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台经济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平台经济前景

篇1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正式以市政府名义向社会传达出了推动石景山向服务经济深刻转型的强烈信号,藉此引导全社会聚焦石景山。

市政府用正式文件的形式,首次向全社会肯定了石景山从传统工业向绿色生态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首次肯定了石景山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五大主导服务业的产业定位;首次在现阶段提出了政企分工合作的新思路,明确了针对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石景山政府在规划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优化中的主导作用,以及首钢的自主转型、合作开发、招商选资三种开发建设模式;首次给予了石景山发展服务业的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载体建设、人才引进等七条具体政策;首次肯定了试点区提出的国家保险产业园、铁矿石交易中心、西山处文化景区、天泰山旅游休闲区、苹果园交通枢纽、地铁六号线西延等16个重大项目建设。

石景山发改委副主任房之炜认为,“五个首次”对石景山产业重新实心化、重新嵌合首都功能链、承担世界城市分工、提升区域地位、实现功能转换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契机。

“正如市委书记郭金龙所言,石景山已经走出了转型低谷,正在步入深化转型的快车道。”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赵恩国向记者表示。

因何试点石景山?

石景山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相比全市服务业在经济总量近八成的占比, 2013年上半年石景山服务经济仅占地区经济63%的比重,不难看出,选其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更多的还是出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的考虑。

“对于服务经济占比较高的区县而言,成为试点的作用仅限于‘锦上添花’,无非就是使服务业发展的更好,而对于转型攻坚阶段的石景山而言,则是‘雪中送炭’,不仅可以促进服务业在首都实现均衡发展,而且有利于首都服务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升级。”房之炜说。

其实,之所以将试点看作是对石景山“雪中送炭”,是因为类似石景山这样的区域,从传统工业转型到服务经济,诸多发展的困局有待试点破题。

首先在政策方面,曾长期围绕首钢发展的石景山,此前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服务于工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严重缺失。自2005年之后,石景山才陆续出台了30多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一方面表明了石景山转型服务业的态度坚决,另一方面也说明石景山此前促进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极其“贫血”。

其次是城市环境方面,多年以首钢为核心的石景山,已经形成了工业化为特点的城市结构和面貌,基础设施配套极不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载体严重匮乏,与服务业发展要求的环境极不匹配。

再者是资金投入方面,石景山区域面积较小,财政实力有限,自身财力根本无法支撑大面积的开发建设,只有成为国家级试点,才有可能让国家、市、区等财政资金形成发展的合力。

最后是对外形象方面,一提到石景山,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首钢,潜台词便是环境的严重污染,而转型服务经济,亟待石景山重塑对外形象,引进具有重大带动辐射作用的服务性项目,形成发展服务业的吸引力。

四大亟待解决的服务业发展障碍,更加突显了石景山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性。

也正是因此,在争创国家试点之时,作为转型区域的石景山凭借其提出的成为试点后的三大战略意义而一举夺魁:一是试点区建设可为国家现阶段在中心城市调整搬迁大型企业提供“示范”效应;二是试点区建设将对提升首都城市功能和促进首都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三是试点区建设将对加快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转型起到有效的“突破”意义。

试点三年“万事俱备”

实际上,此次《意见》的出台,距离2010年石景山成为国务院认定的首批37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之一,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市政府的相关支持细则在谨慎酝酿,石景山也在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服务业发展。赵恩国告诉记者,2006年石景山的服务业占石景山的经济比重还不足31%,2010年为57%,2013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63%,而且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今年7月份全市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石景山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排名全市第一,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在城六区中排名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城六区中排名第三。”

而对比近几年的发展数据后不难发现,服务经济其实已经弥补了首钢搬迁后的经济总量,目前首钢对石景山的财政贡献约为8%,搬迁调整之前长期占据半壁江山的历史正式划上了句号。

更为重要的是,石景山的服务业发展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房之炜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石景山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2.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9%;现代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12%;旅游休闲产业实现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2%。而与之相对应的万元GDP能耗却同比下降约6.9%,提前超额完成北京市下达的万元GDP能耗下降指标。

“在成为试点的三年间,不仅社会舆论关注热切,石景山内部的积极推动也力度空前。” 房之炜向记者详数了七大“具体行动”。

第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全力推动试点区建设。试点区获批后,石景山区迅速成立了由书记、区长任组长,全区38家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试点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服务业发展和试点区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推动了市政府《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争取到各项支持资金近14亿;并研究制定了《石景山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石景山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办法》等近30项扶持政策,为区内企业安排了4.5亿扶持资金,全力构建促进试点区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撑体系。

第二是确定主导产业,明确试点区发展方向。在充分借鉴其他地区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石景山区立足区域实际,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确立了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旅游休闲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试点区建设,服务区域转型升级。

第三是加强招商引资,支撑试点区加快建设。以“招大引强”的招商思路,石景山建立了以经济贡献配置经济资源的机制,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向高端化、优质化发展。2011年-2012年新引进企业3512家,累计注册资金177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引进企业643家,其中注册资本金亿元以上企业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64家,总注册资金达75亿元。拓展招商引资平台,成立招商办专职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招商网络,与15个省市驻京商会建立合作招商机制,推进连锁招商、政企合作招商。通过京港洽谈会等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中国农业发展基金公司、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等企业入驻石景山,扩大了区域发展影响力。

第四是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打造“石景山服务”品牌。通过制定出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系列政策,创新推出了石景山服务“118”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的政策体系。近年来,石景山连续召开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共制定了30余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全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商业项目的合作开发。组织31家“绿色通道”服务体系成员单位为驻区重点企业提供“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服务,出台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驻区企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石景山服务”品牌。

第五是推进载体建设,拓宽试点区发展空间。石景山始终强化项目的带动作用,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首钢光影文化季”活动,推进了西山汇新媒体产业基地、京西会展商务区、西山处文化景区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关村石景山园已成为区域转型发展的龙头引擎,金融产业集聚度和“长安金轴”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银河综合商务区、台湾文化创意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正有序推进。

第六是加快区域建设,逐步优化试点区环境。近年来,石景山不断加强城市主次干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内部交通网络。顺利推进了西北热电中心建设,有序实施了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全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服务业发展。通过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深入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和应用,实现3G全覆盖,大幅提高城市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第七是加强宣传推介,提升试点区品牌影响力。石景山专门召开了服务业试点区推进大会,并在第十六届京港洽谈会上对试点区进行了推介,强化试点区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京西消费节、台湾美食文化街等重大活动,依托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不断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国家发改委也面向全国宣传介绍了石景山区的工作经验。

三年的积极准备,让石景山正直奔高品质、高速度的服务业发展目标而去,随着市政府《意见》的正式出台,石景山距这一目标已越来越近。

年注资3亿“切中要害”

其实,在《意见》出台的同时,市政府也释放了另一个重要信号,地域狭小的石景山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即将开启。

为配合这一时机的到来,《意见》在具体的政策支持中也颇具针对性,最为抢眼的是,《意见》提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优先安排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资金,以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每年3亿元,连续5年支持试点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试点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产业园区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而作为石景山唯一的政府对外投融资平台,石景山国资公司自身的整改工作其实在更早前已经开始,也为市政府资本金的注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后,国资公司便一直致力于规范发展。

2012年,通过股权划转、资产整合、将政府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授权平台管理等措施,石景山国资公司正式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议事规则,实行了公司治理结构,资产负债率从整改前的71%下降到42%,持续经营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目前,北京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整改工作已经完成,并寻找到了实力较强的担保公司替换原政府信用担保为开行贷款提供担保,国资公司的资产总量已达78.64亿元,净资产达43.18亿元,三年平均净利润为2.15亿元,具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和有效回报,也就是说平台的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具备了再融资的能力,可以为石景山接下来的大发展、大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其实,在成为国家试点之后,石景山的融资需求已日趋迫切。据石景山国资公司副总经理罗智慧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石景山的重点建设项目有20个,项目全部由国资公司进行立项、建设和管理,投资总额为116.25亿元,2013年当年的投资额就达36.46亿元,相比石景山年20亿左右的财政收入,融资需求巨大。

而对于此次《意见》中提到将向国资公司注入3亿元资本金,罗智慧坦言作用重大,“国资公司现在的注册资本金仅为2.08亿,注入3亿元之后,将极大地增强公司实力,有效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彻底改变此前最高年度融资17亿元的历史,大大提升平台融资能力。”

最重要的还是融资手段的创新,罗智慧告诉记者,为改变公司此前仅向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整改完成之后,国资公司已于2013年申请发行额度为10亿元的企业债券,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而根据2012年末国资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公司可发行中票的上限为10亿元,该项工作也正在申请之中。

此外,公司还可发行短期融资券10亿元。还可用出租的房地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根据抵押房地产的评估值最终确定贷款额度,保守估计可获得银行贷款5-6亿元。

而这些都是依据国资公司当前43亿的净资产而做出的估算,若根据石景山区政府进一步做强国资公司的推进力度,年底前国资公司净资产规模将增至60亿元,再加上市政府3亿元资本金注入后的杠杆撬动作用,罗智慧表示,国资公司的融资能力还将在此基础上提升一倍以上,大致可获得总额80亿元以上的资金。

篇2

[关键词]科学规划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84-01

台前县位于豫东北平原,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下辖5乡4镇37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7万人,土地总面积390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8000公顷,林业用地12000公顷,其它土地面积9000公顷,森林覆盖率19%。据调查,除去村镇林、农田林网、四旁树等以外,我县现有片林面积4000公顷,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需要,结合台前实际,坚持“一提高,两调整,三推进“林业产业布局调整,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产业共同发展的道路森林,发展经济,特别是森林的森林种植经济林木育种,前面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方法。总之,科学制定合理规划,发展台前林下经济,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找准模式科学规划

根据河南省林业厅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台前县领导非常重视,积极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研和探索,提出将林下经济纳入“十二五”规划,以推进林业的发展壮大。

1.广泛的研究

根据自然条件,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务实的原则,在新的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的森林规划发展,并发现森林的经济潜力。

2.比较以确定最佳模型,下面是几种类型模型的介绍

模式一林粮间作即林下种植西瓜、棉花、花生、紫红薯等经济作物。台前县清水河乡属于黄河滩区沙地较多,那里的农民植树的积极性高,2011年新植树200公顷左右,该乡在这200公顷林地里套种了西瓜、棉花、花生、紫红薯等经济作物,农民喜获丰收,一举取得成功。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

模式二林下种菌即林下种植双苞菇、蘑菇、黑木耳等菌类作物。,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菌类的营养价值。多吃菌类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台前县马楼乡属于黄河滩区,林地面积比较大,森林资源较丰富。该乡充分利用此优势在林地里种植了双苞菇、蘑菇、黑木耳等菌类作物,不但效益很好,而且菌作物收获后,留下的菌种皮可以说变废为宝,腐化后可以增加林地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使林木长的更好。

模式三林苗间作即林下种植绿化苗木。台前是省、市工程造林重点县,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绿化苗木进行植树造林。台前县在工程建设中大胆探索林苗一体化发展之路,通道绿化实行“林苗一体化”,按照“树有高度,林有厚度,四季有景”,要求进行管理和提升。

模式四林禽模式,即在林下养鸡、鸭、鹅等家禽类。尤其是养鹅、养鸭深加工链条市场前景广阔。据反映林下养鸡后树的生长速度比不养鸡时快,还有2011年夹河乡杨树林遭受杨小舟蛾等昆虫侵袭,受损严重的杨树几乎找不到完整的树叶了。但养鸡的杨树林里,杨树叶片不仅完整,而且油绿发亮。看到林下养鸡实实在在的好处,附近的村民也纷纷行动,利用周边丰富的林地资源散养柴鸡。该乡现有几十家柴鸡饲养户,每家的收益都不错。

模型五森林景观具有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森林多种功能的融合,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宗旨,提供旅游,度假,休闲和文化娱乐环境。森林景观是一种动态的景观格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活动和树木的生长,可按一定的节奏变化,森林景观是森林旅游环境形成的物质基础,在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森林绿化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释放氧气、杀菌素等的功能,利用绿化植物的造景和保健功能,在有效改善周边环境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享受“森林浴”的绝佳场所。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在制定“十二五”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中,台前县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进行科学规划。在临黄堤外侧林地面积比较大的地方发展林下种植区,涉及侯庙、清水河、马楼、孙口等4个乡镇。在打渔陈、夹河、吴坝三个乡各建设一个林下养殖区以带动周围农民发展林下养殖。在即将竣工的濮范台快速通道两侧规划发展林苗一体化模式。以孙口乡刘邓大军渡黄河处即“将军渡森林公园”和马楼乡的农家乐庄园即“小味庄园”为载体辐射周边发展森林景观旅游业。

4.强化责任,严格奖惩

林业经济的发展为全乡的重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推动今年年底,严格奖惩,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取得重大突破的森林经济,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与县域经济发展。

二、发展林下经济初显成效

1.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如马楼乡农民在林地里种植了双苞菇、蘑菇、黑木耳等菌类作物,不但效益很好,而且菌作物收获后,留下的菌种皮不仅增加林地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而且使林木长的更好,大大的提高了林木的蓄积量。

2.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利用农民闲置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开辟一条新的增收渠道。清水河乡套种西瓜,棉花,花生,红薯,每亩平均可获利1500元,4500000元的收入。侯庙镇黄谷堆,他壮文化服务社村林场森林资源丰富,养殖,带动超过40农民在当地养殖柴鸡500000只,年平均收入15000元。人均收入大大增加。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于发展林下经济,农林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和其他相关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

三、森林经济增长前景

经济前景是广阔的森林发展,建立森林,植树造林,森林培育,森林产品的收集处理和森林景观类型完整的立体林业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林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把单一林业引向复合林业,林业资源森林资源的潜力,物种资源潜力和市场潜力完全释放,使农民获得更高的收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林业,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林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台州历史悠久,是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和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下汤文化的发祥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回浦乡,汉朝(公元前85年)设立回浦县,三国时期(公元257年)置临海郡,唐朝(622年)起称台州市。新中国建立后一直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台州市。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历史上就有"海上名山"之美称。台州是浙江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千斤、超两千斤的地方。台州也是中国主要的水果之乡,名果黄岩蜜桔和玉环文旦中外驰名。台是中国主要渔区之一,拥有辽阔富饶的东海渔场,渔业产量居浙江首位。

台州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改革开放20年来,台州人民思想解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寻找到一条适合市情的发展经济之路,初步建立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使一个比较落后的纯农业地区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入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行列。

台州交通便捷,通信先进。海门港历来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公元230年最早开通大陆与台湾的航线。今天的台州,拥有港口、机场、1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已初步建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台州自古学风兴盛,为文化之邦。民风淳厚,社会安定。山海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教育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物华天宝,为中国黄金海岸带上的富庶之地。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台州市确定为浙江省城市化格局中的大城市和一级经济亚区中心。2000年,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大工业、开发大港口、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把台州定位于繁荣、文明、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大城市。

篇4

业主:石景山区政府

开发建设单位:石景山区信息办

项目类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街道工作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托。随着石景山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其“三大创新”正成为全国、全市学习借鉴的典范。但是理顺街道职能,把街道打造成为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指导下的一个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平台,大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等工作的深入开展,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支撑。因此,为了满足该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建设街道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成果,建立便民电话服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监管中心四中心在信息资源中心支撑下的互动模式,旨在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和决策效能。目前该平台的深度和广度已进一步延伸,开始进行街道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最终将构建起市、区、街三级联动的街道综合管理

服务信息系统。

二、项目设计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总体思想,石景山区以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为主线,以整合政府呼叫中心、促进呼叫中心事业发展为抓手,同时结合该区特有的“三级双百”社区巡防网络的经验和做法,克服体制障碍,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成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使管理、监督与服务一体化,以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和决策效能,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该项目设计思路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

一个中心:以信息资源整合为中心;

两个提高:提高政府城市管理效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三项措施: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GBCP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市、区、街三级城市管理联动机制;

四项保障: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框架由呼叫中心系统、监督中心系统、指挥中心系统、系统维护系统、地理编码系统五大主干系统构成。

三、项目研发进度

石景山区自2001年在城市管理中引入数字城市技术,经过五年的发展,数字城市技术在该区的应用不断深入,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涉及面不断拓宽。

⒈建设空间信息系统和空间基础信息库

随着石景山区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发展的需要,该区先后建设了《石景山区房屋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等,并通过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各种信息整合和综合利用建设了《石景山区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构建“数字石景山”的基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重要基础之一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在现有空间信息系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标准,结合该区资源目录建设,已初步搭建了区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雏形,并将针对各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建设空间地理专题数据库,以满足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应用。同时,计划通过区资源平台与市平台的对接,实现市区两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石景山区城市管理提供可靠且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撑。

⒉丰富基于网站的空间信息服务

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网站作为政府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石景山区在政府网站群门户――石景山信息网上提供了区域空间信息综合查询板块,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所需的餐饮、出行、旅游及办事信息。相关分站点也依托自身业务系统提供相应公共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该区还通过政府网站提供政务公开、网上反映城市管理问题,查询办理结果并进行评价及网上评议政府等功能。

⒊基于空间信息建立面向主题应用系统

围绕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石景山区政府利用“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及“国土房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建立集经济信息、内部管理、招商引资管理和综合经济分析于一体的投资及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石景山区管理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各园区主要入驻企业经济信息、规划石景山区的经济资源、分析经济走势,为区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的平台。

⒋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走科技化之路是大势所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石景山区不断引入新的信息化城市管理手段,在城市管理中使用短信平台、集群电话、800兆数字集群、城管通等技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为该区实时、动态化的城市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升了该区城市管理的水平。目前,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可及时收到呼叫中心的信息,并分派给区属职能部门,同时又可通过城管通对城市巡查人员进行准确调度。

四、CIO的作用和贡献

CIO全面协调各委办局,监督项目进展。

⒈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务应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何让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发挥出价值,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成效,是信息化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紧紧抓住需求这个出发点,结合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建设基础,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既不盲目冒进,又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努力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有需求才会有应用,通过需求带动信息化应用,通过应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实现信息化的效益,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

⒉以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为重点,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工程,而是引领变革的工程,是一场革命。任何信息化工程项目都应以审视、研究、评估现有业务流程为起点,以改造和优化业务流程为重点,这是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关键。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变革。比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对275项业务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从而确保了项目成效,成为国务院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示范项目。

⒊以资源整合应用为基础,实现部门间业务协同,促进科学决策

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是一大难点,却又是信息化事业成败的关键点,必须采用行政、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协调配合,才能消除信息壁垒,促进问题的解决。石景山区着力抓好了资源整合工作,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建设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基础库、目录系统与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支撑了部门间业务协同,促进了科学决策。2005年石景山区资源体系建设成为北京市试点项目,2006年石景山区又成为国家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地区电子政务试点,成效显著。

⒋一把手重视,切实发挥信息办的规划、统筹、指导、服务作用,以信息化长效机制为前提,提供信息化工作的强有力保障

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搞好整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全局,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同时全区要一盘棋,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多方积极性,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确立总体框架,实施科学规划,建立信息化长效机制,以此保障推动信息化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开展了信息资源规划,确立了基础网络层、基础数据层、数据共享层、数据交换层、应用基础支撑层、业务处理层、综合应用层、用户认证层、门户展现层九个层次及管理制度体系、安全体系两个体系的建设框架,围绕政府5大块16条核心业务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⒌以重点产业发展为拉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为此,石景山区提出打造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CRD),构建信息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发展以动漫与网游为主体的数码娱乐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石景山区已建立起数码娱乐产业基地,该基地成为国家科技部“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化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也在此落户。该基地以建设产业支撑平台为重点,不断完善数字娱乐产业支撑体系;引导资源向数字娱乐产业流动,促进数字娱乐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稳步推进特色中心建设,启动“一网一园一区”三大主体工程,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石景山区通过加快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以数字娱乐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娱乐产业的发展,促进CRD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

街道工作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托。石景山区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在街道这个层面上,通过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上下联动,进一步促进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政府单一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弱化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转化政府面向市场的职能,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在社区建设中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基层管理水平。街道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成为街道与区委、区政府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平台,成为实现街道内部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支撑平台。该系统的建立和深化应用,可以推动全区各部门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支撑,实现高效联动;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对现有工作的支撑,更会在街道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管理等方面全面发挥作用。

⒉经济效益

在GBCP模式中,G.B.C三者协同,行政成本低,综合效益高。同时,市民参与优先于专业巡查,依据属地情况巡查队伍可伸缩、可外包、灵活性高,运营成本可控制。

篇5

一、高速增长时期结束的原因

与过去30年相比,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经济增长由过去的快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在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6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10%;70-80年代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971-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9.4%,1981-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8.1%。90年代(1991-2000年)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则降为6.3%,明显转入中速增长时期。其二,经济呈较稳定增长态势。70-80年代台湾经济虽然平均增长速度较快,但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各年增长幅度波动较大,20年中有9年经济呈两位数增长,其余为个位数增长,其中1974年增长率仅1.2%,1975、1982年分别为4.9%与3.6%。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除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为4.3%较低外,各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5.7%至7.6%之间,表现出较稳定的中速增长趋势(参见表1与图1)。

表1 台湾历年经济增长率 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

1951-1960

12 9.3 9.5 8.1 5.5 7.4 6.7 7.7 6.3  7.6

1961-1970 6.9 7.9 9.4 12.2 11.1 8.9 10.7 9.2 8.9 11.4 10

1971-1980 12.9 13.3 12.8 1.2 4.9 13.9 10.2 13.6 8.2 7.3 9.4

1981-1990 6.2 3.6 8.4 10.6 5 11.6 12.7 7.8 8.2 5.4  8.1

1991-2000 7.6 7.5  7  7.1 6.4 6.1 6.7 4.6 5.7  6

6.3

1951-2000

8.4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经建会”:《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0》,台北,1991,第23-24页;

台湾“行政院经建会”:《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0》,台北,2001,第41-43页;

台湾“经建会”:《“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4期,封面内页。

附图

图1 各年代经济增长走势

资料来源:同表1。

台湾经济之所以难以再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自80年代中期起台湾内外经济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有利的因素与条件明显失去,台湾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时期。关于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为了以下行文的方便及全文的完整性,这里仍作一概括论述。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台湾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其一,美国对台湾的贸易压力日益增长。美国长期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国,但随着台湾对美顺差的不断扩大,台湾成为美国施加贸易压力的主要目标之一,台湾在被迫逐步开放岛内市场的同时,新台币大幅升值,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由1985年的39.9:1持续升值至1992年的25.4:1,升值幅度达36.3%,结果使台湾许多传统出口产业失去国际竞争力。其二,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使台湾主要外贸市场面临更大挑战。继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生效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在1993年启动运行。各类地区经济集团都具有对内互惠、对外排他的双重经济功能,这种排他性对台湾传统的外贸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三,在国际市场上,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对台湾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80年代以前,台湾出口导向经济具有“抢先”优势,8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台湾传统的劳力密集型出口产品受到严峻挑战。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总之,过去10多年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使台湾经济陷入所谓前有强敌阻挡,后有追兵压力的“夹杀的困境”。

与此同时,台湾内部环境亦发生剧烈变化,制约了台湾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经济环境的改变。劳动力这一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在过去二三十年是台湾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大优势。但80年中期以来,一方面,随着劳力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的迅速发展扩张,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在平均国民所得水平提高,而社会风气又转趋投机享乐环境下,年青人不再愿意从事较艰苦的体力劳动,这就更突出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劳力短缺的困境。台湾的工资水平因此大幅上升。结果,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台湾土地的价格在80年代下半期也出现暴涨情况。台湾土地面积原本有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相关土地政策的限制,工业用地供不应求的矛盾已日趋突出。80年代中期起,由于总体经济失衡,泡沫经济产生,房地产价格更是急剧高涨。这种状况加剧了工商业用地的紧张,厂商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2)政治环境的改变。自80年代中期台湾取消“法”、开放报禁以来,台湾政治也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先,随着台湾政治体制由强权政治向多党政治的转换,岛内各种政治利益集团的对立斗争日趋尖锐,政局动荡不安,影响民间投资意愿。其次,台湾在社会与政治日趋多元化后,原有的

经济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形势发展,当局对经济的管理混乱无力,行政效率低落。第三,在台湾政治转型过程中,金权政治与黑道问题日趋泛滥。财团与黑道势力不仅渗透“立法院”,影响经济决策,而且直接介入各个公共工程项目。黑金政治在直接侵蚀台湾经济肌体的同时,更造成治安恶化,社会秩序混乱,使投资者失去信心。

(3)社会环境的改变。战后台湾长期累积并被压制的各类社会矛盾随着强权政治体制的解体也不断爆发出来,影响较大者如环保运动、劳工运动等,转型中的台湾经济因此又增加了一重困难。总而言之,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政治与社会均进入转折时期,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与挑战是全方位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失去。

二、稳定中速增长的动力来源

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台湾经济无法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关于这一点人们较容易取得共识。但面对全方位的冲击与挑战,台湾经济并没有急剧衰退,而是维持了较稳定的中速增长水平,其原因何在?换言之,其稳定中速增长的动力为何?对此人们似乎关注得并不多。事实上,与过去30年相比,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与同时期相类似的经济体相比,台湾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慢。70年代末同样被世界公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墨西哥、巴西及阿根廷三个拉美国家,1990-1998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5%、3.3%及5.3%,而同期台湾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是6.5%。即使在亚洲“四小龙”中,台湾亦排名第二,1990-1998年新加坡、韩国及香港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0%、6.2%及4.4%。[2](P337-338)认清支撑台湾经济稳定中速增长的动力来源,不仅可以加深对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把握未来台湾经济增长的趋势。

(一)产业结构调整,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

面对新台币大幅升值、劳工成本上升及土地价格高涨等一系列巨大压力,台湾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失去发展的比较利益,无法有效地支撑经济持续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渐调整升级,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较顺利地取代传统的纺织、塑胶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内外形势剧烈变化对台湾造成的强烈冲击,使台湾经济还能维持中速增长。

1.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台湾产业的主流

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扶植下,加上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刺激,台湾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为100),1990-2000年,台湾的制造业类指数由76.37提高到129.87,增加53.5个百分点;而其中,电机电子器材业指数则由55.37提高到185.43,增加130.0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远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水平。[3](P166-169)电子信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应快速上升,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1987-1998年电子信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由16.89%提高为30.26%,在四大类制造业中的比重从末位升至首位;而同期传统民生工业则从首位降到末位,所占比重由31.52%下降为17.54%。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占整体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持续提高至37.8%。[4](P173)[5](P13)

2.电子信息产品成为台湾出口增长的新支柱

伴随着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从80年代中期起,电子信息产品取代纺织品及其相关产品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商品。2000年台湾电子、资讯与通讯产品出口512.5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4.54%,而纺织品出口152.19亿美元,所占比重仅为10.25%。[6]

3.技术密集产业成为台湾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来源

从劳动生产力角度观察能够更直接看出,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技术密集产业是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据台湾“经建会”专家的研究分析[7],1991-1999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平均为6.5%,就其增长来源构成看,劳动生产力增长5.1%,就业增长1.4%。而台湾劳动生产力仍能维持5.1%的增长水平,主要因为技术密集工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增长,促使制造业劳动生产力持续提升。1991-1999年台湾技术密集工业劳动生产力持续平均增长7.4%,而传统工业及基础工业劳动生产力平均增长率则分别下降至2.5%及4.8%,由于前者的明显提升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后者的下降,使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平均达5.3%,高于整体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水平。

(二)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成为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自80年代中期起国际经贸格局的变化使台湾传统的出口市场受到严峻的挑战,出口增长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恢复发展,两岸逐步形成了互补互利、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大陆市场成为经济发展新的越来越重要的动力来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祖国大陆成为经济增长的极其重要的出口市场

如上所述,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主要是以美国市场空间来支持其经济发展的,但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台湾对美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00年占总额的23.5%。与此同时,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使台湾较顺利地实现了发展空间的转换,祖国大陆市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市场空间。2000年,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额(不含香港市场)达261.6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为17.6%,大陆市场追赶美国市场进而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的趋势已十分明显。[8]

2.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型

台湾产业结构能够从以劳力密集产业为主向以技术及资本密集产业为主转变,在相当程度上也得益于祖国大陆市场的支持。在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祖国大陆成为台湾转移劳力密集产业的最主要基地。那些在岛内不具竞争力或已失去优势的产业,由于在大陆寻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新机会,所以没有遭遇倒闭破产的命运,没有拖欠银行债务而增加其呆账,台湾产业转型因此得以较为顺利进行。

在另一方面,到祖国大陆来投资设厂的台商,其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有许多仍自台湾进口,而这些产品大多属于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产业产品,这就进一步刺激了岛内相关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推进台湾产业的转型过程。90年代中后期,祖国大陆又开始承接台湾较为成熟的电脑及半导体等产业。

3.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保证了台湾维持较雄厚的外汇储备

1997年台湾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强有力后盾,是其拥有较雄厚的外汇储备,而台湾对大陆贸易连年大量顺差则是台湾外汇储备增加的最大来源。从1993年起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额每年均超过其总体贸易顺差额,也就是说若无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台湾总体外贸将呈净逆差,以2000年的情况来看,台湾总体外贸顺差额仅83.1亿美元,而对祖国大陆顺差额则达204.5亿美元,后者比前者多121.4亿美元。显而易见,倘若没有稳定的祖国大陆市场,台湾国际收支经常账项不可能维持顺差,其外汇储备也将大打折扣。

(三)公共投资的较快增长弥补了部分外需与民间投资的不足

面对内外经济环境剧变所引发的内外需求均呈不足的状况,台湾当局从80年代末起加速推动公共建设投资,1991年起又实施规模空前庞大的“六年建设计划”,大力推动各项重大公共建设工程。80年代末期以前,台湾“政府”固定投资占总固定投资的比重基本在20%下,1989年 达21.3%后逐年上升,1994年升至29.8%。公共投资持续扩大,带动了内部需求的扩张。1986-1990年台湾内部需求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比率为86.4%,到1994年这一比率已提高到96.9%。[2](P56)90年代上半期台湾经济维持中速增长,当局固定投资的持续增加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财政困难及公共工程执行进度落后等原因,台湾当局公共投资的增长逐渐减缓,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相应减弱。

三、稳定中速增长面临严重挑战

20世纪末期以来,台湾内外环境进一步发生新的剧烈变化,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加,而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激化。在此背景下,近10年来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呈现弱化趋势,台湾经济稳定中速增长因此面临严重挑战。

(一)制约经济增长的非经济因素急剧强化

2000年3月台湾岛内政权发生50年来的首次改变,它使非经济因素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冲击作用急剧强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政局动荡加剧,投资环境加速恶化。政权改变的结果是,执政长达半个世纪的成为在野党,而代表的以微弱多数当选为新领导人。这种政治结构的剧烈变化导致岛内各种政治矛盾与斗争空前激烈,“朝野”之间展开了无休止的政争,政局陷于一片混乱。虽然在2001年12月选举之后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并主导组成了新“内阁”,台湾当局的执政困境有所缓和。但执政基础并无根本性的改善,政局继续动荡不安的根基依然存在。台湾的投资环境在此背景下加速恶化,一方面,政党利益、巩固或夺取政权是台湾当局与各政党的首要目标,2002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的选举以及2004年的所谓“总统”大选等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所谓“知识经济发展方案”、“绿色矽岛经济发展蓝图”、“全球运筹中心”以及“经发会”共识等经济发展规划,尽管一个接一个提出,实际上却无心也无力予以推动,大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另一方面,财经施政效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两年来“行政院”与“立法院”之间、“立法院”内各党派之间,基于不同的立场与利益,相关斗争持续不断,财经施政效率因而成了牺牲品。岛内外投资因此裹足不前,产业外移趋势也不断加速。其二,两岸关系紧张,加剧台湾经济困境。过去台湾经济发展能够得益于两岸经贸关系,在根本上是基于两岸有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环境。由于主张“”的执政,两岸和平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在政治上,台湾当局至今对两岸原有过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一直不予承认,导致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在对大陆经贸政策上,迫于强大压力,台湾当局已于2001年底宣布将“戒急用忍”调整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但在实际行动上仍处处制肘两岸经贸的正常往来,特别是对台湾工商界迫切要求的两岸直接“三通”坚持不开放。这种态势使已陷于困境的台湾经济雪上加霜。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加剧,和平环境受威胁,造成海内外对台湾前途产生信心危机,严重打击了民间投资与消费的意愿。同时,“三通”作为两岸经贸关系最核心的部分无法突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无法由量变上升到质变的阶段,持续经济的作用相应受到很大制约,台湾也在岁月的蹉跎中延误了产业再升级的时机,竞争优势加速流失。

(二)国际经济景气衰退的冲击

海岛型的台湾经济对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与日本经济的依赖性强。如上所述,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使台湾经济陷入所谓“夹杀的困境”,但在90年代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则受惠于美国新经济的持续增长。自2001年起,由于高科技产业供需的失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10年繁荣后终于由盛而衰,股市持续重挫,经济增长逐季下滑,全年经济增长由上年的4.1%下降为1.1%。尽管2002年以来美国已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局面,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露出经济复苏的迹象,但综合各方面情况看,许多权威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能否很快复苏仍不太乐观。美国经济这种衰退或不景气的局面对台湾经济的冲击效应是极其明显的,在一个层面上,台湾直接对美出口占台湾出口总值的1/4,另外约有1/3对祖国大陆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出口,其最终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美国。美国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台湾的出口,进而影响生产及经济的增长;在另一个层面上,目前台湾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电子信息等科技产业带动,而美国高科技产业景气的衰退,高科技股价的下跌,与美国关系紧密的台湾科技产业难免不受冲击,并直接影响台湾股市上的科技股,台湾股市与金融的稳定因而受到冲击。2001年台湾经济衰退之所以特别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这次由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何时复苏及复苏的力道,仍然是未来台湾经济增长走向的变数。

(三)经济自身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在备受内外环境剧变冲击之下,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激化,而这些问题正是制约未来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根本性因素。

首先,台湾产业结构面临再次调整升级的强大压力。虽然90年代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台湾产业的主流,并在相当程度上支撑了台湾经济的中速增长。但是台湾所形成的这种产业结构却有明显的脆弱性:其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外依赖性强,特别是对美、日的依赖。由于研究与发展的投入不足,技术自主性不高,台湾信息电子业的关键零组件及中间原料大量依赖从日、美进口。这种对外依赖性,使台湾仍无法摆脱以前的加工出口生产模式,即委托加工生产(OEM)与委托设计生产(ODM)的“代工”模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产品的附加价值较小,高科技产业的高收益优势不明显,而且生产上较为被动,易受制于委托国,此外,其生产的地位也容易被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所取代。与此同时,台湾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的出口市场又严重依赖美、日等国,受其景气波动影响大。其二,产业升级呈单一性。在台湾产业结构调整中,不仅传统产业升级速度缓慢,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落差大,而且高技术产业内部发展也极不平衡。除了信息、半导体工业发展较快外,其他高技术产业,如航空工业、生物技术、消费电子工业、医疗保健工业及环境保护工业等则发展较慢。这种产业升级的单一性,造成台湾新的经济增长机制脆弱而无可持续竞争优势,一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阻,整体产业便失去支柱力量。2001年以来,美、日经济衰退之所以会对台湾造成特别大的打击,台湾产业结构的脆弱性显然是其深层的原因。因此,台湾产业结构已面临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这一过程将是极其艰难的,也是长期的,在完成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前,原有高科技产业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将呈弱化趋势。

第二,当局财政收支恶化趋势加剧。台湾财政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财政赤字不断扩大。2000年政权变化以来,财政恶化的窘境更为加剧。收入方面,总体经济增长放慢甚至衰退,税收减少。2001年全年税收较上年减少6.8%。而同时,新执政当局为了兑现选举诺言及刺激景气需要,又采取一系列减税或免税政策,如土地增值税减半二年、制造业新增投资免征5年营利事业所得税等。支出方面,当局既要 承诺竞选时开出的社会福利“支票”,推行首次购屋者低利贷款、老人津贴等措施,又要大幅增加军费支出用以采购军备,从而使财政支出急剧扩张。财政入不敷出的局面愈益严重。2001年台湾当局财政赤字总额占GNP的比率达3.5%,已超过国际上3%的财政危机标准。台湾当局财政赤字总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率为19.2%,换言之,财政支出近五分之一的财源是依靠举债而来。逐年扩大的赤字累积导致台湾财政的债务负担迅速提高,2001年台湾当局债务余额年增长率为12.0%,债务余额占GNP的比率由2000年时的25.3%上升至28.5%。[9]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不仅影响台湾经济金融的稳定,而且极大压缩了通过扩大公共投资来拉动内需的空间。2001年台湾当局实施“8100,台湾启动”等的扩大内需方案,成效甚微,关键原因即在于此。2002年5月台湾当局又宣布将推动规模新台币2.65万亿元的“六年发展重点计划”,同样将难以避免这一结局。

第三,金融体系潜伏危机。台湾金融问题积弊已久,而2000年岛内政权变化以来,政局动荡不安,财经施政混乱,更使金融问题雪上加霜,金融不但无法支持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反而成为严重的阻碍力量。(1)股市持续重挫,泡沫经济危害加剧。由于股市秩序混乱,市场机能不健全,再加上国际股市的影响等因素,台湾股市一向是暴涨暴跌、泡沫性极强的市场。2000年台湾股价加权指数由年初的10202高点下跌到年底的4614低点,跌幅高达54.8%。2001年股价指数在2月中旬短暂反弹到6000点后,便持续下滑至9月下旬突破3500点大关,低达3411点,此后逐渐反弹,12月指数为5264点。2002年以来股价指数在5000点上下动荡。台湾股市泡沫的破灭,对总体经济造成剧烈的冲击,不仅大量厂商资金被套牢,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与财务危机,而且股市大幅衰退造成民众资产价值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到民间消费水平。(2)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体质更加脆弱。一是金融机构资产品质持续恶化。由于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均陷于不景气,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不振,使金融业授信品质不良的问题不断加剧。与此同时,近年台湾银行大量从事股票质押业务,盲目扩张信用,使自身的财务状况日益受制于股市的起伏,债务风险大大提高。2001年底全体金融机构逾期放款总额高达10870亿元,平均逾放比率由2000年底的5.34%上升至7.48%,若加计应予观察的放款额,逾放比率则更高达11.29%。[10]二是银行放款与投资增长率持续低落。银行资产品质不断恶化大大伤害了银行放款能力,同时也影响了银行扩大放款的意愿,再加上经济景气衰退,企业投资活动萎缩,银行放款与投资的增长率呈持续下滑走势,2001年为-1.04%。货币供给额的年增率也相应明显下降。银行放款紧缩加剧,一方面难以满足正常经济增长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则压缩了银行自身的获利空间。

四、不稳定的中低速增长时代可能来临

以上分析说明,进入21世纪后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明显较过去10年增多,2001年台湾经济骤然衰退,固然有国际景气衰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台湾内部政治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加剧。台湾经济持续10年的中速增长模式已受到严重挑战,台湾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

那么台湾经济是否会步日本的后尘而陷入长期衰退呢?如果今后几年紧张的两岸关系激化、岛内政局动荡加剧,而台湾当局各项经济改革又毫无成效,那么台湾经济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走势看,短期内两岸紧张关系严重激化的可能性尚不太大,岛内政局也有可能在乱中缓慢趋向稳定,而当局也会被迫逐步推动相关改革。而且,虽然台湾经济积弊甚深,不利因素重重,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一些有利因素: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尽管会对台湾社会经济各个层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总体而言,台湾正式进入国际经贸体制,将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率,带动总体经济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台湾对外经贸活动可不受歧视,享有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可以参与制订国际经贸规范,以维护自身利益;可以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经贸纠纷,以保障公平竞争;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岛内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可以增进消费者利益,提高民众生活品质。

2.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虽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十几年发展的积累,仍有一定的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论坛2001年10月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台湾在反映经济环境的当前竞争力指数方面全球排名第21位;但反映未来5年经济增长前景的增长竞争力指数方面则排名第7位,其中科技水准指数排名为第4位。[11]

3.民间经济活力较强。台湾经济过去发展比较成功,与其拥有相对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弹性强灵活性高的中小企业、企业间生产分工细致周密等特色有关,这些有利因素现在基本依然存在。

4.两岸经贸关系仍会在相当程度上经济。这是因为尽管有重重的政治障碍,但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贸关系势将更加密切。

在上述条件之下,随着国际经济景气复苏,台湾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2002年走出负数局面后,未来几年徘徊在3%-4%之间,呈不稳定的中低增长局面。台湾当局在“六年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中规划经济增长率将超过5%,似乎过高估计了台湾经济增长的潜力。

收稿日期:2002-05-23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课题组.新世纪初台湾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向[J].台湾研究,2001,(1).

[2] 台湾“经建会”.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0[Z].台湾:“行政院经建会”发行,2000.

[3] 台湾“经建会”.“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4).

[4] 台湾“经济部”.工业生产统计月报[Z].1999,(3).

[5] 台湾“经济部统计处”.2000年经济统计年报[Z].台湾:“经济部统计处”发行,2001.

[6] 台湾“经济部”.经贸统计[EB/OL].www.moea.gov.tw,2002-05-20.

[7] 钟景婷,陈淑贞.美国新经济模式与台湾经济发展[J].“自由中国”之工业,2000,(10).

[8] 台湾“经济部”.国内外经济情势分析[EB/OL].www.moea.gov.tw,2002-04-15.

[9]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重要经社指标[EB/OL].www.dgbasey.gov.tw,2002-05-17.

篇6

关键词:;两岸关系;胡连会;和平统一

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和平统一”的呼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坚冰缓慢溶解。但是在1995年同志“八项主张”提出后的十年间,两岸关系由于李登辉、的“”主张而进入了艰难发展的阶段。直到2005年“胡连会”,才间接打破了两岸关系的坚冰,使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间接的向前推进。

一、“胡连会”的驱动力量

1993年“汪辜会谈”后,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出现了使两岸同胞寄予希望的美好前景。在此背景下,1995年1月30日同志发表了一个关键性的讲话,该讲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两岸人民为实现统一而努力奋斗,而且这次讲话也准确概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本质,并明确提出了促进两岸走出困局的“八项主张”。同志“八项主张”提出后的十年间,两岸关系由于李登辉、的“”主张而进入了艰难发展的阶段。鉴于此,2005年两岸关系开始进入转折意义的一年。2005年3月4日继“八项主张”之后,提出了当前环境下关于和平发展大陆和台湾关系的“四点意见。”“四点意见”是对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八项主张”进一步的创新。2005年3月14日大陆方面制定了《国家法》,它酥咀哦蕴üぷ饔烧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2005年中国共产党邀请连战、宋楚瑜、郁慕明访问大陆,随后连战接受邀请并访问大陆,是什么原因和背景使连战接受邀请并访问大陆呢?对此,连战做出了回答,他说,这是历史的趋势,是民意的驱动。

连战的回答表明了他接受邀请并访问大陆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趋势,二是台湾民意。首先说台湾民意。自2000年到2005年执政的五年,“”并不是台湾民众主张的。据统计,1995年在台湾“立法院”选举中的得票率为33.17%,1998年为29.56%,2001年为33.38%,2004年为35.72%。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60%多的台湾民众希望台湾和平稳定发展,不希望改变两岸都是中国一部分的现状。

其次说历史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大陆和台湾既面临着和平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和平与发展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1993年“汪辜会谈”顺利进行,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岸经贸依存度也日益加深。经济的发展给台湾民众带来了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和满足,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台湾民众自然希望两岸关系能够朝着稳定、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因此,连战选择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台湾民意的道路,访问大陆共谋发展。

二、“胡连会”的内容实质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率领中国参访团访问大陆。4月29日,总书记与连战一行在北京举行会谈。在会谈中,双方就当前如何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谈结束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和中国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宣布了加强和改善两岸关系的“三点体认”和“五点愿景”。

“三点体认”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谋求台海两岸的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第二、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计共识;第三、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利益。这“三项体认”是中国共产党与进行会谈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两岸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国共两党基于这“三项体认”,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愿景”。

“五点愿景”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岸通过谈判的方式,共同为两岸人民谋求幸福快乐的生活;第二、希望促使两岸结束把互相都当作敌人的状态,最终可以形成和平的协议;第三、希望可以促进双方的沟通和合作,最终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制度;第四、希望进一步民众所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第五、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这“五点愿景”以坚持“九二共识”反对“”为前提,指明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有效途径,即提出了“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建立两岸经济合作体制”的有效途径。这些主张也充分体现了大陆方面为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的巨大诚意,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兑现“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大陆都会努力去做,并且努力做好”的承诺。

从”汪辜会谈”起,两岸开始进行民间团体的“经济性、事务性”的谈判,政党之间的谈判一直未实现。“胡连会”的实现,突破这一限制,使两岸关系进入了政党谈判的新阶段。自“胡连会”起,两岸建立了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其中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的互访,进行改善两岸关系议题的研讨,举行有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议题的磋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组织商讨两岸交流的措施等。” 这一愿景使两岸交流模式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未来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各政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式。在台湾当局极力极力抵制“九二共识”,否认“一个中国”的情况下,党对党沟通平台不仅有利于两岸“经济性,事务性”的往来,而且为两岸政治性往来打破缺口,并为两党提供交流的平台和中介。从而,有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三、“胡连会”的启示

当前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胡连会”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创新两岸交流方式,增加两岸互信。“胡连会”是自194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与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实现了两岸由民间团体的“经济性、事物性”谈判,向政党间谈判的转变,开启了政h交流的先河。“胡连会”谈的不仅有经济的内容,也有政治性的议题。因此,这次会谈不仅有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更为重要的政治意义。今天,随着两岸交流模式的创新,以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为目的的两岸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更为频繁,但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如:两岸经济虽然加强,但是政治互信还不够等。因此,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在新时期,在创新两岸交流模式的同时,增加两岸互信?

第二、巩固”九二共识”,发展共同利益。1993年,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汪辜会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胡连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事实证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背景下,只有坚持“九

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才能维护和发展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因此,当前人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巩固两岸的政治基础,发展两岸共同利益?

四、结语

总的来说,2005年“胡连会”使两党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给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胡连会”是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驱动的结果。在这一点上,尤为要根据两岸的民意来发展两岸关系。大陆一直以来都在以最大的诚意和善意采取措施来发展两岸关系。本次会晤达成的“三体两认”和“五点愿景”便是善意和诚意的集中体现。

2005年“胡连会”打破两党坚冰,使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艰难向前推进。至今两岸关系正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习马会”的成功进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未来两岸关系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向前发展。

两岸的和平统一之推进最终需依靠两岸的人民。近两年来,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最终是两岸人民受益。

参考文献:

[1]于保中 陈新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2]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与中国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J].两岸聚焦,2015-4-29.

[3]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编.海峡两岸关系日志[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9.

[4]许世铨.激荡中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5]周志怀.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篇7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重大发展,两岸经济合作迈向“ECFA时代”。同时,海峡两岸贸易、双向投资与金融合作等均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大陆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加快向内陆与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新的投资区域格局正在形成。2011年,ECFA正式实施,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也将成立,并将展开ECFA相关的后续协商,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将出现全新的发展格局。

ECFA的签署,使两岸间的合作领域大大拓宽,这会带来新的发展效应和机遇。ECFA基本上涵盖了两岸间主要的经济活动,从贸易,制造业,农业,金融业等多方面广泛和深度开展合作。它将有效地减低贸易成本、减少贸易壁垒和障碍,变单向投资为双向投资,逐步改善两岸经贸交流的大环境,使两岸经贸实现“有来有往,你中有我,合作双赢”的大交流格局。

ECFA对两岸的意义

首先,ECFA的签署对台湾来说势在必行。这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的考虑:首先,可以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体系中被边缘化。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的重要趋势,目前全世界将近有247个自由贸易协定,签约成员彼此互免关税,如果不能和主要贸易对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台湾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在重要市场失去竞争力。而大陆是目前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地区,与大陆签署协议有助于台湾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洽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避免被边缘化。2010年,东盟10+1完全启动,逐渐达到双方零关税的目标,而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东盟10+3以及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在内的6个东盟10+1也都纷纷进入时间表。整个东亚只有台湾置身在这波东亚经济整合的浪潮外,这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生死存亡之秋。其次,可以促进台湾经贸投资的国际化。陆续与大陆或其他国家签署协议或协定,可帮助台湾融入全球经贸体系,并吸引跨国企业利用台湾作为进入东亚的经贸投资平台。第三,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签订ECFA后台湾得到如下的效益。首先,取得领先竞争对手国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势。台湾销往大陆大部分工业产品的关税降为零。台湾将较日韩等竞争对手国更早取得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势。其次,有助于留住在台湾的产业供应链。一旦中国大部分工业产品关税降为零,有助于整体产业链根留台湾,并借助于大三通以国际贸易方式供应客户。第三,成为外商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先合作伙伴及门户。相同产品自台湾销往大陆的关税较自欧美日等国直接出口更优惠,同时知识财产权保护较周全,加上开放大三通,将有助于欧美日企业选择台湾作为进入大陆市场之门户,使得台湾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创新中心”以及“亚太经贸枢纽”的第一选择。第四,有助于大陆台商增加对台采购以及产业竞争力。大陆台商以往为降低生产成本,部分机器设备及原材料在当地采购,进口关税降为零后,在台湾进口相对成本降低,有助于台商在大陆竞争力的提升。此外,还有可能加速台湾成为产业运筹中心,引进外资改善台湾服务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台湾区位优势。

上表得自台湾2009年6月份的ECFA对台湾经济影响评估。从表中可以看出,ECFA对于台湾经济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ECFA的签署对大陆的对外贸易会产生重要影响。众所周知,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据商务部最新消息,2010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453.7亿美元。2010年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36.1亿美元。2010年1~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4.8亿美元。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45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7亿美元。截至2010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3133个,实际利用台资520.2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5.0%。鉴于台湾在大陆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及早签署相应的协议来实现资源更优化的配置。

ECFA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以及自由化所作出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也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里程碑。ECFA将为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发挥两岸“1+1>2”的功效,造福两岸人民。

ECFA后两岸消费者信心比较分析

信心(预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用来判读消费者支出意愿,了解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通过抽样调查,反映消费者对目前与往后六个月的经济景气、就业情况与个人财务状况的感受和看法。作为一个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发展走向有很好的短期指示作用。一般而言,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取值在0~200之间,以100为中立水平,如果得分大于100,表明多数人对经济发展形势持乐观看法,指数越高说明持乐观看法的人数比例越高,也就是说消费者信心越强。

对消费者信心的调查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2009年,海峡两岸四地开始共同消费者信心指数,该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系及统计咨询中心、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系联合协办;同年海西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系和北京商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调查推出。本文所使用数据均来自这几项不同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

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分指标:经济发展信心指数、物价指数、就业指数、生活景气指数、购房指数、投资指数以及总指数。考虑到民风不同,两岸四地的问卷与调查项目略有差异。不过为了让比较的基准更为准确,在每一季进行有关两岸四地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部分,台湾方面的指标也经过调整与更新计算方式,同时采用加权的方式(指数计算同样将目前状况占四成比重,而未来三个月的状况六成比重来进行加权)。但实际上,与其他指标相似,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应以长期的趋势比较来做经济发展之判断,而非以单次的调查数据做比较,才能更加准确。

1、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

表1给出了台湾地区2009年、2010年共八个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并且分别列出了每个季度消费者各项分指数的数值,表二则给出自2010年6月以来按月份调查得到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各个分指数的数值。图一比较直观的说明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各项指标在2010年6月之后的走势情况。

纵观2010年,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属于比较悲观的水平,但是该指数稳中有升。2010年第四季度,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76.6。环比和同比则分别增加了4.7和10.0。各项分指标中,只有投资信心一项保持乐观,其他各项指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悲观。

从月份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6月份以来,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各项分指数都有明显的上升,尤其到2011年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78,达到2001年1月调查开启以来最高值,也是继去年6月以来连续8个月上升。除物价水平位于低位未有太大改观外,其他各个分指标都有明显提高。就业信心指数明显增加,这与ECFA签署后对台湾就业情况改善的预期不无关系。尤其值得说明的是,ECFA签署后的7月份投资信心指数明显上升。这种变化从以下的数据中可以找到一些解释。

2011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早期收获计划直接显示了ECFA后两岸经贸往来对台湾的优势。台“财政主管部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月10日,总计核发ECFA原产地证明书1955件,金额达4.1807亿美元。台湾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ECFA上路以来,厂商反应很踊跃,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台湾对大陆出口将比2010年同期增加。另据估计,ECFA签署,台湾中小企业是重要获益者,近2.3万家中小企业将受惠,嘉惠42万名劳工,签ECFA后台湾可净增加6万多个就业机会。同时,大陆游客也极大促动了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如果两岸能够开放自由行将会为台湾经济提供更大助力。台湾时政评论员黎建南认为,ECFA签署后,厂商预计到出口增加,因而雇佣更多员工,增加就业机会,怕没有收入的心理降低,敢于把存款拿去用,因而消费指数会增高。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ECFA的签署的确对于台湾地区消费者的信心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ECFA签署后,为台湾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并成为岛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因此提升。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岛内居民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的信心较足,就业信心已经转向乐观。

2、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

表3给出了大陆消费者2009年、2010年各个季度信心指数及分指标的情况。图2则更直观的说明了消费者信心指数随时间的走势。

2010年,大陆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调,从全年四个季度消费者信心总指数情况看,大陆指数略有波动,总体呈平稳趋势,属于中立偏悲观的水平,但总体来说,大陆消费者比台湾地区消费者有更强的信心。2010年第四季度,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2.6。与2009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2.4,与2010年第三季度相比下降了1.6。

消费者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就业状况三个方面的信心较为积极,对消费者信心总指数有正面拉动作用;而在物价水平、购房和个人投资三个方面信心消极,特别是物价信心和购房信心明显不足,对总指数有显著负面作用。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背景下,2010年,消费者信心指数企稳。就分项指数而言,消费者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的信心较足,就业信心上行乐观,但就业压力犹存。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消费者对物价和房价的信心仍然很消极,而这两个方面正是拉低消费者信心总指数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未来一年有效地提高消费者信心,缓解甚至解除消费者对通胀和高房价的担忧将是努力的重点。总体来看,大陆地区作为整体其消费者信心指数受到ECFA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3、海峡西岸消费者信心指数

为了进一步考察ECFA的效用,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由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与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系联合的海西23个城市居民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显示了不一样的一面。

附表给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2010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情况,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海西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呈现中立偏乐观的趋势。在第四季度,海西消费者信心指数经过两个季度的连续下跌之后在第四季度终于止跌回升,整体走出下降阴霾,总体信心回暖。消费信心指数及金融投资信心指数有所回升。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海西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低迷,第三季度更是跌入悲观区域,第四季度信心指数小幅攀升,进入乐观区域。

根据台湾“中央大学”和辅仁大学的调查对比数据显示,台湾金融投资信心指数值远高于海西地区金融投资信心指数,台湾股市的发展更为成熟,因此与海西相比,台湾居民对金融投资的信心更为充分。台湾居民对当地经济景气信心值远低于海西经济景气信心值,可见台湾地区经济仍未走出寒冬。台湾地区居民受未来经济前景信心低迷的影响,其就业信心仍于低位徘徊。经济景气信心低迷、就业信心不足的影响,台湾地区居民对未来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持悲观态度,远低于海西地区。台湾消费者物价信心指数与海西地区居民物价信心指数值接近,可见目前台湾消费者也承受着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可以看到,ECFA已经对两岸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产生影响,表现在本次调查中,无论是台湾,还是海西,旅游信心指数都是三大指数中最为“耀眼”的。两岸在旅游指数的上扬,是ECFA生效后的一个表现。换句话说,两岸居民都认为,两岸游客的往来将会更加频繁。未来ECFA将对两岸居民消费信心总指数产生更广泛影响,特别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厦门,将成为ECFA影响的“发酵器”。

4、两岸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比

表4是经过整理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情况。图3是对这组数据的柱状对比分析。

上图表显示了2010年四个季度两岸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对比情况。

从全年看可以看出,大陆地区(包括海西和厦门)的消费这信心在全年属于中立偏向乐观的范围,而台湾地区的消费者则普遍比较悲观。从地区对比看,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消费者信心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并且较台湾地区乐观。这与大陆和海西地区的指数基本一直。从时间趋势看,台湾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10年第2季度开始逐渐上升,大陆消费者而言,全年走势比较平稳,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消费者信心指数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见出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外,还有更多的通胀、购房压力是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因素,但总体海西消费者信心偏向乐观,台湾消费者信心虽有增长但未摆脱悲观的阴霾,要走出这个阴霾,还需更多的时间以及ECFA生效后的具体实施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ECFA的签署对台湾经济注入了活力,也给海峡西岸消费者提供了信心,我们相信,随着ECFA的生效,其效果也将越来越显著,随之对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也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结论

篇8

云台山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积190平方公里,拥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等七个国家级称号。从1984年开始旅游资源考察到发展至今,云台山景区的发展速度受到世人瞩目,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间,景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稳定增长(如图1所示)①,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被旅游业界称为“云台山模式”。这引起了学界从资源禀赋、景区管理等不同的视角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但是,对于云台山景区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问题,学者们还未给出较多的解释。而且,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诺斯(1994)认为以往所有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经济增长决定论,包括资本决定、技术决定、人力资本决定等都是不正确的,所谓的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累积等各种因素都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是其结果,是其外在的表现,而真正起作用的只有制度因素②。余凤龙等(2008)也认为中国旅游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许多相关制度的演变与创新,并明显地与制度变迁相联系,制度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和旅游经济差异程度的重要原因③。贾生华(2002)也指出旅游管理体制变迁是我国旅游产业演进的重要动因,而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制度创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环境和诱因的④。因此,我们认为云台山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与其制度安排紧密联系的,为了全面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云台山景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阶段,景区未开发阶段(1984年以前)。在这一时期,云台山景区所处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四小”工业的基础上,即小煤窑、小造纸、小水泥、小砖窑。这些污染大、劳动密集程度高但科技含量低、无竞争力的“四小”工业,对云台山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着掠夺性开发和破坏,其景观价值未能得到开发和利用。

第二阶段,景区粗放管理阶段(1984-1999年):这一时期,全国旅游业开始蓬勃兴起,旅游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在这样的环境作用下,修武县政府认识到了云台山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关停云台山景区范围内的“四小”工业,阻止了其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同时,由于有了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对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在这一阶段,首先成立了云台山景区管理机构,并且在景区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景区规划开发等方面开始了围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但是,在这一阶段,景区管理机构更多地关注旅游资源可被利用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景区发展初期,缺乏充分的景区管理经验,再加上较少的游客量未对景区环境带来压力,景区的环保意识也相对较弱。

第三阶段,景区规范经营阶段(2000-2004年):这一时期,云台山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和提升时期,主要表现在景区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4A景区,这也要求景区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注重景区的规范管理和环境保护,以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阶段,景区可持续发展阶段(2004年以来):2004年,云台山景区成功人选世界地质公园,景区的所有利益主体参与景区发展,制度结构不断完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支配和规范社会中个人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范和规则,它旨在激励和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安排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和经济单位内部合作和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因此,本文在接下来的部分中,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分别对云台山景区不同发展阶段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进行评述,探索“云台山模式”背后的本质根源。云台山景区游客量与门票收入统计如图1所示。

2正式制度对云台山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和命令等形式表现出来,由人有意识地设计并有组织地加以保障实施的规则,而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在新制度开始发挥作用和旧制度的退Hi的过程。因此,在云台山景区发展的不同阶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正式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其发展不同阶段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运作模式、技术标准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2.1 景区未开发阶段

制度安排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在景区未开发阶段,云台山不具备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因此,也就未能产生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2.2 景区粗放管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云台山景区处于起步阶段,景区的正式制度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方面,还未能从法律层面提供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2.1.1 管理体制

在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制度时,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少安(2000)认为政府以行政手段推进市场化进程是转型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①。并且政府为追求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标也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②。因此,在改革发展的初始阶段,制度以及制度变迁一般是由政府供给和推动。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政府不仅具有旅游资源配置的力量,而且也具有巨大的能力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障碍,换句话说,旅游业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以行政力量推动的强制性变迁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云台山景区发展初期的政府行为得以验证,在云台山景区发展初期,没有与旅游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市场主体缺位,市场机制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因此也就需要政府的力量通过制度变革来推动旅游业的

发展。1988年4月,云台山成立了最早的开发机构——修武县旅游筹备处,1989年1月更名为修武县旅游管理局。1989年4月,修武县委、县政府根据云台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存在与地方事宜难以协调的情况,又把修武县旅游管理局更名为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并采取景(云台山景区)乡(岸上乡)合一的管理体制,将景区内的岸上乡党委、乡政府与景区管理局组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 云台山景区发展初期的“景乡一体”的管理体制的重要优势在于这种体制在制定政策和旅游发展目标时,有利于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双重作用,有利于将景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但是,在景区发展初期,这一制度安排还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如云台山景区的茱萸峰、子房湖、百家岩等景点仍分别隶属于林业、水利、文化等单位管理,还是会出现政令不畅、发展不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景区的整体开发和环境保护。

2.1.2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主要是指在云台山景区旅游规划开发以及景区管理中使用的相应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等,技术因素在推动景区管理和产品不断创新与升级的同时,技术开发水平也促使了景区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1984年,云台山景区资源考察队开始旅游资源考察工:作,并在1987年12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12月,完成了云台山景区的第一部总体规划——《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它为此后云台山景区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1993年5月,云台山被林业部命名为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1月,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5月,又编制完成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及景区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确定了景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思想。从景区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来看的话,技术标准也代表了为景区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开发过程中,景区的开发建设还更多地表现在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规划,以提高旅游的接待能力,但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存在不足。

2.3 景区规范经营阶段

2.3.1 管理体制

这一时期,云台山景区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而这又是由这一阶段的制度安排所推动的。首先,在1999年,修武县确定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兴县”战略推动了云台山景区跨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其次,景区“景乡合一”进而“景政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为景区发展充分授权,使景区在市场主体、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得以政令畅通,在最大程度上享有了政府资源配置的诸多优势。这样,云台山景区在各方面都拥有很大的主动权,可以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持续发展上,为景区在内部与外部都创造了良好宽松的发展秩序和环境。最后,除了政府给予景区充分自之外,为整合全县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2003年5月,修武县政府将云台山和青龙峡两个景区合称“云台山风景名胜区”。2003年9月,修武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采取“景政合一”的管理模式,将国家森林公园、子房湖水库、百家岩、青龙峡景区管理局等纳入到云台山景区管理局统一管理框架下,实现了人才、资金、资源、建设、管理上的统一调配、合理使用。2006年11月,又将峰林峡景区纳入云台山风景区管理。这一阶段的改制使云台山景区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影响力,更加有利于景点间的协调开发和景区的整体环境保护,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篇9

  一、高速增长时期结束的原因

与过去30年相比,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经济增长由过去的快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在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6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10%;70-80年代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971-198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9.4%,1981-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8.1%。90年代(1991-2000年)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则降为6.3%,明显转入中速增长时期。其二,经济呈较稳定增长态势。70-80年代台湾经济虽然平均增长速度较快,但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各年增长幅度波动较大,20年中有9年经济呈两位数增长,其余为个位数增长,其中1974年增长率仅1.2%,1975、1982年分别为4.9%与3.6%。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除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为4.3%较低外,各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5.7%至7.6%之间,表现出较稳定的中速增长趋势(参见表1与图1)。

  表1  台湾历年经济增长率  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

1951-1960  

12 9.3 9.5 8.1 5.5 7.4 6.7 7.7 6.3   7.6

1961-1970 6.9 7.9  9.4 12.2  11.1  8.9 10.7  9.2 8.9 11.4 10

1971-1980 12.9  13.3  12.8  1.2 4.9  13.9  10.2  13.6 8.2 7.3 9.4

1981-1990 6.2 3.6 8.4 10.6 5 11.6  12.7  7.8 8.2 5.4   8.1

1991-2000 7.6 7.5   7   7.1 6.4 6.1 6.7  4.6 5.7   6

6.3

1951-2000

8.4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经建会”:《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0》,台北,1991,第23-24页;

台湾“行政院经建会”:《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0》,台北,2001,第41-43页;

台湾“经建会”:《“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4期,封面内页。

附图

  图1  各年代经济增长走势

资料来源:同表1。

台湾经济之所以难以再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自80年代中期起台湾内外经济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有利的因素与条件明显失去,台湾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时期。关于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为了以下行文的方便及全文的完整性,这里仍作一概括论述。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台湾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其一,美国对台湾的贸易压力日益增长。美国长期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国,但随着台湾对美顺差的不断扩大,台湾成为美国施加贸易压力的主要目标之一,台湾在被迫逐步开放岛内市场的同时,新台币大幅升值,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由1985年的39.9:1持续升值至1992年的25.4:1,升值幅度达36.3%,结果使台湾许多传统出口产业失去国际竞争力。其二,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使台湾主要外贸市场面临更大挑战。继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生效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在1993年启动运行。各类地区经济集团都具有对内互惠、对外排他的双重经济功能,这种排他性对台湾传统的外贸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三,在国际市场上,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对台湾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80年代以前,台湾出口导向经济具有“抢先”优势,8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也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台湾传统的劳力密集型出口产品受到严峻挑战。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总之,过去10多年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使台湾经济陷入所谓前有强敌阻挡,后有追兵压力的“夹杀的困境”。

与此同时,台湾内部环境亦发生剧烈变化,制约了台湾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经济环境的改变。劳动力这一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在过去二三十年是台湾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大优势。但80年中期以来,一方面,随着劳力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的迅速发展扩张,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在平均国民所得水平提高,而社会风气又转趋投机享乐环境下,年青人不再愿意从事较艰苦的体力劳动,这就更突出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劳力短缺的困境。台湾的工资水平因此大幅上升。结果,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台湾土地的价格在80年代下半期也出现暴涨情况。台湾土地面积原本有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相关土地政策的限制,工业用地供不应求的矛盾已日趋突出。80年代中期起,由于总体经济失衡,泡沫经济产生,房地产价格更是急剧高涨。这种状况加剧了工商业用地的紧张,厂商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2)政治环境的改变。自80年代中期台湾取消“戒严法”、开放党禁报禁以来,台湾政治也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先,随着台湾政治体制由强权政治向多党政治的转换,岛内各种政治利益集团的对立斗争日趋尖锐,政局动荡不安,影响民间投资意愿。其次,台湾在社会与政治日趋多元化后,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形势发展,当局对经济的管理混乱无力,行政效率低落。第三,在台湾政治转型过程中,金权政治与黑道问题日趋泛滥。财团与黑道势力不仅渗透“立法院”,影响经济决策,而且直接介入各个公共工程项目。黑金政治在直接侵蚀台湾经济肌体的同时,更造成治安恶化,社会秩序混乱,使投资者失去信心。

(3)社会环境的改变。战后台湾长期累积并被压制的各类社会矛盾随着强权政治体制的解体也不断爆发出来,影响较大者如环保运动、劳工运动等,转型中的台湾经济因此又增加了一重困难。总而言之,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政治与社会均进入转折时期,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与挑战是全方位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失去。

  二、稳定中速增长的动力来源

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台湾经济无法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关于这一点人们较容易取得共识。但面对全方位的冲击与挑战,台湾经济并没有急剧衰退,而是维持了较稳定的中速增长水平,其原因何在?换言之,其稳定中速增长的动力为何?对此人们似乎关注得并不多。事实上,与过去30年相比,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与同时期相类似的经济体相比,台湾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慢。70年代末同样被世界公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墨西哥、巴西及阿根廷三个拉美国家,1990-1998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5%、3.3%及5.3%,而同期台湾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是6.5%。即使在亚洲“四小龙”中,台湾亦排名第二,1990-1998年新加坡、韩国及香港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0%、6.2%及4.4%。[2](P337-338)认清支撑台湾经济稳定中速增长的动力来源,不仅可以加深对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把握未来台湾经济增长的趋势。

(一)产业结构调整,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

面对新台币大幅升值、劳工成本上升及土地价格高涨等一系列巨大压力,台湾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失去发展的比较利益,无法有效地支撑经济持续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渐调整升级,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较顺利地取代传统的纺织、塑胶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内外形势剧烈变化对台湾造成的强烈冲击,使台湾经济还能维持中速增长。

1.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台湾产业的主流

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扶植下,加上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刺激,台湾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为100),1990-2000年,台湾的制造业类指数由76.37提高到129.87,增加53.5个百分点;而其中,电机电子器材业指数则由55.37提高到185.43,增加130.0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远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水平。[3](P166-169)电子信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应快速上升,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1987-1998年电子信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由16.89%提高为30.26%,在四大类制造业中的比重从末位升至首位;而同期传统民生工业则从首位降到末位,所占比重由31.52%下降为17.54%。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占整体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持续提高至37.8%。[4](P173)[5](P13)

2.电子信息产品成为台湾出口增长的新支柱

伴随着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从80年代中期起,电子信息产品取代纺织品及其相关产品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商品。2000年台湾电子、资讯与通讯产品出口512.5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4.54%,而纺织品出口152.19亿美元,所占比重仅为10.25%。[6]

3.技术密集产业成为台湾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来源

从劳动生产力角度观察能够更直接看出,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技术密集产业是90年代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据台湾“经建会”专家的研究分析[7],1991-1999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平均为6.5%,就其增长来源构成看,劳动生产力增长5.1%,就业增长1.4%。而台湾劳动生产力仍能维持5.1%的增长水平,主要因为技术密集工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增长,促使制造业劳动生产力持续提升。1991-1999年台湾技术密集工业劳动生产力持续平均增长7.4%,而传统工业及基础工业劳动生产力平均增长率则分别下降至2.5%及4.8%,由于前者的明显提升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后者的下降,使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平均达5.3%,高于整体劳动生产力的增长水平。

(二)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成为台湾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自80年代中期起国际经贸格局的变化使台湾传统的出口市场受到严峻的挑战,出口增长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恢复发展,两岸逐步形成了互补互利、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大陆市场成为支持台湾经济发展新的越来越重要的动力来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祖国大陆成为支持台湾经济增长的极其重要的出口市场

如上所述,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主要是以美国市场空间来支持其经济发展的,但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台湾对美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00年占总额的23.5%。与此同时,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使台湾较顺利地实现了发展空间的转换,祖国大陆市场逐渐成为支持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市场空间。2000年,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额(不含香港市场)达261.6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为17.6%,大陆市场追赶美国市场进而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的趋势已十分明显。[8]

2.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型

台湾产业结构能够从以劳力密集产业为主向以技术及资本密集产业为主转变,在相当程度上也得益于祖国大陆市场的支持。在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祖国大陆成为台湾转移劳力密集产业的最主要基地。那些在岛内不具竞争力或已失去优势的产业,由于在大陆寻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新机会,所以没有遭遇倒闭破产的命运,没有拖欠银行债务而增加其呆账,台湾产业转型因此得以较为顺利进行。

在另一方面,到祖国大陆来投资设厂的台商,其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有许多仍自台湾进口,而这些产品大多属于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产业产品,这就进一步刺激了岛内相关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推进台湾产业的转型过程。90年代中后期,祖国大陆又开始承接台湾较为成熟的电脑及半导体等产业。

3.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保证了台湾维持较雄厚的外汇储备

1997年台湾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强有力后盾,是其拥有较雄厚的外汇储备,而台湾对大陆贸易连年大量顺差则是台湾外汇储备增加的最大来源。从1993年起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额每年均超过其总体贸易顺差额,也就是说若无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台湾总体外贸将呈净逆差,以2000年的情况来看,台湾总体外贸顺差额仅83.1亿美元,而对祖国大陆顺差额则达204.5亿美元,后者比前者多121.4亿美元。显而易见,倘若没有稳定的祖国大陆市场,台湾国际收支经常账项不可能维持顺差,其外汇储备也将大打折扣。

(三)公共投资的较快增长弥补了部分外需与民间投资的不足

面对内外经济环境剧变所引发的内外需求均呈不足的状况,台湾当局从80年代末起加速推动公共建设投资,1991年起又实施规模空前庞大的“六年建设计划”,大力推动各项重大公共建设工程。80年代末期以前,台湾“政府”固定投资占总固定投资的比重基本在20%下,1989年达21.3%后逐年上升,1994年升至29.8%。公共投资持续扩大,带动了内部需求的扩张。1986-1990年台湾内部需求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比率为86.4%,到1994年这一比率已提高到96.9%。[2](P56)90年代上半期台湾经济维持中速增长,当局固定投资的持续增加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财政困难及公共工程执行进度落后等原因,台湾当局公共投资的增长逐渐减缓,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相应减弱。

  三、稳定中速增长面临严重挑战

20世纪末期以来,台湾内外环境进一步发生新的剧烈变化,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加,而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激化。在此背景下,近10年来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呈现弱化趋势,台湾经济稳定中速增长因此面临严重挑战。

(一)制约经济增长的非经济因素急剧强化

2000年3月台湾岛内政权发生50年来的首次改变,它使非经济因素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冲击作用急剧强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政局动荡加剧,投资环境加速恶化。政权改变的结果是,执政长达半个世纪的国民党成为在野党,而代表民进党的陈水扁以微弱多数当选为新领导人。这种政治结构的剧烈变化导致岛内各种政治矛盾与斗争空前激烈,“朝野”之间展开了无休止的政争,政局陷于一片混乱。虽然在2001年12月选举之后民进党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并主导组成了新“内阁”,台湾当局的执政困境有所缓和。但民进党执政基础并无根本性的改善,政局继续动荡不安的根基依然存在。台湾的投资环境在此背景下加速恶化,一方面,政党利益、巩固或夺取政权是台湾当局与各政党的首要目标,2002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的选举以及2004年的所谓“总统”大选等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所谓“知识经济发展方案”、“绿色矽岛经济发展蓝图”、“全球运筹中心”以及“经发会”共识等经济发展规划,尽管一个接一个提出,实际上却无心也无力予以推动,大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另一方面,财经施政效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两年来“行政院”与“立法院”之间、“立法院”内各党派之间,基于不同的立场与利益,相关斗争持续不断,财经施政效率因而成了牺牲品。岛内外投资因此裹足不前,产业外移趋势也不断加速。其二,两岸关系紧张,加剧台湾经济困境。过去台湾经济发展能够得益于两岸经贸关系,在根本上是基于两岸有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环境。由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执政,两岸和平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在政治上,台湾当局至今对两岸原有过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一直不予承认,导致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在对大陆经贸政策上,迫于强大压力,台湾当局已于2001年底宣布将“戒急用忍”调整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但在实际行动上仍处处制肘两岸经贸的正常往来,特别是对台湾工商界迫切要求的两岸直接“三通”坚持不开放。这种态势使已陷于困境的台湾经济雪上加霜。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加剧,和平环境受威胁,造成海内外对台湾前途产生信心危机,严重打击了民间投资与消费的意愿。同时,“三通”作为两岸经贸关系最核心的部分无法突破,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无法由量变上升到质变的阶段,持续支持台湾经济的作用相应受到很大制约,台湾也在岁月的蹉跎中延误了产业再升级的时机,竞争优势加速流失。

(二)国际经济景气衰退的冲击

海岛型的台湾经济对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与日本经济的依赖性强。如上所述,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使台湾经济陷入所谓“夹杀的困境”,但在90年代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则受惠于美国新经济的持续增长。自2001年起,由于高科技产业供需的失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10年繁荣后终于由盛而衰,股市持续重挫,经济增长逐季下滑,全年经济增长由上年的4.1%下降为1.1%。尽管2002年以来美国已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局面,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露出经济复苏的迹象,但综合各方面情况看,许多权威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能否很快复苏仍不太乐观。美国经济这种衰退或不景气的局面对台湾经济的冲击效应是极其明显的,在一个层面上,台湾直接对美出口占台湾出口总值的1/4,另外约有1/3对祖国大陆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出口,其最终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美国。美国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台湾的出口,进而影响生产及经济的增长;在另一个层面上,目前台湾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电子信息等科技产业带动,而美国高科技产业景气的衰退,高科技股价的下跌,与美国关系紧密的台湾科技产业难免不受冲击,并直接影响台湾股市上的科技股,台湾股市与金融的稳定因而受到冲击。2001年台湾经济衰退之所以特别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这次由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何时复苏及复苏的力道,仍然是未来台湾经济增长走向的变数。

(三)经济自身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篇10

顾名思义,网红就是网络红人的简称,这一群体具有的特征是:借助互联网平台积聚人气,进而走红获得大众关注。其实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的“网红”,从最早在各大论坛上颇受关注的网络写手,到后来炒作成名的网络红人,已经有各路网红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媒体为网红提供了更加高效地传播土壤,在此基础上,网红经济孕育而生。

从2014年伊始,网红这个词悄然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上。到了2015年,在排名前十的淘宝女装店铺中,有超过7家是网红店铺。部分金牌网红店铺年收入以亿计算。2016年初papi酱迅速走红,更是以2200万的首单广告引爆了网红经济行业。

在网红经济快速发酵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现象。2016年初,文化部相继对网络剧、网络直播平台上出现的一些低俗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进行了审核和监管,papi酱也因视频中大量的粗口内容被要求进行整改。随着监管的加强,未来相关领域也将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网红经济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网红经济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我国网红经济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然后报告对网红+电商、网红+社交、网红+直播三种重点变现模式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随后,报告对网红孵化平台的发展以及重点企业的动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网红经济的投资及前景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商总局、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网红经济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网红经济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网红经济概述

1.1网红经济的相关概念

1.1.1网红的定义

1.1.2网红经济的定义

1.1.3网红经济与粉丝经济的区别

1.1.4网红与自媒体的区别

1.2网红的特征

1.2.1支撑内容网生化

1.2.2依赖网络为传播渠道

1.2.3兼具传播力与影响力

1.3网红的分类

1.3.1颜值派

1.3.2实力派

1.3.3个性派

1.4网红生成方式

1.4.1线下名人影响力延伸

1.4.2线上行为逐步生成

1.4.3网红孵化器培育而成

第二章2014-2016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背景

2.1受众偏好的转变

2.1.1公众审美需求

2.1.2公众审丑需求

2.1.3公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2.1.4公众对奢华生活的窥探

2.1.5公众对才华的欣赏

2.2粉丝群体消费升级

2.2.1社会消费变化趋势

2.2.2电商消费进入转型期

2.2.3年轻一代成为消费生力军

2.2.4年轻一代消费能力强劲

2.3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

2.3.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3.2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2.3.3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

2.3.4微信朋友圈加速信息传播

2.3.5新浪微博是网红主要聚集地

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分析

3.1网红经济发展历程

3.1.1网红1.0时代:草根崛起

3.1.2网红2.0时代:个性文化

3.1.3网红3.0时代:名人效应

3.1.4网络4.0时代:IP时代

3.1.5历年网红排行榜

3.1.6各时代网红发展特点

3.2网红经济产业链分析

3.2.1网红经济产业链介绍

3.2.2网红经济主要板块

3.2.3网红经济参与主体

3.2.4网红产业链升级

3.32014-2016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1市场发展规模

3.3.2市场发展格局

3.3.3网红传播的要素

3.42014-2016年中国网红经济相关政策监管措施

3.4.1加强网络剧节目管理

3.4.2查处部分网络直播平台

3.4.3网络直播主播开启实名制认证

3.52014-2016年中国网红身份画像

3.5.1网红指数介绍

3.5.2热门网红排名

3.5.3网红身份形象

3.5.4重点垂直领域

3.5.5主要变现模式

3.6网红经济商业模式分析

3.6.1网红运作模式

3.6.2盈利模式分析

3.6.3网红+平台电商

3.6.4网红+社交电商

3.6.5网红+社交平台

3.6.6网红+线下活动

3.7网红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3.7.1网红生命周期短

3.7.2网红变现渠道有限

3.7.3网络监管趋于严格

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网红+电商模式发展分析

4.12014-2016年中国网红电商市场运行情况

4.1.1网红电商市场规模

4.1.2网红电商产业链介绍

4.1.3网红电商运作模式

4.1.4网红电商供应链模式

4.1.5网红电商变现模式

4.2网红电商的竞争力分析

4.2.1网红店与传统店铺对比

4.2.2网红电商竞争优势

4.2.3网红店铺销售规模

4.2.4网红电商盈利能力

4.2.5网红店铺业绩影响因素

4.3网红电商典型案例分析——Lin Edition Limit高端定制女装

4.3.1企业简介

4.3.2经营业绩

4.3.3经营特色

第五章2014-2016年中国网红+社交模式发展分析

5.1网红社交平台发展综述

5.1.1网红社交平台简介

5.1.2网红社交平台分类

5.1.3主流网红社交平台

5.2网红+社交模式发展综述

5.2.1网红主要社交行为

5.2.2社交平台属性分析

5.2.3社交营销的优势分析

5.2.4主流社交平台用户规模

5.2.5社交电商的发展优势

5.3中国网红传播社交平台分析——微博

5.3.1微博大数据

5.3.2活跃用户规模

5.3.3内容发布量

5.3.4微博经营情况

5.3.5微博平台优势

5.3.6微博商业生态

5.3.7微博橱窗

5.4国外网红传播社交平台分析——Youtube

5.4.1Youtube推动网红经济

5.4.2网红传播渠道

5.4.3广告分成计划

5.4.4热门网红收入

第六章2014-2016年中国网红+直播模式发展分析

6.1网红+直播模式发展综述

6.1.1网络直播发展背景

6.1.2网红主播的产生路径

6.1.3直播内容生产方式

6.1.4网红主播的要素

6.1.5直播平台制约因素

6.22014-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运行分析

6.2.1市场发展规模

6.2.2直播内容分布

6.2.3平台融资情况

6.2.4市场竞争格局

6.2.5市场存在的问题

6.2.6市场发展建议

6.32014-2016年中国游戏直播发展分析

6.3.1游戏直播发展历程

6.3.2游戏直播市场规模

6.3.3游戏直播商业模式

6.3.4游戏主播的结构

6.4网红+直播盈利模式分析

6.4.1网红直播变现模式

6.4.2网红主播收入结构

6.4.3虚拟货币变现方式

6.4.4电商变现模式分析

第七章2014-2016年网红孵化平台发展分析

7.1网红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

7.1.1丰富的网红资源

7.1.2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7.1.3有利的供应链支撑

7.1.4社交平台的粉丝运营能力

7.1.5合理的利润分成及激励机制

7.2网红孵化模式分析

7.2.1网红孵化器的价值点

7.2.2网红孵化合作模式

7.2.3网红孵化流程介绍

7.2.4网红孵化器运营流程

7.2.5利润分成方式介绍

7.3资深网红孵化器——如涵

7.3.1企业发展概况

7.3.2企业经营情况

7.3.3企业商业模式

7.3.4企业融资情况

7.3.5企业竞争优势

7.3.6企业发展缺陷

7.4网红资源整合平台——Uni引力

7.4.1平台介绍

7.4.2运营情况

7.4.3业务分析

7.4.4运营模式

第八章2014-2016年重点企业网红经济领域布局动态

8.1昆仑万维

8.1.1企业发展概况

8.1.2经营效益分析

8.1.3业务经营分析

8.1.4财务状况分析

8.1.5布局视频直播

8.1.6未来前景展望

8.2华斯股份

8.2.1企业发展概况

8.2.2经营效益分析

8.2.3业务经营分析

8.2.4财务状况分析

8.2.5“微卖”运行分析

8.2.6未来前景展望

8.3南极电商

8.3.1企业发展概况

8.3.2经营效益分析

8.3.3业务经营分析

8.3.4财务状况分析

8.3.5企业盈利模式

8.3.6未来前景展望

8.4柏堡龙

8.4.1企业发展概况

8.4.2经营效益分析

8.4.3业务经营分析

8.4.4企业竞争优势

8.4.5财务状况分析

8.4.6未来前景展望

第九章2014-2016年网红经济投资分析

9.12014-2016年网红经济投融资现状

9.1.1网红融资周期

9.1.2投资市场火热

9.1.3网红风投案例

9.2网红经济领域投资机遇

9.2.1网红电商继续升级

9.2.2视频直播市场投资机遇

9.2.3电竞领域继续发展

9.2.4医疗美容前景广阔

9.2.5网红经济公司模式升级

9.2.6第三方服装设计公司

9.2.7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9.3网红经济领域投资风险分析

9.3.1政策监管风险

9.3.2内容创作的稳定性风险

9.3.3运营同质化风险

9.3.4传播平台技术风险

9.3.5网红电商投资风险

第十章中投顾问对网红经济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0.1网红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10.1.1网红经济市场空间

10.1.2网红经济格局预测

10.2网红经济未来发展预测

10.2.1内容是核心

10.2.2善用新格式

10.2.3垂直化趋势

10.3网红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0.3.1视频化趋势

10.3.2专业化趋势

10.3.3平台化趋势

10.3.4多元化趋势

图表目录

图表网红经济的内容

图表微博用户各年龄群占比

图表网红关注人群年龄占比

图表1990-2015年我国GDP增速

图表2014-2015年我国移动端社交网络活跃用户人数

图表微信拉动的生活消费测算

图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扩散意愿

图表2015年微博活跃人数增速

图表中国网红十年排行榜

图表不同时代网红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图表网红经济产业链

图表网红社交资产的形成

图表网红经济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

图表2016年第一季度网红指数TOP20

图表2016年第一季度TOP100网红身份形象

图表2016年第一季度TOP100网红传播内容

图表重点垂直领域热门网红介绍

图表微博内容生产人群生态结构变化

图表2016年第一季度TOP100网红变现模式

图表网红孵化器和网红合作模式

图表网红经济盈利模式介绍

图表社交电商B2C2C模式分析

图表网红+社交盈利模式

图表网红电商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2015年微博前九大电商网红粉丝量

图表网红电商运作模式分析

图表网红经济供应链模式

图表直营体系线下门店开店费用率测算

图表天猫开店费用率测算

图表网红开店费用率测算

图表网红店铺与传统店铺不良库存率对比

图表网红店铺与传统店铺流量获取成本与流量转化率对比

图表2015年度淘宝女装类目排名前十的店铺

图表重点网红店铺的盈利能力

图表部分网红传播平台日均IP访问数

图表主流网红传播平台

图表网红在社交平台上的增粉工具

图表网红经济主要社交平台分析

图表传统电商用户获取成本

图表2015年三大社交平台月均活跃用户

图表2015年各B2C电商平台月均活跃用户

图表2013-2015年微博月活量与日活量变化

图表2015年新浪微博与同类社交应用日均IP对比

图表2014-2015年新浪微博粘性用户占比

图表新浪微博媒体属性分析

图表2013-2015年微博广告收入规模

图表2014-2015年微博中小广告主页贡献收入

图表2013-2015年微博营业收入及利润

图表新浪微博用户对广告的接受度

图表2015年YouTube视频博主收入排行

图表网络直播背后的“马斯洛需求”理论

图表明星主播吸引粉丝的要素

图表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市场大数据

图表2015年在线直播市场内容分布

图表2015-2016年网络直播平台投融资情况

图表2016年中国各移动直播平台累计下载量

图表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平台20强

图表游戏直播市场发展历程

图表国内外游戏直播发展模式

图表2013-2017年中国游戏直播用户规模

图表游戏直播商业模式分析

图表2016年游戏主播身价排行榜

图表主流电竞平台上主播性别分布

图表主流电竞平台上主播种类分布

图表网红主播收入结构

图表主要直播平台礼物分成规则

图表电竞主播电商产品分类及占比

图表2015年中国电竞用户游戏周边付费

图表2015年中国电竞用户游戏内付费

图表网红孵化器帮助店铺运营流程

表5:网红与孵化器公司在不同出资比例下的利润分成方式

图表网红(微信微博类)收入分布占比

图表孵化器合作网红分成分配

图表如涵电商发展历程

图表如涵商业模式分析

图表如涵运营模式分析

图表如涵电商融资轮次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区域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区域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微卖B2C2C模式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区域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南极电商(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南极电商柔性供应链示意图

图表南极电商项目投资规模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区域

图表柏堡龙协同上下游环节

图表柏堡龙设计生产一体化服务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4-2015年部分网红风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