术发展置于首位。奥班尼恩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该范式的弊端为:时间限制、地点限制、效益限制和角色限制。[5]

大学教育的质量不仅在于教师传授的理念、知识、经验和技能,更在于学生卓有成效的高品质学习。只有高品质的“学习”才能成就高质量的大学教育。随着社会转型和知识生成方式的变化,学习革命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学习需要的多样化,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以学习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构成学习共同体,使大学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具体而言,大学教育的质量保障需要持续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大学须能详细地鉴别出学生显性学习结果;开发一个能从学生个体水平到整个班级、教学计划以及整所大学水平上测量学习成就的系统;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学习结果,大学必须提供广泛而有权威的选择权及其支持服务;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必须持续、系统地研究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等。

“以学习为中心”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在于让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学习品质的全面提升。就质量保障而言:首先,要保障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度,这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美国学者库恩认为,从学习投入度来对高校进行评价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做了什么,即测量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高校做了什么,即大学是否采用有效措施来吸引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6]其次,要实现深层次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这符合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规律。再次,从某种层面而言,理想的大学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物质环境和有效指导,让学生在高品质的学习活动中促进自身知识、体验、思维、表达、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与完善。基于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范式转变,反观当前大学教育的改革实践,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式低效现象较为普遍,且二者相互影响、交织缠绕,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教育的质量与效能。

二、“以学习为中心”: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路径线索

“大学学习、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是我国高教研究界30年来着力不多、研究相对不足的领域,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更上一层楼、趋向成熟的必经之途。”[7] 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需要重视“以学习为中心”的路径线索,在学习的支持与服务、咨询与指导、评估与反馈、自由与规约等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逐步达成较高品质的学习指导、服务、评估与规约,以期提高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一)学习的支持与服务

大学教育质量的真正提升需要建立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机构,并通过专家学者、专业教师或高年级学生来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开展各种形式、丰富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国际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大学内部建立专门性的学习支持机构,统筹负责全校有关学习与教学相关事宜,诸如教学认证与培训、学习指导与援助、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等。几乎所有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都建立了类似强有力的学习与教学的支持及推进中心,如斯坦福大学的学习与教学中心、密歇根大学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学习与教学促进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教学卓越中心等。以斯坦福大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心为例,其开展的同辈辅导、演讲培训,以及广泛的师生互动,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这和该中心的学习服务目标高度吻合:学生应该为他们终身的职责而培养他们的思维与敏感性,这种终身职责包括批判的、独立的思考,对个人与社区目标的承诺。学生应该对他们自己的努力与教师的努力抱有很高的期待,也应该把学习延伸出教室,把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作为学习。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重视建立高质量的教学与学习中心,2012 年教育部发文成立了 30 所“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服务,以此推动大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学习的咨询与指导

大学学习的咨询与指导起源于欧美一流大学,有很多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和指导机构,或者设立专门的专业学习发展中心,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比如哈佛大学学习的咨询与指导工作在目的上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实践中体现了“以服务促发展”的思想。哈佛大学设有专门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机构――学习咨询处,它负责学生注册入学前对学生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学习自我评估、在读期间课程的选择、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课程辅导以及就业前的个人学习指导、咨询。它为学生的个人生活、课程学习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服务,并有专门组织和人员负责学生的个人事宜。[8]国内清华大学于 2009 年在中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专门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指导。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建立起了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优秀学生因材施教和学习发展能力提升三个系统的全覆盖学习发展指导体系,所有服务模块和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并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三)学习的评价与反馈

学习评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判断,从而有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评价的结果反馈,能够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个体所产生的激励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发挥其“质量提升”的教育功能。[9]当前,大学学习评价一般包括学习投入度评价、效果评估和能力评估等。其中,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研究领域新的发展趋势,重点测评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的投入程度。认知投入主要分为元认知策略和深层认知策略两个方面;情感投入主要分为学习兴趣和学习价值两方面;行为投入主要分为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方面。[10]从20世纪90年代到进入21世纪,学习效果评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学习效果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基本达成共识,即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或参加特定课程的学习,参与和经历高等教育的结果。从个体发展角度概括,学习效果评估包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道德修养、情感认知、行为模式、社会影响力等,通俗地讲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体现的是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增值的部分。[11]此外,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特别重视“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因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接受程度,而学生也具有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话语权。“学生评教”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也有很强的激励与示范效应。

(四)学习的自由与规约

学习自由不仅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也是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制度环境。约翰・布鲁贝克主张,学习自由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学生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12]在西方高等教育研究文献中,学习自由是与研究自由、教学自由相提并论的,都是属于学术自由的重要范畴。同时,学习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制度规约。合理的学习制度不是对学习活动的限制,而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应该享有的学习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在更积极的意义上保护学生的学习自由。[13] 以“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提升需要达成学习自由与规约的契合与共生。与“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相适应的弹性学习制度,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主题,其具体的学习制度包括开放和灵活的入学制度、学生转系和转专业制度、完善的学分制、“自助餐式”的课程制度、弹性的学期制、学制的弹性化与评价的弹性化等。[14]

三、“以学习为中心”: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举措

(一)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我们不应仅仅依靠外在刚性的质量监管机制来确保教育质量的实现,而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意识,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变为大学师生、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觉自愿。”[15]“以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是关于大学学习的文化,是以提升学习品质为根本的教育价值观念与质量行为规范的集合体系,具有理念层面与操作层面的双重引领效应。在当前我国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努力在办学理念、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融入“以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精神,将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质量文化意识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各个角落与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二)优化“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机制

在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中,呈现出分类评估、调整不同评估主体职能分工、重视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成效、注重定性描述信息等新特点。[16]其中,大学生学习评估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发挥其质量提升的“内生力”。“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机制旨在激励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解决学习困惑、鉴定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品质,并将学习评估与教学过程密切配合,最终通过评估信息反馈,更有效地诊断和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学习者。具体而言,“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机制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作为其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与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以诊断性学习评估、过程性学习评估、终结性学习评估、学术性学习评估、个体咨询性学习评估为其重要评估维度,以学生特征、院校特征、学习经历、学习投入和效果为其重要评估背景因素。

(三)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专业共同体

共同体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以价值、信念、情感和愿景为核心,注重共同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向心力,以及在彼此理解与协作基础上的价值共契、情感共鸣与学习互助。高校中的学习共同体是由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其他有着明确的团队归属感、共同愿景和广泛交流机会的人员所组成的团队。[17]“以学习为中心”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倡导一种协作的文化,通过团队协作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共同体中的教师主要为学生的团队学习提供支持性与共享,共同体中的学生则主要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对自身的学习实践进行反思与交流,为教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支持性条件,使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变成每一个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教育着力点。

(四)提升“以学习为中心”的服务品质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大学学习服务的经验,成立专门的“学习指导结构”,建立专职的学习咨询指导队伍,开设较为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课程、建设交互的学习支持服务信息平台。学习指导机构可以是“学习与教学发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在学校层面单独设立;学习咨询指导队伍以专职教师、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为主,专职教师主要发挥其组织、示范、引领效应,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主要开展同辈辅导,涉及到学习辅导与支持、学习咨询与指导、学习交流研讨等;学习支持服务课程具体包括入学指导、专业进阶指导、学习理论与实践训练、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创新思维训练、演讲与口才、习作与表达等;学习支持服务的信息平台建设,则强调网络学习服务的交互性、便捷性和丰富性,注重整合各类学习服务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此外,在院系层面可以较大范围的推行大学生导师制、学术顾问制等举措,切实加强基层教学单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学生获得优质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从而“学会学习”,获得自主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29.

[2]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2).

[3]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

[4]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小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5] O’Banion,Terry.A Learning College for the 21stCentury.Phoenix,AZ:Oryx Press,1997.10.

[6] Kuh,G.D.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 Change:Inside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J].Change,2001,33(3).

[7]龚放.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的潜在热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8]陈金江,薛春艳.哈佛大学学习咨询现状及其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9]王丽娜,杨亭亭,刘仁坤.国内外高等教育学习评价现状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

[10]汪雅霜.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11]徐明慧,李汉邦.美国大学学习效果评估的演化与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3).

[12] 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8.

[13] 马廷奇,张应强.学习自由的实现及其制度建构――兼论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1(8).

[14] 盛冰.推行弹性学习制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4(4).

[15] 赵叶珠,游蠡.十年间高等教育理念的若干新发展――基于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本细读[J].高教探索,2011(1).

篇8

南开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基础会计、金融概论、企业销售策划、商业银行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分销渠道管理、银行营销、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定价管理、现代推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工商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如下:

1、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2、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篇10

2、教育背景:201X.09-201X.07,XXXX大学,会计(本科)。

主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成本管理、统计学、高等数学、逻辑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税法、金融学、管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3、工作经历。

4、技能证书:CET-6(英语六级),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二级,熟悉计算机各项操作;会计从业资格证。

5、自我评价:

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各科成绩优良,并担任班级组织委员,组织学生内部活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让成员获得足够的归属感以及更好的成长;

参加校内交谊舞大赛并获得全校二等奖;积极参加校外志愿者活动,曾两次担任XX市农业嘉年华活动志愿者,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本人热心诚恳、乐观向上,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并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能比较熟练的操作office、excel等办公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