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08-23 16:1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元智能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多元化智能理论的简要概述
相对于传统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更高层面上的人类智能理论,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内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智力的单一性,颠覆了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狭隘观点。因为多元化智能理论旨在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并且实现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的有机统一,最终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1设置计算机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刺激其不断学习、探索。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的计算机教育逐渐向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向不断发展,拥有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衡量每位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重要标志。考虑到计算机教育是一门更多的包含实践性内容的科目,因此学好的关键点就是能否对计算机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起爱好。因为很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初衷大都是因为用计算机玩游戏或者上网,加之很多学生只是在初期接触过计算机而并没有激发出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使得计算机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实践应用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综合来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其中,学生的心理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需要切实重视好认知因素的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对于认知的需求认识,让学生迸发出对于计算机教育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要重视好学生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用外部的手段和方法来减轻学生自身的内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且要切实根据学生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2设计、开发计算机教学案例
计算机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上进行的课堂内容设计。这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整体目标的规划下,将多元智能化理论引入到实际的计算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当中,尝试利用典型案例争取将学生引入到需要的事件和场景当中。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集体讨论形成进一步探究、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多元智能化理论案例教学法是综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会随着实际教学实例的开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分析,进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学生特色的案例。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进行过程中,要分阶段的制定每个任务,同时要融入学生的行为品行以及审美使之完成教学目标。但同时要保证教学案例的实施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以及特长,还要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制定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兴趣,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一步步实现计算机学习的任务。
3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带到现代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开发创新的能力,在其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推广,引导学生不仅仅要停留在完成计算机的学习上,还要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3.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变教学的主导者向着引导者角色过渡。使得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探究知识,然后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启示;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81―02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是加德纳通过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这一重要的理论。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他提出人的智能结构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范畴: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逻辑――数理智能,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自知――自我认知能力,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交往――人际关系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他相信,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这种多元的智力通过后天培养是可以获得充分发展的。
方式各有特色。根据加德纳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不能仅仅依靠数学或语文成绩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个方面落后而责备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充分挖掘学生的优质智能,并依此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带动学生弱势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相对于许多只能测量人类能力狭小范围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对人何以为人,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诠释,而且让我们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不再是一种理想。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获得发展的,承认智力具有生物基础,具有发展的潜力,也承认文化在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社会对特定能力给予的文化上的价值也就成为人们谋求发展在该领域的能力的动力。文化影响了每一个个体,这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证明通过教育,儿童的智力是可以得到充分发展的。因此,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是其发挥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1.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第一,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智能特点,都有优势智能,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位学生都是优秀的,都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发展。第二,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是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差异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将学生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产品”。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而有所不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三,树立多元的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反对运用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来考查学生的成绩;认为教师在考察学生时,不能只注重学生语文和数学两方面的成绩,只运用简单的试卷考试就评定学生能力的高低,应该采用多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第一,教师是学生智能特征的发现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发展需要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能优势。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智能要得到充分发展,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及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在这样开放的学习场景中,学生不能茫无目的地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智力是具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一些学生可能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有优势,教师要鼓励这些学生继续努力,同时,对于那些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给予帮助,积极与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带动学生弱智智能的发展。
3.教师应该提升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充分运用自身的智能优势。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不是一个教师只负责一项智能,而应该负责多项智能的培养,因此,就需要教师自己要运用、发挥并发展多种智能,为多元智能的教学创造条件。其次,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教师要同时兼顾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智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组织,自我设计,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最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合作。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和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在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教师综合能力的发挥,教师可以尝试集体教学,共同合作,各尽其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实施多元智能教学教师面临的挑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才,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优势智能的学习情境,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将教育内容统一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进而弥补学生的弱势智能。多元智能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或多或少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设计缺乏变通。教学过程过分程式化,按部就班,不能与学生的需要相呼应,也不能随机应变。第二,只注重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教学促进学生思维、情感发展的功能,语文重视语言的训练,却忽视人文的陶冶和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三,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学习结果,却忽视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忽视“过程”的价值。第四,教师对于课程的掌控欲望过强,把学生的服从、所谓“配合”看作教学的条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价值。第五,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单一,很少鼓励多元智能成长的意识和努力。
2.传统教师角色的制约。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智能特征的发现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但是,中国自古以来,教师在学生心中是权威,教师是正义和真理的化身,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受控者。这种观点制约着教师在多元智能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认为自己的角色是传授者,把学生当成是整齐划一的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而不是通过观察学生的智能优势,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学。第二,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上的控制者,而不是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掌控学生的一切行为,为了课程进度不受到影响,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传统评价方式的制约。多元智能理论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可以说是传统评价和考试制度,因为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树立多元的评价观,而传统的评价制度却注重升学率,忽视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除了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艺性科目,绝大多数科目仍然是纸笔式的考试,但纸笔考试反映出来的能力与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也许对有的学生说,二者是一致的,但对不少不擅长纸笔测试(即语言或数学逻辑智能处于弱势)的学生来说,肯定是不一致的。这使多元智能教学和单一的评价形式之间出现矛盾。学习时采用多元智能,考试却采用少数智能,平时的学习成果,在这种考试中往往不能反映出来,使教师的成就感不强,这常常会影响教师的改革积极性。第二,测验的统一性。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考试的内容、标准、尺度是统一的。这就可能出现学生在某方面发展得很好,但在统一的考试中却不一定好,这也会影响教师或学生的积极性,尽管这不是普遍的、必然的。
指出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为了告诉教师这些问题的存在是难免的。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师带来的启示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师需要接受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视野,挖掘自身的潜能,敢于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的转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只要教师坦然地面对挑战,必将成功的战胜困难,适应新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迎来美好的教育生涯。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9―60.
[2]牛实华,白晶.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素养形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3]刘波.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J].中小学管理。2002,(10).
篇3
1.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分析
1.1个性化教学内涵。个性化教学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个性潜能优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提倡教育特色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化、和谐化和创造性。大学个性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体现,大学的个性教学是利用搞笑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使得每位同学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特长,促进每个个体的自身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1.2个性化教学理论分析。个性化教学基于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课堂教学不死整体划一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兴趣爱好、文化背景、智力、性格等都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现有水平”、“潜在水平”两种水平,潜在水平被称为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教育只有建立在充分研究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和能力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是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美国哈弗大学的“零点项目”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对个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个性化教学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启示作用体现在:坚持“成功”教育,确定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
2.个性化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的教育在个性化方面比较欠缺,在教育体制、办学特色、院校环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缺乏个性和创新,高校的教育中常常出现忽视个性、扼杀创造性的现象。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的教育理念偏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和评级机制落后。
2.1高校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教育理念过于偏置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问题,教育理念是支撑教育机构运行的核心文化,是人才培养的和教育时间的深层价值观。我国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重权威、重传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想,泯灭学生的个性。高校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基本上沿袭了上世纪的模式,教学方法以老师灌输为主,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采用期末考核的形式,不注重学生平时表现。
2.2推进高校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确立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教育强调尊重个体,正确对待个性的差异,鼓励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教学的各项工作中,确立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质量关。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体系。高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推行启发式教学,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推行强调教与学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将教学转变为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将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引进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方面检测教学的成果。
3.高校个性化教学案例分析
以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究个性化教学案例,高校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采用分层激励、差异化发展,应用更多元切入实施个性化教学。首先通过摸底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等级,A级别的学生以及基本掌握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不必在同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起进行基础学习,需要为A级别同学专门制定“基于专题的学习策略”,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A级别学生的基于专题的教学案例为:以“北京文化”为主题,选用PPT、FLASH、WORD、FrontPage任何一种,内容可以涉及:北京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胡同文化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针对B和C级别的同学专门制定了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B和C级别的同学任务设计注重梯度性,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进行选择,循序渐进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几个课时的逐渐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多元化的切入点实施个性化教学,不断改变教学的主体。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生在课堂中讲述自己的使用心得,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一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在教学活动中转变一味灌输的模式,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高校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究个性化教学案例的成功应用,为高校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王妤姝 单位:四川学政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欢歌.个性化教学案例研究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通用技术 基础学科 整合
一、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意义
1.是时代的要求,改革需要
随着时展,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对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中通用技术”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设立的一门新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创新标志。通用技术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研究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2.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我国首次将通用技术纳入普通高中的课程,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该门课程比较陌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在教学中自觉地改进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使新课改落到实处。
3.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学科的热情
通用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本课题试图探索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通用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依据和原则
1.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把行与知、手与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能力。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显然,他所说的行与知、手和脑的统一,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重新认识知识,又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实践,把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他所说的“异想天开”和“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言语智能、数字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大智能。大多数人在这七种智能的发展上都会有些差异,有些智能比较发达,有些比较普通。通用技术课程可以使某些对学术性课程并不敏感但在技术方面、技能方面具有特长和天赋的同学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借鉴生活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通用技术教学要注重联系各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建立联系,让自己富有个性而又全面地发展。
2.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落实与进一步探索。
3.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原则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要和课标统一,需符合通用技术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标的指导下和其它学科整合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具有启发性原则,预留出学生想象的空间,结合其它学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二要具有趣味性原则,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三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拉近基础学科的理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通用技术的距离,利用已有的资源完成教学;四要具有可操作性,与通用技术整合的案例,一定便于教学讲解,也利于学生理解。
三、通用技术与其它基础学科整合的方法
根据通用技术课标的要求以及其它学科的特点,在保证教学整体性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现有的课程结构安排,在通用技术的各章节寻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探讨整合办法,形成整合方案。
1.充分分析通用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联系,来构建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案例
先找到通用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有联系的知识点,然后分学科进行讨论,让通用技术教学内容能有机地嵌入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的同时,领悟相关基础学科知识,从而起到互相帮衬的作用。
通用技术知识点与其它基础学科的关联见下表:
2.找到通用技术的技术实作内容与其它学科实验的相同点,进行有机组合
通用技术强调的是学生的技术素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在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领略的实验中,也需要学生完成各种实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基础学科实验操作讲解的引入来完成通用技术的教学,比如物理的力学、电学实验;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的膝跳反射等在通用技术的学习中都可以作为实例。
3.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展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引入、讲解、讨论或是课后作业,我们都可以利用通用技术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安排具体的任务内容。
四、通用技术与其他基础学科整合的过程及案例
通过我们研究通用技术和其它基础学科的内容,不仅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经过实践、提炼形成与各个学科整合的案例。
1.联系物理学科,创设教学内容
通用技术的很多内容都为理工科的内容,它与物理学科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在通用技术开设的初期,很多农村学校该学科的教师都是由物理学科转行而来,他们都在利用物理学科中的理论来指导通用技术的课程教学。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通用技术设计一的四个内容中,“技术及其性质”与“设计的过程”两部份,也及通用技术设计二的“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四章控制与设计”,都和物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通用技术中占50%以上的内容,都可以与物理知识进行整合。教学设计时,在导入、讲解、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的过程中,都可联系物理学科,让学生看到曾经熟悉的力学、电学、光学等都在通用技术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1)力学方面。在通用技术结构与设计教学中,不可避免地用到受力分析问题,而受力分析是也是物理中学习力学的基础。例如《技术与设计2》中有个小试验――了解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将3只鸡蛋分别立于三个瓶盖上,再在鸡蛋上分别盖上另外3只瓶盖,取一块木板放在上面,再轻轻将砖头或石板压在木板上面,结果发现鸡蛋能承受住好几块砖的压力而不破碎。我就叫学生按照物理力学的内容作图分析,分析其各部分的受力情况,总结鸡蛋为什么不会破。通用与物理的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感性上认识了通用技术的壳体结构,而且更理解了物理概念,复习了力学的有关知识。
(2)电学方面。通用技术教学中,在控制与设计的单元中,也选择了一些涉及电路问题的教学案例,这些知识与物理教学上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也是相关的。
通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模块的学习中,对传感器的作用及应用都有详细的讲解和实践,而在高二物理的电学中也讲到传感器、与门电路等这些知识。如果能把物理的这部分知识整合到通用技术中,这样就可以运用物理学中所讲的基本门电路、传感器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出通用技术中要求完成的自动控制及智能机器人等相关内容。经过这样过程,学生不仅能对通用技术的自动控制思想有所感悟,同时又能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2.联系数学学科,创设教学内容
经过对通用技术必修教材的分析,通用技术中大概有20%左右的内容与数学学科都存在很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通用技术设计一、设计二的设计过程与设计优化中材料的计算,图纸的设计等都是在利用数字知识,尤其是通用技术设计1的三视图部份,用到的均为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的知识。因此,在通用技术中涉及到该模块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通用技术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体验知识转变为成果的价值。
比如在通用技术与设计1第3章第3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之“三视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利用学生熟悉的空间几何体及空间思维的基础,根据三视图的概念,尝试绘制其三视图是本节的任务。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数学上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达到通用技术上培养学生“能设计、会动手、爱劳动”的目标。课堂中经历三视图的作图过程,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真正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通过这部分与数学的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联系生物、化学学科,创设教学内容
在通用技术中,大概还有20%左右的内容和生物、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在通用技术2的第一章结构设计与第三章系统设计这两部份内容中。其中结构设计这部分很多都是生物的仿生学知识,而在通用技术中讲解系统设计这部分时,“人体系统”“反应系统”等这些内容又和生物、化学发生联系。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联系学生在生物或化学中熟悉的“人体结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增加通用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元素,及时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通用技术与设计1的第二章设计基础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中,有很多著名的创造发明都是通过观察生物和动物的特殊结构和技能,然后不断试验而产生的,比如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同学们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是鲁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草的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刺,然后回家照着这个原理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锯子。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和思考,就有可能创造出奇迹。类似的例子还有人们从鱼类能快速在水中游动受到启发,设计出了流线型外形的潜水艇和汽车等。另外一个故事就是蝙蝠与雷达,蝙蝠的特殊构造同学们在生物知识中已经知道,通过这个故事就把生物学的知识运用到了通用技术中来,告诉同学们只要肯动手动脑,联系日常生活,联系生物知识,你也有可能很快会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像这样的案例书上列举的只是少数,我们可以发掘更多的生物、化学方面的实例,启发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生物、化学知识与创造发明相结合,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五、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后带来的成效
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在2003~2005年叁届全国创新大赛中,我校每年均有二名学生获金牌、一等奖,在重庆市的科技大赛比赛中近三年已有9名学生获一奖,多名学生获二、三等奖。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结业考试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今年合格率为100%,位居全区第一。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增强,学校教学质量也年年攀升,2011年上线率94.1%,2012上线率95.3%,2013年上线率96.4%,2014年上线率达98.6%,而今年达99.5%。
总之,通用技术课程虽然目前在我市未纳入高考,但它并非边缘学科,可有可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内容,对学生善加引导,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段青.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2010.
[2]韩钰.通用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广东教育,2008,(3).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3.
[4]何斌.通过多学科整合提高通用技术课的综合性和深刻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5]汪正华,如何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6]顾建军.通用技术培训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75-02
1.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但其中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着实令人担忧: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较为紧张,不愿也不敢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公共场合则更加缺乏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自信;在课堂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条理不清、重复累赘、前后矛盾等问题;在准确表达科学概念、叙述科学规律、描述实验现象时有较大困难;书面表达时语言缺乏科学性、条理性甚至产生歧义。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情感、体验和欣赏语言深层次的内涵等方面的能力。只有准确地运用语言,才能精准而贴切地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答题时才能获得更高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1 互助合作交流,开启学生语言智慧之门。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个体独立体验的基础上,在小组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相互探讨,揭示知识规律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多提供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课题,让他们集思广益,集体交流、讨论,并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和文字进行记录、交流,从而开启学生的语言智慧力。
例如:在重力的方向的教学中,通过呈现一系列受重力影响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图片,让学生自行归纳重力的方向。结果学生的描述五花八门:“向下”“往下”“垂直”“垂直往下”等等。学生争论得很热闹。最后在教师补充讲解了重力产生的原因,辅以“水平”的定义以及垂直是相对于某个具体的平面而言的知识铺垫后,学生才真正理解竖直的内涵,竖直它只是针对水平而言的,从而准确地理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真正含义。
在“惯性”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性质”和“作用”的理解混为一团,表达中“受惯性作用”“惯性力”“受惯性”等等经常脱口而出。在教师进一步强调了惯性的概念和惯性是作为物体的性质而非作用这一特点后,再让学生体会自己先前的表述,学生纷纷将其改为“物体有惯性”“物体由于惯性……”,可见,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2.2 巧设疑问,激发、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疑问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若能适时结合《科学》教材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或者鼓励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抛砖引玉,相互探讨、交流,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发言,从而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的课堂提问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悬念式提问:设置一定的悬念,唤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精神。
教学案例:在力的测量时,问“你能用测力计准确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会”。教师接着说“你们都说会,但我可以肯定,大部分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有缺陷,你们相信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发言,描述他们的测量方案。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纠正学生发言中的不妥之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归纳出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方法。
(2)幽默式提问:诙谐生动,调动学生情绪,提振学生注意力。
教学案例:在某次“反射”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突然提问一名正在开小差的学生“某某同学,请问什么是反射?”该同学立刻站了起来但终究不知所问,教师就说“看,这就是典型的反射现象!”。然后引导他回答完这个问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3)争议式提问: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这类问题较易引发热烈的讨论与思考。
教学案例:上脊椎动物时,教师提问“鲫鱼、鲈鱼、鲸鱼、章鱼、娃娃鱼、甲鱼等都是鱼类吗?如果不是,请将它们分别归类。”同学们都积极举手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逐个点评。
(4)假设式提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想象力,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案例:学习了“鸟类”后,教师问"若人也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那将会怎样?"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的认为有气囊就会飞;有的认为奔跑速度将大幅度提高;有的认为人的体能有限只能维持现状……。
(5)开放式提问: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让内向的学生也渐渐参与讨论,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案例:在学习植物知识前几天,让学生在教室养护几盆植物。学生很快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植物吸收的水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家里养的植物经常要白天拿进室内、晚上拿出?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而落叶是枯黄的?家里的花为什么不施肥长不好,多施肥也长不好?为什么很多植物冬天要落叶,而松树却四季常青?为什么有时浇过水,植物反而死了?……问题贴近生活,人人都有话说,个个都与机会,学生的参与面大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提问式教学中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并注意选择合理的提问对象,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求异,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2.3 参悟体会语境,提升学生语言表现力
(1)巧用成语、诗词、歌词形象而生动地解释科学现象。例: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深化参照物及运动的相对性知识;有的学生用“肝胆相照”描述肝、胆的相对位置关系;用“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来分析反射、折射内容;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分析动能和势能;用“画蛇添足”来描述蛇是无足的爬行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2)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可以促进学生多运用拟人手法来反馈已学知识。例如学习了近视的成因及矫正后,建议学生用拟人手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我既能“洞察秋毫”,又能“高瞻远瞩”,用“近在咫尺”和“远在天涯”来提醒眼睛的观察范围。可近来我家小主人成天让我盯着电脑,不给我休息的时间,我的晶状体被折腾得变了形,不能像以前一样灵活自如了,面前总是“云山雾罩”“月朦胧、鸟朦胧”了,最后只好配了一副凹透镜,这样连鼻子大哥和耳朵小弟也跟着受罪了。这样的总结,形象而生动地总结了课堂教学内容,锤炼了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2.4 巧妙选用辩题,积累学生语言应变能力。辩论过程可集文化积累、道德素养、知识结构、逻辑思辨、语言艺术、思维品质、整体默契等诸多因素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的将辩论运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大幅提升他们的语言技巧和语言应变能力。
例:辩题: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否相同。
学生A:通过观察直流电动机与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可以看出,电动机与发电机都有磁铁和线圈组成,因此两者相同。
学生B:从以上两幅图可看出,构造有相同之处,还可看出,电动机上有换向器,而发电机的同一部位则是铜滑环。
学生C:不对,直流电动机需要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以维持线圈持续运动,若是交流电动机只能用铜滑环。
学生D:不错,交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都是铜滑环,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就都是换向器了,它们的构造是相同的。
学生E:我承认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构造确实非常相像,但我并不认同它们是一样的。电动机图上有电源,而发电机图上则是电流表。这意味着什么?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发电机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本质区别。
大家纷纷赞同学生E的说法,老师正想归纳时,又一个声音响起:“那我们能否把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呢?”
学生F:只要把装电源替换成小电灯,用手摇线圈转动,就可将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了……
看!一群多么聪明活泼的学生,多么热烈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与升华,学生在争先恐后发表见解时,语言应变能力和应辩能力都得到了积累和提升。
2.5 利用教材配图,提高学生语言思维力。加德纳认为,语言能力包括听讲、说话、阅读和写作等四种技能。在科学课本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直观的插图,通过指导学生识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图形通过看、想、说的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水循环”的教学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水循环的五个环节,并要求学生思考这五个环节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或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提供的水循环文字说明,充分运用阅读技巧,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展现水循环的过程,并努力在头脑中绘就一幅生动而绚丽的水循环画面,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读图和思维想象能力。
2.6 加强语言文字的锤炼,丰富学生语言分析力。“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读、写、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有计划、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增加积累,从而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语言精准度和表现力。现在,图文并茂的课外书籍以及各种电子媒体很普及,且新教材的科普性、可读性、实践性大大增强,给学生阅读带来了方便。我认为学生的阅读可以分三个阶段:
阶段要求作用
课前阅读看清标题,掌握核心,了解教材是如何来说明标题的。能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授课同步协调。
课中阅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相应的阅读任务。能让学生抓住重点,将课本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课后阅读精读细研,重点落实,紧紧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自动梳理知识的因果关系、结构层次,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和迁移,让学生的语言更加精炼,表达更加到位。
2.7 注重平时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力。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会出现一些开放性试题和文字表述性试题,许多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在文字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如回答问题时在语言的准确性、系统性、科学性方面,往往顾此失彼、漏洞百出,或表达冗长而不能一语中的等。为减少学生在这些试题上的丢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不同情况,要适时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改变过去以选择题、填空题等为主的状况,适当增加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小论文式的作业等,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要开阔,角度要新颖,但不必长篇大论,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即可。从收回的作业来看,学生回答的角度宽泛而新颖:有从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生产的条件方面进行了阐述的,有结合政治、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稳定物价等方面就中国农业的发展进行论述的。这样的作业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又能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收获与体会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教学策略改变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较以前的学生都有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平均每堂课积极举手发言人数增加,课堂气氛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坚持课外阅读的人数均增加了,大多学生愿意参与到合作交流、课堂辩论等教学环节中来,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发展了思辩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的规范性、科学性大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升。
教学尝试中,笔者有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
3.1 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系列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民主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讲、愿讲、多讲。②示范性原则:教师教学时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流畅,力求幽默富有感染力。③全面性原则: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学习有困难且语言表达有一定欠缺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语言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3.2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训练中,教师需坚持不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分层次推进,善于把握时机,巧妙运用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提升语言能力训练的活动中来,以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6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发展综述;机器人;内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2-0014-04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将“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中小学选修内容,使得我国机器人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涌现大量机器人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分析有助于了解机器人教育的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为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献来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主题 “机器人教育”进行检索,截至2011年12月31号,共得到149条记录,剔除不相关内容后,① 得到94篇样本文章,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4篇,其余为学术论文。通过前期分析,发现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各有侧重点,学术论文代表了此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学位论文则从一定深度探讨了机器人教育的相关情况。
二、研究综述与分析
为了解国内机器人教育的研究重心,选取文章内容和文章篇数两个维度,运用Excel分析工具统计,结果见图1。
从研究的目的及内容上看,样本文献主要从以下八方面展开研究:理论探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应用、课程与教材的设计开发、技术工具、社会效益、机器人比赛、师资培养以及综述等。
从数量比例上看,上述八类不同侧重点的文献所占比例差别很大,理论探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应用、课程与教材的设计开发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1.发展综述类
综述类文献是了解并把握整体研究动态的有力工具。[1]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有关机器人教育综述类的文献比例较小。舒慧东通过中国知网搜集相关文献,从文献数量、研究内容、学校类型、研究的时间阶段等方面,回顾了国内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的历程,梳理了机器人教育研究的情况,指出机器人教育研究速度在不断加快,并开始注重研究的实用性,中小学机器人的教育逐渐向深层迈进。[2]王吉岱等从教育机器人研制的角度,论述了国内外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2.理论探讨类
针对机器人教育的理论探讨方面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3%。主要探讨了机器人教育的概念及分类、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机器人教学的模式、方法以及组织策略、机器人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等。
概念界定方面的文献主要从机器人教育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其进行分类。其中,彭绍东教授的论述最为详尽,他认为“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 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3]并指出教学机器人具有教学性、人机友好性、高智能性、自主性、知识丰富性、多功能性、多形态性、专业性和安全性。
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TS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模块化思想以及合作学习在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以STS教育思想为架构,以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方面对如何在机器人教学中融入STS教育理念进行了探索与设计。[4]而胡卫俊则结合自身实际经历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机器人教育的指导作用。王海芳等根据小学机器人教学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模块化思想在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赵加兴等通过归纳合作学习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结合机器人教学实际,提出了合作学习应用于机器人教学中的教室布置方案、优质二人组分组方式和“任务轮换—组内互教”合作学习模式。[5]
机器人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探讨开展机器人教育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和可行性。例如,王荣良通过阐述工程思维的含义、本质特性,指出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开展工程思维培养的可行性和重要性。[6]
3.课程和教材设计开发类
国内机器人教育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标准》中“通用技术”科目设立的“简易机器人制作”模块才正式开始,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大多学校以机器人竞赛为背景或前提,以机器人产品说明书和编程软件为蓝本自编教材。[7]对此,一些学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校本课程建设、立体教材的设计开发、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
4.模式构建与实践应用类
2007年以来机器人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应用开始成为热点问题,此方面的文章大量涌现,关注的是机器人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方法、组织策略以及实践应用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方面,少量涉及高职高专机器人教育的探索。
这类研究主要结合机器人教育教学的实践,针对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提出解决策略或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研究机器人教学模式和方法,并进行实践验证。例如,孙世杰结合机器人教学的实践,指出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机器人项目教学,加强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和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齐元沂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学”、“集体智慧构建”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Lego机器人教学,开发了适合于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的机器人教学案例,并与授课教师一起研讨教学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探索小学生集体智慧的培养策略。
张存鹰则针对高职院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高职院校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机器人教学的若干方案。
篇7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 视觉元素 电脑技术
信息化时代,广告作为宣传手段的重要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告设计成败直接关系宣传对象整体形象宣传的成败。如何使宣传对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广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甚至起主导作用。平面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公益广告、商品销售广告、书籍装帧、数码处理,对生活中美的营造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平面广告设计作为图形图像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兴趣浓厚,课堂学习认真。学好平面广告对于实习就业和日常数码照片修复有重要帮助。平面广告设计课程艺术可塑性灵活,技术实践性强。课程以培养广告设计思维能力为任务,以通过网络寻找参与各类设计大赛及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重要教学内容。为避免学生脱离实践这一重要环节,或是十分注重计算机操作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都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产生学非所用的困惑。为避免此类问题,对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深层次思维作探讨,在校学习期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实践是我探讨的方向。
一、汇集语言表达成有效的视觉元素
创意设计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设计的。设计不等同于艺术,设计是沟通与传达。设计是不能完全凭感觉操作的,应考虑各种因素,寻找最佳的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平面广告课程属于实战应用性课程,学生在学习这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如三大构成、图形创意等,这些知识都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做了很好的铺垫,例如海报、POP广告和画册三个部分,不仅需要高超的设计技术做铺垫,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课程训练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感觉。
二、设计教学与电脑技术相辅相成
电脑技术成为快速有效的平面广告设计工具,但如果过于高估电脑的地位,就会误将平面设计看成电脑设计软件的应用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平面广告设计与电脑技术二者应该相辅相成,设计选择取决于人的观察和评价能力,包括人的综合知识体系与生活积累的鲜活的经验,是电脑绝对代替不了的。利用计算机这一有效手段,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单纯依靠计算机,会错过观察的过程,常常设计出缺乏个性的作品。在选择、支配过程中,学生靠对视觉传达的敏锐度与艺术审美能力设计出鲜活的作品。
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我往往根据商业的需要、公司的实际需求,给出要求,不作过多限制,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表达想法,在教学中把握一点,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是可取的,不管这种想法成熟与否,都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运用电脑技术与设计思维结合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
三、激起设计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多角度、立体地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设计思维,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巧,勾勒出新意的草图,提高多方面素养。
通过建立知识体系,接触不同学习领域,例如公益性质、商业角度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课题。通过欣赏有说服力的作品,让学生设计出好的作品进行互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四、利用互联网营造工作环境,提高平面设计水平
在学习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把一些广告客户请到学校,让学生面对面了解客户的需要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沟通能力,增强学生为客户思考的意识,通过实际演练提高学生设计与技术能力。计算机网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保证,我鼓励学生在平面设计提高阶段,参加威客(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的平面广告项目,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在不断完成项目的同时提高能力,完善设计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广告比赛、广告征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中,既要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应用;在讲解应用案例时,能够把所学理论贯穿其中。重视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设计具有商业性的教学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设计本质是工作手段。分析学生特点,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为了不教 财务管理专业 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F23;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10-03
课程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因此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急需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国家政策也推动着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而应用型高技能、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新的课程体系。然而,目前职业学校还缺乏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专业特色不凸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合理,实训设备达不到要求、实训课时不充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欠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毕业后难以有效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这一切都表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仍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迫使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更深入的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需先反思当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相脱节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忽略了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际的相关性,学生难以接受,更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节。其次,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技能相脱节,重专业知识体系,轻职业情境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再次,课程内容没有凸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特点,偏重专业理论的阐述,这增加了原本学习基础较弱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呆板、低效,且以师为本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常采用讲授型,讲授型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获得过程,教师过多的讲解、演示,剥夺了学生的表达与思索,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扶持的过程;学生以听讲、理解、记忆为主,实操为辅,学生养成了学习依赖性,不愿自己想象思索,其主体地位落空。不少学生不懂得在学习中质疑,在疑问中去查找、探究、验证和创新,只会机械地获取知识,死记“标准答案”,对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思维被束缚,学业负担加重,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虽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收获并不多,显然,这种“教为了完成教”的单边教学信息传输方式,因其缺乏双边互动交流、轻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学生职业情境体验过程、忽视学生知识的创造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加上学习组织以学生个人学习为主,各自为战,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缺乏相关融合,因此,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潜能,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不能自学自励,更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案例素材不精当,职业特色不鲜明,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素材都是专业教师编写的,企业行业没有参与进来,因此,编写的案例素材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匹配度不高,与经济生活也对接不上,由于缺乏规范、有职业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因此,这些案例无法有效满足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无法点燃学生对今后自己职业岗位的激情,难以让他们有主动积极的职业姿态,有高度职业敏感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改革效果,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学积极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课程评价不科学,忽视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导向
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用一张考卷考核、评价所有学生成绩,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智能差异,这对学生既不公平,也不科学。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不只是科学家、明星,也可以是高技能劳动者”。为此,这种课程评价方式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且这种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忽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体验发展的评价,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针对传统课程中的问题,需要教师创新职教理念,转变课程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即由“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以“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为指导,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对原来课程进行重大的创新和变革。以促进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篇9
误区一:提问难易不当,无思考价值
1.提问简单。主要是课堂提问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简单的判断式。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等。二是肤浅的“程序”式。如“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说的是什么?”等等。如果长期满足于这样表层次的应答,对学生是极为不利的。一则学生无须经过深入思考(甚至根本不思考)即可回答,起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二则长期的有口无心、信口开河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懒散。
2.提问偏难。教师无论在人生阅历,还是在知识经验上都高于学生。然而许多教师却总是以自己为参照物设计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二年级《四季的脚步》一课时,教师问:“这首诗歌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殊不知“格式”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怎能理解?
3.提问空洞。在新旧理念的碰撞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一味把简单的问题以“设问”和“反问”的方式提出。这是一种没有多大价值、“小题大做”性质的故弄玄虚或习惯性话语。例如,师:“学习诗歌有用吗?”生:“有。”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几篇课文?”生:“四篇。”师:“病句的常见类型有几种?”生:“六种。”这样空洞的问话,仅仅是为了赢得学生认同性回答,其余毫无价值。
误区二:提问急于求成,不留思考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提出问题后,也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就要学生马上作答。例如上《祝福》一文时,教师让学生探讨祥林嫂的死因,问题刚提出来,教师就说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阅读几遍了,谁来说说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很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准备和思考的空间,给人的感觉像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环节而赶进度或是不予以交流匆匆走过场。一般情况下,提出问题以后必须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即使是上次上课留下的思考作业,也仍需要学生反思、回顾一下再提问。因为提问的目的是掌握学生理解的情况,而不是故意刁难学生。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把问题想清楚,这实际上是一个收集信息再加工处理的过程。上课就是要调动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打造其优秀的思维品质。不让学生思考或者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以保证其有效思考,那就剥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基本地位,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主体原则。
误区三:提问前后不一,打断学生思路
在许多课堂上,教师为了按着自己的预设思路去教学,或是提问信口开河,常常出现提问前后不一的情况。比如,执教《五彩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再请学生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当学生思考成熟,纷纷举手之时,这位教师却转换话题,教起了生字。只见一部分学生叹着气把手放下了,无奈、不情愿地学起了生字。等学完生字,我想总该让学生畅所欲言了吧!只见教师脱口而出:“刚才你读了课文,能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五彩池的吗?”听到这,我突然顿了一下,转而一想,哦,还是原来那问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然而对十多岁的学生来讲,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他们从一种思维转换为另一种思维,真是难上加难。
误区四:提问主体单一,忽视学生发问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情境,有用的教学策略可能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这句名言不知被引用了多少回,但在连续听了数十节课后,整体反思却大感震惊:有近90%的课没有学生提问,整个教师“满堂问”;有5%的课虽有学生提问,但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常常表现为轻易否定,置之不理,包办代替……;只有5%的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问牵起学生的学。
篇10
一、教学变化
十年的时间,社会变化万千推动了教学活动的日新月异:1、学情变化。高职学习生活远不如高中紧张,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有的学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课程,表现出实用性心理增强。2、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成为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主持人。3、教学方法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方法要由灌输式转变为体验式。4、教学手段的变化。由传统的板书转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5、教学评估的变化。由单一的试卷评估转向多元化评估方式。
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家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定位,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学生整体素质略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些学生进入学校后不能准确定位,学习没有目标,对为谁学、为什么学、如何学感到迷惑,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有以下主要原因:
1、学习动力没有被有效激活。由于当前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定位,高职专科成了终结性教育,使得高职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热情,对老师、考试采取应付的态度。“60分万岁、61分浪费、59分白费”的思想在高职大学生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2、个人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班风的好坏和辅导员对班级管理的严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
3、需要与愿望不能得到满足。若老师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授课时超脱大纲,内容讲授很深,或考试题目出得很难,结果使用功的同学与没有用功的同学一样,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教师知识陈旧、思维狭隘,教学缺乏创新,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所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教学效果举措之一―――多感官教学
1、概述
对于“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的调查显示: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对所教内容平均回忆率仅为5%,而学生实践所达到的回忆率可以达到70%,这说明: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才会让学生收获更多。拿我所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来说:视觉用动画、录像、图片再现历史画面;听觉用音乐烘托历史气氛;触觉点击鼠标搜集历史资料,身体运动再现历史经典;味觉分析历史背景,体尝酸甜苦辣;嗅觉洞察历史前进的气息。
2、教学案例
案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这里涉及四个小知识点:①延续时间最长。为了使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师生数说朝代更替。调动他们的触觉。活动二:展示国外学者评价。调动学生视觉。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展示古代科技图片,调动学生视觉,触觉。活动:学生评价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③文学艺术美不胜收。音乐,图片展示古代文学作品,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活动:谈谈你欣赏之后的感受!调动触觉。④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提问,学生讨论。调动听觉,视觉,触觉。
3、建议
以上案例各从一个方面展示了如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们还可以考虑以下几条建议:
1、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感官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起到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
2、倡导体验探究式学习,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在教学设计中,不仅需要讲授式的教学,还应该使用讨论、合作、参与、体验、探究、实验等多种学习形式,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更多的感官参与学习。
3、倡导多种作业形式,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纸笔作业是最常见的课后作业,纸笔测验也是最常见的学习评估方式。然而,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来说,这对很多非视觉偏好的学习者来说并不公平。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更多样的作业完成形式,比如画出来、讲出来、做出来,充分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这也是多感官教学的重要观点。
四、提高教学效果的举措之二――实践教学
1、菜单式实践教学项目
围绕学生生活实际确定主题,开展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我们在我们在尊重学生、突出主体,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贴近生活、力所能及等原则来构建主题菜单式实践活动项目。举例:平时成绩中教师制定多种实践活动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每一单元可以设计不同的实践项目,学生不必每个都参加,有选择性的参与即可。比如实践项目可以有:讲故事、舞台表扬、社会调查、朗诵、辩论、演讲、手抄报、歌咏比赛等,形式多种多样。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可以从自身的个性和爱好出发,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参与学习,达到让学生主动“动起来”的效果。
2、微实践(碎片化实践教学)