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

篇1

关键词:文化学;古代文学教学;地域文化因素;学习兴趣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高校自然科学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却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变得越来越冷门,古代文学学科是其一。这种 “冷遇”不但体现在高校的招生和就业上,同时也使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

近年来西安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在本地高校日益高涨的建设地方经济文化的热情下,充实、加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地域文学知识,有意识对其中的一些乡土特色进行挖掘、渲染成为了在现阶段我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引入地域文化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迫切意义和必要性

将地域文化因素古代文学教学中,不仅是因为古代文学内容本身对地域文化知识就有所涉及,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及现今古代文学教学急需改革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现行的文学史教材编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时间为线索,对于文学的空间问题则极少去考虑。并且,绝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时按部就班的使用现行教材,地域文学教学的自觉性也因而难以催生。由于地域文学知识常常受到忽视,导致了学生大量缺乏相关知识,地域文学的教学问题随着时代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不可否认,西安正在走向世界,而通晓本地乡土历史的人似乎太缺少了,西安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遗址景点名胜丰富,近年在发展文化产业旗帜的引领下,一大批融入了历史渊源和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公园应运而生,如曲江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这些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的娱乐放松提供了好去处,在休闲之余,却很少有人去追寻这些遗迹的人文内涵。因此,地域文学知识与古代文学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也能对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的问题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充实地域文学知识,对于陕西省本籍学生乡土自豪感的培养以及本地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承接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地域文学或许给人以一种局促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对其了解越深,越能感受到其广阔的内容,无论歌舞升平的盛景还是满目疮痍的末世,都被一一展现。既有生动外部世界,亦有真实的心灵图景。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建设理当在地域传统的土壤上深深的扎下根来,同时,作为地域文化传统中重要而形象的载体,如果学生对地域文学能够有更多的了解,就会加深对于自己乡土的热爱,从而对家乡做出更多贡献,因而对于当地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西安本地高校云集,每年都有无数的学子从全国各地赶来求学,当他们掌握一点当地的地域文化知识,不但可以从文化上加深对西安的认知,有助于自己更好地融进西安这块热土,更可以把西安的风土人情弘扬出去,扩大西安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庖丁解牛的过分运用,对古代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性缺乏重视。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主义思潮泛滥,认为世界上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理性世界还是感性世界都可以层次化、数量化、程序化。这样必然造成对人的精神家园的恣意蹂躏和践踏。中国古代文学在我国古代先民的情感诉求与审美上有着集中的反映,如一味地加以科学归纳,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把对美的追求变成条分缕析的干巴知识,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文学素养。

2.对学生的主体性角色认识不足

作为人文社科教育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很容易导致教师的专横独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原本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一下变得死气沉沉。

笔者在高校讲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并且其解读视域也逐渐个性化,因而,如果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仍不加以重视,要想达到授受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也就变得不切实际。

三、地域文化视野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地域文学的基础之上。地域文学和文化可以丰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同时在西安在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大背景下,亦可培养一种尚德尚智、求实求新的教学风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下方法途径值得尝试和借鉴。

1.课外实践考察

地域文化的教学更为倾向实践,这是课堂教学单一的弥补,同时,对于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在讲授地域文化结合古代文学作品时,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进行实地考察,由此将文学情景再现。如在学商隐的《乐游原》一诗中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可以带动学生前往位于西安东郊的青龙寺参观,因为此诗正是写于此地的乐游原上,对风吟唱,忆古思今,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诗歌本身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师可以成立相关的科研团体,以阅读书目介绍和文献资料提供等形式从而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的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另外,可以大胆地让那些基础扎实且善作思考的学生参与研究地域文化课题,达到读书笔记由课题形式带动,毕业论文的写作由读书笔记带动的形式,这样既能能够将第一手文献资料掌握,同时,能够理性的思辨地域文化现象,从而将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引导、激发出来。

3.学科交叉渗透

文学研究在人文社科研究的体系中从来都是一种宏观性的研究体例,要善于对学生从大文化的背景出发,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交叉多种学科,另外,也要以多元化的形式对地域文学和文化设施进行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交融着文、史、哲等学科,明显的不平衡性存在文学的地域分布中,并且,文学的地域特征又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的特征。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该强调地域性和文化性,应该强调用新的文化观念和美学观念来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以便进一步促进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小芒: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的地域性策略[N].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20.

篇2

典是必要的。阅读文学经典时,首先是注意端正阅读态度;其次是采取课下教师指导,师生共读,讨论交流,深入阅读的方式。最后,对于阅读结果不做苛刻的评价,达到人人阅读,身受影响即可。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文本 阅读态度 深入阅读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功利心很强,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学因为短期实用性不强而日益边缘化。加之,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也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古代文学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不太注重文本阅读。然而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比起文学史中的知识系统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经典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一.端正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动倾向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态度的三个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阅读文本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学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经典文本的阅读态度。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文本前,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1.确立非功利意识,培养情感。

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学生要明确自己对它的看法: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点,阿诺德曾说:“文化是一种慢功夫,来不得浮躁,因为它着眼于转变人的内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古代文学经典文本是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的心态必须是无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惬意,无负担的。它要求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谈到阅读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其二,就努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情感,就是对而培养情感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对待古代文学,尤其是文学有一番诚意,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其三,明白文学文本经典,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极具艺术魅力,淡化重知识轻经典的思想,这些都为日后平心静气的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做了一定的铺垫。

2.持之以恒的阅读态度。古代文学距离现在时间遥远。其语言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阅读文学经典带来一定的难度。再者,现在的文化特点虽来源于古代,但是与古代文化毕竟有不同之处。即使在古代,每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们的思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透过艰涩的文言文理解与自己时代思想、文化有差异的古代思想与古代文化,难度是很大的。而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恰体现在文学经典中,因此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系统地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才能够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与思想精髓。

3.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要坚持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其表现有三:首先对于经典本身的语言阅读,要准确的弄懂经典语言的含义;其次是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思想、系统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三是结合经典本身及其有关因素,对它做出自己的评价。要做到这三点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文学经典要吸取精华,避免就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做出片面的评价;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从。

二.深入阅读经典文本

在端正了阅读态度之后,最重要的是进行古代文学经典的文本阅读,这些经典内容过多,大多不能在课堂上详细讲授,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经典文本,在课外深入阅读。在阅读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选一本经典,提供指导方法,学习要求,师生课下共读。比如在先秦文学中,《论语》是一本比较重要著作,但又不适合教师课上详细讲授。因此布置学生课下深入阅读,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国的儒家思想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而古代文学中本身就有论语内容讲授。因此在上课前布置论语深入阅读。要求一个学期完成。

2.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一门功课,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方法。虽然,我们并不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指导课下所布置的文学经典,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刚开始,我们在讲授古代文学时,有意的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他们。这样他们就能进行论语文意的疏通了。在讲孟子、荀子时,有意地点出孟子思想特点及有关经典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对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也使得他们有从经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识。

3.作业深入。作业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中也有作业要求。对于文本经典的阅读,也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作业设计。分层次,按步骤,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地布置作业。如古代文学的整个学期的作业,可以围绕经典而作。比如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可分为如下几步:首先,要求在上《论语》前搜集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等到上课时,准备讲课。之后进入文本阅读,选择较好的论语文本,如论语译注。教之文本阅读方法。其次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文意疏通与零星感悟;再次是让学生分类总结论语所反映的思想;最后是让学生搜集资料看一下,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与文人的影响,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4.讨论交流,活跃思想。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每个人关于文本经典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经典文本讨论,在讨论前,可以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老师先收集学生的发言提纲,将观点相近的分组,让他们进一步融合观点,选一人发言。分成几组。课上先让每组代表发言,陈述观点。然后再由其他组的人进行品评。

5.选修课升华认识。如果学校开的有相关经典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深入阅读经典后,选上该选修课。如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论语》,学校开的有《论语解读》,学生可选上,也会有一定收益的。

在深入阅读文学经典时,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人们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是,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内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他们的内心。

参考文献

[1]高宝营.大学生心理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汤丽萍.阅读经典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研究[D].杭州师范学院,2006.

[4]杨春福.数学“小组讨论学习法”对师生的要求[J].内蒙古教育,2008(4).

篇3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提高有效性 四条途径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即是“写作”。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眼里,作文难写;在老师心中,作文难教。不少学生“谈文色变”,不少老师“因文皱眉”。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找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条。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古人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同时也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巨大帮助。在我看来,我国的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取得灿烂辉煌的成就,与古人学习语文以“读”为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别人的语言,学习别人的思想,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这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毕竟年龄小,语言积累少,思想不够成熟,对许多问题的观点、看法比较幼稚,思维方式也比较简单直接,在这样的状态下让他们用有限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进行写作,就像是要让贫瘠的土壤开出鲜艳的花朵,难度确实较大。

因此,语文老师既要让学生充分读懂读透语文课本,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要有感情地读,边读边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想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教学生学会审题是前提

小学阶段的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即使没有给出现成的题目,作文要求也比较明确和具体。审题,就是要弄清题目要求,知道要写什么。小学中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思维还不够缜密,对作文要求往往是一知半解,在作文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从而使作文出现跑题、偏题现象。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两点。

1.熟读作文要求,深入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把握要求中的关键词。如“难忘的一件事”中,“难忘”就是关键词,写作中就要突出“难忘”;而“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快乐”就是关键词,写作中要突出“快乐”。

2.弄清题目要求写什么。小学阶段作文基本只有三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如果是写人,弄清对象是谁;记事,弄清要求写什么事;写景,则要弄清写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

三、教学生学会观察是关键

写作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然而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却并非如此。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就是写不出一句话来,即使写出来了,也显得干瘪、空洞,没有丝毫生气。原因何在?

我认为,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的是技巧的传授,有意无意地使作文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本质,学生作文就处在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胡编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惯用手段,“假、大、空”的作文俯拾即是,“真、善、美”的文章鲜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写观察笔记。学生自己确立观察对象,要求把观察的经过、结果写清楚,并在观察过程中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篇幅可长可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要求学生建立“资料库”,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写在纸条上,放进“资料库”中,写作之前动手翻翻,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这样,学生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3.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专用“读书笔记本”。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文中的精彩片段、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一方面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写作时借鉴。若能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一定能变得生动、鲜活。

四、让学生多写多练是保证

俗话说“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生”。要想打败“作文”这只“拦路虎”,就必须知难而上,多写多练。

篇4

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但是在大量应用性专业出现的形势下面临改革的任务。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论文作者认为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新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对象,以实际效率作为根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的传授改为如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模式;改变教学方法,由“细致讲授”转变为概讲多练。

关键词:应用性;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系统与教学传统,可以说有规可循,有律可遵。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应用性”专业的出现,传统的古代文学学科面临着新的要求,也面临着新的教学对象,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改革传统课程的教学,使古老的课程焕发新的活力,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

面临挑战。古代文学是我们的传统学科。言其历史,已经相当悠久;言其内容,丰富多彩;言其魅力,趣味无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深化,这门承载着几千年文化内涵的课程遇到了新的挑战。首先,学科的意义与价值遭遇到质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茫然地问:我们今天的人学老古董到底有什么用?这个基本的问题在几十年前是不存在的,而今却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所有学与教的人面前。其次,教学对象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社会生活节奏相对较为迟缓,人们有时间和耐心去咬文嚼字,有兴趣和环境去慢慢品味含蕴悠长的古代诗文。但是在外语与计算机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属于“文盲”标准的今天,在实用技术有着最大的就业与生存空间的眼下,需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大力气才能登堂入室的古代文学,本来已经位置后移,学生在基础教学阶段难以构建扎实的功底,而语言、生活和文化背景的巨大落差,更使人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各方面都与“以前”的学生有着不小的区别。再次,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年来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中,明显可以看见因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与要求已经作了很大的调整,对今后就业有直接作用的新课程的加强与传统基础学科的应用化的趋势显而易见。作为实施者无论原有观念如何,都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与新的时代要求和谐。

如何主动适应新的要求,应对新的挑战?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变观念。目前,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实际的应用性能力是重中之重,这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核心理念。传统的培养学生全面而扎实的古文功底的做法本身并不错,但是科研型人才与应用性人才的实际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应该在观念上作相应的改变:稳定性教学改为应时而变式教学。传统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其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与稳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但是如果其稳定性达到了超稳定性,变为一成不变,那只能使这个课程失去活力。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必然性地不断变化,我们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也必然性要跟着作出相应的变化,才能始终适合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科才能长葆生机和活力。知识密集型转变为能力强化型。古代文学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相当大,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即使如以前那样多的课时,也总是感觉知识传授的时间还是很不够,何况课时大量减少以后?况且大量密集的知识,学生短时间内不易消化吸收,即使全部记住在实际工作中也未必能够熟练地运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适当舍弃一部分知识的传授,尤其要把传授方法,培养兴趣与能力作为首要目标,使学生有兴趣学,学习中提高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功底性教学改为效率性教学。古代文学是一门非常讲究功底的学科,因此以前的教学大多以强化学生国学功底为教学的不二法门。然而时至今日,这一点已经很不现实。功底需要投入很长时间,花费很多精力才能奏效,目前学生原有的基础已与前人难以相提并论,他们能用于古代文学研习的时间和精力也已大量减少,客观上在就业与工作实践中这种慢功夫的效果也不易显现,因此再把功底的培植作为核心目标实在已是缘木求鱼。现在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所以要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把提高教学效率置于首要位置,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最终效果为目标。其实,反过来考虑,教学的效率高了,学生从学习中所得多了,学习的兴趣也浓了,自然会在不倦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地打好国学根基,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转变模式。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介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与稳定性的教学活动框架与活动程序。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具有稳定性质,有一定的程式和规范。比较一致的方式为“传道、解惑、授业”,显然已与竞争性很强的现实有很大距离,应加以改革。

改传道为求道。所谓传道,就是由老师传其道给学生,教给学生以做人之道,学问之道,工作之道,生活之道。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妥。但以现代学习心理与教学理念来看,这显然是被动学习,就是最好的“道”也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高校学生已经成年,一般已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校期间他们将要学习和掌握以后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如果仍以传授为主,他们只是被动接受,那么“道”之由来,“道”之所得的过程没有亲身经历,学生不仅对“道”的理解和体认必然是肤浅的朦胧的,更没有自己寻求“道”的能力,以后走上社会就缺乏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要将传统的传道改为求道,使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求道、得道的过程,使学生在得道的同时获得求道的能力。

改解惑为寻惑。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在需求的推动下)。要“解惑”首先要有“惑”,而产生惑的最佳方式是由学习主体提出,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习主体自己解决。现在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再由教师解惑。无论从惑的产生,到惑的解决都是教师包办。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必有此惑,惑虽然解了,学生未必真理解。这种预设的教学过程自然也有教师对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的认识,但是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尽相符,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改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惑”,然后指导他们自己解惑。

改授业为授渔。在古代,学子的“业”基本定位于“学而优则仕”,因此只有一种业可授。但是当今社会学生毕业后的业有千万种,谁也无法给他们全面授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传统课程中相关的内容,适时地传授可施之于百业的方法,如为人之道、敬业精神、成才要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等等,使学生得到捕鱼的方法,至于捕到什么鱼,到哪里去捕鱼,合格的“渔民”自己会摸到门道的。

改求同为求异。学生的基础教育都是在统一考试中度过的,长期的统一考试必然养成学生求同的学习习惯与心理定势。任何创造性学习都是求异的学习。显然走进高校的学子要从考试性学习转为自主创造性学习,这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应用性专业的学生,其学习结束后就要参加工作,有无竞争能力,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一关就是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造性能力。作为有很厚实积累的传统课程如果为了学生学有所能而适量地“牺牲”一些课程内的部分知识,而着力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的,相反则学生虽然装满了“知识”,可不知如何运用,更不会举一反三地创造性运用,那是事与愿违的。

在模式改革中,应该以实际成效为旨归,以多样化的灵活生动有效为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转变方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了教学观念和模式后,就要进一步改革实际的教学方法,因为实施教学的过程需要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们觉得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讲授改为讨论。以往的教学基本上全部讲授,特别是课时调低后更是匆匆地跑马式的讲解。作为应用性培养对象,其实知识的完整性与体系的严密性应该在课程教学中退居其次,而对课程的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居前。适当地减少部分课程内容讲授,如汉赋、六朝骈文在当时都是风行的代表性体裁,但是今天学习起来不仅难度很大,实际价值也不高,我们可以略讲;又将部分教学内容由讲授改为讨论,如《古诗十九首》等颇具“永久性”价值的作品,不仅内容与艺术都堪称经典,而且学习难度也不大,可以预先布置学生研习,课堂主要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不仅可以拓展思维,而且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的速度与效度自然上升了。

课内引向课外。教学的关键在于要能够引导学生喜欢该学科,并乐意在课外大量阅读和思考,可以说学生是否有兴趣在课外大量研读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尺。在教学实际中,要将所有课程内容完整地讲授本来就是难以完成的。我们可以将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引申。引申的办法很多,如布置专题性读书笔记,定期交流;将个别难度不高的内容改为自学;利用寒暑假进行与学科相关的社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在只能靠自己查询资料、阅读研究、最终形成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学生无疑会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细密改为粗放。每一传统课程都有很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而且随时间的推移,积累的丰厚,学科的容量会越来越大,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其实对应用性高校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要求知识的全面而严密,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不太可能会使用到课程的全部知识。许多根本不会用到的知识却耗费了学生许多精力和时间去学,这种“求全”必然造成很大的浪费。特别是那种预先储备的方法即使所学以后确实有用,其实到用时还是遗忘了,需要重新来学。所以教学中不求细密,而求粗放,让学生得其大概,获得学习之法,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一方面大量的课外学习补充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另一方面即使还有知识缺漏,他们在需要时自己能够获得。

篇5





青年学者陈军的论著《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下文简称《建构》)是作者近十年文艺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辑集,它展示了作者从“入门”到“成熟”的学术历程,也突显了作者面对纷繁芜杂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论著,所进行的独立、细致、深入的理论思考。

(一)

不同学科的交叉相接之处,最易是学术创新点之所在。著名学者杨义在接受访谈时说,“做学问应该是开放的,在这个知识系统里面放进另一个知识系统……放进来之后我就要对话,智慧是在交叉中升华的。学科的进展往往是一种学科视野中增加另一种学科视野,产生了对话关系,生成了新的学思空间”1,“以一种谦虚、刻苦、实事求是的学风,在一些新领域和各领域的交叉处投入尽可能多的生命付出和生命体验,是会获得应有的长进的”2。陈军以其刻苦努力验证了杨义先生话语的正确性,作为新世纪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他持之以恒、努力探研,扎实写作、成绩喜人。《建构》中的《生态美学与现代性》一文将“现代性”与“生态美学”进行交叉研究,《刍议比较视野里中国古典戏剧的现代性》一文将“现代性”与“中国古典戏剧”进行交叉研究;作者通过学科的交叉与碰撞,溅出了思想的火花,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现代性本身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既是历史分期的概念,又是社会学的概念,还是心理学的范畴,这本身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概念。但是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阵地与入思起点,陈军立足于文艺学美学,以现代性之眼来观照文艺学美学,最终落脚点仍在于文艺学美学。关于生态美学,作者针对纷繁的现代性概念,在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二维之间沉思,“展开对生态美学与现代性关系的初步观照,以期获得生态美学、现代性研究的新向度”3。而作者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理论研究,则是在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下,探索其中蕴含的现代性因子,力图激活古典文艺理论的当下活力。这样的交叉研究,确实拓展了学思空间,开阔了理论视野。

类似的交叉研究还体现于作者主持的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饮食化批评研究”的相关成果。作者敏锐地察觉到饮食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挖掘了古代文学批评中以饮食喻文的渊源,探索了以饮食喻文所体现的文学观念,又从比较的角度研究中西文学批评中以饮食喻文的异同;作者又以戏曲为个案与专题,就其与饮食的关系展开研究,二者交叉之处有无尽的美学风蕴与文化意味。

交叉研究容易出新,但交叉研究对研究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视野开阔、学思敏锐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两个或几个领域相当熟稔,这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需要勤奋扎实的探研。作者能够在饮食与文艺的交叉处展开富有意趣的理论探索,那和一段“长达八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4有关,这是时间的打磨与理论的积淀。学界倡导“两条腿走路”的学术理念与方法,正是提醒学人在两个或多个知识领域中同时投入精力,都尽量达到熟稔的程度,这些知识领域的积淀,对以后个人科研的理论创新和多向拓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军在曲论和文论之间的交叉研究,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二)

对于文艺学美学研究而言,原典细读具有突出价值与重要意义。但是近十余年来,相当数量的文艺学美学研究生逐渐丧失了阅读原典的兴趣与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各类教材和通史性著作的大量出版给人们的偷懒造成客观的条件,而文言文、外文又造成了阅读难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学子们就业取向较为多元,致使部分初学者的学术兴趣、学术自信心和研究毅力大大衰减。然而,原典细读问题却正是未来文艺学美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考虑与研究的重要问题。

陈军《建构》一书中的相关论文,有一部分是作者读书期间的课程论文,经过多番打磨,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对于青年学子而言,这是难能可贵的,而这一切成绩,正是在原典文献中探微索赜的结果。不畏学界陈说,一切从原典细读中得出观点与结论,是作者的为学特色。洋洋十大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作者曾集中地通览,并且详细做了几大本读书笔记,于是诞生了一批优秀论文,《论“本色”与“当行”》、《论亚里士多德之悲剧观》、《中西古典戏剧观众观之比较》等,题目似旧,其文实新,作者在中西比较、古今对接的理论视野中,加入个人的思考与体悟,新意丛出,文采斐然,难就难在面对人人可见的材料,能否下苦功去研读,在研读时,能否有美学的慧眼、文论的烛照。

陈军的特长还表现在对文艺作品的赏鉴能力。正如作者经常临摹古代书法大家而具有较深的书法造诣一般,他很喜欢阅读古今文学作品,并具有批评和赏鉴的灵根。《建构》中多篇论文所体现的建构与解构精神,就与对文学艺术原作的灵性解读有重要关联,《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的比较研究、大江健三郎短篇成名作的分析解读即是这方面的佳例。

旅美学者余英时先生曾说“方法随着学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但我们治学仍应从熟悉基本典籍入手。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的序录中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这是深识甘苦的话”5。在学术之路上,不可避免会存在一种“影响的焦虑”,而心领神会的理论原典细读,以及富有个性和体温的文艺文本的灵性解读正是突破焦虑、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陈军的成功就是经由原典而发出自己声音的良好例证,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三)

材料详实、思辨细密是陈军《建构》一书的又一特征。凡学者为文,或文献资料极为详实,而失之于理论思辨的欠缺,或理论建构较为严谨,却因材料欠缺,而失之于空疏,两者的巧妙结合无疑是最好的。张伯伟教授曾指出:“不能唯文献是论,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从文献出发,最终从中抽绎出自己的理论来”。6这对于当今的青年学人而言,无疑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建构》一书中的第四编为教材研究,题为《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正如作者所说“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7,建国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众多,且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繁多,一般人会觉得很难出新,而陈军以理论问题为抓手,围绕问题几乎穷尽所有研究资料,然后就材料进行细密的分析与解读。面对纷繁芜杂的文学理论教材,作者名为“管窥”,实是以问题之眼窥视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作者选取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文学分类术语问题”、“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的关系”、“中外文学分类的三分法与四分法”。围绕上述三个问题,作者搜集资料甚为详尽,单以上述第三个问题为例,作者就“三分法”称谓上的不同,分成十三类进行列表分析,每一类又把文学理论教材罗列出来,并列表展示其具体表述,所涉及的文学理论教材多达200余种,分类精准、统计细密,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此详实的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并没有淹没作者的理论思辨能力,以“中外文学分类的三分法与四分法”这一问题为例,作者在对分类名称进行整理统计之后,接着分析了各文学理论教材依据什么样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它们关于“文学分类标准”的观念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的三分法、四分法进行理论反思:坦陈三分法、四分法的分歧与混乱,从共时角度分析不同分类称谓所占的比重、从历时角度分析不同分类称谓在不同时代的历史表现,最后分析了这些现象的根基与缘由。这一系列推演充满了理论的厚重和思辨的轻灵,使读者从详实的资料中脱身出来,获得了明晰的结论。

综上所述,陈军《建构》一书纵横于文艺美学、文学基础理论、文艺学方法论、审美文化研究、文学评论等领域之间,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的甘于寂寞与勤奋扎实,又有前沿学术探索的理论锋芒和思想闪光。同时应该指出,该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某些学术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与充实,这也是其他很多论著所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苛求作者。《建构》一书的作者生于70年代末期,是21世纪头十年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该书在较大程度上彰显了新时代学人的理论特色与年轻锐气,对于当代文艺学美学青年学子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贸然之为评点,唯愿文艺学美学学科未来会有更多优秀人才,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与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安文军.材料·视野·方法——杨义学术访谈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

〔3〕〔4〕〔7〕陈军.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365,239.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训练;体验;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教学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学生语感培养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任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受:

一、语感培养从朗读训练中来

常言道:“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阅读重要性。朗读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一种以声释义的活动。它是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最基本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反复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以进一步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例如学习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中一个“溅”字,一个“惊”字,不仅用语新鲜,而且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内心,假如学生没有很好的语感能力,就无法体会到诗词后面的深刻含义,也不能很好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从视频上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百花竞放、百鸟争鸣的情景,接下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把握散文的深情、舒缓、欢快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语句,进一步品味,从而真切感受朱自清笔下那美不胜收、妙不可言、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

二、语感培养从语言积累中来

语感的培养与丰富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初中生积累字词大多依靠字典或词典,或是大量的阅读中获得。按“课标”规定:九年累计阅读量应达400万字以上。初中阶段要阅读的名著总量不少于6-9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优秀古诗词、童话、散文等。语感训练要从阅读数量着手,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剪接、收藏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刊物,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这是培养语言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到厚积薄发,读书多了,相应的语言积累就丰富了。语感也随之增强了。做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这几个意象,十分贴切表达了“断肠人”此时孤寂飘零和惆怅若失之情。如果没有语言知识积累,学生就很难把这几个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很好表达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语言积累,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语感培养从想象联想中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由此可见,在我们教学中,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生动的画面、可感的生活镜头、优美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通过这些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使学生身临其境般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想象、联想极尽丰富,不仅语言文字优美、节奏感强,而且还有言外之意。在语文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想想一弯新月,联想到初生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联想到美满的生活;从月亮的皎洁联想到人格的光明磊落,还可以从月亮身上联想到人类许多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又如我们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好的天上街市漫游,熙熙攘攘的赶集的人群,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就不难感悟出作者把天街描绘得如此美好,原来是要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使课文的内容如同电影镜头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在教学中使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感的目的。

四、语感培养从勤于动笔中来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经常练笔是培养语感的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它对认识生活、锻炼思维、掌握技巧、积累写作材料都有很好的帮助。“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代文学家韩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做个性化的训练,进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段落衔接等训练,反复修改,不断推敲,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能力,进行练笔,达到自己较为满意为止。而每进行一次练习,语感就会提高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我时常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并采取不同的评价。例如让同学们在班级课堂上交流读书心得,让大家畅所欲言,相互鉴赏评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每有所得,就及时记下来,或是大自然所察,或是自己胸中所感。在练笔中达到升华感悟、积累语感的目的,形成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语感培养从生活实践中来

篇7

基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进行了有力的强化。对名著的考查,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宏观知识到微观知识、由机械识记到灵活运用、由单一考查内容到多种能力综合考查这样一个理智、科学的发展过程。近几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不仅较多地深入名著的灵魂,涉及名著的核心问题、细节问题,而且出题形式灵活多样,有意识地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认识、分析、概括、评论、赏析乃至再创造的能力。

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对作品篇目、作者以及人物的识记;2.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认识、分析,理解其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3.对名著情节、细节乃至内容的识记、分析、概括、评论;4.对名著中心、主题的把握、分析、评论,鉴赏其艺术特色;5.根据相关的知识,与名著相结合,或品味鉴赏名著的某个片段,或进行拓展迁移。

中考名著阅读题的题型主要有选择判断题、连线配伍题、填空填表题、简答简析题、看图答问题等。

【全景观察】

为了全面突破中考名著阅读题,掌握答题规律,我们有必要对近几年中考试卷上的此类题进行一番深入的剖析。

一、选择判断题

这类题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作品人物、情节细节以及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评点和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对情节细节的分析等。

1.传统题型

例1.(2016・山东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解析】此题既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又考查对名著内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题干所给的四个选项正误掺杂,要求学生在正确识记理解的基础上,选出其中有误的一项。此题相对简单,命题方向也很单一,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都能做出准确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D项中,《马》的作者是布封,而《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答案】D

2.创新题型

例2.(2016・四川成都)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解析】此题既考查名著阅读,又考查思维推理。题干要求从内容与表达上判断哪首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接近,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冰心作品的内容与表达特点(以母爱、童真、自然等为主题,形式短小精悍,被称为“冰心体”);二是两首备选小诗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如果仅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是符合要求的,但从内容上看,B项不及A项。

【答案】A A项以母爱为主题,与冰心作品的主题接近;而B项则只表达了母亲的辛劳,与冰心作品的吻合度不及A项。

例3.(2016・浙江绍兴)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解析】此题颇有新意,考生不但要了解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内容和主题,而且还要对绘画作品如何表现主题有一定的认识,紧密结合题干中“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图A。图A以旧城墙、骆驼队为主体,展现了小说的故事地点(背景);内容取材于《冬阳・童年・骆驼队》,有利于读者联想到作品“(让)心中的童年永远留存下来”的创作初衷,感受到小说的意境。 示例二:我选择图C。图C以英子为中心,选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重要情节为内容,整个画面有一种怀念、伤感的意境。《城南旧事》全书以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此图与全书的主题情感比较一致。

二、连线配伍题

相比选择判断题而言,连线配伍题所涉内容相对狭窄。它多涉及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作品人物、情节细节等,较少涉及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评点、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对情节细节的分析等。

例4.(2016・黑龙江哈尔滨)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 冲――误入白虎堂 (《水浒传》)

B.周 瑜――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 (《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 (《西游记》)

【解析】这是连线配伍题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对名著知识的积累。此题考查点为名著、人物及主要情节的对应。B项,《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应该是诸葛亮,而非周瑜。

【答案】B

例5.(2016・浙江温州)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列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

【解析】这是连线配伍题中比较有新意的一种题型,不但有配伍,还有选择。此题主要考查对名著的评论,考查点为对名著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只要平时积累过这三部名著的相关知识,答题难度不大。

【答案】①B ②C ③A

三、填空填表题

这类题所考内容大多为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作品人物、情节细节以及人物道具等,也有的要求对作品人物进行评点,但相对比较简单。

1.填空题

例6.(2016・四川广安)“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大家都附和着。突然,她站了起来,收拾一下衣裙,挺直身子,高高地仰起脑袋,像年轻的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去,笑着说:“让大家开开心,来吧!雅科夫,换支曲子!”

选段出自 (作者名)的 (作品名称)。

例7.(2016・山东德州)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陷入绝境被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 (人名)巧施此计,利用 (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

【解析】例6、例7是两道填空题,例6考查名著的作者及名称,例7考查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相对简单,只要熟悉相关名著的常识及内容,就能正确填写。

【答案】例6:高尔基 《童年》 例7:周瑜 蒋干

2.填表题

例8.(2015・湖南邵阳)《水浒传》中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

【解析】此题以表格的形式,要求根据阅读积累将表格补充完整。就此题而言,考生不但要熟悉《水浒传》的内容,而且还要熟悉宋江的这首诗作,了解宋江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叛逆 敢于造反 ②黄巢

四、简答简析题

顾名思义,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主题、人物、情节、细节等的认识、分析和评价,一般不会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题目往往要求考生在阅读名著的精彩段落或章节后完成,相对较难。

1.简答题

例9.(2016・浙江湖州)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此题比较有特色,命题者避开简单评析名著,要求考生结合内容去评析书名的特点。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了解书的内容和主题,还要懂得书名的深刻意蕴。

【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难。

例10.(2016・江苏苏州)根据《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请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一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解析】此题直接考查名著的内容及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让厢禁军扮作脚夫,把生辰纲装入担内,杨志等人扮作客人。让梁中书授命众人都听命于杨志。走大路,趁早凉赶路,中午热时休息;走山路,大白天走路,避开一早一晚行人稀少之时。先阻止军汉买酒,确认酒没有问题后才允许他们买酒。

2.简析题

例11.(2016・广东)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深入分析。

【答案】(1)欲扬先抑。一是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二是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突出范爱农冷峻、孤傲、怪僻的性格特征。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突出范爱农孤傲、倔强的性格特征。

例12.(2016・山东潍坊)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摔倒在地,骂道:“这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根据这两段文字,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答案】前:不服输,性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五、看图答问题

这类题目一般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的理解与把握。

例13.(2016・甘肃武威)名著阅读。

(1)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为它们拟标题。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下列三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或环境)、人物、事件,30字左右。

我选择: 解说: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及相关情节、事件的把握。考生必须熟悉原著,认真看图,深入分析,才能顺利答题。

【答案】(1)示例:a.武松打虎 b.李逵负荆请罪(李逵负荆) c.林冲雪夜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示例:我选择a,在咸亨酒店里,孔乙己要了一碟茴香豆,并分给小孩子吃。 我选择b,月亮底下,在西瓜地里,少年闰土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我选择c,在赵庄的戏台前,迅哥儿和双喜等孩子在船头看戏。

【技巧点拨】

名著阅读题其实不难,只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阅读教材中所选的名著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识记有关的知识,一般都能顺利答题。对这一专题的复习,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分类记忆。把相关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按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进行分类记忆。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韵文类可以分为: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

2.列表记忆。通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每一部作品的名称、作者、朝代、国别、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情节等进行列表记忆。

3.口诀记忆。把要识记的常识和名著知识编成口诀,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如记忆鲁迅的作品:“《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一部,《朝花夕拾》,还有《野草》,略带诗体……”

篇8

翱翔在山镇的雄鹰

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潜心在那三尺讲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引领全校,辐射全镇,打造信息技术教育的光环!

有这样一位学生们心中的良师益友,他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精湛的指导,构建出课堂的和谐,令学生敬佩、感动并受益!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共青团员,深爱自己的事业胜过一切,默默无闻地倾情于团堡这片热土,让最美丽的青春年华在基础教育的最前线熊熊燃烧!

他就是XX——一个普通的共青团员,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XX,出生于1982年9月3日,现年25岁,2006年7月毕业于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年8月参加湖北省“农村资教行动”,经双向选择自愿到XX工作,被分配XX小学,任信息技术课教师。从教以来,XX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在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树立起了师德风尚的榜样,成为其他教师的表率。

2006年秋,他刚刚走上讲台,就表现出了良好的素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纯熟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和学生们的认可。自工作以来,他把“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办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感受和创造生活的美好与和谐,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校的办学宗旨严格规范自己的从教言行,体现出一名教师的良好风范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采。

他常说:“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他更是这样做的。自参加工作以来,XX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广泛涉猎不同的知识领域,先后自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西方哲学史》,并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不仅如此,XX对待教学工作更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从备、教、批、辅、查的教学五环上,从严要求,精心备课,虚心请教教学能手和同行。

山区条件滞后,信息技术课根本无法让学生们上机操作,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他大胆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小学信息技术课在一般人的眼里认为是不测试的学科,教好教坏无关紧要。可他不那么想,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追求真理,探究无穷宇宙的奥秘的兴趣,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他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他创设的“激趣—释疑—验证”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所谓激趣,就是在上每一节课时,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要点用故事、游戏、魔术等方法向学生进行悬念式的推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只知其外不知其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神秘感及渴求破解迷的欲望。所谓释疑,就是对知识要点对学生进行科学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