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5 14:1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申报人才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制定和实施贯彻落实的工作措施。劳动保障部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劳动保障系统落实《决定》的重要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省级和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要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建设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相结合,与推动职业培训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带动职工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青年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结合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全面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从2004年到2006年,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50万新技师(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要通过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各行业和职业领域不断发现和选拔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2004年至2006年,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要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等活动。大力推广一些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做法,培育技能领头人并发挥其作用。
四是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实完善现有国家职业标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抓紧制定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加快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广企业生产现场、学校教学过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2004年至2006年,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规模的双提高,在进一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鉴定数量递增20%,其中新技师数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要有切实保证。
五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依托大中城市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企业集团、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站,开发技能人才、技能成果信息库,为技能人才的交流提供平台,并为高新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绝招绝技展示以及创新创业等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师在技术攻关、传授技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是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总结、交流和推行企业中推行的“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在企业薪酬中充分考虑发挥技能做出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大力推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立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篇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虽然一批农民技术人员评定了职称,但总量还不多,与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数比例不尽协调。另外,专业结构显得单一,大多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及其他一些新兴行业的职称评定工作滞后。
(二)农民技术人员对职称评定积极性不高,申报率低
1.宣传投入不到位。由于农民技术人员高度分散,不少还长期离乡在外打工,大部分同志对评审的条件、程序等不了解,难以获得职称评审的具体信息。
2.缺少评审经费。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没有正常的业务经费,申报人员越多,基层组织单位的负担就越重。所以各县(市)区虽然按省、市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但工作主动性不够,对开展这项工作底气不足。
3.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职称与其工资、福利、职务晋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村实用人才获得职称并不能为其马上带来明显的收益。
一些农民技术人员片面地认为,评职称与不评职称都一样,该干啥还干啥,没有什么实惠,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没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没有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刚开始由科协组织评审,后又在农业局组织评审,近几年各级人事部门依据其职能组织实施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出现了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其间中断几年,缺少连续性,没有像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那样制度化、经常化。
2.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没有纳入人才评价体系。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游离于人才评价体系之外,无论是研究制订工作计划还是部署人才工作时,没有将其纳入视野,处于可有可无或者是可搞可不搞的状态。
(四)虽然评定了一定数量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但评后管理和使用不到位
1.缺少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待遇。
这样一来,农民技术人员没有切实感受到拥有职称的优势所在,导致了对申报评定职称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重评定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绝大多数获得职称农民的技术档案没有建立,相关资料没有专人负责收集和管理。农民职称评后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进,有的评上几年了,该种地还种地,该打工还打工,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得到社会上认可,并不被人重视,从而影响了农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身能力水平、专业特长的发挥。后续的业务知识培训也没有及时跟进,直接影响其技术水平的提高。
3.具体实施环节有待完善。没有把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引入到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的各环节中,相互脱节,农民职称的激励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对策分析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郑州市各级人事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要提高对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宣传。要深入到各乡镇、村组,向广大农民技术人员宣传和讲解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政策,使基层政府、村干部和农民自身都深切感受到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给农村发展和农民技术人员本身带来的好处,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拥护,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民在取得职称后要获得更好的物质利益,必须面向市场展示自己的才能,以自己的真才实学从市场中寻求和实现自身价值。
(二)突出农民特点,科学组织实施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局面。针对过去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郑州市各级人事部门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搞好相关政策办法的制定及综合协调指导,根据工作需要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农业、牧业、科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郑州市各县(市)区还要根据相关要求组建专门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组织,负责职称评定材料的审核和评定工作,挑选熟悉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公道正派的人员担任评委,确保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质量。
2.服务为主,简化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程序。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技术人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着“服务为主,程序简化”的工作方针,简化不必要表格的填写和不必要的评定程序,免收相关费用,减少农民的负担,为农民技术人员申报评定职称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3.注重实绩,科学把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条件。针对农民技术人员普遍学历较低、实践技能强的特点,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条件的设置上应“重实绩、轻学历和资历”。其资质的认定要以技术水平、工作业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依据,学历、论文不是主要标准,懂不懂计算机、外语也没有关系。凡是在农村或乡镇生产一线直接为农村建设服务多年并从事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水产等专业的农民技术人员均可申报农民技术职称。也就是说,“英雄不问出身”,有资格就有资质。把农民技术人员在推广应用实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及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主要评价内容,真正体现出农民技术人员的特点。
(三)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后管理工作
1.建立技术档案,跟进评后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建立农民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对其进行动态管理,推行实绩报告和考核制度。中级以上农民技术人员每年分别向乡(镇)、县(区)主管部门递交一份工作实绩报告表。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力量分层次对农民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入该人档案,作为奖励使用的重要依据,以增强其提高自身科技水平的压力和动力,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