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一、以丧失人文精神为代价获得短期“效益”

语文教师缺乏的不是教学方法、技巧,也不是各种各样的理论,而是最起码的语文素养和必要的人文精神,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功利主义行为。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课堂表现,课堂设计更多考虑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能否吸引眼球,能否标新立异,能否控制全局等,而不是从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课堂设计流于表面,华而不实。另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分数,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乏味单调的灌输和机械训练泯灭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极端模式探索弱化了文本内容挖掘。

语文教学的极端探索造成了诸多顽疾,它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指向了阅读教学外部条件的构建与改进,试图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形成名目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试图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非阅读”(非人文)问题;借助多媒体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演绎教学内容,意图解决过去教学手段单调乏味的问题;着力于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纯粹接受知识的泥沼中走出来,进而经受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考验,等等。种种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传统与单一,而且显然是取得了或者部分取得了预期效果,仿佛给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然而,透过好看的表象我们看到的却是有些糟糕的真实:它追求形式胜过内容,它追求统一胜过个性,它追求“技巧”胜过艺术。这样的表里不一让我们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语文阅读教学。

2.合作探究造成盲目的导向牵引。

课堂上一些教师一味迎合新课程标准,追求合作探究这一时髦的学习方式,但合作探究的目的、时机和过程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愿独立思考(可能已经习惯了),讨论只是泛泛交流,并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人愿意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几乎所有学生都把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说教上。这种有名无实的合作探究,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3.情感目标小结有虚假作秀之嫌。

我在很多公开课调研中都有这样的发现,老师为了凸显自己设定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小结中将情感目标像知识目标一样罗列出来,给人虚假的感觉。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它既不能通过生硬的讲授来实现,又不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并不是对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4.耍弄“技巧”驾驭了饱含内里的语文课程。

教师上课耍弄“技巧”,学生在语文课上也基本是学“技巧”,他们熟练地答着试卷,如同在机器旁熟练地处理着一批批零件;他们熟练地写着抒情文章,内心却激发不起半点情感波澜。难怪有人慨叹:“语文教育正有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炼的可能。”“这是传统中国语文教育,在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最深刻、最惊心、最骇人的核变。”技巧是绝对重要的,但我们绝不可把语文异变为一门单纯学习答题技巧并基本用技巧来驾驭的课程。

二、太多的“统一”制约了师生全面获益

阅读教学选文标准的一致性从“以文化的普遍一致性证明当今秩序的合理性”的角度显示出语文教育受历史遗留思想钳制的悲哀,而学生个性发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成型的教学模式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全面获益,因为模式的形成,也即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模式运用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不仅导致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而语文学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压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与确立。

语文阅读教学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它追求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通过语言学习塑造灵魂,强化自我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培养叛逆者,不断创造民主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认识、探索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一种乐趣,使其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他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

三、忽略文本对话淡化了学生的阅读认识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灵魂的问答和心灵的碰撞。

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反观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学生除了课堂上跟随教师分析课文的思路并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阅读少之又少,即使阅读了,也是随性而为,除非任务所迫。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等。存在这种现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高考制度是导致应试化倾向的幕后推手。

高考制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应试化倾向,教师在教读课文时,自觉不自觉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泥于“背景、段意、主题和特点”的固定模式,对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作了标准化、唯一化解读,显然在不知不觉中压制了学生充溢思想的灵性。更有甚者,把教材当做考试阅读进行指导并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应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难怪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可是后来最讨厌上的课也是语文课。 2.教师“精讲”取代了学生“慢读”。

现在的学生阅读量少,训练题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甚至还上各种辅导班,最后所剩无几的一点时间只能“身体调节”,哪有精力看书?而课堂上只有可怜的几分钟阅读,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频繁的提问占据着。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是釜底抽薪,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就是一句空话。

3.远离生活实际丧失了生命力。

篇2

写作能力培养工作开展水平,对于高中学生最终获取的语文学科学习效果具备深刻影响,经典美文鉴赏活动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开展,能够显著优化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础写作能力发展水平,本文围绕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经典美文鉴赏;高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提升

在具体开展经典美文作品的鉴赏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借由读者具体开展的阅读体验和主观思考体验活动,促进不同的经典美文阅读鉴赏者,切实形成彼此不同的艺术思维体验,从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通常也可以将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活动过程视为一种动态开展的思维活动实践过程。在读者具体开展经典美文作品的阅读体验过程中,读者可以将具体面对的经典美文篇章视作一部结构完整且外貌独特的艺术作品,并在具体开展的阅读体验行为过程中,试图与文本作者创作实践过程中传达的情感体验特征建构共鸣关系,最终实现身心愉悦的艺术感知状态目标。在现阶段正在实施的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日常学习体验实践过程中,美文鉴赏正在逐渐展现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地位,美文鉴赏学习体验实践环节的顺畅有序开展,不仅有效改善和提升了高中学生在文学艺术作品阅读体验,以及艺术鉴赏层面的自身综合能力建构水平,同时也为高中学生语文学科写作表达能力的优化改善发挥了深刻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展开简要阐释。

一、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典文学阅读鉴赏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日常学习体验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经典性古代诗文作品通常构成了高中学生在开展经典美文艺术作品阅读鉴赏体验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作品对象。从具体涉及的古代诗文艺术作品文本内容角度展开具体分析,其中本身包含了较大数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了我国古典文明体系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精华性内容,继而确保针对经典性古典诗文作品的阅读鉴赏体验活动,逐步成为我国现代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日常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内容。高中学生借由充分参与针对经典性古典诗文艺术作品的阅读欣赏体验行为,能够逐步促进我国高中学生实现对中华传统文明基本精髓的准确深刻认识,同时有效拓宽高中学生群体的基础性知识观念认知视野,全面激发高中学生抒发自身内心情感欲求的主观愿望。与此同时,高中学生借由对中国古代经典诗文作品文本的阅读欣赏实践体验行为,能够促进自身的人文素养建构发展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促使学生自身不断提升对现实社会环境和人文理念的深刻准确认知,逐步建构形成在具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化主观态度,促进高中学生的内在心灵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要充分调动和激发高中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作品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不断开阔高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主观情感表达欲望均呈现出幅度显著的改善提升。

二、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策略

第一,切实培养建构高中学生群体的主动阅读和主动写作能力高中学生语文要借助开展经典美文鉴赏,提升高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系统深入认识水平,真切全面感知经典美文作者在开展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意图展现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逐步促进高中学生提升自身写作输出体验过程中对情感要素的把握和表达能力,要注重学生日常写作体验行为与学生基础性日常生活体验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督导高中学生群体积极挖掘自身日常生活体验过程中面对的多样化情感体验要素,确保实际开展的写作过程,能够具备充分的生活真实性和情感表达充分性。举例论之,在高中学生欣赏体验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著名散文《滕王阁序》过程中,要在初步认识散文文体形式“赋”的“对仗”文体特征基础上,重点系统分析作者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的丰沛情感,以及作品文本本身具备和表现的应时创作意图。第二,高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科大量设置和开展以演讲和课堂提问发言为代表的课堂教学体验形式,督导学生在不断开展的口头性语言表达组织活动过程中,促进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本信息提取处理能力不断发生显著的改善提升,为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实现自身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构筑坚实的支持和保障条件。比如高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在杜甫诗作《登高》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提问教学环节,通过积极回答问题,提升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问题,本文具体选取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典文学阅读鉴赏的重要意义,以及经典美文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的融会贯通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宋依桐 单位:保定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春美.经典美文的鉴赏与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融会贯通[J]中学时代,2013(04)

[2]罗汉新.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3]李金云,马欢.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5)

篇3

新课标文化因素高中语文教材所谓的高中语文教材,也就是高中语文课程。语文教材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是教学改革和语文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语文教材属于文化构成的一种,表现为对象化的文化存在,并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状况来分析,语文教材担负着传承社会文化的使命。因此,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材所具有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重要性分析

社会发展主要受到经济发展以及知识发展的影响,其实效性和速度开始逐渐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导致高中生在接受传统信息的基础之上还要能够和保持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步伐。如何做好语文教材选择工作,成为当今高中语文教学活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材体现出的文化是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直接面对的现实状况,并将会对高中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教材的反作用、高中生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突出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也应该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状况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教材都是文选系统,文选系统是表示结合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原则和选文标准来进行教材选择,从而来引导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将其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保证高中生的文学素质、审美情趣达到培养目的。

(一)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文化因素的发展阶段分析

1.笼统的文化研究

笼统的文化研究表示语文学科在成为单一、独立的学科之前对其开展的文化研究活动,这一阶段的语文处在封建时期,其并非是独立的学科,常常和哲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杂糅在一起,在长久的政治偏向影响之下,儒家经典逐渐成为这一阶段的语文选材的主要代表,以义理教育作为发展核心,其文化思想相对单一。

2.独立文化研究

之后到建国之前,在较为动荡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语文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的语文学科成为独立学科之一,并开始实施新式教育。在文言文系统的发展影响下,白话文成为发展主流,加入拼音字母之后开始和国际字母体系形成接轨式的发展局面。

(二)语文教材中文化现象存在的问题

1.认识处在现象阶段

在当今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语文教材文选不难发现,无论是亚文化还是多元文化,语文教材为了能够达到更多知识点普及的要求而呈现出散乱发展的现象,这就会从根本上导致文化因素较为散乱。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也因为少了共同性特征而丢失美感享受,从而导致语文知识记忆难度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总结,认识深度不够而诱发。

2.理论相对特殊

我国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的编选理论相对较多,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从而导致所用理论缺乏共通性的认识,这些理论大都是各个理论家自身环境综合产生的结果,因此理论性较为突出,缺少共通性。因此,这些理论大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无法在其他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原因。

3.缺乏文化因素

高中语文教材在进行文化引入时比较关注社会文化发展,因为语文教育的文学手法和特殊性明显高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这就现实我国先训语文教材文化引入存在较大的粗糙性,没有对社会文化修改之后就随意套用,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对高中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三、强化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措施

对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材选编过程中文化因素存在的问题,要想能够保证文化因素得以顺利发展,要能够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一)对编审观念加以革新

传统语文教材编审过程中所用的编审观念与社会发展的宏观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教材选文活动中,做好文化因素的遴选工作,对编审观念加以革新,编审工作人员要能够根据社会发展潮流来选择先进的编审理念,从高中生语文学习状况出发选择有效的编审方法,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文章和素材,从而让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能够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课外阅读意识

因为文化因素在存在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并非是通过具体物质实现传输,而是在人为效果的实施结果下得以实现。所以,仅仅在有限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难以让文化因素在传承过程中达到的阶段性文化知识临界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强化对文化因素的渗入,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因素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学生达到新课程改革影响下的教学要求。

四、结语

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因素的构建,语文教材特定文化形式下对其本体加以文化的编制以及营造,通过文化设定来赋予语文教材文化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具有文化品格以及特质。因此,在今后的文化因素构建时,要能够强化语文教材的生活化、人本化以及活动化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及使用策略[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23-124.

[2]林艳.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03):105-107.

[3]曹明海.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J].淄博师专学报,2006,(02):12-16.

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教学现状 必要性 开展策略

现代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都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主动参与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如强劲东风,催动研究性学习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

1998年研究性学习在我国首次被提出,并在2002年实现在基础教学方面的全面推广,日益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和热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基础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主”,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着重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审美能力。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坚持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生活经验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代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1.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

在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处在以教师单向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境地,语文课堂教学枯燥、僵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活力和创造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处于学习的边缘位置,被动接受知识,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近十年的教育改革,我国大部分教师都参加先进教学理念的教育和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坚持以“理论联系实践”和“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2.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有所创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就在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和总结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新课改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重视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的局面,开创了促进学生读、写、说等能力全面发展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自主、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中使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达到了本质上的统一,在遵循语文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长期的接受性学习给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组织结构的完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再次,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情、意、理等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对终身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最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成长,在研究性学习组织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结合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十分可行的。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出发,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成熟,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辩证分析,为深入的探究学习提供智力支持。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树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民主、生活、合作、对话、活动等教学策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只有在充分掌握和理解上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开展高效的研究性学习。民主、合作、对话等策略强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民主,师生、生生之间针对高中语文知识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生活、活动策略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化,语文作为语言学科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并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打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自主探究学习,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体验到参与语文学科研究的乐趣,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在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语文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能力。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3.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普遍采用“五步走”的教学模式: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初步感悟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语文研究氛围;第二,组织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内容进行研读,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并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含义;第三,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在课后布置研究性作业,通过课外的延伸训练巩固知识;第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组,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展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第五,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给予合理、客观的评价,在总结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同时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信心。

4.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质量。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注重教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讲授鲁迅《宝玉挨打》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集中反映了贾府哪些矛盾”,根据教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例如在讲授《守财奴》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善于抓住时机设置疑问,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除了教会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外,还要注重语文知识探究方法的传授。

5.创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篇5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及途径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音乐欣赏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关键是在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5.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

上面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语言描绘可提高感知的效应,使情境更加鲜明,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可行性

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有现实基础。

1.高中课改教材的需要

从2006年开始,江苏就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均采用了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对教科书进行了综合立体的设计,以专题方式呈现,在专题内部采用板块式的组合,将学习方式的指导融入专题结构,每个专题均由两至三个学习板块组成。如《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本专题以热爱家乡、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选取了几个爱家乡的文学佳作。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在一个创设的主题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更有效地培养人文精神。而在这种形势下采用创设情境教学,就会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2.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创设情景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不少教师都开始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合理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寓教于乐。

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含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情境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如果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利用播音范读使学生领悟语言情感;用图片演示及动画效果,再现情景,用多媒体展示平台、展示教学思路与再现生活形象等。它可以融视、听、感、悟、思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高中语文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情境的创设频繁运用于语文课堂。但是诸多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情境是否真正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呢?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觉得当前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中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有待于探索出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

1.教师在情境创设中易出现的误区

(1)仅在导入新课时使用情境的创设。往往在导入新课后,情境的创设就已完成任务,退出教学过程。在许多的课堂中,情境创设仅仅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之后与课堂再无关联,课堂主体部分仍然以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并未完全发挥情境教学的真正优势。

(2)过度使用情境且与学习目标相距甚远。有些教师为使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情境。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创设大量的情境,又与课堂教学关系并不紧密,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3)流于形式,活动松散。在情境创设时,教师把握控制不紧密,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肯定学生的意见,任由学生发挥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导致整个课堂流于形式,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2.教师在情境创设中注意点

(1)正确地理解情境,避免简单化。高中语文教学所运用的情境多是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创设的间接情境,因此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理解至关重要。一要注意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因为情境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形式则是为内容服务的,手段要服从目的。所以,情境创设要为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服务;二要切忌简单化地理解情境,不能将“情境”简单地理解为某种非常具体化的实物或场景。我认为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应当是一种意境,是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如古典作品是善于写意的,虽然经常运用诸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但景物描写往往并非完全的实景,而是虚实融合,是作者为了达到抒情的目的而创设的。因此,在进行这类古诗词的教学时,创设情境不能把作品中的物象看得过实,即不能讲花就用花、讲草就用草,而是要结合作品的思想内涵,创设出一种与整部作品的情、景、理都相和谐的教学意境。

(2)把握好运用的“度”,张弛有度。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教学中运用情境也要适度,主要是不能用得过多、过滥,以免形式冲淡内容,喧宾夺主。“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情境教学法也要在教学的关键之处使用。这些关键之处不仅是教学开始之处,而且是教学中需要强调或难以理解的地方。针对教学中需要强调的重点问题创设情境,能给学生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运用相似性情境提供的信息暗示作用来实现。此外,教学中将一些不够直观、晦涩难解难以理解的问题情境化,可以将不宜言传的意绪进行形象化、直观化的处理,辅助学生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可.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4.

篇6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生活情境;

中职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是中职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应职业教育要求,改变当前被动、低效现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效率普遍低下,主要原因是语文已长期沦为边缘学科,在各个层面上不被重视。

1.学校层面。一些中职学校随意减少语文课的课时,用来增加其他专业课的实训。语文课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导致语文教师缺乏自信心和自豪感。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各类专业课组织此起彼伏的各种技能大赛,积极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相对于这些课来说,语文课却缺少关注,语文教师基本上没有出去参加培训的机会,语文学科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2.教师层面。多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语文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只顾自己讲,忽视了学生的反应,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教学注重的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而轻思想的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3.学生层面。许多中职学生在初中时语文基础就不牢或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大多阅读量少,必要的知识没有掌握,对课堂上所接触的内容感到生疏和茫然。所以在课堂上只是“看客”,一问三不知,上课打瞌睡、玩手机,课堂参与度低,很少做或不做作业。

当然,也存在中职语文教师行为偏差的原因,导致目前语文课堂上笑声多了,思考少了;媒体多了,语文味淡了;文本脱离了,分析架空了;写景散文课上成了自然风景展示课,经典小说课上成了电影欣赏课……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完成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如果学生厌学或学了之后收获不多,那就属于低效或无效教学。对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越接近,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兴致就越高。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生活情境,搭建好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行走在语文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有兴趣地学习“生活中的语文”。

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含有生活情境的课文进行加工,或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积极调动起学生对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的回忆,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讲授应用文《启事》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有一位学生在校园的操场边拾到一只钱包交给了学校团委办公室,内有学生证和人民币150元,请你帮团委拟写一份启事让丢失者前来认领。

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化抽象、难懂的知识传授过程为开放、有趣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多创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去表现自己专业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和拓展语文中所体现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教学效果。如在给旅游专业学生讲授《生命的化妆》一文时,联系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少不了要化妆,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心里懂得:最高境界的化妆就是无痕的化妆,让人看起来好像没化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相匹配,能自然表现出个性和气质。

2.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单靠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运用生动的动画演示,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的板书来出示问题和练习,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可将有限的教材加以扩充和拓展。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让知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为了能让学生体味到作者在这静谧的月夜,沿着那曲折的荷塘产生的喜悦与忧愁交织的心境,笔者适时地播放了音乐《春江花月夜》,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细细地品味。学生很快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之中。这样既激起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① 中职语文教学应结合实践活动,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局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职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授《胡同文化》时,笔者根据课文内容中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反思,联系到河源本土的客家文化,精心设计了“参观河源老城区,探究客家民居的特色与发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与北京胡同文化进行对比的学习中,学生参观了河源客家文化中的客家民居的人文景观,采取拍照、走访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民间典故、民俗文化、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等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让学生对河源客家文化的历史与变迁进行思考。

除此之外,中职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可以根据企业的人才市场需求,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方法,加强学生人际沟通、业务洽谈和应用文写作等实用能力的培养。

注释:

①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Z].教职成[2009]3号.

参考文献

[1]胡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感悟[J].教学参考,2009,(7).

[2]卢仲贵.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学大众,2012,(7).

[3]伍有才.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本味”缺失与回归[J].语文学刊,2012,(5).

篇7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实效性 提高途径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得以体现,人文性备受关注;课堂上既有自主学习的宁静,又有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热闹。我们更应该看到: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真正被调动。有的课堂,一些教学内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过于强调生活来源,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导致教学随意化和低效化。

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学实效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得发展。

一、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三个领域:广博的文学知识和文学素养;能驾驭本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能体现自身教育态度和理念的教育文化素养。中职生基础普遍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一问三不知,连正常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更遑论教学实效了。许多中职语文老师常常感叹在课堂上曲高和寡,埋怨学生不会配合,因而不思进取,不再学习,甚至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了事,师生互相糊弄,这更加剧了中职语文课堂的无奈。据调查,许多学生喜爱或讨厌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亲其师,信其道”。有学生说,语文老师读书的范围很广,非常有思想有深度,经常推荐书给我们看。他启发我们,教给我们许多生活的道理,眼光放得非常远。这样的老师和专门搞应试教育的老师完全不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教学实践说明:教师知识功底深厚,涉猎广泛,有专长,既掌握扎实的经典知识,又了解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新成果,就能成为学生所渴望的睿智博学、风趣幽默的老师,就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乐园。

二、学习课标,研读文本,增强学科吸引力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准,了解学科的特点,明确基本的理念和教学要求。特别是了解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特点,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并借此提高文化素养。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中职学生自强自立、勤劳质朴、诚实守信、勇于进取、不断革新、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将“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降低要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研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为只有文本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关注点和集合点。我认为,老师备课首要的是“研读文本”,使自己受到文本情感的打动,以饱满的感情朗读课文讲解课文,以浓浓的情感感染学生。教师坚实的教学基本功、生动活泼的教态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消除师生隔阂,焕发课堂活力。教师游刃有余,并以自己富于情感的举手投足和魅力语言影响学生,从而增强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能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有了它,学生就可以积极地获取知识,完善自己。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学校里,中职生的成长过程往往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逐渐丧失了学习信心和兴趣,教师先要帮助这些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快乐,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1.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多媒体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声音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及大量的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教育过程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记忆知识,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记得快,记得多。但多媒体只能是演示工具,应合理、周密地安排教学,做到既有利于教,更有利于学。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指导性讲述和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动地相结合,以求视听并举,相辅相成。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中职语文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强调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基础不好,就要注意兴趣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社会,在贴近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讲身边的新闻趣事,谈谈自己的见闻感受,猜猜谜语,读读美文……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锻炼了口语表达,慢慢进入状态之后教师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兴味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把听说读写的培养目标分开来上课,开设速记、书法、普通话演讲、阅读欣赏等课程,对“量”和“速度”的要求不必太高,这是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学,符合中职生当前的实际需要,如大量的错别字、病句就是中职学生书面表达中的普遍现象。为了“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设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方法的能力。如教学游记类的文章,完全可以让学生以模拟导游员或解说员的身份向他人介绍内容,而学生要想做好导游或解说员就必须认真地读文章,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作适当补充。这无形中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培养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谓一举多得。再如将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板书、和文中主人公对话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在课堂中进行,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增强课堂活力。开展导游词比赛,一起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景物,引经据典话说历史,添油加醋介绍民俗等,展示旅游专业人才的能说会道与风趣幽默。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本专业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编排,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生产、生活环境,了解社会,引发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为自己的明天设想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

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还课堂于学生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效率高,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由于长期在课堂上不受重视,因此民主自由的课堂对中职生来说尤其重要,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有效教学是让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争取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全过程。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篇8

我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最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感觉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几个问题:

(1)在教学方法上,由于过于重视做题训练,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肢解为孤立的知识点,破坏了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学生不重视阅读,只重视题海训练。

(2)在教授内容上,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答案为目标。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课文,推敲课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视各种《教学参考书》为宝典,照搬照抄,没有自己想法和见解,结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缺少求知欲望,总是培养不出语文的优等生。

(3)从学生角度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阅读优秀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短期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出现学习劲头大了成绩反而下降的现象。因此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也往往把精力放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不愿意在语文学习中花费过多的功夫,大部分农村学生高中三年,没有读过一部文学名著。

(4)从高中语文教师角度看,一部分语文教师,几乎不能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更难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这种条件下,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高中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无疑为我们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为构建新的语文教学,适应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秉承传统,弘扬优秀文化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强调了技巧,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但在目前教育改革这个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时刻,我们的语文教育决不能赶时髦,一味地追求新花样,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语文教学,为语文的学习和传承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我们要弘扬优秀文化,提高语文素质,秉承传统的一些有益的优良传统,往往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教法上,借鉴和吸收我国古代教学的传统。特别是古代的诵读法,不仅是记忆,更多的是在诵读中有想象的空间,在诵读中记住了优秀的作品,陶冶了高尚的情操;我国传统中的赛诗会、对对子,成语接龙游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培养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还要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提高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中表现自己,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取自信,从而追求新的成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要进行人品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韩愈的《师说》、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 阿Q正传》等一批高中课本中的文章,教师不仅仅是停留在学语文上,而是要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精读,得到思想的熏陶、人格品格的培养、人生境界的提升,真正达到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3.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边的群体活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换之中。这种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近几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生怕自己讲不全面,从而导致课堂缺少灵活性和现场性,出现"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很多学生把语文学习当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后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才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在备课要精心设计,注重激发学习兴趣,把课堂构建成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帮助学生去发现,引导他们而塑造他们"。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和谐平等的情境,则便是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注重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在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下大力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正是提高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特别是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主动上网查找学习资料,这有别于传统上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备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本身就是一个知识自我发现、自我重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老师、学生真正产生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创造潜能。

5.重视合作,共享语文资源

篇9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教师素养 课程设置

语文教育自语言文字产生以来便息息相传,绵延至今。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融历史、哲学、政治、自然、地理等教育于一身,即所谓的“大语文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其理解的深入,它们逐步从大语文教育中分离出来,语文教育的内涵被分化为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诸多元素。语文的这些基本元素,构成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的培养也便由此展开。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现状

近代以来,教育开始走上了科学化道路。遵循着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创立了新的学制系统。这种学制体系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针对三个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和内容的侧重,国家教育部也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培养规格。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院校培养,且不分科,小学教师各科可兼而授之。初中语文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由大学本科院校来培养。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力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差异。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学历水平最低,只要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再加以师范教育的培养即可。高中语文教师要求较高,除具备专业教学知识,还需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规格的一个初步界定,其差异显而易见。首先,师范院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而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只纳入到小学教育专业之中,未做明确的文理分科。其次,进行语文教育研究的教育家们关注更多的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法的研究也大多侧重于中学语文领域,甚至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所攻读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也主要是研究中学语文,而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甚为忽视。这不得不令人思考:因为它是“小儿科”,小学语文教育就不重要了吗?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它和中学语文教育有何区别?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这些都是近些年来不得不引人深思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教育正在逐渐发生变革。1998年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在师范教育中开设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培养开始高等教育化,“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师、大专,它强调学术性,体现综合性,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1]小学语文教师的质量和规格也水涨船高,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然,小学教育专业尚处于探索阶段,课程结构仍存在诸多不合理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非完善性,而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关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设置。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差别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被划分为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两个阶段。它们作为语文教育的两个分支体系,延续语文教学的整体,但在教育对象和内容方面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初中语文教育它们应处在同等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地位平等,学历水平相当,不应在师范教师教育上存在档次差别,只应是培养规格的不同。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不同素养,其落脚点在学生。学生的年龄结构层次差异,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都将成为影响语文教师教育的重要因素。以下我们通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对比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和中学语文教育的区别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谈。就横向而言,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教育对象。虽同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但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6至12岁的儿童,他们正处在启智时期,几乎没有知识基础,思想、个性的形成尚处待塑阶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保护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还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12至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个体发展的成熟期,身心发展已经具有很多成熟期的特点。他们能够学习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看问题还很不全面、深刻。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教育教学技能,在语文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更专、更强。

就纵向来说,中小学语文教师所授课程内容深浅有别。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教授对象是初入学堂的儿童,头脑中只有零星片断的知识,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近乎于零。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教学需从最基本的字、词开始,教会学生识字、认字,读写、表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接受中师、师专教育的教师足矣。而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接受了系统的小学教育后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等知识储备,需要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对“语文”的要求更高,相应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就更高。

三、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及课程设置方向

不论是寻着中国教育发展脉络追寻,还是站在新时代的浪尖,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都不难看出,语文教育的深层次内涵体现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地位及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比较中,可以明晰地看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现代教育理念,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等。

1.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教师要求虽各不相同,但都必须是高素质的,“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2]。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高素质要求,首先在学历层次上需升格到本科,其次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必须按小学课程门类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所以一位能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定位:

⑴小学语文教师培养首先要定位于“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其教育性上,是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特征。要从事育人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使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教育的科学与规律,形成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与技巧,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⑵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还应定位于“语文”学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虽还没有专门设科,仅纳入整个小学教育专业之中,但采用“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专业性仍有所体现。尤其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活。这就对师范生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师范生对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原则和内容非常熟悉,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掌握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具备厚重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⑶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师范生要懂得将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具体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股无形力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课堂管理知识,学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能紧密联系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关注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成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践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这些可通过设置教育见习,教学实习等课程来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应突出“双专业”的特点。现在正在倡导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其发展方向强调教师教育“双专业”的特点。所谓双专业,“一是学科专业水平的专业化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二是教育专业化问题,就是‘怎么教育,怎么教’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等”[3]。

学科专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所教课程的学科知识。教“语文”这门课程,就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即语言、文字、文学等知识。但是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学科知识专业化方面的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要求标准、正确、宽泛,但不一定深透。如汉语拼音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熟悉声母、韵母的区别,懂得拼音组合规则,能发音清楚,书写正确。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这些知识直接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其学科专业化的体现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基础上的正确性、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朗读的能力、书写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标准和规范的考核。

对于教育专业化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升本的前提。几十年的中师教育无法胜任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便是在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力量不足。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3.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要注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新教育观念下的教师教育强调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统一,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的整合”[4]。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更具科学化,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并不是浅显的语文知识教学,而是更高层次的教育科学与艺术。

小学教育就所教知识本身而言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低的学生,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的指导,如何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某种程度而言,小学语文教育不是困于没有知识可教,而是困于不知如何教。而“如何教”的问题便成为更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高层次的问题。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固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将所理解的这些人文内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所具备的教育教学技巧。那么,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在教育专业上下工夫,使教师具有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艺术理念,将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以及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教师教育的重点。

无论是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还是从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要求的层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设置,我们都要把握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的特点,注重“双专业”的培养,突显“教育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2]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篇10

所谓课程意识,指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教师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长期被悬置的课程问题突显出来,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缺位使得语文学科在现实教学中处境十分尴尬: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是语文,教师最不愿意教的学科是语文;课余时间花时间最少的是语文,认为学习收获不大的是语文……学生在感叹语文学习无用,教师在扼腕此风不可长。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语文变得可有可无?究竟是谁把一直享受尊荣的“百科之母”被打入“冷宫”?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直只教教材,唯教材是用,把学生能够看得懂的东西炒来炒去,而对教材以外的内容却不闻不问,甚至置若罔闻,使语文教学集体陷入教条的泥潭而无力自拔。因此,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成为亟待解决的一环。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怎么样的课程意识呢?

一、课程目标意识

教育要开发人脑资源,它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灵性、悟性、创造性、个性。在我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有这种目标意识,不具备这种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是不可能的。

纵观我们的教学现状,我们更多地强调“语文怎么教”,这只是教学意识;真正的课程目标意识是:教什么样的语文。我们平时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过分重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凡是上课都要强调讲答题要领或解答技巧,凡是评课总要推敲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翻新,当然,讲究方法肯定没错,但如果仅仅讲方法,而忽视课程目标的实现,这只能算是懂得“怎么教”的老师,而绝对不是一个懂得“教什么”的优秀教师,就象一个篮球运动员,他运球的姿势非常优美,知道很多种运球的方法,可是就是投不进球,你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吗?现在我们的学校从上到下都流行这么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人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手段高明、花样翻新的“授渔”方法上,却忘记了人类一个最起码的认知前提:学生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鱼”,然后再讲授“捕鱼”的方法,这样才能“捕到鱼”,而且能“捕到好鱼”。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设从学生的对面游来一群水鱼,但他却认为它不过是一堆水藻,我想即使他掌握再多的方法,人们也绝对不会把“善于钓鱼”的荣誉戴在他的头上。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到现实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却还在大行其道,而在语文教学这一块“受灾”又特别严重。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构建自己的课程目标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也必须明确,我们正在进行的不是“教学改革”,而是“课程改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转化、相互促进的。具体到语文课程上,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成败与得失,不仅仅取决于教学本身,而且还受到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及评价等先决条件的制约与规定。教学目标不可能独立于课程理念之外而独立发挥作用。换言之,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建构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 “大课程”观而非以教学观取代课程观,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转变的一个观念。

二、课程学科意识

按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但有的教师脱离语文课程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一方面把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如语文课文中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概念等,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大加阐释,把自己变成杂家,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及重点;另一方面把通过课外搜索到的资料、信息由教学补充变成教学中的重点,喧宾夺主,学生的知识面表面上得到了拓宽,但大杂烩似的学习极大地损害了语文教学中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个老师在市级研讨课上上徐志摩的《黄鹂》,这是一首短诗,按理应该按照诗歌的特点去解读,可这个老师却用二十三分钟的时间去介绍黄鹂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生长特点,而对诗的内容却很少涉及,一节课下来,感觉是在上地理课或生物课,而不是语文课,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味”。

我想,导致语文课失“语”的原因,是教师们过分重视所谓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认为弱化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就是新课标,反对传授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课堂就是搞课改,再加上我们现有的教材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有意地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的干脆就删掉了事,老师们本来就唯教材是听,再有这些编教材的权威给他们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便“有理有据”地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了许多无谓的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无疑又是我们现实语文教学的一大硬伤。

我们知道,一个人终身发展中所必须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就会失去语文味,这无疑又是一种极端。语文要工具和人文并重,不能由“头轻脚重”又走向“头重脚轻”。不然学生近十年语文学下来,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那必然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悲哀。

其实,在新课程标准下,虽然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的学科知识体系,由传授知识的价值取向向培养能力目标转变,但不等于说不要传授学科知识,恰恰相反,新课程标准体系对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要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转向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如果教师不引导、不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新课程的基础性就无法体现,这绝对又是教育的另一种失败。

三、课程的开发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喏喏。很多语文教师都是:教材和教参说一,教师不敢说二,生怕教错了导致学生考试出错;学生不小心说二,教师就赶紧劝其和教材和教参一样说一,以防与标准答案不同而失分。

在对教材和教参奴才般的敬畏下,很多语文教师人云亦云,慢慢丧失了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人格,用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的假面具罩住了自己的真实面孔,用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的声音代替了自己的语言,用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的感情代替了自己的感情,不敢哭、不敢笑、不敢唱、不敢跳、不敢痛、不敢号,成了一个个盲目的传声筒,成了一个个失去自己的性情的机器人。像我们市04级选用了语文版教材,当时与之配套的教参又茫然不知所云,而选文90%以上都是新的,可参考的资料实在有限,于是,很多老师在备课时总在抱怨,责怪选教材的老师有眼无珠……这实际上不仅反映了我们有相当多的老师把教参当作金科玉律,更体现了我们老师压根就没有自主处理课程的意识。

其实,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选用哪种版本的教材,而是面对这些教材,自己应该怎样处理,换句话说,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有有效处理教材的能力或对教材再度开发能力。

随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教师也成了课程发展的主体之一,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设计者。就高中语文来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专门列出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这一章,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尤其是选修课地位的加强,给广大语文教师创造了更多的开发课程的空间。选修课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更加注重选择性和多样性,更好地适应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能和发展需要,帮助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能力成了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实施改革三年来,我们学校语文科组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要求,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先后开发了《语文一本通》、《高考选考阅读金典》、《我看鲁迅小说人物的取名》等有特色的语文教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这些课程完全依靠语文老师自己去制订课程规划及开设计划,自己去收集资料、编制教材,自己去设计课程的评价体系。

当然,课程意识的生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努力实践,不断增强对课程的敏感性程度,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力争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与先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教版 2003年第1版

[2]《语文新课程实施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李建邡 江苏大学学报 2004年第10期

[3]《背景、理念、问题》潘庆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