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理论笔记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英语教育理论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英语教育理论笔记

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

    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这其中,小学英语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范围试点到全面普及开设的过程。小学英语师资队伍也从原来的代课兼职居多逐渐过渡为一支成员稳定、素质扎实的专职教师队伍。小学对高质量专业英语教师的需求导致师范生求职竞争趋势愈发明显,然而与之不相和谐的现象是相当一部分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语言素质不达标,他们的说、演、写、画、做等从教技能薄弱。师范院校在培养小学英语教育(小英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究竟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质量呢?

    笔者任教的济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培养小学师资队伍的百年老校,学校多年来在引导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方面摸索出了.套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本文将着重介绍学校在开展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的一些常规做法。

    一、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英语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两部执前者主要涉及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后者则突出训练学生的英语书写、简笔画、歌曲演唱、英语短剧表演和实用教具制作等技能。

    1.确定语言技能培养内客,促进英语专业技能发展

    对小学英语师资来说,扎实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能熟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教师在日常交际及课堂教学中能正确使用语音、语调、词汇运用准确,谴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规范。以国家教育部2000年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基准,结合小英教育专业学生恃点,以师范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例,应达到的各项专业技能要求如凡

    (1)词汇:领会式掌握4000一5000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2000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并能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

    (2)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难度相当于Reader’s Digest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一12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3)听力:能听懂英语国家教师讲课,并能理解题材比较简单、生词少语速为每分钟130一150词的简短会话或报道。掌握大意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4)口语表达: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能熟练掌握英语课堂用语,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提问和复述,能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给定题目做限时演讲,且思想内容清楚,无重大语法错误,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5)书面表达:能就书面材料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30分钟内写出120一150词的短文,能改写或缩写课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2.设置学科教学技能培养内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质量

    全面的学科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执教者须具有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包括书写、绘画、歌唱、表演、教具制作、教学设计技能等。同样以师范院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为例,应达到的各项学科教学技能目标如巩

    (1)英语书写:熟练掌握英语硬笔书写(粉笔及钢笔)的规则和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斜体行书和小学体完成书写内容,且姿势正确、笔顺规范、字母倾斜度一致,标点符号和首行缩进符合格式要求。

    (2)创作简笔画: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快速创作简笔画,图案符合给定的语言学习目标,形态逼真、鲜明,并且比例适中,幽默生动。

    (3)演唱英语歌曲:会完整、熟练地演唱小学现行教材中的英语歌曲,语音语调正确、旋律准确流畅,节奏无误。具备教唱简单英语歌曲的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自编、自改歌词,且用词准确,歌词能与旋律、乐段吻合。

    (4)编排英语短剧:能用英语表演个性鲜明的角色,能改写甚至创作内容丰满、完整,情节合理的英语短剧,台词简单、有趣,体态语感染力强。

    (5)教具制作:能根据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制作常规教具,建立教学资源档案。自制教具应简便、经汰适用;教具的形状、颜色和比例要恰当。

    (6)教学设计:熟练掌握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词汇、对话及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语篇的方法。熟悉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及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策略,能根据我国少年儿童学习外语的特点撰写教案,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除了具备以上基本技能外,师范院校还应考虑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技能,注重培养他们的计算机教学辅助技能等。

    3.采取多元化措施,保障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质量

    (1)设计专用学具,规范训练内容。例如:为规范学生英语书写技能训练,学校可以设计硬笔书写专用纸张、制作技能训练小黑板;购买专用临摹字帖,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复印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书写材料等。

篇2

[关键词]:英语教育 城乡 差异 思考 改变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很多困难。随着打工浪潮的高涨,农村学校的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农村家长的素质,使得他们教育起孩子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学习困难。笔者分别在城市、农村学校任过教,对英语教学的城乡差别深有体会,经过考察城乡两地日常的教学环境、教学基础、教学方法等方面,深深地认识到,小学英语教育在城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应该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呢?这是否就是造成城乡孩子英语水平不平衡的关键呢?这能否通过一定的手段消除呢?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村英语教育总是没有起色,教师很难对英语教育进行一个规范的、系统的教育,很多农村教师对此现象也已经司空见惯。笔者就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和建议,望能够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共同探讨更多的策略,为城乡英语教育拉近一点距离,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好地促进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

一、目前城乡英语教育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教学设施落后,无专人维护设施,难以有效开展英语教学

目前城乡小学英语教学设施差异巨大,农村小学教学设施普遍落后,远不如城市小学,难以满足新时期小学英语教育需求。城市里的小学教室设施一应俱全,多媒体设施充足,教室灯光明亮,布置着各种教学相关内容,氛围浓郁,各种教具充足。《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需求,政府近几年也对大部分农村小学配置了多媒体设施(边远山村学校只是小部分配置了)。可是在这过程中,很多使用者用完后没有很好的保养,没有保养意识,也没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一旦出现问题,上报维修等来的只是“再等等吧,很快就派人来维修了”这答复。久而久之,灰尘、粉笔尘、垃圾在多媒体平台上频繁出现,平台问题随之而来。上课需要用多媒体的时候,不是这屏幕用不了就是电脑启动不了。这就使英语课堂逊色很多。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语课堂又回到了一支粉笔,一个黑板的时代了。这与城中学校相比,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会减少了。

(二)城乡英语教育的起步时间不同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实对于小学生的英语教育,适时的起步和规范的教学,就是孩子英语之路上的良好开端。大家都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这种起步上的差异,造成了农村的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初就感到陌生和吃力,今后只能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而非自己的“第二语言”。

城镇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了,上完小学二年级已经会认读很多的单词,会默写26个字母;顺口溜、英语歌曲已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了,甚至可以用phonics拼读新的单词。这些都是老师们按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大纲要求进行开展所得的成果。相反,农村的孩子先不说在幼儿园有没有学习英语了,就连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有没有真正上好一节英语口语课都成问题,很多农村学校在课程设计上是安排了一年级每周2节、二年级每周3节的英语口语课,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候被挪用上其他科了,有时候被安排自习了,偶尔上一节口语课,2年下来连26个字母都没有很好的认读更别说默写了,等到三年级才重新认真学习字母。这相对城镇的孩子来说明显就慢起步了。

教育的起点的差别化,在大城市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给孩子创造了很多的条件,可是由于农村的教育只能依赖现有很少的教育资源,所以不可能给他们很好的培养,这是中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连带反应。

(三)城乡家庭教育差异,课外延伸不同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大多数父母和老师都持有相同的观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英语一点也不重要,他们往往命令孩子将中心放在学习语文和数学上。父母的这些传统思想严重地误导他们。更糟糕的情况是,一些爱学习英语的孩子甚至会因此受到父母和其他同伴的嘲笑。

一些不自觉的家长没有做好表率的作用,例如孩子晚上家庭听写任务由孩子自己完成,家长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签名的时候连看都不看,直接签名就算完成任务了。笔者更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在批改孩子作业时,发现家长在作业本紧接当天的空白页早已为孩子本周未来几天的签名都签好了,这可想而知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只是一味的应付罢了。另外,还有这么一类家长:老师发现该孩子的作业总是不能按质量完成(总是偷工减料);更离谱的是回到学校后叫同学帮他完成作业,自己就冒充家长的签名应付老师的检查。老师把这一切现象都告知该家长,得到的回复竟然是“老师,我很忙!我每次问他做完作业没有,他都说做完了,我就没再管了。我都根本不认识英语,叫我怎么检查他的作业呢?我都忙到管不着了。”这可以想像得到孩子为什么会发展到上述的现象,家长本身就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这又怎能一味地怪罪在孩子的身上呢?由于从小父母处于为生存忙碌的奔波中,农二代们往往没有得到监护人良好的监管,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多滥用自由的机会。这些都让原本薄弱的农村教育变得更是棘手了。

与农村父母不同的是,许多城市中小学生家长为孩子请家教早已不再是新鲜事,孩子利用放学或者周末,跟着家教进行英语学习,能及时预习和巩固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并对课堂一些语法知识查缺补漏,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这些从高校学生中请来的家教,都是小学生亲切的大哥哥、大姐姐,容易与孩子形成好朋友,他们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还可以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孩子的英语成绩渐渐也就会有进步。毫无疑问,这也正是农村的家长们所应提升的地方。

二、造成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异的原因

(一)政府对城乡小学英语教育投入差距较大

我国的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在教育体制和教育投入上,主要以城市为主,甚至是以重点学校为主,所以政府对城市的学校投入多,对农村的学校投入少。而镇或区的学校就不一样,所有的经费都是镇或者区直接拨款,经费充足,在英语教育中能够很好地体现。有时候上级领导检查教育教学装备时都已城镇学校为重点,农村学校只是个别的作为代表,边远的农村学校更是无人问津。

(二)城乡家庭观念、重视程度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尤其体现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大多时候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在农村的父母都持有相同的观念:英语不重要。然而,与农村父母不同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却很重视英语学习,他们觉得英语学习对孩子开发大脑和以后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有过这样的感受:城市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将近一半是家长的功劳,他们会鼓励孩子平衡学习英语和其他科目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孩子的英语学习。这从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孩子端正对第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毫无疑问,这也正是农村的家长们所应提升的地方。

(三)城乡师资队伍构建的原因

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强不强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这包括两方面的能力:第一,英语专业知识能力;第二,教学能力。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城市,随着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发展,英语师资力量配备相对完善,很多优秀教师都愿意留在城市里安居乐业。然而在农村,英语教师学历水平普及不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动力不足,英语师资流失严重等。另外,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均不高,其中从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这点来看,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英语能力远远低于实际教学水平。这也正是生活在农村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区别所在。其次,从教学能力来看,农村英语教师还有待很大的提高。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往往倾向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教学为主。这些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无疑是落后的,而且低效的,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专业能力的薄弱直接导致了农村英语教学的落后与失败。再次,农村英语师资还存在任课时多,跨级、多科兼教现象明显。笔者也曾在农村任教过,农村英语教师专职英语教学的屈指可数,一般都兼教其他术科。英语教师跨班、跨级教学已是一大难题,每天要批改的作业量相对其他科来说无疑是翻倍的工作量,还同时兼顾其他术科教学,无形的压力分散了英语教师的精力。而在城市,英语教师一般是专职专任,也不会超过2-3个教学班,还很少是跨年级的。这样就能把时间、精力集中在所教的年级,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认真地钻研教材,教法。

三、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异的措施

(一)改善英语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

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如:语音室、英语教学教具学具、多媒体设施等,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英语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逐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

政府在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坚持科学的法律程序来拔用教育经费,并实行规范使用,各地区要坚决执行财务部及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禁止挪用农村教育经费,并建立教育财务、审计等各种监督机制。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才能有效保障教育经费有下达及投入,从而缩小城乡小学教育的差距。

加大对专业英语师资的投入,农村教师问题正在成为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瓶颈。一方面要开展英语教师的培训,并且开展有关英语的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英语教师参加优秀课展观摩活动,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二)引进优秀毕业大学生,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技能

鉴于农村英语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思想观念落后的现实情况,引进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来提高师资是很有必要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创新和接受新挑战的能力。同时,他们往往与前沿知识联系最紧密,知道怎样与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保持同步,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然而,因为农村环境不好以及农村学校待遇不佳的情况,大学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到乡镇学校就业,这就要求当地政府或人事局酌情提高毕业生的待遇和生活环境。缩小城乡教师工资福利的差距,改变优秀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和农村优质师资向城市单边流动的局面。

(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

提高农村英语教育,从根本上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而家长的思想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现在的农村孩子家长普遍不能重视孩子接受英语教育。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对其进行观念和方法的指导,使学校的英语学习在校外、在家庭中得以延伸。让家长明白孩子学习英语首要的是保持浓厚的兴趣,不要向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特别是背单词等读写方面的要求)。只要当家长主动地把英语看做是一门和数理化一样重要的学科,积极地鼓动孩子去学习英语,才能慢慢改变学生对英语的错误看法,重新正确地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是提高农村英语教育最基本的一步。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笔者认为有两点可以值得参考的:首先,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家长接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开座谈会、视频宣传、报纸媒体等方式提高,从思想上转变家长的传统看法;其次,让学生和家长交流,或者互动,共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英语时的激情与认真。这可以从行动上改变家长的看法。通过这两种方式,家长会慢慢地改变对英语的态度,并积极地接受和鼓励孩子去学习英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大家都认真学习。

(四)让英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再现英语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在做中学、在学中用”。我们教师应把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总之, 城乡英语教育存在的差异,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城乡的教育差异也就是我国城乡发展埋下的伏笔,改变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促进了城乡教学的发展等于为我国城乡发展的未来铺好路了。我们的教育需要人才、我们的教育需要重视,我国政府需要重视这一现象。为了我们祖国花朵、国家栋梁材的成长,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尤其是教育战线上的耕耘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自身的知识水平、素质修养。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让其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也让家长们多配合共同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在生活再现英语,反复的强化训练,持之以恒,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年10月

[2] 贺淑曼 《个性优化与人才发展》 北大出版社 2001

[3]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教育科学出版社 [A] 2004

[4] 朱迎春,周志刚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A] 教育理论实践[A] 26卷第4期 2006年

[5] 周义涛 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写在小学英语课程普及到乡镇之后,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6] 张金英,陈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指标体系建构》[A] 中国农机化导报 2010年 第4期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 教师 教学方法 兴趣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我国中小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异。而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也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的教育水平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新疆、云南等地的教育水平可以说是滞后一些的。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理、历史条件等因素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一步步迈进,全方面与国际接轨也变成了大势所趋。我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入课堂,已经由原来的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教学,提前到小学三年级或者一年级开始教学。这项规定是面向全国所有中小学实施的。但是由地区间的经济、地理、历史条件等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水平的差异,如师资力量不一,硬件设施不全等问题,使我们不禁要问,应该是“统一施教”,还是“因地制宜”呢?偏远农村,师资力量弱,软件、硬件设施欠缺,在种种弊端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英语应该正式走人这些贫困农村小学的课堂吗?

1、问题分析

1.1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改变

为指导全国小学英语教学,教育部制定了《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其中课程目的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我国偏远农村小学英语课程的问题

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改变和新课改的推行的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偏远农村,小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给初中英语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问题:

1.2.1 小学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流动性高

偏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他们这个队伍本身有一部分“元老”级别的教师,固定地撑住一个小学的教师体系,但是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课程改革前的教师。在偏远农村小学中,英语作为一个“偏新”的课程,由于资金、地域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配备方面有很多地方都没有跟上,但是由于新课改的推行,必须开设英语课,那么英语教师的选择很多时候都是“代课教师”,学历低,专业能力差,流动性高。有的英语教师在小学的教师时间不超过半年,而教师频繁的更换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不可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所需的教学设备,教师只好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台录音机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农村条件艰苦,加上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纵使有一部分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师资外流或改行的现象也很普遍,致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严重匮乏。特别是在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英语教学师资匮乏现象特别严重,一名教师身兼数职,既是教师又是校长,既教英语又教语文,数学等等。

1.2.2 教师注重单词和语法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在多种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多数农村英语教师把英语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单词和语法的学习。然而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却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当前农村的现状却与这个目标不尽相同。教师仅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去教,目的是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而不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主要方面。再加上条件有限,每天上课机械地读单词,背语法就成了孩子们的主要任务,甚至为了方便孩子们背单词,教师还把英语单词的发音用汉语标注,如thankyou,部分教师会让孩子们直接记“三克油”,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孩子,让这些不标准的发音根植于孩子们的大脑中,对他们以后英语的学习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同时,长时间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使孩子们丧失了英语学习兴趣,完全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2.3 教学方法呆板,满堂灌现象严重,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也都是比较死板,多数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一根教鞭在课堂上挥舞一堂课,学生仅仅是坐在下面听课的受动者。除了讲授法以外,教师很少会考虑用别的教学方法去丰富课堂,把书本上的知识幻化成一条条的知识点,然后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抄下来,再背下来就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整堂课地带领着学生读课文的老师也是屡见不鲜。他们常用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就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把生动的语言材料加以分解,逐词逐句地翻译成汉语,再用大量的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把英语教学当成知识传授。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课堂的气氛紧张,学生的参与不多,没能跟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抹杀了儿童在特定年龄阶段特有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后果是严重的。这一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此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被抹杀,课堂的气氛紧张,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

1.2.4 教材内容不符合农村实际,学生不容易理解

现在多数农村小学用的英语教材都是人教版或者是北师大版本的教材,而这些教材的编者多数面对的都不是偏远农村的学生。教材内容,包括教材中引进的事件发生地、事物等都是远离农村孩子的生活的,他们根本不知此物为何物,却要硬背单词,理论与实践不能建立起充分的联结,就使这些东西在孩子的眼中也都是“似若无物”的。而且这些新教材更加注重实用性,也增加了难度。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听说能力都不强,而新教材正是强调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信息的能力,这样就产生了矛盾。事实上,新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农村孩子中很难产生共鸣。这样的教材是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

2、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2.1 日本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设置

在日本,迄今为止小学并不要求开设外语课,而且的确很多的小学并没有给学生上英语课。条件好些的学校会组成兴趣小组,请英美教师来做相应的英语辅导。为此日本政府为了充实外语教学,增进日本与外国的相互理解,招聘外国青年到日本进行外语学习指导等工作的计划,即JET计划,这是日本外语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JET计划从1987年开始实施以来,作为青年交流计划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受到日本国内外极高的评价。该行动计划还包括由外教、精通英语人士援助小学的英语会话活动,提高日本学生国语能力,以及推进英语教育实践研究等措施。

2.2 解决问题的对策

面对我国农村小学英语现在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解决这些问题:

2.2.1 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配备,注重英语教师的培训

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急需加强的就是师资配备的问题。部分政策要向偏远农村倾斜。农村英语教师之所以缺乏,大都是因为条件艰苦,消息闭塞,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制定政策,使广大教师希望能走人到农村去,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当然,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的提升也是一个方面。必须得给农村教学师资输入新鲜的血液。而鼓励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教研,相互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教育理念。分配更多的专业英语老师到农村,教他们正确的发音,让他们会用英语说话。让农村学生像城市学生一样把基础打得牢牢的,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做好铺垫。

在分配更多、更好的教师到农村一线去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同时应该注重要求学校加大对原有英语教师培训的投入,当然也包括新分配的教师,给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老师学到扎实的基本功,用英语组织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2.2.2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指注重知识传授的观点是有害的,而且会影响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英语教学应当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当然,知识和能力是相对的关系,只是侧重点不同,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相反不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比如说语法、句法、词汇等等,也就谈不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了。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及主动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学习,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多设计学生能参与的活动,比如说分组讨论,最好能进行开放式教学。在这里我要比较一下农村中学比较流行的两种教学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反映了教师对语言教学的不同认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听课与记笔记,即使有少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也只是教师单方面进行的。交际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学生需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并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对话练习,可以是两人一组也可以是多人一组,教学不在是教师到学生的单边活动,换之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的多边活动。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及时的得到反馈。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语言的实践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3 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考试成绩不好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不管问题有多少,归根到底要提高教学质量,还是要反思我们教师、学生的情况,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面对的是农村小学生这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教师必须针对这个群体特有的特点,总结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习必须是学生个体内化的一个过程,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或者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难了,这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照本宣科,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我行我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失,最后在不懂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就厌学弃学。所以教师在课前课后要研究学生,课堂上更要关注学生,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加之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淡薄,态度消极,缺乏信心,一段时间以后,逐渐掉队,成为“学困生”。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其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困生”的发展,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随着英语学习年龄不断提前,英语“学困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实现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如果在起始阶段不及时教育转化“学困生”,不仅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还会对他们其它方面的学习产生负面的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的成因

英语“学困生”是指智能正常,但因后天和外界的原因造成英语学习有障碍,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业不良者”。“学困生”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现从教育教学角度将其形成分为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开始学习的时候,部分学生感觉英语不如母语好学,英语单词、语法枯燥无味,认为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课堂上不愿听讲,小动作多,作业不愿完成,应付教师和家长。

2.意志不强。英语学科是一门记忆力很强的学科,课后一定要多记多背,特别是英语单词,必须记准记牢,所学的句型要会活学活用,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很难把这门课学好的。“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毅力和耐力较差的学生,遇到难题就退缩,学习受不稳定的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一般来讲,英语“学困生”的语文、数学等其它科目也存在着学习困难的情况,他们常常受到教师的冷眼、同学的讥笑,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由于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所以他们一般都很自卑,以至于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造成对教师缺乏信任或对教师有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英语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英语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英语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有些学生是由外地中途转来的,从没学过英语,一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便越落越远;有些学生则是在英语学习方面一直有很大困难,又懒于下功夫,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甚至对英语学习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缺乏主动性,他们一般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上不听讲,或只听不做笔记,只注重文字信息而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注重完成教师布置的硬任务,而不注重软任务,口头作业不当一回事,书面作业常马虎应付。他们采用的记忆方法,往往是死记硬背,记单词就如背电话号码。这种机械的记忆法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效果微乎其微。

(二)外因。

1.教材原因。随着教材内容逐步增多,知识难度逐渐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整天忙于应付各科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

2.应试教育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盲目地提高难度,甚至大搞题海训练,这样无疑抛弃了部分学生,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3.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金钱的诱惑,以及网吧、游戏厅的吸引,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引导,“读书无用”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个别“学困生”把“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作为口头禅,甚至用来顶撞教师和家长。

4.教师的原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大纲和教参为依据的一系列规定,客观上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能力水平,因为同一时间、同一内容、同一学习量,不同的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随着词汇量的增多,语法难度的深入,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渐渐出现知识缺陷和能力欠缺,如听说能力、单词记忆能力、读写能力等,从而感到举步维艰,力不从心,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心理。教师没有充分照顾到“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兴趣培养和学法指导,对学生的了解,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倾向,以教师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向和个性特征认识学生,致使教师产生心理偏差,甚至出现对违反课堂纪律、不交作业的学生进行体罚、讽剌、挖苦的现象,这些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5.家庭的原因。当代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克服困难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有的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或委托班代管,无形中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学习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最终沦为“学困生”。

6.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或心灵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能及时从思想上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积累,这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找准成因,对症施治

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措施,那么,“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原因,运用新课标理念,调整策略,改进方法,帮助英语“学困生”排除学习障碍,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我校一直非常关注“学困生”的预防和教育转化问题,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不少经验,现就这一问题谈谈具体做法:

(一)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大多数“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卑感强,心理闭塞,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更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要想转化“学困生”,必须先了解“学困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内心困惑,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脱“困”。因此,教师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倾注更多的“爱心”、“诚心”、“耐心”,尊重他们并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真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温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思想。对于性格内向、心理闭塞的“学困生”,教师要多和他们沟通,在他们的心里撒下一片明媚的阳光;对于家庭不幸福的“学困生”,给他们亲情的关爱,帮助他们走出家庭的阴影;对于智力不好的“学困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就给予充分的肯定、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进取心、竞争力。

(二)重教法,精设计,巧安排,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困生”求知需要较弱,学习兴趣容易转移和中断,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心理特点,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原理,从情感维度上处理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以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情境式、趣味式、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采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对“学困生”侧重指导复习巩固本单元重点词汇、词组和句型,加强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制定一些既易于达到又能具体地看到学习成果的小目标,随时随地引导“学困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形式,寓教于乐,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游戏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做”;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让他们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增强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做学习的主人。

(三)加强学法指导,课前、课中、课后层层把关,提高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教会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在课前预习中多指导。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多,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大部分“学困生”根本不预习,或者说是不会预习,为此,教师要重点要求他们课前先预习,找出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疑点记在本子上,听课时带着疑点有目的地去听。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逐渐能够自己独立预习,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很多。这不仅仅是让他们“笨鸟先飞”,更重要的是教给了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2.在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由于上课时不经常举手发言,一次又一次放弃发言的机会,最后导致不会说,甚至不敢开口。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设置一些他们容易回答出来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后,不要忘记表扬他们。记得一名优秀老师曾经对“学困生”回答问题上有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让人人都举手,但是跟“学困生”有个约定:面对会的问题举右手,不会的问题就举左手。这样的做法通过实践证明是值得借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既保护又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些赞许的语言、表情,几句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肯定评价,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使他们精神振奋,渐渐地,他们便有了成就感,消除了畏惧心理,上课时的注意力也会比以前集中,听课习惯好了,学习成绩自然会上来。

3.课下复习多督促。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须特别要求他们在做作业前把本节课的内容先认认真真复习一遍。对于他们的作业本更要格外地“关照”,他们的作业要做到天天批,对较差的学生当面批,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错误一一讲解、指正,并要求其认真订正。做对了,奖励一朵小红花,以资鼓励。而且每天都为他们写几句激励的话语,这样不仅使他们充分练习巩固了当天的学习内容,而且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此外,还要注意加大对当天所学知识的“过关”力度,比如说,当天学过的单词需要掌握,当天学过的课文需要会读,能理解,并做到每天都“过关”检查,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在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放松的机会,时间长了,便自然会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复习工作对学生来说更加重要,每次上课前,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快速读背课文或速记单词,看似短暂的三分钟,但对他们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自觉读英语的习惯。

4.建立“一对一”帮学对子。由于英语教师任教班级比较多,“学困生”每个班级都有,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无法照顾到每个“学困生”。教师可以发动班级里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每个人安排一个“小徒弟”,建立“一对一”帮学对子,小师傅的任务是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当天没有掌握的知识。而且,各个对子之间有评比,有奖励,教师定期设置一些奖项鼓励他们,如“最佳师傅奖”、“最佳徒弟奖”、“最佳师徒对子奖”、“进步之星”……这样一来,帮学对子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活动不止在课外,课堂也应该如此。把“学困生”放在一个集体里面,能让他们从团队中感受到学习的力量,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学习的发展。

(四)争取家长的配合,教师家长形成合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课内外大量训练,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或利用校信通经常和“学困生”的家长联系,争取他们的配合,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课文、听写单词等。家长的配合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另外,教师和家长还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反复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始终以一颗炽热的心关心爱护“学困生”,用足够的耐心寻求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以科学的方法教育他们,积极引导他们进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余胜利.让英语学困生体验成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8).

篇5

作者:陈果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由于语言教学的灵活性,教师们有时很难回答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即兴提出的关于社会和文化的问题。由实际教学环境带来的限制包括:(1)政府部门制定的课程大纲;(2)传统教学法在教师和学生中已经深入人心;(3)课堂人数过多;(4)教学资源和设备有限;(5)采用交互式教学法授课教师的地位有待提高。以上研究都证实教师在现实中有可能无法按照自身信念开展教学,其中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由教师自身引起的,由学生引起的,由教学环境引起的。由教师引起的原因包括:(1)教师自身英语文化知识有限。大部分中国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的社会文化承载作用掌握不够,因而无法凭自己的直觉来设计合适的语言练习。(2)教师自身英语口语能力不够。由于语言教学的灵活性,教师们有时很难回答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即兴提出的关于社会和文化的问题。(3)教师在交互式教学法方面接受的培训不多,接触交互式教学新知识的机会也很少。(4)沉重的教学与非教学任务。教师完成每天授课任务之后很少有时间设计创新型的课堂活动。(5)新教师需要遵从老教师教学法的压力。由学生引起的原因包括:(1)学生英语水平偏低。(2)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问题。由教学环境引起的原因包括:(1)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2)传统教学法在教师和学生中都已深入人心。(3)以检测语法为主的考试压力。(4)班级人数过多。(5)课堂时间有限。(6)教学资源设备有限。要克服以上限制,语言教师、教师培养单位、研究者以及政策制定者都有责任努力为缩小教师信念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差异做出贡献。以往文献中的研究漏洞就研究背景而言,很少有学者关注中国的英语教师,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国英语教师的文献中,大部分研究的是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个研究不足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信念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一个未被关注的问题是对理想与现实信念的对比研究。研究问题和方法受以往研究的启发,并且尝试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访谈提纲见附录),集中探究中国中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信念为何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为了匿名起见,对五名教师都使用了化名,采用的是中国百家姓中排名前五的五个姓氏(Lee,Wang,Chang,Lau,Chan),并随机分配给这五名教师。

本文借鉴了Li(1998)的分类方法,共总结出两大类原因:由中国教育体系造成的教学困难和由学生造成的教学困难。有趣的是,Li(1998)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学困难是由教师自身引起的,但这些困难却并未在本研究中发现。由中国教育体系造成的教学困难(1)考试压力:在中国所有英语考试中,高考英语是最为关键的一次考试,学校的其他各种考试都是以高考试题为模板的。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法知识,这对中国的学校英语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Li(1998),Richards和Pen-nington(1998)的研究都发现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常常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做与考试有关的练习题和语法训练。本研究中认为现实课堂教学像“备考”的教师认为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对教师提出了很多硬性要求,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却无法提高真正的英语交流能力。认为现实课堂教学像“填鸭”的教师同样认为导致填鸭式教学的原因就是考试压力。(2)班级人数过多:在中国,一个中学班级大概有35至45名学生,这让教师很难确保每位学生都在课堂上专心听讲(Burnaby&Sun1989,Li1998,Richards&Pennington1998,Tan2007)。一些把现实课堂教学描述为“讲座”的教师指出因为班级人数过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最后导致只有老师在讲,学生只是被动地记笔记,根本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Lau已在高中任教9年,她认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安排学生练习运用英语,但事实上却很难办到,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很多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班级人数过多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室里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性活动,特别是当课桌椅都是固定在地板上的情况下。(3)课堂时间有限:在中国,一堂英语课时长40至45分钟,Chan觉得她的实际教学受到时间限制很严重,她认为英语教学由两个层面组成: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在现实中,她的课堂很难完成这两个层面,通常都是老师讲得多,学生都是在接受知识输入,而没有机会做交流练习,达到知识的输出。Lee的回答却有些不同,她认为40分钟足够了,因为中学生注意力能够持续集中的时间也就40分钟左右,再长的话会影响学习效果。(4)小学的英语教育:本研究中一个新的发现是小学的英语教育妨碍了中学的英语教育,这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没有提到过。Wang在访谈中提到了这一点,她对小学英语教育持消极态度。她认为初中开始零起点学英语较为合理,学生的认知健全了,知识讲得可以系统一些。由学生造成的教学困难(1)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所有接受访谈的五名教师都认为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阻碍了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句法结构掌握得也不全面,所以在做英语口语练习时很难准确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为了简单起见,许多教师自己就放弃了交流性活动(Li1998;Richards&Pennington1998,Tan2007)。Chan所教的两个班中,一个是普通班,一个是实验班,Chan在两个班中就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她基本上是按照课本教学的,有时候也会加入自己挑选的课外材料,但延展内容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的消化能力,两个班学生的能力不同就导致了教学内容的不同,Lee也表达了类似的感想。在访谈过程中,Wang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表示了特别的担忧,在谈到使用英语授课时,她担心许多学生会因为基础差,听不懂老师讲的而直接放弃听课。(2)纪律问题:“战争”这一隐喻表明了现实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纪律问题的斗争。Lau认为组织小组活动时很难控制课堂纪律,如果教师总是在指正学生的纪律问题,很难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很容易成为一种权威的象征,就会慢慢跟学生疏远。未提到的由教师自身造成的教学困难与以往的研究(Burnaby&Sun1989;Li1998,Yu2001;Tan2007)相比,本研究中的教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们只看到了由中国教育体制和学生造成的教学困难,却忽视了由教师自身造成的教学困难。Li(1998)关于韩国英语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们最关注的是自身造成的教学困难。

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主要有两类困难:由中国教育体制造成的和由学生造成的教学困难。由中国教育体制造成的困难包括:考试压力,班级人数过多,课堂时间有限,小学的英语教育。由学生造成的困难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和纪律问题。小学英语教育作为中学英语教育的一种阻碍是本研究的新发现,另一个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教学困难被忽视了。教师们需要进一步培养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培养单位也需要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及英语语言能力。研究启示本研究的结果为课堂授课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提供了机会,但同时发现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存在不足,例如,他们没有考虑自身的教学能力是否达到了进行理想教学的要求,而把教学困难归结为由现行教育体制和学生造成的。研究发现教师对理想与现实的信念存在差别,这为英语教师教育和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教师培养单位应根据中学当前实际的教学条件培养中学英语教师,使教师培养过程更贴近中学教学实践。教育制度制定者应根据国情发展适时调整教育政策,取消过多限制。研究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由于研究对象人数有限,而且教师们个人信息差异的分布不成比例,本研究没有对不同背景的教师进行对比。未来的研究可以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在不同学历、教龄、任教年级和性别的教师间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这些不同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教学信念的差异。

篇6

关键词: 电化教育 英语教学 教育理念革新 教育最优化 均等教育机会

一、引言

原国家教委1997年下发的《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规程》中指出:中小学校电化教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可见,电化教育不仅具有扩大教育规模、传授知识技能、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显现作用,而且具有展现现代科学技术优势、渗透科技意识、影响下一代成长的间接潜在作用,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战术之举,更是参与教育改革,变革教育体制、教学结构的战略行动[1]。

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普遍觉得英语难学,特别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方面,更被称为“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这反映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重应试轻运用等诸多问题。电化教育在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化教育的应用为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途径。

本文从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最优化和均等教育机会三方面探讨了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我国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和应对措施。

二、电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电化教育促进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教学普遍采用“满堂灌”方式,而现代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帮助学生学习[2]。电化教育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3],促进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在英语学习中,特别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利用其已有英语知识经验,内化新知识、新经验,学会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电化教育以其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不但能够向学生呈现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还能通过视听多维感知锻炼学生英语准确发音的能力。电化教育提供的情景教学是传统英语教学不能及的,情景对话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强化所学知识。因此,电化教育呈现的生动、直观的影像和标准英语对白,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电化教育实现英语教育最优化。

南国农在1985年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育最优化包括:选择与确定最优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计最优的教育过程。要求在同样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能使更多人受到教育。也就是要提高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取得更有时效的教育效果。电化教育能实现这种教育的最优化[4],从而保证和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首先,电化教育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的展现,使学生对英语单词涉及的概念和事物有感性认识,之后在教师帮助下将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从而加深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如讲解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迪斯尼娱乐园,通过空间顺序一一呈现园中的景点和事物。这样学生会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对话互动,既能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次,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使教师不再单纯依靠自身能力推进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师在紧张的教学进程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What should I do章节时,通过图片呈现不同情境人物对话和表情,让学生体会情态动词could和should的用法,这能省去诸多语言讲解,可以明显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短时间内就能表现出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概念。

第三,电化教育由于其方式和内容的形象化、新颖化、趣味化,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兴趣[5]。如英文26个字母的教学中,教师能够一面播放字母歌,一面在投影仪上不断重复每个字母,不但使学生牢牢记住所学字母,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克服只靠贫乏讲解和死记硬背,学生仍分不清、记不住字母的问题,使学生以知识获取为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从外部力量的推进转而依靠内部的自我激励推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而且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问题情境中,产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四,电化教育让教师在有限时间内精讲多练,既能在讲完某个知识点后即可进行教学效果检查,又可在课程最后做总的课堂练习。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使教师随时掌握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对教学策略和目标做出调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章节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中,动词时态、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如何变化是本节难点和重点。教师既可讲完直接引语后便进行课堂巩固,又可在所有知识讲解完之后进行学习效果检查。这种点和面的综合交叉的教学反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并尽量顾及所有学生。

(三)电化教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缩短城乡差距。

电化教育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但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最优化,同时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缩短了城乡差距。以济北中学为例,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和加强电化教育水平,如在软硬件设备投入上,2010年10月通过招标花费121万元为每位教师配备联想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络接入校园网,实现办公、教学、管理的现代化;2010年5月,该校投资30多万元新配置语音教室3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音视听环境;该校还重视电教软件的更新换代,订阅电教教材和刊物,购进多媒体教学软件,提升校园网站知名度等。该校在充分运用电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明显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学水平。

电化教育的大力投入,尤其是农村电化教育的改善,有效地平衡了我国初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无疑对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莫大的帮助。电化教育让农村孩子接触到更多知识,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使他们与世界的接触更为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学生课外知识存储的差异,激发了农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农村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化教育促进了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育环境与资源、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革新,为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短缺,软硬件设备配备不足。

由于教育经费不足,软硬件设备配备不足在农村中小学中尤为突出,电化教育设备在种类和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需要,某种程度上限制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另外,电化教育教材、刊物缺乏、师资建设落后、设备不配套、使用不当、维修保养不到位,加剧了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英语教学的困难。

(二)教育观念落后,仍受制于应试教育。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校缺乏对电化教育应有的重视,并未看到电化教育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全面发展的优势。为了取得暂时的高升学率,而固守应试教育。这一情形使英语教师失去电化教育教学的积极性,阻碍进一步钻研电化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电化教育在英语课程教学和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弱化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三)师资培训落后,英语教师现代电化教育的专业技能不高。

由于很少有英语教师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培训,对电教专业技能不熟悉,即使勉强使用电教手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也不能很好地、恰当地运用电教设备。要么,只用一两种设备草草了事;要么,大量设备齐上阵,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甚至有的英语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而电教技能匮乏,课堂上洋相百出,白白浪费宝贵时间,从而与电化教育目的相悖。

对于电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增加教育投入,尤其要改善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设备的更新和完善。

可采用分阶段、递进式发展策略,从最基本最实用的电教设施建设入手,分步实施,逐步提高,防止电教设施建设中过冷过热等短期行为现象发生。电教软件建设必须与硬件发展同步进行,做到电教资源配置科学化[6]。从而保证英语教师有充足的电教资源进行电化教育。

2.转变英语教师教育观念,提高英语教师电教素质。

建设一支高教育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保证之一。而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是队伍建设的核心,学校不但要敦促英语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要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观摩和学习英语教学名师的教学过程,提高自身教育理论修养。教师整体电教素质的高低可以说是衡量学校电化教育水平的一种标志[6],因此,要加大英语教师电教技能培训,举办电教技能大赛,对技能掌握熟练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并定期进行全校经验交流会,分享电教技能学习经验,以提高教师电教素质。

总之,中小学电化教育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英语学科,深入课堂,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按照十精神,讲科学、重质量地加快电化教育建设,以促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化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成杰.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走势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1997(4):5-11.

[2]冯秀琪.我国电化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5-67.

[3]郭琴.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之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5-8.

[4]李祺.电化教育与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3(1):3-8.

篇7

关键词:职前英语教师;零适应期;职业意识;教学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34-02

一、加强职业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更新英语师范生的教学理念

师范教育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职责,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师范生必须具有极强的职业意识作为坚守教师岗位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信念,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保持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坚持奉献精神,时刻坚守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师院校肩负着培育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的历史重任。加强英语师范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是习得教师基本技能的前提,实现这个前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发挥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日常教学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生如子,时刻起表率作用,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第二,师范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还要从整体上体验教师职业特性,通过专业教育与职业意识和师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知行统一。第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教师参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职业魅力,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二、加强英语师范生专业知识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专业知识的技能化

根据对历年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检查结果分析,以及对学生所在公立和私立学校等实习单位反馈意见的分析发现,英语师范生普遍存在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教学理论知识匮乏,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欠缺。因此,加强英语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化,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岗位。

1.词汇量不够。英语师范生词汇量远没达到专业要求,在词的记忆方法、词的选择与效果、词的音韵、节奏、幽默、简洁、搭配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日常教学中应加大词汇教学力度,掌握科学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增加词汇量的积累和储备,加强对所学词汇日常应用的常态化,为自己的未来英语教学建立词汇库。英语师范生在加强词汇学习的基础上深刻挖掘习得体会,把体会转化为自己的词汇教学技能,实现词汇学习的技能化。

2.语音素质不高。“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错误语音习惯及‘哑巴英语’教学造成学生根深蒂固的语音错误。大学阶段学生的语音知识体系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受母语、尤其是方言的影响程度较大。” 英语师范生应从内心深刻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教师的语音素质不过关,如何教得了学生?因此,英语师范生需加强语音理论知识学习,加强语音实践操练,通过每天晨读、原声带模仿朗读、语音和口语课堂练习加教师指导等方式塑造语音硬素质,把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职后教师专业教学的一项讲授技能。

3.语法知识不过关。语法知识的教授是基础英语教育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也是升学考试的重点,但大部分英语师范生语法知识欠缺,甚至连“There be”这样的简单句型都不能系统地讲授清楚,这样根本不具备未来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语法知识相对固定,但也存在变化,英语师范生必须不断加强日常语法知识积累并整合形成体系。

4.文化内涵不足。“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片面强调英语背景文化的传入,却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形成了单向文化教学现象,造成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语言交际是交互式的,讲求文化传播的平衡性,英语师范生不仅对英语文化习得不够,更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缺失决定着教师职业意识和教师道德标准的高低,影响学生专业教学技能水平高低,文化教学是他们未来必备教学内容之一。因此,教学单位在进行文化教学时,除了开设西方文化必修课程外,还应“建立以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文化’、‘饮食文化’、‘中国功夫’、‘中国医药’等为核心的‘中国模式’本土文化教学,把丰富且深邃的华夏文化内涵介绍给世界,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

5.教学理论知识不系统,教学基本功不过关。大部分英语师范生缺少对教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学基本功不过关,主要源于他们对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与时俱进,难以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导致教学方法落后,效果不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英语师范生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接触教学理论前沿,调整教学法课程内容,加强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的转换,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

三、加强英语教学法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加强微格教学训练,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基本技能

1.改革英语教学法课程,加强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法课程内容陈旧,教授方式老套,难以适应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在教学原则、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技巧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在课堂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班主任工作技巧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教师课堂用语、备课规范与格式、备课用语、教态、中英文书法、简笔画技能、教学大纲设计、板书设计和英文歌曲等方面技能的培养。

2.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加强对学生教学操作能力的实训

以历届英语师范生在日常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中累积下来的有关中、小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知识,以及备课和听评课笔记等纸质和声像等方面的教学文档资料库对下届学生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教学单位可邀请中、小学英语名师开展定期讲座和讲授示范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播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授课技巧,让学生亲身感受基础英语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同时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取众家所长,补自己之短。倡导“牵手教育”,让学生走出大学校门,走进公办和私立中、小学课堂开展专题调研、教育实习、见习班主任等实训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教学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对英语师范生的微格教学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素质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针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巧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通过教学录像反馈教学效果,通过微型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系统化、交互式可视化和个性化特点,利用该系统训练师范生职前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标准化、可操作性、简单化和安全性的特点,有助于师范生对英语教学目标分类、课堂教学技能要点、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和中心线索、教学方法特点、教学工具使用等诸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师范生设计教案和学案提供依据。”依据微格教学进行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有助于实现对英语师范生进行“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晓红.“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2]杨四海.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对接研究[J].教育探索,2007(10).

[3]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师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03).

篇8

        英语学习耗时又费力,英语教师吃力不讨好。英语课上,有学生被语数老师“借走”的,有学生偷着做语数作业的,有学生不听讲、不学说英语的,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1. 学生的问题 ??

        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怕学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慎重。

        出现的重要原因有:(1)学生记不住单词和短语。我们用的教材是牛津版本,一般情况下两星期一个单元,课时太少,尤其是reading只用两课时,加上里面的生词太多,学生跟不上。(2)学生的听力不行。integrated skills中的听力对于他们来说太难,填空部分能写一半就不错了,而且考试时用的听力类型与之大不相同,大部分农村教师都不会在这部分花时间的,又没有额外的训练,学生的听力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中考,考试内容以笔试为主,听力所占比重只有20%。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将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讲词,讲语法,注重了读写,而忽略了听说。学生满脑子都是语法的概念,“听、说”等的应用能力很差;缺乏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成了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3)教学任务多而难,难以完成。尽管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的各种环节,但学生的参与率不高,有时甚至出现冷场的现象。为了使学生学扎实,只能放慢教学进度,因此,就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4)学生的阅读能力差。由于教材中相应的阅读理解题较少,学生缺乏相应的训练,因此错误百出,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而出现敌对情绪,导致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进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英语不是主科,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又加上教材容量大,内容多,节奏快,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以往只是中考选拔优生进入县高级中学,没想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选拔进县实验中学,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不留级这一说法,因此到初三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的大有人在。

        2.老师的问题

        (1)农村中学的师资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许多教师把农村中学当作跳板,不想呆在穷乡僻壤,有点能力和经验的专业教师都想方设法转走了。而由于经济贫困,教师的生活条件难以改善,福利政策、工资不能按时兑现,教师负担繁重,工作不安心,从而对教学失去了信心。有些教学能力不错的农村教师因为一次次的失望和对待遇的不公而麻木和懈怠。

        (2)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和使用不当也是一个原因。不少农村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加之常年不出校门,得不到先进的教学观念的熏陶,课堂缺乏生气。

        (3)农村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和背诵。因为学生小学时底子薄,又没有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加之态度过于严肃,不能用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甚至有些老师采取体罚的办法。

        (4)教学条件简陋。许多学校除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外,教学挂图、教学磁带不能配套,现代英语教学所应具备的投影、语音室、投影片、录像带、光盘和图书室等似乎都很遥远,而多媒体教学、cai教学更是不敢奢谈。

        3.社会环境的问题 

        (1)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无法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2)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也不宽裕,有些家长无法满足孩子英语学习所需的辅助设备,更不可能请家教以弥补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3)留守儿童在情感、性格、毅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又是叛逆期,不好管理,从而影响了英语的学习。

        (4)当前上大学的人不少,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成了一毕业就失业的人,花了不少钱上学,还不如不上学的。

        (5)农民的手里有了钱,只要学生成绩还不错就往县城里送,往市里送,公办学校不行就去私立学校,剩下的就留在农村中学。再加上受到目前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有些家长只是把教师当作保姆,语文、数学学不好,更别说学英语了,孩子你们教师看着,过年回来时只要不出事就好。

        (6)农村初中条件差,不能吸引外语专业毕业生前来工作,原来的英语教师也很难留住,即使被留住了,积极性也未能充分调动起来,造成师资力量远远不及城镇学校。加之农村初中无力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也在相当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解决的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外在因素很多,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就没有问题了吗?针对以上症状,笔者作为一名在乡下从教的一线英语教师,经过六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针对学生的 ??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的保证”,同时还指出:“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英语学习环境的缺乏,学英语基本上只会采取记忆的策略,因此教师更应该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中运用调控策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做笔记并积极思考和提问;课后整理笔记,及时巩固和提高;做完作业,认真检查并自我纠正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人合作和主动请教别人,即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 

        (2)学生就近上学,达成共识,重视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学习力度,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明确英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应尊重农村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于较差学生,不打击不嘲笑,关注学生的情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互帮互助的生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如:“一帮一”小组、学生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3)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听英语歌、课前英语小会话、听英语小故事、做游戏等等,使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英语学习中解决“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语音、词汇、语言点的记忆积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经过“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记忆过程来完成。教师就须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耐心地向学生“导”之以“法”,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自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我们注意到:有的学生虽然很勤奋,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指点学法,应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英语的学法,我想最主要的是朗读法,学生只有在大量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将独立的单词与其汉意以及整个句子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达到牢固地记忆单词的目的。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能自然地培养语感和听力,有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彻底从繁杂的背单词中解脱出来,轻松学习英语。

        2.针对教师的 ??

        首先,作为一名初中农村英语教师,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无谓的抱怨“干得多而得到的少”一点用也没有,谁叫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必须振奋精神,努力改变这些现状。其次,英语教师要像自来水,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英语知识和各方面的英语技能得到完善,并努力学习教学理论,提高职业能力。此外,英语教师还要努力学习“新课标”,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正确处理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关系,创设适合教学内容和农村学生特点的情景,开展多种交流活动,努力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体现“学中用”和“用中学”。同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与学生建立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这门学科。学生本身英语底子就弱,心理又比较脆弱,对成绩较为敏感,教师要理解他们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畏惧和不自信,并耐心地向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老师成了学生的知心人,使学生感觉老师既了解他们,又处处关心他们,他们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才能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后,做好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的教学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强与家长的配合 ??

        同时做好家长培训工作,更新家长观念,促进家长参与,会对学生英语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家访是非常重要的。2009年下半学期,校长亲自带头去家访,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英语的教学需要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的共同配合,但最重要的是需要英语教师的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同样,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英语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因此,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争取感染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增强沟通能力,争取同事、家长、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让英语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我所在的学校,家长问的最多的是数学成绩,很少有家长来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主动向家长介绍英语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使家长了解英语,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配合教师共同教好英语。如:让学生家长购买复读机让学生每天听磁带,每天读英语。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的同时,还应吸引家长参与教育过程,加强家校互动。如英语教学向家长开放,聘请家长担任英语角志愿辅导员。又如,英语教师可给学生布置“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英语单词,说英语句子”等家庭作业,将学校的“英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这样,在与家长“联系”和“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家长认识小学英语,并共同促进学生学好英语。

        三、提倡新课改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关键词:英语口语 教学质量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英语教育。但是,英语教育的结果却是很不理想,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更是不容乐观,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低下。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英语教师以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还属于封闭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许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考试仍然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大多数教师受“为应试而教”的影响,教学上重笔头,轻听说。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状况,就要改革当前的英语考试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通过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语言技能才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才能通过听读来吸取信息,敢于开谈,传递信息,并通过听说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所以,无论从语言的发展、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还是从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 

二、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英语口语测试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正确的导向。二是,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影响测试理论与手段的更新,而测试手段和测试形式的变化与改革必将导致教学理论与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英语口语测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应试能力,而且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中学英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试与评价的改革。如何进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口语测试命题与评价,使测试的信度、效度、可行性得到最大的保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三、初中英语口语测试题型以及形式 

1.口试测试的题型 

口语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口语测试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朗读 

从简写本英文小说或其它合适的材料中选取适当的段落,供考生朗读,但不能选用课文。考生在面对教师朗读之前,有几分钟时间研究一下朗读材料。想要设计合适的朗读测试,最有效的方法是设想现实生活的实际环境,要求考生按这种环境朗读。 

(2)对话 

①口试教师就考生所朗读的短文内容提出3—5个问题。 

②教师提出3—5个问题与考生进行语言交流。内容可涉及考生

的个人信息及其它熟悉的话题。可以先提出yes/no问句、反意疑问句,再接着提特殊疑问句。此外,为保持灵活性,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范围广泛的主题准备一系列问题。 

(3)角色扮演 

考生通过抽签方式得到一张卡片,卡片上描述某一特定的情景,可由两个考生或考生与主考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可先准备一至两分钟。 

这种测试方法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创设多种情景让考生提问或做出反应,考查其能否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开始并维持对话或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操作中要注意考生的匹配,如水平差异过大,能力强的一方就可能控制交际的主动权,而能力弱的一方容易产生胆怯、自卑的心理,造成交际失败。 

(4)图片描述 

这是口语测试较为普通的一种方法,既要求考生对图画、地图或示意图进行描述、叙述,也包括对图中内容进行讨论。 

①给考生一图片系列,允许其准备几分钟,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要求。命题人应仔细选择测试用的图画,要能控制所需要的基本词汇及句子结构。 

②另一种用图片进行测试的方法是:考生和口语教师面前摆有5幅图画,每幅图画只有一个方面与另外4幅有所不同。首先给学生一张带有一个字母(a,b,c,d或e)的卡片,教师不能看见该字母,要求考生描述与字母相对应的图画,然后,教师根据描述内容找出那幅图画。教师要根据考生描述的正确与流利程度、描述所花的时间长短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最后核对卡片。 

(5)话题谈论 

教师提供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就这个话题展开陈述或表达观点和意见,谈一至两分钟。考生有一分钟的时间做准备,也可做笔记。此项测试考查的不是知识,而是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命题人选择的话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并且尽量与上一部分测试内容相关。

(6)小组讨论或辩论 

由考生自由组合成3人小组,就熟悉的话题或所读的故事进行讨论或辩论。这种形式考查学生能否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辩论,并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考生之间必须有积极的交流,不是一人说一段,另一人再说一大段。 

设计口语测试时,不必所有形式都采用,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两至三种。 

2.口语测试的形式 

(1)直接型口试 

直接型口试以口语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为蓝本,通过考生的口头表达来考查其口语能力,具有较高的卷面效度。但是,直接型口试的评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考试过程很难统一标准,信度不高且耗时费力。常见的直接型口试形式有:①由考官面试考生,每次只测试一名考生。②根据考生的语言水平和性格差异,把考生配对成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小组,再让他们对话、扮演角色或讨论某一个话题。 

(2)半直接型口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口语测试必然是今后语言测试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计算机辅助口试中,可控制的变量相对增加,考试的信度也可以得到保证。但计算机辅助口试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口试的整个过程都被刻录在光盘上,这种口试必须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对录音设备要求比较高,不利于在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推广。 

为了体现口语测试公平、公正,测试中考官应有笔试记录,对考生的测试内容也应有录音记录或光盘刻录。学校和教师对各年级口语测试应有专门的档案收藏。 

四、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应试策略 

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检测其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其中包括对语音、语调、词汇、语速、语感、理解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应不断积累和储备,应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习惯。听说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听说训练直接关系到英语口试的成败。因此,平常的口语教学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强化语音语调,加大朗读训练 

语音语调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语调是否自然、流畅,学生朗读时能否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听录音或其它音像制品,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听单词辨音,也可以听一些连贯的词组,听短文、对话等,然后要一句一句地模仿。而朗读短文的选读应以学生易接受、好理解的材料为主,要求学生一方面要迅速看懂短文内容,同时对朗读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感进行准备,语音、语调只有通过朗读完整的短文才能得以全面的体现。&n

bsp;

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情景交流,增加语言输入 

听和说作为语言交流的两个方面,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一定的听说氛围,只靠闷头学习,很难在听说方面有所收获。因此,要有意识地、积极地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应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训练,平时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活动,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课外,组织兴趣小组、创办英语角,定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时时处在英语氛围中,使学生心情放松、耳濡目染,在娱乐中得到英语听说的训练。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输入,正确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输入不是灌输,要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情境使学生主动地通过听读接受信息,可以用朗读、背诵、复述课文内容的照本训练法;还可以运用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法;师生、同桌间的对话法、比赛法等,以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多样的形式来加强说话训练。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将教材内容激活并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真正做到“围绕教材,抛开教材,返回教材,不要教材”,活教活学,学以致用。 

英语课程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口语训练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加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元素。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现行考试制度和改革现行考试模式,在中学阶段增加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景和:《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典范英语;阅读能力;课外阅读;读后活动;阅读评估

笔者任教于宁德市某中学的初中部,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生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也十分有限。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把《典范英语》阅读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课外阅读机会。在《典范英语》阅读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典范英语》阅读在七至九年级阶段均有开展,根据语言难度和主题深度,每个年级有固定的阅读文本。

一、《典范英语》阅读的实施过程

1.

阅读材料的选择

(1)阅读材料的适用性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按照克拉申输入假设,表达能力并不能直接从知识传授中获得,却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并进行大量的听读练习获得。

因此学生的现有语言技能水平是我们挑选读物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原版的文学作品,如何选择难度合适的阅读材料至关重要,阅读材料题材或难度不合适,都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一旦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便难以继续开展。《典范英语》是系列图书读物,集备组老师按系类内已经标注的等级来选择材料。

《典范英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编排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材料。材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故事内容从十分简单的短句,逐渐过渡到生动有趣的长句,主要词汇和句型在故事中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们学习。这些材料是学生们经过努力可以读懂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阅读材料的真实性

阅读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没有被简化或改动的蕴含真实信息的日常语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原始材料(Marrow,1977;转引自全建强,2006)。传统的阅读文本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对原文进行了改写或删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语言素材的真实性。而真实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接触地道、自然语言的机会,帮助学生在阅读活动和社会交际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领会到所学习的语言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语言交际。《典范英语》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材料,有些源自英美文学经典,语言鲜活生动,体现了地道的英语文化。它不以“交际”、“语法”为纲,不以“实用”、“速成”为目标,而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重,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为目标。体验并学习这样的语言材料,是奠定扎实语言根基、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前提和基础。

(3)阅读材料的教育性

英语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需渗透情感教育。在选择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关注作品的核心思想,判断其是否有益于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好的文字后面有情感,有思想,有内涵,有意义。语言教育要从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出发,以内容为核心,用内容盘活形式。为了确保所选书目符合教育性这一原则,我们选择了注重培养生活技能、塑造良好品格,主}思想积极向上的阅读材料。

例如,《典范英语》7“Walrus Joins in”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海象Walrus笨拙的表演搞砸了其他动物的演出,但观众的宽容和鼓励使它不再沮丧,通过刻苦的训练,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小丑。学生们从中学到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并能以宽容之心待人。

2.

《典范英语》阅读的具体操作过程

(1)课内具体实施步骤

①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分享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时说:我每天花90分钟陪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做得很好,是因为他们读得很多。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练习,这种练习不仅仅是对类似识别单词和根据上下文推断意思这种拆分技巧的练习,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完整而安静地进行阅读。

我们每天安排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通常是在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四节课。除了每周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阅读,学生还可以利用午休、周末等课余时间,各自灵活地安排课外阅读。一般学生们一周可以完成1个故事的阅读,每个故事30页左右,大约1500-2000个单词。

②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认为老师是所教科目的专家,会持尊敬和效法的心态。当他们看到老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课外阅读时,便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随之进行效仿。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安静阅读,不能做其他事情,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而不是批改作业,也不是在教室内巡视或离开教室),以便与学生就阅读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

③读后活动不与学生的成绩挂钩。如果将学生读后活动的表现计分,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压力,使他们失去阅读的兴趣。读后活动的开展和参与,也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教师不作硬性的规定。

(2)《典范英语》

阅读评估

①阅读记录表。使用阅读记录表,要求学生在每天阅读后,记录下自己阅读材料的标题、阅读的页数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有用的句型。学生填写了阅读记录表,只要认真进行阅读,便可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阅读记录表的成绩不会因为阅读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

②测试。教师应当抑制想检测阅读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的冲动,因为并没有方法可以准确测量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益处,这种益处应该是质性的,而不是量性的。虽然集备组老师没有直接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测试,但可以从平时的英语阅读测试中逐渐看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变化。阅读测试只作为检测的手段,没有计入学生的成绩。

③阅读态度。《典范英语》阅读不仅对学生的阅读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对其端正阅读态度也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对自选阅读书籍和去图书馆看书有了更积极的态度,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更深刻了。阅读态度的改变伴随着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注重阅读过程,在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中,获得智慧。

④阅读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追求功利。不以背记多少词汇、掌握多少句型来衡量阅读的效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典范英语》阅读过程中,一开始生词可能会多一些,读得慢一些,但鼓励学生不要有畏难情绪,要进入故事情节,像读中文小说一样。The reader lives through the momenttomoment life of the text,savoring both sound and sense.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习惯的养成,英语学习会变得轻松愉快,英语也会自然习得。

二、《典范英语》读后活动

丰富多彩的读后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从中观察到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在完成一个故事的阅读后,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就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和形式不受限制,只要和阅读的内容相关即可。学生阅读之后交流各自的认识和感想也是学生对阅读效果的一种自我评价。

(1)积累好词好句

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大声朗诵,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感受文学和语言的魅力。这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英语故事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实现阅读交际化。

(2)分析人物特征

除了对情节脉络的把握之外,对人物个性特征的准确理解也是阅读的目的之一。我们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与人物相关的描述,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以此来推测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笔者引导学生把有趣的细节描述找出来,分享精彩的段落和句子。

例如作家Geraldine Mccaughrean在“Noisy Neighbours”这个故事中,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Mr.Flinch 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家的一头住着修理汽车的Carl Clutch,另一头住着辅导学生的音乐老师Poppy Plink。整条街、整栋房子都跟着噪音摇晃起来。Mr.Flinch is the grey filling in a noisy sandwich.他用手捂住耳朵,用力敲打墙壁,把自己锁在壁橱中,用旧毛巾把头包起来,给邻居写愤怒的信;他把死老鼠塞进Carl的冰箱,半夜装神弄鬼吓唬Poppy;他拿出一大笔钱,说服他们搬家。最后他还是没有摆脱这些噪音,他的两个邻居,虽然搬家了,却只是互换了房子。罗列出种种细节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判断Mr. Flinch的性格特点。笔者提供若干个描述人物个性的关键词,如grey, miserable, mean, unhappy, poor等,要求学生判断哪个关键词最符合所描写的人物特征。这样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通过实例指导了学生如何进行人物特征的分析。

2.读书笔记

鼓励想做笔记的学生做读书笔记。当学生阅读了一本书后,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喜欢书中的结局?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样写结局?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写作不强调重复原话、语法正确,而是要追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力求表达生动,不必用语法的尺子来衡量。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积累知识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它只是辅的,《典范英语》阅读一定要以读为本,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使读书笔记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以下是初二学生丁赛华在阅读《典范英语》7 Walrus Joins in后写的读后感。

Maybe everyone is a part of life and some may not be perfect, just like Walrus. Before the performance, he thought himself silly and useless. And then he destroyed other animals’ performances that they were so angry with him. But don’t forge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his behavior made everyone happy. So he was a successful performer at last.

So I learn that we should be confident with ourselves all the time. Though we all are not perfect. Everyone has hi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 can also show our advantages to others and hide our disadvantages. In a word, something we have done may be wrong in our eyes and we might feel ashamed and depressed, but it’s not so bad in fact. So we must facethese difficulties bravely and sing songs all the time.

3.创作表演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让学生去获得社会、身体、音乐、艺术、空间等领域的经验的学习环境。交际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演,视觉、空间智力方面具有潜质的学生设计制作道具,口语能力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演员。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相互认可彼此的角色,从而促进了不同智力特点学生的互补和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学了《典范英语》7

Walrus

Joins

in

后,学生自编自导,进行了排练和演出。学生们在演出前做了大量的准备,也有很多的想法。在编排时,对文本进行了适当的增减、重组,力求以最佳的方式展示出来。表演的整个过程,环节完整,情节过渡发展自然。有报幕,有谢幕,还能充分利用黑板制作海报。虽然布置简单,但都自然地融入表演。

这种表演虽然耗费时间和精力,但如果一学期举行一两次,既可以为学生实践语言提供机会,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三、《典范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体会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两年时间的《典范英语》阅读活动,做了大量的尝试,选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实践证明,《典范英语》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教和学的形式,它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在语言输入方面增加了趣味性、真实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课外阅读贵在坚持

教师要制定措施,加强监督,适当的时候要以鼓励性措施来激励学生坚持。这样才能使课外阅读长期化、条理化,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