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研讨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研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研讨

篇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兴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简明扼要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够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一、课堂提问的严谨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依靠提问来支撑的。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并且提问方式过大或者过小,过大,则会造成学生答非所问,摸不着头脑,而问题太小,则缺乏提问的价值和意义。以我在进行《我的四季》教学时设计的问题为例。

提问:作者生命四季有什么特点?

如果只是给学生这一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学生答题漫无边际,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答案,例如:“春天消耗体力,夏天准备上路,秋天收获干瘪,冬天无事可做。”但是,当我换一个提问方式:“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春夏秋冬中表现我行为的句子?”此时,学生很顺利的找到了。例如春天,学生会找到“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春天作者生命的特点“播种劳作”。

二、课堂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特指教师向学生发问,其实课堂提问也包括学生向教师及全班同学发问。这也是提高诗歌教学效率不容忽略的一种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体验互不相同,自然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也有差距,所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快速抓住诗歌主旨,而还有一些学生会存有疑虑。而学生间的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弥补缩小的。

例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我遇到了难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由于三年学习形成的定式,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过程,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因此提问时发现,最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都存在疑惑。于是,我采取了同伴互动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上,我用简洁的语言将第一诗句解读、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来解读下面的诗句。每人一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先提问那些主动举手的学生,让他们给大家作个榜样,慢慢地,随着课堂环节的深入再提问那些不太敢举手、想参与进来的学生,让他们模仿着说,活跃起课堂气氛,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于是,渐渐地,兴趣浓的、成绩高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在语文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语文风采,而一些语文成绩不太高、很希望在高中阶段有些突破的学生也在第一节语文学习中给自己增强点信心。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不解的、感兴趣的问题随意发问,师生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教师也能通过这些问题摸清每个学生的“底数”,便于今后的因材施教。

三、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

1.就内容而言:围绕教材重难点。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紧紧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多设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若将学生的思维启向枝节问题,就失去了提问的提问意义。也就是说,让学生摘到的“桃子”,味美而有营养的,才能收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散文教学,更要我们把重点难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着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时候会问绕课文内容,从问题入手,提纲挈领式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情感产生的依据、观点支撑的材料。学生寻找“证据”的过程,就是自己研读文本、品味文本、深化理解的过程,

2.就对象而言:区别性对待学生。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水平都有高低之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问题设计,提问回答对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别。仍以《江南的冬景》为例,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江南冬景特点的词语。”该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删减信息的能力。在通读课文后,学生很快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回答该问题。因此我让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时删减信息的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设计目标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更加注重课堂的实际效果。我们不应该偏离自己设定的目标,单纯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提一些华而不实的问题,而应该具有渐进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对授课内容的最优掌握。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织起来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而课堂提问的严谨性,课堂提问的互动性与目的性,则是影响提问质量的重要因素。

篇2

关键词:苏教版;语文教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26-1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折射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品性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仅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古时先贤圣哲精神的发扬。高中课本中文言文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文言文在中学课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教好文言文,怎样让学生领会文言文已经成为新课改苏教版语文教师的研究重点。本人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如何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进行教学创新。

一、高中苏教版语文教材特色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占据了40%的比重。新版文言文教材突出两个特色:①人文背景浓厚。新版教材在内容上改变了老式课本过分强调字词句解释,相反的,深化了语文科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共识,以人文课文统领专题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如《江南的冬景》中“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寥寥几笔就细致刻画了北方冬季的闲暇生活,充满了北方憨厚朴实的人文气息,给江南的学生一种很直观、详细的生活场景。“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此句更是以江南典型地域钱塘江为标准细腻刻画了江南具体的人文地理特点,深度表现了江南的生机和韵味,开阔了北方学生的眼界和人文知识增加了南方学生的认同感。②学习方式人性化。新版教材增设了“活动体验”和“文本研习”等模块,更加人性化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对《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和“刘姥姥进大观园”两个选段中讨论了不同眼睛折射出不同的人情世故和生活样貌。这样的训练内容安排很明显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不同于普通的训练能力与知识积累。

二、创新性文言文教学应具备的特性

1.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运用于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料和作者简介,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有个宏观的把握和掌控,还可以播放名家学者对本文的见解和深度剖析,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样方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

2.有效合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应该通过文言文教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文字美的阅读而忽略强调语法,注重内容美的感悟而忽视固定化的教授,注重形象美的感动而忽视课文的词句解释。例如:《项脊轩志》的“月夜桂影图”,教师应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感悟那三五之夜,桂影斑驳,明月半墙,珊珊可爱的意境。体会句子借景抒情,表达的那种动人含蓄,宁静致远而又韵味的环境,让学生有种被带到风花雪月、花香弥漫的恬静美妙世界的感悟。

3.体会作者思想的闪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学生的成长接受者各种思想的熏陶,教学工作者应该通过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思想的闪光,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远大的理想。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古为今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通过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加文化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传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知道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是新一代学生所具有的共性。教学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点加大对文言文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指引学生学习文言文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提升准确运用与正确理解词句的能力,充分挖掘汉语文在精神与物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继承弘扬古代先哲思想中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争取自由,追求真、善、美等优秀文化精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文言文教学中的古为今用措施,内容丰富,施用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所以教学老师应时刻注重挖掘这一广阔领域,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任课老师应根据以上准则灵活地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争取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生活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对文化认同感以及民族自尊心的增强,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相文,王松泉.语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周庆元,于源溟.《诵读法的历诗演化与现时解读》.《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3]王雅萍,司亚飞.《建国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4]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

篇3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 高中与初中教师缺乏交流

除少数的完全中学外,初、高中教师之间基本上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政府的教研机构、主持召开的各类教研活动也总是将初高中教学研究分开,这样,初中教师只研究中考,高中教师只研究高考的现象便不足为奇了。由于初、高中教师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教师便不自觉地忘却了初高中阶段语言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考和高考便成为各自教学的指挥棒和最终目标。初、高中英语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造成各自教学的片面性,现行学校的评价体系更加强了对这种片面性的追求。

2. 初、高中的教学大相径庭

初中的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时只要抓好课堂时间进行充分地练习,反复地检查,考试就能考好,无须进行具体的或深刻的讲解。而高中的教材内容比较多,语言现象比较复杂,课时比较紧张,不可能只依靠课堂时间就完成任务,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其他同学研究探讨,借助词典、参考书等工具书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教师仅仅是适时指导、点拨疑难。这是对教师依赖性很强的初中生所做不到的。

3. 部分学生思想重视不到位

有的学生认为,初三时学习任务太重了,到了高一该歇一歇了,到高三的时候再努力,思想上有放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初中三年都没有好好学习,就是最后一两个月突击了一下,也就进了高中,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思想上有轻敌情绪;到了高中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难度加大了,教师一味地强调自学,有的学生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再加上可以偷懒,所以英语就很难学好了。

4. 知识的衔接不紧密

初、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目的都是在试图帮助中国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其教学材料是生动的现代英语,既富实际意义又具教育意义,其语言知识的引入总是和句式及其功能并行,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机会。除了以上相似点外,两种教材的差异也很明显:一是高中英语侧重点从听说转向了读写,教学材料不再是一些简单的结构或句子,出现了大量的原文节选和复杂长句,这就要求学生对语言的完全理解和对言语体系的良好掌握。二是初中英语教材中有些长效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没有得到强化。

二、解决对策

1.加强调查研究,教师与学生共同调整

大部分高一新生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的英语基础基本上处在一个合格的水平段内。但是,各人的学法有异,接受的能力不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差别,因此,新组成的班级的水平仍然因人而异,最好的与最差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如:来自重点学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观点比较新,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而来自其他学校的就显得较为害羞,不善言谈。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假如不问情由,一开头就完全使用高中的新课本和高中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部分学生的不适应和慢慢地掉队,甚至两极分化的出现。导致这样的结果再采取补救措施将会事倍功半。因而,教师必须在起始阶段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弄清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毕业学校以及他们的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了解他们阅读的书籍和知识面。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有效地进行分层次教学。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低效现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即知识的获得、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塑造,把学生培养成为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倾向日趋明显,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源要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现就有关教学策略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创设策略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他们对正在学的内容感到好奇,并觉得富有挑战性,产生学的欲望,这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乐学――会学――勤学”的必然途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前提。教学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给予的快乐。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和促进者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健康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再感到紧张和压抑,他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自由。

2、情境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背景中提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语文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语文是无处不在的,感受生活中的语文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等能力。例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老师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这样的问题情境,既创设(创造条件)了教学情境,刺激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为学生铺设了良好的自由讨论氛围。

3、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

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总是“猜年龄”、“动物王国”或“狼外婆”等,不仅让学生感觉厌烦,而且落俗套的设置让学生产生教师是落后的老师的错觉,从而对所学科目出现厌学情绪。高中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的确需要情境生动、有趣、新颖。但“生动、有趣、新颖”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

4、营造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情境。

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力求生动、有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进高中生智力的、能力的和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而要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则需要科学地设置教学情境,只要是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在情景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更好地学习的情境就是科学的有效的情境。

二、自主探究策略

1、开展学生课堂自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利用各种媒体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自觉积累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及时巡视,适时点拔,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

2、引导发现.感悟,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之目的。

3、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古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学生进行课堂自我学习情况的反思,学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鼓励参与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研究性。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由自主、合作和探究三者的密不可分的、层层递进的关系决定的。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研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

(1)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术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每一个学生应该有选择学习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在课堂学习想自己所想的,谈自己想谈的,做自己想做的,等等。

(3)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性的阅读,分工合作,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竟争夺标"的氛围,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策略

对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课改提出了“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的目标。

1、注重导向的激励性。除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外,要重视对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随时给学生以激励。

2、注重主体的多元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等参与评价中,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

3、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评价。运用“保底不封顶”的不同尺子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优等生可以要求精上求精,而对学习潜能生则可以宽容对待。

4、注重评价维度的多元化 。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而使自己成为人才。

篇5

可以说,高中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由于初高中语文教师对自己执教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一般都比较了解,但对另一学段的课程标准就有些忽略了。因此,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上往往会出现盲点,甚至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本工作坊将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借助我坊成员初高中骨干教师集中的特点,通过专题研讨等形式,探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策略,尽量使语文教学走出初高中脱节的误区。

就初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衔接的问题,本工作坊自2011年10月成立以来,共举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研讨,探讨内容有初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衔接、初高中语法教学如何衔接、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衔接。每次研讨,由初高中各展示一节课例,从中我们看到,在语法教学、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方面,初高中教师在教学规律方面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但在教学目标、教学容量、教学方法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要解决的是,通过什么途径缩小这些差距,使初高中语文教学做到互相弥补,共同构建语文学习的大系统。

首先是作文教学中的记叙文写作,初中生写记叙文存在以下问题:①内容简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②写作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③写作过程欠科学。④缺乏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能力较差。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也存在不足,表现在:①写人记叙文与叙事记叙文不分。②典型材料和非典型材料不分。③概括叙述太多,细致描写不足。因此,在作文教学衔接上要注意几点:教师要调动学生练习写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讲故事,关注细节;鼓励学生接触现实生活,扩大作文的容量,增强议论能力;弄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的基本要素与要求;注重学生写作速度的训练,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语法教学在初高中差异较大,首要的问题是,现在的初中教材对语法教学的要求提得不够具体,并且一再强调对语法知识不做考试要求,要“淡化语法”,许多初中老师上语法课较随意。到了高中,文言文的篇目增多了,要求掌握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现代文语句也变得更长更复杂了,这就对学生的语法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面临复杂、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无所适从。其次是怎样教的问题,工作坊成员黄敏老师认为,课标要求“淡化语法”,不是说“不教”,而应“随文而教”,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把语法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高中老师认为,对语法知识的教学,不管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都是必要的。初中在讲授语法时可以简单一点,但是不能缺少相对集中和完整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及练习,高中应该讲得更深更透彻些。

文言文教什么?选入课本的文言文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在语言、写作技巧和布局谋篇方面的典范,也是彰显文人个性和思想的典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集成。我们在教高中文言文时,常把关注的目光放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翻译技巧等内容上,而忽略了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15-02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逐步实行,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等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语文审美教育效果不佳,阻碍了学生语文理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自身关于物质与审美的合理结合,提高素质与审美能力,促进生活审美的不断提升。可见,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探析提升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性的措施。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实践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性可从审美教育在新课标下的定位、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从审美教育在新课标下的定位来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通过提高课堂生动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教学。

其次,从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来看,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最后,从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来看,高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字、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机结合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性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面对严峻的高考挑战提供休憩的空间,进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综合认知和应试心理两个方面素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研究包括教材美、教师美、教学美等方面的内容,随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研究的不断推进,研究者普遍认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偏向功利性;教学内容片面注重自身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导致教学内容划分不合理,学生对审美教育理解不深入,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从教学目标来说,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偏向功利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成绩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以考试为目标的审美教育,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同时也导致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下降,抑制了学生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利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只注重教学和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导致对教学内容的划分不合理,学生理解不深入。教师只注重自身的教学“表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理解不够,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利。同时,教师忽略了语文的文化传承这一重要功能,使得教学内容划分不合理,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审美的理解不深入。

最后,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教师对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方法过于依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内容创新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性的措施

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坚持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审美性、情感性、开放性、持久性以及师生对话等原则,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的能力,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视度。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从思想层面提升对高中生审美教育的重视。学校可以组织或者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审美主题的研讨会、学术交流会,邀请一些在语文审美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和专家来分享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教师要从内容和方式方面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高中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遣词造句和(下转第118页)(上接第115页)言语表达与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外,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育,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自主的思想表达与沟通。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阅读、作文写作等常规的项目的创新性教学来逐步引领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认知与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以“春”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及想象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升学生审美的能力。

篇7

由于中国绝大部分高级中学还是采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那些少之又少的进行改革的学校所实施的语文教学模式虽然跟北大附中的模式有点像,却依旧有较大出入。因此,北大附中所进行的课改后的新型语文课具有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独特性。毕竟中国绝大部分高中采取的都是传统教学模式,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传统语文是什么样子。北大附中的新型高中语文课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①废除传统教材,采用经典文本;

②采取小班教学,每个班15~20人;

③增加研讨环节,对文本进行讨论;

④进行小组汇报,对文本进行赏析;

⑤取消期末考试,采用学案和论文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的特征大家都知道,此不赘述。现在针对以上五个特征分别进行详细分析,并就这些特征与学生学习压力的关系作简短的评判。

一、废除传统教材,采用经典文本

传统教材就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经典文本则指《论语》、《孟子》、《礼记》、《庄子》、《荀子》、《史记》、《唐诗三百首》、唐宋家的散文、《清平山堂话本》、《红楼梦》、茅盾和莫言等现当代作家的小说、《万历十五年》、《荷马史诗》、《哈姆雷特》等经典名著。

这些经典文本不仅包括中国古典名著,也包括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外国古典名著和外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但实际上,针对前者(中国古典名著)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单本经典的阅读课程,“庄子”课就讲《庄子》,“红楼梦”课就讲《红楼梦》;而针对后者,则是许多本经典放在一起进行节选阅读的课程,“现当代小说阅读”课包括茅盾、莫言等一系列作家的作品,“方古典名著选读”涵盖了8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从高考语文主要考查内容来看,学校依旧更重视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经典文本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大挑战,上课不再像以往那么轻松,每节课前都得预先把指定的篇章读完,要不然根本无法参与讨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特征加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

二、采取小班教学,每班15~20人

小班是指与传统的40多人的大班相对比较而言人数更少的15~20人的班,小班教学使得教师易于把控课堂进程。考虑到附中语文的模式过于先锋化,很多学生可能不适应,因此教师能否把控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要求也很高。

文学是一门个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应该因材施教。没有“所有人的语文”,只有“个人的语文”;没有所谓的“最好的语文”,只有“最适合的语文”。文学上任何方面的集体主义都只会导致形式化、死板化、僵硬化和保守化,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小班教学的灵活性能够克服上述弊端。

小班教学更易于教师控制课堂,更易于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更易于学生之间迅速地熟悉起来。但这些都与学习压力没有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特征对学习压力没有影响。

三、增加研讨环节,对文本进行讨论

研讨会,即英文中的seminar,是一种大学的课堂模式。北大附中语文课引入了这种模式,希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但附中语文并没有全盘使用这种模式,虽然教师实际讲课的时间依旧大大减少,但讲课与讨论实际上融为一体,教师对背景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所以,目前附中语文实际上不是完全的研讨课,而是半研讨课半传统授课的模式,这是一种介于大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模式。

研讨会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虽然研讨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但学生为了更好地研讨文本内容,课下肯定要精心阅读文本。之前说到阅读文本是一大挑战,须知此种阅读的要求还不仅是普通的阅读要求,而是一种精读的要求。可见,此特征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四、取消期末考试,采用学案和论文模式

北大附中语文学科取消了实际意义上的期末考试,虽然个别教师也许会偶尔进行一两次小测验,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已经几乎不存在了(《鲁迅作品选读》课除外)。取而代之的,是学案和大作文(论文、阅读报告、大写作之类),这种灵活并更有实际好处的方式代替了形式固化的传统考试。

相比传统考试中的作文写作,附中语文的论文因其对题材、思想情感内容和文风的放开和不作限制,实际上能大大锻炼每个学生的文笔水平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这两项能力是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期末考试会在平时给学生带来压力,而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学案显然跟传统语文课中的作业差不多。论文虽然也有要求,但毕竟得分比期末考试宽松,不会在平时造成多大的紧张感。因此,此特征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五、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种重视学生长远发展和实际能力的特点,但同时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将每个学生都默认为愿意并且能够把语文学好的学生,而实际上真正这样的学生却较少。这是一种具有理想化倾向的语文教学模式。尽管如此,大部分学生表示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比较满意。而谈到各种特征与压力的关系,我们则可以发现,5个特征中有3个加重了压力,1个减轻了压力,1个没有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附中语文相对传统语文在理论上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造成的综合压力更大。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篇9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11月4日至5日在湖南常德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杨志坚、文科处处长刘向虹到会指导。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主持会议,多位副主任委员和委员出席了会议。

杨志坚把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置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了深刻分析。他指出,高校学生母语表达能力欠缺的现象相当普遍,有必要在大学教育中给语文教育以位置,使母语教育贯穿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层面。这不仅有助于加强能力培养,对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具有积极意义。

陈洪依据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期对全国高校中文学科基本状况的问卷调查,介绍了各校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情况。同时对该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等问题作了阐述。他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应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确定自己的性质与功能,大学语文应“姓‘语’”、“行‘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在于摆脱应试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素质。

会议的协办单位、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应当避免母语教育边缘化,确保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在教材建设方面,应提倡多元互补,又要保质有序,避免低水平重复,反对恶性炒作。他还建议关注课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探索。

在会议的分组讨论中,各位代表交流了本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情况,分析了当前课程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性质、功能、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多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南开大学文学院提交了该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长篇论文,并在会上介绍了结合网络资源开发改革教学模式的经验,受到热烈关注。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推进全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篇10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原点意识非常必要,不能盲目跟风、创新。遗憾的是,个别脱离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和部分教师矫枉过正,把继承当成了落后。

一、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活动”,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课堂教学活动。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的主导地位。

2.综合实践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

3.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如在读报时间开展“演讲”、“朗读”等口语训练课,以及学生的时文选评课。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精选出自认为较好的文章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精练的点评,每天由一名学生在读报时间登台朗读、评论。所选的文章由课代表收藏,汇集成册,由大家自己命名、写序、设计封面。这样既能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评论能力,又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高效、实效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理念层面,广大语文教师经培训学习认识已经到位,观念已经转变。而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问题不少,最为突出的是受一些研讨课、评比课的影响,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哨,机械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不重视教学的实效,不能高效率地教学,形成了新的“少、慢、差、闹”现象。

立足于“高效、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要扪心自问让学生哪些方面有所提高、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定教,促进动态生成;课后要反思学生所获几多,是否发挥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课堂教学应当也必须是生成和预设的统一、习得和学得的统一、探究和接受的统一、自主和引导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三、学法指导是教法研究的核心

学法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促使学生迅速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到位。

四、语文教学的困惑:隐性校园文化的干扰

新课程的实施,非议最多、受到干扰最大的莫过于语文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隐性校园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干扰最不容忽视。所谓隐性校园文化,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影响学生的文化”。它有三个层面:其一是隐性物质文化,包括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内人文景观对学生产生的非预期影响。其二是隐性制度文化,即学校一些不成文的制度以及某些成文制度对学生产生的间接、内隐的影响。三是隐性精神文化,包括三部分:(1)隐蔽的思想观点,如某些领导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教师中心”思想以及“见物不见人”的学校管理思想等;(2)校内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干群关系等;(3)校风,包括教风、学风、干部作风和教辅人员作风等。当前不少基层学校甚至某些省市示范高中干群关系不和谐,教辅人员不参加校本培训,对教改不配合,部分校长不懂教育(由乡镇长调任而来,这种情况在县一级学校较普遍,某县五所完中有三所学校的校长由乡镇领导调任而来),对语文教学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他们听不懂外语、数学等课,只能“听”语文课),对开展语文活动冷嘲热讽,语文教学改革的阻力明显大于其他学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有所为的是,争取班主任、教辅人员和家长的配合,力争形成合力。此外似乎无能为力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继承是前提,活动是重点,高效是关键,学法指导是要害,四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如若再能排除隐性校园文化的干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是不会失败的。

参考文献

1.巢宗祺《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问答》.《语文建设》,2004年,第4期。

2.《稳当地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民教育》,195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