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

篇1

关键词:《论语》 “仁” 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25-01

一、《论语》核心思想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思想,代表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在《论语》中具有灵魂性意义,使其成为儒家道德伦理的一个重要体系,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价值观;这不仅是中华儒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亦是炎黄子孙思想传统的一扇窗。《论语》核心思想“仁”在英文三译本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理雅各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的学者第一人,其分析了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华人民的传统及思想核心价值观。亚瑟・韦利是理雅各之后一位伟大的汉学家,其译著多次再版,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哲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掀起第三波译儒家《论语》经典狂潮,其1998年出版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槲鞣降姆译展现出新的维度,向读者们展示《论语》核心思想体系及“兼容并蓄”的哲学思想。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下《论语》核心思想“仁”的体现

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指出翻译是原文、读者、作者、委托者、译者背景等因素互联互动的整体,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论语》作为代表中国儒家学说典籍,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和对话,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和道德伦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三译本《论语》核心思想“仁”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No sooner do I desire it than it is here”。其次,《论语》核心思想“仁”的情感基础――“孝悌”和社会价值观得以展现。例如:“the people will be fraternal to their brothers”。总之,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论语》三译本在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仁”的核心思想,为翻译学及西方文化思想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论语》核心思想“三维”适应性转换

(一)《论语》核心思想“仁”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乃儒家之经典,集孔子思想之大成。例如:《论语・雍也》中“觚不觚,觚哉!觚哉!”经典语句。译文:Confucius was once heard to exclaim,“A goblet is no globular――why call it a goblet;why call it a goblet?”译文中运用了两个十分巧妙的词汇globular和goblet,其中采用“头韵”的修辞手法,译者运用了疑问句语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孔子的感慨与无奈。此例说明译本对核心思想及文化底蕴在语言维转换的完整性。例如: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译文:The Master say: “a superior man aims high,while an ordinary man directs downward”。此例中经典文言句的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完全能够运用汉语语言表达习惯,深刻地解释了汉语文言句的深刻内涵及其哲理性,不仅做到适应源语与目的语的特点及不同之处,更体现出《论语》中“仁”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中不仅体现了《论语》核心思想,更以崭新的视角赋予译本语言的生命力。

(二)《论语》核心思想“仁”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是中国儒学经典代表,其大量词汇覆盖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例如: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译文:The Master said: “The moral influence of the superior is like the wind while the moral inclination of the inferior is like grass. When the wind blows, the grass will bend”。此句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运用上较为适当,不仅表现了儒家经典《论语》对“君子”道德和责任感的赞赏,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意味深长的价值观念。

(三)《论语》核心思想“仁”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论语》三译本在交际维适应的转换中充分核心思想“仁”。例如: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 译文:If he loves credibility,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sincerity.If he loves righteousness,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their submission. If the monarch loves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e people cannot but show respect。可见,在交际维视角中,句子采用归化性的翻译方法,使西方读者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论语》核心思想“仁”在生态翻译视角下,三译本通过“三维”理论转换采取了不同翻译策略对源语信息进行处理,使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被世界读者深刻理解,并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哲理和寓意,对读者了解、喜欢、传递中国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庚生.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生.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篇2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柱,但凡涉及教育的问题,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学前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学前教育理应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教育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由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多元思想相互包容、融通而成的一个和谐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与每个中国人的关系就如同水与鱼的关系一般,虽然鱼离不开水,但是“鱼是最后一个知道水的存在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含哲理,辩证求和,追求神似,讲究意境,无人能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文字概括其精髓和要义,如果一定要这样做,也许可以用28个字勉强概括之:禅释因果,儒教人和,易懂规律,道得众合,兵出运筹,医利身心,史能明志。

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学说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只是众多学术门派中的一个,但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和历史验证之后,它显示出比其他众多学术门派更能反映具有五千年神传文化的历史古国的精神,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庸之道”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都源自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基础,迄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广袤土地上的每一个中国人。

儒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仁”。

从词义上讲,“仁”指的是二人(“仁”=“人”+“二”),可以理解为二人的相处之道。在《易经》里,“一”代表道,“二”即两条道(即天道与地道),人在生命的道路上必须不断遵循天道、地道,才能修成“仁”。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孔子主张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他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孔子所谓的“仁”,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告诫人们,为人要克制私欲,遵循天理,方可达到“仁”的境界。

中庸是儒家哲学的基础、道德准则和处世的智慧,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孔子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主张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即从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以保持事物的常态。

从历史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合于治世的、稳定社会的思想和理论。儒家学说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仁者无敌,因此,它是一种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和进取型的文化,有益于社会稳步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益于世界的和合万邦。

而今,我国进入了文化复兴的发展时期,儒家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的部分,会对崛起中的中国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也有其拙劣的、糟粕的部分。对所谓的优秀、精华或者拙劣、糟粕的评判是一种价值判断,因此是主观的,是与评判者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是与该文化所处的情景紧密关联的。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拙劣的、糟粕的部分?从不同的视角或维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不同的评判者对这些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下面所述的仅是笔者认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认定的依据是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即为当今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所共认的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价值。

(1)天之道、人之道,尊重生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重自然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原本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对待天道、人道的态度,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华文化非常有深度的一种觉醒。

深度的觉醒就是人性的发挥,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认识。中华文化早就有这样一种认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十分重视生命,这就是所谓的“人命关天”,儒家学说中的“仁”,本意就出于尊重生命。

(2)重民本、求大同,重义轻利

孔子所谓的大同,是指人的道德素质高,其深层意思是人人无心作恶,安居乐业,没有战争,这叫善的大同。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大同和以民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陈述的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和谐的、自由的、平等的、公正的、敬业的、诚信的和友善的社会和公民道德是一致的。

(3)崇仁义、讲仁爱,恪守诚信

儒家文化认定,人性是善的,人性里本来就包含着“仁”,包含着对人的爱心。孔子提出,应该把人当“人’看,统治者应当把劳动者当“人”来爱护。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即天道”“人言为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同一意义的。

(4)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讲的是类似的公民道德规范。

(5)讲中庸、尚和合,辩证统一

儒学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要义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成为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

当今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或转换,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承载。换言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人正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学前教育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不能以孰是孰非、谁优谁劣为标准加以判断。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丢弃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任何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的价值,是与文化最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所谓的“教育理念”,包括“学前教育的理念”,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必须与文化绑定。中国的学前教育应该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

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环境、条件和人都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由此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也必然会有诸多不同。例如,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道德、讲究规矩,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自主、自我,强调自律;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集体利益、讲究“顾及他人,为别人着想”,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我就是我”“我的事情我做主”,强调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强调个性张扬;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和”“合”,“求大同,存小异”,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竞争,强调“独占鳌头”“我最行、我最棒”,强调“与众不同”……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华;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而传统文化能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高职女大学生,在培养自身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注意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1 传统文化在培养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1 通过讲仁爱、重民本,帮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精神

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仁爱”是其中心思想,“仁爱”在中华民族的理念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仁爱”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仁爱”推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当代高职女大学生比较欠缺的,大部分的高职女大学生做不到推己及人,也做不到推己及物。“仁爱”理念中包含了爱心、善良、同情心等内容,只有将这些和善的元素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才能让高职女大学生学着去关爱他人,在以后步入社会,开始正式工作时,才可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将将小爱上升至大爱,进而激发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只有生活在爱的氛围中,才能带给他人幸福,同时也能感受到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而民本观念就是要以人民为社稷的根本,这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从政理念,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对这一理念的充分体现。只有心系百姓,才能激发出现代高职女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促使其不断的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并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以后的行动指南。

1.2 “诚信”能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古代就有“诚即天道,天道酬诚”、“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等与诚信有关的名言。在社会主义社会推崇公平正义,需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而平等、公平等思想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推崇的美德,其与诚信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能使高职女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使之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利于其讲公平、重道义等优秀品质的塑造。

1.3 “和谐”理念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梦”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无论处于哪个历史发展阶段,我们都有自己的崇高理想。“上善若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就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谐社会的重要描述,这表明处于该时期的文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是对社会大同的追求。并且,这也是古代对“中国梦”的另一种诠释,而“中国梦”则是当代社会中对大同理想的深刻体现。因此,高职女大学生应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大同精神,将“中国梦”与社会、自身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摒弃自身的坏习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世纪带来的挑战,从而为真正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使自己的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 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2.1 建立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

当代高职女大学生正处于网络急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将网络平台利用起来,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有利于其学习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培养其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资源。比如,校园内的电子阅览室、公共数字图书馆等可以设置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板块,将《重别周尚书》、《劝学》、《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诗文纳入其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不断的充实资源库。在校内,还可以设置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专栏,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学习的平台。在校内的网站上,则可以设置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演讲专区,或者加入外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连接,并且,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教材相结合的方式,还有利于高职女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引导高中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将社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使其自发自觉的去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实际行动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将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2.2 鼓励学生多参加道德实践活动

培养当代高职女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应用于实践中,通过践行这些传统文化,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内涵。比如,组织学生探望孤寡老人,激发其心中的“仁爱”之情,使其懂得关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参加爱心公益活动,能够为偏远山区的孩子送去一丝温暖,让高职女大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多么幸福的环境下;体验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光荣”,也能让其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从而使其主动摒弃自身懒散、懒惰等陋习。学校和社会都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当代高职女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乐闻、乐行,使传统文化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到现代的高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并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培养高职女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2.3 将传统文化精神与教材结合起来

在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额情况下,高职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社会发展、教学环境等都有着极大联系。因此,注重传统文化的合理应用, 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能指导高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树德立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可将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编写进教材,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中转移出来,帮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节日都有对应的历史由来,通过对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发展等的了解,能够帮助高职女大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的情怀,从而挖掘出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由于传统节日会涉及到许多传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活动与教材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端午节、清明节等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活动的意义和生机,体会出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教材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对其产生认同感和无限的热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以达到树德立人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很多,作为现代高职女大学生,应吸取这些传统文化精神,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学校应建立相应的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并鼓励学生多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促使其形成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启,李翔,黄士良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女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0):189-190.

[2]吴炜.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4):83-85.

[3]夏伶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价值观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14,(3):122-123

篇4

【关键词】中华武术;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底蕴

A Probe in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ZHAO H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wushu culture in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wushu. I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wushu and Confucian thoughts, traditional notion of unity of Human and Heaven and unity of spirit and form,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onstantly striving to better ourselves,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the spread of Chinese wushu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Wushu,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implication

1前言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民族性是一切文化的共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不仅展示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也凝聚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武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同时,了解武术文化,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弘扬和传播中华武术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2中华武术所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任何一个习武之人,习武都要从“道德”和“礼”“让”开始习起。中华武术,很早就有“礼”的要求,如两人在切磋武技之前要先行拳礼,同行之间见面拱手行拳,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些拳礼一直沿用至今,并形成了独立的武术伦理理念――武德。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作为儒家的鼻祖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礼”又是“仁”的必要表现形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从人的本质上强化人固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而“礼”则是从实践上规范人的天性,明确人应具备对社会负责的理性。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武德中的第五戒规就是让弟子“勇而有礼”。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武术的武德观念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这一观念。以“仁义”为核心思想的武德观念充分体现了武术文化的忠恕之道。传统的“礼让”、“不为人先”、“虚静安墨”、“谦谦君子”等说法,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武术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儒家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宣扬人类具有天赋的、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观念,把“中庸”作为人的行为标准。中庸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正如太极拳推手中所说的不偏不倚,把重心控制于气中,气沉丹田,发力时,既不能太嫩(不及),也不能太老(过分),要适可而止。“嫩”了发出的力太小,不足以给对手强有力的打击,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用力老的话,使得发出的力不容易收回,还容易使自己失去重心,从而不能迅速有效地收回来以防守对方的进攻,造成空当,使对手有机可乘。

孔子在《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意思是说,大学做学问的要旨,在于发扬固有的美德,革新自己身上的旧习,以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正如少林拳风格所要求的那样,达到“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之境界,而这种所谓的曲又直,直又曲,曲不曲,直不直的境界,有谁能够真正地做到最好呢?古今天下,恐怕无人敢称最好,这就是“在止于善”,也是武术的境界,同时,更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给你一个“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境界,让你天天去练习,天天进步,每天都感觉距“境界”近了,以致从不厌烦,但又永远达不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始至终都在进步,提高再提高,这就是一种武术的信仰,民族的追求。

儒家的“仁义”“礼”的道德、“中庸”思想和其“在止于善”以及“尊师重道”的精神都深深地贯穿于中华武术的道德理念和崇高境界,以武术为载体表现出来,也使得中华武术带有儒学思想的气息,源远流长。

3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孟子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认为“天”的道德属性就包含在“人性”之中,天的法则根源于人间道德,天德寓于人心,提出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天地者,生之本”成为中国人思想和文化的共识。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指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和谐统一,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拳意述真》中说:“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间相结合”。太极拳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无极桩进入人与自然和而为一得“天极”状态,以“体道”“悟道”为目的。传统内家拳把人体作为一个小天地,外家宇宙作为一个大天地,练拳的最高境界是把人体这个小天地融入宇宙这个大天地之中。形意拳的练习分为五步功夫: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和道,以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为目标。大成拳的起步功夫是三年站桩,在各种桩中体会身与心、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无形无象之最佳和谐状态为终极,进而任其变化,纯属自然。

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发展,只有着眼现实,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中,将“武德”和个体的小“德”同群体乃至国家社会的大“德”相融合,才能确立起传统文化之根基,才能与传统文化协调统一,共享繁荣。事事讲求整体和全局的把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维持自然界的平衡,彻底体悟天人合一。

4形神兼备,身心一体的形神统一观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体现了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特点,即讲究形体规范,又讲究精神气质,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它要求外在的手、眼、身法、步法与内外的心神、意志、活动及气息运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是分不开的。如太极拳主张身形合修,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要求“心意诚于忠,肢体形于外”,外在的形与内在的意高度统一;长拳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讲究“修身养性”,强调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现在武术文化的内外兼修上。道教是唯一植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可谓中国文化的亲生儿,它也强调形神兼修。道教的基本主张就是形神兼备,与道合真。“道”是其世界观的最高境界。中华武术所要求的,只有内练与外练相统一,才能达到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强体健身的目的,这种形神统一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神统一观。

5反者道之动与阴阳学说辩证法思想

道家“反者道之动”理论,说的是任何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后会向其反面发展的规律,即所谓的物极必反。这一原理也形成了中国武术技击理论的重要原则――以弱胜强。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反映,即老子说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而杨澄甫说太极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王家岳说太极拳“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刚强”等理论,也都是运用了事物转化的规律,反映了道家学派的辩证思想。

《周易》堪称我国古典哲学的典型,其阴阳学说,包含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中华武术的劲力动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对劲力的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中“无柔以至刚,无刚以至柔”,没有纯钢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依存而又互相对立的。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柔中带刚,以柔克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以刚健勇猛著称的少林拳、南拳、八极拳等外家拳,则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武术技击中的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提倡攻与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攻中带守,守中有攻,攻能转化为防,防能转化为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最积极的进攻就是最有效的防守,最有效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这都蕴含了传统的阴阳辩证法思想。

体现在武术演练风格上的动静变化观,贯穿于武术的整个思想之中,在当今武术套路演练中,要求“动要有韵,静要有势”,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在静止的定势动作中,要含有伺机待发的进攻意向,在疾猛的活动之势中,要激荡奔腾中有稳定感。“静以制动,动以制静”,也隐含着朴素的阴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6自强不息的武术之魂、民族之魂

《易经・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自强不息”作为一种道德精神,主要要求人们克己自立,艰苦奋斗,不断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这种精神作为个人品德,是进德修业、自立成人的根本;作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每当外族入侵时,中华民族总是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无数仁人志士,为此鞠躬尽瘁。中华武术,源于华夏祖先们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野兽及同类而进行的生存搏斗,虽然在当今时代,武术的技击地位已不是主导,但其本质属性仍具技击性,是顽强拼搏的象征。近代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霍元甲,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以自己的精湛武艺,打跑了日本浪人,击败了西洋力士,更重要的是他不甘于“东亚病夫”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魂,也是中华武术之魂。

篇5

企业家作为自然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理所当然地会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这些文化会对其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左右着他们对企业的决策。中国本土的企业家,长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很自然地体现在了企业家人生的方方面面。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非“儒、释、道”莫属。研究儒释道的主要观点,对于解释中国企业家的思想行为,塑造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儒家学说源于春秋,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与佛家和道家不同,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所以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经世致用之说;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的目的在于“治国、平天下”;关键时候,儒家还要求做到“舍生取义”;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亦即爱人,主张爱满天下,以人为本,孟子提出“人皆可以成尧舜”,以及“民贵君轻”的思想,影响了世代华夏子孙。在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同修仁德,济世养生”里面,我们就能找到儒家提倡的这种仁爱的痕迹。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磨练作为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些铮铮言语对于渴望成功者无疑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

道家是中国本土文化之一,其影响仅次于儒家。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家主张出世。其核心思想是顺自然,因物性,无为而治,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要遵循规律,不要逆道而为,同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阴阳调和,达到一个对立平衡状态。如果一味地破坏自然环境,过分地索取,造成环境失衡,在自然界寻求新的平衡过程中,人类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当然,作为企业,不应消极地屈服于自然,而是要积极地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和平衡。要明白:“为”与“不为”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关键是要搞明白何时何地“为”与“不为”,以及“为”什么和“不为”什么。

佛教是外来宗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经过与本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本土宗教,与儒、道三分天下有其一。佛家主张超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涅,就是“空”,从此摆脱生死轮回。恼烦不现,众苦永寂,达到永恒和圆满。佛家相信因果循环报应,《涅盘经》说:“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这种思想应用到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就是企业要努力去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工作。

无论儒释道,对于塑造我国现代企业家精神,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三家之言,儒家入世,释家超世,道家出世,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他们都是为安邦治国,但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特别是儒道两家,可以说同出一源,都来源于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我们常说的乾坤,喻指国家,在《周易》中,乾为天,坤为地。儒家智慧更多取自于乾卦,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太阳的精神,刚健、有力,生生不息。道家智慧则更多来源于坤卦,亦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种月亮的精神,柔弱胜刚强,无为无不为。所以儒道两家虽然走的是不同的路数,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世界,一个兼济天下,一个独善其身,但其根本是一样的,刚柔相济,阴阳调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既敦厚又空灵的美丽画面。在历史上,儒、释、道既三者并立,又相互融合,既表现在形而上方面,也表现在形而下方面。但是,即使如此,他们的差异却是消除不了的,无时无刻地从各自角度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作为企业家群体,当然也不例外地受此左右。

篇6

【关键词】《弟子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意义

一、学会做人做事,对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基础性意义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教导我们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规范和礼仪。是教育高职学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的良好教育题材。《弟子规》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并对其启蒙养正、学会做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不少学者提出开展儒学启蒙教育,倡导诵读《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是培养做人的根本、完善为人品行的基础,南怀谨先生认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是文化的根,不要因为学习知识而忘记了文化,因为这是存在于我们五千年的文化里的东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冰也曾深情地写了一封《给天下子女的信》,在信中,作为一个母亲,她饱含深情却又犀利地揭示了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倡青少年诵读《弟子规》。

二、倡导思想,潜移默化,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关键

《弟子规》开篇就讲“弟子规,圣贤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作者就把孝悌(对父母兄长的亲爱)、谨信(对朋友的诚实守信友爱)、爱众(对世界的大爱)放在了首位,而把学业放在了这些爱的教育之后。可见,《弟子规》实行的就是一种爱的教育,一种情感的传递。只有对家人亲爱,对朋友友爱,对世界大爱,才能使我们安身立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孔子最早提出 “仁者爱人”。从此爱在中国思想史中处于最高的道德标准。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题,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爱的教育是从情感中丰富学生的心灵,给心灵加以柔软的感性灵魂,通过这种教育,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良心的人。爱的教育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实现人生幸福为目的的非理性教育。爱的教育尊重了主体的个性,保持了个体的独立,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它蕴涵着人性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提高了人的幸福感、同情心及其他内在丰富的情感,是一种心灵修养的教育。《弟子规》恰恰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关键的教育作用。

三、贴近生活,以情诱学,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

《弟子规》从日常行为规范出发,并非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一种形象的实践指南。《弟子规》从外在的礼仪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正确引导学生的内在价值观,日常行为规范的精髓、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密切亲子关系的途径、深入浅出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使学生尤其是当今的高职学生在迷茫的青春期找到了导航的灯塔,指引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弟子规》和《大学》等经典著作的内在意义是相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个过程,从小到大都可以用中国的传统伦理来指导。《弟子规》拉近了课堂与生活实际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教学模式的转变。

四、继承传统,启迪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就如同影子一样,始终尾随于现实的脚后,这是任何人为的努力都甩不掉的。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眼花瞭乱的世界,心中会有一种虚假感,更别说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的学生了。“我是谁”是现代人对于现代生活的追问,而当代大学生的迷茫与彷徨就是对于自身存在感缺失的表现。中华传统文化集结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和智慧,具有一脉相承的鲜活性。它是中国人存在的根本和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找寻,就是对现代人存在意义的追寻。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他们对于自我根本的重新认识。《弟子规》等经典书籍完全可以成为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修材料。它对继承文化传统,启迪自我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弟子规》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奠定思想基础、实施爱的教育、探索教学思维模式的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VI;品牌;企业

一、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切入点

VI作品的开始要考虑到创意,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考虑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思路。(1)切入点一:地域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为VI设计提供了企业理念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而寻求创意的源泉,将中国元素的神韵注入VI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使得VI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2)切入点二:传统的象征物。在任何国家都具有具有本国特点的神兽或者象征物,VI创意的思路可以借用具体的物象去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在中国传统图形中,具有吉祥寓意的符号数不胜数,其丰富的象征和寓意可作为我们进行VI设计的参考。在具体进行VI设计时,选取合适的象征物进行再设计,绝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靳埭强先生设计的中国银行VI,核心标志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金融业的象征物一一古钱币作为切入点,将古钱币与汉字“中”结合,进行更加简洁化的造型设计,表现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现代国际化的主题。(3)切入点三:巧妙运用企业和项目的名称。在设计企业VI时,也可以考虑将企业和项目的名称作为图形,既可以在造型上,也可以在表现上与中国元素的同构。汉字具有形似和会意,具有“图形化”、“符号化”的表现特质,通过设计处理可以直接运用到VI设计中。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现代企业VI设计中采用传统文化元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所有中国传统元素都有自己的文化意蕴,中国传统图形创作中的意境,是人们生活中的精神结晶,是艺术上的生动体现。企业在进行VI设计时,将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与现代VI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将中华精神沿用到VI所属企业的精神风貌之中,从而延展出更好的企业理念。

三、传统色彩的应用

色彩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反应在人们的视觉上,作用于人的心理感受。想要在设计中表达其特定的主题,就需要通过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来表现。对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其情感的联想和象征作用,符合设计主题的中心思想。色彩是设计的基本元素,也是视觉传达要素,在现代企业VI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始社会中,色彩已经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性格。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不但可以创造产品的“差异性”,也可以进一步凸显中国元素,张扬华夏文化。

传统的“色彩”,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艺术代表性的色彩。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中国“原色”――“五行五色”说,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色彩原色观念,有所谓“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阴阳五行说中所谓的“五色”,由黑、白、红、青、黄构成。中国传统图形元素中对“色”的运用(如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中国服饰、京剧脸谱等)是VI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源泉。红色是最具有中华民族象征的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在我国红色大量运用到国旗、国徽的主色调中,随之也成为了中国的代表色。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中国馆采用了红色,在世博园中,中国红格外醒目。现代的VI设计借用这些具有象征性的色彩,也能够传达出更具民族代表性和传统文化性的深刻内涵。不过,在进行VI设计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和企业特点有机的与传统色彩相融合,不要牵强用色而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还必须对蕴涵在其中的观念性的涵义及文化历史内容予以领悟。所以在现代企业VI设计中,如果采用传统色彩,需要在一定程度根据社会和企业情况,结合现代设计意识,加强VI设计的视觉冲击力。

VI是创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影响力的有效工具,同时更有助于企业文化的整合机制。VI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的研究,主要是在企业文化中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样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文化,那些最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创性和民族智慧,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优秀文化交流的纽带。中国的VI设计思想和表现形式,应该是世界的和国际化的,但文化底蕴又是中国的,有强烈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有很深的中国哲学和文化根基,又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为他们所闻乐见,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将设计艺术民族化、现代化,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历史交给我们新一代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广告与社会互动的文化阐释[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孙任坟.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观[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3]王健.广告创意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 孝 孝的文化 地位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均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强大了国人的信心,增加了国人的自豪感。同样,在文化领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已成为我国在文化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一种始基性的核心文化观念,更是一种实践道德。中国人对于家庭的重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这为孝文化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所以,当传统文化重新热起来的时候,无论人的文化层次高低,知识水平如何,他对于孝的感知都具有共通性。近年来,在社会上兴起的“践行孝道”便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些地方中小学要求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演艺界评选“孝星”;公务员选拔是否应该以孝顺作为参照标准等,这些无不印证着“孝”在中国的地位。

一、“孝”和“文化”

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中,孝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多种文化结合的特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中国“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到家、墨家等各家学派之间均对“孝”提出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千百年来,孝文化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依旧不容小觑。

二、“孝”和“社会”

家庭作为孝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地方,对孝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然而,每一个家庭中的人,都需要成为社会的人,在社会中进行活动。所以,孝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孝文化必须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中,提倡孝文化,主张“以孝治政”的也并不罕见,这并完全因为社会上整体的孝可以为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家庭带去幸福和快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孝”符合了社会的总体利益,有利于社会治理及发展。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社会中提倡“孝”的观念也会存在不同之处。在西方社会,孝并没有被强调其重要性,因为西方社会的重心往往偏重于教会、法庭等家庭以外的因素。而在我国社会,由于家庭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将家庭的“孝”与社会相联系,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

三、“孝”和“个人”

孝与个人的关系,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孝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仲尼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所阐述的孝,就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所在。道德修养,作为个人品德品行形成和提高的内在因素,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智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学历能力;德育能力,则可以考察一个人的发展能力。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只有成为“仁者”,才能从心里去关爱他人、把奉献之情从心底流出。而成为“仁者”的基础条件就是“孝”,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父母双亲孝顺,才能对他人心存善意,充满关爱。如果不能对父母尽孝,对他人的奉献也就无从谈起了。对个人来讲,古有“父母在,不远行”,今有“常回家看看”,这些无不透露出“孝”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孝”和“当代价值”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充分发挥道德意识的当代作用,使“孝”深入人心,为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

从古至今,孝的文化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发挥孝的作用,成为各理论界关心的问题。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其思想根源必然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孝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孝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之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1-3.

[2]谢幼伟.孝与中国社会.孝兴中国文化[M].青年军出版社,1946:2.

[3]谢幼伟.孝与中国社会[J].理性与革命―当代新儒学文萃1994:522-523.

[4]关连芳,吴宏.中国孝文化的现代思考[J].理论观察,2011(6).

[5]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

[6]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

篇9

主持此次“双星集团管理骨干思想教育培训班”会议的双星集团副总裁生锡顺告诉记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双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举措。这次培训班规模是历年最大,除了主会场,双星还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大区、平台设立了25个分会场,参加此次培训班的骨干共1300多人。

2月18日上午,以“感恩文化、道德文化、品牌文化”为主题的“双星道德教育大讲堂”开堂。汪海首先给大家上了第一课,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

1、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补课充电。2、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一步净化双星小环境。3、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坚定双星走“文化强企”之路的信心。4、把双星特色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接轨挂钩。5、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高管理骨干素质。

双星集团此次邀请了吕明晰、刘有生、王秀芳、马益玲、谭凤涛、孙武汉、何沙洲、张秀玉等八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教授,他们从“孝道与幸福”、“伦理道德”、“双星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及“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双星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讲解和论述。

汪海随时进行点评。各位学者、教授和专家对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汪海总裁思想家、企业家的风范深表敬佩,对双星“三大文化”给予高度评价。

双星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增胜根据自己学习《弟子规》的情况,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同大家进行了分享。现场还进行了互动学习、交流心得:晚上分组讨论,写学习心得,并以板报的形式将学习体会进行展示。

22日上午,来自16个单位的22位学员代表就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体会和认识进行了大会分享与交流。学员表示,这次思想教育培训班,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感悟、内心的洗涤、思想的升华,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再补课,也是战胜2013年的新动力。通过培训班,大家对“小孝与大孝”、“小家与大家”、“小道与大道”、“因与果”、“怨恨与宽容”、“抱怨与严己”、“欲望与幸福”、“尽职尽责与尽全职、尽全责”、“做人与做事”等九个方面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决心处理好这九种关系,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双星企业文化,汇聚到热爱双星、发展名牌的思想认识上来!

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要明白“九种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概括来讲分为儒、道、佛三家。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五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汪海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了人生之道。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了处事之道。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人类提供了一把道德标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部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宏伟巨著,也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个人都要很好的学习。

22日下午,汪海在总结讲话中,就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指出,要明白“九种关系”:

“小孝”与“大孝”的关系。中华文化,“孝”为基础,所谓“百行孝为先”,“孝”体现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修养。“孝”不仅体现在对父母、对家庭上,对企业、对社会也有一个孝的问题。“小孝”是对家庭的孝,“大孝”是对企业的忠、对国家的忠、是利国利民;“小孝”是基础,是本分,“大孝”是归宿,是升华。

“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小家”是家庭,“大家”是企业、是国家。“大家”是“小家”的保障,“小家”是“大家”的元素;“大家”、“小家”互为依托,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双星人来讲,要永远把双星这个“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双星“大家”发展,都跟着名牌沾光、发财,个人的“小家”才可能幸福。

“小道”与“大道”的关系。“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是一种精神、一种规律,“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德”积多了就是“道”。“小道”就是从每个方面、每个细节、每件小事上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大道”就是人生之道、事业之道,就是积德、就是奉献、就是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双星的“大道”就是将双星民族品牌做大做强。每个人要从做好每双鞋、每个件、每条轮胎、每件事的“小道”做起,从小事、细节做起,把产品干好,把各项工作做好,走出一条双星“金光大道”!

因果关系。世间万物,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双星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以“行善积德”为中心,加强诚信管理,种好“干好本职工作”的善因,收获“企业发展、个人发财”的善果。

怨恨与宽容的关系。怨恨只会影响问题的解决,加深矛盾,而宽容有益于问题的解决,增强团结。要发扬双星人团结协作的传统美德,既然都是“一家人”,就要“一条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还要讲原则、有底线地相互支持。

抱怨与严己的关系。抱怨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严已是一种智者的胸襟。遇到问题、出现失误以后,不要老是抱怨别人,应该严于律己,敢于亮自己的丑、揭自己的短。

篇10

关键词: 传统典故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应用

一、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学生培养坚韧的毅力、强烈的责任意识,促进其自由健康全面发展。崇高的道德精神是中华传统典故的特征之一,我国素以友好邻邦而驰誉天下。《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中华传统典故与思想政治教育将人作为直接教育目标,二者在目标的最终指向属性上都一致归于政治属性。传统典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形成了求真务实、崇德善人、修己慎独、笃实宽厚、包容进取等内蕴渊博的社会价值理念,我们理应承袭批判与继承的立场区别看待和运用它们。

(二)坚持发展原则,树立自我完善理念。

从教学思想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易忽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交互式的引导作用。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以说课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应该引导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传统典故穿插到教育过程中,增强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教材内容老套枯燥,缺乏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及学生所关注的社会舆论和焦点热点问题,不能从学生所面临问题的根源处寻求解决方法,很难满足学生需求,难以让学生在情感上达成共识。

(三)坚持引导原则,构建科学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高校教学应该不断探寻教学方法的新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陶染与教化,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稳步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生机,将大学生凝拢在中国革命旌旗下,通过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要坚持将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强大精神依靠,通过课堂引导,指导大学生认识国家的发展和前途与他们实现崇高远大的理想密切相关。大学生对于精神文化需求较为迫切,要求我们做到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不断满足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教学过程中,老师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品德素养、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和行为活动等方面取得优良的效果,对于先辈们的经验教训要学会继承和创新,老师要利用新媒体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彰显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学习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拓宽视野,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只有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将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教学内容相融;第二,坚持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突出学习内容的重点性、层次性。

二、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一)传统典故的真实性,使教学内容科学化。

传统典故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浓缩,大到治国安民,小到为人处世,在一个个故事中,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背水一战”让我们见识了韩信的诱兵之计,背水布阵使士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方案;“齐人有好猎者”告诉我们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定要不畏艰难险阻;“将勤补拙”让我们学习到白居易认真负责、拼搏奋斗的精神;“千里送鹅毛”的真诚情义值得我们深思。这些经典的传统典故中蕴含的哲理具有科学性,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内容之一,中华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真实的理论指导基础和理论依据,使学生可以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道德修B与法律基础”的教育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会更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二)传统典故的趣味性,使接收方式简单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主要是关于锤炼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内容。一些传统典故具有趣味性,例如《史记・魏世家》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魏成子和翟璜是魏文侯选相时的两名优秀人选,魏文侯不知道该选谁为妙,踌躇不决。李克对魏文侯发表了看法,说道:“平日观察与他交往密切的人,享有荣华富贵时观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观察他引荐的人,窘迫贫困时观察他不做的事,艰难贫窭时观察他不要的东西。”李克为魏文侯选拔人才的方法提出了见解,即看一个人的品性德行如何,主要是看他面临贫寒与富有、卑贱与发迹时为人处世的态度。只有言行一致、表里相符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使之安定,才能担负起拨乱兴治的重任。同样的道理沿用至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落实到每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肩膀上,努力提高个人道德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君子,担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传统典故的渗透性,使教学要领多元化。

一些传统典故具有渗透性,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法律体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管子・明法解》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较为深刻,“法者,天下之程序也,万事之仪表也”[2]。可以讲述《史记・秦二世》中的典故“约法三章”。刘邦受命,西征暴秦。刘邦进入咸阳后,贪恋好色,尽享荣华富贵。樊哙、张良劝说:“秦皇荒无道,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你为的是替天下扫除残贼。你却在宫室中享乐,这岂不是助纣为虐?”刘邦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是一时糊涂,便“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3],诸吏人皆安堵如故。历史的发展具有真实性,真实性让学生以史为鉴,记忆更加牢固,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内化。

三、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目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4]。教学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通过领悟书本知识,增强自身的判断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创造性地进行教育,中华传统典故中蕴含着追求理想信念、崇德尚仁、脚踏实地、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等优秀传统思想,面对每一章节的核心思想,有针对性地选取传统典故,开发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理性精神、育人功能。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亚文化思潮的作用下,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漠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模式单一枯燥,使得受教育者对于学习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将中华典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学习者化被动为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遵循“三贴近”的原则,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解决内在诉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当做课堂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降低知识点的记忆难度。

传统典故具有叙事性、趣味性、形象生动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具有趣味性的历史事件容易被牢牢记住,我们总是给学生讲述一些课本当中生硬的内容,他们很难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缺乏关联,导致学生对重点知识难以铭记于心。传统典故作为课本知识的扩充,起到桥梁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叙事的方法简化教学重难点,而且可以使学生树立以史为鉴、严谨做事、诚恳待人的态度。

四、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典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我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的各种道德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最高的思想目标是“仁”,指引着万千中华儿女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志士仁人。“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具有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成为一种价值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尚中贵和”、“贵和持中”的思想。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学生丧失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中华传统优秀典故的使用,要善于取其精A、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的核心思想是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授课时可以讲述《宋书・宗悫传》中著名的“乘风破浪”,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5]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牧羊北海,《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一》中李白曾这样形容过苏武,“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6]苏武饥吞毡,渴饮雪,与牛羊共度十九个春秋,这种民族气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终身受益。在授课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将传统典故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极具引导性。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赢”。

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育人为目的,教书育人离不开所处的文化环境。在新的时期我们有必要、更有责任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阐释清楚[7]。中国的“德性文化”与西方的“智性文化”有所区别,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教化人、锻炼人、培养人,注重道德教化。中华传统典故拥有深厚的道德色彩和道德特征,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营造了良好的“以文育人”、“以文砺人”、“以文服人”的文化学习环境。两者不断交融、渗透,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管子.李山,译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司马迁.韩兆琦,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