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量化管理; 考核; 手术室
手术室工作有其特殊性,工作质量要求高,个人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室的整体工作效果,给工作质量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立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实施量化管理,用数据对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促进了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1 手术室实行量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院为二甲医院,年手术量七百多例,其中急诊手术占的比例较高。最初在1997年―2002年实施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只考虑职称,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导致护士的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削弱。2003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把岗位职责考虑进去,但这种分配方案表现出了工作质量、工作强度与绩效薪酬不成比例,仍然不理想。2009年初建立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用数据客观地对个人的职称、工作量、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
2 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采取民主管理科室的方法,发动手术室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能够反映每位护士绩效工资的计算标准,每月累积分法计算,参加当月所创绩效工资的分配。
3 方法
手术室护士5人,学历:大专4人,本科1人;技术职称: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2人,其中护长不参与分值的统计,拿科室平均奖。绩效工资的组成分四大部分:工作量占40%,职称占30%,岗位占20%,其他占10%,四大部分的内容都进行了细化。
3.1 建立量化考核的标准:按照各级人员职责,制定各岗位工作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应责任,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认识,使护理人员不仅明白工作的内容,还要知道符合什么标准、承担什么责任,以此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依据 。
3.2 建立工作量计算标准:用电子表格(Excel)按月份建立工作量记分表,由每台手术的巡回护士负责记录,登记详细的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工作量根据手术配合强度、手术时间长短、技术含量的高低分类计分,例如:门诊小手术计0.25分,剖宫产、阑尾切除等手术计0.5分,胆囊手术、结肠癌根治术等计1分……,分值要做到标准清晰。
3.3 职称部分是根据职称及年资制定系数:工作2年内护士0.3,3-5年护士0.4 ,6年以上护士0.6,护师0.8,主管护师1.0。职称之间的奖金差距促使了护士积极参加在职教育及业务培训,努力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加职称的晋升考试,今年有2名护士也将取得护理本科学历。
3.4 根据岗位部分设定分数:我院手术室是24小时值班制,按一次夜班1分,日班0.5分,一线班每班次0.5分,二线班每班次0.25分来设定。以前大家都不想上夜班,现在都不再有怨言,促进了科室的和谐发展。
3.5 其他部分包含了奖励加分和扣分:参与科室管理、医院内授课、代表科室或医院参加竟赛等给予奖励加分 。扣分是违反医院或科室规章制度;工作质量考核中护士长的检查、科室质控小组的检查及护理部各质控组的检查考核结果为依据 。
4 效果
4.1 根据护长对手术病人的术后访视的信息反馈,护士的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手术室护士能主动与病人沟通,病人进入手术间后情绪稳定,减轻了心理压力,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增加病人安全感,对护士的技术操作与服务态度感到满意。
4.2 每月从考核结果中护士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护士能够主动地完成工作,并积极配合急诊手术,自觉改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带动了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5 体会
5.1 现代管理中数据化管理是一个重要标志。量化管理是新形势下适应医疗改革推出的新的管理方式,手术室量化管理以数据说话,实施以来,不断完善适合手术室工作特点的细则,客观评价护士工作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从而能有效地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服务到位,提高护理质量 。
5.2 数量考核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质量考核体现了质量第一的主题,综合考核既全面客观、又公平公正,合理的奖金分配是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手段。量化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
参考文献
[1]代秋菊,张彦玲.手术室绩效薪酬分配方案探讨.医药世界.2007,9:147-148.
篇2
【关键词】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发展。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手术室人力资源质量也就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人力资源的选择
1.1手术室护士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和护理本科以上的专业学历;应经过手术室专科培训和医学伦理学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手术室各专科技能、教学科研、护理管理等各项工作;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组织和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2]。
1.2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1.2.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护士必须认识到手术室工作是集科学性、严肃性、协作性、主动性及风险性于一体的复杂工作[1] 。必须做到热爱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时时为病人及医生服务的思想和稳定的情绪。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应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2.2丰富基本理论知识手术室无菌程度要求高,因此与普通病房护士相比,她们更需要具有丰富的手术室基本理论、熟练的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技术。
1.2.3扎实的专科理论和娴熟的配合技能随着外科学和外科手术学的迅猛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配合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士必须具有专科手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外科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源的应用
2.1以手术为中心的弹性排班制所谓弹性排班是在原有周期性排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为解决人力资源紧缺、手术量大等情况,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按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具体排班方法。它的特点在于班次弹性、休息弹性,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工作,又可以解决护士补休及个人假期的时间安排,使护士及时缓解倦怠情绪,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随机性、可变性大,护士个人的情况各异,要使护理人力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必须根据外科手术难度系数和护理工作量,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数,使护理工作量与护士人数相适应并做到动态补充。在科室护士的搭配上,要注意使其年龄、职称、专业知识背景、工作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梯层结构,并兼顾护士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互补。同时还要考虑外科医师的手术习惯与要求[3]。
2.2合理分配管理时间手术室管理者在日常工作管理中,传统的方法是每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人员安排。近年来,我们改变了传统模式,合理安排护士班次,养减少手术间护士的更换频率,以缩短护士长的排班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术间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检查上。使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提高了手
术间护理的质量,达到了管理时间的科学性。
3人力资源的培训
3.1新护士的培训根据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年限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和落实培训内容。采用带教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如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的传授,同时要求护士以自学的方式广泛阅读各种专科书籍、杂志,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写出读书笔记,在科室开展读书报告会,安排有教学能力的护士在科室内进行小讲课,起到锻炼自已并促进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3.2专科护士的培养培养优秀的专科手术护士是加强人力资源内涵建设的重要。专科护士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因为他们能把精力集中在临床护理的特殊方面,能将新的理论和设想试用于临床。专科护士应人具备一定学历、年限、技能的护士中选拔优秀人才来担任,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及敏锐的判断能力,能训练、全面地掌握手术室专科理论和专科配合技能。做到专科理论强、专业技能精、专科手术配合好,并能够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手术病人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的实施。
4人力资源的质量考核
质量考核是衡量员工工作行为及协助其工作成长的过程,是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与表现进行有系统地评定,改善本身工作和决定建立改善计划和沟通的过程。
4.1建立并实施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标准是质量的保证。实施绩效管理首先是明确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制定奖惩细则。首先将手术室工作分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器械班护士、设备技士和管理岗位,不同岗位计分值不同,强调向苦累岗位、高责任、高风险岗位倾斜分配。根据每个护士的实际工作数量,得到手术分值,按天、月累计成为该护士的工作数量积分。
4.2建立健全综合考核标准:在质量考核、数量考核基础上进行综合统计。护士长将每人每天的分值均公布于众,增加透明度。每月将手术计分、有效工作时间、工作质量考核分值进行汇总,考核分与当月奖金挂钩。其中考核分逐月累计,年终作为评优、聘用的主要依据。
4.3质量考核方法的实施:包括工作数量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满意度调查及考核四个方面。工作数量目标包括手术配合时间、手术配合台次、夜班工作时间等;工作质量目标包括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等;满意度调查包括医生满意度调查和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围手术期访视等;考核包括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口头考核及各种资料等。
5体会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投入,提高了能量的产出,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数量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并且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更合理化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7
篇3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控制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零缺陷,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是把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分解、细化,它依据解决问题学说的原理,系统性的明确一个问题,并制定与问题相关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论文写作,护理管理。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对护士实行精细化量化考核管理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个护理单元进行441次护理质量检查,各科室护理单元根据扣分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与个护理单元进行432次护理质量检查扣分情况和存在的护理问题的资料进行对比。
1.2方法 参考病房护理质量检查标准[1],组采用传统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量化考核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护士素质5个方面。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内容为:整体护理、病房管理、护士长夜查巡、消毒隔离等考核标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服务态度占20分,劳动纪律占10分,占5分,护士素质占15分,护理质量占50分,合计100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基础上分解细化,新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内容包括:①整体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分解细化为:a: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b:危重症护理质量考核标准;c:健康教育,②病房管理考核标准细化为:a:各科病房管理考核标准;b:手术室药品、物品管理考核标准;c:抢救室、治疗室、换药室考核标准;d:药柜、各种标识专项检查标准;e:无菌物品管理考核标准;f:救护车管理考核标准。③护士长夜查巡考核标准。④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等方面总计25项。实施评分前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明确量化考核的目的、评分方法。比较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年组采用新的细化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后,护理质量检查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方法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问题检出率比较(例,%)
组别 护理单元 检查次数(n) 问题检出率
篇4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护理;“五常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41-01
“五常法”是企业用来提高单位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效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采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办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为探索手术室护理管理新方法,适应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6月开始采用“五常法”进行人、物、环境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中心手术室设有手术间13个,年手术量13 000多例,配备护士长1名,护士40名,手术量大,专科护士相对较少。问题存在于业务用房及手术间严重不足,手术间管理不到位,物品及器械摆放凌乱,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
1.2 方法
1.2.1 “五常法”活动组织和规划阶段成立“五常法”活动和考核小组,并组织全科人员包括清洁工参加学习“五常法”的有关知识,明确推行“五常法”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科室举行业务学习及到外院手术室实地参观学习等形式使全体人员掌握“五常法”的内涵和具体实施细则;树立“五常法”理念,针对目前手术室人员、药品、手术物品、设备管理和操作流程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照“五常法”的要求,制订各项“五常法”规范及改进措施。
1.2.2 “五常法”实施阶段首先,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并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对策;应用“五常法”审核表对实施的结果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护理骨干进行讨论分析,再制订改进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所制订的内容,以达到简单、易行、规范的目的。
1.2.2.1 常组织从人、物、环境3个方面入手,围绕活动目标讨论科内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以人为中心,从物入手,将手术室的无菌物品、一次性用品及药品进行分类,根据物品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合理安排其放置位置,并制订手术间规范化管理规则。发挥护士的积极性,设立手术间室长,要求室长协助护士长做好分管手术间的规范化管理。
1.2.2.2 常整顿为了能迅速取到或放好所需的物品,在常组织基础上,做好常整顿工作。所有物品明确标记,按分类定好位置,对摆放容易引起凌乱的物品,如各种药品、标签纸、留置针等用贮物小格分类放置,获得整洁、方便使用的效果;对使用频率高、在紧急情况下取用的物品,如除颤仪、急救车等固定放置,使用后及时归位。
1.2.2.3 常清洁我院是后勤社会化管理,在实施“五常法”初始,与物业管理层加强沟通,细化工作职责,使清洁工作规范化,每班职责明确,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减少了手术感染。
1.2.2.4 常规范根据“五常法”标准及本科室特点,制订“五常法”考核标准,每周利用小讲课时间,由“五常法”考核小组组织全科护士对“五常法”的实施进行简单评估,及时发现实施缺陷,使实施标准在工作中不断趋于合理,更适合日常工作,增强了全体护士对“五常法”的深刻认识,在工作中自觉地进行“五常法”活动,养成操作规范、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
1.2.2.5 常自律要求全科护理人员树立“五常法”观念,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让每位护士亲身体会到实践“五常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结果
物品管理达到定位管理的标准,环境达到整洁的要求,用物分类放置,摆放整齐、统一,标识清楚,标签清晰,工作环境整洁。急救仪器完好率达100%。一年来,在人员没有增加、但手术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科没有发生差错、事故现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患者及手术科医师对手术满意率也大幅提高。
3 体会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护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室患者快速、有序的流动。在手术室中实施“五常法”不仅可以减少浪费、损坏和意外,还可以为手术提供整洁、安全、有条理的工作环境,确保手术患者在需要时立即得到治疗和抢救,从而减少失误机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以及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等,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管理方法,值得在医院各科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66.
[2]梁敏,梁思华,赵海漩,等.五常法在手术间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1):94-95.
[3]张江,张晓暖.手术室质量护理的监控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15.
篇5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对手术效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模式,从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效率。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效率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危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因此,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保证手术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1]。精细化管理即使用精细化的分工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制度规范,来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手术效果,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中。我院手术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9岁,排除:(1)有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的患者;(2)有严重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3)恶性肿瘤的患者;(4)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类型:胆道手术33例、胃肠手术34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乳腺手术4例、甲状腺手术3例、微创手术20例、传统手术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护人员、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工作环境从细节之处抓规范
建立合理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做好手术室环境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合理的手术室物品运转流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间物品、设施的摆放合理有序,利于操作。
1.2.2细节护理从细节之处抓质量
规范护士言行礼仪,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需求为主动服务,关爱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微笑服务患者及家属,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2]。
1.2.3物品管理从细节之处抓落实
专科仪器、设备专人检查维护,无菌间物品有醒目的标识,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污染、变质的物品,做好登记和管理,重点物品、药品做好班班交接工作,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
1.2.4考核管理从细节之处抓实效
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临床效果,监督并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慎独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护士主动充分的照顾患者的需求,利于反馈相关的管理结果。
1.2.5人员管理从细节之处抓高效
精细化的管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不仅能够使护理工作安全连续的进行,而且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休息,在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减少发生医疗差错,从而实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3]。护士长主动关心护理人员情况,加强手术室防护措施的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手术室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护理质量的考评,包含5个方面: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每项细分成若干小项,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则效果越好;手术效率从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满意度分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得分≥85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
观察组在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精细化管理对手术效率的影响
观察组手术效率在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各项设备和较高的建设成本,是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及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导致分工不清,工作混乱,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引起医疗纠纷[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效显著,能够使护士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营造和谐环境,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真正贯穿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赖度,降低其焦虑情绪[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对护士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促进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并且在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对手术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为推动医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作者:王君娣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陈芋玉,吴应虬,黄爱丽,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41-43.
[2]许巧玲,冯娟,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42-144.
[3]路桂梅.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47-148.
篇6
为了激励广大医护人员工作热情,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利益为目标的宗旨,体现分配公平,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一、考核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考核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
领导小组下设绩效考核办,考核办由__同志负责.负责全院绩效考核管理日常工作,做好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
(二)绩效考核对象及日常安排
1、医疗、医技:
考核人员:__
考核时间:次月_日-__日内完成,考核周期为上月_日-__日
考核细则:
1、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2、医技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3、手术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4、供应室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5、体检科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6、门诊医生绩效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7、临床科医生绩效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8、医技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9、急诊医生绩效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2、护理:
考核人员:__
考核时间:次月_日-__日内完成,考核周期为上月_日-__日
考核细则
10、护理岗位量化考核标准
11、病区护士长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12、门诊部护士长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13、供应室护士长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14、手术室护士长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15、病区护士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16、供应室护士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17、导医护士绩效考核量化标准
3)、药事:
考核人员:__
考核时间:次月_日-__日内完成,考核周期为上月_日-__日
考核细则:
18、药剂科绩效考核办法
4、行政:
考核人员:__
考核时间:次月_日-__日内完成,考核周期为上月_日-__日
考核细则:
19、党办绩效考核办法
20、纪委绩效考核办法
21、团委绩效考核办法
22、工会绩效考核办法
23、人事科绩效考核办法
24、医务科绩效考核办法
25、护理部绩效考核办法
26、感控办绩效考核办法
27、财务科绩效考核办法
28、审计科绩效考核办法
29、科教科绩效考核办法
30、保卫科绩效考核办法
31、总务科绩效考核办法
32、病案室绩效考核办法
33、设备科绩效考核办法
34、信息科绩效考核办法
35、医保办绩效考核办法
36、门诊部绩效考核办法
(三)职责:
行政管理:由分管院长、办公室等部门科室考核,由办公室组织.
医疗质量:主要由业务院长会同医务科、护理部组织考核;财务指标:由财务院长会同财务科考核,由财务科组织.
科室管理:主要由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绩效办考核,由医务科组织.
患者满意度:主要由医务科、护理部、绩效办考核,由院办组织.
继续教育:主要由院办、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等部门科室考核,由科教科组织.
二、考核依据
国家政府相关法规;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各科室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各部门责任目标和经济指标等.
篇7
1.1专科小组管理(1)手术间和精密仪器责任到人制:专科手术间固定并专人管理,负责手术间基础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以及器械、物品和一次性耗材的添置。精密仪器设备安置在专科手术间,由专科小组成员分工管理,定期保养,责任到人,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2)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分配护理工作量。确保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实行加班小时登记制度,在手术相对较少时,护士长根据积累的加班时间合理安排人员补休,避免人力资源闲置和等待下班现象的发生。
1.2定期培训与考核实行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1)专科护士系统化培训,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小型培训由组长负责,为各专科手术的解剖知识、物品准备、安置、配合要点和特殊器械精密仪器的使用与保养。大型培训轮流邀请各专科组医生讲授新开展手术及复杂大手术的手术方法和有关配合要求。对于新引进的医疗器械和仪器,聘请厂商工程师讲授有关的知识。(2)由护士长和专科组长共同建立专科考核标准,采用评分细则进行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理论考核由护士长负责,专科知识、手术配合步骤、手术物品准备及院感知识等。操作技能考核由专科组长负责,包括手术的安置、手术过程的配合、特殊设备的使用等。
1.3效果评价随机选择本院外科手术医生50名,自制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专科护理分组前后的医护配合质量。包括手术物品准备情况、术中配合熟练程度、特殊器械使用情况及手术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等。
2结果
专科化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理论与操作技术考核合格率大幅提升。
3体会
3.1专科分组提高了手术室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和医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专科护士与病区相对固定,掌握专科患者心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赢得患者的信赖与好评,护患关系和谐,病人满意度提高。专科小组形式能够使医护之间手术配合相对固定,护士对本专科的手术术式、特点、医生的喜好相对比较了解,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默契程度大大提高,使医护关系更加和谐。医生满意度提高。
3.2专科分组提高了管理效率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管理职责分明,充分发挥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专科组长各负其责,起到了各类信息上传下达的纽带,提高了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专科护士之间相互协调,合理使用、调配和保管仪器设备,做到科室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日~2017年1月10日我院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以及观察组(25例患者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1.05±1.28)岁,男13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31~50岁,平均年龄(42.15±1.45)岁,男14例、女11例。上述两组颅脑损伤患者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室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护理操作评分、专业技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操作评分(95.01±1.24)分、专业技能评分(91.45±1.18)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为临床神经外科十分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脑组织、脑部血管、脑膜机械形变而导致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一项护理措施十分重要[2]。通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手术效果,其主要内容包括:(1)应由6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其主要包括器械护士、病房护士、手术护士以及巡回护士等,圈长由每位成员推举产生,在品管圈小组成立初期,应在圈内组织会议,对现行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审视,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奖惩措施以及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3]。(2)术前,在手术室内设置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安排一名小组护理人员进行值班,将手术膜、骨蜡、吸收性海绵、纱布、设备等用物准备完善,在手术中,患者成功麻醉后,巡回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以患者感受舒适度为宜,对于额部、头顶、颞部血肿患者,应采取平卧位,若患者伴有枕部血肿,应对其使用侧卧位,患者伴有小脑血肿,应对其使用俯卧位,调整完毕后,使用支架将患者头部支撑起,保护患者脖颈,同时维持患者输血、输液通畅。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后,显著提升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4]。经研究表明,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操作评分(95.01±1.24)分、专业技能评分(91.45±1.18)分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取得十分显著效果。
作者:徐丽丽 单位:三十七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西玲,王宇,余玲,等.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6(29):138-142.
[2]王丽.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252-252,253.
篇9
关键词: 护理考核单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由于医院的快速发展,毕业三年内的护理人员达到全院护士总数的50%以上,给我们护理质量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自2008年试用护理考核单以来,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考核单的设计
考核单主要包括被考核人、职称、所在科室、考核时间、考核项目、考核标准、主要缺陷、总得分、最后是被考核人签名、科室负责人签名、其中主考人为双签名,考核单一式三份,每次考核结束,分别由被考核人,科室护士长,护理部各保存一份。
2 考核单的应用
2.1 制定考核标准,明确考核要求
护理部根据江苏省整体护理质量标准,针对每个科室特点,全面的制定了各项工作标准,如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内、外、妇、儿、产科等病区护理质量标准,手术室、供应室工作质量标准,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标准,护理服务标准,各种抢救设备的操作标准,各项标准均为100分值。
2.2 培训考核标准,掌握考核细则
将所有考核标准装订成册,发放到每位护理人员手中,达到人手一册,然后根据职称、岗位以科室培训为主,护理部培训为辅进行全面培训,要求人人参与,达到充分理解标准,掌握标准。
2.3 以考核代替检查,及时发现不足
护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实地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护理部考核和科室考核相结合原则,按职称,分时段考核,中级职称达到每人每月至少一次,护师每月至少二次以上,近三年毕业护士每月达四次以上,用考核代替检查,通过考核及时发现不足,按排强化训练。
2.4 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奖罚分明
护理部通过考核,每月一评,及时评选出科室的服务标兵,技术标兵,全面工作标兵并上墙公布,对考核中成绩落后的护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处罚,全年考核总分前几名者,分别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护士,成绩优秀者院部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大大地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和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同时护理部把对科室护士的考核成绩,也纳入对护士长的目标考核之一。
篇10
【关键词】护理质控;管理;重要性
护理管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又是管理水平的体现,而护理质控是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将我院护理质控情况简介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质控方案
1.1制定护理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可包括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及临床护理质量标准。
1.1.1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总的标准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正确、及时、确保安全、节力、省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程序,动作熟练。标准值为90%~95%。计算公式为: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考核护理技术操作合格次数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总次数×100%
1.1.2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达标措施及考核办法,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主要是通过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实行三级管理,病房、门诊、手术室、供应室等是护理基本单位,这些部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院的护理质量,因此对医院各护理单位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应制订质量标准,进行质控管理。
1.1.2.1病房管理的质量标准(1)病房管理:①病房室内外要求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具体要求走廊光亮、配膳间、污物间、洗涤间及厕所清洁、整齐、无臭味、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工作有秩序,物品存放整齐。病室内空气新鲜,设备规格化,床单位清洁整齐。毒麻药、贵重药有专人管理,药柜加锁,账物相符。②加强对探视、陪住人员的管理。③预防医院内感染及护理合并症的发生。④定期征求患者意见,并进行卫生宣教。每月至少如开一次工作座谈会。(2)基础护理与重症护理:①观察病情仔细、及时,做到五掌握(诊断、病情、治疗、检查结果及护理),并掌握陪住人数。②患者床单位清洁、整齐。③患者口腔、头发清洁,皮肤清洁无压伤,指(趾)甲清洁。④各种引流瓶及管道清洁通畅,达到要求。⑤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⑥及时为危重患者制订护理计划、提出专科护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无合并症。⑦抢救时,配合技术熟练,药品、器材准备齐全,执行医嘱准确、及时。(3)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①各项无菌操作如注射、导尿等符合无菌要求。②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更换时间及液量达到标准。③扫床按“一人一巾”湿扫,扫床巾浸泡消毒。每个患者小桌用一块抹布擦拭,用后消毒。餐具每次用后消毒。便器用后消毒。④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用紫外线消毒空气并做细菌培养。每次细菌培养有日期与结果的登记。⑤传染病患者要求严格执行隔离制度。⑥所有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确保无过期物品;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⑦了解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应用范围及配制方法。⑧分清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处理。(4)护士素质、服务态度:①穿清洁、整齐的工作服、工作鞋、戴帽,举止大方。②对患者态度和蔼、热情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③关心爱护集体,待人诚恳,团结协作。④语言温和,礼貌待人,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1.1.2.2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标准(1)门诊管理:①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②工作人员应服装整齐,仪表端庄大方。③诊室清洁整齐。建立良好的候诊秩序。④经常进行卫生宣传,并有宣传资料。⑤门诊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2)服务台工作:①认真细致地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患者不漏检。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及时给予隔离处置。②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预习病历,询问病情,备齐各种检查报告单、透视单及摄片报告等。③组织好患者的候诊与就诊。配合医师进行诊疗工作。对患者态度和蔼,彬彬有礼,耐心解答,做到四不(不推、不硬、不冷、不顶)。④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同病房质量标准要求。⑤岗位责任制:同病房质量标准要求。
1.1.2.3手术室质量标准(1)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手术感染率<0.5%;Ⅱ类切口感染有追踪登记制度。②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并认真贯彻。③每月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对手术室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及物品进行监测,达到标准。④无过期的灭菌物品。(2)手术室管理:①清洁卫生、安静,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②工作人员的衣、帽、鞋按要求穿戴。③对参观人员、实习人员有管理制度。④高压灭菌达到无菌要求,定期有灭菌效果监测。⑤健全各项登记制度,交接班本书写完整。(3)手术室各岗位工作质量:①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要求做好物品准备,并保证及时供应、性能良好。能主动、准确地配合手术及抢救工作,无差错。摆好患者,注意患者的舒适与安全。②洗手护士:能熟练地配合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做好查对工作(手术部位查对,用药、输血查对,器械敷料查对,手术标本查对)。保证术后伤口内无遗留物。
1.1.2.4供应室质量标准(1)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以及物品的洗涤、包装、灭菌、存放、质量监测、保管等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2)所供应的无菌物品均写明灭菌日期、无过期物品、确保医疗安全。(3)高压灭菌达到无菌要求。每锅均有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并定期抽样作细菌培养。对无菌物品存放室、输液器刷洗与包装间及高压灭菌消毒室,定期作空气培养。(4)无菌、有菌物品、已灭菌区和未灭菌区严格分开。传染病患者用过物品另行处理,按要求进行双蒸灭菌。(5)各种物品下收下送。收发无差错。(6)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数量配备合适。按洗涤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要求,做到光亮、干净、灭菌、无致热原。(7)各种治疗包、检查包,敷料包,物品齐全、适用,质量合格。(8)急救物品供应齐全,备足数量,保证临时医疗、抢救时应用。(9)物资保管好、定期清点、维修、杜绝浪费和丢失。
1.2健全组织结构,实行三级质量管理(1)各护理单元均成立由护士长参加的质控小组,每周自查,不定期的抽查。(2)科护士长对所管辖的区域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分。并将其结果上报护理部。(3)成立护理质控组: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等人组成。其任务是对全院各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监控。根据其检查内容,组成了五个专项护理质控小组:①护士长工作质控小组;②病房管理质控小组;③消毒隔离质控小组;④护理文件书写质控小组;⑤护理理论、操作考核质控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在检查考核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制的作用。按照各级职责分工,一级抓一级,逐级控制。在护士长自查、科护士长检查考核的基础上,护理质控组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员全面目标管理的量化考评,狠抓环节质量控制,注重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护理质量。考核结束,及时召开护士长会议,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反复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改进。其措施是否落实,则作为复查的内容。做到及时反馈,定期分析,加强终末质量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2质控重要性
2.1实行了护理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通过质控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并逐条逐项地狠抓落实。为了进一步达到规范化管理,根据儿科病房管理特点,制定了儿科病房管理规范化标准、各班护士工作程序及服务规范。以工作程序为主线,以病房管理规范为核心,将服务规范也就是语言规范和行为规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三者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塑造了良好的护士形象,展现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风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增强了护士长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理部抓好质量的关键,首先是增强护士长的质量意识,把质量为第一目标的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护士长的主要职责,就是督促和检查。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保证护理管理的系统性、连续性,充分发挥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明确规定护士长对各项工作检查的次数,各种护理文件抽查的份数。对护士长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自身的管理,每月考评,年终总评,与职务津贴挂钩。由于严格控制了护士长的工作质量和护士长对科室工作量的管理。因此,护士长必须根据护理部的要求以及质控标准,严格检查,严格管理。通过质控组的检查、考评,及时反馈信息,对护士长的工作给予具体指导。由于护理部宏观控制,护士长微观管理,做到层层把关,连续不断地管理,充分发挥了护士长在质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督促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了自我约束机制,优化了护士素质,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