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评论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文学评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批评;命题特征;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61-04
从学术增长点的角度看,文学经典似乎是一个学术话语;从基本的概念内涵方面看,它又是一个学术命题。虽然文学经典具有话语和命题两重属性,但是话语和命题不能等同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不能进行相互之间的转化和通约。如果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以便较为确切地界定它的根本属性的话,那么,文学经典当然是一个学术命题,而不是一个学术话语。
学术命题所包含的系列问题都具有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就是指从普遍性的思维规律出发,把各种问题(包括指代与潜在的意义等)放在“产生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因果关系”中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中的技巧性、视角价值、语体风格等并不重要,至多也不过是文本意义上的修饰与装扮作用,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得某种写作学意义上的阅读效应而已。事实上,文学批评在这方面的任何形式的成功(美其名曰批评的艺术)都被看作批评的意义与标准的话,只能说明我们不仅具有了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已经远离了批评的宗旨。
认知经典不意味着要直接进入有关文学的诸如表现技巧、审美范畴、创作个性、语言范式等一些客观属性特征,而是要在确立文学经典的原则性、方式方法上首先取得某种共识,以便在针对文学经典这一命题的学术交流过程中保持意义指向上的一致性。
任何形式的文学创造性都是相对于已经有过的文学现实与文学模式而言的,或是从表现技巧、表达方式以及结构风格等方面来完成,或是从思想领域、知识范畴以及精神体现等方面来完成,但是,创造性需要某种意义的指导和意义的指向,创造性这一行为本身决定不了(文学)经典的范畴属性,因此,作为经典的作家或作品必然要有文化品位,必然要能够创造性地给人类带来某个“伟大的启示”或是能够完成某种“深刻的提示”。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针对创造性的意义前提以及意义指向就不能没有。20世纪30年代的批评家陈铨这样说:“大凡一个民族,到了文化相当的程度,大多数人渐渐就有一种或他种共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他们民族特性成熟的表示。后来,他们民族里有了伟大的思想家出来,把这种态度给了一种哲学的根据,垂为道德的教训,然后这一种共同对人生的态度,便一天一天坚固不拔,成了全民族共同生活的标准。”①不管评论家对文学的期盼是出于文化性还是民族性,总而言之,他们在客观上已经给我们描绘了文学经典这一命题的范畴属性,即所谓的“创造性”。对于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来说,无非是指那种体现在文化性、民族性、哲学的根据、人生的态度等方面的创造性,而不是指那种技巧性、语言范式等方面的被个性因素随意地形式化了的创造性。
相对而言,文学批评似乎具有更多的(批评)对象和更广的范畴属性,因为它所关注的方面或层面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的,它可以针对一个“怪异的形象”与“离奇的故事”,也可以针对某种“别致的话语”和“叙述的角度”;它可以关注形式上的以及表层上的东西,也可以关注内容上的以及深层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不是为了维护文学经典也不是为了抵制文学经典,总之,它不完全受制于文学经典。然而,对于文学批评的理解难道只能是“到此为止”了吗?文学经典难道只能充当被文学批评用来“引据”、“例证”的一种“典故”吗?或者说文学批评难道只能是文学经典的“旁观者”和“看客”吗?我们也许能够从当今的文学批评界感受到这种情形的真实存在,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已经充分而又彻底地认识并实施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行为的文学批评,它当然要关注诸如手段、方式、过程乃至对象等层面,但是任何一种行为,尤其是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研究”行为,总要有一种建构意义世界的企图,总会必然地带上“试图赋予混乱的文化现象一种秩序化的企图”。②正是由于这种“建构意义世界”和“秩序化”内在逻辑上的要求,才使文学批评同时具有了目的论意义和手段论意义这两种属性,也从而产生了作为一种操作行为的文学批评和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之间的区别问题。当我们思考有关文学经典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时,所指的正就是这种“批评的批评”(或“文学批评研究”),它的内在逻辑则是建构文学的“意义世界”和文学的“秩序化”。正是从这个内在逻辑出发,文学经典才真正成为一个文学批评领域中的问题。
在那些被视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不论从创作性角度看,还是从文化品位方面看,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提出并证明了某个文学命题。例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使文学很好地实施了“揭示社会本质”这一命题,高尔基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这个命题,陀思妥耶夫斯基使文学在“解析人类的心灵世界”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卡夫卡给文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面向人类潜意识的“真实性”,鲁迅的作品体现了“用文学来揭示国民性,并改造国民性”这样一个命题,茅盾则改善了革命文学的“表现艺术”等。类似的作家、作品不仅提出了(尽管并不完全是带有创造性的)文学命题,而且也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命题,因而它们成了经典。在文学批评中,批评家或者立足于某个已有的命题,通过引用材料(作家作品)来证明这个命题的“合法性”,或者通过分析、归纳推演出某个新的命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从内在逻辑方面看,文学经典与文学批评具有相同的“生产”方式。
文学批评的相对独立性意味着文学批评不受经典的制约和束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针对经典的意义指涉。批评的方式不外乎两种:或者是以开拓者的姿态来建构文学经典,或者是以维护者的身份来强调、证明已有的文学经典(这里的“文学经典”当然不是指特定的作家作品,而是一种“经典”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有关文学的价值属性以及对这种价值属性的认同感)。文学的价值属性是通过文学命题来传达、表达的,例如“文学应当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应当本质地揭示社会特征”是一个命题,而“文学是一种精巧的文字游戏和情感的调配艺术”也是一个命题。不同的命题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属性,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总是在为某个命题服务,总是在替某个命题说话,尽管有各不相同的追求,但总得有所追求。从这个基本前提出发,文学批评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提出一个文学命题并对它进行说明和证明(提出的这个命题不完全是通过创新,更多的情况下是针对已经被前人提出过的命题);第二,针对文学现象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个文学命题进行反驳和批判;第三,通过组织归纳众多文学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命题逻辑),调整乃至改变人们的以及时代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体系。
文学经典当然不是一个死板而僵硬的符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建立在人的无意识的认知心理基础之上,也不意味着它只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因素。实际上,文学经典是由于它很好地实施并完成了某个文学命题才成为了经典。经典的产生取决于命题的产生,产生命题的必然性决定了产生经典的必然性,也就是说,经典的合法性来自于命题的合法性。例如,“五四”时期出现了(或有人指出了)自由诗这个文学命题,能不能产生自由诗的文学经典首先要取决于自由诗这一命题的合法性,只有经过不断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并且当这种体式特征的诗歌能够获得社会与时代的必然性的价值认同之后(如《女神》),它就会成为经典。再如文学与政治的结合是一个命题,用文学来表现政治也是一个命题,如果在创作过程,能够通过特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所固有的普遍性魅力超越政治“话语”并且具有了新的力量,那么,它就会成为文学经典,这说明经典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对某个文学命题的有力证明与演示。单就时代特征而言,经典的产生与经典的价值往往以极其简单的方式来显现的。然而,某些经典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其原因正在于这些经典不仅仅能够很好地实施某个个别的文学命题,而且还能够逻辑地组织起、归纳起众多文学命题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影响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体系。如前苏联开创的“红色经典”文学,能够超越时代,始终焕发出巨大的力量,激励人们向困难与命运抗争,召唤人们从被物质奴役、操控的境地中改造过来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学命题包括文学对思想感情净化作用、文学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典型化理解等等。作为一种文学经典,它能够将这些命题进行合理的、逻辑的组织与归纳,从而使各命题之间具有了某种关联,使之成为一个体现了命题逻辑的统一体并最终确立出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系。
从内在逻辑出发,文学批评的原材料是各种各样的文学命题,而不是千姿百态的创作现象和瞬息万变的作家作品。通过对这些命题的逻辑证明力求使文学命题之间能够具有一种逻辑上的相邻性和因果联系。如果说文学经典已经给我们很好地提供并展示了某些文学命题的话,那么,文学批评则是通过解释与必要的证明来使这些命题走向规范性、秩序性、合法性,然后再构建出相应的逻辑命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文学批评必然要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精神气质以及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方向等。文学批评意味着“一个批评家是以自己的气质,以自己在文学、政治和宗教上的好恶来判断同时代人的,他尽可能地把这些变为一种权威的方式”。③对于文学经典来说,潜在的价值指向与精神气质是特定的,它并不依赖于阐发者的花里胡哨、机智巧妙的表述,而对于文学批评来说,体现出批评者的价值指向与精神气质,则是批评家应有的责任,决不该以文本的写作背景与文化语景为借口来消解经典中所固有的精神气质与责任,甚至于推卸文学批评所应有的精神气质与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文学批评领域中的一个不可取代的核心问题。
虽然文学经典与文学批评是两个概念,而且文学经典在字面上具有名词特征,文学批评在字面上具有动词特征,但是,这个动词既是这个名词的生成机制,也是这个名词的作用方式。当辩证地看待这种关系并思考它们的范畴属性时,这两个概念的外在词性特征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们都体现了一种对于文学命题秩序化、规范化的期盼心理。正是由于这个共同的期盼心理,它们之间是相互融通的。反过来说,文学经典与文学批评之间的相互融通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它们都要有“为何而存在”的“生成的合法性”。开创经典也好,开创批评也好,意欲何为?从内在的逻辑方面看,必然要有一定的意义指向(即对于文学的理想化期盼)。如果说这个前提在客观上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为的设置的话,那么,不管设置的现实作用如何,设置也是必要的。
21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逐步被视为一种写作现象,针对这个写作过程,人们所关注的不再是写作者的意图、立场、态度、倾向性等,而是写作者在表述技术领域中的意志放纵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阅读行为意义上的异质性。在语义匮乏、批评意图(即写作姿态)匮乏的情况下,放纵了的技术以及技术操作意志使文学批评逐步变成旨在玩味“所指”的一种游戏。那种针对文学命题而言的文学批评对象不仅被狂乱的表述技术搞得似是而非,而且也被商业化了的表述类别取而代之并走向边缘。应当承认,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全球化的确使文学和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困境,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如今我们正处于“在一个没有对象的世界里”,④但若在此基础上认为,由于全球化不利于批评界强势话语的确立,因而很难使文学经典参与到文学批评中,产生这种观念才是一个真正令人沮丧的悲剧性现象。因为强势话语与弱势话语、批评的主流与次流、根本的问题与细节的问题不但说明不了文学的经典性问题,而且也说明不了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发展问题,本质上不需要经典、不需要批评,却偏要大谈经典、大谈批评,难道是因为在话语的“权力场”中争强好胜的缘故,或者说是出于某些遮遮掩掩的动机和欲望来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
如果说在目前的文学研究这一大的学科领域中还存在所谓的文学批评研究领域的话,那么,这种研究的旨趣、意义、目的等就是被神圣化、神秘化了的“正本清源”(即所谓的追求“历史本真”)。当学术界习惯于所谓的“深入扎实的梳理”以及“原生态”的阐释与说明时,这种“习惯于”便自然地变成了“热衷于”,热衷的程度已经超越了学术性范畴,以致于人们不仅把详尽、扎实的梳理当作惟一的价值取向与评判标准,而且还用一种政治倾向性姿态来无孔不入地讽刺那些曾经有过的意识形态性。例如“那种性质先行、结论先行和理论先行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不仅漠视史料的价值,而且在根本上也缺乏追求历史本真的学术旨趣”。⑤言外之意就是,具有“历史本真”的研究只能是在不需要理论基础、不需要性质分析、无须乎有何结论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研究的意义只能是“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占有、分析和把握……并对其来龙去脉做出人合乎历史实际的解释”。⑥对于这种研究态势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大话文艺”,一方面是在严肃地表述着思想的解放性与开放性,另一方面是无意识地体现着针对文学意义的消费心理与“戏说”心理。由于这样的学术气质与研究风度,经典问题已经从原来的经典化演变成了去经典化,去经典化不是为了再经典化,而是为了消解经典头上的神圣之光,不使它成为“永不衰老的智慧的丰碑”。尽管以经典的变动性、建构性为由,人们完全可以将这种“不知所处”的经典置之于各取所需的合法性位置,但是,文学经典不完全等于文学经典问题,正如文学批评不完全等于文学批评研究一样。所以,随之而来的逻辑性的疑问则是:什么才是经典问题产生的合法性?难道仅仅是因为经典现象的缘故才产生了经典问题吗?或者说所谓经典问题只不过是将各不相同的经典现象置于各不相同的语境当中并找出各自的合法性吗?任何一种没有价值指向与意义追求的分析与解释,都会很容易地转变为针对现实的妥协、接受、委曲求全,也很容易流落成为隔靴搔痒的“弯弯绕”、“不及物”以及“虚热症”,⑦最终将实用主义的心理与虚无主义的本体论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将产生文学经典问题的合法性排斥在外。总之,文学经典有没有必要进入文学批评领域,这是一个很理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前提问题,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仅仅只是把经典当作一个话语引入文学批评的文本之中是牵强附会的,也是缺乏责任伦理与逻辑意义的。
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它们潜在地有着共同的意义指向,这个指向就是文化的完美。所谓完美,正如阿诺德所说的那样,“伟大的文化使者怀着大的热情传播时代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使之蔚然成风,使之传到社会的上上下下、各个角落”。而“不可能是独善其身,个人必须携带他人共同走向完美”。⑧另一方面,由于走向完美不可能以个性化、独特性为标志的,所以,追求完美的实质是观念性和体系性。
推而论之,人类的思想观念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多少令人鼓舞的质的飞跃,而且它的完善与进步并非依赖于人类的创新意识。所以,经典问题以及批评问题的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域中所固有的斗争性。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责任伦理”(包括提供可靠的材料、价值判断、勇气、态度等)来传达 “信念伦理”(即正义感、信仰追求及世界观等)。⑨
就目前的文学批评状况而言,所谓的文学经典问题实际上是以经典现象的面目出现的,它的基本模式是:经典是一个现象,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则是文学批评不得不顾及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经典现象是违背了文学宗旨的一个伪命题,因为只要把经典看作是一个现象,这就意味着将经典置于诸如视角价值、互文性、可阐释性等境地,随之而来的便是自然地将文学批评演变成了大众文化,将文学经典演变成了一个时尚话语。
经典问题一旦进入文学批评领域,自然就会引起“批评的批评”,要想使“批评的批评”有所作为,单凭针对当代文学批评现状的印象是不够的。事实上,敢于正视现状,并理直气壮地揭示当今文学批评虚假性的人是有的,譬如说“恶劣的相对主义的恣纵的享乐主义,则天经地义地成为流行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混乱、浅薄、虚假和庸俗成为司空见惯的文化景观”。⑩“今天,一个文学家,一个批评家,似乎‘读书养气’,接触社会还不够,而必须能够讲点‘被压抑的现代性’,提倡一点‘人文精神’,标榜一点‘学术规范’,夹道欢迎‘全球化’、‘国际资本’,否则就什么也不是。”然而,出于冷漠与无赖的社会心理,印象也只不过是“而已”。随之而来的便是批评家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的问题,批评的方向应当是什么、不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尽管当今的批评界乃至学术界确实有很多的呼唤、提倡以及指点,可是这种充满了良知与责任感的呼唤所获得的仍旧是空荡荡无人回应的孤寂。那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这一事实,例如“在现代(晚清到1949年),文人们可以进行‘实名制’写作,尽管笔名乱起,暗箭乱飞,禁令不断,伤痕累累,但性情固在,目标明确,智力健全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在今天(21世纪),笔名少了,暗箭少了,文章越写越整齐了,但批评文章中作者个人的性情和目标越来越失落。惟一的进步,是批评家进银行存钱,也必然和普通人一样,采取‘实名制’。”不错,目标和性情自然是批评的关键,可是,谁有谁的目标,谁有谁的性情,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没有理由认为并指责当今的人缺乏性情和目标。况且,性情和目标并不是招之即来的东西。问题在于在众多的、琳琅满目的性情与目标当中,我们需要的是确立、选择。而且不管以何种方式、何种原则进行选择和确立,只要有选择、有确立就势必要有排他性,势必要有包括方向性、政治立场、阶级意识等方面的斗争性与批判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文学经典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生成的合法性与存在的价值意义。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那么,所谓批评的批评不过是一种虚拟和一句空话,而文学经典问题也不过是一种装腔作势和一个点缀批评家们学术门面的一个招牌。
[注释]
陈铨:《文学批评的新动向》,《战国策》,1941年,第17期。
韦勒克,丁泓等译:《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主潮》,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第326页。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0页。
冈特•绍仪博尔德,宋祖良译:《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吴秀明:《应当重视当代文学史料建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阎晶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症候分析》,《文艺研究》(卷首语),2005年第9期。
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页、第26页。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篇2
新东方泡泡少儿教育中心主任吴强介绍,泡泡少儿教育正式成立于2004年,但项目从2000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作为新东方集团旗下唯一也是全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少儿培训品牌,“泡泡”获得了众多中国儿童及其家庭的喜爱。此次“泡泡”图书项目的主创阵容非常强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是“泡泡”童话书项目主编。他认为,目前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主动与儿童品牌融合,创造出能够影响到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是整个儿童文学界应该承担的责任。
“泡泡具有多重积极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正是我们愿意参与进来的原因。我认为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有好看的故事,第二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第三作品要让孩子看了能感动,就是文学作品的思想精神。一流文学作品三要素,正是‘泡泡’需要的,也是世界一流儿童文学需要的,”王泉根讲道,“新东方的教育品牌,童石最有经验的网络科技,南京大学社的出版实力,再加上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我相信‘泡泡’产品能够成功,而且没有理由不成功。最终目标,我们希望“泡泡”产品能成为孕育民族下一代向上的力量,成为中国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儿童教育类一个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新产品。”
泡泡系列图书顾问束沛德、樊发稼,建议所有主创一定要坚持基于儿童本位。童话书主创金波、汤素兰、李东华、苏梅,在研讨会上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将对“泡泡”的打造落到实处。另外,来自童趣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士也针对项目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作为重塑“泡泡”品牌的合作方,上海童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会基于自身在全媒体打造上的经验,通过产业融合,将“泡泡”打造为知名儿童卡通品牌。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刊讯 8月18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新书《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孙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晔等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言。
张抗抗首先发言,她说:“我读了这本书以后,觉得这本书非常真实,这是第一感觉。为什么会说它是很真实呢?真实一是大时代背景的真实,第二是细节的真实,还有一种是书写的真实。另外,我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作者是很有文化的知青,尤其古诗词功底非常好……”白晔表示说:“这是一本很独特的小说,说成知青文学的一朵奇葩大概也不为过。这本书,跟一般知青小说不一样,一般的知青小说更多的写知青为理想拼搏,更多讲的是革命性的成长,或者是激情性的。而这部小说个性化非常明显。”(默 耘)
用阅读收藏童年“夏洛书屋”正式亮相
本刊讯 童书出版是近年来蒸蒸日上的一个图书领域,而各大出版社也都试图在这一潜力无限的领域中有所开拓,8月19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以独家的拳头品牌童书《夏洛的网》为核心理念的系列童书——“夏洛书屋”。
篇3
摘要:文化一般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其对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作用于文学评论方面,促使文学评论也在文化差异的作用下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该文从英美文学的发展以及英美文学评论入手进行研究,探究了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为英美学评论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文学评论;影响
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形成之初就已经产生,并且对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产生着相对广泛的影响。但是受到不同民族生活环境和地理差异的影响,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世界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当前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英美文学评论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文化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就应该加强对英美文化差异的重视,基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实施深入的探索,促使英美文学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1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英美文学评论是伴随着英美文学而出现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因此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应该借助英美文学对英美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审视和剖析,基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学评论研究工作的深入性,保证能够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为英美文学的世界性传播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1.1英美文学的发展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经典文学作品是民族智慧的反映,因此英美文学作品也可以看做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英美文化在文学领域的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进行分析,英美文学不仅仅代表了英美两个国家语言的艺术性集合,同时也是对英美两国人民现实生活中艺术性的彰显,在世界中承担着宣传和传承英美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世界人民对英美文化进行认识和研究的重要渠道。而英语作为英美两个国家重要沟通和交流工具,一般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能够传达出作者甚至英美人的精神思想和情感内涵等。相较于英美文学的发展来说,由于英国建国时间相对较早,文学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以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阶段,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文学发展阶段中,英国文学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文学在当前世界元文化的刺激和影响下也向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前进,在新时期表现出新的发展特征。美国文学则受到美国移民性质和建国时间的影响,不仅发展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国文化的影响,多元化特征更为明显。到19世纪后,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的束缚开始走向独立,并且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能够与英国文学并驾齐驱,并统称为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美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战后出现了新旧文学之间的碰撞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相应的积极影响。
1.2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的实践活动,能够借助研究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加以揭示,并为英美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英美文学创作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参照依据。一般来说,英美文学评论将英美文学作品当作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可以按照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合理选择不同的评论形式,如小说评论、戏曲评论、诗歌评论以及散文评论等。在文学研究领域,开展英美文学评论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相关英美文学作品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评鉴,以此为欣赏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英美文学的良好传播提供相应的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进行分析,英美文学评论与简单的英美文学作品分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虽然建立于基本的文学作品分析基础上,但是还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文学作品加以评鉴。具体来说,文学作品的分析工作将重点放置到对作品本身属性的研究方面,而英美文学评论的工作重点则为作品的外在表现、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系统的文学评论观点,为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英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特定的支持。
2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2.1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一定的困惑,是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承还是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其甚至一度成为英国文学评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表现出特定的发展趋势,受到当时文化发展环境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荒诞创造特征,宗教色彩也较为明显,在此阶段内,英国文学评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探寻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方式,对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入到二十世纪后,英国文学评论在特定的环境中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文学评论专家们开始对传统的文学评论工作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对后世文学评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当今社会,英国文学评论的未来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表现出向着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的倾向,文学评论工作的内容也逐渐转变为对文学理论成就的研究和审视,进而希望能够为新文学理论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支持,促使新文学理论与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一定的增强。由此可见,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与英国特定的文化内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英国文化内涵的变化对英国文学评论的变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对美国文学评论进行研究,也应该重视美国文学以及美国文化内涵。美国建国时间相对较晚,并且具有一定的移民性质,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其文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应的美国当地土著文化和欧洲大陆文学特征,其中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最为明显。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文学逐渐将欧洲大陆文化、移民文化和印第安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开始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3]。同样,基于文学方面的影响,美国文学评论也必然会受到欧洲大陆文学评论,特别是英国文学评论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存在绝对性,在不同文化内涵的驱动下,美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特色的文学评论。综合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进行分析,英国文学评论受到传统文学内涵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犹豫和挣扎,虽然有所创新,但是重点仍然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美国文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对美国文学评论的影响较小,所以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性更为显著,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多元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2.2文化语言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也是一个民族彰显本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并且受到民族发展历程和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就会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评论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英美文学评论为例进行分析,受到文学创作语言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因此要想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还应该重点把握英美文学语言的差异性。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相对丰厚,并且英语是英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的发展不仅表现出其对传统英国文化的继承,也促使英国文学的表现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一特点造成相关文学评论专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出于对英语这一古老语言的由衷憧憬,所使用的评论语言相对严谨,一般不会使用张狂性质的语言,因此英国文学评论的个性自由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传承性。而美式英语作为英式英语的重要衍生语言,必然会受到英式英语的影响,其核心仍然延续着英式英语的思想。但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在追求民族和国家独立的历程中自身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制度和规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民族文化的承载体——美式英语产生了特定的影响,逐步表现出一定的叛逆和创新特征。具体来说,就是在美国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文学评论与英国的严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和思想的创新,一般将民族、自由作为中心思想,甚至表现出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积极文化精神。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载体存在的差异也会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英美文学评论进行研究还应该重点对语言差异加以关注,保证研究的全面性。
2.3文化历史方面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对英国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文化历史的发展方面,其文化历史的传统可以划分到人本主义的研究范畴中。但是,受到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影响,英国文化史中所坚持的人本主义是相对于神权主义和禁欲主义而提出的,与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英国文学评论中,一般表现人本主义思想的观点都相对保守,甚至从广义上说是一种对人本主义思想加以传播的活动。这种观点对英国文学评价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使英国文学评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受到自身保守性的影响逐渐得到部分研究者的质疑和否定,他们认为社会要想获得一定的发展,就应该借助革命的力量,只有坚持革命才能够为社会的变革提供相应的动力支持。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一度造成英国文学评论工作走向误区。美国文学评论受到美国文化历史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人本主义观点,在坚持激进思想的同时还重视文学评论的独创性,促使美国文学评论得到了一定的进步。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文学评论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历史文化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形成沉重的文化包袱;另一方面,美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追求民主和独立的历程,因此美国文学评论也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人本主义倾向较为明显,甚至体现出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创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美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发展过程中,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文化因素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从文化差异入手进行研究才能够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持续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促使英美文学评论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盖颖颖.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2(4):183-184.
[2]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3):282-285.
[3]张薇.关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究[J].西江月,2014(12):444.
[4]张惠宁.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海外英语:上,2015(1):8-14.
篇4
关键词:林田慎之助 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 研究特点
林田慎之助(1932― )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他的研究内容颇为广泛,其研究重点是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和文论。他的部分论文被翻译到中国,刊登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截止到目前,林田慎之助已经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出版了二十部专著。[1]1-8在这些成果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之作《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可以发现林田慎之助作为日本汉学家的研究特点,有助于我们反观中国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这些研究特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
林田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具有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吉川幸次郎在京都大学文学部的最后一次讲课中说:“我觉得有两件事感到惭愧:一是通过讲课,我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总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有很多问题只是提出之后搁置起来,没有解决。”[2]54张哲俊教授在评论吉川幸次郎时认为:“这当然是吉川自己一种谦虚的说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吉川正是以问题意识研究学术的。吉川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是学术水平的标志,其实问题的提出本身也是学术水平的标志。”[2]55
林田慎之助和吉川幸次郎一样,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是林田慎之助进行论文写作的前提和核心之所在。写作《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即是如此。前面提到,林田写此书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以往中国古代文论史写作中的缺陷。当时中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论史的写作上所存在的缺陷就是问题,林田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试图通过自己的重新写作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出版之后,在日本引起的强烈反响即证明了林田解决此问题的能力。
林田慎之助不仅在整部《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的写作目的上,表现出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具体的写作中,同样是问题意识鲜明。比如,在《裴子野考证――关于的写作年代及其复古文学论》一文中,林田慎之助针对《雕虫论》写作年代所产生的争议,进行了仔细辨析和严格考证,最后得出了其写作年代应该在齐代末年这一颇有说服力的结论。在《文学原理论的若干问题――关于刘勰的美学思想》一文中,林田慎之助的问题点在于如何给刘勰的思想进行评价,以及如何对《正纬》、《辨骚》进行定位。在《汉魏六朝文学理论中的“情”与“志”问题》一文中,林田慎之助把目光集中在对汉魏六朝时期“情”、“志”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辨析上,以及这一时期“情”与“志”之间的复杂关系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林田慎之助所写的每一个章节,都会提出并解决不少问题。事实上,他是怀着论文写作的思路去进行文论史写作的。《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的不少章节就是林田此前已经发表过的有分量的文章。他有意识地分节写作,最后汇聚成书,如此方法下写出来的著作便具有了如同论文一般的严谨性和精炼性。问题先行,不发空洞言论,不拖泥带水,可读性极强。
二、原典实证法
“原典实证法”是“实证主义学派”(又称“京都学派”、“关西学派”)汉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所以用“原典实证法”来形容林田慎之助的研究方法,正是因为林田慎之助和“京都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所师承的两位导师青木正儿和目加田诚均是京都学派的重要代表,青木正儿尤甚。严绍先生在论及“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时称:“实证主义学派,从其名称上便可以窥见这一学派在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强调确实的事实。注重文献的考定,推行原典的研究。”[3]252又说:“实证主义学派一方面推崇注重确实事实的治学方法……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十分重视‘独断’之学,从哲学范畴出发,摆脱繁琐之弊,从文明的批评与社会改造的见地出发,表明独立的见解。”[3]253青木正儿的学术研究方法正是实证主义学派中的真实反映。青木一方面进行实证主义研究,在中国文学、南画、戏曲、音乐等领域中纵横驰骋;一方面又把目光投向当代中国的文化运动,为此发表了一系列的见解。
作为青木正儿的学生,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上,林田慎之助可谓是得老师之真传。最为典型的证据就是林田慎之助所作的《裴子野考证――关于的写作年代及其复古文学论》一文,其中对裴子野《雕虫论》的写作年代的考证可谓是精细至极。
三、综合研究法
这里所使用的“综合研究法”主要是指林田慎之助所采取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指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学文本、文论文本,还重视对影响文学观念变迁的社会思潮等外部环境的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史、文论史的发展变化规律。林田慎之助正是如此,他的研究以文学、文论文本为中心,但从来不忽视对影响文学、文论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关照。林田慎之助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汉魏六朝,这一时期正是风云变幻的时期。铃木虎雄的“魏代文学自觉”说早已深入人心,文学上的自觉,反映在文论上,自然也有“诗缘情”等重情理论的提出。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魏晋时期政治上的变化,更离不开由此而产生的思想界的动荡与争鸣。林田慎之助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并没有沉浸在文学自给自足的窠臼里,恰恰相反,魏晋玄学的发展,汉代经学的衰微,儒、释、道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都是他考察的重点。而这些外部研究对内部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等问题也是林田慎之助试图解决的。比如,在研究两汉魏晋时期的辞赋论时,林田慎之助以赋的功能作为依据,把这一时期的辞赋家划分为两大系谱。在论及提倡赋之讽谏意义这一系谱时,林田分析了此种辞赋论形成的原因。他认为:“从西汉末到东汉,儒教作为维持现实政治和秩序的理论,获得了统一支配的地位。而经学的规范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些都是宣帝、扬雄、班固等人辞赋论形成的原因。此外,汉代毛诗学派的《诗经》观,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影响。”[4]64林田的这段话正是他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方法的例证。
此外,林田在研究中不仅立足于文学、文论,还旁涉了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他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在研究萧纲的“放荡论”理论体系时,他试图把握这种文学理论背后所蕴含的美意识。从前面介绍林田慎之助论证《雕虫论》写作年代的思路时也可以看到,他在论证的过程中使用了《宋略》等大量的历史文献。这固然和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的现实状况有关,但是对历史文献的重视,对实证精神的发扬,也正体现了林田慎之助以史证文、文史互证的研究立场。这种思路下所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了。
四、平行比较法
林田慎之助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并不是死板僵硬的,其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一面。也许,他并不是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去研究,但就是这种不自觉地对比较文学方法的运用,其结果往往是令人欣喜的。在林田慎之助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其所运用的比较文学的方法主要是局部地平行比较。需要指出的是,他不仅关注中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对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表现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比如,在《南朝放荡文学论的美意识》一文中,林田慎之助在论述如何正确地研究和解释萧纲“放荡论”的“放荡”之义时,举出了英国的心理学者蔼理斯、周作人、王瑶等人的研究方法以示对照。蔼理斯的《凯莎诺伐论》中有“艺术正是情绪的操练”的观点。林田慎之助对三者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后认为:“无论是周作人一方所采用的文章心理分析学理论,还是王瑶一方对文学直接反映现实这一文学理论的机械运用,都是非常粗糙的方法。”[4]368其中,周作人的方法即采用了蔼理斯的心理分析方法。林田慎之助在对中国文学评论的历史进行总体论述时,同样把中国文学评论置于整个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关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林田慎之助在总论中叙述中国六朝文论时,选取了19世纪的法国文论以资对照。他认为,在六朝之前,中国的文论受到儒家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之后的六朝,则逐步走向自觉。关于这一点,林田认为和法国17世纪的情况很相似。的确,法国17世纪的前半叶,正是君主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论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新古典主义”文论,主要代表是布瓦洛的《诗的艺术》。他所倡导的理论原则主要有理性的原则、道德的原则、古典的原则、自然的原则等。在布瓦洛的新古典主义理论中,尊重理性、模仿自然、服从古代、重视道德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对道德观的重视和对古代经典的尊崇等方面和儒家思想的束缚是有相似之处的。此外,林田还提出了另外的问题:中国文论呈蓬勃发展之势的时间,与西方相比早了很多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缓慢?对于这一问题,林田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问题的提出本身就值得思考。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提出同样是建立在中国和西方比较的基础之上的。
五、鲜明的反儒倾向
以《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为例,林田慎之助自觉地以是否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缚作为判断文论家思想倾向进步与否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研究《文心雕龙》之“道”时,对刘勰之“道”是否与儒家思想有关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此外,林田慎之助还以此为标准对六朝的文论进行归类。可以说,他对六朝文论中“情”、“志”关系的变迁、对汉魏辞赋论两大系谱的归纳都是以儒家思想的束缚与否作为分水岭的。也因此,林田常常把汉代的大部分文论以及六朝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文论称为“古典”或者“传统”的文论观,而把注重文学本身审美性、表现出文学自觉意识的文论称为“进步”、“自觉”或者“自律”的文论观。对于“古典”、“传统”的文学观,林田有时不带任何感彩,有时会讥讽为“陈腐”,而对于另外一种,林田慎之助往往是褒扬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的。
林田慎之助的这种鲜明的反儒倾向自然和他本人的学术立场和审美倾向有关,但是受其导师青木正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青木正儿曾在《吴虞的儒教破坏论》一文中说:“儒教是前世时代的遗物,它曾使中国衰敝,到现在,它已经没有前途。”又在1922年1月27日给吴虞的信中说:“我们不信尧舜,况崇拜孔丘乎?……我们同志并不曾抱怀孔教的迷信,我们都爱学术的真理。”[5]467
事实上,青木正儿的反儒倾向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群体的特点。其原因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文学改良运动有着很深的关联,也就是说,文学改良运动促进了西方文学观念的传入,也冲击了日本的传统文学。在明治维新之前,江户末期,文学已经呈现出颓废之势,文学作品大多是迎合读者的庸俗趣味而创作的,是只供读者消遣的。而明治维新之后,江户残余的游戏文学逐渐被抛弃,新的文学因素也开始出现。有学者认为:“同启蒙时期相适应的这种文学改良,以模仿西欧的诗,创作新体诗开始,扩展到改良小说,改良文体,改良戏曲,甚至改良短歌、俳句。”[6]234在自觉努力学习西方文学的前提下,文学改良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小说而言,以二叶亭四迷的《浮云》为起点,日本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文学。而作为小说理论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在文学史上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在这部书里作者排斥游戏小说的劝善惩恶主义,提倡把小说从封建文学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6]236《小说神髓》确定了明治之后小说发展的方向:“他从艺术中排除了道德观念、功利主义,而提出这样的论点,即世态、人情的写实乃是小说创作的目的。”[7]17可以看到,对于小说的改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摒弃了劝善惩恶的因素,而劝善惩恶恰恰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此外,文体的改良本身,也意味着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吸收和借鉴。新体诗,也即是用当代日语写作的欧化诗型,对于日本近代文学而言,是一个崭新的文体。
综上所述,通过对林田慎之助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之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林田慎之助在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所采取的综合研究法、平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而其在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反儒倾向等,则展现了同时代日本汉学家的群体特点。
参考文献
[1] (日)林田慎之助博士古稀纪念论集编集委员会.林田慎之助博士著作目录[M].东京:创文社,2002.
[2] 张哲俊.吉川幸次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严绍.日本中国学史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4] (日)林田慎之助.中国中世文学评论史[M].东京:创文社,1979.
[5] 李庆.日本汉学史(第三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日)西乡信纲.日本文学史[M].佩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篇5
我国现代的文学作为和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真的是大相径庭,很大程度上都有了改变。主要表现在现代文学在经典上的匮乏性,这里的匮乏并不是指现代没有优秀的作品出现,而是指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其实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的优秀作品,堪称经典。这些经典的作品之所以没有在现代的社会中流传开来是由于当今的人们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这就导致研究者不能够清晰的对这些文本的思想和美学特点进行总结和剖析,没有及时确立他们的位置,最终导致一些优秀的作品随泼逐流,由于作品的随波逐流而造成一些文学家的社会地位被忽视或是不被受到重视。就以鲁迅为例,鲁迅被尊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但是鲁迅成为经典作家的理由和贡献却往往被遮蔽在幕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之处。在当代一提起鲁迅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和文章写的好,但是究竟哪里好,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从本质上来讲,中学教师和中学生都不愿意去学习鲁迅的文学,愿意有二,一是因为鲁迅的文章一般都不通俗易懂,二是由于教师在对鲁迅的文章进行讲授的时候由于学生不易接收所以教师在内心里对鲁迅的文章产生排斥的态度。
二、我国文学文本研究需要侧重的方面
1、建立文学的独立标准,确立新文学的真正经典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当代文学之所以显示出衰退的一面是因为没有将文本规范建立在正确的位置方面。文本规范之所以未能很好的建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治和文化的研究、政治和文化标准代替侵占了文学的阵营。要想从根本上使得文学研究能够发扬光大,一定要重新认识文学的标准的是文学,并不是政治和经济,也不是文化。文学不是某一物质也不是某一产品,文学是一种精神上的产品,文学可以从内心深处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对于文学他有着自身的韵味和内涵。为了在现代建立新文学的独立标准,建立新文学的真正经典,仅有从文学本身出发才可以对文学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标准,才能够确立具有持久性的文学标准和文学经典。
2、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要求当中,很多文学评论和文学标准都是一些较为陈旧的,不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内在渊源是比较单一的苏俄文学和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这些文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人对文学的评论,也影响着文本研究的深度和准确度。所以文本研究在今天看来是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不能够永远的将自己的视野范围停留在传统的文学文本研究当中,对于一些“中心思想”“语言风格“”结构方式”等简单的结构分析要学会适当的改革和创新,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层次上观望和考察文本艺术,并探索其理论和实践。
3、文本细读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研究
提起文本细读,似乎大多数人都感觉到了疏远的感觉,因为文本阅读已经被人们渐渐的遗忘,其主要原因是学术界的一些人们对文本细读保持着冷漠的态度。面对于这种不被重视的学术研究,很少有人愿意去刊登和品位细读型论文,现代是一个对文学有着偏见的社会,好的作品未必会得到大众的欢迎,而恰恰相反,对于一些没有文化水平和内涵的作品可能会被炒作起来。有一些研究生会做一些文本细读方面的论文,但是很多情况都由于选题范围过小而被否决。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更希望细读式的文本研究可以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我国现代面临的文学问题是一项老问题,也是一个认为造成的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
三、结束语
篇6
2007年度上半年红读、文体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钢要,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紧紧围绕中心发展部的工作要点,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线,开展一系列“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教育活动,以及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为推进全区红读和文体工作搭建平台,力争在巩固中求提高,在创新中求发展。
红读部分
活动之一:书评活动
活动目标:以送经典、读经典、评经典贯穿上半年红读活动。旨在切实推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积淀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滋养心灵。让经典走进心灵,让阅读成为习惯。
“经典走进心灵,让阅读成为习惯”活动安排:
一、送经典(3月份)
1、由上海六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秦文君、陈丹燕、周锐、刘保法、郑春华、彭懿向广大少年儿童荐书,开出少年儿童必读的经典书目。
2、各校红读老师根据书目清单购买图书,开展“经典童书进校园”活动。
3、组织区红读骨干教师听讲座——儿童文学的欣赏及如何指导少先队员写书评(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文汇报》笔会主编刘绪源主讲)。
地点:市中福会少年宫六楼多功能厅(市延安西路64号)。(3月中旬)
二、读经典
各校红读指导老师组织相关教师利用阅读课及课余时间指导少先队员有针对性地阅读这些书籍,写好百字书评。
三、评经典(4月—5月)
开展百字书评大赛。
1、小学低年级组,亲子共评一本书。
2、小学高年级组,师生共评一本书。
3、初中组,独立自评一本书。
书评要求:书评篇幅不超过两百字,情感真切、语言生动活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截稿时间:4月20日前
书评数量:各校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上交参赛作品各3篇。
4、区级评选时间:4月底。
5、市级评选时间:5月中旬(挑选优秀书评参加“上海市读书小明星”十名评选)。
活动之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南汇区中小学生捐书、义卖活动
一、活动目的:“捐书、义卖献真情”,旨在通过此次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身体力行,把爱撒向全社会,让爱充满人间。
二、活动要求:
1、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红读指导教师发动学生在校内进行爱心捐书活动。
2、每所学校委派5名学生代表到规定的地点来进行捐书、义卖活动,在带队教师的组织下有序的进行活动。
3、爱心义卖款交区红+字会。
三、参赛对象:部分中、小学生
四、所捐书籍收集工作:请各学校在2007年4月下旬完成
五、捐书、义卖时间:2007年5月(具体日期另外通知)
六、捐书、义卖地点:东方电影院广场(暂定)
活动之三:红领巾读书读报知识竞赛
一、活动目的:推进中小学红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延伸读书活动的内涵,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二、参赛对象:小学及初中学生
三、参赛人数:每校各派3个学生作为一组参赛(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可各派一组)
四、比赛时间:2007年7月初(暑假)
五、比赛形式:开卷。参考书:《小伙伴》少先队活动版(下半月版)、《时刻准备着》杂志等(如有其他的再通知)。
六、奖项:团体奖(分小学组、中学组)
文体部分
内容:南汇区中小学生中国象棋竞赛
一、活动目的:
1、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展示自身特长,互相交流切磋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一技之长。
二、活动对象及人数: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
每校3人组成一队(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可各3人)
三、活动时间:7月初(暑期)
篇7
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集体中,既要有学生严谨的学习、刻苦的钻研,更要有学生对宇宙自然人生深入的领悟;要有融洽和谐的氛围,须要有师生、生生情感的交流。作为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适合班级的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以学校德育工作为指导,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特色班级文化——经典阅读特色班级,努力创建上进和谐的班集体,逐渐形成班级文化浓郁的人文风貌。
经典阅读特色班级创建的目的是什么呢?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努力形成一种主题鲜明、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级文化,促进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形成。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发展的沃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开启人生的起点。每个学生内心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成长的烦恼……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校园以外色彩斑斓的世界,渴望追求真善美,而阅读就是广阔的,它能展开最微乃至最大的大千世界,包含着人类几千年文明、文化的泱泱大气和浓缩精华,散发着璀璨的光彩;经典阅读,蕴含着作家大量的智慧与创造,对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它是精神的营养,是美的熏陶,美的净化,美的感染,美的教育。
一、提供学生成长沃土,创建班级特色文化
陶行知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要有“美”的仪表风范、美的心灵,品行端正,善于思考,乐观上进,须热爱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注重对文化经典的解读和领悟。
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通向接受美感的途径,即在阅读中领会文学文化经典,与作者作家灵魂对话,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情美。二是让学生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受到作者情感的鼓励和美好精神、品质的感化,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以明辨是非,精神升华,如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报国壮志,也如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
大浪淘沙。在人类浩瀚的书海中,作家作品何其之多。而在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不少思想内容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的作品与文化精品混杂,致使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学生从社会获得的书籍可以有很多,但“不良刊物”也会乘虚而入。我们在学生的书包可发现教材之外的漫画书、言情小说等,良莠不齐,学校与家庭均为之担忧。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经典,了解经典,已是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当务之急。
二、灵魂对话情感共鸣,熏陶净化感染教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创建特色班级文化,通过文化经典,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实现育人的目的,将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善、美滋润心田。
下面是我在班级中推行经典文化阅读,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实践的一些做法:
1. 每周课外阅读:推荐阅读篇目并要求学生写作随笔
首先,按照教育部推荐,我先向学生列出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
《论语》、《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呐喊》(鲁迅)、《女神》(郭沫若)、《子夜》(茅盾)、《家》(巴金)、《雷雨》()、《围城》(钱钟书)、《谈美书简》(朱光潜)、《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歌德谈话录》(艾克曼)、《巴黎圣母院》(雨果)、《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老人与海》(海明威)、《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作随笔。
通过文学讲座、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时,要端正欣赏文学作品的态度,站在正确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鉴别文学作品,对作品作出较客观、正确的评论,从文学作品中培养出健康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情操。
在我们的中学教材中,不乏中外文学的佳作精品。例如:初、高中语文教材均有《红楼梦》个别章节的选入,《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的作品,对其评论历来是众说纷纭。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指出:对宝黛的爱情悲剧,要从历史、社会背景的角度要找社会的根源。这样,宝黛悲剧不仅有自身爱情的意义,而且更有历史时代的意义。对照时下的言情通俗小说,前者更具有崇高的感人的精神内涵和深远的审美意义。通过让学生学会感知作品形象,鉴别、选择优秀作品,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开拓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其内心感情,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并逐渐学会选择自己的精神食粮。
篇8
一、揣摩语言——推敲精彩之笔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归纳,文学阅读需要“品其言才能会其意”,也就是说把注意力放在言语表达的意味、意义、意思上的才是文学阅读。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个逐渐积淀、积累的过程,好的文学作品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要激励学生能够从有声音、有色彩、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里去体察丰富的世界和美好的人生。通过揣摩语言,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实现与作者精神层面上的对话,把握文本的内涵,探索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旨。例如,《祝福》中祥林嫂在鲁镇几乎完全重复地叙述阿毛的死,文中完整引用了两次的那一大段催人泪下、惨不忍听的独白。学生除了可以体味祥林嫂那在重复形式包裹下一颗受伤哀痛的心,更能品味出精通医学、心理学的鲁迅先生精心刻画出了祥林嫂丧子之后的那种疚恨如碎的心理 ,以及借这种血淋淋的人间惨剧激发人们的同情怜悯之心,再将承载这惨剧的故事放到鲁镇这样一个环境中去,以暴露那个社会人情的冷漠残酷,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那个社会中的人何以会变成这样,又如何来改造这样社会的创作目的。
二、捕捉细节——品味神来之笔
以细节造境,可以创造出深远的境界。细节描写是小说的一个常见手法,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如果学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对小说鉴赏是非常有利的。
在《宝玉挨打》中我们发现,在宝钗探望宝玉这个情节上,有一个细节的描写:宝钗看到宝玉被打得厉害,不觉动情地说:“……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说了半句,忙又咽住,红了脸,低头不语了。通过讨论鉴赏,可以品出宝钗看到宝玉被打,她心疼,但不像黛玉一样只有哭,而是带着药物来探望宝玉,显得大方得体。当看到宝玉确实伤得厉害,她真情毕露。却又立即想到“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的古训,而及时收口。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宝钗心思细腻又颇具城府的大家闺秀形象。再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也更写出其愚昧麻木可悲。
三、以已度物——感受预留之笔
小说人物具有性格的模糊性特征,这就决定了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空白”和“未定点”。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小说预留空间的品鉴。品读小说人物形象,就要有效地对其进行思考和填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丰富、重建小说文本意义,利用学生的阅历、个性和情感来多元品读小说。如在《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为了分析老人——桑地亚哥的形象,结合小说隐含性的结局,预设了这样的问题:“在你看来,桑地亚哥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量?”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思考过后,明显产生以下几种答案:(1)桑地亚哥作为渔夫,一无所获,是失败者;(2)桑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虽然在物质上一无所获,但精神上获得了胜利,是成功者;(3)他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过程决定成败,只要你努力拼搏了,无论结果怎样,你都是一个成功者。”“我认为应以结果论成败,拼搏和努力就是为了好的结果,结果好才能说明你成功了。”等等,学生在对小说文本的品读基础上,对于笔者提出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考,充分利用了小说的预留品读空白,进行有意义的思索。
四、探意释象——品析精深之笔
小说作品里的文学意象,是很难捉摸的。作者通过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间的衔接,在字里行间巧妙地铺陈开来,一点一滴,小心翼翼地展现作者着力营造的小说意象。名家的小说意象,比如声音意象,除了能在听觉上感受到之外,还能通过声音的意象感觉到画面,具有可触性和可视性。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发出声音,泉水丁冬,虫鸟低鸣,散发着清新暖人的气息。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作者借助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这种现代感极强的主旨,被作家表现得含蓄委婉。作品那内蕴丰厚的展示,完全得益于寓意丰富、内涵精深的“意象”。特别是在作品最后,以香雪“夜归”最为精彩: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富于变化的夜景与香雪的内心情感相互融合,渗透出浓浓的人情味,清丽而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淳朴,淡远的审美意境,将酝酿已久的感情推向,透露出对落后农村未来的期望,发出了来自大山的呼唤。
五、关注闲笔——品味意蕴之笔
大家文章无闲笔,虽说有绝对化的嫌疑,但经时间淘洗的经典,看似闲笔的语句,往往藏着作者的命意。《为了忘却的记念》写柔石及冯铿女士后,另起一段:“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记念刘和珍君》写杨德群君遇害,写“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全都似闲不闲,值得再三咀嚼鉴赏。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写林黛玉弃舟登岸到进入荣国府见到老祖宗,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地,大约150步),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轿子进入荣府,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换了四班人马,这不仅说明了贾府的气势非凡、生活奢华,贾母对林黛玉的宠爱,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府极严明的等级观念和封建礼规。真是“无一处是闲笔”(鲁迅语),“字字看来皆是血”(脂砚斋语)。
六、评论作品——撰写读书随笔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进行评价的文章。文学评论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对每一个高中学生都是有益的启示,在文本话语、教师话语、专家话语中寻觅文学的真谛与美丽,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文学评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使学生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改变了“有言无论”的语文课本旧有的体系,让学生进入“识文——赏文——评文——习文”的良性循环之中。
不过,高中生写的文学评论,是微型的文学评论,一般是一两百字,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微型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撰写时,可以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当然,也可以降低要求,写读后感,即读了作品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如学生读了《骆驼祥子》后,写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小说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名家的评论。如金圣叹点评《水浒》就有很多精彩的评语:“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学习其中的点评方法。通过这些形式的评论,可以激发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更是由素质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的全面性要求所决定的。所以说,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如何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如何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教研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
参考文献:
[1] 王石泉《从“阿毛之死”解读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名作欣赏·文学鉴赏》 2008年第09期。
篇9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五大矛盾;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历来是高等院校文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传媒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加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情感,进一步推进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融媒体的发展,传媒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当前面向传媒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未能担负起培养具有较强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当前面向传媒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几个方面的问题和矛盾:第一,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不足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大量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时数大幅增加,而古代文学等传统课程的教学时数被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删减,却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不足的矛盾。第二,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与教学方法陈旧之间的矛盾。传媒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时,会经常拷问学习的意义。如若古代文学任课老师忽视学生的变化,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第三,培养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与学生专业文献阅读不足的矛盾。古代文学经典文献阅读不足,传媒类专业学生将会失去获得文学阅读、文学思考的能力,而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缺乏文化底蕴和厚积薄发的潜质。第四,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衔接不足的矛盾。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学教育仅仅止步于课堂,缺乏课外实践环节,致使传媒类专业学生缺乏了对学生古典文学阅读、理解和认知的能力,从而也无益于新闻采写、制作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传媒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篇10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理论 英美文学课程 实践教学模式 形成性评价标准
一、前言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外语院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颁发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英美文学作为专业知识必修课程, 旨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 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目前,我省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普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注式”、“填鸭式”教学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 无法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审美意识,背离了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因此,改革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迫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的研究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以美国社会心理学、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构建英美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库伯,1984)。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文学作品阅读、评论(口头与笔头)、故事情节复述、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欣赏、舞台表演等实践,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人文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培养其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能力、赏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大卫・库伯四阶段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主要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内、外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研究,并应用于教学中。
1.课内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应用
(1)作者生平介绍
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形式,指定英美作家,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查阅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反思、归纳、整理、在课堂上口头概述,初步了解作家的生平。这一体验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查阅、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
(2) 情节复述
精选不同时代英美经典作品,规定学生课前阅读,亲身体验阅读活动,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反思、理解,指导学生从小说构成的要素如背景、人物、叙事角度等方面,进行复述,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与表达能力。
(3) 作品评论
有针对性地设计与作品相关的讨论问题,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分享交流可以引起学生的反思,最后形成个人的经验这种模式,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4) 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欣赏
设计课内影片欣赏体验环节,让学生进行观看《简爱》、《伟大的盖茨比》等名著改编的作品,直接感受、体验人物的个性、情节的发展、作者的语言魅力,从而进行反思、归纳、概括,提炼主题思想。在这一情景体验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极大地热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分析与评论,从中体验学习文学的乐趣,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5) 文学作品改编的舞台表演
布置学生课下熟读名著经典片段,进行改编,并在课堂上表演。在这一体验环节中,学生通过熟读、背诵经典段落,直接感受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性格、内心,形成反思,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加以再现、应用。以这种新颖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了对作家作品的感悟,语言风格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2. 课外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应用
课外体验式情景与环节的设计与应用是课内体验活动的延伸与深化,体现了更为完整的学习体验过程。这一体验环节与活动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文学作品、撰写读书报告与书面评论
首先,课题组成员制定了英美文学课外阅读参考书目,规定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阅读,强调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学生自我个性。
设计课外全文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环节,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文学作品,体验阅读的完整性。课堂内的作品选读虽然是经典作品的精选片断,但由于是节选,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而只有当学生完整地读过一位作家的一部作品,才能真正称之为“读过”,从而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来。此外,在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完成了体验学习四个阶段,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从体验阅读到反思、归纳总结形成个人观点、撰写书面报告、阅读心得。
在这一环节中,课题组成员着重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撰写阅读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阅读,受其熏陶,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文学作品活的语言是“英语的精华”,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风格各异的语言,这不仅可以扩大词汇、增强语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感受其民族文化传统, 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在这一体验环节结束后,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即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强化学生笔头输出的实践。学生通过相应的写作练习,充分发挥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写作的能力。
(2) 英语戏剧周与校英语体验节“戏剧表演”
为学生拓展了戏剧实践的平台,充分弥补了课内体验教学环节的戏剧表演的空间与时间的受限性,指导学生参与外语学院英语戏剧周与校英语体验节“戏剧表演”的体验活动。
文学作品的可表演性很强。在阅读、讨论作品之后再进行表演,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因为,要将一部文学作品以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首先,必须将它改写、编剧。其次,在表演中,学生必须思考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如何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在这样的思考与言语实践中,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在表演中得到提高。如:在学生表演的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充分体会到到安东尼奥的重情忠义、鲍西娅的睿智和夏洛克的残酷。
三、形成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的评价,事实上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于这种发展性的评价理念,体验学习应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为了保证体验活动的有效实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的每一次体验活动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并把其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分值,与每一次体验实践活动相结合,强调体验学习的过程性。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提高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与语言应用能力,扩大文学作品及选读的阅读量、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作家的写作风格、培养了文学素养、增强赏析能力。英美文学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成绩标准实施细则如下:
英国文学(考查课):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30%
平时成绩70%=作家介绍5%+情节复述5%+作品评论10%+影片欣赏5%+舞台表演5%+(作品阅读+读书报告)10%+书面评论15%+戏剧表演15%
美国文学(考试课):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40%=(作家介绍+情节复述)5%+作品评论5%+影片欣赏5%+舞台表演5%+(作品阅读+读书报告)5%+书面评论10%+戏剧表演5%
四、结语
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了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英美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赏析能力与创新造力。
1.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所教授的英语专业班级的学生,与往届学生相比,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大大增强了,真正成为学习英美文学的主体,文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热烈、活跃。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地阅读教科书内容、文学作品、查阅相关的资料,认真准备教师布置的各种体验活动。积极参与课堂,参与文学作品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欣赏显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从作品的阅读、改编,道具与服装的准备,语言的提炼等方面,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热情高。
2.提高了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文学赏析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活动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并能结合所学习的文学知识以及掌握的文学批评方法,进一步提出个人见解。阅读文学作品,撰写读书报告、心得、文学评论,学生的理解、分析、欣赏作品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作品的分析比以往要敏锐、观点鲜明、能够抓住作品的主旨。同时,在课内外英美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及戏剧表演中,学生学习到了经典作家的优美语言,如奥斯丁、海明威语言的简洁、质朴,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中,语用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学生在制作英美文学专题课件的活动中,从内容的展示、版面的设计、图片的使用等,创意都比较新颖。
英美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切实可行性、可操作性,符合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有助于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的语用能力的提高,注重激发文学学习者的积极性、体验性、感悟性,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Kolb,David.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4.
[2]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C].2008.
[3]郭佳,包兰宇,王晓娟等.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 教育探索,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